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育儿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朋友,仔细听,安全常识有本经,
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教师才放心。
过马路,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
车辆靠近早避身,举手行礼表深情。
拐弯处,莫急跑,以防对方来撞倒,
夜晚走路更细心,不碰墙壁不碰钉。
风扬尘,护眼睛,尘埃进入需冷静,
轻柔慢擦手洗净,情景严重找医生。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
一旦下肚有麻烦,快找医生莫拖延。
饥饿时,嘴莫谗,吃饭之前洗手脸,
细嚼慢咽成习惯,这样身体才康健。
吃零食,坏习惯,不分场合和时间,
三心二意分精力,别人觉得也厌恶。
照明电,不要玩,千万不能摸电线,
电线处处有危险,用电常识记心间。
电视剧,动画片,躺下床铺就不看,
迷迷糊糊睡着了,当心电视被烧烂。
遇火灾119,火警电话记心头,
速离险境求援助,生命安全是最关键。
家来人,不认识,接待不可太随便,
哄你出门找爹妈,他就趁机来做案。
遇车辆,莫阻拦,爬车拦车不安全,
出了事故伤了人,轻留疤痕重丢命。
闪电亮,雷声鸣,自然现象不虚惊,
高墙大树不靠近,导体抛开地下蹲。
下雨天,路泥泞,团结互助讲礼貌,
大小相帮讲真情,平平安安把家还。
吃瓜果,先洗净,蚊叮蝇爬传染病,
病从口入是古训,讲究卫生不生病。
玩游戏,远金属,无意也会伤人身,
理由再多不管用,终归还是不安宁。
莫喝酒,莫吸烟,吸烟喝酒神志乱,
乱了神志把法犯,英俊少年不体面。
炎热天,汗淋淋,莫用凉水冲洗身,
关键词: 卢梭 《爱弥儿》 儿童教育思想
《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撰写的一本教育专著。作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爱弥儿》批判了当时教育中强迫灌输道德和知识之危害性,开启了自然教育的新时代。在《爱弥儿》中,卢梭对儿童教育有着较为深入的论述,其自然教育的思想更是体现于儿童教育之中。其中有关儿童教育思想的论述至今对我们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儿童教育的目的观:回归自然的教育
卢梭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在自然秩序中,人人都是生而平等的。而教育,从生活开始,从生命出发,在自然初懵状态下,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教育。“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①
教育,需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卢梭主张让儿童遵循自然之路前进,家长和教师的爱护和干预反而会阻碍孩子成长的进程。“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这是自然的法则。你为什么要违背它呢?由于你想改变这个法则,结果是毁了孩子,阻碍了它对孩子的关心照料取得成效,这一点,你难道还不明白吗?”②卢梭认为,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符合自然性的,因此,必须在正确的时间教给儿童正确的知识,提早学习或延后学习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你为什么硬要他牺牲适合于他今天学习的东西,而去学习他未必能够长成到那样大的年龄的人才适合学习的东西呢?……就我所知,要提早学习是不可能的”。③“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③
卢梭之所以主张顺从儿童天性的消极教育,主要是因为他培养的“自然人”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这一人性学说基础上。“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④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有天赋的良心。卢梭把良心看成是天赋的趋善避恶的道德本能,是优良道德的先天原则。他认为若仅仅以理性来作为道德的基础,常会使人在自爱和爱人相矛盾的时候徘徊不定,若有了良心的指导,就会很快做出决定了。[1]可以说,卢梭关于人性的学说构成了他儿童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二、儿童教育的师生观: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的条件和职责
卢梭认为,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当教师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拥有高尚的灵魂和美好的德性。卢梭将教师称为导师,“问题不在于他要拿什么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他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的准绳,他的责任是促使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⑤
教师不能是医生、哲学家和僧侣,因为卢梭认为,这些人会改变人之天性,“使人自甘堕落,忘记了应该怎样死去”。⑥
(二)师生关系
1.教师不应该使用权威,让孩子屈服。
“当你试图说服你的学生相信他们有服从的义务时,你在你所谓的说服当中就已经是掺杂了暴力和威胁的,或者是更糟糕的是还是掺杂了阿谀和许诺。”教师使用权威使孩子屈服的后果只能是使孩子越来越害怕和逃避老师,不再和老师有信任和朋友的关系,甚至为了逃避老师的惩罚而采取奸诈、说谎和虚伪的行为。卢梭主张,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去对待学生,不能对他采取命令的方式。“要使他了解,使他的行动受到拘束的,是他的体力而不是别人的权威。”⑦“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在经验中得到教训。”⑧
2.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
卢梭明确指出,只有充分了解儿童,才能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⑨究竟怎样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呢?紧接着卢梭提出了了解儿童的一个重要原则,即让儿童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他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⑩
