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第1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提出,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加强高等教育化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渴望求知推动了高校扩招现象的产生,高校的扩招意味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贫困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根据2015年12月4日,中国教育部《教育计划纲要》实施5周年会的报告,截止2014年,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近3600万人,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12―2014年,通过实施专项计划,重点高校招收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数不断加大,从2012年的增加1万人攀升到2014年的增加6.9万人。高校贫困生人数的激增以及近年来,高校学费的不断提高等现象使得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甚至对于高校教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党和政府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以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更多的是从物质和经济方面去给贫困生提供帮助,而对于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却关心不够,很多的贫困生虽然经济上不再窘迫和拮据,但却再度陷入了心理贫困的境遇。所谓“心理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研究”项目组对24所西部高校4510名普通学生的问卷调查,用症状自评测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一90)将人际、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用评分分级方式统计,结果表明,在贫困学生存在明显的强迫倾向、10.5%的学生有敌对倾向、9.6%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敌对倾向、7.2%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偏执倾向。在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负面心理问题倾向,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远远高于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亟需高校和社会给予重视的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个性缺陷

绝大多数的贫困生内心自强而又自卑,自尊心比较强,在高中时代学业繁重,大家一心苦读,只为考入理想中的大学,很多贫困生的个性缺陷并没有完全的展露出来。步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眼界的开阔,诱惑的增大,消费欲望的膨胀,很多高校贫困生开始迷失自己,在面对与非贫困生的贫富差距,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落差,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而敏感多疑,甚至自卑自怜、自怨自艾,从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就是最为极端的案例。

2.自我认知的偏差

很多“心理贫困”的高校贫困生对于贫困的归因问题上出现了偏差,他们片面地认定,贫困群体受到社会、政府给予的机会不公平,高校给予贫困学生的补贴分配不合理,从而内心滋生不平衡的心理。还有一部分高校贫困生将原因归咎于家人能力缺乏,收入较低,内心产生抵触情绪,与家人沟通较少,自卑消极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往往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正确的评价自己,自我意识失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为自卑、自暴自弃或者过分的自恋或自尊。

(二)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金钱、利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切以钱说了算,一切向钱看齐,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势利和虚伪。在高校里,尤其是涉及到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锱铢必较。同时,由于一些慈善机构和公益人士救助不当或者善意被曲解,导致一部分高校贫困生产生了巨大的内心质疑和困惑,往往会认为自己被当作社会的弱势群体,去接受社会的施舍和怜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高校贫困生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同情。很多贫困生是来自偏远的山区和一些西部落后的地方,男〗邮芙逃的条件和非贫困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家庭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予特别的支持,所以,他们往往见识不多,社会接触面狭窄,思考问题的观点比较狭隘。步入大学之后,来到一个更为宽阔的世界,既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可能面临经济上的窘迫与拮据,他们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思想负担比较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2.教育因素

我国现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受此模式的影响,在学生阶段尤其是初高中时期,大家衡量“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是否优秀,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身上自带光环,只要成绩好,其他的一切都好,很多贫困学生明白寒门只有苦读才有出路,往往学习较为刻苦,成绩比较优秀,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压力不算太大。步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大学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一部分贫困生除了成绩好之外,与其他的学生相比,社会见识不多,社会接触面比较狭窄,看事情的观点比较狭隘,考虑问题不够周全,这些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内心巨大的落差,如若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有可能会对贫困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严重的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干预对策

(一)完善贫困生助学制度,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高校贫困生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经济方面的压力,解决心理贫困的前提条件是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压力。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包括教育、财政等)都应该高度重视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帮扶工作,积极制定、落实解决与贫困生相配套的政策,对于成绩优异考取名牌大学的贫困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以保证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其次,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奖、助、贷、减、免、勤”帮扶制度,对于贫困生制定详细的奖励制度,结合贫困生在校各项表现以及学业成绩,明确界定“奖、助、贷、减、免、勤”的范围,针对贫困生可以适当的放宽奖助学金获奖面,政策上对于贫困生实施一定的倾斜,适当的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概率。加大贷款金总额,简化贫困生贷款申报以及学费减免手续,并为贫困生增加勤工俭学的机会,通过以上措施来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针对贫困生有可能再度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校应将心理健康的普及性与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除了通过日常开展心理健康课、召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举行心理团体辅导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之外,还应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思想状况,通过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人际关系改善的尝试,对于有强烈孤独感、挫折感、自卑感的心理贫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高校还可以建立贫困生心理咨询网站,开设贫困生心理交流论坛,创建贫困生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为贫困生搭建交流与宣泄的平台,扩展更多的贫困生心理健康咨询渠道。

