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护理教学管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教学管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教学管理总结

第1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循环;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DCA)是由美国管理家爱德华 戴明提出,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和循环体系[1]。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护理实习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必要过程。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标准化、科学化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是保障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2]。自2010年起,我院运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2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以同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200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5±0.6)岁,学制3年,两组学生在年龄、基础课程设置、临床实践经验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护理教学中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运用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3]。在计划阶段需要医院方面根据临床护理教学具体内容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确定各级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充分发挥医院各科室的管理职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方面则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与管理制度,根据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临床护理教学的带教计划,保证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在实施阶段,不断加强带教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同时对护理实习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指导学生定期填写临床实习自评表,组织安排教学专题讲座,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法律意识。在检查阶段,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临床护理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由带教教师对学生临床表现进行评价,由科室管理人员对实习内容进行总结。在处理阶段,需要带教教师对各项教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以利于下一个实习阶段时能够扬长避短,同时进入下一个质量管理的循环程序。实习结束后,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学生的考核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在应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后,学生对科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满意率为98%,带教教员对学生临床综合表现满意率为96%。两组学生实习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3讨论

质量管理循环程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运用,是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体现了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提高了护理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护理实习生的观察和决策能力[4]。质量管理循环程序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划分为四个相对的阶段,使之紧密衔接,并根据阶段性的实施效果对照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改进。

通过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实施,临床护理教学活动从计划、实施、检查到处理每个阶段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带教教师的经验教学和盲目教学[5]。带教教师不再将临床护理教学作为一项负担,而是将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作为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学生护理实践环节,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对学生临床护理操作进行指导,明显提升了带教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与创造性。

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实习生将理论实施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必要过程,运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了学生参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作用,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依据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周而复始的开展临床护理教学,通过新目标的制定和相关问题的积极解决,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6]。

本研究中观察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莫蓓蓉,邹艳辉,等.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规范化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7):257-759.

[2] 陈燕华.PDCA循环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8B):72-73.

[3] 黄斯楠.PDCA循环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 ,2008,30(12) 1984-1985.

[4] 黄江莲,周惠宏,曾春嫦,等 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9,7(31)1058-1059

第2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 目标管理原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

我院自2004年以来,坚持以目标管理原理教学法为基本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从完善临床教学重要环节的管理入手,对实习护生实习制定了计划与量化指标,做好实习质量的评定与反馈,改进和提高护生实习效果,使医院护理教学管理提高到了一新的层次,从而适应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现介绍如下。

1 目的和方法

1.1 目的 质量是一个可移动的目标,需要不停地制定新的标准以及达到标准所实施的方法,以满足需求变化[1]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逐步转变,我们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作为制定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并落实临床教学各个环节中,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重要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患者对学生实习满意度增加。

1.2 方法 目标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制定,在工作中由员工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2]。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临床教学重要环节的管理,对学生制定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最后通过实习质量的评定,使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使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使护理临床实习质量管理始终监控于良性和渐进的发展过程中。

1.2.1 临床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作为制定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并落实在临床教学各个环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总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①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②本科学生除要达到大专实习要求外,还需注重提高学生教学、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识,完成本科实习量化指标; ③每一实习科室在学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大专、本科学生书写的整体护理病历由护理教学组组织各实习科室带教老师集中进行交叉评审量分。

1.2.2 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

按分级管理的原则,我院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健全的护理教学管理组织是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的保障:①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护理部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②二级管理组织-由教研室主任、科护士长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实纲、实习任务,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③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组成,负责本科室学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2.3 临床实习质量的管理

1.2.3.1 带教老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均要求有记录,护理教学组定期进行抽查):①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晨查房/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检查学生对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程序工作方法掌握程度。护理教学组对老师查房、讲座记录以及讲稿进行抽查;②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老师督查后讲评。带教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适时调整实习计划,做好周总结;③每轮学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召开学生实结会。

