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乡镇垃圾分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垃圾分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垃圾分类方案

第1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各位领导:

XX县委、县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作为推进生态宜居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在市住建委的具体指导和各级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全力以赴抓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XX县共有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垃圾填埋场5座,垃圾中转站102个,垃圾堆存点188个,保洁员560人,各种垃圾运输车辆100余台。严格落实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农村垃圾分类减量领导小组,搭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先后赴盘锦市盘山县和新宾县等地学习考察,结合我县实际,形成“以户为主,户村结合”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模式。按照垃圾经过农户一次分类处理,余下垃圾经村保洁员二次分类处理,少量垃圾外运填埋的流程,每户在自家庭院挖沤粪池,生活垃圾、农产品垃圾等全部实现回收利用。2018年,在59个行政村启动了第一批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试点村垃圾数量减少80%左右;2019年继续推广试点村至135个;预计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全覆盖。

(一)高度重视,层层落实。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经过深入调研,确定分类减量模式,制定《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和《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指导意见》,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三年全面推开”的目标,开展了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同时,建立14个县级领导和6个县直部门包乡镇、包试点村,各乡镇领导班子包村屯,乡镇干部包户的包保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管理,互相监督。一是建立“村每周自查、乡镇进行月查、县每季度抽查、县年度考核”的督查体系,出台了《农村环境卫生目标考核办法》,并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各乡镇设立专门机构,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划分管理责任区,对街路巷道、广场公园等落实监管责任人。包村的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三是制定村两委成员、保洁员、包保人员等责任制度,明确任务职责,形成长效管理制度。

(三)加大投入,健全保洁队伍。一是由县政府为每个试点村垫付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垃圾桶,印制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单,并拨付3万元的垃圾治理经费。二是要求各乡镇按照4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落实保洁员负责村内街路巷道、公园广场的日常保洁,重点要对农户门口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分类清运,对应该由各村进行处理的垃圾,及时外运处理,对应该由农户进行分类处理的垃圾,提醒并交由农户进行处理。各村原有的垃圾房、垃圾转运站由保洁员进行垃圾二次分类,不可回收的垃圾及时运送到填埋场(点)处理。

(四)广泛宣传,发挥主动性。一是通过在电视台、县报开设专栏、在乡村张贴悬挂宣传标语、设立温馨提示牌等多种形式向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二是包保乡镇的县级领导、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手把手示范分类,面对面宣传引导,达到家喻户晓,人人会分类的良好氛围。村干部、党员率先在自家开展垃圾分类,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三是各乡镇选择典型示范村,组织现场拉练,介绍经验作法,促进和推动垃圾分类的开展。

(五)开展督查,加强监管。由县城建局牵头,联合县财政局、环保局、农发局、爱卫办等5个部门先后多次对试点村进行随机抽查和考核验收。随机访问农户和保洁员,实地了解各试点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情况,认真听取广大农户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现场打分、当场公布、全县通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个别乡镇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虽制定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责任制度、评比奖励制度。但有的乡镇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下发了工作方案,并没有严格抓好落实,有的工作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具体。

(二)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够。村民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要在短期内纠正村民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定难度,还需加强宣传,加以正确引导,提高村民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是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垃圾处理设施比较简陋,还需加大投入。二是由于要求垃圾收集、填埋等场所要远离人群,运输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有毒有害垃圾处理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三、下步工作安排

围绕明年的工作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协调持续推进。县政府作为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工作扎实推进。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分工,深入乡村,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各乡镇要抓好各项责任制度的执行,按制度实施奖惩,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大保障经费投入。县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各乡镇也要对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行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同时要统一管理各村垃圾治理经费支出,保证专款专用。

(三)实施“四进四化”工程。实施农村“四进四化”工程,即:鼓励农村厕所进院、养殖舍进院、柴草垛进院、苞米仓进院;加强农村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作,打造整洁有序的农村居住环境。

(四)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县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和村进行检查,总结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各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包保干部的实绩考核力度。  

第2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自2017年全省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省、市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之前,即安排部署了以“三清四拆”(清理沟渠汪塘、柴草秸秆、畜禽粪便;拆除旱厕、废弃畜禽圈舍、破危房屋院墙、私搭乱建)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充实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内涵。运用ppp运作模式,由江苏无锡金沙田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建成“户分类、市场化保洁公司收集转运、县处理”的运行体系,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目前,我县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已进入常态化管理。

