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财务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就业方向

第1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新经济是高风险的经济。企业要生存丁去,必须有效地控制和化解风险,把风险管理放到突出位置。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要明确目标,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二是要从制度_七进行治理,消除制度缺陷带来的财务风险;三是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技术上防范财务风险;第四是要建立有效的风险实时处理系统,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就可以按程序进行处理,使风险带来的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建立明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正常的理财活动,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培养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机制,提高抵抗风险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经营主体领导者具有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迎接风险的充分思想准备,掌握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掌握处理风险的技巧和方法。

2.保证经营者的负债水平、生产规模、库存储备、存货周转、盈利水平、投资水平处于安全区域,并建立危险临界报警系统,使资金运动在正常的区间运行,使经营者具有良好的财务稳定性和经营安全性。

3.解除风险的威胁,消除经营管理中的隐患,提供良好的有安全保障的理财环境;特别是强化经营主体应该具有的纠正错误的能力,使领导者优良素质与职工集体智慧在迎接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形成坚强的合力。

4.保证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如生产组织具有多重组合,产品结构具有可调整性,企业的技术力量能保证市场变化对产品的各种需求,实行有弹性的生产。

5・经营者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变化,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处置和防范风险的能力,防止矛盾激化,减少内部不合理的磨擦、制约和内耗,将危机消除于萌芽状态,及时化解理财活动中的谈判风险、合同风险、贷款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

6.具有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和决策的能力,保持企业重大融资业务和投资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保证项目有较高的成功率和收益率,妥善地避免、分散、转移和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

7.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及时发现职工中存在的不健康倾向,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

二、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从技术上防范财务风险防范

搞好财务风险管理,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从技术上防范财务风险是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

1.强化财务制度的约束性。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企业外部市场风险而言的。财务信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虚假的财务信息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加大市场风险,而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财务风险水平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稳定财务运行、降低财务风险十分重要。从这一点来说,强化财务制度约束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起着间接作用。

2.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真实性是财务信息的生命.财务信息是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财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财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具有其他反映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是由于财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财务信息的质量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很高,虚假的财务信息不仅可以使决策者对以往企业经营成果做出错误的评价,而且会导致企业未来的决策偏离经济规律,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因此,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至关重要v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首先要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高财务核算水平,使财务报告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尽量做到全面、准确、,波时。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还要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出发,尽量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即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我国,财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的财务管理比较落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的职能是利用财务信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当务之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现阶段企业财务部门能提供的财务信息还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但还是企业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最可靠的信息来源。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经营者不重视、不会使用财务信息的现象比较普遍,决策者进行决策有时还是凭感觉、靠关系,这样不科学的决策方法无疑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提高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强化财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就成为财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需要。

3.提高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主体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途径,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主体根据企业的潜在盈利能力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根据企业偿债能力决定是否向企业借款以及借款条件。企业如果向外界披露了不真实的财务信息,虽然暂时可能使得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决定,但一旦企业获得了自身发展不需要的资金或是无法承担还债义务的借款,将很大程度上打乱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使企业或是盲目进行投资,或是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都将加大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能够对外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则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财务环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平稳状态下进行,减少财务风险。

4.财务政策选择的稳健性。稳健主义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而采用的一项修正惯例,它的具体要求是,通过选用稳妥的财务处理方法使报表反映的资料不会过分乐观,由此引导报表使用者在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决策时谨慎从事,防止决策的失误。稳健主义是财务信息提供者为了减少财务信息中包含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有利于企业规避或转移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稳健主义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被随意使用,但由于其在防范财务风险方面的作用而在财务实务中较为广泛地应用,例如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资产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等。

5.完善财务控制制度。完善财务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财务控制的要点是:

①科学确定财务工作的组织结构,按相互牵制的原则将财务业务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赋予各个岗位以相应的权限和责任,使之相互制约,减少错弊发生的风险。

②将企业财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财务部门在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经营价值循环的反映和监督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其他业务部门的实物管理,及时发现差异、分析差异,避免不利差异的扩大和差错的产生。

6.提高财务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包括物理层安全、链路层安全、网络层安全、传输层安全、传输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因此,不但要防止物理通路被破坏、窃听、攻击,同时还要通过信息加密保护网上数据的安全,保护路由正确,防止信息被截取,实现用户数据数据资源、操作访问的安全。技术防范方法的优点主要是:

(1)系统、科学。风险问题一直是财务科学研究的重点,从财务计划的制订、分析评价到实施控制,从财务风险的识别、测定到处理、化解,财务科学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对企业财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虽然,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经济生活中还不断有新的财务风险问题出现,财务风险防范的指标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技术方法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中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是其它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2)操作性强。财务风险防范的技术方法覆盖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实际工作中所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技术方法加以控制,同时这些技术方法充分运用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客观性;运用技术方法对某项业务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可以确切地估算出财务风险水平,得出对该方案的取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同时技术防范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1)缺乏全面性。无论是财务防范措施还是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都是站在财务、财务部门的角度,分析的重点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流动过程,而与企业经营的实物流动过程结合不够。应该看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价值流动过程和实物流动过程的统一,只分析价值流动过程中的风险而不充分考虑实物流动过程中的风险是不全面的。

(2)指标固定,缺乏灵活性。财务分析方法注重财务指标的分析,对每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都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值,然而实际工作中企业可能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用固定的经验值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3)难以防范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企业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道德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而人的因素是很难用技术手段来控制的,只能通过制度本身的完善来防范。

三、健全企业体制,化解制度性财务风险

1.制度防范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制度化的社会,现代企业是制度化的组织,市场经济是尊重市场规律,用经济规律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经济规律制定经济制度用来约束和规范社会经济行为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企业是人、财、物等要素的结合体,把各种组成要素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按管理职能分包括财务制度、生产制度、保管制度、人事制度等;按管理过程分为决策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制度等。完善的企业制度是节省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保障。完善内部财务风险防范制度的目的是要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叁与人和影响者的相关活动进行控制和反映,预防可能避免的偏差,平衡可以控制的偏差,反映不可控的偏差,使企业财务活动围绕一定的财务目标进行。C^业内部财务风险产生的制度基础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二是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委托关系属于企业的基本制度,财务运行机制属于财务专门制度,两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都有重要意对现代企业的关系呈现一种多维多级的状态。就产权关系而言,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由所有者财产权派生出来的,财产中间所有权又是由财产终极所有权派生出来的,这样,企业经营者与中间出资者之间是委托关系,中间出资者与终极出资者之间也是委托关系。就企业管理层次来说,股东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将企业经营权和一些经营方针政策的决策权交给董事会,董事会又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交给企业经理,经理又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细分,一层一层委托下去,直到基层管理人员。这样,在企业内部就形成了多层委托关系。关系双方之间一般存在着利益矛盾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这就决定了人有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动机和可能性,委托人目标的实现就面临着风险。例如,就财务信息的披露而言,投资者倾向于获得相关、可靠的财务报表信息以帮助他们估计预期价值和投资风险。然而经营者可能不希望披露投资者需要的全部信息。他们可能倾向于省略资产负债表上的某些负债;以更容易地得到贷款;同样,他们也倾向于不披露正在使用的会计政策,以在必要时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来操纵利润。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通常为了促使人的目标与自己的目标相接近而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人为了取得委托人的信任而愿意接受委托人提出的一些约束条件。然而,在现实中人所受到的利益诱惑可能远大于委托人提供的激励水平,由于人掌握着足够多的信息,其所采取的逆向选择行为也可能远非委托人制定的约束条件能够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只有通过重新调整委托关系才能减少人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在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中有相当一部分风险的发生是由于人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委托人利益产生的道德风险,这部分财务风险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委托关系的调整来防范。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制度基础,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决定着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所依据的是企业的委托关系,是委托理论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企业委托关系中的委托人为了促使人按自己的利益目标办事,减少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必须在企业中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物质和制度两方面。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而且作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显得特别重要。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关于财务管理具体的规定,内容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权责划分等方面。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直接依据,健全的财务制度本身就已经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性发生的可能性。设想在一个企业中上述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机构设置重复,人浮于事,权责不明,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一定是危机四伏,所以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2.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制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明晰的产权关系。产权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两大基木关系,一是社会关系,二是经济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决定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们的经济利益体现为财产所有权,人们之间发生经济关系是以财产交换为基础的,可见产权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其产生的动因和维系的纽带就是产权关系,产权明晰才能责权明确,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正常进行,否则企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就谈不上财务风险的防范了。

