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财务会计行业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会计行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会计行业发展

第1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另一方面,深圳、珠海商事登记注册的改革也引起了一些CPA行业人士的担忧。深圳某业内人士也有担心,认为失去了验资和年检业务,将使深圳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临灭顶之灾。如果该规定将来在全国推广甚至可能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崩盘”。这种担心并不多余,因为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CPA行业本就是后进生,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总体尚处于摇篮时期,发展仍然十分脆弱,需要培育和保护。虽然中国过去三十年培养了大批注册会计师人才,但从人口比例来说,中国的注册会计师的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拿中国第一大经济城市上海和我国香港地区做个比较,上海的常住人口是香港的四倍,但上海只有约5000名执业注册会计师,而香港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超过1万,是上海的两倍,可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现在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在致力于把建设服务型的金融中心城市作为目标,上海甚至有赶超香港、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很难想象每万人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只有香港近1/10的上海可以很快实现这一目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程度既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目前已是世界工厂,但是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模式必将向集约型的服务业型增长模式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也必将扮演重要角色。所以,还不能说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饱和了、太多了,而只能说中国目前的行业环境对于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支持还存在不足。

目前,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更多的关注点是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身上关注大所如何做大做强,以便能和国际所抗衡,却鲜有人关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甚至完全忽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对于行业发展的作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似乎只能在大所的夹缝中生存,要么被大所兼并,要么自生自灭。大型所具有规模优势,但大型所并不能吸纳所有的业务,也不能吸纳所有的注册会计师,大型所从成本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拣选业务,放弃风险大、利润薄的业务,而这些业务只能由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所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面临更大风险和压力。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却承担着行业人才培育的重任,许多注册会计师都是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成熟后跳到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如果很多中小事务所消失了,必将造成大批的注册会计师流失到其他行业,这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环境仍待改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的一种形式,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在深圳、珠海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方案后,已经引发了许多行业内人士的担忧。在一些专业门户网站的讨论区里,弥漫着许多行业内人士不安的情绪,很多人说正在准备离开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正趋恶化,所以它在丧失吸引九也有人说想离开这个行业是因为它受到的外部压力太多了。如果更多CPA人才离开这个行业,对于CPA行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第2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建筑行业;突发紧急事件;企业财务会计;影响分析;应对机制

一、建筑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要求建筑行业必须加强财务会计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建筑行业在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及突发事件应对水平上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部分突发事件的出现会对中小建筑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如,A工程项目作为大型路桥建设项目,中期建设中由于外部泥石流的发生,导致该工程项目出现了长时间停工。长时间停工导致该项目被搁置,人员劳务费用、材料费用、设备消耗费用等也随之产生,对该企业成本管控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一问题指出在突发事件出现下,如果建筑行业未能从财务会计管理上有效应对,那么必将是致命性的因素。而突发事件的出现由于其潜在性、随时爆发性和不可逆转性,建筑行业在应对管理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为了有效提升会计管理水平,需要积极加强经验的借鉴预估分析,从建筑单位实际形成一定的应对措施。其次,建筑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外部突发性事件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建筑行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其他行业甚至整个市场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外部不利影响下,如果建筑行业未能从内部自身实现有效调整,那么相比其他行业发展来讲将可能错失发展良机,甚至导致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而对于企业发展来讲,资金的有效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建筑行业作为一项资金投入量大的工程项目,基于以上分析必须切实加强财务会计的应对,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有效应对外部风险。

二、突发事件分析

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内部突发事件。内部突发事件是建筑行业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不合理,潜在不利影响因素未能有效控制到位从而导致的突发性事件。这一事件的出现对于建筑企业来讲是及时的管控和内部调整未能到位造成的。第二,外部突发事件。如外部强降雨导致的洪涝灾害等突发性问题,建筑行业在应对中也会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响应,从行业自身经营特质出发,提出针对性措施,那么也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突发事件对建筑行业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也是不可预估的,相比内部突发事件而言,外部事件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影响是较大的,这也就造成了建筑行业在财务危机应对中,应该从内外部分析完善应对机制。突发事件的特点:首先,随时性。突发事件由于不可预估性,其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时性,也就是没有在任何预估和防范的情况下便可出现。其次,危害较大性。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其危害是较大的。如果未能在短时间控制其将会产生不良的社会经济影响,且这种危害会随时扩大。第三,不可预估性。由于突发事件爆发的随时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未能准确预估的。虽然当前我国从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了一定的预测分析,但对于其风险完全的遏制也是不可能的。第四,不可逆转性。突发事件一旦出现便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尤其是危害一旦产生是不能恢复。

