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第1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本文首先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其次,深入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其中包括加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不断引入和更新网络应用技术,深入源头检查、强化安全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实时监测,建立起安全性控制的恢复与备份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安全问题 防范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计算机网络也存在着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易受到恶意软件、病毒等的侵害,导致系统受损或者数据信息外泄,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 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

1.1.1 系统漏洞

计算机网络系统漏洞是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最为主要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协议层面、软件层面、硬件层面,若不能及时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漏洞监测工作和防护工作,那么必然会出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1.1.2 移动存储介质

移动存储介质(如移动硬盘、U 盘等)由于具有易携带、小巧方便、通用性强、存储量大等特点,而被人们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移动存储介质较易染上病毒,易成为信息数据窃取者、网络病毒携带者,严重威胁到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外部

1.2.1 网络病毒的传播

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都安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防范措施,但网络病毒的传播仍然严重威胁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病毒的传播是指黑客人员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恶意添加各种非法程序指令和程序代码,有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在短时间之内处于瘫痪,进而窃取资源数据和信息数据。

1.2.2 无授权条件下的非法访问

有相当数量的计算机用户基于各种目的而对未被授权的网站予以非法访问,甚至在出现防火墙危险警告时,仍然置若罔闻。无授权条件下的非法访问很容易会导致黑客人员将用户银行账户、通讯账户、电子邮件账户及密码盗走。

1.2.3 木马入侵

木马入侵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有病毒以木马程序的形式来予以潜伏,在适当的时候会将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数据和信息数据用远程控制手段来窃取。

2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

2.1 加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1)在职工大会上及时传达学习上级下发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提高计算机安全管理水平和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制定完善《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办法》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了以各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制订安全管理细则,实行安全责任层级管理,全面落实网络及信息安全责任。

(2)结合当前开展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和绩效考评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统一制作内外网识别标签,在内外网设备和接口的醒目位置分别张贴,杜绝因误插网线出现违规外联。严禁在内网网络上接入无线路由器等无线设备,杜绝内网及其终端违规外联行为发生。

(3)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常管理,加大日常宣传和网络安全检查力度,让安全防范意识固化职工头脑。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实时监控网络的运行状况,按时升级系统补丁,增强对病毒攻击的防御力,及时发现处理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

2.2 不断引入和更新网络应用技术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引入信息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技术等网络应用技术。为了能够增强安全防护力度,可同时采用网络版病毒防护软件和单机版病毒防护软件,将单机版病毒防护软件安装在各个计算机单机上,将网络版病毒防护软件安装在工作站,以便能够远程扫描数据资源,提高病毒清除效果和系统检测效果。此外,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采取“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人的面孔、骨架、指纹等人体特征,属于加强版的身份验证方式。

2.3 加强计算机硬件技术防范

电源故障、线路截获以及报警系统等其他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的发生很容易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要加强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硬件技术防范方式适宜采取主动(预防)方式,主动(预防)方式属于基于月份、季节或者年份而开展的计划性检修,提前安排专业维护人员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活动。同时,严格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工作要求,对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登录账号及密码,不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实施跟踪管理;强化对信息系统重要数据的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不泄露、不丢失。

2.4 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实时监测

网络检测是指对网络对象的安全性进行信息反馈、信息监控,一旦网络中存在着数据传输的情况,那么可通过神经网络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入侵检测等多种措施来对数据的正常与否予以判断,进而预测是否存在着异常数据流、非法数据流。此外,还可以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技术来将异常数据流、非法数据流诱导到伪服务器、伪主机上,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2.5 建立起安全性控制的恢复与备份机制

安全控制是指在连接各个网络服务设备之后所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有效地限制某些不合理控制。建立起安全性控制的恢复与备份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误删重要文件、恶意篡改重要文件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恢复与备份机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操作复杂,仍然存在着漏洞,还需要在未来的时间内予以有效完善,提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乔佳,李受到,张敏答.试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4(17):134-136.

[2]黄滔.数字签名技术在校园网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17(25):109-113.

[3]张微微.浅谈机房的管理方案部署与实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6(03):120-124.

作者简介

陈绍国(1973-),男,哈尼族,云南省元阳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元阳县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工程师。负责实施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第2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信息网的管理,保障水利信息网正常、高效、安全运行,促进水利信息网健康发展,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水利信息网是水利行业各单位计算机网络互连构成的网络系统,是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各类水利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水利信息网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分为广域网、部门网和接入网,其中广域网由骨干网、省市网和县区网组成。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接入水利信息网政务外网与内网的水利行业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水利信息网的运行管理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单位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设定岗位,强化责任,保障网络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的硬件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信息网的管理规则、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水利信息网ip地址;运行、监视和管理骨干网线路、设备;指导、检查和协调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水利信息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水利信息网运行情况公告、公报和年报;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水利信息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市水利局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系统信息管理考评规则和进行考评工作;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信息的更新工作;负责各类水利信息、行政公告、普发性文件、统计资料的审查、页面编辑及对外工作。

第七条县(区)水利(水保)局的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所属县区网的管理规则、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所属县区网ip地址;运行、监视所属县区网和所在单位网;指导、检查和协调下级网络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所属县区网及所在单位部门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有关数据;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所属县区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第三章局域网网络管理与接入

