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幼儿园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游戏;环境创设;有效教学;注意问题
幼儿园时期的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和认识的能力,是一个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玩、乐,是小孩子的天性,因此游戏成了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之一,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的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游戏环境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通过在各种特定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完全不会觉得学习的枯燥乏味,反而,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断地探索新的事物,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游戏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建立意识的初级阶段,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来辅助对幼儿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习和认识,就要创设好的游戏环境。首先,幼儿的游戏必须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前提的。其次,是要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这样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游戏的创设还要考虑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性。
1.游戏环境创设的真实化
幼儿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总是想不断接触和探索位置的事物。为了帮助幼儿快速建立起对环境和事物清晰的认识,幼儿园在教育中进行游戏创设时要充分考虑游戏环境的真实化,这样幼儿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们可以在创设游戏环境时,将平面的东西转化为立体的,幼儿就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而参与其中。例如,在游戏中设置各类供幼儿玩耍的小玩具等,让幼儿能够真实地接触到身边的事物,而不是只能看到书上呈现出来的平面的东西,这样就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游戏环境创设的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环境创设,必须结合生活的实际进行,将游戏的环境创设为幼儿身边随处可见或者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他们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生活中一些真实的材料分发给幼儿,让他们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对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好处。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也能让幼儿不会感到陌生与胆怯,在游戏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和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探索能力,这对于发展幼儿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帮助。
3.游戏环境创设的互动化
幼儿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其对于任何一项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因此,想要幼儿能够坚持长时间的学习,可以为幼儿创设互动化的游戏环境。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和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师进行互动来学习,同时,互动化的游戏环境,能够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和谐相处的能力,互动化的游戏环境,也能够让幼儿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使幼儿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
4.游戏环境创设的自主选择化
自主化的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幼儿在学习中课充分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发展幼儿自身的个性。比如,有的幼儿喜欢唱歌,有的幼儿喜欢听故事,而有的幼儿喜欢跳舞,我们在创设游戏环境时,就可以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些特点,为他们创设不同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表现出来,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注意问题
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还要注意为幼儿行为的规范,也因为他们比较小,远远没有成年人那样清晰的认识和对事情的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幼儿对事物和事情的正确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可以做;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必须要加以改正。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与游戏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发展幼儿身心健康和建立正确意识的目标,在游戏中,也应该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好的表现和行为,要及时鼓励,对于错误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指导其改正。
利用创设各种游戏环境来辅助幼儿教育,是现在很多幼儿园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要求幼儿园要下足工夫,因为这并不仅仅是对幼儿进行学习上的教育,还是对幼儿今后学习乃至是整个人生的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意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是幼儿园教育中创设游戏环境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的环境创设是尽量体现和满足幼儿的需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本,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秋玲.创设幼儿游戏环境让幼儿能力发展最优化[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8).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人的因素。幼儿是幼儿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每一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虽然幼儿的思想还不成熟,但却有着自己的小梦想,盼望着长大。幼儿对于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面对新鲜事物,具有积极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师要抓住幼儿特点,组织教育活动和内容,激发幼儿产生学习兴趣。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建设中,教师是主导因素,应当不断提升幼儿教育专业水平。教师不仅应具有监督幼儿的安全责任感,还应增强教学专业技术素养,提高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承担着幼儿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责任。同时,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监督者,应保障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教育认知能力,监管课后玩耍时的安全工作,为幼儿示范规范的安全动作,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等,教师因素对幼儿的教育很有可能影响着幼儿的一生。因此,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
