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会计实训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实训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实训教学计划

第1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会计电算化 实训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深远影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作为一名电算化会计专业授课老师,在多年的实训指导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主要集中在纯手工操作上,包括成本会计、审计等,依靠的还是一张桌子一套习题一支笔,信息化元素很少。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我们必须认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现实情况

在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生的主体是初中毕业生。他(她)们年龄不大,学历不高,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地将会计电算化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三、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目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如同生产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根据最近一份对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丢掉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丢掉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中等电算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和体现。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训目标和内容都应当做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地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实训时间,但却包含在了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内,并没有增加学习课时。要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其次,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包括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第三,我们还要注意防止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简单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成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或由于涉及较多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第2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仍以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也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室。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明确“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目的

实训课程是赋予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教师而言,它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模拟环境,提供一种教学的程序。在明确的实训目的下,才能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按照理性化的机制、程序和活动方式高效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明确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上,以实训消化理论知识并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突出操作应用型而非理论型、智能型而非劳作型的特点,使学生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三、会计电算化实训的不足

1.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讲课方式均是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或在机房用教师机管理系统在教师机上演示。现在许多教材都附有光盘,也可以利用光盘给学生演示。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练习题也是简单的实训操作题或是教材后面的实训题。在实训课程中不容易发现问题,即便发现了简单的问题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缺乏一种独立思考。

2.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在教材上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为主,但学生毕业后到底从事哪个行业、哪种性质的工作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会计人才的培养除了培训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敏锐的会计职业分析、会计管理等能力,具有融会贯通、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软件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都是学习一种软件的操作流程,多数学校选用的用友软件,有些学校选用的金蝶。在教学过程中以“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为主,关于“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模块只做简单的演示,大多数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因为在考试系统中关于这些模块只是考到部分的应用。现在企业所用的各类财务软件越来越多,各个软件的开发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差距较大,致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胜任。

四、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解决

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简单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成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会计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第3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型团队;思维导图;云课堂

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重在传递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养成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部分。本文以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研究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模式。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现状需要正视和思考。

(一)以考证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过于单一,与企业职业能力要求脱节会计软件涵盖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分析等各种业务软件,涉及知识面很广。但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大多只讲授财务部分的知识及应用,知识能力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无法体现ERP软件的核心管理理念,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

(二)实训技能教学仅以软件使用流程为主,缺乏原理性教学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以教授某主流会计软件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以操作实训为主。因院校课程设置的课时及师资的限制,在教学中往往只针对考证需求,以一个会计软件进行讲解,忽略能力培养的目标。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是会计软件的界面、菜单及操作流程。能应付考证的实操试题,同时难以独立面对企业的财务业务。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依赖性过高

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通常一般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实上,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陷入僵局。环境、设备以及人的状态都直接导致了演示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接纳吸收的差异。我们留意到很多学生都在自主实训时遇到软件操作的瓶颈,教师只得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软件操作和业务处理上,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教师协助解决问题的依赖性过高,同时也导致实训教学进程的拖沓,最终使实训教学只能停留在软件流程操作的表面技能教学中。

二、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

(一)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简介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创新为例,研究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针对实训课程教学特点,通过编写项目任务式的实训教材、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创建、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导入、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等创新的教材、学习平台、思维方式、信息资源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关键的目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索的核心,同时也是极大地提升职校学生实训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四位一体的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1.自编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

笔者在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过程中,有感项目任务式的教材资源可以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探究学习的体系。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我们开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实训教材,教材以一家小型制造业作为实训案例,以小企业典型经济业务为主线,以16个项目及81个学习任务作为实训学习载体,以原始账套资料进行真账练习。配套的实训教材系统化地设计和推送学习任务,覆盖知识点广且贴近企业实务,难易适中,兼顾拓展性。在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学习更容易形成系统、体系。项目任务驱动式实训教材思路清晰、结合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实际编制并推送学习任务。形成实训课程的“技能树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将技能知识点系统化、内化,推动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实施。

2.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

中职生从初中的基础学科学习直接过渡到职业技能学习,对比大学生从年龄结构、心理认知到知识基础都有较大的差别。这也是中职教育遇到的挑战之一。中职生在实训学习过程中,因个体差异、领悟能力的参差导致实训学习效果的不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职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信心未能完全建立,依赖于单一的、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框框桎梏。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去探究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项目任务,更容易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个人学习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进入快速学习通道。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组——破冰——团队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成员互助解疑答难等方式在学习任务下达的同时,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通过学习团队的创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鼓励、各团队之间的竞争、团队完成任务业绩呈现等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

