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环境保护监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保护监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保护监理制度

第1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预防交通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结合交通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交通建设项目”,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的对环境有影响的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

第三条交通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管理。交通部设置的交通环境保护机构具体负责全国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设置交通环境保护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将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采取有利于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同交通建设相协调。

第五条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交通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交通建设规划所包含的具体交通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以简化。

第六条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交通环境保护机构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对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

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交通建设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不予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没计。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交通环境保护机构审核,并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交通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交通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九条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涉及水土保持的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必须有水土保持方案。

第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需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交通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必须事先经同级交通主管部门预审。

第十—条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环境影响报告表十五日内、环境影响登记表十日内,提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预审意见,按有关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施工工艺发生重大变动或者超过五年后开工建设的,应当重新办理报批手续。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申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审,应当按规定提交有明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按规定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还应当附具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及对有关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第十四条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熟悉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污染排放和生态损害及其防治对策,具备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能力,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向交通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的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任何机构进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五条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资格证书确定的等级、评价范围,从事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第三章环境保护设施

第十六条交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交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交通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工程投资概算。

第十八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规定组织交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应当有交通环境保护机构参加。

交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环境保护篇章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通过初步设计审查。

第十九条交通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营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营。

第二十条交通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同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规定组织交通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应当有交通环境保护机构参加。

第二十一条交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二条交通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文件应当有环境保护篇章。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应当进行专项环境后评估,评估费用在建设项目工作经费中列支。

第四章罚则

第2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理现状必要性工作内容

1 环境监理的概念

工程环境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依据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通过工程环境监理的方式,代表业主进行的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与整个施工组织管理紧密结合。

环境监理制度是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等文件的要求通过第三方环境管理机构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实施全过程环境监管的管理制度,是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补充,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具体体现。

环境监理一般由具有环评资质并同时具有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由环保专业人员为主进行组建,并以市场化的公开招标形式确定建设项目的具体监理单位,为业主提供建设项目从环评到验收的全过程环境管理服务,确保工程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2 环境监理发展现状

为适应加入WTO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要求,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推行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制度。2002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汇同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等六部门联合了《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要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等13项建在生态敏感区、对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的国家重点工程实施环境监理试点工作。

通过13个试点工程的环境监理实践,并借鉴国外经验和工程监理经验,国家环境保护部提出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办法》及其配套的《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指南》等指导性文件,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监理模式,以使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在国内全面开展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

当前,我国在推行环境监理制度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部分省市、行业部门已将环境监理作为环境管理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4年,交通部发出了“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号),决定在交通行业内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并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监理管理体系。

深圳市于2006年8月颁布的《深圳市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环境监理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项目施工过程中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施工进行现场检查;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是工程环保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

为强化建设项目施工期的达标排放和生态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制,辽宁省全力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于2007年印发了《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未委托环境监理即开工建设的,由有监督管理权限的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责令停止建设,对未按规定提交环境监理报告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批准竣工环保验收。2010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同意将辽宁省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省份。2011年3月,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了《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环境监理工作。

近几年,国内大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如金沙江溪落渡水电站,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锦屏二级水电站、官地水电站,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等全面实施了环境监理工作,环境监理在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控制和降低了因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国内类似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3 实施环境监理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两项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管理工作的两个重点是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之后、“三同时”竣工验收之前的施工阶段,没有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未能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未引入环境监理机制,主观上存在“重审批,轻管理,忽视过程监督”,客观上导致施工阶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因此,建设项目施工期引入环境监理机制加强环境管理势在必行。

工程建设项目引入环境监理机制,可以使环境管理工作融入到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变政府强制性管理为政府监督与第三方服务和建设单位自律相结合的管理,同时也是我国工程建设健康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4 环境监理的工作目标

国内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目标主要体现在:

(1)依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通过环境监理工作,控制施工期不利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群健康,确保建设项目环保设计文件及审批意见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将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区域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促进工程顺利建设。

(2)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知识,增强工程参建单位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确保工程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3)形成真实反映管理工作过程和环保措施落实的规范完整的监理资料,为工程的环保验收提供依据。

5 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环境监理工作程序见以下框图:

6 环境监理内容

环境监理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审核工程设计和招投标文件中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技术要求;二是严格按照监理工作“三控两管一协调”的方法,按照工程环境保护的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做到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使工程改善环境的设计方案(或措施)通过环境监理得到全面落实。环境监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控制、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环境保护、人群健康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工作管理等。

对环境监理的具体工作要求是:

