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农村社区体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社区体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社区体育

第1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 体育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还拥有九亿多农业人口,只有大力提升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农业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所以说,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严格执行全名健身计划纲要,将对农村社区体育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对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有了初步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地也根据自身实际有效地开展了一些农村社区建设,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是一种水平较低、基础较为薄弱、群众基础不牢固的时期。所以说,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方法,在当今的环境中是十分需要,也是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长期以来,国内的农民始终保持了一种所谓的“农业劳动就是体育锻炼”的观念,大多数农村社区群众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每天参加的体力劳动属于体育锻炼的一种,但是通过科学验证,长期的机械、重复性的劳动方式对身体是有损伤的,而体育运动是以强健身体为最终目的,有针对性的计划性的采取的行动。两者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同时,农村人口大量的体力劳动时间也是他们无暇在休息时间在耗费体力参加体育运动,同时知识文化素养的偏低也使其缺乏健身和保健的意识。这使得当前农村人口疾病发病多发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农村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匮乏

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政策资金对农村体育发展方面直接扶持较少,多是当地基层政权组织解决。而我国目前还有相当大一部门农村社区还处于不富裕的状态,在其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少有农村社区将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这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农村社区群众没有合适的锻炼场所,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农村社区缺乏专职性的体育人才

尽管部分农村社区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运动处所、组织了一定的运动团队,但是由于农村基于城镇较差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愿意前往农村进行相关工作指导的专业性人才较为紧缺。农村目前已经配置的体育教职人员,也大多为兼职人员,缺乏严格的体育教学模式,也缺少体育锻炼的安全防护教育。这对于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

4、传统思想阻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

农村社区作为传统思想较为集中的地区,人口较少,思想较为保守,一般农民在休息时多采取看电视、打牌等方式消遣,参加体育活动的甚至会被当做异类来看待,这些守旧的思想非常不利于现在体育在农村社区的传播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缓慢。

5、体育管理机构混乱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农村社区体育形成了由农村体育协会为管理中心、地方体育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的模式。虽然对农村体育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部门较多,但是真正在日常的工作中正常行使责任的还是农村社区体育协会,地区体委很少有具体的管理。但是由于农村体育发展的先天不足,农村社区与协会的工作人员多由当地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几乎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而兼职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整个地区的体育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经验和意识,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机关不作为,农村社区体育委员会不会做的管理窘态。

三、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应对措施

1、大力增加政府投入,实现统筹管理

基于目前我国的体育制度,政府必须在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体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着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政府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目前来说,体育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寻找最佳的管理和建设方案,推动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加强统筹管理,不断提升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2、从自身做起,鼓励农村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整合

在政府作出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各农村社区体育协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加大投入,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人才的培养方案,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贡献有生力量。同时,尽最大努力在社区开展体育文化生活、举办健身协会、球类协会、保健协会等体育组织,广泛的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居民积极性,广泛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

各级主管部门在进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农村体育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外,还要调动资源,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投入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运动才有发展的潜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既面临着众多问题,同时也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全社会共努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窦华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 (3):21.

[2]柳若松.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9, (2) :78.

[3]樊炳有.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11):56- 57.

第2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作者:edu

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部分,具有基础性、群众性的特点。它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内涵在实践中被不断丰富和完善,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成职教科已把社区教育全面推向农村,加强乡镇社区教育与创建学习型城镇作为====年我县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

农村社区教育与城市社区教育由于地域、人群等的差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将是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社区教育兴起的原因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和农村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日益朝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城镇集中。而建设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新农村,都离不开农村社区教育。其次,“一优两高”农业的实施,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门路,同时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人们崇尚教育、崇尚文明,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要求更加迫切,从而追求一种高质量、高品味的新颖生活。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促使社区教育应运而生。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性质与作用

社区教育是指将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所形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和活动,是区别于正规学校教育、旨在实现学校和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带有社区性质的教育。农村社区教育有=个基本特点:一是与城市社区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松散性,也即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其特定的模式;二是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农村社区教育必须符合农村居民和从业人员的现实需求;三是农村社区教育要培育农村学习群体,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农村社区教育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意义。

农村社区教育在农村社区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农村社区发展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关键性的影响要素。如果没有农村社区教育,农村社区就不可能实现健康、完美、协调和持续发展,而且会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失去许多发展的机会。

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呢?

创建学习型社会,就是说,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方式。在农村,学习型社会,就是要沟通农村社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教育因素,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效率,使农村社区教育得到农村从业人员的认可;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将农村社区教育延伸和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农村社区教育化。这两方面最终构成农村学习型社会。农村社区教育的终身性、开放性、多样性决定了它可以把教育和整个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培养各层次的农村人才,满足建设农村现代化社会的需求。

三、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和内容

社区教育的对象具有全员性,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全程性。不同规模、条件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教育对象和内容,且随时代相应变化。目前,农村社区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⒈从业人员的业余文化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它包括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函大”’、“绿色证书”教育,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的各类管理人员培训;第三产业各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和培训等。

⒉预备力量的职业技术教育

它包括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外来人员的文化技术教育培训及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

⒊提高自身素养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它包括社区内群众性体育锻炼、儿童少年象棋围棋培训、田歌辅导培训、舞蹈培训等。

⒋中老年人为主体的休闲养生卫生保健活动

它包括农村的老年教学(如老年大学),家庭妇女家政家教学习,社区内卫生保健培训与推广等。

⒌青少年学生为主的文体艺术培训

由成校组织的利用双休日进行的校外德育教育、校外体育、艺术培训、个性素质兴趣课,都可以作为社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⒍各阶层群众的精神文明教育和普法、环保等教育

