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智能医疗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医疗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医疗调研报告

第1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2010 CIO领导力论坛10月20日在武夷山召开。论坛就CIO如何在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更好的利用新技术和新的业务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会上,基于IBM《2010年全球CEO调研报告》以及2009年全球CIO调研了《驾驭复杂环境―对CIO的启示》报告。该报告指出:当前,CEO普遍表示目前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转型和变革正在成为新时代的特征和焦点。而针对日益增加的特殊复杂性问题,CEO正在通过展现创新的领导力、重塑客户关系和构建灵活的运营三大策略来积极应对。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管理、创新等各个领域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CIO已经在CEO实现企业变革战略,推动企业创新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启示可帮助CIO成为推进企业转型的变革推进者,并更有效地充当首席级高管间的策划者、推动者和协作者。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易博纳(Bernard Elharrar)先生表示:“为了协助CEO成功驾驭复杂环境,CIO需要承担全新的责任,为CEO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成功掌握未来的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性增长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希望这些观点能对中国在建立和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中带来启示,更好的帮助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们预见未来市场的变化,在复杂的环境中赢得竞争优势。”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监鞠立表示:“CIO一定要了解自己企业的业务模式,而且应该努力在管理层争取一席之地,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创新的领导力。CIO们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任务繁重,所以需要外部的力量来协助。IBM已经做好准备,GTS将凭借全球多年的行业服务经验,愿意与中国的CIO携手一道成为中国企业创新的合作伙伴。”

爱克发DR亮相

CMEF沈阳医博会

第64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在沈阳召开,爱克发医疗为此届盛会带来了全新的DR产品 DX-D300。10月12日上午10点,爱克发医疗影像部亚太区总裁刘思扬宣布DX-D300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是爱克发公司继CR、打印机和医用胶片等拳头产品之后又一重要里程碑。该款DR应用的是迄今为止业界最前沿的139微米平板技术,配合爱克发首创的智能图像后处理技术MUSICA充分发挥其卓越的成像能力。同时,通过最先进的新一代NX工作站,它完美地结合了X光机操作与图像后处理的操控流程,更能无缝整合爱克发CR系列产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台工作站同时处理DR和CR图像。

凭借其百年传统医疗影像经验,加上二十多年来领先的数字化医疗影像技术,爱克发崭新的DR(DX-D300)系统在为医院提供最优质医疗图像的同时,协助医院提供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并为广大患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IBM 2010年大中华区研发中心开放日在京举行

第2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2017年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为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含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三种医养结合模式:

1、整体照料模式。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如天颐和养老院和区养老中心先后引进华泰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二是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一级医院增设养老病房。如学府医院和长江医院建设了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另外我区明丰医院将部分病房改建为自费养老病房,收治了一批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

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如几年前康泰养老院建院初期就与邻近长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长江医院在康泰养老院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老人以及周边居民服务。

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还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在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工作协同力度。

2、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指引不明确。目前我市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区级政府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如,我市对内设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除现有医保政策外,没有来自财政和民政方面的资金补助,在实际运营中也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又如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首先要解决下属医院纳入医保结算问题,但实际上医保资源有限,民办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能搭上医保的车很难。

3、优质资源少,提升标准高。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区24家区管养老机构绝大部分为民办,除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天颐和养老院、康泰老年公寓等4家实现医养结合外,其余规模较小的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尚没有力量自建内设医疗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

4、社区医养服务总量不足,居家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受到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影响,目前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三、对策建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人们在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必须依靠全市乃至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其中涉及的制度和政策不是区级层面所能改变的。但就我区来讲,面对21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力争成为全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试点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一是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区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6年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之一,成为惠及全区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民政、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政策措施

全方位的政策导向是保证医养结合模式顺利推进的基础,据报道,国家民政部已经协调卫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也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我区应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我市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对医养结合专门机构的政策优惠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在土地使用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同时强化对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用途。在机构管理方面,尽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更多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在市场准入方面,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重要内容,对由医院转型的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老人护理院给予审批;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给予审批,并加大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很高,政府应探索建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使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均可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包括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建设经费、床位资助、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方面与公立机构相同政策;在水电气热费用上与居民价格持平等。另外,除公立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严格执行政府价格政策外,其他服务主体可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或供需双方议价,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营。在社会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激发医养结合市场的活力。在金融支持方面,应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尝试设立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南开区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3、结合区情实际,完善服务方式

在统筹推进现有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形成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鼓励有条件的区属一、二级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疗护理病房,可借鉴上海市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护理站、医务室补贴10万元;门诊部、护理院补贴50万元),招用专职医护人员按医护人员数乘以上年度全市最低工资40%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合作,会同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增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三是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在全区新建、改建23所医养结合护理院(或称失能老人医护养老中心),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问题,也使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的安度晚年。

4、发挥科技优势,推动服务创新

将医养结合纳入智慧南开惠民工程,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化进程。一是在南开区养老服务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来自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资源,打造老年人群数字化健康管理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管理服务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老年人群健康情况动态数据,并通过三方的有机结合形成大数据库,推动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二是广泛复制昔阳里社区经验,建立居家养老一键通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等多种载体,推广应用家用健康检测、治疗智能终端,实现网络覆盖。三是引导电子信息企业投资养老市场,与专业医疗机构对接,开发可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开展远程医疗监控服务,实现个人健康管理。

第3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智慧社区什么样?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基础细胞,智慧社区就像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向我们展开着一幅幅智慧化的生活美景,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便捷、舒适、高效。

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

信息化背景下,智慧社区在引领居民生活走向安全、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倒逼社区管理者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在此背景下,诸多智慧社区结合自身特色,创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北京团结湖街道为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施“智慧网络”管理模式的街道。

该街道在城市管理网格化的基础上,将本辖区划分成多个网格,使每一个社区居民都可以亲身加入到社区的管理之中。具体来说,网格管理平台是在以往楼门组长管一栋楼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向居民们提供动态的网格选取模式及动态的项目管理方式。居民只需在社区手机服务平台“掌上团结湖”客户端的“智慧网格”板块中点击申请管理的区域,通过工作人员后台审核后,就可成为网格格长或网格管理员,利用手中的手机对所负责的网格内发牛的问题进行卜报。

网格管理功能实现了居民既可以选择对虚拟社会又可以选择对实体空间的双重管理,解决了以前网格管理仅集中在政府层而的问题,使社区百姓人人都可以成为网格管理员。居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申请不同的管理职位,比如擅长文化、网络等领域都可以参与申请,如此充分调动了辖区内居民的管理积极性,形成了政民互动的良好管理模式。

说起小区高空抛物,很多人都深恶痛绝,不仅破坏了小区环境,还存在着坠物砸人的安全隐患,更糟糕的是还无法找到乱抛垃圾的人。如今,这样的担忧将不会再有。日前,江苏无锡市蠡湖街道的智能化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正式投用。记者在首个试点的美湖社区看到,4G网络的全覆盖,成功实现了移动视频实时传输、车辆违停智能处理、占道经营智能处理、高空抛物智能处理、车辆GPS实时定位等管理服务。

只见该小区通道内一辆占道停驶的车刚停下不久,就有一辆单兵执法车前来指正。原来,这辆车的停靠情况已经反映在智能监控中心的屏幕上,社区安装的276个探头将每个路口、角落的情况都摄录了进来,解决了传统城管执法过程中的取证难问题。同样有了这个系统,无论小区内哪个楼幢的窗口丢出高空垃圾,都会立刻被系统捕捉并记录下抛物线轨迹,通过屏幕回放,迅速抓拍报警、传输图像,这对于迅速抓住并及时教育抛扔者非常有效。

据蠡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袁利根介绍,蠡湖街道将借助“4G智慧城管”系统,通过3至5年的努力,逐步将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打造成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为构建幸福蠡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家庭养老:安全防护智能化,贴心化

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石门二路街道,是上海市信息委设立的“智慧社区”试点街道之一。针对区域内老宅多、老人多的特点,街道新近开发了居家养老“安防五小件”,并免费为社区内纯老家庭、困难老人家庭安装。老人们成了“智慧社区”的最早得益者。