3.思维导图——创新思维方式导入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在70年代所创,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将复杂经济业务处理流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结合操作步骤示例图,可以让学生学习效率成倍数上升。例如会计电算化购销存实训步骤是比较复杂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先将准备好的购销存业务流程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的脑海里对经济业务流程有形象的认识和记忆。同时帮助学生从软件操作的迷宫中走出来,结合学生实训操作体验,更高效地内化与掌握操作流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实证研究证实,思维导图的形象思维方式导入促使聪明的大脑不断去记忆和思考,思维导图能有效指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构建知识,让知识变得有层次,有结构,清晰易懂。会计经济业务处理流程是一个体系,传统的教学难点在于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记忆流程操作,进行反复的操练。而实训操作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够能理清思路?思维导图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需要一张纸或一个板书就可以将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流程体系化出来,让学生一眼看清问题与业务流程的构架。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训体验作图,联想知识点,不拘泥于现有形式,使用各种相关的色彩、符号加深印象,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思维。

4.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目前由于课程的课时安排、学校实训场地的限制导致不是每个职校生都可以大量地进行实训练习操作。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自主探究实训操作、总结要点、团队分享等。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一个关键点在于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资源平台的构建。我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包括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会计电算化实训》实训教材配套网盘资源、会计专业空中课堂。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通过多个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会计电算化实训项目实训提示、实训项目理论知识准备、实训项目微课视频资料、实训项目过程性账套数据、会计电算化学习软件安装版软件等自主探究学习资源。

三、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小结

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通过项目任务式的实训教材、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创建、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导入、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等创新的教材、学习平台、思维方式、信息资源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开启创新学习思维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碎片化个性化学习、课堂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相互探究、合作学习的地方,教学结构实现了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新模式。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是系统化、体系化的翻转课堂教学创新。它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中职实训类课堂的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爱红.翻转课堂的微课课程改革在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

[2]刘丽琼.翻转课堂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岗前实训教学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2015(8).

[3]毕启冬,唐文文,张彦鹏.思维导图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24).

第4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随着国家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其对实训的课程要求的逐渐严格,针对此种状况,高校必须制定出较为严格的实训教学机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对电算化实训教学进行改善。本文主要以会计电算化实训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为着手点,根据自身经验并且查阅相关文献,挖掘出会计电算化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材过于简单、教学方式不合理、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进而针对其问题给予教学目标的改革改变授课当时、完善考核机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策略。以期为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改革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在使用的运用中得到重视,各领域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很难培养出将理论知识良好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之中的人才。如何将课堂之中所学到的电算化知识有效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之中,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较大的挑战。针对此种状况,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实训的课程,通过此类课程,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

一、会计电算化实训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企业也在这种环境之中逐步成长,其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之中,比较愿意使用有经验并且不需要长时间培训的员工,尤其是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选用。对此,便给许多高校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能够有效和企业的会计工作相结合,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设立起实训的课程,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之中了解到未来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以便其在今后的工作时更好的入手。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的课程的好处便是: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过于简单。

在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选用的教材是市场之中较为流行并且有着安全性较高的特点的财务软件,在此软件之中将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模拟,其教学一般设置在72个学时左右,学生在课堂之中只能学到简单的软件操作。由于高校所采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过于庞大,教师的教学模式又过于简单,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掌握软件的所有功能。

2.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一般的高校之中,会计电算化的课程都是在计算机实验室之中进行,教师讲课的方式大多都是一边操作一边讲述电算化知识,学生在教师操作的过程之中,随着教师操作的流程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熟悉掌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了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整改。

3.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课程考核在教学之中有着较好的质量检查和激励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各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仍然使用理论试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其试卷的基本内容便是知识点,教师仅关注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将过程忽略的考核方法过于单一。

4.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涵盖的知识面较广,而且还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种特点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就目前的形式而言,许多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出现缺乏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的现象,其讲课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知识结构呈现老化和实践技能不强的状况,给会计电算化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教学目标的改革。

据调查,企业在观察人才会计电算化的能力时,并不仅仅对注重其专业知识,更多注重的是其对财务软件的维护,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应对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改革,逐步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同时将日常维护能力为授课的主导,将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培养,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察。在此种改革的过程之中,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电算化操作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得到良好的提升。

