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执行力;强化;电力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安全问题也越发重视,电力安全管理作为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安全管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并突出表现为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不高,这给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就凸显的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不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以期能够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1.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不高的影响因素
1.1电力安全管理规范贯彻落实不到位
目前来说,我国电力企业多数都建立了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尽人意,突出体现为执行力不高。电力企业上层领导对电力安全问题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但更多是对全局的考虑,在细节上的处置不够合理。例如,对于违规作业的处置力度还比较欠缺,没有起到警醒的作用。另一方面,虽然电力企业开展了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培训次数也不少,但培训深度却不够,培训内容也没有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且岗位责任制也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位。
1.2电力安全管理认识不足
电力安全的相关技术在我国已经较为成熟,且也建立了完善的应用标准,但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对技术应用及其规范的把握不够充分,使得实际作业中出现不少违规操作的现象,且对其处置也不够严格。而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也没有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这些都对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电力安全管理的考核制度不够健全
考核制度直接影响着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然而,我国多数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突出表现为考核制度和企业生产发展现状的不相结合,上级部门在对相关工作进行考核时,存在惩罚力度故意加大的问题,极大的打击到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进而给电力安全工作的开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2.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几点建议
2.1完善电力安全管理规范
为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建立完善的电力安全管理规范应以实践调查为前提,以保证安全管理规范能够与企业的发展现状相符合,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还应确保建立地制度是科学的、民主的,企业决策层应充分收集全体员工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安全管理规范具有较好的实施性和针对性。在贯彻落实制度时,应做好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宣传,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和沟通,将安全管理规范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的规范还应具有动态性,能够根据企业发展形势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二应使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细分化,以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在实际的应用中,应优化设置电力安全工作的业务流程,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并与各岗位职责进行充分的结合,对当前的应用流程、要求进行细化和优化,以实现电力安全管理流程的协调性、高效性,并与相关制度充分结合进行应用,以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工作成效。三确保岗位责任制的切实落实,电企员工的执行能力是实施岗位责任制的重要保障,为此,应将安全管理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细化,将岗位职责明确到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确保电力生产的顺利进行。
2.2形成全面准确的电力安全管理认知
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重要条件,具体说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电力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培训活动促进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培训内容应与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同时,还应对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和操作规范进行指导,定期深入班组,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指导。对于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安全问题,定期进行原因总结,充分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制度。二加强建设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并将其逐渐融进企业文化中,对员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执行安全管理规范。
2.3完善电力安全管理监督考核制度
为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还应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监督考核制度。具体说来,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监管人员应严格监督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展开实际工作,定期检查电力设备。二制定阶段性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实际工作中的失职、违规、失责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电力安全管理的顺利执行,提高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结语
由上述可知,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还存在着电力安全管理规范贯彻落实不到位,对电力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电力安全管理的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等一些问题,而使得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不高,为此,应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管理规范,形成全面准确的电力安全管理认知,并健全电力安全管理监督考核制度,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减少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使全员参与到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以确保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促进电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SMS信息;数据资源库;国际民航组织
中图分类号TP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229-02
自2008年以来,在国际民航组织的积极推荐和中国民航局的明确要求下,国内各航空企业及相关专业系统均逐步开始推进本单位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工作,期望通过构建和推广SMS体系建设,能够有力促进中国民航在企业内部建设完成一个动态循环、不断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期望通过推广和使用SMS体系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模式,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航空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1 建设信息数据库的重要性
SMS体系建设是以系统工程的理论来综合管理航空安全运行,通过构建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预防、有效遏制,确保安全目标顺利实现。SMS体系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在国际民航公布的SMS建设指导中,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主要包括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四个方面内容,其中风险管理是SMS体系的理论核心,而要实现风险管理的根本要求,有效推动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动态循环和风险预防、风险遏制,就必须有一个数据详尽、内容客观真实的安全信息数据资源库,作为开展风险管理、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必要的数据驱动。因此,是否具有一个畅通无阻的安全信息收集渠道,能否通过安全信息收集渠道建设拥有一个数据翔实的信息资源库,是SMS体系建设是否完善、能否发挥其杰出功效、实现预期安全目标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单位是否建设完成一个来源广泛、数据翔实的信息资源库,是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遏制运行风险,推动企业持续安全发展的关键。
2 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总体思路
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在INTER网络平台上,通过建立通畅、快捷、安全、全面的信息收集渠道,实现信息的有效流转和资源共享;通过及时详实的信息汇总,进行归纳分析,评估安全状态、查找风险源和提出安全建议,为决策层和管理机构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安全建议;通过开放的inter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流转;充分利用已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信息,作为其他单位或个人安全管理的反面教材,从他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因此,要实现上述目的,在建设SMS体系安全信息数据资源库时,首先应确定网络开发的原则,在INTER平台上进行功能开发,才能有效实现安全信息快速流转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其次,由于安全信息数据库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机密,为防止安全信息泄露,对单位产生不利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限制进入数据库访问人员的权限;三是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单位更有效实施安全管理服务,因此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建设。事件性质的划分、机型类别、故障原因、应对措施、吸取的教训等应尽量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设置,便于后续开展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估使用;四是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性能稳定和使用维护方便。一个系统,如果构建过于复杂,只有程序开发者才明白程序结构和功能设置,那么,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软件的升级维护必将遇到难以预测的困难,甚或被后继者抛弃,造成工作的被动和不应有的浪费;五是需要实现库内资源息的快速查找和统计功能。尽量使用模糊字段查询,实现快速查找和类似字段查询。六是在严格权限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内部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如笔者所在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安运办,在建设单位的安全信息数据库的过程中,首先就考虑校园网络环境中已有的航空安全信息网上建设成库,使用目前通俗易懂的HIWEB软件,利用hiweb软件强大的管理、查询和表单功能,实现了数据的分类存储和信息查询;并通过后台控制,设置外访人员权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 如何有效构建安全信息资源库