这天,家住新闸路888弄11号楼的李阿婆家里,突然发出“嘟、嘟、嘟”的警报声。几乎与此同时,家中电话铃声响起,李阿婆的儿子来电,说是自己手机接到了语音提示:“家中泄漏煤气”。李阿婆这才想起,灶上还煲着粥。她冲进厨房 看 一溢出的汤水扑灭了火苗。李阿婆刚关掉燃气阀,那边又响起了“梆、梆、梆”的敲门声,一开门,只见物业经理、楼组长、居委会主任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幸亏装了个烟雾感应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里提到的烟雾报警系统,是“安防五小件”中最受老人们欢迎的一项。此前,街道做了一份调研报告,结果显示:社区内独居老人多、纯老家庭多,老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家中泄漏煤气或失火,而自己却浑然不知或无法求救。

为此,街道与电信部门联合开发了烟雾报警系统,它由感应器及电话网络组成,一旦屋子里的煤气或烟雾超过一定量,系统就会自动连接相关6人的手机,进行报警。这6人包括:社区平安值班人员、居委党总支书记、物业主任、居委块长、老人家属和子女,及预先设定的相关人员。试点一个月,先后有近三十户独居、重残、无业的老人家里免费安装了这个报警系统,老人们说:“年纪大,记性差,腿脚也不灵活,有了这个报警系统,就不怕‘万一’了。”

同时,为解决辖区患病老人看病难、花费大的难题,街道又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发了“远程健康监测仪”,方便老人们自测血压、血糖、心率,数据同步传送至社区医生电脑中,一旦有异象,医生主动上门。目前,社区中已有20多户独居、重病老人免费安装了“监测仪”,多位老人在出现危险状况的第一时间得到了医牛的及时救助,化险为夷。明年,这台负责生命安全的“监测仪”有望落户社区内所有重病老人家庭。

据介绍, “安防五小件”还包括能远程视频监控老人安全的“全球眼”,凭卡可享受日托所照料及在社区食堂优惠用餐的“一卡通”,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上网查询、预约、办事的社区触摸屏等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安防五小件”先期会对社区内的高龄独居老人、重残老人、纯老家庭先行免费覆盖,今后将逐步对有需要的社区家庭实行有偿覆盖,并给予价格优惠,为“智慧社区”构筑全方位的安防线。

“就拿全球眼来说,现在主要用于家庭内老人的安全防范,普及后还能实现对儿童的安全监控。”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文杰说,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远程实时查看家中的情况,可以了解家中的老人、孩子的活动情况,特别是在寒暑假,如果孩子独自在家,父母能远程监控并进行安全提示,一旦发生危险,能及时发现或查明原因。父母也就能更安心地工作了。”

智慧医疗:让看病就医不再繁琐

在医院看病,各种的排队、来同奔波着实让人疲惫不堪。但在上海古美社区里,患者在家就可以挂号、上网查看健康记录、接受远程会诊,从挂号、交费到看病、拿药都不用等,一系列的信息化应用为患者节省了不少时间和开支。

古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仅有8100平方米,该中心覆盖常驻人口4.7万户,但其门诊量接近或超过一个小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量,每天的门诊量有2000-2500人次。要保障患者满意度不降低和医疗质量,就需要有出色的服务质量,因而自2007年起,占美社区卫生中心就开始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合作,合力打造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项目,如今,智慧医疗已经初具规模,辖区内所有居民都能享受高效便捷的“无线数字医疗”服务。

我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中国电信无线远程健康服务是用于个人心电、血压、血糖等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监测及共享的综合无线网络健康管理平台。患者通过远程健康监测网络,只需将个人的体征数据采集、上传,就能够得到远程监测中心的专业处理结果及建议。服务中心还有一套国内领先的全自动取药系统,通过它,病人最快只要8秒钟就能完成自动取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张惠良介绍,这套投入100多万元的自助取药系统,能够在患者缴费后,自动把药品准备好,患者在自助拿药窗口的刷卡器上一刷健康卡,药品就出来了,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降低了取药的差错率。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无线门诊输液管理系统采用条码化、无线化技术取代了传统输液流程中大量的纸质化工作,利用物联网呼叫终端进行医患沟通,整体优化了传统输液工作流程。输液患者只要在自助终端上选好自己喜欢的位置,等着护十拿着药瓶走上前来,用手中的无线PDA终端扫描病人的座位条码和药瓶上的输液条码,确认完成后,即可扎针。省去了病人自己去药房排队取输液瓶,然后再拿到输液室等着吊针的各种麻烦。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与线下同步

上海闵行区平南路的欧风花都小区是上海市的首批“智慧社区”,自从居民们的家里电视安装了“闵行智慧社区”频道,生活就开始变得更简单、更美好。

74岁的叶银莲是小区88号楼的住户,每次买菜前开电视,查询当天菜价信息,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阿拉用得最多的是看菜价,这里介绍闵行好几个菜市场的情况。”当天,梅陇镇的菠菜最便宜,每500克3.5元。屏幕侧栏还显示了前一天菠菜均价每500克4.5元、当天均价4. 58元。“听说这是闵行物价局的第一手资料。我比较过,蛮准的。”叶银莲一般去九星菜市场和虹莘路的马路菜场买菜,出门前比比价就不容易被宰, “岁数大了,不方便到处跑了。以前跟邻居交流,发现自己有的菜买贵了,心里很不舒服。现在,小菜价钿我心里煞煞清。”

叶银莲还说,“闵行频道”的“在线管家”功能,真正为老年人送服务上门,包括物业维修、家电维修、超市购物、法律咨询等。其中, “超市购物”她家用得最多, “以前家里米吃完了,儿子还没下班,我和老头子只好自己去买,很吃力。现在好了,可以在线订购。”只见她点击“超市购物”,1分钟后,家里电话就响了,对方问“需要订购什么产品”。购物地点目前仅限联华超市,一般一两天后货物送到,购物满50元就能享受免费送货。而读高中的孙子常到奶奶家度周末,周一早晨叫出租车一度让叶银莲特别头疼。“现在只需要按一下遥控器,就能优先安排。”

我们相信,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市民都能够享受到这种方便快捷、低碳环保、经济实惠的时尚生活新方式。

记者手记

智慧社区建设要量力而行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智慧社区作为现代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近年行业的热点。

建设智慧社区,并不局限于只是社区的信息化,它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创新社区建设的模式,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与管理中来,实现城市管理、政府职能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而今,智慧社区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大力发展智慧社区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用好信息化、用好智慧的产品,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笔者认为依然值得深思:

首先,需要加强智慧社区的顶层设计。建设智慧社区关注的不是一个方面的事情,而是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效益,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各级政府对智慧社区到底怎么发展,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同时,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各级政府要紧密结合区域实际,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起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推进体系;

第4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俄罗斯互联网市场总收入为5537.9亿卢布,预计在2012年的增长率将达到30%左右。整个互联网及其从属市场在2011年的总收入为25200亿卢布,占到了GDP的4.62%。在互联网市场中各个行业的增长情况也不尽相同。

2011年,俄罗斯云计算市场总规模实现18.9亿卢布。该市场在2010-2011年间增长了46%。专家预计,在2011—2012年期间,该市场仍将保持同样的增速。在云计算市场规模迅猛增长的同时,逐渐放弃“打包”软件以及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促使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量也随之迅猛增长。新公司是云服务的最佳客户:在减少公司开支的同时,云可以为公司提供快速增长的可能性。

据悉,此次互联网经济调研将电子商务市场划分为几个领域。其中,2011年,电子贸易市场总收入实现1667亿卢布,预计2012年同比增长率为32%。市场专家特别指出了该市场的高度集中程度:俄罗斯三大支付系统——money.yandex、Webmoney和Qiwi在全部市场中的份额占到了80%。调研结果显示,在2010-2011年间,该市场同比增长率为34%,2011—2012年的市场同比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2%。市场参与者认为,电子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在于积极参与网购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多。在5200-5500万俄罗斯网民中,目前还只有1/5用户通过互联网完成购物。

2 西班牙电信发力数字新业务

作为欧洲第一、全球第五大电信运营商,西班牙电信2011年全球总收入为628.37亿欧元,同比增长3.5%;今年一季度更是一度超越中国移动跃居全球第四。近年来西班牙电信的良好发展,一是源自拉美地区继续保持业绩增长的引擎地位,二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带动了公司数据业务收入的增长。2011年,西班牙电信全球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率为19%,其中非短信数据收入增长高达38%;在当前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数据业务的发展对于收入的稳定增长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抓住数字世界的战略性机遇、推动数据业务发展,西班牙电信2011年9月设立了负责为集团寻找新增长点的创新业务单元Telefonica Digital。

