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公司财政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财政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财政管理

第1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所谓的财务内部控制具体是指单位为了有效维护资产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财务收支合法、贯彻落实国家财经政策法规、保障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自我约束、协调以及检查的控制系统。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想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不断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并构建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合理的组织机构。公路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应当能够有效解决领导层、职能部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制约;其二,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通过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将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划分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确定责权利,以制度来规范各项经济活动;其三,健全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根据建立的规章制度对经济活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等工作,同时对现存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借此来实现强化内控制度的目标。

(二)重视建设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概预算制度,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的概预算编审工作,落实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公路建设单位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首先,重视预算管理,包括收入预算、施工图预算、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经费支出预算。公路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的概预算和施工图预算,并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查和交通主管部门的批复,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时不能超过财政部门审核的“拦标价”。其次,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并便于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公路建设单位应当开设资金专户,使资金只能在专户内部保持封闭运行,借此来实现专款专用的目标。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来源于各种筹措渠道的建设资金全都应当汇集到单位资金专户当中,并由单位根据合同的约定,按照工程进度计划,采取计量支付的方式向施工单位支付相关款项,同时也可以按照协议或是规定的标准对征地和拆迁等费用进行补偿。资金专户中的所有资金只能按照规定支付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项支出,不得随意挪为他用;再次,落实建设资金监管责任人。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中对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该主体即单位负责人。为此,公路建设单位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监管和使用负责。同时,单位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落实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监督管理的各项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后,严格建设单位费用开支审批。经过审核批准可以进行单独设置的公路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开支管理费,并严格执行报销程序。财务部门则应当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对于资金额度较为巨大的业务开支,应当在原始发票中附上合同或是协议作为凭证,以备审计之用。同时,财务部门还应当对各项费用进行定期汇总,并以表格的形式上报给单位领导,以此来控制开支。对于未经审核批准单独设置的公路建设单位,若是发生管理费时,则应当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支。

(三)发挥财务监管职能

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监管应贯穿于项目工程招投标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阶段等各个环节之中,确保建设资金使用安全,实现预期投资目标。首先,重视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财务监管。就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财务管理和监督而言,其主要是针对参与竞标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关键的评价指标有建设单位的资金流动状况、债务偿还能力、现金流量等等,应以这些指标作为依据确认竞标单位是否具有足够的财务能力完成项目实施,这样能够确保项目按合同约定完工,并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其次,强化公路建设工程计量监督。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计量是施工企业所完成的设计工作量的货币表现形式,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依据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和价格进行计量。为保证工程计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加强对其的监管,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对工程计量的手续进行认真审核看其是否完备,以及结算审批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时应对结算凭证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审核,避免出现高估冒算和虚报冒领的情况;最后,加强公路建设工程结余资金监管。在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实际到位的资金与总成本的差即基建结余资金,应当加大对该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方面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法规的要求进行分配,对于应该上交的部分必须全部上交,不得私自挪用或是截留;另一方面项目建设单位的留成收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计提,并根据开支范围进行合理使用。

(四)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第2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我国于1950年和1985年先后的《中央金库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确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国库管理体制,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就是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要求,改变现行的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建立国库资金高效、安全运行的机制。近年来,各地对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正在积极进行试点,财政统发工资、国库集中支付、单一帐户体系等工作正逐步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就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实施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法制原则

财政国库管理必须遵循法制原则。鉴于国库集中支付这项改革尚处于试验阶段,为了规范其运行和防止出现偏差,近期内在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前,仍应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方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办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银行清算办法》等为基本法规依据。

2、便利原则

在法制和规范的前提下,国库集中支付要使各部门、各单位用款更加方便,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转环节多,资金滞留、沉淀和流转慢的问题。

3、效益原则

在推进这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原则,加强财政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资金挤占、转移、挪用等现象,降低财政资金划拨支付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必须作充分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取得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具体实施时,要先易后难,对各种资金合理分类,分步实行集中支付。要在做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稳步推进。

二、改革我国现行的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国库管理制度运行了几十年,财税体制经历了多次大的改革,而国库管理制度基本上没有变动。随着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建立,原国库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财政管理的要求,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一是国库的概念及外延不够明确。尽管各界普遍意识到了我国国库职能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及财政部也都在采取措施进行国库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但究竟哪些属于国库职能,哪些属于一般财政管理职能,并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解释,导致目前经济界及理论界出现两个国库概念,即现行法规定义的由人民银行经理的“国库”与包含部分财政管理职能在内的“财政国库”。

二是由于人民银行行使国库管理职能是属于“经理”性质,而且国库的职责是“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报解、支拨、结算,并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实际上是财政的出纳,是被动的执行财税部门的指令和事后记帐的角色,难以发挥其在国库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国库管理的部分职能缺位,加之其“经理”性质在人员配备,业务素质等方面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很难保证财政管理质量和国库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是由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与财税改革不同步,客观上给财税工作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由于一级政府都有一级财政,在乡政府内设有乡财政所。为便于乡财政所工作的开展,客观上要求乡级也要有一级国库,但绝大多数乡是没有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或代办机构的,乡级财政的库款有的是由缴款人交入县级金库,由县级金库再按收入级次和纳税人所属乡划分各乡的收入,很容易造成收入划分在县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的错误;有的是委托乡的农业银行储蓄所代收,再由储蓄所通过交换划到县金库,再由县金库划分。由于不是就地缴纳,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库款的在途时间,有时还会造成扣押库款的不正常现象。分税制改革后,分设了国家和地方两个税务局,但都是共同对应一个国库系统,没有划分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在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分配层次存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政策掌握不准,计算差错以及人为混库、占压库款,截留上级财政收入等现象,特别是地方为了完成自己的财政收支任务,往往协调当地税务和国库,优先缴纳地方税税款,优先满足地方财政支出需要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违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原则。根据税务业务发展的需要,很多税务部门设立了征税大厅。商业银行为了增加存款和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纷纷与税务部门联合,进驻税务大厅,实现了银税一体化的办公方式,但国库管理机关对这一新生事物仍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各地的具体做法也不一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各商业银行之间采取了不正当手段相互竞争,在取得代办资格后,由于各银行自身的利益需要、积压税款、随意压库的行为较为普遍。

