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区域统筹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统筹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统筹规划

第1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高职院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76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2

1 地方政府对地市级高职院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检查监督和指导不够

由于地方管理模式单一,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对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缺乏有效监督。

1.2 缺乏对高职院校的统筹规划和发展引导

地方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习合并组建升格而成,在其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没有形成统筹规划和发展,因而,出现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学校不能真正实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失去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功能。

1.3 对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视不够

地方政府没有平等对待高职院校和传统高校,重视传统高校建设,轻视高职院校发展,在为两者提供公共服务时,厚此薄彼,从而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1.4 办学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的作用理解存在偏差,且重视程度不够,办学投入不足。大多地方高职院校财政拨款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办学收入,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导致高职院校难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5 地方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的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管理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对由谁管理高职院校、怎样管理等方面没有明确界定,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把握不准,导致政府对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失效,同时也制约高职院校办学自的充分发挥。

2 创新地方政府对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

2.1 统筹规划

2.1.1 统筹地市级高职院校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应将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规划、发展规划统筹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校园规划和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应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将地方高职院校规划纳入地方城市发展总规划,使地方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地方城市的名片。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整合区内教育资源,把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长期规划,是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发展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支撑,地方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责,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地方高职院校就可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主动通过专业建设改革,形成区域产业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1.2 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地方政府要统筹区域内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地方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统筹应立足以下三方面:一是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按照地方基础产业、支撑产业、重点产业、培养引导型产业等分类,以引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二是立足高职院校自主发展的专业特色,有目的地引导高职院校办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三是要立足引导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衔接,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互动,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面向区域、产教互动的良性发展。

2.1.3 统筹对地方高职院校的保障机制

(1)完善对地方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构建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是实现地方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应着力从两个方面构建地方高职院校政策体系:一是地方政府依法管理的政策体系。这就要求在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等方面做出明确界定,并上升到制度层面,形成管理的政策导向;二是确立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应按照《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的要求,依法赋予高职院校的办学自,在政策层面,明确高职院校的职能和办学目标,实现高职院校在政策指导下办学,在制度规范下依法办学,在自主办学中创新发展。

第2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关键词:山地;传统民居;规划;保护

Abstract:Mountain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ut most of the mountain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agile, sensitiv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plus local resident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differe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extremely urgenc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Zhongshan town as an example to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overall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ountain of traditional houses resources, science play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mountainous region economic benefits, further promote dwellings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provides reference.

Key words:mountain;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planning;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62-(4)

传统的民居凝固着城市内涵和地域文明,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更是当地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山地的概念是从建筑场所的角度出发,结合地理学的定义概念,即对有一定的相对和绝对高度、隆起的地形的总称;是一种广义上的山地概念,是山、丘陵、高原的综合;又包括非地理学上的含义,即指地形起伏变化,但不一定在山区的建筑用地。[1]传统的山地民居是生活在山地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蕴涵着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哲理的一种建筑形态。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时代,受到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地方特色和文化多样性日渐式微。这种变化使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不断延续的文化经验和生活方式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2]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明确指出了20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大困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3]。由于山地传统民居所在区域地貌条件十分复杂,生态环境敏感,灾害发生频率高,一旦遭到破坏,其生态格局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由于历史和地缘因素,山地传统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保护意识淡薄的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传统村镇的商业化、人工化现象十分明显,从而导致历史文化、传统的建造技艺逐渐丧失。大多数山地传统村镇的基础设施落后、服务配套设施不全、布局分散和混乱、人居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主题,为早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做好城乡统筹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是国家战略需求。

传统山地民居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选择统筹规划和保护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保护民居历史文化和生态格局,传承民居建造技艺,提高民居居住环境质量,促进民居文化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其中“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范”、“低碳与和谐社区示范”是创新重点;《“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中重点提出了“村镇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研究与示范”,这些都与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密切相关,其核心内容就是围绕如何促进村镇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因此,做好城乡统筹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是“深化城乡统筹,加强村镇宜居社区建设,保护传统民居”的技术需求。

2 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可行性

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民居的保护与管理。这也使得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管理、维修和利用有法可依,同时为传统山地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规范。不论是集体还是私人所有的传统民居,其所有权都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传统民居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拆毁或修建。