第八条水利信息网局域网包括办公楼的交换机、网线、接口、网络系统等,全部设备均属本局所有,用户只能按规定使用,不能占为己有。

第九条用户使用网络,由市防办负责给以接入、开通和调试。严禁用户擅自接入网络。

第十条入网用户的ip地址、计算机名、分组等基本信息,必须依据《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sl307-)进行,由市防办统一分配管理,用户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一条各用户要爱护网络,不得擅自移动和损害。安装、装潢等施工涉及到网络的要提前与局防办联系,制定防护措施。每个用户都有保护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义务,发现正在对网络实施损害的行为有权制止,发现网络有损坏的有义务报告。

第十二条加强对接入水利信息网的因特网等其他网络的管理,保证水利信息网与其他网络的安全隔离。

第四章网络服务

第十三条网络服务是指利用水利信息网资源为信息传输和应用系统运行提供的服务。

第十四条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是我市水利行业面向社会的窗口,是与公众互动的渠道,面向社会提供水利政务信息和与水利相关的在线服务。

第十五条凡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均可到市防办申请办理5m的免费电子邮箱,科室单位申请办理10m的免费邮箱。

第十六条加强系统网站、邮件、文件服务、数据应用服务器、ftp服务器等网络应用的管理,保证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网络安全

第十七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定期分析、评估所属网络的安全状况,配备网络安全设施,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加强网络安全监视,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明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网络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故障,要及时发现、及时定位、及时解决;对于影响到骨干网运行的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对于影响到其他上级网络的故障,要及时向上级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复制和扩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处理,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

第二十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用户、系统和设备等的账号口令管理,重要系统和设备的账号口令由专人保管,并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严防账号口令泄露。

第二十一条不得在水利信息网上存放或传输任何信息。

第六章网络用户

第二十二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网络用户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网络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水利信息网管理规章制度,配合相关的管理工作。网络用户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网络、信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使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十四条网络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攻击、事故,收到非法信息,感染计算机病毒时,应及时向本单位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网络用户须对本人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得有下列行为:

1、私自修改和删除本人计算机的网络配置;

2、私自安装影响网络运行的软件或系统;

3、私自接入他人的网络端口;

4、私自接入未经允许的网络设备;

5、私自接入政务内网等其他网络;

6、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良信息;

7、安装盗版软件;

8、卸载统一安装的网络防病毒软件;

9、故意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和其他有害数据;

10、向社会虚假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11、未经允许,登录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

12、其他危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第七章网络机房和设备

第二十六条按照网络机房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专用的网络机房,为网络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第二十七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网络机房管理制度,对机房内的温湿度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机房。

第二十八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设备管理,对各类设备进行归类编码,建立档案。实行网络设备责任制,做到专人专管,并对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记录。

第二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对各类设备定期检查、监视和维护,加强访问权限控制;建立关键设备的备份和报修制度;加强各类设备的配置参数管理。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对运行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要积极筹措和落实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将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为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保障。

第三十二条各单位要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网络运行管理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网络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三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防汛等重点线路、重点设备、重点应用的管理,重视网络应急预案建设,提高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网络应急预案应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网络运行管理部门要保证骨干网有关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于因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机的,应提前通知有关部门。

第三十五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值班特别是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日常网络维护管理,配备必要的维护软件和工具,落实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做好工作日志,加强制度落实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十六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用户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对用户进行定期检查,对网络故障采用多种方式(电话、网络、邮件、上门等)进行维护,保障用户和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九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对于在网络运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九条对于违反本规则第二十五条的网络用户,对于因管理不善和失职,导致网络管理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追究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3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网络 非法外联 安全

1.海口航标处内部网络建设现状

在现今大数据和“互联网+交通”的背景下,我国航海保障管理逐渐走上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道路。海口航标处作为交通运输部航海保障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其业务也积极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为保障单位计算机内部网络和重要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海口航标处逐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网络升级工作。目前,处属计算机内部网络部署了防火墙、网闸等网络边界安全设备,内部网络和互联网之间通过网闸实现物理隔离,为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处属计算机内部网络非法外联存在的安全风险

随着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海口航标处计算机内部网络应用日益复杂,主要体现在网络分布广泛、终端数量庞大、业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航标业务对网络信息化依赖也越来越大,因此保障内部网络环境运行安全、稳定成为重要问题。目前海口航标处主要采用网闸设备将内、外网络实施物理隔离,确保两个环境之间无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理论上说可以保证内部网络信息不发生外泄。但在实际管理中发现,大部分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内部终端用户的非法外联行为引发。由于海口航标处内部网络只在边界安装了网闸和防火墙,内网用户群目前的入网方式是自动获取IP式,全网无实时安全监控设备,而网络应用的日益多样化和存储介质的不断普及,诸多安全隐患日益显现。

2.1非法外联的概念

非法外联是指内部网络计算机在未授权的前提下,通过网络设备建立一条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路。非法外联行为有很多种,如拨号上网、双网卡上网、GPRS等行为。正常情况下,局域网会有一个统一的出口,即由网关来跟上级网络进行联结,其局域网是封闭的,不允许联结互联网,局域网用户是安全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安全是以受限制为代价的,局域网用户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其他方式非法联结互联网,该联结的风险是使主机同时暴露于内网和外网。