(1)建立健全环境监理组织机构,编制环保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推动和协助建立包括业主、工程监理、承包商三方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对环保专项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及其维护管理进行监理,根据合同要求对非直接监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进行效果管理。

(3)负责专项环保设施设计方案的审查;管理环境监理工作过程资料。

(4)制定环保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和方法,及时提出工作建议或发出整改指令。

(5)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例会,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必要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现场存在的环保问题。

(6)定期向业主以书面形式提交环境监理工作报告。

(7)协助业主按国家规定完成环保措施阶段性验收及竣工验收。

7 环境监理的方法

环境监理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监理旁站:监理旁站是指环境监理对工程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环境问题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踪的监督活动。

(2)日常巡视:这是一种流动的检查方式,环境监理对工程的环境项目实行巡回检查,如环境空气污染、噪声防治、废水处理等。

(3)定点监理:每逢一固定时间监理各指标的执行情况。

(4)监测:根据施工区环境保护需要,开展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例如利用现场可靠的监测资料,或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如卫片、彩红外航片等进行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分析,宏观监控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和生物影响等,为环境监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5)例会及专题会议制度:按固定时间(如每月)召开施工区环境管理会议,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对某些环保重大问题召开相关专题会议。

(6)定期报告制度:要求承包商定期向环境监理提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环境监理定期向业主提交环境监理报告及相关工作总结。

(7)签发指令:环境监理工程师通过签发指令文件(如通知单、便函等)指出工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隐患和存在的问题,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

(8)工作建议:环境监理通过向业主提出工作建议的方式,指出工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合同授权范围外环境监理不能直接处理的环境隐患,提请业主及时处理。

8 结语

环境监理工作在国内环境管理领域中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理工作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推行环境监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过程控制难的问题,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因此,实行环境监理制度是加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实践证明,环境监理在工程建设期间具有重要作用,降低了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工程建设期引入环境监理机制,保证了工程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第3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本文介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保护目标,并提出了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的措施以及参建各方履行的义务。

关键词:

水利水电;施工期;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大面积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时间也越来越长,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从上到下除大力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外,还对各行各业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污染严重的工业活动进行详细的排查、分析,甚至下发停产令。相对于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大多远离城镇,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造福人民的工程,但决不能忽视在水利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问题。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各参建单位的责任,也是义务。

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1水环境保护目标

1.1.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涉及的各种河流,维护工程涉及河段的水域功能,水环境质量满足Ⅱ、Ⅲ类水质要求。

1.1.2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涉及的施工区内备用水井及泉水。

1.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2.1陆生生态

工程区内的植物和动物以及河谷林、国家湿地公园。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连通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二是工程建成后,区域自然体系稳定状态不发生大的变化。三是对因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占用和破坏的农田、林地,按合同要求采取确实有效的生态补偿和恢复措施,绝不能因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四是制定严格的施工区域管理制度,限定工程建设施工范围,按照限定的施工活动范围进行施工,减少因建设活动对施工区外的地表和植被造成破坏及扰动。

1.2.2水生生态

工程涉及河流中的水生生物、鱼类三场等栖息地环境以及区内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多样性以及重要保护物种。

1.3声环境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维护施工区及周边区域的声环境及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4污染控制目标

1.4.1污水排放标准

对于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就地、就近处理,不得进入河道,防止对河水造成污染。

1.4.2大气污染控制目标

项目区没有持续性大气污染排放点。

1.4.3噪声控制目标

项目区没有持续性噪声源。

1.5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2环境保护措施

2.1施工期废水治理措施

2.1.1生产废水治理措施

砂石料筛分废水要利用料场开采后形成的料坑来处理,沉淀处理后能重复利用的重复利用,剩余的再回填弃料和表土覆盖。施工现场机械清洗废水处理必须修建沉淀池,用先沉淀后除油的方式进行处理,施工结束后对沉淀池进行清理后再覆土填埋。隧道开挖废水收集于沉淀池中,经沉淀处理后部分用于洒水降尘,剩余只能通过自然蒸发排放。各沉淀池均需作防渗处理,施工结束后先清理后再进行填埋。砼搅拌废水,每座搅拌站设置一座沉淀池,搅拌养护用废水要经沉淀处理,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剩余用于洒水降尘。

2.1.2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在生活区修建纳污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不能乱倒,对地表造成污染。根据施工区的条件,设置旱厕或者水冲式厕所,水冲式厕所要设化粪池。