据了解,Telefonica Digital包括三大部门:数字新业务部负责包括金融服务、M2M、电子医疗、广告、视频&媒体、安全、云计算在内的西班牙电信7大重点数字业务;战略及业务发展部负责西班牙电信的风险投资以及创业孵化计划,同时也负责西班牙电信旗下的在线教育和培训解决方案公司Telefonica Learning Services,以及在线商业智能公司Telefonica On the Spot Services;产品开发与创新部负责西班牙电信的R&D&I(研发、创新)工作。

3 新加坡禁发垃圾短信一条重罚1万新元

新加坡国会近日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案,禁止向个人发送市场推广类短信等垃圾信息,违法发送垃圾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可能会被重罚100万新元(约合514万元人民币)。

新法案由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提出,旨在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盗用或滥用于市场行销等用途。

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雅国说,新法案将增强新加坡作为区域信息处理枢纽的竞争力,也有利于缓解个人信息滥用给新加坡人造成的困扰。

新加坡政府将成立个人信息保护署,负责处理这一法案的相关事宜。人们可以在政府建立的名单上注册,机构或个人将被禁止向名单上人员发送垃圾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以营销为目的的电话、传真、文字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等,也包括通过微信等方式发送的信息,但不包括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发送的短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署可以对违反法案行为施以不超过10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514万元)的处罚;向名单中的号码发一条垃圾短信,可能面临最高1万新元(约合人民币5.14万元)罚款。

新法案适用于所有私营机构,但不包括公营机构,因为许多政府部门已有比新法案更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新法案规定,任何机构在收集私人信息时都必须征得信息所属人的同意,并告知收集信息的用途,但不包括用于研究、医疗和新闻用途的信息。

新法案将在2013年年初生效,2014年年中起正式执行。

全球移动用户渗透率仅45%5年内将破40亿

据美通社报道,GSMA日前公布了一项历时多年的全球性研究报告的结果。据预测,到2012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渗透率仅达45%;受发展中市场增长的推动,全球移动用户未来5年将突破40亿。

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在内的移动连接总数到2012年第四季度将达到68亿,若不计M2M和不用的SIM卡,则将达到59亿。平均每个用户使用1.85张SIM卡,由此全球移动用户总数到2012年第四季度将达到32亿,未来5年内将增至40亿。2013年基于总连接的全球渗透率预计将超过100%,而移动用户渗透率到2012年底将仅达到45%。

研究报告发现,受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农村(估计未来5年人口将达到18亿)当前“未连接”人群需求的推动,未来移动用户将实现增长。发达国家用户渗透率到2017年预计将超过80%,增长速度预计将会放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用户渗透率预计将由2012年的39%增至2017年的47%,成为推动未来5年全球移动发展的最大因素。

数据显示,欧洲移动渗透率在全球最高,丹麦、芬兰、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平均用户渗透率已快接近90%。目前非洲渗透率最低,2012年仅有三分之一的人订阅移动服务,此比例预计到2017年将增至40%。亚洲用户渗透率达到40%,预计到2017年将增至49%。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中国未来5年的用户渗透率将由43%增至52%。

5 孟加拉国迈入3G时代

孟加拉国国营通讯公司Teletalk日前在达卡举行3G网络商用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孟加拉国步入3G时代。

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在仪式上致辞时说,引入3G服务后,手机用户将能享受视频电话和高速的互联网服务,这将加快信息和数据的传播。哈西娜在仪式上还试用了一部3G手机,与总统齐勒-拉赫曼以及达卡Azimpur女校的学生进行了视频通话。

Teletalk是孟加拉国首家引入3G通讯系统的通讯公司,其网络覆盖工程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承包建设。据CMEC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主网已经铺设完毕,孟加拉国手机用户即日起可使用3G业务。

2010年12月27日,Teletalk与CMEC签署孟加拉国2.5G通讯扩建和新建3G项目合同,合同总额约为2.16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合同于2011年6月9日生效,并于2012年1月6日正式启动了项目建设。

孟加拉国邮电部长萨哈拉·卡通和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李军等2000余名来宾出席启动仪式。

根据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孟加拉国目前有约9500万手机用户。

6 2017年移动支付

用户将突破3.8亿

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新兴市场活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将从2011年的6100万增至2017年的3.81亿,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6%。

目前,最成功的移动支付服务出现在非洲,但亚太地区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区域市场,并于2017年占活跃用户群的近三分之二。移动支付交易的总价值预计将从2011年的440亿美元猛增至2017年的395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4%。

在正规的金融服务将其服务覆盖范围逐渐向此前缺乏银行和金融服务的新兴市场时,移动支付起着关键作用。手机也将成为已经开通银行服务的群体使用自助银行服务的主要渠道。

以目前的手机能力和安全防护手段,移动支付早应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阻碍移动支付的原因大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谁来主导移动支付的发展、谁能占有最终客户界面的问题。这才是移动支付目前发展的最大悬疑。

7 移动服务提升跨国企业在亚太区的优势

Ovum最近的报告评估了跨国公司亚太区企业移动服务的供应商。Ovum访问了亚太地区170个跨国企业关于移动性各方面的重要性和对提供商的观点。报告认为,不断增加的全球移动服务合同提升了跨国企业在亚太区的优势。

Ovum企业电信高级分析师claudio castelli说:“由于供应商组合显著不同、地理情况不同,客户采用多样的移动方式,所以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移动服务的竞争格局非常分散,这不足为奇。跨国公司继续把那些在主要市场有良好表现或者有优异的全球表现的提供商作为他们主要的国际移动服务提供者。但是那些两者兼备的提供商具有最广泛的优势组合,得分也最高。”

这项研究中的市场领导者在过去的一年一直保持强势地位,但是全球挑战者愈加关注移动服务,而且差距正在缩小。然而,由于没有移动网络资产,这些全球挑战者将继续面临如何定位他们的移动服务的困境。

第5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医学信息学医疗信息化PBL教学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是目前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各医院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和趋势,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有提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规范医院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医院资源最优配置,建立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可见,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早期主要从事的是狭义数字化医院建设,即医院的“无纸化、无胶片化”建设,实现了医院事务的处理与应用。近10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开展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集成,业务范围从费用管理向临床、医技等方面扩展,EMR(电子病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RIS(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纷纷进入医院。通过IT手段的引入,传统医学模式被打破,使得我国在疾病预防、保健、诊治、护理等方面实现了“全网络(多系统全面高性能网络化)、全方位(医教研诸方面)、全关联(医院、社会、银行、社区、家庭全面关联)”为主要特征的广义数字化医院建设,实现了病人信息采集、编码、存储与传输以及医学图像处理和远程医疗等诸多方面的数字化运作。纵观医院数字化建设进程,可以发现医疗卫生信息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再开发的。在信息化医疗建设中涉及的学科较多,要求的知识面广,专业技术性强,若由医务人员直接从事信息系统构建,因自身不具备从事信息工

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IT人员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在构建信息化系统时需要熟悉医疗卫生的业务流程,其在系统分析上存在较长的医学适应期,由此可见,具备单一知识背景的人员是无法胜任的,所以复合型的医学信息人才对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试想如果在医学环境中培养信息人才,不但可以使其熟悉医学环境、医院业务,深入理解医学信息的意义,而且还能具备可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技能,能从事医学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及开发,能够利用信息科学的知识来解决医学问题、服务于医学,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信息人才。为此,我校积极准备于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招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方向)本科专业,现有两届毕业生,全日制在校生100多人。经过几年医学信息学专业课的教学和摸索,我们发现培养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加强与医学知识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医学专业具有特殊性,医院的信息量多而杂,形式多种多样,要求医院的信息人员必须具备特殊的知识结构,既掌握信息技术,又具备医学知识背景、熟悉医院业务,能在海量的医学信息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收集、整理、存储和传输,并能挖掘出可利用的医学信息。其次,医学院校开设信息专业教育没有医学特色是一大垢病;而丧失了医学特色的医学信息专业毕业生,不仅与工科院校或综合院校信息专业毕业生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毕业证上的“医学院校”印记反而会成为学生就业找工作时的重大不利因素。

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授课教师专业限制情况,所设计的实践开发项目基本不涉及医学内容,多数是与非医疗卫生行业有关的开发,难以使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管理中医学信息的规律和特点,更没有紧密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发创新精神。可想而知,如若这般要想设计、开发医疗软件或将来就业医疗信息行业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我国医学信息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丁宝芬教授曾经说过“医学信息学不是简单的‘医学+计算机’,而是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医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并在不同结合点上进行创新和重建。”综上所述,如何行之有效的将信息学知识和医学内容整合,是医学信息学人才教育中值得重点探讨的问题。医学是信息学要处理的对象,如若想将两者有效的整合,应该在学生学习信息学相关课程前进行必要的医学背景知识教育,这样在实践教学时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尽量在信息课程中体现医学特色,例如在PACS系统中就涉及医学影像学,甚至是解剖学等有关医学知识,如果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进行过相应知识的学习,那么在讲解时就更容易理解。

