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

第1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是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个性心理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会计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心理因素和影响因素,对于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进行详细剖析,以此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

一、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对个体道德行为的意义

个性心理属于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在心理学上,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前者是个体行为的潜在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能够很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后者是个体特色风貌的稳定表现,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有人大公无私,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勤劳朴实,有人懒惰奢侈;有人自尊自强,有人自暴自弃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当某些特征稳定地而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人身上时,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这种性格特征。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要能够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主要的心理前提是要具备某些能力,能力是人完成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的人,一般有着稳定的性情和稳定的心理,遇到一定的道德情境,可以不慌不乱,作出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判断。其次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往往是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道德意志发生动摇。有着良好个性心理的人能够坚定自身的意志,朝着信仰的方向努力和前进。第三,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道德主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稳定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兴趣都是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们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能够很好地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剖析

如上所述,个性心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那么我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也将从个性心理的内部要素进行剖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需要、动机分析

个体的需要是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和动机共同构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部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要是兴趣和动机的偏差影响了自身的道德行为。比如,有些会计员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遇到问题完全看领导脸色行事,不顾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或者明哲保身,忽视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有些会计员虽然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一部分人出现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不良的动机和行为。经常有新闻报道,一些会计员利用手中掌握的经济信息获取不义之财,通过贪污或挪用公款、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获取不义之财。这些案例的发生与会计员的心理失衡密切先关。

2、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性格分析

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腼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断的性格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等。心理学表明,性格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员由于经常与账目、数字打交道,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因此细心、谨慎是工作中必需的性格。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他们在细心、谨慎工作的同时,也生发了敏感、多疑、感情细腻脆弱、情绪极易受暗示等职业特色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的后果是使某些会计员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不能自控,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导致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3、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气质分析

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语言、感知及思维的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和指向性(如内向性、外向性)。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形态,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之一。气质类型通常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有专家经过试验发现,会计从业人员大部分为黏液抑郁质。理由是,会计员每天与数字、信息打交道,其他情绪体验较少,不能在愉快的人际关系中调节情感,导致抑郁、内向。抑郁、内向气质的人员容易引发职业道德失范。

4、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能力分析

在会计员的个性心理因素中,能力是影响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会计员的工作能力高,则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分析财会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工作效率;会计员的工作能力低,则会在工作中缺乏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应变能力,不能很好地达到工作目的。比如,有些会计员缺乏一定的分析财会信息的能力,出现财会信息失真现象,还有的会计员由于基本的职业能力缺乏(如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了解等),出现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记账不符合规范现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王静.会计职业道德探究[D].经济贸易大学,2012

[3]高路路.会计职业道德[D].山西财经大学,2012

第2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道德 知行并重 思维互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并且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教育类型,重点培养符合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劳动者的主要阵地,其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会影响社会对高职德育教育质量的评判,而且对用人单位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职前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

一、外贸行业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外贸行业是连接国内与国际的重要纽带,它反映了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特殊地位,是连接国内外经济往来的桥梁。外经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的特殊职责,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外经贸行业的整体发展。

合格的外经贸从业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更应当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外经贸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祖国,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对外交往中热情友好,严肃郑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举止端庄,礼貌待人;(3)重合同,讲履约,守信用,取信于全世界的贸易伙伴,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商业信誉;(4)工作认真负责,服务周到热情,办事讲究效率,破除和官商作风;(5)严格执行外贸工作政策和纪律,廉洁奉公,拒腐防变,不索礼,不受贿,不以工作之便谋私利;(6)坚决同违反、破坏外贸政策的现象,同一切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自觉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维护民族的尊严,维护党和国家的声誉;(7)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加强职业技能修养,不断增长才干,为社会主义外贸工作,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出贡献。

作为外经贸职业院校,构建一个立足于职业教育本身特色,对学生进行正规而切合实际的职业道德培养模式非常重要,一方面要符合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水平,同时还应兼顾外经贸行业对所需人才的职业道德的要求。高职学生一般是通过高考或者是完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后选的,具有相当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但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正是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时期,也是走向工作岗位步入社会之前最关键的阶段,只有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职业道德观念,教育治远,法治治近,教育和法纪、德治与法治二者并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之成为社会和时代所需的合格的外经贸行业从业人员。