1.2.3.2 护理教学组对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对以下5项检查进行评审量分),护理教学组老师在检查中注重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提问、具体指导的方法,并及时作好对检查现场的情况反馈。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职业道德以及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①抽查学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②对学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③询问患者及家属对学生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能否满足患者基本生活所需、能否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等情况进行反馈;④发放患者满意调查表:反馈患者及家属对学生实习的满意度;③询问学生,对老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2.4 临床实习结果的测定

1.2.4.1 护理教学组定期召开教学联系会,并对学生实习满意度进行调查:①通过(1次/月)带教老师座谈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②通过(1次/月)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③实习中期、后期发放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反馈教学信息,学生还需写出实习收获、对实习计划实施的建议,同时请学生写出最好的带教老师、最差的带教老师,通过票数统计评出“受好评的带教老师”。

1.2.4.2 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 ①实结:学生实习结束后的总结,包括各科室对学生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学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的总结;②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中期阶段性教学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患者对学生实习满意度调查。结合各病区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教学组下查、集中检查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终末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毕业实习教学优秀奖获奖科室、“受好评的带教老师”,并给予奖励。

2 结果

通过目标管理原理教学法三年来的情况表明: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护理临床教学,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3 讨论

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使我们体会到:

3.1 促进了教师护理服务观念及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她们的焦虑,促进了她们的学习。

3.2 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 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3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主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解除了患者的负性心理,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受到患者及家属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4 良好的临床实习环境、因材施教的方法 良好的实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圆满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带教老师对临床实习不满意或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为她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她们能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3.5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重要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患者对学生实习满意度均较前增加。患者写给学生的表扬信逐年递增。由此增强了老师的教学意识和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参加进一步学历学习的老师增加,提高了带教老师知识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

第3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教学管理;改革

临床护理教学是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完成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因此,临床教学质量对护理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学管理又是教学质量的保证。2010年卫生部推行“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本院成为广东省示范医院之一。开展优质护理,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的优化模式,实行小组包干责任制整体护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落实基础护理,满足住院患者的不同需求 [2]。临床护理理念、工作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模式,培养具备现代护理各种技能的护理人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对临床教学管理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内科9个带教病区为观察对象,实习护生均为全日制大专、本科生,来自于广东、湖南、山东、湖北等8所全国大专院校。

1.2 方法

1.2.1 改革临床带教模式 改变传统的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对各班职责进行实践的模式,实行护生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模式。护生分管老师床位中的3~5个患者,在老师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分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责、整体护理。要求对患者情况做到“八知道”,护生当班对所管患者都需认真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医生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心理状态、生活自理状态、饮食等,老师每天抽查。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实施分时段教学实践,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教学分3个时段,其中晨间交班前、密集治疗后为护生可相对独立实践时间段,护生为患者进行晨晚间护理、协助外出检查、评估夜间病情、巡视沟通、协助生活照顾、活动等;9:00~11:00为护理能力实践较集中的时间段,在老师指导下护理患者、执行医嘱、跟医生、组长查房、进行健康指导。在教学中贯彻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改变护生“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实行床边工作制,要求做到走在红灯前,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需求,除技术性操作外,护生还需协助患者进食、服药、大小便、翻身、洗头、床上擦浴等,主动提供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改变传统的每轮回1~2次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查房,改为每周进行床边教学查房,查房对象为护生负责的患者,查房目的是解决患者护理问题,培养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查房由学生汇报病情、治疗过程、护理效果,提出目前存在护理问题或难点,责任组长、护长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引导护生分析现存护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进行健康指导。改革了临床小课模式,除专科组织小讲课以外,将各专科每月的业务学习、病例讨论安排编排给护生,护生根据感兴趣的课题跨专科参加各种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业务查房。