2.2处属内网存在的非法外联行为的安全风险分析

(1)内网用户通过360无线路由、热点路由终端、无线网卡拨号等方式,将内网终端连接至互联网,造成内外网共联,易造成病毒感染、敏感信息泄密等安全事故发生。

(2)外来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PAD等)可人为随意接入内网,造成病毒传播、信息泄漏等信息安全事故。

(3)随意安装来历不明的应用软件,形成众多隐形“后门”,容易造成数据外泄。

(4)移动存储介质内外网交叉使用,由此造成的病毒泛滥和攻击服务器致使瘫痪事件。

(5)内网用户群目前的入网方式是自动获取IP式,全网无实时安全监控设备,存在内外网终端非法互联无法监控,容易造成内网信息外泄。

2.3非法外联的危害

内部网络用户的上述非法外联行为破坏原本封闭纯净环境,造成内、外部网络之间存在网络信息传输的可能,这将使内部网络面临着木马病毒的入侵、隐形“后门”非法监控软件的植入和恶意暴力破解,从而导致单位内部网络的日常运营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海口航标处承担着辖区内航标建设养护、管理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目前海口航标处的重要业务均已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因此网络环境的安全尤为重要。以当前航标遥测遥控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通过内网部署监控平台,从而实现对环岛灯塔、灯浮标的灯器远程测控,为航行的船舶提供航道和方向指引。一旦非法外联行为造成黑客或者木马的入侵,极有可能对监控中心发动攻击破坏,那么有可能出现篡改系统参数设置,造成系统为灯器发送错误指令,导致灯器的不正常运行,这将严重威胁到船舶的安全航行。再如号称海上守护神的AIS系统,目前海事监管部门通过AIS应用推广系统对海上船舶进行实时监管,该系统的二次应用数据库也是建立在海事内网环境,一旦因非法外联行为造成攻击进入该系统数据库篡改数据,发送恶意指令,而该系统可以直接与海上船舶进行通信,将会造成重大安全事件。

因此,针对于上述安全隐患问题,急需采取相应的手段,合理化解决问题。

3.防止非法外联的措施

内部网络安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需求,目的是使单位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信息化工作模式下能够安全的进行,管理是主要方式。首先应从人为管理角度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架构,其次要依靠符合单位实际网络安全的先进技术管理手段,实现全方位管控,杜绝安全隐患问题,全面保障内网安全。

(1)建章立制,落实网络安全管理责任。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要做好处属内部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遵照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安全标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信息安全保密保障体系,提高单位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正规化水平,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一机一管,责任明确到人。

(2)部署完善内部网络的有效监控技术手段。针对海口航标处内部网络网络设备的架构存在的安全隐患,建议从如下几方面完善技术部署:一是建设内网终端管理系统。海口航标处内部网络除了边界安装防火墙、网闸等安全设备,应该要部署一套内网终端管理系统,强制要求每台内部网络终端需安装终端管理系统,

实现从内网网络环境安全管理与终端桌面安全管理,从网络到终端,从终端到数据,有效保障处属网络以及终端的安全运行,为管理者制定内网统一安全管理策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任何访问单位内网需要对终端进行安全管理,对接入内网的终端进行合法性与安全性检查,对访问终端必须经过统一的安全认证,只有合法且安全的终端才能允许接入内网,达到对非法终端和未知终端进行严格阻断控制的效果。二是加强对IP地址的管理。建议更改当前内网IP地址自动获取入网方式,通过上网行为控制设备的上线,将每台终端的mac地址与与固态IP进行绑定,落实一人一机责任管理。三是部署审计系统。针对服务器或重要终端设备的操作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从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如有篡改做到有迹可查,通过审计日记及时发现漏洞,对不规范行为进行整改。四是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目前处属病毒监控报表显示,移动存储介质是造成木马入侵的重要途径。建议部署一套针对接入内网环境的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认证系统,任何移动存储介质需通过该系统进行安全认证登记后,方可进入内网终端操作,这样一旦出现安全事件,结合现已部署的病毒网络安全中心,可及时找到病源,从而采取有效举措处理威胁,杜绝外来移动存储介质的乱插乱用现象。

(3)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查力度。要定期、不定期对处属内、外网络终端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以往信息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排除和整改,全面化解风险。认真做好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安全策略配置及有效性;做好重要数据传输、存储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工作,确保处属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积极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宣贯工作。要将网络安全管理列入全年信息类培训计划,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基础,通过举办讲座、警示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力度,普及安全知识,从而树立“信息安全无小事”的意识,达到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的目的。

4.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现行航保事业的管理模式。面对着航保业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层次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将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信息安全的建设中遵循PDCA的循环模型进行不断完善,从而为航保业务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平台,助力“智慧航保”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电子档案的特点及优势是相对传统纸质档案而言的。传统纸质档案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其一,档案整理工作量大,需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管理效率低下;其二,纸质档案在保存时间和备份上都存在明显弊端;其三,传统纸质档案数量巨大且庞杂,在查阅、修改、填写时存在诸多不便;其四,纸质档案在保存上相对繁琐,易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传统纸质档案的劣势,电子档案明显具有诸多优势,具体包括:其一,电子档案不受存储空间的限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其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其三,电子档案备份简便,在提取、查找、多次修改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其四,电子档案依托互联网的便捷,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具有方便快捷,提升管理效率等优势。