四是国库管理体制不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由于国库体制改革与银行体制改革不同步,国库的分支机构不健全,没有向下延伸,一些县级国库都是由专业银行,更不用说乡级。在金融体制改革后,专业银行已向商业银行过渡,都有各自的利益体系,这样,商业银行在代办国库业务时,位子就很难坐正,根本无法行使对国库资金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造成了国库监督管理职能的缺位。

五是国库资金的划转和结算方法不科学。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于重复和分散设置帐户,导致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不便实施财政监督和管理。其次,国库资金运行过程烦琐,财政收入要经缴款人向经收处缴纳,经收处再划到管辖行,管辖行集中后再划转到国库;财政支出也要经财政部门发出支付令后,交由国库划转到用款单位的开户银行,收款单位得到到帐

通知后再开出支票,最后才由开户行将资金划入提供公共服务或出售产品的单位,财政资金周转缓慢,财政收支信息反馈十分迟缓,加之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极易造成占压国库资金的现象。

三.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构想

1、设立隶属于中央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国库管理机构

由于国库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是管理和办理财政资金收入和财政资金支出的业务,是为财政部门的整个财政管理工作服务的,从其工作职责和工作性质来看,其运作的是国库资金,具有管理政府部门财务的重要职能,由于中央银行具有管理整个社会资金的职能,同样也需要对国库资金实行监管,为了加大对国库资金的监管,有必要设立隶属于中央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国库管理机构,提高对国库监管的地位和力度。

2、加快国库管理改革步伐,使国库工作与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配套

一是实现一级财政一级国库制。即使无法达到一级财政一级国库,也应实现国库向县级和乡级延伸,设立相应的代办处或经收处,消除现在由商业银行的银行机构代办的现象。二是按照现行的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及其职能划分,相应理顺国库管理中关于中央金库和地方金库的关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避免财政收入混级混库和地方收入挤占中央收入等不正常现象。三是理顺国库与各商业银行的关系。对财政拨付的国库资金,实行服务付费的办法,避免各商业银行对国库资金的无序竞争和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3、加快财政国库管理法制建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目前国库管理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但与这些法律制度配套的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制定的法律亟需随之完善,实际的国库管理工作中,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现行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中没有准确的解释或具体的处理规定。因为没有科学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规范合理的操作依据,全国各地对国库管理中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处理五花八门,使国库管理工作的法律约束性不强,行政管理手段滞后,导致目前国库管理偏松,存在较大漏洞,在整个国库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不利于财政管理和监督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国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促进国库管理的良性发展。

4、建立安全高效的国库运行机制

针对目前国库资金划转和结算方法繁琐、复杂、效率不高,信息反馈迟钝,不便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的现状,改革国库管理办法,建立安全高效的国库运行机制势在必行。一是要清理银行帐户,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规范国库资金支拨程序,合理确定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库、预算单位的职责。二是完善已实行的工资统一发放办法,缩短国库资金的在途时间,减少国库资金在预算单位的沉淀,便于财政资金的调度和对国库资金的有效监管。三是积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并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办法,有效地防止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腐败现象,节约财政资金,同时可以大大缩短国库资金的在途时间,减少政府采购资金的占压、挪用,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四是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国库支付中心”,向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下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渡。

5、拓展国库管理职能

第3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内的证券行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形势,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和风险,大大增加了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难度,当下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领跑行业业绩的关键。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的证券公司发展几经变革,试图在原始经纪业务发展上寻求新突破,而2013年当年多家券商因为追求高利益、高回报挺而走险,触犯雷区,导致自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这些问题的出现,更为其他证券公司敲醒警钟,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决策和内部控制能力,财务管理起到了核心作用,利用有效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手段,降低成本、增进企业绩效、提升企业价值和竞争力已成为现阶段证券公司发展的关键。

企业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企业目标下,有效的对资产的配置投资、资本的筹资、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就财务的本质而言,它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从筹集资金开始到回收后再投入这一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过程的反映,也是生产运营全过程的反映;就证券公司经营的实践而言,随着各种创新业务的产生,信用业务和产品业务已经渐渐占据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如何由“坐商”转变为“行商”,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力占据有利地位,大力发展创新业务是大势所趋,创新业务的发展更是强调证券公司的自由资金持有量,各环节共同的需求是资金,管理的目的是资金耗费最小化,其产出资金最大化,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因此,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

一、证券公司的资金运用和筹集现状

广义来说,资金可以分为四类:成本性资金、资本性资金、投资性资金和专项资金。成本性资金是生产经营活动耗费的资金,资本性资金是工程建设和资产改良消耗的资金,投资性资金是以营利和控制为目的进行的股权和债权性投入的资金,专项资金是以解决职工福利等问题消耗的,有特定专门用途的资金。这四类资金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生流量的结构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资金使用的要求,着力于对资金占用的控制,从资金的占用量、资金结构和资金流动性对资金进行最优控制,是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放开,现如今国内证券公司能够做和可以做的业务越来越多,导致证券公司资金的需求量和使用量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国内证券公司筹集资金后,在保留一定比例的交易保证金和清算备付金后,可将资金运用于许多方面,如:固定资产投资、自营业务、承销和保荐业务、项目融资、经纪业务和基金业务等。

资金的筹集是资金控制的初始环节。在资本金、准资本金、折旧资金、经营资金和融通资金的管理方面,重点研究控制资金筹措成本和流动性。国内证券公司除长期投入资本金外,募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增资扩股、同业拆借、信贷融资、证券公司上市等方式。