1.2.2 建立岗前培训管理体系 实习前2周为岗前培训时间,理论培训3 d,其余时间为操作技能培训,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培训过关。理论课程设置方面,除护理核心制度、职业防护、护生礼仪及护患沟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对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思想内涵进行培训。选择临床常见的16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作为培训内容,采取分项目、小组练习、人人培训过关的模式,操作流程、护理用具均使用本院的标准,使学生的操作达到标准化、统一化。

1.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进行带教老师资格认证,挑选临床经验丰富、有创新思维、良好职业素养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临床护理的培训,在院内举办护理操作示范技巧、教学查房、临床小讲课培训,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展示,并拍摄成录像,全体带教老师进行观摩,相互交流、探讨,每年举办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进。有计划组织出外参观学习或参加有关教学学术会议、培训班,内容有职业素质、带教方法、教学评价、学生心理、基础理论等,使带教老师系统、全面掌握教学新理念、新进展,提升综合教学能力。

1.2.4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护生学习热情 举办毕业实习护生技能竞赛,竞赛分个人、团体,竞赛评分增加了团队精神、人文关怀、沟通表达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体现综合素质的内容。通过竞赛,以赛促进,以赛促教,以点带面,在全体护生中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训练,特别加强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制定实习生评优制度,实习结束前,由各实习科室对护生进行评价投票,最后按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护生给予奖励。另外,科室对每个实习生进行招聘留用评价,评价在B级以上的护生,均可优先参与本院的护士招聘会。

1.2.5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持续质量改进 以优质护理实施、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效果为目标,建立环节质量标准、终末质量标准,环节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是否明确、可执行,是否按计划实施教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护生学习的进度、教学活动的效果。分别采取定期与抽查相结合、定项与随机相统一的质控方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教学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科护士长每月、护长每2周、病区总带教每周进行环节质量质控,通过中期总结、出科总结、不定期观察、沟通等方式,做到分阶段、有重点、层层质控、层层把关,收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及时修正教学计划和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终末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患者对护生服务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护生对病区教学满意度4个指标。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采用综合技能考核,出科时选择1个病例考核,评分内容包括护理程序的应用、基础操作、专科操作、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总分100分。患者对护生服务满意度由护生管床患者填写,内容包括受到尊重的感受、对护生信赖的感受、护生提供生活照顾、解决问题的感受、护生沟通能力等;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由带教老师在出科前填写,内容包括专业价值观、学习态度、主动服务意识、实施基础护理能力、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护生对病区教学满意度内容包括病区计划、教学实施、教学活动、护长管理、带教老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工作能力、为人师表等,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终末质量指标数据收集后,分别以病区、科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前后教学效果变化,对突出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2 结果

2.1 改革前后成绩比较 改革前平均理论成绩(80.32±2.48)分,改革后(85.35±1.54)分;改革前综合技能成绩(82.27±3.18)分,改革后(88.62±2.28)分。经t检验,P

2.2 改革前后各项教学满意度结果见表1。

3 体会

3.1 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以护生能力培养为目的 现代教育提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重于理论、技能的培养,现代综合能力包括创新、团队协助、沟通、人文关怀、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是护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我们采用护生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模式,以护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使护生明确角色定位,增强了服务意识,应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病情进展等实施护理、生活照顾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分时段教学、床边教学查房,锻炼了护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模式是适应护生能力培养的模式。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优质护理模式及整体护理背景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更加有赖于一支强有力的护理队伍,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保证,更是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3]。临床带教老师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的培训,虽然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但缺乏教学技巧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临床教学技能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系统的教学技能、管理学习和培训,更新了临床教师的教学理念,打破经验教学的传统局面,提高了教学技巧和方法,规范了教学管理和护理行为,为护生提供规范服务和优质服务的学习榜样,教学效果得到保障。师资队伍的培训还应拓展教学科研培训,培养临床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促进临床教学科学、持续发展。

3.3 加强教学质控,保证教学质量 层层质控和多维评价使教学管理不间断、不脱离实际,通过环节质控能真实、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改,提出修正方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落实和顺利进行,保证了教学效果。终末质量评价通过护生、教师互评,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教学意识,促进老师提高自身素质,促使护生主动学习、主动服务,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规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楼蓉蓉,蒲杰,丁玫,等. 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思路与实践.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7):7475.

