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体育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缺失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农村中,运动场地往往只存在于学校,有的农村学校甚至都没有满足自身体育教学需求的场地设施。为了给广大农民提供进一步运动健身的基本保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政府部门应在新农村社区中应先建设一些基础性的,能基本满足农民健身需要的健身设施,然后逐年逐步地增加体育运动场地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促进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1.2结合农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农民数量众多的农业大省。在基层农村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地自身条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反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将农村自然地理等优势展现出来,符合当地农村生产劳动的特点。例如豫南地区依山傍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赛龙舟成为当地比较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政府可以对比赛进行全面的包装,合理规划比赛,使赛龙舟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不仅可以达到吸引游客观光,又能够使农民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为主,当地的农民喜欢以登山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百姓的兴趣爱好,组织好以登山运动为主题的运动健身项目,比如举办“登山节”或有奖登山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积极促进农民参与体育锻炼。
1.3通过媒体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社区的居民也开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体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鼓励农村居民更主动的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中来。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村内喇叭等对体育文化健身知识进行科学地宣传,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吸引年轻的农村社区居民产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兴趣,达到全面宣传巩固体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村官是一个影响着村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角,村官对体育的喜好程度对本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个人情感也决定着村落体育发展的具体内容。在他们的支持、指导、示范和积极主动的带动下,更好地促进整个村落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获取指导体育锻炼的技能与技巧,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效指导村落体育文化的开展。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村官锻炼,使之成为村落体育的指导者,村落体育文化的建设者。
2结语
论文摘要: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必要途径,是体育社会化的新载体。社区体育的发展理论则是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关健,也是体育社会化的关健。因此在分析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体育发展的新理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既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对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20世纪最后15年群众体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热点。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体育仍将是21世纪前5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热点。社区体育正是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发展的热点问题。因此,社区体育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理性探讨。
1、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界定
1. 1对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理解
社区体育发展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社区体育发展涉及到社区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第一:社区体育发展是由政府和居民共同从事的“双边项目”.双方对此都应做出贡献。第二:社区体育发展的目标和方法是非常广泛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第三:社区体育发展具有区域首创性特点,居民不仅应该积极参与,而且应鼓励发挥首创精神。第四:社区体育发展还包含着对自愿方法的强调,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将成为自由选择而非强迫认同的过程。因此.对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界定也有不同观点,归纳如下四个方面。
1.1.1“过程”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社区体育变迁的目的。这个定义属于抽象工具理性范畴,把社区体育发展概括为能够促进社区变迁的民主参与过程。
1.1.2“方法”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实现一种目的的方法,凭籍这种“方法”完成社区体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特定目的。这个定义属于具体工具理性范畴,它把社区体育发展视为实现一般变迁过程的方法、步骤。
1.1.3“方案”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由一个个项目计划即“方案”构成的,每一个“方案”都是根据社区体育发展实际需要制定出来的,通过完成这些“方案”来达到满足需求或问题解决的目标。
这个定义属于抽象目标理性范畴,它把社区体育发展目标化为有计划地解决社区体育所面临实际问题的行动、活动或工程。
1.1.4“运动”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一种社会运动,它致力于社区整体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学.涉及到不同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选择和社会理想。这个定义属于抽象目标理性范畴,它把社区体育发展制度化为实现理想和信念的一种社会运动。
1.2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界定
上述关于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解是从两个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的:一是目标理性思维,回答干什么的问题;二是工具理性思维,回答怎么干的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讲,目标理性和工具理性没有那一个更科学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理解,主要是分析社区体育发展四个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四个要素,把它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对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完整界定。
综合考虑以上的要素,结合我国近年来社区体育发展的实践情况,我们对社区体育发展这一概念的表述是:所谓社区体育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社区组织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体育的问题,改善社区体育环境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加强社区体育参与意识,培育体育情感、体育人口,确立新的体育形态、推动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过程。
2、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在现阶段主要指在街道办事处和居住小区的辖区内,在农村是指乡镇和自然村,以自然居住生活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资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社会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可以从社区体育概念和社区体育发展概念中推断出来。从社区体育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区域模式;从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计划变迁模式、政府授权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文化创新模式。前两种模式是从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模式引申出来的,所以叫存在模式;后四种模式都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所以叫社区体育发展的功能模式。
2.1社会体系模式
社区体育是持续的社会体系,具有相互依赖、共生共荣和均衡发展的特点。按照此模式规划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坚持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发展的目标模式;必须坚持系统联动、功能互补、互相沟通和整体发展的理论和价值取向。
社区体育发展是一个变迁的体系,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做好“动态平衡”工作,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分工与合作、继承与创新、局部与全局、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辨证关系,使社区体育发展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常新的面貌。
2.2社会区域模式
社区体育为一定区域内的个人、群体、组织、机构提供了互动的舞台,社区体育的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区域性、以本区域的自然环境设施为物资条件等特点,丰富了社会区域生活的内涵。社会区域模式是对某个区域的体育工作(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健身、娱乐为一体,具有本地(或地区)特点的制度化的社区体育行为过程。按照此模式设计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的积极性,立足于本地社区,促进社区在居民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社区建成居民所向、心灵所归的精神家园。