2.改变授课方式。

保证教学目标重要的手段便是授课的方式。教师在选择授课方式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将所有的因素考虑到其中,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学到新知识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进行单项训练,没有将团队意识考虑到其中。所以为了能够切实将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将教学内容的因素考虑在其中,进而针对实践工作的要求将授课方式进行改变。教学过程之中所需要考虑进去的因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以练为主、讲为辅。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之中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其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达到够用即可,其在课堂之中所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应该以学生的练习为主,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直到探讨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再向老师进行求解,老师可以对这种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和指导。第二、分组训练,通过此种做法,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在传统的教学之中大多都是对某一项技能进行反复的训练,而缺少一定的合作训练。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之中需要在训练的基础之上将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训练,通过学生的不断配合将教师所分配的任务完成。第三、安排学生参观学习,对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之中的应用有所了解。由于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对于企业的实际工作是缺乏足够的认识的,因此,学校需要组织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基地中进行一定的参观。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其所学习电算化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将授课的效果提高。

3.完善考核机制。

教师应该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主要特点,选择出适合此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态度、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技术、团队的配合意识风等方面。在结果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校的总体特点,将职业资格证有效地引进教学之中,把其证书作为考核之中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制定出上机考核制度,对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进行一定的分析,根据其操作的速度和熟练程度,逐步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哪方面较为薄弱,进而针对其薄弱的地方进行相关的讲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还可以进行不定时的考察,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学到对未来工作有用的知识。利用两次成绩比对的手段,给予上升的同学精神上或者是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下降的同学实施一定的惩罚,进而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实践。所以学校在招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过程之中,必须对要对被招聘人员各方面进行考察,在面试通过之后,应该先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在培训的过程之中,将原来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沉淀。进而更好的为学生授课。

四、结语

根据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同时将办学理念有效地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站在实际的角度上,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并且更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梁杏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卢仙华.ERP环境下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05):145-147.

[2]周金琳.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会计师,2015,05(01):62-64.

第5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ERP;IT;事件驱动;体系;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型实验教学;实训案例

1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由美国加特纳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ERP成为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采用,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正经历着信息化变革。因此在2009年,我国财政部正式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要推进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并推进会计教育信息化建设。会计信息化必然使得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高度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并最终形成IT事件驱动体系结构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因此,未来的会计不再是只专注于常规会计处理的传统反应式会计,而变成一个活跃于销售、采购、生产以及管理等企业生产经营各领域的管理控制系统,会计工作重点也将转向业务规则的定义、信息规则的定义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更为突出。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会计本科教学的目标还是以让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为主,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很容易忽略会计的应用实践性,无法进行跨学科融合,其虽然可以满足以手工为主的会计实践工作,却无法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会计课程体系中,“会计电算化”是与ERP环境最为相关的课程。目前包括我校在内的许多高校都将该课程目标定位为熟悉并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多采用老师讲解软件,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模式,并未充分重视学生即将面对的会计信息化环境,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帮助不大,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如何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贯穿于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中,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会计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入手,探讨如何将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融入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以期能够为高等院校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抛砖引玉。

2会计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2.1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何种素质呢?根据以往的文献,我们认为,除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创新人才更要具备好奇心、善思维和常实践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创新人才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发现不一样的问题;具有更活跃的思维,更善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更长于实践,从实践中发现真知。

2.2ERP环境下

IT事件驱动体系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创新人才的要求传统会计系统只能提供以历史成本计价的单一货币信息,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个性化需要,基于此,1969年美国会计学者GeorgeH.Sorter提出“事项法”会计。在事项法会计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向信息用户报告企业发生的具体经济交易、事项和情况,让信息用户自己来选择并组合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数据库技术的产生极大地支持了事项法会计的发展,并进一步产生IT事件驱动体系会计信息系统。其具体允许规则如图1所示。根据事件驱动原理,在IT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中,当业务发生时,所有的数据都储存在业务事件数据库中,业务人员制定业务规则,会计人员负责信息处理规则,系统将根据业务规则,将满足条件的业务信息筛选入业务数据仓库,系统根据信息规则将有用的信息过滤报告给企业范围内的信息用户。由此可见,在未来,会计人员的职能要求将有所改变。

(1)沟通能力。在未来ERP环境下,会计人员不仅要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统筹安排并协调各岗位、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会计事务工作,更需要正确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如财务关系,需要处理债权人、债务人、投资者、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等外单位的公共关系,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生产部门、供应链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

(2)协助定义业务规则。创新会计人才素质更体现在当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新事物出现时,会计人员应能协助业务部门(供应链和生成等)迅速理解和把握业务实质,并制定出合适的业务规则,以生成业务事件处理器,方便对业务事件进行筛选。

(3)定义信息处理规则。会计创新人才还应能积极了解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制定出信息处理规则,更为重要的是,创新会计人才还应具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理出各方的利益关系,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以满足各方对信息的需求。

