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环境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环境评价;体系;标准
一、为什么要建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笔者由于工作性质和教学实践的缘故,经常去幼儿园观察其环境设施、教室卫生和人文环境等。从中看到、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普遍存在着一些主、客观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幼儿园自身的发展,还会波及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我发现幼儿园环境问题既表现在客观方面,又反映出主观方面。主要有:(1)幼儿园室外物理环境;(2)幼儿园室内教育环境;(3)幼儿园人文环境等。故幼儿园环境评价和评价标准的建构有助于科学办园和幼儿健康成长,它既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完善其工作的关键所在。就评价模式而言,它是一道多解之题;就评价结果来说,它又是一道难解之题。
二、怎样建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一)层次分析幼儿园环境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室外物理环境
由于种种原因,每一所幼儿园的室外环境是不一样的,好的幼儿园(公办示范园)占地面积大,幼儿园基本用房与辅助用房设计科学、合理,阳光充足,安全设施良好,房屋防震结构强;供幼儿游戏的大型玩具先进;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带;户外活动场地面积充足,并有防滑、防摔等安全设施;家长接送方便等。但一些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上述情况令人担忧,占地面积不够,不符合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给开发商让路,占地结构不科学,防震结构较差;周围环境恶劣,四周高楼林立,小摊小贩遍地;绿化带很少,户外活动场所紧张,硬地、水泥地,没有安全设施;家长接送不方便等等,上述安全设施较差,是造成孩子们意外事故的隐患。
2.幼儿园室内教育环境
幼儿园室内占地面积是否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孩子们住宿的环境是否符合其身心健康;采光、通风与取暖设施等一些微小结构是否考虑周全;黑板、教具、玩具、桌椅板凳、盥洗室、更衣室、厕所等是否干净卫生都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和差距。墙饰环境的创设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整体布局意识,为了装饰而装饰,追求外在形式,而不注意发挥其教育功能,忽视整洁、有序和美观。
3.幼儿园人文环境
幼儿园管理者的“硬管理”条例与“软管理”技巧的结合,是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园内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否平等、健康、和谐,是否蕴涵着无穷的人文意识和教育价值;以儿童为教育中心、尊重儿童天性,是人文教育的第一要素,让教师知道人文环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学历、素质、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对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影响;教师职前学习、在职培训和职后进修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等是幼儿园环境“优美”的又一关键所在。
(二)层次建构幼儿园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三、如何实施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一)做好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准备工作
1.做好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文件准备工作
国家规定的有关政策、法规文件是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硬项指标文件;有关人员对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方案要一表多份,使每一个评价者人手一份;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评审评议表、申报表、数据处理统计汇总表等等都要事先准备就绪。
2.做好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组织准备工作
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工作不是一项简单化的评价,它涉及人力、物力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可以请房屋设计专家、环保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教理论专家和实践者等组成部分评审委员会,使评审更具客观性和有效性。
(二)做好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实施工作
1.做好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宣传、收集工作
被评者可以通过讨论会、座谈会和专题会的形式进行宣传工作,预防一些消极因素和抵触情绪的发生;做好费时、费力又费心的但又最有实质性进展的搜集资料工作,以迎接评价;而评价者应有较高的专业道德和素质做好评价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孩子和幼儿园负责,使评价工作不得流于形式。
2.做好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总结、反馈工作
做好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总结与反馈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幼儿园环境建设和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以恰当的方式、规范的语言将评价的结果总结并反馈给有关人员,做好相应的表格、数据等,本着以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作风,尤其注重安全环境中的细节问题,使评价工作不再稀里糊涂!
