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史丽媛(1981-),女,山东东阿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北京 100025)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27-02
从中学校园步入大学校门,大一新生面对变化了的环境,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自身的角色转变,将会直接影响其大学四年的学习质量。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入学教育体系,解决新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是每一所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性问题
充分了解新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是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的重要依据。面对变化了的环境,大部分新生会感到茫然与困惑。
1.缺乏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中学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一旦步入大学校园,他们会发现旧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而新的目标还未确立。学习目标的缺失致使很多大学新生感到空虚,丧失了学习兴趣,或者片面地忙于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或者忙于上网、游戏、恋爱;也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确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但是,他们的目标要么是考取各种技能证书,要么是准备考研。因此,所有的学习活动也只是为了新一轮的考试。这种做法片面理解了大学的真谛,背离了大学学习的本质。
2.对大学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效果不佳
大学新生适应了中学阶段的教育方式,习惯于教师全面、细致、反复的讲解,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学习依赖性强,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足。而大学的教学节奏较快,学习活动具有选择性、自主性、专业性、探究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科学支配管理自己的时间。部分新生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适应大学阶段教师指导式的教学方法,感觉大学课程太多,每门课程内容太多,教师讲课速度太快,讲解的内容过于抽象,学习压力增大。
3.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更复杂,要求新生学会与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人打交道。一方面,“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父母的宠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较少为他人考虑,这些特点将影响到新生人际交往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90后”新生更热衷于通过QQ、微博、BBS、E-mail等方式在网上结交朋友。这种网络交流方式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大学新生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主导交流方式不适应乃至恐惧,产生人际关系的障碍。
4.自我认知需要调整
刚入学的大学生,可能由于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或者所学专业与理想中的不一致而产生心理落差;也有一些新生,在中学时代是学校的学习尖子,但是进入人才荟萃的大学之后,他们发现自己丧失了原来的优势地位,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是自卑感。这种心理落差的消除,需要新生重新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因此,各高校应该针对新生所面临的各种适应性问题,实施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指导新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生活和与人交往,明确自我发展的途径。
二、我国目前的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并努力在教育方式上不断创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入学教育未完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更多地是将学生当作被动、机械的接受方。比如,入学教育的时间、内容、形式、人员,在新生未入校之前就已经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下来,没有调查新生的需求;入学教育方式以报告会、讲座为主,注重对学生的单方向灌输,很少静下心来听学生“说”与“问”,没有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都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集体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其次,教育内容不能满足新生的实际需求。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中缺乏对学生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深入指导,很少涉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而这些,恰恰是新生所急需的。因此,入学教育工作与学生心理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再次,入学教育时间安排过于集中。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采用1~2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对新生展开入学教育,这种安排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校想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展示出来,但是,由于新生尚未接触到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缺乏自身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并不能深刻理解并成功内化。当真正的大学生活开始,新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惑需要指导时,入学教育已经结束,新生的问题和困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入学教育的功效得不到实际发挥。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一般。多数高校通过专家做专题讲座的形式为新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但是讲座内容往往是泛泛而谈,并未认真调研、分析本校新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外,多数会安排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但是,对于心理测评结果的处理既不科学也不规范。比如,测评结果不能做到完全保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由此给这些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与困惑;心理救助方式则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是通过辅导员谈话的方式进行救助。这种救助的有效性取决于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知识结构,实际效果不佳。也有少数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咨询教师的专业水平往往不高,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热爱,将心理存在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视作病人,在人格上不能平等尊重,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严格保密,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案例泄露出去,这都导致学生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也不能敞开心扉。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效果不佳。要想真正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切实发挥入学教育的实效,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具体而言,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
1.坚持以人为本的入学教育理念
在高校入学教育工作中,应该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给予人文关怀,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期待,着眼于他们的成长,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给予新生更多的选择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到入学教育中,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2.入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沿袭固有模式进行入学教育,没有明确的入学教育目标。缺乏明确的目标,必然导致入学教育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一般而言,入学教育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三个层次:帮助新生正确自我认知,完成角色转换;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进行职业规划。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培养计划制定具体的入学教育目标。
