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记叙文描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记叙文写作中,描写必不可少。我们习惯于向学生讲述描写的必要性,并且细致地拆分为正侧结合、肖像、动作、语言与心理等多种描法。但操作起来,整体效果还是有所欠缺。所以,我试着从整体功效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性格。尤其是内心深处的品性
在讲述《林黛玉进贾府》时,文中对于黛玉的肖像有三次描写,第一次是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第二次是熙凤眼中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第三次是宝玉眼中的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三次一一道来,不嫌重复吗?
我们看,众人虽也赞她不俗,但更多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及大众化的审判:她有不足之症。凤姐见多识广,从她那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我们不光听出她有意的谄媚讨好,更听出黛玉确实容貌标致,气派非凡。但最让人心动的是宝玉的评判:他眼中的黛玉,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娴雅多姿,冰雪聪明。就是一块透明的水晶,一清澈的碧玺,没有丝毫的人间俗气,而这正是他钟爱一生的品性,是不为世俗所容的清高,是真正灵性与性灵水融的维系。
而反观评判者,众人太过疏离,熙凤又太过直露与肤浅,宝玉对人的评判才是真正从对象的心理去探究她的真性情、大美好。那卓然于世俗之外的眼光,才是从宋代程朱理学后饱受压抑的现代人性的萌芽。
选文虽短,笔力千钧,抓住课堂阅读教学的精髓,有意引导学生的文笔,会有不菲的收获。
二、细节描写。要生活化。有创新
“母爱、父爱”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话题,所以,一般从小学到高中,虽历经家庭作文、命题作文、各种不同类型材料作文等变换,但其中的真挚爱子之情、感恩之心不会变。可按说,随着年龄增长,感悟会越来越深,情感会越来越独到而浓郁,可大部分学生作文还是没有脱出“生病背着去医院、大雨中送伞、寒潮来了送衣服”等套路,不是说不让写这些,而是生活中那么多感人的点点滴滴,怎么就不能化成笔下鲜活的画面,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人的情感也必然会带上鲜明的时代色彩,可惜,最应留心的地方往往是我们最忽略的地方。
学生习作片断:
你从不曾孤单/岳阳
在学生时代,这种亲情的力量,这种无私的奉献,不单单体现在上学路上后面总有为你拎小书包的的身影,放学到家桌上总有热腾腾的饭菜。他们为你付出的要远远比你所能发觉得多上十倍。也许,在外面,他们是粗鲁的工人;也许,他们会为了几毛钱和商贩争论不休。但是,只要回到家,他们会拿出最好的一面,即使外面的生活压力巨大,在你面前,也从不抱怨,他们要用他们认为最好的定义来化为行动,告诉你,做人要善于知足与正直,生活要乐观与坚强。他们是最平凡的人,却要为你开创一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家庭环境,让你做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有修养的人。
当你长大了,成人了,以为可以独立踏上为生活奋斗的旅程了,其实,只要你回头看看,年迈的他们依然挥动正无力的双手向你召唤:在他们心中,你永远都是他们要保护的人。为此,他们决心要做你无尽路途的港湾。你出自父母怀抱,一生便如此注定,有他们的地方,便是你安然入睡的归宿。
无题/魏岚
我的童年是充满田野的金黄的。我总会在田野中奔跑,与小伙伴们穿行其中,嬉闹欢乐。母亲总说我是野大的小孩,头发剪得短短的,肤色被阳光晒得一点都不好看。索性家里人就把我当成一个男孩养了。可是母亲从来没把我当成儿子:她会给我买很多花裙子和漂亮的凉鞋,她总是说:“你是女孩子!别总是大大咧咧的!”在母亲的坚持下,我的头发渐渐长了,皮肤的颜色也慢慢被养回来了。值到现在,她也总会说:“你是女孩子,要学会……啊!”
只因为那是母爱!