二、知行并重、四维互动的职业道德培养模式

职业道德的培养包含职业道德知识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两个方面。职业道德知识的培养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础,是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内在认知过程。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扎实的职业道德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本质、原则、规范、价值的认识,进而提高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构建中,职业道德知识的培养是基础,而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发展过程,将学生所学的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实践。因为考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不仅要看职业道德认知是否正确,更要看其职业行为是否符合行业规范。只有当学生把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逐渐形成职业道德习惯,才最终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在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重点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师德建设、实践环节四个维度着手,创造全方位育人环境。

(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职业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对职业道德的本质、规范和价值的认识是行为的基础,因此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基本的认知,这是整个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外贸行业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应立足于行业需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选择符合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1.抓好新生的职业理性、职业规划教育。在新生入学初期,学校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组织学生参观专业教室、实训基地,使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优势和发展方向,从而热爱自己的所学专业,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2.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职业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外贸行业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学生的特殊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范,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与规范,为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提供必要前提。

3.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将外贸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外经贸日常事务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学生不仅懂得职业道德的基本道理,而且内化为一种人生信念和行为准则,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积极探索自我教育的形式,只有在自己的头脑中自我剖析,自我鉴别,高尚的职业道德就容易形成。

(二)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校园中的精神文化,长久以来,学校学生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都体现在其中。苏霍姆林斯基曾就校园环境建设说过:“无论是种植花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校园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可见,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校园的活动中,如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各类活动,邀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或者通过网络、广播、校刊、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务大众、与人友好合作等职业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具有高尚师德风范的师资队伍是学生的最好榜样

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会悄然地影响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在课堂教学、实训环节、课外辅导、为人处事等方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教师的表率作用,通过自己的师德修养、道德情操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和感化学生,这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在实训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对于外贸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尤为重要,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未来实践过程中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

(四)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环节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职业道德是融入行业中的,是与职业的行业特点紧密结合,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的机会,进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去从事每个环节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去分析、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并亲自体验职业规范的要求,训练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职业道德意识,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外贸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知识只有通过高职生自身的社会实践,才能为他们所理解、吸收、消化,将此前学到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学生将职业道德意识内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习惯,并在外化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真正达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身份的转换。

加强外贸行业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从职业道德知识的培养到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师德建设、实践环节四个维度,创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是高职学生对外贸行业的特点,及其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既是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和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和对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定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即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的转化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同学等)的评价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作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价标准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一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要以激励为主,正面教育,但是也要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对经常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理。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这有联系的情感,这不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的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道德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第4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职业情感教育;价值;目标;中等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67―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现代职业社会的日趋完善,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成份,作为职业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职业能力怎样,己经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当前职校生的素质状况,分析未来职业社会对人的能力需求,我们获得了这样的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所应强调的素质,应该是职业素质,其内容除己经被大家广泛认同的职业认知因素、职业能力因素之外,还应包含职业情感因素。职业情感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所应负载的重要教育内容,作为职业素质的有机架构之一,应该引起职教界的积极关注。

职业情感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所选择或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能满足自身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我们都知道,个体所从事的作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叫职业。它的概念比起具体的岗位或工种要宽泛一些,因为在同类职业中,往往还可以包含若十个工种或岗位。过去,职业学校往往囿于专向性课程和单工种技能,强调“专业思想”教育和“爱专业”的情感日标,忽视或拒斥同类职业内的适应性与相近职业间的可迁移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日前快速多变的社会生产需要,最终也使得“爱专业”的情感无可依傍。因此,我们提出的职业情感,它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情感、劳动情感以及自尊感、价值感的基础之上,又包含了相对狭隘的专业情感,是对某类职业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内心体验。职业情感教育,就是要在教育的指导和促进下,使个体的职业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对待职业的态度趋于稳定和成熟。

一、加强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职业理想,简单来说是指人们对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它应该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只有三个圆重叠的部分,才可确立为自己的职业理想。

有人说,现在找工作赚钱就行,尤其是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谈职业理想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职业理想。

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是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职业学校创业指导有关教育任务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教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不喜欢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教育时能有什么实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如果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向往和追求,就不可能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为了胜任即将从事的职业而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今时代,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和自觉性欠缺的劳动者,不但无法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发挥作用,也很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