3.教师需要获得学生的信任。
卢梭认为,儿童的第一个情感是“爱他自己”,从这一情感产生出的第二个情感是“爱同他亲近的人”,因为,儿童对人的认识“完全是根据那个人给予他的帮助和关心”。{11}所以,卢梭特别强调教师与儿童的密切交往,以赢得儿童的信任,“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个儿童,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12}
4.教师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当你的学生一看出你对他的爱护照料价值的时候,只要你自己不说有多大的价值,他是会感觉到它有多大的价值的,从而使你在他的心中享有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威信”。{13}要把学生造就成“既能行动又能思想的人”,就必须“用情感使他的理性臻于完善”。
三、儿童教育的教学观:兴趣和方法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
卢梭在爱弥儿的儿童时期(2―12岁),主要进行的是体育教育,目的是为了训练身体的感官。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方面虽有提及,但内容鲜少。
1.德育。
(1)抑制愤怒、固执等不良情绪;
(2)嫉妒和黑暗的恐惧,使之不做坏事,学会宽容和忍耐。
2.智育。
教授营养学、几何等科目。
3.体育。
感官训练。不止锻炼体力,还要锻炼一切指挥体力的感官。
4.美育。
教授美术、音乐等科目。
(二)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法。
卢梭主张“做中学”的思想,爱弥儿的许多知识和概念都是从劳动和实践中获得的。卢梭认为,只有亲身经历的知识,才能为人所充分地接受和理解。“孩子在乡间生活,就可以获得一些田间劳动的概念;只要他有观察的能力和空闲的时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14}卢梭试图让爱弥儿通过种植蚕豆这项劳动,自然地产生财产这一观念。{15}
2.因材施教(因性施教)。
卢梭认为:儿童不但与成人有区别,儿童本身也因年龄阶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人们应该注意儿童天性在个体间也是有差别的。因此,他主张要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征。“要知道哪一种培养道德的方法最适合于他,就必须对他特有的天资有充分的了解。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16}卢梭还认为,如果如果我们能够按照儿童的天性、个性特点去施教,就可以培养出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健康,道德完善,有良好修养,具有新价值新信念的人。
因性施教是卢梭因材施教的另一个方面的体现,卢梭认为,男女虽然都具有人类的特性,但是两性之间毕竟有所不同,他主张要尊重两性之间的差异,根据性别实施不同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男女健康的成长。他以第五卷为例,专门论述了苏菲的女子教育。
3.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卢梭主张将体育和智力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身体健康,智力才会得到发展。“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不断地锻炼他的身体,使他健壮起来,以便他长得既聪慧又有理性,能干活,能办事,能跑,能叫,能不停地活动,能凭他的精力做人,能凭他的理性做人”。{17}
4.激发学习欲望,增进学习快乐。
卢梭认为,如果勉强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就好比给孩子施加了一项刑罚。但是,如果你能够用学习去增进他的快乐,那么他就会立即喜欢上学习。卢梭在《爱弥儿》中举了个例子:爱弥儿接到父亲或母亲的请柬,邀请爱弥儿去划船或游玩,可是爱弥儿不认识字,又找不到可以将请柬念给他听的人,久之,爱弥儿因为不认识字而错过了游玩的时间,在这种现实利益的驱动下,爱弥儿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识字的欲望,即使老师不要求,他也会自觉地读书和识字且不产生厌恶的情绪。
四、启示
卢梭的儿童教育观中包含着自然教育的思想,他主张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在快乐和实践中学习。这些思想在当时虽然遭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反对,但是恰恰适应历史的潮流,推动社会的发展,更是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而,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有不少学校将生源和升学作为办法目标。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玩的权利,学生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能被逼迫着去学习。这种无视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兴趣及爱好,不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做法,正是“不把儿童当儿童看”的典型表现。有些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上溺爱,有求必应,造成了孩子长大以后自理能力差、道德败坏,这些都是不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规律、不顺应儿童的天性、不了解和尊重儿童的表现。
对于现实中儿童教育的不少问题,卢梭在《爱弥儿》中都给予了回答,其中不少教育儿童的做法至今仍值得人们去借鉴。因此,对《爱弥儿》中儿童教育观的研究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课题。
注释:
①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78:13-14.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78:23,235,91,88,31,3693,94,97.
⑩{11}{12}{13}{14}{15}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78:97,290,35,235,104,106.
{16}{17}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78:97,138.
