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水质污染源监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质污染源监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一)调查与评价原则

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组织现场监测及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对一级评价,还可选用不同历史时期地形图以及航空、卫星图片进行遥感图像解译配合地面现状调查与评价。

3、对于地面工程建设项目应监测潜水含水层以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兼顾地表水体,对于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应监测受其影响的相关含水层。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必要时监测范围还应扩展到包气带。

(二)调查与评价范围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1、Ⅰ类建设项目

(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还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2)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块段为调查评价范围,三级评价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要求为原则确定调查评价范围。

2、Ⅱ类建设项目

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3、Ⅲ类建设项目

Ⅲ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同时包括Ⅰ、Ⅱ类建设项目所确定的范围。

二、污染源调查

(一)调查原则

1、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解决。2、对于没有污染源调查资料,或已有部分调查资料,尚需补充调查的地区,可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同步进行。3、对调查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应按原国家环保总局《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建档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对分散在评价区的非工业污染源,可根据污染源的特点,参照上述规定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

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调点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口、渗坑、渗井、污水池、排污渠、污灌区、已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等。

(三)不同类型污染源调查要点

1、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排放途径和去向、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2、对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库等,除按地表水监测的有关规定进行流量、水质等调查外,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河)段进行渗漏量和影响范围调查。

3、对污水池和污水库应调查其结构和功能,测定其蓄水面积与容积,了解池(库)底的物质组成或地层岩性以及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进水来源、出水去向和用途、进出水量和水质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池(库)内水位标高与其周围地下水的水位差,坝堤、坝基和池(库)底的防渗设施和渗漏情况,以及渗漏水对周边地下水质的污染影响。

4、对于农业污染源,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对于污灌区,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面积、污灌水源、水质、污灌量、灌溉制度与方式及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必要时对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前后土壤污染物含量及累积情况。必要时可补做渗水试验,以便了解单位面积渗水量。

5、对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应测定其位置、堆积面积、堆积高度、堆积量等,并了解其底部、侧部渗透性能及防渗情况,同时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浸溶试验、土柱淋滤试验,了解废物的有害成份、可浸出量、雨后淋滤水中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入渗情况。

6、对生活污染源中的生活垃圾、粪便等,应调查了解其物质组成及排放、储存、处理利用状况。

7、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还应对建设项目场地所在区域可能污染的部位(如物料装卸区、储存区、事故池等)开展包气带污染调查,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25cm~80cm之间即可。当调查点所在位置一定深度之下有埋藏的排污系统或储藏污染物的容器时,取样深度应至少达到排污系统或储藏污染物的容器底部以下。

(四)调查因子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定。

三、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其发生、发展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分析研究建设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开展监测评价工作的基础。

(一)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①包气带的岩性结构与厚度;②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岩性与分布;③控制含水层分布的地质构造条件;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⑤地下的迳流方向;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供水功能;⑦地下水富水地段的分布;⑧工程建设前的地下水水质;⑨建设工程排水下渗与含水层的关系;⑩水源地与建设工程的距离、位置关系(上、下游关系)等。

(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3、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4、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5、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6、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7、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8、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9、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 10、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

2、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3、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

四、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主要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监测,了解和查明地下水水流与地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资料。

2、对于I类建设项目应同时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对于II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的II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水质指标。

3、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

(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建设项目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井点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

(2)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3)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以上。

(4)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

①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7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3个点/层。

②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5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时,每增加20km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③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3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 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注意问题在布设监测点时,要特别注意调查以下内容:

(1)水位埋深 水位埋深是指地面到地下水面的距离。因为各含水层补给来源和开采情况不同,水位埋深可以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各测点地下水位埋深数据,可以判定所取水样代表哪个含水层的水质。

(2)采样井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了解井深、含水层埋深、含水层岩性等,判断含水层位置。如果是多层混合取水则不宜选用。同时调查了解井的使用情况,确定是农灌用水井还是生活用水井,是否长期使用等,如果井长期不用或淤塞则不宜选用。

(3)采样点周围的环境状况 调查记录在采样点周围是否有猪圈、臭水坑、牛羊等牲畜圈,是否位于菜园内等。这些地方三氮含量一般较高,不能代表区域地下水质量,最好选用农田中经常使用的灌溉井。

上述内容应详细填写在监测点(机、民井)调查卡片中。

4、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点取样深度的确定

(1)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定深水质取样,具体要求:

①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小于20m时,取二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②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大于20m时,取三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1/2处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2)评价级别为二级、三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和所有评价级别的Ⅱ类建设项目,只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

5、监测内容

(1)水质 自然界中影响地下水质量的有害物质很多,不同地区工业布局不同,污染源类型差异大,污染物种类也各不相同,因此,地下水质量因子的选择要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对生物、环境、人体和社会经济危害大的参数作为主要评价对象。

通常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地下水水质监测主要考虑能够反映地下水正常的水质状况及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物两方面就可以了。监测因子一般选取PH、Cl-、SO4=、NO3-、NO2-、NH3+、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等。特征污染物则与具体工程项目有关,常有F-、As、石油类、挥发酚、Cr+6、Hg、Pb、Cd等。卫生指标选用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两项指标。监测因子的选择关键是能选准工程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进行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时,为了能全面评价地下水水质,应选择以下监测项目中的二十项以上:

Cl-、SO4=、NO3-、NO2-、NH3+、F-、PH、总硬度、矿化度、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As、Cr+6、Hg、Pb、Cd、Fe、Mn、Ag、Mo、Se、大肠菌群等。必要时还应监测反应评价区水质主要量问题的其他项目,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有机氯、有机磷、苯类、溶解氧、耗氧量及其他的工业排放有机物质。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建设项目行业污水特点、评价等级、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而确定。即评价等级较高,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可适当多取,反之可适当减少。

(2)水位 水位是确定地下水流向的重要因素,应通过水准仪进行测定。当不具备条件时,要测量其水位埋深。

(3)水温 水温是确定含水层埋深、循环深度及补、径、排条件的重要指标。当水温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判断取样工作的正确性,水温应现场测定。

6、现状监测频率要求

(1)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2)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对于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不少于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对于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不少于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也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若已有的监测资料不能满足本条要求,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3)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应至少在评价期内监测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并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

7、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

(1)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自动式采样泵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第2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GIS;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污染源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123-02

所谓环境监测是指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来反映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环境监测的结果就是指监测数据,它应当准确而全面地反应出某区域范围内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环境监测的方法渐渐由手动监测向自动监测发生转变, 自动监测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IS技术不仅能够合理高效的对多种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管理, 对监测管理进行科学的评价, 还可以收集数据,使空间分析和决策整合成一个整体的信息, 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技术支持。GIS的具体应用在以下3个方面。