二、国内证券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证券业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盲点。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证券会计准则,在财务核算方面没有实现企业统一会计制度,证券公司间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现代化证券财务制度,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同一化,再加上监管的多重性导致财政部门和证监会的要求不一致, 使得证券公司或多或少都会在会计核算工作即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盲点。

在资金管理上流于形式,仍未摆脱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资金使用上,仍有一些证券公司存在先由总公司平衡安排后,每个归口的业务部门分得一块资金额度,变相的切块管理、分口包干。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6期2013年第4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未按照先有项目、有预算、有决策、有评估来安排投资,仅仅是简单下达一些项目,由各营业部任其自然,结果造成有限的资金使用分散,难以保证重点,办不成大事。营业部所需的资金基本上由总公司予以保证,对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价值没有感到明显的压力和责任。这种资金分散管理的做法容易造成资金使用不当和资金闲置,也容易滋生在资金管理上的不良行为。

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对于客户买卖证券款和自有资金的处理过程中,没有严格区分,造成财务人员在核算方面易混淆。对于固定收益类及信用类项目的的经济评价和尽职调查没有严格核实,造成投放资金不合理,成本过高,效益不佳,监督失控等现象。

资金管理的集中调度不利,局部利益冲淡了整体利益。证券公司多年来的粗放型管理,坐商意识抬头,导致许多证券公司仍然在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问题,财务管理没有集中调度,满足企业集权、分权不同模式的需求,仍有部分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存在自己挣钱自己花,营业部经理一头大,个人利益过大,没有为整个证券公司考量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资金闲置。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进行筹资和融资,并借用金融手段,使资金不断增值,结算中心是能实现这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并且具备筹资、融资功能的中介机构。

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守法意识薄弱。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之快,导致专业性证券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的沉淀,证券财务管理相关经验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对行业法律意识淡薄。同时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附属于本单位,从企业以及个人利益出发都将过于重视领导意志而忽略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不能有效的对证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及管理,从而弱化了监管机制,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制定适合国内证券市场的证券财务制度体系。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要从证券公司财务业务的特点及财务管理现状出发,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证券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

逐步完善证券交易清算体系。由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各家清算银行进行证券交易清算, 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促使证券交易清算体系走向规范化和完善化。

制定相关证券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规避一些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促进证券公司的有序发展及利益最大化。

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电算会计化操作制度的规范,逐步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对计算机操作及管理人员应和会计核算人员的职责进行严格的界定,计算机专业人员不得对会计实际业务进行操作,这些工作由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的专业财务人员完成。在电子数据处理方面,电子数据包含商业秘密的要进行保密处理以防泄露,避免给公司带来难以弥补的亏损及不可预料的困境。按章行事,保证企业财务运作的规范化,避免企业经营出现漏洞,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加强计算机警报功能,对不安全操作进行报警提醒,提高其安全性。

建立完善的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要从公司法和证券法入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对信息内容上进行具体要求,将市场上必须的披露点和信息要求提出标准化要求,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包括对含糊不清及漏缺会计信息加以整合及补充。

实行集中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是证券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和经营环境的要求,规避经营风险的必然选择。形成集中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证券投资和战略管理,使得证券公司能够通过统一集合的财务集中管理,达到风险监控及管理控制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第4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考评

2018年国务院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以提高各个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也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和工作方向。这对于提升财政部门整体财政资金管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需要财政部门深入研究意见的具体工作要求,并结合实际工作现状不断探索,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宏观层面政策的推动和落实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提出推动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而2018年出台的意见中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战略高度再次提升。因此,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并推动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对国家顶层设计工作部署的响应和贯彻落实。只有按照政策要求形成一套规范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并有效贯彻执行落实才能符合国务院工作要求。

(二)可以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规范性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一个全流程监督,通过全流程监督可以确保所有财政预算资金按照规定用途进行使用,不存在浪费或者是随意乱花的情况。只有严格的绩效管理制度,才会对所有不合规或者是不规范行为进行严厉的问责处罚和约束,进而对大家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杜绝一切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从而推动整体财政资金的使用规范性和效率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工作效能和治理能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衡量政府部门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所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是在对政府各单位工作进行监督约束,强化他们关注并治理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中低效无效问题的主体责任,进而促进各部门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规范自身行为,夯实主体责任,加快政府部门工作能力和工作职能的提升。

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多层面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健全之中,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但是在整体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调整的事项,尤其基层工作面临很多实际困难。

(一)绩效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升在部分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也实实在在开展,但不同程度仍存在一种走过场的现象,没有横到边竖到底,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完全深入到有关工作的各个维度和角落,也就没法触及到工作中的痛点,导致工作执行效果不佳。不仅工作的深度不够,绩效管理广度也不够,覆盖面没有包含所有的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情况,也未覆盖全部财政预算单位。

(二)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还有待深化和牢固尽管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一再被提及、被强调,但是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深刻,相关工作理念未能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进而导致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并没有将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规范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或者说是这种理念还不够牢固,没有在工作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这也就使得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对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投入产出比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原因可能是绩效管理的约束力度不足或者是绩效管理的方法不对,并没有起到激励约束作用。

(三)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成效还是需要通过有效的考评体系来予以支持,但实际工作中整体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不仅体现在对财政预算执行方面,还存在信息不全或失真等情况,这样也就会造成财政部门的工作量大,还会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质量。

三、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建议

(一)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确保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对财政资金治理能力的推动,首先就要体现出“全面”这个关键词。从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和管理过程等方面都要做到“全面”,以此为基础构建工作体系,确保能够真正对实际工作起到管理约束作用,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1)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财政部门需要将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覆盖到相关的各个单位部门,只要是使用财政预算资金的都要纳入到绩效管理体系当中,工作面覆盖到所有有关单位,不搞特殊化,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工作。(2)要建立一个全过程的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是指工作体系惯出财政预算资金的工作全过程,从预算的编制、执行、事后评价,实现对所涉及工作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和考核。(3)要确定对所有财政预算资金的覆盖。也就是说绩效管理内容需要包括所有财政资金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同时也要做到重点突出,对于社会关注度高、投入资金多跨度大的项目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重点关注。