3.入学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一方面,入学教育应该为新生提供生活向导、学业指导与职业引导。比如,向新生介绍校园及周边环境、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与管理规定、各种经济援助、医疗健康服务等生活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就业前景等信息。另一方面,入学教育还应该强调对学生人格、品质、道德等问题的长远关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恋爱观教育、性健康教育、修身与成才教育等内容,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入学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在新生入学之前寄发入学教育的相关资料,在校园网设置专门的新生辅导专栏和新生交流平台,使新生提前了解入学教育的相关信息;在新生入学后,通过讲座、论坛、对话、新生交流会、社团活动、校园活动等方式,以及QQ群、博客、BBS论坛等现代网络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交流、互动与参与。
5.入学教育体系的全方位、立体性
建立一支由学生工作人员、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高年级学生、社会力量等全员参与的入学教育队伍,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入学教育体系。一方面,重视发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高年级同学的指导作用。高年级学生更容易赢得新生的信赖,了解新生面临的问题,帮助新生顺利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如: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新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邀请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与新生进行职业规划的交流等。
6.重视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除了聘请社会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外,高校还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并严格把关心理咨询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职业道德水平。如果缺乏相应的条件,也可以与校外心理咨询机构建立联系,在学生遇到心理危机时提供援助,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实现人格成长。
7.入学教育时间的延续性
大多数新生都需要相对较长的一个时期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因此,入学教育应该渗透到随后一个学年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日常教学、社团活动、咨询服务、学长辅导等形式持续地展开针对实际问题的具体化的大学生适应性教育。
8.入学教育的合理规划和评价
入学教育开展之前,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结合本校的培养目标,对入学教育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入学教育实施过程中,辅以阶段性调查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育活动安排。入学教育结束后,注重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修正完善教育方案,不断提高入学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11):80-84.
[2]王莲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翻转课堂;易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28-04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出入校园的第一课,是新生完成角色转换、环境适应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新生树立正确的大学目标和发展方向,顺利完成专业学习,更有利于一所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当前,各高校日趋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纷纷结合自身学科校园特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生教育体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将学生特点与时代特点、教育发展新趋势紧密结合,丰富新生教育内容和形式,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入学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在新生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入学教育体系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1.教育内容体系单薄
目前各高校的新生教育,主要以校情校史、规章制度、校纪校规的教育为主,辅之以入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从内容上说,当前我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更趋向“适应性教育”。教育内容虽然针对性强,但较为单薄,更侧重让新生端正思想,注意安全,树立纪律意识等。涉及专业学习、思维方式等学术学习领域的教育内容较少,对于如何更好开展大学专业课程修习涉及不够,这对于即将开展四年大学生活的本科生或是科研学习的研究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校际之间、校内院系之间的教育内容也存在着问题,并不能实现教育信息互通有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能接触到所在单位的教育内容,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的教育现状,与当前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更容易造成新生教育内容的偏离和缺失,如理工科学院的新生往往在人文社科类教育内容方面匮乏,而人文学科的新生则在理性思维等教育上出现缺失。
2.教育时间集中、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的新生教育,时间多集中于新生开学报到后的一到两周,由学校或学院层面统一集中展开。往往采取“新生教育周”、“新生活动月”等形式,通过连续的年级大会或专题讲座集中完成,教育方式主要为主讲老师的单向传输,缺少互动,加之一场大会或报告往往是整个系、整个年级一齐参加,互动性差,教育效果有限。过于紧凑的时间安排,更像“填鸭式”的教学,能给学生留下的实际效果存在很大变数,不利于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大学,了解专业学习。
3.教育体系缺少评价与反馈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普遍缺乏新生对于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前文已述,受制于教育时间紧凑,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主讲教师“传经送宝”的教学地位更为突出,新生入学教育更像一个“普及性”的讲授过程。学生参加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并未得到学校、学院与教师的关注。新生缺少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与反馈,也缺少一个类似测试检验学习效果的平台与机制,导致新生参加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不能得到及时良好地体现[1]。
二、翻转课堂教育理念运用于大学新生教育的优势
翻转课堂最早是以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面目出现,提倡综合利用PPT、视频、微课等多媒体媒介,通过课前课后的网络资源整合,挖掘学生课下时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延展到课外,而在课堂则以师生互动、答疑解惑、沟通交流为主。从而实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课堂教师教学转变为教辅相长、学生主动的翻转课堂[2]。
而今,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本身。这种转变教师主讲人身份,挖掘学生主动性,有效占据平日碎片化时间的“翻转”理念实质上已经充分适用于各类高校教育场景,对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同样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优势。
1.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翻转”,有利于增强新生对于教学内容接受程度
翻转课堂指导下的入学教育,意味着教师由传统的教学内容单向式讲解翻转为师生间的交互式讨论的引导者以及问题的解答者,这就要求教师的自我角色和发挥功效需要重新设定。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资源重新设计、现场教学的讨论、和交互式的引导,完成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再分配和再利用。学生则从传统中国教育“被动性”接受者的角色,“反客为主”,学习的理念变得积极主动,逐渐变成教学活动的研究者[3]。学生既要在入学教育课程之前先行完成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的阅读学习,还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借助各种多媒体和网络在线资源完成课前学习内容的反思提炼。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在教育现场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交互式讨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学。通过教师、学生的角色翻转,可以实现新生对于入学教育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完整接受,这对于以纪律规章制度、专业学习引导为主的新生教育内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力建设,要求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体制是一种必然选择,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们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价值观牢固树立。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融入途径前,我们首先应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体制的必要性有一定了解。