点评:魏岚的作文片断真实感人,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在不受旁人影响甚至执着的唠叨与管束中,我们看到一位为女儿考虑长远,不敢丝毫松懈的慈母形象。而岳阳的文章片断更是反映出时代的独有特色――在经济发展而竞争也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普通的工人恐怕会更感受到生活的日益沉重。但他们可以在外面为涨工资多少而吵闹,为物价飞涨而计较,可在孩子面前,他们会隐藏起所有的不开心,省吃俭用为他营造他们认为最好的环境,希冀他能有一个与他们不一样的未来。对他们所表现的母性与父爱,我只能用“伟大”来形容。
虽然现在“魔幻现实主义”、“前现代、后现代”等主义流行,但我认为,最伟大的文学还应是关注现实,关注人性的文学。
三.细节描写要反映社会问题
躲年/刘齐
去年春节前夕,我随国内一个旅游团去埃及。旅游团五十多名成员,有骄傲之人,忧郁之人,天真之人,狡猾之人,俨然一个小社会了。小社会游走他乡,连听带看,满脑子新鲜事,自然有无穷话题,但经常谈起的却是故国春节,而且语多抱怨
有什么呀?不就是吃喝拜年放鞭炮嘛。吃喝没劲,鱼啊肉啊,啤的白的,过不过年都一样。还不如恢复票证呢。放鞭炮污染。缝六针的大口子。中国人报喜不报忧的毛病都是拜年拜出来的。七大姑姨的孩子呼呼往上冲,分浮财似的。现在这伙新新人类智商忒高,你给他压岁钱他不道谢,他先对着光看,看见暗藏的伟人头了,这才咕咚给你磕个头。应该给国家打报告,把春节取消算了,省得电视台那帮小子总挨骂。应酬太多。都是爷,得罪不起。价码越抬越高。拎个果匣子看老丈母娘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线路纷纷接通,喂喂声四起,拜年,祝福,询问做了什么饭菜,放没放鞭炮,包没包饺子,煤气足不足,天冷不冷,她给我打电话没有?电视晚会快开始了吧?谁当主持人?外婆身体不好,不一定看完。我爹少喝酒,多吃菜。囡囡别淘气,给你买好东西了。这边不行,连个春联都看不见……电磁波载着大家的话语噌噌往中国飞,没有一句是要紧话,也没有一句不是要紧话。
那一刻,焦躁之人安稳了,狡猾之人诚恳了,忧郁之人欢乐了,欢乐之人更欢乐。全体躲年者喊叫着,喃喃着,一起向“年”迎上去。天特别蓝,太阳特别亮,老天爷一分工负责中国的那个老天爷,他老人家一定在往埃及这边看。
点评:中国人的矛盾情结好像从来就不缺,大到做官还是隐居,小到过节回家还是旅游等等,不一而足。刘齐描写的场面很小,从这两个典型场景的对比中,我们却看到了时展中的观念悄悄地改变,看到国人的无奈与重压,但更看到那千万年来,骨子里浓浓的亲情血脉是谁也割舍不了的,或许这才是中华民族独特之所在。对这种宿命般的矛盾的揭示,我觉得正是刘齐的笔力深透之处。
“取法乎上,只得其中”,如果对孩子的描写没有开始时的高标准的启示,要想激发他们的文学才能,恐怕会走好多弯路。但实际上,这种标准难度并不高,只要他们认真观察生活,写出独特的自己那一个,就往往能表现社会冰山一角,所以,并不用特意多么强调,用心观察,积极创新,忠于生活,保留内心即可。
习作示例:
大爱吾师/方东晓
虽然称他为大师,但其实他只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数学老师。平凡,是因他只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高中数学讲堂;但他的学识与人格魅力,足可堪称伟大。
一、学博为师,高山仰止
学博为师。高中,其实专业性已比较强。如果哪一科老师不能拥有广博的知识,老是让同学们问倒;或是虽满腹才学,但“茶壶煮饺子”,不能酣畅淋漓地给同学们以指导的话,大家是不买他的账的。而仅仅靠管、压、挤是不行的。说实话,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高中老师,并不容易。
但他总给我们带来如沐春风的感受。
作为一位差不多每年都要面对高考压力的老教师,他从不硬塞给我们什么高考必会之题型,必规范之步骤,必掌握之基础,必背诵之宝典,而是每节课除必巩固复习一些应扎实的基础知识题型外,其余时间会给我们带来系统中的两三道典型大题,然后放手让我们自己思考。小组成员讨论,激烈争辩,讲不酣畅的可以占领前后黑板,尽情地挥洒手中大图,演示给小组成员听,演示给其他组的成员听,甚至将惊奇的发现,演示给全班听。他或笑眯眯的给予鼓励,或耐心倾听,有时甚至会亲自给你组织观众,维持秩序。一题讲完,从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与灿烂的笑容中,你真觉得再苦的拼搏,再多的汗水都值了。
也有毛头小子性急出乖的时候,蹿上讲台,讲了一半,忽然发现全拧了,于是脸红脖子粗,台下也全是善意的嘲笑。这时,他会难掩笑意的拍拍那人肩膀,调侃道:“别火烧屁股,做题要讲章法,先把大步骤规划出来。”然后,又面对其他同学,“不过,这股冲劲有年轻人的精神。”于是,我们对该同学会报以鼓励的掌声。
当然,最尴尬的是有的题大家全走入死胡同,全班一筹莫展。这时,他只是一两句话,你忽然发觉,呀!原来竟是这样。
高山仰止,愈觉其艰:数学,如此美妙;人生竞这般美好。
二、身正为师,景行行止
其实,高中校园也不是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最惨烈的打斗差点就让我们这届赶上了。这年快过春节时,几位班干部上街采购一些联欢会用的物品,无意中竞惹上了当地的几个地痞流氓,被堵在校门外。
那天下午正要上数学课。闻知消息,平日温文尔雅的老师,二话不说就往外冲,同学们纷纷跟进,那些人见状气势先矮了三分。保卫、联防民警及时赶到,事情得以平息。但从此后,我们对他刮目相看:原来老师也可以这么有派!