(二)具体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保洁公司的调度,制定了《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垃圾收集运输、清扫保洁质量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宗旨、规范考核程序、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清扫保洁扣分扣款制度,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市场化运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确保垃圾清理做到日产日清。

为全面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拟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按照“先行先试、循序渐进、社会参与”的原则,选择离城区较近且基础设施较好的泗城镇、草庙镇作为先行试点乡镇,积累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进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目前,我县正在制定完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近期将上会讨论研究。

二、存在问题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

一是我县属皖北平原地区,土地承载力偏低,原有老旧房屋建设初期基础建设不够牢固,导致以前的危房整治后又出现裂缝现象。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造成部分农户未能全面了解危改程序和先关政策,极大影响了危房改造顺利推进。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

一是保护卫生环境宣传引导不够到位,农村居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垃圾污水乱丢乱倒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不够及时,垃圾治理存在死角死面,清理不够通透,特别是偏远村庄垃圾清理不够彻底。

四、下步打算

一是持续抓好农村破旧房屋整治工作,督促乡镇帮助农户加快整改进度。

二是继续做好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出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确保农村所有4类对象居住安全。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微信等舆论平台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和环境意识。

第3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从普遍通识引导,到大力强制分类减量

“十二五”时期,通州区共计完成347个居民小区、36家党政机关、31所学校的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工作。政府部门为每个试点小区(单位)免费配备了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电动分类收集车,安装了分类宣传引导栏,同时还为每个家庭配备了一组10L的分类垃圾桶。为有效引导居民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区市政市容委按照每120户/人、每月给予600元的补贴标准,向社会广泛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统称“绿袖标”),定人、定岗、定时,在小区指导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分类不准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居民们普遍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提高了分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为巩固垃圾分类取得的初步成果,2016年,通州区制定了《通州区垃圾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在通识性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强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区范围内责任主体明确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机构、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食品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强制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

强制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由区市政市容委负责组织牵头,区教委、区商务委、区工商分局、区食药监局等部门全力全程配合,按照职责协助通州京环公司与强制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单位签订服务协议,集中进行运输消纳。按照规定,强制分类、减量的单位,年均承担餐厨垃圾分类运输费1000-2000元。首批被强制的单位共有551家,计划于今年底前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第二批涉及的单位共计826家,计划于2018年-2019年实现分类运输处理。全区的规划目标是2018年实现城区垃圾减量工作全覆盖,2020年前农村地区垃圾减量工作实现全覆盖。目前,宋庄镇小堡村徐宋路两侧的54家餐饮服务单位已于去年底与通州京环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实施了强制分类,餐厨垃圾减量效果明显。

从垃圾分类闭环不全,到积极落实“智慧分类”

按照北京市“大类粗分”的原则,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大类。除这“三大类”外,日常生活中还会产生诸如衣物、织物、电子等垃圾。为实现垃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州区通过逐步构建全覆盖、一体化的“大环卫”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扩展环卫作业面,做到了各类垃圾应收尽收,物尽其用。

2016年,通州区政府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署了《通州区环卫服务委托合同》,双方共同出资,组建通州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环公司”),按照《委托合同》,打造通州区城乡环卫事业发展的主体企业和投融资平台。

京环公司成立后,首先承担了通州城区的道路清扫、垃圾收集、垃圾处理、公厕维护、道路交通设施清洗、废旧物资收集、餐厨垃圾消纳等一体化的“大环卫”综合服务工作。下一步,京环公司还将承担通州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工作,投资建设工业垃圾、电子垃圾、废弃油脂、农村垃圾、畜牧垃圾、园林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化回收利用设施,构建全覆盖、一体化的“大环卫”服务体系,推进通州区环卫事业不断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协调均衡发展。

紧紧抓住通州区环卫体制改革的契机,通州区政府通过京环公司,充分发挥、利用北京市属环卫的作业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试点打造“两网合一”示范小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柜、智能厨余桶等智慧设施,并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搭建完成大件垃圾、织物垃圾、电子垃圾的分类回收体系,在此基础上与实施垃圾分类、减量的单位和社区对接,实施分类运输处理。

智慧分类系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旨在使可实现资源减量的垃圾依托智能化手段实现分类。智慧分类系统已在马驹桥镇的20个居住小区、城区的5个居住小区试点实施。社区居民通过电话、微信注册,申领具有用户身份识别标识的二维码和“北京蓝・生态卡”,垃圾智慧分类云平台管理系统自动为申领居民建立个人生态账户。

