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学习教育培训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教育培训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教育培训制度

第1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 职工教育培训 现状 对策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终身教育将占据核心位置。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职工教育培训将成为必然需求。

一、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职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1.主要内容。

网络培训,安全培训,法制培训,政工人员培训,文秘培训,宣传报道培训等。

2.主要形式。

单位集中培训,继续学历教育,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培训,自主参加的其他培训。

(二)职工教育培训的保障措施

对应职工的选择,目前我局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如下。

1.资金助学。

(1)在职职工参加继续学历教育的学费由本人暂垫付,获得学历证书,经领导同意后报销;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和考试的费用,待取得职称资格后由单位报销;参加单位同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的费用,除未达到合格规定要求的培训费用个人承担外,均由单位报销。

(2)离退休人员参加老年大学教育培训的费用,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报销。

(3)由单位组织的集中培训,实际产生的师资、培训教材等费用由组织部门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报销。

2.时间保学。

参加学历教育所必需的学习、考试时间,凭学校证明单位认可,视同正常上班。专业对口、符合职称晋升条件,需要参加晋升前的有关培训和考试的,视同正常上班。

3.措施奖学。

对取得高一层次的学历、学位者给予一次性奖励。凡被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按时完成专技论文的,以及论文被评审小组评定为一、二、三等奖的都可获得单位给予的奖励。另外,建立继续教育成绩登记制度,成绩作为职工聘任、晋级的参考。

(三)职工教育培训的台账管理及考核规定。

有专人负责职工教育培训的台账管理及考核工作,主要包括:(1)集合各部门的培训任务、计划,制定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并将每次的培训内容、时间、参加人员、考核情况制作台账;(2)对取得继续学历教育的职工就其入学考试、学历、学位证书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3)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实行登记,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72学时,初级职称的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2学时的,由专技人员每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到指定部门进行登记,作为今后考核、评聘、晋升的依据之一。

二、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最难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树立正确的教育培训观念。任何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都很容易步入一个形式化的误区,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培训是单位的事”,“培不培训一个样”,“培训就是一个下午一张报纸一杯茶”,这样的培训非但没有实现传递知识、提高职工素质的目的,反而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依靠不断的学习培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能,才能够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开展和需要。所以每个人应该深刻意识到,教育培训真正的、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单位,不是领导,不是教育培训工作者,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加快学习型机关的建设步伐,必须要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加大管理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并应把职工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是否称职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分三个层次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分管领导直接抓,管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制定教育培训长远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度;政工科“牵头抓总”,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各项教育培训工作的督促和落实。无论是分管领导还是有关部门,在培训计划制订与落实、培训资料订购、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要尽力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培训制度是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实效性的关键,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职工主动参加教育培训的重要保障,解决这个问题,需从多个方面去努力,最根本的是以下四点。

1.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章。

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规范化,有一个正常、稳定、协调的工作秩序,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教育培训工作要遵循既定的政策、制度,参照单位长远规划、年度计划有序开展。

2.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通过客观或主观因素,将职工的潜在能量激发出来,使其能够自觉地、主动地找东西学。激励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职工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要从资金助学、时间保学、措施奖学等方面着手,不断激发和调动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另外,对于效果好、费用高的培训,应公开参训条件,实行公平竞争,提高培训的吸引力,让一部分想学能学的人通过竞争得到良好的学习机会。

3.完善训用结合机制。

把职工培训与使用结合起来,职工教育培训的落脚点在“使用”上,如果教育培训与使用相脱节,势必会使职工产生参训与不参训一个样,甚至把参训视为负担的现象。要落实“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提拔”的具体措施,形成“培训―考核―使用”的正确导向,使参训职工真正学有所盼。

4.完善质效考核制度。

把职工的“评学”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始终,组织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可对每位职工的学习次数、学习态度、考核成绩和实践运用等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学有所获。对借故不参加培训的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从制度上保证职工及时足量地参加培训。特别是业务培训,培训前要形成明确的硬性学习培训指标,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迫使每一位参训者意识到学习培训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培训是必须完成的工作目标,从而有效提高学员的自主性和学习的质量。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比武、论文比赛、岗位练兵竞赛等活动形式验证培训的质量及效果,并进行适当的奖励,从而使职工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竞争意识,营造积极上进的良好氛围。

(四)优化培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1.精选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培训班次和培训内容,力争做到与时俱进,体现“精、深、实、新”的教学原则。在职工教育培训中,我们要从单位需要与职工需求的契合点出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因岗而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注意从职工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业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点问题,灵活设置教育培训内容,不断充实职工急需学习的知识,增强吸引力。