总之,要办高质量的幼儿园,就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聘请有关专家注重诊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得环境评价朝着健康、良性循环的道路上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浅析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孩童的世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多数时间都会在幼儿园度过。因此,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便是孩子除了家庭环境之外接触最多的一个环境。幼儿在接受启蒙教育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从很大程度上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精心设计的幼儿园室内环境,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从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幼儿的智力。
二、现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看到幼儿园室内环境对具体的教学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就现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来看,有的并没有将其功能进行有效发挥和利用。就目前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设计随意。绝大多数幼儿园重视室内环境的设计,重视环境的育人功能。但也有个别民营机构或者个人,有时将幼儿园作为一种纯粹的盈利企业来经营。在这类幼儿园,有的园长关心的重点多是利润问题。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尽量减少相应的成本,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室内环境这一环节,往往草草了事。
(2)设计过于盲目。这一情况,与上文所述情况恰恰相反。上文中提到的情况,是幼儿园管理者对室内环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了节省成本对设计草草了事。而设计过于盲目这一情况实际上正好与前者相反,有的园长或者管理者认识到了室内环境的重要性及其不可多得的教育价值,想要从室内环境这一环节着手,提高办学水平,打造其知名度。这一做法从出发点来说是好的,但是在具体的打造过程中有所偏差。有的幼儿园,不惜重金聘请知名设计师进行设计,迫切地想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幼儿。所谓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进行评价,而不是单纯地从设计师或者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确认。因此,在耗费重金进行室内环境打造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园反而忘记了初衷,不仅没有发挥出室内环境的教育功能,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可谓得不偿失。
三、室内环境设计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幼儿园的室内环境所发挥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美化装饰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有效的室内环境,不仅能辅助教师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单独发挥相应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社会技能。从现阶段幼儿教育机构室内环境设计的具体情况来看,状况似乎不容乐观。那么,有效的室内环境设计,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有哪些好的方法呢?笔者就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经济基础之上儿童乐趣的最大化。将这一条放在首位,是希望能帮助幼儿园的管理者或者决策者避免设计上的盲目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条不管在任何地方都适用的定理。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幼儿园可以在设计的定位上稍微高一个档次,尽量多注意细节问题的处理,争取利用资金方面的优势,将幼儿园打造成为一个高水准的教育机构;而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幼儿园也不应气馁,这恰好是发挥中等资金水平其他优势的良好机会。就现在我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来说,处于中等经济实力的机构较多。因此,着重就这一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室内环境的有效设计进行重点说明。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从事设计的人员一定要明确一点:这是为小朋友设计的,所有的特色以及色彩的处理都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其次,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发挥色彩的搭配作用,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对色彩进行最有效的组合。最后,应着重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室与教室之间、教室与其他活动区域之间的衔接问题。在进行具体的实施之前,一定要经过周密布置。
(2)主题设计的融入,尽量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结合一些办学质量较高的幼儿园室内设计的经验来看,他们更多地采用的是主题设计方式,较为典型的代表有如下几种:①田园自然风格。这一风格的主要特点就是清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想为孩子们提供一种较为轻松自然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形成良好的社会品格,并且受田园自然风格的影响,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极易养成平易近人的良好品德。②科技创新风格。幼儿园室内环境中的科技创新风格与成人观念里的科技创新概念有所不同,成人世界里的科技创新种类繁多且规格复杂,而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科技创新只是成人世界的缩小版。除了复杂性的降低之外,还会更多地融入想象力的因素。这一风格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创新空间,激发儿童的发掘乐趣。③童话风格。不管是哪一代人,受童话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童话就是孩子世界里最初的社会形态。这一设计风格最大的作用是让孩子们享受他们的世界,在慢慢成长的道路上,仍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一、在幼儿园应用民间游戏,可丰富、创新幼儿园的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儿童发展的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装饰富有民间游戏特色的空间、墙面。孩子最初的活动,都是因美而引起的。色彩鲜明、富有民间游戏特色的环境对孩子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我们幼儿园的整个走廊、楼梯墙面分别运用并列、交错等排列方式贴满“丢手绢”、“大白菜、小白菜”等民间游戏的玩法的照片,赋予它们浓郁的民间游戏文化气息让幼儿耳濡目染、浏览往返,使孩子们感受到民间游戏的魅力。
创设民间游戏特色的活动区环境。结合民间游戏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把民间游戏渗透到适合的活动区中。如在在益智区摆放五步棋,让幼儿自由操作;在语言区布置“猜猜我是什么”等主题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语言和交往能力;投放“猜拳跨步”、“抽陀螺”、“走高跷”等游戏的材料、布置游戏场景丰富体育区等。
二、在幼儿园应用民间游戏,可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建设
