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美育 嵌入 提升 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0-02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前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架构内探讨如何去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受制于时代环境、分析模式、课程主旨和课程内容的制约,效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将探讨把美育嵌入“原理”课,以建构一个更为充实和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但因为美育内涵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会呈现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先明确“原理”课视野下“美育”的基本内涵,这样我们的探讨才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进行。作者认为,“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应是一种“人文思想美育”。因为:(1)“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原理”课背景下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能脱离人文和思想的内涵,美育也不能例外。这决定了“原理”课上的美育绝不仅仅是“美学理论教育”“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教育,上述的教育方式都仅仅是完成美的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和工具;(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一体”文化。中国人认为最美的东西往往都必然包含价值和道德因素。如孔子说“兴于礼,立于诗,成于乐” “尽善”方能“尽美” ;孟子说“……故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因此,本文所述“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是指通过具象的美的形象和方式来传递美的价值的一种人文思想美育,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种居于各实用美育、理论美育之上的哲学美育。
一、 美育教学在视野关怀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主要是系统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决定了其主要内容是对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探讨主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其分析视野是宏观上的建构与把握。因此,虽然的最终归宿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课中的每一个范畴、理论、命题也都蕴含着思想、情感、道德、人文和价值观的追寻,很多的教师也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将规律的揭示与价值的分享相结合,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探讨主题、分析视野决定了其很难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状态,很难去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生活焦点和兴趣指向。而当今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利益的个体化,进而形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微观化和具象化。因此现代学生关切点和情绪的激发点一定是自我的利益、情感、兴趣和梦想,而与学生生存状态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往往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原理”课时,都会说“原理”课的内容“过于宏观,脱离实际,不能激发兴趣”。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原理”课应从关注个体情感、个体趣味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最后达致对规律的揭示,但宏观化、理性化、理论化的“原理”课又很难直接实现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一种充满个体化、情感化的介质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而美育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我国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先生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虽然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能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的嵌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原理”课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微观关注上的不足,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形象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引起的。”美育的个体关怀与“原理”课的宏观视野,美育的情感切入与“原理”课的理性揭示是互补的,美育的嵌入必能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
二、美育教学在分析模式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往往是通过概念、推理和归纳的直线性分析模式来论证理论和解释现实。这保证了“原理”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这样的一种分析模式也会给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原理”课的最大特征和魅力是其整体性
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但通过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讲授“原理”课,一是在内容方面由于学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教师很难去讲深、讲好每一个问题,从而破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损害“原理”课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二是当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和逻辑推理时,由于概念本身的本质细分性、逻辑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再加上概念、推理、归纳等这些纯粹知识性的讲授,很难使学生进入一种“怡然”和“忘我”的状态,进而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这是很多学生在学完“原理”后会变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具象的美来触发学生的直觉体悟,在体悟的基础上达致对抽象规律把握的美育却能克服上述缺点。“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通往实在之路,是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
(二)“原理”课直线型概念推理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直觉思维。儒家的道德直觉(如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苟子的“大清明”,朱熹的“豁然贯通焉”)、道家的自然直觉(如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佛家的宗教直觉(如禅宗的“不立文字”“见心见性”“无念为宗”等),都是通过直觉体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因此,即使谈论的是哲学上的抽象存在,中国人也不习惯于从界定概念入手,而是会通过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美育恰恰就是一种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一首音乐、一张图片、一座雕塑、一首诗都是要大家进入情境,运用直觉忘却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因此,美育的直觉体悟性往往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在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虽然是大学才开设,但当中的部分内容、基本规律,学生往往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有了适当了解,再加上“原理”课规律性和浓缩化的特征,导致当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会反复出现,而在“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作用之下,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的兴趣必然会受到抑制,甚至感觉疲惫。因此,必须嵌入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原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美育的方式、介质恰恰具有这一特征,因为美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各式音频视频、各种图片歌曲、各类故事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能直观感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且美育传递的内容可以是美术、音乐、雕塑、建筑,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和终极关怀,因此通过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美的切入,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变动的新鲜元素来打破“原理”课给许多学生留下的单一不变的重复感和疲惫感,调动学生的兴趣。