关键词:初中 教学管理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05-01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对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初中教育也不例外。初中教育管理涉及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物质资源、校园文化、学校品牌(或信誉)等各方面,本文主要谈以教学为中心的初中教育管理。当前对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的探讨,显得纷繁凌乱,各为一家,但教育管理的旨归,最终应该指向为了教育而管理,追求“管理的教育之道”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一、学校统筹安排,建章立制
国家、地区都会阶段性地修订现行法规、制度,以适应时展、社会进步,学校也如此。建章立制的目的,是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法可依,实现以制度为准绳的管理。制度的建设,要贯彻国家制度、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建章立制要积极、稳妥,要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经过科学论证、充分协调、民主决策等必要程序,确保制度内容的合法性和程序的规范化,避免闭门造车,想当然地制定不科学、操作性不强的制度。制度的建立,应立足学校工作需要,结合师生发展特征,完善已有制度、制定新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三者并举,进一步完善适应学校办学需要的内部管理体系,推动制度建设的规范化、人性化、长效化。制度还应体现各部门、各管理领域间的协调关系,在教学、德育、安全、后勤、物资、校园文化等方面,分出主导和辅助功能,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各级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最终使学校在良好的制度规范和运行环境中,培育具有综合素质、懂规范、有制度意识的学生,这对他们进一步学习和走入社会、成为国家建设者,具有深远影响。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多维管理模式
学校进行教育管理时也应顾及人的个体差异,差异既包括管理者、教师,也包括学生和家长。因此,建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负责制,交叉、互补地实现教育管理监督和有效执行,姑且将之称为“多维管理”模式:可由学校教学主管、教研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管理链条,最终落实在年级,实现年级负责;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包括团委、学生会、学管会等)、家长组成,实行学生评教制和家长反馈、监督制。围绕教学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推行,需要每个人及时参与,这在网络时代得到了可以实现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当然,个体间是有差异的,领导、教师有各自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学生有兴趣、爱好、专长和性情、心理素质。在教育管理中,应遵循个体差异,尊重人格,推行制度管理。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理解、关系和谐。
三、管理团队分工明确,体现信任
中学教育管理不仅有制度,还要发挥民主,体现信任。首先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分工,权责明晰。校领导要充分信任每一个管理人员,使他们以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投身教学管理。可操作的教育管理,需要与规章制度一致,一来使教育管理成员能有据可依,严格负责;二来规章制度也是进行自我约束的准绳。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宏观教学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还应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态势,及时了解,充分调查,掌握实际,争取有效解决,落实好细节工作。分工与信任,既反映教学管理的内在关系,也反映管理团队参与教学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初中的教学教育管理工作既规范化,又不断破解随着时代、社会等不断变化出现的难题,实现新常态,在稳定的管理中实现学校发展。
四、管理者应建立和谐的管理氛围
学校教育管理需依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他们的行为和人格起着引导与表率作用,不仅学校各级领导应如此,广大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巨大的。校领导与教师首先是共同作为学校主体管理者。这个群体内部的关系不是直观的、简单的决策与执行关系,而应该是作为共同主体、管理者之间团结协作、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现和维系,还需加强信息沟通。信息有学校层面的制度、具体管理的信息等,有看似与教学无关,实则对教学影响巨大的生活、心理、情绪等方面的信息,用心才能得到交流,避免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作为管理者,需是有心人。
五、创造良性竞争的环境
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既是企业所需的,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必需的。良性教学管理氛围,是学校维持稳定、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实现优者重用,人尽其才,发挥优者的标杆典范作用。对后进教师,学校采取各种手段,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使每个教师都能实现自主建构,自我发展。
当然,教育教学管理是综合的、复杂的,更是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是紧密结合、不可或缺的,但是,再好的条条框框,都不可能与问题一一对应,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人员需要有过人的胆识、魄力、预判能力,以人为本,灵活应变,才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幼儿;挫折教育;途径与方法;榜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82-01
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独自去面对,让其经受磨炼,摆脱困境,超越障碍,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意义
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幼儿面对难题或遭遇失败时,家长或教师大多是急急忙忙地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形成学习上的依赖性。因此,家长或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因此,我们必须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存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做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轻易地放弃努力或放弃生命。且大量事实证明,少年儿童的挫折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实例分析幼儿遇到挫折的反应;
1、焦虑。焦虑是幼儿预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是孩子处于挫折时最普遍的心理反应。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烦躁不安。
2、冷漠。有些孩子在受挫折后,并不表现出自己的愤怒情绪,而是压抑自己,以极为冷漠的态度对待挫折,这种挫折反应形式称为冷漠。冷漠是表面上漠不关心,实际上并不是不在乎不在意这件事。
3、攻击。攻击是孩子遭受挫折后所采取的一种激烈的行为方式。攻击行为又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直接攻击是指当孩子受到挫折后,所引起的愤怒情绪,从而对对方发起直接攻击行为。
4、耍赖。耍赖是孩子在遇到挫折后不承认结果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受挫后的表现方式。此时他遇到了挫折,他输不起,只能赢不能输。不敢面对事实。
5、逃避。逃避指孩子在受到挫折后,不敢面对现实,拖延时间,陷入一种幻想之中,在想象中寻求满足。