2. 3计划变迁模式
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一个自觉的、飞跃的、进步的和有计划的社会体育变迁过程。要搞好社区体育发展,首先必须制定好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和目标模式。我们希望明天的社区体育是什么样子、达到什么目标,就要在今天进行理性的规划和设计,未来的社区体育是现在社区体育的理性延伸和规划实现的。
2.4政府授权模式
政府授权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典型社区发展模式。联合国的文件规定,社区发展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政府支持,二是人民参与闭。政府授权与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人民双边合作的定义是一致的,反映了社区发展政府授权的模式特征。社区体育发展离不开社区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因此也同样具有政府授权模式特征。社区体育发展政府授权模式除了行政上的领导、政策上的优惠外,它本身也从财政拿出相当可观的启动资金,建设社区体育配套设施,这对调动社区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体育发展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
2.5社会参与模式
广泛参与是社区体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必要条件。这首先是由于社区体育发展具有突出的社会化特征,这种社会化特征决定了社区体育发展既不是单纯的某一部门、某一团体的行为,也不单纯是某些个人的行为,而是社区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团体、自治性组织和广大居民共同的行为。社会参与模式包括对社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社会资本的调动,社会资本就是社区居民作为民主国家公民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和责任,是社区居民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激活它们,就会变成社区体育发展的无穷力量。
2.6文化创新模式
文化创新包括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它是集信息集约、技术革新、文化嫂变和观念扩散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发展模式。社区体育具有的民族性体育文化、区域性体育文化特征,决定了社区体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征下发展的将成为发展的可能和必然。从这个思维角度出发,它也同样适用于文化创新模式。这种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突出了文化特征,包括社区体育新技术的引进、思维观念的变革和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所导致社区体育变化的过程,它是自觉和不自觉、渐变和突变、理性和非理性社区体育变迁的综合体。
3、社区体育发展的机制原理
社区体育发展的机制原理是指社区体育发展的结构、功能及动力关系。从结构上说,社区体育发展结构分为四个子系统:即概念子系统、组织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和器具子系统。概念子系统是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价值目标的导向系统,社区体育发展的理念、目标和意义均从这个子系统提出。组织子系统是启动和领导社区体育发展的执行系统,负责社区体育资源的动员和组织、项目的选择,问题的解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活动整合和过程监控等。文化子系统是指活动和动作规范系统,是制约着个人、群体、组织和机构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器具子系统是满足社区成员物资和文化需求的供应系统,包括场地、健身器材、用具等,保证社区体育发展平稳、顺利、健康的运转(见下图)。
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计划推动;二是社区成员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社区体育发展的整体动力。
4、社区体育发展的理念
4.1以人为本
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社区体育发展所作的任何事情,包括它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都必须自始至终地贯彻“茫茫宇宙,唯人为大,林林万物,为民是从”的人文理念,居民需求的服务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 2以服务为中心
功能定位是确定发展理念的前提。社区体育发展的功能,只有通过服务才有可能得到体现,社区体育服务将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中心工作。而社区体育服务的实施又必须通过制度保障和资源供给,形成良性发展局面。因此,建立一个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就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构建具有明确功能定位的、可操作的社区体育服务保障系统,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4.3资派挤合
调动和整合社区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潜在资源,使之变成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资源,促进社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区体育服务的全面进步,这既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价值目标,又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价值理念,因为它包涵居民权利和义务、享受和回报等共享和共担的观念。
4. 4本土化发展
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形成了我国区域文化氛围和行为习惯特征。社区体育也是在这种环境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新的体育形态。社区体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征下本土化发展,将成为发展的可能和必然。
4. 5社区.与: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要义
在社区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体育意识,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居民的社区参与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离开了居民的社区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和完整意义的杜区体育发展。虽然我国各地社区体育各有特色,但相同之处就是“参与、分享”,这就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精神所在。也就是说,实施社区体育发展规划,核心是形成一种自主、积极参与精神,通过参与实现共同的目标,享受共同的创造的成果。我国当前的社区体育发展,内涵及其丰富,其核心就是要倡导自主参与的精神。
4. 6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体育发展的多样化载体
社区自治,顾名思义就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依法享有自主管理社区事物的权利及其过程,是居民社区参与的高级形态。社区体育发展正是需要自治组织、中介组织的广泛参与,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不发达,人力资源却相当充足的国家,依靠民众的广泛参与推动社会体育发展已成为现实的选择。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在我国尚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但已显示出它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社会中介组织开始介人体育赛事、体育经营、体育管理等,这些情况表明,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正日益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必将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新载体。
为了积极地推动社区体育健身与健身业的发展,进行社区切实性健身项目开发,是立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多样性满足.因而,在项目开发时,注意开发项目服务的对象切实性、适应环境切实性以及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大环境接轨性,用项目的多样化来满足居民健身的多元化.
1、居民适应性开发
社区居民具有多样性,针对居民的健身项目也应该在做出基本分类的基础上,开展各种针对性的开发,以满足各种人群的切实需要.其一,职业多样性.根据职业性质的不同,在健身项目开发时可以做出大类别的区分,一类是体力劳动者,例如在城市各种生产线的工人、司机等,项目一般要以均匀性保持与活跃身体部位为主,确保肢体功能的全面性,在实现常用肢体更加强健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肢体的功能.例如就要以下肢力量的提高为主,大部分体力劳动者都要强化腰部力量,以实现长时间的支撑与恢复劳损伤害.其二,爱好多样性.由于每个人都个人的体育爱好,如篮球、足球、乒乓球与双杠运动等,在对社区居民作出爱好分类的前提下,在发挥爱好者长的分子,利用他们的特长与个人积极性,实现对此类项目的开发,并尽可能地满足太累爱好者的健身与技能提升需要.
2、社区硬件适应性开发
作为城市的社区,随着社区房地产建设的同时,各种功能性的区块都会随之开展建设,健身区块是其中必须的硬件之一.因而,在项目开发中,要根据社区建设设施的种类与社区场地预留情况制宜.首先,根据设施功能区划开发健身项目.社区建设规划的科学化,为社区预设了各种可能性的空间,例如娱乐区、健身区、休闲区域商务区等,体育健身项目可以根据这些功能区的特点,开发各种适应的运动,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合性的倒退散步、开阔区域的跑步、小面积区块的集中性活动等(如跳舞等).其次,根据设施健身设施配置情况开发项目.即根据社区内建设设施配置的种类、数量、功能来开发健身项目,实现社区居民健身的就地取材,一方面开发健身器材的超越其自身规定性的健身功能,另一方面开发健身器材结合性的创新运用,实现健身功能全面性.例如把太极轮与单杠的结合,来训练臂力与手臂的灵活性等.2.3社会时尚引领性开发根据社区所在的城市体育发展情况,去开发相关的社区时尚健身项目.当前在各城市较为时尚的体育项目,且适合在社区开展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健美操、体育舞蹈、广场舞或健美舞等,对于那些爱美且希望通过运动提升个人形体与气质的居民具有良好的吸引力.第二种,跑酷、街舞等,此类运动以动感较强、运动强度较大为特征,适合年轻人以及对此有特殊爱好的人群参与.第三种,瑜伽类的健身运动,但由于其对场地与设施的严格要求,且需要专业的教练指导,因而,需要根据社区实际作出有剪裁性的开发,以满足社区训练需要,如音乐的选用、动作的选择等.
二、社区体育健身项目切实性开发的现实困境
根据社区与社区居民的现实,当前切实性项目开发的困境有两种情况:其一,社区硬件建设功能缺乏.尽管在社区楼盘建设之初,地产商无论从效果图上还是实际的设计上,都预设了相关的健身空间,却随着各种利益的追求与社区居民自身的需要,会压缩这种空间,甚至把挪用为其他的功能,如建设车棚等.即使在社区投入使用之初,各种健身设施建设完备,也会随着社区居民的运用与居民的素质、社区的管理水平,其功能会逐渐地被削弱.其二,社区居民健身认识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健身时间的认识,这种时间的决定和个人习惯,以及居民的职业有关系,由此直接决定了时间的多样性,如何才能避免既不扰民也可以健身,需要在社区管理者创新工作的情况下,协调时间与人群.第二方面,是健身项目的认识,广场舞是很多中老年群体与少数青壮年群体,尤其女性喜爱的健身项目,男性居民相对却很少参与,如何调动男性居民的参与,既有认识问题也有舞蹈的适应性问题.