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践与医学知识的融合,或者说该如何在实践中强化我校医学信息方向学生的医学能力培养,就成为我们在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倡导下,各大高校都在压缩本科生的总学时数,为了保证信息方向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的授课时数,学生接受的医学教育就相对匮乏,医学课程的课时减少导致理论讲解多于实践,学生几乎没有医学领域的经历,接受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背景知识认识不足。基于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医学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维护,并不是去医院接诊病人,所以在医学知识的接触层面上,要求广度而非深度。在教学中为了能拓展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广度可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将学习与医学问题挂钩,培养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医学信息系统所涉及各子模块的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作为问题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于未知、混乱和复杂的医学情境中,成为主体自己去查询信息、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医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探索,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问题。亦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发现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其消化吸收后以汇报的形式进行讲解、讨论。学生能有充分的自由各抒己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

二、采用社会流合作,实现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

学生在进行医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时由于缺乏对医学的感性认识或体验,无法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在实际业务需求的沟通上存在障碍,不了解医院信息流的底层结构,不熟悉医院部门之间的密切关联,容易出现需求分析与实际业务脱节现象,无法实现医院最优化的业务处理。有的甚至连医院的基本业务流程都不清楚,对医院各部门相互协作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不知道如何下手分析需求,又何谈深入理解,而这些内容对于医学信息系统开发至关重要。解决的办法可以采用社会性合作,比如增加医院调研、见习和医院信息科或医药软件公司实习等环节使学生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并接触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争取医院信息系统实际操作的机会,提供医院相关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弥补缺乏与医院相关的支持系统课程的脱节衔接、进行整合和融合,提高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通过医院调研完成相关业务调研报告;通过见习了解就诊程序、科室的业务流程和相互关联以及医院的管理;通过毕业实习熟悉医院等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卫生部已经初步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实践能力、提高素质结构作为培养目标,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的人才市场需要,成为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从根本上解决用人单位既懂医学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EB/OL].[2002-11-05].

[2]袁静,刘国伟.军队医院数字化建设目标体系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13,20(2):109-110.

[3]程艳敏,刘岩,杨凤丽等.医学信息专业在校生专业认知现状与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4):40-43.

[4]刘秋鸽.论走向对话的高校师生关系[J].文教资料,2009(10):198-199.

第6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一、以解放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为动力,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在*年开展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围绕科学发展解放思想,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调研、实践活动,探索提出了一些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真正把活动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决策部署。

(一)探索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新思路。

在借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15个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模式、遵循国际趋势的基础上,我局提出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新思路,形成2万余字的《*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分析及改革建议》调研报告,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协、市机构改革调研组和市编办的肯定和支持;*年我市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就此专门提交了改革建议和议案。11月上旬,我局又按照宗衡市长在《参考清样》的指示精神,形成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分析及借鉴》的书面报告,宗衡市长阅后作出批示:“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报告值得一阅。报告中提出的原则对于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推动我市下一轮行政体制改革颇有价值。”

(二)实行“大市场”综合监管新模式。

*年9月下旬,我局印发了《关于理顺内部职责分工实施市场监管新模式的通知》,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四个行业和相对应的生产、经营、使用三大环节的监管职责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大市场”综合监管和生产环节专门监管的新模式。新模式实施以来,我市药品市场监管体制发生了“四个明显变化”:一是一线执法单位的指挥主体发生变化,由过去多个指挥机构,变成一个指挥机构,实现协调一致、指挥有力。二是管理相对人的监管主体发生变化,由多个监管主体变为一个监管主体,改变了以往“都在管又都管不好”的状况,也为企业一次提交材料办理多个许可打下结构性的基础。三是监管手段发生变化,变过去许可审批、日常监督、行政执法、案件稽查、产品抽样分头进行为集中运用,提高监管效能和综合监管威力。四是监管责任发生变化,改变原来条块交叉、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的状况,实现了“谁管理谁负责一条龙到底”的责任闭环。我局推行“大市场”综合监管模式的创新之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区报》、《*日报》、《中国医药报》、中国机构改革网、中国医药网、*新闻网等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年12月11日,省食品药品监督局领导班子来我局调研时,对此表示肯定和赞赏。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许可业务网上“一点通”。

正式启动药品、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一次培训、一次受理、三证同发”的新业务,使得申报材料大幅减少、办理流程全面简化、审批时限成倍缩短。与此同时开通了行政许可网上申报业务,我局所有行政许可业务的网上申报、在线处理和在线查询结果均可通过网上“一点通”实现,此举受到了市纪委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四)制定出台了多部具有首创意义的规章制度。

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市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管理的指导意见》、《*市药品零售企业药师管理办法》、《*市化妆品经营质量管理指导规范》等4部政府规范性文件,填补了相关法律法规空白。其中,关于药师管理的两部《办法》,有效解决了假药师证、药师“空挂、走穴”、部分药师水平低下等问题。

(五)探索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紧密衔接机制。

组织完成了《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课题研究》,修订出台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程序及重大案件审理工作程序》、《食品药品监管刑事司法相关罪名解析》等多个制度文件。据此,龙岗分局向司法机关成功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起,以涉嫌销售假药罪与公安机关联手办案1起;宝安分局还配合区人民法院对逃避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达三年之久的香港籍当事人刘某实施了司法拘留。

(六)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监管新机制。

一是全面建设街道网格化监管模式。我局现已在全市55个街道建立药品安全网格,逐步实现药品安全精细化监管。稽查大队联合特区30个街道组织开展了60场药品安全大讲堂宣教活动。宝安分局通过邮政网络重点核查擅自更改注册地址以及停业歇业的药品零售企业,进一步延伸了网格化监管的触角。*年11月龙岗区委出台的《龙岗区区直单位和街道领导班子综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城区年度综合考核暂行办法》,明确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和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检查覆盖率列入了街道综合考评内容,实现了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的新跨越。

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全面启动“*市食品药品协同监管电子平台”建设,着力解决现已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分散及孤立问题。在全局推广应用“电子执法办案系统”,实现办案电子化、文书标准化、流程格式化、统计自动化、自由裁量最小化。宝安、龙岗两区正式启用“智能药械广告监测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市级9个电视频道、6个插播频道、4个广播频道以及宝安龙岗区属6个电视频道的100%监测。此外,通过“药品招标采购政府监控平台”、“药品经营管理平台”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及时处置了“江西博雅免疫球蛋白”、“黑龙江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上海达美一次性输液针”等突发事件,初步建立了信息畅通、反应快速、指挥有力、职责明确的应急处置机制。

三是推行试买暗访机制。参考香港卫生署试买取证机制,组织社会热心人士和内部执法人员在不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到零售药店试购,这一“神秘顾客”的试买暗访机制使得零售药店时刻自我约束,有效遏制了销售假药和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

四是借助舆论监督放大监管效能。充分利用媒体、网站及时监管信息和消费警示,全面提升监管效能。*年在我市各大媒体公布了3期共217种问题产品,利用舆论监督有效解决了“非药品冒充药品”这一难点问题;同时连续对外公示非法添加问题产品信息50条、无药品网络销售资格的非法网站50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监管效果。

五是首次开展药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考评工作。率先在全国分批对全市77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0家医疗机构制剂室进行检验能力动态综合考评,着力提升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检验能力,从源头上进一步强化药品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二、以办理人大食品安全议案为主线,努力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努力将食品安全人大议案办成我市历史上最满意的议案。