第4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 前瞻性理念 临床护理教学 安全管理

在大多数医疗机构内,很多错误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护理管理的方式存在瑕疵。目前我国现行的护理管理方式仍为强制性的,即大多数是非自愿性。对此情况,我院护理部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从2010年开始将前瞻性理念应用到临床教学护理安全管理中,在临床实践中确保了护理安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方法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2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实习的护士257人,男20人,年龄18~23岁,女237人,年龄17~25岁。本科198人,实习时间26~45周;专科59人,实习时间28~42周。

方法:①前瞻性分析与评估:通过护理学生及教学质量监控反馈,问题主要包括2点:a护理学生轮转科室结束时对每个轮状科室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总带教及单独带教老师的教学安全管理质量进行评估,常见问题包括教学方法陈旧、热情不高、师生间沟通不足、实践机会少等;b护理部定期对各临床科室教学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进行监控并评估,一般每个月1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完成教学计划、带教责任心以及学生操作是否规范等。②通过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a医院:在临床区域设立专门护理安全管理示教室,临床往往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示教的不满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可采用岗前培训的方式对护理学生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医院内的角色,深入了解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知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熟练进行临床操作,使护理学生懂得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b科室:护理学生在科室内应落实专业知识过硬、护理经验丰富总带教及专门带教老师人选,并对护理安全管理教学工作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控制教学质量。

满意度及应用安全评价:①满意度评估:采取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院实习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教学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各方面。本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方式,发放问卷257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98.05%),其中满分3分:0分:差,1分:尚可,2分:良,3分:优。②应用安全评价:在前瞻性理念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前后,护理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采取X2检验,当P

结 果

满意度评估结果:对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学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257名护理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医院>95%、科室>96%、带教老师>98%。

应用安全评估:统计结果显示,在前瞻性理念应用前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方面改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前瞻性教学组织管理。本院住院量及护士数量近年来呈增加趋势,导致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教学工作量加大,需改善原有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教学实习计划和教学任务,加强监督及抽查力度,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及经验交流会议,总结其所在科室的带教经验教训,并且对科室护士进行教学质控和评估等,将前瞻性理念贯彻到临床教学中,加强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把临床教学任务做到无缝隙。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创造舒适带教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临床技术水平及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临床护理的安全与否的综合反映[1]。据文献报道[2],实习护士的护理安全方面的意识普遍缺乏,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能力较差,临床中缺乏沟通技巧,操作规程不规范,可通过以下措施改善这种情况:①加强安全前瞻性教育,落实总带教及带教老师人选,加强护士经验及知识沟通,共同营造学习氛围;②加强法律学习,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明确护士职责,了解自身服务对象,预防隐患,发现隐患及时控制,确保护理安全。

丰富临床教学内容,弥补学校课程设置不足。我国现有基本护理教材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而且前瞻性教育推广力度不足[3]。应将前瞻性理念应用于护生岗前培训中是十分必要的,也可增加到院级和科级业务讲座中,并且要在平日示教中,教会实习护士识别风险的方法策略,弥补因课程设置不足出现的失误。

规范临床操作行为,严格把关风险环节。由于临床工作量大、压力较大,而且新护士经验不足,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护理工作出现差错。据文献报道,护理差错原因排名第二位是缺乏前瞻性理念[4],可采取以下措施规范护理操作,保证护理安全:临床实习前2~4周,统一安排护生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掌握及了解程度,把前瞻性理念贯穿始终;在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在坚持“放手不放眼”原则及考虑患者一般情况条件下,提供护生实践机会,严格控制实践操作风险,对护生及患者负责[5]。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教学中非常重要。改善预防措施,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的临床环境。通过加强对前瞻性理念的应用以来,我院未发生一件因实习护士失误导致的医疗纠纷及事故。在临床教学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瞻性理念,不仅可以树立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进适应护理工作的新要求,还可促使护理安全管理贯穿于临床教学工作的从始到终,增强临床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符坤秀.临床教学中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5(6):33-34.