对职工比较喜欢且与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如法律法规、交通专业、信息技术这方面知识,单位可以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并加大培训力度;对于职工感兴趣的健身保健、经济热点、理财技术等可以适当列入单位的培训计划;对应急指挥等一些较高的管理层次知识,可推选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直接参加这方面的国内外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对政治理论,虽然选择率仅为2.7%,但仍必须大力加强,强调研究人的政治倾向、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以此确立职工的政治信念,从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调控自己的职业行为,政治理论教育培训是每个机关单位必须纳入培训计划长期组织的,也是每位公职人员必须积极参与的。

2.优化培训方式。

职工教育培训方式很重要,随着职工队伍文化程度的提高,培训内容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强,仅靠内部培训已难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探求能充分激发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强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探索内部培训和社会化培训相结合、自主培训与委托、合作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

对此,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聘请专家学者讲授各种现代管理知识。逐步实现定期职工综合素质培训,可聘请高校教授授、机关领导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可涉及心理调整与人际沟通、创新能力开发、提高工作效能、廉政等多方面。(2)鼓励职工通过各种方式参加自学、互学等活动。单位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教育培训,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条件,鼓励职工自主参加与专业、工作相对口的专业培训、学历教育,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为好学想学的人创造学习的机会。这方面工作我们做得比较好,处理也有一系列具体的时间、经费上的保障措施。(3)特殊人才特殊培养。要特别加强对中青年干部和科室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送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能手到国内外相关行业考察学习、参加培训;要积极开展复合型岗位的培训,培养职工多方面的兴趣,提高职工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对于单位急需专业技术和急需的人才,可提供学习培训的绿色通道,若职工自愿以公休的形式去参加培训、考试,单位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可批准其连续公休以便于集中脱产学习。通过对这些热爱专业、热爱学习的人才的加强培养,能促进他们从自身做起带头做学习型个人,起好表率和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本部门、本专业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把本部门建设成学习型的团队,以此推进全处学习型机关建设。

3.优化教学手段。

以往的理论教育采用“教员讲,学员听”模式,这样缺乏互动性,很难激起学员的兴趣。可以多举办一些户外的学习交流、实践活动,比如宣传报道的培训,实地的采风、经验的友情共享,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手段。同时,加大必需的经费投入和物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

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努力建设一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勤勉敬业、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是我们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建设和谐海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是实践学习型个人,建设学习型机关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因此,要充分认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深刻理解教育培训创造价值,学习提升素质的内涵,长远规划,狠抓落实,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1.部分电力企业的领导缺乏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足够重视

对电力企业的员工进行理论教育和时间培训,这是电力企业领导带好电力员工这支队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可以通过将培训与考核和奖惩挂钩的形式来激励员工,这样才能对电力企业的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考虑和规划,不至于使电力企业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确保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对整个电力人才进行有效的支撑。

2.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与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相符合

这个不想符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教育培训与培训使用没有同步进行;另一个是对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的评估,无法探寻到教育培训的结果。在电力企业进行教育培训时,应对所培训员工的个人主观感受进行有效的记录,对整个培训的结果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掌握员工培训时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应付培训的现象。在制度上应构建更合理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制度,在培训的形式上和组织措施上进行有效的纠正。

3.缺乏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从当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整体情况来看,整个培训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更缺乏对员工整个职业生涯的有效指导,整个培训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整个培训效果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高效管理的需求,且整个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针对员工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培训、确保其有效推进、合理评估,激励和保障制度并存。

二、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人才的发展。电力企业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合理建设人才,在物质上进行有效的激励,在精神上进行嘉奖,最大限度地调度起电力企业员工的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健全长期的有效制度,确保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效果。

(1)通过合理的教育培训激励制度来激发出电力企业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注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效果,重视教育培训整体制度的建设,确保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在制定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制度时要确保整个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整个工作的准确和细化,确保整个制度具有强操作性。从事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部门应该能够及时搜集和分析员工信息,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进行全面的掌握,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制定合理政策,并不断调整政策,确保政策的可行性。

(2)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激励。由于电力企业生产具有技术种类多,设备可靠性要求较高,生产规模大,管理现代化等特点,因此在进行教育培训时需要借助多种激励方法进行激励,对员工的热血进行充分的激发。确保其业务技能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达到现代电力企业生产的特点,可以通过有效的轮训学习来逐渐完成整个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激发企业员工对于整个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效果的工作建议

1.对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目前电力企业针对经营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培训班较多,但大多数的针对性都不强,整体培训效果不佳,且培训班的费用较为昂贵。要从人力资源相关管理的整体角度对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确保其合理取得证书后才能上岗。

