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第1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模式;监督

绪论

企业预算管理在西方已经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实践,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现在,预算管理在政府、企业和各种非盈利组织的管理中已被广泛的应用。对于企业预算,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

Charles T Horngren 认为预算是行动计划的数量表达。

Chris Argynis 把预算定义为一种由人来控制成本的会计技术。

Frengen认为企业预算是一种广泛而协调的计划以财务条件来表达。

Glenm A Welsh则认为企业预算乃是一种涵盖未来一定期间内所有营运活动过程的计划,它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为整个企业及其各部门所预先设定的目标、策略及方案的正式表达。

Harold Bierman 认为预算有两类:一类是预测,告诉管理人员他在未来将能处于何种地位;另一类是标准,告诉管理人员预定的效率水准是否已维持或达成。

安信达公司“全球最佳事务数据块”中预算的定义是:企业

[HJ1.9mm]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利润。

本文将引用最先进的企业预算理念与预算方式来提高的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概念

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和演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已发展成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可以说,是否应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成功地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而我们必须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1、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内涵

企业财务预算是通过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全面分析,在科学的生产经营预测与决策基础上,用价值和实物等多种形态反映企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投资、生产经营及财务成果等的一系列计划与规划。预算管理则是利用预算这一主线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配置、控制、反映与考评等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并借此来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1)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约束性

在企业财务预算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部分程序都有一定的约束性,容不得任何人、任何部门,甚至是领导的随意更改。在具体实施中,也要严格按照企业财务预算指标进行核算与控制,加强监督措施,全面控制财务预算工作的具体实施。

(2)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综合性

企业预算管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在企业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只要涉及到目标实现的业务、事项,都要以货币形式,在预算过程中反映并对此进行管理。想要实现全面的预算,就必须要将预算依据、目的、编制与方法、组织与控制,以及最终的考评等内容贯穿到各个部门中,并落实每个员工所负责的事务与业务上。利用预算,达到企业内部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1、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有偏差

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随着管理计划性加强,预算逐渐受到管理层的重视。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

2、预算依据不充分

(1)预算往往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由于预算管理中存在封闭心态,预算管理过程往往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使很多预算指标与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不相容,整个预算指标体系难以被市场接受,经不起市场检验的预算制度很难有效地在中小企业中实施。而且,预算指标缺乏弹性,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这也使中小企业的预算工作难以推行。

(2)预算缺乏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明确指导

没有发展战略环境下的预算管理,往往出现短期活动,忽视长期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预算管理常常处于本末倒置的状态,各年度、季度和月份预算的推行无助于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且企业预算编制出发点也不尽相同,这样的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执行预算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

考核和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己经成了影响中小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实现的重要原因。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对他们执行奖惩时,被考核方过多地强调客观因素对活动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方面的原因,考核方则常常参杂太重的个人情感去评价被考核方,使考核过程在“有色眼镜”下进行;或者考核后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预算指标约束作用的丧失,可能使整个预算工作名存实亡。

3、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战略导向性

目前,由于预算管理没有考虑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难免会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目标,导致短期的预算指标难以适应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各期预算衔接性较差,无助于推动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企业的预算目标同企业经营者的任期考核目标挂钩,导致经营者在任期内突击利润现象,比如在经营期间虽然业务较差,但通过出售优质资产或股份获得较好的收益而完成目标,显然,其经营结果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例如,由于近些年,企业为了争取尽快上市,企业所制定的预算指标几乎全部都是财务方面的指标,而且指标仅仅表达了企业在未来一年所期望达到的财务目标,不能反映为达到这个财务目标企业必须在内部流程和员工与系统方面的努力。另外,企业的预算和其他非财务指标的设计也仅仅停留在部门的层面,没有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财务预算指标体系。

4、财务预算管理缺乏组织体系保障

财务预算管理一般应建立专门预算管理机构,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董事会的领导下工作,而目前在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一般都财务部门负责,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力和独立性。而在预算管理机构的组成上,企业只有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人员,还应加入销售部门的人员,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由此可见,企业预算管理机构仅在预算编制中发挥作用,在执行过程中作用不大,不利于预算的有力执行及后期预算的科学制定。

三、完善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1、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实施战略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对规划目标的数字化反映,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因此确立“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理念,使日常的预算管理成为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

在企业推行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认真分析企业资源及市场现状,明确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以此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使各期的预算能够顺利衔接起来。在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下来后,企业年度预算编制就应依据年度战略目标,同时要考虑到下年度企业资源及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及时调整下年度的预算指标,这样,既能减少预算指标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又能避免上级决策,下级被动执行的局面,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2、建立全员参与制度

预算工作应该以人为本,树立全员参与意识,离开了对人的关注,预算工作无法搞好。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人作为预算工作的主体,是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预算工作过程中,企业应充分尊重人性,发挥员工主管能动性,动员全员参与到预算编制和控制中来,为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并能减少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其他员工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那些本应参与到预算管理的人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有消极地抵触,不能通力合作。而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则会使处于较低层面的员工有机会站在较高层面看待企业的命运和前途,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企业的作用和影响。这样能增强责任感,激励他们承担更重的任务,为企业整体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3、优化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应根据企业发展现状,经营需要,行业性质,企业人员素质,外部环境等相关因素而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动态的优化。可以说,规范和优化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企业深化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提。推行财务预算管理,捉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工作。

财务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在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些不尽相符的管理办法或业务流程,为了使财务预算管理能够顺利的得以实施,就要正确处理好财务预算管理与现行管理流程的关系,使二者在不断磨合中,逐渐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高效运行。

4、规范基础工作提高预算信息质量

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应建立在信息充分,预算指标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并经过科学的编制程序,在企业的各级部门经历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编制过程。将不断产生大量的数据。因此企业将财务预算进行电算化、网络

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借助先进的信息及网络技术将企业的全部数据处理都利用计算机进行,预算的编制调整到控制、考核都可通过网络完成。不仅大大节约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且数据能够即时更新也便于管理层实施实时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5、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应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以现金流量监控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因此,一方面企业管理要从资金集中管理着手,建立并完善资金审批支付制度,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分户管理、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把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以现金流量监控为切入点,加强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对大额资金要跟踪监控,严格限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6、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

①健全预算反馈机制。预算控制系统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预算反馈机制。预算反馈机制应该与中小企业的具体组织结构和预算执行方式相适应。②建立分级预算控制体制,中小企业除了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级预算以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单位和部门的预算和项目预算,应该将预算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建立二级预算。

7、建立全面的业绩评价机制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绩效与考评激励是管理控制财务预算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立有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考评和激励体系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以后的工作。

四、结论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它不单是一种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机制,具有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正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阶段,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建光.安徽省企业R&D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1) ,18-19.