在山地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为了掌握现状,进行多角度全面摸底,将其分级、分类加以保护和利用,我国现在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保护意识和过硬专业素质的科研队伍。这些人员将3S技术应用到山地传统民居的开发保护中来的同时,发现了传统山地民居建造技术后继乏人、工艺面临失传,山地传统民居建造的配套材料部分不复存在的问题,目前正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山地传统民居的修复及保护。

随着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初步的规划开发方法也逐步形成,这些都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和借鉴。例如:对于成片分布、规模较大、整体保存较好,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较强的村庄,可建设“特色村落”就地保护;对分布相对零散的山地民居,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采取“整体异地迁建”的办法,将散落的山地民居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区域,从而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此外,“谁使用、谁维修,谁保护、谁受益”这一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将政府、企业、单位与个人各方的力量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山地传统民居加以统筹规划与保护是一条可行之路。

3 以中山镇为例的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

3.1 中山镇的区域概况

中山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是江津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全市保存最好的千年古镇。该镇占地面积156km2,现保存最完好的中山古镇老街有传统建筑商铺307间、青石板铺就的老街面1 132m。中山镇古老的街道大多数铺的是青石板,青石板两旁则矗立着双层的吊脚楼,当地居民多居住在第二层,第一层多用于堆放杂物。整座古镇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风韵。中山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3.2 中山镇的山地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山镇的民居由于吸收了山地民居建筑构造精髓,对地形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4]以吊脚楼为主,濒临河岸,建筑所用的材料容易受到虫蚁啃噬,加上当地阴雨连绵的天气,各种气象灾害也对传统民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中山镇当地村民文化素养有限,对保护历史遗存建筑的认知模糊,他们在改善自身居住条件愿望的驱使下,对传统民居建筑肆意翻建,用新砖墙代替存在了千年的竹篾墙,还用现代的塑料棚代替老瓦檐。政府部门也对传统民居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缺乏认识,保护利用滞后,缺乏前瞻性,成为问题的一大症结。1992年,中山镇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被拆掉。此外,传统山地民居建造技术后继无人,工艺面临失传境地,一些损坏的传统山地民居因为技术失传而难以以原貌修复。由于当地特殊的地形,传统民居的分布散乱,使得中山镇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保护变得更加困难。曾经中山镇的这些传统民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体现着江津、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但是今天传统的吊脚楼部分变成了砖瓦房,部分随着时间的足迹变得破旧不堪,展现山城独特的民居风貌、展现我们祖先智慧的古老建筑正在消失,蕴藏在中山镇传统民居中的乡村传统文化也遭到破坏并面临失传的境地。目前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发展与保护已成为中山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

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开发不仅投资巨大,风险系数相对也较高。它的实行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考察与研究分析,充分了解传统民居的发展历史及开发使用现状,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可行性分析,这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虽然目前中山镇制定了《保护规划与设计》,但是这个规划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缺乏系统的管理与规划。

3.2.2 经济相对落后,资金短缺

中山镇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落后,当地人民人均收入较低,政府部门可用于发展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上级部门针对民居保护拨款较少,由于经济效益较差导致对外招商引资困难,这些都使得传统民居的保护进展缓慢,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举步维艰。

3.2.3 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

中山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易旱易涝、多雾多风。这样的气候特征增加了中山镇传统民居保护的难度,且对建筑的材料、结构、造型、朝向与空间布局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2.4 民居保护技术落后人才匮乏

中山镇传统民居的保护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手法,先进的设备和科技手段没有参与进来。从事传统民居保护的人员绝大部分是本镇居民或村民,未经专门培训,而有经验的、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民居保护与规划人才严重短缺。

3.3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措施

3.3.1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监测

对中山镇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首先要建立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要对相关的基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中山镇山地民居的空间形态、建造材料、民居分布特点及其所体现出的自然、经济、文化特征进行分类,为其统筹规划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建立基于3S技术的山地传统民居聚落数字化信息库。对中山镇民居的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不同民居的分布范围,更要与当地的土地流转情况、环境资源整合程度、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针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在规划建设中已经遭到的破坏以及未来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遭到的破坏,在确定不同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开发利用的风险要素,开展预警评估。在中山镇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要以数字化信息库为基础,建立数字化动态监测系统,定期对民居消防安全、虫蚁防治、火灾进行检测工作,树立保护意识,努力防范灾害于未然。总之要运用基于3S技术的信息提取、动态监控、数字化分析的管理功能,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实施科学、有效的统筹规划与保护。

