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新生入学教育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第1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学生入学安排方案

 

为促进依法办学、规范港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居住证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贵港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城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对象

(一)小学

1.年满6周岁(即2015年8月31日前出生);

2.港南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含残疾适龄儿童);

3.非城区户籍且父母双方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登记地址为港南区)》(以下简称《居住证》),随父母实际居住在港南城区且符合条件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含监护人房产在港南中心城区,子女户籍不在中心城区)。

4.非城区户籍的驻地在港南区现役军人子女、组织部门认定的引进人才子女以及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警察、贵港市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等优待对象的子女。

(二)初中

1.2021年小学应届毕业生;

2.港南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含残疾适龄儿童);

3.非城区户籍适龄儿童且父母双方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登记地址为港南区)》(以下简称《居住证》),随父母实际居住在港南区且符合条件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含监护人房产在港南中心城区,子女户籍不在中心城区)。

4.非城区户籍的驻地在港南区现役军人子女、组织部门认定的引进人才子女以及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警察、贵港市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等优待对象的子女。

二、招生人数

港南城区小学招生1890人(不含在港南辖区办学的市直民办学校),其中公办小学1710人,民办小学180人;初中招生2450人(不含在港南辖区办学的市直民办学校)。各学校招生计划及招生范围见附件3。

三、招生原则

(一)依法、依规原则。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招生政策,保障适龄儿童以及特殊群体(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有序安排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不得以学生成绩为依据招录学生,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学生;按照“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原则,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的办法,根据区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尽量让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或相对就近统筹安排入学。

(三)入学优待政策原则。当地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军警子女、贵港市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子女、港澳台同胞、寄住或寄养在中心城区的农村孤儿(凭民政部门证明)和组织人事部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子女等各类优抚对象到申请入学的学校提交相关入学申请材料,由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优待政策规定,落实优抚优待政策,妥善安排入学。

(四)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原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安排政策,“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根据公办学校安排户籍生后的剩余学位情况,按先公办学校后民办学校的顺序统筹安排入学。

(五)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依规招生,确保招生公平公正,招生数量、条件、程序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招生”。

(六)适度调节均衡原则。根据国家标准班额规定(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和学校教室、师资等情况确定学校招生学位数,结合区域生源数量和学校学位的余缺情况,统筹调剂,促进均衡。

(七)民办学校自主招生原则。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时招生,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将招生方案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实行自主招生,学生及家长与学校实行“双向选择”。同时接收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学生入学。

四、学校招生计划和服务范围

按照各片区学校布局、招生容量,依据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科学合理划定各学校招生范围(具体见附件3)。

五、入学安排程序及时间

(一)公布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2021年6月20日前)。

(二)报名登记(2021年7月3日-7月4日)。

1.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凡符合就读条件的本城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证件到所属招生服务范围内的学校报名登记,采集相关信息(报名登记时所需证件材料见附件1)。

2.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实际居住在港南中心城区且要求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监护人(家长)持相关有效证件到居住地招生服务范围内的学校申请入学,并填报《贵港市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见附件2)。

(三)上报审定(2021年7月7日)。报名登记和申请入学结束后,各学校将相关报名登记和入学申请名单及相关材料(采集的学生信息)上报港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安排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四)发放入学通知书(2021年7月11日)。经港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安排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各学校公布入学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

六、入学安排顺序

港南城区户籍适龄儿童按照“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原则,由监护人向户籍所属的招生服务学校申请报名安排入学;非港南城区户籍适龄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条件的则按照“两为主”的原则,视各公办学校安排户籍生后的学位余量,按先公办学校后民办学校的顺序安排入学(所提供的广西居住证、住所、务工所在地须在申请报读学校的划片招生服务范围)。在划片范围内,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按照下列顺序安排入学:

(一)户籍在中心城区划片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在2021年7月4日前迁入的)。包括:辖区内符合入学优待政策条件的当地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军警子女、贵港市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子女、港澳台同胞、寄住或寄养在中心城区的农村孤儿(凭民政部门证明)和组织人事部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子女等。

(二)户籍不在中心城区划片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同)。户籍不在中心城区划片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要求申请在中心城区入学的,按照自治区教育厅桂教规范〔2015〕9号文件规定,提供以下有效材料:(1)户口簿(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须提供双方户口簿);(2)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3)住所证明(法定监护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登记证、购房合同、房产部门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4)务工证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并附缴纳社保证明材料、纳税证明、营业执照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5)贵港市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可从港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载填写)。

各公办学校安排片区范围内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后,在有学位剩余的情况下,再从报名申请入学的户籍不在划片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中,按照证件齐全程度安排至学校的招生计划满额为止。安排顺序如下(以下所指的居住证、住所证明须在申请报读学校的划片招生范围内;务工证明必须是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港南中心城区的务工证明):

1.四证齐全的。即①户口簿;②居住证;③住所证明;④务工证明(证件数相同时,分别按法定监护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登记证)、购房合同、房产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的顺序优先;相同证件类型时,按先取得证件的时间优先安排,满额为止)。

2.只有三证按以下顺序安排:

①只有户口簿、居住证、住所证明的(证件数相同时,分别按法定监护人的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房产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的顺序优先;相同证件类型时,按先取得证件的时间优先安排,满额为止,下同);

②只有户口簿、居住证、务工证明的;

③只有户口簿、住所证明、务工证明的。

3.只有两证的按以下顺序安排:

①只有户口簿、住所证明的(证件数相同时,分别按法定监护人的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房产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的顺序优先,相同证件类型时,按先取得证件的时间优先安排,满额为止);

②只有户口簿、务工证明的(证件数相同时,有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和社保缴纳证明的优先安排,满额为止)。

各公办学校按上述顺序招生满额后,剩下未能安排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就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港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安排,在贵港市中心城区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港南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为规范港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秩序,依法有序安排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特成立港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安排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维杰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覃素梅  区政府办副主任

党勇评  区教育局局长

成  员:杨燕芳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李伟梅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陆卓乐  江南街道办事处主任

汤湘云  区教育局副局长

李敬祥  区纪委驻区教育局纪检组长

        陆杰鹏  区住建局局长

        张解雄  区乡村振兴局局长

        甘益联  港南公安分局副局长

梁俊国  区土地和房屋征收服务中心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覃素梅同志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党勇评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汤湘云同志兼任。办公室负责组织和指导学校做好2021年招生各项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局教育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区政府办负责组织审定、印发招生工作方案;区纪委监委负责维护招生纪律;区委宣传部负责在报纸、港南区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招生方案、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区住建局负责核验房产证明;港南公安分局负责维护招生秩序,确保招生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区征拆办、乡村振兴局负责给征地搬迁安置户、异地搬迁户子女开具有效证明;江南街道办(社居)负责给辖区内的自建房子女开具住房证明并配合学校入户实地核验,负责做好辖区群众维稳工作,入学安排宣传工作。区教育局负责草拟招生方案、组织和指导学校做好招生各项工作。各学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招生程序,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二)纪律保障

