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信息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但经营成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缺乏必要了解。
2,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以小搏大”,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为主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洽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展示着过去辉煌的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此时投资者也往往受财务报表的蒙蔽而遭受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试问,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内,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怎样大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450亿一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
除以上几点外,财务报告还有其它几点局限性,譬如它只能列示以货币表现的项目,经常把重点放在法律形式上而不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上等等。、综上所述,种种局限性的成因可分为两种:一是由财务报告本身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一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赖以发挥作用的条件有所变化,使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下降。对于前者,我们不应过分指责,相反的,应考虑用其它方式宋弥补。我们考虑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应怎样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使其逐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未来财务报告模式
为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报告应考虑到投资大众的广泛信息需求,将企业经营面临的机遇、风险、前景、背景等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出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做相应改进,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1.财务报表的改进
(1)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
前文已列示了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末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但就短期来看,由于可靠性等原因,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2)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更多增加分部信息
跨国经营的大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及分支机构都比较复杂,提供分部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分部报告的目标是:就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供多种标准的补充信息,因此分部信息是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机会和风险的重要依据。有关分部信息的确认与披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改进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4)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将日趋增加
前文中指出许多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非财务因素无法披露,类似的这种信息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财务报表的复杂化,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某些必要的说明又必须加以补充,所以要在附注中说明。另外,还有一些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等内容将更多的扩充到表外的附注中去,以便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多地获知企业各方面的信息。
2.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财务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不仅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有时也为某些别有动机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人们迫切要求及时获得可靠的信息,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手工的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相可靠性。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后,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都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使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情况及其它主要事项,虽然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给传统财务会计及报告理论带来冲击,但相信它是会计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很不规范。在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仍稍显滞后。财务报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应特别注重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这也是我国目前“财务披露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一个方面。
1,协调各项会计政策,规范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规定可谓政出多门,关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有两个部门来制定:财政部和证监会。前者通过会计准则及具体准则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后者主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和《财务报表附注指南》进行规范。两者尽管分工较默契,但协调性不够。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使各项会计政策协调起来,以便更好的指导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准则制定工作
我国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准则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会计改革和财务报告的改进都需要具体准则的尽快出台。而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定位和具体内容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完善
3,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审计鉴证作用
充分发挥审计的签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对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的规范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菲·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2)
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虽然不是组成财务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其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对企业的潜力、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会计信息披露缺陷得到弥补,对人们判断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信息披露
不同的人群对企业的运行有着不同的诉求,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财务报告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管理利益回报的主要依据。因此,人们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越来越重视。
一、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内部控制,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监控活动。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的运行效果,以及财务报告信息的准确性。依据分析,不难发现构成内部控制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主要目的都是使企业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内部控制披露信息,需要以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和董事会的评价作为基础,从而获取到企业内部领导层的控制信息和数据,对内部控制的设计的和执行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制定出最佳的内部控制和执行方案。企业的管理者在完成相应的评估工作后,需要完成两份报告,一份报告交给会计事务所,另一份报告则需要交给信息需求者和投资者。而实际上,将财务评估报告对外公开,就是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的一种具体表现。国外,许多学者对内部控制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的努力,研究者确定,企业需要定期的公布内部控制报告,这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上市公司,更加要定期的做好内部控制报告,好的内部控制信息被披露,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如果内部控制披露不足,会引起投资的怀疑,增加审计事务所风险,同时还可能因为披露问题,导致财务信息出现不准确情况。例如,盈余管理出现问题,计算利润出现错误,这些都会对财务报告质量造成影响。
二、内部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的关系
(一)内部信息披露,可以提高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统计表明,通过内部控制发现的违规行为高达15%,由此可见通过内部控制,对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着重要影响。
(二)内部控制是优秀财务报告产生的基础
制定一套合理的内控制度,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有着积极影响。依据目前会计制度,确保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只有优秀的内部控制,才能使财务报告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满足企业的使用标准。
(三)内部控制信息与财务报告质量是互动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能是管理者自愿执行的,也可能是被迫的。管理者自愿对内部信息进行披露,表面管理者对财务报告质量信心十足,确信公司的发展并不会受到财务报告的影响。如果,内部信息的披露是被动的,则表明财务报告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三、分析影响内部控制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
(一)影响内部控制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
受资本市场、经济市场、时段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相关的结论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不难发现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企业治理结构变量,其中主要涉及到内容有高管、股东等,企业中的变量主要有股东股份、董事会结构、审计机构等共同组成。企业内部环境以及其他变量影响,例如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经营情况、企业所属的行业、内部资源、企业规模等。财务指标变量,主要涉及到的细节变量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发展速度、企业的经营能力以及财务部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到的杠杆作用等。
(二)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
总的来说,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和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治理结构变量。例如,财务人员状况、股东持股状况、审计财务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等。企业内部的环境以及其它变量,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企业的属性。例如企业的规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复杂程度、企业的上市情况等。经营变量。例如,企业的盈利能力、预盈利目标、企业的营销力度以及财务杠杆等。
(三)优秀的财务报告需要内部控制的支持
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制定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当依据会计制度,确保会计政策在问题处理上的一致性,建立合理的内控制度,例如,职务轮换、员工技术考核、道德培训制度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四、消除内控缺陷,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一)健全法律,加大惩处力度
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使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能够得到消除。需要从立法角度,对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进行完善,从而使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在执行上则要违法必究,只有具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才能使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被消除,使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报告质量得到提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部门的企业的管理层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里,知法犯法,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财务报告的制作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针对企业管理层知法犯法的情况,应当加强惩处力度,对于违法相关法律制度的行为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予以一定的处罚,情况严重时,要追求其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严惩,让上市企业的管理层更加清楚提高虚假财务报告信息的需要承当的法律责任,以及面临的赔偿要远高于提高虚假财务报告获取的收益。我国上市企业,应当加强针对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制定,同时应当在企业内部监理一套独立的、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同时要建立内部审计准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如果情况理想,甚至可以消除内部控制缺陷,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制度