3.3.2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

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价值。中山镇传统民居文化作为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江津文化乃至重庆文化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中山镇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要研究其传统民居文化的形成机理、演化模式和动力机制,确定影响其传统民居文化发展的相关因素,在规划过程中重视对特色民居文化资源的保护。正如路易康所认为的:“未来”要来自“融化”的“过去”;“建筑不是抽象地玩弄无根的‘形’和‘饰’,更重要的是把握当地的文化精神并把它们灌注到设计中去”[5]。所以,在民居的修复和改建过程中,要把传统民居文化资源与现在的民居形态、民居功能相结合,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的协同共生,使当地民居文化空间的开发利用在符合现有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并带来更大的利益。在对中山镇传统民居进行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也要与周边地区的传统民居规划进行区别对待,避免近距离雷同与资源浪费,但同时也要探索多区域文化空间开发利用的整合利用,将中山镇传统民居文化发扬光大。

3.3.3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功能的完善

中山镇特有的气候类型对民居隔热、防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山地传统民居修建时间较早,在光、热、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居住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民居统筹规划和保护的过程中研究新的采光照明技术,提升光环境质量,使其达到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节能、健康的目的。新的采光照明技术不仅要有利于既存民居保护,安全性好,还要全面提升传统民居光环境质量。对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修复要在利用传统民居修建技术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山地自然能源来改善传统民居环境,使传统民居达到适应气候、低能耗、居住舒适的目的。针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要研究民居功能布置,控制污染源,加强对传统民居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重点是改厕、改畜、改灶,使室内达到除湿、除臭、防霉的目的,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此外,在中山镇传统民居修复的过程中所用的建材也要符合绿色建材的选用要求,最终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3.3.4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原真性的保护

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建造工艺典型,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传统民居的修复要使其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体现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要培养传统建造工艺新一代的接班人,对中山镇特有的建造技术和工艺进行传承。当地传统民居以双层吊脚楼为主,特有建筑材料有青瓦、竹篾等,要在利用传统建造技艺的基础上,优化传统材料的性能,并使其材料性能得以提升,综合多项技术措施并扩大传统材料的使用范围,对中山镇特有的竹篾夹墙,圆柱承重结构进行加固,使山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安全保障。对传统民居的修缮也要保持其原真性,尽量不用新的建筑材料以免破坏原有民居的整体美观性。

3.3.5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中山镇远离闹市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中山镇旅游业发展并不兴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对当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探索中山镇农业、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协同共生的模式与方法,探索当地不同产业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对当地山地传统民居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与整合。在此可以把传统民居分两类,一类是保存较好,受人工化、商业化影响较少,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的远郊型;另一类是受人工化、商业化影响较大,传统民居已经部分破坏或遭受较严重的破坏的近郊型。对不同类型的山地传统民居要进行区别对待和保护利用。中山镇传统民居规划既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使中山镇的民居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要使传统山地民居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谐共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语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既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传统民居资源,也可以保留山地传统民居特色,传承山地传统民居历史文化,提高山地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山镇为例说明如何实现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同时也为我国广阔山地传统民居的规划与保护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 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95.

[2] 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 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原有的城市规划法施行的城乡二元管理模式,回避了城市和乡村在规划中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也导致了当前城郊结合部和乡村建设活动的混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环境,对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发展正在打破原有的城乡分割规划模式,进入城乡统筹规划的新时代。如何适当调整规划编制体系,更有效地指导城市、乡村建设,成为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目前规划体系包括发改委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城市规划”、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类“专项规划”四大类型。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以空间规划为主,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规划实践中,存在不同类型规划难以衔接协调、规划体系在城乡空间上覆盖不全面等诸多问题。

1.1不同类型规划衔接不足

规划体系与政府管理体制密切相关,不同部门承担不同类型的规划,客观上造成了规划体系协调的复杂性。例如,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由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分别委托不同的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在行政上是同级的两个部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分别接受其同行业上级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均在自己的行政体系内完成。《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均要求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协调一致,但实践中两个编制部门缺乏应有的有效沟通。城市规划一般为20年,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一般为10-15年,规划年限不一致,规划内容也难以协调和对比。如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规定到城市规划年限的建设用地规模,就会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城市用地规模的控制。