1.加强招生管理,实行阳光招生。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实行阳光招生。小学招生要严格控制入学年龄,严禁招收低龄学生。严格控制班额,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大校额”,禁止擅自跨范围招生;禁止编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等。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无正当理由不能转学的规定,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已经达到“大班额”的学校或班级,原则上不得接收转学学生。对擅自招收的学生,不予办理学籍,不予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2.严肃招生纪律。招生学校及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落实“十项严禁”纪律,严格按照程序公开、公平做好招生工作;严格审核佐证材料,严禁弄虚作假;严禁以任何形式接受学生家长或“中间人”的宴请和财物。

(三)监督保障

1.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信息的公告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招生咨询和投诉电话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招生入学工作的公信力。

2.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纠正招生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招生期间,港南区教育局将组织招生工作督查组,通过明查暗访形式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凡是发现有违规招生行为和违反招生纪律行为的,坚决从严查处,并追究学校校长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咨询电话:0775-5909098(港南区教育局教育股)

监督电话:0775-5906566、0775—5903058(港南区纪委监委驻港南区教育局纪检组)

 

附件:1.入学报名登记和入学申请需交验的证明材料

2.贵港市港南区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

3.贵港市港南区中心城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及招生范围

4. 港南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报名审核汇总表

5. 港南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报名审批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武部,各人民团体;

       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法院,区检察院;

  市驻港南各单位。

港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1日印发

附件1

入学报名登记和入学申请需交验的证明材料

(验原件、交复印件)

一、户籍类适龄儿童入学报名登记需交验材料

1.户口簿(户口薄原件和首页、户主及适龄儿童信息页复印件)、父母双方或单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下同);

2.儿童预防接种证(报读小学,下同);

3.初中报名需交学生电子学籍基本信息表原件(下同)。

二、辖区内现役军人子女、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公安英模、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港澳台同胞、孤儿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报名登记时需交验材料

1.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现役军人子女需交验的材料:

(1)户口簿、父母双方或单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2)父母双方或单方现役军人证。

2.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公安英模、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港澳台同胞需交验户口簿及相关有效证件。

3.寄住或寄养在招生划片范围内的农村孤儿需交验户口簿和民政部门证明。

4.组织人事部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需交验户口簿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相关文件或证明。

三、非户籍适龄儿童申请入学时需交验材料

1.贵港市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可从贵港教育信息网下载填写);

2.户口簿(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需提供双方户口簿);

3.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

4.住所证明(法定监护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登记证、购房合同、房产部门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

5.务工证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并附缴纳社保证明材料、纳税证明、营业执照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

 

附件2

贵港市港南区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

申请就读学生基本情况(申请人填写)

学生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身份证号

 

申请就读学校

 

学籍号(初中新生填写)

 

小学毕业学校

(初中新生填写)

 

户籍所在地

省      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村(社区)

现居住地

街道              社区              (小区)

父亲姓名

 

务工单位

 

手机

 

单位所在地

      街道                 社区                (路、号)

母亲姓名

 

务工单位

 

手机

 

单位所在地

街道                 社区                (路、号)

申请理由

父母进城务工(经商)随迁就近入学

                     监护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查情况

学校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需提供的审核材料

报名登记时须携带材料审核: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原件1份);②监护人户口簿和身份证;③居住依据(房产证或购房合同、购房付款收据,或一年以上的房产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备案证明)(原件复印件各1份);务工依据(提供体现务工关系的工资表、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个体工商户需提供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纳税依据)(原件复印件各1份);④公安户口簿;⑤预防接种证(原件复印件各1份);⑥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

备注

1.所提供材料必须真实,若经核实材料不真实的,除取消就读资格外,提请纪检监察、公安部门追究伪造虚假证件,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任。2.下载本表时请不要擅自改变表格内容和格式。

注:学籍号、毕业学校仅供小学毕业生填写;审查时需在提供的审核材料打"√"号。

 

附件3

2021年港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计划及招生划片范围

序号

学 校

招生计划

(人)

招生划片范围

1

木松岭学校

405

①木松岭社区;②廉石社区的港南路西侧支路以东地段。

2

滨江路小学

135

①滨江社区;②廉石社区的港南路西侧支路以西地段(滨江小学在建,暂安排在木松岭报名,就读)。

3

港南一小

450

①南山社区;②南湖社区(不含十里江湾小区);③黄岗社区;④南江社区的河南橘井路片区和河南旧车路片区;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4

文笔山小学

360

①大松石社区;②南江棚户区(南山公园西门对面安置小区);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5

河面小学

180

①航运社区;②南江社区的南江新兴小区;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河面小学罗泊湾教学点

45

①南江社区的罗泊湾小区(即原一路片区、二路片区);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6

南江小学

135

①南江社区(不含罗泊湾小区、新兴小区、河南橘井路片区、河南旧车路片区);②南湖社区的十里江湾小区;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7

博奥小学(港南区民办小学)

180

自主招生,同时接收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学生入学

小学合计

1890

1

港南一中

750

①八塘街道办横岭片;②港南工业园片区;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

港南二中

1000

①八塘街道办横岭片;②户籍在木松岭社区、廉石社区、南湖社区、航运社区、南江社区、黄岗社区、南山社区。

3

港南三中

700

①户籍或房产在滨江社区、大松石社区;②房产在木松岭社区、廉石社区、南湖社区、航运社区、南江社区、黄岗社区、南山社区;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初中合计

2450

 

附件4

港南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报名审核汇总表

学校(盖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毕业学校

申请入学

学校

户口详细

地址

家庭住址

(或房产详细地址)

家长

姓名

家长

联系电话

入学

类别

审核意见

 

 

 

 

 

 

 

 

 

 

 

 

 

 

 

 

 

 

 

 

 

 

 

 

 

 

 

 

 

 

 

 

 

 

 

 

 

 

 

 

 

 

 

 

 

 

 

 

 

 

 

 

 

 

 

 

 

 

 

 

 

 

 

 

 

 

 

 

 

 

 

 

 

 

 

 

 

 

 

 

 

 

 

 

 

 

 

 

 

 

 

 

 

 

 

 

 

 

 

 

 

 

 

 

 

 

 

 

