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会教育培训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设创新型工会的目的和意义
建设创新型工会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内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方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推动工会工作跨越式发展。
创新型工会建设是企业发挥职工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的发展中,工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要积极维护员工权益,规范协调劳动关系,就能有力地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
创新型工会建设是工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统一的。结合工会工作特点,基层组织当前最根本的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工会组织人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工会建设。
建设创新型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抓住当前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所带来的问题,依托基层工会工作创新的实践加快工会管理现代化建设。
建设创新型工会的具体内容
深入开展建家活动,不断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坚持围绕企事业单位中心工作开展工会活动,把推动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企业稳定作为重要任务;二是坚持职代会制度,完善职工代表监督检查体系,切实落实集体合同制度;三是坚持“双维护”原则,在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劳动权、经济权、发展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的同时,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维护好企业的经营权、稳定权、发展权,实现互利双赢;四是监督企业落实《劳动法》和《工会法》,建立正常增资机制,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做到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以“有为”实现“有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的落实机制。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划分区域,明确职责、任务,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作模式,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由此带动基层企业的建会和规范化工作;二是统一新时期建家工作管理办法,通过调查研究,制订了建家工作新的评选标准,规范了评选程序和考核验收办法,如按分类指导、分层实施的原则精简了评选条件,量化了考核标准,突出了维护职能,提高了可操作性,各基层工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分层施教,扎实推进工会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组织上、人力上、物力上三保证。二是创新培训工作方法,形成内容新、节奏快、重实效,适应工会干部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在培训的指导思想上,按照工会专业化、工会干部专家化的要求,坚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既注重掌握专业知识,又注重工会干部在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培训内容上,把突出和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作为工会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培训形式上,突出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培训的新领域;在培训手段上,从过去那种教师授课为主转变为专题辅导、答疑、专题讨论、模拟训练为主,真正发挥和调动起学员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在培训教材上,应用《基层工会工作实用教程》《工会工作法规政策选编》《基层工会工作百招集粹》《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手册》等培训用书,受到基层工会干部普遍好评与欢迎。
关键词:工会建设;职工建家;工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087-01
企业工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以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定位,履行好工会职能,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职工的思想、经济和文化权益,建立推进工会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要在切实履行工会职能上理思路
工会的四项基本职能,即维权、建设、教育、参与。在新形势下,工会的职能涉及职工的理论学习、教育工作、目标任务、行为规范、生活作风等方方面面,因而必须理清思路,建立开放型的工作机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思路明确。抓重点、创特色、上水平。二是重调查研究。三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改进提高。四是要建立具有科学价值导向的评价机制。五是建立健全机关工会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提高工会工作的力度。
二、要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上求突破
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工会工作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强化“建家兴企”新思路,下大力内练真功、外树形象,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建家”水平。首先,要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具备一个思想作风过硬,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管理能力精良的团队,以适应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的需要。第二,要加强组织建设,及时发展新会员,壮大会员队伍,增强工会工作力度。第三,是要坚持深入开展建家活动,把建家同维护干部职工权益,创建党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以及推进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党委靠得住、行政离不开、员工信得过的组织。第四,要有计划的组织各项活动,在维护干部职工利益的同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断充实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三、要在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上下工夫
加强职工素质建设是新的发展时期下构建企业职工素质工程的迫切需要。对会员的管理应以人性化、科学化、趣味化、知识化为宗旨,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活动。首先,要紧紧围绕企业工作思路,加强员工理论培训,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切实履行工会教育职责。其次,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提高员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意识。
四、要在维护员工根本的利益上办实事
企业工会要切实做好维护这篇大文章,必须强化“维护”新思路,在员工根本利益上办实事。首先要抓好服务,将从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权益统筹考虑,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其次,要在落实职代会职能职权上下工夫,推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深化干部员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落实,三是要深入困难帮扶活动,在干部员工中提倡互帮互助精神,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实施困难职工救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一、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工会职能的重要意义
1.经济转型是工会职能发展的基础。在经济转型的影响下,国有企业顺应潮流,进入了市场经济体系,目前,工会职能的主要工作也有了方向上的变化,即由政治向经济的过渡。国有企业的改革冲破了上级政府对企业的束缚,企业可以自由地掌握市场经济的动态。在经营管理的目的上,国有企业摒弃了传统的“国家指定生产”模式,改为以企业的利润效益为主,为国有资产的保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管理方面来说,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在实施上需要一定的创新方法和策略来保障。因此,工会的职能内容不再以政治为主,而是转移到经济创新上来。在计划经济时,工会的职能较为单一,除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外,就是为职工谋福利,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失去了应有的自主能力,国有企业的工会也只是进行政治工作。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将企业体系进行改革,改变了以往员工、政府以及企业三方之间的联系。因此,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国有企业工会的管理方向,使工会职能以解决企业内部的经济问题为主。2.劳动关系的变动促进工会职能的发展。在工会职能从政治向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变动和运作体系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企业劳动关系的属性来看,劳动关系与经济效益互相作用,劳动即为经济。在现代化企业的体系中,完善企业内部结构也需要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着手。在企业劳动关系运作体系上,将企业视为主体,从而用市场体系带动企业劳动关系。此外,企业劳动体系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工会的职能有了市场这一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工会能够为员工说话,为员工办事,区别于过去只服务于政治的机构理念,今天的工会及工会职能在维护劳动者利益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工会职能内容的具体措施
首先,企业工会职能以经济为主,其维权能力需要在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体现。工会需要加强对职工合法利益的保护,在经济上以物质保护为基础,在进行物质奖励、贫困援助的同时,还要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如员工合同、薪金分配体系、员工保险等等,体现了经济维权的作用;在政治维权上需要突出员工的重要性。工会维权的方向主要是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将平等和权利作为工作的重点。此外,新时期的工会还要面对大部分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再就业的问题,使员工能够感受到国有工会存在的意义。其次,在现代化企业中,国有企业工会在服务职能上也有了具体的改变。其一,工会可以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上日程,为员工和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利于下岗员工,既达到了全心全意为员工谋福利的目的,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工会也可以从中得到好处。第三产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产物,工会可以利用第三产业进行市场竞争,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这体现了工会职能的经济化。其二,针对员工遇到的人身事故、医疗费用的问题,工会可以成立专门的帮扶机构,这需要时刻监督企业落实养老制度,补齐各种保险。在今天,工会的职能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慰问到维权,工会职能在服务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三、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工会职能实现的策略
1.创新交流的方式。员工与企业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在企业管理上可以对所有员工进行开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策略。工会将员工的想法统一上报给领导,领导可以对员工的意见做到一视同仁,满足员工的自尊心和参与管理的意愿,是工会的职责所在。将员工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并开辟多种交流渠道,作为一个协调机构,工会能够正确处理个体、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刻为员工着想,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员工的合作能力,保证个体、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共同发展。经过各种交流渠道的总结与讨论,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真诚待人,去伪存真。此外,加强员工的知情权力,建立正式的交流网,促进交流的正式化,能使企业的信息透明化,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感,使企业员工在生活、工作和自尊心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化,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所提高,为企业的运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2.运用各种方式创新工会职能。工会职能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并不是每种经济问题都是工会可以解决的。企业的发展程度是员工利益的晴雨表,有些国有企业采取委托管理,使企业员工的主导地位受损,因此,企业员工不仅参与生产中,还要对生产经营有所了解。工会成立的目标,就是以所有员工为幕后保障,让工会有力度地进行工作。目前,工会能够帮助人事机构进行教育培训,开拓自身职能。根据我国目前企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工会培训的方向将重点放在培训的方式和专业技术领域。落实教育培训,不仅使工会创新了职能种类,培训的人才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此外,工会接触基层较多,对员工的培训需求有着充分的了解,可以加强培训的效率。3.将信息技术与创新工会职能相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参与到了各行各业之中,工会也不例外,工会职能也可以由信息技术所支配,用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教育效率,加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感。首先,对员工进行网络教育和培育,可以加强工会教育职能的便利性、快捷性。在今天,国有企业的转型使员工下岗的几率增大,考虑到再就业的难处,工会应该在网络上与其它单位进行联系,还可以使用网络宣传下岗职工的优秀事迹。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此外,工会还可以成立企业网站,突出维权的作用及重要性,体现了工会为员工谋福利的宗旨。综上,工会需要做到一点,既要为企业效益着想,也要维护员工的个人利益,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企业与员工的交流平台,由此来看,创新和发展工会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与工会是密不可分的,工会职能的发展与创新加强了工会的作用,为员工谋福利的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维护了国有企业的形象,使员工能够从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分一杯羹,提高了员工积极肯干的工作态度,使企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相吻合。
作者:沈露妍 单位:杭州临平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系统妇委会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32).