民间游戏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的一个部分。每一类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是不同的,我们注意发挥不同游戏的作用,将这些游戏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挖掘与利用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教师们对每一类民间游戏的活动进行挖掘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民间游戏的任务、目的、玩法、规则来赋予它价值。同时,保证游戏对于幼儿的愉悦性,这样就把将游戏引进了课程,更好的完成了课程目标。并按幼儿的年龄进行了分类,分为适合小班、中班、大班的游戏。如:小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开展了以说唱童谣为主的游戏,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还选择了一些较简单的体育游戏如:《木头人》等,让小班幼儿初步感受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参加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前、饭后、各环节过度时,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拾器械的民间体育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石头、剪刀、布》、《顶锅盖》、《虫虫飞》、《木头人》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三、在幼儿园应用民间游戏,更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幼儿身体更健壮。比如“跳绳”能发展幼儿跳的动作:有双脚跳、单脚跳、迈门坎、麻花阵、旋风、跑跳、蹲跳等,“贴人”能锻炼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跳房子”能发展幼儿单腿跳跃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耐力。“天上叶叶神”能发展幼儿跑的动作,这些民间体育游戏发展了幼儿的动作,更促进了幼儿的生长发育,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身体更强壮了。
四、在幼儿园应用民间游戏,可使教师专业化成长更迅速
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在活动中,教师寻找大量相关书籍阅读,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书籍精神结合课程内容有效地开展民间游戏,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也更加了解了我们自己和这个时代,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迸发出更多的、更新的教育智慧。
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通过对民间游戏重新进行梳理、调整、反思,设计、组织了更好的民间游戏,挖掘到了更深意义的教育价值内容,教师们的教学活动能力得以提升。
科研能力得到增强。在民间游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变化,并尝试不同的观察记录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观察水平。然后对观察结果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并寻找理论支撑,写出自己的总结,初步学会了怎么样做研究。
【参考文献】
[1]莫晓超、李姗泽. 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9)
[2]徐丽. 浅谈如何挖掘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社会性价值[J]. 新校园,2011(11)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教师的职业热情、专业理论、教育理念、职业态度、认知技能、自我反思力、执行力及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成熟度。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正是教师这些能力或技能综合运用和体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园所的环境创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同提升。
一、引——把握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为了什么”,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和预设的。明确环境创设应回归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思考我们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些什么积极影响?环境的教育功能如何体现?我们的环境能为幼儿做些什么等等应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把握的核心教育理念。确立这一指导思想后,还要引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把握好几个原则:
1.教育与审美双重性原则
首先,环境创设要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必须具有教育价值,能体现教育的价值与幼儿的兴趣、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和内在的潜能,让幼儿通过看、摸、操作获得有益的经验。其次,在充分考虑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在布置形式上要考虑其美观性,做到色彩和谐、构图精巧,以及组合的趣味性,体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2.动态与静态融合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既有静态的一面,也有动态的一面。静态的环境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的建筑、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一些颇为固定的板块、画面、装饰。主要彰显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办园特色、校园文化等。但这种静态只是相对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更多是一个动态过程,反映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记录着孩子活动的足迹和经验建构的过程。
3.年龄与层次差异性原则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个体差异。如小托班幼儿体现温馨、安全。中班、大班能够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操作。
二、理——理清环境创设的计划
开学初,在园务计划中列出本园环境创设的总体思路,提出环境创设实施的要求和检查、考核的办法,同时,要求各班教育教学计划中列出班级环境创设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体系。在公共环境的创设中,幼儿园采取“巧构思、妙布局、多创意、深内涵、共提升”的思路,让教师献计献策,参与方案的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园所、班级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
三、学——习得环境创设的素材
在教师搜集环境创设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目标意识不强或目标过大;有的只根据现有的教材来布置,缺乏对教材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有的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布置,收集的素材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到什么,发现什么,思考什么,教师关注不够。
围绕以上问题,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环境创设的内容,帮助教师习得理念层次的素材。明确“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的指导思想。
帮助教师习得环境创设的物化素材,组织教师开展环境创设主题活动,通过聆听——观看——演说——领悟——迁移,学习他人环境创设的经验和办法。鼓励教师将平日观摩、记录、搜集到的,或是自身创设的优秀的环境照片、影像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创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素材库。既便于教师对他人的巧妙创意进行学习、借鉴,也拓展了教师环境创设的思路。
四、研——解读环境创设的问题
本着“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园成立环境创设“巡评团”, 开展环境观摩和研讨活动。每到一处,大家认真观察每个创设细节,细心体会每个细节所蕴含的创意和智慧,仔细揣摩各班的亮点和创新之处。观摩完毕后,评委们将发现的问题集中起来,提出改进意见,向教师进行集中反馈。
通过“寻亮点,听反馈,互学习,思创意,再创作”的研讨过程,一些优秀的创意和做法在幼儿园内悄然而生。
五、评——引领环境与教师共发展