基本路线教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教育,以及近期“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等内容的教 育,科普教学、普法教育、环保教育等,都是社区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四、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形式

镇、村两级成校是农村社区教育重要的阵地和载体。因为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是其空间与基层政权的管辖空间相一致,所以镇、村两级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承担本社区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利于本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突出镇、村两级成校成为农村社区教育重要的阵地和载体就显得尤为必要。

社区教育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针对农村社区教育特定的对象和内容,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培训。

例如各镇自考联络站承担起全镇学历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镇党校主要以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主,深入开展创建“规范化党支部”、“五好党支部”、“红旗党支部”等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开展十六大主题教育,举办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招商引资”工程、“先锋工程”等系列教育活动。农技站则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举办“绿色证书”、“农函大”等培训班,采用召开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会,用电化教育、图片展览、专家咨询、发放资料等教育手段,使广大农户掌握多项农用技术,指导生产实践等等。

总之,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必须依靠群众力量开展各种活动,促成全镇“人人皆是学习主人,处处皆是学习之地,时时皆是学习之时”的局面,从而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推动学习化社会的进程。

五、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策略

⒈加强宣传,积极实践

要推动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必须认识到社区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认识到两个文明建设与社区教育的密切关系,因此,党委政府要把“社区教育”当作一件实事工程来抓,并把它纳入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一种共识。

⒉健全网络,完整制度

社区教育必须有一个扎实的运行载体,才能深入、有效、持久地开展起来。

全镇范围内的教育培训活动主要由社区培训中心承担,各层次的文化教育、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思想教育等通过社区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同时,社区培训中心应协调、指导农村社区培训站开展工作,如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以保障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⒊政府参与,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搞好社区教育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可根据“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群众参加”的原则,在各镇成立由当地政府主办的,集公益性、综合性、社区性于一体的社区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全面负责社区教育,制订教育计划,落实具体措施。社区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应由镇分管领导担任,可聘请镇党委书记、镇长,教育局有关领导和社会人士为顾问,指导社区教育实践工作,镇成校校长担任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镇党校、科协、妇联、团委、文化站、农技站、计生办、司法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和各村书记或村民委主任担任委员,协助开展工作。各行政村成立社区教育培训站,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站长,村民委主任担任副站长,村民委员担任联络员,具体组织、实施社区教育培训中心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

镇社区培训中心和村社区培训站的建设,必须有政府参与,没有政府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的工作很难开展。政府的参与,不是对具体工作的直接插手,而是确定社区教育的目标及方针,对教育资源的综合集聚的决策,制订出推进本社区教育的相关的总体规划及政策,并对阶段工作进行指导。为社区教育规定了具体的方向;并着力培育出一批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为初步形成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学习化社会奠定基础。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既要发挥当地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也需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首先是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重视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并将这些工作同社区教育衔接;其次,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开放各类资源,提高综合效益,要求中小学在寒暑假、双休日等时间,定期向社区居民开放有关资源;再次,社区内的文化站、图书馆及各式各样类文化设施也要无偿或低偿向社区开放,以达成居民“学有去”的格局。

⒋吸纳人才,健全队伍

培育骨干,建设队伍是农村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的依托。农村的社区教育与城市的社区教育不同,教育的对象文化层次低,而且呈分散状态,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再好的规划与设想,都无法落实,即使在政府的关怀下,一时搞得轰轰烈烈,时间一长,很可能走过场。因此,要高度重视培育农村社区教育骨干和农村学习群体,建设农村社区教育队伍,逐步建成一支有一定数量并有较高质量的农村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此外,社区教育需要一大批志愿者队伍。各镇可建立社区教育人才库,经过调查摸底,把社区内热心教育的退休 干部、教师、专家、技术人员和先进人物组织起来,进行归档,从而步形成各类志愿者队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报告、咨询、辅导讲座等宣传活动。

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需要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教育工作者队伍,能够对社区教育进行参与、评估,并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学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熟悉社区情况,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奉献精神,才能搞好这项工作。

第3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一、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

社区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这和很多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落后有着直接关联。不少人都认为,接受教育是孩子们的事,与大人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一项统计中表明,在我国农村4.97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7%左右,而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更低,仅为1%。而农村社区教育立足农村,针对农村所需开展各类有关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的学习,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掌握从事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另外则是老年人。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医疗、保健,这些都是生活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人一旦过了六十岁,随着身体机能的衰减,很多病症便随之而来。然而,多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健,一些疾病便可避免。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对自身的健康水平并不重视,在农村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便足可表明他们的观念,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甚至这个原因,农村的老年人群体健康水平较低。然而,很多老年人却不愿意接受相应的社区教育,由于思想的固化使得他们对于这些内容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在社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人们的观念,要让各个层面、各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都意识到接受相应的教育可以带来的好处,以及对于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善,这样才能够提升农村社区教育的渗透力度。

二、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农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典型问题便是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这也使得很多需要传播的内容得不到良好扩散。现在的很多农村地区在进行社区教育时采取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还十分陈旧,不少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仅仅局限于讲座的形式,这会让很多农村居民都提不起兴趣。应当在这一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并且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观念的居民创设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对于老年人可以增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养生课堂,可以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教授老年群体一些生活中的容易实践的养生技巧;对于小孩,则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设置一些趣味性的课堂,也可以给孩子们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规以及行为规范等。社区教育在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区分。这样才能够让社区教育的辐射面更广,这也是发挥社区教育功效的基础所在。

