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直播运营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播运营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直播运营规章制度

第1篇: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2018年,本人主要负责广播站和记者团的指导工作,以及行政楼电子屏日常更新、校级大型活动摄像、学校报纸征订、校内条幅内容及悬挂位置、宣传部文件收发整理、会议记录、九江广播电视台记者对接等工作。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指导祥鹤记者团工作情况总结

祥鹤记者团今年始终坚持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也积极配合各个学院做好宣传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将最新的校园新闻动态及时报道。  

1、积极配合校党委宣传部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这一年,祥鹤记者团继续加强宣传报道工作。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质量也明显提高,稿件经过审核会及时向学院报送,加大新闻报道的影响。

2、积极参与运动会的宣传,在学校的运动会中,圆满高效的完成任务,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很好的展现了祥鹤记者团的精神风貌。

3、祥鹤记者团成员素质不断攀升。这一届祥鹤记者团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入团成员进行严格把关,通过笔试和面试层层筛选,将有能力、想作为的同学放到与其适合的岗位上,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确保采访任务都能按时保质完成。

4、努力向新型媒体靠近,祥鹤记者团微信公众号保持持续更新,几乎都做到每天都有自采校园新闻推送,同时创建了祥鹤记者团百度百科词条,利用美篇平台编发校园新闻以及制作出了精美的祥鹤记者团电子团报。

5、成功举办了首届手机拍校园摄影比赛,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在11.8中国记者节,开展庆祝记者节签名活动,组织学生南山公园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缅怀先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重新整合了祥鹤记者团下属部门,新设立了网宣部和影像部,设计了学校视频采访的台标,组织影像部学生和广播站学生,组成校园新闻视频采访小组,开启了校园新闻视频采访工作。

7、梳理了规章制度,建立积分制考核规定,并使制度上墙悬挂。

二、2018年指导濂溪之声广播站工作情况总结

1、广播站后期技术队伍组建成型。以广播站信工学院学生为班子,组建广播站制作部,对广播站所有栏目进行了包装,录制了广播站片头和宣传音频,以及一些节目介绍,从此广播节目告别了单调,为节目播出效果增色不少。

2、节目内容形式多样。这届濂溪之声广播站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直播和转播技术,特别早晚及时转播央视新闻频道的电视节目,让广大师生不出校园便知天下事。

3、溪之声公众号运营更上层楼。作为传统校园媒体,这一届濂溪之声广播站积极转型,以站官微为立足点,大力推行音频制作,先后推出了《岁月留声机》、《职大朗读者》等精品自办栏目,并制作成微信推文进行推广。

4、站办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开展了第二届“最美之音”活动,从活动之初的宣传、中间的海选、以及最后的音频制作,全站成员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使得这个活动在校园内影响巨大,提升了濂溪之声广播站的知名度,获得了全校学生的高度赞誉。

5、改善了播音室软硬件。播音室新装饰了装饰字,进一步美化了播音室环境,同时加配了录音声卡和录音话筒等设备,使得广播站录制音频工作更加快速便捷。

6、校运会期间,积极配合赛事组委会工作,圆满完成运动会播音工作。

7、梳理了规章制度,建立积分制考核规定和重新打印了广播站安全值班薄,并使制度上墙悬挂。

三、其他工作情况总结

1、圆满完成报纸征订工作,2018年报纸征订工作喜获全市一等奖。

2、完成学校V9联盟宣传展板内容撰写工作。

3、完成领导交办的摄像工作。

4、认真完成收发文工作,并将文件进行系统归类整理。

5、积极联络九江广播电视台,邀请记者前来学校采访报道。

6、仔细记录每次学校中心组会议,并将中心组会议材料整理存档。

7、确保行政楼电子屏内容按照要求进行及时更新。

第2篇: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一、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党的舆论喉舌,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气氛新闻工作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今年以来,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以理论学习指导实践,以业务学习推动工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学理论、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学习中,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了学习计划、制度、人员、材料、时间、督察、效果“八落实”,通过学习,进一步打牢了理论功底,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提高了理论素养,为进一步做好广电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抓班子,带队伍,不断提高广电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班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也是我们班子一直考虑的问题。首先以建章立制为突破口,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积极倡导和鼓励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通过建章立制,努力为大家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的事业舞台,舒心、顺心的工作环境,彻底改变那种有些人没事干,有些事没人干的疲踏、低效的工作状况。二是进一步完善班子内部的工作分工和议事机制。在那些重大决策问题上,局里都要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广泛征求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意见、建议。既发挥了班子成员的集体智慧和才能,又有效地促进了班子的内部团结。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强化自身业务建设。

1、新闻宣传力度大,效果好,主流媒体作用突出。

局领导一班人不断加大新闻宣传创新力度,组织带领全体新闻采编人员优化选题,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城市等重大主题,采用开设专栏、采发消息、撰写评论、制作专题片、拍摄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强势宣传,在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很好地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作用。特别是“两会”的成功召开,局里组织了精干的报道队伍,深入会议第一现场,进行全程跟踪式报道,及时向全市人民传达了会议精神。全市上下很快形成了政通人和、人心凝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形势喜人大好局面。

——截止到目前,__人民广播电台已累计安全播出时间为5248.9小时,其中汉语2657.4小时,哈语2591.5小时,实现了安全播出零事故目标。共播出自办汉哈__新闻节目294期,播出新闻稿件2170条。开设精神文明创建、新农村建设、廉政建设、喜迎十七大等10多个专栏,共播出162期。制作了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乌洽会、平安城市创建等13部高质量专题片。进行了8场大型现场直播。

——__人民广播电台自办的《行风热线》栏目,在市委、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设起了沟通的桥梁,做到了知民情、达民意,解民忧,有力加强了舆论和群众的监督力度。今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广行风热线”节目为了能更好地解答__地区听众朋友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__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进行现场直播连线,截止目前已现场连线3次,地区领导王建新、侯本智、陆民等及地区纪委和相关部门、__市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分别来到塔广“行风热线”直播间直接与听众进行对话与交流,收到了较好社会效果。现已累计播出36期,收到群众来电92条(次),在节目中当场答复87条,转地、市纠风办协调解决2件,有关部门立案1件,另外2件已转局。