2.对电力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重视

所谓继续教育,就是指以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来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武装,对于缺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对每位参与过的教育培训人员都建立教育培训档案,根据每次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记录,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教育培训整体的质量和效果。

3.对电力企业中的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进行有效的规范

由于当前生产技术等级规范所开展的力度还不够,在电力企业中还没有强制要求持等级证书上岗,应通过教育培训对所持证书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加强教育培训中的职业资格鉴定和指导,进行有效规范。

四、结论

第3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一是要把职教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将职工教育目标纳入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和各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去,坚持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职教工作会议,分析研究职教工作情况;二是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单位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栏、墙报、简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向职工宣传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对参加学历教育、业务培训的人员要在时间上、经费补助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不断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形式,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教育制度

搞好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善于运用职工喜闻乐见、现代化教育手段来传授各种知识,使职工把接受教育培训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有趣的事情,从而增强培训教育的吸引力,激励职工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宣传媒体、组织职工参观学习、举办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为职工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职工。同时,应根据公路发展目标对人员能力的需求、各部门工作对人员能力的需求以及职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不搞一刀切,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职工培训教育制度是培训管理实施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基础,有了完善配套的培训制度才能使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在培训的内容上,除了要进行必要的公路知识业务能力的培训,又要进行公路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要性。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其实是结合公路行业及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一些道德行为规范,把职业理想、职工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结合起来,使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形象化、具体化,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让他们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增强队伍的荣辱观教育,树立公路行业崭新形象。

三、健全考核机制,确保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

第4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面对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顺应时代需求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目前,随着图书馆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途径及层次的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为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缺乏与《教育法》相配套的有关继续教育政策法规及相应的管理机制对图书馆继续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标准与规范,导致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培训存在下列问题。

(一)对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监管不力

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管理机制对其进行导向和规范管理,导致鱼龙混杂、竞争无序,在教学管理、收费标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随意与无序,有的培训单位把继续教育作为计划外创收的途径,乱收费、名不符实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营利、旅游性质培训班充斥其间。培训质量与效果难以保证,此外,高昂的培训费让僧多粥少、经费紧缺的图书馆难以承受。一方面,广大的图书馆员工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另一方面培训费的水涨船高让图书馆望而却步,严重制约着图书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

(二)各种形式的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各自为政

在总体上缺乏统筹规划,协调合作,造成分布的不均衡及资金投入的分散,使培训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导致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及培训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问题

1、培训的时间安排欠妥,培训机构出于自身考虑(师资、场地)往往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岁末图书馆最忙之际,使受训者错失良机或中途请假。此外,学习时间的安排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往往将原订的学习时间进行压缩用于旅游参观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2、培训的地点安排问题,公款旅游是近年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一种表现,举办者出于营利目的往往将培训地点定在旅游胜地以招揽更多的学员,不但浪费图书馆员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增大培训费用,加重了图书馆的负担。

3、培训的管理呈真空地带,课堂纪律松散,基本处于无人督管状态,无考勤纪律与结业考核的约束,为混文凭者与借学习之名行旅游之实者大开绿灯。许多图书馆尚未建立或完善图书馆有关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对经费的落实,馆员的组织管理,业务考核内容标准,继续教育与人事制度的挂接等等未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使继续教育的贯彻落实与管理缺乏依据及有效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与监督机制,导致图书馆继续教育有名无实或流于形式。

(四)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形式,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课程设置陈旧,教材内容过时。课程设置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质量,既要教授馆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时代变化需求,应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适用对路,而在某些培训班仍全盘沿袭传统的图书馆教育课程及使用内容陈旧的过时教材,如笔者去年参加的图书馆业务工作培训班就毫无增删地使用90年代初编写的教材,其中,文献编目课全是手工著录的内容,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

2、教学形式单一,呈封闭式教学。培训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授课,没有着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性不强,学习效果不显著。

3、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改造培训模式。培训基本上是传统的短期集中培训,图书馆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馆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继续教育的培训面临经费短缺,受时空限制等因素而难以全面实施的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不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而且经济实用,可惜迄今为止仍未能在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培训中普及。

二、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通过立法来规范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培训

1、制定与《教育法》相配套的系列继续教育政策法规对图书馆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要求、经费、时间、领导职责、管理体制、考核机制;对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收费标准等进行详细明确的规范,依法治教,确保培训质量。

2、制定《图书馆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对馆员继续教育的学科、专业、内容、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培训标准化、规范化。