三、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农村社区教育中在教育管理的体制建设上也不够完善,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农村干部认识不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把目光投入到招商引资,兴建土木之上,而对于社区教育却少有对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区的教育,必须先改变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建设中来,然后选出专人负责本地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村社区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如此方可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让更多农村居民在社区教育中有所收获。

四、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第4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关键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作者简介: 杜 漪(1966―),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教授。研究方向: 城乡关系问题。

李玲鞠(1982―),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刘 鑫(1979―),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其中县级市14个);2772个乡 (其中民族乡93个)、1865个镇、239个街道办事处;50182个村(村民委员会)、4822个社 区(社区居委会);387793个村民小组。[1](28-29)各市县、乡(镇)、村情况复 杂,地 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 目标、路径选择等方面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我们需从全省统筹的角度,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 的区域推进模式。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推进模式的考察,需要从我省各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各地区的 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区分出我省各地区农 村的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为此,需要确定一个指标 该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四川省新农村 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 (项目批准号:SC06B08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体系,作为区分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的标准,并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一个模 型,以确定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

(二)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立

1.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划分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资源禀赋等方 面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但新农村建设又不能仅仅依靠农村,新农村建设 必须通过“内化”和“外化”两种方式,即城乡统筹的方式得以实现。[2]因此新 农村建设 类型的划分不能仅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兼顾农村地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从城 乡互动的角度进行类型的区分。

2.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分别从反映 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主要内容出发,从综合层、系统层和基本层3个层次,构建 出衡量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套指标体系。[3](17-32)

城市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

农村地区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社会与农业发展水平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2所 示:

3.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并 结合德菲尔法确定因子权重。[4](18-19)

(1)通过专家调查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 标度法进行评判;

(2)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计算各行特征值;

(3)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对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一致性检验;

4. 获取评价因子的评分,确定综合评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加权法来确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以市为单元首先用均值化对原始数 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其变换标准化公式如下:

Yi = ( Xi ― Xmin ) /( Xmax-Xmin) (i = 1,2,…,p)

其中: Yi――标准化变量; Xi――原始变量; Xmin――原始变量的最小值; Xmax――原 始变量的最大值。

利用线性加权法,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指数:

其中: Z是城市或农村发展指数; xi为所选指标; 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各个地区城市发展指数与农村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对其加权平均值进 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出各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数,然后依据综合指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类型。 综合指数为1表示相对最发达的类型,综合指数为0为相对最落后的类型。

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原则与方法,根据所收集的四川省城市相关数据和农村相关数据①对全省辖18个 市 、3个民族自治州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②

在各市、民族自治州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的评价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 叠加,并依据前面所述的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叠加结果分为4种类型( 表5)。

三、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以四川10县的实证分析为基础

从四川省农村区域布局看,各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也呈梯度状况。处在高梯度的 成都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相对充分;处在中梯度的丘陵地区,经济社会有一定的发展而 又发展不足;处在低梯度的山区或高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相对不足。根据区域经济发 展规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的梯度变化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梯度 推进。

(一)对10县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以上10个县(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10县(区)新 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程度如表6所示。

对从上表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处于不同发展类型区域的各县(区),按照从发达类型――落后类型过渡,其新农村 建设示范点总数依次递减,表明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程度和水平依次递减。

(2)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中江县和处于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夹江、屏山、名山县,其新农村 建设多种模式并存,尤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和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县 (区)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3)处于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的阆中县和广元市利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总数虽然也较 多,但模式相对单一且主要以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和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 表明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重点示范阶段。

(4)处于落后类型区域的康定县、冕宁县、大英县、平昌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单一、示范 点较少,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划分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我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社 会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重点、途径等都应有所不同。 1.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模式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主要包括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成都平原区、浅丘地区(攀枝花市除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较高,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农村地区非农 产业比重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省的较高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发育比较快 ,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该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也是我省新农村建 设起点和水平较高的区域。

近年来,这一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富有成效的模式已逐渐涌现,诸如成都市、德阳市等地 区依靠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都市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特色产业发展 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等,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2.相对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由点到面逐渐推进模式

处于相对发达类型区域的包括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雅安市、自贡市和眉山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经济发展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 ,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有所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略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该区域所在的各市、 县,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探索出 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诸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等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 模式。

3.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突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处于该区域的主要包括广安市、泸州市、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资阳市、广元市和阿坝 州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阿坝州除外),该区域溪河密布、气 候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但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 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迟缓,城市对农村的 带动作用较弱,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采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了劳务经济 带动发展带动模式和畜牧养殖带动发展模式,这些也将市该区域今后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 4.落后类型区域以脱贫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该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非农产业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设施、基础 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生活贫困。该类型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早日实现脱贫。该类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 选取适宜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设计

四川省新农 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即探寻出一条 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本文所设计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包涵以下几个层次 :

(一)目标选择上的分阶段区域梯度推进

由于我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 标须分为总体目标和区域目标、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筹 规划。统一设计新农村建 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 头人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区域目标必须以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水平、资源特征、区位特征等为依据,量力而行。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新农村建设 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十五”期间年均提高1.26-1. 4 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 -26.5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 ,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二)路径选择上的分类别区域梯度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 。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 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异化”、“进化”和“退 化”。