“原理”课的内容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和简洁化,但教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感性具象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原理”课过于艰涩难懂,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再加上人的思维特征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没有具象的切入引导而直达抽象和一般,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必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想使“原理”课的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就必须寻找一座很够很好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具象和抽象的桥梁。而通过具体的美的形式来进行启发、引导、把握整体的美育恰能较好地契合以上需求。中国自古就有“立象以尽意”“应物象形”“澄怀味象”“意象”“兴象”等说法,都是强调美的具象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它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形、声等物质材料及其组合构成的外在形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才能成为人的直观对象,被人感知。因此,“形象性”或“具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这样一种具象性的美的教育方式对抽象与宏观的“原理”课的嵌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具象切入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综上,美育在视野关怀、分析模式、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都能与“原理”课进行互补,进而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对“原理”课的广泛嵌入,必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价值和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华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对于新教育之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大纲陈旧,内容老化,教学文件缺乏科学性。
多年来,中专学校的体育课教材教学文件没有进行修改和制订,大纲陈旧,内容不全面,难以满足社会和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要求,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当前中专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不注重教学文件的研究与制订就是个主因。
教学文件是教师上课的基本依据,它不但起着督促教师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种保证。遗憾的是当前各中专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学文件不完整和质量不够高的缺陷,难以满足教学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增强学生体质这个根本也不利。
科学的教学文件,集中的体现在对文件制订的要求上。具体地说,内容要全面,措施要具体。学期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教学的目的及任务,教学的内容及时数分配,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教学要求及具体措施等5个方面,没有科学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就难以规范教师的行为,也不能使学生全面获得知识技能,及至提高学生的体能。
2、只教书、忽视育人,只教技术、不注重基本理论知识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目前,在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教书同时育人的工作做得较差,对无故缺课者不加追究,对破坏纪律的学生不加强教育,对打架闹事的人姑息迁就,这都是教师上课要求不严,加强德育教育不够造成的恶果,必须高度重视。
此外,在中等专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意教学技术,而忽视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中专学生正处于求知欲较强的阶段,他们对体育课的要求,不全满足于蹦蹦跳跳,他们需要扩大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既使在学技术时,他们也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的甚至对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也感兴趣。这表明,中专学生随文化素质的提高,扩大知识面的欲望也十分强烈,这是一种可喜现象,体育教学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心里需求对他们进行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
3、忽视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中专学生来自不同城市地区,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年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基础上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即使有的学生不学习也能达标,而一部分学生则非常刻苦锻炼,考试也过不了关,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上课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区别对待,耐心加强辅导,用特殊强化手段使群体水准趋于接近。
二、改革不适应于现存体制的教学方法
当前中专体育教学体系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照本宣读,学生背诵;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等现象仍较为突出,这种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主动学习。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是在多次反复练、开动脑筋想,不断强化与改进中提高的。在体育运动中,多练才能出成果是大家公认的,但多动脑筋想却被许多人忽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动脑筋,想办法,提倡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技术教学上,曾采取了“三步教学法”,收到良好效果:即第一步从概念教学入手,使学生首先明白技术的特点、作用;第二步使学生通晓技术结构及技术环节之间的依存关系;第三步使学生了解完成技术动作的要领,即必须具有的条件,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从情感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去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
三、改革不合理的考核办法
中专现行的考试办法,仍是根据大纲中规定内容,以是否达标为基本依据,这种办法虽有一定合理性,但未必符合学生实际。