居民们将各类垃圾分类装袋并贴上二维码后,投放到智慧回收柜内。对于居民家中产生的大件垃圾(如废旧电器、暖气片、橱柜、衣柜等),通过微信或客服电话,提交上门服务预约或贴上识别码后,自行运送至指定位置。工作人员现场对智能分类回收柜中的各类可实现资源利用的垃圾及大件垃圾进行核算,同时做好积分录入工作,然后再由回收人员驾驶专用的再生资源回收车,将其运转到指定地点,从而实现了规模化的再利用。

智慧厨余桶(站)与其它垃圾桶(站)并排设置。厨余桶装有居民个人的刷卡记录器。居民通过刷“北京蓝・生态卡”,打开厨余桶(站)的投放口分类投放,同时获得奖励积分。每个居民每天可投放多次厨余垃圾,每天最多有效积分对应前两次。居民们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可线下享受相应的社区服务,兑换日常生活用品,也可通过E资源微信公众平台,线上登录积分商城,兑换代金券、折扣券或生活用品。

据不完全统计,智慧分类系统投放使用以来,2016年4月至10月,仅马驹桥镇的20个居住小区,回收次数累计达到8000人次,回收总件数累计达到60万件,兑换次数达到2000人次;各类资源的回收量包括废旧纸板27.8吨、饮料瓶18.6万个、废旧衣物10.7吨、废旧玻璃4.5吨、塑料类17.3吨、废旧金属5.4吨,其它10吨。

从管理服务体制不分,到形成规范管理机制

在通州区构建一体化“大环卫”格局的背景下,首先构建了城区的梨园镇、永顺镇、潞城镇部分区域,六环内及行政办公区以通州京环公司为主、各乡镇以镇级环卫作业队伍为主的垃圾收运处理服务体系。垃圾收运处理服务体系有效改善了传统粗放式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完善设施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制定奖罚等一系列办法和措施,明显提高了垃圾分类运输的处理水平。

“十三五”时期,通州区将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减量取得的成果,完善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等相关配套办法和措施,引导和鼓励城区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建设餐厨(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落实属地运营管理责任。同时,要求各乡镇依托自身的环卫队伍,力争2020年建设完成包括餐厨垃圾消纳处理站、筛分设施、密闭式清洁站等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区政府将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给予专项补助支持。各乡镇在建设餐厨处理设施前产生的餐厨垃圾,统由京环公司负责分类运输处理,形成统一完整、协同高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的全程管理体系。

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建立责任机制。巩固、完善市容环卫管理体系,在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下,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重心下移。规定区政府负总责,街(镇)主抓,明_区和街(镇)主要行政负责人为辖区垃圾减量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垃圾减量工作小组,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做到“点、线、面”责任明确,每月召开一次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街道、乡镇参加的工作例会,通报各部门工作进度。

二是建立减量工作监督机制。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纳入城市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借助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和专业队伍优势,实施网络化管理,委托第三方对试点小区、单位进行检查并形成通报机制。同时,发挥市容环卫联动热线和公共服务热线、政务监督热线,以及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做的及时发现、反馈问题,及时检查、督办整改。

三是建立减量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垃圾分类、减量应急处置机制,由京环公司配备专业人员、车辆设备和物资,对分类收集容器中达到80%的各类垃圾及时进行分类运输,做到发现问题或接举报后,按照责任区域和责任分工及时进行处置。

四是建立垃圾减量投入保障机制。垃圾减量资金安排重点以实现减量化为目标,在巩固城区试点小区分类成果的基础上减少分类桶、袋等消耗品投入,加大宣传引导教育,加强精细化管理。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采取八进一支持一试点模式。八进即进机关、单位;进饭店、酒楼;进企业、商场;进市场、超市;进校园、课堂;进宾馆、公园;进社区、家庭;进村庄。一支持即区级委托市级环保组织,全年开展不低于78场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各街道、乡镇提供积分兑换及宣传活动必需的物资支持。一试点即京环公司在居住小区试点以二维码扫描积分、微信、APP平台预约等互联网技术 大力推进“智慧分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各种物品的消耗增加,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会相应增长,亟需建设和完善城市的基础服务设施。为加快改善通州区的生态文明环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破解垃圾消纳难题,根据《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通州区将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型、节约型、低碳绿色型社会,培养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并将制定和采取一系列配套方案进行落实。