当前电子档案是档案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虽然电子档案相比纸质档案有很多优势,但在档案原始性、真实性、以及法律凭证效益等方面,传统的纸质档案仍更占据优势。

2电子档案在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1对电子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

虽然电子档案在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但总体而言它还是属于一种新鲜事物,相关配套制度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加之一些单位对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对档案室进行足够多的配套投入,导致档案室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缺乏有实质性的管理突破。

2.2电子档案自身的管理问题

电子档案与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这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例如,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问题、电子档案的存储和保管问题、网络自身的安全性问题、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的处理问题、电子档案的软硬件问题等等。其中很多是新出现的问题,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存在差异,因此在问题解决方法上也不能一概而论。

2.3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问题

新时期的档案管理特点给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档案室的档案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能否满足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存在很大疑问。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的认识不够,或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业务知识储备,导致电子档案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3加强档案室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建议

3.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档案在每个单位都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想加强档案室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特别对领导干部的重视,通过加大投入形成由上至下的管理合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及部门的权威性;其次,要建立科学全面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室的电子档案管理主要是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编目并制作备份,便于使用查询,因此结合电子档案的管理特点,必须要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标准,明确档案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职责,对档案操作程序流程进行规范,建立一定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实现动态化管理打好基础;最后,考虑到档案室的服务性质,还应该积极协调好档案室与领导、各业务部门及档案使用者等相关各方的关系,为提高档案室电子档案管理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

3.2档案室电子档案管理的技术措施

3.2.1电子档案硬件管理及保管

电子档案易受温度、磁场等多方因素影响,存贮内容具有不稳定性,同时文件本身易受电脑病毒攻击破坏,因此除了要在档案室设置专门的保管区域,还行配备安全性较高的电脑设备,因此需要结合档案室的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科学的选择,既要保证稳定性,还要保证兼容性,例如,使用一次性写入光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只读性。保管时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做好防尘、防虫、防震等工作。

3.2.2做好数据备份恢复工作

数据备份恢复主要是针对电子档案特点,利用技术手段来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策略。在进行备份时,可以通过双备份制来同时实现封存与借阅。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需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保障档案室的各项关键信息在出现意外时可以对信息进行恢复。

3.2.3加强档案室网络安全管理

首先,要為档案室安装杀毒软件,建立防火墙,通过这些基本的安全措施保障档案室网络安全,避免电子档案受到攻击;其次,可以通过验证用户信息等手段对网站进行多层加密,对档案的访问或阅读设置权限,积极采用密匙管理,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最后,做好文件的安全监控工作,在推进纸质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中,基于安全性考虑,采用双轨制归档法,发挥电子档案优势的同时不忽视纸质档案的作用。

3.3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给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首先,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原有扎实的档案管理业务能力外,还要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有较为全面的掌握,能够适应电子档案管理所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除了需要有关单位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也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融入、提高;其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廉洁作风外,还需结合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网络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保密意识等;最后,新时期的档案室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变化飞快,这种变化一方面提升了对档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传统思想、制度、模式等造成了巨大变革,这就需要档案室的管理工作人员树立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推动电子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

第5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石油; 企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9. 054

[中图分类号] TP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9- 0089- 02

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概述

信息安全保障(Information Assurance,IA)来源于1996年美国国防部DoD指令5-3600.1(DoDD5-3600.1)。其发展经历了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信息安全直至现在的信息安全保障。内容包括保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 4个环节,即PDRR模型。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分为人员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3个层面,人员体系包括安全人员的岗位与职责、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两部分。技术体系由本地计算环境、区域边界、网络基础设施及支撑性基础设施组成。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自上而下的各级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制定信息安全方针与信息安全策略及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4个板块。通过纵深防御的多层防护,多处设置保护机制,抵御通过内部或外部从多点向信息系统发起的攻击,将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2 国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美国的信息化程度全球最高,在信息技术的主导权和网络上的话语权等方面占据先天优势,他们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政策支持方面也走在全球的前列。美国政府先后了一系列政策战略报告,将信息安全由“政策”、“计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及“国际战略”的高度。美国国土安全局是美国信息安全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他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和执行的机构有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国防部、商务部等,主要根据相应的方针和政策结合自己部门的情况实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其他国家也都非常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构建可信的网络,建设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切实可行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需求。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发达国家,如俄、德、日等国家都已经或正在制定自己的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确保信息安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安全领域不断进行着积极有益的探索。

3 国内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我国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2003年9月,中央提出要在5年内建设中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006年9月,“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科技“支撑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要提高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水平,初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007年7月20日,“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标志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与实施。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文件要求,不断完善与提升我国的信息安全体系,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① 加快信息安全立法、建立信息安全法制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② 建立国家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国家职能,建立职能高效、职责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组织体系,建立信息安全标准和评价体系。③ 建立国家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使用科学技术,实施安全的防护保障。④ 在技术保障体系下,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⑤ 建立国家信息安全经费保障体系,加大信息安全投入。⑥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信息安体保障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成立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同时在互联网管理、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CPU芯片、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网关软件仍大多依赖进口,受制于人。

4 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大型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资委历年信息化评比中,都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公司将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纳入信息化整体规划中,并逐步实施。其中涉及管理类项目3个,控制类项目3个,技术类项目5个。