他为人就是如此仗义:他从不会为谁爹官大而多加照顾;也不会吃请收礼而为难家长,反倒是家长们的热情时时使他为难。在他带领下,班里从没有分出三六九等,大家拧成一股绳往前冲,我们真正感到了集体的力量。
但他也有窝囊的时候。一天,他正在给我们这群高三生上课,忽然接到女儿(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的电话,说他的独生宝贝从楼梯上摔(实际上是被同学推)了下来。他咬咬牙,给自己在家的老母亲打了电话。老人赶紧打车带孩子去了医院:小腿骨摔出裂缝,踝骨骨裂。事后,学校、班主任、当事的孩子和家长,没有一个人出面做一句解释,说一句道歉的话,甚至都不知当事者是否有意为之。每天,当他背着孩子上学后来到班里,我们常常看到他紧锁的双眉。我们很为他痛心:他为工作、为学生付出一切,而为何却换来如此不公的回报?
不管生活中多少风雨,他从未因此耽误我们一节课。身正为师,他无愧此称号;景行行止,我们会薪尽火传,正直为人!
三、学人轶事,花边风月
(一)标准字帖:虽为数学老师,但他的一手好板书,一手好毛笔,如行云流水。真的,见过他的字,你会觉得买的字帖那么没精神,那么没生命力,而他的字,就如天空中疾掠的飞鸢,如池塘中欢快的游鱼,如娴静中若有所思的处子,笔笔都有一种灵动与美好。所以,凡是他教过的学生全拿他的字当字帖,如能得其一二神韵,那一定被同学艳羡不已。
(二)买菜不识数:计算,他就跟计算器一样准确迅速,他的心算堪称一绝。但去县城农贸市场买菜,则全是笑话:柴鸡蛋,九毛五一个,他干脆,“算了,太麻烦,一块钱一个算了”。白菜,三毛二一斤,他说,“行了,一块钱三斤吧”……以至于他买菜时,能引得卖菜的大爷大娘们笑声连连:这人傻啊。
但我们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
村子里有一个小姑娘叫杜鹃,蜡红的脸蛋,浓密的睫毛,站在那儿像朵盛开的鲜花,婀娜多姿;走起路来,翩翩起舞地,像只活泼的小羊羔。小姑娘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山坡上采各种各样的鲜花,用硕大的小手,编成艳丽的花环,套在脖子上;有时又把一朵朵红花插在乌黑的头发里。大风吹来了,把树上的花瓣纷纷吹落在地上,小姑娘们就蹲下去,把花瓣捡起来,站在江边,大把大把地洒进江心。当清清的流水带着彩色的花瓣向前飘去的时候,孩子们心里多快活呀!杜鹃指着前边青翠的山峰、浅蓝色的江水,对小伙伴们说:“瞧,咱们的家乡真是风景如画,无限美好!”
【问题诊断】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人物的描写是关乎作者情感抒发的重要环节。病文片段的人物描写未能抓住人物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
病文片段的人物描写病因有三:一是“蜡红的脸蛋,浓密的睫毛”,“蜡红、浓密”二词形容成年人较合适,“蜡红”是缺少血色,“浓密”与小姑娘的眉清目秀矛盾,因此可修改为“红扑扑的小脸蛋,长长的睫毛”。二是“站在那儿像朵盛开的鲜花,婀娜多姿;走起路来,翩翩起舞地,像只活泼的小羊羔”,“婀娜多姿”描写不妥,不符合描写的环境,把小姑娘给写妖艳了,“翩翩起舞”又与走路搭配不妥,语句可修改为“站在那儿像朵盛开的鲜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地,像只活泼的小羊羔”。三是“硕大的小手”与文末“对小伙伴们说:‘瞧,咱们的家乡真是风景如画,无限美好’”,“硕大的小手”修饰有误,“咱们的家乡真是风景如画,无限美好”不符合小姑娘的口吻,可修改为“灵巧的小手”与“对小伙伴们说:‘瞧,咱们的家乡多美啊!’”