第4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认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中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目标任务

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推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改变城乡环境状况,促进清洁家园建设。

三、工作内容

(一)生活垃圾处理

在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旅游地区乡镇、村庄垃圾处理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方式。

在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沿江地区和地震灾区,县域内已建有垃圾集中中转、处理设施并达到环保要求的地区,城市周边乡镇、村庄的垃圾应采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方式;运输距离较远的乡镇、村庄目前可采用就近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方式,逐步实现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在民族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推行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力争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有卫生填埋处理、堆肥化处理、焚烧处理和多元化垃圾综合处理等。

(二)生活污水处理

平原、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旅游地区的乡镇生活污水必须采用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方式;村庄分散农户以户为单位采用分散处理方式,村庄集中聚居区根据经济情况,可采用联户集中或全集中处理方式。

丘陵地区、盆周山区乡镇所在地的场镇应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在建设方面可采用运行可靠、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处理方式;缺水地区处理达标后废水尽量考虑农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或居民区可采用分散、联户集中或全集中处理方式;分散农户以户为单位采用分散处理与农用相结合的方式。

民族地区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应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处理。

农村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有生化处理、自然处理或强化生化与自然处理相结合等方法,有沼气池、化粪池、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方式。

四、工作标准

(一)集镇: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必须≥70%,最低不得低于50%。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最低不得低于50%。集镇生活污水、垃圾集中收集、运贮、处理,依法有序。

(二)农村:各种生活污水、垃圾依法集中收贮、运输,按规定要求有效处理,不得乱排乱放。生活污水处理率≥7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80%,秸秆综合利用率≥6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各地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领导,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和村,明确具体责任人,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

(二)积极争取,加大投入

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认识。

(四)加强指导,分类治理

分类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提出指导意见,做到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选择投资少、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实用工程。

第5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落实好五项机制:

一是落实好“三级书记”责任制。严格落实县委书记负总责、乡镇党委书记抓落实、村支部书记抓实施的分级责任制,在方案设计、项目规划、整治实施、督导检查等关键环节,“三级书记”亲任“指挥长”,全面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

二是落实好干部包保责任制。按照上级“三级干部包保农居环境”工作要求,我们8000名干部对口包保10万户农户,包保比例达到56%。我们从组织发动、责任落实、督查考核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安排,确保收到成效。另外,进一步压实市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工作责任制,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合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落实好村规民约。坚持以自治为基础,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积极参与订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循、有约可守,积极构建教化与引导、激励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全面提高村民文明意识,真正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目前,全市316个村全部建立了村规民约,达到100%。

四是落实好保洁机制。我们立足实际,因乡因村因地建立保洁机制。比如,有的乡镇通过工资补助由社主任担任保洁员;有的乡镇设立保洁员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劳动力从事村庄保洁工作;有的乡镇雇佣专业保洁队伍保洁。通过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全覆盖。目前,全市各乡镇已配备保洁员12100名。

五是落实好垃圾分类机制。我市积极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垃圾分类方法,对可堆放的生活垃圾(包括厨房余物、菜叶、渣草、畜禽粪便等),由村集体处置,或集中自行堆肥处置;对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旧包装物、废金属等),由农户分选、出售,进行再利用;对惰性垃圾(包括煤灰、渣土、废弃砖瓦、水泥块等),用于铺平道路、填方等,逐步建立规范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

——开展好五项行动:

    一是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按照市里开展“九清”、治理“八乱”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当前,重点是组织好夏秋季村庄清洁战役。通过阶段性攻坚,全面“突破六个难点”(突破垃圾清理的难点,实现“清仓见底”;突破粪堆粪坑清理的难点,实现随产随清;突破庭院清理的难点,杜绝脏乱差;突破沿线清理的难点,实现干净整洁;突破柴草垛迁移的难点,杜绝乱堆乱垛;突破塑料清理的难点,使其不见踪影),推动“净起来”的目标基本实现、“改陋习”的习惯逐步养成、“常态化”的机制全面建立。

二是开展好垃圾整治行动。大力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收而不治的问题。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资金9100余万元,配置压缩式垃圾运输车39台、各类清运车辆820台,设置垃圾箱和收集池8200个,17个乡镇建立了正规垃圾中转站,出动清洁人员51万人次,出动清洁车辆近万车次。目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初步建立、收储设施趋于完善。