3、制定图书馆继续教育证书制度,设立上岗证制度,规范岗位任职资格。

4、通过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逐步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市场体系和制度化的行为约束,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调整与优化,对各种形式的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公平竞争,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呈现良性循环。

(二)依法建立与完善图书馆继续教育规章制度

对经费调拔、组织管理、时间规定、激励机制、业务水平评估行业标准及评估制度等方面都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实现继续教育与人事制度的挂接,确保继续教育的顺利贯彻实施与显效。

第5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探索新的适合当地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于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与职称评聘关系的紧密程度还没有高度凸显,致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太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多数为通识培训,专业性不是太强,致使培训的实效性不太强;培训机构人员自身参加更高机构专业培训的机制不太健全,加上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致使知识老化,素质不全面,很不能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新要求,参训教师意见比较大;培训内容没有“自助餐”式的可选择性,只能是我上啥菜你就吃啥菜,致使参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选择权不大;农村中小学由于编制太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小规模学校更是一个老师包一个班,身患小病也不能请假,更不用谈丢下学生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了,即使有参加培训的可能,(由于丢下本班学生委托给他人照看也只是管管纪律不出乱子,受托者还有本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等他呢),也是身在培训课堂,而心却在学生身上,就怕学生出点问题,至于班上学生教学任务的耽误等,也只能等培训回来后补课了,很难将全部心思花在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上;正常的节假日他们也希望得到正常休息,以便处理家务,如搞搞卫生、洗洗衣服、干干农活等,这样就造成严重的工学矛盾,何况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正常的权力,相对于学期中间的指派性参训活动,他们为了晋升职称不得不选择参加于假期里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虽然从心眼里来说是不得已而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培训(虽然参训要牺牲许多家庭事务时间,但却没有牺牲自己所带班级孩子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中学学区没有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无规划,选人乱指派,哪位教师应该参加培训心中无数,尤其对上面分派的参训人数随口分解,不能照顾即将参加职称评聘的教师;有些学区学校对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配合培训单位实施积极的科学管理,例如,督促参训教师拓展延伸作业的完成,反而委托许多无关的其他事务要求等。

结合中小学教师培训本职工作,结合前述现状,特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思考如下。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教育行政职能,既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又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探索不断提高培训效率的新方式、新方法。

二、注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

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员应经常深入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教育实际问题,多听取一线教师意见,然后深入分析,找准原因,再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认同。

三、提高培训者的素质与能力

对培训者进行提高培训,建立培训竞争上岗制度。培训单位应面向社会,从有教育教学经验又愿意为继续教育培训做工作的一线校长及教师队伍中聘请兼职培训教师建立地方培训专家库,适时组织学习参观培训,分解培训专题,平日备课,到时积极上阵。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要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教师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培训方法,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

五、探索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用“培训机构”模式。对此必须不断改进以受训者为本的培训新模式。一些农村地区摸索实践的由学校联合在教学片区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模式值得借鉴。

六、不断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

根据教师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创设集中培训的学习情境,为教师学习创造和谐环境;创建民主对话的继续教育培训气氛;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丰富培训资源。

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培训机构应加强网络建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服务,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八、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在坚持统一培训的前提下,提倡教师自主选择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和内容,引导他们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应该立足实际,加强引导和监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自主创新之路,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第6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教育 培训 管理体系

广东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公司。为承接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提出通过创“一优二先”,争当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省级电网企业的排头兵,以“三个发展”为思路,实施“四个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对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强公司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并促进教育培训提升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1.教育培训存不足

教育培训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然而仍存在几方面不足:

1.1培训资源管理不当、难以高效利用

公司培训资源缺乏规范管理,难以有效地查询和获取,得不到动态、高效的利用,不能很好促进公司培训工作的改善。

1.2内部沟通不畅,隐性知识难以显性化

公司的隐性知识如员工个人工作经验、创意或心得等,由于缺乏知识分享激励机制,无法被记录保存,容易流失。

1.3平台建设不完善,知识共享困难

公司教育培训体系中缺少知识管理模块,教育培训系统中也缺少支持资源共享的功能,公司内部知识共享意识淡薄。近年来,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得到飞速发展,但相关资源建设未同步发展,资源建设落后于培训工作,阻碍教育培训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上述不足,对于如何加强公司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并实现转型,以满足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要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知识管理思想纳入教育培训工作中,通过加强培训资源开发与管理、拓展员工沟通渠道、完善相关平台建设等工作,助力公司教育培训体系转型。