2.2大气环境保护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石料加工厂进行四周封闭生产,对施工道路定期洒水,尤其是施工人员密集区要增大洒水频率。隧洞施工要加大排风力度,施工设备最好为电器机械设备,尽量少采用柴油机械、汽油机械设备。给一线作业人员发放防尘口罩。

2.3生活垃圾的处理

在施工人员生活区,要购置移动式垃圾箱对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用清运车辆将生活垃圾拉至本地的垃圾场,由当地垃圾处理站进行科学处理。

2.4噪声控制措施

作好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施工人员生活区、管理区远离桩基施工区、钢盘加工厂、拌和站;加强个人防护,减轻噪声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2.5施工期人群健康保护

积极有效地落实施工生活区、管理区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加强水源保护,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后再食用;定期发放防疫灭鼠药品,切断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杜绝疫情发生;在施工进场前,对施工人员按20%的抽检比例进行预防检疫。建立卫生防疫站,制定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做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2.6对植被影响的恢复与保护措施

机械车辆要制定车辆管理制度,施工期要加强车辆管理,车辆只能在设定的施工道路上行车,不能随意碾压临时道路以外的区域。将施工现场尽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不能随意扩大,造成不必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对因工程建设影响的地表进行植被恢复。

2.7卫生防疫

一是施工前对施工区进行消毒清理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施工区施工。二是对部分施工人员进行预防检疫,有健康问题或不适合其岗位工作的,不得在其岗位上工作。三是对生活区等进行防疫灭鼠、灭蚊工作,并定期发放防疫灭鼠等药品,并且要在工程开工前上报防疫情预案。

3参建各方履行的义务

第4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一、工程案例

沿海城市W市J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海滨旅游度假基地,工程用海总面积为47.2hm2,其中填海造地面积为42.8hm2,透水构筑物用海0.55hm2,港池用海3.8hm2。

该项目施工期间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1.废水污染

项目建设施工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陆域施工场地生产废水及生活废水。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5和石油类污染物。

2.废气污染

该工程对大气环境主要影响因素是粉尘,主要污染因子是TSP和PM10。主要污染环节是:(1)沙石料堆存过程中的风蚀起尘;(2)卡车卸料时产生的粉尘污染;(3)道路二次扬尘;(4)水泥拆包的粉尘污染;(5)汽车运输沙石对运输线路的粉尘污染。

3.噪声污染

本工程按常规施工方法,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环节主要是山体爆破、砂石料的运输、施工机械工作等。主要为钻孔机、推土机、装载机、水泥振捣器、混凝土搅拌机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陆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各种生产垃圾。

5.部分生态环境改变

主要是约220万山体开挖(植被破坏)和42.8hm2填海造地。

二、水运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水运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国家大型建设项目,涉及到水、陆两种生态环境,因此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多元化的。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水运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分析,从而说明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的重要性。

1.山体开挖,占用果树种植约250亩;山体爆破,钻孔及爆破作业产生噪音和空气污染,导致山体附近的一所小学临时搬迁,临近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限制钻孔及爆破时间,晚上及午休时间禁止作业;在附近小区公告:每天中午11点及下午16点定点爆破。

2.土石方运输,占用市政道路,二次道路扬尘严重,沿途噪声污染严重。

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派专人在路口指挥交通;每天上、下午各两次道路洒水;晚上22点至凌晨6点停止运输作业。

3.陆上作业,工程实例中列举的各项污染现象均有发生;对四周环境影响比较严重的是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施工开始阶段接到居民投诉)。

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运输车辆和现场堆场覆盖;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尤其是晚上作业;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生产及生活污染源,及时落实整改。

4.海域施工,填海及挖泥作业造成的固体垃圾污染,施工船舶排放含油污水及生活污水。

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限制海域施工范围,四周布设漂浮围挡,定期清理固体垃圾;严格控制船业船舶排放各种污水,备置专门的污水收集设备。

在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尽管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因为实际操作缺政策、缺制度、缺经验等等限制了环境保护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引起了施工区四周居民的不满,也从现实方面突出了水运工程施工期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水运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已有了基本框架,但是仍存在较多“缺失”,导致环境保护工作得不到全面和有效的落实。

1.缺政策对工程建设的环保管理存在重两头(即前期的环境保护评价报告书和竣工时的环保验收)轻过程(即施工阶段的环境监控)的倾向,直接导致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明显脱节,以致环境规划中的目标得不到贯彻与落实。就当前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在水运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和实施环境监理。

2.缺制度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是管理办法对环境保护监理提出明确的规定,虽然交通部委已经对国家建设重点工程开展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试点工作,摸索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内容、工作形式与工作经验,但是还没有确立建设项目施工期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相关政策规范、标准还未出台,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监理缺少依据与指导。