【技法点拨】
人物描写是写人记事类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写作时既要用好正面描写(如: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又要用好侧面描写(如:对比、烘托等),使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符合其身份、年龄、性格、性别等要求。具体说来,宜做好以下两点:
1.用好刻画人物的方法,展示具体性格特征。
人物的性格特征是靠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出来的。在刻画人物时只有紧扣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准确展示人物外在表现、内在思想、情感,把握每一处人物情感的细微变化,才能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要使情境语言、环境与人物描写一致,使人物与文本协调和谐。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自然的人,记叙文写作中一定要关注特定的语言环境,让人物展现得合乎周围的自然、生活,合乎特定的场合。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是自自然然、具有亲和力、有血有肉的人物。
【小试牛刀】
将下面的文字,运用上述技法进行修改。
每当麦苗有穗的时候,我和表妹一同去外婆家玩,外婆总是说“孩子们来了,吃什么呢?”表妹喊着要吃麦穗,这时外婆就拿上镰刀飞快地去门前麦地割上一把,把麦穗搓下来给我们烤了吃,我们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又总是给我们拿些水果或是小食品,而我知道我的外婆常与儿媳们生气,她们总是嫌外婆在这家干活而没去帮那家,甚至提出分居,依我看来这纯属找借口不伺候老人罢了。而我很担心由于吃她们的东西再引起她们与外婆之间的不愉快,我很可怜我的外婆。
关键词: 细节描写 真实典型 描写方法
初中生写作以记叙文为主,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使写人状物叙事达到“借一斑以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然而大部分学生的文章只是一般的叙述,难觅细节描写的踪影,读来枯燥乏味。那么该如何让学生重视细节描写,学会细节描写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赏析佳作,明白细节描写的意义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细微之处进行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包括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景物等描写。精彩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会给读者心灵的震撼,赋予文章生命力。因此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描写,写作时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感受到细节描写的魅力,写作时才会积极运用。
1.学生佳作赏析,激发细节描写的意识。
空洞的说教难以激发学生的意识,身边同学的优秀习作、中考满分作文的赏析,更直观形象,我也随时把每周学生佳作投影朗读,并在点评时突出文中细节描写之处及其作用。赏析结合点评,学生就会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了,会产生“我也要加强细节描写”的紧迫感。实践下来,大部分学生有了进行细节描写的尝试。
2.课文名作赏析,感受运用细节描写的魅力。
课文名作也是赏析的良好途径,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随时点拨,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如《绿》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品析“追捉、揪、攀、探、鞠躬”这一系列动作细节,体会急切的心情,感悟攀爬的艰难,领略绿的魅力,读来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再如《变色龙》中“一跟手指头”的肖像细节,可以让学生品味其在引发事件、推动情节、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和表现小市民的穷极无聊等方面的作用。细节描写的生动实例在课文中随处可见,引导学生揣摩细节使文章的人、事、物鲜活的魅力,明白细节描写的意义,就会激发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意识。
二、观察生活,寻找真实典型的细节
学生有了细节描写的意识,还需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细节,从细节中寻找典型。
1.细节描写讲究真实性,要细致观察生活。
细节描写之所以会打动人,是因为它源自生活,符合生活的真实。爱默生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可见,捕捉真实的细节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教学时,我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记录精彩的生活瞬间,我让学生每周记录两个细节片断,积累观察所得,以便写作时能细腻描绘。如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她咬了咬牙,用右肩头作支撑,左膝以冰冷的地面为支点,慢慢缩起,踮起脚尖,用力一蹬,她竟然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这是学生对失臂女孩在摔倒后爬起来的过程描写。因为真实,观察细致,读来小姑娘的坚强形象就在眼前,这就是有生命力的细节的魅力。
2.细节描写讲究选择性,要善于寻找典型。
细节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阳光下的一朵鲜艳的花朵、同学的会心微笑、老师的一声叮咛,都是细节,但细节不是拿来就能用,一定要有所选择,要选择突出中心的,使人物形象鲜明的典型细节。典型细节的寻找需要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抓住特征选典型细节,例如景物描写可抓住季节特征,写浅草突出春的生机、写知了突出夏的热烈、写落叶突出秋的肃杀、写风雪突出冬的阴冷;人物描写可抓住年龄性格特征,如抓住年老的特征选取白发、皱纹等典型细节,抓住乐观、勤劳的性格特征选用微笑、粗手、目光等典型细节,细节典型才能感动读者。
三、训练写作,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在明确意义和善选细节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文本,学以致用,进行写作训练,掌握描写方法,让记叙文鲜活起来。
1.用词要精当。
细节描写讲究真实性,用词要精准,最好能做到一字传神。如《孔乙己》一文中的“摸”,用字精准,传神地写出孔乙己潦倒的境况。指导写作时,我让学生推敲动词、形容词等,不断修改,力求用词精当,刻画鲜明形象,突出文本中心。“我紧紧抿着嘴唇,努力不让喉咙里的哽咽声发出”,学生用“抿”“紧紧”精准地把细节写活了,把人物的委屈心理写活了。
2.呈现要细致。
细节描写讲究细腻性,可将动作等描写动态化、具体化。如《社戏》里“跳、拔、点、磕、退后、上前、出、飞”等一系列开船的动作描写,具体细腻,细致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学生习作中用“我拿出钥匙,迅速锁孔,一扭转,一推门,书包一扔,冲进厨房,拉开冰箱,拿起牛奶就饮”一系列动作细节,细腻地突出他急于饮水的渴态。
3.修辞要巧妙。
细节描写讲究生动性,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可化平淡为精彩,化抽象为具体。如《故乡》用“细脚伶仃的圆规”作比喻,写杨二嫂的肖像细节,活画出其可怜。学生习作中写道:“看到我,爷爷脸上的褶皱顿时像阳光下逐渐开放的太阳花。”巧妙的比喻将爷爷内心愉悦时的脸部细节变化描写得跃然纸上,形象可感。
4.描摹要立体。
细节描写讲究丰富性,生活是多彩的,可以高低结合多角度;比喻、拟人多修辞;动作、语言多方面,视觉、听觉多感官立体描摹,这样文章才会传神。《春》一文中对春风的立体描摹,令读者如沐春风。在习作片段“鲜红的血从鼻腔流出,它带着点鱼腥似的味道,走回喉咙,凉凉的,我心一惊,脚下一滑,差点晕倒”中,学生就调动视觉、触觉,运用比喻、拟人,描写动作和心理,立体形象地描摹了流鼻血的情景。
