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铁道建设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铁道建设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铁道建设技术

第1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速铁路;道岔连续梁施工;质量控制

道岔梁是因火车站和桥梁相连接,将道岔直接设置在桥梁上,从而降低成本,节省土地资源,通常被广泛用于客运铁路的设计中。有了道岔,能够大大增强线路的车流量。然而,由于道岔连续梁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地形、外部环境等因素来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起来十分棘手,下面我们就以某高速铁路为例,进行探讨。

1工程概况

某高速铁路中的跨河大桥全长约为3000m,桥梁占线路中长百分之十五,一共有90跨,17到19和40到44跨为双线变三线道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长为200m,高为3m,跨度为(31.25+33.4×5+31.25)m,桥面宽12.5m,坡面局部倾斜,沿线基本是农田。

2施工工艺

2.1地基处理该高速铁路地基状况比较良好,可以采用20E压路机来实行碾压,碾压过后要求压实密度达到90%以上,地基的承载能力约为0.5Pa,支架法要求支架地基高于普通地基15到20cm,在支架地基两边挖好排水沟,避免由于特殊原因积水浸泡支架地基从而造成破坏。基本的处理过后,建筑碳厚度约为20cm,建筑过后地基表面平整,再经过七天的养护工作后进行支架的搭设工作[1]。2.2支架搭设与预压地基按照规定的流程处理过后,就可以进行支架的搭设工作了,搭设工作由施工技术人员手工进行,启用吊车来调动工字钢,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来画间距线,并以此为基础搭设支架,保证其测量精致,横平竖直,接头处锁扣锁紧。成功搭设支架后就要对其进行预压力处理,采用分码摆放的方式,以每次递增百分之二十的载荷压力的方法,逐级进行,全部应为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八十,百分之百,消除支架的的非弹性形变[2]。每个级别的加载最短维持三十分钟,全部加载后保持三天左右,测得残余形变量,以获得混凝土重量引起的挠度反向设置支架预拱度。2.3模版安装模版的拼接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来拼装成整体,控制其偏差在要求的范围之内,根据先底座,后侧模的顺序严格进行。单块支座板的平整度要不超过一毫米,安装后各支座的相对高度不超过两毫米,支座与底模的预埋钢要做到无缝衔接,避免侧漏。侧面模板采用吊车安装,各个节点之间使用螺栓连接,与底面模板交界处加垫海绵体,以确保稳定性,并用静电带密封。内部模板要在钢筋绑扎后进行安装,加固以支顶为主,利用丝杆支顶两侧内模的横肋[3]。2.4钢筋绑扎、预应力穿孔钢筋的绑扎与焊接过程要在支架上面进行,与模板的焊接同步进行:底面模板及腹部模板的钢筋绑扎要优先进行,内部模板安装完毕后再进行顶板钢筋的绑扎。主梁的钢筋需要设置为三十毫米的保护层,其他钢筋的保护层约为40毫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钢筋的绑扎不能深入保护层内,防止破坏。预应力筋采用2×8-26-2000-TG/J2500-1558。预应力钢绞线是由二根三根或者七根钢丝线形成的高强度钢缆,并且经过稳定性处理,以便适应预应力钢绞线。在波纹管的安装过程中,接头的密封工作必须做好,这样混凝土才不会堵塞管道,保证钢绞线的正常穿刺,要以底面模板作为标准,测量出相应的高度,并且标识在钢筋上。波纹管使用钢筋定位网片来进行固定,间隔为六百毫米,钢丝网应焊接箍筋,箍筋下垫垫与实际,波纹管安装到位,绑到钢波纹管的顶部,来预防犹豫浇筑时因为波纹管的上下浮动而引发的严重质量事故,并且影响了日后的使用。在砼薄弱部位设置防崩钢筋,保证预应力筋正常张拉。在安装波纹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格外注意避免反复拉伸波纹管,因为波纹管是软管,反复的拉伸容易使得管壁开裂,与此同时,也要额外注意焊接过程中电火花对其的影响[4]。波纹管安装后,检查波纹管的位置,形状和尺寸是不是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波纹管需要牢靠,确保接口处保持正常,波纹管的内外壁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有损坏现象要及时的进行更换或者修补,钢束在张拉端口要预留七十厘米,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安装预应力钢绞线。在进行穿束的过程中,前端口要绑着胶带,将其传入工厂特制的穿梭器材之中,并且在其前段插入五厘米的高强度钢绞线并且用卷扬器拉伸,后端则需要技术人员手工推送,穿束时应注意波纹管接头,尤其要避免因为牵引过快而引发的接头损坏。在钢筋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的过程中,要由人工在钢绞线的两侧进行推拉运动,防止水泥浆偶尔泄漏入通道,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张拉力,给整个施工造成影响。通过梁,钢绞线和波纹管端梁必须紧紧用胶带包裹,以防止雨水生锈的钢绞线。