此外,各部门规划的专项规划在管理上相对独立运作,很少将各自的保护和控制要求,落实到建设规划管理依据的城市详细规划上,使得其规划没有空间上的支撑,城市规划与建设丧失了整体性和统一性,且专项设施建设短期行为多、局部建设多,缺乏统筹配置,不利于城市基础设施整体网络的形成。

1.2规划重城市轻农村

目前规划在区域空间上,重城市轻乡村,没有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割。规划编制管理以城市地区的国有土地为主,而广大农村地区,仅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城市规划尚处在起步阶段,规划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作用远远没有发挥,村镇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自发建设状态,存在着资源的粗放利用,设施雷同,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恶化一直得不到改善。此外,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管部门一般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规划处,乡镇规划的主管部门一般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各种因素如编制时间的先后不同、审查专家的构成差异等,都会最终造成两个规划编制内容衔接上的差异和矛盾。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的日益融合,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必然影响到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中单纯就城市论城市也制约了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极、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职能,最终也局限了城市的发展。

二、编制体系研究

传统的规划根据在空间上侧重点不同,城市部分主要由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处于相对辅助的地位,规划的重心是建设;非城市部分则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处于相对辅助的地位。

过去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对于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完善和补充,其变化在于把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加以融合,但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另一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其重点在中心城区和各级城镇,对村庄居民点用地,重要的管治内容研究太少,难以起到对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规划编制体系应尝试在法定编制规划层次上找到合理的立足点,形成一个固定的规划编制的标准模式,以实现城乡空间整体性规划的目标。

2.1建立区县域为单元的规划平台

县级城市是我国行政体系中的基本单元,也是城乡空间体系与城乡居民点体系的一个重要层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要求以县级为单元,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区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要达到城乡统筹,必须首先在规划空间上实现城乡全面覆盖,市县域空间范围一般只有几千甚至几百km2的范围,可以全面考虑区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地域。以区县域层面规划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最佳空间单元,以村镇层面规划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设立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核心的规划编制体系。规划内容也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兼具宏观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以此来全面综合协调市县域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的统筹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向农村地区的延伸。

2.2建立城乡总体规划为核心的编制体系

城乡总体规划是从各层次区域范围内引导和促进城乡的合理发展和布局,重点是解决城乡的发展方向、目标和结构,是城乡空间全覆盖的规划(包括农业空间、生态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应强调城乡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三类规划。

三类规划整合是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三个规划在内容上的协调统一,即统一规划目标、统一空间管制、统一空间数据。城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作为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手段,是为城乡社会经济服务的,在城乡总体规划中,加强研究社会经济现代化指标对应着何种城市建设水平、何种城市现代化标准,尤其是与目标相对应的物质空间建设水平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建议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市规划行政主观部门和土地行政主观部门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将编制期限规范化、制度化,并对需要衔接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做到同步编制,互相衔接。

除这三个规划外,城乡总体规划还要加强对其他部门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的协调整合,提出专业、专项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将已编制完成的专业、专项规划成果纳入其中,与正在编制的专业、专项规划保持衔接和协调。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城、乡规划两张皮的问题和减少各部门各类城乡规划之间的矛盾,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衔接,实现各类规划在内容上的统一;最终目标应是使城乡总体规划成为规划区范围内所有城乡规划的总体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城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龙头。

2.3建立规划统筹委员会

城乡总体规划内容涉及的部门较多,部门之间的协调较难,例如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如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其专业性极强,且规划实施的主体并非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加之它们是垂直管理部门,所以总体规划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编制的各专项规划,除大型基础设施布局外,往往被各专业部门束之高阁,成为无效劳动。

为加强可实施性,建立规划统筹委员会,其主要功能是统筹各类规划编制,统筹协调各部门的专项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各项专项规划应简化,重点在于确定各专项规划的重大原则和技术政策,确定容量和大中型设施的布点和近远期的衔接等,将较为具体的各专项规划放到后续工作中完成。

第4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一、建设新农村要统筹规划林业建设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要科学,因为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①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②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③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④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⑤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要以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新农村林业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 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

四、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措施

第5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十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近年来,泰州市谋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创城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不断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