上司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要想使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得到提高,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其中包括:业绩评价、职务轮换员工技术考核以及对员工的道德进行培训等相关制度,从而通过人为对企业的内部进行控制。此外,还应当明确上市企业中的财务人员与管理人员所有承当的法律责任,提高其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从而提高财务报告中涉及到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上市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还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报告,对内部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完善,特别是要针对外部信息的披露制度,需要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外一些上市企业的运行的成功经验进行合理借鉴,以有效性、充分性、及时性为基准,创造一套信息披露制度与企业的财务报告情况相符。在上市企业运行过程中,只有严格的要求与规范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才能使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确保企业的合理运营。
五、结束语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会对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直接影响,加强对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失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消除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能够使财务报告的质量的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邓贵云 单位: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寿昌,杨雄胜.内部控制报告、财务报告质量与信息不对称——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0
[2]杨胜娣.探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J].财经界(学术版),2015
[3]徐虹,林钟高,韦慧玲.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对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的影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
摘要:本文介绍了XBRL 网络财务报告,并分析其技术特点及优势,然后总结并梳理了XBRL 网络财务报告对财务信息质量影响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相关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为XBRL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XBRL;信息质量;网络财务报告
一、信息需求、XBRL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过滤问题愈发凸显。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否方便、及时的找到所需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Reporting Language,以下简称XBRL)应运而生。从不同的角度,XBRL有不同的定义。从商业角度来看,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 是一种关于对财务和商业报告数据进行及时、准确、高效和经济的存储、处理和重制以及交流的、开放性的不局限于特定操作平台的国际标准。
由于XBRL具有准确的财务数据录入、无须重复键入财务数据、快速精确地搜索信息、良好的动态分析功能、可扩展标记等优点。因此, 基于XBRL技术的财务报告不仅能降低公司编制与财务报告的成本, 还能提高投资者或财务分析人员获得信息的准确性,还是支持公司财务创新的有力工具。
XBRL 是专门用于财务信息报告的语言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财务信息添加标签,不仅能对数字进行标记,而且还可以对文字信息标记。XBRL 使计算机也能读懂会计信息,不仅使信息使用者快速、准确的找到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做信息的对比分析、信息格式的直接转换等操作,XBRL 使会计信息无需二次输入,极大的减少了再次输入的错误风险。
基于以上优点,XBRL 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受到各国重视,各国监管机构都在大力研发和推广XBRL。2000年美国第一份XBRL财务报告规范(XBRL V1.0)及分类标准。随后,国际和UK 版XBRL 网络报告规范相继实施。为更好的推动XBRL 发展,XBRL 指导委员会成立了XBRL国际组织。XBRL在各国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目前要求以XBRL格式报送财务报表的监管机构有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联邦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以及中国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
早在2002 年5 月,中国证监会在研究上市公司电子化信息披露问题时,就将XBRL选定为上市公司电子化披露的格式标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于2004 年开始实施XBRL网络财务报告,目前已实现沪深所有上市公司季报、中报、年报摘要和全文报送中应用XBRL。中国证监会也于2008 年启动基金信息披露XBRL项目,目前所有基金管理公司的财务信息都采用XBRL格式披露。财政部于2008年组织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国资委、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和XBRL 中国地区组织;于2010 年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自2011年起,财政部组织开展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工作,目前全国已有205家大型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2014年实施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二、国外XBRL信息质量的研究
在XBRL理论及价值优势研究方面,国外许多学者已经对XBRL 在应用角度展开了比较全面的研究。Branson(2002)认为,商业机构通过基于XBRL报告可以满足多个政府监管机构对报告的各种要求,节约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Bovee 等(2002)认为,公司为避免股价的大幅波动,要定期公布各式财务报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而XBRL能够为企业解决这种定期公布报表的弊端。Kernan(2004)研究发现,XBRL应用的主要优势在于可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及其能够加快信息的可获得性,从而进一步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为其运营节约了交易成本。Abdolmohammadi(2002)等人的研究表明,基于XBRL提供的信息数据将会作为商业信息的主要来源,XBRL 的出现使得公司之间交换商业信息具备可行性和高效性,并且可同时披露基于不同财务系统报告的信息,这将为决策者及时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及更相关的信息。Hodge 等(2004)发现,XBRL的运用有助于提高使用者获取信息与整合信息的能力。Kennedy和Frank Hodge (2002)、Hodge 等(2004)、Debreceny 等(2005)都不同程度的认为,XBRL 作为Internet 时代的财务报告语言有助于提高投资者使用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便捷性与透明度,同时还能提升投资决策效率。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外的学者也从XBRL 财务报告分类的经济后果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Lambert 等(2007)、Marlene Plumlee 等(2009)研究表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通过对企业资本成本所产生影响,进而与企业价值发生联系。Hunton(2003)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更有利于提高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的效率,从而大大降低成本。CharlesE Davis、Whit P Keuer 和Curits Clements(2002)通过研究认为,XBRL 的使用可以减少信息交流、传递的各项费用,并且XBRL 为财务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信息准备、信息发行、信息提取和交换提供了重要框架。Ronald(2008)研究发现,早期采用XBRL披露财务信息的公司在公司治理和业绩方面显著优于没有采用的公司,这为早期SEC 采用XBRL 自愿披露计划提供了经验证据。
国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表明,XBRL 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三、国内XBRL信息质量研究综述
国内在XBRL领域研究的知名学者有欧阳电平、张天西、吴忠生、黄长胤、高锦萍等。目前,国内关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规范研究居多,而实证研究极少;关于XBRL 报告标准及规范的研究较多,而研究XBRL 网络财务报告作用的文献较少。
XBRL 在我国发展初期,学者们多数基于XBRL 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介绍并推广XBRL。学者们主要对XBRL 原理和技术做详细的介绍,然后分析XBRL 将对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披露产生的影响。例如,杨松令(2001)介绍了XBRL,并认为XBRL 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编制效率和财务信息的利用价值,降低会计信息处理的成本。沈颖玲(2002)介绍了XBRL 技术优势,认为XBRL 网络财务报告能够降低重复输入带来的信息错误风险和信息成本,信息使用者也能快速准确的取得财务信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潘琰(2003)介绍说XBRL网络财务报告能够提高信息透明度、可比度和规范性。刘炳奇(2003)认为XBRL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营业报告和财务报告的效率和准确性,解放了会计人员的繁重工作,使相关人员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数据价值和交易本身上。李福玲等(2006)研究认为运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降低财务信息的处理及报告成本、财务信息用户费用等方面有重大作用,同时财务信息透明度更高,信息共享的程度更高。
关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证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思路开展。一是自愿实施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司有哪些特征。如何玉、张天西(2005)从公司的股权结构、规模、业绩、治理层特征、审计特征、行业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行业特征与自愿实施网络财务报表显著相关,IT行业的公司更愿意实施网络财务报告。其后,黄长胤、张天西(2011)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了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行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信息披露的确差异显著。曹慧(2012)使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了2003 年首次采用XBRL 披露财务报告的公司特征,结果表明自愿采用XBRL 披露财务报告与公司规模、业绩正相关,与资产结构负相关的结论。袁放建(2013)研究表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XBRL 网络财务报告有显著影响。
第二个思路是XBRL 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公司价值、成本以及绩效水平的影响。如雷蕾(2011)基于事件研究法,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时点,公司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CAR)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度量,证明了XBRL网络财务报告能够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袁放建(2013)通过构建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指数,度量公司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使用水平,进而评价其对信息质量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XBRL 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指数越高,则信息质量和公司价值越高。曾建光(2013)则研究了基金市场上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实施对成本与绩效的影响,证明了实施XBRL 网络财务报告明显的降低开放式基金的成本,显著提高了基金绩效。
四、XBRL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监管机构推广XBRL 的一系列举措表明,XBRL 网络财务报告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取代现有的财务报告格式,成为财务信息的主流格式。目前关于XBRL 与信息质量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实证研究中采用的事件研究法并没有排除企业PDF 版财务报告的影响,其得出的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此外,上市公司的XBRL 版财务报告和PDF 版财务报告可查询时间并非完全一致,以PDF 版财务报告披露时间为基准的时间窗口也是不准确的。一些学者使用虚拟变量(是否实施XBRL 网络财务报告)作为解释变量,这只适合XBRL推广初期,目前所用上市公司都已披露XBRL 网络财务报告,这种研究方法已不再适用。因此,XBRL 网络财务报告的实施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松年,沈颖玲.网络财务报告的技术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1(8).
[2]潘琰.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及其对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2003(1).
