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

第1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设备; 使用; 维护;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7

一、前言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作为医院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历来是各医院设备管理的难点,医院设备不仅是医院医疗水平的保障,而且是医院实力的象征。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新时代促使下, 医院医疗设备种类繁多, 从而衍生出对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的管理问题。科学、有效的使用医院设备及维护有利于提高医院设备的使用年限, 充分发挥医院设备的价值,因此,医院必须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医院设备得到高效应用,推动医院发展。下面, 笔者将在结合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的实际情况, 探究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中管理措施的优化途径。

二、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缺乏相关信息管理制度, 导致相关设备检查、维修的信息混乱。需要设备检修信息时,寻找十分困难,增加其工作量,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其次, 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目前,诸多管理人员存在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加之其对设备的相关性能、使用方法、型号等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影响整个管理工作质量。

最后,缺乏设备使用方法的指导,诸多医院设备操作使用较复杂,由于缺乏相关设备使用培训,导致医院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影响工作正常运行。

三、探究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中管理措施的优化途径

(一)完善医院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设备管理档案制度是实现高效管理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的基础,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医院设备技术档案包括设备型号、生产日期、制造商、性能、保质期、 保修卡以及售后服务等。对于检查维修档案应包括购买时间、厂家、维修检查时间、问题状况、解决措施等。总之,为保障医院设备更好地投入使用,必须完善医院设备管理档案制度。在信息化时代促使下,网络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医院设备管理档案制度课借助计算机,以新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果。通过将设备管理数据、信息等编入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的统计功能, 达到有效统计医院设备使用率、完整度以及保修率等,致使医院相关管理人员时刻掌握医院设备的运作情况,为更新医院设备提供依据,保障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 健全医院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是实现高效管理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的动力,是提高医院设备使用期限的保障。医院设备具有复杂性强、综合性高等特点,操作较困难,因此,为高效发挥医院设备的价值,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设备安置成功后,在安装工程师的讲解基础上,充分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安装工程师的指导之下,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进而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熟知设备操作流程。

第二,在安装工程师初步讲解的基础上,医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学习设备的专业知识, 充分掌握设备的功能,为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医院通过组织相关技能培训,促使相关

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为实际操作提供保障。针对大型精密设备,需安排专人管理, 制定使用规程,使用设备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充分的知识、技能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方可使用。

第三,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定位放置、定人保管以及定期检修等。例如,设备使用前,检查电源、电压以及相关指数是否发生异常。设备使用后,做好设备清洁卫生工作,并仔细填写使用记录。针对某些价值特别高的设备,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且注意防潮、防尘等问题,避免其因管理不善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转,造成医院巨大损失。

总之,使用过程是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必须注重这一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在充分发挥其作用、价值的基础上,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推动医院医疗水平提高,带动医院不断发展。

(三)建立维护工作管理制度

维护工作管理制度是实现高效管理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的保障,是增加设备使用期限的有效措施,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医院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因此,在医院设备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设备,通过科学手段,更新维修技术,提高医院设备使用率,达到提高医院设备综合性能的目的。

医院设备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维修记录、故障排除以及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测。其中设备维修包括计划维修和故障排除两方面内容,计划维修即定期对医院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故障排除即发生故障后, 直接针对故障进行维修。日常保养包括三个等级的保养, 即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是基础保养方式,是相关人员对设备表面的卫生清洁以及是否正常正常运作进行勘察。一级保养是清洁设备内部卫生,对局部性能进行检查并合理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二级保养属于预防性保养的一种,是在维修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共同参与的前提下,对设备主要部件进行检查,保障其工作效果。目前,“重使用、 轻保养” 的观念存在于诸多医院中,导致医院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增加, 致使维修费用不断增长, 迫使设备使用年限降低。针对如此情况,必须引导相关人员意识到保养的重要性,主动进行医院设备保养,为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便利,从而增加设备使用寿命,为医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达到维护工作管理的效果。

四、小结

总而言之,医院设备是医院医疗水平的保障,是医院发展程度的标志。因此,必须重视医院设备使用及维护中的管理,通过完善医院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医院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维护工作管理制度,达到设备使用及维护管理效果,充分发挥设备的价值,为医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不断发展。