科学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协调推进主城区、小城市、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以区域功能分区为基础,着力建设城镇架构,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2012年,全省第一个通过专家论证的城乡统筹规划《泰州市区城乡统筹规划(2012―2030)》通过专家论证,为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兴化市明晰市域主体功能区,将全市城乡划分为制造业重点发展区、服务业优化发展区、特色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等4个主体功能区。强化规划的空间约束功能,引导形成“一主两副三轴”的区域开发格局,切实推进差别化发展和协调发展。制造业重点发展区,主要包括城区(含郊区)、戴南张郭区域、周庄陈堡茅山区域、大垛荻垛竹泓区域、安丰镇区域。服务业优化发展区,主要包括城区(含郊区)、戴南张郭区域、戴窑合陈区域、安丰镇及西北部乡镇。特色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高兴东公路、大兴金公路沿线和盐靖公路、兴泰公路、兴盐公路、兴沙公路沿线的“两横四纵”高效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带。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重点风景旅游区和生态保护示范区等。同时,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城镇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赋予戴南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戴南逐步发展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在完善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搞好中心城镇布局规划。

姜堰区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不同的开发方向和保护要求,实施分类建设和保护,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健全以中心城市、小城市、重点镇为重点,一般集镇和村庄为基础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全市空间发展布局。加快溱潼副中心建设,做好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围绕里下河地区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旅游名镇的发展目标,充分整合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生态型、旅游型小城市。加快白米镇城区建设,着眼区域发展,加大小城市建设力度,完善功能,提升层次,打造生态、宜居、工贸型小城市。加快蒋垛、张甸、娄庄、俞垛重点镇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中心。

二、着力打造集聚集约的产业体系

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以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为方向,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兴化市突破现有园区或集中区的区域限制,合理安排资源和要素配置,积极规划整合东南片及城区工业载体资源,举全市之力建设省级兴化经济开发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江苏兴达新材料产业园(戴南)、兴化市新型医药包装产业园(张郭)、兴化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安丰)、兴化市电子产业园(昭阳)、兴化市合金铸造产业园(临城)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或集中区,建好以胶粘制品为主导的兴化市台商工业园(茅山)。完善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行政效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载上海、浙江及苏南的产业转移,探索与发达地区开展合作共建园区,努力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良好态势。

姜堰区从各区域不同的产业现状和功能定位出发,统筹规划园区布局,全力打造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省级姜堰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以石油钻采设备为特色的曙光工业园、以动力电源为特色的双登科工园、以汽车齿轮为特色的飞船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和专业园区;在园区建设中,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突出招引重大项目,提升园区综合实力。目前,姜堰区已初步建立了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库,外资项目均在1000万美元以上,民资项目1亿元以上;积极化解融资、征地、用工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助推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创新机制发展现代农业,积极破除农地流转难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集体代租、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农地流转,让“农民当股民”。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

兴化市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设施农业、推动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举全市之力着力抓好 “一区四园” ”(农业科技示范区、戴南现代农业示范园、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市高效农业产业园、市综合农业产业园)的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多元投入、整合要素、集聚项目、加快推进 “一区四园”建设,2012年“一区四园”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到3.4万亩。22.5公里长的兴泰公路两侧500米范围内实现了高效规模农业全覆盖。近年来,安丰、陈堡、城东、大营、大邹等乡镇相继建立现代农业园区。

2012年4月,姜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在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破土动工。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由河横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园、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组成,现有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百家。

四、挖掘地方特色发展服务业

兴化市依托自身优势,建设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目前,园区已完成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砂石港池项目已建成使用。兴化市粮食产业物流集聚区一期工程粮食仓储项目投入使用。在戴南,建成了不锈钢综合物流中心。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打造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大旅游开发力度,重点打造以缸顾千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西郊徐马荒、中堡大纵湖等景点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湿地旅游。