备注:1.入学类别:户籍生、军人子女、孤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含房产生)、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其它。2.出生年月日按学生户口簿填写,填写格式:如2009年8月25日出生请填写为:20090825。3.此表由各校负责填写、汇总、上报。4.此表于7月7日前上报区教育局教育股,邮箱:jyg5909098@163.com。5.学生报名材料请按此表顺序装订成册一同上报。

 

附件5

 港南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报名审批表

入学类别(打√): 户籍生 军人子女  孤儿  房产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其它

 

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父亲姓名

 

职业

 

工作(就业)单位

 

母亲姓名

 

职业

 

工作(就业)单位

 

进城时间

 

居住地点

 

父(母)联系电话

 

儿童户口所在地

 

申请就读学校及年级

 

学前教育或小学毕业学校

 

请在提供的佐证材料对应“”处打√

1. 学生学籍基本信息(报读初中须提供)材料:

学生电子学籍基本信息表(原件)。

2. 户籍所在地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材料:

户口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3. 驻贵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入学材料:

户口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现役军人证。

4. 寄住或寄养在中心城区的农村孤儿入学材料:

户口簿;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孤儿证(民政部门证明)。

5.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材料:

户口簿(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本,提供双方户口簿);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

住所证明:法定监护人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房产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等;

务工证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须附缴纳社保证明材料);纳税证明;营业执照;

贵港市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

学校审核

意    见

 

        审核负责人签名:

            2021年  月  日

区教育局

审核意见

 

        审核负责人签名:

            2021年  月  日

领导小组

审核意见

 

 

审核负责人签名:

                          2021年   月   日

第2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一、迎新内容安排

(1)新生报到

时间:2005年9月8日至10日(三天)

地点:新图书馆一楼大厅(西边院系报到点、东边职能部门)

(2)新生军训 (3)新生入学教育

2005级新生入学教育采取全校集中教育和院系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为9月25日—26日两天。教育内容包括爱国爱校教育、校情教育、教学制度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图书资料借阅及利用教育、专业学习和学习方法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以及评建相关知识等。

二、各单位迎新工作任务及其职责

1、院办

(1)组织召开迎新协调会

时间:8月31日14:30

地点:综合楼会议室

参会单位及人员:院办、纪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招生就业工作处、教务处、财务处、总务处、保卫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集团(宿舍中心、食堂)及各教学院系负责人。

(2)抽调机关干部(3人)参与火车站、汽车站迎新点的协调组织工作。

(3)新生报到现场总协调工作,解决迎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负责新生开学典礼会务筹备工作。①布置会场;②制定大会议程(邀请与会领导、起草领导讲话稿、确定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发言人选)。

(5)组织检查迎新各事项的准备工作。

2、宣传部

(1)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学校简介宣传牌、欢迎词宣传牌、欢迎横幅、欢迎标语牌。

(2)充分利用校内外媒体做好新生报到期间和军训等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3、纪委(审计处)

负责处理迎新过程中的乱收费及学生家长反映的其他违规情况。

4、学工部、团委

(1)负责制定迎新工作方案,组织协调迎新工作。

(2)制作火车站、汽车站迎新牌,安排迎新站值班学生。联系迎新车辆(大交通两辆)。

(3)设立学工部、团委现场报到咨询点,为新生报到提供咨询服务,协调迎新现场各单位迎新点的有关工作。

(4)团委收取团组织关系。

(5)新生开学典礼现场组织(各院系场地划分、学生入场),升旗仪仗队训练准备工作。

(6)制定新生入学教育方案、新生入学指南,指导入学教育工作。

(7)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8)协助安排学生住宿,指导三里公寓住宿安排。

(9)指导新生家长的住宿。

(10)协调学生购买军训服装。

(11)组织新生军训工作。

(12)制作各单位迎新场地分布图。

5、招生就业处

(1)设现场报到点,审核新生入学资格。

(2)编制2005年新生录取(报到)名册,分发到各单位。

(3)现场统计新生报到情况。

(4)为新生报到提供咨询服务。

6、财务处

(1)办理新生报到缴费工作。

(2)与银行联系新生贷款事宜。

7、教务处

(1)参加新生入学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培训指导,提供新生教育的有关资料,安排入学教育活动场地。

(2)根据军训安排制定新生上课安排和调整。

(3)负责新生录取专业调整工作。

8、保卫处

(1)负责校园安全。a、维护各迎新报到点的秩序。b、做好重点地段的安全保卫工作(财务处、学生宿舍)。c、收齐各院系学生户口及办理身份证有关工作。d、加强夜间巡逻,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纠察。

(2)迎新期间,对在校园内违规设点、兜售物品等无序现象进行纠察。

(3)负责新生报到期间外来车辆的指挥调度。

9、现教中心

(1)保障迎新现场网线的畅通使用。

(2)提供安排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场地(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3)开学典礼现场音响设备准备,会场录像、照相。

10、总务处

(1)制作摆放新的校园平面示意图。

(2)协调做好迎新点的布置工作。

(3)协调新生住宿的有关事宜。

(4)校园各重要位置指示路牌。

(5)9月6日前做好迎新现场清理工作。

11、后勤集团

(1)负责同大园区迎新环境的布置,做好迎接新生入住的各项准备工作。

(2)制定新生住宿卡,办理新生入住手续。

(3)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开放校园霓虹灯及喷泉。

(4)迎新现场办理金龙卡。

(5)迎新现场供水供电及新生全天膳食供应。

(6)新生报到前组织人员对商业服务网点、餐厅、食品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保安全卫生。

(7)做好军训教官的住宿、生活接待以及指派医务人员到军训现场负责学生救治工作。

(8)负责新生体检,提前将学生体检表下发到各院系。集中四天体检,8:00—18:00随到随查。

12、新技术学院

(1)全面负责本院新生报到工作。

(2)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军训准备。

13、各教学院系

(1)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设置本单位迎新点,迎新点尽可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

(2)制定迎新方案,发放新生报到程序表、体检表、住宿卡,指导帮助新生办理报到手续。

(3)协助做好学生购买军训服装费、保险费和教材的有关工作。

(4)现场收取新生档案、户口、党团组织关系,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交接工作。

(5)安排值班人员接待值班时间外到校的新生。

(6)做好新生编班,选派班主任工作。

(7)组织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军训和入学教育活动。

新生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由校国旗护卫队担任;汽车站、火车站迎新工作由土木系派20名学生参加(时间三天);开学典礼的会务工作和学工部迎新点的布置由物理系派20名学生参加。