三是开展好污水治理行动。按照污水排放量,分别制定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措施,对排放量较大的,建厂处理;排放量中等的,建站处理;排放量较小的,建池收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目前,我市总投资5.28亿元的“三厂、三站、十二池”污水治理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前全部竣工,有力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四是开展好农废利用行动。今年,我市将在152个规模养殖场新建粪污处理设施。目前已陆续开工建设,已经启动6个有机肥厂建设,力争年末建成4个。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

第6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为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打好基础,更好更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分拣、生态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方式,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态处理,达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二、实施内容

(一)建立垃圾分检场。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立独立垃圾分检场,500人以下的行政村根据就近节约、方便的原则,建立几个行政村共享的垃圾分捡场。垃圾分捡场选址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场所设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既要避免空气和水源污染,又要便于运送垃圾;垃圾分捡场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设计图纸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必须具备完善垃圾分捡和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垃圾分捡对收集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分出金属垃圾、纸、玻璃、塑料泡沫制品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变卖;秸秆、剩饭馊菜、水果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通过生物降解,还田利用;建筑垃圾、渣土进行就地堆埋;卫生间废纸、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有害垃圾,破旧衣服,泡沫等不可回收分解垃圾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集中堆放,然后由县环卫处统一处理。

(二)配置垃圾箱(房)。村内设置垃圾箱(100人左右设1个),各行政村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固定垃圾房。

(三)配备卫生保洁员。根据村人口数或分捡处理场覆盖人数配备村卫生保洁员,村级卫生保洁员负责清扫村内公共场所、清运垃圾箱(房)中的垃圾到垃圾分捡场、对垃圾分捡场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将有害垃圾定期运往乡镇(街道)集中堆放场。

(四)修订村规民约。制订卫生保洁村规民约,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包垃圾清扫、包垃圾进箱(房)、包无污水溢流。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建立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委员为具体责任人,全体村干部都要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住村干部和农村工作指导员要做好参谋指导、帮助解决村干部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疏通协调,争取资金,督促各项工作要求按进度完成。

2、广泛发动。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广大干部群众长期自觉参与。要采取多种形式,统一各级干部思想认识,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搞好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村民逐步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第7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一路看过来,这次垃圾处置流动现场会确实看到不少好经验和典型。所巡视的地方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也值得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认真总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前期全县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情况,有以下几点基本评价:一是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做好农村垃圾处置工作,思想认识层面问题的解决最为关键。特别是省、市、县农村清洁工程动员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垃圾处置工作,各乡镇也作出了很多的积极努力,为这次农村清洁工程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和分类处理的方法,并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做到有规划、有人员、有落实。石镇、梓埠等集镇还成立了环卫所,添置了保洁设施,镇区卫生管理和设施配备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有些样板村理事会工作有力,建立各种形式的保洁协会,将老同志、妇女、村内骨干力量吸收进来,凸显了农民主体地位,使垃圾处置工作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宣传发动深入有效。一路看过来,点上的农民非常热情,大多数村民都知道垃圾分类处置的好处、怎么处置和怎样进行分类,说明宣传工作到位。为确保宣传到位,各地采取“立体式”宣传,推出许多有效做法,如召开全乡(镇)动员大会,乡村召开群众大会、群众代表会,各种类别和形式的座谈会、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同时还采取乡村干部与理事会成员包村包片的形式责任到人,并利用宣传栏、致农民群众一封信》垃圾处置流程图等多种形式宣传。三是操作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乡镇是不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理事会存在无从下手的问题怎么解决,包片干部如何协助指导,等等。过去期梳理的情况看,多数样板村均选定了合适模式,垃圾分类流程图也全部上墙。终端处置有选择焚烧的如大源用45天就建成了大型焚烧炉并投入运行,石镇、裴梅的垃圾焚烧炉也在建,更多的样板村采取了集中填埋式处理,湖云乡每个样板村,村村建有小型垃圾填埋场,就近简易填埋,做到垃圾不出村”节约了运行本钱,简便而实用。四是指导精心、服务周到从模式选定、项目确定和建设,制度建立、机制运行等方面,做到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技术指导也很周到石镇、大源建焚烧炉的措施力、行动快,初步建立区域性垃圾焚烧终端处置模式,陈营南岗黄家、裴梅裴家店上垃圾分类管理做得比较到位,青云姚源姚家村生态沤肥、上坊夏营徐家村和珠田库田花燕村理事会人员划分卫生责任区片、终端包干区等做法也很有特色。五是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筹措资金方面各地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有发动村民自筹的有通过民间捐助的还有采取集体投入的解决了垃圾处置工作“钱从哪里来”问题。全县多渠道筹资投入的格局已经形成。