3.1 有效构建安全信息数据库
首先要确保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取信息,要实现源源不断获取信息,就必须:1)运用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要求明确、职责分明、通畅无阻的信息上报和收集渠道,确保必要信息的有效获取;2)持续开展相关信息管理知识的普及,积极倡导企业内部安全文化建设,鼓励员工自觉参与企业安全管理进程,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全员安全文化氛围,全员关注安全管理、全员重视安全信息上报;3)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宽松的人文环境,鼓励员工自愿上报各种安全信息,对上报人员进行奖励、对上报的当事人免于处罚,从自愿的角度弥补信息资源收集的不完善性。
3.2 在实用的框架内构建资源库
1)贴合安全管理实际需要,为便于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存档,就应该严格按照民航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数据库构建,使存储名称、性质划分、故障类别、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等均与实际工作需要一一相符;2)为充分利用使数据资源,有效实现安全统计、分析、评估等功能,应在信息数据库基础上积极开发各种功能软件,实现自动分析、自动评估、提出安全建议等功能。
3.3 为实现通过信息的流转和共享
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切实提高单位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积极防范不安全事件的重复发生。1)出于安全信息的核心性和敏感性考虑,首先应在严格限制访问者权限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网络环境中有限的安全信息资源共享;2)根据数据资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统计分析,针对阶段安全工作难点和安全突发性、重复性问题,适时提出安全建议,及时为领导层和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安全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关键词】安全管理;电力作业;问题;建议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电力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电力企业管理中产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关系着人民的生活起居,影响着我国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有效整改建议,促使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迫在眉睫。
1 常见安全管理问题
(1)人的习惯性违章
电力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往往容易产生不良结果,长期下去必然会对整个工程效率造成影响。如电气操作时,习惯性的违章操作一方面致使产生电力安全事故的概率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其广泛的传染性也容易使工作过程中,同事不自然的学习其不良习惯。由于习惯性违章操作并非操作者有意行为,属于其自然而然形成的行为习惯,因此往往容易使人丧失应有的防备性或警惕性,自己将自己置身于危险操作中而不自知。同时,习惯性违章行为容易被偷懒的新员工学习,在其省时省力心理的影响下,这一不规范行为必然被一代代传承,从而使安全事故频发。
(2)人员缺乏良好精神状态
作业人员低迷的精神状态往往容易对电力工作的安全和质量产生影响。近年来,作业人员乏困、精神恍惚、反应迟钝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状态是电力企业一个个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一些电力人员将生活和家庭中的负面情绪带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因违章作业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还有一些作业人员在不佳的精神状态中工作,侥幸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然而长期下去,必然会形成较大隐患。
(3)混乱的安全工器具管理
实际工作中,部分最基层的一线生产班组在管理安全工器具时缺乏规范化。模糊地工器具标识、无秩序的摆放、合格检验标签的缺乏、仍在投入使用的破损工器具及未符合规定标准而现场使用的工器具等给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4)无票作业
作为电力工作的基础,电气工作票和操作票是其安全的保证。根据电网公司对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明确要求,电力工作中不能因为办理工作票和操作票繁琐的程序而置有关规章制度于不顾,从而采取无票作业。事实证明,无票作业往往是惨剧酿成的根源。工作中,相关人员可能会因为对简单工作的不严格审核签字而使其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发生;一些安全问题可能前几次没有出现,但是长期作业中,受作业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会显现出安全事故。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经验盲目判断,往往会使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面临着较大的损失。
(5)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电力管理工作中,部份管理人员不科学、不全面、不严谨的管理和轻日常维护工作重大型复杂工作的管理理念,尤其掉以轻心的管理态度等也使电力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2 解决常见问题的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将相关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充分重视起来,使其安全意识得以强化。各级领导要重视自身表率作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主动自觉的遵守,然后通过完善、全面各级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安全管理工作得以真正落实到人。同时,还要开展面向全体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使相关作业人员能够将自我保护意识重视起来。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一线电力生产工作枯燥单调,为有效应对各种事故事件和电力设备故障,必然需要高度集中的精神,长此以往员工的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对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及时了解、明确掌握,在对其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及时体贴和关心,使情绪上岗或带病作业造成的安全风险得以规避。
(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开展,要以预防为基础。因此,企业应强化完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管理原则的基础上,使全员、全过程、全方面的安全管理网络得以构建,使各种安全事故得以预防。
另一方面,要对安全管理的奖惩机制进行建立和健全,使安全管控工作得以按规律进行,通过肯定和奖励认真执行安全制度的相关人员,在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定期开展中,使应急处理机制得以健全。
(3)现场管理的强化
作为安全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关键,现场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严格认真执行要以严格要求、形成习惯为目标。作为安全作业的基础,班组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严抓“严、细、实”。一些电力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是由工作现场相关人员不强的责任心和不端正的工作态度造成的。一些作业人员往往盲目自信、自以为是、侥幸心理较强,在使自己面临较大不幸的同时,也给人民和国家的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对重复性和多发性的安全事故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总结,在强化改进力度,促进制度和规范形成的过程中,使薄弱环节得以整治。另一方面,还要将事故进行通报和汇编,在积累经验。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使重复发生的安全事故得以杜绝。同时,要对安全事故责任追溯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通过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对未遂或已发生的责任事故进行认真严肃的处理,使相关人员和事故责任人得以受到教育和吸取教训。
(4)生产用具质量管理的强化
首先,要对工器具报废制度进行认真严格的执行,针对已经到期或遭受损坏的工具,要坚持强制报废执行工作,同时,还要对转售或出租报废工具的行为进行严令禁止。其次,要对外包的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考核,使其安全监督职能得以充分行使。再次,还要对定期检查工具制度进行严格的贯彻落实,对于正在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等生产用具,要进行定期和经常性的检查,对于检查结果中不符合规定的工具要进行强制报废。同时,还要详细真实的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
(5)安全评价工作的强化
作为企业与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接轨和创新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安全评价性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以往安全管理在超前控制事故和预见事故方面的能力差强人意。作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充分应用现代管理手段的途径,安全评价工作对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安全管理手段的形成有推动作用。在综合系统应用现代科学方法预测和度量电力企业日常工作安全性的过程中,其对潜在事故及其危害程度的科学预测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整改措施,有利于对安全事故隐患的预防和控制,能够促进其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 结束语
总之,作为与社会和人民和谐稳定生活相关联的电力企业,要对自身面临的常见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在结合自身实际,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手段的基础上,使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意识得以形成,使安全管理力度得以强化,使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峰. 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经营管理者, 2012,(03)
[2]张荣秀.新形势下电力安全与管理方法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11(18) .