第2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法措施

1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建设,保障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面广,仅依靠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是不够的。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建议医院应建立经济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相应职责,即:领导组组长、领导组、经济管理办公室。领导组组长应由院长担任,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对经济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领导组成员中应包括院级领导、财务审计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总务后勤、设备管理、医护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导经济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认真执行,对医院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及时优化、改进各项经济管理流程。经济管理办公室一般应设在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内部控制等各项经济管理具体工作。

2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氛围

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医院管理干部及职工熟知程度如何,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败。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一般包括: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重大经济活动集体决策制度、采购管理流程、绩效分配制度、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规定、资金支付流程管理规定、财务报销规定、各项费用控制规定等,涵盖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一要梳理优化各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二要补充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对重大经济活动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三要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手册,印发至相关科室及全院管理干部,以供学习执行;四要明确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室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管理权责,进而使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处。

3公立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管理的方法措施

3.1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的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每年的财务收支预算及物资设备采购预算;对按照程序上报批复的预算及时进行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各科室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下达科室二级预算管理指标;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医院各项收支和物资采购,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对超出预算的各项收支,严格管控并按规范程序办理各项预算的追加、调整;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汇报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管理层面,应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应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的应用,应将各科室预算执行的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约束。

3.2医院财务收支管理

医院应明确各项收支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严禁科室及部门私自截留收入不入账;进一步规范资金支付和大额现金发放管理;通过加强内涵管理,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支出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作为具体负责医院收支管理的部门,应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医院的各项收支活动真实、合法、完整。其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应根据省市医疗收费制定的公立医院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医院医疗收费体系,依法组织各项医疗收入,做到不多收、不漏收,确保医院收入的完整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财务部门应设置票据专管员,加强各类财务票据的购买、使用、核销的登记管理工作;会同医保管理部门加强对各项医疗应收款项的催收回笼工作;完善退费管理制度,加强退费审核;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各项支出事项。医院费用结算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费用收取及入出院手续工作;完善病人各项费用结算资料;建立患者费用复核制度,减少收费差错;收费员每天必须出具日报表并及时上交财务审核,严禁截留挪用,强化对收费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欠费病人的管理,减少坏账。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及医保管理部门应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应用及单病种付费管理,加强病人次均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医院业务收入结构,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及耗材比例。医院人事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定员定岗管理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案,在保证医院各项经济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提高医务人员薪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3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

医院应成立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成本管理机构和岗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定期召开成本专题会议;强化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引进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控制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积极推进保安、保洁、洗涤、食堂、停车等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财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流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在以科室、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定期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医院医务护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科室成本意识;在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质耗材使用,减少卫生材料消耗,控制药品费用。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后勤社会化签约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控制能源消耗,推动节约型医院的建设。基建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工程、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应按规定要求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房屋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按规定报批;加强负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控制医院建设标准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严格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出库、调拨、处置等环节管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货币资金核查;及时清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严格执行负债审批制度。医院采购管理部门在保证临床安全使用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存货库存定额,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库存物资盘点、效期的管理,对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追溯。医院基建及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基建项目的管理、议事决策与审核机制,健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超过一定金额以上的零星维修项目应按规定办理决算审计。

3.5医院采购业务及合同管理

医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医院发展和需求编制每年的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相关规定,落实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交易制度和备案交易制度,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必须按规定执行,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医院应严格按照院部物资采购流程规定进行采购;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纪检及审计部门对采购过程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应组织法律、技术、财务专家参与谈判。医院财务部门在汇总相关部门专项采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院物资设备采购专项预算并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准;医院采购管理部门采购药品耗材必须在省医药采购平台上运行,禁止平台外交易;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及院部采购物资流程进行各项物资的采购;进一步完善各项物资的采购计划、验收入库领用审批等环节管理;对计划外的采购业务,应严格按程序办理追加预算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所有合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各科室签订的合同均应由院办进行统计、分类、归档,实行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医院审计部门重大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应进行专项审计。

3.6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建设

医院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际,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和设立专项绩效考核资金,建立规范诊疗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人事财务部门要结合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分配方案和专项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要重点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风险程度、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科室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方案挂钩。

4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第3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开发和利用

一、我国医院管理制度的情况

现有11万家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医院纷纷抢滩中国医疗市场,据估计,全国约200多家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医疗机构,这已对我国的医院产生巨大冲突。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获胜,则必须加大医院内涵建设,把医院建设成为技术精湛,管理严明、保障有力、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但起决定作用的党政军是医院的内部管理。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强化科学管理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一,医院管理已不能局限于注重实际操作的技术管理,而要逐步扩展到对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全程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制度。