前期农村清洁工程有特色、有突破,总体上看。整个态势是积极向上的但仍然存在一些单薄环节和问题:一是重视水平、推进力度、工作进展不平衡。点上的差别反映出了这个问题,如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进展不平衡;学校、医疗机构与村之间进展不平衡。二是协同推进的体系不全。乡、村、组、民的齐抓共管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体系运转步伐协调性不够,协力共抓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学校、医院、机关与村组的整体协调运转情况不够理想,存在环节的缺失。三是有的地方存在应付心理和短期行为。少数样板点根本没有基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做样子,临时搞突击,长治久洁缺乏手段,极有可能一放手就回到原状。四是局部村组临时坚持运行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如群众教化、宣传氛围营造、处置方法的应知应会、促进良好风尚形成的现实手段方法,经费的临时保证,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长效管理构架,等等,水平不同地存在工作缺失,影响运行基础。五是统筹处置有的做得还不够。有些村点垃圾处置好了但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的现象,需要统筹协调解决好。

二、下步工作意见

要全面完成全年的农村清洁工程各项任务,今年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乡镇、各部门要再鼓劲、再加压、再落实,确保完成预期的目标任务。

(一)抓宣传促动。促进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基础。农村垃圾处置工作要把粗活当细活做,关键是要转变农民的生活习惯,让农民自觉参与。要走群众路线,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农村清洁工程的目的和意义,把道理讲明、原理讲透、方法讲清,形成教化于民、群众互促互教的良好局面,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各界一起关注农村垃圾处置工作、一起参与农村垃圾处置,尤其要从娃娃抓起,发挥好学校“学习、传达、示范”基地作用,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成为家庭卫生的监督员、上学路上的保洁员、环境卫生的宣传员,让小孩促动大人,进而影响到社会,渗透到每一个农户。同时,还要谋划好临时开展和坚持有效的创评活动,如:把卫生工作与文明农户评比、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额度等载体结合起来;可以建立由妇女、五老或党员组成的卫生监督、创评等专门群众性组织,配合理事会的垃圾处置工作。要真正把自治基础建立起来,变主动应付为主动接受,变突击整治为长治久洁。

(二)抓责任落实。形成“联合作战”态势。

涉及面广,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量大。清洁办主要是负责工作牵头和日常管理;乡镇和村点要严格落实责任制,采取定目标、定任务、定进度、定人员、定责任的五定”方法,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各成员单位依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整合资源,主动介入,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全力配合,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建设部门要编制农村垃圾处置规划,并为村级垃圾无害化处置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农业部门负责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沼气技术指导,推进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改厕、改厨、改圈工作和乡镇医疗机构依法处置医疗垃圾的指导,乡镇医院医疗垃圾问题由卫生部门负责;教育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卫生环保教育,使学生成为家庭保洁的宣传员、环境卫生的监督员,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农村校园及周边环境清洁活动;供销社要制定好回收企业、回收网点、交易市场的建设规划和布局,指导各乡镇建设乡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点,做到可利用垃圾能收尽收。

(三)抓基础层面。促成临时保证有力。环境整治是基础的基础,环境变好了老百姓就会积极配合下步农村垃圾处置工作。垃圾治理工作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组织机制保证,重点要加快完善三个方面的制度:一要加快完善农村垃圾处置管理制度。要加快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相关条例和工作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农村垃圾处置的职责与目标、工作与任务、方式与方法,尤其要明确保洁员职责及报酬、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处置设施管理等制度,使每一个试点村都做到环卫设施功能完备、保洁员尽心尽职、经费来源稳定、管理措施严密,确保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置有章可依,有据可依。二要加快完善垃圾集中处置制度。村庄垃圾收集后,关键是集中处置,要根据垃圾不同成份确定集中处置的方式。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依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通过税收、财政、用地等优惠措施,实行垃圾处置开放式、低门槛市场准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入农村垃圾开发市场,增强农村垃圾处置市场活力。三要加快完善村点理事会监督管理制度。要通过理事会细分农户卫生责任区,与农户签定“门前三包”责任状,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同时,还要有党员干部做监督员,进行义务监管,真正做到干群联动,全民监督”

