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第1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管研究

对于我国当前的诸多上市公司的发展来看,财务舞弊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上市公司内部出现财务舞弊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健康良好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和投资工作,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内部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公司内部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公司内部没有足够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司的管理者对公司疏于监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会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就会严重的制约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

(一)公司内部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的发展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完善的会计制度,就会严重的导致该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现象。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会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准则不够规范,从而也就会造成上市公司内部出现财务舞弊现象。上市公司内部会计准则不够规范,首先最明显的表现为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原则的人为设定两个方面,其中会计基本假设其实就是一种人为假设,是企业计量和报告的前提。然而会计基本假设是人为设定的,从而也就会造成信息和客观性不够一致,逐渐的就会产生大量的非真实信息。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的发展来说,会计基本原则,其实是会计工作的一种指导思想。在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常的产生一些经济方面的交易,同时在发生经济交易或者是发展经济的时候应该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的制定与监管,同时又因为会计信息制定和上市公司发生的经济交易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就会导致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在进行经济核算以及会计制度核算的时候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上市公司内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善,就很可能会从根本上造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二)上市公司内部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上市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就会导致该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我国现如今的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股权特征比较明显,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多都是有一定的内部人来对公司进行控制与监管。这样下去就很难能够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也会变得相对分散,而对于很多股东、董事和监事来说,他们只是该公司资产的代表人,从来都不是该上市公司资产的所有者,就会导致该上市公司出现虚置产权主体的现象,从而就会造成该上市公司频繁出现财务舞弊行为。

(三)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不够完善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外部监管不够完善,也会造成该上市公司会普遍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管者,证监会的成立时间比较短,常常会因为自己的监管经验不充分,从而使上市公司内部出现很多的虚假信息。一些地方的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都会大力的扶持本地的上市公司,促进当地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在监管当地上市公司的时候,对公司内部的财务舞弊现象都会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从而也就会促使公司内部出现的财务舞弊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四)法律法规不完善,打击力度不够

说起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说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打击力度不够大,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发展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或者是没有足够强大的打击力度,那就会促成上市公司内部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最终也就会严重的影响上市公司内部的投资环境以及融资环境,十分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积极完善公司内部的会计制度

如果要从根本上有效的治理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舞弊问题,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积极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的会计制度。在完善会计制度的时候,最开始应该转变认为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原则的人物设定的思想模式,以及会计信息一定要确保真实性。在传统的公司管理模式视觉下,很多管理部门和管理者都认为在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做到会计信息与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十分接近或者是十分吻合,也就是说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会计信息不够真实的现象。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上市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内部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创新公司的管理思维以及管理模式,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根本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者应该积极规范公司内部的会计准则,遵循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潮流,促使上市公司的发展越来越朝向专科学校和前瞻性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约束机制

上市公司的内部约束机制作为一种自律途径,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现已出现的财务比率问题。在上市公司财务内部运行机制工作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完善上市公司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还应该强化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的管理机制,给公司内部的股权特征变得科学合理。其次,最重要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内部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者,应该积极完善公司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及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引导上市公司朝着诚信经营的方向发展,上市公司内部还应该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充分的完善经理人经营的模式,使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规范性,并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信经营,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从根本上治理上市公司内部的财务舞弊问题。

(三)积极强化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体制

在积极解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时候,强化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体制是很重要的,首先,证监会应该从根本上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核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建立起足够完善的公司保荐人管理制度,这样一来,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上市公司的良好健康发展。

(四)不断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处理时,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建立上市公司内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规范。同时,我国应该尽快的出台一些科学合理的关于及时解决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舞弊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上市公司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坚决的打击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应该设立一些会计事务所,或者与相关的高校进行沟通与交流,促使高校能够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会计师以及审计师。国家应该通过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坚决打击上市公司常常出现的法律舞弊现象,对积极举报上市公司舞弊问题的人进行奖励,从根本上提高举报人的积极性,并且调动举报人的热情。国家应该出台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规范上市公司的发展经营行为,打击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财务比以及弄虚作假的现象,从而促进上市公司的繁荣发展和平稳运行。

三、结束语

在我国诸多的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以及财务信息弄虚作假的行为,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被解决,那就会严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在积极解决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舞弊问题的时候,相关的部门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完善会计制度和内部的约束机制,同时应该强化外部监管体制,并且建立和完善一定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财参考文献:

[1]韩芳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探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06):102-106.

