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作文范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是高三开学不久的一个星期天,应该是金秋送爽的日子。但一场考试过后,我的心情糟透了!
家中我的房间,打开窗,立在窗口,觉得自己很无助,任其秋风吹打我的脸庞。想起我日夜的努力,妈妈每天的陪伴,爸爸的辛苦辗转,而我就考了这么一点分数,心里是又惭愧又难受。突然觉得,心上搁个秋,不就是愁吗?
一枚落叶如蝶,从窗口飞进,栖落在书桌上一本摊开的《老人与海》书上。我有点怜惜地打量它:枯黄,叶面早已消尽颜色,叶边也萎缩破损得不成样子。也许受不了我打量的眼神,它瘦弱的身子继续向桌下飘坠。我心中一悸,将它摁住,想将它收藏起来,但又觉得这本爸爸寄回来的书,收不下这冰冷可怜的枯叶。
叶如枯蝶。我也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理,但我心里就是不好受。
漫漫地翻开这本书,目光触到夹在书中的一张枫叶书签,见到那粗犷熟悉的字迹,脑中出现父亲那张坚毅的脸庞:“你爱枫叶吗?它从不屈服于秋风,疾风扫落叶的时候,它将自己烧得火红,给枯败的秋点缀上红于二月花的色彩。”读着这火热的文字,我心里顿时炽热起来。妈妈下岗后,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南下打工,他一个人漂泊在外,诸多的艰难他都能承受,我这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捧着这彤红的枫叶书签,和桌上这枯萎的败叶对比着看,突然觉得这枯叶变得可憎,心中莫名自己为什么会有将这东西收藏起来的欲想。我的脸变得火辣起来!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父亲常对我说,第一流的人是不言败有信念的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人要敢于担当。我将桌上这片枯叶坚定地扔出窗外,也将我的怯懦和气馁扔出了窗外,任它们随秋风飘去,而将这枚火红的枫叶书签重新放进书中,也放进了心里。
我心底铭记住海明威老人的这些文字:“Butmanisnotmadefordefeat。Amancanbedestroyedbutnotdefeated。”(人不是因失败而生。你可以被摧毁,就是不能被打败。)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The computer is a wonderful machine. They are already widely used in industries and in universities. They are used in many ways.
计算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机器。它们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大学。它们有多种用途。
Computers can do many kinds of work. For example, computers can helps us do maths problems quickly. Some problems are too hard for us to work them out, but computers can. A scientist can ask computers some questions, and the computers can answer on the screen.
计算机可以做很多种工作。例如,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有些问题对我们来说太难了,无法搞定,但计算机可以。科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找到自己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In a car-factory computer tells the robots how to do with the cars.
在汽车工厂里,计算机指挥机器人制造汽车。
Computers are very useful. So many parents buy computers for their children. They hope computers can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studies in school, but some children don’t do as what parents want them to do. Because they used the computers for surfing on the Internet and spend too much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nstead of learning. It does not good for their eyesight. So their parents complain about computers not help children to study but also make them fall behind.
正因为计算机非常有用,所以许多父母给孩子买电脑。他们希望电脑能帮助他们在学校提高学习成绩,但有些孩子并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因为他们用电脑上网,花太多时间玩电脑游戏而不是学习。这对他们的视力非常不好,所以有些父母抱怨电脑并不是让孩子学习方面进步,反而使他们退步。
In many companies computers instead of workers to work. So many people lose their jobs. So many workers think computers bring them a lot of trouble.