[2]袁利梅.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主要对策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3).
[3]杨秀芳.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9).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间接教育;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1—0012—04
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困局我们课题组在外来用工大省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地级市温州、县级市永康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了实地调查。在火车站、汽车站、企业内部等地对从事各种不同行业的农民工中回收有效问卷近千份,根据80后这一特点筛选出新生代农民工问卷662份。本文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困局时参考了调查的数据,同时综合了相关研究成果。文中所使用一些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状况的数据除注明之外,均采用了本次调查结果。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困局
1.施教主体不明
目前政府依然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主要力量,但政府的培训意愿需通过各类施教主体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涉及的施教主体至少包括企业、社会教育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和团体、高校及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等。目前,这些教育提供者之间的联系较松散、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很多是重复教育,有序、高效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网络体系远未形成。本来应该在新生农民工培训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各类企业却常以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比率过高,缺乏经费为由,在培训问题上不愿作长期投资。近年来“技工荒”、“用工难”的现象越来越多,很多企业的用工思路仍是“重使用,轻培训”或是“急用急训”,想方设法搭政府的便车,有的甚至“热衷于”以挖墙角的方式获取人力资源。对于收入低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在教育培训投入意愿低,调查显示只有15%的人愿意在技能培训方面每年花费500—1000元,而每年愿意花费1000元以上的比例不到3%。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他教育机构的培训积极性,形成了政府号召(主要是出台一些经费补助政策)——教育机构实施——新生代农民接受的固化的单向传统模式,还出现了个别教育机构只是为了套取培训补贴资金的现象。这种施教责任主体不明的矛盾从根本上困扰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
2.资源渠道不畅
资源渠道主要是指经费资源渠道跟信息资源渠道。从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水平来看,教育资源仍属于稀缺性资源,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政府的教育供给(主要是经费和政策),仍需从正规教育跟非正规教育中做出平衡。很明显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属于非正规教育,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获取教育资源的相对弱势以及在人力资源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的重要地位,政府的有意识偏向供给实际上是一种必然选择。问题是目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这种倾向性的供给不知晓或者是没有体会,更谈不上利用。调查显示,有51%的新生代农民工近三年没有参加过各类培训,有68%的人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育资源在流动过程中受到中间环节的干扰或者是中间环节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很少表达本人的培训需求。政府或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实际上对进城后的生活、工作状况都很难预计,因此,流动前的培训有时会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存在着岗位需求、培训供给等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做出应有的决策。
3.受教质量不高
近年来,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使其真正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政府实际上已经出台了一些教育资源导向性的“补尝”政策。采取各种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如补助培训机构、发放培训券、报销学费等,如“阳光工程”、“温暖工程”、“三单”式培训(培训机构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买单)等,这些自上而下的补尝式培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政府投入的预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很多培训项目只重视前期申请论证,在批复、拨款后缺少对后续培训的内容、形式、效果等过程的监督检查,导致频频出现“严进宽出”培训的结果。根据珠三角五城市的数据分析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总体满意度只占到46.4%。有些企业和培训机构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形式多于内容,以完成课时为目的,对于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接受培训人员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等关键要素不理不问。除此以外,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质量不高与自身的学习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新生代农民工一般都在生产一线、工作任务繁重、作息时间不定、工学矛盾相对突出,客观上也增加了培训难度。
造成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困局原因是多方面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间接教育”是破解困局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间接教育,为什么要进行间接教育,如何进行呢?
二、新生代农民工间接教育的内涵
根据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实际,以教育资源的流动过程中关注对象的不同作为直接教育跟间接教育的划分依据。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中直接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职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最终达到预先目标的教育。直接教育的对象是新生代农民工本人,其关注的焦点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结果,间接教育是相对于直接教育而言的,其教育的对象是在教育过程中与新生代农民工发生联系的客体以及周围的学习环境,舆论氛围。如所在企业的其它员工或管理者,提供教育服务的政府部门,以及生活在周围的其他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资源流动的过程,流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有很多相互交叉的点,如政府部门、企业、各类教育机构等。还可能会受到教育环境,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所指的间接教育就是要对教育的提供者进行的教育或引导,包括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周围的舆论环境。需要说明的是,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关注点的不同 ,标示不同教育过程的作用和地位及主要特点,并不是区分明确的教育模式,并且其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实际上,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作为一种城镇化的产物,其教育方面所涉及的组织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对新生代农民间接教育的研究其价值就在于便于人们从另一个立足点出发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帮助我们透过教育的结果认识教育的过程,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及其发展的规律。主要目的就是让有限的教育资源能更好地发挥其效果和功能。为了简明清晰地比较新生代农民工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的主要区别,笔者试以表1进行归纳。当然归纳仅限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领域。
对于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所面临的困局是任何单一的措施都不足以完整解决的,教育的困局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间接教育则体现出教育手段、目标的策略性、科学性。因为现实中不仅存在形态单纯的教育活动,教育往往还和其它事物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活动,从间接的视角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时我们发现解决难题实际上可以有更多的途径。
三、间接教育的策略
1.强化相关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培训的主体,这一点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了成功的经验。很明显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企业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过程中各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培训员工组织,培训时间、地点的安排,培训内容的选择等。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社区”的出现,企业在培训中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同时企业又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农民工的劳动价值都会通过企业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增长。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应该成为培训的组织者、倡导者。但目前的状况是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培训中的关键性作用远未形成,由此对企业的“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间接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增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不断提升其劳动技能的过程中,更容易将企业文化输入劳动者的思想中并得到认同,从而增强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已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培训的制度。制度胜于说教,制度化管理体现了一种契约精神,是规范各种行为的重要法宝。通过合理的制度去引导各类企业把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脚踏实地、积极开展培训的一面发扬,把“好恶逸劳”挖别人墙角的一面抑制住。促使企业在培训问题上能把近期目标和长期战略相结合。
再次,完善教育培训的各项监督机制。教育工作力度再大,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和制度保障,教育将流于形式。因此,必须通过制度规范和监督手段来增强教育的效果。比如监督企业按照“职业教育法规”的相关要求必须足额提取职工工资的1.5%-2.5%用于员工培训等。以防部分企业跟教育机构表面积极合作实际上只是敷衍。
2.疏通各种“教育资源”的流动渠道
从间接教育的角度提出疏通各种教育资源的流动渠道就是要开展教育投资引导,除了政府以外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中去,实现教育资源的供给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政府为主导转变,实现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更多的教育资源向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一支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其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城市劳动力质量的高低。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除了新生代农民工本人外,对该群体教育投资的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相关企业和培训机构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等。现阶段对农民工提供教育投资的主体还是政府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它教育投资的流入。任何教育的投入都希望能获取一定的收益。如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投入目的是为了提高其素质,进而达到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政府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投入实际上是人力资本的投资,由于企业提供教育资源时,必然会考虑经济利益的因素,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很多问题仅仅依靠企业很难解决。非政府组织一般都以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活动,主要通过建立各种教育基金,筹集社会资金,有针对性地为特殊的人群提供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因此,依靠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建立多中心教育资源供给渠道是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重要环节。
3.构建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政策环境