一、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价值
(一)有利于建设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及思想氛围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与集散场所,面对随着改革开放渗透到高校中的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及其对高校师生精神的毒害,迫切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体制,纠正不良思潮对高校师生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扰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体制融入其中,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对社会思潮加以引领功能的发挥,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影响下产生稳固的思想意识,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和谐理念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多元交错的思想形势中辨明是非,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与侵蚀自觉抵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劳动树立,从而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及思想氛围的和谐。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高校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关键仰赖于知识分子队伍是否理论和社会主义信念。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转型期,这种激荡和变化同样反映在高校中,导致部分高校师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加以融入,能够使高校师生的多元价值取向得到有效整合,使因多样化而导致的模糊认识和思想分化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从大方向上为高校师生提供引导,在对当前高校师生错误价值取向进行纠正的同时,有利于促进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体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加大校园思政文化建设为主渠道,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价值实现
校园文化品位高低及视野大小,对学生情操和意志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对课外文化积极开展的过程中,对各种社团组织、文化节目等进行开展。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体制教育环境的过程中,高校可对互联网加以利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可在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价值观念的倡导净化互联网中一些不利大学生师生思想进步的思潮。高校还可在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对高校来说,其育人环境中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最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直接影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校园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对良好的校风、教风及学等着力塑造,为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提供丰厚的土壤。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等通常由学生自主开展,高校可充分利用精品社团的作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体制,促进高校学生文化活动品位和层次的提高,通过其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效率。
(二)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课堂作用,加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体制
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者应立足新课程改革方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及手段加以改进。高校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教学的改革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体制;也可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的理论研究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补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加以融入的过程中,必须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中力争加入最新的思政热点问题,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体制的最新变化联系起来,使热点思政问题在正面客观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上升到理论高度,让学生对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基本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不过,虽然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体制教育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是唯一渠道。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w制教育责任,内在地包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高校应以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进行融入,使学生真正从耳、脑、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体制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实践
在大学生的即时性、经常性思想问题教育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责任比其课堂教学还要多,是引导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生活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进行践行的重要决定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体制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实践养成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融入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大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贴近的同时,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要重视起来。对于大学生思想现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在此前提下对多种引导形式加以采取,以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体制践行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
结语: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属于内在精神之魂的存在,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方向具有决定作用。面对当前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的融入是一种必然选择。将社会主义核心体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体制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充分彰显,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培训具有积极作用,高校必须提高重视。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网络思政探讨[J]. 刘勇,刘开伟. 济宁学院学报. 2015(05).
[2]“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 刘丁慧.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5(06).
[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J]. 郑琼.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1) .
[4]思政教育体系中榜样教学的价值探究[J]. 徐丹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3) .