5.前后要呼应。
细节描写讲究整体性,写作时细节前后呼应,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完整。《最后一课》“出操、收操”的首尾环境细节,使叙事完整。学生习作《我心头一震》中开头用“飞舞的衣袖”的细节交代女孩摔倒的原因(失臂),随后用它推动情节发展(独立站起),最后用它引发女孩对自己的触动(要不畏难),由此点题,细节前后呼应,贯穿全文,很有神韵。
总之,细节关乎文章的生命,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悟细节、观察生活选细节、掌握方法绘细节,不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巧用细节描写,让记叙文鲜活起来。
所谓细节描写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细致描写。它包括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进行的细致的描写。它着力捕捉人物特征在某一时间场合的具体表现,它要求精细地刻画出人物特征在具体情境中的生动体现。
细节描写要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若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生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
写作时选择细节的方法有:
1.选真实的细节。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真实生活。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2.选精细的细节。细节在精而不在多。杜鹏程说:“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细节描写贵在传神。取材要小而具体,描写要细致入微。
【技法指导】
一、选典型细节,突出人物特点。
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典型细节,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段关于肖像的细致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于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由此也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二、选典型细节,展示故事情节。
话剧《市长》中,一开始介绍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到了墙上那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这个细节的出现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开始市长好不容易“破门”,又受到“三分钟”的限制,而后市长采用激将法迫使齐仰之“破例”,由“三分钟”而到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正是这个小小的字条而使剧情波澜起伏,故事情节也围绕这小小的字条而得到展示,人物性格也在矛盾中得以彰显。
三、选典型环境,渲染烘托主题。
典型化的细节,有助于描绘典型环境。《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住处时,有一处细小的景物描写:“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寥寥几字就点明了当时虽是冬日,却温暖如春,从而烘托出会见竺可桢时的融洽气氛,衬托出人物的愉快心情。
【典例分析】
1.肖像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析:很简练的一段关于肖像的细节描写。把“他”比喻成“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突出了“他”“淳朴可爱”的特点。
2.语言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鲁迅《孔乙己》)
分析:四次反复说到“还欠十九个钱”,极其鲜明地刻画出掌柜自私冷酷的嘴脸,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点明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3.动作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吴敬梓《范进中举》)
分析: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传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4.服饰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
分析:“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是写罗敷服饰之美。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纹的丝绸短袄,下面系的是黄色花纹的丝裙,给人的感觉是素雅、高洁,落落大方。由衣着可想到罗敷是一个文雅、高洁的女子。
5.神态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绘。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分析:文段着重描写了诸葛亮的神态和语言,尤其是采用了把诸葛亮的神态“笑”和鲁肃的神态“吃惊”相对比的写作手法,更突出了诸葛亮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的特点。
6.心理活动也属于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7.场景的细节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场景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开头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结尾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实战演练】
1.请用几句话描绘出一位老师的独特风采。
他(她)……
思维拓展:只让用几句话描绘出一位老师的“独特”风采,这就要求我们精心取舍,选取最“独特”的细节,也唯有最“独特”的细节才能表现出这位老师不同于他人的风采。选取了“独特”的细节,再把它写细致,用上恰当的修辞,让语言更生动,更吸引人。
2.把下面几个平实的句子进行细节描写,使它生动、细腻、具体。
①自习课,教师有事迟到,同学们吵闹得不得了。
②这次考试考砸了,我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
③他的篮球打得棒极了。(她的歌唱得很好。)
思维拓展:所给的三个句子都非常平实,要使它们生动、细腻、具体,就必须进行细节描写。做题时首先要明确,是进行哪方面的细节描写。通过审题得知:①句是要进行场景的细节描写,②句是要进行心理的细节描写,③句是要进行动作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关键是写出氛围,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心理描写关键在于“掏心窝子”,把内心活动真实地描摹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动作描写的关键在于“炼字”,精确地运用动词,描写出动作过程,让人如同亲身经历。
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效果涉及的内容、方法、技巧面广量大,我只是从描写角度切入,以求以点带面,易于实践。描写大量出现在记叙类文本中,绝大部分初中学生最喜欢这类文体,这也是初中阶段教学最主要的文体类型;加上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体中运用最多,在说明文中也时常出现,选择从描写角度切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复练习,是我总结出来的最佳的角度。