在委托制度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具体实践上,需要形成保证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正常运行的一整套组织管理体系,即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制度性基础。企业内部各部门机构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成以产权关系为基础、构。经理层和业务部门,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形以委托关系为纽带的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结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可以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激励程度的大小等于达到目标后个人需要的满足值乘以对该结果的期望值;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完成一定目标之后就会产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因此刺激可以产生激励力量。在实践中有很多激励技术和方案,如目标管理、行为校正、员工参与方案、浮动工资方案、技能工资方案、灵活福利、可比较价值等。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选择和组合,而其中报酬系统的合理与否,对激励产生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折旧;财务管理;折旧方法

一、折旧方法在企业中应用

(一)企业的折旧方法

现代的企业经营中,折旧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其一是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就是指通过应用预期折旧年数去除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得出年折旧的方法。其二是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有按时计算和按产量计算两种计算方法。其三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就是指其折旧率要在直线法折旧率的基础上乘以2。其四就是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就是以年为单位,进行折旧的方法,即年折旧率=当年还可使用年数/各年还可使用年数和×100%。

(二)不同折旧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年限平均折旧法在企业进行折旧的时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理论支撑,能够为企业节约人力和物力。但是使用这种折旧方法,会导致折旧额逐年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越来越大,相应的维修费用就越来越高,以至于最后几年的折旧额和维修费变得相当高。

2.工作量折旧法可以按时和按产量进行折旧,所以这种方法在对使用状况不稳定的资产进行折旧的时候要好于年限平均法。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出资产的折旧额,反映出公司的费用支出情况。但是无论是按时计算折旧还是按产量计算折旧的工作量法所计算的折旧都是使用中的折旧,即有形折旧。

工作量法是指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折旧,但是当资产不被使用的时候,依然存在折旧。这就导致了工作量法计算折旧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工作量的计量较难测度,而且产量和销售量并不完全相等,所以该方法计算的折旧可能存在偏差。

3.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统称为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使得折旧速度加快,并且折旧金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这和和年均折旧法是相反的,开始时,加速折旧法的折旧额较高,到后来折旧额就会变低,这就是所谓的加速折旧法。这种方法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耗尽早获得了补偿,该种方法比较全面的考虑了资产的维修费用和使用效用的变化规律,从而加速折旧法至今为止是一种相对科学的折旧方法。但是加速折旧法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双倍余额递减法要求在折旧的最后两年要进行直线折旧法,这就使得资产的折旧和递减折旧法有所出入;年数总和折旧法没有类似月度和季度这样的时间单位,其单位只有年。如果出现月度折旧或季度折旧这种状况,年数总和这就发就会使得公司的折旧违背会计原则。因此加速折旧法在一些情况下会对公司的利润、费用和信息的有用性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加速折旧法同时包括两种计算方法,就是加大了折旧计算的难度,从而增加企业的支出费用。

二、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折旧方式所计算的折旧额也有所不同,所以各个企业要在经营过程中选取对自身最有力的折旧方式。折旧方法的不同,计算出的折旧额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折旧方式不单单影响了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等,还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所以选择正确的折旧法对企业的发展未来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企业财务活动就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行状况,包括资金的进入和流出。企业的折旧会对企业资金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影响。

固定设备的价值、折旧率、折旧时间和折旧方法都会影响折旧额的多少,折旧额越多企业的可流动资金就越多,进而企业需要从外界筹集的资金就越少。但是如果折旧额较少,那么企业就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相应的企业的负债就会增加,并且利息也会增多。

折旧额对企业的可用资金具有直接的影响。想要进行更多的投资,就要有更多的企业可用资金,也就是要采用能够获得更多折旧资金的折旧法。折旧额的多少依存于折旧方法的选择,所以企业投资金额和收益也和折旧方法的选择相关联。再者,由于折旧方法的不同,折旧速度也是不相等的,所以企业进行投资的年限也有所不同,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因此对于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投资方向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合适的折旧方式会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关系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同的折旧方法使得企业资产折旧程度有所不同,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所产生的资金有所不同。在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交易时,会误导其他主体,进而造成利益的变换。当企业折旧较快的时候,企业的账面资金会比较多,而企业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时候,交易双方会关注对方的财务状况,较好的财务状况能够促进企业的交易。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加快折旧的方法来增强自己的资金厚度,进而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实力。

三、折旧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折旧方法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改进措施