(8)指导学生军训工作。

三、迎新工作要求

一年一度的迎新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站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关心学生的高度,切实做好迎新工作,向新生、新生家长和社会充分展示我校教育工作的成就,展现全体师生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用周到细致的工作,热情耐心的态度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为此,特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各职能部门、各院系都要高度重视本次迎新工作,做到领导挂帅,安排专班,责任落实,提前准备,周密部署,热情接待,方便学生,主动服务。

2、各单位要在新生入学前对在校学生和全体教职工进行一次动员,各院系需召开新生班主任迎新专题会议,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认真做好今年的迎新工作安排。

3、新生入学前,各院系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政策水平,熟悉工作程序,掌握新生思想动态,及时为新生排忧解难。

4、迎新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主动热情为新生及新生家长服务。

5、迎新期间,各院系在统筹安排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有一主要负责人在迎新现场,负责处理有关迎新事宜。

第3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为认真做好新生接待工作,按照“热情、周到、安全、高效”的工作原则,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1. 各学院及有关部门从9月20日下午16:00开始接待新生,正式报到手续办理时间为9月21日8:00至22:00(XX校区和XX校区同时进行);

2. XX科技学院新生报到时间为9月11日;

3. XX科技学院新生报到时间为9月22日。

二、报到地点

1. XX校区:体育馆(部门)、成功广场(学院)。

2. XX校区:图书馆(部门)、行政广场(系)。

三、前期准备工作

1. 迎新宣传氛围的营造,包括“3问”喷绘和宣传横幅的制作(宣传部)。

2. 迎新宣传橱窗、网页等内容的及时更新(宣传部、各部门、各学院)。

3. 校园周边交通管制协调、停车场地的安排及校内车辆停放调度、宿舍区车辆通道的开放、外来车辆的停放、新生接待秩序维护、治安巡逻、校区各开放门口的监管及秩序整治等(保卫处)。

4. 交通示意图的制作、沿路指示牌、与交警的协调沟通(保卫处)。

5. 校园营销的管理及监控(学生处、保卫处)。

6. XX校区及定海校区迎新场地布置(含体育馆及图书馆内各部门办理报到手续场地的布置),校门迎新照明灯具安装等准备(后勤服务处、学生处、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7. 新生入学指南专题网页(招生就业指导处)。

8. 制定XX学院2014级新生接待工作方案、新生报到手续办理场地

位置安排、新生报到注册流程图(学生处)。

9. 新生报到材料:新生花名册、新生报到手续单、校园平面图、新生接待工作证、缓交学费申请表等材料的印制(学生处、招就处、XX技术学院)。

10. 落实迎新接待人员、老生教育与志愿者组织安排(有关部门、各学院)。

11. 新生生源状况及基本信息的熟悉、分析(招生就业指导处、各学院)。

12. 新生各项接待准备工作检查(校领导、办公室、学生处、宣传部、后勤服务处、保卫处、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四、报到接待工作

1. 新生接待(各学院、校团委、学生会)。

2. 新生家长座谈交流活动(各学院)。

3. 新生报到统计等工作(各学院、招就处)。

4. 设置“绿色通道”,办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手续(各学院)。

5. 收费、校园卡制作、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等(计划财务处、保卫处)。

6. 校园广播宣传、迎新录像摄制、新闻宣传报道(宣传部)。

7. 迎新现场临时医疗服务点(后勤服务处)。

五、始业教育

1. 制定新生始业教育工作方案(学工部、各学院)。

2.《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新生自律承诺等始业教育材料(学工部、学生处、XX技术学院)。

3. 新生安全法制教育、《学生安全知识手册》材料(保卫处)。

4. 图书馆入馆教育(图书馆)。

5. 学校成立55周年成就展(宣传部)。

6. 新生体检工作(后勤服务处)。

7. 学生军训准备工作(体军部)。

8. 始业教育教室、新生晚自习专用教室安排(教务处、各学院)。

9. 开学典礼的组织(学生处牵头,方案另行制定)。

六、后勤保障工作

1. 校园美化、净化工作(后勤服务处)。

2. 新生入学宿舍安排、床上用品准备、餐饮延时准备(学生处、后勤服务处、各学院)。

3. 新生家长住宿、少数民族学生饮食问题、新生行李等运输工具准备(后勤服务处、各学院等)。

4. 学生缴费情况了解、相关票据打印、校园一卡通制作(计划财务处)。

5. 校园卫生大扫除、环境卫生检查整治(含宿舍)(后勤服务处、学生处)。

6. 迎新车辆调度及使用(团委、后勤服务处)。

7. XX校区体育馆及XX校区图书馆网线布置(公共实验与网络中心)。

8. 新生教材发放等教学准备工作(教务处)。

七、其他

1. 新生班主任及新任辅导员培训(学生处)。

2. 天气因素、安全问题等应急方案准备(办公室、学生处、保卫处、后勤服务处等)。

3. 因迎新工作需要,9月21日学校校车正常开通。

4. XX科技学院、XX科学技术学院迎新工作方案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第4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在生活自理方面,目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有待提高。在时间观念方面,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由此可见,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跟踪观察及教师、家长报告显示,这些学生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并不被老师和家长所重视,大部分教师对一年级新生期望水平过高,容易忽略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孩子提出过高、过严要求,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缺乏较好的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工作方法。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就是要求过高、责备过多,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对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缺乏教育理论、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会正确引导。可见,教师、家长的种种不适应也造成了一年级新生的不适应。

二、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为促进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东交民巷小学成立新生入学适应活动实施小组,由德育主任任组长,各新生班级的班主任任成员。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以促进新生良好适应为核心,同时结合学校生源的特点,综合心理学理论和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策略

基于小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集体生活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学习制度维度四个维度设计团体辅导方案。集体生活维度是指对学校、班级集体观念的认识,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学生能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消除胆怯、疑惑的心理,增强集体意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集体做有意义的事情。情绪情感维度是指对新环境的心理接受态度,包含如何对待学校里的人和事,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一年级新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学,在学校能够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在学校能够以友好的态度与教师、同学进行交往。人际交往维度是指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时积极融入的状态,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能够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积极认识、结交新的伙伴,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自己能够解决与他人发生的矛盾,主动帮助同学。学习制度维度是指一年级新生能够适应小学的课堂常规活动,包括培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懂得如何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觉进行学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注意力集中。通过以上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每周两次的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班级教师按照活动方案展开课程辅导,使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遵守纪律,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形成乐学心态;提高学生自理、自主、自制的愿望和能力。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前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并且在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维度方面前后测也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经过团体辅导后,小学生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2.家庭教育策略