制定了《*年*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白皮书》,明确了各区、各部门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和任务,编制了人大议案办结验收一系列工作方案和通知文件,先后组织开展4次人大食品安全视察活动、9次市食安委和食安办工作会议、15次市领导参与的食品安全专项问题调研活动,着力研究落实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和“四大体系”系列重点工作,有力推动了议案办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大工程”建设得到全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方面:目前我市已在省内外建立了576个农产品生产基地,生猪生产基地294个,水产品生产基地111个。副食品加工基地建设工程方面:福荫豆制品厂已完成了改扩建,旭洋豆制品厂已于*年8月20日正式投产,益民豆制品厂也计划于*年底正式投产;目前我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豆制品在市场上占有率已达到79.5%,比豆制品工程建设前提高了50.5个百分点。生猪定点屠宰与肉品流通体制改革工程方面;一号定点屠宰场预计可于年底竣工并投入试运营,二号定点屠宰场预计于2009年7月底竣工并投入试运营,三号屠宰场可于2009年底前竣工;目前我市品牌肉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达22.9%,到年底可达30%的目标。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方面:截止目前,全市共整顿、新建各类工业区食堂7179间,整治工业区周边饮食店11779间,工业区工人安全就餐人数近328万,占全市工业区总人数的90.3%;我市现已建立了“以自办食堂、合办食堂、管理部门办食堂、物业办食堂、社会办食堂、定点配送为主和周边规范小餐饮单位为补充”(简称“六主一补”)的七种模式劳务工安全就餐供应和保障体系。食品流通现代化工程方面:我市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已于*年3月开工建设,将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深港两地农产品安全供应;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改造升级市场258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率达59%;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0%以上,*年全年可望达到35%。

食品安全“四大体系”建设也得到稳步推进。《*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已列入市人大的立法调研项目;*年出台了《*市豆制品监督管理若干规定》、《*市亚硝酸盐监督管理若干规定》2部政府行政规章;制定了《*市集体用餐规模配送企业名单公布办法》,启动了“午餐工程”评审工作;组织开展了《完善*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的构建》等17项重大课题研究;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网”等内外网信息平台建设,累计利用食品安全信息网更新和全市食品安全信息2427条;以宣传贯彻《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为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基地产品和名优食品宣介等系列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3万份、《条例》2万余册、张贴海报1.83万份、悬挂宣传标语1200余条,形成了政府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浓厚气氛。

*年10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庄礼祥、副主任邱玫率市人大代表和有关工委委员就食品安全议案办理情况进行了视察。庄礼祥常务副主任视察后指出:“工作可嘉”、“成绩可喜。”邱玫副主任认为:“这是我市历届人大议案办理工作中的范例之一,堪称经典之作。”目前,《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已获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

(二)确保供奥食品万无一失。

协调市政府成立了*市供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承担了*市供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组织召开了全市供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会议,安排市领导3次调研供奥食品定点企业,主动协调供奥食品生产、运输、储存中遇到的问题。*年,我市奥运定点企业累计供应奥运食品70多吨,未发生一例食品安全事故。

(三)周密筹划未来三年食品安全工作。

组织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对我市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认真研究我市在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和未来三年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参照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起草了《*市食品安全三年规划(2009年至2011年)纲要》和《大运会食品安全行动纲要》,并上报市政府。

(四)全面提升突发应急和重大事故查处能力。

与*大学联合完成了*市食品安全危机应对课题研究,牵头开展了*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二级)应急演练,编写了《*市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操作手册》,先后组织开展了龙岗区平湖港华鸿记五金塑胶厂四季豆中毒、龙岗区“2.23”亚硝酸盐中毒、福田区华润万家亚硝酸盐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尤其是在处置应对“三聚氰胺问题乳制品”事件中,我局快速反应,第一时间部署全市清查工作,在12个工作日内组织召开了5次专项工作会议、迎接省检查组检查、协调安排市领导3次调研活动、召开2次媒体沟通会,累计编印《全市清查三聚氰胺乳制品专项行动快报》53期,清查工作获得了市领导、省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年9月22日,宗衡市长在《全市清查三聚氰胺乳制品专项行动快报》第6期上批示:我市清查三聚氰胺乳制品专项行动抓得及时和得力。9月23日,由省卫生厅耿庆山副厅长率领的省检查组对我市乳制品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有关部门行动迅速、积极应对、措施得力,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以兴奋剂治理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心,深化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一)牵头开展全市兴奋剂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全力保障奥运期间药品市场秩序稳定。

*的兴奋剂市场专项治理工作这一特殊的战役在国家、省、市的总体部署下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行动范围大。组织领导上,将成员单位扩大到13个部门;时间跨度上,延续到2010年亚运会和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治理内容上,增加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化工类生产经营企业、涉奥动物及运动员管理等诸多方面。二是治理覆盖率高。全市兴奋剂生产经营企业100%签订承诺书,所有兴奋剂药品外包装100%粘贴“运动员慎用”标贴;共印发2万余份《反兴奋剂宣传小册子》、7000多份宣传海报、1500万张“运动员慎用”标贴。三是整治力度大。对兴奋剂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从重从快查处兴奋剂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协助国家局、省局收回了2家涉嫌违法生产经营兴奋剂药厂的GMP证书,对7家药品零售企业予以立案查处。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市兴奋剂市场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5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纪检组长曲淑辉率队的国家八部委督导组在检查后认为:“*的兴奋剂治理工作责任明确,态度坚决,要求严格,工作扎实,做到了有部署、有措施、有成效。”

(二)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复检药品安全“扫雷”专项行动,确保我市药品质量安全零事故。

*年5月开始,对高风险药械保化生产经营行为、药品网上非法交易、易成瘾处方药违规销售、非药品冒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非法添加、品清理以及中药材市场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整治,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三)深入开展安全隐患百日大排查行动,下大力气治大隐患防大事故。

为深刻吸取龙岗“9·20”特大火灾事故的惨重教训,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从*年9月底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药、械、保、化市场安全隐患百日大排查行动,除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督导工作外,重点对假劣药品制售、易成瘾处方药滥用、非法添加、边缘产品仿冒、药店非法行医以及生产源头防控等“5+1”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在巩固前一阶段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向纵深推进。

在三大专项整治中,全系统总共出动执法人员20400余人次,受理投诉、举报959个,当场处罚107宗,立案查处案件289宗,移送38宗,捣毁大型地下批发窝点10个,收缴药械1556余件,没收违法物品货值297余万元,罚没款到账218.25万元,收回药品GMP证书3张,缴销《药品经营许可证》296张,开展药械保化监督抽验3451批次。结合“三大专项整治”,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强化了日常监管,有效规范了药品市场秩序,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研发环节:完成了17个药品注射剂品种的处方工艺核查、51个注册品种的现场核查及抽样;对2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38个产品进行了注册核查、4家企业的4个产品进行了临床核查,全年审查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63件,通过审查41个,我市药械注册申报程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生产环节:向20家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巡查220人次,对44家药品重点生产企业实施质量授权人制度,对66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GMP飞行检查;现场监督检查医疗器械企业245家次、保健品化妆品生产企业170家,高风险企业的监督检查率达到100%,其中D类企业检查两次以上,确保我市生产源头不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流通环节:严把市场准入关,全年新增药品零售企业986家,新办药品从业人员上岗证7900份;开展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1006家,跟踪检查药品批发企业74家、药品零售企业2284家,GSP跟踪检查覆盖率达30%,先后开展了体外诊断试剂、植入性医疗器械、非法添加、中药材和安全套、医疗美容边缘产品市场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药械保化经营行为得到全面规范。

使用环节:深入开展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检查,特区内检查医疗机构的覆盖率达100%,特区外覆盖率达30%。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建立信用披露打击制度,我市违规药械广告总数大幅下降,*年已降至402条次,仅为*年的14.4%;*年严重违规药械广告降至18条次,较*年下降99%;*年未经审批擅自刊发的药械广告为零。

四、以能力提升为核心,进一步增强技术监督作用

(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检验检测力量得到不断加强,服务于行政监督的作用凸显。

一是药检所迁址新建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工程验收,“港深药物研发检定中心”已启动首个深港创新圈合作课题研究。二是首次参加亚太地区实验室能力验证并获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及扩项现场评审,以6大类525项的检测能力位居全省药检系统可检范围可检项目之首。全年完成各类检品5046批次,首次突破5000大关,创建所以来历史新高。三是圆满完成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编制工作中46个品种起草任务,标志着我市药检所综合检测能力和科研水平跻身全国一流药检所行列。四是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民生净福利检验工作,*年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超过预期97%的目标。我市首台药品快检车也已正式上路执法。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筑牢了药品安全防线。

一是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稳居全省第一。全年共收到132家单位上报的ADR病例报告5057份,比去年同期增加19.18%;其中新的及严重的病例报告1338份,占总报告数的26.46%,同比增长55.76%。二是监测网络向纵深发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点已覆盖至27家批发连锁公司的3300家下属门店以及70家单体药店;全市106家医院级医疗机构也已全部完成了备案和网上注册,并覆盖了368个社康中心。三是继续保持药物滥用监测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8家戒毒机构在线报送药物滥用监测报告4160份。四是推动建立了监测、抽样、检测、应急“四位一体”的ADR监测模式。先后组织编写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季度简报》、《药品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通报》和《*-*年度*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书》等专题资料;全年共为各执法单位提供10个品种信息开展针对性抽样;充分发挥不良反应专家委员会的支撑作用,科学评价分析所监测到的可疑药品,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数据分析储备。