1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对各种环境因素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实时监测,并且对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收集与环境质量监测相关的数据,以此了解一定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它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环境质量监测针对的是一定的区域,对该区域的水质、噪声、空气状况、生活垃圾等方面进行定点的、长时间的监测以掌握该区域的污染现状并且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从而反映出该区域受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

一般情况下,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数据都是在空间上离散的点,我们可以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内插方法来准确地反应环境质量的现状。比如说,通过某监测河流上监测断面的数据对该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另外,在对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客体(如废弃物、水质等)进行评价时, 常常与多个污染指标有关。怎样依靠这些多个单一的、包含一定空间信息的污染物指标来对空气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我们可以通过GIS的空间叠合分析来实现它。空间叠合分析就是在一定的空间系统条件下, 每次都将同一区域的两个地理图层进行叠合, 以此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 或者建立各种地理对象间的空间联系。前者通常可以用来搜索同时具有集中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 称为空间叠合属性;后者通常用于发现某区域内一些专题的特征, 称为空间叠合统计。这样就实现了利用多个污染指标的空间叠合分析对环境质量的全面分析和评估。综上所述,要想准确地表述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 仅靠某一点的监测是不够的, 只有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等优势, 结合污染物的分布,全面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才能得到准确而客观的表述。

2 污染源监督监测

污染源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污染源的分布, 为监视主要污染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所采取的长期定点的监督监测,主要对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对某一地区的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一定的掌握和预测。要想评价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不仅要获得污染源的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数据, 还需要了解污染源所在地理环境的背景信息。在污染物排放量同等的情况下, 如果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同样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污染源的地理空间特性。污染源的地理空间特性决定了对污染状况影响的表述必须要利用GIS。这要求不仅要进行污染源的定量分析, 而且还要进行空间上的掌握。而GIS正是这种结合的体现, GIS用数据来表示空间分布, 将数字和图形作为一个整体, 而且支持数字与空间思维同时开展, 相对于传统的地图分析方法有明显的改进 。

除此之外,GIS的空间缓冲区分析是进行污染源的扩散影响分析的有力工具和依托。所谓空间缓冲区分析就是根据被分析对象的实体, 自动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建立带状区, 以此来识别这些实体对周围对象的辐射程度和影响程度。GIS与污染源监测监督相结合,能够通过计算得出污染源扩散的具体范围, 从而总结出污染源与环境污染间的大体规律,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准确地预测出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 为污染源规划和环境质量保护提供有力方法和工具。

3 应急监测

GIS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污染物应急监测是指对各种污染事故的污染源进行现场追踪,确定污染事故造成环境的污染程度,带来的危害等。它能够对环境污染进行动态地监测并且对重大污染事故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是环境监测功能中重要的一个方向。为了使相关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要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 其次利用GIS与环境模型相结合来预测受影响区域的具体范围, 利用GIS的可视化特点得出污染区域内的敏感单位、救援单位、以及最佳路径等基本信息, 以此为应急监测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4 结论

有关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套集先进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环境监测和预警平台,它能有效而准确地反应出水质、空气、噪声以及污染物等实时的监测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帮助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整体监控和管理。GIS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整体反应速度和能力,提高了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大大减少了人为失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在最大限度上有效降低污染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为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何艳.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4) 359-361.

[2]王桥,等编著.环境地理信息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等编著.环境科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开展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市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排放去向及排放水质现状,查明工业污水排放规律和排放水质情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河流断面水质以及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使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我局充分认识到开展河流涉水污染源检查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根据实际制定了专项执法检查的相关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环境监察大队队长为副组长、副队长、监测站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环境监察大队设立专项执法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涉水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营造舆论,广泛宣传

针对河流涉水污染源进行检查的重点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工、制药、畜禽养殖等排放污染物与断面超标污染因子相关的排污单位。由于这些行业与群众日常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我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监管作用,积极推进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针对利用渗坑、渗井、高压水泵排放污水污染地下水及存在其他违法排污行为的企业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热线举报,为此次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扩宽了群众监督的渠道,从而使我市群众维护环境的权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全面排查,抓住重点

专项排查活动以来,我局出动人员15人,出动车辆3辆,检查频次70余次。由西向东分别对塔尼断面、气化厂外排口、礼召断面、开祥化工外排口、第一污水处理厂进口、第一污水处理厂出口、千秋矿外排口、义马环保电力外排口、常村桥、第二污水处理厂进口、第二污水处理厂出口、综能公司东排水口、程村断面、石佛断面及吴庄断面共14个地点进行了取样监测。此外,自2月底以来,我局环境监察人员对塔尼断面、石佛断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取样监测。在排查过程中我局环境监察人员按照要求认真填写了《现场检查记录表》、《全省河流断面涉水企业基本情况表》、《全省河流断面设计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表》,做到了一厂一表、问题清楚、结论明确、建议适当。同时按照污染源档案管理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义马市辖区内河流断面涉水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摸清了涉水污染源的情况。

四、有机结合,深入排查

一是与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为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此次检查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局将涉水企业排查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查处在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违法行为。二是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始终对涉水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要求其及时做出相应的整改,一抓到底。三是在检查过程中我局环境监察大队与环境监测站人员共同对排查地点进行取样,了解辖区内涧河断面水质相关情况,形成监察“闭环”,提高了监察工作的效能,切实将此次排查活动做到全面、细致。

第4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第一节*-*年环境监测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建立、启动*碧海行动计划的环境监测程序,完成监测站位的优化调整;

监控陆域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评价陆域入境河流、重点陆域污染源入海河口、海上污染源以及入海通量控制断面的水质状况,初步掌握可控入海点源与非点源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开展海洋环境质量与趋势监测和*海岸带生态监测的试点工作;

根据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要求,进行特别专项的监测试点工作;

评估已有的环境监测条件和数据资源可利用程度,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调查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近期效果;

实现主要入海点源的水质自动监测。

二、行动计划

(一)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

参照相关的法规、标准和监测方法,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该规范应确定不同类型站位的监测项目、采样分析方法和监测频率(见表8-1),并且作为各省市和部门实施环境监测计划的技术依据。

(二)优化监测站位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准确地评估*碧海行动计划实施效果,按照*碧海行动计划确定的环境功能区、污染控制带、污染控制区和控制单元的要求,结合环境监测行动的实际经验,在2002年底前完成环境监测站点优化布设工作。布设四类环境监测站点的数量见表8-2。