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有着其自身的优点,利于教师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组织、监控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保障教师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但是,随着之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上,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教授者,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占用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无论学生学习基础如何、接受程度如何、学习状况如何,一律统一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课堂教学强调“教”,忽略“学”。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核心地位,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指导者,既教给学生知识,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最终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第四部分对于教学模式做了如下要求:“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①根据该要求,大学英语课堂应强调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核心地位,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为学生创造有利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大学英语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突破“教师”“教材”两个中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本末倒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无法成为认知的主体,无法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主动地对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次,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过度重视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忽视学习语言知识的方法和策略的传授。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与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从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成效不足,离开了老师和课堂,学生无法自主设定学习目标,无法有效地制订学习计划并对学习计划做出恰当的调整,遇到问题时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不善于总结经验。另外,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的机会不够,学生不能够通过与同学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实际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与人交往、与人沟通的能力。
那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解决以上困难,真正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呢?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对课堂活动感兴趣。如果课堂对学生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轻松、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拓展学生学习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出发,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以平等的参与机会,使学生都有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积极讨论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融入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将课堂真正看成是自己的课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满足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在学习效果上能够在整体上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导演。首先,教师要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为指导,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任务,将教学任务加以设计,再将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分配给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去完成任务,随后教师在点评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时,作进一步的总结和补充。
第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主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大学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弥补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抛开教材和课本,了解本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知识。另外,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比赛、英语沙龙、英语戏剧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体验英语情景和语境,巩固、补充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使所学的语言技能有用武之地,得到应用和完善。
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够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大学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大学英语改革的步伐,不断探索,提高业务水平,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高的学生,为社会输入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践行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一个是国家层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第二个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三个是个人层面,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形成要求一致的或社会需要的思想的实践活动。[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针对高校中的大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时代和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的教育活动。[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引导并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开展;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最适合的途径和载体,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极大地关系着国家的命运。然而,大学生是一个不太成熟的群体,他们对是非正误价值的判断力不够强,在思维观念日趋活跃的时期,会处于价值观念混乱、道德迷失之中。因此,将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要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摆脱价值观方面的困惑,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使他们将核心价值观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为建设社会事业贡献力量。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政课的教学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必须探索出新方法。社会主义价值观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使大学生能认识、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其心入其脑,使主导价值观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也使思政理论课具备了时代感和实效性,并凸显了重要性。
(三)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现实所需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使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展趋势的价值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国家观、集体观、利益观等多个方面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导向作用,使大学生有社会主义信念、信仰与理想,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担负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抓住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适应大学生价值观认知、接受和形成的特点,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的立场和观点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现象,鉴别各种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二)采取有效形式占领网络宣传阵地
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采用有效的网络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给大学生提供可在网上查阅马列知识的场所;开通网上视频,免费播放爱国主义系列影片[3];建立专门的价值观教育网站,设置一些更富趣味性的板块,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价值观的轨道上来;同时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过滤并删除网上的垃圾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沟通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思想和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困惑,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三下乡”、“帮困扶贫”等活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团结奋斗的道德品质[4]。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民生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自觉践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做到社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达到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效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育人的功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行为示范引领学生。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使教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教师只有通过独特的学术魅力,才能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知需求;[5]另一方面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得其他教师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全员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陈志军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3.
[3] [4]谢霄男,乔丹丹,苗国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J]. 学习月刊,2014(18):5.