1.异化

指旧农村“异化”为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 (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一是把扩大到 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 新市民。通过这种“异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镇不断向外扩展形成城市圈,连接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则是美丽的乡村,这种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便形成了英国学者霍华德笔 下的“田园城市”。[5]我省发达类型和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各市县的城郊接合部就 可以率先通过这种“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2.进化

即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采用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 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我省处于发达区域和较发达区域内靠近大中城市的粮食主产区 、畜牧养殖集中区、农业大县等地区,就可以通过这种“进化”方式建成以现代化农业为支 柱产业的新村庄。

3.退化

即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园,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我省不少区域的农村 ,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 境保护等需要,也不宜农。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 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 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 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园。

(三)区域产业规划的分层次区域梯度推进

如果根据四川自然资源、区位特征以及县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可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 为5大区域:成都平原区27个县(市、区);丘陵地区68个县(市、区);盆周山区33个县 (市、区);攀西地区22个县(市、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31个县(市、区)。成都平原 区在地理位置、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独 特的优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近期目标的重点区域,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首选区 域。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则应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

五、结 论

从全局看,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搞,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四川 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探寻出 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不同发展类型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发达类型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设 步伐,推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由旧农村“异化”为新城镇,或进化为新村庄;相对发 达类型区域应根据自身实力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旧农村“进化”为新村庄; 相对落后类型和落后类型区域主要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同时根据需要实现“退 化”,建设生态田园,并逐渐实现旧农村向新城镇、新村庄的转变。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②限于篇幅,各项指标所涉及的原始数据处理过程在此省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农村年鉴(2006年卷)[R].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 7.4.

[2] 李 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理论与改革,2005(7).

[3] 崔 明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

第5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关键词】苏北地区;农村体育;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Rural Sport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Liu Song

(Nanjing Institute of Sports Ministry; Nan Jing 210000)

【Abstract】 Article application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logic analysis method, starting from the Survey of rural northern Jiangsu area sports, and explore new ideas for sport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northern Jiangsu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main problem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Northern Sports: villager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ort there is a deviation, no strong awareness of exercise; economic level and pressure of life; rural stadiums invested in short-farmers fitness areas. less than normal; no sports talent of its guidance,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shortcomings.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the Northern Area; build sports facilities for rural sports;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rural sports talent resources and mining; emphasis on rural primary school sports in rural status and role in spor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Subei region; rural sport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当前,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发展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80%以上的农业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新农村体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且对新农村的整体建设无可代替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苏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农业税费改革的施行,为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极大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社会环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部门也提出了《关于加强体育工作、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也为苏北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文在调查了解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不仅可以丰富农村体育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对目前苏北地区、乃至江苏省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育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23万平方公里,2010年约人口2975万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论文的研究需要,围绕相关内容,查阅我国关于农村体育的相关领域的报刊、书籍,网上查阅有关资料等,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关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的优秀学术论文。

2.2.2访谈法

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苏北地区当地的体育开展情况,听取他们的对发展农村体育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归纳与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苏北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各方面的硬件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化,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学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的指导思想都进一步完善,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例如一些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会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大部分的学校都设有供学生体育运动的场地,一些条件好的学校甚至已经配备了比较完善和先进的体育设施。这都得益于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和体育经费投入的加大。

3.1.2苏北地区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随着苏北地区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一些“文明病”开始在农村里出现,促使农民认识到身体保健的重要性,开始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来增强体质和身体健康,另外相当一部分的村民已经超越体育对于人体生理价值层面的局限,他们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认识到了体育在身心娱乐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这说明苏北地区农村村民体育价值观念己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3.1.3苏北地区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苏北地区农村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还是以个人或者与亲朋好友一起的自发性的体育活动为主,而参加乡镇或村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较少。农民们之所以大多选择自发性体育锻炼而较少参与乡镇或村里组织的体育活动,他们除了时间不允许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乡镇和村里很少甚至从不组织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农村组织的一些体育活动不是很受当地村民的欢迎,因此,农村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村民的体育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村民的体育运动积极性。

3.1.4苏北地区村民的体育消费现状

苏北地区的村民的体育消费主要是以实物消费为主,其中最多的是购买运动服装,至于那些观看体育表演或体育竞赛等,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不高,所以在大多数的村民心中还属于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品”,这和苏北地区的经济水平较落后和村民的体育消费观念落后有关。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苏北地区的村民体育消费能力和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短期内很难形成较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但是苏北地区人口众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的提高,所以体育消费在苏北地区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3.1.5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由于很多乡镇的健身设施大多都是由体育彩票的公益金建设的,地方出资较少。所以苏北地区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场所选择上,大多会选择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边的空地”以及“天然场地”,这说明农村体育场馆缺乏的问题所在,因此,要加大体育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在数量和质量上要能够基本满足苏北地区农民健身的需求。目前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体育锻炼场地、器械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和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现在的场地、器械等硬件还不能满足广大村民锻炼的需求,更无法满足苏北地区村民健身的需要。

3.2影响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2.1村民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苏北地区农村人民体育观念的落后直接影响着农村体育的开展,在农民的生活中始终有一个传统的看法,认为成年人只要有足够的体力劳动就不需要体育锻炼,劳动代替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另外,农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理解也是不够的。这些对体育活动错误的理解严重影响苏北地区农村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2.2经济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村民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比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水平还较低。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苏北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苏北地区人口众多,很多农村家庭面临着医疗、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巨大经济压力,对于这样的经济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只能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经济收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些基本的需要上面,而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去满足体育健身、体育消费等更高层次的需要。