(二)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节点前移国务院出台预算绩效管理意见中也提到要将绩效管理的关口进行前移,这样可以更好地从源头上来防控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能。因为绩效管理工作并不是单单的事后管理,如果只针对历史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管理考评,对于整个工作的触动作用不是特别明显。所以需要将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的节点向前移,开展对于重大政策或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而财政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重大政策和项目的预算审核,将此作为财政资金预算安排的一个参考依据,提前谋划,做好早期财政预算下达的科学合理性。

(三)健全完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体系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财政部门需要从多维度多角度来进行考虑,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的考评体系。(1)要科学合理选取设定绩效指标框架。绩效考评指标以及计量标准的设置,要分行业、分领域分别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绩效考评指标和体系的层次性和区分性。同时也要保证考评指标中定量和定性的和谐比例关系,两者相结合,确保考评体系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另外还要保障绩效考评结果的可比较性,提高绩效考评结果的参考价值,用于评价各个单位预算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率。(2)要建立层次丰富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相结合,可以采用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丰富评价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财政部门还有财政预算资金使用单位的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同时也能够确保整个绩效管理成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性,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效果的评价。(3)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实现考核管理结果对工作的促进作用。财政部门应该将预算绩效考评结果与对应预算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配置和调整相挂钩,对于整体预算考核较好的单位或项目优先配置资源,对低效无效的资金予以取消或削减,对表现一般的可以督促整改或是予以调整,切实发挥考评工作对整个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推动。

(四)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1)明确各环节工作职责,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在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象的同时,财政部门还需要明确由谁来主导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权责对等,明晰每个工作环节所负责单位或部门的详细职责,以及相关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严格问责,秉持从严从紧的原则,特别是对于重大项目出现的问题要加重问责;对于业绩突出的单位部门或人员应进行奖励,调动单位和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强化监督考核,增强责任人员的能动性。为了切实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效,需要将该项工作执行情况纳入实施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并作为后期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并做到监督考核信息的公开,广泛接受监督。(3)加强过程管控,形成快速预警,及时纠偏的长效机制。对于财政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完成进度做好过程管控,工作进程实时监督,问题发现一个改正一个,避免越积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影响绩效目标的实现。对于财政资金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配置,有效堵住管理漏洞,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和低效无效使用,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第5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关键字]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风险控制

在证券行业发展初期,证券公司一般都是采用以营业部为核算主体的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证券市场逐步从新兴走向成熟,证券公司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公司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本文结合本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进程,探讨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在证券公司的应用。

一、传统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

过去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以营业部为独立的核算单位。营业部独立拥有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的银行账户,独立进行证券清算,财务人员对营业部的业务进行手工的账务处理,营业部的财务数据也存放于营业部本地。这种模式下营业部拥有较大的人财物的权利,但随着证券公司营业网点的迅速扩张,规模不断增大,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1)风险防范能力较弱。这种总部和营业部相互独立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公司对营业部的监管弱化,风险防范能力差。证券公司的风险防范大多依靠营业部的自觉性,很容易引起道德风险和违规风险,部分营业部出现挪用客户保证金的恶劣行为。(2)会计信息传递滞后。营业部的财务数据存放于营业部本地,没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财务信息集中起来,营业部每月末将会计报表报送给总部。会计信息传递严重滞后,而且总部只能通过财务报表看到营业部每月的经营成果和月末时点的资产负债情况。具体凭证和账簿信息无法传输,无法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动态监控。(3)财务人员管理成本高。证券公司的行业法规更新较快,财务人员对政策法规及公司业务的理解和认识不全面,不一致,会导致会计信息处理错误。每个营业部会计核算的口径不一致导致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因此公司总部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组织财务人员培训,公司总部还要经常当营业部当地对营业部的财务情况进行摸底检查,财务人员的管理成本较高。

二、我公司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

2005年之前我公司各营业部和公司总部的各业务经营部门财务机构相对独立、财务人员对仅业务经营部门负责人负责。这种情况下资金分散,财务管理松散,财务开支标准不统一、财务监督不到位、风险控制薄弱。公司业务发展形势要求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强化风险控制。同时,证券监管机关也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财务的集中管理,建立垂直管理、前后分离、左右制衡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以加强风险控制。因此,亟需再造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流程,满足内部控制需要和监管要求。公司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现的原则,逐步推进财务管理进程。

(1)重构财务管理体系。取消各业务经营总部的财务管理职能,原有的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并入计划财务总部重新定岗,富余人员移交人力资源总部重新安排工作。各营业部财务机构不做调整,岗位编制由公司人力资源总部核定,财务负责人由公司委派,其他会计人员由所在营业部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有关规定选任。营业部财务会计业务工作和财务负责人归口计划财务总部管理。

计划财务总部本级的岗位及编制,由计划财务总部根据工作情况提出需求意见,经人力资源总部审核后,报公司决策层批准。计划财务总部根据财务集中管理后所归并的人员情况,进行内部人员调配;需要进一步调整人员的,由计划财务总部提出意见,经公司决策层批准后,由人力资源总部调配。

营业部财务负责人由公司委派,代表公司管理营业部的财务会计工作,全面反映和监督营业部的经营活动,营业部财务负责人以外的会计人员,由所在营业部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有关规定,并征求营业部财务负责人意见后,自主选任。营业部拟任财务负责人,由计划财务总部按照营业部财务负责人的任职条件进行提名、考核。