[3]张宇,苏建华.当前农电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村电工, 2008(02) .
[4]余勇.探讨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风, 2012(12) .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建设中以技术为主的安全管理体制,忽视了人员对电子商务的安全影响。但近几年案例表明:企业缺乏针对内部人员的系统安全管理体制,是导致网络交易过程中泄密和企业利益损失的主要原因。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在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了一些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的建议,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1、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电子商务以高效、便捷、方便的优势和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经营环境吸引着广大用户,为世界经济赋予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针对电子商务的各种犯罪活动也19益猖獗。国内外调查显示…,52.26%的用户最关心的是网上交易的安全可靠性,超过6O%的人由于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加强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子商务的安全,可分为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两种类型。所谓技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黑客手段窃取企业的用户lD、密码以及相关的机密文件,甚至网络银行帐号、密码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管理安全则是指缺乏对参与电子商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员的管理预防手段,最终导致的电子商务安全事件。从美国的花旗银行和中央情报局到中国的某家国有商业银行,都有过由于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导致数据被篡改和泄密的事件发生。
近几年的电子商务安全案件表明:人员是网上交易安全管理中的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犯罪大都呈现内部犯罪的趋势,有的竞争对手利用企业招募新人的方式潜入对方企业,或利用不正当的方式收买企业网络交易管理人员。有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从本企业辞职后,迅速把客户资料、产品研发成果等机密出售给竞争对手,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原因分析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已经引起很多企业的重视,但大多数企业往往侧重于加强技术措施,如购买先进的防火墙软件,采用更高级的加密方法等,很多企业认为:员工泄密的安全事故只是偶然现象,很少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出现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重技术、轻管理”是当前很多电子商务企业的通病。由于管理手段不到位,很多先进的安全技术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很多企业管理高层对人员管理在信息安全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大多数企业将电子商务网络作为一项纯粹的技术工程来实施,企业内部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只是被动的使用一些技术措施来进行防御,因此电子商务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实中没有一个网络系统是完美无缺的,不安全因素随时存在。因此,安全管理措施必须渗透到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和企业组织的~个层面,只有构建一个人与技术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得安全。
企业没有从整体上、有计划地考虑信息安全问题。企业各部门、各下属机构都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缺少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信息安全强调的是整体上的信息安全性,而不仅是某一个部门或公司的信息安全。而各部门、各公司又确实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不同业务领域来说,信息安全具有不同的涵义和特征,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性必须涵盖各部门和各公司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内容。
缺少信息安全管理配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才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没有一批业务能力强,且具有信息网络知识、信息安全技术、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专门人才,就不可能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应该从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
企业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不够。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9O%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为疏忽所造成。如有些企业不限制内部人员使用各种高科技信息载体,如U盘、移动硬盘以及笔记本等移动办公设备。
3、加强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的建议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实践表明,大多数安全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还牵扯到国家法律和商业规则。企业内部存在着诸多影响信息安全的因素:改变lT系统不等于改变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要使企业信息尽可能的安全,必须在技术投人的基础上融人人在管理方面的智慧i同时,不仅要防外,更要防内,即对组织内部人员的管理。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但又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是人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如何使管理与技术相得益彰十分重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阐述了信息安全的本质。
电子商务的安全管理,就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综合保障体系,来规避信息传输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以保证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网上交易安全管理,应采用综合防范的思路,一是技术方面的考虑,如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身份认证、授权等,但必须明确,只有技术措施并不能完全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二是必须加强监管,建立各种有关的合理制度,并加强严格监督,如建立交易的安全制度、交易安全的实时监控、提供实时改变安全策略的能力、对现有的安全系统漏洞的检查以及安全教育等。为了加强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现在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易受攻击性,盲目相信国外的加密软件,对于系统的访问权限和密钥缺乏有力度的管理。这样的系统一旦受到攻击将十分脆弱,其中的机密数据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据调查,目前国内90%的网站存在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者缺少或没有安全意识。某些企业网络管理员甚至认为其公司规模较小,不会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如此态度,网络安全更是无从谈起。应该定期由公司或安全管理小组承办信息安全讲座,只有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的减少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立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即建立由行政领导、IT技术主管、信息安全主管、本系统用户代表和安全顾问组成的安全决策机构。其职责是建立管理框架,组织审批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制度,指派安全角色,分配安全职责,并检查安全职责是否已被正确履行,核准新信息处理设施的启用、组织安全管理专题会等。还应建立由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用户管理员等组成的安全执行机构。该机构负责起草网络系统的安全策略、执行批准后的安全策略、日常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定期的培训和安全检查等。如果需要,还可建立安全顾问机构。安全顾问机构可聘请信息安全专家担任系统安全顾问,负责提供安全建议,特别是在安全事故或违反安全策略事件发生后,可以被安全决策机构指定负责事故(事件)调查,并为安全策略评审和评估提供意见。
(3)制定符合机构安全需求的信息安全策略。电子商务交
易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客户认证策略、加密策略、日常维护策略、防病毒策略等安全技术方案的选择。安全执行机构应根据本信息网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策略中应明确安全的定义、目标、范围和管理责任,并制定安全策略的实施细则。安全策略文档要由安全决策机构审查、批准,并和传达给所有的人安全策略还应由安全决策机构定期进行有效性审查和评估:在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现新的脆弱性、组织体系或技术上发生变更时,应重新进行安全策略的审查和评估。
(4)人员安全的管理和培训
参与网上交易的经营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企业的命运,他们承担着防范网络犯罪的任务。而计算机网络犯罪同一般犯罪不同的是,他们具有智能性、隐蔽性、连续性、高效性的特点,因而,加强对有关人员的管理变得十分重要。首先,在人员录用时应做好人员鉴别,人员录用或人员职位调整时,一般要签署保密协议。当人员到期离开或协议到期、工作终止时,要审查保密协议。其次对有关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建立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安全策略和规程方面的培训。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在岗位职责中明确本岗位执行安全政策的常规职责和本岗位保护特定资产、执行特定安全过程或活动的特别职责,对违反网上交易安全规定的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第四,贯彻网上交易安全运作基本原则,包括职责分离、双人负责、任期有限、最小权限、个人可信赖性等。