刚入学的新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往往是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对即将从事的职业不真正了解。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谆谆告诫:“不是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是职业指导的重要依据。职业院校应通过职业指导,让学生了解繁花似锦的职业大千世界,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看到各行各业都有各领的成功者,理解“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形成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

2.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有助于帮助中职生科学合理地设计职业生涯

职业理想是一个人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的动力因素。一个人有了职业理想,才有了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卢梭也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中职生只有明确了职业理想,才会为职业目标的实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理想教育有助于帮助中职生 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有利于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3.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能够帮助中职生顺利就业并乐于从业

纷杂的社会职业中,不同的职业理想将引导人们选择不同的职业,一个合理而恰如其分的职业理想能以巨大的感召力指引人们正确进行职业选择,唤起人们从业的热情和勇气,在成就事业的征途上奋力拼搏。一个人一旦在心中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就会为具体的目标去积极地准备,努力奋斗。由此看来,职业理想教育在中职生就业、从业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职业情感教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当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不协调状态。教育和心理治疗就是通过精神上的积极关注、情感上的融洽和谐,使人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建立起相关,重新获得协调。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接受职业准备教育时,绝大多数都会经历“不协调状态”。我们实施职业情感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职业悦纳感、职业道德感和职业审美感这两项职业情感目标,让校园中的理想自我与职业社会中的现实自我融为一体,获得新的陇调。

(一)职业悦纳感

情感教育说到底,就是“爱”的熏陶和濡染。职业情感教育也不例外。它的初始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形成对所从事职业的情感上的亲近与悦纳。

从学校的角度看,职业学校的重要德育内容之一,就是要培育职校生爱工作、爱劳动、爱事业、爱职业的真挚情感。从某一具体职业(或专业)的角度看,爱的情感则更加丰富、细腻,渗透或体现在某一职业的各个方面。对于一个富有职业情感的人,职业的特点就是他的生活特点,职业的需要就是他的工作需要,职业范围内的一切内容都是他自觉关注的对象,有关职业的一切变化都和他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我们认为,这种“物我同一”的相容性、互动性,这种“唇齿相依”的顺遂感、一体感,就是职业悦纳感的基本表现。

职业悦纳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多方面条件是否能适应某一职业、对某一职业是否能符合自身兴趣爱好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超出于职业兴趣的一种更为稳定、持久理性的情感状态。其培育途径主要有:

1.在新生入学之初,有计划地组织提供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与咨询,为学生的职业情感发展提供初始的参照依据。

2.《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提前开设,并辅之以定期开展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

3.在各专业课程之外,尝试开设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课程,以促进对相关职业的诸如职业延革、职业价值、职业资格职业待遇、职业保健、职业法规等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4.文化、专业课程围绕职业规范、职业特点及其它职业文化积极开展相互渗透,努力增强课堂内的职业化气息。

5.在班集体建设与班务活动中,注重体现与本职业相关的教育主题、文化风格与象征性的物化环境。

6.建立并保持与本行业的先进模范人物、专业权威人士的密切联系,注重情感交流。

7.利用每阶段社会实践、下厂实习、社会服务、校内执勤等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展现特色,体验情绪。

(二)职业道德感

职业道德感是个体对自身及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职业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职业道德感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它属于道德认知的范畴。而职业道德感则是与职业道德行为相伴相生的情绪感应,是品质习惯的内省与理智、外律交互作用的结果。

情感教育专家朱小蔓教授说过:“道德感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对它的约束,而是作为‘自为的存在’本体内蕴藏着向善的欲求。这种欲求满足的强弱使主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自认为达到了善的要求,会产生自豪、愉悦感;反之,则会产生内疚和自责,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在职业活动中,职业道德感所表现的“向善的欲求”,既有其内在的衍生依据,也有着外力强化的作用。

职业道德感的重要特征是它的践履性。一方面,职业道德感以主体的践履行为作为最终的实现形态。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只有从受教育者在职业生活、职业行为中的道德表现来把握;职业道德情感的形成水平,也只有从个体长期、稳定的职业道德行为中来判断。另一方面,职业道德感专注于对职业行为进行有效调控。在职业活动中,道德感具有信号功能。个体职业道德情感的表露,可以使他人了解自己的需要、态度、思想和心理状态,从而接受、配合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也可以使自己更好地知觉和体验他人的职业情感需要和反应,达到分享他人情感、及时修正自身职业道德行为的目的。