环境创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环境创设再美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失去魅力。所以,对教师提出环境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并通过评价强调这些要求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分为“八个模块”,制定了幼儿园环境评价标准,对各班的环境创设进行评估。①全面性:环境创设必须具有全面性,从整体上设计安排,使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整体效应;②设置与布局:区域划分清楚,类别齐全;材料整洁,摆放有序,动静交替,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③教育性:固定板块具有教育目的性,活动室环境具有统一的风格,体现整体效果,有生活、常规培养的提示性标记和符号;④美感:班级环境有个别化的主色调,色彩明亮、丰富,布局协调,不杂乱;⑤幼儿主体性: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讨论、选题、收集、制作、整理、维护、操作的全过程,突出幼儿年龄特点,墙饰高度适宜;⑥特色亮点:有幼儿园特色课程和体现班级、学科特色的环境内容,亮点突出;⑦主题墙:展示课程内容和成果,并随着主题的更换而更换,有幼儿操作、添加、讲述、指认、阅读、交流的空间;⑧废旧材料的利用:使用生活中的材料,体现教育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倡导废旧材料的利用,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评比活动,教师对环境创设的作用与价值、教育性、互动性、层次性、操作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和领悟,尤其对环境创设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幼儿动态学习过程有了更好地把握。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要善于通过环境创设这一平台,激活教师的灵感和想象,创造出适合孩子心灵成长的优质环境。同时,历经环境创设的全过程的磨练,给教师的专业成长铺石筑路。
参考文献:
[1] 吴志宏主编.《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甘肃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兰州 730020)
[摘要] 幼儿园教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建关于儿童发展和幼儿园教研的新理论,不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学领域普遍的本质性问题,也不是为了获取教学活动之外的任何事物。幼儿园教研是幼儿园教研人员在美善价值取向上,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甄定方向,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研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幼儿教学实践提供合理解决策略的活动。为此,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时首先要着眼于本园教学活动的研讨;在程序上必须保证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应该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研讨;要注意开放、公平、民主的研讨环境的营造。
[
关键词 ]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幼儿园教育
对幼儿园教研的讨论层出不穷,但对究竟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这一前提讨论的并不多,多数研究都集中于探讨如何进行幼儿园教研。对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教研,即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一前提性条件的忽略,导致有关幼儿园教研实施策略的研究缺乏针对性,而容易沦为没有价值的意见讨论。基于这一不足,笔者将首先探讨幼儿园教研的概念、意义与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组织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进行讨论。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辨析
有关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讨论离不开对其目的的讨论,只有在澄清其目的的基础上,幼儿园教研才能得到合理和有针对性的研究,那么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幼儿园教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建关于儿童发展和幼儿园教研的新理论,发现新的教育教学规律。教研和科研不同,科研的目的多是为了在基础理论层面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追究,而教研,顾名思义是教学研究的意思,是针对某一具体教学行为、教学活动、教学事件和教学段落的研讨和分析,其目的不在于构建理论,不在于发现新的教学规律,而在于如何运用这些教学规律对当前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和探查,进而发现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改正策略,等等。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师尽管总体学历达标率不算低,但幼儿园教师因为本身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之科学研究水平整体不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
其次,幼儿园教研活动不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学领域普遍的、本质性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或活动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实践,这种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为教研成果的推广提供了条件,但这并不能决定幼儿园教研的目的定向。幼儿园教研活动应该立足于本园、立足于具体的教学事件和教学活动,这才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根基。至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教研成果,并不应该成为幼儿园教研之初的目的。
再次,幼儿园教研活动不是为了获取教学活动之外的任何事物。幼儿园教研活动必须遵循的第一因素是教育性,任何脱离了这一原则的教研活动都应该被拒绝。其实这一规定性对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不是为了表现教研管理人员或园长的高明,而在于创造一个民主、公平的研讨环境,让各位参与教研的主体都能畅所欲言,既不是为了获取言说的,也不是为了获得高明的称号,所以应该以理性的讨论为引导,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价值、开展流程、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教研活动在教研目的的规定性上是有很多限制的,而基于这些限制,幼儿园教研活动可以被定义为:幼儿园教研人员在美善价值取向上,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甄定方向,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研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幼儿园教学实践,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解决策略的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幼儿园教研活动首先必须就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必要性进行甄别与确定,这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实际教研活动中较少进行的环节。通常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活动并不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反思,以至于幼儿园的一些教学活动很多并不需要,但却在广泛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很有价值,却鲜少涉及。因此,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第一要务。
第二,幼儿园教研活动必须依据幼儿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进行,这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基础。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仍然依托于一己之经验,而很少依据其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来判断自己设计与实施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缺乏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的涵养和指导。这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园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同时也缺少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幼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契合度不高,理论不能有效地引导实践。