[2]赵湘莲.对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柔性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1),22-23.

[3]梁莱歆,关勇军.动态多维研发预算管理模式探索[J]. 中国科技论坛. 2010(05),12-13.

第2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短期,轻长期 

有些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发展目标,使各期编制的财务预算衔接性差,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调控目标短期化,是一种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经济效益,轻资源深层次开发的粗放行为,把可持续发展当成短期成本来控制,强化的是一种短期行为,弱化的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家去争做“短跑冠军”,不愿做“长跑健将”。这种行为极大损害企业科学发展的方式,非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一次次要求提高这种政策的执行力。恰恰相反,执行的越好,损失就越惨。 

(二)重部门,轻整体 

正如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一样,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也由财务单一型转变为多部门复合型。但也有部分非国有企业尚未具备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实际参与程度较低,加上对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观念,没有将组织经营的各单位、部门和相关阶段有机的结合起来,财务预算工作最后都被迫落在财会部门,财会部门关起门来画表格、定盘子。这种缺乏整体观念的预算管理,往往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 致使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和前瞻性。 

(三)重静态,轻动态 

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对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等仍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所有的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运行结束时将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这种静态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静态预算指标则表现出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难以成为考核和评价的有效基准。所以,企业应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加强动态管理。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实现与日常管理的衔接,使管理人员始终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企业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 

(四)重编制,轻控制 

主要表现在:预算保证书上手印一摁,责任状上姓名一签,就基本万事大吉。以文代控,以包代管,用“形而上学”落实预算目标的单位不在少数。不分析生产变化、不考虑市场价格浮动、不对照前因后果,就是死抱预算方案,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例如,有些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会议费支出,表面上每年有预算,其实年年在上升、在超支。特别是当企业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预算已不能实现时,既无相应的应急预案,更没有及时做出调整,使脱离实际的预算成为管理的“装饰品”。 

(五)重客观,轻主观 

部分企业在预算指标分配时,企业上下一片东奔西走,上下齐心找领导,发动大家做工作,讨价还价蔚然成风。年终考核时,更是四面出击,挖空心思找客观,努力寻问找挖潜。预算指标考核兑现时,本应以实绩应对考核,变成了以问题、客观“挖潜增效”。结果是“问题战胜了方案,客观战胜了主观”。文件硬、执行软成为预算考核的软肋。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以战略目标为指导,以完善制度为重点,强调财务预算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可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使企业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同时完善制度是基础,民主管理是方向。一是要摒弃只顾眼前不讲长远、只重显绩不重潜绩的各种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结合相应的政策法规,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三是要强化民主管理,提高各单位、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主动性,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让民主管理从口号变成实际行动。 

(二)以完善“三个结合”为切入点,强调预算与执行的结合

越来越多的管理实践表明,财务预算从编制、执行到管理,不纯属是一种财务行为,更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可以包揽的。没有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没有相关部门、单位的配合,财务预算就成了空中阁楼,花拳秀腿。

1.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结合。固定预算的特点是符合业务水平比较平衡的项目。弹性预算的特点是比较适用于变化较大的项目。通过财务与生产部门的结合,对固定费用或随业务量变动不大的折旧、管理费用等,采用固定预算编制,强调的是对一种水平法的控制。对于随业务量变化较大的材料、燃料等费用,采用弹性预算编制,强调的是对变动过程的控制。通过这样的分级预算编制,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模式,细化完善了预算的内容,丰富了管理的方式,做到了收支配比。

2.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的结合。增量预算的特点是考虑了历史成本,但却不注重现有的资源数量。零基预算的特点是不考虑历史成本,重视现有的资源数量。通过财务与企业管理部门的结合,对于自然灾害、社会援助等预算之外的费用,根据整体的预算盘子,及时进行调整和综合平衡,确保预算的约当进行,强调的是对突发成本的控制。对于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经营费用,则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上级给多少,就编制多少,上面给下多少,就花多少,与历史数据脱钩,强调的是对现有资源的配置。通过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使预算更贴近实际。

3.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的结合。定期预算的特点是以基期为出发点,缺少连续性。滚动预算的特点是以连续为特点,具有持续性。根据这个特性,在预算的编制中,把资金、成本、利润等当期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在“一切收入进入财务的笼子,一切支出纳入计划的盘子”中编制实施预算管理,做到控制当年、盯着明年、规划后年。强调基期发展的同时,又强调未来的发展,解决管理中重短期,轻长期的问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纠偏粗放行为为挖潜点,强调精细管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

精细管理的诞生和实施,标志着以大规模投资拉动赢利增长的模式与科学的发展观不相适应。同时标志着,以精细管理为代表的挖潜增效模式,将成为企业深化预算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1.树立“用数字说话,用流程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预算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定量管理。过多的定性管理和经验感觉,本身就是一种缺少科学依据的粗放管理的表现。以“用数字说话,用流程办事,靠制度管人”作为预算管理理念,首先将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到财务预算管理的环节中,通过目标细致分解、层层落实,确定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管理权限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各个部门的方向明确、责权利清晰。其次建立严密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管理和考评。同时采取“理论先行、操作跟进、逐步完善、总结提高”的科学方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引导挖潜增效。