(四)抓工作系统化。实现良性互动互促格局。

要实现良性互动互促格局,农村垃圾无害处置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性工程。关键要抓好四个层面的系统工作。一要抓好部门层面的协同系统工作。各成员单位必需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动员其所属系统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农村清洁工程的顺利推进。如学校,要形成垃圾处置知识的教学和传达基地以及垃圾处置的样板示范基地。二要抓好垃圾处置主体层面的组织系统工作。农村垃圾处置工作主要有三个主体,农民是分类收集的主体,保洁员是集中收集和清运处理的主体,村民理事会是监督的主体,各乡镇、村点要着力抓好这三大主体的建设,强化自我管理,实现农村垃圾处置组织化,形成互相促动、互相监督的格局。三要抓好垃圾处置管理层面的操作系统工作。各乡镇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村民行为,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适当的位置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运输车辆,各村设垃圾收集站,并建立保洁员队伍,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垃圾处置方式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农村垃圾处置纳入城镇垃圾管理系统,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置,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垃圾管理的无序状态。逐步形成“农民清扫,统一清运,监管一体”管理模式。四要抓好各层面的思想支撑系统工作。垃圾事虽小,但解决起来却是个难题,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尤其是垃圾无害化处置,事关农村百姓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对此,各乡镇、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配合,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明确思路,研究模式,规范流程。科技帮扶、资金支持、制度建设和督查指导上,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力争此项工作短期内在全县能有一个大的推进。

(五)抓操作性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参与局面。垃圾处置模式既要讲求科学、规范,更要讲求简便、实用,使基层能承受、好操作,农民愿意接受,进而让“难事”变成平常事。可以通过编写“卫生歌”顺口溜”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促进村民坚持村庄清理卫生的习惯养成,激发村点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处置工作,共享环境整治带来的效果;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填埋或焚烧的终端处置,距县城、集镇较近的村庄,可以统一运至县城或集镇集中处置点进行无害化处置,离县城、集镇远的村庄,可在村庄附近进行简易填埋或焚烧等办法处理;保洁员配备要根据村点的大小和工作任务轻重确定,要利用好低保政策,优先考虑从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人员中聘请;垃圾无害化处置费用要按照“政府补助、农民自助、部门扶助、社会赞助”思路建立“政策扶持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五个一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垃圾处置的有效投入。向村民收取费用,依照“一事一议”要求操持,既尊重群众意愿,更要善于组织引导。

第8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厕所革命”。印发《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新改建卫生户厕 座,任务已全部分解到村到户,目前已开始施工 座。开展农村卫生户厕摸排整改工作,成立由委书记、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方案,建立包联机制,明确摸排重点、工作措施、时限要求和职责分工,召开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加强督促指导,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机制。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财政资金 万元,编制《县域农村污水治理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提出我农村污水处理措施。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一次,各村工作队、村干部入户调查并宣讲农村污水治理知识,未发现农村污水乱排乱放现象,不存在农村黑臭水体。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以“户减量、村收集、镇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新模式,计划投资 万元。在区周边 个乡镇所辖 个行政村范围推行生活垃圾场化有偿服务运行模式,采取企业场化运营,将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有偿服务模式先期试点试行。

二、典型经验和亮点

发挥“三个作用”, 持续开展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发挥村两委战斗堡垒作用,精心谋划,全镇各村村两委以整治庭院内外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等重点工作为内容,召开了村支委会议,按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完成性的要求,制定了符合各村实际的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方案,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存在的困难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动员力度不够。

(二)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第9篇:乡镇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一、普查工作目标

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建立全县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掌握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为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创造条件;根据普查结果,建立新的“十二五”环境统计平台。提高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和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年12月31日。

时期资料:*年度。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县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所有的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1)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源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

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淡水养殖场。

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建城区、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范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等。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他相关情况,包括企业经济规模、主要产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代码、所有制、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炉窑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

(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农业源。

(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主要产品、生产经营类型和规模、用排水情况等;

(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

(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

(1)排放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

(2)全县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等;

(3)城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放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的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具体是: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6、农业源中还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鱼药和兽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市、镇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技术路线。