2、节目创办求贴近,思路新,品牌建设成绩斐然。

按照“三贴近”原则的要求,局领导一班人不断在推进频率频道的专业化和节目栏目的精品化上下工夫,使品牌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广播电台认真分析自身优势,进一步细化目标听众,相继对原有节目进行了改版,进一步提升了频率的专业化水平,取得了较高的节目收听率。特别是起步晚,但起点很高的《__市新闻》的开播,做到了让党委放心、群众满意。在地区举办的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我们选送的8件作品,获得了5个第一,3个第二的好成绩。在地区举办的庆祝第八个记者节上,我局选送的长消息“麦草期货促民增收”荣获好电视新闻奖。事实证明,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我们的新闻队伍是值得信赖的,大家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3、体制机制重探索,勇实践,广电改革走向深化。

今年,__市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局领导一班人就如何整合广播电视资源进行了考察学习,在充分借鉴兄弟县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__市广播电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体制改革建议。一是与自治区网络公司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全新架构。二是主动与地区广播电视局协商,积极参与到明年数字电视项目中。三是抢抓地区广播电视局整和资源的契机,努力争取开办一个频道。

4、申报项目储备多,立项早,整体水平全区领先。

通过构建切实可行的整体转换运营模式,完善安全播出系统,从国家广电总局争取来了一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预警系统。此外,我局已完成了对全市50户以下、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将通过新建数字微波发射台、实现农村有线网延伸和20__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等多种方式进行覆盖的办

法,彻底解决偏远农牧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5、广电产业深挖潜,广开路,发展势头十分喜人。

在采取灵活多变的市场手段,保持广告收入稳定的同时,局领导一班人提出“全员经营、主动参与、严格管理、按劳分配”的广告运营思路,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依托借船下海、强强联手等办法,积极发展合作共赢产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11月份,已与中国广播电视传媒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从20__年1月1日起按时播放他们提供的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提高自班栏目的品位和档次,同时也将提升自身的增收空间。

6、行业管理要求严,措施硬,清理工作富有成效。

按照《行政许可法》有关要求,局领导一班人对保留的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了再次梳理,对审批程序和环节进行了简化和压缩,使保留的行政审核项目实现了一站式办理,进一步优化了广播电视政务环境。根据自治区广电局的统一安排,严厉打击了非法销售和安装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设施的行为,有效维护了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的正常秩序。通过开展整治违法虚假广告专项活动,广告播出更加规范,声频荧屏得以净化,受到听众观众的广泛好评。

7、队伍建设起点高,重实效,全员素质显著提升。

局领导一班人从实现广播电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领导考核、科室考核、群众考核和自我考核的“三位一体”效绩考核制度。二是在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同时,继续引深“三项学习”教育和行风“双评”活动,有针对性地强化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先后新疆电视台,地区电视台的资深记者就新闻观和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等专业知识举办专题讲座4次。三是对重大工作实行交办限时责任制,效果非常明显。如在今年8月份,全国统一实行的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转星调整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在一周内克服种种困难,提前3天完成了转星工作调整任务。四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今年在调整中层干部的时就明确提出,明年的中层干部岗位实行全员竟聘上岗,一般工作人员由中层干部聘用。这一机制的运用,极大地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全员素质的提高。

四、牢记使命,明确职责,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1、加大了反腐倡廉教育力度。在反腐倡廉理论学习方面,我们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支部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理念和廉洁从政意识。在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方面,我们组织广大党员集中观看了学习《》的专题辅导讲座录像和党纪条规教育片《铁纪》,开展了党纪条规知识测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意识和党纪观念。在示范和警示教育方面,我们先后播放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事迹的专题片,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开展了规章制度上墙、文明礼貌用语上墙等活动,在全局上下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2、加大了廉政制度建设力度。年初,我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以文件形式进行了下发,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__市广播电视局文明创建奖惩制度》,将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及经济奖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纳入了各部门业绩评定、奖励和惩处范围,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为确保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出台了《关于实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公示制度的实施细则》、《中层干部任免公示制度》等项制度,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对群众关心的职称评聘、干部竞争上岗等情况,都向群众进行了公示。此外,我们还严格按“八荣八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及“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健全完善了《党员民主评议查实待岗制度》、《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3、加大了资金使用监督力度。我们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购买大额物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进行。同时,在资金使用上,坚持了集体讨论、反复论证、民主决策,从而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发生。

4、加大了行业作风建设力度。我们继续引深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以全市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为新的契机,在电台、电视台推出了舆论引导无差错、舆论监督无投诉和安全播出零事故活动,在农村有线电视总站开展了答复咨询不嫌烦、解决问题不推诿、上门服务不讲价,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队伍的行风建设。通过活动,有效地杜绝了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粗劣服务等现象的发生,增强了行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使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第3篇: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最近,中国第一个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电集团全面启动了电视各个频道的战略性改版。这次改版应对的是空前激烈的新一轮电视竞争格局,实际上是一次频道营销战略规划。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的观念基于4个主要支柱,即目标市场、顾客需要、整合营销和盈利能力。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相反,推销是从企业出发,以现存产品为中心,并要求通过大量推销和促销活动来获得营利性销售。营销观念则是从明确的市场出发,以顾客需要为中心,协调所有影响顾客的活动,并通过创造性的顾客满足来获利。

改版之前的目标市场分析

目前,数字电视进展迅速,无锡的数字电视节目经过几次扩容,已经可以收到95套,仅有线电视网就有近50个频道,无锡本地的电视频道必须与央视、各省级卫视的众多频道争夺观众。根据央视索福瑞最新的调查,无锡市场总体收视率情况是:中央台各频道占1/3,无锡本地频道共占1/4,江苏省级台1/5,上海文广频道近1/10。无锡电视主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的改版面对的是内外夹击之势。中央台、各省级卫视节目频频调整,收视率节节攀升,同时,无锡本地的其他电视频道通过《今晚60分》等民生新闻节目的带动,对新闻综合频道在无锡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构成了直接威胁。