在许多企业,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工作。这样会导致很多人失业,所以这些人会认为,计算机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时间计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供您借鉴。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
一、指导思想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论、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做好做足的几项工作
1、能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志趣和专长,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选修模块,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既要利用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要关注学习不理想的学生的困难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2、让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敢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要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在探究学习中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认识,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使不同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防止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学习方式的形式化、表面化、极端化倾向。
6、改变教学行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物理新课程蕴含着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教学行为不断优化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提倡尽可能的采用科学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努力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使自己不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且也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和探究者。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构建并完善认知结构。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和意义构建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并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主动探究的学习气氛。
7、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8、力求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以一个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但是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考虑从正确地思路出发,不然时间有限,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9、搞好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是工具,是平台。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信息获得途径。多媒体又是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通过视听,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即时的反映出来,一些重要的板书、表格和图片、例题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又可以把实验演示的活灵活现,物理模型也可以通过课件分析的透彻有余,展示多媒体课件和媒体资料。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⒌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⒍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2.抓好课堂效率。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化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我们高一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论,力求强大的理论为指导,把高效课堂的理念应用到教学工作中,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全体学习,集中讨论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开展了的讲座和教研活动,我们高一物理组的全体教师,要求能认真学习,利用教研活动和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并且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力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以理论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
在这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在一起讨论了并解决了很多问题。总结收益大的有:教师怎么样指导,立足于课堂教学,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习惯方式?怎样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怎样合理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怎么样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怎样处理导与学的关系?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讨论,很多教师都注意改变课堂,不做无效提问,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导,进行有效教学。通过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高效课堂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我们每一位高一物理教师,还自已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力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好。
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对于我们备课组来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加强学习,互相交流,通过搞好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新高考要求,正确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周三第7节课在物理组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
第一、每名教师都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实际上我们也是针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因此,每次周三的集体备课,主备课教师的备课内容包括两部分:对上周教学内容的总结和下周的课程内容如何教学。通过集体讨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第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是我们这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通过组内互相听课,包括同一年级,取长补短;跨年级,学习经验;也组织听其它学科的,取道于他们的新方法,新理念。然后通过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大家互相查缺补漏,信息交换,经验共享。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课。
第三、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
本学期,为了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壮大物理组的力量,本组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通过“老带青”、“结对子”,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求。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老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方式,促使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带动了整个高一物理教学的发展。
三、坚持听评课
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认真评课。
四、坚持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笔记至少1万字左右。
五、加强校本研修
吐槽狂欢中,郭德纲过去一长文谈规矩,被视为“命中高考作文”,此事成为热点。奇怪,这怎么会成为热点?很多高考作文我都“命中过”,比如我写过“夜空安在”一文,说的就是辽宁卷高考作文题(评论科技和夜空的丧失)。至于江西卷的“探究学习”,几乎是我《知识不是力量》中的重点内容。至于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我也写过“入乡不随俗则落地不生根”。问题是我长期写作,关注常识,就是命中大部分考题,大家也不奇怪。郭德纲瞎猫撞上死老鼠巧合上一题,就有人大呼小叫。要是给范冰冰猜到,那还不知道要把人激动成什么样子。这就是对于不同人期望值差异造成的怪现状,此事日后再说,暂且按下不表。
但是被押宝押中,似乎是高考出题的忌讳,估计因为这个原因,会出现一些被视为“奇葩”的考题 ―― 学生无法猜到啊。张颐武教授说:“我看高考作文,有两个重点。一不容易被押到。高中老师押题正常,被人押准了就是出题不行。”我不能认同这种观点。当然我能理解,如果题目有一定的范围或题库,能拿到,不免会有老师、学生投机取巧,把精力放在对症下药的准备上,这种顾虑情有可原。但是我觉得作文题神神秘秘,今天是沙漠明天是提篮,坏处更大。纯粹通过考题的难以猜测去区分人群,也容易产生一个很不好的效果,那就是会产生写作无法训练的错觉。如果纯粹是要淘汰,要把一批人考倒,我无话可说。安徽作文常犯这种错误,比如有2009的题目是“弯道超越”,家里没车的孩子,对于弯道超越的感触就没有有车族家庭那么深刻。说梯子不用横着放稍中立一些。但今年的编剧和改编的话题,又显得不利于农村孩子了。
可是我们不妨跳出这些题目,去想想教育的初衷是什么?考试是要考人会的,还是要考人不会的?是要把人考得越来越好,还是把人考倒?