第7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博物馆;互动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不断结合,在新的领域已经创造出新的生态。互联网绝非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和平台,而是一种时代的象征,科技的象征。它不仅仅能够和传统的行业融合产生新兴领域,更是全方面的颠覆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整合了社会上巨大的资源财富。对于博物馆这种现代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传统的博物馆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目前经济与科技都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将互联网技术与博物馆运行互相结合,打造一种适合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兴展出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将展示、宣传和服务等相关配套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联动成一种新型的网络新平台,这已经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潮流模式。博物馆采用互联网的新技术,使宣传的范围更广,传播更加的迅速,和公众的互动更加的灵活,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地域、人群等一系列的限制因素,加强公众和博物馆的紧密联系,增强博物馆作为基本社会服务的职能。还能增强时代感,让文物可以活起来。

一 、博物馆教育和服务应采取分众化传播的策略

博物馆的观众群中具有不同的年龄结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参观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也是各不相同。这就促使博物馆在教育类服务项目策划中实施分众策略,推动博物馆信息传播从“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对于受众群体的划分,可以大体分为学生观众、普通观众和特殊群体三类。对于学生观众,应该主要强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新型的体验式学习来替代传统的学校式的书本式教育。通过设置不同的新型科目,让博物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博物馆就要增加专题讲座、论坛讲课等互动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让人们深入了解平时看不到的史诗。对于那些特殊的群体,博物馆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展出方式变为网络版,让特殊的群体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博物馆内的历史珍贵展品。

二、博物馆教育和展出服务可以采取最新高科技VR技术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并痴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国各大博物馆也与许多国际知名博物馆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关系。在共同探讨研究相关文物保护知识,交换展览展示经验的同时,博物馆之间会定期举办专题性的借展展览,以此来满足广大观众对异国文化的渴望。

但是受到时间、距离以及相关条例的限制,每次参展的文物等级和数量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大型展品和宫殿建筑更是无法参展。VR技术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它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在我国的博物馆,通过立体的FLASH、虚拟漫游、亲身俯瞰等多种方式,全景展示博物馆的权威信息和珍贵的藏品知识。当参观者走进馆内,戴上VR眼镜,选择游览场景,就能亲身感受到自行选择的场景画面出现在眼前,最大程度上丰富了游客的感官体验,身临其境感受最能激发观众对历史的探知欲。通过VR技术,引领参观者穿越时空,如同漫步在历史长河之中,大大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这种方式,既可以保护文物,也能最大限度丰富观众的体验,这种发展模式是未来博物馆领域发展的主流趋势。

三、博物馆教育和展出服务可以采取手机客户端的方式

目前,手C上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手机客户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速度,作为最新的科技宠儿,手机客户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新闻媒体、零售业、旅游业等行业都在普及客户端的应用。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从鼠标转向指尖,手机已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青岛博物馆都纷纷推出了手机客户端,从数字化的博物馆逐渐转型成掌上博物馆,扩大了宣传范围和受益群体,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应。博物馆的手机客户端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阻碍,利用方便,观众只需要在手机上进行操作,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观看参观,并在网上和网友互动,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博物馆方面进行有关服务的不断改进。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受众与信息同步和互动的参与,让观众的游览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交互性。

四、博物馆教育和展出服务可以采取微信公众号的方式

微信不仅可以满足普通用户间的信息交流,更面向企业、政府、社会组织推出了公共服务平台。它具有文字、语音等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又具备自身的特色服务。微信公众号是组织或个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开通微信公众号的组织或个人可以与关注它的用户实现在线互动。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用户获取资讯的需求,这也是用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的主要目的。近几年,微信的使用用户以疯狂的增长速度成为了大众宠儿,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里都有这款APP。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餐饮、电商、图书、家电、医疗等领域,如今博物馆也在紧跟着潮流。对于博物馆而言,公众平台通过图文与视频的展示,为微信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互动交流,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微信公众号中的语音导览服务可以更好地为博物馆的导览体系服务,为参观者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参观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参观者自己的智能手机设备,减轻工作人员的维护压力,提升导览服务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增进参观者对博物馆的好感。创建和运营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既可以丰富博物馆观众服务的内容,又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话题营销,提升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而且成本不高,影响范围却很广。

五、逐步推动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的升级

近年来,虚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类新型技术大量的运用在博物馆领域。以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数字型博物馆的发展极大拓展了博物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同质化现象严重,滥用声光电技术;虚拟博物馆的内容空洞、信息匮乏;信息的单向传递会导致真实性、时效性和现场的体验感觉不强。而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化博物馆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技术,构建新型的博物馆形态,以全面透彻的感知、智能融合的应用为主要特征,以公众服务需求为主要核心。目前,我国国内的智慧型博物馆的建设尚处在起步的阶段,博物馆要根据自身的特色,不断做出尝试,最终实现数字化博物馆向智慧型博物馆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在根本上改变目前博物馆的发展模式,以一种崭新的展出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博物馆运行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单纯的观看方式也会被逐步淘汰出局,利用互联网+博物馆的展出模式不仅仅在视觉上能够丰富人们的需求,在听觉甚至是触觉上都能够满足人们对文物好奇心理和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互联网+博物馆的这种发展模式将会是博物馆行业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

结语

利用互联网+博物馆的方式可以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水平,降低了以往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极大减少了传统媒体存在的时滞性。互联网绝非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和平台,而是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科技发展的象征。它不仅仅能够和传统的行业融合产生新兴领域,更是全方面颠覆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整合了社会上巨大的资源财富。博物馆要努力开拓数字化展示和服务平台,互网+博物馆的联动模式,将为整个博物馆行业带来了新的驱动力。在现代这个开放、自由的世界里,互联网+博物馆行业正是信息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新型创新技术的联动,这必定会将博物馆行业带入新的大环境下,实现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陈峻.创新免费开放条件下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0年会暨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0;

〔2〕张新.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2);

〔3〕阴秀文,牛国栋.博物馆也有尴尬[J].走向世界,2012(27);

第8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科普;期刊;新媒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75-02

科普期刊是面向普通公众,传播与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期刊,它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科普期刊近500种[ 1 ]。科普期刊是科学普及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普期刊的繁荣发展对于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媒体对科普期刊的冲击

1.1 信息革命与新媒体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上演,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不仅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实时、多媒w、双向交互的传输,并由此产生了很多全新的商业形态和业务模式,大大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信息技术革命中涌现出许多全新的媒体(新媒体),新媒体不同于以往广播、电视、图书、报纸等传统媒介形态,它是一种多媒体融合的产品形态,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紧密依托计算机、互联网,融合了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各种传播方式,极大程度上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带来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

有学者概括,新媒体具有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式、超文本的信息组织方式、超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互动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开放的信息形成方式五大特点[2]。正因为新媒体交互性和跨时空等这些特点,可以同受众建立紧密联系,公众对其具有极高的依赖度。毫无疑问,当代信息传播方式正由单向、平面、受制于时空的传统方式,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生态式、泛在式的“现代方式”转变。

1.2 传统科普期刊遭受重挫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10年是我国科普期刊的黄金时代,20世纪80年代末发行量超过10万册的科普期刊共有127种,占总数的85%以上,与今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综合性科普期刊发行量非常高,在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6种期刊中,综合性科普期刊占一半,如《科学与生活》最高期发量为174万册,《科学画报》为128万册。到了21世纪初,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及读者阅读取向的变化,科普期刊尤其是综合性科普期刊发行量锐减,发行量上10万的已寥寥无几,大多是几万册勉强度日[ 1 ]。

发行量萎缩导致很多科普期刊为了生存,采取了种种措施,如改版,主要做法是由黑白改为彩色,增加美图量,使杂志显得时尚上档次。有改版成功的,如《中国国家地理》,充分借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经验,奉行“知识+美”的办刊理念,从默默无名的小刊变为时尚大刊。很多则没有这么幸运,甚至把自己改没了,彻底退出市场。不少科普期刊改头换面,向生活类、教辅类、游戏类等实用性专业科普期刊转变,还有的变成行业信息期刊甚至“学术期刊”,靠收版面费维持生计。