开学前一周及入学一个月后,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工作坊等方式,对新生家长进行辅导,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上的载荷最高,分别为0.74和0.75,也就说明这两个维度对于新生的适应是很重要的。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的培养都与家庭、家长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策略中,家长的因素不可忽略。在家长方面,东交民巷小学主要进行的辅导策略为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以及家校合作等。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统一组织了针对家长的关于新生入学适应应注意事项的讲座,主题为《培养良好习惯——迈好入学第一步》,内容主要涉及应该培养哪些好习惯、如何培养,以及家长如何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常犯的错误等,并让家长填写了针对儿童行为的评估问卷。一段时间的辅导结束后,学校会组织入学适应不良学生家长的家长沙龙,一起商讨更好的适应策略。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家校合作,家长有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而班主任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家长的心理教育策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是《Rutter儿童行为家长问卷》结果显示,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儿童不良行为及不适应性表现逐渐减少。另外,家长给予的主观评价也表明了一系列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果。

3.教师辅导策略

新生入学前,组织实验组班主任学习团体辅导方案,保证其已掌握活动设计方案,并了解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特点。针对团体辅导结束后仍然表现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班主任接受培训后及时关注本班适应不良的学生,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4.沙盘游戏辅导策略

沙盘游戏治疗在学校和幼儿园里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鉴于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独特优势,我们采用沙盘游戏对一些适应不良的个体进行进一步辅导。我们的流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的初始访谈,包括班主任的评价表及家长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第二阶段,辅导记录,每一次沙盘结束后都需要进行记录;第三阶段,反馈阶段,综合班主任、家长、咨询师以及学生本人的意见后,适时结束沙盘游戏。在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沙盘游戏辅导得到了学生、班主任及家长的喜爱与支持,起到了显著而积极的作用。

三、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总结与反思

1.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培养

经许多调查研究证实,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处于不高的状态。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存在如下两种错误认识。其一,认为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不用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也能自行消除。诚然,从理论上讲,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其学习适应性也有一个自然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但事实上,在现时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累积速度远远超过其学习适应性自然提高的速度,越往后拖,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情节会越严重。其二,认为学习适应性培养只需要在起始年级进行,其他年级不用培养。教育实践表明,当年幼的孩子刚刚步入学校,难免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在起始年级抓学习适应性培养当然很有必要。但是,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因此,除了在小学低年级应注意学习适应性的培养之外,还要在高年级抓好学习适应性的“防滑”教育和中学学习适应性的“衔接”教育。

2.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应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复杂,教师应注重教育干预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紧扣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突破难点。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干预的重点和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还会出现重叠,但有的干预重点并非难点。比如,家庭环境、听课方法和身心健康;有些问题严重且难于干预的既属重点又是难点,比如学校环境和学习技术;有的问题不严重但难于干预,只属干预难点但非重点,如独立性和毅力;还有的问题不严重且容易培养,就可以不列入专门培养的计划,比如学习态度。当然,教师在确定具体的干预重点和难点时,应结合学生的年级、性别、成绩差异等特点以及本地区、本校和本班教学实际,通盘考虑。

3.多途径、多策略培养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性

第5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查漏补种

为了解莱城区依法贯彻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于2009年10月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区168所小学,调查2009年所有小学入学(转学)全体新生预防接种情况。

1.2 方法 根据区卫生局、教育局制定的全区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所有新生报名或入学(转学)时上缴《预防接种证》,核对学校查验登记,接种门诊补种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有接种证、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全区13处乡镇(街道)168所小学,新入学9089名,男生4726人占52%;女生4363人,占48%;城区小学新生2908人,占32%;农村小学新生5765人,占63.43%;流动人口新生416人,占4.57%,有预防接种证的341人,占81.97%。城市、农村及流动人口新生预防接种证持证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其中完成卡介苗1剂(BCG),占96.22%;乙肝疫苗3剂(HePB3),占97.19%;脊髓灰质炎疫苗4剂(OPV4),占97.45%;百白破疫苗4剂(DPD4),占93.99% ; 麻疹疫苗3剂(MV3),占95.10%;乙脑疫苗2剂(JEV2),占76.28%; 流脑疫苗4剂(EMV4)占80.78%(见表2)。

2.2 城市、农村及流动人口小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情况比较 有预防接种证者,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4, P

2.2 城市、农村及流动人口新生各种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情况城镇小学新生各种疫苗接种率均低于农村,各种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镇、农村各种疫苗接种率均高于流动人口新生()。见表2

3 讨论与建议

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受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对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可为未种儿童再次提供免疫接种服务,是预防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又一道防线。自《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贯彻实施以来,我区自2005年秋季起开展了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但工作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①托幼机构、学校对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认识不足,部分学校未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儿童入学报名程序,宣传工作不到位,查验工作滞后,增加了查验补种工作的难度。②部分学校缺乏专职的校医(保健老师),查验队伍不稳定,一些查验工作人员虽经培训,但查验能力偏低。③通过查验发现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白破疫苗等漏种人次相对较多,应注意加强相关疫苗预防接种的宣传和及时查漏补种工作,尤其要注意加强大年龄组儿童相关疫苗剂次的全程接种。④城区、农村及流动人口持证及全程接种情况不均衡,农村及流动人口儿童持证率偏低,应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证重要性认识不足,保管不善有关;城区及流动人口儿童疫苗全程接种率稍低,应与我市城区社区设置不完善、预防接种管理存在盲区有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儿童预防接种证持证率、扩免疫苗接种率,预防疫苗相关传染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建议:①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建立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并加强监督检查。②托幼机构、中小学校要将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报名程序,入学时查验登记建档,对不及时补种的学生进行督促,保证此项工作的经常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疾控机构应对学校、托幼机构查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查验人员熟知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免疫程序,提高查验能力和相关表格填写质量。③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各级完善、教育部门要利用多种渠道,如使用电视、电台、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知识的宣传,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免疫预防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重视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良好环境。④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政府要加强社区建设,预防接种门诊要改进服务方式,及时对辖区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切实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管理。⑤做好疫苗的全程补种工作。由于有些疫苗涉及多剂次补种,所以需进一步做好后续补种工作。

参考文献

第6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总体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依据,规范办学行为,对全市中小学校起始年级新生分班工作进行阳光操作,均衡分班,促进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阳光分班”,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维护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三、实施范围

全市各中小学校。

四、工作原则

(一)公开原则。各中小学校起始年级新生分班坚持阳光操作,公开分班过程,公示分班方案及结果。邀请教育行风监督人员、纪检监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教师代表、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和监督。

(二)均衡原则。每个班的学生总数和男女生比例均衡搭配。每个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尽可能在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教学水平等各方面均衡组合。要做到“四个均等”即:班级人数均等,学习能力均等,性别比例均等,教师配置均等。