大多数离开故土来城市打拼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有“城市梦”的追求。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渐行渐远,甚至已经不可能再成为“农民”。但他们在“市民化”转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如工酬待遇的同工不同酬、劳动权利的同工不同权、社会保障的同工不同福利等。这也与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原则不相符。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下,对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的各种教育培训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
从政府层面看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已经有了共识,这一点从现有的一些宏观政策上不难看出。但从政策的微观层面却缺少推广普及的策略,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必要的监督,政策要求的结果或目标不够清晰和细化,导致一些培训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走样、缩水、应付等消极情形,同时也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热情。因此,在政策环境方面需整合现有的相关培训法规和各类政策文件,主要的目的是要明确各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的地位与职责,必要时还应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按照谁开展培训谁得益的原则,让真正参与并做得出色的培训企业或机构得到实惠。从而让各教育机构成为相关培训政策的实践者而不是利用者,最终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落到实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类培训政策的制定需要培训环境的良性发展,从而为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实践基础。同时良好的政策环境也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良好的教育素养,而教育素养的提升反过 来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科学化、民主化、实践化地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是构建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政策环境的关建所在。良好政策环境就是要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合理流动,效益最大化。
4.构建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舆论环境
首先,从舆论环境看正向舆论往往能够对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向舆论则对发展起到破坏和阻滞作用,因此,在新生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建设良好的教育舆论环境,既是教育信息传播的需要,也是教育培训良性发展的需要。通过社会舆论要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知识技能改更命运的理念更加准确和有效地传达给新生代农民工。为此,首先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舆情的研究,通过舆情研究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方面的态度、看法、意见以及行为倾向,知晓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培训中期待什么、不满意的什么。因此,舆论环境的建设和引导要基于有效的舆情研究。
其次,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工营造积极参与学习培训的氛围。举一个简单例子:在一个食堂用餐时,当所有的人用餐完后都自觉把餐具交到指定地方,那么相信即使不习惯的人,也会这样做。这就是用餐氛围的影响。可见氛围的营造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媒体平台。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对信息网络的利用跟其父辈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上过互联网的比例达91%,有71.5%的人表示会用手机上网,这表明新旧传媒方式都会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影响,因此,媒体有义务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提供权威、可靠的舆论引导,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方面让新生代农民工知晓政府实施“补偿式”教育政策的内容、补偿方式、实施地点、需具备的条件等信息,提高政策实施的信息对称性;另一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对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认识和重视,形成良好的教育互动。同时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企业可以通过其工会组织或企业宣传部门,在企业内做好各类宣传,营造学习的氛围,实际上这也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内在需求。
最后,需要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形象,宣扬有教无类,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目前,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对新生代农民工标签化、消极化的报导,比如“易冲突”、“不理性”、“苦难”等形象。这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建构和社会认同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之产生对社会教育培训的不信任感,社会需要了解他们工作的艰辛但不必塑造成“苦难”。通过舆论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认同和鼓励,而不是施舍。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知识技能的提高而获得更多的劳动价值,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最终实现社会公众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支持与政府重视同步。
关键词:大职业教育;内涵;理据;实践构想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多方面的矛盾,如培养方向与经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发展规模与人口资源状况不相适应,教学内容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标准等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导致了教育结果与人民群众愿望不相适应,教育宗旨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使命不相适应。这些矛盾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梳理这些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忽视或漠视一个基本问题,即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格局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格局是分散的、系统化较差的、未经充分整合的格局。这种格局限定了决策者的视野,束缚了建设者的手足,限制了开拓者的发展空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遗存,是教育改革不彻底、教育未能及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作及时调整的结果。有识之士曾多次提出举办“大职业教育”,希望通过理念和思路的转换,带动职业教育体制、学制、模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所谓“大职业教育”,是针对传统职业教育的有限格局而言。这一概念虽经多次提出,但很多人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并不很清晰。笔者认为,应从理念、办学主体、管理模式和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诠释,并要高度重视其中的实践性价值。
一、“大职业教育”的内涵诠释
(一)作为教育理念的“大职业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以职前学历职业教育为主干的“小职业教育”而言,“大职业教育”以全社会的职业者和职业准备者为对象,以全部的教育培训机构为实施主体,以职前学历职业教育与职后培训以及个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学习相连贯为内容。
这一理念突破了观念上学历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框架限制,不仅是一种扩展,也是一种本质回归。它要求,不仅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现有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还要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职能的体现来看待,具有需求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在办学模式和经营方式上,应容纳多种形式,以适应社会环境、职业需求和个体发展多样化的需要。按照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显然,“大职业教育”理念与这一体系的结构安排是相统一的。
(二)作为多元办学主体的“大职业教育”
传统的职业教育举办主体是某一行业或企业,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政府给予经费资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职业学校将以政府资助为主,企业角色逐步淡化。原有以行业为基础的产学结合纽带被打破之后,企业即使参与职业教育,一般也仅限于单线、项目等形式,规模不大,力度不够,计划性和延续性不强,导致职业学校办学主体的单一性特征更为明显。“大职业教育”是聚集全社会的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易形成社会各界和全体成员广泛参与建设、管理和享用的局面。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多次提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大职业教育”与这一目标相一致。
“大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多元的,在构成上既有体系上的有序性和整合性,又有分工上的准确性和规定性。其格局中具有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机制,包括利益驱动和法律推动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这一局面应使参与各方都找到自己的利益增长点,使参与者在中长期投入中有稳定的回报和明显的收益,而未参与者则将遭受一定损失。就后者而言,应制定具有惩罚性的法律条款,使职业人、用工者、教育培训方和管理协作等部门在法律的框架下实施教育培训,在法律约束下行使权力、承担责任,违规者将受惩处。
(三)作为管理模式的“大职业教育”
与传统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相对,“大职业教育”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对全社会各个部门、行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全局性管理,是一个有核查、配置和投入决策权的管理机构,而不仅仅是协调部门。它在相关法律基础上制定法规,通过行政手段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督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规划新格局,统筹经费,决定投入方向和额度,整合资源,解决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政策问题、利益问题。
这一管理体制将充分、切实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有效统辖学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两大领域的问题,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在类别上更为齐全,在资源利用上更为合理,在经费投人上更为有效,改变目前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局部运行有序、全局运行无序的状况,从而承担职业教育的全部社会责任。
管理部门负规划、预测、引导职业教育之责,将对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协调分工,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制定宏观发展规划,组织各方合作,制定运行规范和分配制度,以扭转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在系统性、协调性方面水平较低的局面。
(四)作为发展环境的“大职业教育”
传统职业教育受人口资源、经费、办学条件及办学途径等多种限制,而“大职业教育”通过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全盘考虑,将为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办学模式和经营方式上允许有更大的灵活性,更能充分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优化职业教育环境,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下,相关各方将共同营建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更好地坚持市场配置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这一正确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形成的教育培训市场是一个未经充分发育的、不完善的市场。就职前职业教育而论,教育管理部门的计划安排制度和经费投入方式,左右着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划,限制着学校的办学经营方式。就培训而论,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也包括其他一些行业,以证书和资格鉴定等手段,在控制培训机构、决定培训价格、评价培训质量上,仍有明显垄断色彩。“大职业教育”将促使一个有统辖力的机构来对之进行规范,给群众提供一个可以选择购买的、公平竞争的培训市场。
二、“大职业教育”的理据分析
“大职业教育”的提出不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一种解决局部性问题的短期行为。它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认识的深化,是职业教育向更理性、更科学的层次的回归。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表明,举办“大职业教育”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一)职业教育是一种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的教育与培训全部环节的教育
作为举办“大职业教育”最坚实的依据之一,《职业教育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这是从法理角度认定职业教育是包含职业培训在内的整体。事实上,国际社会也习惯于“将职业教育理解为职业和技术的教育与训练”这一整套活动(石伟平, 2001)。