其次,是物资因素。一个办园质量水平较高的幼儿园,首先各种教育设施的配备必须是齐备的。这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比如,图书室的建设中,所购图书要满足幼儿的需要,适合幼儿阅读。应以绘本为主,同时要布置温馨的阅读环境,等等。另外,要创建具有儿童化、艺术化、教育化的文化教育环境,要结合幼儿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良好的环境可以与幼?旱幕疃?互动,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幼儿入学准备与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主要包含幼儿日常生活物质环境、生活活动、教育课程和一日活动。分别将各种生活状态与幼儿入学准备进行考察,得出各自变量的关系。选取刘焱写的《中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样本,由物质环境创设、生活活动、课程以及一日活动等四个因素表构成,该工具克伦巴赫a系数为0.99。
对于语言、数学准备工具,运用工具《儿童学习结果测验》,语文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8,数学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5,对于社会和钢琴准备工具,运用工具《儿童学习准备测验》,得到社会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6,钢琴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对于绘画准备工具,运用工具《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得到绘画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89,根据表1,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入学准备的关系表明,幼儿入学各个方面的准备与幼儿园教育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中社会、健康、艺术准备对于教育环境质量包含的三个因素有着显著的关系,语言和数学准备与生活活动有着显著的关系。
将幼儿日常生活物质环境、生活活动、教育课程以及一日生活作为自变量,将幼儿社会、健康、艺术、语言和数学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如表2教育环境质量对幼儿入学准备各变量的回归分析。从中分析“一日活动”是影响幼儿入学准备关键因素,“物质环境”是影响幼儿入学准备的关键因素,“生活活动”是影响幼儿入学准备的关键因素。在文学和数学准备上没有相应的关键因素,回归方程。
三、针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入学准备关系的思考
(一)改善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
第一,可通过幼儿园社区开展幼儿活动,加强幼儿参与环境建设的机会,在借助社会公共设施的条件下,必须加强监管幼儿的活动安全,以免发生意外危险。在建设幼儿园环境条件下,幼儿园应当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活动。
第二,幼儿园可以购买性能较低的游戏材料,选择宽阔的场地,帮助幼儿获得生活经验,也能够通过游戏器械作能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运动机械和游戏活动相对缺乏,容易导致课程建设不完全,教学质量偏低,无法加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帮助幼儿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
首先,教师以及家长对入学准备内涵的理解不同,对其认知能力不全面。其次,在幼儿入学后对其评测能力较差,难以反映幼儿入学准备的重要性,最后,部分家长及相关教育部门对幼儿入学准备的了解存在误区,将幼儿入学准备认为就是幼儿知识的掌握准备,为使幼儿顺利进入幼儿教育,促使幼儿加强知识方面的训练。其实,为了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满足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的,幼儿的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好奇、能够解决自身问题、学会与别人进行合作和分享,是能够促进幼儿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是对各科目知识的准备,需要具有能够适应社会环境、掌握在社会更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能够强化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基础能力。入学准备不应只是对文化知识的准备,更重要的教会幼儿如何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
(三)重视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知识教育
幼儿园教育者应当明确幼儿在校园的一天生活价值。一日生活教育模式与其它活动教学相比,其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促进思维模式,丰富自身的情感、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中,能够愉快的在幼儿园中学会基础知识、学会自己动手做事、学会与其他小伙伴分享、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学会独立。幼儿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应该变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幼儿为中心,将良好的教学知识教与幼儿,尊重幼儿的思维,努力促进每位幼儿在生活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生活活动规范,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会保护自身安全,做到严明的纪律性,使幼儿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幼儿园后勤管理的构成
幼儿园后勤管理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幼儿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第一,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是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需要重视对园区卫生环境的管理,给幼儿提供给一个干净、卫生的成长环境。第二,饮食管理。幼儿饮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园的饮食更是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与自身信誉的关键因素,家长关心的不仅是饮食的健康,更关心饮食营养的均衡程度。第三,安全问题。在后勤管理中,安全问题是绝对的首要问题,幼儿园应加强在玩具、教学器材、校车等方面的安全工作。第四,健康管理。健康不仅局限于身体,更应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基于后勤管理的构成,可以看出幼儿园的后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于幼儿的多种社会问题时刻警醒人们,提高幼儿后勤管理质量迫在眉睫。
二、关于提高幼儿园后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幼儿园的卫生管理
环境影响个人的发展,幼儿园的卫生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更关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环境卫生上加强管理,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在为幼儿提供清洁环境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良好卫生习惯。
2.增强幼儿园的膳食营养
幼儿的饮食是后勤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的温饱、饮食健康是最基本的要求,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营养均衡,为幼儿制订与其健康状况相符的食谱,让幼儿不挑食、不偏食,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3.提升后勤人员业务素质
幼儿园的后勤管理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性,后勤人员水平有着很大差别,在管理中,要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在聘用上严格要求,对岗位能力要有严格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培育健康、优秀的幼儿是幼儿园管理人员的职责,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后勤管理水平,后勤人员要主动提高自身能力,用多种途径来改善管理工作,提高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凌丽梅.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园后勤管理[J].文理导航,2014(08):42-44.
