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

第1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广西;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110-04

一、广西创建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的成效和经验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国家已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重点放在农村,使农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一般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坚实基础。”[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广西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强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到2020年,把广西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

目前,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日益完善,在各级政府扶持、文化部门指导、社会各界支持的创新服务和典型示范引领下,广西农村文化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100%覆盖县、乡、村,打造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到2011年底,广西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文化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2]。来宾市从2008年起,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全面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得以彻底改变,在统筹城乡基层文化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来宾市各项文化惠农工程的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坚决支持和衷心拥护,并主动参与到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当中。“天天演、周周训、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常年举办的“农民歌手大奖赛”、“农村文艺大展演”等群众性文艺赛事活跃了群众文化[3]。大型文艺演出“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节”、“迎春山歌擂台赛”、“激情广场大家唱”,“八仙女评选”等活动已成为桂中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广西农村文化事业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产品、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手段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的良性文化建设体系初步形成。各地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利用重大节庆和民间传统节日进行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常办常新。

二、广西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步伐仍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广西许多县、乡、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些村镇虽有多功能的文化室、阅览室,但图书以陈旧书刊居多。许多农村书屋符合农民需求的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由于受场地、设施、经费、人才等诸多因素限制,乡镇文化活动很难开展,即使活动开展较好的乡镇,也一般只是在过年期间举行的篮球赛、猜谜语、歌舞表演之类的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内容不丰富或缺少吸引力,人民群众家庭式消遣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农村文化设施普遍规模小、数量少、档次低、功能少,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动力。由于农村缺乏公共文化生活,农民很少参加或不参加文化活动。有些地方有一定的文化生活,但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由乡(镇)、村组织举办的或者以村为单位自发组织的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大部分是由中老年人和退休音乐老师组成,基本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参加人员均未经专业指导,且总体规模小,青少年及专业文化队伍比重相对过低。“文化下乡”、农家乐等文艺活动演出多数是一些简单的巡回演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上以单向输送喂食式的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为主,缺乏长效机制,且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为主的内容也与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脱节,并没有得到基层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真正适合农村农民多元化需求的文化形式非常缺乏,因此,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和枯燥,空闲时间的主要消遣方式是看电视、闲聊、打扑克和打麻将。由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许多低俗和消极文化乘虚而入。

(三)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

很多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也存在利用率不高、长期闲置等问题。一方面农民希望地方政府提供技术培训、文体活动等;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某些农家书屋形同虚设,“电影下乡”的影片内容缺乏吸引力,看电影的人数较少且呈无组织状态,农村文化阵地严重萎缩,农民文化消费意识不强。

(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工作者,主要指县、乡文化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一类是农村负责管理文化建设的人员、农村各种文化团体的成员及农村文化能人,这些人对当地民俗、民族歌舞、民间传统艺术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刻的认识。目前两类人才都很缺乏,公共文化基层机构从业人员偏少。由于缺少了解农村本土文化的文化能人,许多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还由于各种大型的文化活动大部分都分布在城镇,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与使用更加不被注重。基层文化部门工作环境普遍较差,同时待遇也不高,造成了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三、制约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因素分析

表面上看,似乎农民文化需求淡薄,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热情高涨,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针对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落后的现状,分析制约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的原因,是为了找到完善广西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的途径。

(一)农村文化服务建设领域政府作用不到位

一些地方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思想观念滞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普遍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支撑文化事业发展的资源、手段、政策太少。公共文化建设一般被认为是投资大、见效慢、效益差的项目,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现有农村文化服务设施老化,农村文化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基本经费保障等诸多问题,很难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文化设施闲置浪费现象,使得农村文化工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农民需求不匹配

长期以来,我国所谓的农村文化服务,主要是由行政文化部门主导的、强制性的、灌输性的文化公共产品的单向供给模式,往往表现为一种精英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导致农村文化“服务”与农民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或错位[4]。由于我国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的影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无论是在决策还是财政上,主要是政府直接供给为主的单一形式。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在供给的过程中理应是由公众来进行决策,但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与偏好的表达机制不完善,农民缺乏文化需求表达意识与能力或者不易于表达自身的文化需求,多数村民仍然习惯于被动地参与由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支援农村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尽管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好事,但缺乏长效机制,一般仅为年节之时的应景之作,所送的文化产品几乎缺乏针对性而流于形式,农村的文化特色以及内涵都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供给形式也比较单调,村与村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农民群众真正的公共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实现。由政府牵头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形式一般只是篮球赛、放电影,且不管效果如何。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错位,既造成一些文化服务设施闲置和浪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效能,也很容易造成供给水平与总量的偏低。

(三)农民组织缺失造成文化建设缺乏依托载体

实行以为主的农村生产经营模式以后,农民淡化了集体观念和公共意识。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农村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也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当前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化倾向非常严重,村寨公共事务几乎无人过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民间文化组织既可以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又可以发挥植根乡村社会的优势,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5]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把农民组织起来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由于农民“原子化”的一盘散沙状态,农民无法以组织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也使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载体而无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单向灌输的文化管理模式也助长了农民的“等、靠、要”思想,很难自发形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村民自治组织。目前农村民间组织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血缘、地缘基础上的简单的亲缘组织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临时性的非政府组织,如节期、庙会等。一些地方出现了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但文化生活的农民组织并不多见,有的也多数是自娱自乐的老年人协会。个别地方农民自办的文化团队大多数缺乏有效组织,只是节庆期间开展形式单一且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娱乐活动。

(四)公共文化建设考核标准缺失

由于对乡村政府工作没有把文化建设作为考核绩效的标准,缺乏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造成了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体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财政包干体制下,农村文化管理部门由于经费紧张,出现把国家投入的文化设施租借出去作为娱乐场所来维持职工生存的现象。大部分乡镇文化设施没有专项经费,缺乏后续维持管理资金,难以承担起农村文化的组织指导功能。县乡文化部门在那种“养人”式农村文化体制中,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农村文化机构面临着诸如人才流失、资金短缺以及管理失控等问题。

四、拓展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路径的对策

要保证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方式。根据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下列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