管理类项目包括信息安全组织完善、信息安全运行能力建设、风险评估能力建设3个项目。信息安全组织完善是指完善信息安全的决策、管理与技术服务组织,合理配置岗位并明确职责,建立完备的管理流程,为信息安全建设与运行提供组织保障。信息安全运行能力建设内容包括建立统一、完备的信息安全运行维护流程及组织IT运行维护人员信息安全技能培训,较快形成基本的信息安全运行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建设是指通过建立风险评估规范及实施团队,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自评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强化保障体系的有效性。

信息安全控制类项目涉及信息安全制度与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安全配置规范开发、应用系统安全合规性实施3个项目。信息安全制度与标准完善包括:① 初步构建了制度和标准体系,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及系统定级实施办法。② 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制度,开展了信息安全培训。③ 跟踪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方法研究等,规范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流程,提升安全运行能力。基础设施安全配置规范开发目标是制定满足安全域和等级保护要求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安全配置规范,提高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应用系统安全合规性实施是提供专业的信息安全指导与服务,支持国家等级保护、中国石油内部控制等制度的实施,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满足合规性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类项目由身份管理与认证、网络安全域实施、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灾难恢复、信息安全运行中心5个项目组成。身份管理与认证是指建成集中身份管理与统一认证平台,实现关键和重要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提高用户身份管理效率,保证系统访问的安全性。网络安全域包括广域网边界防护、广域网域间与数据中心防护、广域网域内防护3项内容。广域网边界防护是指将全国各地的中国石油单位的互联网集中统一到16个区域网络中心,员工受控访问互联网资源,并最终实现实名制上网。广域网域间与数据中心防护项目指建立。区域间访问与防护标准、数据中心防护标准。广域网域内防护将分离其他网络并制定访问策略,完善域内安全监控手段和技术,规范域内防护标准。桌面安全管理项目包括防病毒、补丁分发、端点准入、后台管理、电子文档保护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综合管理6个子系统。系统灾难恢复包括:① 对数据中心机房进行了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防范和改进措施。② 对已上线的18个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影响分析,确定了灾难恢复关键指标。③ 制定整体的灾备策略和灾难恢复系统方案。信息安全运行中心旨在形成安全监控信息汇总枢纽和信息安全事件协调处理中心,提高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预警和响应能力。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国石油作为国资委超大型企业和能源工业龙头企业,集团领导和各级领导,一贯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在落实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信息安全战略、策略研究等方面,都取得的丰硕成果,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公司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 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不能较好地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目前,部分二级单位没有独立的信息部门,更没有负责安全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专职机构,安全的组织保障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有责无权的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中国石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需强制建立从上至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直属二级单位的信息部门建设,岗位设定、人员配备满足对信息系统管理的需求。

第6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幼儿园管理 安全工作 教学秩序

幼儿园应始终把安全防范工作作为基础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教职员工关心和重视安全工作的氛围,从而切实保障师幼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加强机构建设

成立由园长亲自牵头并担任组长,副园长任副组长,保卫干部及中层干部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园长作为园内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思想上鼓励教职工不断提高安全工作意识,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副园长要根据幼儿园的总体部署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各个组员结合岗位实际和特点,以检查发现、督促整改为重点开展工作。形成层层有人管、级级有落实、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安全防范

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职责以及应急预案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一是制定防火、防盗、防药物、食物中毒、防幼儿走失等五项安全防护制度;二是建立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门禁制度、交接幼儿制度、来客登记制度、设施设备安全操作制度、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卫生保健、食品安全等各项制度;三是完善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食物中毒预案、防火、防汛、防震等重大事故紧急疏散预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演练。

2.层层签订责任书

为确保安全工作责任的层层落实,实行层层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平时有督查、有评比,年终有总结、有奖惩。首先,幼儿园园长应逐年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和防火责任书,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其次,班主任应与家长签订“家长安全管理责任书”,让家长明确安全教育和监督职责;再次,幼儿园应与供货商签订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责任书,有门面房出租的情况还应与租户们签订责任书,双管齐下,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重视人防、技防、物防建设

人防,校卫队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严格门禁制度,非接送时间园所大门关闭,提前接幼儿需进行临时登记,外来人员进出,实行严格的验证、登记制度,杜绝推销、闲杂人员、不法人士混入园内。召集园内青年男职工组成抢险救援突击队,定期组织抢险救援知识训练,一但发生突发事件可配合校卫队员立即实施现场援助;技防,安装视频监控技防系统,使监控网络覆盖整个园所,尤其是对大门、操场、教室、食堂、围墙等关键部位实行24小时全程视频监控,安装智能IC卡门禁系统,家长及教职工必需持卡进入园内,来访人员须先行联系确认接待科室或人员后,方可由校卫队员刷卡入内,将不安全隐患杜绝在大门外;物防,在传达室配备警棍、强光手电、钢叉、防割手套等防护器械。给重点部位配足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充粉、更换。在每一楼层安装应急灯、安全标识。在园大门外设置隔离栏,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管理制度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园内。

4.强化重点部位操作人员安全检查和培训,务必持证上岗

一要加强水工、电工、锅炉工、维修工的安全操作培训,按要求检查线路、电器、上下水、锅炉、大型玩具等园舍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修和维护,并建立各类台账;二要加强食品卫生工作。发现异常问题立即停止加工,及时上报;三要定期开展全园性安全大检查,并建立巡查台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解决不了的问题务必在第一时间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寻求帮助,万万不可瞒报、虚报存在安全隐患。