(三)全面原则。各学校确保每一名新生全部录入中小学招生系统,保证全体新生全部参加“阳光分班”。

(四)随机原则。学生名单由计算机软件随机自动生成组别,组别不代表所在班级。

五、操作步骤

“阳光分班”工作采取由教育局主导,学校参与实施的模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操作过程在教育行风监督人员、纪检监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教师代表、新闻媒体等共同监督下完成。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学生。各学校根据教育局制定的招生计划和学生实际入学人数及相关班额规定,确定教学班的班数。在“阳光分班”现场,抽取4名家长代表当场检查并调试招生系统软件,先由1—3号家长代表对全体新生进行三次随机编组,再由4号家长代表在三次结果中随机抽取其中一次作为最终分组数据。第一步在暑假前完成。

第二步:确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学校根据开设的班数,确定班主任人选,再按照“均衡搭配、结构合理”的原则,安排相应的任课教师,并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各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班主任在“阳光分班”现场,先当众抽取抽签序号,再依据抽签序号抽取学生分班后的组别号,从而确定所任教班级。抽取结果当场公布,并在学校显著位置公示。第二步在新学期开学前两周完成。

第三步:对未按时报到和转入学生的处理。未按时报到而未予以分班的学生,直接编入班额最少的班级。

六、具体要求

(一)分班软件由市教育局责成相关部门统一研发。

(二)各学校要成立“阳光分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相关监督人员为成员,做好“阳光分班”工作(教师、家长代表的产生要公开透明)。

(三)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并细化本校“阳光分班”工作实施方案的各项程序和要求,分班过程全程录像。教育局对“阳光分班”的各项工作跟踪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学校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阳光分班”后,各学校要及时将分班结果在学校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同时公布投诉及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第7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引导;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智能专业)是教育部于2004年新增的目录外试点专业,国内现有17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2010年统计数据)。我校依托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工学门类中电子信息类的智能专业,并于2007年正式招生。2009年招生数为3个班(90人)。

几年来,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努力进行了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科学研究为龙头,师资条件为保证”的可健康发展的有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1-2]。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了实验室全面开放,探索并进行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新实践体系构建工作[3]。在这些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同学们个人主观能动性问题,着手进行专业引导教育4年不断线,并试行了学生专业导师制的探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阶段将为学生在以后几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上取得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在“大一”阶段的成长。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新生专业引导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引导教育的必要性

“引”指带领向某个目标行动。“导”指传导、引导,另还有教育、启发的含义。专业引导是对本专业学生行将学习的专业进行铺垫式引导、概览介绍,在使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一”阶段是大学生活的第一页,“大一怎么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三年的学习、生活状态,影响到受教育的效果,影响到成长与成才,也影响到高等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4]。为此,我们不仅加强了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中学环境到大学环境的过渡;同时也特别重视新生阶段的日常专业引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1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概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全面,通过专业引导,可让新生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就业现状以及学好本专业的方法与技巧等,可减少学生专业学习的盲目性,培养其专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学好本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1.2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显示,高考填报的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兴趣,但更多的却是“从众”的结果。学生在中学期间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成熟度不高,对于自己的兴趣与志向既无时间去思考,也无能力去把握。通过专业引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培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1.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制订学习计划

就业市场的导向与认识的局限性使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前途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也确有一部分学生因高招录取与现实热爱的矛盾,从而产生专业厌学情绪。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大二、大三阶段给学生提供了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即使同学从小立志从事本专业,但从事专业也有专业方向之分。通过专业引导,可让新生尽早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及成果,树立榜样,有的放矢,制定学习计划并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工作。

1.4新专业的特殊性

新生面临许多新问题,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专业”问题:专业究竟怎样?前景如何?如何学好?特别是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这门尚具一定特殊性、刚刚起步的新专业更显重要。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脑与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信息科学、现代科学方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需求,但社会普遍缺乏了解。因此,通过专业引导教育使新生逐步了解其所学新专业概括及其特殊性很有必要。

2专业引导教育的指导思想

开展新生专业引导教育过程中,注意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通过介绍智能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以及学校的学术特色,努力使学生对“智能科学技术”由完全陌生的状态逐步建立一个初步、宏观的科学认识[5]。

2) 通过剖析智能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了智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控制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具有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同时又互相交叉、互相促进。

3) 通过阐明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解析专业课程结构框架,使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各门课程(特别是大一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引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从而有利于本人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与制订学习计划的工作。

4) 通过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例如机器人足球、人形机器人舞蹈等,因势利导,将同学们课外兴趣从网络游戏吸引到开放实验室参与学科竞赛与开放项目上来。

3专业引导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开展了相对集中的入学教育,经常性的贯穿整个“大一”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引导教育。为让学生能够及早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特别在第一学期安排了独立实践环节“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专业认识与实践”[1,3]。

3.1入学教育

按照学校的总体安排,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第1周及时进行全面的入学教育。其主要内容涉及到校情与校风、学风与学籍、培养计划与专业学习、学习与生活、安全与卫生等诸多个方面。而专业引导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参观实验室、专题讲座、师生座谈、学长交流等多种形式。

3.2专业引导课

目前,我们开设本课程是以专题讲座与学生参观体验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多种形式,贯穿整个第1学期来开展。其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系统、科学地解答学生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为本专业的新生提供适时和恰当的“专业引导”,使他们尽快明确方向,融入环境,积极主动地学习。专题讲座由全系教师参与,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完成。

诸多讲座专题中,同学们普遍对机器人足球、人形机器人等比较感兴趣。针对此,教师也因势利导,强调专业课程,特别是强调大一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电路分析等课程的重要地位与学习方法,力争使新生别在高考后松懈,别在“大一”阶段掉队,鞭策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3.3创新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中专业课课内学时本来普遍紧张,本专业更是如此。其前沿性课程较多,理论性较强,受学制限制,不得已对计算机软硬件、控制系统基础等课程学时加以一定压缩。课时如此紧张怎么办?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我们决定课外开放智能系实验室,建立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来强化同学的“软硬件能力”,从而加强智能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例如,我们在实践中以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机器人这个创新实践平台,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人制作、分层次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方案[3]。针对大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从培养兴趣、打牢基础的角度考虑,让同学们了解并进入到实验室,同时也举办一系列适宜大一学生参与的相关学科竞赛。

3.3.1实验室开放项目

大一的同学进入开放的实验室,可进行一些简易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也可参与到大二、大三学长为主体的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小组、学科竞赛小组中,做一些辅工作。我们给大一阶段设定的目标是锻炼简单机械设计与加工、基本电子电路设计、基本程序设计能力。同学们在大一阶段就因此接触到 “大学生电子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这一系列学科竞赛。虽然他们只能做一些辅工作,但这些辅工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既使他们培养了兴趣,树立了目标,同时也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学生团队。实践中,我们又把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与实验室开放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成为由浅入深、成系统多层次的系列活动。