(5)增强法律意识,促进电子商务立法
面对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形式,我国目前尚无专门法规可依,使得部分违法犯罪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近几年里,国家加强了这方面的投入。在全国性的立法文件中,《合同法》的部分条款可以看作是针对电子商务的立法。此外,广东省制定的《广东省电子交易管理条例》这个地方性的法规可以看作是对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有益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对主要用于电子商务活动,电子政务等其他应用应该有新的适用法规。
尽管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很不健全,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保护缺少直接性;相关立法比较分散,而且效力不高;对新出现的情况缺乏适应能力;立法速度慢。这些都需要电子商务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不断探索,共同促进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法制环境建设。
【关键词】航运企业管理;船舶管理
一、非体系航运企业的概况
非体系公司普遍存在管理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等问题;公司对船舶管理不到位,不能提供有效的岸基技术指导和资源信息等支持,导致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差、船员素质不高、船舶安全航行信息不能及时获悉等。这就要求我们企业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出解决方案。
二、非体系航运企业和船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小,管理松散,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多数非体系航运企业经营主体集中度不高,管理也比较分散,经济实力弱。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121家非体系航运企业,平均每家管理8.2艘,载重吨2993.4吨左右,平均每艘船舶载重吨仅336.9吨,形成管理船舶数量多,但船舶吨位小的特点。同时这部分船舶多为购进的二手船,在运营中处于满负荷状态,随着船龄增长、船况变差,抵卸风险能力极低,造成市场竞争力不强。
2.企业决策层安全意识差,重效益、轻安全。经走访发现非体系航运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渔业船舶所有者、家庭作坊、乡镇企业等发展而来的,有部分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是直接从“田头到船头”,管理理念未能及时更新,管理模式相当落后。许多企业从事航运管理的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少,安全意识淡薄,不是积极主动地“我要安全”,而是停留在“要我安全”的被动局面中。
3.岸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适应安全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制度混乱,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等。船舶安全管理经验缺乏,特别是聘用的关键岗位人员如海务、机务主管等虽然持有相关证书,但绝大部分人员没有海务或机务管理经验,甚至有些公司聘用人员,仅仅是为了满足资质要求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平时很少在公司上班。从而导致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低下,易造成安全管理的不到位。
4.船舶委托管理中的“代而不管”,“让代不让管”现象。由于非体系船舶吨位较小,船舶所有人大多未建立航运公司,往往委托其他航运公司管理,从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来看,船东只是象征性地向管理公司交纳一笔挂靠费,管理公司仅负责办理船舶、船员的证书,未切实负起船舶安全管理的责任,尤其在船员管理、海务管理和机务管理等方面设计资金往来的管理活动上全部由船东一手操作,使公司和船舶之间存在名义上的挂靠关系,出现了“代而不管”,“让代不让管”的畸形现象,根本谈不上对船舶进行管理,承担安全和防污染责任。
5.企业在岸基设备投入不足,降低了企业和船舶安全管理水平。非体系航运企业处于规模小,船舶大多代管,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例如,在走访中发现有一家非体系航运企业整个公司管理人员只有一名,而且是兼职的。这种公司基本处于没有公司管理状态。该公司仅使用1部移动电话,未配备电脑,未配备传真机,更谈不上建立手机群发系统。安全设备投入不足,导致岸基难以掌握船舶动态,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上级文件,也无法及时向船舶传递安全信息。难于保持船岸之间应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有效联系的规定。
6.未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由于多数非体系航运企业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公司做大、做强的长远规划,对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极不重视,目前的安全制度多为早期制定的或者是临时制定来应付检查,实际上也不执行。与目前有关强制性规定不符,甚至一些制度中所设置的岗位与实际也不一致。加上这些企业岸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没有能力自行制定一套既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又结合非体系航运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这些制度成为摆设,根本无法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得以实施。
7.船员劳务市场不规范。近年来,船员紧缺,特别是职务高级船员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因船员劳务市场不规范,船员流动性大且不合理流动,船员队伍不稳定。非体系航运企业大多数没有自有的船员队伍,只是到其他公司挖墙角,造成谁给钱多船员就到谁的船上去干的局面,同时也造成非体系航运企业与船员分离的普遍现象。这些抱临时观念的船员不受公司的约束,无法保证船公司的安全管理措施正常执行。船东亦很少解雇不合格的船员。小型的航运企业更无法系统地对所雇用的船员进行培训和管理,导致非体系航运企业所聘船员专业素质较差、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意识淡薄。大部分船员难于胜任,甚至不能按规定填写相关文书、不能及时搜集分析航海安全信息并及时改正航海图书资料,难于保证航海图书资料的持续有效,而且航海实践经验不足,现代航海设备操作规程不懂或不熟悉,应急反应缺乏演练。
8.非体系航运企业在安全方面的硬件投入不足。非体系航运企业所管船舶装备设施落后,技术状况较差。企业在安全方面的硬件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船舶“带病”运营,船舶较多存在不适航状况。如2009至2010年福建辖区非体系船舶被滞留117艘次,占滞留总数的5.38%。同时,非体系船舶普遍存在装货超载,配员不足同时存在的达89次。由于存在船舶配员、装载等方面存在缺陷,于是船东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在海事执法人员休息时间(如夜间)从事靠泊、运输作业,更进一步加大了船舶发生事故和险情的概率。
9.未能保证船长在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方面的最终决定权。船东不能给予船长在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方面的最终决定权。无法保证船长不致因正当执行其专业决定而遭到解雇和不公正的待遇。船长在船上不能发挥有效的管理和指挥作用,权力受限于船上的业务员(即老板派来的船东代表)。业务员一般是半路出家,在专业技术上无法替代船长。然而,业务员的权利普遍大于船长的权力,导致船长无法完全行使他的行政权力,导致船舶的日常保养无法得到保证。常常造成船舶不适航,船况恶化。
三、非体系航运企业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推动船东安全经营理念转变。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船东的安全教育,切实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放手将船舶委托给上规模的企业管理。同时,要建立区域船东协会,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中间体组织作用,及时向企业提供有价值信息,各县市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为企业高层提供学习机会,引导企业步入科学安全的发展轨道。
2.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岸基安全管理能力。由有关主管部门出面,举办企业高层及海务、机务等岸基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班,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素质,全面提升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船东(股东)要增强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干预日常的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经理人,同时授权给经理人来管理船舶,确保船舶的安全。要制订航运业专业管理人才引进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加强公司岸基人员的管理,提高岸基管理人员素质。当前各航运公司未能有效开展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事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对固定的海机务管理人员,建议对公司配备海机务人员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如聘用时间、履职情况的要求等。
3.强化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鼓励有条件的航运公司培养自己的船员,并给予这些船员必要保障。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企业船员队伍,以满足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船员特别是船上“四大头”上船前需要进行公司安全文化教育培训,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等,所有船员上船后还需要进行船上培训。非体系航运企业都应建立船员档案来掌握船员培训、任职资历、安全记录、健康状况等,确保为每艘船舶配备合格、持证并健康的船员。再来是对船员实行聘前综合素质考核,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安全管理责任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跟踪考核。