在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增多,新闻信息几乎过剩的竞争环境下,地方台新闻节目有两条途径可以增强新闻节目的竞争力。一是在贴近性上下工夫;二是做好新闻管家,在新闻的加工整理上下工夫,以独家视角和点评吸引观众。根据央视索福瑞在18个城市的数据统计显示,上海、杭州、成都、重庆、长沙、南京、长春的电视节目排行榜首的位置已经被自办栏目所代替,最受欢迎的节目已经从外购的电视剧过渡为本地新闻等自办栏目。

分析受众的需要

首先,应根据频道本身的特点来定位受众。频道受众定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节目内容的不同进行区分和定位,另一种是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来进行;在决定“节目做给谁看”的问题上,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全国性频道与地方频道的定位是不同的,在根据受众的文化程度,年龄,教育水平和区域划分的同时,还要结合频道自身的实际,根据大部分观众收视的“被动性”特征,频道改版过程中应该让其策划者为各自的观众考虑,替各自的观众选择和安排,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是无锡广电的第一主频道,主要承担党和政府宣传的喉舌功能。频道以时政新闻及民生新闻为基本内容、新闻性栏目为主要框架;以立足无锡,面向长三角,传递国内外大事要闻为节目宗旨;打造频道及时、全面、权威的形象定位。新闻综合频道这次改版首先要解决的是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与竞争对手形成错位竞争态势,锁定目标受众。

营销的市场细分原则表明,企业不可能面向所有市场,而必须在最有机会取得成功的细分市场上从事经营。广告商投放广告考虑的不是频道是面向全国还是地方,而主要考虑的是当地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而且在特定区域针对特定的群体展开集中的广告攻势,更容易锁定诉求目标。

频道的特色定位应当具有战略意义,媒体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有了特色就一定有市场。新闻综合频道这次走的显然是“人无我有,人优我特”的营销路子,既迎合了观众的需求,又避免与央视正面冲突。因为尽管午间已有《新闻30分》等全国性品牌栏目,但仍缺少轻松的资讯提供,更没有点评式新闻。新闻综合频道的节目安排合理利用这一市场空间,开设了《看点评点》,对精彩新闻作深入点评。提到新闻竞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快速反应能力和信息采集能力的比拼。然而,新闻综合频道这次改版缩减了谈话类节目,而增加组合型轻松新闻栏目《看点故事会》、《秀说天下事》等节目,探索的是与以往不同的竞争方式。

其次,是在提高受众的绝对忠诚度上下工夫。根据本地收视群体市场调查显示,了解新闻和追求娱乐是受众的两大需求,所以,应充分利用品牌栏目的影响力加上受众的收视惯性与其他频道竞争,新闻综合频道改版的定位应该是以满足受众了解新闻和政策的需要和娱乐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高质量的节目和科学的编排来达到保持受众数量的稳定和提高受众忠诚度的目的。新闻综合频道以构建频道特色为切入点,在对受众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收视率、满意度及美誉度无锡地区第一”作为这次改版的首要追求。在市场定位方面,新闻综合频道确定了“走新闻‘本土化’和‘规模化’之路,打造‘本土传媒旗舰’,力争早日成为区域性强势传媒”的经营战略。

整合资源,开展品牌营销

为适应传媒市场的发展要求,地方电视台必须对资源的配置方式、组织结构、使用形式进行开放性的调整和开发性的集聚,科学、合理、集约化地配置现有的有限资源,全方位实施品牌管理和现代营销。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各著名电视机构每年要用频道广告收益的5%~20%投资于频道整体包装与品牌营销。整体包装不是单纯的宣传片创作,而是全方位的频道整合营销。

新闻综合频道在改版中树立频道新形象。鲜明的频道识别系统和主持人形象是频道包装的重头戏,和频道定位紧密联系。频道识别系统由台标、片头、片尾、宣传片、片花、节目预告、节目包装格式等要素组成。它们在色彩、风格、音乐等方面应具有一致性,以反映频道定位,体现频道传播理念。

针对原有节目编排的缺陷和其它卫视的节目编排及央视一套的调整,新闻综合频道追求编排效益最大化,这次改版走大时段大板块之路,在编排方面做出调整:一是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由只播一集改为连播两到三集,二是新创非黄金时段的《秀说天下事》等新栏目。同时还逐步实现节目的全程常态直播,以往无锡电视台每年只有逢重大活动才不定期举办直播,而从今年起,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节目每天都进行常态全程直播,并随时切入新闻现场画面,抓住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以新闻直播及不间断的报道,实施“兵团式作战”,制造电视新闻的“集束效应”,锻造独家的核心竞争力。

从对改版的评析来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树立市场营销理念的目的是帮助组织达到目标,通过节目的创新改版,塑造频道品牌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无锡的历史和现状,无锡广电这次改版是比较明智的。无锡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都给新闻综合频道围绕定位制作和播出节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频道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电视节目市场目前只是在数量上的竞争激烈,而质量的竞争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观众品位的提高,可以预计将来综合频道之间的竞争不会再局限在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播放上。因此,立足长远的特色定位不仅反应出频道的品位,并将最终决定频道的出路。但是,特色定位要在节目上有量的保证。新闻综合频道改版后的节目中,体现时代感的新闻节目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加强。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上升速度明显加快,《第一看点》、《看点评点》、《看点服务车》等栏目的平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半年内翻了一番左右,已稳居本地电视网前五位。