(三)激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培养贫困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高校要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在暂时的困难面前选择不低头、不放弃、不绝望的精神,提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经济方面的困难,要学会自己自立自强,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造财富,正确的看待政府和学校的帮扶机制,不能一味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和扶持;其次,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让贫困生意识到贫困是客观存在的,不要逃避它,要勇于面对贫困,同时也要意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不要回避它,要将贫困转化为精神财富,用这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去努力的督促自己好好学习好好进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把命运和前途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第2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救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有关规定,保障我区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和正常完成学业,保证中小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制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市关于救助弱势群体的有关规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平等性和发展性原则,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围绕一个目标(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强化两个管理(贫困生档案、救助资金)、拓宽三个渠道(政府专款、社会救助、个人资助),依托四种形式(现金救助、物品救助、两免一补、结对帮扶),确保我区在校生年巩固率保持在以上,促进基础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发展。

二、救助对象

⒈兰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市低保)、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⒉家庭经济困难的革命烈士子女、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儿童。

⒊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学生。

⒋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⒌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

⒍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在校子女。

⒎其它特殊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三、评定原则

⒈学校依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学期评定一次。

⒉助学金的评定只根据学生家庭贫困程度,不与学习成绩挂钩。

⒊确保对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住校生食宿费)。

四、申请程序

⒈申请。每学期开学时,由学生或家长持户口本、低保证等贫困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后,填写《兰山区贫困学生申请表》,家庭所在社区或村居填写意见并盖章后,连同贫困证明一并交给学校。

⒉核查。学校根据学生提供的贫困情况,通过询问学生本人及同学、走访学生家庭和村居(社区)等办法对学生贫困情况进行核实。

⒊初定。学校把核实后符合条件学生情况提供给全校教师,经过全校教师民意测评后,由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确定申报名单。

⒋公示。对确定救助的学生在学校和村居(社区)张榜公示。学校对公示无异议者的登记表盖章。

⒌上报。学校将贫困学生登记表和相关贫困证明向区教育局逐级上报,村居(社区)向镇、街道、区政府逐级上报,由主管部门审批。

⒍审批。区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救助金总额和资助标准,确定资助总人数,认真审查核实,依据资助对象分配原则,确定各单位资助对象。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救助工作的高度透明。

五、救助方式

⒈政府专款。区里设立“救助基金”启动基金不少于万元,并且逐年增加。区民政局每年在救济款中拨出一部分,用于救助贫困学生,各镇街道均要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专项帐户,每年拨付一定经费救助贫困学生,确保助学金专款专用。

⒉社会资助。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

⒊学校减免。各中小学可从杂费、借读费等预算外收入中提取部分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⒋结对帮扶。区里安排一个单位帮扶一所学校,区直机关帮扶一批贫困学生,科级干部、县级干部帮扶个贫困生,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正常完成义务教育。

六、管理使用

助学金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专项使用,在每学期初根据贫困生分布情况,拨发至区直学校和镇、街道中学、中心小学。资金一律由学校统一管理,不直接发放给学生本人,专项用于受资助学生的书本费、作业本费、学习用具费、寄宿生活费及杂费减免。区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助学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和减免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通报。

七、工作措施

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中小学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是巩固“双高”普九,提高国民素质,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区里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 组长,区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团区委、妇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救助贫困学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具体负责专职接受社会捐款,确认扶助对象,落实国家安排的助学金,整合区内各类助学行为,助学金发放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工作。各镇街道、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抓好这项工作。要强化监督检查,切实管好、用好救助物资,充分发挥其效益。同时,各单位要重视精神鼓励,定期跟踪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使之切实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第3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根据市教育局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的同时,统筹协调、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整体推进,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了贫困家庭在校生扶贫资金准确、政府资金减免到位,受到贫困户、在校学生和社会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2018年,我校对照省市扶贫办、镇政府、村委会辖区贫困户及在校生建档立卡信息,核准扶贫名单,现将本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 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李强校长为组长,侯健主任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教师包联到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实行“一 对一”信息核查和帮扶。

二、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教育扶贫帮扶长效机制。 为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同时, 高标准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工作包联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总结阶段性工作,建立完善并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纵深开展。期间,先后制定完善了《教育精准扶贫走访制度》、《教育精准扶贫帮扶措施》等长效机制。

三、广泛开展贫困家庭及人口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对我校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建立基本情况信息档案, 摸准摸实上报中心校; 二是建立贫困学生的在校情况档案;三是及时准确上报贫困学生在校收到的资金救助等发放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进行及时核审。为掌握较为全面、准确的帮扶对象情况信息,我校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与学校所辖地区的村干部紧密配合,虚心听取村干部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拉近距离,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每一位帮扶对象的情况制作了联系表,在联系表中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帮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情况。

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重点开展教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扶贫。