农村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之一,但要转变服务理念,政府供给为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全然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要改革传统体制下政府“办文化”的思想观念,向主动服务的“管文化”转变。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和领导部门,起着导向、牵引的作用,要扮演好公共文化服务主导者的角色。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已经被提升到改善民生的战略,夯实公共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包括公共财政、土地、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大型文化设施+区县文化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为了有效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制订重大农村文化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力度,明确各级文化部门职能职责,开展科学的绩效考核,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政府可以采取政府采购、委托承办、以奖代补等方式,大力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二)实施城乡互动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城乡二元社会在文化上遗留下来的突出问题是乡村文化的弱势地位而造成了“城市先进”与“农村落后”的观念并成为一种心理定势。其实,现代乡村也具有现代城市无法具有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乡村具有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农村文化也有一个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不断超越和更新重组的过程,才能使乡村以丰富多姿的面貌与城市文化交流和沟通,共同发展。城乡文化交流与影响是双向性的、相互性的。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由于乡村社会的弱势,乡村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知识、物资、资金、人才等)大多掌握在乡村社会以外的社会组织手里,现实的乡村发展呈现为乡村受到外部干预的情势,表现为乡村接受外部文化和技能的单向输送和改造,这种情况与乡村文化自卑的共同作用而造成乡村本身的文化和技能往往受到忽视。所以,政府扶植和城市支援,应该对农村持有平等的态度,也应该以农村为主体,让农民因地制宜自觉创建农村文化。政府行为既要理性引导与激活传统村落文化的积极方面,又要避免过强政府行为而造成单一化的可能。在城乡良性互动中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努力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有针对性地根据地域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等不同情况,立足于农民需求,通过组织民间文化活动,支持民办文化产业,积极挖掘农村本土文化资源,扶持和发展农民文化团队,逐步形成乡村文化的内生机制。一方面使农村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农民参与和兴办文化活动的需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通过城乡联动、区域共建、工农互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让城乡文化相互交流,互补提升,建立起城乡文化在空间上共建、共有、共享的城乡生态文化系统,促进城乡社会全面发展,这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基础上的双向发展过程的最优文化空间网络系统。

(三)培养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首先表现在对传统农村文化的“文化自信”,还表现在文化建设上应坚持文化开放,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作为普通农民群众,就是要自觉参与到各种农村文化建设中,提升自身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素质。要激活农村文化的自生内发力,把文化自觉、自信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为。完成各项文化建设,就要尊重乡村自生文化传统。在这方面,重视与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将是一个成功的关键。要尊重农民意愿,把乡村文化建设的自交给农民,由农民自己探讨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和内容,而且要从实际出发,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一定要保留。由于我国农民缺乏自我组织的传统和能力,也由于农民组织化过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得到政府支持而建立起来的农民合作组织是必要的,这才会对农民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认同感。农民组织是一种农民自发自愿和自觉参与的过程,农村社区内部成长起来的具有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自我教育的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真正搭建起来,标志着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了文化自觉的意义。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建立以后,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立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作为乡村精英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乡村能人、民间艺人和热衷于文化工作的农村群众的积极性,带动乡村文化建设,让农民群众以接受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自己组织,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以满足自身的文化娱乐和精神需求,让农民自办文化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将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生产场所。

(四)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文化

因地制宜要求从地域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出发来创造多样性的文化,这有利于不同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由于文化交流愈来愈显示出整体性、综合性,不同文化之间的整合,实现了文化地域化与多样文化的互补和沟通。由于各地乡村因自然环境、人文习俗、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等影响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为各地多姿多彩的富于个性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文化需求往往存在个性化、差异化等特征,各地根据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利用,要尽可能地独特化以体现个性,努力打造“一乡一节”、“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政府供给、社会供给、市场供给这三种模式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合作、互相竞争的关系。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或产品可采取不同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要充分发挥政府权威供给、市场商业供给、社会自主供给和志愿供给相结合的优势。”[6]公共文化产品不仅类型众多,且不同类型之间差异很大。政府供给可以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充分性和公平性;市场供给可以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社会供给可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特长,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三种供给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使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更有效率,更符合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成为解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许建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的图书馆发展路向——兼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图书馆事业改革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44.

[2]黄燕熙,银河欢.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概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2):82-85.

[3]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所,来宾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联合课题组.来宾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报告[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67.

[4]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169.

[5]路冠军,郭宝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农民组织化——基于农村基层文化社团的实践考察[J].前沿,2010(23):120.

[6]刘湘云,王玉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合供给模式[J].新疆社科论坛,2011(1):41.

Thinking on the Optimization of Guangxi Rural Public Cultural Product Supply

Ren Xubin

(Guang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22)

第2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家庭文化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是家庭成员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家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先分析家庭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再分析当前我国家庭文化存在建设的困境,最后就家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家庭文化;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家庭模式的转变、家庭文化的变迁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家庭成员间的独立、家庭功能的弱化给现阶段的社会治理带来诸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我们亟需正视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家庭文化,让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助力,最终达成国家这一大家庭的和谐。

一、家庭文化及其时代意义

(一)家庭文化的内涵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之一,是具有生产、消费、抚育和赡养、教育、社会交往等功能的小型社会群体。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其往往会以“家风”“家规”“家声”等形式存在,指导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舍。

(二)家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建和谐社会先要构建和谐家庭,而和谐家庭的构建又离不开家庭文化的建设。家庭文化建设在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如前所述,家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能够指导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舍,具体表现在: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丰富家庭成员的文化生活,抵制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培养家庭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促进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家庭文化建设夯实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领域,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二、当前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家庭文化存在的问题1.缺乏孝道——老无所养“孝道”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最大特色。“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本是子女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然而当前我国家庭中的老人却日益边缘化。年轻夫妻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或孩子身上,留给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忽视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甚至不尽赡养义务,以至“老人被扔荒郊等死”等令人心寒的恶行时有发生。虽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压力大,社会养老是大势所趋,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社会保障系统还未健全,家庭养老还是主流,赡养义务不可逃避。2.缺乏教育——幼无所教抚育后代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当今中国家庭基本上能做到对子女的物质供养,但在家庭教育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对孩子当作“金丝雀”,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料,反而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傲慢。家庭条件差的,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留守的孩子往往因为缺乏关爱而自卑,性格孤僻。无论是“金丝雀”还是“留守儿童”,父母给予他们的都只是物质供养,而家庭教育绝不只是物质供养,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等都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殊不知,家庭才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才是最好的导师。3.缺乏忠诚——离婚率高婚姻关系是家庭构成的基础关系,婚姻文化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3但当今社会,闪婚闪离、婚外恋等非理性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民政部门每年的民政事业统计数据可知,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数量和法院办理的离婚数量逐年攀升,2011年有287.4万对,2012年有310.4万对,2013年到达350万对。4虽说离婚也是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但其带来的后果也应引起重视,夫妻离异意味着夫妻双方感情的破裂,同时也给子女的心灵带来创伤。此外,婚外恋也是严重威胁家庭和谐的毒瘤,“有婚外恋的家庭没有幸福感可言,婚外恋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不道德的恋情。”5婚外恋违反了夫妻双方忠诚的义务,婚外恋往往是离婚的前奏,更有甚者会导致家庭暴力。老无所养,幼无所教,婚外恋等有碍家庭和谐的问题也必将影响着社会和谐。