2.以提升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精细纠粗每一个核心环节和控制点。“从财务的观点看经营,从经营的角度看财务;用“换位思考”来分析,用“倒算方法”来解决”。经过研究分析,“二八”现象同样适用于企业挖潜增效。也就是说,决定挖潜增效的少数事件即“二”,决定了挖潜增效的广度和深度,是大多数的“八”,反映的只是挖潜增效的一些个别现象,不决定本质。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要素分析,找出了关键要素,即影响经营发展的相关要素、重大投资中的关键要素和资金管理中的核心要素,简称“三要素”。所谓经营发展的相关要素,指产量、成本、效益。即产量的增减引发一系列的成本费用支出,导致效益发生变化。所谓重大投资中的关键要素,指企业每年的投资方案,即方案的优劣决定项目建成后的产出及挖潜增效的效能。所谓资金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是安全与运作。“安全才能回家”不仅是安全行业的一句口号,也是资金管理的一条格言。引喻到财务上,就是“安全运作才有效益”。对“三要素”采取“一类一策”的办法,分别实现控制管理。对于经营发展的相关要素,采取产量与成本挂钩的办法,站在战略的高度实行持续经营的宏观管理。对于重大投资中的关键要素,从优化设计方案,到立项、实施、监督、考核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站在确保投入产出角度实施综合平衡的管理。对于资金管理中的核心要素,重点是完善细化每一个核心环节和控制点,逐一精细纠粗,达到“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穿透管理”的目标。三类要素的控制,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战略管理靠制度、过程管理靠流程、流程管理靠细节”。根除“善小而不为”的思想作风和行为。

第3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财务预算;财务管理;高校管理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经过多次修订,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逐渐与市场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相互适应。但是,如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框架,切实发挥高校财务预算的管理作用,成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1 高校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高校来说,在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高校在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对资金的来源、使用等进行综合反映。同时,通过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管理,可以对预算计划的完成进程进行有效的监管,进而对资金实施统一的管理,避免出现资金利用率低的现象。

②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高校借助财务预算管理活动,可以对资金的使用计划进行量化,进一步将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个人。通过协调、实现各项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资金保障。

2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高校普遍存在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日常经营活动缺乏自主性,更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对高校教育事业进行长期规划,例如,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编制,预算的执行时间通常也是一年,对于高校来说,通过编制预算确保年度工作正常运行。

②财务预算编制不完善。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按照财务管理的相关,对于规模较大的高校来说,一般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反之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高校来说,主要采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资金来源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由于高校没有编制完善的财务预算计划,在高校的综合预算中,并没有列出下属学院、系部的创收收入和相应的支出,进一步导致部分资金出现“体外循环”的现象,形成资金预算监管的盲区,进而对高校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编制预算难以保证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全面性。一些高校建立的预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在预算缺乏准确性、全面性的背景下,进一步弱化了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管作用。

④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无论是科研经费的来源,还是项目名称,高校都出现多样化的现象,尤其随着横向科研收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出现一些问题,面临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由于高校一味地争取科研经费,而没有对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资金的流失。

⑤财务预算管理的风险意识薄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高校没有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高校现有的教育经费数量难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职工生活水平,对于下拨的经费,各部门在使用时根本不遵守预算流程,没有节俭的意识,进而增加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风险。

3 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①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理念。高校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树立财务预算管理理念,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并且在编制过程中,积极听取师生的意见,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这是因为,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也关系到各个院系、职能部门的切身利益。

②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原则。为了确保高校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全面性,高校需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编制收入预算。其中,积极就是充分预计高校的各项收,而稳妥就是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严格遵守国家现有的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组织收入。

③对日常预算加强管理。高校在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部门作为一个执行预算过程重要的部门,其职责就是对财务实施监督和管理。对此,财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并且将预算管理系统作为其中的子系统,确保预算控制与会计核算保持同步,进而监管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有效地控制。

④对科研经费进行规范管理。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需要对研活动进行严格审批,同时从预算、决算等方面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管理。对于科研项目负责人来说,需要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与科研、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制订完善的科研合同,确保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

⑤树立财务预算管理风险意识。对于高校来说,为了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机构,该机构的职责就是听取大家意见,收集整理贷款项目的相关材料,对贷款指标进行考核,同时论证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同时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贷款资金进行统筹,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4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的贷款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一些财务风险现象,为了确保高校持续发展,可以通过财务预算的方式,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全面地监管,不断降低高校资金的使用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屈凯萍.普通高校规模扩大后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B师范学院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0-03-15.

第4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校财务预算是参照高校的各项发展计划及任务编制,做出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高校预算是高校得以开展财务活动的前提基础,起到对高校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高校财务预算涵盖了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控制及预算的执行三个过程,是把控高校财政收入与支出的重要标尺。在新时期高校财政改革的整体背景下,做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能够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优化学校财政资金使用及分配,保障高校各项事务有序发展。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关系到高校财政安全,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制的实施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我国高校借助这一发展机遇取得了迅猛发展,一方面高校在办学规模及招生数量上增长迅速,另一方面高校的财政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革变化。高校财政资金来源从单一化的财政拨款向多元化的资金筹集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伴随高校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了高校财政资金成本的增加,高校财政收支如无法实现平衡,就出现了财政资金方面的供需矛盾。由此可见,做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预防高校财政风险,实现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意识较欠缺,缺乏科学全面性

高校在制定学校的发展计划时,需要建立相应的科学全面化的预算管理系统,但高校预算往往只简单停留在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上,将主要精力放在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中,对资金的预算重视不足,不能科学估算出学校在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对资金的筹集能力及途径也没有做出合理预测。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大,难以与学校的各项发展计划保持同步,财政支付被动化严重,不利于学校各项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预算在进行编制时方法单一

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在编制环节往往简单采用单一化的办法,用以往的财政数据作为编制的依据,在去年的财政支出总额上增加预计开支数量,没有根据学校的即时发展计划进行预算编制,使财务预算科学性不足。这就会导致做出的预算与实际需要的资金数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预算无法体现出前瞻性和有效性。