企业在使用资产的时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提取折旧能够减轻这种风险。不同的折旧方式使得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有所不同,加速折旧法能够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这是因为加速折旧法能够使得企业更早的取得补偿资金,弥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二)折旧方法对企业流动资金影响的改进措施

不同的折旧方法虽然使得最终的折旧总额相等,但是每期的折旧额是不同的。每期为企业带来的可流动资金不同,导致了企业每期的投资资金不同,间接造成了企业获得的收益的不同。以上三种方法每期获得的折旧不同,最终获得的投资收益也不同。通过计算可得,加速折旧法获得的收益要高于直线折旧法。运用加速折旧法能为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所以如果企业希望在企业内部筹集更多的资金,选取折旧法时最好采用加速折旧法。

(三)完善折旧的相关制度

在企业内部要明确折旧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得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有章可循。使得企业能够按照市场价值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并且要经常核查资产的折旧。已经报废的设备要尽快处理掉,不应该使用折旧的方法继续折旧报废的资产。要时刻了解资产的情况,对于资产的折旧方式和入账方法要有固定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折旧与管理。

结束语:通过对折旧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的时候,要全面考虑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然后选取最适合自身未来发展的折旧方式。(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计提的会计处理[J].财会信报,2005,(12).

第3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物流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方案

[DOI] 10.13939/ki.zgsc.2016.28.186

职业教育逐渐走出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规划是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并提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来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技能大赛,既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手段,又是加强校企合作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1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体现,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和实训内容的建设和制定,教师团队的结构和建设以及课程日常的教学工作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实现的,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成为必要。

1.1 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大赛的项目设定是在充分调查市场的基础上,将当前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与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前沿理论进行深度融合。大赛项目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契合。这样,通过对大赛项目的理解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可以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从而达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

1.2 将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强化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真正的实力较量是教师团队的较量,因此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多年来各高职院校一直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实现。一是“传帮带”制度,对于新进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二是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运营的相关过程,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引进行业或企业的人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大赛和实验实训。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有保障,从而达到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

2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作用

2.1 以赛促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高考中分数比较低的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不爱传统的学习,但是动手和实践能力比较强。如果还是采用学科教育体系,无疑就将这部分学生的缺点放大了。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成就感使得学生信心逐步提高,因此,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2 以赛促教

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按照科目分类之后融入课程标准中,“课赛相融”需要对原有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破以理论课和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技能教学和岗位实践。将每一门专业课都体现出技能大赛的相关能力要求,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项目的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将大赛由传统的少数师生参与转变为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化转变。

2.3 以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职业技能大赛是践行这个模式的重要平台,对于专业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融入大赛元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强化职业技能大赛方向与技能培养。有针对性地将赛事项目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充分借鉴大赛组织、大赛评价、过程控制等形式,完善课程实训项目的建设,充分实现“课证岗对接、学训赛相通”。

3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影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理念,为了充分实现这一理念,就应当着力构建基于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物流职业技能教学大赛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关键就在于三个主体的建设,即教师、学生和企业。

3.1 教师团队的构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新型要求,由于之前我国单一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只具备单一的知识技能,这和职业教育的本质相差甚远。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完成。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恰恰是“双师”能力展现的主要平台,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的试金石。

3.2 强化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发挥“双证联动,半工半读”的作用

物流技能大赛的重要特点是不仅要比赛参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考理论知识,以行业从业者的标准和要求,从“知”和“会”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比赛。因此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拿出一半左右的课时,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

3.3 引企入校,将企业需求与教学体系构建深度融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环境建设和企业的生产运作实际是相吻合的,同时结合院校实训基地的条件而构建的,这样使得竞赛环境既能满足生产型需求,又能满足教学型需求。学校在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来编制实训方案。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引企入校”,将企业所需的设备和学生实训所需的设备相结合,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基地。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不同于本科学科竞赛封闭式模式的典型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如果技能大赛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来参与,就违背了“职业性”的特征。因此,物流职业技能大赛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学生等多方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物流技能大赛必须借助企业的资源条件,将实训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

4 结 论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将物流前沿理论和生产实践进行融合,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同时可以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职业院校师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广泛参与技能大赛,从而实现促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小菊.高职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张星海,龚恕.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9).

[3]张卿.高职院校举办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0).

