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农村假期辅导班 试点 大学生返乡
一、研究背景
辅导班热潮首先在城镇掀起,成为社会热点。尽管人们对假期辅导班褒贬不一,但毋庸置疑,辅导班仍对学生学习观念、家长教育观和学校教育产生一定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仍存在,但人们对子女教育意识不断增强。在我国个别农村也出现了假期辅导班,如山东禹城市管辖的乡镇(李跃,2010),河南省淅川县下属各个农村(李智会,2013),也有农村孩子周末去城镇参加课外辅导(王迪,宋维虎,2011)。
假期辅导班从城镇轰轰烈烈发展到农村,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经过实践探讨了农村假期辅导班的可行性。
二、研究对象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鹿寨县Y屯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成果。近两年,屯里修了路,建了文化室,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种植经济作物。物质上的丰足,使人们有一定教育投资能力。此外,Y屯系本团队一名成员的家乡,符合大学生返乡开展有偿教育的研究主题,具有代表性,由此本次研究定位Y屯。
经实地调查,Y屯共有106户,其中有适龄入学儿童的家庭20户,适龄入学留守儿童家庭有9户。此次调查问卷对象是20户家庭,开班辅导的是Y屯3~5年级的儿童,共10人,其中三年级2人,四年级4人,五年级4人。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次研究以团队开班辅导班形式进行。来自Y屯的队员通过定性分析设想在Y屯开设辅导班的可行性;团队经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意向。
1.问卷调查。
设计针对学生、家长和农村大学生的问卷。学生和家长各有开班前和开班后的问卷,农村大学生采用网上问卷形式。开班前学生和家长问卷各20份,回收有效问卷各19份和20份,回收率各为95%和100%;开班后学生家长回访问卷各10份,回收率为100%。大学生意向调查报网上问卷共收回182份。问卷数据用SPSS17.0软件和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研究。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开设了语、数、英三门课业辅导课和根据学生兴趣设置的主题课,开设为期7天的免费辅导班。为了检测辅导效果,在开班后进行实验后测,测试内容为开班期间涉及内容,测试方式有笔试和口答,测试结果为优秀率80%,合格率100%。
四、数据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和观察收集分析数据,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 Y屯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
在Y屯,父母在家的儿童家庭有11户,留守儿童家庭9户。在开班前的20份家长问卷中,我们设置了“您平时给小孩哪方面的教育?(多选)”问题,家长回答如下;
非留守家庭和留守家庭都注重对子女的尊老爱幼、刻苦学习、诚实守信和文明礼貌品质的培养,留守家庭似乎对子女的期盼更高,重视勤俭、节约、勤劳品德教育,相比之下,非留守家庭在这方面要求不高。由此可以看出老新一辈在教育中的侧重点。
在20户家庭中,能辅导子女课业的家庭不多:数学8户,语文7户,英语0户,11户家庭没有辅导。尽管Y屯的非留守家庭比留守家庭数多,但由表2显示,非留守家庭同样有着对子女课业辅导的无力感。结合走访,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家庭主要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辅导。
2.假期农村小学生的活动。
为了了解Y屯小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情况,我们设置了“在什么情况小孩写作业?”的问题。由图1可知,Y屯60%家长表示叫了才去,25%表示主动写,15%表示叫了也不去写。
可见,Y屯大多数小学生假期以玩乐为主,很少主动学习。结合访谈和观察,我们发现无论在留守家庭还是非留守家庭,家长都默许子女假期玩乐。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家长更限制不了子女的玩乐时间。虽然我们不提倡只读书不玩乐,但是Y屯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令人担忧。
3.农村辅导班的必要性。
个案分析1:
艺艺今年上四年级了,与爸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妈妈白天去镇上小工厂上班;爸爸是建筑工,时常不在家;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有限,不能辅导她作业。艺艺数学和语文比较好,但英语是弱项,奶奶想让她去找在广东当老师的姑姑给她辅导英语。
个案分析2:
浩浩和爸妈一起生活。爸妈煮好午餐就去工作,晚上回来。浩浩有一部手机,除了睡觉就是拿手机玩游戏。爸妈忙着工作,无暇管他,也不想给他学业上的压力,希望他有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以上两个案例体现了Y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空缺。根据调查问卷,所有受访家长和学生都表示没有接触过假期辅导班,但都愿意参加辅导班。通过走访调查,尽管Y屯留守家庭比非留守家庭数量多,但许多家长表示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
4.农村辅导班的可行性。
如前文所述,为了探究开设辅导班在Y屯的可行性,本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免费开班和观察等手段,了解Y屯小学辅导班的市场需求,结合团队设计方案,认为辅导班在Y屯行得通。原因有下:
(1)有需求,有供给。
通过走访和发放问卷,20户家庭家长都表示愿意让子女参加辅导班,开班后回访10户参加辅导班的家长和学生,他们都支持辅导班开设。
在182份农村大学生返乡意向调查表中,74.25%的大学生有在农村开展有偿家教的意愿。
(2)第三方的支持。
假期辅导班不是以盈利为主的,但是开办的成本也是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有没有第三方的物质支持?能不能因地制宜地使用好公共资源为辅导班提供更好条件?本团队走访了村主任,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问:您觉得此项目可行吗?