此外,与原有的财政基数加增长数额相比,“零基预算”更加符合预算科学性,但在操作时也相对更加复杂,高校预算编制时,虽然能够认识到“零基预算”的科学性,但在实际编制操作时,往往还是以简单的基数与增长数相加的方法为主。

(三)预算在控制过程中时效性不足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在预算的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于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预算变化难以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高校预算控制中时效性的不足在控制过程的三个阶段都有所表现:1.事前,一般来说,高校在进行预算指标的制定下达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受制于财务预算编制和预算指标,高校预算无法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2.事中,由于高校预算控制制度的缺失,在进行预算控制时没有规范的控制制度相配合,导致预算在调整时困难重重;3.事后,对预算没有进行详尽分析,在考评上又没有具体的办法参考,导致预算人员积极性不足。

(四)预算在加以执行时存在较大的弹性区间

高校由于具备独特的行政属性,因此在财务预算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刚性约束,这使高校财务预算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弹性。一方面对高校的各类发展项目没有加以及时分类细化,另一方面受预算水平的制约,预算在执行中资金难以及时到达高校各个部门及发展项目中,最终会形成突击花钱的局面,增加高校的整体预算。在预算执行的机构方面,校级财务机构的财务预算往往是高校关注的重点,对各个学院的财务机构预算没有做到及时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动态调整,也难以做到及时反馈。

(五)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预算管理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机制,以便检验预算的编制质量及预算执行效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高校在预算管理中并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难以掌握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一方面极易形成责任不明,财务预算工作难以量化的弊端,另一方面员工在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制约了高校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三、改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途径

新时期的高校改革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财务体制改革关系到高校的正常运行及后期发展,而高校财务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改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节约高校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及使用效益。要改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要着重做好以下方面。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实现预算的全面性科学性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的自我约束与控制,对高校财政资源着力优化,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力度。此外,财务预算管理不应简单局限在高校财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要广泛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财务预算工作扩展到各个职能单位内,各个部位所涉及的各项计划及任务全部纳入高校的财务预算体系中,做到预算的全面化,形成高校各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财务预算的新局面。

高校预算要按照绩效预算的思路,对涉及到资金使用的项目加以评估,分析其实施的必要与否及预算资金数额的大小。注重从高校的发展全局来进行预算编制,一方面考虑到高校的各项建设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到高校财政能力,注重财政使用的科学性,追求资金效益。在对高校财政资金加以整体统筹的情况下,分重点,分层次地分配资金使用,保障高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同步发展。

高校要建立预算管理的相关组织结构,促进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预算组织机构主要对预算的编制及执行加以监督,邀请相关的部门及专家,协助高校对预算项目进行审核评价,分析解决在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建立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及预算控制体制

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依托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增强财务预算的刚性和约束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预算控制体制方面,要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对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制定出明晰的控制办法,及时有效化解预算实施阶段出现的问题及矛盾。

此外,在建立高效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及预算控制体制的同时,要采用与之相配套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中,加强部门的自控意识,推进预算执行的高效化。

(三)规范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及内容

1.确定预算编制的原则

高校财务预算要贯彻量入为出的总原则,达到收支平衡,在预算的支出上坚持全面统筹,把握重点,有效节省的原则,不要进行预算赤字的编制。随着各项事务的展开,在预算收支平衡的时间上可以适度放宽,实现量入为出和高校负债建设的结合。高校财务预算要对各项支出、财务赤字及负债数量加以控制,在支出上根据收入来确定,对高校可以支配的最大财力做出评估,抑制高校各个部门对学校经费的过高期望,让高校各部门了解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2.采用科学的预算方法

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摒弃一成不变的基数加增长数的编制办法,将“零基预算”、“弹性预算”及“增量预算”等新型编制方法相结合,整合预算主体拟实施的各项活动,做到以目标及趋势为指引,以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增长为基准,增强高校财务预算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一般来说,高校的财务预算是以年度作为基本计量单位,因此要注重以“零基预算”的编制办法为主,“弹性预算”及“增量预算”为辅的立体化编制方法的使用。零基预算能够使资金效益最大化地发挥,有力促进了高校日常运转,在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中具有极高的应用性,使经费调拨具有弹性,能够有效集中资金,保障重点部位的资金支出。

3.预算编制内容加以细化

在高校预算编制内容上着重从几个方面加以细化:首先,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采用资金成本与资金效益的比较来对申报的各类项目预算加以权衡,仔细分析及评估,确定可行的预算项目。

其次,财务预算要实行定额制,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加以编制,实行定额管理,并相应的定编定员,在高校各项公共支出上制定出一定的额度标准,采用量化管理方式,从而使预算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避免掺杂以关系定份额的人为主观因素。

最后,预算编制内容要长远,根据高校制定的各项发展计划,对未来几年内的拟建项目进行统计,分出主次轻重,然后结合具体的财政状况,优化项目预算次序,实行预算的有序覆盖。对预算项目,在从立项开始,一直到后期绩效考核,都应作出相应的预算管理措施,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力度,预算执行结果加以细化分析

高校财务预算在进入到执行过程时,要注重对其加以实时监查,对预算的收支状况加以掌握,并反馈至高校财务决策管理机构,如发现预算指标偏离的情况,要迅速加以解决,保障高校预算在资金收支上的平衡。第一,高校财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环节的收支两方面预算加以监督,具备财政收入任务的高校部门,要检查资金是否能够足额且及时到位,在预算的支出上,强化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在确保支出合理的情况下再予批准。第二,高校相关审计部门也要履行监督职责,对预算的制定者、执行者加以监督,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增强预算的约束性,从而也有利于通过上级管理部门的财政审查。

预算执行结果的细化分析,主要是分析预算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形成预算执行的分析报告,找到执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

高效预算绩效考核是通过对预算加以必要的约束,根据预算的执行结果,实行一定形式的奖励及惩处,从而有效完善高效财政资源的配置,达到资金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双向循环,使高校预算管理质量稳步提升。