职业教育的研究历史同样多次强调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可分割。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福斯特提出“职业学校谬误说”,认为由于规划者用意与学生期望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职业学校课程和学制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具有先天的不足。80年代,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萨卡罗波洛斯采用“成本效益法”和“目标评估法”对一些职业学校进行研究,也发现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这些研究都指向教育与培训的有效结合问题:职业学校如果不与企业紧密结合,其本身的缺陷将日益暴露。即使是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也需要采取工读交替的三明治式教学形式,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这些研究还表明,职业教育的精髓在于提高职业技能,而技能的培训又与企业和职后教育相联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世界职业教育具有极大的影响力。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倡导职业教育是一种贯穿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与培训,强调“大职业教育”可以避免职业教育走向极端和危险。
(二)职业教育是一种持续职业终身的教育
从《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界定来看,终身教育体系中提高职业能力这一块应属于职业教育。这是基于职业培训归属于职业教育这一基本理论原点提出的。从更深层次来看,职业教育的持续性是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所决定的。这种持续性意味着职
业教育必须有效地向职后的从业人员、求职人员和转岗人员延伸,并满足职业人的不断需求。而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观念已促使职业教育在对象、内容和受教育时间等方面不断扩展,当人们用终身职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待职业教育时,职业教育就必然成为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总和。
职业教育理应承担继续教育的责任,并发挥其在提高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优势。应把现有继续教育机构的这部分内容整合到职业教育中来,其意义在于:职业教育在继续教育中不仅能拓展视野,发挥有效功能,还将提高自身与经济社会的结合度和适应能力,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同时,它还可能凭借自身规范、成熟等优势对一些社会办学的继续教育机构发挥示范、引导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是一项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种系统性。一是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求得社会各方的参与、合作。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参与方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培训机构。对这种参与、合作应作一个准确界定。职业教育需要一种合力,一方力量的缺失或用力定位不准确,将导致合力无效甚至抵消原有各方力量。二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必须考虑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合理性。
《职业教育法》第12条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这里“沟通”,包括信息的沟通,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标准的统一和互认以及相互转换。而“协调”不仅包括规划调配全局的机制,还包括准确的分工和完全的通融。多年来,我们对动员社会各界举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调动各类资源投入教育培训比较关注,而对社会各方资源整合水平、教育培训的效益和成本、受教育培训者的满意度以及各方利益的分配等深层次问题探讨不够。“大职业教育”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组织职业教育,在解除目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后,将在实践中对《职业教育法》这方面的内容作出更具体的描述和更充分的解释。
(四)职业教育是职业准备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教育内容上并不单纯局限于普通教育的课程,而必须将职业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于其中。针对普通中小学和儿童进行的职业启蒙性质的职业和技术入门教育,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入门教育——就业教育——继续教育”这一完整体系中的第一阶段,也同样是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教育中有机地渗透职业教育的内容,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其目的,一是给学生以必要的职业观念,做好进入职业世界的基本思想准备;二是给学生以各产业生产劳动所需的共同的基础技术、技能,做好进入职业世界的基本职业技术准备。这样既有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拓展,也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引导其个性特长的发展方向。事实上,没有包括职业指导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技术选修课等在内的职业入门教育,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也就同样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基础教育。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职业入门教育,引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因素,既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提高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措施。
由于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就内容而言,职业教育(包括培训本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已经逐步延伸到学历教育领域。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将可能形成共同的区域。学历教育突出职业取向和技能水平,是学历教育与社会进一步贴近的一种反映。
三、“大职业教育”的实践构想
我们必须认识到将“大职业教育”的思想付诸实施的紧迫性;“大职业教育”的探讨不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阶段上,必须通过实践,解决职业教育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
(一)用更理性、更科学的态度对整个职业教育大局进行规划
要从全社会的职业需求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出发,在宏观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中、长期的规划,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曾经有人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完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调节,政府的管理功能要减弱。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教育不能完全听命于市场。
10年前,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一定的经济困境,为摆脱困境,企业在转换机制时把“减员增效”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措施之一,企业办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困难,企业要求学校停止招生,致使许多本该在现代企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校走向衰亡。由于行业的减负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在管理结构调整后,有些被挪作他用,有的改为培训中心,大量教育资源流失,这些严重后果正是由于完全听命于市场造成的。同理,目前中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定位的偏差和重复等问题其实也是完全受市场操纵的结果。
(二)建立更合理的管理体制
目前,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在学历教育范围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分属职业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在职业培训领域,建设部门、农业部门、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都在举办各类培训,且自成体系,独立运行,重复建设、重复培训。缺乏系列化和延续性,使受培训者有层层设卡、无所适从之感。在成人学历教育领域,多种社会力量同时参与,多头管理,标准差异很大。
从学校角度看,制度上的问题则表现在制度架构上:缺少解决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承担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的鼓励保障机制;缺少对职业学校向社会开放、向成人教育延伸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
上海市政协会议上曾有委员提出,建立“大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对中职、高职和各类社会教育与培训实行统一管理。其议项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近期拟在教委内部建立“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处”,实现从咨询性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向职能性机构的跨越。通过处室职能调整,由政府赋予其新的职责:从以往的按学历分层管理转向面向全部学历职业教育的综合管理,初步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而上海市劳动部门已经提出将技工学校交给教委管理,这一步实施的外部条件可以说已经基本具备。第二步,建立统辖全社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委办级职业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具体构想包括:由“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处”统筹中、高职教育与培训,为中高职贯通排除体制上的障碍,最终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的一体化;对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内的生源进行统筹,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作总体规划,优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联合创造条件,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双方紧密合作开展调研,找出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上的关键性障碍,针对教师身份、经费渠道等难点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第三步,将成人教育资源整合进来,最终形成“大职业教育”的管理格局。
还有一条思路是:从培训网络建设人手,在资源联网基础上,逐步形成“大职教”管理模式。上海教育研究部门的一份咨询报告提出:要考虑建立一个职权明确的培训领导机构,对全市培训机构进行统辖,注重部门间的合作协调,促进资源共享。其构想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纵向上,教育系统内部要打破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调整之间的壁垒,实现纵向贯通,建立有学和收费标准的、有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培训网络;第二步,在横向上,职业教育要与劳动、人事部门以及行业、社会办学力量举办的培训机构贯通,形成相互开放、协调、互补的社会化培训网络。
(三)扩大职业教育的协作面
目前,企业与职业学校的联系逐渐松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软肋。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要在以下途径上寻找突破:在现有的协议、项目形式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效引导企业办学和企业依靠学校做好企业本身的培训;引导企业从订单、委托式的参与职业教育形式向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延伸,向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延伸,向产学研结合延伸。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推动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与行业重新建立紧密纽带。逐步推进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行使行业组织管教育的职责,在内部建立职业教育机构,促进企业、行业工会、职业学校等方面的合作;制定企业教育培训有关规章制度,监督培训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认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格,制定培训合作计划,充任各类教育培训合同的制定、履行的审核者和监督者;统筹行业内各企业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组织技能考试,解决行业内外各类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等。
二是提高企业培训的规模和质量。要研究推动企业用工首先使用职业学校学员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与学校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监督企业用好按规定比例从职工工资中提取的教育费,使这笔钱真正用到广大职工的教育消费上,使大多数人得益。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教育费使用的公示制度,建立教育费个人账户,或直接并入“医保卡”,还可以将员工当年未用掉的教育费储存起来,以后可以随时提取,用于各类学习。这—制度可以保证个人专款专用,防止任何人凭借权利挪用专款的行为。同时建立区域性的培训站点网络,统一收费标准、教学标准、考核标准,逐步形成证书衔接、全区域融通的格局。