3.2.3农村体育设施匮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离不开体育场地设施的支持,它不仅影响着农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它更代表着一个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现在大部分农村可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设施数量极少,有一些农村甚至没有任何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村民们对自己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的满意程度很低。由于农村缺乏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一些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没有办法进行体育锻炼,严重挫伤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苏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因素,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2.4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加快发展农村体育,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就要求有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然而,由于我国苏北地区农村的相关领导没有形成对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足够认识,因此不重视体育管理人才和管理体制的科学建立,导致农村体育难于管理和开展,使农村体育健身活动难以得到很好开展,非常有限的农村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成为影响我国农村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3.3新农村建设中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3.3.1政府财政的投入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

农村体育的开展也离不开稳定的经费来源,乡镇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为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创造必要物质条件。政府拨款是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传播的价值认识,社会办体育、社会参与体育的潜力将逐渐增大,各种社会团体对体育的资金支持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有条件和能力去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3.3.2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借鉴其它地区农村体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涵盖县、乡、村的多层次农民体育协会,形成以乡镇为龙头、以村民委员会为基础、以农民体协为纽带的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加大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除了对农村体育的宣传,政府应该经常组织农民开展运动竞赛、农村运动会等活动来调动农民的健身积极性。

3.3.3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实现全社会体育资源共享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培养和发展农村体育骨干力量,对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学校的体育可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农村学校可以为农民体育锻炼提供锻炼场所。这样会给广大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带来方便;二是农村学校体育具有辐射作用。加强对农村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教育,可以积淀体育传承,可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社会体育。因此,应努力将农村学校体育培养成农村体育的中坚力量,并注重挖掘和发挥其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3.3.4积极培养农村体育指导人员,引导农民科学锻炼身体

农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健康开展。在新农村体育发展建设中要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培训一批能够深入到基层去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指导员。在指导员的培训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体育文化等因素。体育指导员不仅能对农民进行科学的体育健身指导,同时还可以开展体育宣传,使人们真正明白农村体育活动的意义,培养农民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另外,还要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使更多有体育才华的年轻人到基层去工作,去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村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真正使苏北地区的每个村都能有科学的健身指导员,每个村都能有固定的健身指导站。

4 结语

我国大多数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人口的身体和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国民平均素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农村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新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新农村的建设也会带来农村体育的发展,“生产先进、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身体健康”将是苏北地区农村乃至全国农村的新貌。随着我国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价值理念的进步,国家全方位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要想彻底改变我国农村体育长期落后的面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与新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只有这样,“新农村体育”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我国的体育事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6-20.

[2]于向.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745-747.

[3]张玉娟,余万予.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5-6.

[4]郭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34-38.

[5]李海乐等.苏南农村体育文化作为江苏新农村体育建设重点的必要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8):115-116.

[6]增理,许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7-28.

[7]裴东景.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2):40-41.

[8]胡建忠,江亮等.从农民新价值观塑造透视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5-8.

第6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关键词】武进区;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武进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武进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简介

武进区很早就重视本地的信息化建设,早在2004年武进区就编制了《武进区信息化建设规划(2004~2010)》

2004年武进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以武进电信公共信息网、武进有线电视网两大网络为核心,以移动网、联通网为补充的宽带城域网已基本建成。

近几年,随着武进区新农村的建设和率先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武进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农村“新三通”(行政村通光缆,自然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全面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形成了农村信息化管理、农业信息化服务、廉政信息化监督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有益局面;各类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延伸,为农民送上多渠道多领域的实用信息;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万家鲜”和“淘常州”作为其中杰出代表,受到老百姓的关注和喜爱;加紧建设肉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消费者实时提供所购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的重要信息。

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武进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智慧武进”的战略决策,“智慧武进”是武进建设的发展源泉和前进动力。通过几年的努力,“智慧武进”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立足于“智慧武进”的武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近几年的建设下,武进区逐步建设了武进区“三合一”网络平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资三化”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花木市场交易信息服务中心、企业信息化“SaaS”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于农村的信息化平台。

(二)武进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信息化建设政府支持不够

最近几年,虽然武进区在农村信息化方面有所重视,在财政上也有所投入,但是其投入的力度对比工业和服务业上的投入来说还是有巨大的差距。早在2004年武进区已经有了《武进区信息化建设规划(2004~2010)》,但是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至今仍旧没有出台,这就造成武进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被动的前进,完全依靠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建设。

近几年来,武进区政府开始大力对农村信息化投入,武进区“三合一”网络平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资三化”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农村信息化平台相继投入使用,且内容日益丰富,但是不能掩盖这些平台提供的信息分散不统一、信息数量少、信息不容易查询等一系列问题。

2.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设施和技术落后

最近几年,武进区农村信息化网络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由于覆盖全区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设完,尤其是在武进区西北的几个镇、村,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与其他先进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最后一公里”问题长期存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等在内的信息网络以及信息化技术设备。虽然最近几年武进区加大了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但是与武进城区相比仍旧存在的相当大的差距,通过“村村通”工程的开展,武进区农村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覆盖了都接近了100%,但是农村的互联网络的普及率还是远远落后于城区水平,特别是一些农村困难户,一些子女住在城区的老年村民等对互联网仍旧是一知半解。武进区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基层政府的财力不足,无法保障和支持基层农村信息化的大量资金投入,像光钎入户等高速上网手段等在“最后一公里”无法连接到村民家,导致农村互联网络的带宽还很低。