1、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的关系上,凡是能够现场监测的以现场监测为主,不能做到现场监测的实行物料衡算和排污系数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2、凡是列入重点污染源的都以调查为主,没有列入的以企业自报为主,地方校核为辅。

3、对工业源中占我县污染物排放量20%的污染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以现场监测为主,采用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对比监测结果,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源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4、对农业源,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我市农业普查结果和有关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对养殖企业采取对部分养殖企业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养殖规模采用排放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5、对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四、普查步骤

1、准备阶段(*年6月-*年12月):成立机构,协调各部门,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定普查方案;组织召开全县普查动员协调会议;参加省、*山市普查培训并组织全县普查培训;完成重点污染源监测等工作。

2、全面普查阶段(*年1月-*年3月):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清查,组织填报普查表,完成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和档案。

3、审核和验收阶段(*年4月):由县普查领导小组组织对各乡镇的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并组织对乡镇普查工作进行验收。

4、汇报、上报阶段(*年5月):由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我县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报*山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申请市审查验收。

5、总结阶段(*年6月—*年12月):建立县污染源数据库,进一步分析普查数据,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普查工作。

五、普查组织和实施

(一)基本原则

县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各乡镇(办事处)分级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环保局、统计局、农经局、动监局局长为副组长,宣传部、环保局、统计局、动监局、发改局、经贸局、公安局、财政局、城建局、商业局、卫生局、安监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中小企业局主管局长为成员的*满族自治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其主要责任制是:

1、组织制定和落实*县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

2、组织开展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培训;

3、对各乡镇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

4、向*山市普查领导小组报送普查数据和普查报告;

5、建立乡镇联络员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联络员会议,协调各方面工作,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普查工作情况。

各乡镇也要设立污染源普查领导机构,建立联络员制度,确定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按照县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

(三)部门分工

县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协调落实相关事项,指导和督促乡镇普查工作。

环保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制定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培训;负责组织对各乡镇普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和验收,负责污染源的环境监测;负责环保普查数据的汇总、分析与上报;负责工业源、生活源的普查工作。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精心策划,确保宣传效果。

发改、经贸、商业局等部门配合做好工业源及第三产业的普查及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工作。

公安部门配合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普查及相关普查结果的分析、应用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城建部门参与生活源的普查,负责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场)普查。

农业、动监部门负责农业源的普查工作,其中,动监部门负责对畜禽养殖场和农户的普查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提供工业企业和三产单位名单及相关信息工作。

质量监督部门负责提供全县有燃煤锅炉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名单及相关信息。

统计部门参与制订普查方案,做好普查所需资料的提供和有关资料的衔接工作,参与普查相关数据的核定和普查结果的分析及资料开发工作,参与普查结果审定工作。

国税、地税部门负责提供工业企业和三产单位名单及相关信息工作。

安监部门负责协助环保部门对消耗有毒有害原辅材料单位的普查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提供全县医疗单位及食品加工企业名单,协助环保部门对卫生医疗机构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普查工作。

(四)做好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

1、普查员的选调:各乡镇(办事处)负责工业的领导同志担任普查指导员,抽调3—5名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环保业务骨干担任普查员,负责本辖区内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普查登记工作。本次普查对象的所有法人单位、有填报任务的产业活动单位,要选调1—2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普查员,负责本单位普查表的填写、审核和上报工作。

2、普查人员的培训:按照省、市要求组织乡镇技术骨干、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参加省、市培训,并组织开展全县普查培训,力争做到所有普查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五)严格普查质量要求

各污染源普查机构要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核查本地区污染源普查数据,在主要环节,采取抽查的方法,评估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重新调查。

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规定,组织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对污染源普查方案和重要技术规定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六、普查资料的填报与管理

各乡镇(办事处)普查机构对辖区内的所有产业单位进行逐一清查,经县级审核后形成正式普查登记名册备案,做好普查前的准备工作。凡在我县区域内污染源普查范围内的单位,都要严格按时、如实的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各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要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各乡镇(办事处)普查办公室对所辖普查区收集、登记的普查资料审核无误后,上报至县普查办公室;县普查办公室对乡镇(办事处)普查办公室上报的普查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后,进行录入、汇总。经审核评估后,将普查资料及评估报告一并上报至市普查办公室。在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期间,县、乡镇二级普查机构,要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负责问题解答,处理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