三、加强园所稳定

1.掌握教工思想动态

积极开展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职工、家长反馈的意见和问题,园领导及时给予解决、处理,坚决杜绝教工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或个人上访的事件或行为。

2.关注网络管理

认真贯彻上级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要求,落实网络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和备案登记制度,设立专职网络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封堵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确保园内网络的安全稳定。

3.保障信息畅通

设专人负责安全重大信息的报送,及时迅速、准确反映园内有关安全稳定和教育教学的信息动态。园领导、保卫干部24小时通讯畅通,行政值班、门卫值班保持办公电话畅通。

四、加强安全教育

1.组织教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

幼儿园,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治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及《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治理办法》等,制定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家长接送孩子安全须知等。不断强化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要求人人熟知本岗位安全工作职责和处置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交通意外等紧急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时刻做到防范第一,幼儿第一。

2.将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

通过开展“不和陌生人走”“不让陌生人进家”“超市里走失了”等生活常识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去体验、了解安全知识,懂得求救方法。通过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出行小公民”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掌握自护技能。通过开展讲故事、朗诵儿歌、看电视或视频等多种方法,让幼儿认识到不注意安全产生的危险后果。通过让幼儿自己参与安全治理,让幼儿在自我服务、自我治理、监督中受益非浅,既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又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质。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

3.密切结合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家长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幼儿意外伤害多发生于家长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因此家长或监护人应重视对幼儿的保护,时刻把幼儿的安危放在心上。另外,家长对生命的态度以及生存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孩子能力的形成。社会大环境文明程度高低,社会道德规范、法纪意识的强弱也是孩子安全自护意识形成的因素。这些都要求家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生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法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教育过程中孩子的知行脱节现象。

五、加强周边治理

加强与驻地派出所、街道办协调联动,对小商贩进行清理,净化园所周边环境。在园大门口设立公安部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区域”提示牌和治安报警点、治安联防岗。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它并非阶段性的,而是一件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常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和谐,平安的温馨校园。

参考文献:

\[1\]朱选朝,王恒斌.中小学安全管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2\]郑增仪.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近年来,省厅、市局将其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与资金支持,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江宁区司法局瞄准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按照司法行政职能要求,探索信息化建设特色之路,司法行政工作理念和服务形式有了较大改变,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改进提高。

一、司法行政信息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促进行政运作改革

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运作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特别是面对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现状,这种调整和改革不仅必要而且是十分迫切。在司法行政部门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无论是对司法干警,还是对执法、调解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干警综合素质。司法行政干警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树立效率、创新、服务、竞争、民主、法治等现代化观念,不断学习,接受培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时空限制,司法行政干警可以第一时间获悉以前时空限制下无法及时掌握的情况,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综合素质。

2.有利于改进司法行政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大大提高司法行政管理效能,今年,我区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实战化司法行政机机关,率先在全省建立“12348”协调指挥中心,以“12348”司法行政服务热线为枢纽,以平台网络成员单位为依托,打造集法律咨询、司法行政业务咨询、群众诉求服务分流指派、投诉接处、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有效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提高司法行政运作效率

1.加快信息传递,降低运作成本。司法行政机关应用信息技术,加快资讯传递速度,上传下达更加迅速,科室部门间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文件、公告、通知等,社会公众也能迅速地获得司法政各类信息。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安全可靠的加密技术,也可以将内部信息、邮件在网上传输,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信息的全面与准确,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由于信息化对司法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很多传递过程,无疑将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特别是有些原本属于层层审核汇报环节,被视频形式、面对面沟通取代。以公众反映诉求、寻求法律帮助为例,在传统的方式下,一般需要经过基层部门层层反馈,再由上级批示到具体职能部门,最后将办理结果反馈到提意见者,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了许多环节和程序。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公众可以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意见、建议反映到有关职能部门,并且可以与职能部门一起共同落实解决。

(三)提高服务社会水平。政府公开施政是国际性趋势,通过信息网将政务公开,可以加大政府政策影响,将更多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我局通过网络让公众参与,让公众发表意见,让公众提出建议。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监督我局的运作,了解我局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从而对我局的工作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今年我局着力打造12348服务平台,集电话、网络、新媒体为一体,建设便民服务的“窗口”,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享受司法行政提供的各种服务,在网上实现司法行政各项职能。

二、我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现状

1. 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专门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信息化领导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系统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各科室和直属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具体承担相关的信息化工作推进职责。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制定了电子公文流转和存档制度,门户网站管理制度,信息采集、审核、、更新和考评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制度,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等,为信息化建设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2. 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直以来,我局按照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购置更新办公电脑。同时,添置了配套使用的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视频系统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形成了与省市司法行政专网、区政府机关协同办公网、互联网的联通与使用的格局。同时为各司法所配齐办公电脑、打印机、数码照像机、数码摄像机等办公设备,为省司法行政专网线的铺设与电信部门签订长期使用合同,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今年更是新设12348协调指挥中心, 12348网站正式上线运行。

3. 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稳步提高。与区政府同步更新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与区级机关各部门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开展公文交换、信息报送、督查督办、建议提案、项目管理、目标管理、档案管理、电 子邮件、数据资源查询等工作,初步实现公文流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同时与全省系统通过内网平台实现公文传递、信息报送,我局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全面提高。