第4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财务教育主要是指财务会计教育和财务管理教育。通过进行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等方面的知识的专业教育,培育出从事财务管理教育、金融管理、工商管理、科研、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型人才。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专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专业素养的深入解读,结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一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具备扎实基础、较高综合素质、有创新合作意识、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

二、当前财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财务教育发展新环境

1、财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培育“精英人才”而非“专业人才”。“精英人才”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精通,学习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的钻研于某一特定领域只会使个人眼界更加狭窄,不知变通,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专业学科的进步,最终被社会所淘汰。而“专业人才”则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精于专业知识,还要求人才具有更加高的素质:基础知识扎实、知识储备雄厚、团结协作能力强、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过关。当前财务教育面临的考验就是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教授,而轻于选修课、特色课程以及实验课的安排。不能够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二)当前财务教育课程设置较为不合理。应当“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夯实基础、专业过关,具有高素质、高能力、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能够弥补专业人才能力差的不足。(三)当前财务教育教学方法略有落后,应当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引进国外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教材。包括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的培育。打破传统的只注重枯燥课堂,注重应试能力,而轻视专业能力实践,并能够联系现实经济生活进行教学。

2、当前财务教育的新环境:(一)信息化新条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新环境下企业对信息的运用、发展也对财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二)经济全球化新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财务教育也应当加紧国际化的步伐,不断的开拓新视野,引进新的财务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模式。(三)国际化新背景。经济全球化伴随着国际间经济活动的交流深入进行,财务教育中在引进国际化理念的同时,更要注重本土财务教育的根基不动摇。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走出有本国特色的财务教育道路值得思考。

三、新背景下财务教育的服务方向和培育目标

1、以就业为导向的财务应用人才的培育

应用为导向一直就是教学的目的。专业人才服务经济社会,也是财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财务教育不能够只局限于传统的记账、做账与核算,还应该培养能够对财务数据综合分析、综合应用的人才。这种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侧重点:(一)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面向就业,首先要了解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性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财务教育中成为主导。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的提升,包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就业能力的提升。除了掌握必要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财务数据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处理能力。而就业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能力、学习思考能力都很重要。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三)要形成科学的就业导向型人才培育模式。无论是财务教育还是其他教育,教育模式构建很重要。根据人才实际状况以及行业人才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育模式。结合网络教育,互动实践,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拓展学习范围和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四)注重实训和实践。课堂实训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校外实习增强应用技术的培养。理论和实务并重的财务教育,才能适用于行业需求。专业实训和创业实训并重,模拟实训和岗位实习相结合,计算机实训和传统财务项目实训相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就业导向型应用财务人员的培育,目的是为全球化经济背景的财务活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储备财务后备人员。这其中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训模式,从而不断提升财务教育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增强学生日后在财务岗位上的个人优势。

2、国际化财务人员的培育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变革的一个趋势。国际化财务人员的培育也成为财务教育的培育目标,从而服务于财务的国际化管理和应用。培养国际化财务人员主要有以下几个侧重点:(一)制定国际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开设国际化的课程,引进国际化财务教育的教学新模式、新思维。注重“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视野的财务人员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重。高素?|和实践能力兼具。财务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更具国际化内涵。比如说设置双语教材进行教学,引进国外的课程与教学模式,设置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让财务教育内容接触到国外财务教育的前沿,展现国际财务发展的现状。(二)运用国际化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准确定位财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引进国际化职业资格的考试培训体系。以上两点都为国际化财务人员培育提供了新思路。

第5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实习。通过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和丰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基础。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毕业生会计部门助理实习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实习目的

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业务实践和调查研究,使学生通过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和丰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一) 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企业概况、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财务部门职能及企业经济核算体制;

2、企业经济效益,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

3、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循环——筹资、投资、运营资金、成本及利润分配管理,及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财务方面的应用。

4、了解企业财务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目前与国家财政、税收、投资制度改革的关系。

(二) 全面熟悉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1、深入科室和生产车间,请财务人员围绕实习内容介绍情况,了解实习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及会计工作组织情况,如会计机构设置、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内容,查阅财会资料。

2、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3、掌握实习单位会计账户设置、 复式记账法 、填制与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方法。

4、编制会计报表。

(三)编写实习报告

学生在实习完毕后,结合自己知识及实习内容,以实习报告的形式记录实习情况,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三、实习方式