表8-1*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主要内容

优化布设*碧海行动的环境监测站位的基本原则是:着眼于全*,充分利用已有站位,统筹全局,全面调整,合理布设;在重点海域、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重点城市毗邻海域、重点港口和交通密集水道等特殊水域,本着内密外疏的原则,合理布设和优化环境监测站点;以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为基础,以全面掌握各类环境功能区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为目标,确定监测站位;对石油平台生产区、海产品养殖区、海上船舶集中作业停靠区周围海域布设监测站位,以掌握这些生产运输活动对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着环境和经济的最优组合的原则优化布设监测站位,包括将不同类型的站位设置在同一位置上。

(三)启动监测程序

按照监测规范的要求,从*年起,在所涉及的站位启动监测程序,及时汇总数据和总结经验,并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反映至有关部门。在2002年底前完成监测程序的调整。

(四)陆域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控

对十三市重点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实行监督控制监测。

注:1)海洋环境监测断面需要根据*的海洋动力学条件另行确定。

2)除了鱼类及水产资源按各省市所辖鱼类产卵场计外,其他生态环境质量按十三个城市计。

3)特别专项监测站位根据监测对象出现位置随机确定。

(五)*海上污染源污水排放达标监测

对海上船舶及其相关作业和石油平台的污水排放进行监督控制监测。

(六)全面开展陆、海环境状况检查监测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和环*十三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在目前例行环境监测的基础上,从*年起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和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18个混合区进行陆、海环境监测。陆源监测指标为氮、磷、COD、石油类、特异污染物、流量;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测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铅、六价铬、镉、砷、汞、氰化物等(见表8-3)。

(七)开展其他类型环境监测的试点工作

在海洋环境质量与趋势预测、*海岸带生态和特别专项站位中,开展环境监测试点工作,以期积累资料和探索工作经验。试点工作包括建立环境条件指标、生物种群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等多指标的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试点工作。

(八)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在充分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的基础上,重点根据以下情景确定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方案:

新及补充普遍落后、老化、已不能完全满足*碧海行动计划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海洋专用监测仪器设备。前期重点是更新和补充采样设备、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和监测信息传输系统。

补充新增监测方法所需的工作条件,譬如在陆域和海域监测中应用的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大气沉降测量、以及建立地面自动监测站等。

加强对*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特别要加强对赤潮的监测能力。

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环境监测行动计划。在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碧海行动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善和补充,建成基于GIS的*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

(九)*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本阶段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重点监测区域为*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分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变化规律,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十)监测达标后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继续监测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等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确定排污与海洋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十一)在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逐步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陆源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有必要对重要点源实施连续监视、监控。*年前,在主要河流入海口(辽河、大辽河、大凌河、滦河、海河、黄河和小清河的入海河口7处)和重要点源入海口(有关直排口、混排口和市政下水口10处)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工作,共设置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开展监测对比试验研究。

(十二)建立*生态监测网,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监测网,并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十三)加强对赤潮、溢油等突发性环境灾害的应急专项监测工作

加强赤潮、溢油等环境灾害的高发区及潜在危险区的监测管理工作,充实应急专项监测工作的人员,增加经费,适当安排应急监测演练。

第二节*-2010年环境监测行动规划

一、行动目标

评估*碧海行动的近期、中期实施效果;

初步分析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分析海洋生态状况、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

二、行动规划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的监测站点进行水质连续监测,评估*碧海行动的中期实施效果。

(二)继续实施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进行年度监测。

(三)开展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和试点工作

从*年开始启动*非点源(包括海水养殖)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运用遥感与GIS等新技术,建立非点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环*的十三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3个典型区域进行示范监测研究。

(四)建成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的基础上,再建3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中,河流入海口10个,重要陆源入海口20个。

(五)启动*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

配合*碧海行动计划实施的需要,启动*的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工作。

(六)开展*生态监测

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全面开展定期、连续的生态监测工作。为全面、客观地反映*碧海行动实施效果和*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七)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

为全面了解*碧海行动的近期实施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在多年例行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制定“*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于*年实施。

(八)开展主要入海污染物的水质预测、预报研究

在环境例行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和*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以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水质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入海河流排放状况,特别是非点源排放状况和水产养殖排放频率估算,掌握非点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实现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转轨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2011-2015年环境监测行动纲要

一、行动目标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实施*碧海行动的中、后期效果;

基本掌握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初步实现*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

二、行动规划纲要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水质变化规律,评估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后期效果,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二)继续进行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按年度进行监测。

(三)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

在2010年非点源监测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环*十三市实现非点源例行监测。

(四)建成河流和各类陆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2010年实现建成4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入海河口、污染源排放口的水质自动监测。

(五)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针对环境事故及环境灾害多发区的监控需要,建成相应的预测和预报系统,并且投入监视运行。

(六)进行*碧海行动环境的再次综合调查

(七)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全面反映和评估实施*碧海行动的中期效果,制定“第二次*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在充分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的基础上,重点根据以下情景确定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方案:

更新及补充普遍落后、老化、已不能完全满足*碧海行动计划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海洋专用监测仪器设备。前期重点是更新和补充采样设备、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和监测信息传输系统。

补充新增监测方法所需的工作条件,譬如在陆域和海域监测中应用的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大气沉降测量、以及建立地面自动监测站等。

加强对*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特别要加强对赤潮的监测能力。

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环境监测行动计划。在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碧海行动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善和补充,建成基于GIS的*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

(八)*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本阶段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重点监测区域为*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分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变化规律,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九)监测达标后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继续监测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等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确定排污与海洋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十)在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逐步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陆源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有必要对重要点源实施连续监视、监控。*年前,在主要河流入海口(辽河、大辽河、大凌河、滦河、海河、黄河和小清河的入海河口7处)和重要点源入海口(有关直排口、混排口和市政下水口10处)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工作,共设置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开展监测对比试验研究。

(十一)建立*生态监测网,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监测网,并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十二)加强对赤潮、溢油等突发性环境灾害的应急专项监测工作

加强赤潮、溢油等环境灾害的高发区及潜在危险区的监测管理工作,充实应急专项监测工作的人员,增加经费,适当安排应急监测演练。

第四节*-2010年环境监测行动规划

一、行动目标

评估*碧海行动的近期、中期实施效果;

初步分析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分析海洋生态状况、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

二、行动规划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的监测站点进行水质连续监测,评估*碧海行动的中期实施效果。

(二)继续实施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进行年度监测。

(三)开展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和试点工作

从*年开始启动*非点源(包括海水养殖)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运用遥感与GIS等新技术,建立非点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环*的十三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3个典型区域进行示范监测研究。

(四)建成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的基础上,再建3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中,河流入海口10个,重要陆源入海口20个。

(五)启动*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

配合*碧海行动计划实施的需要,启动*的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工作。

(六)开展*生态监测

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全面开展定期、连续的生态监测工作。为全面、客观地反映*碧海行动实施效果和*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七)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

为全面了解*碧海行动的近期实施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在多年例行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制定“*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于*年实施。