1 、学校提供专项资金,开展经济帮扶,送温暖、送爱心。每学期拿出经费的3% 用于购买学习用品,资助贫困生。

2 、发挥学校专长,开展智力帮扶。学校在了解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后,组织其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召开了帮扶会议,掌握其在校的学习情况,结合其家庭情况和教师的建议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进行定期的辅导,让其在校期间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成。在本年度期末质量检测中,这些学生在学习及心理上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越来越有自信。

3 、开展心理教育帮扶。 由于帮扶家庭中较多学生为留守学生,学校非常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与之交流,掌握其心理状况,适时调整与疏导。

五、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完成上级的任务。

1 、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做好辖区范围内学生的入学工作,加强学籍管理,确保适龄学生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2 、建立了“防辍控辍”管理制度,学校与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

3 、密切注意学生辍学苗头,及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从源头上防止辍学。

第4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认定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各省市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再加上处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使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更加突出。在此情况下,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仅扩大了资助的范围和比例,还将资助金额大幅度提高,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贫困生认定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因此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迫在眉睫。

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必要性

1.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

一方面,为体现教育的公平,帮扶贫困学生至关重要,保证他们能够与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使他们与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帮助他们脱贫并带动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保证高校资助公平的前提。随着当前资助工作力度的加大,一个大学生如果被审核认定为贫困生或特困生,就意味着他(她)将获得更多的获取经济资助的机会,所以贫困生身份的认定成为获取经济资助的前提和资格,因此对于困难学生的身份界定就成了高校有关职能部门的首要任务。

2.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做好助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高校要做好贫困生的助学工作,把国家各项助学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就必须科学界定贫困生的范围,确定助学政策的目标群体。贫困生的认定、评选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最困难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把握不好,就难以保证助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贫困生身份的认定公平和公正,真正为贫困大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高校各种学生工作中,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助学计划的全面实施,更直接影响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和以后的发展。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一方面,可以使贫困学生顺利享受到国家的各项助学政策,摆脱经济困难的困扰,解决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贫困学生体会到国家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温暖,确立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目前贫困生认定体系存在的问题

1.认定标准不统一

教育部门规定,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学生可认定为贫困生。这个看似明朗的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迷雾重重。“贫困”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因而对于贫困学生的认证也就只能以一定的货币数量来进行科学的、精确的界定。但这个“标准”具有地属性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标准,而“标准”又是一个动态概念,会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如此,用死的标准来衡量“活”的形势显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认定程序不够规范和完善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认定贫困生的程序和方法大致如下:首先必须有当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出的贫困证明,然后由所在高校认定。第一,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贫困申请和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来确定;第二,是辅导员或班主任委派班干部对贫困学生进行调查,召开班委会确定;第三,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提出候选人,全体同学投票决定。这几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三种方法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单一、不够规范和完善,认定结果必然会受到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影响其客观性和准确性。比如,辅导员或班主任个人对学生的个人偏好、学生个人的人际关系,等等。

3.被认定对象诚信意识淡薄,证明可信度下降

在现今经济社会,高校中出现了部分学生受到巨大利益的驱动,冒充贫困来获取各种资助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部分学生自身缺乏诚信意识,在金钱面前价值观发生了偏离;一是一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工作态度极其不负责,对贫困证明的审查不够严密,甚至根本不去审查,开具的证明存在很大的“水分”,这其中就存在弄虚作假、不该资助而享受资助的情况,而一些真正贫困学生由于自卑和虚荣心理,往往又得不到资助。

三、健全贫困生认定体系的措施

1.从被认定对象抓起,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文明新风

“贫困假证明”的出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的缺失。因此,对贫困生认定工作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在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层层审核的同时,还要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友善、礼让的传统美德,使真正的贫困生受益,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温暖,营造一个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和心理环境。

2.高校作为具体工作的操作员,需要严格认定程序,提高认定方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各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扶困助学中心,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严格认定程序,从贫困生的申请、审核、公示、建档、跟踪调查、违纪查处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监控,杜绝主观操作和人为因素,对弄虚作假的学生随时取消资助资格,并给予相应纪律惩处。同时,采取每学年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核实,确保认定的客观公正性。

3.国家把握全局,把高校贫困生认定和帮扶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操作

首先,为了准确界定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的程度,我们可以参照现行的教育部给出的有关贫困生认定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贫困线标准,制定相对合理的量化标准,使界定高校贫困生有据可依。其次,为了真正帮到那些急需帮助的贫困学生,通过信息网络建立起有关全国贫困家庭实际情况的网络档案非常必要,并且要努力做到准确、全面、动态管理,给认定工作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林炯捷.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李桂兰.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的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第5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227-02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近几年来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后,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越来越多,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的助学体系。但就普通高校来说,还有许多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还有着相当的完善进步空间。文章就这些问题给出可取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减轻贫困学生压力、提高资助工作效率有所帮助。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情况

2006年全国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万,与2005的214万相比降幅为22.0%。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400多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达到了创历史新高度。截止到2005年8月,我国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为1561万,其中贫困的大学生大约有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这一比例还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国家资助贫困生现状