实习主要采用自愿原则,由学生自己联系校外实习单位(企业,事业单位,会计税务事务所),然后上报汇总。

四、时间日程安排

20xx年2月25日——20xx年4月19日:学生校外实习

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校学院有关毕业实习的要求,要求学生要结合就业方向进行毕业实习,并要加强与学生实习单位实习导师或领导的交流,与实习单位相关实习导师共同确定学生实习计划,密切学院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学生毕业实习应结合所学专业和就业方向寻找实习单位,并由实习单位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与学生毕业实习及论文指导教师建立联系,共同协商确定学生实习计划,共同签字(或签章)确认。20xx年2月25日前交实习计划

五、校外实习要求

1、保守秘密。服务实习单位财务人员的安排,不能随意摘抄会计资料数据,恪守财务和会计的制度,不外传实习单位的财务和会计信息。

2、安全第一。实习阶段注意安全,在厂区内要服务安全人员的指挥,不准随意走动,否则将酌情在实习成绩中做扣分处理。

3、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法律和实习单位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地点,不准无故旷课旷工、迟到早退,不准寻衅闹事、打架斗殴,若有违纪行为,按学校规定处理,对不尊敬老师和现场秩序的学生,视情节严肃处理。

4、虚心向实习单位财会人员请教,尊重领导;注意精神文明建设,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同时与实习单位搞好团结。

5、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生应带回实习日记、实习鉴定,并由实习单位负责同志签署意见并盖单位章。实习日记要求手写。

六、毕业实习成绩评定和考核办法

1. 学生按照毕业实践计划完成岗位实践教学任务,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学分。

2、指导教师具体负责管理整个毕业实习过程,对严重违反实习纪律、造成严重事故的学生,指导教师有权中止该生的实习过程,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记载。

3、没有完成实习全过程或没有交实习鉴定表、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学生,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记载。

4、正常完成实习的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应将实习鉴定表、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交指导教师。

5、实习考核。实习结束后,20xx年4月25日前指导教师应会同实习单位反馈意见及学生提交的档案资料、实习过程,按照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级分制评分;良≤60%,优≤20%。提交学生上交的实习材料和成绩评定结果。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情况应在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等级评定中有所体现,对未就业、就业方向与实习方向不一致的学生,毕业实习成绩一般不得评定为良好及以上

第6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财政学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专业,尤其在本科阶段,其学习内容涉及面广,所谓广泛涉猎,视野开阔。

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知识是财政学专业的基础内容,也是后期学习、研究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必备利器。在这方面,我们会深入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入门课程,公共经济学、公债经济学等与政府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学习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审计学和税法等会计学的中级课程。这些知识是我们通向财政学知识海洋的指路明灯,不但让我们学会站在经济学的视角和维度看待这个世界,还让我们拥有解决财政学问题的武器,让我们在财政学的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手到擒来。

具备基本技能之后,面临的便是永无止境的专业知识学习了。对于这些知识,我的信条是――The more,the better。首先是税收政策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学习国际税收、税收政策前沿等;其次是财政政策问题,如政府预算、公共经济学案例等。

初入大学的我,同现在大多数的高中生一样,觉得科研是一件难到无法触及,同时又遥远得不敢仰望的事情,总以一种初中生看高考的态度幻想着科研的模样。3年的大学生活却让我明白,科研不仅无处不在,还为我们提供了体现自身价值的大舞台,让我们熠熠生辉。

财政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财政理论与政策、税收理论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公共预算与财税管理以及公共财政计量分析等。一般从社会现象与国际、国内矛盾和问题切入,从政策制定和政府资金运用的角度展开研究,最终探究可以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和资金运用方式。例如,如何从政府的角度解决“黄牛党”倒卖火车票的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资金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等。

当然,由于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十分具有综合性,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和财务管理的基础,因此,科研的方向并不限于政策问题,上市公司、民间借贷、国际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都是财政学专业的学生乐于和擅长研究的方向。

第7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a)-190-03

1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创新与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的关系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创新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在财政预算上给予制度保障,其中,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国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前提。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只是职业指导的其中一个环节。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并逐渐向全面的职业指导方向发展。故本文所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质上是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全面的职业指导。

2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65万,比今年增长16万。”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研究所所长余舰表示。2010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31万人、660万人、680万人、699万人、727万人和749万人。假设每年全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变化不大,那么,按照总体平均来说,每年竞争同一个劳动岗位的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正在快速增加。