(八)开展主要入海污染物的水质预测、预报研究

在环境例行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和*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以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水质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入海河流排放状况,特别是非点源排放状况和水产养殖排放频率估算,掌握非点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实现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转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节2011-2015年环境监测行动纲要

一、行动目标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实施*碧海行动的中、后期效果;

基本掌握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初步实现*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

二、行动规划纲要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水质变化规律,评估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后期效果,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二)继续进行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按年度进行监测。

(三)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

在2010年非点源监测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环*十三市实现非点源例行监测。

(四)建成河流和各类陆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2010年实现建成4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入海河口、污染源排放口的水质自动监测。

(五)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针对环境事故及环境灾害多发区的监控需要,建成相应的预测和预报系统,并且投入监视运行。

第5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河流;应急监测;水质模型

收稿日期:2011-06-09

作者简介:周新明(1972―),广西贵港人,硕士,主要从事大气防治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010-02

1 引言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简称为河流水质模型)是河流中污染物随空间和时间迁移转化规律的描述。按模型推算方式不同,可区分为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和半理论模型3种。河流水质模型多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测和风险分析、水质规划和管理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按源强排放在时间长度上的不同选择河流一维水质模型中3个基本方程的图形特征来进行分析。即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连续稳定排放的源强),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的水质模型(瞬时排放的源强)和一维河流非稳态的水质模型(短时间里排放的源强)的3者图形特征进行比较,然后作出简要判别分析。

1.1 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

2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的图形特征

2.1 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

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使用很多。它的源强是连续稳定的。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的图形特征见图1(c-x变化曲线示意图)和图2(c-t变化曲线示意图)。由图1看出,在污染物影响范围x

m处,污染物的浓度是相对不变的;由图2看出,污染物随时间推移,污染物影响范围x

m处,污染物的浓度也是相对不变的。

图1 一维称态河流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c-x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2 一维称态河流污染物浓度时间分布(c-t变化曲线)示意图

2.2 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水质模型

2.3 一维河流非稳态的水质模型

一维河流非稳态的水质模型的源强是指短时间内(一定时间长度,如几十分钟或数小时不等)排放入水体,随之污染源消失或污染源排污总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中经常遇到。

一维河流非稳态水质模型的图形特征见图3的虚线部分,和图4的虚线部分。从图3和图4的虚线部分看出,由于非稳态排污是在短时间(一定时间长度)里排放的污染物,在相同的初始排放浓度条件下,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瞬时排放大,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下降得慢些,在图中“弓”形上部则相对宽和平缓些(曲线曲率变化小一些)。

图3 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全实线部分)和一维河流非稳态排污(后部分分为虚线)污染物浓度时间分布(c-x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4 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全实线部分)和一维河流非稳态排污(后部分为虚线)污染物浓度时间分布(c-t变化曲线)示意图

3 河流水质模型在应急监测3个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1)现场监测过程的实施主要是依据污染物浓度在河流水体中的变化趋势来判别的。在同一河流中,相同的污染物浓度(C0)排入水体后,污染物随水流移动,在相同的时间里,河流中污染物影响范围内的浓度(C)的高低依次是连续稳定排污,非稳态排污和突发性排污。即河流中污染物浓度下降最快的是突发性排污,其次是非稳态排污,最慢的连续稳定排污。

(2)跟踪监测过程的实施主要是依据污染物浓度在河流水体中的迁移过程来判别的。连续稳定的排污,污染物的浓度最高点始终在入河口,而突发性排污和非稳态排污,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水体后,污染源随之消失;污染物随着河水流动和上游来水的同时作用,形成数百米或数公里的污染带。在许多情况下,有必要对污染物的迁移位置和范围进行机动地跟踪监测。

(3)总量监测过程的实施主要是依据污染物瞬时最高浓度在河流水体中的位置来判别的。因为连续几个小时的非稳态排污造成的污染事故,当应急监测人员到达现场时,污染源已经消失,在数百米或数公里的污染带中间部位往往保持着较高的瞬时浓度,这在应急监测中应特别注意。特殊情况下,为了掌握排入河流中的污染物总量,就必须对此污染带设置多个断面进行监测,才能对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可能的危害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4 结语

在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掌握(建立与推导等)和应用(简化和修正等)河流水质模型是极其重要和有利于应急监测方案制订的。由于水质模型的多样性,按源强排放时间分类有连续稳定排放、短时间排放和瞬时排放等形式;按空间分类有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等形式;按排入水体分类有河流、河口、湖泊、水库等形式。在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掌握(建立和推导等)和应用(简化和修正等)水质模型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第6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 地下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保护制度:污染治理体系

文/井柳 新刘伟 江王 东张涛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城乡供水水源;全国3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83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半以上为地下水型水源地。目前,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局部地区出现重金属和有机物超标现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面对我国严峻的地下水环境形势,构建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我国地下水环境形势严峻地下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点总数为4778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800个。水质优良的监测点比例为10.4%,良好和较好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26.9%和3.1%,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43.9%和15.7%。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铁、锰、溶解性总固体、“三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氨氮)、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等。与2012年相比,有连续监测数据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196个,分布在185个城市,水质综合变化以稳定为主,其中变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8.0%。《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披露,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存在地下水重金属、有机物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指标是汞、铬、镉、铅、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

经济发展给地下水环境保护带来压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大大提升,地下水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升级。1978-2011年,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9亿;城镇化率由18%增加到51%。城镇化建设改变了地下水天然人渗补给条件,减少了地下水补给量,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不断提升,一些地区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导致地下水位骤降,出现漏斗区域,并造成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等灾害。另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地下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根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2月下旬至3月开展的华北平原排污企业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结果,涉水的25875家排污企业中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58件,对其中88家企业处以罚款,总额达613万余元。

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现有地下水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地下水资源保护相关制度。一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确立“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二是水权交易制度。获得取水权的单位或个人通过各种合理措施节约出的水资源,可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水的使用权有偿转换。

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制度。一是污染源普查及数据更新制度。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对我国排放污染物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开展调查,随后又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工作。二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11年环保部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规范了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填补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三是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国家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废气、废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实行许可证管理。对地下水来讲,排污许可证制度属于源头预防范畴。四是地下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国土和环保部门每年公布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和《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但从体系的完备程度和与时俱进角度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目前我国颁布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中,涉及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条款较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仅涉及39项指标,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我国地下水环境管理体制不顺,各部门职能划分不清,存在交叉,没有形成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合力。