在不同的挫折情境下的反应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大人应该从孩子受挫后的反应中及时去感知孩子的挫折以及原因,而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疏导,让孩子顺利地走出挫折。
三、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1、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途径
1、利用现实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自然情境因为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使孩子充分地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挫折的思考和把握会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掌握。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单独居住在自己的房间,自己活动、锻炼生存能力,学习走路时,很少由父母牵着手走,走不好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成人一般不去拉、扶和安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要分担家务,父母便要求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他们便进一步地独立和成熟起来。
2、主动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进行教育。主动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教育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在这方面,日本进行了大量尝试。平时,日本学校常有目的地组织障碍性活动,如经常让学生赤脚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冬天让学生穿着单衣在雪地里锻炼等。日本有关方面还建立森林之家、自然教室,实行“山村留学制度”等,定期让孩子们到艰苦的地方生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方法
1、直面现实——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家长应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情境,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地克服困难,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
关键词:个性培养 自由 独立 民主
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
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
一、对比一下,美国幼儿园孩子们的用食环境十分宽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座位,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孩子们很愿意告诉大家他吃的是什么,也很喜欢讨论饭桌之外的话题,如《忍者神龟》或是同爸爸妈妈上哪儿玩了,等等。老师也同小朋友坐在一起边聊边吃,只是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如将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酷切小,剥水果皮等,颇有成年人工作午餐的气氛。孩子们吃饭十分愉快,吃不完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催促。
而在中国老师们忙个不停,为每个孩子盛饭菜,并注意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说话。然而让幼儿专心吃饭还是让老师大为伤神。在观察中,仍有些幼儿不吃饭或是吃了半天了也没有吃几口。有些保育员为了让幼儿把饭菜都吃完,就给幼儿塞饭,往往没等幼儿咽下便一口接一口地喂,幼儿的嘴鼓鼓的,嚼也嚼不动,有的甚至出现呕吐现象。是美国的饭菜香吗?中国幼儿园食堂的精美饭食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幼儿食物十分简单。宽松的进食环境使美国幼儿吃得更愉快。然而这又与我国传统和幼儿园中的“吃饭说话易呛食,不利于专心吃饭”的告诫大相径庭。中国幼儿的咽食能力、呼吸能力比美国幼儿差吗?在观察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有老师的督促,幼儿之间仍进行着悄悄话,“吃完了,我去看《小蝌蚪找妈妈》。”“那我跟你一起去看好吗?”发生呛食的幼儿很少。在家庭中幼儿也不免与父母在饭桌上谈话。种种迹象表明幼儿说话与吃饭不专心呛食没有密切的关联。而幼儿在吃饭不许说话的要求下引起的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厌食、畏食、食欲不振却值得我们关注。
二、教师是否因此而对幼儿的吃饭放任不管呢?在进食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也是不利的。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保证群体生活有序进行,就必须对不同个体进行约束。
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吃(即使是边吃边聊)才不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十分有利。纪律有内部纪律与外部纪律之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是对外部纪律强调有余,特别是对纪律的权威性强调有余,而对内部纪律重视不足。
外部纪律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脆弱的、不可持久发挥作用的。只有被幼儿主动、自觉、自愿接受的纪律,才会在需要纪律时发挥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幼儿的心理尚不成熟,自律源于外部纪律的内化。整个幼儿阶段,接受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纪律,并将之转化为幼儿的自律,从而帮助幼儿通过自律使自己充分享有个性发展的自由。如果外部纪律不是幼儿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就无法内化为幼儿的自律,幼儿的服从只是暂时的,幼儿无法享受到自由,无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食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食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拉拉她的小辫子,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教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明白,纪律不是用来管儿童的,而是帮助幼儿主动自由活动的。
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在膳食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座位,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教师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如“快吃”、“保持桌面干净”等。教师与幼儿边吃边聊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幼儿园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家庭不能截然不同。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
三、讨论、聊天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交谈,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彦色,了解吃饭的礼节。有些话题虽然也与吃饭无关,如有的小朋友告诉自己的伙伴前天爸爸带他到游乐园玩了,那里有好多好玩的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依然听得很仔细。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丰富了自已的知识经验。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识字教学 趣味识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在最开始做好计划,以后的行动才会更为顺利。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工作,对孩子未来的一生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在幼儿时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孩子将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在幼儿时期,注重幼儿的情感道德,有利于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人;同样,在幼儿期,重视孩子的文化基础,不仅能为孩子将来学习文化知识打下基础,还能利于培养孩子的文学素质。在众多幼儿知识中,识字在孩子接下来的学习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幼儿阶段,要重视幼儿识字教育的工作。