?誗编辑韩晓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幼儿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在幼儿园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应该在课程中融入日常生活,增添整个课程的情趣,从而刺激幼儿的体验,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下面是笔者对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几点思考。
一、抓住课程生活特性,选择合理的内容
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幼儿园课程的生活特性:(1)幼儿园课程主要是立足于幼儿生活的,因为幼儿生活具有发展性、生动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存在很大差异,具有自身独特的生活特性。(2)课程视角中的幼儿园生活就是指幼儿园课程的生活特性,因此构建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模式应该以“使幼儿可以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价值取向。这样的话,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模式应该由“以本为本”慢慢过渡到“以幼儿为本”。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内容和幼儿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兴趣是一种很好的驱动力,只有话题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才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活动中。因此,幼儿园生活化课程中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主,比如,每年的春节往往都洋溢着快乐、喜庆的气氛,导致很多幼儿到了开学的时候都还没有走出来。为此,教师可以在均衡五大领域的前提下设计和新年有关的趣味性主体活动。
2.以纪念日或者节日活动作为生活化课程内容
我国有很多纪念日,比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这些纪念日可以作为生活化课程的素材。在即将到来第40个“世界地球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各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关于“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讨论活动,或者鼓励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环保愿望,或者邀请“环保小卫士”开展签名活动。开展上述活动后,不仅有利于幼儿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世界地球日”,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绿色意识,为幼儿创建绿色化生活环境。
同时,一年四季中有很多固定的传统节日,教师也可以以这些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开展生活化活动。比如,快到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小班幼儿们一起谈谈和端午节有关的传说,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如果是中班幼儿的话,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制作香袋,让他们把自己做的香袋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如果是大班幼儿的话,可以要求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并且出一期关于端午节的展览。
二、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精心组织课程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设计中最根本在于幼儿,因此在开展幼儿生活化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有机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同时还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现阶段的发展规律。教师在设计课程主题时,应该贴合幼儿的生活,同时应该立足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为幼儿设计多种接触社会的形式,从而帮助幼儿积累关于主题的经验,最后再编制出能够突出幼儿园课程生活特性的主题网络,尽可能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三、精心实施生活化课程
可以发动全体介入实施生活化课程活动。首先家长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实施“家长助教”的方式邀请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生活化课程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家长根据自己的个人特长主动报名,而且应该和教师共同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然后预约一个具体、合理的上课时间,最后幼儿家长发挥自己的长处给幼儿安排一个精彩的生活化活动。这样不仅加强了家园联系,也可以使幼儿和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源自于生活,我们应该更加热爱生活,用心生活。
同时应该邀请保育人员的介入,他们主要是负责幼儿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利用保育员的优势为幼儿上一堂生活化课程。比如,在中秋节、清明节快到的时候,可以让保育员在现场向幼儿示范和面的动作,制作饺子的方法,然后鼓励幼儿一起参与,亲自品尝。这样可以使幼儿在生活化课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真正品味到生活的乐趣。
综上所述,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并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精心组织课程,最后应该动员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到生活化课程实施中,尽可能为幼儿创造一种有情趣的生活。
参考文献:
乡镇中心园新农村建设生态学一、生态学视野下的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理论依据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提出关于人的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它是研究个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以人为核心,探讨不同层次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布朗芬布・伦纳指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层层镶嵌的层级化多元系统,呈同心圆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每个层次的系统都与上下级系统相互包含、交互作用。微观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样式”。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是微观系统的基本要素,而乡镇中心园作为个体,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组织和参与一切教学活动,即管理者和教师,他们是影响乡镇中心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间系统是指发展中的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直接环境之间的关系。家庭、社区、村办园和小学之间的关系构成乡镇中心园发展的中间系统。外系统是指个体不直接主动参与的环境中的事件与个体直接参与的环境中的事件相互影响。外系统是影响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家长文化水平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宏观系统包括在不同社会、阶级、种族的文化或亚文化中,包括价值观、习俗、法律等。对乡镇中心园而言,宏观系统主要是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
二、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生态环境因素解析
1.微观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内部环境
微观系统主要是指个体在所处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样式,乡镇中心园内部主要是管理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与幼儿、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因此,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科研、保教活动的质量和幼儿园的长远发展。专业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教师不仅能协助管理者建设好乡镇中心园,也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出适宜幼儿发展的方案,从而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2.中间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直接环境