【关键词】建筑;财务报告;合并业务;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持产业之一,对市场有着拉动内需和消费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和多地区逐步上市,合并财务报告越来越重要,报送对象多,披露信息繁琐复杂的传统财务报告编制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及时性和质量方面的要求,而信息化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编制手段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现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
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财务报告概念体系,只是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一些基本的内容做了要求,但是在建筑企业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会计信息的质量需求存在缺陷。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两个基本要求,协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相关性是指投资者能够用来评价建筑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可靠的信息是指不会被管理当局操纵的准确信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公允价值的运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取得公允价值,这给管理当局带来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而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矛盾。
2、企业信息化的初期,建筑企业财务报表使用了多套处理报表的软件,虽然这些报表处理工具和软件在企业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是有较大的局限性,没有形成统一的集中报表管理平台。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较多,各个单位分布区域较广,硬件网络环境各不相同,数据的收集、汇总、合并周期较长,而且随着组织机构的快速扩张,企业现有的单机类的报表软件难以支持复杂的报表业务需求,从而导致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较高。而且现有的财务核算软件虽然有报表模块,也只能勉强应对简单的报表应用,汇总合并的效率低,对于网络环境差的项目部填报并没有完善的解决办法。
3、合并报表编制问题。合并报表的编制与单户报表有很大的差异,合并报表是在母公司和所有的子公司的财务报告汇总的基础上,采集内部交易、往来、投资等事项资料,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录入工作底稿,得到合作报表。建筑企业传统的合并报表编制所有的工作集中在母公司,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对账需要母公司的确认通知,这种方式限制了子公司的主动参与,不能减轻母公司的对账工作量,这将需要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手段改变。企业集体复杂繁琐的股权结构和快速的并购,股权投资中的间接投资、交叉投资等,对于普通的财务编制来说有点困难,因此进行一些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的修改,就需要重新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急需改变的。
4、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充分。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营风险的多重性,使得充分披露的原则成为未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要求财务报告体系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这一要求在现行的建筑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不能很好的满足,其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经济事项多重多样,全部反映在财务报告当中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新型业务的不断发展,需要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因为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制度准则的制定明显滞后,传统通用的财务报告形式不能及时满足更新的披露要求;其次,相关制度准则中对于企业关于财务报告中应该披露的信息的规定和解释不够明确,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多半属于自愿性披露,企业处于保密和竞争的目的,不会主动披露一些对企业有不利影响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市场需要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
二、建筑财务报告信息化的变革是时代趋势所需
网络的应用使企业的信息化取得飞速的发展。建筑企业通过互联网集中数据的处理,有可能解决建筑企业财务报表采集、审核、汇总、合并、上市信息披露等需求。
1、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应当进行集中的管理,而分散的数据没有办法进行监控管理,只能把数据集中起来,进行报送情况管理,从而进一步进行单位对标分析等。数据集中管理并不是所有企业数据会被所有人使用,这个平台应该提供针对的单位、岗位,从而进行权限的划分控制。网络条件的优化可以使集中数据管理成为可能,企业编报审核员可以通过浏览器和客户端等形式通过身份验证登录系统,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制。财务报告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基础报告体系,能满足A股、H股信息披露的需要,还能自动生成财政部月度快报、年度决算报告等。
2、财务报告工具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应当能进行灵活快速的报表格式定义、钩稽关系定义、打印输出定义等,如果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信息披露要求不断改革的环境下,传统的财务报告工具平台不能做出迅速的调整,那么将导致不能及时的要求下级企业填报,这个基本要求没有得到及时保证,其他所有的集中管理优势就将不会存在。
3、财务报告工具应该能快速的审核、汇总,进行各级次母公司企业的报表合并,通过采集内部的事项资料,利用数据集中的特点,提供方便的对账功能,提高子公司在合并报表编制中的主动性,减轻母公司的汇总和对账压力。从中国建筑总公司的实践来看,Excel工具处理表格数据的灵活性很强大,但是审核处理多文件复杂表格式的汇总是极难处理的。传统的报表格式非常复杂,固定格式、浮动格式、固定浮动混合格式,数据内容汇总方式各不相同,需要专业的汇总工具才可以准确的向上传递。财务报告报表间的运算关系、错误性审核、合理性审核等等关系不正确的报表,应该及时的作出调整。
4、财务报告工具应该可以进行离线填报,而且还可以与在线系统交互,不仅可以用在线系统的格式、审核、汇总等功能,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
5、选择网络信息化先进的软件。例如:中国建筑选择了应用久其软件,中国建筑财务报表管理系统在应用后,有效的提高了报表的填报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统一了合并报表编制的流程,减少了各个内部之间交易往来的核对工作量,同时缩短了总公司报表的会审时间,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力。
三、结语: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企业财务报告系统作为一种处理信息有利用信息的管理活动,也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运用,对建筑企业财务报告方式的改进将是必然的,财务报告的体系的改进不仅仅是纯技术性的过程,它涉及到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者等,需要共同的努力。而建筑企业的财务报告与合并业务应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满足财务信息数据准确、采集、传递、汇总、合并、审核、分析等的快捷,实现上级管理部门信息报送、国内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香.未来财务报告特征[J].财经问题研究.2009,01(11):9-10
【关键词】 决策有用性;网络会计;网络财务报告;SWOT分析法;XBRL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迈进数字化时代,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会计环境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会计信息使用群体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通常称为决策有用性。因此,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是当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传统财务报告在应对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以及资金的高速流动性方面都存在缺陷,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财务报告模式来弥补传统的不足。在信息用户需求和网络经济环境的推动下,计算机、Internet、信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企业会计产生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在这一新趋势下,人们获取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式开始转为网络财务报告,对于网络财务报告有助于增强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本文将对网络财务报告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最终得出,网络财务报告带来的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及其网络会计的兴起,使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行成为必然和可能。
一、网络财务报告兴起的背景
信息使用者获取企业相关的财务会计新信息主要是通过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在网络会计出现以前,企业几乎都是以纸质的财务报告向信息使用者传递相关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日趋成熟,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电子货币和支付工具诞生……这些使得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上。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在新环境下已显不足,缺陷越来越明显,不论是信息提供者还是使用者都希望报告模式得到改进和完善,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网络会计应运而生。从本质上讲,网络会计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关键问题。网络会计的产生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为财务报告的呈报方式和模式的改进提供了契机。
网络财务报告是伴随着网络会计的诞生而出现的,是时展的必然产物。Eliott(1992,1994)和Wallman(1995,1997)最早研究了网络等新技术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Eliott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商业交易运作的方式,这种变化也要求外部报告也有所变革。在网络环境下,通过INTERNET与数据库和报告分析技术的结合和相互的支持,公开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和各项经营情况,信息更为丰富和及时,满足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和要求。从此,传播和获取财务报告的媒介从纸质开始走向互联网,财务报告制度也从传统的定期到现在的及时。这种更加个性化、针对性、时效性和智能性的网络财务报告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和会计界关注的热点。