一、结合教学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这样阐述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运动技术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动作技术的传授,学生一味地模仿老师,没有专门的基本理论教育。甚至有少数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我只要身体强壮,想怎么练就怎么练,不用管纪律;体育课与文化课不一样,只要锻炼就行了,等等。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不符合体育科学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训练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还应加强遵守纪律的教育,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示范时注意听讲,不要插嘴,避免受伤。例如:在教学“三级蛙跳”时,老师在讲解、示范时往往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喜欢说上一句“纳尼”、“灰机”等让其他学生哄堂大笑的话,从而造成个别学生在练习中因为动作不正确而导致蹭破膝盖等事故的发生。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室内课中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教师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板书工整、声情并茂。让学生懂得利用体育运动能强健身体,丰富业余生活。通过不同的形式给学生讲述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发展史激发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室内课中讲述“篮球运动产生过程”、“马拉松”的起源、“足球的起源与发展”、“奥运会的来历”、“球类的比赛规则”等。这样,学生就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了体育理论知识,从而进一步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也因此带着明确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一般来说,体育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教学难以开展。学生往往只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较为关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与赛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更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学校应该建立体育理论知识考试制度,支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的理论考核,让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检查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从而全面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搜集体育信息,掌握体育知识常识
首先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其次,网络也成为每个家庭的信息来源。学生能在书上、网上获得很多体育方面的知识,我们可利用这个条件,在上室内课之前,布置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前注意搜集资料。在上课时把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小小的必答、抢答题,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就可大大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以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营养与健康为话题:上课前就先提出问题:人体需要哪些营养?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搜寻相关知识,大家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在之前已经对本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因此,每个组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教师适时地给予分析,关键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取营养,并向自己的家人宣传。这样的小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上好基本知识课,掌握体育基本理论
在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课中,要明确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中学生体育运动生理卫生知识,中学生营养与卫生,健康与心理卫生,体育锻炼的内容及主要手段,运动发展与成就,国际体育发展趋势,国内外体育组织,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运动技术简介,裁判法与规则等。体育教师还要根据体育运动赛与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有计划、有目的地紧密结合教学。例如:在运动竞赛季节,结合国内外重大的比赛,介绍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尤其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的先进事迹,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在体育运动中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应让学生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夏季天气炎热,简述如何预防中暑及游泳安全知识,等等。初中体育课本内容一般以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为主。理论知识课都应贯彻课堂常规,教师讲述的时间占60%,留40%的时间用让学生知识抢答。这样,不仅消除了理论知识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五、上好室内综合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终身体育;中学体育教育;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能力
自70年代提出终身体育后,现已被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如日本1972年保健体育审议会提出:“体育不只是在人的发育期作为人的发展手段,而应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内容。”据此,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开始朝“生涯体育”的方向发展。美国在70年代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英国于1982年制订了“大众体育10年振兴计划”。1983年制定了“青少年锻炼战略开发计划”等一系列的增强体质为主的终身体育制度。
我国对终身体育问题的研究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之际,许多体育界学者将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来引导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并且是人体“五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应朝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起,提高体育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方向发展。
一、增强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在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并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随着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与体育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强对体育的整体认识,促进身心体育意识深化发展和自我完善。中学生的体育意识相对模糊,体育素养较差。而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体育意识的主渠道。体育教学是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十分直接的教学形式。因而,教材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最为现实的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以掌握“三基”为出发点和学生受益为宗旨,通过学习体育教材《体育与健康教育》,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认识到健全的体格是将来工作、生活的“载体”,是美好未来的物质基础。并通过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愿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的意识。