中间系统不是实在的环境而是指影响个体的直接环境之间的关系,家庭、社区、村办园和小学之间的关系构成乡镇中心园的中间系统。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园一些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家长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和生活知识,一方面幼儿能尽快适应园内环境,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工作中重要的环节。社区是幼儿园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社区的文化、习俗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之一。幼儿园将“课堂”带到社区中,社区不仅能给幼儿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在与社区人员的交流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性。因此,乡镇中心园要利用好社区资源,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两者的“双赢”。乡镇中心园的职责是对村办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乡镇中心园的科研、信息、管理和师资方面优于村办园,而村办园的自然资源占优势,不仅能给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也能给乡镇中心园提供本土教育资源。总之,家庭、社区、村办园是影响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直接因素,需要管理者处理好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3.外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间接环境
外系统是指个体不直接参与的环境,但此环境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对乡镇中心园来说主要指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家长文化水平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乡镇中心园的办园标准。家长文化水平也对乡镇中心园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组织家长学习育儿知识。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容易内化,并能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也能对幼儿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而相对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不容易接受新知识,对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同。有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注重家园互动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而有的家长由于教育观念、工作原因等无暇顾及孩子,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了,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这不仅给幼儿园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
4.宏观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文化环境
宏观系统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及法律政策等。就乡镇中心园而言,宏观系统是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一些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如《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学前教育坚持走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发展道路,让广大群众成为学前教育的受益者。政策更倾向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政策不仅为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指明了学前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乡镇中心园的启示
1.以促进乡镇中心园的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
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乡镇中心园的最终目的是提出适合发展的对策,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中心园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资金、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家庭、社区、村办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另外,还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利用乡土资源优势,如从民间游戏、饮食文化、文物古迹等中挖掘本土教育内容,发现教育价值,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以此来建立乡镇中心园的“造血”机制。
2.发挥各生态因素对乡镇中心园的作用
乡镇中心园各要素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是其核心因素,不断为教师提供参观、培训学习的机会,创造发挥自主性的条件,使教师在乡镇中心园发展中建言献策。家庭、社区、村办园能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需要管理者调动这些资源参与到幼儿园建设中来,并发挥各自的优势。
3.处理好各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人类发展生态学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有机联系,乡镇中心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是家园互动的纽带,也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社区内居民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家长的教育态度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幼儿园工作的进展。因此,乡镇中心园要处理好教师、家庭、社区及村办园之间的关系。
进入四月——全国爱国卫生月,我园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XX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目标,结合本园实际,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卫生工作一直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取决于良好的卫生环境。对此,我园校十分重视卫生工作,专门成立了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校园卫 生工作,各班设有卫生委员和卫生监督员,形成畅道无阻的卫生工作网络。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分设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使幼儿园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保证幼儿园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我园已制订有 《班级卫生制度》、《卫生工作检查制度》、《食堂卫生制度》、《医务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幼儿园环境卫生、 饮食卫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约。
进入四月份,我们按照《关于开展XX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再次召开幼儿园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布置幼儿园今年“爱卫月”卫活动的重点是整治卫生环境工作和防、除四害及卫生防疫工作。
二、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月。
结合我园实际,园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于四月初在全园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以“全员参与”为主,利用幼儿园教职工集会、卫生专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爱 国卫生月”主题宣传。全面多次动员,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治理环境,重点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公共绿化带和厨房,并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营 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月活动的认识。积极的宣传是幼儿园师生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前提保 障,通过宣传发动,整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全体师生都能积极参与,全园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三、全面深入开展爱卫工作。