(二)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1.家庭文化变迁传统的家庭文化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主旨。这种家庭文化的优点在于“整合性”极强,亲缘意识浓厚因而能够很好地促成家庭成员的合作,完成家庭的生产、抚育和赡养功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个人理念的传入,我国家庭生活和家庭文化产生巨大的变迁。家庭文化上,由“仁”“孝”转变为“自由”“平等”“民主”。这种尊重自由、平等的家庭文化能够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家庭成员个人的解放发展。但是,如果没能把握这个“自由”的度,将有损于家庭应有的凝聚力,继而出现孝道丧失、离婚率居高不下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现象。2.活动形式单一目前,家庭文化建设主要采取单一的说教式手段,而家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说教式、灌输式等形式难以调动民众积极性,无法形成文化自觉,家庭文化建设只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3.物质投入不足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有好的想法,而无切实的保障措施是无法有效推进的。6家庭文化建设需要报刊阅览室、文体活动场所、文化宣传牌等硬件上的配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相差悬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家庭文化建设缺乏物质保障。试想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都勉强,何谈文化消费。

三、促进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理论建设,树立正确价值观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现今的社会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如果将这些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主流,就会激化社会矛盾,背离家庭文化建设的初衷。故家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崇洋,也不能一味恪守成规。家庭文化建设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仁义”“诚信”“孝悌”等元素,也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平等”“尊重”思想,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文化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尊敬长辈,传承传统美德,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人为本,要求关爱子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溺爱、不粗暴;以人为本,要求夫妻和睦,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彼此忠诚、互敬互爱;以人为本,要求邻里团结,邻里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二)发挥社区优势,丰富活动形式每一个家庭都处于一定的社区,家庭离不开所在的社区,社区是由家庭组成的,社区的建设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因此,家庭文化建设除了国家进行大力宣传外,更需要加强社区的建设来实现。7一方面,社区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家庭文化活动,让每个家庭都参与进来,从活动中宣传良好的家庭文化。比如,举办“亲子文化节”“悦读书家庭”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将家庭文化融入娱乐中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区通知栏张贴有关家庭文化方面的文章、社会新闻,营造家庭文化建设氛围。厦门市瑞景社区举办了“品格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家庭沙龙、父母课堂等形式来帮助社区家庭塑造,搭建家长与孩子沟通平台,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把握舆论导向,发挥模范作用千千万万个家庭家风好,社会风气才能好,家庭文化建设应注重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家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正面事例,树立“勤俭之家”“廉洁之家”等家庭典型,树立“好媳妇”“好儿子”等个人典型,发掘身边的榜样,方可见贤思齐,反躬自省。厦门市组织了“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宣传敬老爱老、夫妻和睦、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的先进典型,获奖的家庭联合发出“弘扬家庭美德,共建美丽厦门”倡议,号召全市家庭积极投身家庭美德实践,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社会和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履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四)加大物质投入,健全保障机制家庭文化建设中应加大物质投入。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乡村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点,财政部门应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为家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为民众的文化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家庭文化建设中还应建立物质激励机制,考虑不同的家庭类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模范家庭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物质奖励;对有家庭养老需求的家庭给予住房政策倾斜。

四、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虽然家庭的结构在缩小,家庭的依赖性在弱化,但是家庭文化的建设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缺失与异化,导致家庭矛盾凸显,影响家庭的稳定,也阻碍和谐社会进程。只有树立优秀的先进的家庭文化,切实落实家庭文化建设才能够指导人们朝着和谐社会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2]刘静.三十岁的女人的婚外恋主题研究[J].运城学院报,2010(3).

[3]申小琴.家庭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J].经济师,2011(6).

[4]解丽霞.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

[5]陈旸.家庭的文化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4).

[6]易银珍.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报,2013(7).

第3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一、农民自办文化的意义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民自办文化的现状

农民自办文化属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当前*区的农村文化活动基本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援助和扶持下开展的,有一定的成绩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氛围。各乡镇文化站充分利用有限的设施,积极开展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室不定期对农民群众开放,适时举行读书、象棋比赛等活动,另有一部分文艺爱好者也常在文化活动室互相交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相对较好的乡镇有曲濑乡等。曲濑乡共有12个行政村,总人口1.7万,有一支舞龙队和一支民间乐队。已有图书阅览室的村1个,文化休闲广场2个,娱乐休闲场所1个,筹建中的篮球场4个。*镇有龙灯队20人,狮灯队6人,唢呐队8人。还有禾埠乡、兴桥乡的民间舞龙队活跃在本乡各村,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大部分乡镇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未开展起来,缺乏浓郁的文化氛围、农民自身的素质和审美观亟待提高。部分村委会的农村文化活动室开展活动情况不太乐观,大部分仅有场所,没有书籍和娱乐器材,有些村委会甚至农民活动场所都没有,使得有些农民活动难以开展。这与各乡镇文化站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乡镇文化站基本上是“空壳”,有些乡镇文化站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设施等,有些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不务正业”,被分配做其他部门的事情。从调研中了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还是非常渴望的,随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目前文化活动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的情况下,农民自办文化活动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问题

1、乡镇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视还不够。一些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

2、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场所阵地。*区大部分村缺乏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部分行政村办公地点小,要挤出一部分专门搞文化场所,实属不易。演艺队平时训练主要在简易的晒谷场上,雨雪天则挤在队员的客厅中,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同时,在文化设施上,设备陈旧,同时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存在设备散失或损坏的情况。20*年上级部门在我区设立农家书屋共有21个点,将对缓解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起到一定的作用。

3、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开展农民自办文化的资金主要靠村级经济挤点投入和农民自筹,可谓杯水车薪,仅够维持开展简单的文化活动所需,无法满足扩大规模和更新内容的资金需求。如:西村村委会一农民自办演艺队,表演用的“狮”“龙”“蚌”等道具损坏多年,因村级经济薄弱,无法修复器材,导致几十号人的演艺队在家“休业”。从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所以,农民普遍反映:“文化我们很需要,就是没有钱去享受,希望政府在文化服务时,尽量使农民少花钱,最好是不花钱。”

4、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农民剧团缺少新鲜血液,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不高。

四、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出发,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组织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开展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

2、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第4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思想文化建设 基层组织 未成年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农村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以农村为主体的基层输出的低成本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个低成本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持续,也带来道义上于情于理的说不通。置身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视野,我们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如何促进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紧迫的任务。“公道行,人心平,天下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培育”出来的。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出发,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经济高地,还要建设道德高地,而且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以人为本”。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是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更容易为基层群众所认同和接受。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人民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根据调查结果,作如下的建议:

1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层教育条件的改善,我国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出现了很大的改变,高学历、高层次人员辈出,为广大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大部分常年留在农村务农的往往是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和妇女,他们文化素质较低、劳动力较差,对现代农业和科技知识的掌握能力差,因此导致了新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强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继续改善基层办学条件,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和各种业余形式的职业教育等,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加强正规教育的同时,聘请专家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大家进行新型耕作。通过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在农村中形成一种学科学、重教育的氛围,使农民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活动。第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力度。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能够促进农业人口自身陈旧观念被城市新思想、新观念所代替。城乡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能够促进农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实行城乡之间双向开放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改变农村面貌,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2 抓好法制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极大的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就业结构迅速变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人,抓好法制教育,推进基层政治经济文明建设,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牢记尊重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提高落实关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干部的精神状态,对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至关重要,而干部的精神状态,又与各个层级的领导干部是否善于发扬民主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真正运用好民主这个武器,就能调动起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并进而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个地区就前途无量。所以,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就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做好事、做实事,让群众心悦诚服地跟你走。只要能把发展生产、化解难题等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就一定能够形成“以软促硬,以硬支软”的生动局面,真正彰显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实际意义。民主法治的要害是要搞好制度安排;好的民主法治,实质就是一套好的制度、好的运行机制一个干部好不好,有三个维度:在任时干得好,群众得实惠;卸任后留下一个好基础,继续造福一方;留下一套管用的办法和制度。前两条大多数干部能做到,第三条要求各级干部,带头讲民主,讲法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 着眼未来,关注未成年人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文化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可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赢得未成年人,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这一社会转型毫无疑问地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特别是道德及道德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旧道德价值观念的杂糅,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呈现多元化。为了在社会转型期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出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在于弘扬未成年人的科学精神,夯实未成年人的价值追求,拓展未成年人的创新品质,坚定未成年人的和谐理念。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新星,而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则关系着整个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构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随时储备新兴力量。比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综上所述,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需要治疗在伴随着市场经济浪潮下发展起来的急功近利、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拜金主义心态,让自食其力、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实体经济理性价值观重新回归人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廖小平.社会转型期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9,(1).

[2]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50.

[3]尚银.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03.

第5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农村社区治理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点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观念逐渐深入每一位中国人心中。而农村社区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是真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刻内涵。

一、美丽中国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关系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向全世界正式表明了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党的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同时也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在中国面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下,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发展环境。美丽中国指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协调,需要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中充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必须从理念和发展模式上来推动乡村治理的改变,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协同治理、简约治理、为民服务的合作治理等多种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这些理念为新时代下我国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启发。而农村社区治理并不是仅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生态保护方面,农村社区治理不能牺牲农村经济发展机遇,而是要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的全面发展,以此来确保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真正有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

二、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乡镇工业也随之兴起,导致资源出现过度利用。而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本身比较脆弱,资源相对比较紧缺,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极低的资源利用率也加剧了环境污染。例如土地过度利用使得农业用地急剧缩减,土质变差,农村用地出现了严重退化。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化逐渐转移向农村地区,农村用地被大量占用,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各种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另外,我国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也日益严峻;而农业经济本身发展也会因为农药、化肥、地膜等的大量使用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都处在低点,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村民参与程度低。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需要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力量为农村社区建设提出更加有意义的建议,同时还要对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监督,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社区34农村•农业•农民2021.4BShehuizhili社会治理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来看,村民在参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相对较低,这直接会影响农村社区治理成效。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制度层面的缺失,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对于村民参与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利益表达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比较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参与;二是作为农村治理主体的农民,本身文化素质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其参与到农村治理中。(三)专业治理人才缺乏。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会治理需要各专业领域专业人才发挥出带头作用,但农村社区相对比较复杂。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毕业大学生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可新毕业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且很多大学生将农村工作作为日后发展跳板,并不能真正扎根农村来作出贡献。这就导致了农村社区治理缺乏人才的支撑。

三、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路径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村社区治理来说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收入是其核心问题所在。首先,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应该因地制宜,全面推动符合市场需求发展的经济作物。充分发挥出资源优势以及农业技术优势,强化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投入,让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次,农村各地全面推出特色农业经济产业,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推出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农业、绿色餐饮等产业发展模式。最后,要彻底扭转农村传统模式下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逐步向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链方向发展。(二)健全法律法规。农村社区治理必须不断健全法律法规。首先,需要结合农村治理中凸显出的关键问题针对农村社区治理中所需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其次,要保障法律法规建设的有效性以及法律法规的执行。最后,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农村建设治理监管,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对村民的环保行为进行积极引导,最大限度避免工业生产对农业用地以及农村水资源造成污染,彻底扭转传统农村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脏乱差现象,同时也要对工业化城镇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进行严格控制。另外,相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农村发展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三)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仍然是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生活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部门应该将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导角色逐步转变为引导,通过不断强化农村日常管理工作来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强化宣传来积极培育农民的参与主体意识;同时还要通过充分确保农民的参与权、监督权以及表达权来进一步拓展村民的民主参与渠道。(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难留住人才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逐步强化农村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逐步强化高效培养,可以在各大高校设置相关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地区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二是针对农村地区加强实践性人才培养。在农村地区除设置村干部和基层管理人员选拔制度外,还应该进一步增设相关管理服务岗位,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政府部门也应该逐步加大财政方面补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农村地区人才发展建立起更加公平的发展机制,这样才能为农村吸引更多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强化,以此来促进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J].文化产业,2021(03):95-98.

[2]顾宇琦,韩芳.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现状调查分析——以新疆克拉玛依小拐村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02):145-150.

[3]傅李玲.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198-199.

[4]丁红玲,张境芳.农村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价值逻辑与策略构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4):10-17.