初中生的直观感受仍旧明显强于他的理性认知能力和思考水平,这种身心发展特点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只有适合他们需要的、能够习得的阅读能力才是最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他们对记叙类文本阅读兴趣浓厚,也很有成就感。而记叙类文本故事性强,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饱满,对学生也很有吸引力。除了记叙文,记叙类文本还囊括小说、戏剧和初中生要学习的大部分的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我在日常教学中侧重这类文本的精细化阅读,从描写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品味文本的语言、写法、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力。
首先,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内容后,最感兴趣的文字部分是比喻、拟人、排比修辞句,要找出这些文字相对难度较低,小学阶段只要辨别这些修辞,中学阶段则要求能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学生一开始只能从文字表面理解修辞的效果,在具体课文个体语句中,经过多次练习后,能够从表现事物、人物特征角度进行赏析,进而对表情达意、内涵主旨有了深入的认识。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写景名篇《春》时,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其中的比喻、排比、拟人句。在赏析语言时,学生一开始只会用“生动形象”四个字来解说。于是我问第四自然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组排比比喻句写出了花什么样的特征,学生稍作思考便能够七嘴八舌作答。然后我又问假如你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会如何,与作者的心情相比有何异同,进而细化学生自己的阅读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除了口头作答外,更要让学生把自己和他人的思考的成果用自己的语言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做既能强化学生的认知,又能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养成表达精细的习惯,使他们说得容易,写得顺畅。
其次,修饰性短语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找到的描写性成分。在阅读时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这些偏正短语,可以让他们对事物的声、色、形、态、数量、大小、质地、性质、状态等有深刻的感受。这也是学生较易把握的,但是学生在阅读中常常会忽视。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这些短语成分,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认识精细化。如《三颗枸杞豆》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林子里今天格外美丽。一绺一绺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绸。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我赶忙追上去,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地跳,练习本、铅笔、橡皮,从里边飞出来,撒了一路。我顾不得去捡,一股劲儿向前追去。大花蝴蝶飘飘荡荡落在一朵蒲公英上,我正想猛扑过去,忽然发现前边的草丛中有一个黑乎乎的人影。
一绺(liǔ)是一小束的意思,写出了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时的大小、形状,也暗写了树叶的稠密程度,冒冒失失写出了大花蝴蝶无意中出现又动作不太灵敏的状态,可以想见蝴蝶个头之大,不能随风轻盈飞翔;慌慌张张看出了蝴蝶受到惊吓的情形;咣咣当当从听觉角度既写出书包里东西多、撞击频繁,又写出“我”奔跑之疾;作者详写这些内容,体现出“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依恋,也显示出“我”无心学习的心理与缘由;“前边的草丛中有一个黑乎乎”写出人影的位置、数量、色彩,给人以突然出现的惊吓,这些词或短语在有意识地提出后学生通过思考、诵读、讨论几乎都解决了。这种类型的词或短语经过强化学生也能自己找出来。这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景物描写相对人物描写容易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词句并进行赏析,而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赏析要困难一些。其中找出动作描写并理解其表达效果是最困难的。
比如《孔乙己》是课内重点讲读篇目,学生缺乏时代背景知识,课堂上老师讲解很多,学生仍旧是一知半解,不能够把握住阅读的关键。但同类型的《范进中举》虽然存在语言阅读障碍,却并不影响到学生对范进个性的认知,这不仅是《范进中举》的主题没有《孔乙己》的深广含蓄的原因,更是因为后者的动作描写更精炼,与学生的认知程度不相适应,学生兴趣不浓。在两篇文章的外貌描写阅读中不存在明显的困难,《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的阅读理解偏差很明显。在教学05和08届学生时我以学生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两届学生对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入木三分:05届学生特意找来了一个草垫,自制了一件破烂肮脏的长衫,匍匐着走进“柜台”要一碗酒,全班同学看到这一幕时鸦雀无声,深深震撼,这一组同学的表演被全体同学品评为最佳导演、最佳表演。同学点评也极其深刻:孔乙己至死都没放下并不被所有人认可的“读书人”的身份,至死不悟,被封建科举的毒害之深由此可见,而短衣帮和长衫帮的冷漠也显示无遗。11届学生由老师课堂讲授为主,05、08届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11届学生。可见理解动作描写让学生模仿人物行为进而理解人物内心比单纯由老师讲更有效。教师要舍得、放心把课堂交给学生自主理解,相信他们的创造力。
【关键词】如何巧答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
由于记叙文阅读一直占主导地位,相对而言所占分值也较多。记叙文阅读试题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设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精神。阅读材料更多的选择主要反映亲情、友情的内容,因此能够给予我们人生启迪。试题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
考查角度灵活,题型多样。设计的试题紧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重点,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并进一步强化了联系生活,整体感知,注重理解,关注语言品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的意识。同时突出了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强调了情感体验,鼓励创新能力,注重自主、探究等理念的渗透。
由于记叙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因此难度大,大多数学生此项内容丢分较多。可见记叙文阅读练习在复习备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中考考生,必须掌握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以及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和基本格式。