答:可行。我们小山村,没有辅导老师……我们希望有老师假期引导小孩。
问:您觉得您可以为本项目提供什么帮助?
答:我们村有个文化室,里面有桌椅,可以提供给你们,我相信乡亲们也会同意的。
(3)辅导班的利。
一方面,辅导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能传道授业解惑,还能培养农村子弟的情感道德。另一方面,辅导班也是社会实践,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契机,对毕业大学生则是创业的道路;辅导班也是有偿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农村在校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4)引人市场的可能性。
辅导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物。市场是只无形的手,把辅导班资源都调配到了城镇。但现在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民的文化意识及农村大学生故乡情怀将会与市场有机结合,把教育资源引入农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完善文化建设。
五、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开设辅导班的建议
1.小班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团队在实践前设计了小班方案,但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也有个别辅导。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我们提倡小班教学。学生水平能力不一,难点不一样,这需要个别辅导。两者相结合,才能做得更好。
2.团队合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能制定更好的决策,辅导更多的科目。团队负责人以农村大学生为佳,在争取村民信任、获取一手信息资料、协调各方面有重大作用。
3.反馈。
反馈为实践提供参考,促使实践变得更完善。不仅寻求学生那里的反馈,还要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争取家长支持。
4.辅导内容要多元化。
尽管许多农村小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但是一味向其灌输知识,不仅会使其惘然于所学,还会导致其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辅导过程要渗透情感教育,有课业辅导还有兴趣辅导。
5.把辅导班看作公益实践。
在针对大学生的182份网上调查问卷中,我们提出了“你觉得农村大学生假期返乡进行有偿家教意义何在”的问题。
可知,经济利益并不是主要落脚点,多数大学生更看重有偿教育背后给他人及自己带来的可持续影响,把辅导班当作公益实践,利人利己。
六、结语
农村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凡勇昆,邬志辉,2013)”,人的现代化,绝不是恍惚终日玩手机看电视的人,也不是腰包鼓起来的人,而应该是有道德、有文化、有公民意识的人。各种农村教育投资应该与家庭教育投资有机结合,辅导班是农村教育的组成部分,为农村教育投资提供了契机,这何尝不是一次教育资源的整合分配呢?
辅导班是学校教学的延伸,其显现出的弊端遭到许多专家学者的批判,但其也显示蓬勃的生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意无意保留的一种市场与教育结合的现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面临着物质、文化冲击,培养下一代需要跟着学校教育这条大流走,也需要农村辅导班这条小流灌溉。
农村辅导班会像城镇那样弊端百现吗?可行吗?本团队相信随着各方不断努力,辅导班会如星星之火点燃我国农村大地,照亮农村儿童的假期生活。
参考文献:
[1]凡勇昆,邬志辉.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教育布局调整[J].教育研究,2013(7).
[2]李跃.农村假期辅导班现状调查[J].山东教育,2010.
[3]李智会.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影子教育的价值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
本文对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武术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在农村开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受经济、时间以及师资等因素影响,武术在当地开展并不普遍。因此建议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民群众对武术运动的认识,促使农村群众更好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关键词】 新农村;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建议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新农村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新农村体育正在蓬勃发展。基于这样的形势,武术运动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新农村人口中推行,以活跃农村的业余生活。本文拟探讨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的现状,更好的发挥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居民从事武术活动为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相关调查问卷, 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的多个村庄共发放问卷300份,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回收问卷285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为92%。
二、结果与分析
1、农民群众对武术的认知态度
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农民群众对武术的认知态度是武术能否在农村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所有被调查的村民中,有25.3%的群众不了解武术,而对武术有一般了解的有43.2%,可见当地农民群众对武术的认知度并不高。其中,对武术了解和有一般性了解的人群均表现出对武术开展持支持的态度。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农村如宋官屯镇、杏园村的群众对于开展武术运动的热情较高;而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堤岭村、林庄村的农民群众的热情较低,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对于大力开展武术活动的认知程度。
2、农民群众习练武术的观念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的群众习练武术的目的多样化,主要倾向于健身娱乐功能。通过调查了解到,过去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农村村民习武,侧重于武术的技击功能。但是,伴随着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活消费观念也逐渐转变。在所调查的村庄里,有25.2%的群众认为,人们在从事武术运动时,看重的已不仅是其技击功能,而更加注重武术的强身健体、消遣娱乐等功能。
3、农民群众习练武术的场地情况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习练武术的场所便利,具有较好条件。武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场地的要求较低,俗话说“拳打卧牛之地”,这也是武术在新农村开展的有利因素之一。根据对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体育设施情况的了解,体育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休闲区,这是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而目前练习武术者也以休闲区最多,其次是在居住所前后空地。
4、农民群众习练武术的形式及时间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中的居民由于受其固有生活习惯的影响,一般将锻炼的时间安排在早上(占67.4%),这符合农村人们的生活规律;也有在傍晚或晚上进行练习的。他们练习的时间具有较大随意性,主要安排在农闲时,故武术练习的延续性不强。这主要是农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束缚在农业或工作上,空闲时间少,没有更多精力参加健身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当地新农村的农民习练武术的习惯远不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打牌、打麻将等活动在农村比较普遍。
由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有所差异,而且由体育相关部门牵头举办的武术活动很少。此外,武术活动在农村的开展,缺乏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学习的途径主要是跟随民间习武者或当地部分中小学教师学习。所以,武术的练习主要以零散、自由为主。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中,尽管有的村设立了专门负责体育文化活动的文体服务中心,但是这些负责机构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和履行工作职责,只是零散的组织些类似扭秧歌的活动,从而影响了武术在新农村的良好开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目前,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农民对武术运动认知度不高,而在练习武术的人群中,其目的多样化,主要以健身娱乐为主。尽管适合开展武术活动和练习武术的场所条件较好,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练习形式呈现零散、随意性。与此同时,受经济条件和工作等因素的影响,练习武术主要集中于农闲时,缺乏延续性。
2、建议
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开展武术运动具有提高农民身体素质、重塑生活价值观、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对武术健身功能的宣传力度,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发挥其职能作用,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武术比赛和武术活动,以活动促发展,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并参与武术运动。
【参考文献】
[1] 王君.关于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12) 12-14.