高考能否告诉未来的考生,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标不明确,怎么出题都行,反正把大批考生考得迷失方向就行。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是这个,那就考他们不会的,考他们猜不到的。而今的高考是独木桥,千军万马要过,所以淘汰是必然。可是现在高校也从精英教育变成平民教育。日后淘汰的需要会慢慢下降,而通过测评让人各自发挥各自特长的需要会加强。这就需要考题在内容上多一些常识,少一些玄秘。如果多为平常的话题,甚至让学生可以去准备,那么老师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如何改进写作方法、思维方法和表达习惯。
我看到“美国高考”SAT的考题,就全是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话题。例如今年5月的SAT 作文考题选项包括:“应该根据人的潜力,抑或是经验和成就去评价一个人?”“我们是否应该表达和权威人士不同的看法,哪怕有负面效果?”“人们是否应该追求眼下的享受,还是根据计划,实现未来的成功?”“领导者应该追随自己的信念,还是公众的意见?”这些题目要求学生“表达对于此问题的观点,并使用自己阅读、学习、经验或观察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感觉这些题目都很平常,每个学生,无论背景如何,都可以表达的观点,且有个人发挥的空间。由于题目不偏,也容易增加考试的信度,亦即学生不会因为话题过于陌生,而发挥失常,因为这些题目基本上也是平时大家茶余饭后都会谈到的话题。
SAT还有相关评分标准,从中能看出要做作文到底要考什么,比如满分作文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对于所提出问题,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深刻的观点,能体现出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使用恰当的范例、论证和其他论据,证明这一观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有一致性和观点的发展”;“体现出语言的熟练使用,能使用多样、准确且合适的词汇”;“句式结构有合理的多元性”;“没有语法、使用和标点拼写等细节上的错误。”
这样的考题和标准,就能指导平日的教学。我从孩子的作文课作业上,看到老师正是依据这样的标准去训练的。比如论点和论据,他们使用比较模式化的“五段法”作文。这种类似于古代八股的高度程式化,和话题的熟悉,反倒能够辨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无得到合理训练。
扣题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强弱直接体现考生作文水平高低,因此,扣题行文常是高分作文一个既“普通”又重要的特点,语言表达达到一定水平,加之扣题行文,往往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如果你不扣题,你天马行空,你“一行白鹭上青天”,你得到的分数会让你欲哭无泪。今年某校一高三学生参加高考,她的英语成绩为140多分,而语文却只有70几分,她无论如何不相信这个语文成绩,去省招办查阅,一查便晕倒:作文只得20分。非常明显,该考生作文一定是离题了。该省阅卷大组规定:离题作文20分以下!当年获全球美文大奖赛一等奖的南京某中学高三学生费滢,她的高考作文只得25分,也是因为偏离题意而大跌其分。
扣题有明扣和暗扣,有表层扣和深层扣。所谓“明扣”,就是作文中要有材料中体现立意要求的文字,比如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就要有“人文素养与发展”的字眼,而这些字眼需要在文中“多次显现”,多次“反射”,强化阅卷者“该考生是扣题的”印象。“明扣”大多用于议论文和夹叙夹议文体。所谓“暗扣”,那就是作文中不大量出现“材料中表达立意的文字”,而是在作文“立意”上表现出来,它往往在记叙文和文学味浓的文章中应用,往往在结尾处显现。“表层扣”是指有“表现立意”的文字,是浅层次的,而“深层扣”则是精神的,深层次的,浑然一体的。高分作文要“深层扣题”。
下面这篇文章,是浙江省满分作文的开头。此文就是抓住扣题行文得高分的:
“我认为,社会发展,一是面包:二是书。面包顾名思义,指得是基本的物质条件。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经过多少人奋斗的汗水中实现的。目前,我们解决了温饱,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的道路上,决不能忽视书的作用。
书代表了科学,代表了品格,代表了人的人文素养与价值观。科学的重要不言而喻,没有科学,就没有我国的强大,没有经济的发展,而人文素养却往往被人忽略。人们没有意识到有种价值观、人文精神对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作用,某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达标仅为7.5%的事例就是最有力的明证。”
他用“面包”和“书”形象地阐述了“人文素养和发展的关系”,并且紧扣材料中“立意”的文字材料,又“开门见山”,这样的扣题应是一个范例。
方略之二:高分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
请先看一段高考优秀作文:
【关键词】临考生 作文素材 积累 方法
多年来,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占据着半壁江山,而好的议论文又往往需要丰富的、准确的论据来充实。《文心雕龙・事类》有言:“明理引乎成辞,徵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周振甫先生在《文心雕龙今译》一书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说明某一道理引用现成的话,证明某一意义引用有关事例,是圣贤的大文章,经书的通用规范。”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重举例论证现象是古已有之的。然而,要用好举例论证这一写作技法,就需要考生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而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理科生,能用大量时间去收集作文素材的学生是不多见的。那么,学生如何在临考前不长的时间里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素材库从而赢得作文考试胜利呢?可分三步来做。
第一步 分门别类整理素材
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掌握有多少素材,更不清楚自己掌握的素材覆盖了哪些作文主题,如此茫茫然走进考场,写作文时肯定多半是昏昏然。所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妨抽点时间梳理一下自己已掌握的素材,检查一下自己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素材,还有哪些方面积累的素材不足,以便在下阶段的复习中补充。那么如何整理呢?