对黄金时段也需要重新认识,在营销理念下,“黄金时段”就是在最适当的时间,把最适当的内容供给尽可能多的观众,并取得了利益最大化的时段。营销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以顾客为驱动,围绕顾客的需求来设计产品。二是尽量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冲突。在这两个原则之下,将原本庞杂的目标市场划分成多个同质的细分市场,通过提供特定的服务和营销组合满足不同细分市场中顾客的需要。电视频道面对的是两个市场,一个是观众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节目编排实际上就是把目标受众进一步细分,根据受众的群体分布、生活节奏、作息规律,把频道细分为不同的单元,把不同单元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再次售卖给相应的广告客户。因此找准特定时段的目标受众,找出为竞争对手所忽略的市场空隙,就可以辟出更多的“黄金时段”。以往本地的电视观众习惯于19 :00以后开电视,但通过改版,《秀说天下事》、《第一看点》等节目已经把本地“黄金时段”的概念提前了一个多小时。

第4篇: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作为服务性生活产业,无论体育产业如何发展,其产品都可概括为服务型产品和物质型产品。“互联网+体育”新业态下产生的体育服务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响应了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也符合了服务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选择。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搜集与共享的便利性,可以使商家或服务者全面了解消费者的个体情况,如运用了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健身房,可以记录顾客自成为会员以来的健身经历,和每一次健身后身体机能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最初做的健康体适能检测数据,会一直跟随者会员,显示在会员自己的系统内,可以生成针对性,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方便服务者可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消费者健身。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创造的新型赛事直播、服务性软件以及社交软件,类型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齐全,但是每一款都在追求与众不同的过程产生了一定差异性,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欣赏、社交、娱乐的需求,大家还可以根据特点选择喜欢的软件,在软件内设置自己的关注点和个性的空间,符合了新时代下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发展的时代特点。

物质产品的智能化是互联网对体育产品的另一杰作。智能化的产品是消费者追求运动质量的必然产物,也是互联网技术给体育运动带来的最大福利。新型的智能体育器材装备可以根据消费者不同的体态特征设置符合其自身运动特点的运动状态,及时掌握运动过程中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这些智能化产品不仅可以保证消费者运动时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运动水平和健身效果。

2 企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互联网+体育”新业态下的体育企业中,主要还是存在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只不过,无论是服务业、制造业还是销售业都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股份制企业的比例有了很明显的增长,上市的体育公司数量逐渐增加。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对各项生产要素的整合,同时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区大范围内职工的管理,因此互联网+体育形式下新生的体育企业,在成立之初或转变的之始,都存在着大规模经营的想法。处于对规模的追求,很多企业该是转变自身的组织形式,申请注册成为公司制企业,在经营水平和资产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申请上市融资,以及一些新兴的体育创业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股份制有限公司,致力于多方融资。许家印和马云达成共识,有马云购买广州恒大50%的股权,实现了专业俱乐部的股份化,解决了广州恒大的资金问题。

互联网新型体育企业一般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其在产品研究与创新过程中投人的人力、技术和资本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仅靠国内的资本融资是无法实现公司的发展的,在与发达国家的学习交流及合作中,同时产生各部不同新型的组织形式,如上市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中国体育产业企业的发展呈现组织多样化形式。越来越多的体育创业项目或企业获得天使投资,甚至是A轮、B轮投资、企业财政构成的转变给新兴体育企业发展和企业规模化发的资本支持

3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互联网+体育环境下,不仅产品类型和组织形式有了个性化和多远化的创新,其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在各个方面有了创新。创新主要在“新”,是指企业在经营思想、方针、计划、人才和产品管理、企业营销和市场开发等方便都有了史无前例的转变和进步。

首先现在体育企业在经营思想和方针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体育企业不只是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更加重视科研的投人和产品的创新,把企业的重点放在了研发新产品上,提高产品的只是科技含量,追求质量价值。由以利益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在设计产品和生产计划时,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开发符合消费者追求的产品。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创新,转变了内部人才管理的方式方法,如合作人制,每个个体都是总公司的合伙人,实行盈利分成,以及一些内部员工持股的管理模式,年底员工吃盈利分红,这些管理制度的实行,极大地开发了员工的工作潜力的创造价值的积极性。互联网对企业营销和市场开发的影响是最不容忽视的,一方面互联为企业提供了营销平台,另一方便为市场开发和了解消费者需求,试试针对性营销策略提供了信息来源途径以及推销平台。

4 企业盈利模式的复合性

第5篇: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在2012年揭晓的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大众网《“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摘得网络专题类一等奖。这是该网继第20届、第21届中国新闻奖连获一等奖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大众网三年三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两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创造了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内容建设屡创佳绩,原因在哪里?

这三年,也是大众网进入全国第一批转企改制试点网站到顺利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的三年,运营收入三年增长近10倍。

大众网运营工作高速增长的奥秘在哪里?

技术,历来是重点新闻网站事业发展的短板。三年来,大众网的技术团队从运维向研发型转变,不但在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中率先开发应用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微博系统——众众微博,而且不断拓展移动互联网等新应用平台的开发。

目前,大众网产业布局已经初具规模:

两网——在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综合排名位列前茅的大众网;适配千余种手机型号,融社交、生活资讯服务、线上线下活动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掌上大众网。

一报——拥有200多万读者、主打综合新闻资讯的齐鲁晚报手机版。

三刊——拥有300多万读者、主打生活服务资讯的免费彩信版日刊《齐鲁手机杂志》;以“领导决策参考、企业舆情指南”为定位的旬刊《大众舆情参考》;国内首本传播前卫手机文化的纸质月刊《手机语文》。

一屏——山东城市大屏联播网。

一社——大众音像出版社。

一平台——“在山东”电子商务平台。

一全资子公司——山东大众信息产业公司。

2012年岁末的一天,记者来到大众网采访。一进门,“山东新闻第一网、山东网友生活圈、移动互联新门户”三行红字就映入眼帘。在硕大的牛耳鼎标示下,“革故鼎新、永执牛耳”八个大字默默诠释着这家网站的精神追求。公告栏里,各项规章制度、嘉奖令、处罚令、年度业务课题申报一一公示。穿过琳琅满目的文化墙,办公区里年轻的采编团队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据了解,在总部之外,大众网已经在山东建立了10个运作规范的自建地方站,这些地方站的领导者全是网站的中层干部,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省一半以上地市的大众网群。2013年,大众网群和地方站布局将覆盖整个山东……