三、社区体育健身项目切实性开发原则
社区体育健身项目切实性开发,并不是随机性、随意性的开发,既要兼顾到社区与社区居民的实际,也要科学地预设所开发出来的健身项目的持久性与人们的接受和个人的发展性.因而,其开发过程中需要坚持四个原则:第一,是多样性原则.即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需要的健身项目.能满足各个群体的健身需要,且能让他们在多样性的环境中坚持下去,是开发者的追求之一.第二,是适应性原则.即能适应社区实际情况,与不同人群随着时间的变化、认识的提升与社会体育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做出调整或创新.第三,是引导性与激励性原则.尽管大部分居民都认识到健康与健身的重要性,却不愿意走出家门甚至离开电脑,去开展健身活动.因而,要从健身项目本身做出努力,加强其引导性让居民只要用任何一种方式接触到,他们都会跟着运动起来.同时,项目的开发要居民有切实的非常直接的积极效果性,以此来激励他们继续的加强健身学习.第四,是时尚性原则.追求时尚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其中有健身时尚理念的保养、健身时尚知识的学习、健身时尚目的的追求等.当然,也有时尚建设场地与健身设施的建设,以满足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与丰富.
四、结语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先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而后,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型社会迈进。我们党的十报告上强调“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给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社会成员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社会提供了一系列学校教育资源,如高等学校的全日制教育、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培训、成人自考、高等学校的远程网络教育、党校教育、职工学校教育、电大系统的成人在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及就业保障部门提供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专门服务退休老年人的老年大学等。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起点,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全国大开发、大发展的进程,很多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城中村村民、城郊农村村民甚至世代种地为生的农村人,很多都在拆迁、扩城、土地流转中陆续搬进了一个个统一建设的安置小区,很多城市居民随着结婚成家的需要或改善生活的需要也搬进了新建成的小区,在这些小区,新的社区形态尚在孕育发展中,人民群众也对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品位的需求比较迫切,客观、主观上都需要加快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活动是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其中,社区活动的开展,有了社区教育的积极引导,会事半功倍。社区教育中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人民群众怡情健体,愉快充电,增进了解,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于个人、于集体、于国家都大有好处。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
1.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区教育可以提供一部分职业技能教育,充实了居民的头脑,能为居民再就业提供帮助;而学习的习惯,也会让每一个工作者受益终身。
3.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居民业余时间被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自我充实的同时,增进了邻里的了解;由于观念的改变,营造了和睦幸福的家庭,又为居民努力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4.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电大系统自身发展的需要
2008年起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迅速下滑,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刚刚的《2014年高招教育报告》,高考生源的下降,主要是适龄学生人口的持续下降,而这个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生源危机的逐步显现,给我们提供了挑战,也提供了改革的机遇,必须下功夫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办学功能,以对社会新的贡献求得学校的新发展。介入社区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成效
在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居民提供学历教育,也为居民提供大量应用技术培训课程和知识讲座,为中小学生提供兴趣爱好培训。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也都有社区学院,公立私立都有,主要职能是传播科学技术。20世纪80年代,我国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在不同地区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了社区教育。2001年教育部确定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蓬勃发展,对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2008年,教育部评选出第一批共3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截至2013年底,已评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共计90个,社区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社区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暂行规定》,上海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创建工作指南(2013-2014)》,北京朝阳区印发了《社区教育工作条例》,为地方社区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全国性《社区教育法》还处于空白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进行补充。从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阵地建设
尽快完善社区文体广场、阅览室、健身场所、计算机房、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让社区居民有去处;
2.进行队伍建设
除了聘任相关专业教师、组织志愿者,更要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发挥居民中文体骨干的作用,举办面向社区居民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3.传播知识、普及技术
实现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一体化,如医疗保健知识、育儿科学、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提高居民素质,担负社区常规性培训;
4.发展居民的业余爱好
如书法、绘画、摄影、厨艺等,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大力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5.企业社区环境建设
参与企业职工培训,共同建设企业社区环境。
三、我国社区教育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全国范围看,还面临一些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就不能很好地推进,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区教育活动的内容上有“学校化”的倾向;单个地区社区教育的资源还不够充足;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工作人员不足和教育经费紧张是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最大的障碍。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还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社区教育的法制地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制定终身学习法的要求,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迫切需要进行立法。通过立法,确立社区教育的法制地位,使社区教育发挥其先导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为其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上的支撑,明确其管理方式、责任单位、服务支持、经费保障,为其进一步推进提供组织上、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
(二)完善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
政府要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如财政厅、民政厅、教育厅、消防、科协、妇联、工委、律师事务所、早教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大学、电大和职业教育院校、企业等部门,发挥各单位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社区教育的管理与服务。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大致分为三层:
1.省级的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
在省政府、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的支持下成立,是具体的业务实施机构,可以依托省级电大。其职责主要是对市县级的社区学院进行工作协调、业务指导、服务,具体有:对社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对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对网络平台和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建设和共享;学习成果认定和学分互认工作。
2.市县级的社区学院
为社区教育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学习场所,可以依托电大分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其职责是为街道上的社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具体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学习资源进行建设;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3.街道的社区学校
为社区提供学习场所和服务,其职责是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教学、参与活动;发掘社区内有热情、有精力、有能力的居民加入工作中;做好居民建议的征集。
(三)做好制度和队伍建设