姜堰区规划建设泰东河、新通扬运河、卤汀河等沿河物流产业带,加快建设姜堰火车站物流中心,不断拓展物流服务腹地。以华东五金城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和省物流示范基地为基础,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现代物流企业,积极打造立足苏中、辐射苏南苏北的新兴区域性物流枢纽。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让“三资”农业牵手旅游,沈马线紧临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保护这一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近年来,姜堰高起点规划,按照区级主抓“一线”(沈马公路线特色产业长廊),镇级主攻“一园”(现代农业千亩高效示范园),村级主打“一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总体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该区域内,限制发展工业,鼓励农业项目落户,引导新招引农业项目向沈马公路沿线集中,并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倾斜。投资2000多万元的河横观赏鱼设施养殖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的桥头观光休闲农业项目,以及投资1.2亿元的中艺生态农业园项目等不断落户沈马沿线,目前,沈马公路线已建成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沈高农业科技示范园、溱潼千亩梨桃园、俞垛现代农业示范园、华港万亩无公害蔬菜等一批优势和特色高效观光农业项目,形成长达10公里的观光农业带。五、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加快推进“美好城乡”建设步伐,加强对全市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实施垃圾城乡一体化管理,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改革现有城乡客运运营体制,打破城区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建立城乡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服务优质的城乡客运网络运行机制,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兴化市不断坚持统筹兼顾,全市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兴化大道南延、英武大桥等重点路桥工程相继竣工,建成区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防洪工程、后街背巷改造、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城市功能,昭阳湖公园、森林公园、乌巾荡风景区等一批园林休闲景点增添了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农村新“5+1”实事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取缔了城东废品市场,城乡水环境得到改善。大兴金公路、兴泰公路扩建兴化段等重点交通项目相继完成,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等一批工程加紧实施或竣工,兴东水厂、戴南水厂、兴化市自来水厂(周庄)投入运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成效显著。

姜堰区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达23万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五城同创”深入开展,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通过省级考核,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公路路网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新增高等级公路180多公里,建设农村公路1700多公里。完成兴泰公路一级化、姜高公路路面改造,328国道改道建设,全面建成溱湖大道,江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启动建设。全市实现通镇公路二级化、镇际公路三级化、村村通等级公路目标。

六、力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近年来,泰州市以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姜堰取消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将就业管理制度、就业服务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免费培训制度、创业服务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维权服务制度等向农村延伸,实现了农民与城镇人员一体化就业。为准确掌握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姜堰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第6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关键词:国土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

1国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国土资源不但包括土地、海洋、矿产、气候等自然资源,同时还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等资源,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特别是伴随着如今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也逐步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土资源开发的有力保障。而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并推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增长是现阶段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影响和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如今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也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如今的国土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进而推进区域经济能够快速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我们有效把握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国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优化国土资源开发,实现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区域经济的最大化发展。

2国土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

2.1对国土资源的开发规划不够合理。目前我国对国土资源的开发规划经过多年的发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但是部门地区在实际对国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不合理,具体表现在没有对土地资源的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合理的开发,造成用地混乱,工业用地、农业用地以及城市建筑用地缺乏没有科学的规划,导致工业用地带来的污染直接影响农业用地的资源,甚至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2耕地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消失。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建筑和工业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同时各类商业用地面积逐步增加,造成耕地的资源越来越少,甚至在个别省份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违规现象,大面积的耕地逐渐变成城市建筑、工业园区,农民的生产方式也由农作转为工业生产,这不但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很多区域的政府部门也更加重视对建筑用地、工业用地的开发,忽视了对耕地的管理和有效利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也是造成如今很多农民对耕作积极性逐渐降低的重要原因。2.3对国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管理亟须增强。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重要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今国土资源开发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为一些国土部门、环境部门忽略了国土资源开发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国土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由于国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当利用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另外,一些地区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过于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仅仅处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因此,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对国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

3促进国土资源开发,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3.1注重对国土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国土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所以为推进区域经济的更快发展,必须从根本入手,首先要加强对国土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一方面,要重视国土部门在国土资源开发中的管控和统筹作用,确保国土资源的开发强度在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之内,有效预防过度开发和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国土资源的合理规划来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别对建筑用地、工业用地、耕地等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管理要求,统筹国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有效开发国土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稳定保障。3.2始终坚持国土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如今对节约经济、环保经济的倡导日益增强,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降低对国土资源的过度消耗,重视国土资源开发与节约的并举共重,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重视对有效耕地的保护,节约利用国土资源,切实有效地提高现有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要把对国土资源的严格保护和管理与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3.3重视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国土资源的开发还要特别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进行国土资源审批规划时候,要对用地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和严格的审查,将其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都考虑在内。在具体的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以此为指导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源头上加以强化,进而切实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此外,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有意识地加强生态观念的宣传,帮助群众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意识。3.4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加大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国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围绕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大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进而提高我国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问题,为区域经济的科学化、创新化发展打好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着重大作用。在如今提倡绿色经济、节约经济、生态经济的新经济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必须统筹两者,认清两者的关系,加快推进国土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秋.国土资源统计与地方经济发展[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12).