3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现阶段,随着就业压力的持续上升,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对社会来说,良好的职业指导有利于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合适的职业指导有利于准确的职业定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然而,目前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似乎不尽如人意。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2015年6月又进行了第七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本文是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样本涉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的28所高校。在本次调查中包括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的相关调查,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程度看,有8.3%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16.9%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大,有48.4%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19.8%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小,有6.6%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在国内,目前人们甚至许多学校、政府部门一般都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或等同于职业规划。但事实上,职业指导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在国外,比如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就认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不仅仅在于就业信息不对称,还有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缺乏专业的私人职业顾问等有关。对职业指导含义理解上的偏差会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学校、政府)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决策方向的准确性。现阶段国内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大多为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政府下属的劳动保障机构,而企业、社会机构很少进行。而且,国内进行的职业指导很多只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公布、中介服务。显然,政府在采取积极促进就业的政策的同时,应该将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重心向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其他方面转移,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财政预算方向为引导,才能真正从制度上保障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

4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的相关建议

4.1科学规范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预算编制

一是要坚持科学的预算编制原则。(1)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收入预算的编制要积极稳妥、真实准确,坚持量财办事、统筹兼顾,确保收支平衡、略有结余。(2)综合预算原则。政府部门、学校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收支要全面、完整地纳入部门综合预算,同时加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3)厉行节约、确保重点原则。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的预算编制重心应向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其他方面转移,如向企业、学校、社会机构及民间组织(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的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倾斜。(4)注重绩效、科学精细原则。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编制工作,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切实提高财政资金在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使用效益。二是要使用科学的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彻底弃用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三是要创新预算编制的集体决策机制,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等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成立“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招投标决策组”,对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方案进行民主优选。政府可以向企业、社会机构及民间组织(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等)进行有关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的公开招标工作。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之前要调查取证,优选预算项目方案,保证预算项目的可行性与真实性。学校等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之前可广泛征集学校内各组织(如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促进协会、学生会、团委等)提交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经可行性评估后再在预算中预留对优选方案的专项资金。

4.2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执行的控制和监督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与监督,一方面应设置专门的预算执行监督机构,对违规行为专项整顿,如违规挪用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专项资金的行为等;做好各个预算项目的详细记录,加强对单位(部门)虚报预算情况行为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应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应建立上级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职业指导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不定期检查机制,预防相关违规行为的发生。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谨慎关注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于短缺资金支持的职业指导项目应重新做科学性评估;不能片面地强调预算执行进度,对实际执行进度与预算进度偏差过大的应及时予以调整。预算管理部门应将各预算指标在不同单位(部门)间进行逐级分解,并将预算的执行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总之,随着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充分地与之相结合,以体现其相关工作的特点。

4.3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财务预算的绩效评价管理

预算的考核评价是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连接下一年度预算计划的有机环节。所以,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应做好预算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地区的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相适应的预算考核体系,用以衡量项目收入完成情况,支出超支或结余情况、预算执行偏离情况等,提高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和实现对预算监管工作行为的有效约束。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某镇(街道)为例,2016年该镇(街道)继续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动态项目库入库管理。这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模式可以应用于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项目的预算管理之中。项目库是指镇(街道)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工作职责,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根据镇(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及部门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未来一定时期内需安排专项资金的项目集合。该镇(街道)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除人员、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外的街道财政专项支出3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均需纳入项目库管理。入库项目分为以下三类。(1)政策类:指有明确的文件、政策规定,未来3年内需每年安排且有标准或金额的项目。(2)常规类:指单位为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未来3年内,每个预算年度都需要发生的项目支出。(3)一次性项目:指单位根据相关的文件精神、政策导向,在近期内需特定开展的项目。该镇(街道)规定入库方式,即单位按项目类型申报入库项目,镇(街道)财政局组织第三方评审,并经镇(街道)预算编审小组审核确定入库项目。这个预算编审小组的作用类似于之前提到的“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招投标决策组”,按照该镇(街道)的相关规定,各企业、社会机构及民间组织(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等)可以申请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入库,该镇(街道)财政局根据项目情况进行初审,再组织第三方评审并将结果提交街道财政预算编审小组,由镇(街道)财政预算编审小组审核确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入库项目,最后镇(街道)财政局将入库项目反馈至相关单位作编制年度预算的参考。当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创新来促进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做法仅仅是一个试验性的开端,有待实践的考验。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现阶段在实践中有关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适合企业、社会机构申请的创业孵化补贴、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招用补贴;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资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高校毕业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租金补贴等,这些都可以在佛山市南海区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申请。但这些财政专项资金都集中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或创业方面,而对于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财政预算资助项目十分少见,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人才队伍体系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衡量政府、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业绩大小的,不仅仅只是粗放式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而应该逐渐转移到就业质量、职业成长的轨道上来,这是未来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创新来促进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可以带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新一轮改革,这都是笔者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明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刘敏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