第2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财务报表使用者越来越多的怀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使股权投资者和债权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会影响两者间相互信任的程度,从而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社会成本,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稳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财务报告就成为企业内部向外部传递信息的唯一媒介,因此财务舞弊现象也随之出现了。所以,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般来说,财务舞弊现象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内部的主要有内部股权的不平衡,监事会没有尽到责任等等;外部主要有信息披露法规的不健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等等。

目前,国内外对财务舞弊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识别和治理两个方面。国外已相当成熟的理论有:德劳伦斯・B・索耶的“舞弊因子学说”、艾伯伦奇特(W.Steve Albrecht)的“三角理论”、G.Jack Bologua, Robert J.Lindquist和Jiseoph T.Wells 的“GONE”舞弊理论和伯洛格那的“风险因子说”。国内学者以中国证监会对财务舞弊处罚案例为样本,也提出了非常实用有意义的研究。但国内外学者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和构建计量模型等方法来研究的,采用博弈论对财务舞弊进行研究的不多。

陈国辉、张金松运(2008)用博弈论分析了产生财务舞弊的原因且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有效途径,即加大对舞弊公司和合谋注册会计师的惩处力度,并加大政府监管的概率。方圆等(2009)以博弈理论通过构建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它们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两个博弈模型,得到均衡策略组合。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发现政府部门通过提高对舞弊公司和合谋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减少监管成本加大监管概率等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理效率。于君静等(2010)运用博弈论来研究以逃税财务舞弊,提出了惩罚力度大则逃税的概率低。

本文通过博弈论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分析了上市公司违规获利的诱惑动机和公司信誉损失的强制,以及公众投资者路径学习对其财务舞弊的影响。希望能从理论上得到有效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对政府部门的合理监管提供参考。

二、财务舞弊的诱惑动机与公司信誉损失的强制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上市公司中,我们假设公司的目标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即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根据美国“股东价值之父”阿尔弗洛德.拉帕波特(Alfred Rappaport,1986)提出的分析框架,公司价值有七个基本动因――一个是宏观因素,它因行业而不同并影响企业价值;五个是操作因素,分别是销售增长率、现金利润、现金税、固定资产支出和营运资本支出;一个是基于风险和资本结构的投资所要求的回报率。而财务舞弊则能改变公司价值的大小从而影响股价。

分析前提:(1)博弈双方在博弈中对其对手的特征、战略空间、支付函数等不具有准确的知识,即不完全信息。(2)博弈分析的对象是理性人的理及其均衡。(3)决策时序:在每一时期开始时,公众投资者根据自己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形成该时期的股票价格p,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然后,公司视股价为给定的,选择能够最优化目标函数的财务信息。(4)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5)设c(α)为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总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未被查处时消耗的成本与舞弊程度α正相关,比例系数为?滋(?滋>0);二是被查处时的损失,假定其与α2正相关,比例系数为?姿(?姿>0,代表惩罚力度)。则财务舞弊的总成本为:c(α)=?滋α+?准?姿α2。?准为财务舞弊被发现的概率,由监管部门所决定。(6)假定α表示财务舞弊程度的大小。因为公司的真实产出为y,但公司为了操纵股价而对外宣称公司的产出为y+α。假定市场上投资者预期公司财务舞弊程度为αe,则股价可以表示为p=y+?籽(α-αe)。其中,?籽代表了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籽越大,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弱。(7)假定投资者为风险厌恶,其效用分为:U(p)=lnp。公司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仔=Np-c(α)。式中:?仔为公司价值,N为发行在外的股票数。公众投资者的效用最大化为:U(p)=lnp。根据决策的时序,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条件为:

其一,公司财务舞弊程度的影响分析。当N?籽-?滋0时,公司会进行财务舞弊。从式(1)中我们可以看出财务舞弊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负相关,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弱,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机会也就越大;财务舞弊与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负相关,监管力度越强,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程度就越小;财务舞弊与未被查处时的操作成本系数负相关,操作成本越大,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程度越小。

其二,公司财务舞弊的诱惑动机分析。假定公众投资者在开始时形成的财务舞弊程度的预期αe=0,公司视这种预期为给定的,为最大化公司的价值?仔1,则?仔1(α*)>?仔(0)。因此当公众相信公司的信息或监管者的力度而预期财务舞弊的程度为零时,公司如果实施财务舞弊则可能获得短期的某些利益。一般来说,可以将其视为公司违背规则进行欺骗的诱惑。