[2] 余水清,何兵雄.湖北群众武术的认知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
[3] 李富刚,贾亮. 对农村居民开展武术活动重要性的探索.搏击·武术科学,2004(1).
[4] 侯广斌,侯安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问题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7(9).
[关键词]农业高校 农科类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意识
[作者简介]张玲(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河北 保定 071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72-02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农业人才的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农业高校每年有一大批农科类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提高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引导他们到新农村就业创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难题和缓解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双赢之举。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选取部分农科类本科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调查方法、对象和内容
1.调查方法。本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意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抽取了河北农业大学23个涉农本科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中药学、农村区域发展、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生态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农业水利工程。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男女性别比例与农业高校农科类学生的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符;其中各年级比例为一年级20%,二年级20%,三年级20%,四年级40%。
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大学生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态度等;二是调查大学生对于参加新农村建设希望得到哪些支持。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1.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普遍关注但了解程度不深。在调查“你是否关注新农村建设问题”时,86.37%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11.24%的学生选择“偶尔关注”,2.39%的学生选择“不关注”;在调查“你认为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了解吗”时,8.59%的学生选择“很了解”,78.8%的学生选择“大概明白”,12.61%的学生选择“不清楚”,这说明了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普遍关注,但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并不深刻。在调查“你是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三下乡’等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活动”时,82.14%的学生选择“是”,17.86%学生选择“否”;在调查“是否仔细了解过三支一扶、大学生基层村官等计划”时,20.86 %的学生选择了“很了解”,71.98 %的学生选择了“大概知道”,7.16%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说明了农科大学生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不够清楚,参与形式以短期社会实践为主。
2.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发展前景看好但参与意愿不强烈。在调查“你认为农村的发展前景怎样”时,27.4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好转”,10.77%的学生选择了“问题很难解决,前景不太乐观”,6.07%的学生选择了“很糟糕”,55.69%的学生选择了“一片大好”;在调查“你是否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时,28.97%的学生选择了“愿意”,27.61%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43.42%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在调查“你的家人对你毕业后投身新农村建设持何种态度”时,28.69%的学生选择了“支持”,61.69%的学生选择了“反对”,9.62%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在调查“你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时,54.19%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实践锻炼自己”,56.23%的学生选择了“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27.88%的学生选择了“个人理想,加入新农村建设”,82.34%的学生选择了“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16.22%的学生选择了“需要这些工作简历”,14.7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调查“你不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时,92.16 %的学生选择了“农村经济条件太差”,51.53%的学生选择了“家人不支持”,84.18 %的学生选择了“发展空间小”, 70.69 %的学生选择了“就业没有保障”,81.05%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农村有哪些就业机会”,39.0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这组数据说明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看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前景,但是在面临选择时,仅有28.97%的学生选择了“愿意服务新农村建设”,由此可见农科类大学生受经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自我择业基本利益化。
3.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对自身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信心不足。在调查“认为你应用专业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时,18.68 %的学生选择了“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取得很好的效果”,59.71 %的学生选择了“能结合专业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4.99 %的学生选择了“能发现一些问题,但无法解决”,6.7 %的学生选择了“无用武之地”;在调查“你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开设课目、课程结构与服务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吗”时,20.65%的学生选择了“十分密切”, 32.71%的学生选择了“不够密切”,38.79%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的关联”,7.85 %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清楚”。这组数据说明了农科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调查“你认为在参与建设新农村服务时,在专业能力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时,25.01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技能”,11.05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38.99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实践能力”,24.95 %的学生选择了“综合应用能力”;在调查“你认为在参与建设新农村服务时,在综合能力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时,90.45%的学生选择了“学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91.96 %的学生选择了“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89.91 %的学生选择了“掌握相关政策”,86.43 %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农村现状”;85.75%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动手能力”;67.28%的学生选择了“与农民交朋友,培养爱心”;76.68%的学生选择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79.55%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组织能力”。这组数据说明了农科大学生认为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前,自身需要在专业实践能力、服务三农意识、掌握相关政策等方面下功夫。