三、建筑行业财务会计面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应对措施

首先,突发事件下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针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影响及时针对销售和采购的列表进行核算。如建筑项目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后,对于所采购的建筑工程材料能够及时修改,保证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影响整个项目的资金流转。其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财务会计人员能够针对事件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建筑工程项目有效运转中投入的直接成本费用和间接成本费用进行全面的核算。在核算分析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保证资金流转的合理性。再次,针对突发事件,能够结合特殊时期的人力、物力等方面实现资金的有效划拨。以此保证在特殊事件的应对时做到游刃有余,不会由于资金的短缺扩大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对工程单位产生致命性的损害。在预算整体编制基础上,能够生成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三方面综合分析存档,为以后的工作应对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最后,在特殊时期由于企业支出了部分的资金,这一时期企业整体的资金是较少的,为了避免资金短缺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应该节省支出,及时将资金收回保证资金流转的有效连接性。一方面,会计人员能够针对银行的财务报表及时核对流出、流入和支出。针对现金流的运转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对于特殊时期某些重大项目需要资金支出的要严格审批,对于资金支出金额较大的要重点审批,多层审批到位保证资金运用在刀刃上,避免资金流转的浪费。整体而言,在突发事件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应该采取较为稳健的管理方式,保证企业资金流回转的合理性,及时掌握应用情况。

四、建筑行业财务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应注重问题分析

突发事件对于建筑企业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有时会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因此在一系列工作中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组建专门性的财务应急管理小组。当前,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如果突发事件的出现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那么将会对建筑行业管理、技术、施工及其他人员的心理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人员如果未能有效应对,将会导致大量的人员离岗,那么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将是不可预估的。如在A工程项目出现外部突发事件之后,财务管理人员为了能够实现资金的有效流转便克扣两个月的人员劳务费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做出科学的应对错误的判断,导致大量的人员产生不满的情绪,工作积极性低下,对工程项目时现场实现有序的推进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一事例启示财务管理人员在突发事件下需要成立财务管理应对中心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沟通和协商,制定科学和谐的合理的建议。财务中心小组的目标不单要保证人员能够继续参与到工作中,提升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将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建立专门的应急储备金。突发事件对建筑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虽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但也有前车之鉴。因此建筑行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应急储备金,专门的应急储备金建设是为了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建筑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下能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对于建筑行业来讲,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材料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推进,可以将部分的储备资金拿出来购买材料,为工程项目持续推进提供一定的支持。具体落实中,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企业的运行现状和资金投入状况建立相应的资金模型,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应对措施。专门的应急储备金是当前建筑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应对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是切实需要高效推进的。最后,完善应收账款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突发事件下积极完善应收账款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筑行业管理中存在部分应收账款管理不当等问题,会导致坏账、赖账等现象,对企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完善应收账款制度,应该从加强分析预测及综合调查等方面落实。企业的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协调认识当前资金投入和项目资金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同时,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应收负责管理部门,这一部门主要针对资金的应收进行专门性的管理,专门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的效率。此外,企业应该针对客户的信誉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析制度,针对存在客户失信的问题,制定销售人员应该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在这种制度限制和激励下,能从内部有效提升应对水平,降低突发事件对建筑行业产生不良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突发紧急事件的出现对财务会计管理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在实际管理中,由于突发紧急事件的特殊性,应加强分析,从加强现金流、划拨专门的应急储备资金、完善应收账款制度、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等方面落实,提升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提升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能力,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升建筑行业发展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鹏.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民商,2019,000(012):99,112.

[2]周红燕.浅析如何有效加强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J].新商务周刊,2020,000(002):104-105.

[3]邓景扬.探讨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J].大观周刊,2012(32):44-44.

[4]梁淑君.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1,000(008):48-48.

[5]江兵.金融危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09,000(014):38-40.

[6]梁淑君.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8(8):48-48.