首先,学生可以整理出常见的作文主题,常见作文主题获取途径有三,一是找出近十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将题目涉及的主题一一列出,虽说都是已经考过的,但是有些主题是多次涉及的,只是换个材料而已,虽有变化,考生考试时作出相应变通即可;二是请教老师,请老师将常见的作文主题列出;三是直接相关的作文复习资料,比如论据手册之类,将主题摘出罗列。
然后,审视自己的作文素材库,看看是否每个主题都有五到九则素材的积累。可以参考下面的图表来做。
可以坚持每天做一个图表,一旦发现自己的素材盲区,就立马查找补上,直到将列出的所有作文主题都能附上素材为止。
这是一种整理素材的常规方法,如有可能,还可以利用热点问题关联法。例如,2011年年度热词是“限”字,跟“限”字关联的事情有国内楼市限价、限购,汽车限号限行,电视限播限娱限广;国外限制政府预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
第二步 多角度开发素材
学会多角度开发手头现有素材是众多考生突破素材积累瓶颈的良方。其实,一位高三学生即使不喜欢读书看报,手头至少也是有几十则素材的,以大纲版为例,高中语文六册教材,选文一百四十四篇,(课改区的教材则更加丰富)涉及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几十位,这些重要作家往往命途多艰,他们用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体悟人生悲欢离合,用一双清亮而智慧的眼看穿尘世纷扰风烟,然后用风情万种的文字写就永垂不朽的华章。每一位作家都是一段传奇,每一位作家都是一部交响乐。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可看到不同的风景,给我们不同的心灵滋养,当然也帮我们去证明各种不同的论点。如此,多角度去开发素材,手头的几十则就能生发成数百则,届时,考生心里或许会有浩然之感。
以苏轼为例,教材选了他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数老师在教授他的作品前,都会讲讲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在黄州、惠州、儋州三个时期的事迹,足可以让考生受益匪浅。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昔日的“宰辅之才”沦为形同软禁的团练副使,这种巨大的打击在苏轼内心产生巨大的激荡。这时的苏轼需要一种更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恢复内心的宁静,他终于如一位武林高手般将儒道佛三道真气融会贯通,从而修成了文学史上少见的乐观旷达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使得苏轼在后来的几次沉浮中显得异常淡定,苏轼的成就,不在于他在朝中的官阶,而在于他在人生态度上的高蹈与超脱以及表达自己人生感受的那些文字。正如苏轼自己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概括的那样,“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我们多角度的去看苏轼的人生经历,就能获取多则作文素材。
角度一,化解遭遇挫折的痛苦。
范例: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人物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角度二,认识自我。
范例: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朗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角度三,快乐幸福源于思维方式。
范例: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考生在日常的作文备考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熟知的素材做多角度的分析与阐述,是可以做到素材积累事半功倍的。建议考生仿照下面的格式每日列一个图表。范例:
然后每个星期在这些图表中选择一两个角度作写作片断练习,当然,片断练习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表述方式。
第三步 多种形式使用素材
素材使用的常见弊病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素材,书上怎么写就怎么照抄过来,没有概括,没有取舍,甚至没有议论分析;二是素材不能证明中心论点,或有叙无议,或重心偏移;三是素材笼统,没有说服力,要么素材的人、事、地、义等核心要素交代不明,要么没有足够的素材陈述,以致议论提升时来得太过突兀。
素材的使用一般采用评述方式较为恰当,“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升华。叙述的要求是,一要精当,即所叙述的内容必须能为文章的中心服务,二要形象,叙述的内容虽然是概括,也要在精当部分施以修饰,甚至联想想象,以情景化展示。评是指紧扣文章中心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分析要具体,要能剖析素材表象背后的实质,议论要明,能够将素材蕴含的观点明确揭示,要精,紧扣中心,一语道破,忌讳枝枝蔓蔓,不知所云。