职业道德教育应该遵循职业道德感的形成机制,把握其基本特征,把教育旨归从认知、明理,延伸到激情和导行。职业道德情感培育的方法很多,根据我们的实验情形归纳,基本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种:

1.创设道德训练情境。情境是人为创设的充满特定情感的空间,是唤醒或激化情绪、促进道德内化的有效教育时空。职业学校的校园布置,应该体现现代职业社会的共有道德观念。职业学校的教室专业实习室、专业实训工场,应该创设出对应某一职业的训练情境。从物化的职业环境,到特定的规范、制度、程序,到师生共同营造的职业文化氛围,使职校生时刻都处于特定职业道德规范的无形约束与衡量之中。

2.树立职业道德榜样。加强师德教育,使全校教工首先成为教师职业的榜样。对专业教师还应在体现本专业的特有职业规范上提出明确要求。树立本班、本专业职业道德规范执行最好、最自觉的学生榜样。宣传、学习社会上相应职业的劳模、先进典型,开展沟通与交流。

3.强化职业道德舆论。发挥集体舆论,特别是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激励和引导所有集体成员,巩固、发展合乎职业道德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对违背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进行批评与帮助。长期坚持,渐成习惯,成为班级风气的主导。对道德感或职业道德行为特别淡漠的人,要结合心理辅导与矫正,做好细致的说服转化工作。

4.开展道德教育活动。职业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应特别注重渗透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应特别注重活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可操作性、主体实践性和道德感悟性。在主题班团活动、校园执勤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运动会、技能比武活动、技术考核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中,都要有所设计和要求,以潜移默化地培育、濡染职业道德感。

5.丰富职业道德体验。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在职业道德行为中的出色表现与点滴进步,尽量让他们更多地直接感受正面的情感体验,品尝成功与进步的愉悦情绪。对出现的问题也应及时、恰当地作出处理,使违背了职业道德、做了错事的学生内心产生懊悔和自责,以帮助其建立直觉的道德感,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志。

教育是使人学会生存而且生存得更好的事业。渗透在中等职业教育全过程、全领域的职业情感教育,不仅能帮助职校生克服职业学习与职业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性情绪,扫除情感障碍,学会在职业社会中的生存,而目能使他们在由生理成熟向社会成熟的过渡中,高质量地完成由表象到内质、由冲动到理性、由兴趣到更多“自知自为”的职业准备,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为自身职业情感的进一步适时迁移与扩张奠定稳固的基础,使之能持久地获取高激励、高成效的回报。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3,(1).

[2]滕人轶,姜秀英.基于目标导向的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J].学生工作,2004,(8).

[3]马征杰, 翟宝清,青云, 等.陕西理工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思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3-94.

[4]刘永忠, 薛宇红,刘飞清,等.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5(1):13-19.

[5]黄林楠, 蒋菊, 魏有兴.关于毕业生质量调查的分析研究[J].前沿, 2005,(1):116-120.

[6]陈军,董丁戈.职业生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10-12.

第5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犑辈患欠郑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要为其道德行为的培养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少先队、班集体,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之中,使其产生出各种道德情感,培养意志,促进道德习惯的形成。

第6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检察职业;道德;责任

检察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道德的一种,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事检察职业的人员在从事检察职业过程中,基于法律的规定和检察职业的特点以及社会道德的要求形成的。我们知道,职业道德是有规范的,是受到职业法律的、职业纪律的、职业社会道德三种层次的规范和约束。因此,检察职业道德的部分内容是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检察职业道德没有被法律所规范。被法律规范的要求从事检察职业人员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被法律规范的要求检察职业人员服从检察职业纪律的约束,以纪律保证来实现检察队伍的健康发展;没有被纪律约束的要求检察职业人员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遵守道德模范来实现检察人员的高大形象。

一、检察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主体的特定性

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检察职业道德具有主体的特定性,这是检察职业道德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检察职业道德主体的适用对象仅限于现任检察官,这是狭义上的理解,广义上的理解检察职业道德的适用主体还包括检察院所有的其他工作人员和行政人员,甚至包括离退休的检察官等。这此检察人员都受到检察职业道德的约束,体现了检察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其主体在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上所具有的特定性。