3质量控制要点

3.1支架施工质量要点在进行支架的搭设之前,首先要对支架的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质量过关,去除不合格的支架配件。要在统一指挥下,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线路的设定,铺垫和定位底座等工作。在加载荷的过程中,要注意其载荷的重量和加载的速率,在地基经过上一级载荷的压力并且凝固之后,再施加下一级的载荷,加载过程要逐级且均匀,需要严格的控制,避免由于局部大重量载荷而引起的基座大面积沉降形变[5]。3.2模板及钢筋质量控制底面模板和侧面模板在拼装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衔接处理,所有的模板必须都要使用特制的油橡胶条,防止混凝土漏浆。在模板接缝不平整度超过一毫米的时候进行磨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平整,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钢筋交叉点要绑扎结实,定位要准确,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用电焊焊接。接口处用扣锁锁紧,沿着纵向线的方面进行交叉布置,绑扎用到的钢筋要往里弯,不能深入保护层中。3.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塌陷度要尽可能减少,避免钢筋混凝土在运输途中出现离析现象,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除了在出口处使用软管,其他部位要尽可能使用钢管,因为其通常在高压高温的状态下工作,避免其软化形变[6]。

4结论

综上所述,道岔连续梁施工不仅工序比较多,而且十分的复杂,很多因素都会对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虽然我做了一些探讨,但是综合起来还不是非常的全面,还需要大家多多探讨和研究,社会不断发展,很多西方先进技术被不断引进,我们也要多多学习,变为己用,希望我国的道路运输事业可以继续健康蓬勃发展,最终处于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GB12254152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2]GB100251223高速铁路道岔连续梁支架法施工技术要点[S].

[3]高速铁路施工建设[2015]2234,高速铁路现浇道岔连续梁施工技术指导[M].2016:100-101.

[4]高速铁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大众教育出版社,2016.

[5]高速铁路现浇混凝土道岔连续梁支架施工技术[M].成都道路建设出版社.2013.

第2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键词 产业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专业特色;交通运输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15-03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立足内涵、提高质量,坚持特色、促进发展,形成了“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办学特色,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紧贴产业需求,谋划专业布局

(一)根据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类专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基于此,学校在已开设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车辆、高速铁道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通信信号、铁道工程技术等铁道运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城市轨道运输类专业,涉及13个专业门类,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结合第二产业稳步发展需求,着力巩固和提升制造类专业

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已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在振兴吉林省装备制造业,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创造大省转变,就必须有大批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智力和技术支撑。学校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在继续巩固制造类专业特色基础上,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铁道机车车辆(内燃机车方向)、铁道车辆(动车组方向)等制造类专业,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适当控制财经类专业发展规模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社会对财经类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而且相对稳定,因此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广泛,就业率比较高。但同时,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在校生规模已处于饱和状态,多数毕业生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且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压力逐年加大。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的财务管理、会计、旅游管理、文秘等专业的设置与招生数量既稳定地保持一定发展规模,以满足产业发展对这方面技术人才的需求,又适时、适当控制财经类专业群的发展规模。

(四)根据产业战略性发展需求,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类专业

根据电子信息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类和电脑艺术类专业为轴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群。

二、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专业特色

(一)在专业长远发展上,突出“特”字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原是铁路企业管理的一所学校,同时也是吉林省唯一一所拥有铁道类专业的学校,因此学校的铁路行业、产业教育资源得天独厚,这就为学校依托铁路行业、产业进行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铁路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学校先后开设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等服务铁路行业的特色专业。由于专业发展定位准确,几年来铁道类专业招生都超额完成计划,目前铁道类专业学生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60%以上。

(二)在专业规划设置上,强调“稳”字

强调特色专业设置的稳定性,稳中求进,确定专业发展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2006年,在确立首批7个招生专业中,4个是铁道类专业,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铁道机车车辆、供用电技术。2007年新增2个铁道类及其相近专业,即铁道通信信号、物流管理(铁路方向)。2008年新增2个铁道类专业,即铁道车辆(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2009年新增2个铁道类专业及其相近专业,即高速铁道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至2009年,铁路行业急需的车务、机务、工务、电务及车辆等方面的7个专业已全部开设,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铁道类专业群。

(三)在专业品牌塑造上,强化“精”字

把握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在专业品牌塑造上强化特色专业的质量与水平,做到少而精,在“特色”基础上力争做到“精”。学校始终把塑造品牌专业、打造精品专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已经建成的7个院级示范专业中,有4个是铁道类专业。同时,这4个专业也是学校确定进行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2008年,学校有4个专业被遴选为吉林省第三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3个是铁道类专业,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与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经过3年的重点建设,2011年3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并被评为吉林省示范专业和吉林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龙头专业。