3.缺人才环境保护监理是一个新兴产业,既需要同其他监理服务相协调发展,又有它的独立性,需要专业的人才和资质机构。而一般的监理单位虽然有了环境保护监理的意识,但是在人员配置及培训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同时社会上也缺少权威性的环境鉴定及评估机构。

四、水运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工程环境保护监理上承工程环境保护评估报告,下启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既保证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环保措施的落实,又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还为环境保护专项验收提供了真实、具体、规范的资料,从而保证工程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交通运输部已经“关于抓紧做好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施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监理培训工作的通知”,着手进行环境保护监理的深入推广,并将纳入监理工程的日常管理。

为了迎接水运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的全面实施和有效落实,环境保护及其相关行业,尤其是现有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应该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把水运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做好,做出成效。

1.全面进行环境保护监理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个人环保监理意识。不论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要把环保工作同质量、安全工作同等看待,并在日程工作中贯彻和落实。

2.不断总结和创新,完善环境保护监理的制度和方法。尽快出台有关环境保护监理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建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标准、指标考核与验收、收费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前几年,交通部委在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试点环境保护监理,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3.支持和完善环境保护监理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现有监理单位积极开展和深入环境保护监理,同时支持专业性很强的环境保护单位参与工程环境保护监理。培养较高业务素质与水平的工程环境保护监理专业人才,组建精干的环境保护监理队伍。

4.适应市场需要,积极拓展环境保护监理业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监理行业必将与国际同行业接轨,环境保护监理又是国际监理咨询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做足环境保护监理的工作,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工程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理。

五、结束语

第5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基本工作之一,也是它们的重要职责,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环境监督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据,对环境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概念

提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初衷就是要改变哑铃式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它始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终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点在于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达到全过程管理的模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内容和实际情况,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可概述为取得资质资格的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合同等,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出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议或措施,对建设项目配套环境保护措施或设施及其建设期间施工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确保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重要依据。

二、环境监理开展的必要性

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环境监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理作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理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环保验收的通过与否。

环境监理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对建设项目管理只注重审批和验收两个环节的管理方法,变事后管理为全过程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次飞跃。随着法律依据、标准规范、技术方法等相关内容的不断完善,工程环境监理必将在我国今后的环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环境监测的问题原因

1、落实工作时,没有相关的规范标准作为依据

项目工程的环境监理单位在执行监理工作时,通常都是要依据初步的设计文件、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以及与业主单位所签订的工程环境监理合同等文件的,但是在这些文件中,很多环境保护的措施都脱离的实际,并且所签订的合同内容也过于简单,没有明确的要求,这就导致了监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能有效的约束施工单位,在惩治一些违规行为时也不是有据可循的。

2、负责环境监理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环境监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所以负责人员也应是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然而,我国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通常都是监理单位的人员,监理经验丰富,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却十分匮乏。还有一部分人是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他们环境保护知识十分丰富,可监理方面的素质能力却又十分薄弱。

3、 缺乏健全的工作机制体系

不同于项目工程的监理工作,环境监理工作的程序、模式、方法以及内容等体系和机制都还不够健全,也没有相关标准规范作为指引,所以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4、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强

现阶段,项目业主单位对于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整体环境监理的效果,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并没有真正的落实相关的环境评价文件以及各项环保措施,而施工阶段,一线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很差,大都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有些施工人员对于环境监理工作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四、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1、加快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

为适应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市场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体系,国家应适时组织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环境监理规范应包括环境监理现场工作指导规范和环境监理结果工作规范。环境监理现场工作规范明确环境监理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范围、方法、行为,对于多数工程存在建设内容变动情形,环境监理单位应及时为建设单位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意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与环保主管部门以及设计单位的汇报、沟通工作,防止由擅自重大变动产生的程序违法行为,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影响。环境监理结果工作规范包括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档案材料管理、环境监理结果和成果体现方式。

2、健全环境监理工作的标准规范,落实环境监理工作的内容

不断健全并完善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相关规范标准,这样在实施环境监理工作以及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时才是有据可循,有章可依的。国家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相关文件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制定环境工程监理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环境工程监理工作的收费标准以及验收指标等文件,这样才能为监理单位执行环境监理工作提供量的依据,这样监理单位才能够定量的考核工程项目整体的环境监理效果,这样才能保证监理单位所落实的各项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3、培养环境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对于负责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他们必须具备工程项目方面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同时他们更要具备环保保护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他们对于环保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应十分熟悉。所以,现阶段监理单位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既擅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又能够熟练掌握环境保护技能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这方面应多借鉴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环境影响评价行业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并且其培训的制度体系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了,因此我们应借鉴其经验来推进并发展环境监理上岗的培训工作。另外,我们还应总结行业的特点,编写环境监理工作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制度,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这样相关的从业人员才能全面的掌握环境保护方面以及工程监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4、实现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环境监测鼓励各级监测部门在监测工作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之前要经过验证后方可使用。