4.多种主客观因素阻碍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在调查“你认为影响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时,27.41%的学生选择了“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19.97%的学生选择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30.67%的学生选择了“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21.95%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在调查“如果你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你认为你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19.42%的学生选择了“缺乏知识和专业技能”,35.24%的学生选择了“物质条件艰苦”,15.06%的学生选择了“精神生活单调”,30.28%的学生选择了“个人价值不能实现”。这组数据说明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农科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5.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对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最大的鼓励。在调查“如果你投身新农村建设,你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为你们提供帮助”时,95.77 %的学生选择了“资金方面(创业资金、薪酬待遇)”,96.45%的学生选择了“社会保障方面(医疗、养老保险)”,95.16 %的学生选择了“技术方面”,96.73%的学生选择了“完善的政府政策”;75.1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调查“如果你愿意留在农村工作,那你会愿意留多长时间”时,39.4%的学生选择了“视工作情况而定”,27.26%的学生选择了“攒够经验或足够的创业基金就回城工作”,17.72%的学生选择了“愿意一辈子留在农村,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15.62%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在调查“如果你选择投身新农村建设,你首先会考虑哪种职业”时,65.92%的学生选择了“机关人员(村官等)”,19.77%的学生选择了“生产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14.31%的学生选择了“服务人员(教师、医生等)”;在调查“如果发起在校大学生支援农村建设,你更乐意接受哪一种鼓励政策”时,14.46 %的学生选择了“荣誉称号或精神鼓励”,20.51%的学生选择了“丰厚的薪水”, 36.06%的学生选择了“拥有就业优势”, 28.97%的学生选择了“考研或考公务员加分”。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农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最渴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受传统就业思想的限制,农科大学生仍将“铁饭碗”的机关岗位作为首选职业。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科类大学生对于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存在着认识不深刻、动机不纯洁、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主观问题,以及社会舆论引导不深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客观因素。要解决这一现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促使广大农科类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农业高校培养农业人才与新农村建设需求农业人才的无缝对接,良性互动。
1.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当前,新农村建设成功典范受到媒体关注较少,得不到充分的宣传,使得新农村建设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舆论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充分理解与认同;同时,农业高校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和深入宣传,大部分农业高校没有建立新农村建设宣传的长效机制,学生通过校内宣传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少之又少。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和高校宣传部门的作用,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一是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大“三农”政策解释力度,使学生了解农业政策和农村现状,同时要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深入报道和大力宣传,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高校应建立新农村建设宣传的长效机制,开辟专栏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政策进行宣传,同时,深入挖掘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成就的校友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增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
2.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首先应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1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大学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将会更加困难,特别是农科类学生的就业更是如此,而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鼓励引导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完美统一,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为新农村建设奋斗的重任。
3.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一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变化,掌握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的最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二是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比例,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批既懂专业理论,又具有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新方式与新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例如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开始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行“订单式”培养,较好地实现了“设立一个专业、面向一个产业、安置一批就业、发展一个行业”良性循环的办学目标。截止到目前,已为河北省农村培养了6000余名农民大学生。
4.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高校的投入力度,例如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大力支持,为农业高校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人才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要从完善针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的政策上下功夫,要加强保障性政策和鼓励政策的支持,让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学生无后顾之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等文件对“社会保险补贴、薪酬或生活补贴、参加有关社会保险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国家还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不仅可以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还可以提供社会金融政策支持,提供个人成长发展的培训等。
四、结语
提高农业高校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关系到新农村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农科类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因此,需要政府调动相关社会资源,以人才为本,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引导并指导农业高校农科类大学生主动扎根基层,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将农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谱写出美丽的新农村建设篇章。
[参考文献]
[1]郭丹,闵媛媛.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2]林佩云,谢韶锋,李敏,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参与“三下乡”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作为一位中学地理教师如何面对当今国家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去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素质,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认识到如何解决当前农村还存在的几个问题
1.农民问题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新型的农民,新型农村的建设进程将大大减缓。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崇尚科学、更新观念、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地理教学,让每个学生树立成为新型农民的意识,成为新型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养年青一代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后备力量。所以地理教学有义务把学生培养成新型的农民。
2.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们这里的农村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农业模式,农业效益仍然低下,所以,产业化结构调整非常必要而且紧迫。最近两年,随着人工工资的提高,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使农业发展的空间更大,政府应鼓励农民从事经济作物的生产。