如今,全国各级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正风起云涌,融资上市让人心驰神往。其实,要拥抱资本市场,打铁先须自身硬。

如何在大众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提升新闻影响力和品牌的传播力?如何不断提升自身造血机能,进而锻造市场核心竞争力?战略布局路在何方?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如何拓展?这都成为业界同行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

战略管理:抓牢导向盯市场,锻造核心竞争力

一个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是它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比其他网站更有效地向读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盈利和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能力。其前提在于能够始终“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

营造影响力:把导向视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导向是“一”,其余都是“零”。只有“一”立起来了,其他的“零”才有意义,也只有“一”立得住,事业的拓展才能实现倍增效益。

不断加强网站自身的新闻策划能力、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能力,牢牢占领山东网上舆论主阵地,倾力打造新闻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是大众网内容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大众网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年来,大众网在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中风生水起,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挖掘“新闻金矿”,不断催生精品,已成为网站全力打造新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重大节庆报道蕴含无限的创新空间。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党旗漫卷中国红》在读者罕闻、记者罕至的地方进行“走转改”,180天历程,由记者、特约记者、网友代表,还有一名14岁小记者组成的特殊采访团队以不同视角发现,用共同脚步丈量,行程8万里,记录了中华56个民族家庭的人情风貌、民俗民生、发展变化。以这样一种平民的视角,传达出网民的心声,来自56个民族家庭的图片、视频,以及众多网友的微博参与,提供了海量的原生态信息。这种把“规定动作”深化为“自选动作”,变成互动性和具有可读性的内容,体现出来自网络又不局限于网络的理念创新。

重大决策部署报道需要善于用特殊性阐述普遍意义。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央的重大经济决策部署,也是网络宣传报道的重点。2010年8月,为深刻记录枣庄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绘制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调样本”,大众网第38期《独立调查》栏目推出了长达近三万字的深度调查报告——《千年煤都的生死变轨》,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第21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三等奖。

重大主题宣传在网不唯网,在全媒体联动中实现多介质传播。2012年大众网承办了“科学发展新山东——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来自全国的80余家媒体、130余名记者,7天行程5000余公里,发稿并转载大量稿件,在网上掀起山东喜迎十、科学发展的宣传热潮,报道的形式包括新闻、评论、微博、手机报、论坛以及3G直播,不但实现了新媒体中各个平台的互动联系,还实现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交互传播。

营销影响力:实现资源密切转换

讲导向与抢市场其实并不矛盾。相反,主旋律报道,主流新闻恰恰是主流媒体抢占市场的利器。

以新闻的眼光审视政务性、指令性工作,把政务性、指令性变成新闻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尽心尽力地为山东省、各地市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务。把大众网政务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因势利导地转化为在各地市、各行业的影响力和在全国的有效传播力。

影响力的营造与营销是相辅相成的。把政治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新闻资源优势,可以形成强大的新闻生产力;用好政策资源优势,上级对大众网在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可以有效转化为可供合作拓展的行业服务优势、可供延展产业链的资本运作、置换优势。

延伸网站在各地的影响力,助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网友提供更贴身的线上、线下增值服务,地方站、地方频道建设广阔天地。从2010年开始,大众网开始陆续在10个市开设了严格按照国新办要求、运作规范的地方站和地方频道,特色新闻与服务受到各地党委政府、企业、网友的普遍好评。地方站新闻宣传浓墨重彩,运营方面2012年已实现1200万元收入,也成为继总部广告运营、无线增值业务之外的又一增长极。

大众网依托全资子公司——大众信息产业公司构建的“一网一刊多套软件”的大众舆情服务链已有多家厅局、不少地市用户接入,辅以信息集成业务,2012年实现运营收入2200万元。

价值观引领:用主流价值塑团队之魂

与网站发展战略相适应、相匹配的核心理念体系的创建和丰富完善,为网站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生生不息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持、精神动力、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

“党网高度、大网气派、责任媒体”是大众网的主流价值体现,也是全体大众网人需要秉承的价值观。

以价值观为引领,大众网每年一个主题年活动是全年工作的总抓手。继2011年“内容建设年”之后,网站又把2012年确定为“速度效益年”,采编部门提出“提高采编竞争力,确保速度与效益”,并制定详细年度规划予以推进。技术部门则出台了全年的技术发展规划,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人。

网站党支部、编委会结合当前正在展开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提出五大战略:

跨媒体发展和品牌衍生战略。积极布局城市大屏联播网,构建移动互联网新门户。目前济南长途西客站的LED户外大屏项目已经启动,掌上大众网的WAP版已经投入运行、客户端建设进入内测阶段。积极探索与国内大型商业网站的合作,构建与大众网相适应、相协调的服务性商业网站。此外,齐鲁晚报手机版已经成为国内同级网站中发行量最大的手机报;《独立调查》、《敢当时评》等一批名频道、名专栏初具规模;《大众论坛》连年入围全球中文论坛50强,并且排名不断前移,目前已经形成问政、服务、公益并举,拥有230多万注册用户且山东最大的网络民意表达平台。

人才强网战略。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在职员工深造学习,网站承担在集团规定补贴之外的部分学习费用。

机制创新战略。坚持“扁平化”原则,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淘汰机制,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

文化提升战略。2013年的主题年活动确定为“文化建设年”,把文化提升当成队伍建设的硬指标推进。

地方站发展战略。全面布局,加快推进,2013年实现全省覆盖。

在此基础上,大众网在大众报业集团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事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加快发展步伐,构建大众网群,成为大众报业集团又一支柱板块。