二、对网络财务报告的SWOT分析
从国内外各类文献、书刊及网络可以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众多的学者对网络财务报告的优越性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等方面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把目光集中在了网络财务报告相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优越性和它所面临的机遇方面。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双面性,外部环境在提供给网络财务报告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并存着一些潜在的威胁和挑战。因此,网络财务报告将在优劣势伴生、机遇和威胁共存的环境下存在和发展。
下面,笔者将用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对网络财务报告进行探讨。将网络财务报告自身具有的特点和会计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用来确定网络财务报告自身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明确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财务报告自身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网络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是指网络财务报告披露信息更为及时、实时,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时效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资本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这使得企业财务信息使用群体更加重视所获得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而传统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和静态性的纸质报告,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
相比之下,网络财务报告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一方面,从会计信息提供者角度看, 网络财务报告具有实时跟踪功能,用网络技术能实时采集、加工会计信息,实现了业务和财务处理的一体化,缩短了会计财务信息的生成、传输、获取的时间,从而在财务报告的最终编制和时间上优于传统报告;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看,网络财务报告具有实时跨越时空传输的功能。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进入企业网站点击相关的网点,获取财务报告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及时作出预测和决策。
2.网络财务报告的动态性和低成本性:这是指网络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方式和模式动态化,报告的呈报更加方便灵活,而且也降低了报告的编制成本和呈报成本。
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财务报告呈报模式的动态性和呈报方式的动态性。网络财务报告改变了传统财务报告呈报的模式和方式,从定期模式到及时模式,从纸质呈报到电子网络呈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走上了无纸化阶段,超越传统方式,企业将会计报告相关数据信息存储在企业的数据库和相关网站上,通过互联网财务报告无需印制成册和刊登公布。这是从传统的静态化模式向动态化模式的转变。动态化传递信息模式更加方便快捷,使用也更灵活,这都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从而降低了成本。网络财务报告使得“成本效益原则”得到了最优体现。
3.网络财务报告的针对性和互动性:INTERNET 实现了人机对话交流,提供了多种互动交流模式。互动性是网络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可以更为直接地交流,充分了解到供需信息。双方的互动性增强了信息的针对性。信息提供者一方不再传统地编制和提供统一固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在传统报告模式的通用性基础上更加具有针对性。网络财务报告使企业更好地满足了日益个性化,为特殊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提供了技术保证。信息使用者一方则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和要求、决策模型等来重新组合企业提供在网络上的数据,然后对其筛选加工处理,这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使用者被动地接受统一格式的局面。网络财务报告的这个特点提升了信息使用者的反馈价值。
4.网络财务报告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这是指网络会计在线数据库包括了企业的所有财务及其非财务信息,突破了传统财务报告的种种约束。传统财务报告无法反映非数字化的信息,无法反映报告的生成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会计下,企业实时输入与经济业务相关的所有数据源,存入企业专用数据库,生成与信息使用者相关的财务信息。同时,也揭示了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预测信息,管理信息,资金筹备信息等。这都弥补了传统财务报告的不足和空缺,有效地扩大了会计报表和辅助信息含量,提供更加丰富完整,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使用者。
5.网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最主要特征,也是财务会计的优势(葛家澍,2003)。
葛家澍和杜兴强在《当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一书中写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单个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一系列会计数据经过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后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单一、仿佛十分精确的项目的可靠性。
传统上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时,人工参与的更多,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估计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看,传统会计信息生成中涉及到的处理程序和编制方法受到技术和专业水平限制,其推导出的财务报告数据真实性、精确性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使得最终获得的信息可靠性受到影响,进而降低了决策有用性。随着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升级以及相关系统分析性工具或财务软件的开发更新,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过程更多地由计算机、网络、软件分析工具来完成,这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操纵。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程序,使得最终的会计信息更为准确、真实、可验,增强了可靠性。
6.网络财务报告的开放性和公允性:以往传统财务报告仅局限于把企业财务信息通过财务报告方式提供给当前的利益相关群体如企业的股东,投资者,债权人,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对企业有投资意向和合作意向的潜在利益群体的信息需求,这不利于企业业务的拓展和资本的壮大。相比之下,在网络财务报告形式下,自愿披露的企业将财务信息的公开在可供众多人群获取、使用的互联网上。广阔的信息披露平台――企业网站,让更多人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使企业在完成应有的披露任务之时,也附带地起到了宣传作用,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增强了竞争优势,将会赢得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供应商的支持。
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开性赋予了更强的公允性,报告的公开让其使用群体更为广泛,不仅有来自于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的关注,而且有来自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和其他行业(如同类行业企业、政府、银行、供应商、证券、审计、外汇、财税等部门)的关注。在关注的同时也起到了一种监督的作用。信息关注人数的增加,使监督企业财务报告人数增加,则企业提供不可靠性信息就更可能受到指责、批评和攻击。绝对没有一个企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灭亡。在网络财务报告形式下,企业会更加诚实地反映企业信息,通常会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来反映经济事项,这充分体现出网络财务报告比传统财务报告更具有公允性。
(二)网络财务报告自身的劣势分析(weakness)
虽然网络财务报告的出现更多地呈现了它众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它也具有两面性,其劣势与优势是共同存在的。我们有必要对其自身的劣势进行分析了解,绝不能忽略。笔者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网络财务报告使企业在竞争者面前更多地暴露了自己。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t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张运来,2007)。网络财务报告体系下,会计信息的公开性使企业的透明度得到提高。从企业立场上考虑,这种透明度的提高也使得企业受到了更多同业竞争者的“跟踪监视”,面临了更多的竞争压力和风险。
在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盛行的当今市场上,各类企业的竞争是来自多方面的,有来自生产技术、资源获取、资本积累、知识水平、员工素质、管理结构更改方面的,也有来自对同行业竞争企业的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的竞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及时、准确、全面地获悉竞争者的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被看作是企业核心的财务会计信息更是竞争者之间最想获取的信息。而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平台――互联网,具有公开性、广泛性、便捷性和快速性等特征,这让竞争对手获得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等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企业的竞争对手,通过网络财务报告获得了诸如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之类的数量化信息和非数量化信息(管理会计信息、预测信息、前瞻性信息和盈利构成信息等),可以分析、判断企业的当期状况,可以预测出企业在未来将采取的行动,以此制定相应竞争策略,减少不确定性。这对企业本身来讲,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开性、透明性对自身也是一种风险。所以,企业从自身利益和立场考虑,应该对网络财务报告公开性和透明性的两面性进行权衡。