建立能保证制度长期正常运行、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稳定、规范地开展。调研和制定《社区教育工作发展规划》,对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资源整合、队伍建设进行规定,使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有规可依、有规可管、有规可查。队伍的构成采用管理和教职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志愿者为有益补充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资源,如电大系统、职业技术学校、老年大学,发挥其一技之长,为社区教育提供便捷的专业服务;充分吸纳社区内的热心人士,如离退休干部、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参加到活动中来;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精诚合作,谋求共赢。教育活动不局限在学校式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争取居民的广泛参与。
(四)搭建平台,促进资源建设和共享
1.建设社区教育网站,搭建居民网上学习平台和数字化管理平台
平台建设不需从零开始,可以请比较先进的省市的社区教育网站建设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开发建设。教师登陆平台挂学习资源,管理人员登陆平台信息,居民使用学习卡进行社区学校的学习活动。通过平台,既可以开展学历教育,也可以开展非学历教育。
2.资源的来源以资源整合为主,以自主建设为辅
2012年10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约百所国内高校结成了“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联盟主要用于建设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并共享资源。另外,较有影响力的还有国家数字化学习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中国终身学习网等,其中以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社区教育资源为例,经调查,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6406条社区教育资源,共计约1731小时的资源,内容涵盖安全教育、生活技艺、文化涵养、教育育人、医疗保健、科普知识、法律法规、宠物饲养等方面。整合受居民喜欢的资源。在大数据时代,要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例如针对社区老年人群体,了解对资源的关注程度,可以参考内蒙古老年大学资源点击量。内蒙古老年大学主要视频资源依托上海老年大学建立。从前期调研来看,最受老年人关注的是:养生保健、营养与食疗类;其次是生活情趣类,如旅游、摄影、音乐欣赏;再次是家庭养花、养宠物;写一手好字、花鸟画、学电脑、抚育孙辈也受老年人喜欢;老年人对自然、科技等关注度不高,这些特点在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时可以有所侧重。
3.促进资源共享,探索学分银行制度
社区教育资源不是原有的各类资源的简单汇总,而是促进适合社区教育的各类资源的互相认可、沟通,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学分银行制度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社区教育中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即居民学习课程,就能积累学分,按种类积累到一定数额,就能相互转换,非学历教育的成果可以认定到学历教育;某一学习机构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其他学习机构的认可。也就是说,当被认定的学分积累达到规定数额,可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资格凭证。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另外,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层次较多、管理部门较多,因而已开展的学分银行探索主要是小范围的尝试。
4.根据需求开展活动
随着社区教育开展的不断深入,需要加强不同省市的沟通交流,统计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资源的建设。在适当的条件下,推动学校体育场、计算机房、单位图书馆等等各类原本属于单位私有的场地资源,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向社区居民开放。
(五)创新社区教育经费来源
社区教育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财政支持,但在财政支持不足的情况下,也要不等不靠,只要挂了牌子,就要积极主动先把工作开展起来,工作的影响力有了,经费问题往往也就不是问题了。在没有专项经费的背景下,可以先征取其他职能单位的合作,如妇联、科协、老年大学、早教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等,先开展儿童教育、科普、医疗保健等服务。同时,多开展一些文艺、体育、娱乐活动,如普法教育、趣味运动会、宝宝爬行比赛等,使邻居间逐渐熟悉,鼓励大家发挥专长,参与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社区教育网络平台搭建、学习资源建设、师资培训等,除了专项经费,在社区建设经费中也要划拨一定比例用于社区教育,主要用于工作检查、表彰先进、开展调研等工作。
(六)重视社区教育研究和宣传工作
摘要: 本文通过对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谈论构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整合二者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模式
0引言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逐渐完备,社区体育也快速发展起来。社区体育是社区内的人们利用社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社区体育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但随之限制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也暴露出来,如参与运动人员构成较单一,场地所限,缺少器材等。学校体育体育资源丰富,据统计,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占全国体育场的75%,但利用率并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构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既可有效整合二者资源,又可以优势互补,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发展。
1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体育参与人群较单一,老年人居多,年轻人较少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居民的健身意识也在不断高涨,但真正长期坚持的人数不多,多以老年人为主。在校学生迫于学习的压力,还要参加的各种各类的补习班、才艺班,课外时间更加紧张,加之电脑的普及,很多孩子喜静不喜动,参加体育活动的较少。青、中年人工作繁忙,参与健身人数较少。
1.2 体育活动项目较少,活动设施简单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多为慢跑、太极拳、健身操、活力球、秧歌等项目,适合中老年人群开展,但对其他年龄段人群吸引力不足,不够多样化。各社区活动设施多为无偿使用的简易健身设施,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较为齐全,老旧社区设施损坏情况严重,多半不能使用,造成居民健身活动不便。
1.3 社区内社会体育指导员少多数社区居民反映社区内无健身指导员,有些社区即使有,也是业余体育爱好者充当,业务水平较低。据统计,我国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仍很缺乏,每2000居民才能有1位社区体育指导员,这与我国居民的体育需求仍有很大缺口,需尽力解决。
2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活动项目较为多样化,但多数不适于社区内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项目较多,球类、田径、操类等,但多数活动项目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器材保证才能开展,而孩子们回到社区,活动空间有限,体育资源有限,很多活动无法开展。而社区内进行多的项目如轮滑、滑板、自行车等,学校内无法进行。
2.2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学校多建在社区内,学校的教学环境良好,体育场馆、设施充足,但课余课下并不对外开放,以至于体育资源的利用率低。而社区内体育场馆较少,严重满足不了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应将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2.3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社会利用率低学校体育教师具有体育专业知识能力,高校的体育院系学生也是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后备力量,但教师和学生走入社区,服务于社区的人数不多。这一方面与社区体育指导员在我国属于无偿服务,另外社会价值的定位也未成形,以至于多数教师、学生虽有满腔知识,但回报社会,义务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社会利用率低。
3构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策略
3.1 优化的管理机构,直接对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模式进行管理在我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分属不同的上级管理部门。学校体育归教育部门管理,社区体育归体育部门管理,二者的管理问题是建立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必须首先解决的一大问题。应优化的管理机构,成立直属管理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组织部门,以加强一体化后的立法、执法、监督、检查等的实施问题。
3.2 学校—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的表现主要在体育资源的共享。学校体育资源面向社区开放,可吸引更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参加到体育健身的洪流中来。场馆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体育场馆的管理费用、场地器材的维护、修理费用,可以补贴的形式,由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对学校进行专项的资金扶持。
3.3 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活动项目融合学校体育的教学项目应结合本地社区体育开展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生进入社区活动时仍能与学校体育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另外,还可加强学校、社区的文化、体育联系,在学校的运动会、体育节、体育周时,可以邀请社区体育组织前去表演,交流,既加强了二者的联系,又可带动社区体育项目与学校的融合。
3.4 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意识,促进学校人力资源进入社区鼓励体育教师、体育院系学生进入社区,服务社区,为居民体育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服务应通过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组织部门制定标准,给予相应报酬,并肯定其社会价值。通过这些途径,以带动更多的体育人、体育爱好者加入到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壮大我国的社区体育指导组织,促进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琳.浅析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助力[J].改革与开放,2009,(06):170.