第二,应建立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医院把目标管理的总目标分解、作到横向到位,纵向到底。垒院上下都有具体的工作标准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同时制定具体的落实 措施,使每个工作人员工作的数量、质量、经济指标、人员素质等指标具体化、定量化、可操作化。全院上下以多层次工作岗位目标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行为准则,通过自我控制,检查评估,定期总结,努力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

二、医院管理制度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医政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质量是效益的根本。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加强《职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学习,树立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完善自我;继续推进“放心药房”工程;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完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处理办法,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有利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抵制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坚决反对医疗过程中的开单提成,收受药品回扣,做到不收受红包,不开搭车药,不推委病人,不开大处方,不吃拿卡要。

(三)有利于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定员定岗,中层以上竞争上岗,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逐步形成缋效工资制,调动垒院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有利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

认真贯彻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及财务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做到科室核算及时准确,会计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建立科室收支明细帐。

三、医院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滞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意见越来越多,频频发生的医疗失职和腐败事件已经成为媒体经常曝光的社会顽疾。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正视和解决当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

(一)医院公益性质淡化,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不少公立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出现过分依赖医疗市场的导向。与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一些企业违规操作,虚报成本造成政府定价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增加药品和医用器材的销售量,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

(二)医院单纯注重硬件建设,忽视内部管理

过度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医院内部管理混乱,一些医院医务人员过多现象突出。有的财务制度混乱,私设小金库和设立帐外帐;经济核算不合理,收费和物价管理混乱,不同程度地存在扩大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多收费等现象;医院后勤供应、基础建设也严重存在浪费现象。

(三)医疗卫生队伍的职业道德和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培养,行风建设措施未落实,造成一些医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态度生硬,医患之间潜在的危机随着沟通不良升级,演变成医疗纠纷,医患关系不断恶化。有的医院不顾自身能力、条件盲目开展大型、复杂手术;有的使用无合法资质的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还有的医院违法违规涂改、伪造医疗文书,有些甚至是在医院领导下集体造假,社会影响极坏。

(四)医疗质量管理薄弱,医疗安全存在隐患

不少医院忽视医疗质量管理。三级查房流于形式,观察病情不仔细,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病例、疑难病例讨论不深入,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不落实。不合理检查、用药和治疗情况依然严重;医务人员不按技术规范开展诊疗,不重视患者临床表现,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处方管理不严,药物应用不合理,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

四 医院管理制度的对策分析

(一)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强化管理的职能

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医院管理职能方面的弱化,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中,首先要打破垄断,实施分业。分业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前提条件,是国家从体制上解决“药品虚高定价、防止购销活动中腐败现象”的根本性措施。只有从体制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医药垄断药品采购的局面才能打破,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形成。

(二)加强医院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医院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具备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对医院这样管理方面的人才可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在职培训或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等形式获得。坚守职责,精通业务技能,同时,定期参加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掌握和使用最优专业知识和技术,把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在作风上热情待人,不受金钱的诱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三)加强网络技术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综合性大医院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流程改造。持卡就医的基础上进行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优化就诊流程为重点的门诊流程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4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镇卫生院 医院财务管理 问题及对策

1.镇卫生院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中,医院领导过分关注医院医疗业务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医院财务的管理,缺乏足够的会计工作基础。由于乡镇卫生院是由国家扶持的具有非盈利性目的的事业单位,因此乡镇领导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资金来源大多依靠政府的拨款,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财意识。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在经营过程中只重视医务发展,认识不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少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收支计划管理,部分乡镇领导还将卫生院作为自己不合理收入的存储基地,更增加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难度,也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监督审核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例如税务以及纪检单位等,由于外部监督机制环节的薄弱,不利于卫生院不合理财务现象的改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