2009年,我国资助了3106.04万人次学生,资助总金额347.2亿元。奖学金奖励723.49万人,奖励金额为92.92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6.76%;助学金资助674.81万人,资助金额为95.26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7.44%;170.94万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金额总数为93.57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6.95%;而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3.05万人,金额大约为4.71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36%;基层就业学费与贷款代偿1.56万人,代偿金数额为2.26亿元,占资助总额的0.65%;师范生免费与补助4.14万人,资助金额4.15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44%(含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高校3.42万人、4.1亿元,以及江苏、安徽等部分省份地方高校的0.72万人、0.04亿元);特殊困难补助187.25万人次,发放金额7.03亿元,占资助总额2.02%;伙食补贴885.88万人次,发放金额15.92亿元,占资助总额4.59%;勤工助学295.29万人次,发放金额14.33亿元,占资助总额4.13%;学费减免41.47万人,减免金额8.11亿元,占资助总额2.34%;校内无息借款8.46万人,借款金额3.51亿元,占资助总额1.01%;其他项目资助109.7万人,资助金额5.44亿元,占资助总额1.57%(其他资助项目,如水电费补贴、绿色通道生活用品礼包、春节留校学生资助、部队助困、师生爱心互助捐款、教职工一助一、导师资助、就业帮扶基金、特殊行业就业奖励、优秀大学生奖励等)。

2009年,全国在高校学生资助方面的经费支出了369.65亿元,与2008年的304.13亿元相比,增加了65.52亿元,增幅达21.54%。而直接用于资助学生的资金为347.2亿元,增幅也达18.21%,比2008年的293.7亿元增加了大约53.5亿元;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为22.45亿元,这比2008年的10.43亿元增加了12.02亿元,增幅为115.24%。

2014年四川省全省共投入146亿元资金用于学生资助工作,受益学生达到3200万人次,受益学生比2013年多492万人次。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国家奖助学金金额达到10.36亿元,资助学生达353854人次,超计划完成普通高校学生资助任务。此外,还有学费奖补达到4297.2394万元,助学贷款学生75705名,发放贷款金额4.6亿元,免除4.20芦山地震8915名学生两学年度学费,实施四个助学项目,使用资金1.2310亿元奖助师生40176人。

国家大量资助资金的使用,资助效果明显,激励和帮扶作用成效显著。

(二)现今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贫困生认定机制完善度较低。因为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在贫困生认定时,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保证不了每一个资助申请学生所述情况的真实性,这样就不能保证让教育资源流入真正需要它的所在。

2.贫困生资助模式有待升级。贫困生资助多为无偿补助,这样的资助方式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甚至会滋生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资助的行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物质资助只能解一时之困,并不利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

3.贫困生承受能力和感恩意识不强。现如今正值90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而90后普遍存在着承受能力不足和感恩意识不强的问题。面对身为贫困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选择逃避,甚至为此放弃资助机会。而获得了国家资助的学子又之把这当作“从天而降的馅饼”,忘记了对帮助自己的党和国家的感恩。这样的心理都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的。

二、应对措施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

调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是贫困生资助的第一步,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采用的是三级证明制度,需要得到县级、乡级和村级的公章证明。而事实上很多地方存在空白表格盖章的现象。这就需要明确证明人的责任,对做假证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减少乃至杜绝伪经困生的出现。其次,“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应在证明人处留下其联系方式,以便后期的调查、核实。再者,学校也应从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将生活奢侈浪费的伪贫困生剔除出去,确保国家资助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学生身上。最后,在保护好学生家庭隐私的前提下,公正公平地认定贫困生。

(二)转变贫困生资助模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无偿资助方式,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更多地通过有偿,如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让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这样的资助才是有尊严的资助;其次,也应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入更多的精神资助元素,在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保障;再次,也应建立与企业长期的合作机制,设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充分利用企业为贫困生提供的助学岗位,帮助其解决生活费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帮助贫困生积累社会经验,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基础。再者,高校也可积极帮助贫困生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发并完成可靠的创业项目。学校可以在场地、技术甚至资金投入上给予帮助。比如,在校园内开设如报刊亭、小商店、书摊等助学摊位。在贫困生获得利润时,校方可以根据提供的帮助获得一定的回报,过程中学校应肩负起指导、协调和监督的作用。最后,国家还应丰富助学贷款渠道,简化贷款程序,让更多的贫困生更方便地得到国家助学贷款。

(三)健全贫困生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体系

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感恩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系统工程,这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学校与家庭应从两个维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并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贫困生进入学生会,并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文体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其建立自信、乐观的心态,积极融入集体。学校应从这一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导。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感恩教育,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美德中的宝贵经验和国外的成功案例,并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而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应建立个人信用评价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大学生诚信信息”专栏,对每个学生的失信记录予以曝光,也对每个坚守诚信的事迹予以弘扬。

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部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和成果,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帮助西部地区的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笔者认为,首先应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保证国家资助作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其次应转变原有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多元化地帮助贫困生克服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最后还要提高贫困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健全贫困生的社会价值体系,保证国家资源帮助的是一个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大好青年。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有识之士能够投入到这个课题的研究之中,针对文中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我国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元兴.我国高校贫困生救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2]王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及对策研究探讨[J].商业经济,2008,(01).