2.网络财务报告使企业在信息使用者面前容易粉饰和伪装。在先前罗列的网络财务报告优势中有提到: 网络会计出现后,会计核算工作走上了无纸化的道路。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多交给计算机系统和分析软件,最终信息使用者也是根据自己的要求来筛选及控制信息的获取。总体上讲,这使得会计信息更为真实、精确、可靠。但如果企业对所披露的原始数据源加以修改,对其数据库中数据的实时输入和储存环节做手脚,或是更改信息系统的处理程序,以此出具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网络财务报告,则这样的“粉饰手段”在网络财务报告中是很难被使用者发现的。因为企业的交易业务从发生时就开始录入到数据库中,接下来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最终生成报表都是由网络一手操办的,这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企业在其数据库中实时录入和保存,还有信息处理系统的科学性、标准性、严密性。而企业内部人员篡改伪造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是及其容易且隐蔽的,并且鉴于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本质上也是人为设计开发的,对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更改是很容易的。不像传统财务报告,更改、伪造、涂改的迹象很明显,并且更容易受到原始凭证单据这些实物证据的验证核查。
对于外部审计工作而言:会计网络化后,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传统审计线索变化了,而且计算过程也不直观了。财务处理过程在计算机内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过去证账、账账核对的办法现在不方便使用了,这无疑给审计工作者带来了困难。
(三)网络财务报告所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
在信息用户需求和网络经济推动下,计算机、互联网及其各类分析工具和财务软件都被广泛应用于会计领域。会计环境的改变给网络财务报告的诞生和实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它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1.计算机、Internet、Extranet(企业外联网)和Intranet(企业内联网)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支持,使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企业信息网络采集数据,实现了财务与业务协同,而且会计数据处理呈现集成化趋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生成财务报告并在企业网络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编制和披露财务报告的效率。同时,各类财务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快速和实时升级更新,符合当今各类企业的不同业务需要和信息用户要求,更好地减少了企业随时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各部门可充分利用网络服务器和财务软件实现资源的共享,优化使用效率,实现会计业务的分布式处理,为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XBRL技术的成功开发和普及。企业财务报告是商业社会受数字时代影响的最后领域之一。传统收集、整理和编制企业所需的信息既耗费时间,缺乏及时性,又收集不全面且容易出错,成本费用高昂。最主要的问题是,各企业系统使用的报告语言也有差异,也造成了语言转换的额外负担。为此,一种新的语言工具――XBRL被开发出来。XBRL是可扩展性商业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缩写,它是一种可免费获取的用于财务报告的商业语言,为财务机构准备、公布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可靠地抽取公司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提供标准化方法,用以整合不同来源企业数据的方法,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系统之间以及公司内外使用。采用XBRL可以让原先分析软件需要几小时才能整理完整的报告在几秒内便可完成,它让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和管理所披露的数据,而且信息用户只要付出更少的额外成本就能收集到更多的信息。XBRL的开发和普及是存取网络财务报告的一大创新,为网络财务报告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虚拟性信息经济的出现、电子商务交易的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支付工具和方式的改变都要求会计领域适应这些变化,这为网络财务报告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四)网络财务报告所面临的威胁(threat)
网络经济的到来、会计环境的改变、信息技术的提高在给网络财务报告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潜在的威胁将与其共存,并向它提出了挑战。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信息用户要想更好地利用网络财务报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以作出有用决策,在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其优势之时,必须意识到所潜在的威胁并加以防范,这对于风险的降低更为必要和重要。
1.来自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各类财务分析软件科学性的威胁。网络会计下,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网络财务报告的生成披露流程都是建立在企业内外网络系统和财务软件平台上的。基础平台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报告的质量。从现实状况看,外部风险主要包括黑客的袭击、高破坏性的病毒到处施虐、不安全媒体的拦截、潜在不道德事件、客户欺诈风险等。加之企业使用的各类财务软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漏洞不可避免,缺乏严密性,这些都给网络财务报告构成了威胁,带来了高风险性,可能会严重影响甚至破坏最终网络财务报告中的数据。特别是对于那些交易业务网络化、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的金融行业(银行,证券,股票,外汇……)而言,其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2.网络财务报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现有的会计准则和法律规范对网络财务报告这一块还相对缺乏。网络会计还是一个新事物,会计准则和规范中还没对其出台具体的相关标准。因此,在实务中,各企业在具体的会计程序、方法操作不一,可能会出具不同模式的网络财务报告,不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间信息的比较分析,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同时,与之相关的如《电子商务法》、《网络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也都不完善,宏观上缺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控制以及对网络经济业务的监督,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对网络会计的发展和网络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造成了威胁,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利益受损,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三、对网络财务报告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迎合网络经济中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各种需求,体现网络会计的作用,确保网络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增强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对于其自身劣势和面临的威胁应综合治理。
(一)加强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网络会计的出现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掌握专业财务知识,还要熟悉电算化知识和网络知识及其对各类软件的操作运用。企业应该对他们定期进行网络操作和网络安全业务培训,以使会计人员能适应虚拟办公条件下的特定会计方法、程序及控制和评价措施。
(二)加强对网络设备、软件系统的开发使用和安全管理
在开发使用上,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根据企业自身具备的条件开发个性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以使最终的网络财务报告更具参考价值。 在安全管理上,应该多从技术上和制度上考虑到其安全措施,防范网络风险。充分利用系统的安全功能和安全机制,加强存取控制,防止非法访问。同时,要加强内联网与互联网连接的管理,防止病毒从外部网络侵入内联网,要经常进行检查,定期对重要文件和数据进行备份。使用先进的防杀毒软件,及时进行软件升级。
(三)建立健全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都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实施。网络会计正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适时的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部门也要作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而不要等到网络会计实践成熟后才开始制定,这样才能指导网络会计的发展,企业公布披露的网络财务报告才能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四、结论
随着网络会计的应运而生,会计角色受到信息技术演进的极大影响,网络财务报告逐步成为人们提供和获取相关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从SWOT分析中可以看到,网络财务报告优劣势并存,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威胁并存,总体上是优势多于劣势。这使得传统财务报告走向网络财务报告成为必然。外部环境带来的众多机遇也为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行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显现出的及时性、相关性、针对性等优势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会计外部环境的改变都使得网络财务会计的发展成为必然和可行。网络财务报告的运用给会计信息披露带来了一场革命,这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财务报告面临着网络技术安全性、相关复合人才的缺乏以及法律和会计法规不健全带来的道德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我们应有效地利用其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具体的对策,使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强,迎合时代的发展,满足各类群体的需要,以便决策者们获取更多利益。
【参考文献】
[1]布莱恩・伯杰伦(Bryan Bergeron):XBRL 语言精要――21世纪的财务报告. 廉晓红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
[2] 葛家澍,陈少华. 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3] 葛家澍.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缺陷及改进. 财会通讯,2004,(5).
[4] 黎庆元. 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3,(6).
[5] 何玉,张天西. 自愿实施网络财务报告公司的特征研究. 会计研究,2005,(12).
[6] 沈颖玲. 网络财务报告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7] 张运来. 会计发展新趋势――网络会计探析. 中国总会计师,2007,(8).
[8] 张天西. 网络财务报告:XBRL的理论基础研究. 会计研究,2006,(9).
[9] 郑庆良.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财会通讯,2006,(12).