1.2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缺乏专业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从业资格由医院领导指定的工作人选,造成卫生院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基础。仅有的会计人员往往也缺乏必备的财务以及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只是按照长期的经验工作,因此大多也只是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同新型的财务工作制度以及会计工作制度相融合。同时乡镇卫生院缺乏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一个会计人员身兼收银员以及药品管理人员等多份工作,职责不清,部分卫生院还存在由院长负责所有的票据审核及报销以及印章的管理等,这不仅仅不符合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规范,还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1.3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情况,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刚刚引入尚未能同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体制相结合的时期往往会在制度上存在很多管理漏洞。例如缺乏有效的财务报销制度,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常常利用职权让会计人员对并不符合规定的票据进行报销,或者擅自修改票据金额等;由于会计人员一身兼多职,因此往往不能进行细致的会计记账工作,就会造成卫生院财务收支使用情况不明;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卫生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往往是在乡镇卫生院成立之初就已存在,因此卫生院领导对其管理并不够重视,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维修以及更新,对医院原有的固定资产数量也并不十分了解,对新的固定资产的采购也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很容易造成医院财务资金使用不合理,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

2.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2.1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想要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引入机制,及时更新现有的过于老旧的财务管理队伍,同时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将最新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保证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为先进的管理知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其次要定期对下级乡镇卫生院进行工作的检查、监督以及指导。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基层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进行帮助解决。最后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职能,以防止出现由于一人多职而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以保证卫生院正常的经济运营。

2.2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

要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就要从制度上进行根本的变革,改变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体制。首先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如现金管理制度或者报销审批制度等,严格财务管理程序,避免出现领导特权而产生的不利于财务管理的行为。其次要加强内部监督控制,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出现的不合规定的现象进行严厉查处,对会计信息中记载不明以及报销中材料不全的现象进行严格调查,杜绝一切利用职权违法乱纪的现象出现。最后要做好财务预算以及收支审批制度,以便财务管理人员明确医院资金使用状况,控制资金流向,确保每笔资金的运用都符合财务管理标准,做好资金使用状况的信息记录,一旦出现收支不明的状况能有据可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加强医院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医院领导的管理观念直接关系到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方向,因此首先要提高医院领导以及管理层的市场经济意识,不断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将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来抓,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医院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避免出现工作人员老化造成的思想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等现象,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可续有序开展。最后要从外部引入监督检查机制,避免出现管理阶级的违规行为,保证财务管理的公开化以及透明化,促进卫生院的长远发展。

结论: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卫生的重要保证,只有保证其在新时代的市场经济竞争下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而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作为保证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具有长期性和重要性的特点,这就要县乡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对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共同努力,促进其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新农村的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支持。本文中,笔者首先从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及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医院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等方面对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陶瑞波,刘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亟待规范和加强[J].卫生经济研究,2010(09).

[2]安国臣.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20).

第5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1)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但是在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所以导致一些医院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将医院经营成了一个盈利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多收费来实现盈利的目的,既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给医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使医院在有序的管理当中更加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更能够以患者为本进行医院的经营管理,从而使患者信任医院,尊重医院,进而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

(2)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在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医院中,医院整体管理较为混乱,这就造成了大小医疗事故频发;在缺乏经营管理制度的医院中,行政命令对于医院发展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容易出现各种事故;在激励制度不合理的医院,医生会通过收取患者不合理检查费用的方式来实现营业额提升,造成医院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医院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差。而通过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能够使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更加的科学、合理和有序,这样,医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能够获得有效地提升。

2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重地影响了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医院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经营管理技能不高。一些医院的经营管理人员是由医生兼任,这些人虽然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不能够很好地承担医院的经营管理职能,导致医院经营管理的无序。其次,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缺乏更新。很多医院不重视自身的经营管理,因而在招聘人员时,只重点招聘医务人员,而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都是一些较老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却缺乏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知识,也不会使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工具,因此,就造成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低下。

(2)医院缺乏规范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使得医院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没有相应的规则可循,因而容易导致在医院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各个管理人员的权责和职权范围不明确,在整个管理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问题没人负责,应该管理的事情没人管理,而利益大家争抢的情况。

(3)医院医职人员对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不高。医职人员是医院经营管理行为的承担者,缺乏医职人员参与的医院经营管理容易造成医职人员对于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认同程度不高,进而造成医院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而在一些医院,医职人员通常都是各管其事,没有充分地参与到医院的管理过程当中,最终造成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医院整体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