一、调动兴趣和积极性,由浅入深
幼儿识字,可以说是毫无基础可言。也正是因此,在幼儿识字教育的这一过程中,需要幼师十足的耐心以及别开生面的趣味教育,以此为基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地进行阶梯性教学。
教育孩子,我们必须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提高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识字积极性。在教学中,把识字的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幼儿对识字的兴趣。如问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多少岁呢?”答:“三岁。”“四岁。”……问:“那小朋友们知道‘三’和‘四’怎么写吗?”如果孩子没有说话或是回答的声音不大,不够肯定。那么,老师便可以把“三”和“四”等汉字大大地写在白板上。指着白板上的“三”说:“陈玉夕小朋友今年三岁了。”“刘倩小朋友今年也三岁了!”“那边一共有三个小宝贝。”等。在不断的举例子过程中,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以及对汉字“三”的概念。在兴趣在带领之下,我们还需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我们可以举起手中的汉字单词卡问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字,并请小朋友们到白板上把汉字写下来。和孩子们一起评选写得最好的字,给每个有表现的同学适当的小红花奖励。在奖励的激励下,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当然大有提高。在幼儿识字的教学中,认识字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幼儿期便要给孩子们树立识字是快乐的形象,让幼儿们从要识字向想识字转变。
其次,在识字中,我们还需要实现由易到难的转变。一直学习简单的字,对孩子来说,并不具备挑战性。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字词的词意的深浅变化。
二、通过图像图形强化“字”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汉字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而在众多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中,汉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商朝的甲骨文到秦朝的小篆;从隶书到草书,再到行书、楷书。文字在最初的最初,是以象形结合的方式表示的。汉字发展到现在,一些经典的文字仍然能找出其图形源头。这些文字形象而生动有趣。因此,在文字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尝试用图像的方式,通过这些图像文字演变成现在我们所书写文字,这样既易于理解,又生动形象。
我们在给幼儿讲解“日”字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讲讲“日”字的来历。正如我们都知道得,“日”指的是太阳。并且,“日”是象形字体,特别好记,特别好写。我们可以先在白板上画上一个大些的圆圈,这是天空,再在圆圈中画上一个小小的圆,代表太阳。此时,我并不赞成老师把自己所画的内容,表示的什么字直接告诉学生。
我们可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图形表示的是什么吗?”学生:“是花。”“是窗子上的花。”……老师:“同学们再猜猜,给点小提示哦。这是一个汉字。”在状态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往窗外看,看看天上,看看太阳,让他们自己观察。问问孩子们:“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此时,我们可以告诉同学们:“如果大圆表示的是天空,小圆表示的是太阳。那么我们所画是有没有和‘日’字很像呢?”……
如果教室里有多媒体,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汉字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到汉字的演变,逐渐成为汉字。此时,我们并不需要急于把每个汉字传授下去,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对这件事物的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在简单、好写、易记的情况下创造新的文字。当然,我们也需要告诉孩子们,为什么我们创造的文字不能通用的原因。我们确实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引导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
三、适当对字进行拓展,延伸
汉字是由不同的偏旁不同的部首组成的。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我们总会碰到很多汉字,似是而非,不少汉字的读音都只会那么一边。这也总会让人陷入念字只念一半的误区。我们在教育幼儿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由同一个部首组成的其他汉字。
关键词:儿童;小学儿童;需要;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073-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明确提出,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国2012年2月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合格小学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学生为本”、“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那么,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落实这样的理念,如何才能为每一位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初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必须回答的问题。
本文认为,对小学儿童①需要的认识与理解,是能否实现为每位小学生提供适合之教育的关键。小学教育一定要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需要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关注需要,就是关注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关注儿童的需要,就是要关心儿童的需要,注重儿童的需要,就是要研究儿童的需要(包括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引导等),实质是关注儿童的生命健康成长。
一、为什么要关注儿童需要
1. 如何理解需要
何谓需要?可以说,“需要”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用法,也很混乱。凯特琳・勒德雷尔主编的《人的需要》一书指出,对需要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大流派。一种流派认为,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的,即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以下定义为特征的,如,“需要可以被抽象地理解为人们在某一社会中为了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可能而要予以满足的要求”,“它是某种必要条件,是至少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满足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需要的主体作为人的存在而起作用”;另一种流派认为,需要的历史特征和主观特征是决定性的,它是以非定义为特征的,如,“需要因社会而异,因此不可能预先确定需要,也不可能谈论什么普遍的需要。” [1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也对需要概念进行了解释,一是把需要当作驱动力,二是把需要当作目标。对于前者,书中指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顺从。对于后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每一个人都要么实现,要么应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2 ]。