[10] 周仁俊.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
[11] Elliott.R.K..1992.The third wave breaks on the shores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Horizons,6(2).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决算报表;信息失真;措施
一、引言: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一致,包括特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最终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在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日益重要。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作为一项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单位决策者的主要决策,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单位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会计信息如果失真,带来的经济后果对事业单位而言是十分严重的,另外,会计信息的失真也会干扰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决策,并且会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和论证会计信息失真行成的原因、表现、危害及如何加以防范,最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中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内在成因
1、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信息失真负有直接的责任
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法律意非常淡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都缺乏系统的跨级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有的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对财会人员的各种培养。而会计人员对单位自制原始凭证的设计、如何使用会计科目、如何进行财产清查等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在基础核算方面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另外,再加上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在主观上并不愿意执行国家的各项财务法律法规,而客观上也没有对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的空间,这就使得很多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成为会计核算的一部分资料。
2、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指导思想不端正
会计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和会计单位主体的行为是紧密相关的,有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了一己私利或本单位的利益,指使单位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搞出了所谓的“处长成本、书记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现象,有的还搞账外账、小金库和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些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出于对部门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并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最终达到控制、占有、甚至是骗取国家及单位资产的目的,并伴随着出现了、群体犯罪等违法行为行为,从而导致大量造假案件的产生。会计对于做假账虽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大多数假账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会计,而在于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会计只是受命、受制、并从属于单位领导的,领导要求怎么做,会计就必须怎么做。如果抗命,会计就只有面临下岗或被排挤的地位。虽然会计也可以用《会计法》作为武器在一段时间内使领导的违法指令受到抵制,但这种情形很难长久。
3、会计信息在产生过程单位内部操作性促进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设置并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也不合理,即使单位有岗位轮换制度也不遵守,记账凭证得填制、账簿的记录随意性很大,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等,造成了账目混乱,数据严重失真。我国会计法规中明确规定,任何企事业单位应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事业单位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人员,把整个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置于企业内部,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外在成因
1、社会方面出现的原因
在许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当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使得单位不得不通过违规编造虚假的原始凭证,或者是私设“小金库”等方式来解决,这也是导致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不真实的最根本原因。
2、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执法不力带来的原因
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中,会计人员对单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处理起来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审计等一些执法部门在对会计失真现象寻求法律法规之外的“合理性”。只要是为了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或单位利益,哪怕是违反了会计法律法规也情有可原,这就严重导致了人为地造成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中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反之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发展,为社会腐败和经济违法提供了机会。
3、外部监督乏力的原因
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休系包括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寂计三个层次,外部审计监督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监督。上级主管部门为权衡本部门的利益,偏袒自己的下属单位,监督弱化:税务机关以税收征答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略其他会计核算监督:审计机关重点是对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不可能对所有单位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监督。
三、防止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模式上的交融和渗透,现行事业会计制度已不能广泛适用所有的事业组织,收付实现制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的运用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为了避免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信息失真,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的管理和监督。
(一)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加强后续的继续教育,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同时还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抵制单位领导的授意、指使、强令的会计舞弊现象。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增强其职业荣辱感;三是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实践经验、更新理论知识。在继续教育中,首先要拓宽继续教育的内容,除了注重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教育,还要注重职业道德、财经法纪等方面的法规教育;其次是要严格要求,切实注重后续教育的质量和实际效果;最后是将继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强制性的继续教育制度;重点要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实践知识判断能力的教育。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
建立健全有效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与公允、经济业务合规合法,并提高单位效率。健全的内部控制,通过适当授权和职责划分,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与对账、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与审核等相互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误,以此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财政部在今年年初又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两个征求意见稿,预计将在近期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由此可见,国家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三)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
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这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人为造成的结果。1999年修订颁布的《会计法》,对各单位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警示信息乱真,惩治造假做假,为整顿会计行业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会计法》法律责任部分,对虚拟经济业务事项、账外账、随意改变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等常用的做假账行为做出规定,明确了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法律强制性的集中体现。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财政投入也在资金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现行行政事业单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事业单位急需制定出新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
(四)要为监督执法部门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目前的审计等监督执法部门缺乏完全独立行使权力的一定空间,特别是对出事地区利益,部门利益的经济违法活动,更是出现听之任之恶现象。个人的一些行为也以地区利益、部门利益为借口逃脱法律的制裁。所以,监督执法部门必须要有独立行使权力的空间,不要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干扰,不能再在法规之外寻求“合理性”解释。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加快步伐进行之中,因此,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凸显重要,我们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S].(征求意见稿)
(一)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舞弊行为
会计信息披露的舞弊行为主要通过虚拟经济交易来实现,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虚构资产和销售业务。企业处于某种利益动机,通过编造各种会计资料以实现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传达有利于自身的会计信息目的。在企业会计核算中,资产项目包含众多的内容,其中以存货名目最为繁杂。对存货核算的监管一直是财务审查的难点之一。企业往往通过编制各种虚假的原始存货凭证,对存货的数量、金额、时间等加以调整,以存货的虚增虚减来影响资产;企业销售业务环节较多,涉及众多人员和费用项目,在会计处理上存在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销售业务从签订原始的销售合同开始,要经历发货、运输、送达、对方签收、回款、安装使用、人员培训等环节,在各环节的衔接过程中往往存有漏洞,整个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项目数量多且复杂,有些费用项目很难在会计上准确处理。这就为会计造假提供了空间,调整销售业务和虚报费用也就成为企业虚拟经济交易的又一重要手段。二是关联交易舞弊。企业与关联企业通过调整交易定价、委托经营、费用转移等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利润的调整,形成有利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
(二)缺少对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
实物、货币等有形资产是传统财务报告披露和反映的主要内容,会计信息主要是以有形资产为核心而形成。现在企业面临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而且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员工的智力资本、知识资本、企业声誉、社会形象、公众认可程度等无形资产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产,有时这些无形资产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是传统的财务要素与财务核算体系是以有形资产为核心设计的,对无形资产的关注和核算严重滞后,财务报告中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相应地也远远不能满足各方的需求。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现代企业必然要从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来披露会计信息,客观反映企业的真正实力,从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者与企业管理决策者的需求。
(三)缺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
现代企业必须担负和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必然会影响到资源耗费、周边环境和相关社会群体。在资源使用方面,获取同一产出水平,企业采用高耗能生产方式还是集约化生产方式对于社会的意义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环境影响方面,企业生产经营往往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是企业并没有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成本最终由社会承担,这就造成了生产的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即出现了负外部性;再就是企业的经济产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取向必然会对相关社会群体产生影响。这些社会责任应该纳入进会计核算并在会计信息中加以披露。现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反映经济利益信息,对社会责任信息没有完善和有效的核算体系,从而也就不可能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差