2 韦金美.风险管理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思路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4(9):71-72.

3 Helen H,李明子.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1(1):21-23.

第5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医院和学校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医院和学校共同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成立由护理部、科教科、学校护理系、教务处领导共同参与的护理教学质量改革管理委员会(简称教改委员会),其中医院科教科、学校护理系、任课老师、临床带教老师负责组织、分配、实施各项教学任务及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医院护理部和学校教务科负责监督管理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院校双方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和临床见习实践指导手册,要求任课老师和带教老师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院校双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密切配合,全程跟踪教学质量,及时通报反馈,共同协商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介绍

教改委员会根据高职护理岗位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时始终坚持以护理操作技能为中心,加大临床实践的比例,优化实践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与临床的融合。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九院班上午半天下临床见习,下午和晚上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与同年级学生相比,九院班在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上相对缩短临床实习时间,延长学生临床见习时间,使学生边理论学习边操作实践,将更多的理论知识引人到临床实践中,在操作实践中全面提高职业能力。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学生参与、合作,融学、做、教于一体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半年学生返校进行护士执业综合实训,为护士职业考试做准备。

教学管理体系的运行

教学管理体系的实施

医院护理部和教务处根据授课计划和见习指导手册,制定“理论教学进度检查表”、“授课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专科见习实践情况完成表”、“专科知识综合能力测评”等,其中“理论教学进度检查表”、“授课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主要考核每月各专业课程在时间段内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通过班级5名学生的核实和对教室日志的抽查来完成。“专科见习实践情况完成表”主要根据各专科的临床见习带教计划,通过每月检查学生的见习日记、见习鉴定、科室护理教学台账查看学生的临床见习实践任务有无完成。“专科知识综合能力考核”是每半学期护理部和教务科对学生进行各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道德素养三方面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选用学校老师出的试卷,相同的章节内容,同等难易程度,通过与学校同年级同专业学生的平均分、成绩分布直方图的比较,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提出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医院任课老师授课。“实践技能考核”采用专科疾病操作技能考核(如内科护理的吸痰、外科护理的备皮、妇产科护理的会阴护理等)、小组病案分析与讨论、护理查房、制定护理计划表、健康宣教等形式进行,旨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是临床见习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和病区患者对学生的德育考评,学生通过临床护理工作的真实感受,激发对护理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管理体系的反馈

通过上述考核和考评机制,院校双方定期召开各专科教研活动,如课堂公开课、临床见习带教跟踪等,相互沟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教改委员会每月安排学校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对合作班课堂授课质量进行检查,每月发放“教师授课情况学生意见反馈表”,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授课的意见。对任课老师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凡是总评低于85分的老师不能胜任教学工作。选拔优秀老师任课。定期跟踪见习实践情况,了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一方面促进医院临床教学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操作水平、教学能力及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专业课程任课老师到临床跟踪学生的见习实践,补充临床实践知识的同时,了解了临临床医疗护理新技术新进展,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实现临床与教学的零距离,优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管理体系的保障

为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发展机制,提高院校合作教学质量,院校双方制定和规范了教学管理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如“临床见习实践管理条例”、“临床见习带教老师职责”、“带教老师聘任制度”等,将教学质量纳入任课老师的考评体系,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福利待遇等方面体现优势,提高临床任课老师和见习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学质量。