上述可见,对需要的解释分别从主观与客观,或从社会学与生物学的角度,构成了两种貌似相互排斥的需要观。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从人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环境因素两个维度探讨和描述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作为人的目的与生活目的的展开” [3 ],既是个体生命内在规定性的显现,又是个体生命在生成过程中要适应生存的环境的反映,是遗传与环境“共同运作”的产物。正如奥托・克兰伯格所言:“人的所有活动(包括需要)百分之百源于环境,百分之百源于(生物)遗传。这意味着确实存在着有机体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维持肉体组织的健康和生存。但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在有机体的需要的表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1 ]。
在理解需要时,还要明晰需要与本能、欲望的关系。本能是人生存的原动力和先天的能力,需要是本能的有条件的显现,欲望是基于需要却超出需要之上的想要。不能将需要混同于本能、欲望或想要。
2. 需要与个体生命成长
有关“人的需要”的研究,我们熟悉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又对此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15年之后,他又修改了此书,根据遗传科学取得的巨大进展――基因的巨大决定作用,对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的宗旨有了相当大的改变,提出的一个假设是:“从某种意义说,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观察的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 [4 ]可见,人的基本需要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人的基本需要似本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遗传决定的。
需要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动力、原理。埃莉奥诺拉・马西尼曾指出:“需要是以人的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因素为基础的,在这样的意义上需要是原理:它们是人的发展借以展开的路线。”英国学者迈・凯梅・普林格尔在《儿童的需要》一书的开篇写道:“只有满足儿童在物质、情感、社会意识及智力发育方面的需要,才能使他们尽情享受生活、充分挖掘潜力、成长为积极参与社会、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人。” [5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意识生活的所有方面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影响不可低估,童年时期压抑和情感自我保护的过程连接了生活中的生物、情感和认知等各个方面,建立了无意识的动机结构,这些结构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以隐秘的方式影响个人的日常活动和思维过程 [2 ]。可见,一个人的需要在他的儿童时期满足与否,直接影响他的生命成长状态与生命质量。
3. 教育与个体生命的需要
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育。这不仅因为需要的产生是复杂的――人内在规定性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各种需要本身具有显性与隐性、优势与弱势之别,随着它自身的满足与否而不断变化;而且由于人对自身生命活动复杂性认识的有限性、人对其生存环境复杂性的把握与选择的有限性及对两者相互关系的认识与利用的有限性,人对自身需要状况并不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即便是意识到了,如何能得到恰当的满足,也并非能非常清楚。因此,个体生命对自身需要的认识、理解满足程度,都离不开教育的帮助。
个体生命的成长具有多种可能性,成长为哪一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自身与环境契合或环境激活了他生命内在的什么样的需要,以及这种需要满足与否、满足程度如何。人的什么样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的制约。教育是影响人之需要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可以激活、引导、满足人的某些需要。
从阿德勒所提出的个体生存无可回避的3个基本问题看,也离不开教育的帮助。这3个基本问题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与职业的关系、与异性的关系。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一个具体体现为如何赢得朋友和与人相处,其中包含着对友谊、信任和忠诚等抽象观念的理解;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是个人的职业问题,涉及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而非单纯的个体单方面的问题;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同样不是个人的,而是要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的逻辑一致。这3个问题在儿童早期就开始出现,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需要,如何才能处理好这3个关系,并非自然而然地能获得与实现,而是需要教育的帮助。
二、儿童的需要有哪些
儿童的需要有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迈・凯梅・普林格尔所著《儿童的需要》一书将儿童的需要分为4类:对于爱及安全感的需要,对于新体验的需要,对于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对于责任感的需要。并指出儿童的发展需要,同人类的所有需要一样,都有着内在联系,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其关系既微妙又复杂 [5 ]。在此书中,作者研究的重点是婴幼儿时期,来自家庭、父母对儿童需要满足与否的状况。在此,结合小学教育中的现象和小学儿童的特点,着重强调小学儿童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 被关注的需要
无论是在学校教育现场,还是在家庭生活情境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儿童有强烈的被关注的需要。被关注的需要,首先是儿童爱与安全需要的表现。对儿童来说,除了生理需要的满足外,爱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是最为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不仅在于童年期,而且在于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在与人交往中,儿童会以各种方式引起他人的关注,尤其是在学校生活中,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更为渴望被教师所关注。但作为成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儿童这样做的意图,或儿童本身也并不一定清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儿童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是寻求被爱的需要所致。
被关注的需要,也是儿童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表现。儿童的成长过程是进行大量的、漫长的学习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困难重重,遇到许多矛盾和挫折,所以需要鼓励。这些鼓励除了成功后自身的喜悦,还有‘大人’对儿童进步的赞扬,因为儿童爱着那些大人,愿意让他们高兴。” [5 ]所以,被关注的需要,是儿童与成人友爱互动、并从成人那获得成长的正能量的表现。
被关注的需要,还是改善儿童自身处境、缓和自卑感的需要。阿德勒的研究指出,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每个孩子都追求优越感,而有益的优越感对自己和社会都是有价值的 [6 ]。儿童被关注的需要,恰恰是改善自身处境、消除内心自卑感的需要;同时也是儿童社会情感与社会兴趣发展的需要。