机制创新:优化绩效考核,完善制度建设

转企改制的体制改革完成后,还需机制创新配套跟进。大众网的机制创新抓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形成考核、监督(反馈、修正)、激励的闭环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规范“什么不能做”、倡导“做什么好”。

规范业务流程,改进优劣评价机制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考核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保持内部管理的强制约束力,大众网从转企改制伊始就着手完善建章立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出台并不断完善了《频道编辑考核办法》、《手机报编辑工作手册》、《记者工作量考核办法》、《论坛帖文处理的若干规定》,《地方站管理办法》等。为了规范业务流程,建立了《手机报发稿流程》、《大众网新闻处理办法》、《关于杜绝违规转载的若干规定》、《新闻把关147条规定》等等。

对工作突出的项目实行《董事长嘉奖令》和《总编辑嘉奖令》予以重奖,对于出现的问题和重大错误及时下达《董事长处罚令》和《总编辑处罚令》予以重罚。

创新业务竞赛,拓展绩效激励机制

大众网在全省网媒中率先启动“走转改”并辅以制度保障,力求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不断健全体察民情的制度。启动基层联系点计划,推动年轻记者“包村”行动。由董事长、总编辑带队,带领年轻采编人员“包村”,写出系列调研报告,并努力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写出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和新闻精品。

二是不断完善好新闻的评价制度。在全网站开展“记者走基层新闻精品大赛”;编辑记者上岗前必须有一周以上的基层学习实践经历,根据论坛、手机报、新闻采访、视频制作等不同部门配套实施相关业务培训。

三是不断创新公益服务的制度。加大“大众帮帮团”工作力度,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爱心公益活动。开展“网友看房团”、“网友家装团”、“网络问医”、“网络问法”、“8分钟约会”等系列活动,服务网民。

四是不断拓展了解民意的制度。依托大众论坛,广泛对接省长信箱、各市市长热线,努力解决网友反映的实际问题,深入做好网络舆情专报工作。

五是不断细化集中民智的制度。开展扎实有效的网络问政活动,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启动民间智库的启动工作,真正把一帮关心社会发展、乐意为推动社会进步建言献策的网友凝聚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的制度。开展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活动,编委会成员和各采编部门主任带头与年轻采编人员结对子,建立基层联系点长效机制,将下基层、接地气与网站研究课题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网站内容建设的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总部月度好新闻评选和地方站月度好新闻大赛,与奖励挂钩,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引导员工岗位成才。

文化建设:提升队伍境界,保障事业发展

网络媒体市场化之后,竞争会愈演愈烈,网站要保持和扩大自身的优势,必须有一支用先进文化理念武装起来的作风过硬的队伍,必须有一个团结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工作氛围。否则,即使一时红火,也终难长久。

开展体验式学习,让理念成为信仰

构建文化的长效认同机制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之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此,2010年大众网党支部成立了由董事长挂帅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学习研讨小组、民主生活小组、文体休闲小组、合理化建设小组。

网站把全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三个一切主题教育”、“铲除虚假新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等活动作为抓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将文化建设与之紧紧对接,通过狠抓作风建设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

针对网络出现的虚假新闻、网络传言等,及时分析、防微杜渐。网站中层以上干部在员工培训中带头授课。2010年大众网的研究课题《新闻立网、服务强网的路径优化》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三等奖。

此外,网站以文化建设内刊《网事》和文化墙为平台,组织“我为网站发展献一计”等各类主题征文。工会定期组织舞蹈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登山比赛、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个员工生日时网站都送上鲜花、贺卡。员工婚丧嫁娶时网站领导都以不同方式予以帮助。

民主生活小组积极组织员工座谈,听取对事业发展的意见或建议,积极倡导建言献策。

倡导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回馈社会中成就自我

大众网每年推出的各类活动不下200个。其中绝大多数是公益活动。自2009年起,大众网每年编辑出版大众网年度社会责任白皮书,激励网站员工做先进网络文化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在回馈社会中升华自我、成就自我。

其中,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发起“5·12,我要爱——今夏请喝北川茶”活动,通过对北川茶这一支柱产业的新闻援助、品牌推广,开创了一种运用民间力量,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爱心共赢的援建新境界。自2011年起创意并主办的山东首届网络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两届,网络小说大赛、动漫大赛、歌手大赛等一系列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网友参与度不断攀升……

作为新媒体、作为新闻人,何为大道?

大众网的实践说明,道是道路,即坚持正确的传播方向和产业布局;道是道义,即主动担当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自觉。

第6篇: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本届会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航天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等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将莅临会议就我国“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等话题做主旨演讲。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中信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VSAT网络系统公司的领导也将有精彩报告和产品在会中呈现。

吸引更多国家的行业领导者来到中国,让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力量与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间进行激情碰撞,是中国卫星应用大会的一个重要使命。本届会议,全球VSAT论坛(GVF)、亚太卫星通信协会(APSCC)等国际卫星组织;美国iDirect公司、美国康泰易达公司(Comtech E.F. Data Corporation)、以色列吉来特公司(Gilat)、以色列Raysat公司、泰国卫星公司(THAICOM)、欧洲咨询公司,将就各自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卫星行业的理解做主题报告,并展出各自独到的卫星应用解决方案。

国内卫星应用发展的推动者

卫星产业未来将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全球无缝隙通信、世界新闻电视直播、天气预报、飞机与船舶导航、个人定位、大地测绘与地理信息、海洋信息、工农业状况、自然灾害、空间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军事活动等领域,卫星应用无处不在。

推动卫星应用的快速发展,是卫星应用大会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在致辞中说,卫星应用产业已成为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目前,国民经济建设、国防能力提升、防灾减灾、应急通信、3G业务拓展都对卫星应用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星应用产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期。通过卫星应用产业链的构建和科学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天地互动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

谢飞波认为,要充分发挥卫星应用的独特优势,服务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发展。中国卫星应用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有力地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卫星应用产业必须坚持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以不断创新引领未来发展。同时,卫星应用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