论文摘要: 探讨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现状,不仅能够了解居民的健康发展理念,而且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试对社区的体育健身消费现状作了探析,旨在阐述该种消费现象对促进居民身体健康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方式法对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体育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以社会积极投资兴办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构成的体育健身业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迅速发展,围绕群众健身消费的热点,健身房、武术馆、保龄球馆、台球房、轮滑场、水上乐园、垂钓园等各种健身娱乐设施呈现出强劲发展的势头,一方面有助于居民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1.社区体育健身发展现状分析
1.1体育健身呈规范化的特征。
体育健身业作为一种产业,近20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猛,逐步进入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的行列,其生产总值一般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在我国该项事业刚刚起步,但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不断输入,该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规范有序的特点。
1.2体育健身项目呈丰富多彩的特点。
近年以来,体育健身所包罗的经营项目繁多,从保龄球、网球等较高档的项目到各类舞蹈、游泳、器械健身、健美运动、台球等较普及的项目等。这样的发展趋势,既丰富了群众的业务文化生活,又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要。
1.3体育健身促进了群众消费观念的转变。
健身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型的消费,一方面能够满足群众减肥健康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这样的体育健身必然会推动消费业的持续发展。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份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到2008年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基本上是逐年上升的。
2.社区体育健身消费的特点
2.1体育健身实物消费“不可忽视”。
体育健身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设备辅佐,笔者分析收回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问卷调查”,发现以运动服装鞋帽等体育实物消费的比重占体育消费支出的50%,体育书刊、磁带占7%,其他消费品占6%,健身门票费用占37%。
实物消费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消费心理没有改变,因为大部分人的经济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消费结构还没有脱离传统,运动服装鞋帽兼具运动和日常穿着,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在进行体育消费的同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对生活的改变,所以这种比例分成表明了现在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结构层次。停留在外表上的消费并不能真正体现体育健身消费的本质意义。
2.2体育健身精神消费“自得其乐”。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中,居民追求身体舒适、缓解心理压力的约占到75%。由此可见,居民的精神消费是其中的主要渠道之一。精神消费一方面能够为群众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提供一种宣泄的方式,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沟通居民与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之间的友好关系。
随着我国工作制度的不断改变,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增加,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为了追求更佳的生活质量,必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来,因此精神消费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影响社区体育健身消费的因素分析
3.1居民家庭收入。
当较低层的需要初步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体育需求处于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阶段,它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需求。所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扩大体育消费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场所设备等硬件。
居民健身消费离不开一定的场所设备支持,而这些场所往往是单位或国家所有,运行的成本费用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单位出租场地经营非健身项目以达到收支平衡,实际上用于健身的场地缩小了。
3.3传统体育消费。
以往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对于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考虑过多。这种体制带来的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始终局限在锻炼身体、培养意志、为国争光,而体育运动和赛事中的娱乐性没有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在体育消费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成功与协作的感受会对人们传统的消费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4.破解社区体育健身消费问题的方法
4.1提供必要的健身消费器材,让居民可消费。
社区的健身消费应该具有公益性,政府部门应加大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投资渠道,以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笔者以为,应该扩大群众的消费场所。加快社区建设发展必然有助于生活方式的社会化进程,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与空闲时间,人们精力充沛,空闲时间越多,全面发展的机会也越多,城镇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机会也越多,进而促进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2强化健身意识,引导居民体育消费。
随着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投资,越来越钟情于体育活动,这种新的健康理念既是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反映,又是推动体育消费发展的社会条件。城镇体育工作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健康观、生活质量观和生活方式观,进一步强化健身意识,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队伍中,为引导体育消费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3建立居民体育服务体系,拓宽居民的体育消费渠道。
摘 要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衢州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目前衢州的南孔文化特点与生态旅游优势,并结合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努力将衢州打造成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的休闲城区。
关键词 体育锻炼 休闲城区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方式、种类也越来越多。自休闲活动兴起以来,体育活动就以其无可比拟的参与价值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重要的活动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从事休闲体育活动必将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核心,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
衢州作为浙江省经济欠发达的二级城市,经济发展较慢,但具有独特的地理、交通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等优势,2012年衢州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2012年中国市级城市成长竞争力排名第十位。如何在现有的经济水平条件下,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和南孔文化特色,结合政策导向,促进衢州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将衢州建设成一个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的休闲城区,创设城市品牌,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衢州市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以衢州市18周岁以上的城市常居人口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清华同方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国际互联网GOOGLE、百度搜索引擎等的检索,搜集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实地考察法
对衢州市城区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及公园广场等公共休闲健身场所;考察商业性的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通过实地调查与考察论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休闲时间里人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真实情况,探寻衢州市休闲体育发展现状。
3.问卷调查法
在衢州柯城、衢江两个区和江山、常山、开化、龙游四个县的居民小区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900名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了衢州市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
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运用 SPSS 13.0 for Windows以及EXCEL 2003进行常规性数据统计处理,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5.逻辑分析法
根据社会学、心理学、休闲体育、经济学、休闲体育消费等的现有理论,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6.访谈法