首先,对各项指标加以细化,除了对预算编制加以细化之外,也要及时跟进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做出实时评价,最后将项目的预算实施具体情况与高校年终决算的决算明细表进行综合评价。第二,建立高效财务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将预算执行情况和职工的奖惩制度相结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第5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财务预算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机械制造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型企业,具备了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经营特征即:是典型的离散型工业、采用设备设施复杂、涉及技术领域较多等特点,以上经营特点必然导致了其财务管理的复杂多变性,在机械制造企业内部实施财务预算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助于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

财务预算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几乎涵盖了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财务预算计划编制、实施的过程,实际就是对财务工作梳理的过程,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机械制造企业实施财务预算后,可以使企业的战略目标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身上,使企业中的每位员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另外,财务预算实施的过程实际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有利于优化机械制造企业治理结构

目前,机械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着董事会权利被削弱、股权集中过度干预等问题,机械制造企业想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财务预算,通过财务预算可以为企业制定出经营管理目标,可以有效地解决股权过于集中对企业治理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

3.为机械制造企业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机械制造企业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而将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此时企业的工作业绩是与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比较,此时这个指标就变成了相对数的指标,显然相对数的指数与绝对数指数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为制造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提供客观的依据。

4.机械制造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奋斗目标得到了量化

机制制造企业实施全面预算可以量化各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可以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也蕴含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预算管理正是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与进一步量化,从而更加具有可接受、可实现、可检验和挑战性的特性。

二、机械制造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认识不高,编制不完善

目前,一些机械制造企业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给企业带来的重要作用,进行财务预算只是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同时也由于机械制造企业采用的设备设施较为复杂和涉及技术安全领域较多的经营特点,许多高层领导比较侧重的是对设备技术的提高以及安全性的提升,忽视了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另外,企业员工并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是自上而下分解,再自下而上的一个过程,不单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公司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预算更贴切实际,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于考核落实到实处。

同时,在预算编制方法上,许多机械制造企业做的预算已经是“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只不过拍脑袋的情况多,考核落不到实处的多,这样就导致了机械制造企业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上的不完善,影响到了财务预算的效果。

2.财务预算缺乏考核监督,缺少奖罚措施

在机制制造企业财务预算监督方面,一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对预算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例如对资金收支情况缺乏中间环节的监督等。同时在对财务预算的结果考核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约束和奖励机制,一些机械制造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预算奖罚措施,但是并没有对考核的指标进行细化,这样奖罚的效果就不会很明显,起不到奖罚的作用,甚至有时候还会打消员工执行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3.财务预算比较侧重于短期利益

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其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机械制造企业较其他行业而言盈利能力较差,在进行财务预算时难免出现忽视长期利益,只注重短期利益的问题,在财务预算编制方面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这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了机械制造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机械制造企业完善财务预算的对策

1.树立财务预算战略目标,避免预算盲目性

机械制造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实行要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企业战略目标是将企业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有效的结合。机械制造企业由于涉及到机电品种繁多,生产的批量和档次也有区分,因此在机械制造企业财务预算工作中要明确财务预算的主要项目,预算的主要内容有:专项预算(科目项目预算、购置固定资产预算、投资预算等)、生产经营预算(产品制造成本预算、生产经营预算、产品产量预算等)和其他预算(行政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方面预算,机械制造企业要对预算的主要项目有深刻的理解,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将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合理的进行财务预算,避免出现盲目预算的问题出现,并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信息,对预算目标进行调整,采用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

2.改变预算编制方式方法

在财务预算的方法上机械制造企业应该严格采用“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将这种方法落实到实处,“增量预算”可以将企业历史成本充分的考虑进去,帮助企业细化成本,这样的预算方法有助于结合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全面预算的管理手段上,制造企业要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构建一个预算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度,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实现预算信息化管理。制造企业可以引进ERP管理系统,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ERP管理系统相结合,使预算管理逐渐由人控制向机控制转变。

3.强化财务预算监督,健全预算奖罚制度

针对机械制造企业财务预算缺乏监督和奖罚制度问题,机械制造企业可以建立包括财务预算编制、分析、执行监测、反馈在内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算执行情况调整或修正预算,通过对预算全过程动态的监督,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同时为了保证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完成,机械制造企业也要健全原有的预算奖罚制度,保证奖罚制度的公平合理性,使奖罚制度更加完善,另外也要把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责任人的绩效工资挂钩,调动员工财务预算工作的积极性。

第6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高校 预算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高校财务资金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高等学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与高等学校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和复杂性,包括事业、企业、基建等多性质的综合财务,涉及到计划、分配、信贷、物价、税收等方面。这种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形成,使高等院校在资金管理上必须以加强综合预算、强化预算管理为中心。传统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理念及方法已很难适应高校快速、多元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就当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我国高校预算管理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高等学校预算新概念,并规定了“大口径”范围和“大管理”的职能。从理论上讲,这无疑更能反映学校资金收支全貌,更有利于控制学校收支的总体规模。但是从实践中看仍然有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在我国的很多高等学校预算中,不能准确地计算或估算项目金额,收入支出的预算没有按照学校当年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的有关标准和定额编制,采用“基数+增长”的预算法,即根据上一年的基数加本年增减因数来确定年度的支出预算规模,预算管理成了“分蛋糕、切蛋糕”,各部门经费预算苦乐不均,有的项目大手大脚花钱,仍有资金沉淀;有的项目缺少“照顾”,下达预算经费少,常常刚刚到年度中期就把全年经费花完。这样的预算管理即使收支项目合理也会导致学校财务管理面临被动的局面,常发生有些部门千方百计寻找理由,巧立名目,多打报告,勤找领导要求追加经费等现象,使得预算失去了其严肃性和有效性,达不到预算原有的目的。同时,高等学校预算一般是按年度编制的,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没有考虑或少有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在编制预算时缺乏长、短期目标的整合思想,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的资源配置功能。