仪器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测中使用的仪器相对落后,监测仪器不足及老化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为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仪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监测仪器寿命、降低监测仪器的制造成本、保证其使用性能,是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实现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可以掌握各种污染物的变化动态及趋势;二是提高预警应急监测能力;三是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四是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和连续自动化技术讲得到广泛应用;五是生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5、加大环境监理宣传力度

在环境监理行业外部,借鉴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扩大环境监理稿件和读者覆盖面,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宣传工作,督促建设项目业主落实环境监理工作。在环境监理行业内部,应转变环境监理培训、资质管理、报告编制、报告审核的理念,通过提高环境监理培训质量达到提高环境监理人员素质的目的,环境监理管理部门须严格要求环境监理单位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结束语

环境监测管理的根源是利用环境保护的手段使环境与经济不发生冲突。所以,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要把环境、经济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通过分析环境质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牵制,做到综合平衡,使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和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协调环境与城市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红,李继文.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8(35):108-109.

第6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生态影响类 建设项目 施工期 环境监理

[中图分类号] X32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10-1

在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系中,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是该体系的重点部分,是建设项目对环保“三同时”政策落实程度的主要参考依据[1]。对施工期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监理已经成为国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必须保证工程的施工现场、周围生态自然环境、防治设施、建设污染物排放等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规定和标准。

1环境监理的涵义

环境监理具体指的是国家相关环境监理部门或机构,在工程相应建设方的委托下,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批复文件、相关环境监理合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等,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到具体项目建设中。其参与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通过环境监理方式,在工程施工期对其“三同时”的实施情况、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目的是监督和保证环保措施在工程建设施工期中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并实现将环保控制方式的转变,即由监管部门外控转变施工过程内控。在环保过程中,施工期的环境监理是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按照监理对象进行分类,具体可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可分为生态保护措施监理、环保设施监理、环保达标监理3部分内容;根据监理时段进行分类,具体可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分为设计期、施工期、试运行期环境监理3部分内容。

2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主要内容

2.1施工现场及施工区环境敏感点的监理

为有效防止和预防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对工地周围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监理单位需对施工期工程建设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理措施,保证工程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均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2]。在施工设计阶段,工程建设由于受到地质、地形、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设计期与施工期的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对厂址进行变更、移位或对产区的局部或整体分布进行调整等,导致建设项目临时占地或附属设施产生了一定变化,进而导致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影响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环境监理部门需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监测工作,加强对环境敏感点的监控力度,监督工程建设方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降低施工期周围生态环境的受污染率。监理的主要内容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监理、生产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理、噪声控制措施的监理、野生动植物及生态保护措施的监理、人群健康措施的监理、施工期危险化学材料的管理的监理、环保和染治理设施建设的监理及环评文件落实情况的建立。

2.2施工期各环境要素的环保达标监理

施工期环保达标监理是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环境污染因素达到国家规定环保评价标准的重用环节和主要内容。环境监理部门在监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中施工期污染防治及生态环保措施的具体要求,严格对施工期各环境指标进行监控,保证工程施工阶段中各种废气、废水、噪声等均符合相关环保规定要求。在施工期,建设单位通常会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评标准进行施工作业,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施工期气、水、声等污染元素进行净化处理,重视对工地周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环境污染因素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因此,需要环境监理部门通过巡视、现场监测、记录报告、旁站等方式对工程建设施工期存在的污染隐患进行及时提醒和整改,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建设施工期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环评要求,降低生态环境污染。

2.3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理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监理具体指的是,环境监理部门对建设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敏感区保护目标保护措施等各种措施的计划和具体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3]。工程施工阶段中,生态影响及减缓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按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该文件的批复文件的具体要求,同时充分分析工程施工期出现的具体环境影响特点,然后将相应文件要求与施工具体特点相结合进行分析。按工地临时用地、取土砂石场所、废弃土渣场所及矸石场、灰场等进行列表,将具体详细的环境监理要点罗列给施工方,并监督施工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2.4环保设施“三同时”建设的环境监理