一、记叙文的分类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二、记叙文的知识点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于记叙文要素的交代,既可具体也可概括,既可直接也可间接。因此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⑴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⑵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⑶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照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3、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地点、事物、人物情感或话语等为线索。线索贯穿全文,增强表达效果。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找线索的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⑴记叙:要注意叙述的人称和内容的详略。人称,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抒情。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交流。用第三人称的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详写与略写,取决于文章中心的需要。⑵描写:①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②环境描写。其作用有、烘托气氛b、烘托任务心理c、推动情节发展⑶议论:包括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基本方式。⑷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5、划分记叙文的段落的方法。⑴按时间的顺序划分;⑵按地点的变换划分;⑶按事件情节的发展划分;⑷按任务活动的场面划分;⑸按材料的性质划分;⑹按总──分──总的形式划分;⑺按作者的思路或感情变化划分。
6、提炼文章中心的方法。⑴通读全文,把握要点;⑵分析题目;⑶分析开头、结尾;⑷借助中心句、议论句、抒情句和过渡句等;⑸分析事件背景,写作背景。归纳中心的小技巧:①写人: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记叙了……歌颂了(批评了)……表现了……;③写景: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7、记叙文结尾的作用。⑴总结上文;⑵深化主题;⑶照应开头(或标题)⑷含蓄委婉,发人深思。
论文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五项基本技能,这五项基本的语言技能,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从听说入手,并通过朗诵、阅读、翻译等途径,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以一次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英语作文课的讲解及指导的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一、强化学生写记叙文的动机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写作动机尚不明确,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之前,必须对学生加强写作动机教育。强化写作动机,是写作教学事半功倍的首要手段。
第一,变革记叙文写作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要不断变革写作教学组织形式。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以写人和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指导时应该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表达的欲望。具体来说,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活动加以引导。如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先让学生讲讲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是困惑。学生可能会提到来自家庭的烦恼,来自学习方面的困惑。接着教师就学生提出的困难和困惑组织大家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然后讨论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争取让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理由。还可以就学生关注的或是一些敏感话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文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让他们有话可写。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因素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学生自然能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第二,减少记叙文写作内容限制,营造宽松写作环境。传统的写作教学常常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命题作文,这种方式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形式上对学生的写作内容都加以了限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果教师在布置作文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生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先在学生中征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以挑选,甚至让学生一起参与命题,重视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针对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命题,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每次布置作文时,尝试减少对作文命题的限制,多采用半命题、话题作文形式,或出几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生才会有话可写。
第三,转变记叙文写作评价观念,建立写作激励机制。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给学生的写作评价不够及时。个别教师过了至少一个星期才将作文的意见反馈给学生,而这时学生对上次写作的期待心理已经消失,印象淡漠,反馈意见作用并不大。教师应转变写作评价观念,在写作评价时除了要给予鼓励外,还应让学生及时地知道自己作文中的问题。评语应有针对性,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凸显记叙文文体特征
第一,充分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的叙事是记叙文文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哪个人或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缘于什么、经过了什么过程、取得了什么结果。这样写出的文章记叙的文体就比较明显。
第二,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既要写成记叙文,就得有个故事情节。或一人一事,或一人多事,或多人多事等。
第三,要巧妙体现出记叙文的顺序。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插叙、补叙、倒叙四种。写记叙文这种文体,就要在写作时充分体现这些写作顺序。
三、建立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梯度