二、体育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助于学生坚持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兴趣需要培养,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要培养兴趣,首先要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口味。男同学对“三大球”以及技术,体操等竞技性的项目感兴趣。女同学则对带有韵律性、动作较优美细腻的项目感兴趣。其次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激发性,力求准确,简洁,清楚;示范动作要求轻松,连贯,优美,大方。这样就能产生“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效果,也就产生了兴趣。再者,在教学及训练中,组织形式多样,训练手段新颖,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运动的主动性和积级性,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激发对运动的情感,引发学生经常从事运动训练,逐渐养成运动习惯,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提高体育能力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终身体育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现在,有很多人一离开课堂和教师就不知如何锻炼身体,因此应把中学体育教育从测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为终身体育服务。中学阶段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学校体育教育除增强体质、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外,还要拓宽延伸到毕业以后,能否运用在学校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培养的体育能力,为自己终身健康服务。因此,能力教育不但要抓好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还要加强对体育知识,体育卫生知识,体育保健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的锻炼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我们知道,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学行动是培养体育能力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贯穿在教学过程始终。
首先,我们要从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开始。一般身体素质是学习和从事体育运动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跑、跳、投、攀登等一些身体的基本活动来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大身体素质。还要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基本技术,进一步提高素质,规范动作,使做出的动作准确,科学、经济。通过一些基本技术学习,提高对自身动作的感悟能力,在以后的一些业余锻炼中,其掌握动作的速度,姿态的准确,优美及锻炼效果上都有较好的体现。
其次,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是培养体育能力的基础,体育能力是运用体育科学的知识和理论,指导实践的本领。为此,必须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意义及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人体的基本知识,体育锻炼的原理和原则,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效果、体育锻炼的内容卫生知识等。
再次,是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实践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客观条件选用锻炼内容、制定锻炼计划,自我调节控制、检查、评定。独立从事体育实践,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最后,就是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特长,是学生体育才能的体现。在进行自己优势、特长的运动中,较容易找到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并且,运动起来更充满自信,更能把自己的的技、战术发挥得更出色。而且,也能更深层次地体会到运动的。这样,就能稳固和提高对此项运动的兴趣。即使将来步入社会,也会关心并积极参与自己的特长项目,一直到延续到老。
总之,中学体育教育是实施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通过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能经常体会到运动带来的激情和。并且具有独立从事锻炼的本领,把体育作为自己的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体育教学;多元并进;理实结合;教学评价;学生素质
一、开展体育课要多元并进、相互结合
高中体育,不仅仅是以运动项目为主的体育教学,它还肩负着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弘扬体育精神等多方面的责任。例如:在高中体育的长跑训练中,体育可以锻炼人的心肺功能,可以培养人的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人不言放弃、努力拼搏的精神。因此,体育教学要从心理学、人体结构学、基本力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合理编排,并使各种学科与体育项目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
二、改变传统的知识观和价值观,理论要与实践相互结合,通过不断地应用,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高中体育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的认知,注重知识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去思考体育精神的内涵,能够初步总结体育方面的技巧等;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项目,所以,许多理论知识还需要在不断地体育实践中去熟练和掌握。因此,高中体育教师既要注重技术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相关性还要注重体育知识的普及和传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注重从实践中总结和进步。
三、合理设计评价学习、锻炼效果的标准以及评价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还应该合理地设计评价学习、锻炼效果的标准,通过合理地设计,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锻炼效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才能够从训练效果中看出存在的问题。体育标准的设计要结合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授课的情况进行合理地编排,以便达到进度合理、训练强度恰当、锻炼效果明显等目的。另外,对于评价方法,也要结合多种标准合理设计,以便能够达到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合理地评价方法,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具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向作用。
四、将体育精神和体育项目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课堂常规; 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 意志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36-001
一、根据课堂常规,认真抓好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1.贯彻课堂常规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养成听从,服从的良好习惯,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课堂常规作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进行目的性教育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旁边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在体育教学整个过程中,意志品质的形成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的思想品质上的各种弱点也会在练习强度和教学不断摄入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教育。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1.体育教材的基本理论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计划地、统筹地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体育实践中的每个教材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体育教材内容中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本人在教授中长跑时,技术动作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的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练意志品质。
三、以身作则,注重榜样教育
教师自身的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仪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品质,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地榜样教育的效果。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寓情于教,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有一次课上,我也参加到学生们的游戏中去了,恰巧我所在的组输了,我站在一旁从其他同学异样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的心里在想看看我在游戏中输了怎么办,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立刻接受了惩罚,在大家围成的圆圈内做了二十个标准的俯卧撑后,同组的其他同学也做了二十个俯卧撑,在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情,学生们都会自觉的接受惩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游戏效果,思想品德教育也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这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