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园在整个爱国卫生月中,开展了以下具体活动:
1、具体宣传活动。周一例会园长向全体教职工进行了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在园门口及园内醒目处分别悬挂“清洁校园,人人参与”、“关爱绿色,我的责任” 等横幅。我园还开展了爱国卫生月专题黑板报评比,并在公共黑板报处刊出了肠道传染病预防、禽流感预防、流脑预防、结核病预防等知识。
2、校园环境整治。4月初连续两周对各班进行了分阶段校园环境整治活动。着重进行了死角清除。使整个校园顿显清洁,通过绿色陪衬和红花点缀,校园呈现一片 生机昂然。还进行了教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的卫生清理,清除了一些死角,基本能杜绝蚊蝇滋生,教室、办公室经过教师们的清扫,显得窗明几净。全体员工 在共同参与环境整治过程中增强了保洁意识和争创卫生校园的积极性。
1.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3.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
4.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5.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
6.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
8.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
9.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
10.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
11.幼儿园等级评估制度现状考察与批判——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1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
13.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14.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
15.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16.完善我国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政策的思考
17.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
18.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9.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20.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
21.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2.长株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3.西部农村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变革
24.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张掖市幼儿园为例
25.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
26.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27.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建议
28.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29.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干预策略
30.“人事”:一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模式
31.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
32.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
33.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国外幼儿园装备规范的比较研究
35.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其启示
36.学前教育的质量与表现性评价——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评价为例
37.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
38.不同体制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河南省为例
39.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40.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及效用的现状调查
41.珠海市私立与公立幼儿园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42.郑州市不同区域幼儿园营养教育现况调查分析
43.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4.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
45.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46.扬州市幼儿园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47.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的师幼互动研究——基于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观察分析
48.开封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
49.幼儿园环境创设“华丽转身”的背后
50.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51.幼儿园收取“赞助费”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52.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基于SCL-90量表研究的元分析
53.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综述
54.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55.我国幼儿园教师地位政策的可行性、执行情况及效用度分析
56.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
5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
58.中儿园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比较
59.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
60.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61.幼儿园教师工资差异决定机制分析
62.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63.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64.幼儿园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改善
65.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
66.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
67.幼儿园教育质量内部监控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68.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69.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及启示
70.幼儿园价值观领导的意蕴、过程与实现方式
71.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
72.香港政府非营利幼儿园系列资助政策分析及其启示
73.一起因幼儿园供水不合格导致行政处罚案引发的思考
74.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75.工作投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76.郑州市幼儿园信息化硬件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77.关于幼儿园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研究
78.湖南民办幼儿园课程自我评价现状与模式建构
79.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心目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
80.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现状分析与评价
81.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东部城市幼儿园办学效率分析