第3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一)成立管理会计学会

管理会计属内部会计,是指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资料的分析,需要很深的理论基础,成立管理会计学会并逐级建立管理会计分会,正式把本行业顶尖人才包括非财务人员吸收进来进行研究,出具一些既有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报告进行推广,并且组织管理会计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支职业化管理会计队伍,将管理会计理论灌输到决策层,以会计的方式应用管理会计,不拘泥于财务会计,给决策者一种全新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既有鲜明的实践性,又有显著的灵活性。

(二)建立管理会计计算机信息系统

网络经济时代,是促进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力,开发软件建立模型,将财务资源信息实时录入系统,通过财务资源信息,计算所需管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最佳资源配置方案。

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是有区别的,财务会计评价是单一的、不全面的,而管理会计是多样化的。通过分析、预测、决策以及责任会计,全面系统评价本行业经营状况,为本行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特别是非财务指标的披露,改进了财务会计的不足,发挥了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的职能,服务于决策者寻求最佳竞争的优势。

(三)实地考察

基层单位向决策层逐级报表,据以分析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决策、考评等。当然单凭数据报表远远不够,决策者还要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实地考察,从基层入手,逐级检查、逐级上报,确保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会计系统,规范管理会计行为,突破财务会计只注重反映信息的职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分层次发挥管理会计多元化的作用

地勘行业新的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开辟了目标管理的新渠道,摒弃财务会计固有的局限性,从价值到核心竞争力培育提升的转变,构建知识经济时代是管理会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管理会计体系要体现价值链连锁与内部控制,自上而下层层控制、自下而上逐级汇报,大到行业、小到地勘单位项目主管,接受管理会计,层层重视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分为基础管理会计和高级管理会计。基础管理会计主要是提供财务信息,不仅要提供短期信息还要提供长期信息。高级管理会计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价值链分析为线索,重在创新与成长,了解内外部经营环境,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诊断、分析、培植、提升。

三、地勘行业管理会计的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开发手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也上升到日事议程,对经营管理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凸显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其功能框架也在不断的完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扩展,它的扩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第4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记帐;记账机构;中小企业

1.国内记账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起来。记账作为新颖的会计解决方案和新的社会性会计服务项目,由于其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和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成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记账是指会计咨询、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等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替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的一种社会性会计服务活动。与世界范围内相比,我国的记账还是存在规模小、结构单一,而且该行业在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区发展较快,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但是大部分地区记账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机构行业运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与弊端。

2.记账业务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2.1 记账业务存在的问题

2.1.1 政府立法监督和政府扶持不够

政府立法监督和扶持力度不够,给公司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记账作为服务业的新兴行业,在其成长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但是政府部门对记账业务重视不够,缺乏立法监督和政策引导。专门针对记账的法律法规很少,只有1994年的《记账管理暂行办法》,沿用了十多年,直到2005年新的《记账管理办法》实施。虽然新办法更加合理,并且有更多对记账有利的规定,但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

2.1.2 记账行业中受托人与委托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在记账法律关系中,受托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应该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实践中争议很大,这给公司带来很多弊端,它涉及派生的具体问题同样很多。如受托记账的会计人员是否等同于单位内部会计人员,是否必须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如果受托人明知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虚假或有其他违法、舞弊行为,那么受托人是否应当拒绝接受有关凭证,是否应当终止委托合同?一旦记账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出现虚假问题,责任由谁来承担等等。这些问题都亟需相关机构来加以明确和界定。

2.1.3 记账机构内部管理还欠缺规范和明确的制度管理

记账机构必须要有健全的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业务规范一般应包括从业人员执业道德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业务质量控制规范等制度;而内部管理制度应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档案管理等制度。企业在实际执行中还是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象,所以看似记账机构的部分内部管理制度即使制定也是形同虚设。

2.2记账业务解决对策

2.2.1 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首先,要加强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财税部门应该积极研究扶持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记账的实施。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有关法规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委托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双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并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最后,要强化监督。财政部门要对所有从事记账的个人和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建立记账机构档案库;建立定期检查和年检制度,对未通过检查或年检的记账机构进行整顿;