(2)全公司范围切换财务信息系统。过去各营业部和总部各业务部门采用的是采用金蝶2.0财务软件标准版,软件的版本低,部分会计科目定义不当,使用面较窄,期末调汇功能不全;会计报表的汇总操作不便,尤其是多币种账项的汇总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与各部门财务对账等业务的仍要进行手工操作。特别是跨部门、跨期的查询工作最致命的弱点是财务数据存放于营业部当地,不能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通常只有在各营业部和各业务部门报表上报后,通过审核报表才有可能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控制。

2005年公司开始进行财务系统的切换,使用用友财务软件NC版本。公司利用一台应有服务器和一台数据服务器在公司总部搭建了数据平台,各地分支机构通过企业内网连接,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直接利用浏览器来录入和查询数据。全公司实现一套账的管理,营业部和各业务经营部门设置成部门,这样,能够满足在业务上进行以区域为层面的处理,而同时将营业部设置成为部门属性的会计主体,在总账层面将核算落实到营业部层面,满足对外报表和税务处理的需求。在报表系统中考虑到多级的汇总合并报表,则建立明显级次关系的总部一营业部和经营业务部门一分币种账簿三层结构。通过公司总部设定统一的格式与取数公式,应用一张表样可以提取不同币种、不同账簿的数据,方便了财务人员的众多报表计算汇总合并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全公司财务数据的集中,便于进行全公司细致的财务分析和严密的风险控制。

公司还聘请了专业的软件开发商开发营业部清算凭证自动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将营业部清算业务凭证自动生成的功能,实现了清算业务信息和财务的信息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核算效率和核算准确性吗,也促进了财务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改进的建议

(1)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度挖掘财务系统的数据,并建立与风险控制系统联动的机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按照公司的战略目标,推动预算系统、费用报账系统的建设,并借助系统建设重新对预算流程和费用报账流程进行再设计。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总部对营业部的控制力。

第6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公益性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公认,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财务管理的部分职能,现行的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无论是管理理念、职责,还是管理方式,都已落后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公共财政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方式,对加强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公路建设单位属于执行国家公路事业发展计划的非盈利性经济组织,其财务收支活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因此,公路建设单位符合公共部门的特征,其财务管理具有行使部分财政管理的职能,属于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从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范围、内容、任务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依托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资金筹集和监督使用,不断提高资金效率,保全公路资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证,但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似乎走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本该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却采用了企业财务管理,而该按企业财务管理的却当作公共财政来管理。如果完全按公共财政方式管理公路建设单位财务,就会养成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不顾风险的恶习,造成资源浪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财务风险加大;若按照私人部门(企业)的方式管理公共财务,就会迷失非赢利的组织目标和财务方向。因此,在向公共财政体制过渡期间,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究竟如何管理,确实令人困惑,因此,在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解决“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

二、公共财政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公路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通行便利,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因此,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应按照新的公共管理思路,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公共财政管理为基础,借鉴企业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根据公路建设单位财务活动特点和规律,笔者认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应是:(1)转换理财观念,树立公共财政意识,遵循非盈利的组织目标开展活动;(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强化财务责任,防范财务风险;(3)增强成本意识,提高公路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4)建立健全公路建设单位财务法规制度,完善财务程序和手续、严格财务开支标准,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5)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督“三位一体”的财务监督体系,加强对公路建设单位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的监督,提高公路建设单位财务活动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财政体制改革对公路事业发展的影响及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建设单位预算编制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正确处理预算管理与计划管理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完全建立起公共财政之前,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是采取计划和预算的双重管理,公路建设单位的支出既要执行部门预算管理,又要执行年度计划管理,而现实情况是计划与预算编制的时间不同步,两者在编制时掌握的信息不一致,给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宏观层面上协调好预算管理与计划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基层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

2、关于预备费用比例问题,预备费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当年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国家对预备费提取比例、开支范围还没有统一规定,而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自行确定,公路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按照目前政策规定的比例预留预备费和预备费开支范围规定,显然是无法保证当年预算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因此,国家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适当考虑统一预备费的比例,以利于不同特点单位的预算执行。

3 关于预算编制时间的问题。各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预算的时间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些地区只有一个星期。这对于细化预算、编制零基预算而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近两年一些省级财政部门提前至7月底8月初下达编制预算任务,但仍不能满足客观需要,没有充分的时间对预算项目进行周密的论证、测算预算指标时信息资料收集掌握不完备、不准确,势必影响公路建设单位预算收支安排与实际需要的一致性,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导致预算后期执行困难,影响公路事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对预算编制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延长预算编制时间。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如何确保公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现行分散支付管理的各种弊端,实现了从源头上制止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的目的。但公路有其自身的行业特殊性,从目前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情况看,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7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关键词】 财务伦理气氛; 公司绩效; 财务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8-0098-05

一、引言

近年来,安然、世通、郑百文、银广夏等一系列财务欺诈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极大地降低了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信心,使我们逐渐意识到资本市场的财务行为与财务关系需要以伦理学的规则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财务伦理是指财务活动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特征,是财务行为所彰显的生存准则(王擎,2006)。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相关利益者最大化的决策、改善经营业绩的方式、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的操守等都体现了公司财务伦理的建设,更体现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是上市公司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对如何正确凸显财务行为进行的一种平衡考虑,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伦理认知体系的建立,并在以后的相关实践中执行。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有利于规范公司财务活动,提升公司形象和市场地位。

随着市场管制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投资者认知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在公司财务决策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但是,目前有关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对公司绩效是否有影响及影响如何的研究,学术界还凤毛麟角。本文的研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值得公司管理者借鉴。