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需严格根据“三同时”的环境管理制度,切实落实环保设施与施工建设同步进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设施建设必须严格根据环评的相关要求进行科学建设和安装。如安装建设配套的生活污水及含油废水净化处理设施、隔声设施、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生态保护及修复设施等,确保施工期出现的各种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均得到有效净化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周围生态环境污染发生率。

2.5其他环境监理内容

除上述几点环境监理内容外,在环境监理工作中还需进行以下几点工作: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对环境进行相应监测工作;及时向建设方发出监理工作指示,并对指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按时编写环境监理专项报告及月、季、年报;定时组织开展环境监理工地例会;协助建设方、施工单位、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相关环保突发事件。

3结束语

环境监理制度的施行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强化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约束关系,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大降低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发生率,给人民和社会带来极大效益。环境监理制度的实施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曹晓红,李继文.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8(35):108-109.

第7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校园建设;环境监理;绿色施工;重要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各地的校园建设大多遵循了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为我国建设出了许多环境舒适、设施先进、各项功能齐全的新校区。

1 发展背景

全国各地校园建设有声有色,各地新校区林立,校园基础建设日益完备。要想优化校园环境,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校园,环境监理工作必不可少。重视校园工程建设的环境建立以及绿色施工,需要各施工方、有关部门与校园的共同配合,加大有关部门的规范监督,才能完善我国的环境监理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校园基础建设带给环境的各项危害,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校园建设环境监理的各项依据

校园建设环境监理是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的。环境保护作为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国策。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会产生的污染问题及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详细的评估总结。只有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批准后,计划部门才可以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建设企业才可以投入施工。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期设计,同期建设施工,并且同期投入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之前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工程建设项目方才可以将之投入使用或生产。

另外,还有交通部及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一些管理办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环境保护质量标准,或是某些地方性的法规及政府章程,工程的设计文件,工程的标准规范以及环境规范,还有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及批复,工程监理合同等等,都是校园建设环境监理的重要管理依据。

3 校园建设环境监理的重要意义

3.1 实现校园建设环境保护 学校作为项目甲方,一般需要聘请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来规范监督项目企业及施工单位等项目乙方的各项建设行为,确保校园建设的顺利展开。但由于各工程监理单位资质没有严格的规范,导致了市面上的许多工程监理单位没有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没有相应的环境风险防护、生态恢复以及环境保护等各项措施、对于各建设单位更没有足够的环境监理制度来规范其环保行为,因而各校园工程监理的效果欠佳。所以,需要有专业的环境监理单位来帮助工程监理人员实现校园工程项目环境监理,这就要求环境监理单位必须以足够公平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来为校园基础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服务与支持。在项目建设中,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记录,利用环境监理,做好校园建设各个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将校园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3.2 督促落实三个同期政策 实行建设项目中的污染防治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的三个同期政策时,必须要有环境监理的相关依据。需要环境监理人员的及时跟踪监督,确保校园建设项目中的污染防治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的同期设计,同期建设施工,及同期投入使用,减少校园建设项目环境污染。

3.3 树立良好校园形象 在校园建设过程,注重环境监理,可以树立良好校园形象,给学校带来更多潜在效益。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好扬尘、振动噪音、水污染、光污染、建筑垃圾、土壤保护、地下设施等的管理控制,就可以有效改善校园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为学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有利于取得学生与教师的支持,确保校园建设各项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做好校园建设的环境监理工作,不仅可以保护校园环境效益,更能提高施工效率,树立良好校园形象。

4 校园建设的绿色施工

2007年,我国建设部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其中指出,绿色施工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该在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基本的要求下,利用先进的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实现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及环境保护这一“四节一环保”原则。其对于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4.1 减少施工污染排放 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污染极其恶劣,其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废渣、泥浆水以及粉尘等,都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校园建设不仅工程量较大,其建设工期也较长,不论是前期的建设还是后期的修补及扩建等,都需要工程项目建设,大量的施工难免带来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施工可以有效树立起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减少施工中的各项污染废物排放量及工程建设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配合环境监理部门,及时进行施工问题整改,从而降低工程建设环境污染,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健康。

4.2 节约建设成本 绿色施工的方案内容有:①制定出科学的环境管理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确保文物及地下设施等资源的完整性,降低环境负荷;②根据工程建设地区的实际水资源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节水措施;③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制定节能措施;④制定节材措施,但同时需要注意保障工程质量。如使用可循环材料、优化施工方案等;⑤做好施工总面积规划,并规范临时用地面积及制定出相应的临时用地节约措施等,各项施工方案都可帮助校园建设节能减排。另外,绿色施工对于施工材料也有所要求,在施工中,应尽量使用可循环材料及绿色材料,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建设成本,保护环境。

5 总结

综上所述,校园建设的环境监理以及绿色施工对于环境保护及校园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建设学校要加强环境监理工作,树立绿色施工意识,做好校园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促进建筑行业与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邵琪B.论校园建设中环境监理和绿色施工的重要性[J].绿色科技,2014(11).