(四)在专业布局调整上,体现“活”字

全面掌握学校专业布局结构的客观实际,依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调整专业布局。学校深入贯彻“专业紧贴产业”的办学理念,根据铁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及时对特色专业方向、特色专业岗位进行灵活调整,使特色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要。为了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在2010年、2011年开设了与铁道类专业相近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4个专业,使学校特色专业布局调整更加科学、合理。

(五)在专业内涵建设上,追求“新”字

紧扣学校的专业内涵建设进展情况,在专业内涵建设上追求特色专业的创新度;在专业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教法、专业师资培养、专业课程开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等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上,做到及时创新。学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各种专业教学资源及时进行创新,带动了学校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专业科学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的特色专业均形成了符合学生岗位要求,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铁道运输类各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职业技能证书教育及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逐步形成了“三个结合、四个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铁道工程类各专业推行校企合作框架下的“工学结合”、“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铁路企业生产作业时段特点,实施“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满足顶岗实习与企业施工的同步性;电气化类各专业逐步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推行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满足特色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为原则,通过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市场化,建立完备、先进、稳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实现学做一体。学校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建立起来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按照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43个,校内实训基地53个,极大地改善了专业实训条件,保证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也为行业企业人员进校培训奠定了基础。

(三)搭建校企互动技术服务与培训平台

搭建校企互动的技术服务与培训平台,提高企业参与度。学校有效利用校企共建的服务平台,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快了学校“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使专业建设更加紧贴产业发展。每年还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和挂职锻炼,增强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09-

29.

[2]李文锦,王俊山.凝炼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9):67-68,77.

[3]于素芳.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36):22-24.

Exploration 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mand

——The Case of 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 Su-fang

(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lin Ji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 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s vigorously developed transportation specialties, tried best to consolidate and enhance manufacturing specialties, properly controlled the scale of financial specialties and actively cultivat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ies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demand. In the practice of school-running, it actively shaped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deepened talent cultivation reform, boosted practic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and built technical service and training plat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interation by taking advantage of resources.

Key word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第3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课程体系;通信信号;技术体系:专业开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32-02

轨道交通通信号专业包含铁道通信信号和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两个方向,前者主要为大铁路服务,后者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不论铁道通信信号技术,还是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各技术形成设备都自成系统,各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但是都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和可靠性工程领域在铁路信号控制方面的一项应用技术,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有共同的基础。

一、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自2003年至今,铁路建设进入飞跃发展期,其中既包含既有线路的提速、电气化改造和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而新建的普速、快速铁路,又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客运专线的开通,截止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9万公里。由此,带来了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旺盛的局面。随着铁路的不断建设及投入运营,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出现了轨道交通行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各铁路背景院校对铁路专业进行了扩招,并出现了其他院校开设铁路专业的情况。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为长大铁路(指长大干线、支线、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方铁路等)通信信号工程建设和维护而培养铁道通信信号人才的专业,以车站信号联锁设备、区间信号闭塞设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为核心专业课,旨在培养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侧重铁道信号)高端高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在各铁路背景院校均开设,在山东职业学院(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至现在,共计为济南、上海、兰州、南昌、成都等各铁路局及工程局培养技术人才共计约1000余人。经过近几年人才培养经验的积累,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课程体系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三个学科方面的课程,人才培养体系关系见图1。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电工电路分析、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主要包括: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基础、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车站信号自动控制、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

二、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发展阶段,到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建设里程将由2015年的3000公里达到7,000公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急需一批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依据国际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配备标准,每建设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至少需要6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由此可见,未来国内轨道交通从业人员需求量是相当巨大的。

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有区域性特点,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主要以区域培养为主。以山东为例,山东现已开展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总规模约1200公里)。“十三五”期间,山东将加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加快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 启动烟台、潍坊、淄博、临沂、济宁、威海、日照等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因此未来山东省内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会有较大需求量,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开办就显得极为必要。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铁和轻轨等)和维护培养城轨通信信号方向(侧重城轨信号)高端高技能型人才。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关系图见图2,其课程体系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三个学科方面的课程。其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电工电路分析、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铁路信号基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A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系统、城市轨道交通ATP及ATO系统、城市轨道交通ATS系统等。

三、专业开设情况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和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都为轨道交通行业服务,可直接分为两个独立专业单独招生及授课。但从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家又不难看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和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其支撑课程完全相同,因此其基础课程的设置完全相同, 且在个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上也有交叉,因此也可按同一专业招生,其后分铁道通信信号和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不同方向,这样做的优点是:师资和实训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并利于统筹安排,而且还可根据个人爱好及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根据最近就业情况做出最精准判断)做出选择和判断,最大限度避免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的浪费。

四、结语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通信信号技术及装备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既给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随轨道交通的建设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及装备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的将各学科专业知识融合,紧紧地与现场设备及现代通信信号技术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端高技能型通信信号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玲.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与培养改革[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2):12-14.