(4)不断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会计是反应性的,环境变化必然导致会计处理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发生变化,由此带来新的会计现象、问题和新知识,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创新会计人才,具有不断学习、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基于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

3.1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开展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在课堂中贯穿实训教学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决定了不同实训教学的开展形式。因此在这里我们首先探讨创新型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一般而言,创新型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多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为基础实验,基础型实验主要是课程实验,在课程实验中,每一个学生担任ERP环境下会计岗位的各种角色,按照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基础实验。这一层次的实训教学适用于没有联网条件的实验室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人一套账,无法培养相互之间分工合作和沟通能力,而且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有可能会影响到实训效果。第二种模式为综合型实验,综合型实验主要是利用局域网进行岗位实验,按照会计信息化岗位进行模块划分,分组进行实验,在这种实验课中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工作的实践演练,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会计角色(或岗位)的认识。这种实验方式适用于有局域网络设置的实训环境。不足之处在于个人只负责自己的岗位,难免忽略其他岗位的实际操作。因此,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在进行综合型实验之前应辅之以基础实验,可以选择一个较为简单的案例,让学生先熟悉软件的操作,再在了解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分岗位实训。因此,此种模式所需要的课时要较基础实验模式为多。第三种是ERP仿真实验,在该类实验中,通过ERP沙盘对抗演练及软件模拟实验,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达到融合系统性的经济业务理论与实践的目的。显然,ERP仿真实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具备生产制造、财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各学科的知识。但如果教师受其专业限制,无法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调动起来,实训效果会受到影响。同时这种实训模型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专业的ERP沙盘软件,还需要较多的分阶段实训学时。除了前述三种模式之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加强实践与企业合作,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感受到财务工作的实际情态,了解财务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使学生得到系统综合的训练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综上所述,虽然ERP仿真实验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具有优势的方法,但因为受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目标定位和学时设置等条件所限,目前大多数高校难以实现ERP仿真实验教学。所以更为可行的方法是综合型实验,让学生在案例实践中培养会计创新。

3.2会计电算化实训案例设计

会计电算化实训案例是指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上用于学生操练的实际案例,是会计专业学生在ERP环境下实践的第一步,设计妥当的实训案例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为了将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寓于其中,实训案例的设计应把握以下几点。

3.2.1以分岗的方式实现沟通技能的培养

首先,案例的设计应体现分岗运作的思想。在分岗运作方式下,学生以组为单位,各分配以不同的岗位。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组可由账套主管、出纳、总账会计、固定资产系统会计、工资系统会计、应收和销售系统会计、应付和采购系统会计以及存货系统会计8人组成。故实训案例的设计也应至少包含上述模块的内容。同时各岗位之间存在着合理的分工和权限牵制,这贯穿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思想。因此在实训案例中可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进行权限分配的讨论,使学生能切身体会实际工作中各岗位之间职责的分工与权限的内部牵制。这样的实训案例设计可以通过岗位的分工、权限的设置来实现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比如在出纳权限设置时,学生就应该先查资料,分清会计和出纳的职能,因此学生在进行出纳和总账会计权限的时候,就要实现“钱账分离”的思想,总账会计负责总账,出纳负责出纳系统以及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凭证的审核。其次,在控制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不同的总账会计和出纳,应给予处理应收账款和现金的额度的不同权限,因此在案例设计时,应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让他们自行分析和讨论金额权限的分配以及权限分配的后果。

3.2.2以对资金链的把握带动定义业务规则能力的培养

目前各高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更多涉及财务的内容,对于非财务的业务,特别是生成运作管理过程接触较少。为了培养学生协助制定业务规则的能力,可考虑对财务资金链把握的业务实质。比如教师在设计实训案例中计算成本分摊的时候,可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来了解业务过程。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在于找出作业动因来进行固定成本的分摊,而作业动因的寻找过程则可深入了解业务,从而寻找作业动因的过程也是抓住业务实质的过程。该部分的评分则可通过成本动因设立的合理性来决定。比如,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下称备料)作业,其不仅会影响到生产部门,同时也会影响到产品设计部门,因此因备料产生的固定成本需要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进行分配,作业动因可以是搬运次数,也可以是人工工时或其他动因。此时,作业动因选择的准确性就取决于对企业生产工艺的了解。了解程度越深,选择的作业动因越合理,成本分配越准确。由此激发学生了解生产运作过程的动力,进而培养定义业务规则的能力。