第6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2013年春节前夕,带着社会提供的慰问品和救济金,我实地走访了班级中的几位典型贫困生,亲眼目睹了他们贫寒的物质生活:破旧的房舍、简陋的家具、粗劣的饮食、过时的穿着等桩桩件件,让我们苏南地区的人感觉触目惊心,但在与贫困生及其家庭成员的交流中,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心理贫困”更让我揪心:

案例1:男生小李父亲早逝,母亲在丝织厂打工,该生在校表现不佳,常有违纪现象,期末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倒数。学校提前通知小李,老师走访的确切时间,但那天上午来到他家时,他母亲请假在家接待老师,说儿子昨晚玩电脑玩得太晚了,还在睡觉。最后直到走访老师离开,小李始终没有露面。

案例2:女生小王父母亲都下岗,享受城镇低保,该生在校学习较努力,成绩一般。到她家走访时,小王特地到路口迎接,她母亲非常客气,由衷地感谢学校对她女儿的关心。当老师鼓励小王更加勤奋刻苦争取优异成绩时,母亲竟然说:“女孩子读得出最好,读不出也没办法,看她的运气了”。

案例3:男生小赵父亲常年有病,母亲离家出走,靠祖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该生在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竞赛多次获奖,但性格怪僻。在走访他家时,学校老师让他拿着红包和领导合影,他死活不愿意,走回房间再也没出来。

以上案例反映了社会在对贫困生扶贫济困时,偏重于对贫困群体物质方面的救助,而疏于甚至根本就没有关注到对他们“心理贫困”的救助。其实,治贫先要治“心”,助困更须需“心”。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个性,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是每一个贫困学生摆脱贫困、建功立业、创造美好家园的法宝,也是当代青少年必备的心理素质。

从贫困生角度看,生活在苏南地区的他们,遭遇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经济弱势,而是精神弱势。经济贫困生有的是农村建卡特困户,有的是城镇吃“低保”的,还有是因家庭变故而经济特别困难的,这些学生的生活水平确实低于来自同一社区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家庭条件本已十分艰难,父母还要为他们凑学杂费、生活费,他们内心深感歉疚,觉得对不起家人,贫困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物质资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在有形的经济压力,却并没能改变他们内心深处与日俱增的焦虑、自卑以致麻木的心理压力。

如案例1中的小李存在麻木而慵懒心理。这类学生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对功课不感兴趣,对友情、亲情也不太在意。他们所关注的是一日三餐能否痛快玩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得过且过,缺乏改变家庭面貌的进取精神,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很差。

如案例3中的小赵存在自尊而敏感心理。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一般寡言少语,学习非常刻苦,想以优异的成绩消除自卑心理,但往往又形成了极强的自尊,情绪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学的一句玩笑,老师的一个眼神,有可能使他心理长时间难以平静,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自卑、多疑、敏感。

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注有些片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遗忘学生的教育精神关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来说,我们对“贫困生”的关照往往就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照顾,更多的是通过减免学杂费、发放贫困补助或是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方式进行物质帮扶。我们很少意识到,除了物质帮扶之外,他们更期待精神上的关怀。因此学校对贫困生关注的狭隘性也造成了帮扶方式上的失当。

如案例3中的教师要求小赵拿着红包与领导合影,而小赵断然拒绝这种带有作秀色彩的合影,始料未及的后果鲜活地反映了目前我们对贫困生的救助体系和方式仍然存在漏洞: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境,却让其心理因此受到损伤,因为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无能、丢人和耻辱的事,不同程度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与帮助,甚至为了尊严拒绝援助。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然而,小赵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没有在这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注。

从家庭角度看,贫困的原因无外乎突遇天灾人祸,或因病致贫,或遭意外伤害,或受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而父母文化低下、观念滞后对贫困生的“脱贫”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如案例1中小李的母亲对儿子无原则的溺爱,使得儿子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将来可能蜕变为啃老一族。如案例2中的小王母亲对孩子的价值取向的随意性,甚至用宿命论指导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儿的进取心。这类贫困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面对贫困时缺乏正确的心理指导、明确的方向和合理的对策,这样“双困生”的烙印很难彻底消除。

高中贫困生心理不适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成才发展。为此我们应构建起“社会、家庭、学校”三元联合教育模式,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对高中贫困生采取积极心理学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现状。