[2]罗建国,张丽华. 城市轨道交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191.

[3]慕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分析[J]. 现代商业,2013(06):125-126.

[4]韩松龄.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及其解决途径[J]. 经济师,2013(03):247-248.

[5]张洪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定位分析[J]. 职业时空,2014(05):84-86.

第4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石家庄铁道学院科研工作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为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的同时,积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继续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和科技优势,创造新的辉煌。

石家庄铁道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铁道兵工程学院,全军重点院校之一。1984年转入铁道部,2000年划归河北省,是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坚定地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造性地开办了“科研特区”,制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与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在学院形成了崇尚科学、关心科技的良好氛围。广大科研人员以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紧密围绕国防、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坚持以国民经济建设为主战场,铁路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宽新领域,目前已在道路与铁道工程、国防交通应急工程、桥梁、隧道、工程机械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承担了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建设中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科研人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五”期间,学院争取的科研项目、经费、获奖科研成果等迅速增长,先后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军队、科技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电力总公司等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其中作为主研单位参加的“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秦岭特长铁路隧道修建技术”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快速拼装结构技术及其在特种工程中的应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研究及应用”、“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等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的高水平论文数保持持续增长,其中EI、ISTP收录的论文数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高校百名之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石家庄铁道学院科研工作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为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的同时,积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继续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和科技优势,创造新的辉煌。

第5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职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97-04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跟强,这决定了该专业必须基于校企合作,加强团队、课程、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才能取得切实成效。

一、组建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是完成高职教育各项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培养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年龄、职称、学缘、学历、“双师”结构合理,梯队层次明显、治学严谨,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学团队。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坚持走“校企共建、工学结合、产学双赢”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以运输与经济管理系运输管理教研室为基本建设单位,并聘请了铁路局基层站段的行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运输一线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等作为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共育。通过“引、培、聘、兼”等方式发展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结构,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科研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

二、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根本。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此,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培养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需要,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探索实践“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校企互动、以岗导学、职场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互动,合作共建

依托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南宁铁路局、广西沿海铁路股份责任公司、南宁城轨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的规模、设备和技术资源优势,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一是教学基地共建互动,在学院、站段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管共用共享。二是专职兼职教师互动,组织专任教师到共建站段挂职锻炼,聘请站段管理技术人员到校指导,提供生产技术和现场经验。三是生产任务与项目教学互动,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探索“校中站”、“站中校”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探索专业共建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岗导学,合作共育

“以岗导学”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以岗导学”中的“岗”,是指职业岗位(群)需求,即职业岗位特点、工作内容、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导”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铁路行业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共育。一是导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二是导标准,课程标准导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评价体系导入企业用人标准。三是导内容,从铁路岗位工作导出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四是导方法,从行动领域导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五是导成效,以职业资格证获取率、就业率、就业对口率、用人单位的满意率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依据。“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进行铁路运输岗位课程体系改革,引入企业用人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职场实战,合作就业

“职场实战”是践行“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式。一是定岗实习,在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按照铁路运输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学生(员)固定岗位,定期轮换跟班生产实习,学生具有“学习人、职业人”的双重身份,在干中学、学中干。二是顶岗工作,学生(员)作为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以“职业人”的身份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独当一面开展工作。三是柔性社会实践教学,除了教学计划安排的定岗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外,在春运、暑运和节假日,结合专业工学结合以及企业需求,组织学生(员)到铁路站段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实施柔性实践教学,为行业企业、社会服务。在职场实战中,不仅实施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同时校企签订用人协议,顶岗实习结束,企业录用实习学生,学生到站段就业,实现校企育人成果共享。

三、坚持“以岗导学”,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按照铁路运输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任职要求和标准,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岗位课程为总体思路,以精品课程为示范,以核心课程为重点,其他课程配套跟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及特色课程建设。

(一)践行“以岗导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行车、货运、客运等岗位职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强、劳动纪律性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行车岗位、货运岗位、客运岗位课程群为重心,以铁路特有工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构建了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与课程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二)按照“八岗”思路,构建专业岗位特色课程

坚持“以岗导学”,根据“按岗设课、以岗定学、因岗施教、设岗实训、顶岗实习、顶岗工作、选岗取证、对岗就业”的理念与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的岗位学习领域,建设铁路行车、客运、货运岗位(群)具有典型岗位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一体的岗位特色课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从业岗位与课程设置关系如表1所示。

(三)设计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

以铁路行车、客运、货运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采用顺向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思路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按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从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能力和素质为本位、以就业和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岗位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以真实或模拟的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研发“教、学、做”一体的校本教材,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开发方案如图3所示。