3.农村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

“截至2012年12月底,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56亿,比上年增加1987万,增长14.6%,与2011年的8.9%相比,增速有所加快。截至2012年12月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3.7%,较上年提升3.5个百分点,与城镇互联网普及率(59.1%)仍有较大差距,相差35.4个百分点。” 农村农民的网民虽然增加很快,但是普及率仅仅只有23.7%,而且随着农村青壮年不愿留在农村,使得留在农村的人普遍年龄较大,对于新鲜事物互联网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因此,互联网对于普通老年农民来说新鲜的事物,并没能得到足够重视,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大龄农民很少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变革。

农村信息化需要大量的青壮年来投入技术开发和建立信息化体系。然而年轻的有文化的有激情的青年在考入大学跳出农村后,都不愿再回到农村创业,而留在农村的年轻人的文化技术水平往往都不高。从而忽视了农产品信息化所带来的商机。

二、武进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武进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随着武进区的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武进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必然受到本地的社会、科技、经济、人才、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面就影响武进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素进行分析。

第7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成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41

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一、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创新校园文化形式,凸显校园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流向城市,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逐年下滑。很多学校领导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逐渐认识到只有立足实际,创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才能凸显农村校园的特色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校就读。

(二)加强了物质文化建设,优化了育人环境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农村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改善。许多学校的建筑布局得到了调整,校园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校园内修建了花坛、橱窗、v壁。大部分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活动室、学术报告厅,建设了校园局域网,教室配有白板、投影仪等。这些物质文化建设,优化了育人环境,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创建了制度文化,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区政府和教育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督导检查力度的加大,许多学校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建立了一系列的学校规章制度,全面开展“三风”建设,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强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造新课堂文化

学校不仅要注重课堂以外的文化建设,还要重视课堂文化建设。近年来,随着高效课堂的开展,很多学校组建了学习小组,拟定了组名、组训等,构建了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管理、学习形式的班级文化。小组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单位。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凸显了校园文化的特色。

二、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视精神文化建设

随着中央对农村学校的重视,政府的很多专项资金投向农村学校,农村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部分学校却忽略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只重视“教书育人”,甚至个别学校还在追求应试教育,而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却十分薄弱。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团队文化建设、课堂文化建设、课外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是这些活动的背后还是有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的隐性文化建设没有受到重视,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创新力度,影响了学校文化品位的提高。

(二)重视制度文化建设,缺乏执行力度

虽然学校制定了许多管理规章制度,但是有些制度却得不到执行,没有真正将制度落实到行动中,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文化。部分学校的一些制度只是写在汇编上,挂在墙壁上,只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装饰,没有真正发挥制度文化的作用。

(三)注重校园文化的形式,忽视文化内涵的挖掘

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要是针对上级部门提出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的,部分学校领导不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只注重搞形式主义,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形象工程,缺乏对校园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为了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许多学校照搬其他学校的文化建设模版,缺乏创新,没有特色;走廊文化大多是别人的作品,师生原创内容较少;墙规章制度多,但是落实不到位;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突出,但小组文化建设不够。

三、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整合育人环境,创新物质文化建设

许多农村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基本达标,校园建设、校园绿化、教学设备已基本到位。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整合育人环境,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努力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成为校园亮丽的风景,使校园内的每一个物件都成为育人的载体。学校要科学布局,美化、绿化、净化育人环境,重视校门、花坛、雕塑、旗台、标语牌的设计建造,设立黑板报、广播站、橱窗,组织社团活动,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二)强化学校行为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转化为精神文化的关键。但是许多农村学校不重视校园传统文化的积淀,随意照搬名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拷贝名校的规章制度,根本不能体现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使很多师生无法接受,以致影响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制度必须通过教代会讨论通过,努力做到合情合理。既要强调制度的刚性,又要有一定的弹性;既要从群众中来,又要到群众中去,才能正真发挥制度的管理作用,保持制度的生命活力。

(三)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突出校园文化特色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学校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开展“三风”建设,培育学校的精神文化。重视校史研究和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弘扬校园师生的先进事迹,形成校园精神文化,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

(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活动文化

在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一定要立足农村校园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文化活动要结合形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周密制定计划,有序进行,突出活动主题,保证活动效益。我们不仅要开展常规校园文化活动,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突出农村校园文化特色,打造农村校园文化的品牌。

参考文献:

第8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的难点和重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更是教育的难点、重点和薄弱环节。因此,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成因,研究发展对策及破解措施,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各项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地区。以菏泽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例,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存在问题

1.学历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城乡师资悬殊较大

菏泽市农村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分别为3.9万、2.1万人。调查显示,虽然全市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8.9%,但相当部分教师的学历为第二学历,其中仅2002年民转公教师就近7 000人,这部分教师的第一学历普遍偏低,有的只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不少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但业务水平仍达不到要求,近30%的民转公教师只能胜任小学低年级教学。如果将小学专任教师的达标学历提高到专科水平,将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提高到本科水平,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14.21%和30.02%,即现有教师绝大多数学历不达标。同时,城乡之间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差距较大。2004年,全市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小学专任教师的比例城市为55.29%,是农村的2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专任教师比例城市为31.95%,是农村的2.5倍。