2.2.2 公司应尽快明确在记账过程中受托人的法律地位

受托记账人员既非委托人内部会计人员,也不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人员,因此,受托人不应当同时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和审计职能。他们所能负责的只是对原始凭证进行形式上的审核,而非实质上的审核,当然也不可能深入实地去进行账实核对工作,否则,就有可能超出记账的范围。那么,由于委托人提供原始会计资料而生成的有关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资料出现虚假或不实,自然就应当由委托人承担相关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当然,如果这种虚假或不实是由于受托人的过失所造成,那么,他不仅要承担相关责任,而且还要负责赔偿因此而给委托人造成的损失。

2.2.3 公司内部应加强日常监督机制和规范制度

鉴于目前公司的人力物力限制,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奖惩体系,日常监管将很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因此,加强日常监管不仅仅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的问题,更主要的应该是尽快制定详细的日常监管细则,规定一个具有指导性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要真正的实施起来,不能形同虚设,同时强化日常监管,强化淘汰机制[19]。加强记账机构经营方式灵活,既可服务,又可定期定点服务。

3.记账行业的展望

通过分析记账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我们深知记账所存在的问题的确不能忽视,它无论对受托方还是委托方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传统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记账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该记账机构的特点提出相应可行的解决对策。当然,除此之外我国记账行业的发展趋势还是向前的乐观的,只要政府部门,记账机构以及中小企业能相互协作配合,并且相互制约,相信记账行业在今后在我国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天津市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妍.记账及其实施.《管理观察》2010(389):186.

第5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财务会计;作用

一、财务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经济效益的充分体现。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收集和获取企业财务信息的方法,制定出可以真是反应企业经济管理成果的财务报表。如果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反省的话,财务会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作为约束和限制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通过获取和控制财务信息的方式,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2)风险的有效规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经济管理活动,必然会伴随着风险的存在。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提高,完善的风险规避手段和良好的风险规避能力是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必须在分析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就风险因素的特点,站在财务的角度制定相应的策略,这样不仅有效的促进了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降低各种风险因素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另外,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应该站在主观和客观的角度进行各种风险的控制,才能在促进自身风险控制效果有效提升的同时,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不仅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对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也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企业通过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将企业的收支情况与企业发展规划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进行企业经营成本的考核,在确保相关岗位监督工作有效执行和落实的同时,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4)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应该加强对企业相关经济行为考核的力度,根据不同价值指标的要求,深入的分析企业在不同经营阶段的盈利能力和相关业务开展的具体情况。财务信息和相关数据在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为企业后期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另外,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分析效率和内部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行业发展的准确预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占据有利的位置,必须在深入了解市场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研发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消费品。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设置的经营渠道和营销方案,也必须以市场导向为基础,才能实现拓展市场和提升经营规模效应的目的。所以,企业在日常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各方面的因素予以充分关注,通过深入分析和把握影响企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及时的预测市场发展的动向,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时,应该充分发挥先进及时手段的优势,及时的获取最准确的市场发展和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同时有效的处理所收集到的相关经济数据,为企业管理者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

二、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财务机制的健全

企业管理者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自身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要求,必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合理的控制企业的经济会哦东,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企业在完善自身财务会计制度的同时,管理层必须在深入分析企业当前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经济数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企业风险的方案。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流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监督管理的力度,才能在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风险规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财务方法的完善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企业财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像以往那样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该在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将科学合理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企业财务工作的职能作用,才能发挥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比如,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加快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也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向科学性和系统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人力支持的保证

人力资源是企业开展财务会计工作的主体,其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必须在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财务会计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的力度,才能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了确保企业构建一支高质量的财务会计工作团队,企业的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高薪引进高素质专业会计人才的方式,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培训与学习交流的力度,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就会,才能使其充分的认识到财务会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财务会计团队质量的不断提高,不仅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员工之间交流与合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也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对于企业准确预测行业发展信息,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重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给予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全方位的支持,才能在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满足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华.经济管理中财务会计作用的发挥[J].中国商论,2018.