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关注度低,缺少针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管控制度。污染源普查范围大、数量多,没有针对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工工业园区、、石油化工企业、加油站和油库、高尔夫球场、再生水灌溉区和矿产开采及加工区等地下水特征污染源开展深入调查。未建立地下水污染源长期监管机制,导致我国目前地下水环境底数不清,地下水污染防治手段和措施落后。《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和《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每年的地下水环境质量信息,仅能反应出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不能对地下水源地和地下水特征污染源及其周边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无法指导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国际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借鉴美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美国在地下水环境保护领域主要建立了以下六项制度。

统一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制度。美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由环保局、农业部、内政部和能源部共同管理,各有分工。

污染预防和长效监测制度。美国重视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工作,对埋地油罐、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储存池等均设置了防渗措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地下水监测点位共计约42000个。

调查评价与风险评估制度。1991年,美国启动了国家水质评价计划(NAwoA),大约每10年对水质趋势进行一次评价。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将健康风险分析评价与地下水污染治理相结合发展出RBCA(Risk-based Corrective Action)模式。

污染场地分级管理与整治制度。《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CERCLA,即超级基金法案)要求,对发现的污染场地进行相关认定,以可能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的程度来划分,并收录到“国家优先名录”上。

污染整治基金筹措制度。超级基金主要来源于对生产石油和某些无机化学制品行业征收的专门税、联邦财政拨款、年收入在200万美元以上企业的附加税、联邦普通税、基金利息和向违法者征收的罚款等。

信息共享与公众参与制度。美国环保局网站上,公众可以免费获取一些地下水环境信息;超级基金项目报告也在该网站上公开。

欧盟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欧盟在地下水环境保护领域主要建立了以下三项制度。

统一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制度。“欧盟环境委员会”统一制定水环境相关的法律、标准,以水质监测为主,大部分成员国由环保部门负责,地矿、卫生、公共事务等部门参与。

长效监测与信息共享制度。欧盟多数成员国每年开展2~4次水质监测,并上报数据库,多数数据可免费共享。

专家讨论制度。基于水框架指令成立地下水工作组,80多位专家一年2次会议讨论指令实施情况。

日本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日本在地下水环境保护领域主要建立了以下三项制度。

统一管理制度。日本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政府专职机构为其环境省下属水、大气环境局内设置的土壤环境科地下水室。

调查评价制度。2002年《土壤污染对策法》出台,要求对土地环境状况开展调查评价,当土地被判定特定有害物质超过标准时被指定为污染地域。日本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已有20多年,划分出了不同污染程度区域,平均每年投资3000万日元。

污染整治及基金筹措制度。《土壤污染对策法》要求污染行为人和土地所有者必须对污染地域采取对策,开展污染整治。当找不到污染行为人时,整治费用由土地所有人负担,“土壤污染对策基金”可提供部分补助。“土壤污染对策基金”主要经费来源于土壤管理、委托工程、委托调查费用部分捐赠和民间自发捐款等。

我国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构建

我国地下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地下水污染正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根据党的十报告要求,我国亟需构建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应当包括最严格的地下水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环境质量目标、污染预警机制、调查评价及污染治理体系、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内容。

建立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进一步完善我国地下水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指南。尽快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增加并明确对地下水环境监管相关要求;建议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条例,增强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出台,标志着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式纳入了国家层面的决策,应积极落实《规划》和《方案》要求,保障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尽快启动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标准、修复际准等制定工作;修订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编制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污染修复防控等技术指南。

建立统一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制度

应厘清各部门在地下水工作领域的任务分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设立专门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联合环保、国土、住建、水利、卫生、工信、农业等部门和单位,对全国地下水环境实施统一监管。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对地下水污染源及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国土部门重点关注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水利部门重点关注地下水资源量变化情况,住建和卫生部重点关注水厂及饮用水水质状况,工信部重点关注产业布局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业部重点关注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根据我国地下水环境现状、地下水功能区划和污染源分布情况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划分为“一般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从宏观上掌控和指导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建立污染预防和长效监测制度

应加强对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工业园区、石油化工企业、加油站和油库、高尔夫球场、再生水灌溉区和矿产开采及加工区等地下水特征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根据不同污染源特征,分别提出污染源头控制要求,如加油站埋地油罐应设置双层管或防渗池;面对我国城镇化迅猛发展态势,应加强对城镇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的管控,做好废水、废物收集处理及防渗措施,降低其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和信息数据库,形成监测井长期维护和数据定期上报机制。

建立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我国虽然在重点区域、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和资源量评估方面获得了大量数据,但这些难以完整描述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我国地下水污染底数仍然不清,应通过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工作,以地下水源和特征污染源为重点调查对象,循序渐进,摸清家底,并建立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长效机制。

建立污染场地分级管理与整治制度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污染场地及其周边地下水功能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建立优先整治清单,实施污染场地分级列管。对人体健康风险值超标或准备再度开发利用的场地,根据已确定的修复目标,开展相应修复工作。

建立污染整治基金筹措制度

厘清污染治理责任,实行“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对于无主污染源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负责整治。研究建立“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向污染地下水环境的工业企业征收整治基金。通过制定绿色信贷、保险、优惠税率及污染场地再开发等辅助政策,鼓励开发商及民间资金的流入。

建立信息共享与公众参与制度

通过网络平台及咨询热线,向社会公开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污染场地整治等信息,接受公众与媒体监督。

主要

参考文献:

[1]陈鸿汉,刘明柱,永葆地下清流——《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建议[J].环境保护,2012(4):23-26.

[2]曹文婷.中国水权交易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第7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永胜河 水质 分析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58-04

Water Quality of Yongsheng River in Qianhuang Town

Niu Hao1 Wang Haiping2 Liang Ying1 Hu Dabo1

(1.Nanjing Innovation Centre for Enviro-Protection,Nanjing Jiangsu,211102, China;2.Nanj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Nanjing Jiangsu,210048,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Qianhuang Town Government built Industrial Zone on the north of the Town, otherwise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get into the city river - Yongsheng River, made it turnning into the sewage channel. This pa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Yongsheng River coastal pollution sources,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and sediment status of each section,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pollution loa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of Yongsheng river.