另外,农村本来是蔬菜出产地,农村应向城市提供蔬菜,而我县最近几年的蔬菜却多数从外地调入,乡镇集市的反季节蔬菜反而从城市输入,从而导致一种反常现象,有时农村的蔬菜反而比城里贵。我县应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在全县发展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基地5到10个,不但满足我县城镇人口的蔬菜供给,而且还可向临近县市提供蔬菜,这样既有了较大的经济回报,又降低了市场菜价,还让人民群众吃到更新鲜的蔬菜。
3.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的问题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规模小,不适应使用机械技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4.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农村环境污染量多面广,不但损害了区域局部环境,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建设美好的村居环境。“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要开展农村环境教育。
二、让学生回到家里及社会里去根据以上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了解农村的形状
三、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办法
调查显示,对2006年中国的总体改革,只有8.36%的专家认为有重大突破;76.21%的专家认为总体上有所进展。
专家们的普遍看法为,当前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已经进入到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推进阶段,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改革新突破。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2006年改革进展不大,根源在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80.90%的专家认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最为关键的在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换言之,如果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取得突破,其他领域改革很难有实质性进展。同时,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作为改革攻坚的重大目标之一,已成为广泛共识。
调查还显示,78.93%的专家认为,推进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改革以GDP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更进一步,有74.16%的专家认为,GDP政绩观是导致当前各地投资规模过大的重要原因。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三大任务
大部分专家认为,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确立三大任务:一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从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看,52.30%的专家认为2006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没有进展,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58.99%的专家认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成为2007年改革的重点。主导转变为重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强化政府在建立公共服务体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三是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为重点,改善公共治理结构。
对于当前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方面的主要矛盾与问题,高达72.75%的专家认为,主要在于市场监管不力和过多干预并存。为此,从体制机制入手,整合当前各监管部门,成立综合监管机构,进一步提高政府市场监管能力和效率,应当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改革实践看,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等都很重要,机构改革也很重要。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在部门利益的诱导下,这些改革目标都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导致改革的扭曲变形。因此,需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安排,着力解决政府利益部门化的现象。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
调查结果表明,74.15%的专家认为,2006年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82.16%的专家则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的证券市场形势有了好转。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当前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因此,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金融业改革的重点。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采取综合经营的模式,金融监管体制面临重大挑战。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52.11%的专家认为是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农村的综合改革
对2006年的农村改革,专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5%的专家认为有重大突破63.22%的专家认为有所展。84.27%的专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已成为新阶段农村的突出矛盾。因此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应该是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随着农民工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建议在专家中形成共识。
专家认为,中国农民组织发展的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应当积极发展农民组织。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专家认为,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目前就业与再就业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判断就业与再就业形势时,92.96%的专家认为相当严峻。其中58.03%的专家认为,未来有恶化的趋势;34.93%的专家则认为未来会逐步好转。
一、乡村旅游(Agritourism)概念述评――对乡村旅游定义的再认识
乡村旅游是既悠久又新鲜的事物,当前,国内外对于乡村旅游的标准定义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NKI显示,国内第一次论及乡村旅游这一事物的是1990年凌申的《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文;第一次提出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是1992年杨旭的《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之后,马波(1994)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杜江(1999)指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刘德谦(2006)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乡村旅游的渊源后,分析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王志东(2013)进一步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农林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民俗民艺传承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消费人群,以领略乡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现代旅游方式。
综上,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重点集中于概念等基础理论、开发与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
时至今日,笔者结合以上“大家”的研究和当前的形势,将乡村旅游界定为:以乡村(城郊)地区良好的原真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适当开发和包装,以体验田园闲谈生活、农业生产劳作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为产品供应形式,主要面向城镇旅游消费者的一种旅游活动。一句话,乡村旅游提供给消费者的是基于乡村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载体构建起来的原真性乡土氛围。其“硬核”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消费活动,目前较为成熟的形式有: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体验、民俗村、古村落游等。
二、乡村旅游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我国目前还是农业大国,逐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在于: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多元的生产方式,有效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繁荣稳定;满足游客需求,实现旅游供给侧结构调整,有助于在我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制的大国实现和谐发展,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有效的桥梁作用;不断引发人们关于生态平衡、生命哲学的思考与实践,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寿光县域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一)寿光名片