第6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会计行业,前景

会计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学科和职业,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理论和工作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如此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无疑也将会被社会淘汰。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需要财会人员来保证正常的运营,可以说财会人员是企业核心人员,是机构运转的关键角色。诸如财务核算体系,或是企业审计工作,都是企业发展核心的内容。公司只有把财会部门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司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时,财会行业相对特殊,公司不可能经常更换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小,从事这个职业的风险也较低。目前全国会计人才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逐渐显现,一方面普通会计人员过于饱和,另一方面专业高级会计人才严重短缺。从会计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会计核算工作也开始国际化,我国会计行业发展已趋于成熟,各类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将来,高级会计人员将会成为我国重点培养对象。

我国会计行业的前景

(一)职业前景广阔

财会行业可以说是渗入各行各业,既是企业的后援支持,又是公司运营的关键。近年来,由于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财会部门的重要性,CFO(首席财务官)逐渐成为人才需求热点。虽然目前中国企业的CFO还很少,企业财务人员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记账先生”过渡至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高管。英国经济学人集团的《财务总监》(CFO china)的最新调查发现,在过去的2010中国包括财务副总、总会计师和CFO等在内的财务高管获得了超过33万元的平均年薪,其中又以外商独资企业的财务高管薪资为最高,达到48万;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分别为33万、27万和22万元。据统计,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约有14万人,如果考虑到满足未来行业的需求,则需要至少30万注册会计师。如果想成为高端的注册会计师的话,则必须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扎实的业务知识,都将成为以后职业路程的基石。金融行业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以后会计行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对于国内企业分析来看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列居第二位。如果按照私营企业的增长速度每年至少增加30万户,按按每个企业配置 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 40 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二)电子计算机应用力度加大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知道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方面的应用即会计电算化也逐步显示出其优于手工会计的特点,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把单项处理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大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成为既懂会计知识,又精通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要时刻确保各个来源途径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各企业内部的财务机密保密,防止网络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本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源。这些都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构成巨大威胁,会计电算化继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加强其安全机制,缓解乃至解除上述困境和隐患。

(三)岗位分工日渐细化

在人类认识历史上,每每一门科学的产生、发展、逐渐完备,最终都会走向越来越细化的结局。人们在这门学科上投入的精神和智力研究越来越多,对这一领域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从而产生了更多的足以新辟为一门学科的知识架构,再慢慢填充,演变为一个个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会计行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从最初的简单记账到复式记账,从单一的会计学慢慢分化出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等等细分学科,从一步的会计记账到加入审计进行核算检验,这些都是会计行业不断发展前进的脚印。涉及的岗位也日益增多,比如出现了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岗位、出纳岗位、稽核岗位、资本、基金核算岗位、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岗位、总账岗位 、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等等。由此我们也能坚信,在知识经济与时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行业仍将保持着这一趋势,不断扩展,不断深华,在前行之路继续想着细化的方向发展。

(四)会计发展需要人才多元化发展

我国会计教育还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再获取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及风险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使会计学生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此外,针对我国目前从业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学历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素质较低的特点,我们还应继续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急需的和最受欢迎的人才,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将是未来高校会计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国会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此可以预见,会计的发展既前程远大,风光无限,又任重道远。开拓创新将更加艰巨。会计一定能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完善且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科学,一定能在世界经济、国家经济、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顺任《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2]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现代营销.

第7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财务会计报告 发展趋势 改进措施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两大动力。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物价变动更加频繁和激烈;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发展速度迅猛,且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由此带来的高效益和巨大风险共存,利润和风险就像一把双刃剑。知识就是力量,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扩大,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关键,同时,知识产权也是企业的软竞争实力。

一、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畅想

财务报告是衡量企业运行状态、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针对企业内部财务环境发展变化及外部经济的发展加速,企业的财务报告将向着更多、更广的方向发展。

(一)增加财务业绩报表

在现行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基础上,适当增加企业业绩报表,能进一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近年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把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放在财务报告改革的首位,即提倡在三张主表之后加上第四张,即“财务业绩报表”。它集中反映一个企业的全部业绩,从而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以前被忽略的部分,如外币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公允价值将作为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即成为第四张报表的计量基础,从而容纳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报酬。

(二)不定期增加社会责任报告

现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产生最大的利润,即利益最大化,企业将更多地融入社会中,正因为如此,企业将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所以企业可以适时出具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是用来反映职工培训、健康安全条件、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公益性捐赠等信息。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即增加有关企业污染环境的状况及治理污染、绿化情况、保护耕地等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整个社会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坚定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企业财务报告的表现和反映