1.1 学习上的不适应
(1)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学新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目标不明确,处于茫然状态。中学时,学习高度紧张,目标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压力大大减小。学习动机缺乏,目标不明确,普遍感到空虚和无聊。
(2)学习方法不适应。在中学,老师课堂上以灌输为主,课下安排时间进行辅导,对每个学生积极督促学习,教学环节安排严密。而进入大学,老师课堂上着重强调引导启发学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习环境不适应。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大学教师一般是流动教室,位置不固定;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要住在集体宿舍,个人空间狭小;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不乏各种社会商业活动,所处环境更加复杂;在大学里,考察学生优秀与否,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还要对各方面综合能力综合测评。
1.2 生活上的不适应
(1)思乡情结。相当一部分新生在他们跨进大学校门之前,从未离开过父母而单独生活。第一次远离家乡和亲人,在适应的过程中,就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思乡情绪,不仅想念父母家人,还会想念以前的老朋友、老师,就因此而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2)生活自理能力差。大一新生以完全独立的身份来到新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大一新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彻底依赖父母家人的想法和习惯。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一切由父母包办,对家人会有一种严重的依赖感,自理能力较差。
1.3 心理上的不适应
(1)失落心理。很多高中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然而在进入大学并熟悉、了解大学生活以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特别是学习缺乏动力,尤其是大学课程安排不是很紧张,这就更进一步导致很多大一新生感到空虚、迷茫和失落。
(2)自卑心理。大学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学习上,在高中时佼佼者的学生就成了大学班里的落后生;大学里不乏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有的学生只顾学习,学习遥遥领先,而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等方面却低人一筹。也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等等。
(3)攀比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攀比的对象,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比如,吃、喝、玩具、用品、穿戴、零用钱、住房、家中财物等方面。
1.4 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1)人际交往的对象不同。中学时代人际交往的对象基本上是固定的,主要是父母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很少与社会人员进行交往。大学阶段与中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班级、宿舍同学来自祖国各地,风俗习惯、兴趣爱好都有很大差别,而且人际交往对象扩展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层面。
(2)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中学生大多不善于交往,依赖性较强,有父母家人的照顾,尤其是肩负高考的压力,不太注重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就要求大学生独立地、主动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部分新生面对新的环境、生疏的人群,却产生了社交恐惧心理,不知道怎样与来自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相处,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发生人际冲突。
2 大一新生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背景原因 (下转第156页)(上接第85页)
现在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加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围绕学生为中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兴趣爱好、独立意识、良好品德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时期发展不够全面,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2 学校教育原因
中学阶段,学校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教育目标过于单一。这就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片面追求分数的提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在中学校园屡见不鲜。学生除了书本知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学生个人原因
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督促和监管下进行学习,未能形成较强的自觉、自律、自控能力,自我意识薄弱,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奋斗目标,在内心缺乏深层次的强劲的生活动力。进入大学,没有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管束,部分大一新生普遍感觉到了自由、随意,空间变大,犹如脱缰之马,出笼之鸟,难以控制自己。
3 大一新生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教育
在新生入学以后,高校要及时对大一新生介绍学校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逐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院系机构要对大一新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请本专业的教授进行专业介绍、请本专业的优秀校友进行职业讲座、请高年级的优秀学长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并举行主题征文、学科前沿讲座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使其尽快摆脱迷茫状态。
3.2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
高校要重点介绍高等教育的特点,使大一新生减少学习的盲目性,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目标,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科兴趣,明确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努力学好所学专业的同时,要参加课余活动,得到全方位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3.3 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高校要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或举办类似讲座,向大一新生讲述集体生活的特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必须教育新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不自卑、自傲,充分尊重、信任、关爱、肯定他人;在交往中学会虚心、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谈话;养成对人用敬语、谦语和亲切友好用语等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切忌自我为中心,克服傲慢和嫉妒心理。
3.4 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一新生入学后,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应该及时、有效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在新生入学后,组织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验,获得第一手有效资料,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有问题的新生进行跟踪,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举办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顾虑,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风建设;新生;入学教育
优良的学风是大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对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探索大学新生乐于接受、丰富有效的入学教育途径。目的在于对新生给予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通过多种途径,有步骤、分阶段的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切实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脉络
新生入学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持续发展的永恒课题,也是高校新生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经历高考后三个月“真空期”的大一新生正处于情感断乳、心理转型、思想重塑的关键时期,亟待外界的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