[2]周凯.绿色监理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3]黄毕原.环境监理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J].地球,2014(7).

第8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

1 环境监理与环评的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新开工项目必须经过有关专家对环境影响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国家环境主管部门审核,该项目是否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为环评批复 。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指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各项环保措施。由环境监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是开展环境监理工作依据的一部分。环评主要针对的是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设计阶段环境监理、施工期环境监理、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三个环境监理阶段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要求,分别对设计、相关环保设施的具体建设情况、项目试运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与环评及批复的符合性进行监理。另外,对于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介入,不仅能够使环境影响评价措施落实到位,还能通过环境监理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使项目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尽量的削减。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是开展环境监理工作依据的一部分,而环境监理又是保证环境影响评价中相关削减环境不良影响对策和措施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特别是施工期环境监理,不仅能保证各项环评要求落到实处,而且能保证一些施工期间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在施工期间环境影响有效的得到控制。

2 环境监理与环保“三同时”的关系

环境保护“三同时”是指中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现有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检查,使得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投产后集中体现,给环保验收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和设施“三同时”落实不到位、未经批准建设内容擅自发生重大变动等违法违规现

象仍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有些环境影响不可逆转,有些环保措施难以补救。

在环境监理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等,检查主体工程配套的环保设施设计是否按照环评报告及批复的要求进行落实,已落实的要对其与环评报告及批复的相符性进行审查,还应审查环保工程采用的治理技术是否先进,治理措施是否可行;在建设过程中,对配套环保设施建设情况与主题工程同步性进行监理,保证建设符合“同时建设”的要求;通过试生产环境监理,对配套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生产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理,保证环保设施按照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同时投入使用”且达到预期环保目标。

通过环境监理过程可以摆脱“三同时”缺乏监管的情况,使“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监管。

3 环境监理与环境监察的关系

环境监察是一种具体的、直接的、“微观”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环境监察要突出“现场”和“处理”这两个概念,即环境监察是在环境现场进行的执法行为,环境监察不是“环境管理”。环境监理是一种第三方咨询服务活动,借助其在环保专业及环境管理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引导和帮助建设单位有效落实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在建设单位授权范围内,协助建设单位强化对承包商的指导和监督,有效落实“三同时”制度。

由“环境监察”和“环境监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环境监察是一种执法行为,而环境监理是一种第三方咨询服务活动。环境监理的工作能够对环境监察对象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一方面减少了环境监察对象因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相关的环境监理资料能够为环境监察执法过程中提供所需的关于项目详细的环保相关资料。

4 中国环境监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环境监理起步较晚,正处在摸索阶段,尽管在技术支持和管理方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环境监理的发展。首先,中国环境监理缺乏法律保障。目前,中国尚没有开展环境监理的专门法律规定。现行工程环境监理主要依靠试点项目带动并借助行政力量进行推行,通常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中提出实施环境监理的要求,以此推动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环境监理行业发展缓慢。

其次,环境监理制度和技术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全国性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要求尚未形成。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技术细则、标准、指标考核、验收及收费指导标准尚没有统一的规范体系。

另外,缺乏专业的符合环境监理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机制。由于中国环境监理发展较迟,目前还缺乏专业环境监理人才培养机制,环境监理人才队伍业务素质良莠不齐,知识结构不够系统。

因此,推动环境监理的立法,对环境监理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立法确立中国环境监理的法律地位,统一环境制度,建设完整的环境监理技术质量体系,完善适合环境监理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中国环境监理在环境监理过程中的作用。

5 结语

环境监理介入建设项目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落实“三同时”制度、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环境监理工作不仅能够避免建设单位因缺乏环境专业知识引起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也能为环境主管部门分担部分环境管理的负担。

然而,由于中国环境监理起步较晚,在法律保障、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只有不断的完善,环境监理工作才能发挥出在环境全过程管理当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超,鲍炯炯,夏文健.工程环境监理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及前景展望[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5):104―105.

[2]衷平,陈济,丁孔亚平.公路工程环境监理进展综述[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5:54―62.