3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

(1)提高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医院经营管理人员是医院经营管理过程的重要承担者,只有其水平提高了,才能够带动整个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对医院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医院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医院经营管理知识,进而使其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对医院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维持医院正常有序的运行,能够节约医院的运营成本,能够高效处理医院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其次,积极招纳一批有医院管理专业技能的人才来进行医院的管理。通过引进由于专业医院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够改善医院整体的管理状况,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2)建立规范完善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能够使医院在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章可循。首先,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拥有很大的可行性,进而切实规范医院的经营管理行为。其次,在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当中,应该保持有一定监督制度的存在,这样,才能够保障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高效实施和认真落实。最后,医院经营管理制度当中,应该明确医职人员的责权范围,确保不同岗位的责权不会重叠。同时,还要确保权责一致,保障权利的规范和高效实施。

(3)提高医职人员对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首先,让医职人员明确医院经营管理对于整个医院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医院的管理过程当中。其次,对每个医职人员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并且予以相应的考核,让其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医院的经营管理当中,确保医院各项经营管理制度的高效和认真落实。最后,让医职人员参与到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当中,从而获得其对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认同,进而使其在医院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认真落实并且积极维护医院经营管理制度。

4结语

第6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药房;规范管理;合理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193-03

药品的质量优劣及合理使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房规范管理的制定实施情况,并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进程。药房规范管理是每家医院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的增多,药品品种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防治和自我保健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些均对药房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设置药品库存限量,避免药品积压和失效,实现患者和医院利益的平衡,明确管理责任,做好药品账务管理,对于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本院药房管理的实践经验,引用现有医院药房管理的方法,整合梳理规范的药房综合管理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组织结构与人才培养

1.1 药品质量领导小组(包括人员组成、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

成立由院长主管的药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管理组织网络,制订各岗位人员的主要职责职能,包括药房组长、采购人员、药库保管员、调剂员、做帐人员、药房会计等。从细节抓起,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药物警戒,提取“有效预警信号”,经组织分析和研究评价后,上报医院医务处及相关部门,并及时组织学习,有效预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药物警戒水平,最终保证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

1.2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

由各科主任及相关专业代表组建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一般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督察医院药品的各个环节,定期召开药师会,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医药文件,讨论医院有关医疗用药重大问题;对新进药品和被淘汰药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选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监督、管理、指导药品使用、用药评价、药品质量分析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1.3 质量管理办公室

培养专职的药品质量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把关好药品的有效期和养护,划分各自责任区域,防治不合格药品流入医院,检查产品破损、有效期、储存条件及设备运转情况,并作及时合理处理;并从专职药品质量管理人员中筛选出部分人员组建成药品质量管理办公室,形成相互制约、齐抓共管的态势;调整了科室人员的从业结构,科室人员均录用于正规药学院校并有药剂士以上职称,每年进行1次体检,确保无传染病,并加强药师培训,制定调剂常规、毒麻的剂量与极量、老幼剂量折算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一览表,每周组织业务授课1~2次;培养医、药、护三位一体的药师是顺应医院药师职能转变的趋势,即除了需掌握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有关药事法规、临床知识等,从而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和优质的药学服务。

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

制定与药品质量相关的管理文件,包括:药品管理相关制度,如新药审批制度、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与养护、出库复核制度、特殊药品和贵重药品管理制度、药品拆零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退货药品管理制度、药品质量信息收集制度,服务管理相关制度,如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事故及差错处理和报告制度,重要设备设施检测、使用制度,药学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药房奖惩制度,建立药房负责人制度等。并且在每种管理制度中制订统一表格,做好规范化记录,避免药房制度的实施流于形式。新药审批制度的核心是引进优质、高效、价廉的新药,淘汰疗效欠佳、副作用大的品种。

3 信息管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规范化管理的效率,实现药库领药、药品入库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核记录的信息化管理,电子处方已是大势所趋,而且计算机系统管理还能实现库房药品有效期、数量等动态标记,用完自动跳红,不能划价,实现通过计算机输入领药计划向药库领药,减少药师的工作力度,使药师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和临床提供药学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目前使用药品的说明书通过电子扫描输入计算机系统,建立药品说明书库,把有皮试要求和滴速要求的药品给予警示,便于医师直接查询药品的信息,且注意说明书的更新,从而减轻医师的工作强度及更加合理用药。患者的处方通过收费人员划价收费后,改凭处方配药为电脑打印单配药,可随机分配到某个窗口,并赋予提示取药窗口号,一次性完成取药,缩短患者取药等待的时间。随着医院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与科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构建易于扩充、维护、升级、实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