四、推行校企共建,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实践教学是专业和课程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与铁路局、站段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实习设备技术和教学技术,为专业和课程改革提供硬件和软件环境,满足本专业各岗位工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训、实习需要。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实习项目的研发,开展铁路各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铁路建设提供教育和技术服务。

(一)校企共建“校中站”,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采用与铁路现场相同的行车信联闭设备,融“教、学、做”于一体。一是在路局和站段的支持下,引进全路最为广泛使用的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和计算机联锁设备,自主设计高度仿真的车站、站场、线路、机车、车辆,建设完全符合铁路现场作业流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铁路接发列车实训室,建设6502电气集中联锁车站16个,计算机联锁车站6个。开展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技能训练,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特殊情况和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进行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技能训练。“校中站”以其设备、技术与铁路现场的高度一致性和仿真性,成为铁路接发列车培训、行车组织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的核心平台,对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等主要行车岗位的教学及培训都能融“教、学、做”于一体。

2.基于“校中站”的信联闭设备,建设高仿真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实现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高仿真CTC系统按照现场使用的CTC真实系统模式模拟一套实训环境,实现CTC的主要功能,并配置基础联锁、闭塞、列控、行车仿真等功能模块,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行车调度仿真平台。通过本系统,学生可以了解行车调度指挥设备的操作使用环境及调度指挥流程,能通过在教师机上设置系统各种故障状态,锻炼他们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另外,开展铁路干部职工岗位技术业务培训,特别是列车调度员、计划调度员、统计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与列车调度指挥紧密相关的岗位工种的技术业务培训,以及站段、调度所主管干部的技术业务培训,可以为行业提供铁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技术比武、生产运动会等方面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3.路校合作共建校内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培训基地,教学与培训资源共享。学院与南宁铁路局加强校企合作,在学院共建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培训基地,由铁路局提供2台IBMB80小型机,并安装铁路正在推广使用的信息系统软件“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现车管理信息系统”、“车站18点统计系统”,系统功能、操作程序都与铁路现场工作任务、业务流程一致,使其具有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系统更新、升级调试等多种功能,为开展具有铁路工作情境“教、学、做”一体的技能实训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校内实训内容与铁路岗位要求的对接,确保“校中站”与现场车站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共建“站中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铁路企业站段资源,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站中校”。选择铁路行车、客运、货运、行包业务量适度,技术装备先进典型,运行良好,管理科学规范的铁路站段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6个。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周期与高技能人才岗位技能培养要求,利用站段设备设施及生产环境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践课程校企共建的教学改革,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课程站校共建,体现铁道运营专业“产学结合”办学特色,与共建站段签订共建协议,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实习基地正常运行,站段每年都能按教学计划完全接收本专业学生的实习,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铁路站段在生产、设备、技术、师资等实践性教学资源上的独特优势,使学生能够在现场实际工作环境中实习,执行规范的职业标准,由站段兼职教师全程讲解和指导,把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职业能力,也有利于感受铁路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稳定的从业心态,适应铁路站段运输一线岗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铁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具备较强的纪律性和安全意识、较好的服务意识、规范的职业礼仪、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加强顶岗实习工作,实现路校合作共同育人,做到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对口接轨,与共建站段特别制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课程路校共建方案,协同实施,切实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站中校”的作用,为站段干部职工提供技术业务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职工继续教育、在职学历教育等服务。

五、 专业建设成效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努力建设,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科研立项课题研究、教科研论文、教学竞赛、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成效明显,成绩斐然。本专业是学院的优质专业及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点。

(一)造就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

几年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经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热爱教学工作、治学严谨,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学团队。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同时被评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二)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依据铁路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按照真实设备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生产氛围与教学环境相融合的建设思路,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实习设备技术和教学技术,建成了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科研为一体的“轨道交通运营与工程技术”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涵盖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群的各岗位工种的专业实训室。

(三)教科研及教改卓有成效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行产学研结合,科研与教学相互促,以教科研及教育教学改革为专业建设的推动力,在立项课题、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论文、教学竞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几年来,专业教学团队主持研究自治区级立项课题8项,参与自治区级、市级、院级课题12项,院级教改项目6项;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20余,拥有教育部精品教材1部,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及其他科技期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教改论文20余篇;专业教学团队在各级各项大赛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院级各项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等。