4.建立健全非体系航运企业安全制度,并检查运行情况。借鉴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对管理非体系船舶的公司可参照体系化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安全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并统一船舶管理要求和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和指导,督促企业加大对代管船舶的管理力度和投入,规范管理行为,促进代而不管、让代不让管和两张皮现象的消除,不断提高制度运行的质量。
安全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聘用、岸基人员和通讯的最低配备、船员和岸基人员培训、关键性操作、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法律法规执行、船岸联系、船员保障、船员和船舶档案、船舶保养计划及检查制度、管理协议的签订、船舶体系建立等14方面。公司还应配备适任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安全与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负责安全制度的执行。
5.建立非体系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联络员制度。协调辖区非体系公司,集中聘请3~5位资深的航运公司管理人员作为辖区特邀非体系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联络人员,由其与各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联络人员和海事处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联络员一道定期召开非体系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例会,交流非体系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的工作情况和经验,探索解决公司安全管理的热点、难点。
6.保障船长权利,确保船舶适航。在一定程度上,船长兼有指挥、管理、准司法、公证、等多种职能。船长在航海实践中的职能决定了船长处于十分重要的法律地位。非体系船舶应该懂得并维护船长的这种法律地位和发挥船长应有的职能。必须通过安全制度和船东的声明来削减和约束业务员在船上的权力,确保船长在船舶安全和船舶防止海洋污染方面的绝对权力。这样船长才能保证船舶完成生产任务、保障安全航行和防止海洋污染,船舶才能得到有效保养,减缓船舶的老化速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了我国非体系航运企业和船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的原因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但是,落实起来关键还是在人的因素,必须加强对企业、船、人的管理。这不单需要船东积极探索企业管理升级、规范企业和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有海事、船检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联合监管,有效推进管理制度的实施,控制隐患,消除危险,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共同促进航运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叶兴良.非体系航运企业标准化安全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海事.2009(12)
[2]《福建辖区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关键词:民用炸药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作为能够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且在极短时间内可以释放大量能量的炸药,其在爆炸的过程中由于爆炸物品的组成包括化学物品的混合物,因此可以在一定条件产生大量的气体,并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给周围的环境带来破坏。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和2006年《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都针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规定。然而,民用炸药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了多起爆炸事故的发生,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不良影响,并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民用炸药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
一、民用炸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人员配置不足
个别企业对炸药生产的安全意识淡薄,领导不重视,员工的认识水平也有限。处于成本的考虑,企业对民用炸药安全管理的人员配置有限,不能按照相关要求和行业的配置标准进行人员配备。有的企业虽然配置了安全管理人员,但是多数时间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安全检查而在“忙碌”,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却“”,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个别企业的某些生产员工的安全意识差,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就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从而就会使操作人员形成习惯性违规操作。因此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亲自到车间进行监督,重视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预防,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
(二)存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民用爆炸物品的收存和发放都必须有专人进行登记,做到帐物相符,账目清晰;存储的数量不能超过存储的容量;对专用仓库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看护,禁止不相关人员随意进入,严禁易燃、易爆物品的带入,以及吸烟和用火的禁止等方面。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于那些变质或过期失效的民用爆炸物品,要及时清理出库,并对其进行销毁。在销毁前,要提交销毁方案,进行登记,并在当地公安机关的监督下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在民用炸药的存储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问题,临时存储点的设置以及防护措施方面、相关的安全规程、管理责任制度等方面都还没有得以完善和落实。
(三)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要对民用爆炸物品进行运输必须在向公安机关进行申请并获取民用爆破物品运输许可证后,才能对符合数量和品种要求的民用爆炸物品进行运输。且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车辆必须悬挂危险物品警示牌,在安全车速下行驶;当遇到危机情况时,一定要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民用炸药运输过程中,很多运输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尽可能多拉、快跑,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
(四)非法制造并使用民用炸药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国法律规定,民用爆破物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要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方面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生产的厂房和存储的仓库在安全措施、设计和结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也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此外,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也要完善。对于不符合以上要求的企业禁止生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非法进行民用爆破物品生产的现象经常出现,他们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不仅对生产者自身构成巨大的安全威胁,对于周边的环境、居民以及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完善民用炸药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民用炸药的安全管理意识
要保证民用炸药安全,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着手,树立和增强安全管理的意识。首先,民用爆炸物的生产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要将安全意识作为第一要务,再生产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重视安全生产,居安思危,其次,要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员工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再次,加大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完善各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要制定好工作计划,注重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提升民用炸药安全生产的技术
民用炸药生产中的原料采用的都是化学物品,这些物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处理这些危险性相对较高的物品时,企业要采取相应的防火和防爆安全防护措施,提升安全防范的技术。
(三)建立危险预案
在生产民用炸药的过程中,由于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往往事故发生比较突然,如果不能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危险预案,就会导致在事故发生时引起混乱,使员工产生慌乱,不但不利于现场的处理,反而会将事故扩大。因此,企业一定要建立危险预案,制定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并加强日常演练,提升员工的自救和求救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提升安全管理意识,要坚持巡查管理,每个安全管理人员都要到现场对生产线和存储物品的仓库进行巡查监管,对于没有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生产和其他方面违规的人员要严厉处罚,并作好记录,将安全管理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内容,时刻使生产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对民用炸药的消防安全管理