2.知识管理建体系

公司从2013年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围绕教育培训体系转型需求,搭建“以知识层建设为基础、以流程层建设为核心、以支持环境层建设为支撑”的知识管理体系架构,提升培训资源建设水平,支持公司建立“四位一体”的标准培训模式,助力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2.1知识库建设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依据,利用各序列各专业的岗位培训规范,根据分层分类的原则,形成相匹配的知识树。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培训成果资料,以知识树为引导,根据完全穷尽、相互独立原则,形成包括课程库、试题库、师资库、培训基地信息及公司文化、制度等的知识库。各类知识库通过知识标签建立联系,形成员工和组织知识共享和应用的基础。

2.2知识运营机制建设

知识有效运营指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及知识动态管理的闭环运作,达到知识在个人与组织中流动,并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促使知识不断累积的目的(见图1)。

知识获取,外部知识内部化。指将企业外部环境中的知识转换到企业内部,并能够为企业所用的过程。知识获取包括采集、认证、储存和更新四个阶段,对应设立知识采集机制、知识认证机制、知识存储机制和知识更新机制,以完成获取知识的任务。

知识固化,巩固知识防遗忘。通过个性化课程学习、课后及时复习和试题考核等手段,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做到服务实践、学以致用。

知识共享,管理效益最大化。为有效实现知识共享,公司构建并加强多种知识共享途径,畅通多方沟通的渠道。

知识应用,实践提高生产力。知识只有在组织中得到应用时才能增加价值。公司通过搭建教育培训知识管理平台,将知识应用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

2.3流程及信息功能设计

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企业组织、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的良好支持。公司在知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进行制度、流程、信息系统等建设工作。

知识管理流程。以业务驱动力为出发点,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最终导向设计管理流程,包括知识抽取流程、知识利用流程、知识评审流程及知识管理考核激励等流程。公司根据员工的知识贡献制定不同级别的奖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知识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管理系统是集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师资库、基地库、文档库等为一体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平台,以网络培训实体化运作为手段,构建实现公司知识协作、知识收集、知识传承等功能的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系统还紧密联系公司的生产业务、培训和评价等工作,帮助提高培训管理效率、公司知识协作共享,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见图2)。

2.4知识动态管理运行

知识动态管理包括线上及线下知识管理。线上知识动态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岗位知识学习包、学习效果验证、建立学习档案、培训需求再分析等内容。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为下一阶段的培训需求分析提供参考。

线下知识动态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及考核、培训服务实践、课程开发和创新等内容。公司按照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反馈工作过程中的新问题、新需求反馈,公司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培训课程开发和创新,进一步丰富知识树和知识库的内容。

3.知识管理显成效

3.1建立公司知识库

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为公司搭建了层次分明、覆盖率高的知识树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公司几大序列包含课程库、师资库、试题库、案例库等内容的知识库,并定期邀请公司相关专业的专家对知识库内容的正确、合理性进行评审,组织人员对知识库进行更新维护。将公司知识体系内容导入信息系统,设置知识标签链接,实现知识查询和学习等功能。

3.2营造知识创造氛围

通过制定知识更新、创新、认证、共享等流程以及相关考核激励制度,鼓励员工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维护、修改,让员工角色由知识使用者转变为知识管理者,从被动到主动,激发员工知识创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定期的班组内部分享会,实行轮讲机制,锻炼每位员工的讲授技能,促进了知识共享,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积累公司知识资产,预防人才流失的潜在风险。

3.3优化公司培训运行

通过信息系统中的岗位学习包推送、学习与测试关联、员工学习档案建立及培训需求再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员工学习、测评、档案记录、需求分析的全自动化管理,极大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推动公司教育培训的优化。同时,知识资本的积累和良好学习行为的培养、巩固,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的重要基础。

第7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一、当前基层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需求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基层教育培训需求,发现和破解困扰基层教育培训工作效能提升的瓶颈问题,2009年初,新北分局在全体干部中进行了系统调研,分局机关及4个工商所分发调查问卷86份,回收78份,回收率为90.7%。在回收的78份问卷中,40岁以上的有44人,占总人数一半以上;本科学历46人,比例为59%;在职务级别方面,科员68人,科级干部9人,处级干部1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以下需求。

(一)“工学矛盾”需要化解

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目前的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虽然是多项选择,但在给出的8个选项中,“工学矛盾突出”仍以71票高居榜首。按照对调查者的分析,虽然职务级别、年龄层次、文化层次都不完全相同,但显然“工学矛盾”应该是大多数人选择的问题。由此可知,基层干部对培训有强烈的需求和较高的兴趣,并且普遍认为通过培训对提高知识和工作能力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工学矛盾,导致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大多数人认为现有的培训模式需要调整创新。