(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志。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近几年的建设中,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一是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荣获佳绩。在“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接发列车技能大赛”中,专业代表队在激烈竞争中以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沉着果断的应变能力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二是毕业生职业资格证获取率高。近几届毕业生参加南宁铁路局组织的中级客运员、中级货运员、中级信号员(长)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优秀率和通过率都较高,综合通过率达到95%以上。三是毕业生就业率高及就业质量高。近几届高职专业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就业率)分别达到99.4%、99.6%、100%;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为铁道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的相关工种,就业对口率均达到100%。四是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高。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劳动纪律、敬业爱岗、团队精神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满意度在95%以上。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因铁路而生,依铁路而长,伴铁路而兴,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两同步两结合”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与铁路发展同步的专业建设理念,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同步的专业建设定位,教学服务与行业需求结合的专业建设责任,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专业建设品格,积淀了具有浓厚铁路色彩的校企合作、以岗导学建设特色,并凝聚成专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彭进.构建基于岗学对接的铁道交通类专业课程教学系统[J].广西教育,2011(43)

[2]王振国,朱健.依托企业开展高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12)

[3]周群.基于以岗导学的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TSZY115)

第6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于铁道运输专业毕业生的自荐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的名字叫XX,我是XX铁路工程学校铁道运输专业XX年毕业的一名学生,现仍在等待就业机会。

XX铁路是XX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线路所经地区是我国XX的重要基地。铁路建设等级为地方铁路X级,线下工程预留国铁X级条件。XX铁路的修建对促进我市、XX市的经济发展,缓解XX铁路运输压力,从根本上解决沿线地区物资外运问题;对带动沿线各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校的四年,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铁道运输的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深造,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毕业后留校当老师的两年做学生管理工作也让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的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学校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拓展:1、铁道运输经济专业简介

铁道运输经济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铁道运输经济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在高速铁路从事行车指挥、客运服务与营销、日常生产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专门人才。铁道运输经济专业主要学习铁路运输经济地理、运输营销、运输组织学、物流管理、铁路运输会计、财务管理、运筹学、现代运输信息技术、运输成本管理、铁路运输人力资源管理、铁路运输经济活动分析等课程。铁道运输经济专业培养能从事铁道交通运输业经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铁道运输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包括国营铁路、地方铁路和城市铁路)、地下铁道、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工程等部门从事铁路信号技术工作,其业务工作范围是,从事信号设备维修养护、技术开发等工作,从事信号设备工程施工和大修改造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素质,还可到相关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铁路设计单位从事工程设计工作。

3、铁道运输经济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xx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规划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将由客运专线相连,路网布局和西部新线建设进一步完善,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进一步加强,主要繁忙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离,行车速度进一步提高。“xx”期间,我国新建铁路17000公里, 20xx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万公里,铁路建设现已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7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键词】铁道通信信号;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Abstract: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es of the railway and the city track traffic, proposed the necessities in railway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of Higher Vocitional Colleges in constructing and reforming. following the seven respects,show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the way in constructing and reforming through .

Keywords:railway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talents training.

近年来,随着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大力建设和跨越式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建设和发展,使中国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进入铁路信号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领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正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因此维护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显得非常重要,而维护这些设备的信号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对高职院校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进行改革显得刻不容缓。

下面从七个方面谈谈高职院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建设和改革:

一、人才需求

近年来,由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建设,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尤其是泛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多,好多线路也正在大力建设之中,因此对本专业的技术人才需要来说,形式还是非常好,对本专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随着铁路和地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适应以后就业岗位的需要。针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学生主要针对泛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需要,以及各个地方铁路和专用线以及全国各个工程单位电气化局的需要。针对不同单位的需求,也可以进行订单式培养。

三、实作理论一体化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生的实作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方面因逐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可带学生到实验室上课,面对设备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学完后进行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这样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校企一体化,共建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多的服务于地方。由于在教学方面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建设更多的实训基地来满足教学的需求,而这些实训基地也应适应现场设备的发展。因此,学校应积极与铁路局电务段、地铁、轻轨以及电务工程公司相互联合,请这些单位来校共建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相互交流,让学校了解企业的需求和需要,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另一方面,建好后可以作为现场工作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场所,这样共建的实训基地既可以为学校用,也可以为企业用,对于学校来说就能够不断地适应现场的需要,更好的培养学生为地方企业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作为职工进行培训和技能鉴定或者技术比武的场所,达到了校企一体化。由于共建的实训基地是能够满足企业现场需要的,因此可以利用共建的实训基地更好的进行订单式培养。

五、专业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方面,要注重共同合作。专业老师应能够掌握每门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但应专攻某一两门,这样在老师的理论水平全面发展的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特长的一面,相互结合就可以构成一支强大的专业教学团队。另外,老师要不断的深入现场学习,除了在共建实训基地时进行参与外,应适时派老师深入现场学习,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在专业带头人方面,除了要有一位在铁道通信信号行业有影响的资深教师外,应聘用一名在铁道通信信号行业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起引领专业建设,推动专业发展。