加大对民用炸药的消防安全管理是确保民用炸药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在我国,民用炸药主要有两种是比较先进的,第一种乳化炸药,其中包括粉状乳化炸药;第二种是黑火药,主要用来制作烟花爆竹。以乳化炸药为例,从理论上来说,那种没有爆炸性的纯粹的乳胶体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因为水相和油相在高速旋转下会产生乳化基质,这样就会或多或少的带入微小的气泡。而这些微小气泡的进入对乳胶基质会产生敏化作用,这样就使乳化基爆炸的危险性大大提高了。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确保乳化工序的防火、防爆的消防安全管理。尽量减少由于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微小气泡被带进乳化胶体内。要经常更换和及时检查乳化设备的轴向易磨损的密封装置;在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在初乳机和精乳机的乳化器中产生微小气泡。同时,要对温度和压力等物理量做好监控,做好数据的储存记录,是做到消防灭火和安全管理中有据可查。
总之,民用炸药主要应用工、农业和能源等方面,尤其是在工业中使用的民用炸药具有较强的爆破力和危险性,因此一定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提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职责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
1.1目前消防法律法规的软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八条第二款、《浙江省消防条例》第十六条对物业小区的消防安全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相关职责的处理上都是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罚。由于对物业服务企业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处罚的弱化,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对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也有些束手无策,使消防监督人员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检查流于形式。
1.2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
消防安全服务只是物业服务的一部分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物业服务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水电、清洁、绿化等工作上。由于物业服务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业服务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物业服务企业不具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人不知道自身消防安全职责,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操作等现象十分突出。
1.3消防安全管理经费难以落实
很多物业小区的消防设施损坏,是因为维护经费无法落实而无法整改。在目前物业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下,消防安全管理经费初期来自开发商提供的一定比例的物业管理维修资金,后期由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或物业使用者收取物业管理费。开发商的维修期限期满后,维修经费在物业管理经费中提取,但由于业主和用户受传统住房消费观念的影响,往往将物业管理理解为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拒缴或拖延现象严重,物业运营几年后消防设施设备因缺少维护,形同虚设。
2解决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对策
2.1发挥物业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形成部门联合执法的合力
法律能够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制裁的威慑作用。因物业服务企业的特殊性,目前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内对单的罚款条款不适用于物业服务企业,而责令改正、处分、警告的处罚不足以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在物业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上仅仅依靠消防部门很难解决问题。物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对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对于物业消防管理差、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或造成消防事故的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或及时向有关上级部门提出降低或取消经营资质及经营资格的建议,并在物业服务合同备案时,向聘用物业服务企业的单位提出警示或依法不予备案,对违反相关规定,不移交有关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的,应当依法进行处罚。消防部门应建立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工作档案,对物业消防管理差,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或造成消防事故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时向物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降低或者取消经营资质及经营资格的建议。
2.2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行业准入制度,发展专业化的物业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业务之前,物业管理部门要联合消防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为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是否具备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消防控制室从业人员是否取得从业资格证,消防安全管理经费是否落实等。对考核不达标的。不准承接物业管理工作。通过行业准入制度,发展扶持独立经营、拥有专业人才队伍,具备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的物业管理企业,并引入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充分发挥行政监督职能,引导其合法、规范经营。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建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使物业管理人员增强消防安全观念,树立起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消防部门要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年度考核,每年向物业主管部门通报,对年度存在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物业服务企业给予扣分,对本年度存在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较多的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部门要对相关物业服务企业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从业资格。
2.3严格落实经费制度,做好物业服务企业
关键词; 水电站 建设运营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22文献标识码: A
水电站建设的周期长、工种多、交叉作业多,因此建设期间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质量、进度、合同和投资管理按计划进行,质量、合同和成本管理都是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有些管理是最易被忽视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管理
1、加强设计管理
水电站设计对于整个电站的建设至关重要,是电站建设的指针和方向,因为一切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案均源于设计图纸。因此,在设计院出具初设报告和图纸时,聘请各专业的技术人员(从建设施工角度审视设计)和有经验运行管理人员(能从运行管理角度考虑设计)担任设计监理,对初涉报告、初设图纸进行各专业细致审核。对设计可以优化的地方进行优化,有错误的地方进行整改,便于建设完成的运行管理,避免造成永久缺陷。因此,加强设计管理既可以优化设计节约投资,又可以为以后的运行管理减轻工作量和减少运营成本。
2、加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以施工方项目经理部为主进行管理,但是业主的安全管理一样不能松懈,同样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分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洪安全管理、山地自然灾害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设备材料安全管理等。建议业主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现场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如果施工方拒不整改可以要求其停工,整改完成方可开工。同时,还应与当地水文局建立合作,建立水情预报和分析,便于工程建设期间的防洪安全,减少人员和材料及机具的损失。业主还应检查施工方的施工平面布置图,防止因山地自然灾害出现的人员和材料损失。另外,业主还应加强交通和材料安全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加强建设期间设备管理
水电站的建设期间设备管理关系到水电站建成的运行管理,因此必须严格把好这一关。建设期间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质保等工作。设备管理,建议业主指派专业的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因为专业的运行人员所涉及的设备的品牌和型号较多,对设备的运行性能和工况比较熟悉,便于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过程中随时进行监控,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做好了建设期间设备管理,有利于在电站建成后减少运行管理中的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减少运营成本,有利于电站的安全运行,反之,则是事倍功半,增加运行成本。
另外,尽量减少35KV电缆的使用。目前,很多投运的电站普遍发现35kV系统电缆故障率高、绝缘监督困难。因此,建议各在建电站在规划阶段应尽量避免选用35kV电缆进出线。运行电站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商讨技改方案,对不具备技改条件的电缆应在日常运行中加强巡检,对与其他重要电缆共用通道或日常巡检困难的电缆沟、孔、井内应加装感温电缆或感烟探头,以监视35kv电缆运行情况