下面以课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的使用为例,介绍三种常见的素材使用方式。
方式一 情境式
范例:夜缒而出。是夜,万籁俱寂,黯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前途的生死难料,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
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于是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著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情境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境”,二是“情”,因“情”而取“境”,据“境”而生“情”。“境”的营造需要考生充分利用联想想象的方式,将素材写得极有画面感,“是夜,万籁俱寂,黯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这段描写中的“万籁俱寂”、“暗淡的月光”、“粗陋的绳索”、“艰难”“蹒跚”都是作者的想象,也因为这些内容的加入,烛之武出城这一节的描写便有了影视镜头般的形象感,而“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则犹如一个特写镜头,十分传神。“情”是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而作的一种在场式的爱憎表达,在场式状态使情境式的议论区别于那种冷峻的客观评价,从而更具感染力。范例中“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著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等语句,除了能揭示这则素材的内涵,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洋溢其中的对烛之武的赞美之情。
方式二 转述详描式
范例:烛光依旧阑珊,而他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生命就像这烛光,虽然现在明亮,可能在不经意的哪一刻黯然熄灭。他的一生平淡如水,虽然平凡,但也算充实。可是自己总觉得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涂下生命的光彩一笔,来昭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他还在踌躇,曾经自己那么恨他,怨他,他让自己失去了年少的雄心壮志,失去了中年的忠心诚意。而现在,在自己垂暮之时,他却说,郑国需要你……
烛光摇曳不定,仿佛自己风雨飘摇中的祖国,又像自己摇摆不定的心事……
烛光又是一阵摇晃,烛之武挺身而起,犹豫的神色代之以满脸的镇定,他迈步而出,毅然走向秦营!
如果素材故事十分精彩,且对文章中心具有十足的论证力,考生写作时实在不忍割爱,则建议使用转述详描式。转述详描式可以避免原材料照抄的诸多弊端,例如凑字数、审美疲劳、材料重心偏移等。使用转述详描式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转述时要选好角度,范例则能很好的表现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特点,详描时要展现作者的文学才能,如果写得干瘪,则弄巧成拙,还不如概括来得直接有力。
方式三 分析议论式
范例:当烛之武坚定的脚步踏在通往秦营的道路上,秦穆公已端坐在营帐之中,摆开了咄咄逼人的架势。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怎么怎么重要”,“郑人如何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遗留下的将是他殷红的鲜血和郑国在诸侯版图上的消失。但是,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他大度地站到了秦国的立场之上,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是在黑云压城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使郑国在战争的风暴之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再一次表明: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这是使用最普遍的方式,也是最能体现高考作文“明”要求的方式,它能使阅卷老师快速把握作者的观点。用好分析议论式有几点需注意,一是分析议论要有素材概括作基础,否则显得空洞;二是分析要有条理,条分缕析,思路清晰;三是分析议论要有深度,不可将文章的中心观点像标签一样生硬的粘贴。范例的议论分析,条清理晰,深刻有力!