第6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农村文化工作;特点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指导方针和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做好农村文化工作尤其重要,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1 农村文化工作,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协调。

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来,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我们必须看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不平衡,乡镇之间,村屯之间,甚至本村的农民之间差异较大,由于经济收入上的不平衡,农民对于文化消费,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比较富裕的农村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也比较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文化活动开展得也比较好,质量和水平也比较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也相对较好,基本上达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农业经济尚不够发展,农民收入偏低的地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很有限,有的村虽然建立了文化活动室,但设施简陋,活动开展得也比较少,有的文化室由于活动少,甚至改作或兼作它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农民的思想素质比较低,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不太高。这些尚需要文化部门、龙头单位、乡镇政府和文化站在因势利导和教育引导上多下功夫。但切不可强求一律,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2 提高文化修养,开展文化活动

要针对农民的文化修养、风俗习惯、当地的风土人情、兴趣喜好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尽可能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并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在东北地区既有黑土地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东北农民所特有的业余娱乐喜好。如东北民间大秧歌,包括踩高跷、跑旱船等,还有二人转、拉场戏、单出头等带有地方特色的节目都非常受欢迎,农村广为流传的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对二人转情有独种。每逢年节、挂锄、冬闲时节,甚至在田间地头,村民们自发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这些特色节目,有些是农民业余文艺骨干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丰富多彩。在农村绝大多数村民都会哼哼几种二人转的曲调。而且触景生情,可随意改调填词,很有趣味。县文化和乡文化站,在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的培训时也应侧重于培养他们对这些传统地方节目的创作和表演能力。在每年组织的科普文化大集、文化三下乡、农村文艺汇演,以及下乡巡回演出等活动中,也应注重于编排这些倍受农民、富有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节目。从而,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农村文化工作必须要解决好“农民化”的问题,不能不突出特色,不能“曲高和寡”,从形式上首先要适合农民口味,“旧瓶装新酒”。在内容上要不断创新,只有农民乐意主动接受了,才能真正起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7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一、围绕中心,恪尽职守,全力提升分管工作质量效益

一是强化中心意识,着力打造良好创业投资环境。按照市委“三为主”的总体要求,努力找准招商引资与本职工作的结合点,切实将招商引资融入到创业文化建设中。联合经贸委、科技局、组织部等部门,先后举办苏北创业投资与项目洽谈会、创业技能推介会、招商引资帮办人员培训班等活动;组织摄制了《创业**》外宣专题片,在《新华日报》上刊发了《创业文化润**》专版,在**卫视刊播时长45分钟的同名专题片;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主动投身招商引资活动,借助举办外出创业人员报告会之机,通过他们邀请客商来宿创业发展,目前,一拟在**投资兴建千亩桂花园的农业观光项目正在考察洽谈。

二是突出核心工作,着力培育**突破内生动力。我市自**年确立全民创业发展战略后,我受命担任市创业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两年多来,协助市委分管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从思想引导、制度安排、主体培育、载体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了**特色创业文化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思想成为行动。首先,强化思想引导,让广大创业者“想创业”。两年来,指导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先后开辟18个创业文化专题专栏;树立和推广60名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创业典型,组织35个创业宣讲团,召开200余场创业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策划举办了三届创业文化节和两次创业培训月、创业指导服务周等全市性活动,组织开展了创业论坛、创业技能大赛等12项群众性普及活动。其次,抓好教育培训,让广大创业者“会创业”。组织编印了《**创业指南》、《农村创业实用科技指南》、《**创业文化简明读本》等创业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教材近20万册,开展了全民创业培训月、创业指导服务环宿行等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活动。据统计,仅**年全市就举办创业知识讲座300多场,组织创业现场观摩200多批次,受培训人员20多万。再次,建设机制载体,让广大创业者“创成业”。在组织上,建立创业文化研究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业者协会、创业者俱乐部、创业互助联盟等社会组织,服务和带动不同社会群体。在政策上,协调制定了《**创业文化建设纲要》、《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在服务手段上,形成了创业文化网、创业热线、创业发展基金、创业讲师团、创业图书室等从思想引导到实践推动的立体服务格局。在载体建设上,建立了8家创业示范基地、6家创业培训基地。在考核办法上,设立了“全民创业促进奖”和“**创业文化杯”。创业文化建设开展两年来,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大幅增加,成为推动**突破的重要内生动力。

三是不断探索实践,着力促进各项工作创新创优。创业文化建设本是一项无例可循创新实践,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关怀下,我和分管处室同志一道,不断实践探索,使之在市内外初步形成了**的概念文化、印象文化,“创业文化建设模式”也因此在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评比中荣获特等奖。在集中精力抓好创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同时,在其它分管工作领域,努力创新创优。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根据中央和省有关精神,制定了《**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于**年2月全面实施。推动成立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楚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按改革精神,对**日报社、市广电总台的内部机构实行“事企分设”,重新核定“三定”方案,分别出台了人事、财务管理规定;推进市广电报社按股份制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人事管理方面,根据部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协助常委部长积极做好和指导完成市、县(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管理权限交接、干部档案管理、人才调查摸底、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等项工作。严格抓好部机关和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人事调整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研究决定等关键环节,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针对部内机关缺编严重状况,两年选拔充实了6名工作人员。

四是着眼长远效应,着力夯实创业文化发展基础。从体制机制和载体建设方面入手,推动各项工作尤其是创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化、常态化、长效化。通过推动创业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实现宣传教育大众化;通过组建市创业文化培训讲师团和对全市创业培训市场进行治理整顿,推动创业培训工作规范化;通过建设创业文化基地和创业服务、实践平台,构筑创业服务载体化;通过组织开展创业文化原创文艺作品大赛等活动,促进文化活动多样化;通过完善扶持创业政策机制,建立健全创业促进考核办法,形成组织推动系统化;通过扩大对外宣传,吸引各地组织和干群加盟**创业文化活动,促成创业文化建设开放化。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推动农业、农民创业。力争通过上述措施,逐步推动创业文化走入基层、走近创业者、走出**,使创业文化成为**的民生文化、品牌文化。

二、勤学力行,克己奉公,努力增强干好工作能力素质

充分发挥市委中心学习组参谋助手和全市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策划者作用,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走上讲台、宣讲理论”等活动,在市级机关坚持开展“每月两课”、“前沿课堂”讲学活动,在基层党员干部中长期开展轮训、冬训活动,使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及时得以宣传贯彻,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步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注重加强自身学习,两年来,通过参加市委中心组和单位组织的学习及个人自学等方式,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通过开展“周五学习日”活动,以交流讨论、互助讲学方式,推动部内人员的理论学习工作。坚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撰写和公开发表了《找准新农村建设突破口》(《群众》20**年第2期)和《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农民自主创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等多篇理论文章。

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始终从严要求自己,坚持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约束自身言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定和禁令,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主动参加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批评建议。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工作上高标准,待遇上低要求,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体现自身价值。在加强自身建设同时,积极协助主要领导抓好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对分管处室、所属人员的日常教育与管理。

第8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F4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1-0015-006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为客观反映全国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了解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和农民工文化需求对接程度,课题组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阜阳等地开展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实地考察,回收有效问卷4989份,完成访谈问卷576份,收集全国各地农民工文化建设典型个案68份。本文在文献查阅、问卷分析和理论研究基础上,研析反映农民工文化建设价值,简要分析农民工在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习惯及能力、文化资源供给与保障,对政府、企业、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研究提出搭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文化平台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群体,他们为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了人口红利。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较前有所改观,但是和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相比,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基本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直接影响农民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生活质量,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城镇化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