4、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
电站的建设最终是为了安全生产,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建设中,一定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以便更好的实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过渡。首先,在电站的建设时期,特别是机电安装、金属结构、线路和通信自动化施工前,一定要配置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现场施工管理,这样,既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又学习了施工的全过程,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为以后的设备故障处理积累了经验,一击多的,何乐而不为。其次,在电站投运前一年应将电站的运行检修人员配置完成,并送到同类电站进行系统的培训半年,主要从机、电、油、水、气、监控、保护、测量、通信自动化几方面进行专业的讲解和培训,并随运行人员进行跟班学习设备的运行原理、操作技能和常见的故障处理等,半年后,将运检人员分散到安装公司的各工种进行现场的安装和调试学习,以便于快速的熟悉设备,顺利完成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过渡。
5、完善生产准备机构的建立和加强档案的管理
在电站投运前,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准备机构,配置相应专业的运行管理人员,一是对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二是准备和报送省电力公司的各类资料。
在电站建设投运前,成立相应的生产准备机构,配备高水平的专业运行管理,从运行管理的角度进行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条件还可优化设计,避免因设计不合理给运行管理造成的永久缺陷。同时还可以对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在电站建设投运前,成立了相应的生产准备机构,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在电站建设中应加强各类图纸资料的分类和归档。在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做好设计图纸、设计报告、各类合同、各种文件(含发文和收文)、工作联系单等资料按照类别和时间进行分门别类,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快速找到。
档案管理在电站投运前,就是要准备相应投运资料。因为省电力公司为确保电网安全,需要对接入电站的线路和电网进行潮流计算,需要接入电站的发电机、主变压器、开关柜、线路等相关设备的各种参数(有的是投运前一年报送、有的是投运半年前报送、有的是投运前三个月报送、有的是投运前一个月报送等),以便于进行计算值准确可靠。因此,这类资料通常是专业运行管理人员最为熟悉,所以,这类资料由专业运行管理人员进行收集和报送最为合适。为确保电站顺利投运,这些资料必须按照省电力公司给出的资料报送清单提前报送完成,否则,将影响电站投运。
二、运营管理
水电站建设完成后进行运行管理,就是强化水电站安全、人员及设备设施、营销管理,实现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可靠运行和经济运行。具体应加强一下几方面的管理:
1、强化安全管理
水电站建设完成后,投入运营管理,安全生产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强化安全管理,主要是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安全意识管理首先应加强生产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培训,并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规程和安全事故案列的学习和考试,让生产人员对电力生产安全规程和违反安全规程将要酿成的后果熟记于心,防止因安全知识不足导致的事故发生。其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和处理。加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首先建立设备设施安全台帐,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分析,发现异常,立即进行检修处理,其次严格执行验收制度,确保设备设施检修效果和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中,对山地自然灾害的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强。针对山区的水电站,有一定要建立自然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塌陷等灾害)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目前很多水电企业有很多应急预案,例如防洪、消防、黑启动等预案,但应对山地自然灾害的预案并不多见。由于大部分水电站都处在山区,因此应对山地体自然灾害的预案的编制和建设迫在眉睫,不能再可有可无了,否则,灾害发生造成损失后,悔之晚矣。
2、强化人员培训管理
电站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员工的素质是第一位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更新及发展,对电力行业工作的员工要求更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才能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和操作,同时也是为企业的壮大发展储备高质量的有生力量,所以员工培训、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管理项目。为此,电站做出“请进来”、“走出去”、“师带徒”“点带面”“专业互学兼容”的员工培训方案。
2-1、“请进来”:
2-1-1、技术培训:对电力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电站的技术难题的技术改造等问题,聘请业内专家到电站现场排疑、解难、更新知识,以开阔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视野为目的。
2-1-2、企业文化学习:以邀请四川远通或北京大地远通集团的人力资源部的专家到电站加强员工企业文化的培训,学习远通的创业史、和以后远通发展的方向,让员工牢守员工准则,觉得参与远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件很光荣和愉快的事。
2-2、“走出去”:
(1)根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送员工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学会论坛、培训班等进行学习培训,以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的行业认可的各种资质证件,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知识。
(2)派送专业技术人员到个相关厂家学习,掌握电站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要求,熟悉设备的保养、维护方法,更新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新型设备的情况,为设备的更新换代掌握第一手资料。
(3)根据电站的实际生产情况,逐步安排员工到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员工视野,学习其它企业的先进经验。
2-3、“师带徒”:
充分利用本站资源,让技术全面的员工对新招聘的员工及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员工实行一对一的“拜师学艺”制度,使老员工的工作技能、管理制度的执行、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运行工作流程等方方面面实行传帮带,使新员工能在较短时间成为熟练工,同时也融洽了员工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在很多电站实行以来,效果非常好。
2-4、“点带面”:
(1)通过派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回来后,由他们当老师在实地来培训全体员工,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贯通,资金投入低、培训范围大、员工知识面普及效率高。
(2)通过每月定期的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出现的事故、故障原因,解决方法,使员工提高事故判断力及处理能力。
2-5、“专业互学兼容”: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必须要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要有学习管理知识的意识,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到一专多能,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努力学习其它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专业提高以外的技术进一步延伸,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同时在电站的生产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能调取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就会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能充分提高员工素质。
2-6、培训管理:
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到有专人管理、有专用资金、专人监督培训质量,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3、加强营销管理
电力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即电力产品不能储存,生产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因此,营销工作尤其重要。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实际利润,通过教育全员职工,树立起全员营销的意识。积极开展感情营销、技术营销和政策营销的多维立体营销。但是,由于目前四川电网每年投运的电站日益增多,装机越来越大,在加之目前经济形式不乐观,用电负荷减少,电力营销的形式越来越严峻,因此,各电站应加强电力营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以保证电站在用电负荷不景气的形式下,多发电,少弃水,为公司增加收益。
三、措施
由于很多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在建和投运的电站日益增多,加强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势在必行,为确保建设和运营高效优质进行,本人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建设电站和运行电站的交流。
加强运行电站和建设电站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在建电站的建设和日后的运营管理。
首先,加强运行电站和建设电站之间的交流,运行电站将目前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和常见缺陷提出,可以为在建电站提供参考,尽量优化设计和规避上述易出现问题,减少建设投资和日后的运营成本。