一、“契机”创新。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曾获得“世界邮政日”征文一等奖的辽宁省学生曾晖在总结经验时写道:“苦思冥想几天,也没想出一个思路,收到朋友来信,我脑子里便来了灵感。”“找准契机就把握住了纲领,我写得很轻松,很潇洒,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二、“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三、“求异”创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求异创新的成功范例。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然而互相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前者为“常规”,后者就是“求异”。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毛遂自荐”与“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再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求异正反说理的能力。
一、分析―翻转型珍珠与沙子(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
沙子做事尽心尽力却得不到承认与尊重,但沙子一旦变成珍珠就不会被人忽视。老人的忠告,意在激励年轻人提升自身的修养。这自然无可非议,但珍珠与沙子被承认和尊重与否,不是这样简单。
茫茫海滩,放眼望去,闪亮的珍珠跟平凡的沙子相比很容易被发现,这正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茫茫人海,一个优秀的有相当修养的人会更容易被发现,就像腿长且柔韧性好的伊辛巴耶娃被发现后从事撑竿跳,并一路成为无法超越的撑竿跳女王一样。提高自身修养,会给人以更优越的条件,更多的机会,但是,不是每一颗沙子都足够幸运,能够有机会进入蚌的身体中,被孕育成珍珠。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幸运生在珍珠之家。当外界条件不允许一个沙子变成珍珠,它就注定碌碌无为吗?一颗沙子得到真正认可的途径有二:一是在蚌中接受打磨、改造,在痛苦的自我提升中成为珍珠;二是与众多沙子一起,塑造成宏伟精致的沙雕,做好自己的工作,受人敬仰。那些不思进取、不脚踏实地的躺在沙滩上的沙子,一生碌碌也就不可避免了。如果说,伊辛巴耶娃通过刻苦训练,将自己变成珍珠,那么勤奋踏实、认真训练的农家子弟何祥美就是精美沙雕的沙子。他尽心尽力做好一名军人的日常训练,成为全军精武标兵。由此观之,脚踏实地的沙子是值得尊重的。
自古以来,沙子都希望拥有珍珠的闪亮,又有多少沙子甘愿忍受痛苦的打磨呢?正是必须经历这痛苦的提升过程才使珍珠变得如此光亮。如郎朗一样,坚持练琴至手指抽筋、肿胀而不放弃的琴童实在是太少,钢琴家才会令人敬佩。成为珍珠又自甘堕落,变为沙粒的人也并非没有,杰克・伦敦的陨落让我们看到了功成名就后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的惨重代价。
因此,珍珠因自身修养高而备受青睐,沙子因自甘平凡、不思进取而受忽视。然而,受尊敬的不一定是珍珠,忠于职守的沙子一样令人钦佩;受唾弃的不一定是沙子,自甘堕落的珍珠也不过一粒尘土。其关键就在于进取心、责任心,一粒进取的沙子也比堕落的珍珠有前途,值得珍惜。
那么,你究竟是一粒什么样的沙子?又想成为什么样的珍珠呢?
解析:我们认为在“一分为二”基础上,再二分为四,才是具有思辨性的分析。本文对沙子先是一分为二,然后分二为四,再进行内部对比,进而得出“脚踏实地的沙子”比“自甘堕落的珍珠”值得承认和尊重的结论。这一创新性的见解逆转了“珍珠比沙子贵”的常识。这就是深入、具体的思辨结出的智慧硕果。
二、分析―合成型思考我的世界(2014年辽宁高考作文)
21世纪的我,身边车水马龙,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我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虽没有群星相伴。
我远古的祖先漫步于绿荫花丛,与蝶儿共舞,与鸟儿嬉戏,与山川河流为伴。他在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享受着自然带给他的一丝宁静与神秘。
当我走进他的世界,我同样沉醉怡人的风光,清新的空气,但他单调的生活也难免让我厌倦,我逃离了他的世界。
当他走进我的世界,多的是一丝恐惧,他讨厌呼吸汽车尾气,讨厌被圈在井儿一般大的天地,讨厌灰蒙蒙的天空和令他目眩的一切,他在我的世界没有过多停留。
随后,我陷入了思考,我的世界,应该驻足还是前进?
人口的剧增,导致高楼林立,挡住了一方视线,圈住了一寸土地。每个人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比较舒心的日子,但生活总是黑白色调。
也许我的世界并不缺少大好河山,并非所有土地都闪耀在霓虹灯下,我或许能感受到有些满意。然而,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也使一些绿色地区千疮百孔……
看那片草原上,像是有陨石坠落过,到处疮痍。不,因为地下有煤,它的身体已被掏空,每到雨季,伴随着雷鸣声,是隆隆的土地塌陷声。
看那眼前让你发呕的死水,是油漆工把涂料倒进去了吗?不,是各种废水,垃圾。有人说,它是臭的。我想说,它以前是清澈的、甘甜的!