第7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一、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民营医院人员构成方面民营医院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人员来源较广,其中护理人员来源于中小型医院,结构参差不齐,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较多,高年资、高学历的较少,未受过规范化培训较多。部分护理人员是停薪留职者,到期后就回到原单位工作,也有部分护理人员边工作边寻找待遇较高的医院,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些因素对护理安全的管理是不利的。

(一)护理管理方面

一是质量管理监控因素。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民营医院成立时间不长,管理者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多数护士长较年轻,缺乏管理经验;由于学历较低,外出学习机会不多,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或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措施较差;管理者缺乏对护士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管理者对护士的专科素质的培养不到位。

二是岗位设置的因素。一方面护理岗位的设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特别是民营医院重视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缺编。多数人不在本地,存在积累假期现象,休息时往往不增加人员。这样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又不能休息,因此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人员少护理工作如健康宣教、清楚告知等就不能落实到位。

三是患者行为管理因素。多数民营医院面向普通患者,例如我院面临的多数是打工族,存在信息不对称。住院病人的管理较困难,有些病人未经主管医生同意擅自离院。

(二)护士个体方面的因素

一是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处在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忽视了本属于病人的权利,给病人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护士综合知识水平偏低。护士资历浅,学历不高,缺乏经验,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病人沟通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需求,也可能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利。

三是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差。由于护理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护理措施不到位。

四是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记录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病情变化记录不及时或漏记。由于工作繁忙,记录不实,如体温、脉搏等。

二、加强安全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考核标准,加强质控和检查力度。针对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护理安全警示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护理三级质控,定期、不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在科室质控检查记录本上,并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进行追踪,加大监控力度。

二是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措施。因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级人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如每周进行安全活动,讨论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以保证护理安全,对出现差错的个人给予安全警示,对出现的差错要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

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休息,缓解工作压力。

四是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护理安全与法规有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和纠纷屡见不鲜。因此,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病人的权利,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五是增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本身是独立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根据毕业不同年限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分手册,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考核。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科室负责专科技能的培训,每月科室要组织两次业务学习,由护理部月质控进行考核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水平。同时要求护士进行心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

第8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抗菌药管理;绩效;细菌耐药;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5(b)-0155-02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抗菌药使用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国际医院抗菌药总体使用率为30%[1],而中国医院抗菌药的总体使用率达80%[2],说明我国医院抗菌药滥用情况比较严重,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本院感染管理科在抗菌药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措施,有效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及耐药菌的流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状况

本院是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较高,尤其是高效广谱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造成耐药菌流行比较严重,另外,本院感染管理科没有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抗菌药使用考核标准,职能部门未赋予监管职责,缺乏监管措施,使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没落实到位,医务人员对滥用抗菌药的严重后果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认识不足。

1.2 抗菌药绩效管理方法

1.2.1 完善抗菌药应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与药剂科、医务科联合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结合本院实际负责起草,经医院感染专家、药学专家及医院领导审定,经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制度、抗菌药物遴选与定期评估制度、抗菌药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2.2.2 制定抗菌药临床应用绩效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抗菌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应用现代化绩效管理理念,实行目标责任制,为全院各科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及目标责任。

2.2.3 教育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如多媒体讲座、专项演讲等)组织全员学习抗菌药合理应用的相关文件、规章制度等,不定期对全员进行抗菌药临床应用知识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并把考试成绩作为个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考核指标;不定期请兄弟医院专家来本院进行示范教学。

2.2.4 分析细菌耐药趋势:每月对全院病原学检查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统计,通报临床各科室主要耐药菌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各科室合理选用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细菌耐药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机制,科学编制同步循环使用抗菌药体系,有效遏制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2.5 加强抗菌药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各科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绩效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对科室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每月对临床各科室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厉处罚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的医生,甚至吊销其处方权。

2 结果

2010年(应用绩效管理前)本院出院患者10 245例,院内感染率为5.65%(579/10 245),抗菌药使用率为92.86%(9 514/10 245);应用绩效管理措施对抗菌药应用进行监管后(2011年),临床耐药菌株比例明显下降,出院患者16 482例,院内感染率为4.37%(720/16 482),抗菌药使用率为49.98%(8 238/16 482);实行绩效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由92.86%下降为49.98%,医院感染率由5.65%下降为4.37%。

3 讨论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发现是抗感染治疗里程中的一次飞跃。但是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据1998年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一项就浪费7亿元人民币的卫生资源[3];还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8万人死于抗菌药的滥用,成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因此加强抗生素的管理迫在眉睫。