2.预算时效性差

由于高校决策机构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未设立常设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一般挂靠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自身管理力量严重不足,预算管理工作更显捉襟见肘。目前,许多高校预算编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上报财政部门的学校总的部门预算,一般在每年十月份前上报主管部门;另一部分是学校具体执行的分解预算,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下达执行。高校现行编制预算是按照公历年,而学校采用的是学年制,当年9月所收学费收人不仅仅用于当年开支,而一直要使用到次年的8月底,其收入实际使用会计期间与预算编制核算期间存在差异,反映在会计报表上即当年年底“事业结余”科目的余额较大,而且第二年1到8月因无大量学费收入,其会计报表的“事业收入”科目可能出现负数,这时“事业结余”科目就不能如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给报表阅读者造成困惑和误解,预算管理难以实行“实时控制”,经费使用部门无法统筹全年经费使用,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3.预算执行刚性不强,预算约束力软化

目前高校预算的弹性很大,预算指标没有约束力,预算管理成了一句空话。由于预算编制没有细化,预算水平不高,很多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项目,往往是哪里要得急就往哪里安排,不得已只能设立机动经费来弥补预算编制产生的缺口。至于机动经费的必要性、经济效益等缺乏必要的论证,弹性很大,经费使用单位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预算的控制作用被弱化。有些高校领导不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经常突破预算并动用巨额的机动经费使学校总体预算严重超支,如某中等规模高校2007年预算项目超支占总预算项目35%,学校机动经费开支超过1800万元,学校总预算严重超支,预算管理形同虚设。

4.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预算管理已成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种机制,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但是许多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只注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监督。预算确定后,应接受各部门的监督。但由于权利错位,致使监督不力,往往造成编制预算是一回事,执行预算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跟踪和分析,使预算运行情况成为盲点,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学校在执行预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奖罚措施,经费使用部门未树立项目绩效评价观念,经费使用不讲求效益,乱花预算资金。经费监督部门未能及时进行项目经费绩效评价,预算决策层和管理层未将上年预算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年度下达预算经费的依据,造成预算经费使用效率低、违法乱纪等不良后果。

二、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稳健型理财体制

高校预算管理要改变以往主要任务是收拨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的简单财务核算方式,着力创新,尽快构建稳健型理财的基本框架、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约束有效的财经制度体系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预算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

根据现阶段的实际,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预算的决策层: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单位最高领导担任,成员可为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审议批准有关预算管理目标和规章制度;审议单位年度预算方案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议批准年度重大预算调整方案;审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报告;审议批准预算考评奖惩方案。第二,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由综合计划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组成,直接对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预算总目标及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年度任务与改革要求,提出年度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纲要;负责组织和指导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调整的工作;负责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分析工作;负责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等。第三,预算责任部门:资金使用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提供预算管理所需要的所有实际信息反馈。各层次必须明确职责和权限,使学校各学院(部门)都知道自己在预算管理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落实到位。

2.引入零基预算法

为克服“基数+增长”预算法的不科学、不规范、不公平的弊端,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建议引入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一切为零,对所有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教学、科研活动都视为重新开始,根据发展计划目标,重新核定每项开支对实现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分配和安排各项支出的先后次序。其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根据其发展目标、中短期工作计划和人员基本情况来重新编制预算,实效性很强。

高校引入零基预算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步骤:①设计预算总表、单位明细表、专项经费表、人员基础表、定额表、定额支出表,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②明确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以量化考核的目标体系。③审核预算时,以零为起点,评价组织的一切活动。要求所有申请预算的项目或部门,都必须提交下一年度的计划;新增项目必须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原有尚需继续进行的项目,必须提交项目计划完成情况报告。④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资金额,按人员和定额确定正常经费后,按照已确定的项目和活动的先后次序安排专项经费。⑤正常经费加专项经费,就是本单位全年的支出预算。

3.推行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为克服预算约束力不强、缺乏有效监督等缺点,建议推行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绩效预算就是指通过强化责任机制和建立激励机制,将校内各部门的经费预算与它们的工作任务、取得的效益挂钩,经费预算的执行随工作绩效浮动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对预算绩效的评估,考核各资金使用部门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效果如何。

首先,由预算管理职能部门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的长远规划目标,确定学校当年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其次,把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各资金使用部门的具体目标,再据此指导各部门编制预算。再次,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制定确实有效的绩效目标。高校战略规划中的长期宏观目标可分解细化为短期微观的绩效目标,预算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衡量是否达到目标,预算方案的执行结果通过绩效指标进行反馈。绩效评价时,可由各使用部门以正式的书面报告来反馈于预算管理职能部门;也可自上而下考察绩效,由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对各部门绩效考评,和由各部门负责人对其教职工进行绩效考评。

预算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责预算的监督,预算的监督主要反映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了解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偏离了目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及时监督数据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组织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预算职能部门要及时分析绩效情况,确定和分析差异,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应定期和不定期地用会计报告或审计报告的形式将预算执行的情况,包括执行的进度、结构、效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及时反馈各部门。预算职能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对积极增收节支、将相关收入纳入学校预算管理、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的部门,在考核时加分,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有隐匿收入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或预算执行情况差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处分,如警告批评、取消该部门的评优资格、在下年度该学院的预算指标中扣除一定的额度等。

参考文献:

[1]谷文林,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水利经济.2008,(1):72.

[2]曹涛,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2008,(2):100.

[3]赵安娜,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应引入零基预算法[J].财会月刊(综合).2008,2:93.