3.2.3将会计职业判断融入案例中以加强会计数据规则定义能力的训练

要定义好数据规则,很重要的一个能力是了解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在IT事件驱动体系会计信息系统下,会计人员将不仅提供财务信息,也提供非财务信息。但在实训课堂上,我们无法了解非财务信息的需求,只能以增加对财务信息需求的了解作为能力培养的基石。而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财务信息,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非常重要。因此应在案例中纳入需应用会计基本理论进行职业判断的内容。如,可增加金融工具业务,因为金融工具可计入交易性金融工具,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计入可供出售金融工具,职业判断的标准是管理层的意图,因此可设计案例情景,让学生自行判断根据管理层意图将其区分,是计入交易性金融工具还是可供出售金融工具,根据判断的准确性给分;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自建写字楼,部分出租、部分自用,如果自用与出租能够明确分割的,自用部分应按成本计量确认为固定资产,出租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计入投资性房地产的又可以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可设置案例情形,让学生判断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区分,并进一步分析投资性房地产是用公允价值还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等。

3.2.4以设错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错法是指教师针对知识点,设计错误,让学生在其后的操作中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并寻找解决错误的方法。因此在实训案例的设计中可贯穿这一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科目设置时,可不让学生指定会计科目(将现金科目指定入现金账,银行存款科目指定入银行账),但要求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必须在出纳系统中进行操作,这样一来,没有指定账户的学生即使用出纳身份也无法打开出纳系统,这时让他们自己去翻阅资料,查找出纳系统正常运作的原因,并解决这一问题。再如在总账选项中,关于凭证审核的选项是“选中凭证记账前必须经过审核”,案例设计时,可以不提醒学生勾选此选项,而待学生完成凭证处理要记账时,就会因为没有审核凭证而无法记账,从而引发学生寻找原因,并加深学生对凭证审核重要性的理解。

4结语

基于未来的IT事件驱动体系会计信息系统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本文认为,在此环境下,会计创新人才应具备沟通、协助定义业务规则、定义信息规则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本文探讨了在教学条件和环境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可通过组织综合型会计电算化实训案例教学,并将沟通能力,了解业务规则和定义信息规则,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实训案例设计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中华.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与ERP仿真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2(5):43-45.

[2]周虹.本科会计ERP电算化教学改革思考[J].财会月刊,2015(9):120-122.

[3]李新瑞,马晨佳.会计电算化实训的设错教学法[J].财会月刊,2013(11):123-125.

第6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

一、模块化教学概念与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出的技能培训模式。它以专项能力课程内容为单元模块,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单元模块展开,以发现式、探讨式学习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模块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协调、示范和引导的作用。模块化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等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模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地完成从基本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教学任务,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和深度融合,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凸显“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学特色,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构建起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与职业能力标准相衔接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涵盖两部分:一是校内的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体系(含文化素养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二是实训基地的顶岗轮训学习体系(综合技能模块)。该体系根据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领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将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模块之中,以技能为核心形成实训教学模块。实训模块化教学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中,提前安排模块化教学的班级,以便调整校内及实训基地的授课计划及评价考核安排。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先后与广东威尔登酒店、广州白云湖畔酒店、广东地质山水酒店等酒店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轮流派送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45天的短期实训,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基于企业经营实务、基于岗位服务流程、基于典型案例、基于突发事件将实训模块教学划分为:前厅模块、客房模块、中餐模块、西餐模块,并推导提炼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模块教学的主要内容,相应设置了各模块的教学大纲与标准。借助酒店实训基地的真实场景实施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切实培养并强化了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三、探索完善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管理机制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属于工学交替办学模式,除考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外,还需兼顾企业经营服务计划的落实,掌握好企业生产经营与学校教育教学二者的最佳平衡点,提升教学效能。

(一)加强工学交替教学过程管理,打造企业及学校的“双师联动辅导”机制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密切结合体现在双元驱动的联合辅导与管理机制的形成。在实施模块教学之前,企业派遣基层管理人员或各岗位能工巧匠到学校联合学校教师共同为学生讲授酒店基本情况介绍、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实训安全与纪律教育、服务礼仪、职业道德、服务与服从意识、各部门基础知识、服务流程、服务技能强化等课程。学生在接受岗前培训后,能迅速适应并融入到岗位服务工作中,既稳定了酒店服务与管理质量,又保障了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很好地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

校方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工作组,派遣专业教师及实训指导教师赴企业顶岗挂职、担任项目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在岗指导,连同实训指导教师实施模块教学,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定目标、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结合学生在模块化教学期间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予以在岗指导、开设专门的讲座进行教导,切实培养并强化了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二)维系实习生辅导短期实训生培养机制,实施以老带新的一对一在岗培训