3.3.2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竞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不要求做出具体产品,而重点在于方案设计与展示。我们开展这一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的层次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新生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方向。2009年11月我们搞了该学科竞赛,它作为后续相关竞赛的引导与补充,取得不错的效果。实践表明,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引起同学们极大关注。同学们大胆想象,深入调研,广泛查阅资料,精心进行方案设计并制作了演示文稿。教师与研究生组成的评委进行现场提问与点评,引导同学应该如何通过学习来实现这个方案。这既强化了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创新实践的兴趣。

3.3.3机器人舞蹈竞赛

机器人舞蹈竞赛是全校性机器人大赛中的一个比赛项目。该项目主要考验机器人动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以及每种情感动作与音乐伴奏的配合能力。参赛者需要自由设计机器人并配合一定音乐,根据舞蹈创意和音乐的协调进行程序设计完成舞步编排和整体的舞蹈表演。由于趣味性较强,同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有力促进了同学们对程序设计的学习。

3.3.4C语言程序设计竞赛

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到学时、学分的限制,课内学时相对不足,要达到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课内的教学改革是必需的,细节不在这里讨论。我们在专业引导教育特别注意到了大一新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问题,它是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中一个重要专题,此外我们还想到了通过课外竞赛来促进该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利用机器人舞蹈比赛这个平台,我们还组织、培训同学参加学校程序设计大赛来促进程序设计的学习。对于其中高水平的学生则进一步鼓励引导其参加ACM程序设计活动。

3.4发挥专业教师作用

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工作,是我校自动化学院的成功经验。学生辅导员重在指导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班主任则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才教育、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对此,学生反映普遍良好。在新生的专业引导教育,特别是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引导中,班主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智能系还试行了“专业导师制”以便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导师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通过双向选择,智能系教师每人担任一定数量学生的专业导师,并以此为契机形成高年级-低年级“梯队”。同学们组建“兴趣小组”,以实验室为平台,有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有的自主申请“学生课外科技基金项目”,当然学生参加更多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实验室开放项目”。

3.5发挥优秀学长作用

在专业引导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研究生、高年级优秀学长的作用。定期开展学长交流系列活动,讲座内容包括本科课程学习、专业学习方法、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科竞赛等等。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学长向本科新生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他们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

4结语

为建设好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采用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开设相关导引课程以及开放实验室等多种措施并把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辅导培养工作提前到“大一阶段”,在新生专业引导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实践中新生专业引导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普遍表现了强烈的兴趣:不再沉溺于以前所钟爱的网络游戏,进入课外开放实验室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加入到学生科技竞赛的团队。在2010年6月举办的“三星杯”国际仿人机器人比赛、2010年7月举办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中,不少智能专业09级新生获得了相关奖项。

笔者认为,着力针对新生进行专业引导教育是必要的,应该充分重视这项工作。通过相对集中的入学教育与贯穿于整个“大一”阶段的经常性课内、课外专业引导教育,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及早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与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的制订。其中,及早的创新实践活动,特别有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擎,陈雯柏,李邓化,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09(11):34-37.

[2] 李擎,苏中,李邓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规划与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增刊1):21-25.

[3] 陈雯柏,李擎,彭书华,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5):114-118.

[4] 杨菁,邵建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5] 周延泉,张博.“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09(11):78-80.

Exploration on Professional Guide Education in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CHEN Wenbai, WU Xibao, LI Qing, LI Denghua, SU Zhong

(School of Automation,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第8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为确保我区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行为,维护教育公平,根据《关于安庆市区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宜教发〔201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大观区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继续实行公办学校“零择校”政策,切实保障教育的起点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招生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推行“阳光招生”,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录取结果等信息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区教育局成立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加强对招生工作的全程监管,严格审核新生入学条件,把好新生入籍关,加大处罚力度,严禁违规招生行为。

(二) 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对接”招生原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的规定,公办学校继续实行“零择校”,严格按“免试、就近、划片、对接”原则招生,保障辖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具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面试)录取新生,不得以学生的成绩或获奖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或依据,不得招收特长生。自2014年起,凡已用于学区(即一所学校覆盖的招生区域)生源资格认定的住房在小学阶段6年、初中阶段3年内,不再作为其他家庭新生入学资格认定的条件。对申请学区学校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房地产权证的发证时间须在当年的6月30日前。

(三)坚持“两个一致”原则。即: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址一致并单独立户;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地址一致。符合“两个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到居住地所在学区学校入学。不符合“两个一致”原则的,按实际常住地认定办法及认定顺序(下面第四条),确定学区学校入学。

(四)坚持“三个一样”原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三个一样”(一样就读,一样入学,一样免费)的要求,和城区学生同等对待。

三、招生办法

(一)小学新生招生:凡户籍在我区、年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儿童按时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不接受未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儿童入学,若学位有空余,按出生日期排序适当放宽入学年龄,但不得接收2009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学生,对接收的小龄学生,要在校内单独公示一周。有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残疾儿童为正常招生对象,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按规定办理暂缓入学手续,并报区教育局批准。城乡小学一律按划定的学区进行招生,不得跨越学区招生。程序如下:

1、各小学于6月15日前将学校招生方案及材料初审组、接待组和材料复核组等招生工作小组材料送区基教科审核备案(乡镇由中心学校报送),并在招生前一周向社会张榜公布。

2、登记报名。7月25日至26日,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凭相关材料,根据公布的各小学学区范围,直接到对应的学校登记报名。报名时须出具以下材料:

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⑵户口簿;

⑶房产证;

⑷儿童出生医学证明;

⑸儿童预防接种证(须经疫苗接种地点查验盖章)。

3、招生学校组织审核公示。招生学校根据各自的学区招生范围和招生原则组织登记、审核、复核,同时校验房产证、户口簿等材料,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并于7月30-31日将审核合格并公示后的拟录取学生名单上报区教育局。

4、区教育局集中审核。区教育局组成联合审核组对各校上报的拟录取学生名单进行集中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下达学校。各校于8月10日集中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

(二)初中新生招生:我区初中新生招生由招生学校按对接的学区和招生计划直接招生。程序如下:

1、导出打印小学学生学籍表。小学毕业生学籍表(姓名1)由小学毕业生所属小学负责从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学生学籍表正面姓名1打印盖章,并于6月25日前发放到学生手中,一生一表。对于前期因其他原因发放了学籍表的,学校要做好摸底登记工作,确保每名学生到一所民办或公办初中报名,若发现有学生持有两张或两张以上学籍表报名登记,将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初中招生学校将其作为入学资格条件之一,并作为学籍注册的依据,严禁个人提留、复制、造假。若学籍表中的家庭住址与报名时提供的实际居住地住址不一致,以报名时提供的实际居住地为准。

2、报名登记。小学毕业生所在小学(含乡镇中心学校、村小)通知学生家长,根据公布的各中学学区范围,于7月25-26日持小学学生学籍表、户口簿和房产证等材料(附件5)和复印件直接到对应的学区学校报名登记。乡镇需要外出的小学毕业生家长应委托人,按时做好报名登记工作。

3、招生学校组织审核公示。招生学校根据各自的学区招生范围和招生原则组织登记、审核,同时校验报名材料原件,于7月30-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三天,同时将审核合格拟录取学生名单上报区教育局。

4、教育局集中审核。区教育局组成联合审核组对各校上报的拟录取学生名单进行集中审核,将拟录取名单上报市教育体育局后,市局下达批准的新生录取表到学校。审核结果下达后,各校方可退还学生报名材料原件,同时将报名材料复印件进行整理归档。各学校依据审批的录取表,于8月10日集中发放入学通知书到小学毕业生所在学校。

(三)民办学校招生:我区两所民办学校按照《关于安庆市区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宜教发〔2015〕6号)进行招生。5月28日前,民办学校须上报招生办法、招生计划及招生简章到区教育部门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告。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中组织考试、测试,或以招收特长生名义将考级证书和竞赛成绩等作为入学的依据;禁止在超出教育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外进行招生和超班额招生。规范收费行为,按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依法规范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的意见》(皖教基[2013]10号)等有关文件执行。以上行为一经发现要依法纠正,对于拒不整改的,取消其当年招生资格,直至吊销其办学许可证。

凡自愿到民办初中就读的市区小学毕业生,7月18日,持所在小学盖章的小学学生学籍表,户口簿等材料,直接到民办初中报名,每生限报一所民办初中,凡兼报者将取消报名和录取资格。7月19日下午,民办学校将录取新生花名册上报市教体局,并及时返还未录取学生的学籍表,到公办学校报名登记。

(四)特殊群体招生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来市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提供以下材料:

⑴持居住证;

第9篇: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招生工作,全面提高招生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巩固我县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成果,保证招生工作有序进行,根据《江陵县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江陵县实验中学2021年秋季招生工作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涂晓阳

副组长:陈丹、江宜法、邹红

组员:徐方明、章雷、江汉、李亚兰、张然、袁琼、曾红光、黄华军、

王芳、杜晶晶、余丽琼、游凤娥

二、各年级办班地址

实验中学西湖校区:一至五年级

实验校区:六至九年级

三、招生办法

(1)、实验中学小学部应届六年级毕业生

①户口本复印件及父母(监护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②符合新生入学条件之一资料的复印件。

(2)、郝穴小学应届六年级毕业生按郝穴小学的要求执行。

5、到校注册(凡未按时到校登记注册的,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对象:发放了《江陵县中小学新生入学注册通知书》的实验中学、郝穴小学六年级毕业生。

时间:2021年8月20日

上午7:30-11:30

地点:实验校区5号楼

6、报名时间:8月30日、31日。

7、其他

(1)七年级新生入学编班不分重点班、实验班等,电脑随机派位编班,班主任随机抽班。

(2)学校不提供学生住宿,原则上不提供校车服务。

(3)联系人:张然(13886578082)袁琼(13872366332)

(三)实验中学新生入学条件(含乡镇异动到实验中学学生)

实验中学就读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按内容提供相关原始资料供学校审核):

1、江陵县郝穴镇户口。(户口簿)

2、监护人为江陵县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组织 人事部门调令或任职文件、单位证明、户口簿)

3、监护人在城区稳定居住。(不动产证(房产证)、户口 簿、12 个月以上水、电、燃气缴费凭证)

4、小产权房。(含门牌号住房整体图片、房屋买卖合同票据、宅基地买卖合同票据、户口簿、12 个月 以上水、电、 燃气缴费凭证、所在村组或居委会证明、三人以上邻居现场签字证明。)

5、进城务工子女。务工人员劳务合同、12 个月工资银行 发放记录、单位为职工缴交社保明细、企业法人签字盖章证 明原件、独立稳定的居住房屋(租房提供合同、交易税务发 票、居委会证明)。

6、城区企业老板、高管及非江陵户籍员工子女。(户口 簿、企业法人签字盖章证明原件)

7、拆迁户子女。(正式拆迁合同、县(乡镇)拆迁办证 明、户口簿、城区安置房证明、图片及居委会证明、(如果 租房:租房合同、交易税务发票、居委会证明)。

8、城区商业经营户子女。两年以上工商营业执照、经营 场所产权证(租房租赁合同、交易税务发票)、连续 18 个月 水、电缴费票据、进出货台账、独立稳定的居住房屋(租房 提供合同、交易税务发票、居委会证明)

(四)实验中学异动学生操作管理办法

1、县内乡镇异动到实验中学,由所在乡镇中、小学校安排专人按照教育局2021年招生方案规定条款严格审核,对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由原学校审核人签字认可后报学校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由学校集中将学生资料报教育局基教股验收,验收合格的学生由基教股根据学位统一安排到校,基教股及实验中学不接收学生及家长的个人申请。8月27日实验中学安排专人电话联系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转入实验中学的学生于8月30日、31日到实验中学报名。(乡镇小学六年级学生由所在乡镇中学全部统一办理初中一年级新生注册手续,申请异动由初中学校办理;乡镇幼儿园大班幼儿由所在乡镇小学全部统一办理小学一年级新生注册手续,有多所小学的由总支书记协调。申请异动由小学学校办理。)

2、实验中学异动到乡镇学校或县外学校,由学生向接收学校申请,经接收学校同意后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由接收学校到基教股办理学籍异动手续。

3、户籍为县外的学生异动到实验中学,由基教股核定符合转入条件后转入实验中学,由实验中学到基教股办理学籍异动手续。转入实验中学的学生于8月30日、31日到实验中学报名。

4、跨县异动到实验中学,户籍为郝穴镇的学生,学生凭户口簿直接向实验中学提出申请,申请时间为8月20日上午7:30-11:30,其中1~5年级在西湖校区,6~9年级在实验校区。实验中学根据学位直接安排,报基教股备案。实验中学集中为异动学生到基教股办理学籍异动手续。

举报电话:1509078088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