2. 常规与游戏的需要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问上学好不好,小朋友说,不好,妈妈问为什么,孩子的回答是,老师什么都没讲,不知道学校有什么要求。还有一个与此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个小朋友第一天上学回家后,对妈妈说,再也不想上学了,妈妈问为什么,孩子说,老师提了十几个要求,太可怕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否应该对儿童提要求?当时的讨论并没有结果。从儿童需要的角度,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儿童既有常规的需要,也有游戏的需要。
对此,沛西・能曾指出,常规和游戏是人类保守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儿童喜欢伴随有节奏的动作的游戏和具有节奏反复的舞蹈和歌曲,这种现象表现了儿童具有的常规趋势。在儿童期,常规趋势是过多的活动的表现,儿童渴望运用他成长着的身心的力量,但是他的才艺宝库却狭窄有限,所以,他喜爱重复熟悉的东西,因为他从其中得到最充分的有效的自我表现。儿童为着正当的生物学的理由,喜爱反复熟悉的东西,这是他们控制他们小天地所不可缺失的手段。他又指出,游戏出现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通常被解释为“剩余精力”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机体所能使用的身体的和心理的精力,多于它单纯自我保存或身体发育的需要,并且大都以游戏的学术来消耗这种剩余的精力 [7 ]。
从儿童需要新体验的角度,也能解释儿童的游戏需要。有研究指出,游戏(即玩耍)从两个主要方面满足儿童对新体验的需要:使儿童认识到他所生活的世界,使儿童认识到并且能正确处理矛盾着的复杂情感,即用可以允许的想象来压倒现实和逻辑 [5 ]。可见,常规和游戏都是儿童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需要,教育既要满足儿童常规的需要,也要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
3. 追求人生意义的需要
儿童同样有追求人生意义、追求优越性的需要。这一点也许从儿童生活的现实中不易直接得到结论,但从人性的角度、从人的生命成长特点,以及小学儿童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中,可以得到证实。
追求意义是人的生命的本性。即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对意义的追求,并不是从成人期才开始,而是在童年期。阿德勒的研究表明,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即虚构目的论。儿童和成人都无意识地受到这种虚构目标的牵引。这个虚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性、超越、完美,即追求优越感 [6 ]。
对此,笔者曾对3~5年级小学生做过的有关生命问题的问卷调查,可以佐证。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丰富而根本,主要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有关生命的问题,如,人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是怎么形成的?我是从哪来的?怎么来的?我为什么会从妈妈的身体里出来?生命是什么样的东西?它到底有多神奇?人的生命为什么那么珍贵?生命有那么重要吗?我为什么有生命?没有生命不行吗?如果人没有了生命是什么样的感觉?二是有关死亡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会有感觉吗?死了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吗?为什么生命只有一条?我会有生命危险吗?我能活多久?三是有关爱与生命的问题,如,如果世界上第一个人不爱生命,还会有这个世界吗?“回答此问卷有何感受”一题时,有这样一些表达:今天,我感到非常温暖,终于有人可以和我说知心话,感到欣慰。要珍惜生命、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喜欢这个话题,等 [8 ]。
可见,小学儿童对生命本身问题的思考已超出我们成人的一般预期。小学儿童的年龄虽然仅有6~12岁,但追问生死问题、追求人生的意义,并不因此而不存在或缺失,而且还非常地渴望,正可谓儿童是哲学家。
三、如何关注儿童需要
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是小学教师胜任小学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6 ]。小学教师必须要学习有关人的理论,认识与理解人性,关注儿童的需要,以免在教育儿童时只停留在表面,或事倍功半,或南辕北辙。那么,小学教师如何关注儿童需要呢?在此,主要强调以下3方面。
1. 具有关注儿童需要的意识
我们对一线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小学教师并不了解小学儿童有哪些需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了解儿童的需要。当请他们谈谈小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时,许多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推测,而不是回到小学生本身来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所受的这方面的教育缺失之外,还有认识儿童需要本身的缘故――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阿德勒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由于儿童尚未成人,给予他们指导是异常重要的。但这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成年人认识自己本身就已相当困难了,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就更是加倍的难事了 [6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推卸责任,或可以不去掌握有关儿童需要的知识,而是提醒教师更应有关注儿童需要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但表现为具有有关儿童需要的知识,而且要有关注儿童需要的情感与行为倾向。
小学教师关注儿童需要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是小学教师教育的一项基础的、重要的内容。面对现实小学教师这方面的缺失,如何帮助他们在教育职场中培养与提升?我们的实践探索表明,生命叙事是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在叙述有关自己关注儿童需要的故事中,展现了他们对生命、儿童需要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教育、教师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在团队的生命叙事活动中,教师彼此借鉴、学习,不断丰富与改造自身的经验,突破对儿童需要认识的盲区与偏见,增强自觉关注儿童需要的意识。
2. 具有关爱小学儿童的能力
小学教师不但要有关注儿童需要的意识,而且还应有关注的能力,这种关注能力集中体现为关爱儿童的能力。“关注”一词,有关心和重视之意,具有爱的属性。弗洛姆曾深刻指出,爱是对我们所爱的生命和人或物成长的主动关注。缺乏这种主动的关注,就不是爱 [9 ]。需要是生命的重要表征,关注儿童的需要,必然落脚于关爱儿童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能以儿童的生命为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能回到儿童生命本身,尊重与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个体的差异,尊重儿童个体的需要。
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就要研究小学儿童的需要。马克斯・范梅南指出,研究就是一种关注的行为:我们想知道什么是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关注就是关心我们所爱的人,与之分享我们的一切,我们渴望真正了解我们所爱的人 [10 ]。可见,对儿童需要的研究,并非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通过研究儿童的需要,以达到关注儿童需要的目的。通过研究,促使教师了解、理解儿童的需要,进而能够有能力顺应、引导、满足儿童的需要。
3. 读懂小学儿童的表达