第7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 创新 实训 教学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成为现代化生产设备的主流。工业自动化设备也越来越复杂,不但涵盖了电气控制技术、气动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而且也涵盖了可编程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通讯技术、柔性制造及计算机集成和总线技术等。广东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装备工业,制造业自动化水平也在迅速提升,急需大批机电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广东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却比较匮乏,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快、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于2004年组建了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主要设备是由德国FESTO公司提供的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MPS即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每门课程单独讲授,都有单一的特定知识点的设备相匹配,比如电控课程对应电控教学设备、气动技术对应气动教学设备、液压传动对应液压教学设备等,这些实训设备和实际的工业自动化设备都有很大的差距,学生没有机会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满足不了现代化企业的要求。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集气动技术、机械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于一体,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从而缩短了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在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实训教学中,围绕的中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系统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工业规则、具有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提供了一个半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虽然每一个模块的结构是固定的,但是设备的执行机构怎样运作、各模块之间怎样配合、模拟什么样的生产加工过程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拥有的知识自行设计。因此在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实训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组装、编程、调试、运行、排除故障。这种新的实训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教育成本。

二、教学设备的组成和功能

1.基本组成

(1)TP101(气动实训设备)、TP201(电控气动设备)

TP101和TP201是和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MPS)教学设备相配套的基础教学设备,由分立的元件组成。

(2)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MPS)

由供料单元、检测单元、加工单元、操作手单元、缓冲单元、机械手单元、组装单元、成品分拣单元等8个单元组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控制器可以独立运行,同时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每个单元的执行机构主要是气动执行机构,这些执行机构的位置由传感器来检测。

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教学设备上应用了很多传感器,比如舌簧式行程开关、微动开关、光电传感器、电感传感器等。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保证。

控制方面,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教学设备采用PLC控制。用户可以选用不同厂家的PLC。学生可以编写一定的生产工艺过程,然后通过对PLC的编程实现对工艺过程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的控制。

2.基本功能

TP101(气控气动实训设备)、TP201(电控气动设备)是一些分立的元件,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简单回路,并进行组装、调试、运行。这些分立元件都是便捷安装形式,不需借助工具,便于学生拆装。

MPS是模拟生产加工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MPS将德国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展现在我们面前。MPS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每一个单元都可以单独运行。MPS设备的每个单元都有最基本的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

(1)供料单元的基本功能:按照需要将放在料仓中的工件逐一提取,并放置在第二单元的起始位置。

(2)检测单元的基本功能:将工件进行颜色和材质的识别,并进行高度检测,符合要求的工件传送到下一个单元,不符合的工件分流到下方的轨道。

(3)加工单元的基本功能:将工件进行模拟钻孔加工。

(4)操作手单元基本功能:将工件从加工单元取走,送至缓冲单元。

(5)缓冲单元基本功能:可以存放并分离5个工件。

(6)机械手单元基本功能:将通过滑槽传送至此单元的工件进行抓取,放置在组装平台上。气抓手上的传感器可以区分工件的材质,组装平台上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工件的方位。根据不同的组合,机械手对工件完成组装并把工件放置到下成品分拣单元。

(7)组装单元基本功能:必须与机械手一起使用,为工件的组装提供工件。

(8)成品分拣单元基本功能:将工件按颜色和材质不同,分别从不同的滑槽分流。

三、实训教学的开展

根据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的配置情况,实训教学分两个层次进行实施。

1.基础部分(TP101和TP201)

与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教学设备配套的基础实训设备有TP101和TP201两种实训设备,每一种设备共有9套。

实训教学流程:

(1)将学生分成9个小组,自主产生组长,负责实训过程的管理。

(2)元器件的识别。

(3)元器件的拆卸。

(4)用FluidSIM软件进行回路设计(包括气回路和电气回路)。

(5)PLC编程、下载。

(6)回路连接。

(7)回路调试、故障排除和正常运行。

(8)实训结束。

整个实训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学生分组实训,教师巡回指导和评判,及时掌握和评判实际的操作过程,评判采用计时或分段检查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提高部分

提高部分以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教学设备为平台,对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进行解剖分析、装配、编程、调试、纠错,对自动生产线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系统控制等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培养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熟练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组装、故障诊断排除等。MPS采用和实际生产相同的工业元件,犹如亲临生产现场。

实训教学流程:

(1)MPS运行介绍。

(2)各工作站的分析。

(3)各工作站的拆解。

(4)单台工作站的拆解分析。

(5)单台工作站的解剖分析。

(6)单台工作站的组装。

(7)单台工作站的气路连接。

(8)单台工作站的电路连接。

(9)单台工作站的电气路故障排除。

(10)单台工作站的电气路的调试。

(11)工作站连调、纠错。

(12)系统正常运行。

实训过程的具体步骤:

(1)工作站工艺流程分析。

(2)元器件的识别。

(3)工作站的拆解。

(4)工作站的安装。

(5)气动回路图的分析。

(6)调节气动回路。

(7)电路图的分析与设计。

(8)电器元件的安装。

(9)I/O分配。

(10)PLC程序编程、下载。

(11)气电综合调试。

(12)工作站之间的通讯、调试。

(13)MPS运行正常。

(14)更换不同厂家的PLC,比如用三菱的FX2N-48MR取代西门子的S7-300。重复以上步骤。

(15)实训结束,整理工位。

在实际的实操教学中,每个教学班分成9个实训小组,每一个学生均衡承担一定的独立任务。在整个实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及时指导和评判,及时掌握和评判实际的操作过程。在实训方法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穿插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指定竞赛项目,比如:工作站的组装竞赛、编程竞赛等。各项目的评判采用计时或者分段检查等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的责任心、组织技巧、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被高度调动起来。本课程的实训理念是:在轻松的训练环境中,使学生完成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组成、结构原理、系统控制的学习。

在机电一体化的培训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职业能力;第二是个人能力;第三是社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利用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进行实训,气动技术、电气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既可以分别学习和训练,又可以相互结合组成综合的训练系统,形成真正的机电一体化的训练装置。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又共同协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采用实际的工业元件,更大限度地接近生产实际,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符合“校企合一”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满足现代化企业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采用半开放式的实训教学,既可以完成西门子PLC的学习,还可以完成三菱PLC的学习,除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外,还充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节约教育成本。

参考文献:

1.刘增辉主编.《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应用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庄焕伟.《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创新实训教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3.MPS使用说明及实验指导书》.FESTO有限公司上海培训部

第8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 PDCA循环 一体化 模块式 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加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级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否则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发展和建设的需要,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劳动者的能力和发展前景,也影响着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实训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用什么方式展开实训教学以及如何保证质量的问题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

一、PDCA循环的思想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工作程序 。

PDCA的工作过程是,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 (do)执行,指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 (action) 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还有两个重要的思想:一是每一个大循环中还包含小循环,比如在P(plan)计划的阶段中还可以分为4个小步骤,即计划的计划、计划的执行、计划的检查和计划的处理,从而保证计划的质量;二是这一循环是不断进行的,而且每执行一次后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都上升一个台阶。如图1所示。

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训不能相互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实施,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在内容上存在差异 。学生在技能操作过程中看不懂加工图纸,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时要重复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才能顺利地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既浪费时间,又降低了学生的实训兴趣,而且车间环境嘈杂,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理想,

再如教学的知识体系不连贯,职业院校开设的实训教学中传统的普通车床实习和数控车床实习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紧密联系的。传统的普通车床操作工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数控车床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系统、CAD/CAM 模块实训教学的基础。数控车床实训必须从普通加工开始,但整个知识体系繁杂交错,不利于教学实施进行。

一体化教学模式则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操作中,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实施时,应从师质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妨在内容设计以任务为导向,将教师讲课、小组讨论及学生动手操作交叉进行,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考虑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应结合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车床一体化教学是职业院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能较好地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地梳理,在实施时应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将不同的项目构成体系,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引导,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将在不远的将来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模块式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是一个在内容与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元。模块内容可以是单一课程,也可以是相关课程的组合。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技能。

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将教学模块灵活组合,如在普通车工推行模块化教学,可将车工模块分为安全基础、实物认知、车削基本知识、车内外圆柱面、车内外圆锥、车成形面和表面修饰、螺纹加工、车偏心工件等复杂工件的车削,以及车床的调整及故障排除等若干模块。由车工教研室统一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教师的讲课重点,将与实训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到各个模块中去,从而使各模块衔接有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生容易理解,老师容易讲解、容易实施的目的。

三、基于PDCA循环的实施

在充分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PDCA的工作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和实训,将不同的模块或环节联系起来,环环相扣,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分别实施。

(一)计划(P)阶段。

先分析实训教学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是要进一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教师在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有充份了解的基础上,制定计划来展开自己的教学。对于各种原因中的关键因素,可用“鱼刺图”(或者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

然后再根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模块分解,建立各模块的有机联系,从而完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实训计划和理论教学计划。由于PDCA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因此制定计划时就应考虑其执行、检查和处理。