2 信息时代科普期刊的转型策略

2.1 变读者为用户

一直以来传统科普期刊习惯上都把读者定位为自己的受众。但在当今社会,表达个体存在,实现个体价值成为时代主流,公众需求呈现个性、丰富和多元,受众需求极难用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的传播来满足。事实上对新媒体而言,“受众”概念已不适用,利用新媒体开展科普,“用户中心论”将使科普中的“公众”角色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改变现在的科普理念。传统科普方式是线性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现在已经逐步变成公众与科学共同体之间双向的交流互动。满足用户需求是新媒体首要任务,它们尽其所能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与体验。因此,传统科普期刊应转变观念、视读者为用户,并努力为用户提供各种精细化服务。正如《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辑雷永青所言[ 3 ],新媒体的背后要有用户的概念,又要有大数据的支撑。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用户满足用户”时代,用户要参与到内容的产出,用户接收信息又要以个性化为中心,“说什么是什么,给什么要什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阅读的个性化、智能化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2.2 全媒体出版

就新形势发展来说,不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才是出版业得以生存的王道,全媒体出版转型是走向媒介融合的必然阶段。全媒体出版是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方式,其目的在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期刊的全媒体出版一方面继续以传统方式出版纸质版本,另一方面则出版数字化版本,借助互联网,通过计算机、手机、手持移动终端(如iPad、kindle)等加以传播,从而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全媒体出版强调多渠道、同步调出版,实现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型,通过资源和渠道有效整合营销,从而带来版权和品牌价值最大化。

2.3 把握新营销方式

当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远远供过于求,新媒体更是打开了“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闸门。互联网的快餐文化使得人们在互联网具体内容的停留时间上越来越短,减少了人们的长时间关注度。“物以稀为贵”,当知识不再贵的时候,如何占有用户的时间,更长时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成为互联网的追求模式。新媒体环境因其信息量巨大、内容庞杂浩瀚,令人眼花缭乱,由此衍生的经济形态被称为眼球经济。眼球经济下的那些常见的炒作和哗众取宠固然应该鄙视,但也不可否认忽略读者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编辑出版方式也难以生存,与时俱进才是正确的选择。必须从内容和时间效率上去“绑架”用户,即提供用户需求的内容和提高他时间效率的工具,例如延长服务链条,提供更多的服务,如医学科普期刊可提供更多的医疗相关增值服务,正如《质量与认证》总编辑魏亮所言,行业期刊不仅仅是本期刊,也不仅仅是一个全媒体行业信息平台,而是要以信息服务为抓手,以服务行业为基础,紧抓行业,为行业上下游提供延伸服务[4]。

3 科普期刊转型过程面临的几个问题

3.1 人才稀缺

科普创作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中国科普创作发展的痼疾。科普创作人才匮乏也体现在新媒体科普创作领域。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已在科普领域崭露头角,然而当前缺乏新媒体创作与科普创作兼具的跨界人才,一方面,科普创作者对新媒体技术和传播规律缺乏了解,科普期刊上科普作品往往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新媒体上,这很难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新媒体从业者对科普也认识有限,受制于相关学识和专业背景,难以独立完成新媒体科普作品的制作,导致优质新媒体科普资源十分稀缺,大大影响了新媒体科普的成效。

3.2 素材匮乏

高水平原作者队伍的缺失,直接导致高水平的原创作品匮乏。这不仅表现在传统的科普作品上,也表现在新媒体科普创作领域。欧美科普作品已从直观介绍科学知识和描述科学原理发展为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这种科学与人文结合、讲究创作技法的科普作品在我国原创作品中尚不多见。可以说,当前国内科普出版无论是在创作理念、制作水准、市场运作还是把握读者心理状态、照顾读者心理感受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十分明显。目前新媒体机构更多地还是转发或照搬纸媒内容,新媒体科普面临技术更新快、资源亟待充实、形式需要创新等问题。上海少儿出版社拟开发《十万个为什么》iPad版,但一做就卡死,没有视频、精美图片等相应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在国内出高价也不一定能买到,这很能说明问题[ 5 ]。

3.3 盈利模式

当前,出版社都在不同程度上由传统出版向全媒体出版转型。目前,大量的传统出版社或杂志社正在通过举办网站、开发App、开通微信、微博等方式补充纸质出版的单一性,但这个过程中稳定的盈利模式却没有很好地构建,基本上还是通过新媒体渠道吸引读者,进一步增加纸质出版物发行量,甚至有时是贴钱赚吆喝。

3.4 知识产权

与传统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有所不同的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能力、更快捷的传播速度、更丰富的传播形式与内容等特点,对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极度泛滥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损害了作者和出版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大量的作者和出版者欠缺强烈的欲望投入长期的艰辛劳动,转而倾向于创作快餐化短期作品,这制约了对原创、对创新的激励。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新媒体时代科普创作发展的核心议题,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加强。

4 结论

目前传统科普期刊尤其综合性科普期刊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社会、文化、市场大环境的改变,其中新媒体的冲击是一个重要原因,科普期刊的编辑、经营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导致步履乏力,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面对变化的时代,唯有自身变化加以应对,加速期刊转型升级,通过全方位创新,拥抱新媒体,才是当前科普期刊生存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初迎霞,孙明,张品纯.我国科普期刊的发展历程[J].编辑学报,2011(4):288-290.

[2]程素琴,郭建光.新媒体背景下科技传播方式的改变[C]//何苏六,张国平.科技与传播策略及创新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刘胜男.纸媒官网的新媒体转型――专访《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辑雷永青[N].中国传媒科技,2014-08-23.

第9篇:智能医疗调研报告范文

伊丽莎白・拉威尔在其“利用群体智慧”一文中说:“无论公司是否喜欢这一点,它们都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除非公司承认自己与其他‘物种’――包括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NGO、创业公司、大学以及学术机构――是互相依存的,否则将越来越难以存活。” 在这个互联时代,企业需要获取整体的力量,需要能够集合更多人的智慧,有人称其为“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网络”。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组织必须整合这一切,无疑需要开放、整合创新的管理范式。这一范式使企业更加柔性,并可与环境做出协同;使企业能够组合到新的成本结构、进行不同的价值创造并拥有足够的灵活性。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企业在今天以及今后可以存续下去?我想就是上述这样的企业,即把合作能力整合到管理之中的企业。

重塑边界已经成为事实

管理大师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的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概念是用于描述新的竞争者如何瞄准市场根基,攻占市场,最终实现洗牌。这样的情形在过去曾经是非常罕见的,而在今天则是非常普遍。利用新技术或者新模式进行颠覆的情形,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所以,当人们希望预测未来的时候,这些频繁发生的颠覆,已经让未来不可预测。总的来说,预测未来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环境。在这一系列的颠覆与被颠覆中,新的可能不断呈现,几乎我们所熟悉的边界都在被重新界定。

1、行业的边界被打破

今天,各个行业的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智能互联产品不但会影响公司的竞争,更会扩展整个行业的边界。竞争的焦点会从独立的产品本身转移到包含相关产品的系统,再到连接各个子系统的体系。一家产品制造商可能要在整个行业领域内竞争,有的时候消费者甚至也会参与到竞争中来。如今没有人可以百分百确定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

从诞生初期的PC端线上聊天软件QQ,到如今覆盖近7亿手机用户的微信,腾讯似乎已取代传统电信运营商,成为中国人互动与连接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与此同时,在移动支付、线上娱乐、生活服务、在线旅游和交通出行等领域,消费者也会发现腾讯的身影。基于核心产品打造的用户网络,在智能互联网络的帮助下,腾讯将自己的竞争力持续地扩展到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的不同领域。你几乎无法界定腾讯属于哪一个行业,也很难知道腾讯的对手是谁。但是在腾讯的帮助下,你可以体验到“在线一站式服务”的生活状态。

2、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边界被打破

Uber把个人车辆的闲置时间利用起来,让私家车主也可以转变为交通司机。乘客因而获得高效低价的运输服务,服务方也享受到了使用效率提升带来的回报。在消费者和生产者彼此角色的轮换中,持续地的需求与供给不断被创造出来。短短几年时间,Uber便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无独有偶,Airbnb也在共享模式的推动下成为世界客房数最多的“酒店”。消费者也会成为生产者,这样的组织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Uber和Airbnb们正是这样的模式,也才让他们具有了无法想象的魅力。