二、文献回顾

国外早期并未将财务伦理气氛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范畴,主要是通过组织伦理气氛进行探讨。Victor & Cullen(1988)认为每个组织都有一种明显的伦理气氛,根据领导的地位、任期和工作关系而有所不同。他们总结出五种不同的伦理气氛:法律与规范导向、关怀导向、工具主义导向、独立导向、规则导向。Agarwal &Malloy(1999)以非营利组织为对象,结合道德发展的认知、伦理理论和轨迹分析,对Victor & Cullen(1988)提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验证,得出了非营利组织中五种略有不同的伦理气氛:个人关怀导向、权术主义导向、独立导向、社会关怀导向、法律与规则导向。Malloy & Agarwal(2001)发现组织伦理气氛会随着个人、组织和其他重要人物(如同事、合伙人和上级)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方面,Verschoor(1998)研究发现,美国500强公司中仅有26.8%的公司会在年报中公布其对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行为或强调其遵守了道德规范。并通过1997年的商业周刊排名发现,公布这些消息的公司的财务绩效排名会好于没有公布的公司。

国内学者对于财务伦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且多是偏向于理论研究。王擎(2006)认为财务伦理缺失会导致筹资、投资和分配领域的伦理冲突,因此,他建议推行财务伦理职业能力培养计划、设立财务伦理委员会或首席财务伦理官员、建立财务伦理评价体系。郭立田和张旭蕾(2008)从融资伦理、投资伦理和分配伦理三个方面阐述了财务伦理架构,并提出通过提升财务伦理的思辨能力、建立财务伦理监督体系、公司治理融入伦理维度三个方面培育财务伦理体系。朱元午(2009)认为财务伦理道德体系建设能有效预防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等现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通过自身完善、外部监督等多途径建立一个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财务伦理道德体系。

与财务伦理气氛相关的实证研究方面,李昕(2009)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财务伦理评价指标中的行业环境、沟通环境、财务伦理价值观和财务伦理教育对内部财务控制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黄娟、席代金(2012)通过选取50家上市公司的200份调查问卷数据研究,发现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与财务失控显著正相关,遵守法律制度和遵守道德规范的财务伦理气氛与财务失控显著负相关。李振林(2011)发现自利主义伦理气氛与公司治理负相关,遵守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伦理气氛与公司治理正相关。

综上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是对财务伦理的伦理制度与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实证方面还相对较少。并且,国内学者还未直接对财务伦理气氛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藉此,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三、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公司绩效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活动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的综合指标,反映了公司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风险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从公司的发展情况看,做好财务管理是一个公司成功的必备条件。上市公司作为财务主体,受到各种经济环境、利益相关者、外部监管等的影响,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对财务成果进行修饰,其中财务伦理、职业道德等软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能促使公司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财务伦理价值观,正确引导公司进行相关的财务活动,提升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绩效。同时,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划分为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

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表现为公司更多地为自身考虑,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选择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做有利于公司而有损相关者利益的事情,最终导致市场地位下降,投资者信心缺失,公司绩效下滑。基于此,提出假设1。

假设1: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

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表现为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对照章办事的财务人员进行褒奖,并能依托公司完善的治理机制,对公司的财务行为进行监督。由此,公司得到各利益相关者和市场的认可,市场地位上升,公司绩效表现优异。基于此,提出假设2。

假设2: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表现为公司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为其他各方利益相关者考虑,权衡各种财务行为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尽量避免各种负面影响。同时,对员工进行财务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由此,公司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市场的认可,最终表现为公司绩效的提升。基于此,提出假设3。

假设3: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二)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1.因变量。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选择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该指标是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能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投资者的回报越高。

2.自变量。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的三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分别是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ZLZY)、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FLFG)、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SYDD)。

3.控制变量。为了提高结果的可比性,减少因公司规模等原因对公司绩效造成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个控制变量:公司规模(LNA)和财务杠杆(LEV)。变量定义详见表1。

本文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

ROE = ?茁0 + ?茁1ZLZY + ?茁2FLFG + ?茁3SYDD + ?茁4LNA + ?茁5LEV+?着

其中,?茁0表示常数项,?茁1、?茁2、?茁3、?茁4、?茁5表示自变量系数,?着表示误差项。该回归模型主要用于检验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对公司绩效是否产生影响,以及不同维度的财务伦理气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如何。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财务伦理是财务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知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江苏上市公司有关财务伦理气氛的数据。为了确保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成熟的量表,再结合本文研究目的进行适当修正。具体而言,本文设计了15个题目测量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其中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4个题目,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5个题目,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6个题目。各题目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法进行打分。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的标准,本文选择200家江苏上市公司作为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最后收回187份,回收率为93.5%;剔除数据异常的5份,有效问卷共计182份,有效率为91%。

同时,本文将公司绩效定义为ROE,样本为2010年到2012年的江苏上市公司,并根据下列要求进行筛选: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因为这类公司会受到证监会的特别监管;剔除三年数据不全或不完整的公司。最后通过与调查问卷进行匹配,得到有效样本122个。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http://)。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6.0。

(四)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问卷的信度检验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琢系数),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度越大。一般来说,Cronbach’s ?琢在0.65以上,表示信度可以接受;0.7以上,表示具有高信度;0.8以上,表示信度非常好。问卷的效度检验使用KMO测度和Bartlett’s球体检验法检验指标的相关性,一般来说,KMO值在0.6以上,表示可以接受;0.7以上,表示适合进行分析;0.8以上,表示很适合进行分析;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进行分析。

通过SPSS16.0软件对122个样本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得出Cronbach’s ?琢系数为0.767,KMO值为0.818,说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较好,适合进行相关的分析。

四、实证分析

本文分别以2010—2012年公司绩效与财务伦理气氛三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2010年公司绩效与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的相关系数分别在1%和5%水平显著,2012年公司绩效与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的相关系数在10%水平显著,其他系数都不显著。同时,从符号来看,公司绩效与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和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负相关,与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正相关。这与假设部分相符,部分不符,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检验。

此外,Thomas & Willians认为相关系数若小于0.65,表示各变量间具有独立性,没有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65,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从总体上判断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从表3模型总体的回归结果来看:2010—2012年的DW值分别为1.967、1.982、2.069,都接近于2,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适合进行回归分析,与上文的分析结果一致。同时,调整后R2分别是0.180、0.193、0.106,符合国内外财务研究10%~20%的规律,说明模型总体的拟合优度比较理想,并且,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说明模型整体的显著性很好,具有统计意义,回归分析也具有实际意义。