(二)执行(D)阶段。

按照拟定好的实训方案和实训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同时理论教学应有相应的配合,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和其他变化因素,计划实施时可能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发现问题,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例如,采取例会点评制度,先集合学生布置当天的实训任务,讲解注意事项,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知道今天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结束时再集合学生进行点评。

(三)检查(C)阶段。

对照计划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在PDCA循环中,检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检查的方式和方法有多种,不但要对学生检查,还应对教师检查,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可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自我检查实训教学的完成情况;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随时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检查实训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处理(A)阶段。

这个环节重在总结和提高,主要任务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并调整计划,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这又包含以下三个步骤:(1)总结经验,把“认可”的“计划、教法、组织措施”总结提升为“标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规范标准”执行下去;(2)处置遗留问题,对本次循环中“否定”的,要着重分析原因,制定新的解决措施,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系统。(3)重新审视问题,为进一步调整计划作好准备。

四、主要结论和展望

本文提出了基于PDCA循环的一体化模块式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把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构建若干教学模块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体系,借鉴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有步骤地实施并不断持续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这种模式有利于将比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操作的同一个模块当中,使学生学习时更直观,更容易。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训脱节的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紧密结合,可以优化教学资源,避免了重复教学。由于采用PDCA循环的执行方法,不同模块的实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由于采用了新的学生考核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可以促使理论课老师加强实操的训练,实训课老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模块化教材的专业性强且与实际结合紧密,编写时难度大,对实训课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但要有扎实的技术还要精通理论知识,可能加大培训费用,或产生合格实训老师短缺的情况。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从社会的发展需要看,这种模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将有更多的应用并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注释:

张浩.从厨师到营养师:CDIO的理念在工程管理类学生培养中的借鉴和探讨[J].高教论坛,2009(5):62-64.

丁相锋.鉴于PDCA循环理论的技工学校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初探[J].职业,2012(9):144-145.

第9篇:会计实训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职业培训 教学实践

信息化是当今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信息中,有70%以上是由会计信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提出“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由于小型企业量大面广,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它们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小型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创造就业机会是小型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作用乃至政治作用之一。

一、会计电算化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在已经实施了电算化系统的小企业当中,其开展情况也不是十分理想,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人员的素质。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往往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后从事这个岗位的。由于没有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因此对于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更多的只是掌握零碎的操作,没有很好地对整个系统有通盘的深刻理解,体现在遇到问题时会顾此失彼,或考虑不周。

其次,由于小企业在自身制度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必然,容易出现职责不明显的问题,有时候一个操作员身兼多职,可以用多种不同身份进入系统进行不同权限的操作,从而使用有些内部控制措施名存实亡。

再次,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日常重业务处理,轻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意识和措施相对滞后,很多电子信息处于不加密或低加密状态,导致计算机数据资料如财务数据、信息等丢失、被篡改,风险较高。

由于对人力、财力等的考虑,小企业往往采用通用的商品会计电算化软件,如在常熟本地,选用用友的就比较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调查发现大部分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对财务软件功能模块的使用主要包括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和应收应付款这五个功能模块。

二、根据现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安排

根据上述调查现状,我针对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1.培训侧重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目的自然是通过培训,让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具体体现形式就是财务软件的操作。因此,侧重点应放在让学员掌握电算化中的五大常用模块的操作技能上,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方式,既要让学员能有一个系统的全局感,了解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又要掌握每个模块的基本操作,并适当地辅以一些理论知识,使学员知其然(操作),亦知其所以然(操作下的理论基础)。比如开始财务软件的教学之前,先呈现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然后到每一个具体的模块教学之前及之后不时地呈现该图,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各模块及其关系。

2.兼顾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知识

计算机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操作平台,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中,还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的教学,除了要掌握正常的使用外,还要让学员明白不能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上进行与系统无关的其他操作。学员要掌握如何对系统进行正常维护,以保证系统的安全,以及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的应对之道――如计算机病毒,U盘及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隐患,及时安装补丁程序或软件升级,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禁止使用未经杀毒的U盘、手机等,经常升级防病毒软件、防火墙,阻挡非法网络用户介入系统;要尽可能专机专用,专人专用。

相对于以前的手工操作,计算机系统有其天然缺陷,如突然停电、计算机病毒等会造成原有数据的丢失或破坏,所以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要在培训别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将这些安全意识体现在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如及时地对会计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把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定期将备份数据刻录到两个以上的光盘中,并且存放在不同地点,保证数据在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会计系统应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

除此之外,办公软件中Excel的一些常用技能,也要在培训中加以关注,因为除了财务软件,这个软件也是财务人员经常要用到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常用函数、财务函数。

3.关注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