在居民小区进行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也对市有关体育方面的部分领导和体育场所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主要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组织情况进行了解。主要访谈对象有:衢州市体育局业务处处长、衢州市总工会组织宣教部主任、部分城市居民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市民休闲时间参与体育活动项目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衢州市居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依次是排舞、快走慢跑、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篮球。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群体在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时候,具有鲜明的特征。18-40岁的中青年人多选择球类,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项目,同时对具有刺激和挑战性的拓展训练、爬山和漂流也格外感兴趣。而41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和老年则多数选择一些运动量小、负荷强度不大的项目,如排舞、快走慢跑、钓鱼等,并随年龄增长趋向运动负荷更小的项目。
通过实地考察,衢州城市居民的排舞发展的特别好,成为当前衢州群众体育发展的一个特色,排舞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同时近两年来发展迅速的还有气排球。
(二)影响衢州市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休闲体育的参与会受其成长经历、受教育水平、年龄的变化及现有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的认识和利用这些因素,能积极地改变市民的休闲体育参与现状。为此,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衢州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因素进行调查。
1.市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因素分析
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市民对其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要逐步培养休闲的理念,让居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中去。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正确掌握市民休闲体育的参与动机,为休闲体育发展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以加速衢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1)内在动机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市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主要以市民发自自身的需要而产生,受市民的成长经历、受教育水平影响较大;外部动机主要由市民当前生活、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影响而形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求取而代之。人的需求要素非常复杂,个体的行为受到各种需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足够的动力驱动行为来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生活在不同层次水平的人,对需求也是不同的,这也是我们研究市民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前提。
在对市民进行的内在动机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83.22%的被调查居民认为锻炼身体是参与的最主要动机;除了对健身的深入认识外,还有39.55%的居民认为休闲体育可以提高生活品质,35.68%的居民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而把参与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结交朋友的途径的市民却只有6.22%。可以看出,人们对休闲体育的认识层次仍较低,休闲体育只是一种健身的方式,却并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外在因素对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
外在因素与市民当前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等有直接联系。由分析可知(见表3),最大的外在影响因素是朋友和同事,有49.37%,受身体状况的影响而参与的有29.53%,受体育新闻和赛事的影响而参加的有17.65%。这些生活因素,在不断影响着市民的行为,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收入水平的居民,制定相应的对策,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把全民健身落实到实处,尽可能的扩大和拉动休闲体育参与群体,使居民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外在因素虽然相对不稳定,但是外部的条件刺激对市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比较大。由表三可知,外部因素的影响的确可以激发部分市民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热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衢州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项目选择呈现多元化,散步、健身操、篮排足、羽毛球、乒乓球是居民主要喜爱的体育活动方式,排舞成为衢州市城市居民特色健身项目。市郊的休闲旅游如农家乐、自驾游、漂流等丰富了广大居民的休闲生活。
2.衢州城市居民休闲活动地点选择较多的依次是:公园广场、社区体育场所、健身俱乐部、休闲旅游景点等。公园广场、社区体育设施配套的逐步完善促进了居民休闲体育的发展。
3.影响衢州市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主要为: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的影响;单位、社区的影响;学校体育的影响;体育赛事的影响、现代传媒手段的影响;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状况对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
(二)建议
1.加强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在休闲体育活动组织中的引导作用,在社区中建立居民休闲体育健身中心,在健身公园广场、街道、居民小区增建体育指导中心或体育指导站,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健身指导员,加强休闲健身的组织,指导大众科学健身,比如在广场免费组织团体健身舞蹈等,吸引群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
2.加大对衢州“烂柯杯”全国围棋冠军赛,龙游国际龙舟节等高水平赛事的宣传,以精彩的赛事来引导与刺激城市居民观看体育赛事的消费欲望。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民间业余俱乐部的发展,通过业余俱乐部促进地方业余赛事的开展,加强举办衢州各县级市业余俱乐部之间的小型联赛等,通过体育赛事的推广使广大群众在闲暇时间里能有现场欣赏比赛的机会,并激发他们参加休闲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使休闲体育步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3.从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其配套设施。加强对现有体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制定合理的场馆收费价格,提高场馆对大众的开放程度与使用率,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资源。
参考文献:
[1] 卢锋.现代人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4).
【关键词】社区体育;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R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77―02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需要。当人们的体育需求不能由单位满足时,其利益取向便转向社区,业余时间就地就近开展的社区体育活动,成为人们满足体育需求的新途径。社区体育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融洽的地域亲情、便捷的练习方法和良好的健身效果吸引着广大社区成员。它能够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娱乐、健身、交往的需求,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体育作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途径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也日趋成为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济南市部分社区内居住的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居民以及社区居民委员会主管群众体育的工作人员。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向受调查的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关于社区体育、全民健身的最简单的想法,进行总结,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反映居民们的意见。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43份。
2.2.2 访谈调查法
对社区居民委员会主管体育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采访内容涉及群众体育的开展和普及状况等,收集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
2.2.3 实地考察法
对受调查社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社区是否利于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并对社区内健身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行考察和分析。
3 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状况的分析
3.1 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人口比例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56至75 岁,占总人数46%,14至20 岁的青少年占总人数的32%,21至40岁的中青年占总人数的15.4%,最低的年龄段为41至55 岁,仅占6.5%。显然,中年人会成为我国大众健身最狭窄的一道“瓶颈”。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体育在我国刚刚兴起,长期以来人们的社区观念意识又很冷淡,一些人甚至认为社区体育只是老年人体育,或由于中年人这一年龄阶层的人工作紧张而无暇参与。但近年来济南市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居民逐年增加,居民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动机较强烈,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有较清醒的认识。
3.2 居民健身场所和健身制约因素分析
3.2.1 居民健身场所分析
如表2所示,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公园广场和社区内免费场所,其次是街头巷尾和自己的住地附近,然后才考虑去体育场馆,专业的健身俱乐部等。表明体育消费意识较差,体育消费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
3.2.2 居民健身制约因素分析