为了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效性,长效性以及实效性,机械工程学院紧密结合学校的学风建设专项活动和晚自习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新生又好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着力点,积极组织有关专家、教授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在新生入学教育别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以确立独具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二、新生入学教育探索
1、《新生入学手册》――唱好新生入学教育片头曲
为保证迎新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序开展,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节奏,首先为每一位新生制定并发放《新生入学手册》,《新生入学手册》主要涵盖四个方面:迎新、入学教育工作安排日程表;《致新生的一封信》;新生校园安全须知;《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让新生清楚的了解各项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入学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其次,向新生家长发放家校联系卡,公布了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各班级学生辅导员的联系方式以及新生家长QQ群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大学期间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家长经常与学生联系,多与学生的专业老师,特别是辅导员联系,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再次,为了因材施教,积极组织大一新生认真填写2013级新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家庭成员及其基本情况,让辅导员和班主任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每一位新生的点滴,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
2、进课堂,上操场,入寝室――打通管理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班主任制度、辅导员助理制度和晚自习值班制度,充分发掘名师导航、学长引领、榜样示范、家长激励的合力,持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服务、育人不只“挂在嘴上”,“走在路上”,而是“落在身上”。
紧密结合学风建设专项活动,从细节入手,结合大一新生实际情况,严格晚自习制度,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首先,积极动员组成了包括党政管理干部、教授在内的新生班主任队伍。其次,本着发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示范引领作用,学院从大二的优秀学生中择优选聘辅导员助理,助理结合班级情况,全力配合辅导员工作。再次,为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培养优良学风,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本科生晚自习管理细则》,并确立了教师值班制度。
此外,要求各辅导员、班主任做到“五个一”:每周进一次课堂;去一次寝室;查一次晚自习;找一名学生谈心;帮学生解决一个问题。认真填写“三个本”:谈心记录本,寝室检查记录本与听课记录本。各班班主任经常深入教室、寝室,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第二,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作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等讲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保健。组织优秀学长学姐向新生介绍学习经验和创新感悟,鼓励大一学生丰富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第三,榜样引领。通过新生篮球赛、“我与班主任是队友”等活动调动新生的锻炼热情;充分发挥新生骨干的示范作用,以最大程度和最广覆盖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院长见面会、新生家长恳谈会、班主任见面会、新老生经验交流会、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新生篮球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一个充满开放性、互动性的新生入学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
3、定期考核,召开主题班会,搭建互动平台
充分运用QQ群、飞信、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掌握并引领新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定期考核,引导学生总结得失,唱响新生入学教育小夜曲,实现新生入学教育从早至晚的成效始终如一。结合新生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明确前进方向,努力实现个人自查与同学监督相结合,个体内省与集体总结相结合,阶段性总结与持续性改进相结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在班会上,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成长进步。与此同时,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不断检验晚自习的实际效果。对于特殊学生和特殊情况,辅导员与班主任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集体疏导和个体引导,与学生谈心,发现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将绊脚石转变为垫脚石,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避免让垫脚石成为绊脚石。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就学生的日常情况与任课老师、家长及时沟通,搭建学院领导,各职能部门,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助理,大一新生,学生家长之间有效互动交流的共振平台,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以便形成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的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成效
1、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大一新生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无论思想层面还是行动层面,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假期模式”向“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转变。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工作年度考核获得优秀,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养成了健康的作息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通过各种特色而有针对性的活动,尽量满足“难调之众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骨干,有力地促进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实现了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和健康发展。
四、新生入学教育的改进计划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第一,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在时间上的前移和后置,在空间上的扩展与连续。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增强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理论实践三个结合的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更多更有效的特色教育活动。对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完善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二,既要关注个别又要惠及全体。完善对学业困难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帮扶”制度,以先进带后进,努力发掘并实施让优生更加优秀、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的有效举措;进一步完善“大学恋爱”、“职涯规划”等入学教育内容,对全体学生形成正确引导。
第三,加强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沟通与联系,组织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老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调研,形成学工和业务教师协同教育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校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高效沟通平台,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第四,完善“实施、监控、考核、反馈、改进、再实施”的良性循环的入学教育评估体系。新生入学教育需要在有效监控下实施,将考核结果予以反馈,改进后再实施。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和机制的创新,亟待构建并完善相应的入学教育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学分制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的探索》当代教育科学〔2011〕11期.