分别用2010—2012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从该表可以得知:从总体情况来看,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10%、10%),说明公司管理层只是为公司自身考虑,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公司绩效降低,假设1得到验证;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其中2010年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2011年和2012年不显著,说明目前阶段,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办事,会导致公司绩效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且公司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如果强制要求公司按章办事,会导致成本费用的急剧增加,机会成本增加,从而表现为公司绩效的降低,假设2未得到验证。此外,从检验的结果来看,2011年和2012年较2010年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还任重道远;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显著性水平分别是5%、10%、10%),说明公司综合考虑各方投资者的利益,权衡各种财务行为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遵守各行行规和职业操守,最终会提升公司的绩效,假设3得到验证。

从ZLZY、FLFG、SYDD三个变量的系数来看,2010—2012年期间,ZLZY系数的绝对值最大,SYDD系数的绝对值居中,FLFG系数的绝对值最小,说明江苏上市公司首先还是考虑自身利益,其次再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后才考虑国家的法律监管。

此外,公司规模与财务杠杆都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都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财务杠杆与公司绩效都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公司规模越大,总资产越多,公司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越多,越可能形成规模效应,从而相应的就会提升公司绩效;公司财务杠杆越高,即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公司更多的是借助外在的资源,而外在的变化瞬息万变,导致公司的风险大大提高,反而得不偿失,降低公司绩效。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2010—2012年江苏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财务伦理气氛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和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伦理气氛会降低公司绩效,遵守商业道德财务伦理气氛能提升公司绩效。从江苏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虽然自利主义财务伦理气氛会降低公司绩效,上市公司还是会首先选择谋求自身的做大做强,即考虑自身利益,在此基础上才有更多的资源去支持遵守法律法规和遵守商业道德的财务行为。同时,从上面的分析结果看,我国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还很不到位,监管也不到位,导致上市公司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打球,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情况在近年逐渐得到改善。此外,公司规模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鉴于江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本文对如何培养上市公司积极的财务伦理气氛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提升管理层的财务伦理意识。公司的决策主要依靠管理层,公司财务伦理意识的培育必须从管理层入手,只有管理层树立了积极的财务伦理意识,才能引导员工树立积极的财务伦理意识,进而形成公司积极的财务伦理气氛,并融入到公司文化中。长期坚持就会提升公司的地位和形象,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提升公司的绩效。

第二,开展财务伦理知识教育。公司应合理开展财务伦理知识教育,普及国家法规法规、商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知识,帮助员工构建积极的财务伦理认知体系,提高员工的思辨能力。

第三,建立财务伦理监督体系。企业在培育财务伦理气氛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财务伦理监督体系,提供内外部监督途径,让公司的财务行为接受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帮助公司改进不合理的地方,向着积极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擎.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务伦理缺失分析[J].财经科学,2006(8):36-42.

[2] Bart Victor,and John B. Cullen. The Organizational Bases of Ethical Work Climat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33(1):101-125.

[3] James Agarwal, and David Cruise Malloy. Ethical Work Climate Dimensions in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9,20(1):1-14.

[4] David Cruise Malloy, and James Agarwal. Ethical Climate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opositions and Implications[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1,12(1):39-54.

[5] Curtis C. Verschoor. A Study of the Link Between a Corpora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ts Commitment to Eth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8,17(13):1509-1516.

[6] 郭立田,张旭蕾.企业财务伦理的架构与培育[J].会计之友,2008(8):93-96.

[7] 朱元午.财务理论中的伦理道德缺失与财务伦理道德体系的建设[J].当代会计评论,2009(2):51-60.

[8] 李昕.国有企业财务伦理与内部财务控制相关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8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 工作 思考

近年来,财政部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财预[2011]433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财预[2012]396号)、《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框架》(财预[2013]53号)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顶层制度设计。自治区财政厅也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工作规划,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隆德县财政局做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宁夏最南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637万元,仅占全年总收入的5%,主要依靠自治区转移支付补助过日子,面对财力十分困难局面,如何去珍惜财政的每一分钱,使其切实发挥 “四辆拨千金”的作用,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管理理念则是必由之路,只有从绩效管理中节约资金、从绩效管理中去科学理财,才能使基层政府用更少的钱,通过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基层政府更加务实、高效。由于绩效管理对于基层财政部门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从认识侧面和实施侧面都处于摸索阶段,需深思、探讨和交流学习,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就基层财政部门如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1.提高认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

隆德县财政局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少,争取的中央及自治区专项资金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各部门对争项目争资金已形成共识,争取项目的力度逐年加大,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但 “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绩效管理意识差,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效益的发挥,甚至有些项目由于缺乏前期可行性论证,致使项目无法实施也时有发生,为此提高对绩效管理理念的认识是基层财政部门实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前提。

2.领导重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保证

2013年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对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强调着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特别是专项资金和项目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管理和评价试点范围扩大到各层级预算单位,建立完善约谈和问责制度;2014年财政部要求进一步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努力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自治区主要领导也亲自关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县政府主要领导今年就我县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作出了部署安排,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3.建立制度是预算绩效管理重点

总体来说,我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制度建设与全区兄弟市县相比相对滞后,试点范围较小,与自治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差距很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虽已列入我县当前和今后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制度建立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到位仍是突出问题。今年我县在成立县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隆德县部门财政资金绩效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和《隆德县部门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在制定方案的同时细化了评分标准,采用了百分制和加减分制相结合的评分方法,优先选择了重点民生支出和社会公益性较强的20个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上级补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和部门财政资金综合绩效管理试点,意在通过试点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融会贯通,组成预算管理有机整体,逐步去探索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