Key Words: Yongsheng River; Water Quality; Analysis

1 概况

永胜河位于武进区境内连永安河,全长5.7 km,平均河宽15 m,平均水深2 m,主导流向自北向南、由西向东,途经南夏墅街道、前黄镇,最终汇入永安河。前黄镇段永胜河由于政府长期筑坝(水泥坝),东坝位于近永胜河与永安河交汇处,西坝位于永胜河一号桥西侧,东坝-西坝段长度约1.2 km,河水基本不流动,自净稀释能力较差。同时永胜河于前黄镇内流经农业区、集镇生活区、工业区,污染源种类复杂,特别是流经工业区及前黄集镇生活区的河段污染严重,水质较差,是太湖流域复合污染型支浜的典型代表河道。

2 永胜河的环境现状

(1)沿岸土地利用现状。前黄镇辖行政村20个、社区4个,2014年年末总人口63 772人。截至目前,前黄镇已经形成了以精细化工、康复健身器材、机械零部件、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零配件、幕墙装饰材料、精纺、精工铸造、电动工具、电子元器件、食品加工行业等为主的工业经济格局;另外,近几年来,前黄镇农业异军突起,成为常州市食用菌生产基地。前黄镇段永胜河一号桥-寺桥之间以生活源为主;寺桥-东坝之间以工业企业居多,由于该段范围内工业废水零散排口较多,部分管道分界不清,存在老化、渗漏等现象,致使永胜河坝内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2)沿河水质现状。经对永胜河6个断面的实时监测发现[1~4],永胜河水质总体上由西向东呈现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永胜河一号桥周边以生活源为主,周边有部分生活污水汇入永胜河,寺桥作为生活源与工业源的分界线,寺桥-东坝之间以工业源为主,污染程度逐渐加深。

从图1中可以看出,前黄镇段永胜河总体上水质超标严重,COD超标0~0.43倍,氨氮超标0~10.84倍,总氮超标1.20~15.75倍,总磷超标0.96~3.43倍。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5],对永胜河沿线主要污染段及污染物质进行评价,选取地表水Ⅳ类水质要求为评价标准,结果见表1。

由评价结果可知:永胜河主要污染物类型排序依次为总氮(71.90%)、总磷(21.19%)、COD(6.91%);污染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坝-西坝间,依次为东坝(31.07%)、永胜桥(27.26%)、永胜河一号桥(14.8%)、寺桥(13.83%),其中寺桥-永胜桥-东坝之间为工业集中区,污染程度相对较重。

(3)沿河底泥现状。永胜河底泥多为软泥,淤积厚度约为50~100cm,底泥呈现黑色伴随浓烈臭味。永胜河底泥中TN[6]、TP[7]自西向东沿程逐渐升高,在寺桥-东坝急剧升高,采样点东坝底泥TN含量高达7 948.57 mg/kg,TP含量高达18 205.29 mg/kg。永胜河底泥中重金属[8](Pb、Cd、Cu、Zn、Ni、Cr)自西向东也是沿程升高,在寺桥―东坝之间工业段明显升高,永胜桥-东坝之间突变尤为明显。

(4)工业污染源现状。据调研,永胜河沿岸工业点源主要集中在寺桥-东坝段,企业类型主要为金属机械制造、纺织及少量化工。工业废水经初步处理达到接管要求和生活污水混合送至武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危废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处理。工业源主要随初期雨水径流流入河道以及少量生活污水经雨水管直排入永胜河。详见表2。

(5)生活污染源现状。永胜河沿岸生活污染源主要集中在西坝-寺桥段(前黄高级中学、前黄农贸综合市场、人民医院、瑞丰园、孙家塘、新园村、园里村)、敬业路-工业路段(文雅苑、北庄、后北庄)。污水主要为村镇生活污水及商业设施排水。据初步调查,目前永胜河周边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系统大部分得到收集,送至武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少量生活污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河道,导致河道氮磷升高。

红旗村、前进村、前黄村生活垃圾84%得到收集和妥善处理,同时,河道打捞的垃圾堆放在永胜河-号桥附近,待冬季再集中进行焚烧处置,这些未收集的垃圾随径流入河。

(6)农业面源污染源现状。永胜河沿岸农业面源主要集中在永胜河一号桥两侧及工业路北侧,农田面积约1 150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豆、蚕豌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以及葡萄、梨子等果林地,葡萄园排水通过渠道进入永胜河支浜中,缺乏有效的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畜禽养殖方面,红旗村、前进村、前黄村2014年末生猪存栏数1 974头,家禽4 167只。

3 结论

综上分析,前黄镇段永胜河目前水质污染严重,氨氮、总氮、总磷均全段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总磷。COD超标0~0.43倍,氨氮超标0~10.84倍,总氮超标1.20~15.75倍,总磷超标0.96~3.43倍。且污染源现状问题较严重。

(1)工业企业偷排漏排依然存在。目前地方政府对沿岸工业聚集区的监管尚不到位,加之镇区部分雨、污水收集管网分界不清,年久失修,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导致工业点源污染加剧,增加了水污染治理难度。

(2)河道雨水排口密集。通过调查发现,永胜河沿岸雨水排口密集,多达28个,且缺乏对初期雨水的有效收集与深度处理,部分企业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有可能通过雨水排口流入河道,对永胜河水质产生较大影响。

(3)生活面源入河贡献较高。永胜河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接管率不高,规划通过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但据调查发现,目前分散处理设施无法有效收集污水,导致设施未能运行。另外有部分未接管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永胜河,加重了水体污染。

(4)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经统计,永胜河沿线周边农田面积约1 150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豆、蚕豌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以及葡萄、梨子等果林地,葡萄园排水通过渠道进入永胜河支浜中,缺乏有效的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导致周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较大。

(5)底泥内源污染严重。永胜河底泥淤积严重,已多年未实施清淤。底泥多为软泥,呈黑色且伴有浓烈臭味。经检测,底泥中氮磷含量最高达7 948.57 mg/kg、18 205.29 mg/kg,亦检了出重金属(Pb、Cd、Cu、Zu、Ni、Cr),东坝附近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尤为突出,河道内源污染严重。

(6)水系不通、溶解氧不足。目前永胜河上建有两道坝,东坝位于永胜河入永安河河口,西坝位于一号桥西侧,东、西两坝之间河水长期处于滞流状态,流动性差。河水整体呈现黑臭现象。监测结果显示溶解氧严重不足,导致永胜河水体自净能力较差。

上述事实说明,应当对永胜河上游及周边污染源实施有效控制,辅以一定的污染治理技术手段,以恢复和提高永胜河生态系统的水污染自净能力,改善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GB/T11914-19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S].

[2] HJ535-2009,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S].

[3] HJ636-2012,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S].

[4] GB/T11893-1989,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S].

[5] HJT 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S].

[6] HJ 717―2014,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S].