教改初见成效

第6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理;临床带教;教学管理模式

护理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过程[1];其主要任务是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2]。我科从2014年8月开始,对护理实习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为了解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对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的护生56名作为对照组,其中本科18名,大专38名,女46名,男10名,年龄为22.58±0.996岁;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的护生62名作为实验组,其中本科20名,大专40名,女50名,男12名,年龄为22.46±0.855岁;两组实习均为4周,来自3所相同的学校。两组护生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管理方法,根据护理工作需要安排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实验组采用规范化教学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教学组长、带教老师的管理架构[3],规范带教管理制度,制定各级带教人员的职责。1.2.1带教老师的任职资格和考核任职资格,带教老师要求工作满5年、大专学历、护理师职称以上;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责任心强、乐于施教[4]。教学组长要求工作满10年、本科学历、护理师职称以上;热爱教学工作、综合素质好、管理能力强。考核方法,每年进行科室教学考核和授课比赛,竞聘上岗,任期1年。建立学生档案,包括学生所属学校、学历、联系方式、学生考勤、出科考核成绩等。一对一带教[5],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包括专科理论培训、专科操作培训、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出科考核,包括专科理论、操作考核,及专科护理病历书写。1.2.2教学反馈方法对带教老师从5个方面进行反馈,即:职业素质、理论知识水平、操作规范性、授课方法、教学态度。每个方面20分,总分100分,分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评价标准:总分60~100分为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

1.3观察指标

出科考核成绩、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实习期间出科考核成绩对比

实验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2两组护生的护理病历评分对比实验组护生护理病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对比

实验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3.1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规范化管理模式,保证了教学计划的执行,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促进老师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促进了护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本调查显示,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2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带教老师择优选拔,实施教学反馈后,带教老师对带教的重视程度提高,并能从反馈中找到不足,不断总结和改进,使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表4显示,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敏珠,魏文华,张萍.分层次教学模式与护理量化表联合应用于临床带教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85-87.

[2]郭素梅,卢明,平智广.规范化护理带教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1):10-13.

[3]王雪.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上海护理,2013,5(3):27-29.

[4]迟英.规范化护理临床带教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178):140-141.

第7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传统教学;同伴教育教学法;应用效果

0引言

同伴教学是用于检验学习者及其同伴对于内容的掌握与分析的一种教学策略,简单却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参与[1]。同班教学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以小组为单位,同伴教学者为核心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来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护理教学质量,研究中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分别采用同伴教学和常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教学质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按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人,其中,观察组男性学生13人,女性学生11人,年龄为22~24岁,平均年龄为(22.9±0.9)岁;对照组中,男性学生为12人,女性学生为12人,学生年龄均为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3±1.1)岁。将两组护理学生的年龄、性别等进行相应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学生给予常规护理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相关培训;观察组学生采用同伴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具体方法:首先,遵从学生意愿进行分组,8-10人一组,选择责任心强、自学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其次,同伴教育者在上课前进行自学和教学,加强练习,提升其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再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考核,在开课前,对同伴教育者进行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实行责任制;最后,每个小班选取由2名同伴教育者分角色进行集中示教,指导教师针对细节进行完善,以小组进行学习,下课前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布置本次实训内容作业

1.3观察及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满意度。在护理教学结束后,以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进行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病患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选择(±s)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中显示,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96.43±3.56)分,对照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84.28±5.72)分,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分别为95.83%和66.6%,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

第8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20-01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训练护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阶段,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1],这一阶段的学习也将为护生从理论走向实践。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扩招,优质护理服务观念的加深,临床带教任务较前更为繁重,临床护理医疗安全隐患随之加大,由护生引发的护理差错与纠纷时有发生。通过认真的分析与探讨,不断总结施教对策,将体会陈述如下:

1 护生临床实习医疗安全隐患相关因素

1.1 护生自身的因素

1.1.1 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术不够熟练:护生的一些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掌握不熟练,不能解答患者疑问,在采血、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或对一些医疗仪器不能熟练使用如:心电图机、监护仪等也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信任、甚至反感。