(二)培训实效需要提升

对曾经参加过的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评价结果显示:35.9%的人认为较好,6.4%的人认为很好,46.2%的人认为一般,8.8%的人认为不好,另有-2.6%的人认为非常不好。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课程设计缺乏弹性。传统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干部自身情况的差异,在设置之初没有充分征求干部意见建议,在培训环节,干部也没有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二是教育模式机械单一。培训往往是以会议的形式出现,参训人员正襟危坐,教学双方缺少充分交流。三是培训层级过多。传统基层培训采取县级局,商所(科室)一一般干部的三层构架,容易导致培训内容在层层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和遗漏。

(三)培训制度需要健全

一是要求建立需求分析机制。现在所实行的公务员培训主要是靠培训的主管机构制订计划、培训实施机构执行计划、受训人员服从计划的管理模式,单位对培训需求掌握不够准确。在调查中,55.1%的干部选择了“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这成为目前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二是要求建立对培训组织者的考核机制。监督执行力度的不足,制定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并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指标也并没有完全完成。三是要求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在调查中,39.7%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没有和奖励、晋升联系,激励不够”。

(四)培训绩效评估需要强化

目前的评估模式,一般是在培训结束后,以报告的形式对培训进行总结。培训结果缺乏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在数量和效果两方面都无法衡量和检验,更无法与晋升、加薪、定级相结合。有14.1%的调查者认为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

二、需求导向型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

需求导向型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是致力于围绕干部的实际需求,解决培训时间安排、课程设置、载体选择、层级架构、人才发展规划、成效评估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切实提升基层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

(一)关注解决工学矛盾、优化课程设计的需求,推出“自助式培训”

分局打破了以往教育培训“大而全”的单一思路,效仿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推出了“自助式培训”模式,把全年培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干部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需求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对某个岗位来讲是“必修”的课程,对其他岗位可以“选修”,这种开放式的课程设计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必修课的设置上,也讲求层次丰富、知识多元,设置了“公共必修课”和“岗位必修课”两类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为全局干部必须参与的课程,邀请国内知名高校教授讲学,并需通过相应考试,取得“结业证书”,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岗位必修课为岗位应知应会部分,着重于温故知新,提升既有岗位技能。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将文体活动也列入选修内容,使课程设置更活泼多样,增强了课程的亲和力。

(二)关注强化培训实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推出“啄木鸟”工商沙龙

创新推出工商沙龙这一互动式培训机制,在沙龙上采取头脑风暴法、无领导小组讨论、实景模拟、正反方辩论、模拟法庭、历史教育等多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受到干部广泛欢迎。分局把工商沙龙明确列为岗位选修课程,以沙龙活动和正规课堂讲学1:1的比例组织开展培训。沙龙活动的常规模式为:设置一名主持人(培训导师)和若干个召集人,提前公布讨论学习课题,干部可依兴趣自由参加,由主持人引导大家在讨论中对某个问题的解决形成较为一致或系统的见解。

(三)关注减少培训层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需求,构建“扁平式”培训框架

分局减少了培训的层级,推出“基层流动培训站”,为基层统一配置多媒体教学光盘,把全国工商系统的专家“请”到基层;统一编制培训PDT系列教材,在基层遴选培训专员进行PPT的演示和讲解,为干部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另外,分局正在准备导人一对多网络在线视频培训模式,使基层干部“足不出户”,也能实时接受培训。

(四)关注干部自身发展成长的需求,推出“人力资源开发档案”

分局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高度,重新审视、构架基层培训工作,从每个干部的职业规划、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每个干部设置人力资源开发档案,把干部的学历背景、履职经历、培训经历和培训计划、学习建议有机结合,通过精细化管理,帮助干部能力提升、个人成长。目前,分局已经着手对全局81名干部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开发档案”,对每个干部的知识水平、岗位技能进行系统评估。这项评估不仅有利于向干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意见和建议,帮助干部适岗适能,也有利于领导及时了解当前全局人力资源基本状况,选贤任能,把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

(五)关注强化培训质量的评估考核需求,推出“学分制管理”

分局导人高校“学分制”管理模式,干部必须修满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一定的学分,学分不达标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并需要重修和补考,补考不达标的,年度公务员考核不得评定称职以上等次。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量和质两方面都得到了真实检验。部门负责人还需要对每个干部的年度学习情况进行评定,提出来年学习的意见建议,突出学习的持续性和递进性。

(六)关注终身学习、长效培训需求,推出“局长荐书”

局长带头读书、荐书,营造“好学求进”的团队学习氛围,使学习从日常工作时间延伸到八小时以外,是实现培训长效化的现实途径。从2010年3月开始,分局坚持每个月向干部推荐几本新书、好书,使局长荐书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机制,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强化学习、提高综合素养的自觉性明显提升。