小学儿童的需要,主要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言语、表情等表达出来。小学教师要有能力读懂小学儿童的表达,进而认识、理解与恰当满足儿童的需要。如,一位小学男生在课堂上,不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不是因为他不会,而是认为老师不喜欢他,而这位教师不但全然不知,还以为自己在关心每一个学生方面做得很好了。阿德勒指出,儿童在情境中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绝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 [7 ]。因此,教师在读懂儿童表达时,要放下自己的理解或依据客观事实的判断,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境遇或视角来认识其需要。
读懂小学儿童的表达,除了具有一定的有关儿童的理论外,还要有更为重要的品质,即同情心、理性。阿德勒指出,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理解他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他无法隐藏真正的自我,我们是从行为来认识他的人格,他的人格也不是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只有具备同情心,但又保持客观的旁观者才能跨过 [6 ]。被关注的需要,是儿童需要的综合表现,是儿童从外界获得生命成长能量的表现。但小学儿童并不能真正认识,也难以真正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应有足够的敏感性,能透过儿童行为表现,真正读懂儿童的需要,并能给予适切的引导与帮助。
注 释:
① 按照世界《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小学儿童是指小学阶段6~12岁的儿童。
参考文献:
[1][东德]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M].邵晓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英]莱恩・多亚尔,[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孙正平.事实与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英]迈・凯梅・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M].禹春云,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6][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瑞英,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刘 慧.生命教育为健康成长奠基[J].博览群书,2011,(6):25-27.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发展
1.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1.1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1.2 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1.3 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2.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2.1 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2.2 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2.3 幼儿园对家长的教育工作应进行指导。
关键词:亲子瑜伽、幼儿教育、特色课程
瑜伽(yuga)一词来自梵语,原意是“统一、结合”。它是一种身心合一的健身运动,是介于体育与哲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它的功能,首先能强身健体,同时又能调适心态,将体育锻炼与精神修养结合在一起,成为当前既古老又时尚,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方式。
瑜伽的哲学立意是科学的,它强调身体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一系统之内,从精神到肢体,将各个部位器官的生理机能调适到最佳状态,才能有健康的身心。依据这一哲学立意,它参照动物的各种自我保护、自我调适、自我疗养的姿态,创建了一整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在瑜伽术语叫法。
瑜伽法不单单是一种健身运动,它又是一种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它强调修身养性,厚德载物;强调消除紧张,平静内心,净化心灵;强调生理机能的平衡和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瑜伽练习,它引导人们控制自己的内心,自己驾驭自己,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里面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比如瑜伽的调息法,实质是通过呼吸技巧,来清脑提神,使精神状态变得平静而积极。
瑜伽运动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将瑜伽引入幼儿教育,对幼儿进行瑜伽体式训练,发展为“亲子瑜伽”,则是一种创新,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门特色课程。它大大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内涵,帮助幼儿自小养成从内心到肢体的高素质,为幼儿培养了一个可以终身受益的兴趣。
什么是亲子瑜伽?它是指适合与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的瑜伽游戏,它将成人瑜伽的“法”,演变成几百种练习“体式”,很适合2—12岁儿童与家长一起练习,
第一,亲子瑜伽的起点是“亲情”,在体式练习中,家长与幼儿通过肌肤接触,目光交流,达到相互扶持、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同时又让幼儿一独立个体身份,与家长平等交流,增强幼儿的自信和自立,凝成两代人更强的亲和力,消除所谓的“代沟”。比如放松休息术中的“式放松”,幼儿双手环抱家长,坐在家长怀中,家长则用双手抚摸幼儿背部,双方对视微笑,眼神交流,再加上瑜伽教师平和而温柔的导语引领,家长与幼儿都在亲子瑜伽练习中,敞开心扉,融洽沟通,放松了身体,放松了精神,享受着亲情之爱、亲情之趣和亲情之乐,同时提升了幼儿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处处体现着一个“亲”字。
第二,亲子瑜伽是游戏,是富有兴趣和情趣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全新手段。游戏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的主导活动就是游戏,如果失去游戏,就等于失去了童年的欢乐,《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活动要“寓教育于生活一,游戏之中”,亲子瑜伽的所有体式,都是以游戏的方式和游戏的口吻来进行,这是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幼儿得到的不仅仅是欢乐,同时学会了合作,学得了知识,培养了兴趣;每完成一个体式练习,有满足了好奇心与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品质.
第三.亲子瑜伽当然更是一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健身活动,它立足于幼儿身心的同步发展,创造了几百种训练体式,每个体式,有它的独立功能,也有它的综合功能,由局部而整体,综合起来是强身健体,愉悦心灵,使幼儿获得一个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世界.
比如小蛇体式和小蛇扭转体式,滋养了幼儿的脊椎骨,按摩了腰部,锻炼了颈部,养成良好的体态,使骨骼发达结实,预防脊柱弯曲、驼背,O型腿等不良体态。这种模仿小蛇动作的练习,也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浓厚的兴趣.
比如小蜜蜂体式,模仿蜜蜂翅膀的振动,通过双肘的一开一合和肩部的上下摆动,增强了幼儿的肺活量,强化了幼儿肺部功能,还能预防感冒.同样,这种练习,也是在高度想象与浓厚兴趣中进行的.
比如打电话体式,充分活动了幼儿的腕关节,增强其灵活性;双人划船体式,伸拉幼儿大腿的肌肉,增强柔软度,也帮助长高。
再比如成长体式,风吹树式。主要功能是增强幼儿专注力和平衡能力;战士一式和战士二式,主要功能是认识空间距离,小推车式,跳跃式虎式等体式,主要功能是训练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自控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体式练习的综合功能,比如冥想体式训练,不仅仅是提高想象力;放松体式练习,也不仅仅是休息和恢复体力,它们还能提高智力、平稳情绪,保持身心的平衡.坚持练习亲子瑜伽,很自然地头脑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振奋,智商和情商得到提高,保证了幼儿的健康.平和.均衡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