2.经费紧张,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偏低

一是政府投入低。2004年菏泽市初中、小学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分别为554.91元、461.63元,均不及山东省平均水平1 363.56元、1 104.8元的50%。2004年各县区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牡丹区26.00元、21.00元,定陶21.92元、19.58元,单县14.80元、19.9元,东明9.02元、7.97元,巨野7.17元、1.69元,郓城9.21元、10.57元,鄄城4.5元、5.83元,曹县0元、0.77元,成武0.17元、1.15元,远远达不到省定40元、30元的最低标准。二是社会投资能力低。2004年底,菏泽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为3 102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6.9%,群众个人、工商企业及社会各界投资能力都很低。三是教师工资低。2004年,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人均月工资为606.74元,比城市教师人均月工资低160多元,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成武县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只有456元,比该县城教师人均工资810元低350多元。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工资增长缓慢,各项福利、津贴难以落实。

3.分布失衡,农村教师严重缺编,城市师资相对饱和

教师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平台,从全国来看,农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师资紧缺、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结果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城里的中小学师资饱和,甚至人才闲置,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2005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江西、河南、海南、广西、四川、青海6省15县、109所中小学进行的专项督导检查结果显示,六省普遍存在着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教师缺编情况更加严重:2004年,安徽省定远县中小学教师缺编30%。农村教师向城镇跑,初、高中教师的流失

尤甚。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农村学生,毕业后很少回乡就业,大多数进入县城以上的单位和学校。一些条件艰苦、老少边穷的地区师资极度缺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机关事业单位、教育行业超编普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教师得不到补充或更新,老的不愿走、走不出,新的进不来,难以注入新鲜血液。

4.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规范化学校少,教育优质资源少

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脆弱,拿不出资金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专业化水平偏低;一些教师虽然进行了在职培训,学历达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培训质量低,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没有得到同步提高。总体优质资源少,农村优质资源更少。据统计,菏泽市2 524所普通中小学,有省级规范化学校14所,占总数的0.05%,其中仅1所是乡镇中学;有市级规范化学校29所,占11.5%,其中18所在农村,占农村中小学总数不到1%。农村初中外语教师短缺,非主干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短缺,农村小学就没有这方面的师资。

5.教师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教师队伍面临断层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凸显的老龄化和年龄断层问题十分严重,是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单向流动和师资供给不足的直接后果。2004年,有研究对山东省4个县市12 460名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统计的结果表明,46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占总体的近40%。随着农村地区年富力强、业务成熟的中青年教师向城镇和发达地区流失的加剧,中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日益严重。因此,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从菏泽市调研情况看,2002年农村中、小学教师45岁以上的分别占10.9%,25.94 %,均呈年轻化趋势。

二、原因分析

1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关决策缺乏配套政策和具体操作制度

近年来,针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体制和教师队伍建设,国家陆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突出问题。然而,国家保障制度和措施不足,落实不到位,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国税和地税分税制改革,中央通过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措施保障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包括教师的国拨部分)。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许多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教师工资难以到位,实际上主要经费支出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2001年,为扭转教育投入重心过低现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但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县无力支撑义务教育投入,农民缴纳的学杂费、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费仍然是维持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学校运转和教师工资发放的主要来源,因此,造成农村教师工资偏低,甚至工资被拖欠的问题时有发生。为解决农民教育负担过重问题,国家取消了农民的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原来由农民负担的每年300~500亿元的教育经费来源被停,直接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尽管国家和省级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专项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由于教育经费缺口过大,中央转移支付缺乏规范制度,各级政府在新的管理体制中的责任不够明确,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2.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地位、待遇以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法律地位缺乏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务员制度未能确立;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种保险、待遇仍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和配套的政策措施。教师的评价与管理多约束少激励,难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教师编制不合理,农村教师编制标准反而比城市偏低。

3.条件差、环境差、待遇差,对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与质量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

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条件差、环境差、待遇差,农村教师人心思走、大量流失的现象已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优秀教师不去,毕业生不来,供给和补充都很困难,不少新分配的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地区任教,有的即使来了,也很快流失。经费困难,乡镇财政不堪重负。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基础教育在校生同样也占全国在校生的80%以上,这些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分布在乡村,按照分级管理、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其所需的教育经费全部由地方负担,而在全国的财政收入中,中央级财政收入占59%以上、省级财政约占10%、市县级财政约占20%,乡镇财政收入约占20%左右,20%的乡镇财政收入负担80%的农村中小学所需的基础教育经费,其经费紧张程度不言自明,特别是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甚。

三、对策与建议

1.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脱贫

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对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鼓励经济发达的省市与经济落后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国家应实行弱势补偿政策,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的经济待遇。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扶持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资为辅,财政预算优先保证教育发展的原则,多措并举,开辟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引导公民、法人及学校教职员工入股、参股办学,激活民间资本,不拘一格吸引资金。

2.研究制定有效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优胜劣汰教师队伍选拔任用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实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提高教师的第一学历层次。畅通教师引进“绿色通道”,清除制约引进的各种障碍;实行考核评议制度,建立教师队伍更新机制。通过考核评议,对不称职、不合格的教师淘汰出局,打破地区行业界限,通过招聘把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其次,探索教师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的有效机制。建立交流制度,加强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进修制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加强培训制度建设,增强农村教师队伍自身造血功能

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增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并负责计划的落实和推进,将教师培训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范围。加强基地建设,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制定培训方案,开辟专项经费,加大培训投入,形成了区域性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支持中心,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终身发展能力。