时效性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之一,市场机制是以价格、利润、销售业务、成本等要素为信号的动态调节系统。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作为理性的生产个体需要及时获取相关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经济行为的决策。会计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效性。滞后的会计信息不仅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更有甚者,企业使用过时的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导致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现行财务制度虽然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定期披露会计信息,主要包括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和月度报告,在时效性上,现有的这些财务报告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二、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一)强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于向成熟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尚不完善,主要体现为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和违规披露的惩罚力度不够。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罚款,并没有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这就使得会计信息造假和违规披露的成本较低。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和违规披露现象会不断出现。所以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和审计中介机构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审查力度,对发生的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不仅要对违规企业进行惩罚,更要对相关责任人员加以处罚以提高其违约成本。
(二)强化对无形资产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首先对无形资产和社会责任的具体项目进行归纳整理以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和建立核算体系,根据项目性质分别在财务报表中或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这一步的主要障碍是会计计量问题,即设计好切实可用的会计技术方法。其次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要侧重于企业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企业却没有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类经济行为应该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点,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公平。
(三)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
企业在传统定期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信息需求主体适时缩短财务报告的编制周期或采用临时财务报告。在形式上,财务报告处采用传统的表格、数字形式,还可以利用各种图形、趋势线等方式,这样可以加强会计信息的直观性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效率;在获取方式上,会计信息披露应尽可能地采用网络传递以节约时间成本。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认为,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内涵:当今世界上对网络财务报告(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FR)这一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网络财务报告的定义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网络财务报告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的先进数据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而广义的网络财务报告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通过与因特网相关的传播媒介公开披露企业各项经营与财务信息,并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向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财务报告。
外延(边界):网络财务报告的边界问题。网络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链接”,其所设置的链接确确实实方便了信息使用者,但是也带来了财务报告的边界问题。目前,公司通常将年度财务报告与一些未经独立审计师鉴证的信息相链接,如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新闻媒体报道等。例如很多网站上都有一个叫做“年报”的链接,但其所链接网页的内容与纸制报告的内容并不相同,许多网页上只有一个简明损益表和简明资产负债表。公司的网上财务报表经常省略了财务报表附注,很多没有经验的投资者利用网站做投资研究,并据此进行投资而并不看纸质的年报,可能会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所影响。信息使用者无法分清网络财务报告的边界,其后果是严重的。
我国开展网络财务报告的工作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刊载年度报告摘要的同时,应将年度报告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在2000年4月30日首次成功地实现了959家上市公司1999年报的网上披露。据报道,当时上网浏览1999年年报的投资者达9000万人次,累计下载年报共566万份,平均每家年报下载5000次。2000年6月27日,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又联合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文上网。到2005年底,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实现了财务信息的网上披露。这些都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应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财务报告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网上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及创新等问题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及定位
所谓会计目标,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它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一种目的或结果,是一种主观性要求的体现。下面笔者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传统会计目标仅注重现有投资者是其一大缺陷,因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使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考虑现有股东获得信息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股东的注意,以扩大企业的资本规模,增强其发展潜力。
(二)提供的会计信息。网络时代下,由于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 还应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服务,所以网络财务报告应具备决策相关性、面向未来、实时信息、非财务信息等各种特征。
(三)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有了网络技术的保证,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不再拘泥于以纸为载体的财务报告形式, 而是以光电和网络为载体。
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经管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2.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网络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更新的相关财务信息。
总的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网络财务报告的定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信息,不仅要披露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而且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
二、网络财务报告的体系结构
网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要求更快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因为企业在信息时代面临的商业风险、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网络报告的使用者不再满足于通用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浓缩、汇总、统一的会计信息,他们可以对取得的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为自己所用,这在客观上要求网络财务报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体系结构。
传统的财务报告是有严格的顺序和格式的,而在网络财务报告中,因为有“信息链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打破传统财务报告的阅读顺序,打破财务报告与其他企业经营报告之间的界限。
财务报表一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的财务报告将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损益表,此间他们关注企业盈利情况及每股收益状况;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使大量的资产一夜之间消失无踪,人们又重新重视资产负债表;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现金流量的现行规范后,现金流量表逐步被世人接受,成为三大报表之一。由此可知,每次大的经济环境的改变都会促使财务报告体系的不断完善。财务报表体系结构由收益计量理论决定。在收益观下,主张通过以收益表为中心;在资产/负债观下,主张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以收益表为辅助的财务报表体系结构。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格式固定、内容单一,且只能提供财务信息,财务情况说明书在现实中并没有发挥出多少作用,多数企业并未披露相关信息,所以财务报告的文字信息及非财务信息主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重大会计政策、调整事项等。在网络财务环境中,用户可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会计报表,同时报表附注的信息肯定会增加,也会更方便地被用户检索。另外,在原有报告和报表体系之中增加了诸如资产减值明细表、所有权权益增减变动表等具体业务的详细情况说明。总之,网络财务报告的体系结构会伴随着使用者的需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扩充。
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网络财务报告中,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网络财务报告的重点。无形资产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力量的资产,如商标、顾客信任、市场占有率等;二是体现为脑力财富的资产,如专利、版权、技术等知识产权;三是使公司有内在力量的资产,如企业文化、管理和经营方法,信息技术系统带来的利益等;四是人力资源,如员工的知识、资格、与工作相关的诀窍等。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知识成为重要的基本的生产要素,企业中知识、人力以及其他无形资产的投入占据主导地位。企业未来的价值将主要由知识资产、人力资产等无形资产决定。“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地位,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的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此,有些学者认为,无形性资产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
三、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及创新
《企业会计准则2006》提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十三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所谓质量特征,是指构成信息有用性的各种成份,也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时所达到的质量。在当今信息环境下,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不仅包括了传统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而且具有它本身的特点。财务报告的两个首要质量即相关性与可靠性都具有新的含义。在相关性方面,不仅要求财务报告具有预测性与反馈性,而且要具有互动性与可定制性;而及时性的涵义则向实时性靠近,相关性不再是一般相关,而是与使用者的特定决策相关;而在可靠性方面,不仅要求财务报告具有反映真实性、可核实性、中立性,还要具有完整性与安全性;在可理解性方面,不仅要求信息内容能被信息使用者理解,还要求具有易用性,即方便用户存取网络财务报告;在可比性方面,不仅要求信息内容可比,还要求列报形式的可比。
有学者把网络财务质量特征的创新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实时性、互动性、可定制性、完整性、安全性、列报形式可比性以及易用性。
四、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层次
(一)在线财务会计报告
在线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在互联网上设置网站,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它是传统纸质报告的电子版本。其特点是利用国际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体,改变以往以纸为介质的形式,通过网络发出财务报告。