贻误时机,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如在教学支撑跳跃项目时,往往有许多女生表现出畏惧心理,此时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加以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做动作。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教师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凑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结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意志培养尤为重要。意志品质的形成总是和克服困难环环相关的。在教学练习中增大难度、强度,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所能承受的运动中得到磨练。在课堂练习中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的思想品质上各种弱点也会在练习强度和教学不断深入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处理,及时教育。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新教材内容较多,学生的基础也不够好。因此,小学体育课要求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故教师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根据自己从事几年体育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体育教学中的“引导
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本人引导水平的体现,教师只有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的最佳成效。
1.示范性“引导”。
在运动技术的教学中,动作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引导,我在教学中遵循的“目的明确”动作规范、重点突出、位置适宜,结合学生现有水平及疑难点,运用不同速率示范,重点示范,正误对比示范、学生代表示范、模型示范等多种方法,效果较好。
2.探索性“引导”。
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初步掌握了运用技能,但多余的或错误的动作还时有出现,学习成绩停滞时,我可在一些动作的细节处或锻炼方法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设想,学生在反复实践中钻研探索、加速分化抑制的发展,直到有所发现,有所觉悟。
3.情感“引导”。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存在大量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教师必须适时以适当的方法进行情感引导,即将它作为目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所特有的鲜明、强烈、复杂、多样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又将之作为方法使师生间、同学间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加速学习的进程。
4.评价“引导”。
正确而适时地运用表扬、鼓励和批评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而对学习情感起调节作用,即产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积极情感反应。评价的方式除了语言评价外,还可以运用眼神、表情、动作等,但关键在于准备恰当。对于自信心或成绩稍差的学生,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结合运用“认知归因理论”来分析学习的成败原因,使之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愿望。在此基础上,在加深个别辅导,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5.兴趣“引导”。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系觉醒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我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新颖性和情趣因素,吸引金额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教师的各种引导来保持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寓教于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来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并使之不断品尝到智力劳动的成果。
二、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
体育教学与其它文化课教学不同,它是在各种复杂和多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譬如有些学生比较胆小,练习时遇到稍有危险的动作害怕、胆怯、躲避……根本没有想到用意志去克服,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估计不足,本来可以完成的动作不敢做。由于体育教学中,害怕心理的出现会导致情绪紧张,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血压降低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影响动作技能、技术的掌握。从培养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出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去努力:
教师采用正确的保护和帮助是克服害怕心理有效方法之一。如对于害怕程度较大的学生,教师亲自加以保护和帮助,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安全感”。一般的学生可由体育骨干帮助和保护,教师还应教诲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反复地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害怕心理会随之减少;在传授一些难度较大带有危险性的动作时,首先要让能熟练自如地完成动作的同学做示范,这可以使具有胆怯心理的学生减轻害怕心理;对在练习中又害怕的学生,教师要多鼓舞,全面分析其运动能力,使其增强信心;经常用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自我激励的心理训练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千方百计地避免伤害事故。教师课前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要提醒学生不能蛮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前言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不等。根据系统“要素―结构一功能”基本理论,不同观点指导下,必然产生不同的整体效应。本文试图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出发,通过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及其过程,客观地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构成因素及其职能,并根据系统原理和效益原则,就如何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展开讨论。
二、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纵观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实现的基本事实,教学与学校教育并存。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育,始终与其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显然是无可非议的。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的有关规定性看,它是从小学到大学唯一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它必须依照并达到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它固定教师、班级、课表上课,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本保证,具有可实现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它用于教学的总时间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排名,小学第三、中学第四,乃至大专院校也占有相当比重,足以显示其重要性;并且它还是唯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有其明确方向性。这些充分展示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核心位置和由此必将对学校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的关键性、决定性作用。且体育作为一门教育性课程,包括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承担着学校教育中一个方面的目的任务。因此,搞好体育教学就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既是师生应尽的义务,也是教师从事劳动和学生享受体育教育的一种权利。因而,理当端正态度,摆正位置。