六、学生的评价和考核

由于高职院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适应于现场铁路信号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各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动手能力显得很重要。在考核方面,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可以通过“讲、练、考”循环进行。“讲”是指由学生说出设备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电路的动作程序等知识内容;“练”是进行实践操作练习,主要指对信号设备的操作和对信号设备的维护维修;“考”则模拟技能鉴定的考试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按照行业内各岗位的技能要求制定一套考核题目和标准。在评价和考核方面,每年可选择一到两门核心专业课从出题、监考到给出成绩均有企业负责,包括实践性教学,这样可形成多元化的评价。

七、与中职教育衔接

加强与中职院校的衔接,探索培养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聘请相应的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与中职合作制定衔接的课程标准。学院与中职院校可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培养,部分中职毕业生完成三年中职学习,通过升学考试可进入我院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分别取得中职和高职毕业文凭。

信号技术是支撑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特点,决定了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随着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企业不断的进行改革,不仅是设备方面,在人员管理等方面都不断的发生着变革,尤其是近年来铁路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致使铁路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要适应现场发展的需要,要不断的壮大成长,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是其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第8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铁道工程、施工管理

一、铁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根据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术语定义,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主要是在明确的质量方针指导下,通过对提出的施工方案和主要资源配置的相关计划,实施 ,检查和处置等方面,进行施工质量目标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系统管理过程。由此可见,铁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其主要特点是:是由工程项目的工程基本特点和施工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必须考虑和适应以下特点,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1、铁道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的生产的特殊性:

⑴铁道工程的施工具有一次性,工程施工整体竣工后很难做出修改――“牵一发则动全身”的特殊性。

⑵铁道工程施工具有固定性,但是施工生产和施工人员的配备具有流动性,一定程度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⑶施工产品具有单件性,铁道工程的施工不像楼房等建筑物施工需要很多不同类型的配套设施准备,铁道工程的主要施工配件产品类型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便于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⑷铁道工程的施工具有预约性,需要管理者处理好施工的进度和完成时间,确保铁道工程保质、高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⑸铁道工程施工的单位工程较多,施工线路长,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铁道工程施工特别易受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铁道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主要特点

⑴铁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因素比较多:既要处理好施工人员和管理者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定期检测与监督,同时宽轨之间的联合度对铁路整体工程的完工尤为重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⑵铁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难度较大: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者只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常识,和相关建筑物的特点。但是,因为铁道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铁道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者需要具备较专业性的铁道建设知识,从事管理者一般都是铁路建设方面专业的研究人员。

⑶铁道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比较高:小到一个螺丝配件的贴合度,大到宽轨的整体联合度等方面的施工质量都要有严格的管理要求。

3、铁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应着重强调对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者要注意在边施工边检查边整改的同时,切记及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和认证记录,以便竣工后的高效验收。

二、做好铁道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

铁道工程施工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工作的切实实行而实现的。要想实现工程的施工目标就必须做到对铁道工程施工全过程且多方面的施工管理。

1、建立健全的工程施工管理部门,管理内容的设置要包括对施工组织队伍和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施工人员构成,铁道工程施工各方面职责的有效划分,施工工作有关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

2、铁道工程施工合同签订的管理。这方面内容主要涵盖:工程施工投标前期的相关工作管理;施工合同签订具体事项的分析;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有效的管理;施工过程中合同的变更管理;合同双方违反规定后相关的索赔管理等方面内容。

3、铁道工程施工目标的控制管理,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人员成本和施工所需物资成本的管理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风险和竣工后风险的控制管理。

4、铁道工程施工计划的管理,主要涵盖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总体规划的设计管理;施工工期长短的计划管理;施工成本计划的管理,所用施工物资等方面资源的计划管理以及合理优化配置施工资源的计划管理。

5、做好铁路工程竣工后的管理,涵盖工程竣工后的验收、运行准备工作和竣工后移交等方面的管理;工程竣工后的评估管理,主要包对工程施工的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工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讨论与管理。

6、做好对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所需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管理。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也同样是做好铁道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物资有效使用的基础和依据。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是施工物资在采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对物资采购的种类、数量、规格、质量、订货时间和价格以及供应商的确定。当前,我国的铁道工程施工管理在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主要因为施工物资的采购计划具有一定地可变性,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物资的计划管理,减少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物资消耗,减少施工成本。通过不断地管理实践证明,铁道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只要加强多方面的计划管理、物资的有计划采购、掌握主要的物资货源,运用最少的资金,提供更多的物美价廉的生产要素,才能使工程的施工顺利、高效进行。

三、展望铁道工程的施工管理

总之,铁道工程的施工管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组织与配置、技术的支持与引进管理、成本的计划管理、施工所需物资的采购计划管理、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等方面。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化建设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应更上一个台阶,铁道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也应趋向现代化、全面化、高效化,形成较完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对以往旧的施工管理模式应批评的继承,推动新旧管理模式的有效衔接,促进新发展形势下,铁道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铁道工程建设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生,聂建国,陈艾荣,陈惟珍.《既有铁路钢桥的系统疲劳可靠度评估》.[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赵铁生.《工程项目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3]毅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4.