第三,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在于发现本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策略,以此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讲,幼儿园教研活动是实践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它既应来源于实践,也应作用于实践。这一特性为幼儿园教研活动划定了适用的范围,也为保证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二、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
界定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目的的引导作用和方向甄定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主张应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澄清,并对分析依据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教研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幼儿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着眼于本园教学活动的研讨
试图分析所有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选择,至少不是首要选择。幼儿园教研活动必须立足本园,依托本园教师主体,着眼于本园当前具体教学活动的规划、开展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这要求幼儿园对教研活动形成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按时或定期就本园的教学活动展开教研。与此同时,幼儿园教研活动应该依靠幼儿园的教师主体,而不是单纯依靠专家。专家的引领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是必要的,但专家的引领无法替代本园教师的思考,而且专家的引领也只有依靠本园教师、通过本园教师才能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二)程序上要保证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和引领
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和引领,是幼儿园教研活动必须注意的首要环节,在笔者看来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才适合在幼儿园展开,只有适合幼儿园教学的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教学实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分析,首先要考虑其价值取向和引领方向,然后研究和判断教学活动中是否蕴含了美善的引导价值,至少也要保证不存在错误的价值观念;其次要考虑这些价值蕴含是否适合幼儿,能否被幼儿接受并内化;第三要考虑教学活动对幼儿成长的支持作用是否有效。
(三)应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研讨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以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托,这包括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教学活动的开展规律等。但长期以来,由于幼儿园教育不被重视,幼儿园教师在来源上、个体待遇上、培训机会上都较少,很多幼儿园教师由此并不是基于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研讨,而是依托于个体的教学经验。经验丰富,固然能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这表现在教学节奏的把握、教学秩序的控制、教学中突然状况的应对等方面。但经验更多地依靠教师个体的教学习惯,倘若教师个体是一个热爱学习、惯于反思的人,那么其经验就具有良好的价值,对教学活动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但事实上,这样的教师目前在幼儿园并不多,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经验的传递,而不注重教师个体知识的获取。这种状况导致幼儿园教研常常不在教育教学规律之下进行,而是在教师经验的分享中进行。针对这一问题,幼儿园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本园教师从自身的学习抓起,促进其专业发展,进而将幼儿园教研活动引到依靠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性判断上来。
(四)要注意营造开放、公平、民主的研讨环境
幼儿园教研目的的实现有赖于一个开放、公平、民主的研讨环境。以职位高低形成幼儿园研讨的发言秩序,是当前幼儿园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尽管在口头上强调畅所欲言,但事实上最有发言权的教师在专家和园长的面前,并不能保证自己的独立性,也难以在教学中完全依靠自己的主张进行教学。因此,在教研开展过程中,专家和园长应该对自身的权威进行反思,并通过制度、语言等方式减少对专业教师的干预,在教学研讨中秉持一种平等的理念,将自己的话语当作一种意见,而不是教导,通过打造一个开放民主的研讨平台,激发教师的理性之光,促进幼儿园教研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高微佳.关于分层教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申毅.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J].山东教育(下),2002,(12).
关键词:文化建设 主题活动 创设环境 幼儿参与对话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2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幼儿园管理、幼儿园保育教育、后勤等工作过程和长期积淀下来的,为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认可、共同追求的精神风貌及教育风格,文化传承方向所构成的导向文化。近年来,不少幼儿园开始关注园该文化建设,并将之作为树立品牌、提升办园水平的主要途径。
那么,在推进幼儿园发展的道路上,一所幼儿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至于成为优质的品牌园所,靠的是什么?总理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不同类型学校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不能千园一面,不能用一个模式办教育,不能用一个模式培养人才。”在幼儿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幼儿园打造园该文化特色,彰显幼儿园品质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
关键。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环境给予幼儿最直观的感受和熏陶。《幼儿园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进行室内环境创设时,充分考虑到他的教育功能,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我们注重“会说话,能互动”的主题环境。如何有效的把主题活动中的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使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主题墙面布置的真正价值呢?结合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的一些做法,谈一谈我个人的所做、所思、所想!
1 主题墙环境创设能使幼儿有探索学习主题活动内容条件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手脑并用。让好奇心和探索与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很多教学活动很难在“一节课”里让幼儿“尽兴”或挖掘出全部的教育内涵,而有的活动,只放在一节课内进行,有些幼儿很轻松就达到教育目标,而有些幼儿则遇到困境无法完成。这是我们就要利用环境资源,为幼儿探索创造继续学习主题课程内容的条件。
(1)主题墙应是动态的,它随着幼儿的学习、活动的需要而变化,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
(2)主题墙应是互动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墙面应成为幼儿、家长、教师进行环境创设的平台,墙面材料的收集者应是幼儿、家长和教师。
案例1:主题活动《雷锋日》的目标是让幼儿知道雷锋是一位战士,了解雷锋叔叔做了很多好事,产生对的崇敬之情;乐意表达自己要想雷锋叔叔学习,学做好人好事的美好愿望;雷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培养幼儿的坚强意识,使他们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爱护、相互交流,体验爱情感;让幼儿了解每年3月5日是雷锋的纪念日。在创设环境时,教师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师生共同收集相关雷锋的图片,以绘画、手工的形式呈现在主题墙上,突现出该主题的重点,并围绕重点开展各种有关纪念雷锋的互动的活动。如:“到社区扫垃圾”、“我心中的雷锋”“帮助残疾人”等等,主题墙成为引导幼儿关注主题、发展主题、深化主题的引导线。