1.晓之以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驱动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直面苦难,认识到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困难,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低一等。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勤奋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最终达到超越贫困的境界。

2.动之以情。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当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品质。

教育者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感染、激发贫困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由于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社会、他人的认知偏差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生以友善、平和的心态处世。

3.导之以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家庭、学校、社会应给贫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把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让他们意识到各种资助措施只能为他们“输血”,只有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培养自我“造血”的能力,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第7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镇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乡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20xx-20xx年全镇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40人,到20xx年底全镇农村贫困人口降至350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

(一)核准对象。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党委、政府将全乡的脱贫计划分解到村,镇要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四)完善档案。定期更新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每次资料更新都要存好纸质资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建立各级扶贫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供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查询,做到资源共享。

三、精准施策

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从宏观上要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从微观上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宏观扶贫和微观扶贫相结合。

(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扶贫

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XX村进行村庄建设规划。

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

3.坚持贫困村优先的原则。要突出工作重点,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在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要向贫困村倾斜,尽快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

4.推行差别化扶持政策。要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

(二)加速推进产业扶贫

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高产油茶、茶叶烟叶、井冈蜜柚、养牛等五大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20户以上。

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千方百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1000-5000奖补,支持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

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指导贫困村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养殖、种植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

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镇重点给予资金扶持。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加速推进智力扶贫

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

2、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

3、大力加强就业培训。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20xx元的补助;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

(四)加速推进劳务扶贫

1.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镇解决5-15名贫困人口在本镇从事环卫、园林、保洁、治安巡逻、农村公路养护等工作,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

2.鼓励能人创业扶贫。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3.解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民工进企业务工,解决贫困家庭收入来源问题。

(五)加速推进保障扶贫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

2.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贫困户纳入政府代缴范围。

3.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由县财政出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参合费,让贫困户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县内住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一要取消住院报销起付线;二要将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在其他农民居民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

4.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四、精准帮扶

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搭好精准扶贫的平台,实现扶贫方式由过去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突出抓好“七个到村到户”:

(一)产业到村到户。贫困村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富民产业,选择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推广“千村万户老乡工程”的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二)项目到村到户。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项目,找准脱贫路子,做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贫困村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服务。

(三)柚苗到村到户。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株以上柚苗,扶持贫困户种好“摇钱树”。

(四)资金到村到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发展目标、落实脱贫项目和帮扶资金,做到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专项扶贫资金要全部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行业扶贫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与扶贫资金捆绑使用,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全覆盖。

(五)干部帮扶到村到户。进一步加大干部挂点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力度。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贫困村安排有一个以上县领导、一个以上县直单位、一个以上工业企业和一笔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挂点帮扶。要按照“交朋友、摸实情、找路子、扶资金、促增收”的思路,继续推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结对帮扶工作,即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扶助2户黄卡、红卡贫困户,按“一户一策”发展一项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造血功能”,所帮扶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要达到20xx元以上。通过三年扶贫攻坚,使全乡所有黄卡户、红卡户真正脱贫,对蓝卡户进行最低生活保障。

(六)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有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对扶贫项目的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土坯房改造到村到户。凡居住在危旧房或土坯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内必须全面实施危旧房、土坯房改造,严格按照省定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标准补贴到户。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是实现扶贫攻坚的责任主体,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扶贫攻坚任务和措施。各村要广泛宣传扶贫攻坚的方针政策。

第8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较高的教育成本使许多农村甚至城市家庭当中出现了一些相对贫困化的现象,由此产生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利益趋同性,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诸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学生心理问题,使高校校园暗藏危机。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有目的可行的帮扶教育和资助对策,对解决该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化解校园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两个方面。在日常生活及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都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斗争和对过去生活和人生经验的质疑。他们自尊心比较脆弱,自惭形秽,不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表现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影响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2)情绪压抑。主要表现为有焦虑感,内心感到恐惧,时不时的紧张不安,做事羞怯胆小、腼腆,不喜欢与人交往,自我封闭、抑郁寡欢,对别人充满敌意,有过度的负罪感,并且会失眠,从而神经过敏、脾气暴躁,无法与别人和睦相处。(3)依赖心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生活或学习原因,缺乏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缺乏主动克服并战胜困难的精神,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给予的资助,并在心理上也非常坦然地接受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在他们看来,这些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种心存感激、回馈社会的心态。(4)对社会认同度较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认知贫困成因时很多会归因于社会的不公平。这些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在处理个人、社会和他人关系上,以个人利益得失为尺度,在行为上有很强的非社会性和极度排他性,社会认同度较差。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是形成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来自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家里经济收入很少,他们要为每年的学杂费、住宿费的缴纳而焦虑、紧张。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间在吃穿用上有意或无意地攀比,会导致他们心理自卑,觉得低人一等。(2)环境压力。由于市场经济出现多元化,贫富差距日渐扩大,社会上拜金的思潮的萌动,很多崇尚物质利益至上,他们不爱劳动,爱炫富,不珍惜,爱挥霍,甚至不屑和鄙视贫困的生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也偶有受到歧视的现象,心中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从而导致部分家境困难的学生心理出现亚健康的状态。(3)择业、就业压力。当今择业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铁饭碗”时代早已不复存在。无论是一般学生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急于摆脱家庭贫困的生活现状,对工作获得的渴求更加迫切,加之认为自己不具备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缺乏能力锻炼,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面对就业受挫时更容易患得患失,出现各种心理问题。(4)生活闭塞,社交面窄。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心里比较自卑、敏感多虑,往往不善言谈和交往,在交往受到挫折时,往往不是选择离群索居,鼓励自己,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就是躲避现实,将注意力由人际交往转向虚幻的网络世界。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家庭贫困使得家庭与外界的往来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学生便自觉不自觉地拒绝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这就会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堵塞。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措施