[4]朱女燕.《建筑施工组织》.[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第9篇:铁道建设技术范文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管理;途径

引言

铁道工程涉及到的现代施工技术非常繁多复杂,铁道施工技术工作作为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铁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铁道工程建 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分析,找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快速解决,以便更好地进行铁道工程建设。目前,我国铁道工程施工管理正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下是铁道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要点:

1、文件与图表的管理

在铁道工程施工技术中,文件和图表是铁道施工全过程重要的原始依据,其发挥的作用贯穿整个工程施工。如管理不善导致文件或图表损坏、丢失,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在进行铁道施工时一定要做好文件与图表的管理工作:首先,安排专人负责各类铁道施工技术文件和图表的存档,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其次,做好台账,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快速查找到需要的文件。此外,在收集到施工文件和图表后,要认真浏览,如有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1]。

2、设计资料审核工作

在铁道施工正式开始之前,要做好包括设计图、所需材料数量等在内的设计资料的审核工作。铁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难免遇到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过失,设计人员或施工人员一旦在工程数量、水灰比、土方石数量等关键问题上产生疏忽,且问题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势必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技术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做好设计资料的审核工作。

首先,施工技术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在收到设计图纸后,要通过浏览图纸明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遇到不理解或存疑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对于工程本身的数量、尺寸等硬性指标要熟稔于心,以便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要做好设计图纸的复核工作,并做好记录和备案。明确设计图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是否与预算吻合。校验准确后,做好记录,以便日后查询和审计。

3、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铁道工程施工技术而言,做好交底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都有着重要作用,交底工作不但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交底工作出现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甚至造成返工。因此,在铁道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交底工作。首先,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和监理部门都要参与到技术交底工作中来,保证每个部门都对工程有深入了解,且能够达成共识,交底工作包含的内容一定要完整、准确。其次,在进行交底工作r,要做好相关记录,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和数据,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性,以便日后更好的检查与运用。

4、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是铁道工程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意义重大。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施工人员首先要进行做好材料、项目的核算,并建立台账。材料核算包括:三大材、特殊材、专用料。依据施工经验和科学计算,通过工程数量核算出相应的材料用量,并确保低误差。此外,针对施工组织内容,要确保其满足标准、符合要求,施工组织内容主要包含编制依据,上报要求、工期安排等[2]。

5、施工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是确保铁道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对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施工测量时,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对于铁道工程施工进度具有直接影响。施工人员只有自身专业技能过硬,并在测量中保持一颗极强的责任心,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在施工开始前,相关人员要对水准路线、线路中线和工程数量进行复核,并和设计文件和图表对照,一旦发现纰漏或出现任何问题,及时与设计部门沟通,并快速解决,做好记录。基桩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控制线路走向及标高的重要作用,但它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损坏或者丢失等现象。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护桩、绘制示意图势在必行。另外,细节决定成败,做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测量工作十分重要,保证测量误差在实际规范允许范围内,并做好记录。依据铁道施工实际需要,合理选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设备,并定期矫正设备,以确保测量数据准确。

6、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是整个铁道施工的核心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其能否沉着冷静的应对复杂的施工局面,保证整个施工按照预定计划有序开展。对此,施工负责人在进行施工管理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组织内容完整,依据施工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措施建设。其次,施工负责人要频繁亲临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指挥施工进程,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序问题、技术难题等,并综合考虑施工环境、资金条件等多方因素,及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7、施工材料检验

铁道施工建设离不开钢材、水泥等材料,在应用这些主材时,一定要认真检查其是否具备合格证,并且通过相应的实验检测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对于混凝土等材料,要重点检测其配比是否符合标准;妥善保管砂浆,到期及时送检,以免耽误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

8、工程验工管理

验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是对一段时间内施工工作的检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工,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最短时间内加以完善,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符合要求。

9、文件管理和竣工总结

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多包括文字和图表在内的文件,这些资料是铁道工程的原始依据,一定要确保内容准确完整,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做好分类、存档。施工中要主动记录和积累资料,方便日后撰写总结报告等文字内容时有章可循。

全部工程即将竣工之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整理资料,客观如实撰写技术总结和工程总结。待主体工程彻底竣工后,技术人员要以原始资料和数据为依据,做好竣工文件的编制工作,并快速报审。

结语

综上所述,铁道工程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项目,涉及到多种施工技术,只有在文件和图表管理、设计资料审计、施工测量、施工技术交底等各个环节做好施工技术管理,进一步深化、细化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按时竣工,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促进我国铁道工程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