案例2:主题活动《保护环境》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有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愿望;知道环境变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根据“环境的变化”幼儿开始讨论如何布置主题墙,要求突出“环境”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用绘画、剪贴的形式布置主题墙。当小朋友看到他们自己参与动手布置的主题墙时,兴奋地围在那里,每到空余时间,总会拉着自己的同伴来看看议议,非常兴奋。这为主题活动的展开拉开了序幕。墙饰与课程之间也互动起来。即鼓励了幼儿参与性,又激发幼儿去积极地探索答案。
2 使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超越主题活动的自身的限制
有生命力的主题环境,应是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幼儿应能自由地与环境互动,从而使主题课程超越了“一节课”的时间与内容的限制,是学习能够更灵活、更个体化,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
每一个主题墙饰的创设,既可以展现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还可以记录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在专家眼中,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幼儿能与主题墙饰进行“对话”,因此我努力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主题环境,让幼儿名副其实地成为环境设计的主动者。那怎样让墙饰真正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并能与幼儿互动、对话呢?首先,墙饰的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或幼儿关注的问题。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生成有益的教育内容,在主题环境创设的时候我们时刻关注孩子,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需求,激发他们创设墙饰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构思和想法,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然后,要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可以结合主题课程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想到的让孩子自己想,孩子能得到的让孩子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准备就绪后让孩子自己协商如何装饰墙饰,而老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随时观察幼儿,发现幼儿需要帮助时,可以问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忙吗?”在征得幼儿同意后,老师再介入。再征得孩子的认可后,我们园的低墙面就显现出一幅幅生动而有趣的画面,有“各种各样瓶子”“瓶子变变”“我的发明”、“四季花”、“四季的树”、“有趣的小动物”等多彩缤纷的主题环境,孩子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下,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中了。在整个创设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以自己的审美观或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不应对幼儿的作品看不上眼,更不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或让少数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布置。但是可以与幼儿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如:边框修饰、背景衬托、创意组合等,引导幼儿的审
美观。
在开展《拥军》主题活动创设的《各种各样新式武器》主题墙,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先在墙面上精心设计好底面,再让幼儿亲手将自己设计好的武器粘贴到墙上,很快“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就呈现在了大家面前。又如创设的表现四季《古诗》主题墙,引导幼儿把自己对古诗理解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完成后,我们将作品展示在走廊的墙面上,并将作品框成了春天的花,确实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课间他们会指着自己的作品向同伴炫耀到:“瞧,这就是我画的!”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展示的方式陈列出所有小朋友的作品,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一位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在这种整合、有序的环境交互作用下,自主地积极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和环境的改变,获得了观察、记忆、表达、分析、判断等能力。
3 使环境成为幼儿学习分享和呈现自我的媒介,成就审美与学习的双重价值
“幼儿园的环境,应尽量是优美的、亲切的、与幼儿情感相同的、情趣相符的。”在主题活动“秋天”中,考虑到该主题的特征,决定环境布置以空间装饰为主,将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的图片、幼儿的手工、幼儿绘画作品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与墙面上。同时我们预留了空间,幼儿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随时添加环境中。环顾教室,处处都有幼儿的作品,虽然水平各异,手法多样,但他们再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过程中,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也感受到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通过动手、动脑看看、讲讲也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动脑的提高。在主题环境创设中,教师里应是支持者,相信他们,支持他们,发明、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的环境”是环境与幼儿真正对话,让主题环境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的发展,是体现幼儿在园所有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要搞好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可见,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主题墙面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
总之,在主题墙创设的实践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有了很多反思,比如:认识到幼儿园班级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把孩子作为创设环境的主人,从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幼儿获得收获;对每一个主题的构思、生成和发展,今后还要更开放些,大胆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设计主题的进程。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很值得老师在环境创设操作中进行反思、调整。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不断的探索,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让环境的内涵“从幼儿中来,到环境
中去”。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怎样凸显文化特色,让孩子们在浓郁的文化环境里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浅尝辄止,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使幼儿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办成领导满意、教师热爱、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品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7.