诱惑=?仔1(α*)-?仔(0)=N?籽α*-c(α*)

这种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使一些规则(比如财务舞弊)在没有法律或制度强制实施时仍是可以维持的,这就要依靠监管和法律规则的强制力。

其三,公司信誉损失的强制。可信任的规则通常具有某种至少能平衡欺骗诱惑力的强制力。在此我们只考虑来自公司的信誉或财务政策可信性的潜在损失的强制力。现实中的博弈是公司和投资者的重复博弈,因而,如果公司在t时期实施财务舞弊,通过学习,公众会在t+1期提高其对未来财务舞弊的预期,所以,今天欺骗的成本包括提高未来的公众预期对成本的影响。

假定以下理性预期形成机制:

αet=0,如果αt-1=αet-1

αet=α*,如果αt-1≠αet-1

即如果前期的财务舞弊αt-1等于公众预期的财务舞弊αet-1,公众认为公司是守信誉的,因而相信公司的财务信息,故αet=0。但是,如果前期的财务舞弊αt-1偏离公众预期的财务舞弊αet-1,公众认为公司是不守信誉的,因而相信公司会进行财务舞弊,故αet=α*

考虑公司在t时期具有可信性,所以αet=0。如果公司在t时期违约,他们的最优财务舞弊为α*,公司从诱惑=N?籽α*-c(α*)中获利。这种违约成本在t+1期是公司不进行财务舞弊时的公司价值减去公众预期财务舞弊程度αet+1=α*时的公司价值等于c(α*)。则公司进行财务舞弊所带来的信誉损失的现值为?茁c(α*),?茁为贴现系数。

所以在给定公众理性预期形成机制下,只有当诱惑所带来的利益小于或等于信誉损失所带来的强制力时,即N?籽α*-c(α*)?燮?茁c(α*),公司才不会进行财务舞弊。

三、公众投资者路径学习的影响

考虑公众投资者和公司的博弈如表1所示,假设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概率为p,p∈(0,1),投资者投资的概率为q,q∈(0,1),支付函数为u1>u2>u3>u4

给定p,投资者选择投资(q=1)和不投资(q=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1,p)=u4p+u2(1-p)

E(0,p)=u3p+u3(1-p)

若一开始双方的选择为(不舞弊,投资),则按以上规则,当t∞时,双方有唯一的策略(舞弊,不投资)

由此可见,(不舞弊,投资)是公司和投资者最初的选择,该状态有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转。但由于不真实披露会计信息,进行财务舞弊,在短期内可使企业获取额外收益。因此,公司经营者会趋向选择财务舞弊,这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只有选择不投资的决策。最后,双方博弈趋向企业财务舞弊,投资者不投资。此时,该博弈处于稳定状态,达到了纳什均衡,并将长期持续下去,在此种环境下公司将很难筹集到资金,同时投资者的资金也将得不到有效、充分地利用,最终将会导致整个资本市场走向崩溃。

通过对投资者的路径学习模型的讨论,我们得出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破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证监会的努力监督,制定规章对财务舞弊的公司进行有力的处罚,加大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成本。

四、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博弈模型的简单分析来看,财务舞弊现象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未查处时的成本有关系。并且公司内部由于有面对舞弊的诱惑利益,因此公司进行舞弊的机会非常大。从公众投资者路径学习模型中可以看出一旦投资者通过学习知道公司进行财务舞弊,则公众投资者就会选择不投资,就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功能破坏。所以为了防止公司进行财务舞弊,政府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使任何人若想暂时获得收益而违反规则,必然会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

我国的各种会计契约、会计制度和监管措施仍处于初级阶段,离“纳什均衡”还有些距离,其原因有:一是各项制度的制定未能充分体现共赢的思想;二是社会的监管制约乏力,注册会计师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其作用未能得以真正地发挥;三是激励与惩罚机制不健全,对制假造假行为惩处不利,从而阻碍了博弈的有效进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经济业务的不断涌现,需要更新、更完善的会计制度。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博弈各方自觉自律的行为。加强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这对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督,防止财务舞弊的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在以后具体工作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违规责任和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及上市公司临时公告和重大事项公告信息的内容和界定条件作进一步详细的规定。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要强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机制,重新确立内部审计的地位。