第7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中学校 财务预算管理 突出问题

提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对高中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国家财政投入的作用与价值,提升教育基金的使用效益,还可以推动高中教育的科学、稳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中学校的财务预算和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国家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一、高中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财务预算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其他机构相比,高中学校的资金和预算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其资金收入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招生收入,但是进行财务预算的时间在招生工作开始之前。学生的招生情况是不确定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高中学校的招生收入无法进行准确的预估,提升了财务预算的难度,进而影响了其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财务预算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很多高中学校的财务预算制度都不够健全,特别是在财务预算的执行方面效率低下,导致财务预算的指导性没有得到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不够重视财务预算机构的建设,而且在财务制度的建设方面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同时,很多学校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较差,缺乏对财务预算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立足高中教育教学和财务现状及时改进预算管理工作。还有一些财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缺乏,导致高中学校的财务预算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

(三)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评价体系。财务预算的评价直接关系到财务预算工作的成效以及下一阶段工作的改进,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相关的体系和制度建设非常不完善。这就导致高中学校不能对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无法对上一阶段的财务工作进行评价和分析,这不仅不利于对学校的各项财政预算和支出进行有效的监督,还使得这些财务信息对学校财务管理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大打折扣,不利于下一阶段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预算评价体系的缺乏还不利于学校把控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落实情况,也无法推进相应的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的建设,这不利于调动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二、改善高中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措施探究

(一)逐步提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可以说,财务预算的|量直接影响到高中学校的日常财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体现。为了提升财务预算的科学性,高中学校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首先,高中学校要注重财务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了解决每年招生工作对学校财务预算工作开展的影响,校方要注重收集近几年学校的相关招生数据和信息,并及时收集和分析可能对学生今年的招生数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整合与分析,进而对今年的招生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同时,学校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来充分了解和把握市场信息,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预测,进而提升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高中学校要充分整合学校的内部信息,学校其他部门要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各项财务信息,辅助财务部门做出财务预算。比如,学校的教务处要及时将学生的数量信息提供给财务部门,后勤部门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各个方面、各个时期的费用,为财务处对下一阶段各项支出的预算提供数据参考。最后,学校财务部门要注重内部财务工作的改进,不断提升财务预算工作的质量。在各项财务数据的汇总和分类方面,要明确标准,严格要求财务人员按照标准编制各项信息,这样可以提升高中学校财务信息的条理性和层次性,便于领导者和决策者进行财务分析,进而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

(二)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在制定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方面,高中学校要充分把握学校各项日常管理和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保证财务预算制度充分体现出该学校自身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体现自身的财务目标和特色。在制定财务预算体制时,要保证相关规范和内容的具体性和明确性,既包含宏观的财务工作指导,也要包括具体各项财务活动开展的标准和要求,保证财务预算制度切实可行,能够为高中学校各项财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同时,要注重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逐步增强其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督促其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学校财务预算制度的各项内容行事,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

(三)逐步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评价体系与绩效考核制度。高中学校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这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学校各项财务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督,保证学校各项财政基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使得高中学校对前期财务工作的质量进行综合考评,进而为下一阶段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经验。因此,高中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全财务预算评价体系,同时要将财务预算的评价与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通过财务预算工作的成效来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激励财务人员改进财务预算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推动高中学校财务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

第8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人员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结核病防治机构属于国家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自身没有生存竞争压力也不用承担较大的经济责任,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都来源于上级或同级部门对其下拨的专款。由此来看,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财务收支项目是比较单一化的,因此对于成本管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很容易导致其狭义的将现金管理等同于财务管理工作,错误的认为只要现金流工作完成了那么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就完成了。把财务预算片面的理解为只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或作为向上级部门要钱的手段,没有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方式。由此形成财务人员管理意识淡薄,使得结核病防治机构不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没有社会竞争力。

(二)相关人员对财务预算的执行缺乏严肃性

财务预算的原则性规定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被随意变更的现象时有发生,预算调整未经严格的审批程序,有时甚至反复调整。一方面,结防业务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往往难以预料;而另一方面,对于预算的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经常出现前三季度的预算执行进度较慢,例如本市2014年前三季度预算执行不足全年经费的65%,远不及平均75%的水平;第四季度突击花钱的现象,资金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对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也起不到相应的指导作用。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共同导致了财务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严肃性。

(三)财务管理体系与方法不健全

当前许多结核病防治机构都缺乏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制度设立和人员配备上都存在较大欠缺。在此影响下,往往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如在购置资产时,缺乏对原有资产的报废、调配工作;只考虑一时的需要,却没有合理的库存指标,造成不必要的报废或资金积压;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部分工作人员的财务知识结构陈旧,缺乏理论专业知识,财务电算化水平不足。

二、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管理预算的观念

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强化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做好财务预算管理的宣传工作,联同结防机构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这个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各部门要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共同把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保证预算的完全执行,结防机构必须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及可控的原则,合理确定各个科室和个人在预算执行中该负的责任和应享有的权利;制定出各种控制定额,制定预算执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要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要经常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照年度总目标,对其中不正常因素和有重大影响因素的环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不可控因素,如物价部门要求价格上下浮动的变更,根据相关预算调整程序进行适当的预算调整。重视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定财务预算差异并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于配合财务预算工作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适当奖励。通过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完善,循序渐进的深入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二)促进结核病防治机构信息化的进程

结核病防治机构主要承担着结核病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任务,而高效的信息化配备能避免人为的失误,所以先进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配置很重要。面对突发的疫病疫情,高效、准确的信息化有利于提升结防机构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和先进的工作效率,把结防工作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网络化、虚拟化的今天,网络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理财方式和手段,拓宽了财务管理的时间、空间和范围,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核算水平和效率。但是预算管理的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软件开发和应用还需要与预算管理的实际工作流程、细化程度、成本定额编制的一系列问题充分磨合。将预算编制流程、预算执行流程、预算调整流程固化为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因素,增强预算管理应有的刚性。

(三)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预算管理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细致的预算管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来实现:第一,在医疗器械等固定资产和进行科研项目的投资前,需要进行财务的可行性分析,使得资金得到最大化利用;这同时也是从源头上防止对经费的挪用,减少贪污现象的出现。第二,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型,建立经费标准,严格控制药品、试剂、卫生耗材的进出量,合理利用资源,避免发生重复购进或因管理失误导致的浪费,由此在节约政府成本之余,又提升了结防机构的运营效益。第三,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中,一定要直接考虑工作人员薪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实验经费等,系统地进行整合汇总,详细考虑每个细节的花费。第四,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包括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和报销审核程序在内的各项财务制度,确保各项支出均符合预算,杜绝随意或滥用资金,保证财务预算的真实有效。第五,强化对预算的监督工作,采用常规审计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监督内容从监督结果到监督过程的转变,将监督重点转移到内部。