关键词:幼儿发展;幼儿园环境;影响和价值
幼儿的发展是以自身为主体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著名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的创始人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1979)就曾经对环境和个体发展的关系进行过系统、深入的阐述。他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其中,小环境系统是这样定义的“:小环境系统是一些活动、角色以及人际关系模式。这些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是一个身处特定环境发展中的个体亲身经历的。这里所说的环境,必须是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并且,该环境具有某种物质和物理特征。同时,它还包括具有鲜明气质、人格特征及信仰系统的其他人。”(U.Bronfenbrenner,1989)。幼儿因为其年龄特征的限制,需要依靠自身的直接感知去认识事物。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所处特定环境中最长最多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指有形的、静态的,包括幼儿园的外部设施,包括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等;精神环境主要指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包括集体氛围、园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本文就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1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园区的布置、装饰,活动区的分区,材料的使用等,对幼儿的认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1.1物质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1.1.1物质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幼儿通过与物质环境的直接接触,对物体进行感知、观察和操作,从而认识物体及物体与自身的关系,并尝试学习解决的方法。因此,物质环境对幼儿的感知、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当然物质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又受物质材料的丰富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的影响;同时还受其他因素如教室的空间密度、幼儿座次的排列等影响。所以幼儿园物质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1.1.2物质环境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丰富的物质环境条件对幼儿智力的能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有丰富物质环境条件的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知刺激物。比如设置科学自然角,能使幼儿通过对自然角的观察、感知了解自然;而建构区里的积木角,能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形状、用途,以及不同的搭建方式等。而物质资源匮乏的幼儿园,幼儿会因为缺乏来自环境感知信息的刺激,影响到如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发展。
1.2物质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有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幼儿园物质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对幼儿的社会性有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首先,物质环境的内容及其营造的氛围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暗示和引导的作用。比如,以关心、友好和相互帮助为主题的墙面装饰能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相应地减少幼儿情绪不定、攻击等不好的社会行为。其次,幼儿活动空间的大小和密度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国内外研究表明(朱家雄,1996;Smith,1982),单位面积内参与的儿童过多,易使幼儿产生争执、打斗等行为,而过少则不利于交往的发生。然后,活动材料的数量配置关系和性质等也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活动面积较大和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下,幼儿表现出的竞争性、侵犯性和破坏都低于活动空间小、活动材料贫乏的情况下产生的类似行为。
2精神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包括园长的管理方式、园内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师师等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精神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情意系统,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自我意识、社会性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2.1精神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精神环境主要是以幼儿的情绪情感为中介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行为动机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关系,能使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安全感,从而使幼儿能够充满自信地、大胆地去探索陌生的环境,这就为幼儿认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同时,良好的精神环境还有助于幼儿情绪稳定,使幼儿大胆地与周围的人(如教师,同伴、父母等)交流沟通,逐渐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方式。
2.2精神环境对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影响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在幼儿园中与周围人的交往方式、交往对象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影响。比如,幼儿与同伴之间玩耍时发生争执,教师通过了解事情的原委判断幼儿的对错,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幼儿,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能使幼儿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避免错误的发生,能够逐渐完善从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到自我评价的过程。
2.3精神环境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幼儿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普遍有一种依附的情感。因此,教师对待幼儿的方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当教师以友好、亲善、和睦的态度对待幼儿时,幼儿能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就能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待他人的方式方法。再如,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关心的表现,能使幼儿感受到友好、互助的氛围,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也能直接获得正确的社会行为。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幼儿而言,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能够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是幼儿情感健康发展的后盾和依赖。
3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的几点建议
3.1当前幼儿园环境的主要问题
许多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许多问题,比如环创多以墙面装饰为主;环境的装饰功能大于实用性;多以教师制作为主,幼儿参与度低;环创忽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精神环境的创设等等。3.1.1墙面装饰范围有限,手段单一幼儿园的墙面装饰包括园区主墙、教室墙面、走廊墙面及幼儿活动室的墙面等幼儿所到之处的所有墙面。但大多数幼儿园在创设墙面环境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幼儿主要活动区域内的墙面装饰,而忽视了其他一般的墙面,比如走廊、上下楼梯的墙面等。在装饰时多采用粘贴、绘画等平面创设,手段单一,因此对环境创设的内容选择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3.1.2装饰功能大于实用性,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园环境作为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客观刺激物,应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幼儿的各种感官,但其环境往往追求外观的华丽,缺乏能够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去操作的环境,同时没有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站在幼儿的角度创设环境。比如活动材料摆放不利于幼儿玩耍、操作;环境的利用不具开放性等。3.1.3环境创设多以教师制作为主,幼儿参与度低很多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多以教师创作和制作为主,很少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去,这种行为一方面忽视了幼儿作为主人翁的意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3.1.4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精神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里所说的环境是指的是幼儿园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但许多幼儿园在理解幼儿园环境时往往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环境,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创设,割裂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相互关系。
3.2关于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的几点建议
3.2.1环境创设需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兴趣为指导幼儿教育者应该意识到:环境应该是幼儿的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赖以发展的环境;环境应该服务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除了考虑幼儿园整体的美化外,更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兴趣来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以便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影响。3.2.2重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创设环境的过程。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发挥,更能使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创新性。3.2.3合理利用物质环境中材料设备的价值幼儿的发展是自身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丰富的物质条件设备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刺激幼儿的各个感官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物质环境的材料设备,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尽量使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使幼儿能通过与环境中的刺激物的交互作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3.2.4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精神环境虽然不同于物质环境可以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在幼儿的面前,但它却能直接影响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就十分有必要了。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作用者,应该在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幼儿感受到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应该多以友好、和蔼的方式对待幼儿;同时发挥教师作为榜样的力量,使幼儿在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中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互帮互助、友爱他人等等。总之,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应该将环境创设定位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的层面上来,尊重物质和精神环境,尽量为幼儿创设健康、安全、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使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晓春.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美育[M].北京教育丛书,1996.