(二)职业的特殊性

由于检察官职业的特定性,使检察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更具有其职业的特殊性。“检察”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即法律监督。当你跨进检察官队伍时,人民不仅给了你“人民检察官”的神圣称谓,而且还把捍卫法律、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任交给了你。检察官肩头上扛着人民的重托,背上负着祖国的期望,检察官的责任重于泰山,使命沉重而崇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检察职业道德以崇高的道德情感对社会形成一种示范的姿态,感染社会上其他职业工作者,从而使人们感到社会的公正,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气势和氛围。在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更加优秀的检察职业道德行为,对于树立检察干警自身的形象,提高社会的影响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行为的约束性

虽然检察职业道德在本质上仍属于道德范畴,不既有法律那样的强制力,但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这是因为由它主体的特定性和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检察监督特别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都对检察职业道德的善恶行为进行褒扬和谴责,加上内部纪律约束等,受到多角度、多层次的约束。因为违反道德不一个定构成违法、犯罪,但违法、犯罪行为必然违背道德,所以,在履行职业方面,检察人员职业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检察职业道德比起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更加严格。检察人员约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除了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和谴责外,对于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还要受到纪律的处分,甚至是法律的制裁,这就是检察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规范相比具有更强的约束性的特征。

二、加强检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重要的治国方略之一。依法治国,首先要维护法律的正义和尊严,没有法律的正义和尊严,就没有人民群众利益的安全和自由。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应该是最公正、最廉洁、最讲理的地方,是人民群众寻求法律保护和帮助的场所,是主持公道、惩恶扬善的神圣天堂。如果检察官没有良好的、高尚的职业道德,不能秉公执法,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群众就会失去对法律的信任,进而失去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弄得不好,就会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因此,检察官应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清醒地认识到树立高尚检察职业道德,正确履行检察职业行为的重要性、迫切性。

(二)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的同时,提倡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所具有的严肃性是人所共知的,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定了一个外部的指导与制约环境,使人们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项做什么;而加强思想教育及以德治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是从人们的内心信念上,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从而达到规范人们能够自觉地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德制于内心,法规于外在,法律与道德均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因此,树立检察职业道德新风尚,将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改观。检察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调控检察人员的思想行为的内心约束力量,对检察人员提出了高于法律规范的要求,为提高检察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职业范围内形成一种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廉洁公正的职业道德氛围,以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确立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的目标。所以,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以德治国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三、加强检察职业责任,建设检察职业道德

道德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种社会关系中。大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卫生领域,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处理各种关系中,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和规范,其中包括道德规范。如前所述的,道德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违反道德并不一定违反纪律、行政法规或触犯刑法,不一定构成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但是,构成犯罪、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纪律处分的行为,则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从这一关系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检察职业道德是法律责任的基础,所有应当承担检察职业责任的行为,都是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另外,我国的《检察官法》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检察职业道德责任已经覆盖了检察职业道德的绝大部分内容,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检察职业责任是检察职业道德的保障。

就如同权利对应于义务一样,行为对应于责任,法律行为对应于法律责任,道德行为对应于道德责任,检察职业道德对应于检察职业道德责任,对应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撇开检察职业道德,也就无从谈起检察职业责任,没有信念上的内在性的检察职业道德标准,也就无法制订外在性的检察职业规范。相反,不制订相关检察职业责任,检察职业道德就没有了外在的责任压力,对于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巩固和提高是不利的。因此,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以责任为检察工作者的外在制约力,而且更应该以责任心和责任感为内在的基础的自制力。