三是加快组建职教集团,为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寻求有效的途径。通过组建集团进一步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寻求新的产教联系方式,促进产业和教育的互动。通过集团吸引一大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使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岗位变化更新都能对学校的办学思路、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职教集团也可以为企业服务,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将促进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组建职教集团,还有利于打破体制、利益、结构的围墙,促进学校和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用人机制等方面实现横纵向的多维贯通,提高集聚和整合能力,并有利于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协调发展。
(四)做强职后教育与培训
全国的职业培训总体上呈现出培训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但培训资源分散;硬件条件不平衡的状况。“大职业教育”将适应培训需求,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市场,为社会提供可以选择的、能够衔接与替换的、内容优质、价格公道的各类培训。
以上海一地的培训情况为例:教育部门所属培训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每年培训人数在130万人次左右;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004年培训量达230万人次;劳动部门所属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年培训量达14.8万人;人事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年培训量达43万人次。另外,进城务工农民和本籍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任务还十分艰巨,在这一需求旺盛的形势下,职业院校理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教学实力,在培训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有人提出过一种融中职、高职、培训为一体的新型职业院校的模型构想,学院的学习起始线为中职,可以直接在本校升入高职。中职或高职无法毕业的学员,都可以通过培训课程拿到职业证书,以利于求职上岗,并允许通过职后的业余学习,修完学业,拿到学历证书。学校由于是职前、职后教育并举,可以承担学员的全部学程的教学,免除了学员由于职前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这两个系列造成的学时、课程的积累问题和证书互认、衔接问题。这种构想贯穿了“大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
这样的学校格局形成之后,还要加快配套制度的建立。一是逐步建立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全日制与业余制的证书互认制度:允许获得不同层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在具备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即可升入相应层次的高一级学校,并给予一定的加分、免于技能测试或专业科目考试等优待;对在工作岗位中取得较高级另U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术人员应给予免试进入高职院校或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学习的机会。二是实行“分段学习,学分累计制”。积极推进非学历教育学分制标准化的试点,在职职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所取得的学分,可以逐年累计,待达到学历教育所规定的学分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五)容纳多种有效的教育发展途径
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不容忽视。最近上海有3家大型的民营企业集团联合投入1亿多资金,建设一所职业学校。学校前三年由政府给予一定财力支持,以后主要靠企业的各种形式的资助和学校的办学收益来维持运转和推进发展。企业和学校几方都提出了一些很有远见的要求,如要按企业的规格培养学员,企业提供学员实习、实训的场所、设备,创造为困难学员勤工俭学的条件,学员在企业有就业优先权,建立教师的实习和兼职制度等,这为探索新型的产学结合途径提供了范例。
“大职业教育”通过配套的政策还为多元融资渠道和多种经济成分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联合和集聚提供了更多可能,职业教育环境将更为优化。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楼一峰,顾晓波.创建学习型城市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持刚.上海市职业教育实现迅速健康的发展[A].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刘凌.论我国职业教育终身化思潮的内容与特征[J].职教论坛,2003,(23).
[5]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2004年上海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主要情况(A).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200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郭苏华.论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7]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上海郊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调研报告[R].
[8]张晨,马树超.上海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需求调研及若干思考[A].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推进我区“三新”建设为目的,以建设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我区教育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福建省教育强区。
二、创建教育强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力争用2年时间,使我区教育在教育管理职责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水平提高、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等福建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的9项A级指标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使我区教育在管理职责、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事业发展、教育质量六个方面的45个B级指标和95条评估标准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元化的具有海沧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力争在年顺利通过福建省“教育强县”评估验收,争创全省首批教育强区。
三、创建教育强区工作任务
1、成立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镇(街道)和区直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协调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成立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工作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担任组长,负责督查、指导各镇(街道)和区直各职能部门落实各自承担的相关任务。
2、各镇(街道)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做好年—年涉及教育工作的有关统计和总结;重点抓好社区教育、校园周边环境维护与整治、扶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关心“三残”儿童、依法动员辍学生复学等工作;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娱、体育活动;开设成年人教育课程,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精神,对照《海沧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修订)》,开展每年的教育工作自评,做好备查资料的整理归档,并于每年月日前把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送交区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小组。
3、区教育局工作任务:负责创建教育强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合理进行各专项工作小组分工;规划、落实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及配齐、配强学科教研员;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做好年—年期间教育发展的全面总结;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协调、指导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
4、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任务:负责收集年—年期间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照片等资料;督办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的相关事项;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对贯彻落实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总结;审核海沧区申报教育强区自评报告并送区委、区政府审批。
5、区委宣传部门工作任务:负责对年—年期间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协助制作海沧教育专题片、画册;协调新闻单位大力宣传海沧教育的成果;指导区直单位、镇(街道)、社区宣传建设教育强区涌现的典型和好人好事。
6、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任务:把创建教育强区列入《海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计划;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关要素,对教育发展计划、改善教育设施等工作以及在年—年涉及教育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7、区财政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达到法定“三个增长”;及时拨付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按规定征足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做到全额拨付教育使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2.5%拨付;不截留、不平调、不挪用中小学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保障校安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及其它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落实各项经费补助政策;对涉及教育的财政工作、经费管理以及年—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对每年度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分析报告。
8、区司法局工作任务: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把学校普法工作为重点列入“六·五普法”计划;加强法制教育,检查、指导学校普法工作。
9、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做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配齐综治副校长,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防火、治安等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有效实施;严厉打击扰乱学校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区公安分局为镇(街道)完善文化户口册提供居民户口和流动人口资料。
10、区文体局、科技局、民政局、残联、科协、工会,团委、妇联、关工委工作任务: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技、文体活动;加强对学校工会、妇女、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学校工会、团队组织和家长学校工作水平;协调做好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扶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11、区编办、建设局、人劳局、卫生局、审计局、城管和执法局、地税局、工商局、国土房产分局等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任务:根据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为教育工作、辖区内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按厦海委办[]82号文及签订的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目标责任书遵照执行。
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措施