1.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客观需要。农民工基本需求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农民工物质需求主要指吃穿住行和社会保障,精神文化需求是指参与、创造、分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以及实现个人及家庭未来梦想。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已从满足物质需要转向渴望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文化需求也从过去的单一、单调转向目前的多元、多样。他们最现实需求是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最渴望他们的子女能接受城市良好教育,最高精神需求是父辈或自己成为“末代农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均等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文化权益,促进农民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

2.优化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内在需要。城市原住民、新生代农民工和各类文化工作者是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创造主体,在培育发展城市文化过程中,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是互动互融的,农民工不是单向被动地接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覆盖,而是在被覆盖的同时他们参与城市文化的创意和创造。新生代农民工多是乡村文化精英人才,他们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到城市,为城市文化重生、再造提供了优秀文化基因源,为城市文化发展增加丰富元素和鲜活动力,有利于形成“草灌乔”共荣的城市文化生态环境。

3.加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然需要。农民工是否真正实现城市融入主要体现工作融入工厂、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三个方面,其中最能体现城市融入、农民工有认同感的首推文化融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城镇化率的提升必须大量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然而,目前的要物不要人、要地不要人、要形不要文的城市化模式日渐式微、难以为继。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注重农民工文化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的理解、认同、接纳和尊重,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引导农民工参与城市文化创新创造,反过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乡村原汁原味、有乡村气息浓郁的文化形态,提高城市居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觉水准。

4.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的长远需要。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突破1亿人,他们是我国城市未来的主人和建设者,这一群体在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渴望体验城市文明、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接纳,渴望更多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休闲娱乐。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农民工的职业素养、文化涵养和文明素质,能够引导农民工培育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遵纪守法的价值操守和诚实守信的人生信仰。

5.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要。由于农民工“无闲”和“无钱”,文化生活普遍贫乏、文化消费不足、文化需求难以满足,处于文化饥渴状态。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可以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农民工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他们寂寞无聊的业余文化生活,给他们以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和发泄空间,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减少甚至消除他们参与赌博、、滋事、犯罪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的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民工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农民工的经济权益和社会权益得到逐步落实,农民工文化权益问题随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成果也开始涌现。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研究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传承、内部阶层分化、社会政策、城市融入及精神文化需求问题。王春光首先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概念及农民工精神文化问题,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特征是从流动到移民,其社会后果是“半城市化”。贺雪峰则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适应视角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有体面回乡和永久性离开农村两种实践逻辑,结论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不下去,多数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农村生活。华中师范大学于2005年在全国开展了农民工文化状况调查,出版了专著《游走在城乡之间——来自安徽、四川和湖北内陆省份农民工的报告》。2007年,宣教局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影响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体制因素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制度安排。2010年,文化部围绕“决策参考,指导实践,推动立法”的研究目标,组织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共设置了10个一级课题和32个二级课题,其中许多课题涉及农民工文化建设。2011年,文化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2012年,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调查”,推出一批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状况的调研成果。

总体来说,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研究尤其是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许多学界和政界的研究成果已从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不同地域涉及农民工文化建设、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命题,但多是工作总结性的,辅以简单调查数据分析的研究,仅仅是解决了城市政府“该不该”的问题,未能从我国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考量,也未能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视角进行研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政府“能不能”的问题。

三、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分析

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正在从从属、潜在需求向主导、现实需求转型,由于政府缺乏对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基本服务的严重缺位,加上城市文化和城市居民的对农民工文化的轻视、忽视,农民工群体只能自我形成一个“次文化圈”,文化生活呈现“孤岛化”、“边缘化”特征,文化生活单调,心理压力较大,文化消费较少,文化需求难以满足,文化权益亟待得到保障。

1. 对文化生活关注度较低。由于挣钱养家是农民工首要目标,加上缺少休闲时间,农民工对文化生活关注度普遍不高,许多人认为文化生活可有可无,进城打工关键要能挣到钱、多挣钱。调查显示,农民工和同事经常谈论的问题有经济问题(63.7%)、工作问题(53.2%)、住房问题(37.8%)、社会问题(23.6%)、文化娱乐问题(4.4%)和生活问题(8.2%)。农民工文化生活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分化和强烈的代际转型趋势,少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关注前卫、时尚文化生活,能够主动介入、积极参与企业、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

2.参加文化活动比例较低。统计表明,农民工经常参加单位文化体育活动的人占7.1%,偶尔参加的占31.8%,一次也没有参加的占35.6%,根本不知道单位文化活动的占26.1%。在调查农民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时发现,每年参加1~2次的占39.7%,3~4次的占8.4%,5次及以上的占3.6%。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民工在城市尚未真正享受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他们仅仅是作为“企业职工”远没有成为“社区公民”,参与经济活动多而参与文化活动少。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比较贫乏,平时由于劳动时间长,闲暇时间少,下班后大部分时间是看电视、手机上网、睡觉聊天或逛街购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3.8%、36.9%、26.8%、13.3%,参加文体活动(4.3%)、旅游度假(2.5%)、看电影去歌舞厅(3.2%)、教育培训(3.1%)、去“三馆一中心”等(2.2%)较少。

4.文化生活满意度不高。由于经济收入、生活习惯、制度安排、作息时间、文化冲突等因素影响,农民工难以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64.7%的人对文化生活不满意。普遍对政府、企业和社区提供的文化服务不满意。对政府、企业、社区、文化工作者、农民工文艺组织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不满意率依次为72.7%、63.4%、34.8%、45.6%和29.1%。

5.社会身份之惑严重。“我是谁”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是城难留、村难回的特殊群体,成为无根的浮萍,社会角色认同模糊。“农民”是他们的制度身份,“工人”是他们的职业身份,而“农民工”是制度身份和职业身份的结合体,加上农民工内部分化明显,部分农民工已经很难用农民工来指代。调查发现,认为自己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占62.6%,是“新工人”的占36.4%,是“农民工”的占21.7%,是“农民”的占19.3%,是“城市居民”的占6.5%。

6.精神心理问题突出。寂寞空虚、焦虑压抑是农民工最突出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农民工未婚人群占52.6%,已婚者占47.4%。农民工普遍存在寂寞、孤独、自卑、无助、烦躁、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调查显示,农民工群体存在紧张焦虑占28.3%、压抑受挫占27.9%、孤独无助的占22.3%、寂寞烦躁占19.4%、被歧视被剥夺感占13.1%、自卑失望占8.4%。访谈发现,夫妻分居、对象难找造城三成以上的农民工婚姻焦虑感、性压抑感明显,性健康潜伏着危机,部分人甚至采用搭伙临时夫妻和找小姐放松解决性压抑问题。