内因是发展的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西方一些腐朽的东西,影响和腐蚀着各种不同的职业人员,而且同样影响腐蚀着检察人员。检察人员处在查处职务犯罪和诉讼监督的第一线,接触犯罪等阴暗面的机会,比其他人更多一些,受影响和腐蚀的危险性也就更大一些。检察人员不仅要同形形的腐朽思想、腐败现象作斗争,还要时时刻刻同自身头脑中的不良思想道德作斗争。特别是随着查办大案要案力度的加大和检察机关地位作用的提高,犯罪分子在检察人员身上下的“赌注”越来越大,不惜重金、美色腐蚀利诱。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加剧了,稍有不慎便可能掉入“陷阱”的深渊。检察人员如果没有内因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的支撑,光靠外在的检察职业规范的约束,检察职业道德的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7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眭,主要表现在其工作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工作思想、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和久远的影响。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应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与培训,而这种培养与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本文就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师德培养,谈一点认识。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它是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规则,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其劳动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但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劳动过程中,不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也认为:“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外,这种力量还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即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深层次的、隐藏于其知识之后的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当这种力量得以发挥,从教师的内心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后,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和价值,已超出了学校范围的空间和学生在校的时间,它具有跨时空的影响力,因此,师德是教师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担负的使命,与教师职业文化根本目的和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师德又是在教师职业文化的系统运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并且始终作为教师职业文化系统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全部功能的,所以,师德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师德价值来显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关系所确定的师德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崇高性,同时它也是教师职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确认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本质的实现。它既是师德信念自我承诺外化和内化的双向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师德可能性转变为师德现实性的具体过程。

因此,师德是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或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道德倾向和道德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主体在师德关系中自我表现的道德状态,是师德价值的个体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师德价值的实现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师德价值的总体水平,这也就显现出了师德在职业活动和职业培养过程中的个体与类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性质,就会显现怎样的师德人格。同时师德人格又是个体对于类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与意向的结果。个体在什么意义和层次上认同了类的本质和自我本质,他就会在什么意义或层次上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师德人格价值。师德人格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能使个体在同类的交往中处于某种有效的关系状态,所以,师德人格的自觉化、个性化和理想化,是师德人格价值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志。因而,师德人格的真正形式,就在于师德主体能意识到自己是道德实现的目的,并在具体的师德行为中,达到自我决断、自我负责、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

二、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体现出的大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的不同,表现为一所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化性格,对大学生的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具有自身职业前景的道德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完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其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师德的教育与培养是其人才培养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方面。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性格,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文化性格。它对师范生的师德要素的形成,师德结构的完善具有相当的融合力。师范生的师德人格与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是基本相一致的。它的要素和结构体系与学校文化性格的要素与结构有着明显的相承性。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师德及师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师德结构体系的完善。

当大学生步入师范院校学习,即成为教师职业队伍的后备成员。但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偏向性和对职业选择的非自愿性,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非自愿性转向职业选择的自愿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并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在他们步人教师行列后,再通过职业活动中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职业道德习惯。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同步的。其师德的形成、完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他律的师德、自律的师德、自由的师德。当然最终达到自由的师德,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师范生自我的锻炼、修养外,在他们走上教师职业工作岗位后,仍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提高师德水平,同样也是师范大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三方面组成。师德的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合其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使师德教育取得更有效的结果。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所支配,对大学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应从提高师德认识人手,明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包括掌握师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坚定师德信念。

第二,陶冶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应注意师范生师德情感的建立。因为没有师德情感,也就没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师德情感比师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业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意志的锻炼。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克服困难、突破障碍主要取决于人的意志。师德意志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并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从事艰苦的教师职业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注重师范生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最终都要归于师范生良好师德习惯的养成。通过师德教育,使师范生把师德意志自觉转化为育人的师德行为,这是形成师德品质的关键。

三、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教师所具有的自身职业特征的敬业精神、仁爱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作为具有教师职业特定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现出了教师职业文化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这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在教师教育体系共同文化道德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师德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形成其职业道德习惯,有赖于教师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文化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师教育体系的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应注意将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师德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与师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连续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教育行为。应贯穿于师范生的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后续培训的全过程。把师德教育、培训与教师后续培养的知识更新、新能力培训、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在不同时期教师的思想变化。要突出重点,强化过程,注重效果,以适应新时期对教师教育和师德的新要求。

第8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思想品德课要做到一课一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目的,系统地理解每册、每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下教学基本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爱学习爱科学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健康和心理品质教育。大纲对小学生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已按年段明确规定:在低年级只要求学生知道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当好值日生,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课文《自己的事自己做》。中年级则要求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学会做饭菜》。高年级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勤劳守法、劳动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如《从小学创造》。如果教师把握不准各年段的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层次就很可能提得过高或降低要求,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通读全套教材,明确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以便各就各位,瞄准目标,搞好教学。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评价小学校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第9篇: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个人道德;教师德性