3、企业的组织边界被打破

今天的企业比较之互联时代之前的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具有弹性。今天的组织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寻找与变化共舞的机会,甚至超越变化的能力;通过建立组织壁垒的方式很难再获得成功,组织更需要形成开放与合作的结构,令外界更容易被纳入,或者让组织本身更具弹性。

新希望六和早在2013年就制定了“新希望六和+”的策略。我们选择打开组织平台,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可以嫁接新的组织能力,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今天的新希望六和不再用“传统”或“新兴”的标签来看待各行各业。如今每个行业都处于互联网的环境中,从某种意义来说,每个行业都需要具有互联网的特征,都需要具备连接和分享的能力。

在产业链上游,我们与生物基因科技公司、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在内部,公司实行产销分离,设立创新平台,打造针对养殖户的技术、金融服务能力;在食品终端,我们与电商平台、终端食品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些新能力的获得都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它们也向全行业开放。这一切行动有效地帮助了新希望六和从生产商向以用户为导向的农牧业服务商转型。

今天的新希望六和已经具有了开放的属性以及平台的属性,我们打开组织边界,激活内部员工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因为不断变革与转型,不断打破内外部边界,让我们具有了全新的能力,以应对环境的变化以及顾客价值创造的需求。

行业边界,企业组织边界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边界的打破,这已经不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现实,我还记得2007年阅读《平台领导》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安娜贝拉・加威尔和迈克尔・库苏麦诺两位作者在研究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动行业创新的研究中,提出了有关平台领导的概念。“我们所说的平台领导,是指以推动自身行业创新为目标的公司。”“没有哪个公司可以获得一个市场中所有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当需要创新的工具和知识比以往要更加广泛的时候。结果,在我们了解的平台当中,首先创建最基本的应用产品,然后再为新一代产品创建补足品。不管怎样,平台领导和补足品创新者具有很强的合作动机,因为他们联合起来的创新成果,可以为行业每一个参与者提高潜在收益。”

获取持续成长的秘诀

对于持续成长的企业而言,真正的障碍并不是技术变化,或者环境变化,真正的障碍是组织和文化跟不上变化,换而言之,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并不在外部,而是组织自己。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点。过去,企业非常了解自己的外部对手,知道如何竞争,如何跨越。今天外部的企业似乎都成为了朋友,而对手变成了企业自己。这时候企业反而无所适从,因为突破与超越自己是最难的。这个对手可以是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组织里每个人都要革自己的命,这要求组织必须具有全新的能力。组织主动转型要有超强的战略洞察能力,要割舍过去的成功与荣光,这对于任何一个组织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谷歌董事局执行主席Schmidt和主管产品的前高级副主席Rosenberg在他们的新书《How Google Works》中认为,未来组织的关键职能,就是让一群Smart Creatives 聚在一起,快速地感知客户需求,愉快地、充满创造力地开发产品、提供服务。什么样的人是Smart Creatives?简而言之,Smart Creatives不要你进行管理,只需要你为他们营造氛围。所以传统的管理理念不适用这群人,甚至适得其反。你不能告诉他们如何思考,只能营造思考的环境。给他们命令不但会压抑他们的天性,也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把他们赶走。这群人需要互动、透明、平等。作者反复强调,凡是不受法律或者监管约束的信息,谷歌都倾向于开放给所有员工,包括核心业务和表现。谷歌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模式,优秀人才自然会慕名而来,这也让谷歌保持了非常好的创新能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

2 0 1 3年三星电子(S a m s u n g Electronics)的销售额超过2000亿美元,以手机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是三星电子的主要产品。根据Gartner公司的调研报告,2013年三星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31%。在研发投入上,2008-2013年,三星电子的平均研发投入增速为21%,仅2013年一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160亿美元。对于三星电子这样一家拥有辉煌履历的公司,一家在技术投入和产品上享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公司,在近些年依然出现下滑,从2013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三星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从31%下降至24%,同时净利润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减少27%、19%。这种下滑使得公司团队不得不去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改变。1993年,在三星开始由重“数量”向重“质量”变革的关键时刻,时任社长李健熙曾说过一句名言: “除了妻儿,一切皆变”。2014年,李健熙再次对所有的三星同事提出三星需要“再次改变”。

像三星电子这样拥有两千亿美元销售额的公司,如果没有持续地变革,庞大的研发投入和领先的技术也无法保证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今天,我认为包括谷歌、Facebook、华为,以及那些真正理解到这种变化并迅速行动的公司,已经走到了行业的前端。

我曾经和一部分年轻人交流过,也认识一些被称之为连环创业者的人,这些年轻人特别强调在初创公司工作,或者设立初创公司,最令他们感到愉快的是,没有等级职位划分的层级结构,没有大系统的僵化与内耗,拥有很多让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可以贡献价值的感觉,并可以看到最终的结果。许多人表示,在初创公司里,能够非常迅速地学会涉及范围更广泛的一系列技能,而不是像大型企业那样被固化在一个狭窄的职位通道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产生影响,并做出贡献,这些影响和贡献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最后这一点,大公司里根本做不到。

这也许是如三星这样的大公司,在今天遭遇到下滑挑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为这些公司组织臃肿,层级复杂,条块划分。过于依赖组织本身的核心能力,以及组织拥有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忽略了对于个体创造力的激发,以及个体价值的认识,导致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年轻人,都需要一番艰苦的历练,才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这一切,让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员工望而却步,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得不到拥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也就是谷歌中的“Smart Creatives”这样的人,企业也就随之丧失了创造力。我相信三星如果进行更大的变革调整,完全有能力在2016年将业务重新恢复。但是近年的下滑,不能不对我们提出警醒。

2 0 1 2年,G E(G e n e r a l Electronics:通用电气)的研发部门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该模式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现有的工业制造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结合在飞机引擎领域的丰富经验积累,通过与亚洲航空合作,GE通过对飞机飞行数据的分析,对飞机的飞行路线、交通管理和操作进行了优化,预计到2017年,GE帮助亚航节省的燃油开支将达到3000万美元。经GE预测,在未来15年内,电力、航空、医疗和石油天然气领域1%的效率改善,将节省超过2500亿美元的支出。

在行业边界、组织边界和生产者消费者边界重塑的今天,企业的改变既要关注对个体价值的激发,也需要面对边界重塑带来的价值创造与分配。过去“贸易对手”式的交易方式将被“利益相关者”式的合作方式取代,持续的增长来自于边界两侧的合作主体的共同成长,这取决于企业是否让参与协作的各方都能够收获变化带来的价值。相信GE瘦身金融业务、出售家电板块,提出的“回归工业”的战略,正是基于打造共享价值平台的基本理念。

从激活个体到激活组织

管理在今天的确需要提供新的范式,一种基于共享价值为基础的新范式。在我看来,新的管理范式是:具有系统思考的领导者,依赖于激发个体内在价值,而不是沿用至今的组织价值,来考虑整体以及个体的行为。这种新的范式中,有关个体价值的创造会成为核心,如何设立并创造共享价值的平台,让组织拥有开放的属性,能为个体营造创新氛围,则成为基本命题。我现在换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激活组织的角度,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构建组织生态网

对于构建产业或者行业的生态网络,也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确定在组织内部也需要构建一个生态网络,这样才可以激活组织。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拥有一种能力,让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一个价值网络中,我把它称之为组织生态网。在这样的生态网络中,无论是部门之间,还是内部与外部之间;无论是领导者与成员之间,还是每个成员与顾客之间;无论是前后关联者之间,还是上下游之间,每一个成员都有价值贡献,都能促进彼此的成长。生态网与价值链(产业链)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注重共同成长的设计,后者注重价值分配。需要大家能够理解我所强调的这个根本区别,在一个需要重新定义价值的环境下,分配价值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少,只有成长才会创造价值,也才有可能带来价值共享的可能。

2、激励创造价值而非考核评估价值

内部激活、发挥个体价值、提升组织效率、提升产业链效率、提升响应顾客的速度,这些已经是基本共识,而且很多企业都在努力推进和转变中。我在此基础上,更强调组织对于创造价值的激发,而不是考核评估价值。组织管理的核心是:价值贡献-价值评估-价值分配,如果从组织管理的界定上来讲,这个核心逻辑也没有不合适的地方。但是如果僵化运用,会导致管理上关注考核重于关注价值创造。人们会围绕着考核进行工作,而不是围绕着顾客价值展开工作;人们会关注考核结果,而不是关注价值贡献。这就直接导致组织固化在考核体系中,没有人去关心顾客,也没有人真正做出价值贡献,这种情形的存在,是无法真正激活组织的。

3、信任与透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