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究其原因,做好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工作,更好地给予他们帮扶和资助,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加以解决。(1)学生自我调试层面。1)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客观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应力争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地肯定自己,尽量避免自我挫伤,影响自己的积极性。要确定适度的人生目标和抱负水平,树立远大目标时,要分解成中期、近期和当前的各种子目标,要按计划,分步骤,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2)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应对贫困要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不必为此而感到自卑和内疚,也不要怨天尤人,真正的贫困不是家庭经济的贫困,而是知识的无知和匮乏。同时,可以将贫穷看作是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磨练和财富。(2)学校教育管理者层面。1)拓宽渠道,建立多元的资助体系。加大经济帮扶力度是加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该拓宽社会资助渠道,倡导全社会去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些年来,国家和高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奖、勤、助 、贷、补 ”的相对完善的资助体系,要继续贯彻并加强完善国家和学校的助学贷款工作,提供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从而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和资助力度,努力探索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种团体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高校要大力推进对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和管理体系中,以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为主要方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指导与教育、自助与咨询紧密联系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要积极开展多种心理咨询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心理咨询室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强化,情绪调控能力得到较大改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3)加强对贫困生的育人教育。关注家庭经济苦难学生,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资助,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增强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贫困生也要转变观念,克服依赖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和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参加活动,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会有回报。4)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应构建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资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经济帮助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班级、寝室的文化和情感建设,培养学生之间情同手足的情感,相互理解与沟通,通过集体的温暖化解贫困生的不良情绪。使经济困难学生敢于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活动,从而生走出自己的小圈,走进集体的大圈,从而消除自卑、压抑、焦虑、抑郁、排斥社会等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2] 余文盛.对高校贫困生结构性贫困问题归因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 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5).

第9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63-02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和培养制度的改革,高校在校大学生及贫困生人数在不断增大,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成了国家、社会和高校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帮扶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贫困问题,为他们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但要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开展有效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人际关系因素

在大学里,远离父母朋友的大学生们的交际需求有了很大提升,渴望着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贫困生和其他同学相比,生活、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的差异使他们难融入大集体中去,在相对陌生的环境里也不懂得如何寻求帮助。家境贫寒、兴趣和爱好及交际技巧匮乏的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中,为掩饰自身的困境和不足,自尊心促使他们不愿意主动和他人交往,全无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从而逐渐形成内向、孤僻、冷漠的心理状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这里是大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生活中快乐的主要源泉。快乐的家庭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身心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为孩子的健康心理塑造提供保证。但是,贫困大学生的父母为了撑起家的天空,早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去远方的城市打工,缺少父爱母爱他们在祖父母的照顾下过着拮据的生活并一路走来。在大学他们的心里不但承载着学业的压力,还背负着如何减轻家人和自己生存的压力,这些压力若长期无法得到排解会使他们的内心陷于紧张、焦虑、烦躁、痛苦的境地,带来复杂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

(三)就业压力因素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景气,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计划招聘岗位数缩水。与此同时,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使得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被称为“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699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校学业成绩没那么优秀,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不够突出的贫困生毕业后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贫困生在举债的情形下才完成的学业,却可能面临刚毕业就失业的残酷现实。这也强化了贫困生消极悲观、焦虑、抑郁等的不良情绪,一些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高校贫困生面临的这些压力,呼唤高校管理者能找到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式,促进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形成,并健康快乐成长和幸福地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用一种包容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提倡人类要用一种积极心态对人的经历做出积极解读,激发和强化人所有的某些潜在的或外显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幸福地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体现在三个层面:主观层面上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如主观幸福感、快乐、兴趣、满足、自豪和爱等,该部分主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研究中心,强调人应该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个人层面上关注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积极组织系统层面主要研究如何建构使个体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礼貌、有责任感等的社会组织,如和谐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和社区等等。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来促使个体发挥其潜力并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从个体层面来看,积极的情绪体验的不断获得有助于积极人格的形成,而积极人格的形成又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积极的社会系统可以更有利于个体积极人格的形成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体验,它为前两者的获得和形成提供了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强调重视发掘和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倡导培养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乐观解释风格,积极诠释现实,以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产生,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强调积极系统环境对人的影响。积极的外界系统,不仅是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最直接来源,也是构建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