(一)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并实施《海沧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结构与规模,办好民办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街道、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教育工作政务公开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依法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治理,维护学校周边环境。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投入效益。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建立教师调配交流、考核任用和补充机制,保障教师权益。按照中小学布局规划配置教育发展用地,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为教育办实事,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海沧教育的发展,宣传创建教育强区的意义,形成领导带头、各方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重教兴学良好氛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建设好区青少年宫等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多渠道、多形式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辖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偿向中小学生开放,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条件水平。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用2-3年左右的时间,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学前教育工程、信息化工程、教师培训工程、社区教育工程建设。力争年6月前,建成双十中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京口岩小学、霞阳小学二期、锦里小学二期,建成东孚幼儿园、霞阳幼儿园、海沧中心幼儿园。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确保教师进修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师资队伍按省定标准配备。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化教育装备水平达省级示范学校(园)标准。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以学校为单位,80%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各种设施、设备达到省颁标准。教育部门要全面统筹、合理配置,用好用活资金,各有关部门要把创建教育强区摆在优先的位置,做到特事特办,为学校排忧解难,保证有关工程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推进各类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消除“大班额”现象,解决好城区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有序推进0~3岁早期教育工作。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质配置。教育教学适应新课程需要,学校内涵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大力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范学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就学保障制度、义务教育档案资料制度、义务教育学额巩固制度。教育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
(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省定编制标准配备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特殊教育教职工配置满足事业发展需要。配齐配足紧缺学科教师,根据需要开展教师转岗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与年龄结构。有序开展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工作。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养计划;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加强校长的履职考核,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培养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校长。教师进修学校切实履行教师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不断强化教师培训、教研功能。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建立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制度,完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工师德水准。
(六)强化课程改革实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经费保障与社会引导,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素质教育社会环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重视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加强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各个阶段教育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秀成果,能起到辐射示范、优化整体作用的学校。
(七)构建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完善“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社区教育经费筹措、资源共享、队伍管理、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等规章制度。开拓、整合社区教育的硬件、人力和信息资源,健全以区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街道市民学校和镇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社区居委会教学点、村文化技术培训点和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建设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广大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教育服务,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基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区。
五、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
(1)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调研工作,制定工作方案。
(2)成立海沧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及自评工作小组,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3)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积极支持、参与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4)召开教育系统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投入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为创建教育强区多作贡献。
(5)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有关文件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理解内涵,认真做好自查工作,查缺补漏,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落到实处。
(6)针对全区自查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积极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7)东孚镇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督导评估。
2、自评、督导阶段
(1)迎接市政府对我区学前教育进行专项督导。
(2)区政府年教育工作督导自评(“对区督导”)。
(3)区政府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级“两项督导”复查。
(4)区政府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自查自评。
(5)区政府向市政府提出教育强区核查申请。
3、市级核查、整改提高阶段
(1)区政府接受市级核查评估验收。
(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教育收费和食堂财务的专项检查。加强对教育采购中的招投标活动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规定,一些不正之风得到纠正。积极推进廉洁教育好学校、行风建设群众满意示范校、市廉洁示范工程的创建工作。
(二)优化机关服务效能。深入开展走进学生家庭活动,出台《关于开展局机关工作人员“走进课堂、熟悉课堂、强化服务、优化服务”活动的通知》,局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主动深入学校、课堂、家庭,广泛联系教师、学生和家长。局党委开展了以送教、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双送”下乡活动,并在外来工子女集中居住区设立“新市民子弟图书室”和“新市民子弟服务站”,定期送教、送学习指导上门。活动开展以来,机关服务学校、学校服务家庭、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保持好队伍纯洁性。继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系统人员上网行为监管的通知》,教师职业操守得到进一步强化。严格执行《市中小学教职工转岗、待岗、解聘处理暂行办法》,全年共处理教职工24人,其中劝其辞职16人,解聘2人,作自动离职处理6人。积极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拔工作,组织开展了市第十届“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尧塘小学英语教研组荣获省教育科技系统“五一巾帼示范岗”,唐王小学范琳琳荣获省教育科技工会“五一巾帼标兵”,省华中谭瑞军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二、继续坚持教育质量优先,教育整体办学品质持续提升
(一)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一是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通过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成功创建市优质幼儿园7所,3所幼儿园通过了省优质园评估验收,全市市级优质园的比例达到83%。4所幼儿园高标准通过了省优质园五年回头看,华城实验幼儿园成功创建市特色幼儿园。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了“教学常规达标”活动,拟通过三年的努力,促进学校及教师认真落实《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高教学常规执行水平。抓好各学段特别是毕业年级的教学计划落实、过程监控和效益提升,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调整了殷雪梅小学和河滨小学的施教区,优化了教育布局。重视命题及考试分析工作,组建了中小学命题研究小组,有效地发挥了考试评价功能。重点抓好阅读教学和素质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举办了“宁、镇、常”三地语文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我市的语文教学特色得到与会专家肯定。在省教育厅主办的“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华罗庚实验学校毛海鹰老师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第一名。三是高中教育优质发展。继续强化高中阶段以质量为核心的各项举措,不断加强过程管理,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3年我市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为1557人,比2012年净增223人;本二以上达线率为58.49%,比2012年增长15.29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两年的高位增长,增幅连续两年位列之首。其中,省华中93.33%,市一中69.53%,市四中51.62%,金沙高中40.79%。四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省中专立足于“学技能、促转型、长本领”,狠抓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在2013年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了3金6银7铜的佳绩。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分批安排了850多名学生去利步瑞、博瑞等大中型企业实习实训。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实训基地成功创建为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申报了国家级实训基地并获得通过。今年,中专顺利创建成为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五是社会教育更加完善。积极实施各类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0.65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6万人次,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1.8万余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群体性受教育面达59.6%,促进了我市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社会办学管理科学化,开展社会办学培训3.2万人次,完成了59个社会办学机构年检。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艺术活动、艺术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艺术教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在金沙广场举行的庆六一教育专场文艺晚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组织参加市各类艺术比赛获一等奖6个。不断强化体育教育品牌建设,青少年体校创建国家级后备人才训练基地顺利通过实地统评认定,市一中被苏州大学授予“国家级篮球精品课程实验基地”,岸头实验学校等2所学校创建成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朝阳小学等3所学校成为市级课程基地,华罗庚实验学校等3所学校被评为示范性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继续重视科技教育,华罗庚实验学校芮凡茜同学获省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造发明类”一等奖。在第二届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中,我市尧塘中心小学四年级姜玺等5位学生入围百名“超级”。组织筹办省第十五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和市第二届中小学科学节。
(三)继续完善德育工作。开展了生命教育、预防、环境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实效明显。开展了第三届“美德少年”和省、市、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学生集体”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受到表彰。成立了中学生义工联盟,服务社会合力进一步增强。以“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德育特色学校”、“绿色学校”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丰富了德育工作载体。组织参加了市“青春志·中国梦”青春诗会活动,金沙高级中学获特等奖。