[2]庞丽娟,颜洁.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
[3]胡娟.伦环境及其创设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2.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领域;核心价值;有效途径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对于幼儿的学习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因此,幼儿园学前教育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幼儿园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语言领域的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其受到了教师和幼儿家长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更应该对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从而找到最佳的实施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园教育的不断进步,下面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
一、语言领域目标追求的核心价值概述
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可以得知,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就是表达与交流,这也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发展程度还不是很高,语言表达方面正是学习的最佳阶段,因此在这段时间,教师是否能实施最佳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的语言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看来,教师对语言领域核心价值的了解就更加重要了。
1.语言是表达交流的工具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工具和能力,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其共同构成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教师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这一点,就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对于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进行很好的利用,以此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将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学作品的教学融为一体,是目前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任务,具体的措施可以是先确定一部文学作品对于幼儿来说有哪些语言教育意义,进而让幼儿接受文学作品中优秀思想的熏陶,利用作品中的语言促进幼儿倾听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2.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前文也提到过,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只有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活动当中,才是真正学会了语言知识。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幼儿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组织一些活动,迎合幼儿的兴趣,比如讲故事比赛,可以将幼儿分为评委组、参赛组、主持组等,使幼儿的语言学习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让幼儿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幼儿园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分析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在人的智能当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语言智能。开发好幼儿的语言智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商,同时对于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视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近几年来在教学领域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看作教学资源,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容易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具体的措施可以是将日常的生活活动转变成语言的教学活动,其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是最好的锻炼条件。例如,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主动与幼儿进行问好,在午餐后让幼儿讲述昨晚在家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选用与幼儿自身生活相关的话题进行锻炼,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2.教师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在特定的环境下学习语言是最快捷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在教学中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语言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分区游戏,幼儿园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好玩,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最好的选择。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并且主要以“聊天”的形式来组织游戏,不能脱离语言教学的宗旨,过于注重游戏的形式就很有可能使语言教学失去作用。
3.创设类似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创设类似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集体的教育活动,集体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教学作用是生活化教学以及游戏活动所不能取代的。其主要是以幼儿为中心,创设语言运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内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例如,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过家家”的游戏,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等家庭成员,以及超市售货员、交通警察等不同的职业,通过一家人外出期间与周围人交流的模拟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园时期的语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正确认识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家校联动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教学领域,家园共育模式便是这种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体现。在信息化时代,家校沟通更加便捷,因此,当下构建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具有充分的创新发展基础。
一、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稳步进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特别是2010年后,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明确学前教育的任务,提升学前教育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国家大量的优秀幼教专业人才投入到学前教育改革中,此外还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些都是构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有利条件。所以,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基础。
(二)互联网技术为家园联动提供了便利信息化技术带来了先进的沟通平台和多途径的信息分享渠道,让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获得了更好的联动性。其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4.5%,在线教育用户数量达到了1.44亿。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的开展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进行信息化交流已有技术保障。其二,信息化技术将会为家园联动带来更高的便利性。比如说,家庭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将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学校,由此达成协同育人的目的。
二、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发展家园共育模式,要以幼儿的持续发展为根本立足点,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要求,同样也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方针。幼儿园和家庭进行共同教育时,要时刻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的持续发展作为联动教育时要遵循的原则,让幼儿在家园共育模式的影响下获得持续性的发展。此外,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本身也要具备持续性原则,即根据社会变革不断进行改进,以便持续性地发挥作用。
(二)公平性原则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深入合作,大部分幼儿园的条件差别不是太大,而家庭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了公平性问题。作为幼儿园来说,在与家庭进行协同教育时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幼儿的家庭环境较差而对家园共育产生敷衍或者放弃心理。学校只有一视同仁,将所有家庭放在同一条线上,使不同家庭的学生享受相同的教学资源如教师队伍、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这样才能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育人模式取得最大化的成效。
(三)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应当做到教育信息的开放。其一,家庭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不能提到幼儿的教育问题就想到幼儿园,要意识到家庭也是幼儿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家庭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地与幼儿园进行沟通。其二,幼儿园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家庭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总之,互联网环境下,家庭和幼儿园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自己的开放度,这样才能让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获得创新发展。
(四)差异性原则从实际的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看,不同的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校情和每位幼儿家庭的整体情况,规划和研究家园共育模式的具体内容,可以学习其他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模式,但不能盲目复制。
三、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正视网络环境,转变家园共育实施理念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是要对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施理念进行深化改革。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育模式。学前教育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幼儿园的教育也会在“互联网+”的潮流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中的幼儿园主体和家庭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正视网络环境,重视网络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主题大会,让幼儿教师与家长共济一堂,引导家长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并将互联网思想传达给幼儿教师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