三、构建需求导向型教育培训模式的成效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分局的需求导向型教育培训模式已初步建立,并日益显现出在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和岗位技能,帮助干部成长方面的积极成效。

(一)形成了科学规范、运转有序的培训格局

通过构建需求导向型培训体系,加强了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研究,建立起一整套与新“三定”方案、基层工商职能转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章可循。

(二)推进了基层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

紧紧围绕打造“忠诚、勤廉、效能、和谐”干部队伍目标,拓宽培训思路,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以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立足于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切实提升。分局的“啄木鸟”工商沙龙已经举办了11期专题研讨式培训活动,获得常州市法制创新成果二等奖,并在全系统推广。

(三)推进了学习型干部、学习型机关建设

需求导向型培训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在干部队伍中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影响、带动和促进整个团队的学习,推动了学习型干部和学习型机关的建设。

四、创新基层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

基层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从教育学、管理学的科学角度不断审视、改进,更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

(一)要从关注“学”向关注“教”延伸

以往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方面,对于“教”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判解决,最终实现“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一方面要围绕“谁来教”,尝试建立“需求导向型师资库”。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由高层次、多学科师资组成的师资库。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选聘系统内外干部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政府工作人员、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作为师资库,实行开放式、滚动式管理。另一方面,要围绕“教得怎么样”,建立星级课程评定制度。每年对培训课程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水平、培训效果等方面。对培训项目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分局组织开展的培训课程评定“星级”,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评定一批“五星”级课程,以提升培训课程的质量和培训效果。

(二)要从关注“知”向关注“行”递进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时,应该分为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面。首先是反应。培训中的愉快和培训后表现出的积极参与性都能体现参训者满意度。其次是学习。对其进行培训前后的测试比较,就可以了解参训者是否获得了进步。再次是行为。行为的变化体现了培训的直接效果。如果参训者积极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培训的内容,培训就是成功的。最后是结果。通过看工作效率提高了多少来检测培训效果。需求导向型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估,也要逐步从对反应和学习的评估向对行为和结果的评估转变。

第8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通常,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通病,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尽管兴师动众轰轰烈烈,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由于一味地听命于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形式主义作祟,存在着“一锅煮”的现象,培训内容不尽合理,缺乏新意,不够直观,二是固然聘请外部培训师能收到一定成效,但是外来的和尚念的经虽好却不大管用,也就是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当然还有其他。分析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从主观原因来讲,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在教育培训中担当着被动者的角色,也就是随大流地“叫我学我才学”,其中有的老员工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不愿意深入钻研思考问题,凭经验干活吃饭,而有的年轻员工在传统学历教育的束缚下,片面认为到了工作单位,干活就是一切,而没有真正树立起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愿意主动地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培训中来;从客观原因来讲,教育培训的内容过于陈腐,不够丰富,未能满足员工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再就是培训内容过多而时间过短,未能就某一重点深入挖掘,指导实践的作用不强,还有学习形式比较单一,教育培训一般采用上大课的方法,你讲我听,缺少互动,难以使参与者产生共鸣。

二、创新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内涵

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第一责任者,班组长是班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者。人力资源部(科)是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育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培训师是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的具体执行者,企业自主培养的内训师应当成为企业培训师资的主导力量。至于员工则是培训的直接参与者,或者说教育培训的受众主体。那么,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只要明确了以上几者的关系,就不难理解教育培训是需要责任者、管理者、执行者和直接参与者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工作。教育培训最深层的东西,就是应该让每位员工都有一个基本的目标,知道学习技术是有用处的,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满怀信心地从事本职工作,就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全员学习,全程学习,本着“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宗旨,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使每位员工都能达到“我会、我能、我精通”的技能水平。教育培训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最大的福利,而绝不是一种惩罚行为。我们应该充分汲取若干年前盛行一时的“下岗培训”的教训。所谓“下岗培训”是奉行冷冰冰的“末位淘汰”的做法,让一些员工只领取基本生活费而参加教育培训,或许其本意是刺激员工知耻而后勇,却不知伤害了员工的感情,使这样的“教育培训”变成了“落后者”的标志,其效果可想而知。当把“下岗培训”改为“轮岗培训”后,尽管是一字之差,却使教育培训工作的内涵的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员工们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培训并不是个别人的事情,更不是“落后者”的“待遇”,而是全体员工义不容辞的职责,正因为如此,在供电企业任何人包括高级管理人员都必须接受教育培训,谁也不能游离之外。可以说,当员工真正懂得了“我要学”的道理之后,那么精神面貌必然焕然一新,视教育培训不仅为当前工作的必需,更为为终生奋斗的必需,接受教育培训主动性、积极性必然大增。