7.与城市居民间隔阂严重。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来自不同的社区,经济基础、生活习惯、消费能力、思维方式存在差别,农民工内卷化现象显著,农民工群体缺少与城市居民沟通的技巧和渠道,两者之间存在“隔离墙”。调查显示,农民工交往人群选择中,工友或同事占43.3%,家族人或同乡占22.4%,同学朋友占16.6%,社区邻居占9.3%,网上网友占6.9%,城市居民占1.6%。农民工不愿意与城市居民交往原因是,看不起农民工的占67.4%,对人不热情的占23.1%,对人有戒心的占14.6%,缺乏共同利益的占38.9%,缺少交往条件的占32.7%。

8.文化消费能力有限。农民工文化消费水平很低,他们的消费多集中在吃饭、穿衣、住房上,多数是将节余的钱存起来。调查显示,看电视、看电影、购书刊、上网、上歌舞厅、看演出、体育健身、学习培训等文化消费几乎为零的比例分别占33.1%、59.2%、50.8%、36.6%、59.3%、65.1%、67.4%和59.6%。4183人中有3.1%的人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每月文化消费在10元、10~30元、31~50元的比例分别占11.6%、14.1%、18.8%。

9.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较低。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总体评价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的分别占22.2%、50.8%、14.2%、2.8%,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评价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的分别占21.3%、48.2%、18.2%、2.3%,对公共文化资金投入的评价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的分别占27.2%、44.3%、15.2%、3.4%,对公共文化活动内容提供的评价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的分别占24.3%、45.2%、17.0%、3.5%,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评价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的分别占24.0%、44.8%、16.9%、4.2%,对政府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评价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的分别占24.0%、44.7%、16.2%、5.4%。

10.对文化需求层次有提升。以往调查中,农民工对文化的需求关注点在低层次的看戏听歌看表演,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政府组织和提供的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居家流动、社区参与等潜在和长远的文化需求,希望政府提供技能培训的占68.6%,提供子女教育的占54.9%,支持建立农民工文艺社团的占33.4%,参加社区(企业)民主选举的占11.2%。未来发展的最大心愿:有稳定的工作占23.5%,全家人一起到城市占17.2%,在城里有房子占14.3%,自己不当农民或孩子不再当农民占10.1%、过体面的生活占9.7%。认为政府需要出台专门农民工文化政策的占80%,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设施的占80.7%,开展农民工文化体育活动的占78.8%,免费向农民工开放文化场所的占82.6%,为农民工提供特色文化服务的占79.3%,扶持农民工文化自组织建设的占79.5%,引导农民工参与文化活动的占75.45%,提供夫妻房、带薪休假的占47.7%。

四、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促进农民工城市

融入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要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如何做好现有直接资源整合、间接资源利用和潜在资源开发的三道“加法”,同时做好促进农民工文化培育和推进农民工以家庭为流动单位分流农民工对公共文化需求的两道“减法”,实现城市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农民工(新工人)等城市文化三大主体共创的城市文化生态。

1. 优化农民工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切实把农民工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城市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评价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改进农民工文化权益维护的宣传。盘活现有文化资源存量,开发潜在文化资源增量,鼓励文化单位多创作多提供农民工需要的文化作品,鼓励企业多开展集体文体活动,鼓励有资源的单位免费向农民工提供文化活动场地、器材和专业辅导老师,吸收农民工文化组织参与文化活动。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高为农民工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统筹考虑社区内农民工群体的文化需求,科学配置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设计有利于农民工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社区成为提供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加强新闻舆论引导,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民工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弘扬农民工的正面形象,消除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让媒体成为弥合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桥梁,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互相理解与心理认同。

2.构建完善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民工常住地政府要秉承“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农民工群体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法规及政策体系、产品供给体系、投入体系、设施网络体系、活动体系、信息体系、人力资源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运行评估体系。落实国家三部委《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强化政府、社区、企业和文化工作者在服务农民工文化工作中的责任,在建设固定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增加针对农民工的流动文化服务内容和项目。从体制突破、制度创新、经费保障、设施完善、项目设计、产品提供、人才支撑、技术引领、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出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不可能也不必是另起炉灶的文化工作,不是再制造出一个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只是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产品和内容、范围与方式的拓展,需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群体的特殊需求、服务特点和保障程度。

3.积极开展农民工文化建设试点工作。2亿多农民工分散在全国各地,文化建设基础、政策环境、文化需求差异较大,采用一种模式肯定行不通。可以在全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区,选择30个左右基础条件好、特色文化显著、服务类型多样的中小城市进行试点,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总结推广国家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的做法、经验和模式,发挥示范区对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大农民工文化阵地建设投入,支持农民工博物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工之家、打工青年艺术团、新工人剧场、新工人网站、新工人报刊等农民工文化平台建设。积极扶持农民工自建农民工文艺团队,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提高农民工文化活动的自组织能力。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鼓励以家庭为流动单元,增加人文关怀和家庭亲情,分流并减少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占有。

4.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民工文化产品。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城市正常发育,要统筹城市文化布局和机构,根据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常住人群的公共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努力使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共同发展繁荣,培育适合不同社会群体的“草灌乔”共生的城市文化形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开发适合农民工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对接。城市中除了发展商业性的高档公共文化设施以外,像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广场、小剧场等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场所应向农民工免费开放。利用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数字文化服务,建立适合农民工的“亲情网吧”,让农民工能定期与亲人通通电话、网络视频,增加亲情。实施农民工“文化低保”工程,加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采购力度,按照保基本、全覆盖的要求,合理测算农民工基本文化消费水平,定期、分类发放文化消费券或补贴,提高农民工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

5.建立农民工文化志愿者队伍。社会力量是农民工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文化志愿者是农民工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必须培育一支规模庞大、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文化志愿者队伍。要创新志愿服务体制,制定农民工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办法,建立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表彰等制度建设,重点培育歌舞志愿者、曲艺志愿者、艺术志愿者、文学志愿者、教育志愿者、宣讲志愿者、网络志愿者、市场监督志愿者等各种类型的志愿者队伍。注重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引导全社会关注农民工文化,身体力行支持农民工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积极的正能量。

6.推动农民工文化建设立法。目前,农民工文化建设工作正在逐渐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但总体上仍然缺乏专门的农民工文化政策和制度安排,多数政策和法规是指导意义上的原则,措辞也大多以“应当”、“应该”、“加快”、“有条件的地方”等较为委婉、模糊的、缺乏刚性要求的语言和内容,无法真正用专门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法律地位。要开展农民工文化建设立法调研,尽快出台有关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法推进农民工文化建设,通过赋权、外地赋权、行政赋权、市场赋权、社会赋权和自力赋权,确保农民工取得平等文化权,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互动互融。

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只是职业身份的转变,只是社会水平流动,农民工转变为市民,享受同等公民权利,是社会身份的根本改变,是社会垂直流动,是有实际意义的社会流动。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必须实现“工作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三大融入。而以需求为导向农民工文化建设,农民工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互动互融,就成为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8.