三、把握相关因素及其职能
关键词 高师体育系 篮球教学 普修课 改革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从体育教学法角度,研究现今高师体育系篮球教学理论,旨在篮球教学中全面、有效地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师范素质,完善高师体育教学改革内容,为我国高师体育系篮球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
2 分析讨论
从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近三十年中高师体育系篮球教学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理论上,没有一部具有我国特点的关于篮球教学的理论专著;教学上,无论是体育院系,还是中、小学,都是参照甚至模仿前苏联,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需要。至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提出,体育教学实践与理论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师范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提出,高师体育系原有的篮球教学在其教学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的结构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等方面已明显跟不上时展的要求,集中反映在学生师范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差。高师体育系篮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1 转变思想重新确定教学目标
篮球教学目标是篮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联系。传统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注重技、战术的教学目标已与当今时展不相适应。建立与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培养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高师体育系篮球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了解篮球运动发展概况。②掌握篮球重点技术动作的正确示范、分析和教学训练方法。③掌握篮球主要攻/防基础配合及战术的路线设计和移动原则及其教学训练手段。④掌握篮球竞赛的组织、编排方法,具有相当于国家二、三级裁判的水平。⑤掌握中小学生篮球队的教练员工作方法及选材、训练方法。⑥了解篮球教学和训练的基本科研方法。
2.2 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篮球教学内容应根据本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既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及其搭配,又要突出重点抓住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给予足够的时间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好。对于只要求学生作一般性了解的内容则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的课前提示与布置,让学生自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似可将篮球教学内容确定为:
2.2.1 理论部分
2.2.1.1 篮球运动发展概述
①篮球运动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②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简况。
③篮球运动的价值和作用。
2.2.1.2 篮球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①篮球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
②篮球技术的分类及各类技术的特点和结构、运用。
③篮球技术的基本教学和训练方法。
2.2.1.3 篮球战术基本理论知识
①篮球战术的定义。
②篮球战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和结构。
③组织战术配合的要素。
④篮球战术配合的基本教学训练方法。
2.2.1.4 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①场地设备、比赛通则、队员通则。
②主要违例及其罚则。
③主要犯规及其罚则。
④临场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
2.2.1.5 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①篮球竞赛的意义和种类。
②篮球竞赛的组织工作。
③篮球竞赛制度、编排方法及比赛成绩计算方法。
2.2.1.6 怎样做教练员
①对运动员思想、作风、心理教育和训练。
②怎样制订和实施训练计划。
③教练员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
④中、小学篮球队的训练及选材。
2.2,1.7 了解篮球教学和训练的基本科研方法。
2.2.2实践部分(见表)
2.3 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属于教学论范畴,是当代教学论体系上的一个重要进步,它是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结合模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当前篮球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系统学习”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陷入“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正错误,五巩固提高,六运用”的单一模式中,也就是人们常指责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当然,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的掌握和运用,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于学生对篮球技、战术的掌握。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认识、记忆和复现所学技战术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学生很少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且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交往。故高师体育系篮球教学模式应从单一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应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创造性学习”,强调“民主性、合作性”教育,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使教学模式科学化。在篮球教学内容中,应抓住多种技术在动作结构、手法和步法上存在的共同性,对其最重点的、最基本的篮球技战术内容多采用系统学习或程序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较快地接受并掌握;对一般的非主要的技战术内容则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性,采用范例教学和发现教学模式给予引导或提示。因此要求教师应熟悉和精通篮球教学理论,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模式。
2.4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
我国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是以考试和考查的形式进行的,高师体育系篮球教学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也不例外,但具体实施上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忽视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教学训练能力;重达标而轻技评,重笔试而轻口试;很难反映出学生知识运用和能力发展的水平,而这正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核心,也是篮球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因此,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水平发展的程度,应体现出师范素质水平和社会适应力水平,故很有必要在其评价方法、内容和标准上进一步完善,对教学效果有一个客观的度量和评价。
3 结论
高师体育系篮球普修课教学应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师范素质的新型教师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必须确立新时期的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根据篮球运动具有的特性和教学课型的不同任务,优化课的结构,选用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篮球课的学习,在身体、技术技能和心理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