[3]夏来水,戚茜,杨万民.试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发展及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12(1):35―38.

[4]李强,李敬伟,王克军.关于环境监理工作的探讨[J].北方环境,2011(8):167―168.

[5]梁鹏.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要点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3―5.

第9篇:环境保护监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环保;内部管理;机制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提高管理水平,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和规范环境保护行为,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企业必须在责任追究、监管权责方面配套落实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各生产环节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最终实现环保新常态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完善环保管理机制

企业要从适应新《环保法》的要求入手修订环保制度,构建全新的管理体系。通过提高环境监管效率,指导和督促生产单位强化和规范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行为,排查和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全面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断符合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具体做法如:

1.在厂矿、车间、班组建立三级环境管理机构设立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定期召开环保例会,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成因、讨论可行性方案,有效推进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有序、有效地环境管理流程。

2.切实把握“三个统一”原则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环境效益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工作规划。在远景规划当中应当对环境控制指标,重点治理工程,设备和设施更换计划,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结构,污染物指标的削减计划,“三废”综合利用以及环保专项资金等做出与企业发展规模相匹配的细致计划,从而使环境管理计划、目标、实施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预见性。

二、健全指标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按照环保新常态的要求明确各层级量化管理指标,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定期评估,督促企业自身不断改进和规范环境行为,提高环境监管效率,防范和控制环境风险,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生产单位污染物排放进行内部控制的机制。内部排污收费制度的设立,不但能对生产排污进行控制,还能充分调动生产单位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首先,各生产单位要对本单位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进行申报,经由企业内部环保部门来按照相关地方标准核定给企业的总体排污量进行确认;其次,要在各污染排放口安装排污流量计和浓度计,在科学核算的基础上细化分解排污总量指标,开展内部自我管理的排污收费;第三,依照相关环保机构对于企业的收费标准对二级单位收取风险抵押金,对于没有完成排污指标的,就需要按照比例扣除抵押金。如果超过了分配的排污限额,除了扣除抵押金之外,还需要进行罚款。如果没有用完上本年度的排污指标,年终可以退回抵押金,并给与奖励。排污抵押金的剩余部分可以当作企业环保的专项资金。在具体的运作中,二级单位可以参照此方法,将任务分派到各个班组;最后,在测算环保设施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同行业制订各生产单位的环保管理费用,并与财务方面成本核算紧密衔接,不断以经济杠杆促进污染物排放自我管控的持续改进。

三、强化企业内部环境监理、监测工作

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通过现场检查督促环保管理目标按计划进行以及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使环保管控指标异常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快速解决。为了提升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工作效果,必须要充分发挥监理、监测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依照其工作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确立“监理以监测为依据、以监测促进监理效果”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目的性和环境监理的实效性,使环保工作得到整体提升。具体做法是:

1.采取例行检查、重点检查、突击检查、远程监控、收集整理等方式获取环境信息;

2.现场进行勘察、采样、监测、拍照、录音、录像获得判断依据或证据;3.通过调取生产记录、在线历史数据了解生产状况,分析污染原因;

4.对监测结果超标的单位开展重点监理,督促整改直到其达标;

5.对违规违法行为予以通报考核。

四、深入开展企业环保文化宣贯活动

环境保护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许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确实还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环保投入的狭隘观念,他们往往只看到眼前和局部甚至个人利益而没有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眼光和思路,把环境污染的难题留给后人。环保意识的提升不仅是国家行为,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所以,企业应该利用广播,讲座,电视,有奖征文,黑板报,文艺演出,橱窗,环保展览,事迹报告,专题培训等诸多形式来进行环保宣传,借以在企业的干部群众中宣传环保文化,提高企业内部环保意识,推动企业环保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给环保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在当前形势下,具体应以新《环保法》和“两高十四条环保司法解释”及相关环保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积极开展宣贯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以多平台宣传、多方位培训、座谈讨论、知识竞赛为手段,全方位、分层级地开展环保法规的学习宣贯工作,确保新《环保法》等环保法规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为环保红线的入脑入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为了使现阶段企业内部环境管理适应环保新常态的整体要求,积极扭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错误观念,营造清新、和谐、友善的环保氛围,建立科学的、适用的、和谐的绿色生产经营模式。在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升级过程中,必须提升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通过内部收费制度等一系列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以及企业环保文化的形成来促进企业进一步提升内部环保管理水平,从而走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梅.自愿性环境管理模式下企业环境规制内部化的实现途径[J].特区经济,2013,(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