[2]吴理财,等.当代中国农民文化生活调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76-191.

[3]文化部.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社文发[2010]49号).

[4]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文社文发[2011]45号).

[5]刘奇.应筹建中国农民工纪念馆[J].中国农村观察,2010,(9).

[6]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7]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3).

[8]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报告[N].工人日报,2010-6-21.

[9]刘启营.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改善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10).

[10]郭嘉,蔡长春.谁解农民工文化之‘渴’[N].人民日报,2011-12-21[20].

第9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范文

1 充分认识妇女在文化构建中的独特地位及优势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环境和妇女的紧密联系使妇女在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与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承担着更积极的角色。在我国,女性既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她们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直接影响。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充分认知与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以及在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优势,是文化建设的要求。

昭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区级文化单位即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博物馆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17个乡镇3个办事处综合文化站等二级构成。区级文化单位现有人员112人,其中女60人,占53.6。女性中专学历14人,占23.3;大专30人,占50;大学16人,占26.7。女性50岁以上3人,占5;40岁~49岁11人,占18.3;30岁~39岁23人,占38.3。20岁~29岁23人,占38.4。乡镇综合文化站现有97人,其中女30人,占30.1。女性学历中专12人,占40;大专10人,占33.3;大学8人,占26.7。女性中50岁以上4人,占13.3;40岁~49岁8人,占26.7;30岁~39岁15人,占50。20岁~29岁3人,占10。

从上面全区从事文化公共服务人员性别数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妇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无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妇女既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同时在就业、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妇女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两性地位平等,关系协调,达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妇女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着力改善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开创妇女事业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2 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载体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妇女作为文化建设载体的主力军有其独特的视角与作用。

昭通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古遗址、古墓葬、碑刻、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的记忆遗产分布于全市十县一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战略部署,昭阳区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区这一主线,文化发展环境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昭阳区先后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区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强区”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昭阳区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昭阳区每个乡镇均成立有1支业余文艺队,参与者女性占到92以上;城区现有6个文化活动广场“大家乐”,每个广场均有3支以上业余文艺队带领群众跳起广场健身操,参与者女性占到93以上,每天傍晚参与健身操的群众达2600人次。全区开展“百场演出进社居,千场演出进”活动,即昭阳区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每年赴全区182个社区、行政村开展送戏下乡百余场次,乡镇业余文艺团队赴自然村开展千场演出。其中演艺公司有女性演员26人,占总人数的62;业余文艺队女性占92以上。昭阳区目前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广场文艺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四筒鼓舞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业余文艺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均是女性成员,其中82的业余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昭阳区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昭阳区广场健身操成员95以上是女性,如木兰健身操协会、迎丰文艺队、文联艺术团和花灯协会等成员均是女性。二是领导挑大梁。昭阳区文化馆的馆长、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均是女性。在文艺表演中则以女性表演为主。三是创作有热情。大型情景诗《鹤舞高原》中女性演员占76。民族健身操《拽脚舞》、《回族健身操》的编导、主演全部是女性。成功编导完成昭通首届彝族文化节“彝族分支圣地 神奇乌蒙昭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就是由文体局女局长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女董事长共同主导。

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昭阳区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踊跃,成果也颇为丰硕。2010年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文艺演出中,参演节目喜获昭通市妇联颁发的“最佳表演奖”。 在代表昭通市参加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比赛中,参赛的五个节目,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2个。2011年新创民族舞蹈《回族健身操》参加全民健身日云南省少数民族健身操比赛获得少数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二等奖。2012年编排剧节目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青年演员舞蹈大赛,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在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电视舞蹈大赛中,演艺公司的技巧类舞蹈《跳老虎》作为昭通唯一有参赛资格的节目入围决赛,获十一名。演艺公司代表昭通市参加中国昆明福保文化艺术节,展演节目获二等奖。这些奖项的取得,都是女性编导、女服装,以及女演员成果的展示。

3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活动影响有待扩大。由于昭阳区财政吃紧,政府公益性文艺演出和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活动,受人员、经费和文化设施制约,造成活动人员少、散不能形成规模。各地社区文化活动发展也不平衡。

二是组织中的人员老化。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成员主要是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64个业余文艺团队中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年轻人相对较少。

三是缺乏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即便每年区文化馆都对业余文艺队伍中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但要实现全部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受环境、资金等因素制约,难以普及。加之在组织中缺少懂文化、热爱文艺的带头人且年龄偏大。所以演出的规模偏小,节目单一,艺术品位不高。

4 进一步推动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环境的建议及对策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妇女的文化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进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氛围,离不开妇女这个“半边天”。妇女要从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唱响和谐旋律,积极促进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妇女组织在参与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使命。

一是引领妇女广泛参与,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围绕文化强区建设,昭阳区文化部门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及社会活动,社区业余文艺团队每年都要参与全区大型群众广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各文艺健身团队,参与省、市的各级文体项目的比赛,引导妇女在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愉悦身心、共同进步的同时,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

满足。

二是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力,在文化建设中贡献聪明才智。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来自最基层的普通妇女群众,她们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了大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节目的素材来自最基层,反映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的生活、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吸引了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要加强活动的策划和创新,注重增加活动的文化含量,使活动成为凝聚人、教育人、娱乐人的重要载体;要注重激发妇女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使妇女文人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真正做到让文化走进普通百姓,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而且,妇女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她们在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同时也共享了文化大餐的丰硕成果。

三是引导妇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活动中弘扬文明风尚。妇女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到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文化,倡导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社区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如在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中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积极创建文明家庭、特色家庭活动及美德进农家、廉政文化进家庭。

四是推进妇女教育培训,满足妇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现有业余文艺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尤其要注重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和辅导,并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抓实抓好,着力提升文化队伍建设的品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让妇女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根据妇女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求健康等不同层面的需求,组织举办知识竞赛、劳动竞赛、讲座咨询、文体竞赛、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

五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证,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助于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应继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为丰富妇女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妇女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绥化市妇联:《肇东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省妇联研究室》2012年05月16日

[2]岱山县妇联:《对妇女组织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研及思考》,岱山县妇女网(http:///),2011-03-28。

[3]杨敏:《浅谈如何发挥女性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营口市妇联网(http:///),2012-11-01。

[4]兰干乡党委:《现代文化为引领 构建农村妇女和谐幸福新生活时》,(http://),2013-7-15。

[5]张丽丽:《努力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促进女性与城市和谐发展》,上海女性(http://),201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