大力发展卫星通信 告别信息孤岛

近几年地球可称得上是极端灾害频发,从我们国家来讲,这些年灾情尤其严重,除了汶川、玉树大地震,08年年初还爆发过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今年先是大旱,接着就是洪灾,特别是8月8日甘肃舟曲县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的历史时期。根据以往我国的应对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畅通的通讯保障是稳定民心的重要基础,同时实时的现场数据回传指挥中心是制定正确的应对方案、实施快速有效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提供高效稳定的应急通信方案,成为了本届卫星应用大会上最为瞩目的话题。

据了解,我国的应急通信还没有建立国家层面跨部门的专门指导和协调机构,应急通信保障的职责具体地落在工信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探索,工信部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应急通信工作体系,包括管理机构,预案体系,以及必要的规章制度。我们的管理体制是政府为主管,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负责实施,已在部、省通信主管部门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设置了各级应急通信管理机构,并建立了依托企业遍布全国的专兼职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其中专业机动通信局共18支,分别由3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设和管理。

应急能力和减灾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体两面,在未来的建设中不宜有所偏废。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王建文认为,在下一步的工作的重点是要综合权衡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既关注应急力量的发展和完善,也关注公众通信网络对应急工作支撑能力的建设,还要在应急通信保障的体系中逐步引入社会力量的支持,使得我们的应急通信体系更加完备。

王局长介绍说,针对卫星通信在应急工作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工信部计划:一是进一步强化卫星通信在国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建议国家加大投入,把卫星终端、小型便携端站等设备的采购和使用,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多种卫星手段的交叉发展,提高应对不同种类灾害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在充分利用好国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同时,促进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加大对便携、小型化以及手持卫星电话等技术的研发力度。三是建立应急状况下的国家级卫星资源协调机制,实现应急时的国内卫星资源统一调配。根据我国应急卫星通信资源的需求,进行卫星应急设备及资源的合理储备和分级配置。四是加强公用网络安全建设,提高抗毁能力,推动企业在网络建设规划中,将卫星方式作为备份的重要手段,并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明确多手段,多路由相结合的建设原则。五是加强应急通信标准体系研究,密切关注标准化组织在卫星频率分配及业务应用等方向的研究进展,结合通信技术演进推动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的融合式发展。

卫星应用发展借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系统建设

“太空经济”,通过航天活动获取太空资源及其衍生的技术和产业,创造出的产品、服务和市场,正在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已渗入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空间系统正在慢慢发展成为国家传统基础设施在空间的自然延伸――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加快空间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与建设,大力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加速发展,构建空间设施、地面系统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同步发展的航天产业链,实现航天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提升,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十二五”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随着统筹能力和工业基础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正在规划中的空间基础设施将是一个整合了不同空间系统的整体大系统,不再是某个独立的卫星或卫星系统;而是由分布于不同轨道、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种应用型航天器系列、以及地面应用系统构成的,相互有机联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天地一体化体系,主要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已成为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将以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重大专项的建设为契机,以“十二五”规划为重点,围绕国内各行业部门应用、区域发展、产业与科技发展需求,统一部署,通过优化论证,建立卫星新型研发与应用模式,最终形成高效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

第7篇:直播运营规章制度范文

(一)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广播电视时代,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信息化相比其他普通高校是比较先进的,电视台、闭路电视,录像机、电视机、接收电线等体现着那个时期电大教育信息化的特色。自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的迅速兴起,特别是1999年开放教育试点以来,明确确立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划,使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各省级电大教育信息化也逐步悄悄分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到目前,基于网络的省级电大教育技术支持形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服务外包型,学校只做信息化规划,具体实施和技术支持则由技术力量强的第三方(一般是企业)来做。第二种是校内承包服务型,学校技术部门就像公司一样运行,对内负责学校技术支持,对外实行社会服务,实行承包制,由于有政策和资金支持,有的学校引入相关公司加盟。第三种是单纯校内服务型,按照中央电大的技术支持要求,配备一定的人员,保障学校的技术支持,省级电大绝大部分是这种模式,山东电大就是其中之一。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环节牵涉到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环境建设、电教资源建设等。山东电大按照“三通两平台”(“三通”是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是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要求来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网络设施方面,山东电大中心机房2012年改建升级完成。占地100平方米,主存储器容量为40TB,备份存储器一台容量为20TB,服务器20台,并对物理服务器进行了虚拟化。出口带宽502M。对网络核心设备、安全产品等都进行了升级。综合来看,我校的中心机房在省级电大中居中等偏上,基本上能够满足我校现有业务的需求。为加强网上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山东电大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集成,先后搭建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全省电大网站群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另外,省电大通过送服务器、电大在线平台、计算机到教学点等活动,支持电大教学点信息化建设工作,省电大下派技术人员到基层教学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市级电大及教学点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逐步加大投入,重在应用。上述措施和工作基本上保障了网上教学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资源建设能力方面,拥有设施完备的280平方米电视演播厅,配有满足各种电视节目制作的先进设备,拥有先进的全数字标清电视课件制作平台,中心累计制作电视教学节目3000多课时,并承担过山东电视台大型电视节目的直播。直播课堂已累计制作IP教学课件800多讲。

(二)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和其他省级电大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我省电大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不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划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未能充分适应各级电大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现实条件。

2.应用系统相对独立,数据标准不完全统一,应用访问接口缺乏,形成众多信息孤岛式的信息系统,不能很好的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一是难以实现信息挖掘与校领导辅助决策支持等深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另一方面,不能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无法满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在电大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受政策、资金、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资金投入和实际需求不太合理。

4.存储和服务器等设备耗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随着应用需求的递增,学校不得不购买越来越多的硬件设备提供信息服务,而相应地需要增加更多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和更多的维护运行成本。

5.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管理制度应该完善以适应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需求。

6.信息化资金投入相对偏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持续大投入的过程。广播电视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均衡区域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支撑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探索和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电大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在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分部的大环境下,研究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来适应未来开放大学的发展需要,为全省电大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近期目标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着分步分层次实施的原则,现阶段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实现目标如下:

1.以新一代校园网为核心、打造融合最新信息技术的强大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加之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开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全面深入多层次推进综合信息服务,建设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认证平台等基础平台,加强系统集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提供直接支撑。

3.建设多类型、多层次、全面丰富的远程教育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建设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形式包括文本、视频、音频、课件等多种类型。

4.建设多通道、多种类的远程学习平台。建设支持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持终端三种访问方式的各类远程学习平台,提供多类型课程学习、学习档案、学习交流等功能,完善各类网络通道,形成多样的资源传送模式,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

5.完善规范高效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6.建设全面的山东电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体系。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山东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基础上进行吸收、扩展和新建,形成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系列交换规范,为资源建设及应用平台建设提供可遵循的标准,从而便于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连通,完成资源在各系统间跨系统、跨平台的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

三、山东电大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思路

所谓一体化建设思路,是在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针、策略、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机制建设,按照规划协同地推进学校信息化。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要素和三个层次来着手开展。

(一)从四个要素入手加强信息化建设

四要素为“信息化基础环境、信息化软件环境、信息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体制建设”。信息化基础环境是指机房、网络、存储等校园网基础硬件设施及为保证其安全、稳定、便捷的运行和使用而构建其上的基础软件,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软件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业务信息化环境,即围绕学校办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所构建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环境。如学校教学、教务、办公等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指课程资源建设,包括电视节目资源制作、网络课程与课件制作、移动学习资源制作和虚拟现实课件资源制作;信息化体制建设,包括组织机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信息化基础环境是基础和前提,信息化软件环境是重点,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信息化体制建设是保障。信息化基础环境方面,当前,很多省级电大正在建设新的数据中心,改善机房配套设施,优化配置服务器数量和档次,合理应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云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化、集中化、虚拟化的高可用数据中心是高校基础环境建设的一个选择。根据山东电大的实际情况,未来几年数据学校除了继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外,数据中心是选择自我运维管理、服务外包还是购买云服务?我们的建议是:保持我校中心机房的现有规模不变,当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后,采取购买服务,最终过度到完全或绝大部分采取购买服务上来。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的96号文《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这是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2014年3月浪潮云计算中心建成启用,位于济南高新区,园区占地面积242亩,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计可部署3.04万个机柜,容纳约100万台服务器,是亚洲目前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这为我校购买专业服务提供一种可能。信息化软件环境方面,山东电大近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应放到业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上,这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之一。建什么样的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业务需求就建什么样的平台,业务需求引领平台建设,平台应用推进业务发展,没有业务支撑的平台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何来建?多种模式,自主开发、委托开发、购买等,建议采用委托开发为主,购买为辅,考虑学校技术队伍现状,自主开发作为补充。如何推进?作为学校,如何用好平台是最为关键的,首先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其次建章立制,以制度保障平台应用。如果将网络环境比喻成场地,平台比喻成舞台,资源就可以比喻成表演的节目了,最终吸引观众的不是场地有多大、舞台有多炫丽,而是节目有多少、有多精彩,精彩的节目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排练出来的,需要演员长期的磨练而成。作为广播电视大学,最应该有的,最应该做的,最能够做的,也是能够做成的就是教学资源。缺乏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是所有高校的普遍现象,为此,各高校已经开始网络资源的建设了,IT公司研发制作教学资源的软件不断推出,世界著名高校成立了MOOCS联盟,不少公司专门成立了教学资源制作部门。在这种情势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资源制作具有传统优势,与普通高校相比,这是我们的强项。我校的教学资源规划和制作机制与全国其他省级电大差不多,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现在成立专门资源制作部门的电大已经不多了,现在基本是分散的、以教师为制作主体的模式,当然就不专业了。基于现状,山东电大资源建设建议采取“整合+购买+分享+制作”的模式。推动成立数字资源研发与运营中心,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学校各单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服务。完善数字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及数字资源门户,促进数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充分利用。积极探索优质资源进入市场的有效机制。在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思路中,还需要强调管理规范的建设和信息化支持机构的建设。因为信息化建设之后是运行,正常运行才是信息化真正发挥作用的保障,而只有建立好管理规范和支持机构,才能保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山东电大2013年5月先后成立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咨询委员会,宗旨是增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快速、有效地推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发展。

(二)通过三个层面来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

三个层面为“规划、建设、应用”,即科学总体规划,协同有序实施,加强信息化应用。科学总体规划。做好总体规划是搞好高校信息化的关键。需要在充分了解学校的信息化现状、需求,特别是学校发展对于信息化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全面的规划。努力做到:第一,管理、技术相结合。信息化的成败,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许多高校的经验证明,信息化的成功在更大的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要做好一个总体规划,需要有学校高层的管理人员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符合学校的需要,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有我校信息化支持部门参与,这样才能保证与学校信息化现状的衔接;还需要有资深的信息化专家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规划与IT技术发展的统一。第二,实事求是、周到细致。要充分了解学校的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规划,而不是根据技术来定规划;要了解学校信息化能够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情况,根据实际投入来定规划,而不能做成太过理想不能实施的规划;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方针、策略,也要有细致的实施计划。第三,站在整体的高度全面规划。我校信息化落实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来牵头实施,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来做全面的规划,不能站在部门的立场来看问题。协同有序实施。在应用系统的建设中,相关部门间需要协同有序展开工作。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部门,如教务系统和网上教学系统涉及到教务、教学处,社区教育涉及到继续教育学院,办公自动化平台则涉及到各个部门。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最好是在规划的指导下协同、有序的进行,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通用的接口与平台,这样才能形成有机集成的我校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化应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是落脚点,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阶段性工作,使用信息化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重在应用。学校各部门和各级工作人员要增强应用信息化的意识,主动接受信息化。第一,从事远程教育的工作者,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水平应该继续加强;第二,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推动信息化的应用;第三,不断总结信息化工作的优缺点,及时进行优化升级,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