三、创新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做法

1、培训管理的创新

一是培训制度。根据基层供电企业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既能与当前教育培训要求相适应又能逐步与先进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接轨的培训制度。主要措施由主管副经理负责,利用冬训时间加强统一培训及考核工作,各专业班组利用全年工作空余时间加强本专业专门培训。二是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做到“广、新、专”。“广”是指专业班组员工除了精通本专业技术之外,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技术知识,甚至要了解整个电网运转的技术知识,使员工能站在全局的视角来看待本职工作。“新”是指培训的内容应该是相关技术领域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知识,例如智能电网技术、配网自动化技术等。“专”是指对自己从事的专业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切忌一知半解,样样通样样松。三是培训形式。教育培训的形式必须采用新颖的形式,尽量避免填鸭式教学培训,即使是课堂教授法也不能照本宣科,而是由培训师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并借助板书和其他辅助工具,特别是要突出重点,联系实际,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大力推行引人入胜的培训方法,例如互动的知识讲座,采取整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交流活动,精心组织辅导讲座、学习交流会、知识测试、研讨会,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等等。特别是要借助信息时代的优势,利用网络培训实现异地远程实时教学,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网络交互式个性化学习。四是培训类型。目前,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主要分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在岗学习、离岗轮训、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等类别。在类别的选择上,针对不同的员工群体,既要坚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通常以岗位培训、在岗学习为主。岗位培训要明确对各类员工群体的培训天数,在岗学习,就是本着“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原则,特别是将现场培训作为班组生产人员学习的主要形式,积极创造条件,激励员工在岗学习。

2、培训方法的创新

第9篇:学习教育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教育培训;员工素质;必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培训教育不仅是提升个人素质的方法,也是企业发展的前进动力。如今,培训教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日程工作之一。作为发电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是公司发展的奠基石。发电企业必须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以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为内容,把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将员工素质转化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经济行为能力。

1.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公司对员工培训相当重视,有着较完善的培训组织机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经费逐年增加,培训基地配套设施日趋齐全,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并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企业的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不断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应变力,就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机,因此,如何在原有人力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的素质,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电力企业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而高素质人才需要通过持续的职业教育来培养,重视人才智能的开发和员工创造性的发挥,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如今的社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才是第一资源。公司员工教育和培训是公司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企业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 “法宝”。通过教育和培训既可以不断提升员工技能,“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面对现代电网日新月异,高参数、高电压、大容量、大联网趋势显著,员工只有掌握良好的技能才能胜任工作,才可能真正管好日益现代化的电网。通过培训和教育还可以丰富员工的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使员工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教育培训还有助于企业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从而达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目的,进而促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2.目前公司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这些年公司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员工对教育培训的认识高度还不够。目前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有些规划表面性的东西较多,可操作性不强,致使教育盲目性较大,零散的培训较多,规划和计划的执行能力较弱。另外,公司培训教育临时性多,突击性较明显,培训工作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无长期规划可言。第二,教育培训制度尚需细化、奖惩机制较弱。公司教育培训的大环境通过近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但培训制度还缺乏细化,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训对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有些方面还不够显著,有待反省现有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公司必须减少脱离实际,进一步细化、改善、提高教育培训机制的可操作性及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为了保证公司培训工作长期稳定、有效的开展,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系统,制订符合公司形势变化的系统化、规范化的长期培训规划。第三,公司没有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公司没有从企业与员工两个需求的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强,采用的培训方式形式单一。

3.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要提高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领导支持和参与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搞好发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重要保证。企业培训工作的好坏,和领导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应该把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一个主要内容,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重视教育培训工作,行动上参与和支持教育培训工作。其次,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永远是激励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课题。公司在加快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要坚持弘扬“服务、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倡导“人活企业活 特色促发展”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为建设一流的的现代化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再次,公司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公司要从企业与员工两个需求的契合点出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采用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公司培训按照参训人员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专业水平、时间的安排不一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企业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艺与制作与操作等丰富的素材和多类型的课程。

另外,公司要灵活运用现代培训技术手段。远程教育是企业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巧妙运用好远程教育系统能够很好地为电力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培训考试、作业、交流、调查、统计评估等多功能服务,能够实现对电力知识进行自学、培训、练习、网上考试、调查、交流和资料查询等功能。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大培训的信息量,改善教学和学习的条件有利于个别化训练,其模拟的现场情境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为培训职工实际操作技术提供了一个经济、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