【关键词】新生 心理问题 解析
一、大一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难以适应大学新环境的焦虑心理
从中学进入大学绝不是从一个门槛跨入另一个门槛那样简单,而是攀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这个台阶上的环境是新生们所不熟悉的。广大新生入学后,人生地疏,远离朝夕相处的父母、亲人和朋友,对新环境产生焦虑心理。
2.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形成的失落心理
部分学生所考取的大学并非自己所报的第一志愿,被录取的专业也并非渴望的专业,但受到各方面影响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不少新生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在自责、遗憾中消耗着青春,入学后便产生明显的失落心理,缺乏有效调整措施,抱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甚至采取消极的态度应付学习,严重阻碍大学人生的开展。
3. 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抑郁心理
大学新生来自四面八方,彼此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要他们马上融合在一起是很难做到的,加上大学师生之间除了上课的接触以外,其他方面交流较少,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和新生渴望如同高中阶段那样与人交往、获得友谊的心理要求是不相适应的,长此以往便会产生抑郁心理。
4. 自我价值感的丧失导致的自卑心理
初入大学,需要独立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由于年龄等条件的制约,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看问题不够全面,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同时,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相对平均,原先的优越感丧失,自卑感也在增加。
5. 学习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心理
大学与高中的教学模式不同,原有固定的授课时间、授课地点以及老师的督促被相对自由的学习模式所取代,大学教育既是专业教育,也是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成绩也不是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在没有任何人督促和考试的压力下,学习都要靠自身钻研,许多大学生反而不适应了,那些自制力相对较弱的同学为了摆脱无形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就无节制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等,明知不该如此,又控制不住,在学习上产生困惑的心理。
二、大一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个体差异引起的无法融入集体
由于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的“异质化”程度很高,地区的差异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由于人生阅历和经验少,缺乏与人交往的合理方式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法融入集体。
2. 学习动力缺失引起的无法融入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习的压力来自于周围的环境、父母的期待、老师的要求,甚至是自我压力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差异,主要源于他们对新环境、新人际关系、新学习模式和新生活方式不适应,导致心态失衡、萎靡不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行为较孤僻。
三、大一新生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1. 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关注不同群体的适应情况
在入学之初,依托心理健康测试软件,开展统一心理普查,把握新生的适应及心理健康情况,对于严重适应不良、家庭贫困、心理健康有问题、学业困难、身体残疾或有特殊疾病的特殊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根据量表反映情况从中选出重点学生进行约谈,并最终确定一些学生由辅导员进行重点干预,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以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防止这些学生出现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2.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网络
学校要建立家庭―学校沟通平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档案,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主动联系,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及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也要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进行密切的沟通,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必须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实际上就是针对环境变化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校内校外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健康的情趣,陶冶自己的情操。
4.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注重与他人的沟通
从离不开父母的家庭生活到事事完全自理的大学生活,大一新生难免手足无措,因此,除了学习,还必须学会打点个人生活,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把自己真正融于集体之中,要学会和周围性格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对人要宽大仁和、坦诚相待,融洽的关系便会建立起来,这也是为将来尽快适应社会打基础。
5. 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明确学习任务
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大一新生产生学习动力,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所以大一新生入校后要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对学校、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了解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产生新的学习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的不利影响,摆脱因不适应而带来的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入学适应问题,这在笔者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所反映的情况中可见一斑。下面笔者仅抽取2009年9月~2011年7月两年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的记录进行简略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资料的统计
笔者于2009年9月~2011年7月的两年时间里共接受了沈阳大学某学院193人次(主要是专科生)心理咨询的面询求助,并对其进行了完整的个别咨询记录。本文将193例学生心理咨询的问题分为以下九类:人际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问题、自我意识、适应困难、前途问题(即就业问题)、心理疾病和其它。
(二)心理咨询记录资料的分析
1.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总体情况分析
从心理咨询问题的总体情况看,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存在心理问题的比率在逐渐降低。这说明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教育影响在不断的提高,这一点符合这个年龄段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同时也反映出了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各年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排序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情绪问题比较突出;二年级学生的与人际关系问题明显突出;三年级学生的前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问题比较明显。这说明各年级学生关注事物的重心不同。刚刚入学的低年级新生更多关注的是入学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等,对于个人的前途及职业考虑的并不多;高年级学生早已度过适应期,因此他们更多关注的则是自己的前途、职业问题或恋爱婚姻等对自身更加现实的问题。
2.大一新生心理咨询问题情况分析