83.课程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84.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85.我国现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86.论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
87.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88.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探索——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
89.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
90.湖南省幼儿园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91.提升办园品质 彰显办园特色——幼儿园发展规划研究
92.1996-2013年我国幼儿园学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3.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
94.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95.某城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96.学习智慧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97.20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98.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
99.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
100.不同类型幼儿园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及投入差异——基于3省25县的微观数据
101.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重建
102.不同主体视野中“好幼儿园”标准的比较
103.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科学规划——基于在实践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104.幼儿园: 儿童的花园
105.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
106.民办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政策的视角
107.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支持系统研究
108.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兼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09.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110.幼儿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11.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分析
112.困境与出路: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探究
113.陈鹤琴“活教育”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114.浅谈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理想建构——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115.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与对策
116.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理性思考
117.武汉市幼儿园降尘Pb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118.幼儿园安全管理现状与防范体系的构建
119.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
120.规模与质量:集团化幼儿园发展的现实诉求
121.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困境及解决策略
122.从“虐童事件”看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123.关于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帮扶实践;切入点;转变观念;规范管理
为贯彻省、市《关于深入开展省、市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副射、引领作用,我园在进行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的同时,开展了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实践研究》的研究,通过课题组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感触和体会如下:
一、城乡幼儿园办园条件和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受城乡教育环境条件的影响,城乡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侨爱幼儿园是一所华侨村办幼儿园,一幢两层的教学楼,四周是宽敞而平坦的空地,对于乡村幼儿园来说园舍条件相当优越。但除了园舍之外,其它的设施及其简陋,没有户外大型玩具,没有操场、跑道,室内没有桌面玩具。必竟是自负盈亏的民办园,除了集体的硬件投入,承办者对设施的投入是有限的。难以想象,孩子们整天面对没有玩具的幼儿园生活是何等的枯燥无味。东兴幼儿园是城里一所有着多年办园历史的民办园,园舍和保教设施相对较为齐全,但受场地的局限性,活动室、寝室、卫生间不配套,给幼儿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不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园舍、设备要求。即便如此,城镇幼儿园办园条件相对乡村幼儿园还是要优越得多。
从教育理念来看,乡村幼儿园小学化教育较为严重。为了盲目追求生源,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口味,教学以单调又而机械的识字、计算为主,完全与《纲要》精神相悖,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一日生活随意性强,没有作息安排,园里连最起码的工作计划也没有,甚至教师备课也没有,整个保教工作一盘散沙。地处城区的东兴幼儿园相对好得多,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和竞争冲击,教育理念基本符合《纲要》精神,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基本合理,小学化教育不算严重。两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我们课题组带去的示范课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可以体现出来,例如大班音乐活动《雨点沙沙》,乡村幼儿园的孩子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较差,课堂表现较为拘束而木纳。而城里幼儿园的孩子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要好得多,孩们表现较为自信而活跃,歌表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较强。课后老师们感慨:乡村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制约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艺术潜能得不到培养和开发。
二、结对帮扶工作要结合实际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
根据城乡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和差异,结合当前形势,努力寻求帮扶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才能取得帮扶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一)转变观念
办园条件的改善、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园长的办园宗旨和理念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改善办园条件、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园长的观念。侨爱幼儿园园长没有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东兴幼儿园园长有着多年的办园经验,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接受幼教新理念和新信息较慢,教育理念有待更新。针对城乡两所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和差异,我们课题组通过谈话、上示范课、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传达《江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开展专题讲座、半日活动观摩、邀请帮扶园园长观看我园庆“六一”文艺汇演等一系列帮扶措施,让园长明确正确的办园宗旨,懂得规范办园,使她们彻底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而改善办园条件,努力“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纲要》要求)。 “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