(二)实时财务报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摆脱严重的财政困境,新西兰公共部门一直极度重视提升绩效,由原来只注重投入控制转变为关注产出绩效,由此确立的新公共管理框架也强调更明确的目标及责任划分、更大的管理自由度以及对结果的受托责任,并且需要利益相关者信任的良好的绩效衡量机制(Treasury,2005)。为此在财务报告方面,新西兰的有关法律规定,作为报告主体的所有公共部门应当遵循由独立的准则制定者审批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使用应计制基础编制财务预测和报告,并由独立审计人员对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目前,新西兰已成为应计制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最广泛的国家之一(Piana and Tones,2003)。尽管难以获得充分体现应计制改革成果的确凿证据(Pallot,2001),也无法确定应计制会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Champoux,2006).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公共部门会计和财务报告进行应计制基础改革的国家,新西兰的改革模式和经验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其他西方国家的改革实践也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
二、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特征
(一)新公共管理框架下的财务报告改革 研究表明,新西兰应计制基础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是被作为广泛的公共管理框架的副产品引入的,目的是为实现管理控制和计量政府主体绩效而提供相关的管理决策信息(Lye,Perera and Rahman,2005)。这表明,新西兰采用应计制基础财务报告的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Carlin,2003),因而将其置于以提升绩效为目的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的大环境中去理解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
在新公共管理框架下,新西兰公共部门以基于购买权和所有权的契约易取代了基于官僚制结构的等级权力关系。首先,作为新西兰政府法人代表的内阁,一般负责确定其政策结果的优先次序以及希望购买何种产出,并原则性地提出部门执行长官的绩效要求,而内阁大臣则具体实施从议会获取拨款以购买各部门或其他供应商生产的产出。从购买产出的角度讲,内阁大臣实际上与部门执行长官签订了供应服务的购买权契约,部门执行长官则按照契约要求提供这些服务以及享有必要的管理决策权力。充当顾客的内阁大臣们需要相关的财务信息,以评价各部门是否按照契约或预期提供了公共服务,并将其做为订立新一轮购买权契约的重要依据。其次,从所有权契约角度看,内阁是各部门的直接所有者和委托人,发挥着治理委员会的作用,而作为受托人的各部门执行长官负有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保全资本、确保财务弹性等方面的责任。
购买权和所有权这两种契约关系对包括政府整体和各部门在内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Simpkins,1998)。I-FAC(1994)认为,由于区别购买权和所有权契约,明确界定产出及其所耗费资源的完全应计制基础会计和财务报告都是必不可少的:购买权契约直接产生了对应计制成本信息和经审计的服务业绩报表的管理需求;满足所有权契约的目的导致了提供投入资本信息的需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类型的信息。引入应计制会计和财务报告是为了支持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绩效信息、激励和管理自由为基础的管理系统(Lye,Perera and Rahman,2005),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运用财务信息监控公共部门的契约履行情况以及管理绩效。
(二)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渐进性 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是在一系列相关法案的推动下进行的。从立法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新西兰对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产生重要影响的法案主要包括:(1)《国有企业法案》(1986)。该法案明确了国有企业运作的主要治理原则及受托责任要求,赋予管理者更大自以及相应的责任,其颁布标志着新西兰应计制基础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开始,并率先在国有企业中引入了应计制基础。(2)《公共财政法案》(1989)。为了衡量部门的产出绩效,该法案规定所有报告主体都应按照GAAP的要求,提供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绩效信息的应计制基础财务报告。由此形成了中央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基石,使核心政府部门转向了应计制基础。(3)《财务报告法案》(1993)。该法案确立了新西兰法定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强化了公共部门对GAAP(主要是应计制会计基础)的应用。(4)《财政责任法案》(1994)。该法案规定,公共部门应当按照GAAP编制财务状况预测报告,定期提供有关政府预算政策、财政战略方面的全面完整的报告,从而实现了事后报告向事前报告的转换以及两者统筹兼顾。
尽管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实际上也带有较为明显的分阶段逐步扩展的特征。这种改革首先在国有企业中进行,待取得成效后才应用于核心的政府部门;应计制会计是先在单个政府部门中进行试点后才被引入整个政府中;政府部门只有适应了以应计制为基础的财务报表,才在预算中再采用应计制(Pallot,2002)。
(三)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制度的独立性 新西兰建立了以公共法案和GAAP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制度。尽管《公共财政法案》初步奠定了新西兰公共部门应计制基础财务报告的基本框架,要求政府整体和各部门的财务报告都必须按照GAAP进行编制,但却没有直接确定由某一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财务报告准则。事实上新西兰政府并没有掌控着GAAP的制定权,而是交由独立的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ASRB),行使审批GAAP以及作为核心的财务报告准则的权力,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使用者高度信任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新西兰,GAAP是治理公共和私人部门财务报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独立客观的一系列规则,根据《财务报告法案》的规定,通常包括由ASRB独立审批通过的准则,以及当不存在已审批准则时对报告主体适用且获得会计职业界权威支持的政策。这意味着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能够被更广泛的人们较为容易地理解,有利于会计职业界向公共部门的渗透并提高会计水平,也提升了会计师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
(四)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 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部门财务报表以及由其合并而来的政府整体报表。政府整体报表是依据《公共财政法案》要求纳入政府法人报告主体中的公共部门的合并财务报表,除了按照GAAP的要求提供财务业绩表、财务状况表、现金流量表、权益变动表以及报表附注外,还可能涉及一些反映政府运营环境性质的附加报表,主要包括借款表、承诺表、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表、分部报表、会计政策表、未拨费用和资本支出表、应急费应和资本支出表、受托资金表以及其他能够公允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附加信息。部门财务报表也应当按照GAAP编制并提供关键的财务业绩表、财务状况表和现金流量表,并披露所使用的会计政
策以及对或有负债等项目进行附加注释。而且,各部门还应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呈报财务预测表并将预测数和实际数进行比较,报告每项拨款和每类产出的实际耗费,以及报告所有未拨费用和资本支出并逐项予以解释。由于已采用了完全的应计制会计基础,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可以提供更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三、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启示
(一)从公共管理框架的角度考虑政府财务报告建设 从新西兰的经验看,只有置于公共管理的框架内,报告目标、使用者、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被明确,从而为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指明方向。新西兰现行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正是在契约型的新公共管理框架下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监控公共部门的契约履行情况及管理绩效提供财务信息,方向明确是影响这方面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改进预算会计报表、建立政府财务报告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如何建设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方面还存在不少分歧。我国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围绕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做出全面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以建立起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新型政府财务报告,绝对不能盲目追随国际上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潮流。
(二)建立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新西兰公共部门按照相关的公共法案和已在私人部门应用的GAAP编制财务报告,为规范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一种途径,保证利益相关者能够对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合理预期。建立一套为所有报告主体所遵循、体现公共管理框架要求和加强公共财务资源管理需要的财务报告制度,是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对预算会计处理实务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却忽视了预算会计报告。年度预算报告的编制是依据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决策编审规定组织进行的,各报告主体没有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可循,因而也就无法编制完整地反映政府整体受托责任并有助于决策的财务报告。因此,为了建立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我国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打破按组织类别分别制定预算会计制度的现状,针对会计交易和事项制定为各单位遵循的统一的财务报告制度,进而为编制合并的政府整体财务报告提供便利条件。
(三)将预算会计报告扩展为政府财务报告 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内容相当全面、详尽,除了提供有关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还包含了大量有关政府财务状况、运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财务信息,也有非财务信息,几乎涵盖了政府所有财务和非财务活动的详细情况,能够让使用者更好地评价报告主体及其管理当局的服务业绩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做出相关的决策。新西兰引入完全的应计制基础实际上是为公共部门财务报告能够涵盖更广泛的绩效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我国提供政府财务信息的对外报告主要是“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报告”,由于强调为预算管理服务,除了反映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外,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与预算收支无直接关系的重要财务信息,因而无法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运营业绩、公共服务成本以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更无法满足我国政府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因此,我国应当将现行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扩展为政府财务报告,建立包括基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他附表和必要的补充信息的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并考虑相应地增加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使其能够涵盖所有相关的政府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结果,同时用特定的议题、图形、图表和表格等形式,对涉及财务、非财务的事项及相关的公共受托业绩加以描述。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首先必须分项目、分阶段地实施应计制基础,扩展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和内容,建立健全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所以,我国改革预算会计报表、建设政府财务报告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对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版。
[2]陈小悦、陈立齐:《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中国与西方国家模式》,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楼继伟:《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IFAc,Implementing Accrual Aceounting in Government:The NewZealand Expericence,Occasional Paper 1,October 1994
[5]Joanne Lye,Hector Perera and Asheq Rahman,The Evolution ofAccrual-bosed Crown(Guvemm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New Zealand.Accounting,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5.
[6]June pallot,A Decade ln Review:New Zealand’s Experience withResource Accounting and Budgeting,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Manag-ment,17(4),Novermber 2001.
[7]Kevin Simpkins,Budgeting and Accounting Issues-NewZealand Presenration to the Intematia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Pub-lic Sector Connnlttee Execurive Forum,April 1998.
[8]Mark Champoux,Accrual Accounting in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Issuse and Solutions,Harvard Law School Federal Budget PolicySeminar Briefing Paper No 27.2006.
[9]piana,V.and Tones,L,Reshaping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AnInternatioal Comparative View.Canadian Joum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ee,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