1.1.2 缺乏沟通技巧:现在实习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进入临床工作后,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注意沟通方法和技巧,致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不满的情绪,对护理工作不配合或配合不默契,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1.1.3 对护理风险认识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漠,不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忽视对药品质量的检查与核对,凭主观感觉擅自执行医嘱或操作也使发生差错事故的隐患大大增加。

1.2 临床教学质量因素

1.2.1 临床带教形式单一 :临床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被动灌输知识,不能有效地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造能力,护生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意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

1.2.2 临床带教教师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由于历史原因,临床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2],知识结构有限,可能出现低学历老师带教高学历学生的现象,临床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护生对求知的高标准要求。

1.2.3 临床带教教师时间和精力不足:临床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加之新技术的开展,临床带教教师除担当繁重的工作压力之外,还要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不足,使得带教质量无法保证。

1.3 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生差错的时间上有明显的集中趋势:第一个集中的时间在护生刚进病区的1-2个月,主要因为护生刚从学校到医院情况不熟悉,环境不适应,急于动手练习操作造成的。第二个集中的时间在实习结束前的1-2个月,因护生已在医院实习半年多的时间,思想产生了麻痹,认为自己不论从环境、操作到工作的范围都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此期间护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放松了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要求;再者,临近毕业,一部分护生的工作仍未有着落,工作时不能集中精力,也是造成差错的最大隐患。

1.4 患者及家属的高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对护理的要求也相应增高,部分患者拒绝护生操作,使得临床护生进行操作机会减少,造成操作不熟练,增加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机率。

2 针对以上医疗安全隐患采取对策

2.1 理论与实践结合:按照实纲要求,布置学习任务,突出学习重点,实习科室结合科室专业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定期组织护生参与临床护理查房、病例分析、疑难病例讨论;定期组织理论与技能培训,培训后实施考核,考核成绩列入护生实习鉴定范围;带教教师根据护生基础理论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技能培训,实施个性化带教。

2.2 定期组织护生交流会:为护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经验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培养其沟通交流能力,使其懂得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可以提出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下,护生各抒己见,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护生思想高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护理安全普法教育:在岗前教育内容中加大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讲述案例,引导实习生学法、知法、懂法、依法施护。

2.4 实施带教教师的选择与考核制度:要求带教教师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平时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并在每月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带教考核的力度,使各科能够严格按照实纲进行带教。

2.5 强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定期召开带教教师及实习生座谈会,介绍带教经验、交流实习心得,对临床带教教师及护生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做出反馈,并给予及时地解决,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年实习结束前开展“教与学双向评定活动”,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理论与技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选优秀带教教师,分析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总结带教经验及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措施,促进医院临床护理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第9篇:护理教学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理学 中外合作办学 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13085);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MDZD20140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4-02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选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趋势,是不容回避和必须思考的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本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进程。中外合作办学被视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国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方法,以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本文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与美国乔治亚州托马斯大学护理学教育项目的合作办学实践,探析办学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并就如何跨越文化障碍, 寻求一种扬长避短的合作办学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以推动双方交流与合作,实现相互学习和共同提升的办学目标。

1.项目概况

内蒙古民族大学(IMUN)自2013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开始与美国乔治亚州托马斯大学护理学专业展开合作办学。托马斯大学于1950年创建于美国乔治亚州南部的托马斯威尔市。托马斯大学在美国乔治亚州一直保持私立大学低学费的前三名。学校开办学士及硕士教育,包括工商管理学、护理学、教育学、刑事司法、健康、公共服务及科学艺术等众多专业方向。同时,托马斯大学还是一所获美国教育部认可六大区域性学位认证之美国南方高校联盟委员会(SACS)认证之大学、获美国护理教育认证委员会(ACEN)(原名为NLNAC)认证之大学、获美国教育高等教育委员会认证之大学、获国际大学商学教育认证委员会认证之大学(IACBE)、获中国驻美国休斯顿总领事馆资质证明认可,并且是中国教育部认可之美国综合性正规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亦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学校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的校园环境,全体教职工都致力于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我,并为学生提供灵活的课程计划及网络教学。托马斯大学的毕业率在美国本土遥遥领先。