寿光是全国百强县(市),闻名全国的蔬菜生产、流通基地,同时也是农圣故里,文宗之乡,海盐之都。经过创建,寿光市还拥有国家园林城市、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省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的荣誉。这些都为成功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寿光市现有的乡村旅游开展情况
寿光市依托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和现代高科技农业形成了品牌化的蔬菜旅游之路;依托现代化城镇建设打造出了新农村旅游之路;规划建设了寿北双王城生态旅游区,高端打造现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基本以农户个体为主,已运作较为常态的旅游形式有三元朱新农村(4A级旅游景区)、以佛教为代表的乡村宗教民俗游、弥河文化乡村旅游、果园采摘游、羊口镇滨海渔家乡村游、特色蔬菜强镇旅游、土法酿酒文化旅游、林海农业体验和观光游、现代科技农业体验游等。统计发现,寿光市乡村旅游远未形成气候,也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季节性特征鲜明,游客主要以少量当地城市居民为主。
四、寿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识别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技术进行问题攻关。第一步,梳理有关的文献与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参照;第二步,设计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查问卷,并有针对性地发放和回收,主要分为三类人群:利用大型节事活动(蔬菜科技博览会)对外来游客发放问卷;对当地居民(旅游消费者)发放问卷;对乡村旅游的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发放。调查问卷的设计使用李克特五级量化表进行,分值从“1”到“5”表示对于问题的认可程度依次递增。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20份,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为85%,有效问卷率为76%。最后一步是将回收的这些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M行资料汇总整理后提供给研究人员和专家,使用德尔菲技术进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识别和决策。经过进一步研究,列出了制约寿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10个因素。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进而分析在一个距离一线城市较远的县级市发展乡村旅游,在没有经过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的情况下,寿光市乡村旅游的开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发展思路不清,定位不准
乡村旅游各方利益主体并没有达成高度一致的意见,更没有将这一良好的经济载体与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藕合起来,导致资源整合优势得不到发挥,产品缺乏特色,难以形成品牌。
(二)产品庸俗化,缺少品牌价值体系的支撑,缺乏竞争力
寿光市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普遍缺乏高端上档次的品牌产品,产品市场定位不够鲜明,没有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开发出创新性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此外,因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产品不够系统,始终在庸俗化的中低端层次徘徊。寿光有农圣(贾思勰)、文圣(仓颉)、盐圣(夙沙氏)著名的“三圣”文化,但没有深度利用和开发,发展后劲不足。
(三)市场开发滞后,宣传营销工作成为发展障碍
调查显示,寿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开展力度不够,营销宣传财政投入不足,没有制定和维护中长期的规划,保护并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基本局限于满足现有区域内的发展,导致寿光市乡村旅游产品无法走出去,发展得更远。大部分的客源来自于县域内,中远程的消费市场份额很少,更谈不上拓展,具体情况可见图1。
(四)乡村旅游经营与服务欠规范,管理水平较低
寿光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行业规范,特别是对于一些未形成规模的产品形式来说,普遍没有标准化的工作要求。主要表现为:经营机制缺乏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对客服务质量低,语言交流、服务标准、硬件设施功能不够完善;旅游纠纷的处理机制不完善,与周边区域以及乡村旅游的发达的北京、台湾等地区相差甚远,基本处于一种自发式经营的状态,离合作社式的、行业协会式的集约化发展道路还很远。
(以上数据根据寿光市旅游门户网站数据整理)
(五)乡村旅游发展投入不足
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靠经营者自己的经济投入,观望着虽有发展意向,但因财政资金的匮乏止步不前;政府层面的投入不够重视,没有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为乡村旅游的开展创造条件,特别是缺少宏观的规划和指导,很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项目无法按时上马,损害了寿光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利益。
五、寿光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创新对策
(一)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目前,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发展内涵不够、发展档次偏低、特色竞争力差等问题,县域乡村旅游的地开展一定要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积极主动地寻求特色,结合当地的原生态乡村文化,适当开发与包装,具体所来就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市场竞争优势,规避短板,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来传承并发展当地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势资源蔬菜,从新农村建设、渔家资源开发、蔬菜高科技等模块进行一次华丽转身,继而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在这条路上实现长远发展。通过发展度假休闲农场、农庄、庄园、民宿等多种形式打造真正的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经过调研,寿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围绕弥河、湿地、滨海、蔬菜、民俗五种资源制定现代田园度假休闲+齐鲁淳厚民俗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二)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种高端的旅游和度假消费模式。要学习欧洲、台湾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从政府层面重视起来,积极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能量,以创建精品工程为目标,以发展“三圣”文化为平台,进行广泛论证,探索出助推寿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可以蔬菜科技博览会和三元朱新农村建设项目为龙头,打造系统化的品牌产品服务,发展寿光境内的传统草编、泥塑花盆、制盐、苹果树种植等一大批适合乡村旅游开展的项目,建设韭菜之乡、胡萝卜之乡、丝瓜之乡、苹果之乡、甜瓜之乡、渔盐之乡、湿地之乡等一批特色强镇,注册产品商标,以点带面,逐步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实现全域旅游视野下的品牌发展模式。
(三)紧密依托蔬菜文化和蔬菜资源开拓中远程市场,做好市场营销
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构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寿光市的蔬菜资源已经闻名全国。但“蔬菜”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还处于磨合阶段,应采取采摘体验向现代农场模式的转变。同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每年拿出不低于乡村旅游总收入20%的费用用于宣传和市场开发,将寿光市包装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的休闲度假农场庄园。进行市场分析,做好市场营销规划,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中远程市场,利用已经成功举办多届的菜博会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利用寿光市的城市名片拓展国内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周边区域市场的高端消费人群。
(四)规范管理,打造宜居宜游的软环境
健全管理组织和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管理、农村改厨改厕工程、景观打造、产品生a、旅游上层设施配套、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线设计、导游服务优质化等必要的乡村旅游条件方面,解决可进入性差、卫生不达标、设备功能不健全、接待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寿光现代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修旧如旧、复原维护等多种方式实现寿光乡村地区独有的旅游事物,并结合乡村旅游这一现代化的传承方式实现两者的有机耦合,这样不仅能够搞好乡村旅游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还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五)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运作,壮大发展的资金后盾