这无一不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贪心泛滥的结果。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恶化了,但这就能说“不要发展、不要前进”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要坚持那条“边发展、边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反省一下,驻足,是要不得的!
泱泱大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洗礼,受了自然多少恩惠,现在我们崛起了。我们更多地想回馈它,并不是一味地糟蹋它。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要担当起一份责任,不让悲剧重演!
现代科技很重要,因为我们要科技强国,它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便捷,去探测未知的东西。
感谢创造者们,同时也想再看一看繁星璀璨的天空,再沐浴温暖阳光,再想满眼绿色。
当科技撞上环境,孰是孰非,确实发人深省。也许,同步前进要比驻足好得多!听窗外小雨淅淅沥沥,我还在思考我的世界……
解析:作者巧借穿越实现了对世界“二分为四”的深度分析,然后集中两个世界的优点,合并两个世界的缺点,再提出扬“双优”避“双短”的解决之道。
三、分析―辩证型回归本真之美(2014年辽宁高考作文)
每每伫立于夜幕中的窗前,霓虹闪烁之中闪现着现代的繁华,万家灯火之中流露着都市生活的自在,车水马龙的路上更似诉说着生活忙碌的节奏。当现代科技让生活充实到窒息;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囚禁了鸟语花香,我们不禁反思,回归那自然本真之美,才是生活真谛。
改革开放的洪流袭来,城市化的脚步迈进,物我关系的不断调整,让多少人迷失于忙碌而无追求、无信仰的生活。那些难觅踪迹的树木花草、溪流与鸟鸣,那些传统却古朴的节日传统与民俗,那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淳朴和透明,才是自然的、本真的。纤尘不染的大美,让我们回归,让我们深深眷恋。
回归本真,是回归那一抹云淡风轻。若说万物之更迭、四季之变换、天地之嬗变便是自然永恒的规律,那么最后一片飘落的叶子被疾驰的汽车碾碎,澄澈的天空被高耸的烟囱熏染成乌黑,我们却忘了自然原始而澄静的美。经济的发展让河水不再澄澈,这巨大的代价不免过于沉重,可百年之后的泰晤士河如今依然清澈,温哥华的森林公园处处是古典与现代的统一,它们正低语,发展与保护从不矛盾,经济发展也可以让天空保持本色,依旧云淡风轻。
回归本真是回归那淳朴古老的文化。不知何时,节日成了商业化的运作,成为鲜花与美食堆砌却被掏空灵魂的日期。舒婷感叹:“不知多少年,我们错把月饼当中秋,而把月亮遗忘在遥远的天边了。”回归那厚重的历史,该是“但愿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怀念和那“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期待让传统文化更添真情,让温情永驻。现代文明带走的应是落后的习俗,而绝非本真的情谊。
回归本真并非与现代背道而驰,而是让科技发展服务于诗意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在物质的丰富中有所依傍。这是自我与时代的书写者。当他回望香港那深沉的脚步一路走来,却仍有不失本色的“喜帖街”宁谧而热闹,仍有百年伫立的教堂与哥特风情,仍有窗台上精致温情的盆栽。他让香港的记忆历经岁月打磨却永不褪色,永远有一抹新绿装点一座不夜之城。当我们对自然与本真怀有一丝庄重的敬畏,自然之美与现代之美就会如水融般契合。
回归本真让我们在不忘物质丰富、时代进步中敬畏与尊重自然之美。诗意地栖居于高楼之中,却不忘对路边的行道树深深鞠躬,不让城市中仅有的绿意被无情砍伐,不让单调乏味的群发短信偷走淡淡真情,以一路向上、向善的心崇敬自然,用心去体味传统信息的流淌,也就回归了本真之美、自然之美。
相信发展的是科技,丰富的是物质,而进步的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增长的是人们对传统的认知,蔓延的便是人间温情的底色,保留的是那份纯净的本真。
一、“契机”创新
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
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二、“逆转”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三、“求异”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求异创新的成功范例。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然而互相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毛遂自荐”与“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再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求异正反说理的能力。
四、“巧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