一、教师专业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师专业化过程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承担着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培养人才,教师通过自己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提供着高质量的的服务,向社会表明,他们是承担这一社会职能的唯一人选。而社会则会根据这一职业所提供的被证明为有效的服务而赋予这一职业垄断地位。专业化的提出使得教师这一职业不再是人人可以为之的,只有有专业素质的从业者才能胜任。这种逻辑显然继承了西方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思想。a

二、教师德性的现代涵义

中国已经置身于全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与此同时,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急需要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匹配的教师专业伦理范畴。

对于教育任何一个构成要素,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不宜于用确定的规范和实证的效果来衡量的。教师职业实践的过程是建立在教师根据个人对教育真谛的理解和对教育情景的把握所做出的理性判断的基础上的,这是不能用预先设定的确定性规范来限制和衡量的,而不是由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高低决定的。与教师这一职业相匹配的的教师职业道德或者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来限定教师行为的道德底线是不足的也是无力的,在面对复杂教育情境中的无限可能。教师仍需进行适时、适地的专业伦理判断。而且专业伦理规范中的种种戒律有时如同“法律”一般,往往只代表专业行为的“最低标准”,它无法穷尽规范所有的专业行为,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印象:法无禁止即可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可以和教师自主的、理性的决策相符合的伦理基础。在这里,我想可以称之为教师德性伦理,教师专业化进程赋予传统的教师德性伦理新的内涵,教师德性伦理的建设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增砖添瓦。越来越多学者倡导“德性伦理”,德性伦理系亚里士多德所创,它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追求个体在伦理实践中的反思和判断,从某种意义上它可算是某种实践智慧,因此也符合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角色的道德属性和情境复杂性的特征。

教师德性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家的角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的: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而要想教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其本身必须具备这样的品质。

三、教师德性的特征

教师德性是个人道德,教师道德是团体道德。个人道德和团体道德是传统伦理学与现代伦理学关注视域的分野。传统伦理学关注个人的道德完善,更多地思考关于个人的道德规范问题,它虽然也依据社会发展规律来研究道德的起源、道德本质,归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但其所指为个人;虽然也强调道德的社会性,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但关系中的人还主要是个人。而现代伦理学更多地关注社会和组织所应担负的道德责任,更多地将一个团体、一个共同体作为道德考量的对象,探讨一个团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团体中的人的相互依存性,这与现实社会中要求行业规范和集团规范的趋向相吻合。但是现代伦理学取向团体道德,团体道德规范的指定反而取向于底线价值,团体组织的道德责任规范到个人就会出现盲区与死角,而取向个人道德的传统伦理学能弥补它的不足。

教师要通过教育实践养成教师德性,就要接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加以内化,同时还要身体力行,展现出鲜活的道德人格。教育实践是教师德性形成的基础。冯契曾说,德行乃“德性自证”。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是修炼德性的必然过程。教师是在教育实践中完成“德性自证”的过程的,并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德性的完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适应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也必须在教师实际履行教师职责时,才能使价值得到实现。

教师德性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师德性具有自律性。个体教师自身具有什么样的内在德性,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外在行为。有德性的个体是自己为自己立法,并且自己按照自己所立之法行事,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自律和自由。因为出白德性的自律行为就是一种自觉与自愿的行为。没有自觉与自愿,就不是德性主导的自律行为,而只可能是偶然的或被强制的行为,就是没有严格的道德意义的行为。这种发自内心的“自律”是任何道德行为构成的根本条件。

第二,获得性。教师德性不是指教师先天就具有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一种后天的、获得性的职业角色品质。其生长的过程,苟子将其描述为“化性起伪”、“积善成德”和“继善成性”。教师德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教师德性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它是在价值引导下,在精心创设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形成的。既不是天性的自然成长,也不单纯是外在环境的模塑结果,而具有在内外因素 共同作用下,建构生成的特点。

第三,能动性。教师德性作为个体教师的内在品质,能够使个体自主地选择“应当的”行为,从而克服或避免道德规范的僵化性。而且,在道德规范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德性仍能保障个体教师做出恰当的行为选择,甚至促使教师制定出新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