由表3可知,在调查制约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时,场地设施因素占34%,这反映出居民体育活动受场所条件所束缚,缺乏社区体育设施。缺乏指导者这一因素也占18%,说明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目前发展社区体育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有30%的受调查者都曾因锻炼不当造成身体伤害,并且大家都觉得在体育活动中非常有必要设有几名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不足,业余指导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及专业知识较低等问题,也是阻碍社区体育发展的一大因素。绝大部分社区没有专职的体育管理人员和指导人员,而现有的指导员大多是由退休人员担任,其中仅有少数受过专门训练,多数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知识。面对需求各异的老年人,他们的作用仅停留在传统单一的技术传授,或非专业、低水平的服务上,因此盲目性大,体育活动的质量较差。本次调查表明,居民自愿接受体育指导的人数多,参与社区体育组织或协会的也多,但社区体育组织和社区体育指导员发展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3.3 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选择的体育项目分析
参加体育活动选择的项目按照参加人数多少排序依次为:走跑、太极类、民族传统项目(气功、武术等)、登山、球类、健身操(舞)等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武术,尤其是太极活动的深受广大居民喜爱,还有专门的太极拳协会。
3.4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动机分析
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是多元的,在被调查的人中老年人占大多数,所以排在前面的是强身健体健身治病和延年益寿。另外,有的人参加锻炼的动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很多中青年,也还有一部分肥胖的小朋友把减肥也加入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动机之一。
3.5 居民健身观念分析
由表6数据分析可知,有37%的受调查者的健身观念为强身健体,认为进行体育运动对于维持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帮助;而27%的人认为健身和体育锻炼就是用来保持身材的,这一部分人多半为青少年;19%的人对于健身则是一时兴起,并没有特别固定的健身模式;而说不清楚自己健身观念的受调查者也占到了17%。由此得出,居民的健身观念还并不是非常一致,他们对于体育运动和健身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个比较涣散的状态上。
3.6 居民健身活动时间的分析
如表7所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晨练的占43%,社区晚练的占29%,有空闲的时候占28%。大多数居民早起晨练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城市社区缺乏体育活动的场所,喜欢体育锻炼的居民只能在清晨(无游人时)利用公园、广场等室外场地活动;二则是我国人民,特别是老年人有“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大多数人喜欢清晨锻炼。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由于城市的社区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体育人口数量、尤其是中青年体育人口数量不高,男女锻炼人数发展不均衡。
4.1.2场地设施数量不能充分满足人群锻炼需要。
4.1.3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较差,体育消费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
4.1.4政府部门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专职管理人员和指导人员缺乏。
4.2建议
4.2.1充分发挥单位、社区的组织优势,设立专人专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走访与社区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健身知识,特别是重点解决中青年人群的健身问题,鼓励中青年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并同时解决锻炼人群男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4.1.2继续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开放有限的体育场地资源。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建设中,做到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城市居民健身场所、休闲、绿化用地的具体标准。充分利用社会经费来源渠道,完善体育场地实施,为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4.1.3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体育生活化观念,将体育消费和体育扶贫结合起来,促进群众体育发展。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民健身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面对全民健身蓬勃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体育主管部门必须拿出方案和对策,才能确保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这一目标如期实现。改变我国居民的传统观念和体育健身意识。加强对非体育人口的宣传,特别是加大对相对不稳定职业、对中青年、中老年以及对高学历、低学历人口的宣传,使之能更多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促进我国体育人口的增加。
4.1.4根据多元化需求,有关部门应增加社区体育组织,加强管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政府、学校应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向社区的输送,加大非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支有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指导员队伍,给社区体育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参考文献:
[1] 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体育与科学》 2006年第4期
[2] 陈伟霖,朱庆.《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关键词]民间传统体育;黄龙溪火龙灯舞;体育文化;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97-5
火龙灯舞是黄龙溪古镇最驰名、最具民间韵味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也是黄龙溪古镇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舞龙活动中,火龙民俗是特别令人耳目一新、激情飞扬的一种,它是以舞龙为载体、以燃放烟火为主题娱乐方式的一组相关民俗的总称,民间称之为“烧火龙”、“舞火龙”。火龙灯舞也因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具民族民间韵味而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重要的文化建设组成部分,在北京奥运会后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时,有效促进民间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全面深入开展。
一、“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功能价值
(一)历史起源
据《仁寿县志》和《华阳县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方去”,先民们又根据民间流传关于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火”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及“龙生九子”的故事创造了独具民族民间特色的“火龙灯舞”。黄龙溪“火龙灯舞”源于东汉,盛于南宋,经过不断的对火龙灯舞的扎制、装饰、舞姿、配乐表演等程式的完善,构成了今天的火龙灯舞。
黄龙溪“火龙”造型,取材于图腾“龙”的样式,由蛇的身、鹿的角、虎的眼、狮的鼻、牛的耳,鸡的爪,马的鬃、鱼的鳞等构成。“火龙灯”由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九节构成,制作材料选用竹子、木头、布料、布带、彩绘等,巧编精扎而成,高1.6米,长18米。火龙灯队组由宫灯、排灯、乐器、灯幡、灯牌、火龙灯组四十多人组成。舞火龙的人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裸身穿短裤(抗焰火喷烧)。龙灯舞蹈程序有:引龙出宫、一字长龙、龙摆尾、龙回头、随波起浪、龙盘柱等等,伴奏乐器有:鼓、锣、钹、马啷子、唢呐等。黄龙溪“烧火龙”民俗活动每年从正月初二晚上出灯到元宵节收灯,正月十五是。“火龙灯节”在古镇年年必办,成为影响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一件重要活动。“火龙灯舞”像一个文化意识团块,将远古的竞技、娱乐、戏曲融为一体,从活动中还可以抽取出许多现代文艺的因子。在沿革传承过程中,劳动人民不断加工,改进,完善,提高,使之更具有区域民族性、地域性、群众性、娱乐性、趣味性、表演性、规约性等文化特点。
(二)功能价值
“火龙灯舞”总体上作为先民们自由精神生产的产品,体现着在实践中发展的人的本质力量。它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等于一体,进行综合运动的民间体育项目,在进行表演过程中,通过鼓乐打击的节奏将运动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柔韧等身体素质融合一起,完成翻滚、腾跃、盘回、耸立和转圈等动作,这对参与者来说,是一种良好的身体锻炼方式和愉悦心理的方式;同时,对观看者来说也是一种陶冶情操、文化熏陶和娱乐休闲的良好方式。健身、健心价值成为火龙灯舞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群众对火龙灯舞健身、健心价值的认识存在高度的趋同性,这是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也是近年来火龙灯舞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成功经验的影响和积淀所致。
黄龙溪“火龙灯舞”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具民族民间韵味,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2008年人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火龙灯舞这一独特的、具有浓郁川西地域文化特色的典型性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长久不衰,历经风雨洗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与传承、发扬,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凸显的教育意义和显著的民族特色,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当地百姓的生活密切相连,是老百姓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精神寄托等的综合表达方式。故而,从事火龙灯舞运动不仅仅是身体运动、技术动作和精神品质等的教育和锻炼,也是对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发扬。火龙灯组四十多人组成。配以鼓、锣、钹、马啷子、唢呐等伴奏乐器进行表演。这种独具地域民间文化特色的表演项目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火龙灯舞的表演技艺有着宽广的表演空间,经过艺人们的精彩演绎,极具表演性和观赏性。通过参与或观赏舞龙运动,能充分发挥人们的艺术创作水平,培养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黄龙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黄龙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现状