要使记叙文写作教学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发展的重要阵地,就必须建立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梯度,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梯度训练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文体目标要求记叙“六要素”,认知目标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结合实践经验,我初步构想初中三年的记叙文写作教学梯度训练如下:
七年级:能将记叙“六要素”记叙清楚;作文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选材;能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神态、心理的描写展现人物神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景物,能确定观察的立足点;能用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特点;结构方面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注重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多读多写,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素材本上。
八年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一个人;可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根据中心安排详略;能够调动人体的感官描写景物;使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写环境描写,烘托主题或衬托人物心情;结尾点题,深化主旨;学会写提纲、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九年级: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衔接过渡,巧妙无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来文章的色彩;让文章的形式与众不同(参考:小标题、并列结构);让叙述的事件既生动又深刻;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陆丰.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
关键词:记叙文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在我们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 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记叙文, 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写人的记叙文。这些写人的记叙文, 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这些写人的记叙文, 让学生们知道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去与人相处……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也受到了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那么, 我们的老师该如何用好这些文本, 让那些沉睡在文本之中的一个个人物都鲜活起来, 并逐步感染、影响我们的学生, 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 想结合人教版教材, 谈谈如何教学写人的记叙文。
一、关于对教材的一些理解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选文的精美。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中, 呈现给学生的有许多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 有的出现在记事的文章中, 也有的就直接出现在写人的记叙文中。无论是一年级, 还是六年级, 每学期教材中都有一些专门写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中, 有写历史人物的《司马光》中的司马光、《李时珍》中的李时珍、《王冕学画》中的王冕、《西门豹》中的西门豹; 有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诚实的孩子》中的列宁、《飞机遇险的时候》中的、《军神》中的; 有写英雄人物的《王二小》中的王二小、《》中的、《丰碑》中的军需处长、《我的战友》中的、《倔强的小》中的小; 有写中外名人的《爱迪生》中的爱迪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小摄影师》中的高尔基、《向命运挑战》中的霍金、《詹天佑》中的詹天佑; 还有写生活中的普普通通人物的《小珊迪》中的小珊迪、《挑山工》中的挑山工、《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小抄写员》中的小抄写员、《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
二、课标对这类文本的教学
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人的记叙文虽然没有一个直接、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 但在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中, 对叙事性一类的文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低年级段, 能阅读浅近的故事, 对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中年级段,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在高年级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无论是低年级段的故事, 还是中、高年级段的叙事性作品,都包含着写人的记叙文这类文本。因此, 写人的记叙文这类文本的教学同样应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要求。
三、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试图找出身边人物的“招牌”动作或者话语:
生活是一切写作的现实源泉。尤其是记叙文,尤其是写人记叙文,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如果学生只会闭门造车,就不能刻画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引导学生花一周的时间去观察父母、身边的同学,仔细看看他们的样子,他们独特的动作和语言,并选择性记录下来。
2. 写人常用描法指导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写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主人公的描写,都十分生动。
(2)动作描写。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述行动,尊特别注意动词的选择。作者不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特别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通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使小学生写好人的记叙文,除了要做到以上所提到的几点教学建议外,还要注意日常的积累。
参考文献:
[1]蒋成云.立足整体 关注细节 有机整合——例谈写人记叙文教学人物形象把握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07,(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