第8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 风险防范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目前的支柱产业为电子、汽车、石化、钢铁、电力等。由于产业带多集中于长江沿岸区域,这样的产业结构布局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风险防范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预防和应对各类涉及饮用水源地的突发事件是十分必要的。

1 水源地环境现状概述

1.1水源地及主要水厂概况

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10处,其中长江南京段8处(其中3处为备用水源地),另有水库型水源地1处,湖泊型水源地1处。水源地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类别 水源地名称 水厂名称 类型 监测频次 监测项目

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夹江水源地 城南水厂 河流型 旬测

月测 水厂旬测: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氟化物。水源地月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3前35项,计64项;6月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特定项目(80项)全分析,对检出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每月监测。

2 北河口水厂

3 江宁区水厂

4 燕子矶水源地 城北水厂 河流型

5 上元门水厂

6 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 远古水厂 河流型

7 江浦、浦口水源地 江浦水厂 河流型

8 浦口水厂 河流型

9 中山水库及东屏湖水源地 溧水县水厂 水库型

10 固城湖水源地 高淳县水厂 湖泊型

11 江宁子汇洲水源地 江宁滨江水厂 河流型

12 备用水源地 龙潭备用水源地 暂无 河流型 每年一次,6月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3,共109项

13 八卦洲(主江段)备用水源地 暂无 河流型

14 桥林备用水源地 暂无 河流型

1.2饮用水源水质现状

南京市2011年开始组织市、区(县)环境监测站对全市各类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例行监测和普查工作;2012年镇江、柳州等地发生水源污染事件后,部分水厂又增加了水质自动站在线生物毒性监测仪。监测结果表明,2011-2013年,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和表3标准值,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

2水源地环境风险分析

2.1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2011年-2013年,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固城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除龙潭备用饮用水源地外,保护区范围内无工业废水排口,污染源结构以城镇生活污染为主。中山水库及方便水库处于中营养化程度,污染源结构以非点源污染为主。长江南京段八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夹江饮用水源地、江浦、浦口饮用水源地、江宁子汇洲饮用水源地以城镇生活污染为主;八卦洲(主江段)备用水源地污染源结构以非点源污染为主,其余四个饮用水源地以工业污染为主。

2.2固定源环境风险分析

固定源环境风险主要分布在长江南京段上的八个饮用水源地,湖库型水源地具有环境风险的固定源较少。长江南京段有中石化过江油料管道1条,天然气输送管1条;共有危险品码头82个,主要集中在八卦洲左汊江段和南京长江四桥南岸附近,主要危险源为油类和化学品,年吞吐量达到4千万吨。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金陵石化烷基苯厂、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金陵石化化肥厂、南京市石油公司栖霞油库等大型企业危险物质储存量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中的危险源识别量,为重大危险源。

此外,长江南京段8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附近存在着大量的加油站、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排口,对长江水质有较大的潜在威胁。

2.3面源环境风险分析

面源污染主要存在于湖库型水源地,其主要环境风险来自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源产生的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和水产养殖污染源产生的“渔药”类微量有机污染物。

虽然固城湖及中山、方便水库水源地目前水质相对较好,但氮、磷等营养元素指标存在超标现象。由此可以判定,在适当的气温、环境条件下,水源地极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藻类水华现象,现阶段水厂的应对措施尚不能完全有效应对水源水中的藻类问题。

水产养殖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渔药”包括抗生素、消毒剂、除草剂。这些物质如果使用不当,会进入水源地造成水源水的污染,进而影响水厂出水水质。

2.4环境监管及应急能力分析

南京市已建立了较全面的应急保障机制。在夹江饮用水源地的上游建立了水质自动站,实现了饮用水源地水质远程自动监控。市、区县环保部门和供水企业还分别建立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场巡查和信息通报制度,强化对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控。2010年编制的《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宁政办发[2010] 86号),建立了沿江化工行业危险污染源档案库,沿江化工等重点企业全部编制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012年还印发了《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环保应急响应程序》,进一步规范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的操作流程及部门职责。

2.5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目前,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无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医药制造等行业的污染源;长江南京段取水口附近水体扩散能力较好,湖库取水口附近水体扩散能力一般;中山水库及方便水库水源地因污染源结构以非点源为主,无主要污染源。

综合水源地环境现状及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可得出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等级为三级,风险一般。

3水源地风险防范建设研究

3.1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1)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集中式饮用水源预警信息、常规监测数据的收集、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工作。

(2)要加强环保、建设、水利等相关部门的联动,进一步提高水质(量)监测自动化水平,增强水质污染变化预警能力和应急防范能力。

(3)要加强环境监管预警,强化以市、区两级和政府、部门、企业三个层面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针对不同的事故级别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3.2工程建设项目研究

(1)备用水源地工程建设:南京市饮用水源地水源单一,应急水源地未建立问题随着南京社会经济发展将会日显突出。可考虑选用江南石臼湖、江北金牛山水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地,综合考虑建闸保水、清除围网养殖等措施,保障备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2)预警断面建设:应根据需要,选取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城市总排口、排污单位污水排污口、经常发生翻车(船)事故的路、桥和危化品运输码头下游沟、渠、支流等临 近断面、两条支流汇合断面以及水源地直接连接水体设立预警断面。

(3)连接水体风险防范工程建设:应优化连接水体尤其是水源地直接连接水体供水排水格局,布设防风险措施。结合江河湖库的水利工程、风险防控工程、闸 坝的启用关停等情况对连接水体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评估,编制合理的污染防控方案。当事故污水进入连接水体后,通过采取防控措施控制污染扩散。

3.3存在问题及困难

(1)水源结构单一。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南京市以长江作为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固城湖和中山、金牛等湖泊、水库作为补充水源及应急备用水源。对长江水源高依赖程度同时也是南京饮用水应急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2)长江饮用水源地存在污染隐患。南京市长江饮用水水源地为开放式水源地,上下游工业企业、码头林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问题不容忽视。水上交通运输的易燃易爆品、石化产品、有毒有害危险品等也威胁到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3)湖库型水源地水量不足。以固城湖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的高淳区及以中山、方便水库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溧水区,湖库水量现状均基本能满足县城供水的需要,但水量不足以向外辐射。随着南京市区域供水工程实施,长江供水覆盖面增加,溧水、高淳区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由将由湖库型转为长江河道型。

参考文献:

[1]周克梅,陈卫,单国平,等 南京长江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给水排水,2007,33(9):13-16

[2]陆燕宁. 加强南京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1):43-45

[3]丁仲平,景卫华,陈辉. 长江南京段水功能区管理的若干思考[J].水电能源科学,2009,27(2):136-138

[4]刘继莉.吉林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评估与管理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殷振华,夏健伟,夏豪刚.长江苏州段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风险及防控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3:56-58

第9篇:水质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评价指标 单项水质目标评价 综合水质目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 TV85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79-2

浑河沈阳段河流直接或间接接纳沿岸工业、生活污水及农业废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对其综合水质状况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典型的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论表现为过保护;污染指数法能够直观判断综合水质是否达到功能区目标,但是不能判断综合水质类别;当综合水质类别为Ⅰ-Ⅴ类水情形时,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物元分析、层次分析、人工神经网络评价和水标识指数这几种评价方法结论基本一致,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时,标识指数法能评价水体黑臭。