[2]段华.试论以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科技经济市场,2014(9).

第7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河北省;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发展高等教育现状及机遇分析

1.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现状。京津冀地区拥有全国较为集中的高质量教育资源,这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强大助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在层次、规模以及分布情况上都有得天独厚的有事,这更加有利于京津冀三地协同打造优质高等教育区域。同时,也应该看到,当下北京市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比例过大,而河北省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比例几乎可以略微不计,这是三地区高等教育合作中必须克服的阻碍。只有京津冀三地区优势互补,从新整合划分、均衡分布高等教育资源,克服以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足,才能够真正使京津冀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步入正轨,走上良性的发展的道路。2.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分析。教育部在2015年将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作为其工作重点之一,其明确支出要“研究制定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一政策的为三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信心与鼓舞,也为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合作领域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予以了重要的政策支持。河北省则开展了优秀人才引进的项目,在京津高校及科研地区,以高新、高职位、高待遇为吸引方式,增加高层次岗位数量,加快促进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在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方面,河北省仍将创建国内知名院校和遗留大学作为首要奋斗目标。从这可以看出,面临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机遇,河北省能够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够针对自身的不足制定出相应的目标计划。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阻碍

当今的世界发展与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息息相关,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该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能否良性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制于三地区高等教育的合作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1.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京津两地作为我国的首都和直辖市,一方面受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和传统行政方式的影响,在处理三地合作问题上便带有浓重的政治行政区域划分的界限;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一些不成文的地域保护性政策的影响,三地的合作常受到行政壁垒的阻碍,导致三地域的高等教育在反展问题上形成长期的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现下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谋求发展、合作共赢的局面难以建立。2.京津冀三地区在思想认识方面不够深刻。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缓慢发展是和三地区思想认识的之后和重视程度紧密相关的。不论是现下经济和教育领先北京,天津两地,还是发展相处迟缓的河北地区,在如何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及共享区内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认识不足问题。3.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京津冀区域教育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衡,北京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教育中心、科研基地;天津也具备发展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但反观河北,高等教育实力均不如京津两地。随着京津冀却与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于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要求也迫在眉睫,但三地区目前差距悬殊的教育资源分布,很难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三、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启示

1.成立区域内发展协调机构,科学制定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战略。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针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问题制定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对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研究、统筹规划、全面协调,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合作良性发展。用长远的眼光和全局化的观念推动三地发展。建立高等教育合作协调机制。2.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之下,科技和教育已经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共同科研等形式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试验田,共享三地高等教育资源,并且可与三地的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社会需求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区域内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系统规划,建立对应联动体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区域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于当前京津冀三地不均衡教育资源现状,必须要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三地区优势互补,摒弃原有的劣性合作方式,才能够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整合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京津冀的地方优势,跨行政区域办学,促进高等教育资源整合,进而同东京津冀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进程。鼓励京津冀高等院校磋商协调,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建立起对应的联动体制,将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引有效地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校际合作办学探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

[2]李化树,黄媛媛.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架构[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0

[3]邬小撑,阎亚军.高职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合作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3

第8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林业发展 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搞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就要根据党的林业政策,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林业的新途径,围绕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有利于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等方面而展开。

一、建设新农村要统筹规划林业建设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要科学,因为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

①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

②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

③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

④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

⑤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过对青海省几个地方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当前在一些地区发展林业的突出矛盾或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应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对具体林业收益、生态效益和优美宜人环境案例的介绍或体验,使农民从思想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要有制度保障,在林业发展规划上进行强力介入。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推进建设进程,避免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各管一摊、各搞一套。在产业林发展中,树木幼林期要注意合理高效利用林间土地,进行立体种植。如养禽、生产蘑菇、栽种中草药或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在建设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规划中,还要考虑本地的规划尺度,景观格局是否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邻近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建设等。只有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数年抚育发展,才可能产生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新农村林业建设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四、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我国各地农村自然条件各异,不同地域有不同自然景观和树木森林,形成不同文化现象,多元文化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呈现出多样性。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文化等,为城里人提供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基础,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林业规划建设中,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又具备财力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村,要注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建设,注重发展景观林、经济林、果树园艺业等。形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林业景观,为城里人及青少年提供旅游、观光、度假及普及学习现代农业林业知识,增添体验民间生活的实习基地,锻炼他们的自种自收的动手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要。