三、继续加大教育基础投入,教育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抓好项目建设。2013年是近年来我市教育经费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实施项目最广的一年。全年共有在建和新建项目11个,总投入达3.57亿元。其中,5个跨年度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6个新建项目启动建设。同时,完成了6所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项目,塑胶化率达90%。完成了暑期加固、维修项目近200个,共涉及40所农村学校。总投入近8000万元的指前实验学校移址新建项目,于2014年元旦前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市首个十二年一贯制的农村实验学校;总投资8000万元的国家级示范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和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成功落户花山国防训练中心;规划投入9000万元、因应城市发展需要、缓解就学矛盾的开发区东城实验小学新建项目,也已启动建设。
(二)加快教育装备更新。全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集中为学校采购了近1000余台电脑和400余套多媒体设备。完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班班通”工程,确保每一个教学班都能全天候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省教育厅对我市的教育技术装备督导评估中,我市成为全省4个优秀等级县域之一。
四、继续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一)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继续保持公办学校100%接纳外来务工子弟,确保了所有外来务工子弟享受和本地学生就学的同等待遇。启智学校注重在学生智能发展、生活适应、社会实践、康复训练等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效,组织“构建生活课堂,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得到省内外特教同行的高度赞赏。积极做好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服务教育,全面开展全市残障儿童的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工作,为送教上门打下基础。先后有16名智障儿童顺利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广泛开展了各学科城乡“同课异构”、“送课下乡”、“送研到校”、“跨校结对”等研修活动,对相关学校的薄弱点进行点对点的帮扶指导,支持农村学校的发展。继续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举行了小班化教育成果征集活动和小班化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了薛法根等专家来坛开展“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牵手农村教育活动”,引领我市农村教育向高层次发展。
(三)加大教育资金帮扶力度。继续执行“教育救助”政策,全年发放助学金、学生乘车补贴等415万元,惠及学生近5000人次,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惠及学生2507人。审核发放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95笔,总金额55.13万元。2012学年我市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国家开发银行考核中获“优秀”。
五、继续加强教育科学管理,教育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有效开展教育督导。依法对13所义务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开展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督导评估,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立足常态,开展了中小学作息时间、音体美课程开设以及节假日补课等情况的随机督查,促使学校规范办学行为。高标准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级督导认定,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市教育局2012年度教育工作在市级督导评估中荣获创先争优奖。
(二)科学组织轮岗交流。通过对全市中小学学生规模、学科结构、教师编制等方面全面调查摸底,经科学研究和论证,出台了2013年教师交流工作方案。把流动过程放在阳光下操作,把选择学校的机会留给教师,校长、教师代表全程观摩,纪委、媒体全程监督,操作程序全程录像,最大限度地公开透明。83名教师通过自己的选择,都一一找到了各自的“娘家”。为此,《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教育报》等众多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
(三)稳步实施骨干支教。针对农村学校、边远地区学校薄弱学科,我市进一步深化骨干教师支教措施,出台了《关于骨干教师支教的通知》,从三个方面对支教工作进行了“提质”:一是学术层次提质。将支教对象由原来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扩大到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以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二是支教任务提质。实行目标责任制,由原来的带好一个班,教好一门课,逐步提升为带“新”一种观念,带“活”一门学科,带“优”一支队伍,真正起到支教一人、辐射一片、带动一方的作用;三是管理考核提质。支教工作考核获优秀等级奖励1.2万元,合格等级奖励0.6万元,不合格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时对优秀支教教师在干部选拔任用、岗位晋级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
(四)全面促进队伍成长。一是提升校本研训成效。以教育系统开展“好书伴我教育生涯”主题读书活动为载体,力求校本培训更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建立健全常态化校本研训机制,整体提升了校本研训水平。二是依托高校开展专业培训,分管德育的校长赴浙江大学,开展了以“新德育工作艺术探索”的研训活动,邀请南大童星教授、南师大傅宏教授等专家对教育系统干部进行为期三天的暑期培训,邀请大学教授为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开展培训,聘请外教对中学英语教师开展培训。三是以评促训、以评促培。2013年,新增市第五批学科带头人99名,骨干教师148名,教学能手198名,教坛新秀118名;新增市教学能手25名,教坛新秀40名;评选出“金沙名教师”约25名。四是加强对学术团体的管理与考核。开展了对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年度考核工作;对22个市“名教师工作室”活动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和现场观摩;评选了2012年“新教师入岗培养工程”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师徒8对,并进行了奖励。五是完善“周末教育讲坛”为平台的培训体系,不断丰富“周末讲坛”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到培训对象覆盖到全面,内容细化到学科,活动延伸到学校。全年举办“周末讲坛”20期,参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
(五)创新引进人才机制。我们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招录教师。一是积极引进优秀在职硕士研究生2名;二是赴知名师范高校,采用“绿色通道”,特聘优秀硕士毕业生4名;三是按事业单位招录程序,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录用新教师33名,同时对新录用的37名新教师,采用与骨干教师“一对一”的模式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培养。
(六)扎实开展群团工作。工会服务教育能力进一步增强,召开了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一批先进集体受到表彰。顺利完成了全市63个基层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教职工参加《庆五一“劳动最美”全市职工书画展》,教师书画作品参展率、获奖率占全部作品的80%。共青团工作在创新中有了新发展,荣获2012年度市五四红旗团委、市优秀团委。我局获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六、继续抓好校园和谐稳定,教育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抓好校园法治建设。认真落实学校的“六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建昌小学获得专家组好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先后安排8场法制讲座和法制展板,青少年法制教育向专项化、常态化发展。
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达1个多亿,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到2004年,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达到1.4亿,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一现象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因。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和转移也加大了城市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等许多方面的压力。而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割状况以及其他诸多的政策规定,使得进城务工农民不能享受与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加之城市的生活成本比农村要大,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往往将自己年幼子女留在家乡生活,于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就出现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与流动人口相伴而生的复杂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涉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并直接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全体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因而一直为教育界及全社会所关注。
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1.数量众多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孩子。
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由此推断,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是惊人的。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
2.极易出现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中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较高,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进行人格的培养。由于缺少及时的学业上的辅导与心理上的沟通,许多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从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宽裕,有些外出务工者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有的父母认为“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因此,在农村地区学校流失的学生中间,父母双方或是其中一方在外打工的占很大的比例。
3.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当他们在学习上有了烦恼时爱闷在心里,这样长期下去,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这种性格缺陷对儿童的成长极其不利,于是留守儿童中出现了诸多打架、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继而引发诸多教育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
4.道德面临集体滑坡的趋势
调查显示,在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孩子,相当数量来自打工家庭。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常年在外,感觉亏欠孩子很多,因而就尽量从金钱上弥补孩子,希望他生活得好点。一些孩子对金钱的支配缺乏合理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请吃请喝,养成了凡事都以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打架斗殴,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历年刑事犯罪中,这类孩子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道德面临的集体滑坡趋势为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5.安全问题成为隐患
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给农村社会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
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由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解决好这一群体面临的问题,是涉及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1.在公安管理上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造成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与城镇原住居民同等的政治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这样从政策层面上鼓励更多的农民将孩子带在身边,他们也将同城市里的孩子享受同等待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增加。
2.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群体是互为流动的。因此,在目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情况得到一定程度解决的时候,我们要加大力度,逐步开放城市公办学校,利用城市闲置教育资源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提升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使农民工子女能在父母就业地入学,这样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在这方面,北京、天津、武汉等地均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同时,在农村,要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大量创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特殊照顾。从2004年起,中央投入专项资金30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重点补助“两基”攻坚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帮助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初中和小学。这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开展积极的社会教育,提高农民工以及留守家庭的教育认识水平