4. 政务公开信息平台运行管理规范。2008年,我局出台了《政务公开制度》,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和工作范围,编制《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将我局的职能职责、机构设置、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规划计划、工作动态、应急管理、下属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及相关的办事指南等信息及时对外,实施政务公开,对符合公开规定的信息,特别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重点信息进行即时更新。通过网站网页设立公示公告、投诉监督、意见箱栏,接受社会群众监督。通过本局及司法所网页面向社会宣传司法行政工作成就,为社会各界了解司法行政工作开辟新窗口。

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认识不够到位。仍有部分干部职工没有看到信息化建设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信息化建设额外增加了工作负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基层司法干警在当前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局下达的硬性任务上,在信息化建设上缺少积极主动的精神。

2. 应用能力不够高。经过近几年公务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专职人员应用系统操作培训,队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人员的操作能力仅仅停留在会打字、能上网的初级水平上,对应用系统不能熟练应用。目前懂得系统维护、能够应急处理、精通网络管理的人才不多,工作中遇到计算机故障或系统网络问题时,自身往往难以解决,只能求助于专业人员。

3. 网站受众面不够广。我局门户网站栏目包括“信息公开”、“通知公告”、“工作动态”、 “法制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基层工作”、“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法律法规”、“办事指南”、 “投诉监督”等,网站储备的空间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存在网站栏目不多、信息资源不足、服务领域不宽等问题,造成社会公众对网站的认知度低,对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缺乏了解。由于网站缺少对社会公众的互动与服务,网站的宣传和运用效果受到了限制。

四、解决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加强统一组织和管理。各业务条口自有上报系统,信息网络自成体系,效率不高,重复建设,建议省厅、市局开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调研,从已建成应用的各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相关数据,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级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会矛盾调解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全方位综合管理,对司法行政系统资源的统一整合和综合利用,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机关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即时准确的数据资料。

2. 优化门户网站和司法所网页建设。加快司法行政门户网站建设,丰富网站栏目,通过增设 “域外司法”、“典型案例”、 “人物风采”等栏目,拓宽对外宣传平台。更充分利用12348网络平台“在线咨询”栏目,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要进一步完善网站网页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及栏目内容管理责任制,实行业务主管科室归口管理。要加强对司法所网页建设工作的指导,并将其纳入对司法所目标考评的一项内容。

第8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工作;医疗设备;管理问题;现状分析;应对措施

对于医院工作而言,医疗设备的质量以及数量均是医院发展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更是医院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另外,为了满足医疗工作需求,医院不断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想要保证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必须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但是,当前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观念意识较差等),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执行情况以及长远的发展,规范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是当前医院管理人员重点工作之一。

1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问题

具体分析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管理人员本身观念上的局限性、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管理手段的落后、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下面就医疗设备管理问题进行逐一说明。

1.1管理人员观念上的局限性

在进行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很多人员对于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均没有形成健全的认识,而这一问题成为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的障碍。管理人员一般都秉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即对于所需要的设备或者损坏的设备购买即可,不需要在经营方面有过多的关注。最终,导致很多医疗设备出现了闲置或者重复购置的问题,设备管理人员也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一旦出现问题相互之间推诿的情况明显,影响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1.2管理体制不完善

分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体制不完善问题表现明显,例如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等,所以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经常出现使用权、所有权概念模糊以及多头管理交叉的现象。另外,医院中相关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导致医疗设备购买的重复性问题,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了财务管理部门在医院资产管理上的缺失。就医院中的财务部门而言,存在着工作人员少、业务量大等问题,所以管理上的不足问题突出,也经常出现医疗设备不合理使用或者医疗设备报废不按照规程执行的情况。

1.3设备管理手段落后

从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现状来看,管理方法上较为落后且缺乏科学性,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增减问题并未完全遵循资产账进行登记处理以及核算,部分转让或者捐赠的医疗设备也没有办理明确的登记手续,一旦进行资产核查就引发了账实不符、资料不完善的情况。同时,在进行设备管理时手段依旧沿袭手工记账的方法,虽然部分医院进行了计算机管理,但是缺乏统一的管理软件,无法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化。

1.4会计核算不规范

当前,主要遵循的会计核算原则是历史成本原则,虽然进行了累计折旧,但是在账面情况来看,依旧显现的是设备原则,无法准确且醒目地反映设备的当前价值,所以在对医疗设备进行资产评估时出现了家底不清的情况。在很多地方,受到医疗市场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的运动成本远远超出收益的情况,但是会计账面并未进行明确的反映,所以导致决算工作缺乏依据的问题。另外,在进行医疗设备清查时,受到工作人员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设备盘查时责任心不强、账务处理不规范,使得部分医疗设备并未进行监督与核算,造成了明显的资产流失。

2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需要从管理人员自身、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和完善,为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下面就具体医疗设备管理对策进行逐一分析。

2.1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想要保证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度是一切行为开展的准则。就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资产管理疏失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医院需要结合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明确资产对应管理的部门以及对应的管理人员,对设备的更新以及维护进行时间上以及资格购置计划要求。借助单项设备的成本核算,对设备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进行统计,了解设备报废的可行性,避免出现医疗设备资源浪费的问题。