内蒙古民族大学十分重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分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国际交流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教务处、财务处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分别负责合作办学的项目洽谈、政策制定、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学校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合作模式、培养方案、评价体系、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显成效。

2.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剖析

办学模式是一所高等学校根据一定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及其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办学思路和措施的总和。每一个合作项目,既有不同合作模式的特点,又受不同办学模式的制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双方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合作,从中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合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因时、因地、因项目层次而异,从不同的角度可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合作方的角度,可分为:(1)融合型模式,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我方的教学模式和国外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2)嫁接型模式,指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课程的评估,互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学生获得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3)松散型,指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的方法。

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属于嫁接型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中美双方共同制订,大部分课程的授课采用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由中美教师联合执教。专业课以美方课程为主干,中方课程作为补充衔接,目标明确,体系合理。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学生入学前两年的成绩管理试行无缝对接,以学年为依托,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成绩跟踪,对学生的学分进行动态监测。从第四学年开始,根据出国深造、国内读研、就业三个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组合,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升学与就业渠道。

具体而言,学生高考成绩达到分数线后才能进入护理学中外合作项目托马斯班级,同时我们采用的是4+0的模式,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国内完成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若通过中美双方各自的评价体系,则可获得双方的学历、学位证书;若学生进一步提出申请且通过外语相关认证(如:雅思、托福、CRE)考试,并通过签证则可直接赴美继续在托马斯大学攻读科学硕士,获得相应文凭。

3.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启示

3.1更新教育理念

知道什么样的人患病,比知道患的是什么病重要的多(希波克拉底)。知道给什么样的人做操作,比知道做什么操作重要的多。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及全面发展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学中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及护理专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护理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群、面向预防保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体现护理教育理念的转化:短期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分类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化、标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注重知识向注重人格转化、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化、学校教育向社会培养转化。

3.2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护理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卫生服务的需求。使我院培养出的护理生具有自律的人格、团队合作精神、关怀及尊重别人的品德、民主法制精神、道德伦理情操及科学技术能力、革新创造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3.3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解决好德、智、体、美等方面课程的课时配比份量和相互关系;加强课程间的融合及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化;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课程体系。全面满足社会对学校培养护理人才的要求、办学宗旨及学生的自我发展。

课程范围: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课程形式: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及相互关系。

3.4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和创新。在教学手段上,注意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临床课程的学习中,应以自学为主,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和路线。

3.5完善评价体系及管理模式

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以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改革及完善评价体系。各门课程应按照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等设置评价内容及方法,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与监督。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的评估机构及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及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6加强跨文化教育

对双方的管理人员、师生进行跨文化教育,提高跨文化意识,减少跨文化矛盾,达成跨文化理解,实现合作办学最优效果。要提高对异国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提倡对异国文化的尊重和包容。要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本土化,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并加强评估和监控。

3.7提供良好的服务

中外合作办学因跨文化差异,更需要办学方能提供贴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减少学生在特殊办学模式下的孤独感和抵触情绪。应将服务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提供助学服务和非学科方面服务,做到异国教学、身边服务。

在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均应加强软技能培训。护理软技能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是与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相对的概念。教学理念上要培养的护理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者,而是人技合一的行动者和思想者。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护理任务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软技能――人文关怀能力,并在教学全程贯穿。

总之,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过不断实践与发展,已逐渐走上了正轨并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实践证明,本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能力掌握护理学行业内的最新方法与技术,在创新意识、组织协调、知识运用和外语水平等方面显现优势。我们应牢牢抓住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互惠互利,不断完善合作办学的各个环节。在合作办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的护理学人才而不断努力。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丹,陈燕华.中美护理本科临床实践环节的比较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6(1): 23~25.

[2]陈燕华,朱丹.中美护理专业本科课程类型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14):14~17.

[3]姜安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