一、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自去年来,我们xx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实施的道士塘、越溪、南庄、山上应村四个村中二个整治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其余两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创建的大林、小林、下盘三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创建工作。回顾一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越溪乡成立了由乡长马贤茂担任组长的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8个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三)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的8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全乡投入专项资金464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52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45处,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装路灯116盏,新增绿化面积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乡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下田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三、存在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几点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关键词:自学考试;调查;新农村建设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以其开放、灵活、投资少、效益高、质量可靠等优点受到广大农村从业人员的欢迎。自学考试向农村拓展虽然在局部结出了丰硕果实,但总揽全局,农村自学考试工作依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一个薄弱点,除少数省发展显著外,绝大多数省进展缓慢。本文通过对调查对象自身情况、自考动机、自考专业内容设置等因素的调查研究,探索山东省农村自学考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自学考试在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中更好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参考,以便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身在农村的人员,其中包括教师、农业管理人员、务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课题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随机调查,并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访谈。2011年5月—2012年1月,课题组利用节假日到山东省各地市的部分乡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627份,有效问卷540份,回收率达78.4%,有效率达86.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年龄状况。16~26岁的占到了调查人群的63.1%,另外,27~37岁的22.2%、38~48岁10.7%,说明对自考感兴趣的以青年为主。
2.婚姻与性别差异。未婚的62.4%,明显高于已婚的37.6%,这主要可能是结婚前的时间更充裕;男性60.7%,比女性39.3%要高一些。可能由于男性的工作各方面压力更大一些,而女性工作后、特别是结婚后因照顾孩子等家庭方面的压力大一些,很多人没有时间准备考试。
3.从事职业类型。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2.4%、3.7%、5.6%,明显低于务农人员的17.8%,以及其他农村从业人员的60.6%。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行业的工作相对稳定、压力较小,而其他农村从业人员对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更加迫切。
4.参加自考前后的学历。参加自考前的学历中高中与大专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5.4%、28.3%,大专及以下学历共占94.3%,本科与研究生只占5.8%。说明大专及以下学历人群参加自考的愿望更强烈。自考后取得的学历以本科为主(占39.8%),说明本科是参加自考人群最希望获得的学历。这也可以从一个方面解释为什么本科以上人员参加自考的比例少。
(二)参加自考的动机和对待自考的心态
1.参加自考的动机。为了应对竞争、调动工作、谋取好的职位在被调查者中所占比例最高,占46.9%;其次是充实自我,提高知识水平,以及社会形势所迫与提高工作技能。说明当前人们的竞争、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比较大,也反映了社会对学历还是比较看重的。
2.对待自考的心态。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人对自考的心态需要调整和端正:44.8%的受调查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考着玩”的也占到了15%;认为自己自制力很强、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占15.2%、34.3%、38.3%、12.2%;同一门考试连续几次通不过时,选择“会坚持到通过为止”的占33.7%、“放弃”的占19.1%、“可能还会努力尝试”的占47.2%。
(三)考生对农村自学考试情况的了解与评价
1.自考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致使很多人对于自考的政策、考试组织等情况不了解。例如前几年每年组织2次考试,近几年以来每年组织4次,而选择2次、4次的分别占41.3%、28.7%。,认为1次与3次的分别为13.9%、16.1%,这说明还有30%的人压根就不了解。觉得自考报名及考试非常方便或方便的加起来只有4.3%,而绝大多数人(57.8%)认为一般,有14.8%的人认为不方便。
2.人们对自考的作用及评价客观上反映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尽管认为自考对就业帮助很大或较大的累积40.2%,多数人认为自考对个人就业的帮助一般,甚至较小或没有帮助;认为目前自考开设的专业“很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仅占7.4%,认为“不符合”的却有20.2%;认为专业设置“非常合理”的也只有8.1%,选择“很不合理”的占到10.6%;对自考教材的评价也不高,33.1%的人认为偏重理论、应用性差,19.4%的人认为内容陈旧,与实际脱节,只有22.2%的人觉得还可以。这几方面说明专业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需要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农村实际情况需求。
(四)自学考试助学辅导情况
农村自考助学辅导工作很薄弱,调查人群中参加过脱产助学辅导的占5.7%、业余助学辅导的占28.1%,而没参加过自考助学辅导的占66.1%,也就是说受调查者中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自考助学辅导,完全靠自学准备考试。平时主要依靠的学习资料主要以自考教材及相关辅导材料为主,占到了38.0%;通过网络获得资料所占比例也比较高,达到了27.8%,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对广大自考者来说提供了很多便利。
(五)农村自学考试工作调整方向与前景
1.自考在农村的推广、调整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比如,33.0%的人希望开设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25.7%的人希望开设有关新知识、技能与信息的课程,21.5%的人希望开设与农业知识、技术相关的课程。在“觉得当前社会学历文凭与职业技能证书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中,认为文凭更重要的占6.9%,认为技能证书更重要的占21.1%,而认为两者都重要的占到了65.7%。绝大多数的受调查者认为技能与学历都很重要,也从一个反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之一。
2.只有积极面对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更多的人对自学考试充满信心。对自学考试在农村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的占14.8%,“一般情况”的占52.4%,“不太看好”的占22.8%,“前景渺茫”的占10.0%;24.1%的人认为目前农村中的民主法制建设情况很好,民主普及、法制健全,35.9%的人认为一般,24.1%的人认为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不公正现象,14.3%的人认为很差;43.0%的人认为自考应该能做作为一种促进农村民主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32.0%的人认为不好说,13.1%的人认为作用很小。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自考在农村的开展工作任重道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考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考试内容等与农村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同时,有关部门重视、宣传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课程培训和指导(包括心理疏导),致使自考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不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调整或增设符合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农村从业人员需求的专业,并对开设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调整;平衡资源,增加农村的辅导机构设置,加强对报考人员的辅导、教育与管理;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与人社部门等其他单位的合作交流,提高自考毕业生的社会认可程度;同时增加投入,为考生建立更好的激励与保障措施。
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就可以更快的推动自学考试在农村的开展,并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延华,刘志敏,刘希,范馨予.山东省自学考试毕业生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C].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学考试分会年会,2006:442-449.