4.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

针对这几年我县项目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少部分项目效益低下的现状原因分析,主要是部分项目在前期设计中没有确定明确的绩效目标,项目设计缺乏科学性、条件设计不够合理,可研论证不够扎实,只是按自治区项目申报计划申报项目,致使部分项目资金到位后难以实施或者部分项目未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建设从而发生超概算,造成资金难以发挥预期效益。另外,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缺位现象也较明显,财政部门只对项目资金支付是否符合项目建设内容进行把关,对项目实施情况及单位项目管理情况对接不够及时到位,很难实现以项目资金为主线,把绩效管理贯穿于项目始终,财政部门也很难做到“到位不越位、履责不缺位、磋商有依据”的理想效果。为此基层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把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做为项目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抓好落实。

5.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和今后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我县部门单位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由于缺少必要的绩效评价和反馈,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在专项审计检查时才暴露出来,多部门违犯同一财经纪律现象时有发生,且后期整改难度大,要根治这一现象,就要求基层财政部门拓展管理思路,开展绩效评价,要针对各项目单位上报并经财政部门审核确定的绩效目标、及项目实施后的自评报告,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部门单位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撰写评价报告;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及时进行反馈,并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一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发现的问题通过通报批评,责令其限期整改、或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等方法杜绝其他部门类同问题再次发生,也可作为对部门单位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通过上下反馈,信息沟通,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也为以后安排项目资金,优化支出结构,提供了有力依据。

6.各部门协调配合是绩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由于各类财政资金全部由各项目单位负责实施,要进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仅靠财政部门单方面是完不成的,俗话说“孤掌难鸣”,且财政部门确定的绩效目标与部门目标高度相关,并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定时期内要求部门力争实现的。预算绩效计划也需要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这些全部需要部门单位配合完成,财政部门的职责主要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单位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和批复,并通过绩效评价认真分析研究,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对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为此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只有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深入,才能使可用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四辆拨千斤”的作用。

7.加强宣传培训、增强业务素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

由于绩效预算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近年来由于基层财政部门人员相对较少,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财政干部业务量逐年增大,尤其是近年来基层财政部门补充人员又少,人员年龄偏大已成为基层财政部门普通存在的问题。加之基层财政部门从事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对绩效管理认识到位人员更是微乎其微,基层财政部门要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制,首先要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及政府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培育绩效管理文化,增强基层政府尤其是财政干部预算绩效意识,为预算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要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学习及“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多渠道引入专家机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专家库、同时诚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参与,促使基层财政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步入规范化、才能使基层财政部门制定的评价指标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公正性。

8.狠抓落实,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9篇:公司财政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管理;制度建设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也愈加突出。当前时期,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探索与研究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加大工作力度与关注力度。

一、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虽然较前些年取得了许多好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强工作力度与改革力度。首先,在与预算单位的沟通交流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阻碍,这些阻碍有因为思想认识不到位引起的,有因为缺乏有效沟通交流渠引起的,有因为不了解具体工作情况而产生误解、矛盾引起的,也有未能及时总结训、调整管理具体内容引起的。其次,在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方面仍然有许多继续努力提升的空间,如在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方面不够快速,造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在管理软件应用方面不够精细化,许多管理软件是市面上购买的成品软件,成品软件虽然具有兼容性强、能适应大多数管理工作需要且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但是针对一些专门化的管理要求则无法真正满足具体需要。同时在网络安全管理及网络身份管理方面还比较粗糙,数据泄露、篡改的问题时有发生,这对于整个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来说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必须得到切实解决。最后,在监督约束方面还未能实现精细化,对于重点把控节未能实现岗位责任制度的真正落实,从而容易导致有利大家上,无利各自散的尴尬窘。

二、加强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前文提到了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同时也涉及到其他诸多方面,如果想要提升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总体质量,仅仅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笔者认为必须从这些问题全面着手,才能够确保工作的全面加强。

(一)加强交流沟通

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的最重要工作对象就是各预算单位,而工作想要得到切实的支持与坚决执行也必须依靠各个预算单位。因此加强与她们的沟通、协调以及良好交流是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加强与预算单位的沟通。首先,要积极进行宣传育与良性引导。针对国库改革让一些预算管理单位的领导层所产生的误解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要让她们明白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是为了促进预算单位的自身建设,而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看到的“收权”,要加强与各预算单位管理者的交流及意见收集、反馈,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及服务,从而赢得她们的支持与拥护。其次,除了要有加强交流沟通的正确意识之外,还要有切实可行的信息收集及反馈渠道,避免加强沟通交流沦为一句空头口号。所以要及时建立能够确保信息零距离、零时差传递的专门化渠及制度,并且设置专门的中间联络岗位及人员,联络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及使命感,同时还要熟悉所联络单位的具体工作及管理情况,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偏差及错误,提升信息传递及意见收集、反馈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完善过程及细则,增加透明度与可监督度,接受财政总预算会计、预算单位以及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最后,要定期召开分析总结会议,总结阶段性的工作成绩与培训,为下一阶段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云技术、海量存储技正逐渐得到大范围普及与应用的今天,作为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也必须依靠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提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的质量与效率。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再升级。首先,要根据具体管理工作要求升级现有的硬件设备,确保硬件设备能够适应当前管理工作具体需要。同时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及维护,避免因为自然原因、地理原因等造成的设备损坏、数据破坏。同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等级,加强网络访问权限设置,加强密钥技改良更新,聘用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同时为了进一步约束管理者自身的行为及意识,还应该推行管理问责制度,对于特别重要的节及岗位要推行终身问责制度,促进他们在工作中的自律性、主动性与自觉性。此外,还要加强管理软件的更新换代,要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具体实际进行管理软件的专门化定制,确保管理软件能够最大限度适应管理工作需要,同时加强对软件使用人员的技培训及技能提升。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财政总预算会计自身的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避免人为疏失及其他方面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加强预算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共享,为预算的有效执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