三、积极心理学在应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一)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贫困大学生由于他们成长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原因,心理上更多体验到是:抑郁、焦虑、自卑、敏感、偏激、虚荣、嫉妒等消极情绪。

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一方面同乡、室友、同学、老师要帮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积极地交往、沟通。在交往、沟通过程中,同乡、室友、同学和老师要运用积极的沟通方式如面带笑容、语气温柔地主动交往,关心和帮助他们应对生活、学业上的困难,暗示和传递积极的信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体验如爱、高兴、满足感、自豪感等多种具体的积极情绪,提高与贫困大学生交往的实效性。根据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的“拓展――构建”理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表面看来不同,但能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构建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等(FredrickB.L,2001)。

另一方面要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有必要主动培养自身应具备的积极品质。人与人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取决于交往双方是否具有积极品质。贫困大学生要主动去习得“真诚、乐观、宽容、爱、利他、礼貌”等积极的品质来待人接物,主动构建自身的良好人际关系,更好地感受到集体的爱、关怀和温暖,内心有归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贫困大学生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提供支持,进而增进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化解自卑、焦虑、忧伤、苦闷、彷徨等消极情绪的力量,能让他们从容应对经济、学业、就业压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帮助他们养成满足地回忆过去,幸福地生活在当下,乐观地展望未来的积极心态。在交往活动中使他们改变过去对生活、对世界的消极认知,增强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并提供体验新情绪的机会,增加他们对自身力量的积极认识,帮助他们改变过去自卑、退缩躲避的行为,获得更多积极情绪体验。

(二)培养和发掘贫困大学生积极品质,增强他们自我成长力量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品质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身上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来应对生活的拷问,幸福地生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自身具有智慧、勇气、仁慈、公正、克制和超越六大美德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二十四种品格力量。

这些美德、品质能否在贫困大学生个体身上体现出来取决于个体能不能关注到他们,并在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下来习得他们。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就要帮助他们努力来习得这些积极人格品质。要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积极人格品质,教育者要树立积极教育理念,关注他们身上的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挖掘和强化他们身上的现实能力和潜力上,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为途径来培养他们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

学校教育者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不应只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层面上。贫困大学生出现经济问题了,教育者们就去解决经济问题;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了,教育者们就去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贫困大学生出现学业问题了,教育者们就去帮助他们解决学业跟不上的问题;若他们身上没有明显的问题出现,教育者们则很少甚至不会给予他们关注。

积极开展经济解困工作,教育者应引导贫困大学生们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一方面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挖掘和强化诸如感恩、满怀希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善于交际等积极品质。开展学业解困工作,工作中,教育者要开展一系列的帮扶活动,在活动中要把精力放在挖掘和培养贫困大学生自身的诸如好学、开明、洞察力、创造力、好奇心等积极品质,让他们对学业、生活、未来充满乐观和希望。开展能力解困活动,在活动中,教育者要帮助培养他们的鉴赏、幽默、笃信、宽恕、公平、合作、谦虚、谨慎、自我调节、领导才能等积极品质。并在活动中让他们不断获得肯定、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他们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起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体验到存在的价值感,获得和激发积极力量。

(三)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健全和完善自我

积极心理学还认为,尽管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可缺少,但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不同的人在后天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体验,人与人之间才出现了不同的人格面貌。因此,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的所起的作用,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积极的环境。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工作者要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并营造出积极的校园环境积极的校园环境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积极的校园环境包括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积极的校园文化和人际关系环境。

物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本条件,积极的文化环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能够促进积极的寝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校园人际环境主要是学生-学生以及老师-学生关系构成的人际交往。同学、为师者要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充分关注这个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氛围。为师者在工作中坚持这样的理念:一切教学活动皆以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宗旨,给他们一些希望感与能力感,去激发他们对自己潜在的积极人格的挖掘,进而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待贫困大学生的学业表现,而不是从问题面去探讨。要正确应对个性差异发展现象。变过去的硬性管理为现在的弹性管理,宽严相济;从过去的注重过程管理到现在的注重目标管理,为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求学和成才氛围,培养和发展其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各种能力。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课外的学术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激励他们的创新激情,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心理素质。任何学术、非学术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有利于培育和发展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宗旨,给他们希望感与能力感,去激发他们对自己潜在的积极人格的挖掘,进而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王贺,陈建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简论[J].教育探索,2011(3).

[4]贾敏,张珂.积极心理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决策探索,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