黄龙溪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镇区距成都市区42公里,现辖古佛、东岳、华严、嘉禾、皇坟、响水、川江、大河8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2.3728万,场镇人口4686人),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成都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
双流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它是中国龙文化在民间的直接体现。上古时期,先民们根据“黄龙见武阳赤水”以及主管光明和黑暗的烛龙、主管风雨的应龙等神话传说创造了神龙图腾文化。火龙灯舞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具民族民间韵味而在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传统的龙舞节庆时间,一般安排在新春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正是人们喜庆丰收迎接春天来临的美好季节。火龙灯舞除了火龙以外,人们还在前面安排排灯、宫灯以及象征水底世界的蟹、鱼、虾、蛙等灯,使火龙灯舞更加热闹,具有逼真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辅以各类五彩缤纷的灯幅、灯牌和乐器伴奏,使整个龙舞喜气洋洋。随着黄龙溪“火龙灯舞”的远近闻名,如今在古镇旅游文化宣传上已经打造出了“火龙文化旅游”的品牌,带来了火龙旅游经济效应。
“火龙灯舞”是起源于民间,依靠的和赖以生存的是广大的民众基础。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村
落开展“火龙灯舞”已经处于凋落状态。镇政府已经对“火龙灯舞”这一民间体育文化项目进行了市场化包装,实施市场运作模式,现在古镇上主要有四支火龙队:两支成年男子队、一支成年女子队和少儿火龙队。社区开展火龙运动主要依靠与古镇上的传统节日表演、市场化演出和重要宣传活动三大类。真正实施社区火龙运动的有待继续落实与组织保障的深入,而且,从现在火龙灯舞运作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火龙灯舞的表演仅仅依靠简单的舞龙动作,重点和中心突出烧火龙环节,失去了它原有的技术凝练和传统文化特色;在深入基层民众调查发现,随着古镇旅游的大开发,经济的快速发展冲蚀了火龙的文化魅力与技术含量,更多的是失去了火龙深入民众心理的那份亲切感与文化色彩。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和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与参与性,特制的火药,给烧火龙环节增添了无数的娱乐性与刺激性。因此,黄龙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主要体现在活动场所集中在古镇镇上,基层村社已经没有传统的火龙走家串户活动内容;火龙传承人处于严重缺失的困境,传统技术的保护与传承严重流失,民间体育文化的拯救与挖掘应是迫在眉睫;参与人群主要集中40岁以上人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从小经历过火龙的文化熏陶与发展历程,对其有深厚的感情与文化认识,但青少年参与人群的稀少是摆在当前文化保护工作中解决火龙人的重要任务;“火龙灯舞”表演技术的单一化与陈旧性只能是对外来游客的忽悠性体验,而不能促成火龙发展的长期与可持续发展;以景区管委会为主,镇政府为监督,私人承包制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严重破坏了其生存环境,阻碍了民间体育文化的扩散与辐射,偏离了传统文化的原本发展规律,使得火龙成为极少数人赚钱谋利的工具。
(二)“火龙灯舞”融入社区全民健身的制约因素
首先,“火龙灯舞”赖以生存的土壤受到严重破坏,群众基础薄弱,经济优先的发展思路造成了民间体育文化的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处于边缘化与没落的险境,如今加强和全面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火龙灯舞”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在融入社区全民健身中赖以生存的群众性土壤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基层老百姓参与性不高的窘境。从调查总体上来看,18-54岁之间参观火龙的时间总体在1-4天内,这跟他们的年龄、职业、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而54岁以上的人群则比较热衷于火龙的观看,对火龙已经具有深厚的感情。表演场所的过度集中与古镇上而非传统的走家串户,与百姓直面接触;表演时间的稀少,单单依靠春节、重要庆典和市场演出等少数的演出时间;参与演出人员的临时性充数以及演出的有偿性回报等造成了火龙灯舞远离基层民众,远离基层社区。
其次,传承人的断代导致了火龙技术的单一化与陈旧性。火龙灯舞是一项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艺术活动,其表演主要由舞龙和烧龙两大部分组成,火龙灯舞的舞蹈程式主要有三步:装束、点睛和披红挂彩。火龙灯舞的丰富多彩得益于当地艺人的传承体系,时至今日,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原因,现在火龙队面临在正式表演――真正懂得舞龙的艺人较少,所以面对重大场面,需从外地调入人员,导致舞火龙有可能不够专业。在实行承包制后,面对市场运作后只能采取“抓壮丁”式的选人方式,但由于管理方式和演出待遇等方面影响因素使得很多人没有办法专门从事这一演出职业。火龙灯舞表演动作的单一化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传承人的断代促使火龙灯舞动作程序的简单化,在演出内容中穿插狮子的表演淡化了火龙技艺的难度,一味地用烧火龙来掩盖舞龙动作的简单;舞龙与烧龙的老套与陈旧化逐渐演变成为游客的不知足,与古镇“火龙之乡”的美誉不相称。
最后,承包制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全背离了民间文化自身发展规律,造成了,火龙文化的埋没。黄龙溪古镇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争创国家旅游强镇为目标,以国内唱响、国际知名为主线,调整充实景区业态、文态,加大旅游项目的包装推介,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争创旅游经济新优势;按照“景区增效益、新区展形象”的要求,加快组团式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三产互动,扎实推进城乡统筹,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当地政府充分挖掘古镇内在的文化内涵,借以特色的文化为灵魂推动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但是现实中,火龙灯舞从开始由私人举办,民间自发组织,到后来政府的规范管理,划定固定表演场所,再到负责接手管理火龙灯舞的相关事宜,更到现在的保护,加大资金投入,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态度、措施的一系列变化。在火龙灯舞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空壳化现象,古镇政府有具体管理火龙灯舞的负责机构,然而走访却发现镇政府已经交接给当地社区居委会实施管理。居委会却说镇政府已经实行承包制,有承包人负责实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文化在素有“火龙之乡”的地方却是这样的管理体制,如何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深思。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保护火龙灯舞这项民俗文化,在矛盾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将火龙灯舞推向市场,成为一项文化产业?
三、“火龙灯舞”融入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路径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保护与传承规划,建立“镇、村、民”的保护体系
“火龙灯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复杂理念。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热潮中,政府机构要重视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发扬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有序地对“火龙灯舞”这一极具浓厚地域文化和民间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制定文化保护、传承、发扬与发展的有效思路,不断恢复与重建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扩大群众参与性与保护主动性,增强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引导性和社会推广力度,建立以镇为主阵地、以村为有效发展衔接区域、以村民为参与落实个体的“镇、村、民”一体化保护机制,从而在全面贯彻与执行“火龙灯舞”进社区,“火龙灯舞”与基层群众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的政策引导与保障,机制的建立于健全,规划的阶段性与长期性等方面得到有效保证。
(二)调动民众参与意识,增强民众保护传统文化自觉性与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火龙技术保护与传承的人力再构造
火龙灯舞是发源于民间,来自于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理应当充分结合民间特色,充分与老百姓结合,注重调动基层百姓的积极参与,扩大民间影响力。提高广大民众的参与意识,增强民众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形成全社会主动参与保护的文化自觉,是持久做好
保护工作的根本。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民间文化;要适时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展演等活动,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吸引民众的关注,唤起广大民众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瑰宝的兴趣;要发挥文化馆、站等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以展览、讲座、演出和广场文化等多种形式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使人们在分享传统文化丰富价值的同时,培养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要组织好节庆活动,丰富节日文化内涵;要精心策划组织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形成广大民众自觉参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
(三)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村民火龙大比武活动,有效营造社区火龙文化氛围
火龙灯舞进社区,必须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活动实施作保障,没有定期的活动内容,群众难以主动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其中。在大力宣传与推销黄龙溪古镇火龙文化特色旅游之时,有必要积极开发多种形式的民众火龙大比武,一方面可以调动广大基层百姓参与火龙运动的队伍中,激发其保护与传承火龙文化的热情,增强人们对火龙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扩大火龙发展的群众基础,营造社区火龙运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群众参与范围的扩大,火龙文化影响力与辐射力的扩散,有利于古镇文化的传播,带动古镇文化旅游经济效应的深层次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双丰收。在这其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火龙灯舞运动的内容、形式与活动组织实施的各种条件,建立与完善基层百姓开展火龙灯舞的规章制度,引进相关社会组织或高等院校进行活动内容的创立与创新,不仅促成了火龙灯舞的基层发展,而且有利于扩大古镇文化旅游的空间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