2.2实施管理责任制

既往设备管理工作中,之所以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很大的原因是管理人员不明确。所以,在进行医疗设备日常监督以及管理工作中,要安排专门的科室以及固定的人员,科室内成员在划分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负责设备的购置以及维修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另外,医院的财务部分、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均需要建立设备资产总账以及登记工作,随时完善设备的增减记录以及使用情况。在设备报废处置方面,不但要进行科学的评估,还要逐层进行审批,根据上级的批复对相关部分的资产账进行核销,规避不实账目问题。

2.3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

当前,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现代化管理需要,所以转变设备管理手段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是现实需求。设备管理工作中必须引进计算机管理手段,对于设备的信息、种类、生产批号、厂家、责任人等均可以进行二维码管理,并落实各方的责任关系。另外,综合多个系统以及会计核算系统构建网络数据库,确保设备信息网络管理的实现,使得资产管理以及账目处理一体化,最终保证医院工作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够进行数据共享,工作过程的透明化不但方便大家监督,更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

2.4强化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自身,所以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水平、责任心意识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随着医院工作的开展,为了满足患者疾病治疗需求,医院新增了很多的医疗设备,且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所以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更高,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能力。医院中就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需求情况,推广手册宣传、开办讲座、外派学习等方式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目的在于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综合管理能力,另外设立了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及奖惩制度,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同时,通过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学习,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变得更为专业,更会管理,更符合设备管理需求。

3结论

综合本文内容,对于医院来说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医院工作的运行情况以及医院的长期发展、经济效益,但是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是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加以重视。但是设备管理中出现了明显的制度不全、工作人员管理理念意识不强、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在现行资产管理体制下,需要不断结合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创建新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人员能力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进行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以及医院社会效益。

作者:时博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斐,陈鹏.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对策[J].财经界,2015(24):133.

[2]陈畅.医院医疗设备购置流程规范化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561-4562.

[3]庞娜,单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3(22):244.

[4]卢伟俊.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与处置建议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6(12):16,18.

[5]黄炳梅.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6-37.

第9篇: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 信息化建设 研究。

实事求是地说,财务公司做存贷、结算、票据业务方面,优势可能不如银行;做租赁业务的优势可能不如金融租赁公司,做担保业务优势可能不如担保公司。如果与这些机构进行同质化竞争,不但业务做不大,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还有较大的政策风险。财务公司只能是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这也对财务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特殊、更高的要求,要求信息化系统要来源于银行又要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贴近企业、服务企业方面要优于银行、高于银行、快于银行。

现就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谈几点体会:

1 加强队伍建设 ,进一步充实专业人才 ,形成对业务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带动。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没有充足的专业人才,细节的事情都不易于操作,总体规划无法落实。当然财务公司也没有必要建立像大银行那样的庞大的开发中心,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是应该与特定的 1- 2 家软件公司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主要工作还是要依靠软件公司来做,但基本的人员配置是必须的。必须建立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团队,这些项目经理应该具备银行 it 系统建设经验,最好也对企业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一方面要对业务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对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同时还要组织监督项目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将规划迅速落地,快速满足业务部门的需要,并且带动和促进业务的发展。

2 要全面部署,分步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针对目前财务公司信息化的现状,充分考虑公司管理变革的承受力,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充分分析、研究业务需求,对项目实际目标做出切合实际的估计,明确阶段性目标,不断巩固、强化应用,不盲目追求高标准和期望一步到位,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秩序,用全面、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来巩固实施效果和规范公司基本业务处理行为,确保该管理模式符合公司管理需要,逐步实现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保证项目整体实施效果。

3 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加快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

以点带面中的“点”是紧迫要建立的业务系统,“面”既包括基础架构建设,也包括与此“点”相关的决策支持系统。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找出不足;其次必须参考银行信息化系统,对财务公司未来信息化系统的概貌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最后还需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的同时,顺势开展基础架构建设,否则业务系统林立,底层难以融合,又步入了银行的老路。

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基础比较弱,这也是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银行也都曾经历过这个阶段。现在财务公司信息化部门的主要目标应该跨越式地经过这个阶段而不是照着银行走过的路再重新走一遍。有些步骤财务公司可以迅速跨越,而银行则无法迅速跨越。所以财务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理论上应该能够比银行快,也必须比银行快。要实现这个目标,困难是现实的,但这些困难也必须是要克服的,否则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始终处于落后地位。

4 要加强流程、环节控制,保障网络安全性。

在系统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应遵守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系统建设、规划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对实施方案进行充分验证,充分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理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的完整和安全。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各单位还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安全策略,建立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使用安全方式连接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划分管理权限,实行身份认证,形成数据库系统、数据存放的安全机制和网络备份机制。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对病毒和黑客的防范措施,确保财务管理业务不间断和财务信息高度安全。

5 厘清财务公司 it 系统与集团的关系, 建立相对独立的 it 运作机制。

首先,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上、it 系统建设上都要接受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相应的在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工作内容方面都有着特殊要求。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来讲,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更困难。因为之前在此方面考虑的少,并且财务公司的信息化体系内置于集团整体信息化体系之中。今后随着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和自身业务的不断发展,财务公司必须迅速厘清信息化体系与集团信息化体系的关系。必须从机房建设、网络建设、系统硬件、软件项目实施等各层面将信息化体系与集团的整体信息化体系进行相对的隔离,这样才能比较好地满足相应的监管要求,并适应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