考虑到浑河沈阳段河流已经摆脱水体黑臭现象、河流水体质量变化的连续性和水质标准确定上具有模糊性,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浑河沈阳段进行综合水质评价,在合理选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可以全面地反映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作用,客观地反映河水的污染状况,进而对污染源进行解析,支持环境管理和规划。

1研究区概况

1.1研究区范围及气候水文条件

研究区为浑河沈阳段。浑河在沈阳市境内河长172.6km,流域面积为4572km2,接纳沈阳市市里、辽中县和新民市的工农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地处北温带,温湿和半温湿的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622.5mm,浑河发源于清原县长白山支脉的滚马岭,在沈阳市东陵区晓仁镜村入境,在辽中上顶子村出境,是沈阳市境内的1条主要河流,包括18条一级支流。

1.2社会经济状况

沈阳市2011年生产总值为59157142万元,第一产业占4.7%,第二产业占51.2%,第三产业占44.1%,第二产业以工业发展为主,占生产总值的46.1%,轻工业1233家,重工业2928家,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根据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2880.88km2,其中农用地面积9899.6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6.86%;建设用地面积1958.53km2,占土地总面积15.20%;未利用地面积1022.7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4%;沈阳市市区519.1万人,土地面积3471km2,辽中县常住人口54万人,土地面积1645km2。新民市常住人口为69.8万人,土地面积3296km2。

2单项指标水质评价

2.1监测断面布设

为了全面评价浑河沈阳段水质状况,在支流入干前后、直排口入干后、污染集中区域设置监测断面,共布设25个水质监测断面,见表1,在2013年平水期进行监测。

2.2单项指标水质评价

根据水环境情况选取评价指标为:溶解氧(DO)、总磷(T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项指标比较法即将实测值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比较,做出单项指标的水质类别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断面COD、BOD5、NH3-N、TP、DO达到Ⅳ类及以上的分别占76%、20%、36%、8%、100%。

依据各指标Ⅴ类和劣Ⅴ类所占比例和对其进行排序,从较严重污染到轻度污染依次为:TP、BOD5、NH3-N、COD、DO。

河流单项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各监测断面各项水质指标的评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结果表明:整个水系COD,DO达到Ⅳ类或以上标准,TP、NH3-N、BOD5未达到Ⅳ类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4.132、2.229、2.32。

整个水系COD、BOD5、NH3-N、TP、DO达标率分别为76%、20%、36%、8%、100%。

3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浑河沈阳段综合水质

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公式为B=AR;

B:评判结果,表示评价样本对评判分类的隶属度;

A:参与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R:各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由定义的隶属函数确定。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类别进行评价,可得监测断面对各水质类别的隶属度,根据“相乘取大”的原则判断各断面的综合水质类别。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仲官桥、达连桥、蒲河西桥、佟古桥、西大林断面综合水质达到Ⅰ类,24%断面综合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除南小河入蒲河前断面外的其他断面均达到Ⅴ类水标准(表1)。

4污染源解析

(1)畜禽粪便未经安全处理便直接排放;使用化肥、农药的种类和数量大造成部分化肥、农药流失。

(2)通过对2013年沈阳市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可知:

排入浑河沈阳段的污染源点源约占80%,面源约占20%;工业企业污染物COD、NH3-N处理率分别为76.5%、95.01%,钢铁冶炼、水泥、制浆及造纸、火电、养殖等企业使用的新鲜水和产生的废水较多,在未处理排放的工业废水中白酒制造业约占5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6.5%。

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浑河沈阳段的污染源分为农业、水产养殖、禽畜养殖、城镇生活、工业废水,对河流COD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0.493、0.006、0.486、0.013、0.002;NH3-N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0.434、0.006、0.400、0.158、0.002;TP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0.495、0.002、0.477、0.026、0,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钢铁冶炼、水泥、制浆及造纸、火电、白酒制造、农业和畜禽养殖等企业。养殖专业户产生的污染物是规模养殖场的3倍,牛产生的污染物占所有禽畜的63.1%。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浑河沈阳段评价指标中TP、BOD5、NH3-NⅤ类和劣Ⅴ类所占比例和超过50%,较严重污染河流是南小河,水质较好断面为新开河源头、仲官桥、达连桥、蒲河西桥、佟古桥、西大林桥,其他断面为轻度污染。

农业污染和禽畜养殖是造成浑河沈阳段污染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环保意识淡薄以及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经济结构发展不合理;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处理机制不够完善,河道多年大量沉积淤泥;沿岸缺少水生植物的缓冲带,空气污染严重都是造成浑河沈阳段污染的原因。

(2)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浑河沈阳段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理论严密,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不能直观比较不同评价样本的综合水质污染程度大小,不能评价水体黑臭。

本文水质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可以应用此方法对其他不黑臭、综合水质类别为Ⅰ-Ⅴ类河流进行水质评价。

5.2建议

(1)进行广泛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执法力度,优化经济结构,修复河岸植被,增强植物多样性保护。

强化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措施,保证沈阳市的95%以上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将再生水用于工业、农业、景观、市政、洗车等,加大对重工业新鲜水使用收费标准,低价格提供再生水;对排污系统不完善的区域进行整修;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把南小河作为重点整治对象,主要加强对NH3-N、TP、BOD5污染物质的治理;加强对企业的COD处理和白酒制造业废水处理。

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法律和法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加强禽畜粪便回收利用率的基础上,对养殖专业户加强管理和牛粪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

(3)按现状实际监测结果表明浑河沈阳段的COD还有剩余环境容量,而NH3-N已无剩余环境容量,为满足水质控制目标,需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对NH3-N进行削减。

建议对浑河沈阳段NH3-N的衰减能力进行研究和测算,按照研究成果确定实际的NH3-N衰减系数,分析河流实际的NH3-N环境容量,结合污水排放口的布置情况、污水排放现状确定每年的衰减目标。

另外,需对其TP环境容量进行分析,与相邻县市进行联合治理,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环保方面的经验交流。

基金项目: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示范(2012ZX07505-002)

参考文献

[1]张涤非,候乐.浑河沈阳段沿岸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59-64.

[2] 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与应用(第2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 尹海龙,徐祖信.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比较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5):729-733.

[4] 陈晓宏,江涛,陈俊合.水环境评价与规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68-69.

[5] 蒋火华,梁德华,吴贞丽.河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比较[J].干旱环境监测,2000,14(3):139-142.

[6] 谭庆梅. 钦江流域水污染状况与水环境保护[J].广西水利水电,2009,1:49-51,84.

[7] 张旭臣.水质分级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研究.[J]水文,1988,18(16):24-27.

[8] 陈耀辉,孙春燕.对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的进一步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2,19(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