企业财务报告除反映前述信息外,还应表现和反映以下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前景、利润所得、经营理念。这些包括企业治理当局的分析与评价、当地治理部分如工商、环保、技术监视、安监部分的评价。财务报告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改良而逐渐完善的,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科学发展具有继续性,而且可靠性始终是人们在决策中衡量信息质量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财务报告应从实际出发,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与进步,进行适时的调整、改进。

二、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具体改进措施

(一)丰富、完善财务报告的格式

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以知识经济的爆炸式发展、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为基础,上述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表现为会计数据由纸质的载体进而升级为以磁介质和光介质为载体。从一定程度上讲,数据载体的变化升级,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分类与再分类的重复繁冗的环节,即利用同一基础信息可实现信息的重新组合,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会计数据处理工具从纯手工——算盘而演变成为计算机,并可以进行过程运算,这种处理方式消除了地域、空间、时间等障碍因素,并可以对报表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使之为企业决策做出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支持,使报告在互联网上公布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财务数据,而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甄选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编制实时财务报告

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不是实时报告,而是事后报告,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反馈企业财务情况,如年度报告,是根据一年的各种会计数据经过加工、整理、分析形成的。报告的周期长,时限久,工作量繁冗,并且传统的财务报告由于手工处理的低效率和完成审计程序时所需的限制而不能做到及时编报、及时报出,就导致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刚一报出便过时。随着IT、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及时性大幅提升,并且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突发性因素日益突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周期随之缩短。因此,必须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体系,使其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

(三)注重揭示非财务非货币信息

在当下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与企业决策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且非财务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客户满足程度、客户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和应用、行业发展及竞争趋势分析,这些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远景及行业的景气程度。企业的经营者利用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并运用到企业实际的运作当中,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透明,使可理解性更强。但为了确保被表露的非财务信息的正确性,企业可以答应相关部分参与到这些信息的搜集、编报中。

(四)丰富现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表附注对报表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且逐渐成为正确解读报表数据和判定决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会计报表附注,现阶段主要侧重于对表内项目的解释,并且主要是以财务信息为主,而对于表外信息中关于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筹资、投资风险、通货膨胀、行业信息等一些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非财务信息表露得太少。

参考文献:

[1]徐秀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6-28.

[2]李晓莉.现行财务报告缺陷分析研究[J].财会探析,2010:78.

第8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产品成本核算;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商品混凝土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企业中的产品成本核算模式已经成为财务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现阶段,我国财务改革领先于会计改革,而在实际生产经营实践中,会计制度中的一些条款往往有悖于财务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凸显了会计相关改革的必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从政策上对混凝土行业进行鼓励,促进了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但商品混凝土企业在深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对产品成本进行各个环节的分散,造成了核算难度的增加。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是企业内部对成本的一种控制方式和主要的控制项目之一,是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具备较深远的社会意义。鉴于商品混凝土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在实践中的局限性,本文对商品混凝土企业中的产品成本核算模式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对商品混凝土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模式进行构建研究,从而实现商品混凝土企业会计改革的有效性。

一、商品混凝土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模式的特点与现状

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模式主要分为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两种。制造成本法是企业发展进程中最早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核算方法会将企业的成本费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生产成本和与生产无关的成本费用,在制造成本法中,与生产成本有关的科目主要有材料、人工和制造三项,实际上企业有权对成本的科目和项目进行调整,而调整的原则是按照在成本核算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计入或者参照核算项目的品种、分批或分步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作业成本法是将作业作为产品成本的核算对象,计算每个作业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再按其产品最终消耗的作业数量将成本分别计入到最终的成品中,这种方法可以对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分别进行核算,作业成本法是对产品资源的成本消耗进行核算的方法,将产品的成本核算转变成了作业的消耗核算。商品混凝土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受到传统经济体制和模式的影响,一些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决策层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意识依旧不强,甚至相对落后,普遍认为商品混凝土行业的成本计算仅是对材料成本进行计算。市场的竞争意识淡薄,使得企业发展中所必要的技术开发成本、项目成本和产品流通时所需要的流通成本等受到了忽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发展。一些商品混凝土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压缩成本空间,甚至做出损害质量的行为,不仅触犯了相关法律,还使得成本管理陷入了混乱,这种错误的成本管理观念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一部分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未得到贯彻落实,使得会计制度形同虚设,而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法紧跟快速发展的混凝土行业成本管理的步伐,降低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效率。这些都是商品混凝土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商品混凝土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模式的有效构建。