[2]廖静涛,万嵩,吕明.农村自学考试培养对象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8):191-192.
[论文摘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片安徽部分农村的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初级阶段农村信息传播障碍,并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农村信息传播机制的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目标,农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新农村建设的初级阶段,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选取了农村信息消费这个角度,走访了安徽省50多个行政村,运用调查问卷和个案调查方法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等问题进行了调研,本文基于调研结果对农村居民信息传播现状及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信息传播机制的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传播现状
(一)农村居民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新农村建设中,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拓宽农民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图书下乡,开办村级阅览室,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以及电脑等“家电下乡”活动。wWW.133229.Com但由于农民实际经济状况、各地政府的执行力度等因素制约,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初级阶段,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传统的电视和与亲朋的交往,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而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府机构和网络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与农村居民需求信息不匹配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以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不再像以前一样信息闭塞。然而,面对当今爆炸的信息,真正对农民生产经营有用的信息并不多,大众媒介提供的大多是娱乐信息。在调查中认为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对他们用处很少和几乎没帮助的占到48.32%,有很大帮助的只占到7.87%。
二、制约农村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尽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始终强调信息在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但效果并不明显,从调查情况看.农民仍然处于信息贫乏的状态。如表3所示.有43.60%的农民认为自己信息拥有较缺乏,34.83%的农民认为自己的信息拥有状况为一般,另有4.04%农民信息贫乏;只有不到20%的农民认为自己拥有信息较富有或富有。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农村信息传播机制不够完善,信息传播遇到很多障碍。
信息传播要经历信源、信道、信宿三个阶段,其中任何一阶段遇到障碍都将影响到农村信息的传播。在当前新农村建设阶段,政府只将重点放在了信息传播渠道(信道)的构建上,而忽视了信息的受者和传者这两大关键因素。这导致农村信息传播受阻,信息资源严重浪费,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信息传播遇到的障碍具体如下。
(一)居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素养较低
在调查的人群中初中文化占32.3%,初中以下文化占49.4%,而高中及以上文化只占18.3%,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很多农民即使拥有了信息基础设施也不能有效利用。另外,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许多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够,他们大多数只是凭经验生产,对获取的信息无法辨别真伪。信息受者的文化水平和信息素养不高是导致农村信息传播受阻的根本原因。
(二)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先后实施了“三电合一”“村村通”工程等,我省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电话、电视的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有的家庭都已装上了有线电视并且配置了电脑,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线电视的覆盖率不到1%,电脑也只有少数个体户或农业专业生产者拥有,即使是部分个体户拥有了电脑等现代化信息资源,他们也很少用这些资源来获取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而是用它们作为日常结算工具或娱乐工具,这主要是因为与之相配套的基础实施如网络、通信设施不健全造成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已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信息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同时还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信息人才,他们分布在信息传播的每一个阶段,信息能否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农民取决于信息人才是否充分。在调查的大多数乡镇,农民们普遍反映没有专门的农业科技宣传、指导人员下乡向他们宣传农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政府网站上也没有专门的农业类型的网站,即使有更新速度也非常的缓慢。当地政府向我们反映,由于农业效益低,待遇比较低,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不够等原因,很多优秀的it人才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有的信息人才甚至流人到二三产业,导致了农村基层信息人才的缺乏。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在加大基础设施投人的同时相应的信息人才未能满足,导致信息不能有效的传达给农民。
(四)信息传播失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媒介为了追求经济利润,将信息的受众群体定位在城市的富裕阶层,它们更多的提供娱乐类型的节目,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很少能关注到农业类型的节目,他们每天花在电视、广播上的时间都用来观看电视剧、广告以及一些与农业不相关的新闻节目。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与农民需要的信息失衡导致了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也阻碍了有用信息的有效传递。
三、优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传播机制的措施
(一)提高农民信息素养,培养信息人才
首先,政府可以组织专门人员深人农村,通过讲座、宣传、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农民认识到信息对农业生产、个体经营的重要性;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该把农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这不仅符合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也是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再次,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通过采取农民职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重点培养农村“精英”“能人”等措施帮助农村培养信息人才。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们调查的乡镇,电视的覆盖率已经很高,但大多数家庭的电视都是无线的。主要因为农村农户比较分散,交通不便造成有线电视的成本过高,电信公司不愿意向农村铺设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收费相对与城市偏高,农民也不愿意高价接人有线电视,双方僵持导致农村居民家庭始终未能接人有线电视。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从长远看,这将是一种可以使农民、企业同时获益的“双底”举措。另外,面对农民没书读的情况,政府建立乡镇图书馆,为农民们获取农业知识提供方便。
(三)构建多种媒体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技术平台
我省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构建多种媒体互联互通的信息技术平台是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进一步或更高层次信息服务的基础。这就要求信息传输的媒介从传统的纸张向电视,广播,电脑等现代传输手段转变,在此基础上构建多种媒体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技术平台,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
(四)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信息消费法律法规
调查发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相应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却没能跟上,成为制约农村信息传播的“瓶颈”。完善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的责任体系、人员体系和机构体系,明确政府责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健全农村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信息传播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以此实现农村信息的高效、稳定、可持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