[3]凌翔.论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的法律责任[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30(2).

第8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34

1引言

财务管理专业是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一级学科工商下设置的一个专业。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是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与原三峡学院人文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组建而成。自组建以来,在“双服务”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利水电行业)的引领下,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规模日益壮大。财务管理专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甚至工科专业的大一新生转专业到财务管理专业。如此多的学生进入到财务管理专业学习,其就业质量到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教研项目为依托,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不仅有助于学院了解学生们当前的就业质量现状,也有助于学院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向社会和用人单位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2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问题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包括大学生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就业的薪酬水平、就业满意程度、职业发展空间等。基于此,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和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据学院每年上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实际情况,选择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的薪酬水平、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行业等五个指标来调查和分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1毕业生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率是量化分析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前提标准,它可以直观反映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一般来说,高的就业质量往往需要合理的就业率水平做支撑,但并不是就业率越高,就业质量就一定越好。三峡大学2015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9.39%,说明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

2.2毕业生就业的薪酬水平

薪酬是毕业生基本生活的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基础。一般来说,毕业生薪酬水平越高,?f明用人单位对其能力的认可度越强,就业质量也就越好。数据显示三峡大学2015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月收入主要集中在两个区间内。有63.40%的毕业生月收入集中在2000-3000元区间段,有18.17%的人月收入集中在3000-3500元区间段。总体来说,毕业生就业薪酬水平偏低。

2.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由于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所蕴涵的机会收益也就不同,因此,谁能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业,其就业质量也就越高。数据显示三峡大学2015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流向仍为湖北省,占比达到42.7%,其次是广东,占比13.34%,其后依次是江苏、湖南、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总体来看,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较低。

2.4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就业单位性质不同,其工作环境和待遇也有所差异,因此,也能部分反映就业质量的高低。数据显示三峡大学2015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占比38.93%,其次是事业单位,占比15.36%。

2.5毕业生就业行业

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同,其薪资待遇也有较大区别。一般来说,垄断行业和金融行业往往薪酬水平较高。数据显示三峡大学2015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最高的是水利水电企业,占比23.51%,其次是制造业,占比16.19%,金融行业占比不到3%。

通过对以上五个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分

析,可以发现,尽管近三年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并不是很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薪酬总体水平偏低。

(2)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较低。

(3)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业比率过低。

3提高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3.1改变传统的以会计为主的培养模式

财务管理专业虽然是属于会计学领域的财务管理方向,但是,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是以会计为主导的,导致学生重视会计相关课程的学习,而忽视财务管理相关课程的学习。一般来说,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毕业生比较容易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但想进入银行、证?还?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单位从事会计工作是非常难的。而一般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薪资并不高,这就是导致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薪酬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要改变传统的以会计为主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2根据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根据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有的财务管理专业是以会计为主的培养模式,所以培养方案中主要以会计相关课程为主。而要培养具有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方案也要适当调整,增加具有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知识的相关课程。

第9篇:财务就业方向范文

金融学专业课程

金融专业必修课:保险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银行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中央银行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法、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等。

金融专业选修课:西方金融、经济法、国际结算、金融市场学、金融统计、国际投资学、专业外语、银行外汇业务、金融工程学、现代金融理论、银行会计、信托与租赁、金融史世界经济风险投资、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世贸组织规则、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税收、区域经济学、内部审计等。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

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行业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CFA、FRM、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 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各类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高校或研究所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行业工作或教学科研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金融、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金融/投资/证券;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新能源;

4、保险;

5、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6、外包服务;

7、其他行业;

8、银行。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财务经理、客户经理、财务总监等工作,大致如下:

1、财务经理;

2、客户经理;

3、财务总监;

4、销售经理;

5、会计;

6、产品经理;

7、投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