二、商品混凝土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研究

(一)创新成本核算模式,适应行业发展

与一般的工业产品制造工艺相比,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产成品不需入库,而是直接送达现场浇筑,成本核算相应地缺失由生产成本转产成品环节,成本核算的一般处理方式是由生产成本直接结转到营业成本。在这种成本核算模式下,当期生产成本已全额结转到销售成本,但同期的销售结算常常出现滞后现象,收入无法全额确认,导致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不能完全配比。为遵循收入与成本费用确认计量的配比原则,混凝土成本核算可考虑通过“发出商品”科目过渡,“发出商品”设置数量、产品型号、强度等级、工程项目、客商等辅助核算,生产成本先结转到“发出商品”科目。根据所属会计期间实际确认的营业收入结转相应的营业成本,从而实现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精确配比。

(二)更新成本管理观念,丰富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

在不断发展的商品混凝土企业中,财务管理内部的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性的培养,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对于财务成本管理的观念。商品混凝土企业需要不断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仅局限于管理观念上的提高,还需要对管理方法和模式,以及会计专业技能,还有职业道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培养,使企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总体专业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企业还需要从外部进行引智,吸收行业内部较为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使改良后的制度和管理方法,成为当前经济环境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

(三)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加大制度的落实执行力度

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进行优化,主要是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两个部分进行,对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需要建立在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将财务会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工作进行细致化的梳理,并严格贯彻执行,使财务管理相关从业人员做到遵循条例工作。在构建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核算模式的过程中,虽然无法对产品生产制造的具体过程存在的关系进行厘清,但对过程的规范与统一可以较大程度上划分产品成本项目所承担的部门,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就可以通过部门的职能对产品生产所产生的费用达成统一的共识,同时保障企业内部的正常沟通,以及企业与外部的交流。由于大部分的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较弱,所以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中,必须将相关制度管理纳入KPI绩效考核中,使制度的影响深入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心中,加大财务会计制度管理的执行力度,企业还应该设立监察部门,针对混凝土企业中产品成本的核算过程中的制度执行进行监督,以确保成本核算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施行全面监控管理,协调企业组织技术创新

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的有效实施的终极目标,就是对企业内部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它需要体现在商品混凝土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企业的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较为分散,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系统性的监控和管理,从混凝土产品生产的预计开始,到实施、管理和控制,再到核算与分析,整个流程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管理。严密把握项目的工期、质量,通过成本核算对计划进行调整,系统、全面地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宏观的协调组织,将技术创新作为成本核算计划中的主要项目之一,采用高科技研发的改良技术实现成品成本的有效降低,以确保质量的提升。相关单位和部门还应该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引导商品混凝土企业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同时利用改良技术对负面影响进行有效的消除。从监管和技术的角度对企业在成本核算中潜在的利用价值和潜力进行挖掘,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低消耗,达到商品混凝土企业稳步发展的目的。

三、小结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混凝土行业的贡献,而且更加促进了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发展。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商品混凝土企业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在发展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商品混凝土企业中有效实施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企业内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不仅能实现企业内部对成本的全程掌控,还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筹划,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商品混凝土企业中对产品成本核算模式的改革,是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肖建华,秦凡,董润东.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10):109-111.

[2]雷振宁.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分析[J].低碳世界,2016,(3):103-104.

第9篇:财务会计行业发展范文

    论文摘 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按照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论的观点,本文认为管理会计应是基于管理的会计。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信息也没有充分为决策服务,作为信息载体的管理会计报告也就缺乏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报告之间的差异来阐明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分析。

    管理会计的实质是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数据服务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职能是预测企业经营前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同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而开始的,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界对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表现在会计学界长期不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没有将管理会计列入其研究的议题。目前对管理会计讨论更多的是管理会计是否应独立成科,至于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包括它的对象、职能、目标、概念、原则和方法体系)的研究还谈不上。一些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以介绍管理会计的各种方法为主,只是一些数学模型的拼凑,而忽视了管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也没有单独出版有关管理会计的期刊,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资料很少,只能在少数会计杂志上看到。第三,只重视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企业内部数据,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信息,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存在的意义。而在西方国家,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已经从传统管理会计研究转向战略管理会计研究,而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则刚刚起步,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极为有限