通过对农民工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分析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利弊关系,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同时,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家庭的教育培训,提高监护人教育关爱孩子的意识和水平。如对打工家庭留守的爷爷奶奶这一群体,可以做些普及性的教育、宣传,让他们能和小孩的关系更进一步密切,使他们对孩子不只停留在吃饱穿好的浅层关怀,能有更多心理层面的关心,建立起人际沟通,有了这种沟通,孩子就能学会关心别人。
4.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呵护
学校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或讲座,如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巧等,在生活、学习上更多地关心、爱护他们,从而减少留守儿童通过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感情寄托的可能性,也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条件的学校除了班主任之外,最好能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咨询辅导,这些对家庭功能缺位的留守儿童都是很好的教育补偿。如湖南华容县就在全县实行“放心工程”,一些学校规定在大年初六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就可到校,学校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吃住。(参见李伦娥:“家长外出打工家教几成空白农村“留守学生”亟待关爱”,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5日第2版)这些措施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
Abstract: Accounting is an applied discipline with very strong practice, but there is a more serious phenomenon of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ccounting teaching, and accounting teaching is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This paper from the practice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t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path to improve accounting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teaching,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键词:会计实务;会计教学;课岗融通;一体化综合课程
Key words: accounting practice;accounting teaching;curriculum and post integration;integrated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251-02
0 引言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渐趋同,会计教育面临着与以往发生重大改革的会计环境。同时,从教学内容与会计实务的对比来看,二者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无法实现全面完整的对接。在这种背景下,完善会计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以满足核算环境与会计实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 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分科教学导致会计实务与会计教学脱节
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会计核算课程讲授如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核算和监督;财务管理课程介绍如何进行筹资、投资等资金运作规划;税法课程介绍现行税法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各门学科之间缺乏融通性,这种课程间的断裂忽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企业的会计实务是多学科并存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如何正确核算,还要熟悉与税务有关的处理过程。学生即使分别把会计、税务等课程学习得再精通,在面对企业的一个实际业务时也会无从下手,束手无措。虽然很多学校也在实施会计模拟实训、税务仿真等教学方法,但这些方法无一例外是在会计、税法本学科领域分别进行,与“一项业务同时涉及会计、税务”的企业实务尚有差距。同时,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参加综合实践的机会,自身也不具备对知识进行综合整理的能力。学生刚开始参加工作时,难免会无法找到所学知识与实务之间的共同点,这些都是由于分科教学所导致的。
1.2 教材与实务相脱节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财税制度不断改革,高职教育理念也在发生转变,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1]。反观现在的会计实训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会计理论教材编写,案例中企业发生的会计业务都是虚拟的,与实践活动相距较远。同时,教材中所附的原始凭证真实性不够,缺乏生动性,业务的具体发生和完成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书面表述来揣摩体会;实训教材缺乏岗位性,教材内容一般是按照经济业务编写,或者是选取企业中一定会计期间的业务,岗位分工不明确,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从实训教材中真正扎实掌握会计实训技能的原因。
1.3 学生技能单一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智慧才能和人际关系技能三个方面[2]。其中,技术技能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职业技能,包括熟练进行会计核算、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对会计工作结果进行分析、对财务工作进行审计以及运用计算机进行电算化下的软件操作。智慧才能是一种发展技能,指在不熟悉的新环境中找出、取得和组织信息,并对复杂信息进行抽象化和概念化的才能。人际关系技能是指会计人员能积极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维护财经纪律。主要包括正确接收和表达信息、协调岗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有效进行冲突化解。
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无一不是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加强学生的技术技能,对于智慧才能和人际关系技能的培养相对欠缺。课堂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具体知识的讲解与习题的演练,这会误导学生认为会计工作只是与数字打交道,而不涉及与人相处。而现实的会计工作实务中,会计工作不仅仅是处理加工会计数字,更关键的是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工作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与协作才能顺畅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效果和效率。同时,会计问题本身及其解决方法,由于环境与背景不同,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3]。因此,会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因素时,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并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建立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1.4 专业教师理论过硬,实践能力欠缺
专业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会计实务教学效果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会计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主要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工作,对实践操作和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还有一些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工作的经验,使得教师在实训环节上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和灵活应用。再加上教材资料有限,实践机会少,也使教师很难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实践信息。同时,教师队伍中 “偏科”众多,会计教师不懂税务知识,税务教师不懂会计核算,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 改进会计教学的具体路径
2.1 探索课岗融通的教学理念
“课岗融合”的教学理念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基于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分析,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实践,通过真实工作任务的具体实施来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4]。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让学生在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熟悉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主要包括:
①会计岗位与学习情境相融合,通过分设不同的会计岗位,将岗位与学习情境对应起来,比如:“存货对应存货核算岗”、“应收及预付款项对应往来核算岗”、“固定资产对应固定资产核算岗”、“流动负债对应职工薪酬核算岗”、“收入、费用、利润对应成本核算及财务成果核算岗”、“会计报告对应总账报表核算岗”,以此实现教学内容与会计岗位的融通。
②岗位职业技能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在总课时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增加学生对岗位认知、工作过程、岗位技能的实际演练,提高学生的岗位处理能力。
采用分层次模拟实训构建实践教学机制,在分岗位模拟实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每个具体的会计岗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如存货核算岗位,学生应掌握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并据此填制记账凭证,能够进行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下成本的结转,掌握存货收发的计量和核算方法。在综合岗位模拟实训阶段,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处理一套模拟实训资料,熟悉会计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在社会顶岗阶段,以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为基础,加深对理论与实务理解,提高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③会计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融合。以往的会计实务考核往往是以考核知识点为主,考核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为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沿用试卷测验,实践考核通过岗位技能测试、实践操作来实现,并加大实践考核在最终考核结果中的比重,引起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重视。
2.2 建设面向实践的一体化综合课程
整合课程资源,以实践为依托,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与会计实务相关的会计、税务等课程,建设面向实践的一体化综合课程。根据会计与税务在实践活动中的内在联系,将财税知识及其处理办法有机结合起来,依据企业从创立到终止的过程开展教学活动,还原企业经营业务中财务、税务处理的真实场景,对于实践中的同一具体业务,在讲解会计处理的同时,也系统讲解税务处理,有效解决知识的断裂和学以致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3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实践水平。专业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层面应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并有组织、有计划的构建教师后续教育培训和相应的激励制度[5]。同时,以多种方式鼓励教师拓宽知识体系,丰富知识层次的深度和广度。政府层面应发挥主导作用,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积极寻求高职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契机。教师层面应树立双师型的职业发展目标,主动参与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2.4 完善会计教材改革
应按企业会计业务及交易事项之间的联系来构架会计实务课程教材体系,打破原课程教材体系将会计业务归于不同会计要素的做法,还原企业交易事项的前后联系。比如,大多数教材将企业“购货”行为归于企业“存货”的会计核算,将企业“付款”行为归于“负债”的会计核算,而在现实的业务中,购货与采购是贯穿于同一笔业务。完善会计教材改革,应将企业购货环节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付款业务组合,构成业务循环式课程体系中的“购货与付款”学习单元。以此明确会计业务处理与经营交易事项之间的联系,将企业经营业务流程的全貌置于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在掌握会计帐务处理方法的同时,加深对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3 结语
会计教学与实务的对接是会计教学的核心问题,在重视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实现会计教学中教育与实务的完整对接,对推踊峒平萄У姆⒄梗进一步深化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世文.会计实训教材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26).
[2]乐,杨贞斌、刘苏雨.会计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J].会计之友,2010(11).
[3]李永清,杨鹏霄、刘强.如何创新高校会计教学与实务的对接[J].会计之友,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