第9篇: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问题 解决方案

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管理层预测和决策,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资金筹集、使用以及划分等状况进行有效的规划、跟踪,从而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依据战略目标进行,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1]因此,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有效运行的主要依据,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是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对其资本进行合理有序管控的手段之一。首先财务预算是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所制定的财务规划决策,再以此作为管理依据,并贯穿全经营过程,从整体上使企业始终朝着战略发展方向发展,保证效益。[2]其次,财务预算管理能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明确规定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和目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再次,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绩效考核,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最后,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构建科学的、完善的、规范的财务活动机制,促使企业各项支出都依据预算进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防治腐败问题的出现。

二、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开展了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但仍有些许问题制约其效果。形成的主要原因: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不太重视,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有效的经济利益,反而导致更多的经营支出。这种错误的观念不改变,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实施。[3]还有一部分的领导者认为企业的财务部门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再实施财务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是多余的。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对于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只与财务部门相关,与其他部门没有联系,导致其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并不注重。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导致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这也是企业不注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另一个原因。[4]

(二)财务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和管理预算的重要基础和依据,相关的工作与多个部门有关,是一个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认真对待的工作。

现阶段,有的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范畴,并且编制时间也非常紧张,促使财务预算编制内容较为简单片面。[5]同时,由于缺少其他各部门一同对全面收支状况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详细的规划和论证,预算编制可能严重与业务相脱节。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虽然各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但是为了部门利益,有些业务部门可能故意把预算目标降低或故意把预算标准拓宽,以为本部门业绩完成留出更多空间导致预算编制基础失真。[6]或者各部门仅考虑本部门利益,不考虑其他部门的利益,导致预算编制全面协调性差。

有的企业预算编制仅考虑公司短期目标,不考虑公司的长期目标;有的企业,预算编制只考虑以往事实,不考虑未来可能;有的企业,预算编制只着眼全年数据,不关注各月状况。

有的企业没有信息化系统作支撑,完全依赖电子表格等进行手工预算管理,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也可能影响预算编制质量。

(三)财务预算执行能力不完善

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虽然制定了财务预算,但仍存在经费超支的情况,造成此类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所编制的财务预算缺少可操作性,流于形式,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使其难以发挥出预算控制的作用。

有的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未对预算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和详细说明,执行者无据可依,或者获取信息不对称,理解不到位,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严重偏离。[7]

有的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未及时跟踪、分析、总结本部门执行情况,既不管是否出现偏差,也不管出现的偏差是有利偏差还是不利偏差,更不管各项偏差形成原因,只管仍然按部门既定计划埋头苦干,从另外一方面导致财务预算执行不到位。

(四)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健全的奖惩机制

健全的奖惩机制包括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奖惩体制。

有些企业不重视财务预算的考核评价,或在考核评价中评价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执行情况;要么考核评价中带有浓厚的个人感彩,使考核评价失去客观公正性。不以预算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无法科学合理地将公司实际运营情况与公司管理目标计划相对照,使考核评价失去意义,从而导致预算管理的失败。

有些企业虽然有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但没有建立奖惩体制;也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奖惩体制但是执行不到位;还有些企业建立的奖惩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匹配……没有有效的奖惩体制作支撑,无法有效调动各部门员工对预算执行的积极性,也无法约束限制全体员工按预算合理开展自己的工作,最后,预算管理工作只能流于形式,以失败告终。

三、解决对策

(一)强化重视

强化重视是一个从上至下的过程,首先要以领导层作为模范,当领导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后,会通过行政手段,下达强有力的指令,使预算管理能够顺利开展,降低阻力。直接影响这个企业是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求企业领导者自身需要加深对财务预算管理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不断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从而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构建良好环境。企业领导者还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关系,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加入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以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促使企业向着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从而实现企业发展所设定目标。

(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是强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其主要的工作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保障财务预算编制时间。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先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规划,并预留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上述工作。第二,需要遵守财务预算编制原则。目标的制定,既要保短期稳定,还要求长期发展;数据的采集使用,既要考虑到历史信息,还要考虑未来预测;资金筹措安排,既要考虑年度收支需求,还要考虑各月收支平衡;第三,选择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有助于提升预算编制的有效性。预算编制工作者需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方法,结合新时代的技术和观念发展新的方法,促使企业预算有效的结合实际状况实施,依据复式预算管理方案细分年度预算经费收支,保障预算做到量入为出,不断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可操作性,增加企业预算工作的约束力。

(三)强化预算执行力

预算编制只是预算管理的一方面,即便制定了科学、完备的预算编制,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那也毫无价值。为强化执行效果,首先要将财务预算进行细化,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权责,配给相应的指标,并将指标进一步细化,落实到个人。与此同时,部门内应制定强制性规定,以此奖惩措施,确保预算方案的有效落实。再次,各部门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及时分析及时更正,以增强可行性。

(四)财务预算考核

财务预算管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考核具体的开展情况,这不单单是对上一阶段的总结,还是要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特别是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产生偏差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加以改进。为避免工作流于表面,还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也可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的部门或个人作为典型,向单位全员进行宣传,并额外给予奖励,以此提升积极性。

(五)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效率

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到预算考核,覆盖环节和使用数据繁多,这就需要构建一个优质的科学内部信息系统以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和效果。实施预算分析、获取数据信息、预算编制和跟踪、评价和管理等管理工作都需要依据预算管理的软件进行,同时依据电子网络实现数据的传递、信息的共享、统一调度和全面监管。

四、结语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体现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财务预算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全员重视、科学编制、部门协作、奖惩分明、动态调整、信息化管理。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利保证。

(作者单位为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宋良荣,江红.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1):59-63.

[2] 张琪,吴俊岭,蔡学玲.完善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05):163-164.

[3] 刘光强,李卫东.基于内部控制的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J].会计之友,2012(25):29-33.

[4] 薛绯,顾晓敏,李丹,李康.关于预算管理理论的演进与述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63-67.

[5] 吴辉,高晨.预算是企业战略执行和集团管控的工具――以A公司为例对集团企业预算管理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