绩效管理强调的是团队所有成员都明确肩负的职责和奋斗目标,特点是具有相应的科学考核管理办法,核心是发挥人的作用,按照确定的目标,建立岗位职责,利用检查反馈和奖惩来促进实施,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科学管理措施。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措施,能极大提高管理水平[4]。本研究结果也证明,在抗菌药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措施,制定一系列抗菌药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监督管理保证执行,抗菌药使用率由原来的92.86%下降为49.98%,医院感染率由原来的5.65%下降为3.37%。

医院感染管理科利用专业优势和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了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作用,通过实行科学的绩效管理手段,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事实证明医院抗菌药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抗菌药使用率,控制医院耐药菌流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绍德,莫永生,莫惠平,等. 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81-82.

[2]崔兰贵,张磊,朱铁梁,等. 抗菌药物滥用与医院感染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5):2010-2011.

[3]王芳,张新毅.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合理用药[J].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1):51-52.

第9篇:医院合理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1.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并没有统一的部门,在每个科室固定资产属于公共财产,也并没有派专人进行管理。在医院的物品设备领用科室,通常是对物品设备的出库进行一个简单的登记,包括领用时间、领用科室和领用数量等,领用之后物品设备是否在科室之间进行转移、是否进行过维修等详细情况,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而物品设备的使用部门在领到之后,通常是先建立一份固定资产卡片,但是由于并不是每个科室都有专人负责,所以经常发生卡片丢失的情况,以及丢失之后也无人发现、无人补写的情况,这给医院后期清理核查固定资产带来了较大的阻碍。而且由于医院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医院经常一连几年也不清查固定资产,即便清查,也只是登记一下数量,没有详细写明设备的是否闲置、使用的具体效率等都没有明确分析,导致已经报废不能使用的资产依然登记在册,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应用严重不符的后果。

2.医疗设备重复购买的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近几年国家一直在致力于保障老百姓可以用得起药,因此一直对医院的多种药品价格进行一定的控制,药品加成率的降低,会直接影响医院的药品盈利,降低医院的总收入。医院为了扭转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只好将仪器检查作为增加收入的途径。这也是最近几年各个医院都竞相购买进口设备、精准设备,有的科室明明已经有使用效率较高的设备,但是依然购买新设备。医院这种为了眼前短暂利益,盲目重复购买医疗设备的现象缺乏可行性论证,由于之前并没有及时对新设备的购入进行效益评估及分析,很可能导致购买的设备利用率低,不仅不能扭转收支不平衡现象,还会直接给医院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

3.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薄弱

通常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主要有报损报废、转让出售、直接捐赠,以及调拨到下级单位等等多种方式。很多人觉得固定资产已经对医院没有什么贡献了,不用再进行过多的管理,其实恰恰是在最后的处置阶段,才是最容易导致资产流失的步骤。通常每个医院都有规定好的处置固定资产的制度,但是仍不能阻止部分人利用职务之便,擅自随意处理部分医疗设备或仪器,通过变卖、调拨、低价转让等非法手段,将处置固定资产所得资金变为个人所得,致使国家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由于处置环节管理比较薄弱,所以,有时候还会造成报废的资产长时间无人处置,不仅占用空间,还虚增了医院的固定资产。最后就是部分设备空放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丢失,无形之中浪费了医院的财产。种种现象都表明了固定资产的处置不当,极易引起资产流失,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处置固定资产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增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管理层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备了健全的管理制度,才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就是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建立从高至低的分层管理模式,每一层级都有专人负责,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从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盘点、使用、维修和报废处置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有专人负责,确保做到账卡、账实相符。最后就是医院要尽快制定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进、维修以及处置,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避免因为管理不善而给医院带来巨额经济损失。

2.遵守购买原则,严格把关,杜绝盲目购入新设备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医疗常识也在不断进步,医院永不购买医疗器械是不可能的,只是需要找到一个度,如何在不浪费经费的前提下,合理购入适当的医疗器械。首先,任何部门要购入大型的医疗设备都要提前申请,提出使用该设备的优势、国内外使用情况、投入之后的市场分析和收益分析等等,请购通过之后,交由采购部门进行询价,之后严格按照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原则,严格检查设备的质量,争取用较小的资金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设备,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杜绝部门或者个人私自采购大型设备。

3.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的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