    我国大多数企业会计还处于事后的记账,算账及报账的传统核算型阶段,还没有进入管理型阶段。管理会计目前在我国企业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会计系统;(2)短期经营决策;(3)标准成本核算;(4)责任会计。大多数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知之不多,许多企业的内部管理并不存在独立的管理会计核算体系,更多的是采用现有的财务会计资料满足于各种内部报告所需。而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从其产生就在企业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运用和发展,不仅在广大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银行业和服务业也得到推广。

    (三)管理会计专职机构缺乏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受到了高度重视,发展迅速。为了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我国专门成立了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4月30口,会计师事务所达到5639家,共有执业的注册会计师6.98万人,行业非执业会员7万多人,行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05年,行业实现业务收入超过180亿元,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幅度。尽管如此,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只是在1999年才在中国会计学会下没有一个研究管理会计的专业小组。现代西方国家一般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协会,这些专职组织的成立推动了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快速发展。我国管理会计专职机构的缺乏则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师事业的发展。

    (四)管理会计人才没有职业化

    目前我国还没有开设管理会计师资格证书(cMA)项目的考试,管理会计还没有职业化。在企业中只设有财务会计科室,没有成立管理会计科室,更不用说配备专职的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的作用和任务是由财务人员来替代,而财务人员因缺乏管理会计理念,在思维上受财务会计束缚,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人才早已职业化。美国为适应企业界的需要和应学术界的要求,其会计师协会在1972年就设立了“管理会计师资格证书”项目。申请者要想成为管理会计师,首先必须接受有关科目的考试,成绩合格者,还必须在参加考试或考试后7年内具有连续两年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经验,且必须遵守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经过这样的选拔,美国已形成了一个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团体。

    二、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必要性

    基于上述的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必然会导致企业忽视管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而信息的载体管理会计报告也就自然缺乏发展和应用的条件。

    (一)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中国会计发展的历史必然

    在加入WTO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和修订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中心,这是由我国的经济状况和特点所决定的,主要是为了明晰产权关系,保障投资者、债权人的权益,也是为加人WTO及与国际会计接轨做准备。加入WTO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财务会计报告的日益完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到了议事日程,这就迫使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通过提供管理会计报告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对管理会计报告的研究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特征决定了应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有用的、系统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的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相关性。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是指帮助信息使用者提高决策能力的那种发现“差别”、分析和解释“差别”,从“差别”中做出选择和判断的特征。所以,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要求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也不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符合公认会计准则,只要是对生产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就是重要的。财务会计报告并不把信息的相关性排除在外,但相关性仍旧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当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发生冲突时,财务会计报告首先考虑的是可靠性这一质量特征。

    2.时效性。管理会计的及时性是指必须为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如要求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实际结果、预测和信息。只有及时的信息,才有助于管理当局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过时的信息则易导致决策的失误。财务会计的及时性,则指会计信息的及时加工和按照固定的编报日期进行编报和传递。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并没有体现象管理会计报告一样的迅速强烈的时效性。

    3.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考核的需要,使得管理会计报告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财务会计报告一旦选中某一种编制程序,就应该保持一贯性,并且要遵循相应的公认会计准则,以便保持财务会计报告的可比性、信息的可靠性等。

    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特征的比较,不难发现,管理会计报告更加注重企业信息对管理者的相关性和及时性,能够满足人世后企业管理对信息的需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相关建议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承载的任务就是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信息,旨在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一)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建议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应重点反映如下内容:(1)产品销售信息。反映企业主要产品销售数量、成本、收入和盈利情况及分部地区的销售情况,有利于确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生产部署。(2)风险管理能力信息。风险管理能力信息属于非计量性信息,这些信息无法用货币形式表示,也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但企业有必要对这类信息进行综合管理。(3)人力资源信息。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部分信息应当包括人事状况,具体有领导班子水平、基础管理水平以及一般员工的状况等。(4)企业预测、决策、分析报告信息。为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体现管理会计的职能,企业应当及时有效的披露预测、决策、分析等信息,因为发生的具体经济业务都会涉及到这些方面。(5)其他信息。如某些专项工程的效益分析、新产品开发的效益分析、对外投资效益分析等等。

    (二)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报告模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