幼儿教师做为幼儿园的主体,是有目的、有计划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对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帮扶工作,教师们从示范课中得到启发,从半日活动观摩中获得收益,从专题讲座中得到理论的提升。他们不仅知道如何上好一堂课,教师应具备怎么样的教育观、儿童观,教育活动中如何关注子孩子的“学”,真正让孩子快乐学习,自主学习,从而发展幼儿的各种潜能,更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转变教育观念,转化教育行为。
(二)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是办好幼儿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在管理上,对差别较大的两所幼儿园要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管理一盘散沙的乡村幼儿园,首先指导他们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包括园工作计划,保教工作计划等,使他们的保教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防止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同时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并监督实施。避免了教师上课想到哪上到哪,或者把孩子长时间关在教室写字、做计算的小学化教育。为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建议他们充分利用园外开阔的户外活动场地,开展一些本土游戏活动如::滚圈、打陀螺、跳绳、攻城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享受快乐童年的同时得到能力锻炼。对管理相对稳定和完善的东兴幼儿园,则帮助他们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包括保育、教育、卫生、安全等方面制度,使幼儿园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科学管理,规范保教。教研工作是该园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制定教研制度,邀请该园教师来我园参加教研活动,让他们明确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如何开展活动,并指导他们实践,使他们园逐步形成教研氛围,以研促教。
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在实践中需要深入细致的了解,根据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循序渐进,并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取得结对帮扶工作成效,真正发挥省级示范园副射、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努力缩小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城乡幼儿园之间差距,推动全县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
【关键词】幼儿入园准备心理准备生理准备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60-02
对幼儿来说,入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宽松的家庭中,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生活自如、随心所欲,而到幼儿园后,却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因此在孩子入园之初,会产生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容易产生分离焦虑、陌生焦虑。这时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孩子顺利入园渡过这一适应期。提前两个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关于幼儿生活、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训练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诱导工作,激发幼儿主动入园的兴趣
在幼儿入园前,家长要在幼儿面前经常提起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使幼儿知道幼儿园有多么好玩,老师有多么喜欢他,这样幼儿不安的感觉就会减少很多。再有,找个机会带孩子进幼儿园看看,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丰富多彩的环境,并给他讲述不同地方的用途,鼓励幼儿尝试和老师以及在园的幼儿打招呼,如果情况允许,可以陪同幼儿一起参与老师组织的游戏中去,让幼儿体验在幼儿园生活的快乐,这样一想起幼儿园,他心里就会自然地向往。
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准备
1.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要帮助幼儿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2.学习独立进餐,不挑食。
3.学习独立入厕。
4.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
5.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还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倾听大人的话,学会按大人的话去做某些事情。
三、物品的准备
1.玩具准备:家长应在幼儿园老师的要求下给孩子准备玩具,在陌生的环境中有熟悉的玩具,既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在老师的引导下,又能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一举两得。
2.生活物品的准备:苗班幼儿年龄较小,父母应为幼儿多准备几套换洗的衣裤。其次,家长还应为幼儿所有的物品做好标记,方便幼儿辨认和管理自己的物品。
四、幼儿入园前心理方面的准备
1.以"听"激趣,家长在事先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下,给幼儿讲述幼儿园的趣事,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
2.以"看"导行,家长利用"入园初体验"亲子活动,让幼儿切身地感受到在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唤起幼儿入园的信心,激发幼儿主动要求上幼儿园的意愿。
3.以"情"扩情,就是家长要创造机会扩大幼儿的情感圈,家长同样可以利用"入园初体验"亲子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觉教师的真情,不害怕教师。
4.家长心态的调整
首先,让幼儿坚信上幼儿园是他的责任,家长要帮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告诉孩子上幼儿园的其它好处,要讲得绘声绘色,充满诱惑,使孩子充满向往之情,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
其次,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的表现看成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步,幼儿入园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
最后,孩子入园初期,要以正确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想了解幼儿在园表现时,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也会主动向家长说明孩子的情况。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在园时的表现,从而放心。
五、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
1.社会交往能力
对即将入园的孩子来说,其活动中心将从家庭转入集体,这也意味着幼儿从自我中心向群体中心转移。所以家长应经常有意识的让孩子把好的东西分给家人或亲人,玩具与大家一起玩,学会分享与共享。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提高交往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家庭生活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元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语言氛围优美和谐,声音不大不小学会专心倾听,教孩子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
总之,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做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有一种家园合作衔接的观念,要在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支持、良好交流的关系。双方一切工作都应从幼儿出发,给幼儿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减少噪音污染等,增加绿化面积,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的同时陶冶情操,让幼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涛,邰宇.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与促进[J].心理科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