其次,加强运行电站和建设电站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在建电站日后的运营管理。在交流中,运行电站可将自身的管理经验和成果与在建电站进行分享,为在建电站提供运行管理的框架和方向,为电站顺利的由建设向运行过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2、建议成立自己的检修公司
由于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在建和投运的电站日益增多,运行电站的检修任务越来越繁重,目前是小修各电站自行检修,A修都是外委完成。建议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自己的检修公司,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添置相关的检修设备和试验设备,在非检修时,各专业技术人员分散到个投运电站搞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及承担抢修任务,在检修时,集中在一起对投运电站逐个进行检修,这样既可以降低检修成本,又提高了自身专业人员的检修水平。
3、营地选址探索
关键词:铁路客运安全监管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我国旅客首选的出行方式为铁路,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铁路客运规模将逐年增加,并有国际化发展趋势。旅客运输过程中如有事故发生,将导致人员伤亡、运输设备破坏等严重后果,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必定会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带来负面影响。2013年我国铁路行业实行政企分开后,加强铁路监管局对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质量的监管,对维护广大旅客的利益和安全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一、铁路企业客运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2013年以来,国家铁路局设立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负责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对一个地区铁路监管局管辖内的铁路局客运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到以下客运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管理现状。在客运安全管理方面,各铁路局始终把确保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有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能够从安全管理、监控、考核三个方面抓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各铁路局都能根据自身旅客运输特点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各站段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客运安全方面实施细则;有的铁路局以加强现场控制为重点,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并构建三级安全检查监督体系;有的铁路局构建安全考核机制,整理专门的安全风险管控考评领导小组,设立考评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局的安全考评工作。
2.存在问题。经过对三个铁路局调研,各铁路局在保证客运安全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和详细的规定,如安全风险研判及控制办法、设备设施管理办法、安全监管考核办法、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办法、应急保障等,同时进行了实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缺乏统一的铁路客运安全标准。虽然三个铁路局都有客运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的措施和详细的规定,但是每个铁路局的规定都只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比较全面,有的比较好的管理辦法只在一个铁路局内推行,使得在同一个地方铁路监管局内客运安全管理出现“各有所长”的局面。同时,在同一铁路局的各个站的管理规范又有不同,这样会使得各个站段在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时不能全面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或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可能漏掉部分安全管理的关键风险点。
2.2部分安全责任不明确。铁路旅客运输涉及人员较多,旅客素质参差不齐,不同工作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不明确,不易监管。这导致很多铁路职工认为安全方面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或者即使疏忽了但没有发生意外就无人追究,因此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做到尽职尽责。
2.3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的实施至今仍然存在漏洞,管理仅看做在外力控制下的一种简单的劳动。面对这样缺乏道德高度和人文视野的安全管理,管理领导层担忧发生铁路安全事故,而职工又无法调动起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部分职工抱着应付的态度。由于局限的管理方式,铁路安全管理缺乏双向信息交流,大多仅是服从上级部署,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则少有,因而无法及时评估管理措施在现场的效果。
二、加强铁路客运安全质量监管的建议
铁路客运安全质量监管工作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标准并实际推广是首要考虑的内容。要确保各项规章的执行、各项工作的落实,监督评估机制是其重要的保证。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可以使客运安全质量监管工作运行的更加“安全、平稳、有效”。
1.制定统一标准,助力监管局客运安全监督检查。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安全基础制度多达120余个文件,如此庞大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必然产生相互交叉、重复,甚至相互抵触和不实用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技术规章也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以电文代替技术规章的临时性措施办法过多,专业规章繁杂、相互抵触、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结合部的规章制度比较薄弱等。建议监管局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法律法规围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和落实、铁路设备质量等方面编制统一的检查标准,制定客运安全检查工作具体事项及标准;同时也对铁路运输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等在确保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方面提出要求并提供指导。还可定期在所辖铁路局中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和评比活动。
2.重视客运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和监察技能培训。建议铁路监管局运输监察处建设成立客运安全专家库,对旅客运输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事故调查,并要求各铁路局推进标准化安监室建设工作,正确履行职责,规范检查行为,强化安全监督。同时,建议监管局详细规定客运安全监察员的工作职责和应具有的能力及专业知识。通过讲座、测试、去其他监管局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检查员的专业技能和监察技能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例如,每年开展客运安全监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及表彰活动。
3.丰富客运安全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可以采用现场检查、暗查、抽查、铁路局自查等方式并使其常态化。建议各铁路局建立安全质量自查制度,每月自查一次,并向铁路监督局提交自查报告;铁路监管局建立安全质量巡查制度,每季度检查一次,春运、黄金周等客运高峰期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组织对重点单位开展安全质量抽查,抽查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铁路监管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存在问题较多、安全质量薄弱的单位加大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采用听取工作汇报、查阅书面资料、召开基层员工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适当提高安全质量自查、巡查、抽查的频次。
4.完善客运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制度。建议完善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和手段,在内部网上即时相关检查及整改结果,使检查信息公开、透明,充分发挥检查信息的价值,激励各铁路局互相学习、良性竞争。地区铁路监管局运输监察处负责收集、分析本地区客运安全质量工作情况简报,简报内容应当包括客运安全质量监督组织与开展的基本情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和建议以及整改落实情况等内容,并向安全质量领导小组汇报,每季度以简报的形式在本地区进行通报;各铁路局在遵守信息保密等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提高安全质量管理的水平。
5.加强客运安全监管文化建设。铁路客运安全的技术保障只能实现最低层次的基本安全,要实现最高层次的长效安全则需要唤起人们安全的本能意识。尤其是铁路客运运营时期,作业人员基本上是一岗一人,对新技术、新要求的学习和考试培训抱着应付的态度。因此,建议加强监督各铁路局客运监管的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主动进行自我监督学习和对他人的监督,明确安全责任,严格自我工作要求,主动把安全作为工作的目标和宗旨。
此外,公民的安全监督意识也有待提高。建议监管局加强对民众客运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如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蕊,蒋武新,仲夏夜.提高铁路客运安全的几点思考[J].科学论坛.2009(10).
[2]陈卓.试论民航空管系统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之路[J].科学时代.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