这样既可丰富城里人生活,同时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需求开辟新的渠道。农村修复传统文化更有基础,这样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沟通人们的思想,弘扬并传承先进传统文化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交融、和谐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区域统筹规划范文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对策;建议

1 石漠化土地现状

平坝区石漠化监测面积为62081.7hm2,其中石漠化土地26684.5hm2,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达3371.0hm2;中度石漠化土地达17885.7hm2;重度石漠化土地达3644.2 hm2;极重度石漠化土地达1783.6hm2,四者占石漠化土地比重分别为12.63%、67.03%、13.66%、6.68%。平坝区石漠化正向演变与逆向演变并存,一边退耕还林,一边毁林开垦;一边退耕还草,一边过度放牧;一边石漠化治理,一边又继续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轻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面积仍在增加,开展石漠化专项治理工作,减轻水土流失已迫在眉睫。

2 典型区域石漠化状况恶化原因分析

(1)部分石山植被受森林火灾危害,林地覆盖率明显降低,在久雨或暴雨侵蚀下,土壤大量流失,致使基岩大面积,形成石漠化。(2)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中,往往只从部门、地方的短期行为和经济利益出发,对区域植被的恢复和生态重建认识不够,掠夺性开发土地,加剧了土地石漠化。(3)岩溶地区部分区域人口多、耕地少,生活压力迫使人类活动向山地转移,坡耕地所占比例较大,且烧山耕种活动明显。(4)经济贫困,科技文化落后,群众迫于生活压力,毁林开荒、陡坡种植,造成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和严重。反过来,这又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石漠化治理难以实施。(5)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治理的对策

3.1.1 封山育林。对石漠化山地内有乔木树种或灌木树种分布,有望培育成乔木型、乔灌型或灌木型植被类型的林地,以及不适于人工造林的高山、陡坡、基岩度大于60%的林地。

3.1.2 人工造林。①人工造林条件:石漠化山地内基岩度小于70%,土壤厚度不小于40cm,适宜造林或改造的林地。②造林措施: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选取适应性强、生长较快的优良乡土树种。最大限度地利用造林地现有植被,禁止砍山、全面炼山等措施毁坏原有植被,见缝插针、局部整地,应用容器苗造林、抗旱保水剂等提高造林成活率。

3.1.3 护林队伍建设。建设护林队伍是石漠化地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石漠化地区不仅要植树造林,而且要养林、护林。护林队伍的职责不仅是防止乱砍乱伐等破坏林地的行为,而且要严防火灾。

3.1.4 农村能源设施建设。石漠化地区要大力发展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以及小水电的建设。减少农民对林地植被的依赖。

3.1.5 循环生态经济产业工程建设。在人均耕地少、生态条件较为恶劣的乡村,以一个自然村为单位,以集体+个人的形式种一片果、建一个场、修一座沼气池,发挥最大化的生态经济效益。

3.1.6 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统筹规划治理。根据小流域的特点和水土流失的规律,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以改善“三生”(生活、生产、生态)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从而实现“三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从山上到山下、从坡面到沟谷,合理布局多项措施,使之形成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

3.2 治理建议

3.2.1 突出重点。当前重点应立足保护好岩溶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下大力气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尽快开展抢救性的治理工程。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岩溶地区非石漠化土地的开发管理,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3.2.2多管齐下。一是国家继续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工程并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成效。二是国土、林业、农业、水利、扶贫等部门共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三是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四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3.2.3狠抓落实。切实加强石漠化监测与治理的组织与领导,区政府成立石漠化监测与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将石漠化治理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搞好全县石漠化的治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3.2.4 严格执法。一是坚决查处乱挖、乱垦、乱采等破坏森林植被的违法案件,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二是推行禁垦、禁牧、禁樵措施,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三是对须治理而不治理的农村责任山、承包地实行依法限期治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