4.改革教师的编制管理模式教师的编制管理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突破旧有的管理模式,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宏观控制,微观放开;在注重编制管理的行政属性、法律属性的同时,充分重视编制的经济属性,强化编制管理的约束机制,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坚持编制问题的指令性和用人方式的灵活性。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和建立“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管理模式与教师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加大兼职教师和流动编制的比例,限制非正常缺编。

5.积极探索吸引、激励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有效机制,切实提高待遇、稳定队伍

设立贫困地区教师资金、农村教师特殊津贴等,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各级政府应多方筹集资金设立贫困地区教师基金,直接用于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补助,定期表彰和奖励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优秀教师;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捐助帮助农村学校;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按照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等级,经济越落后,条件越艰苦的地区,教师特殊津贴越高,要使农村教师工资等于甚至高于城市教师的平均水平。可先在国家级贫困县试点,再逐步推开。为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对自愿调入农村任教的教师优先晋级晋职加薪等。

6.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切实落实好教师的各项政治、生活待遇

树立“发展教育,教师为本”的观念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关心教师成长,乐于为教师服务。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建立与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联系制度。学校领导要与教师交朋友,做到知人、知情、知心,把拴心留人落实到实处。表彰老教师的“人梯”精神,使他们进一步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积极倡导“同行”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大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努力营造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社会环境。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大力宣传教师中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表彰为教师服务的个人和部门。坚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严肃处理任何损害教师利益的行为。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岗教师待遇,实行工资福利分配向教学一线和教学骨干倾斜,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认真解决教师关心的工资、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励广大教师认真钻研业务,积极埋头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安全.关于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9)116-117.

[2]庞丽娟,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破解措施[J].教育研究,2006,(9)47-48.

第9篇:农村社区体育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农业;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2007)02-0058-02

农业标准化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农业执法的依据,是创品牌的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然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除粮食产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大部分经济类特色农产品没有制定能够反映自身特色的产品质量标准,不利于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形成。现有的农产品标准水平不高,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培育高标准、规模化经营的拳头产品,影响农业整体优势的发挥。

2.农产品监测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趋向总量基本平衡,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约束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萎缩,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农产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增加,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目前市场急需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相关指标的监测,除不能对本地农产品进行公正评价外,也不能有效地防止有害农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3.缺乏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有效监督

由于经济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多为个体经营,特别是销售渠道流动性大,宏观管理和监督难度大,容易造成有害农产品进入市场,进入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4.农业标准化意识淡薄

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标准化意识和有关标准化的技术基础知识相对匮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要求。事实证明,淡薄的农业标准化意识,是导致目前农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5.菏泽市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菏泽市属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农业标准化建设仍不规范,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农业标准化的相关配套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和机制还不很完善,工作措施还没有到位,部分管理环节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农业结构的调整还主要集中在数量结构的优化和新品种的开发上,而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广大农民和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许多传统的生产习惯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制度规范。

对国家已有的农业标准、行业标准,要认真抓好贯彻实施。对国家、行业尚无标准,或虽有标准但低于当地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当制定地方标准。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和创汇企业,要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和进口国的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专项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前、产中、产后标准要相互配套衔接,力求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既要抓好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又要注重生产环境的标准化,并逐步在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对各项农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取向,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近年来,农业质监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在种子、苗木、化肥、饲料、农(兽)药、农膜、水产品、农机具及配件等方面,大都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机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在加快质检机构规划建设、填补农产品检测空白的基础上,下大力提高检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对出口产品的检测,必须进一步加强。在完善现有国家、省、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和质检站(室)的基础上,将重心下移,把建设重点放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龙头企业上,加大对农产品源头的质量监控。结合农村市场建设,在各类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特别是大型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快速监测站点,开展市场质量监测服务。加强各类质检机构间的配套联网,提高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能力。已经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地方,龙头企业要把好质量关,做好日常的质检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各类质检机构,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过渡。

3.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动植物疫病防治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标准为目标,以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努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下大力抓好社会防疫工作;二是搞好畜禽良种繁育,改进饲养技术,扩大规模饲养;三是努力提高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环节的卫生管理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疫苗、兽药和饲料的市场质量监管,净化畜牧业环境。

4.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广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面向千家万户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普及标准化知识。依托农技推广组织和农村教育系统,通过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使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尽快掌握标准化知识。大力推进“青年农民培训”和“绿色证书教育”,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广大农民都能懂得什么是标准化,为什么要搞标准化,怎样按标准进行生产。做到村村都有技术员,户户都有明白人,生产讲标准讲规范,产品讲质量讲品牌。

5.突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

一是从重点产品抓起。把“菜篮子”产品作为重点,因为这些产品产出量大,商品率高,市场消费量大,不仅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出口创汇的当家品种。二是实施分类指导。推行农业标准化,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根据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从解决药残和疫病这两大重点抓起,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上狠下工夫。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分布广、面积大,推行标准化的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一步到位,可以先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抓起,从产业化生产体系抓起,从规模化生产基地特别是出口创汇基地抓起,搞好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三是切实抓好三个关键环节。生产环节,重点加强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严格各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操作水平。加工环节,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搞好加工过程的跟踪监控,提高加工、保鲜、储运和包装质量,提高产品档次。流通环节,切实搞好农产品质量的市场监管,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优质优价政策。四是充分发挥产业化经营的巨大优势,依靠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农民。龙头企业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对他们来说,产品质量不仅关系一时的效益,而且关系长久的发展。因此,要把规范和提高龙头企业的标准化水平,作为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措施,努力把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抓上去,切实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好。同时,大力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农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中来。

6.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市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