就大一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来看,人际关系问题居于第一位。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不同。〔3〕这可能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过分保护,以及高中阶段注重文化学习而忽视人际交往的学习与训练有关。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过于关注他人的反应;交往需求强烈但缺乏交往技巧,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有些人身上还残存着小学女孩交往中的“独占欲”特点。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宿舍人际关系,在宿舍中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受是导致人际交往矛盾的最主要因素。在47例人际关系问题中有27例是因宿舍人际冲突引发的。由此看出,人际关系适应是90后大学生适应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一新生的情绪问题居于第二位。主要表现为:焦虑、郁闷、低沉、恐惧等,其中各类特定事件引发的较多。从中看出90后一些大学生的意志水平较低,情绪控制能力差,情绪状态往往为特定事件所左右。大一新生的问题居于第三位。咨询中发现其问题主要表现为:失恋、单相思、网恋、多角恋、偷尝禁果后的恐惧、爱情观扭曲、对友谊与爱情分辨不清等问题。这与高中时期和大学时期教育管理的方式不同密切相关。高中时期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恋爱需要严格禁止,由于高中时期的禁锢,他们进入高校后,在恋爱方面缺少相应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大一新生的适应困难问题居于第四位,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主要表现为:不适应新的环境、不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不适应集体生活等。与高中时期相比,生活起居条件和生活习惯变化了的大学新环境使他们原有的习惯、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势被打破。这对于初次远离父母和家庭的新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咨询中4例要求退学的新生主要是因为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大一新生的自我意识问题排在第五位。常见的自我意识问题表现为:自我认知存在偏差,不能接受自己生理或心理方面所谓的缺点不足而产生不自信等心理状态;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过大;自我调控能力欠佳导致个人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等。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大一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都属于适应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对生活环境和习惯、学习方式、人际关系及个人心理角色的适应问题。其中突出的是人际关系及个人心理角色的适应问题。“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最困难的可能就是对自己在群体中角色的重新定位。”〔4〕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原因是高中与大学两个教育阶段的严重脱节。因此,要尽快缩短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期,减少其各种适应问题的出现,除了高校内部应尽量做好促进新生适应的各种工作之外,还应从高中阶段的工作入手,将大学生的入学适应工作放到高中的最后一年去开展,使高中阶段的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两阶段的教育更好进行衔接,进而使大学新生顺利的度过适应期而健康发展。
二、实现高中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的建议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出现,不单纯是高校内部的教育工作问题,采取措施,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高中后期应效仿大学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教学与管理
1.高中应加强与大学的联系,并在后期效仿大学的教育模式
高中应自觉担负起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之责,保证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开始大学生活。可以请大学中比较关注中学教育的有关专家、学者到高中开座谈会、研讨会、专题讲座或深入课堂讲课,使学生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就提早了解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及管理方式,为其进入大学后能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高中在最后一个学期,可以效仿大学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如教学方式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增加一些师生共同研讨的学习方式;在时间管理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安排自习课的学习活动等。
2.高中教育应加强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各种适应问题的出现都与大学生的独立性差有关。因此,在高中教育最后一个学期应在培养学生独立性上下功夫,多给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空间。在学习上,形成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在生活上,应使学生能够逐渐独立地照顾自己,形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管理上,学校应适当地放开对学生的管理与约束,让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3.高中教育应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际适应困难是大学新生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高中教育最后一个学期应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多做工作。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引导学生建立大学中类似成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尽量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要使高中生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信任他人;逐渐形成宽容豁达、能容忍他人的不同观点意见及过失的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进入高校能顺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二)大学要构建机制确保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良好衔接
1.对入学新生适当保留高中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特点
大学新生入学后出现各种适应问题的原因是大学新的生活环境、教学内容与方法、管理模式等与其在高中形成的生活与学习模式出现了心理上的不协调。心理学研究表明,破坏一个动力定型和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动力定型至少需要8周的时间即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再加上巩固的时间,大学新生若想完全适应大学新的学习与生活,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大学新生入学的前3个月,大学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应适当保留高中教育模式的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落实高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
2.加强新生的始业教育,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始业教育是高校为让大学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性教育。始业教育首要的是强化适应性教育。要加强生活指导,帮助新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指导新生学会与人相处,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指导新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要突出专业思想教育。要使新生明确所学专业的课程性质和知识结构;清晰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奋斗目标等,增强新生学习的内动力。再次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要引导新生将职业特点与自己的兴趣、理想等有机结合,使新生尽早确定职业目标,培养职业能力,为今后个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立“学生导员”制,通过“传、帮、带”缩短大学新生适应期
为尽快缩短新生的适应期,高校应建立“学生导员”制度。可以挑选高年级的优秀学生进行一定培训后充当入学新生的“学生导员”,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协助辅导员老师指导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实践表明,“学生导员”的“传、帮、带”影响,有利于新生更快的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快速顺利地度过心理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