其次,加强会计法、会计准则的执法力度,严肃会计责任,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强调信息披露的违规责任,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提高处罚的透明度,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法律约束机制,会计舞弊行为被发现后,要依法严肃处理。

第三,完善独立审计环境,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财务信息离不开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定期的专业监督作用。在会计师的聘用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更应该注重职业道德,强化对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

第四,加强市场监管,杜绝财务舞弊的产生和传播。财务舞弊不仅为某些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转嫁风险提供了条件,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客观上还扰乱了资本市场的交易秩序,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杨大楷:《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报告舞弊研究》,《财贸经济》2009年第5期。

[3]方圆、吴懿欣、梁树富:《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的博弈分析》,《时代金融》2009年第7期。

[4]李欣:《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国内近期相关研究综述与评论》,《财会》2010年第1期。

[5]陈国辉、张金松:《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的博弈论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1期。

第3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有意错报会漏报财务报告中的数字或附注,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引导他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表现在公司内部对财务报告的变更、造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往往是通过伪造经济交易的相关凭证及会计记录,或者在财务报告中有意识的疏忽或回避公司应报告或应披露的上市公司重要信息。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产生原因

1.满足公司上市的需要。许多公司规模发展壮大以后都会选择上市,主要是因为上市不仅能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公司顺利筹集资金,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但是公司上市具有严格的限制条件,涉及到公司的多个方面,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和股利支付等方面。许多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通过舞弊的手段虚报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欺瞒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2.用来逃避税收。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通过对财务报告内容进行操控而减少企业应缴纳的税款,瞒报或漏报应纳税款的金额。在会计业务处理中,可以通过许多手段达到这一目的,比如:利用关联交易,提供劳务,股权投资等经济交易来达到增加成本费用,降低收入,进而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

还有的企业利用企业间的合并,提高商品的进货价格,降低商品的销售价格,达到减少税收金额的目的。

3.满足融资需求。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时,急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缓解企业的资金问题。目前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有以下三种: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银行借款。三者分别具有自身特点。但企业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方式进行融资,投资者都更愿意将其自由资金投向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企业,通过投资的方式为其创收。这也导致投资者在其投资前不得不对投资对象的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而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最重要的方面。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会对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粉饰,用舞弊的手段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4.满足业绩考核。现阶段的上市公司,大多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治理。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形成委托关系,所有者利用各种措施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也不断激励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其中业绩考核是企业所有者常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业绩考核以财务指标、个人业绩为标准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和激励。当前大多数企业采用以下几个财务指标为参考: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利息保障倍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增长率等。当管理完成相应的指标时,所有者便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所以,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奖金,故意更改财务指标数据,粉饰出良好的业绩水平,达到业绩考核的标准。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表现形式

1.虚构或提前确认收入。据了解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采用了虚构收入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手段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虚假的会计信息,这也是目前最常用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1)虚构经济交易。企业虚构销售活动,制造出虚假的销售单、发运凭证、销售发票等会计凭证,并进行收入确认,造成企业销售额大幅提高、银行存款和应收账款增加的假象。(2)提前确认收入。某些商品在销售后都可以进行退货,企业只能预测商品的退货情况,但不能准确估算商品的退货率。所以会计准则中规定具备退货条件的商品应等到商品退货期满后才可以确认为收入。而大多数企业忽略商品的退货情况,当商品销售后立刻确认为收入,将下一个会计年度的销售收入提前确认为本会计年度的收入,最终使财务报告出现舞弊状况。

2.利用关联交易改变利润。某些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一种关联,所以容易出现关联交易。例如集团公司下属的分公司之间进行商品的交易,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了内部交易,节约了企业市场交易的成本,成为企业增加利润的另一种方式。这一改变利润的方式也被很多上市公司采用,如:有的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制改组,改组前与改组后的公司以及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就会经常利用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交易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虽然这种交易关系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但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编造虚假的交易事项,人为的增加销售额,提高销售收入;将商品劳务的销售价格提高或降低,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人为的提高或降低的销售收入;在进行商业借贷时采用高息或低息,使公司产生的财务费用增加或降低,进而达到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目的。

3.会计政策、估计的滥用。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会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和估计得分方式来对公司的利润进行操纵,此类变更行为的出发点是建立在操纵公司利润的基础之上,人为的增加或减少财务报告中的利润,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所既定的变更相背离。目前上市公司常用的更改方式有:(1)变更公司坏账计提比例,操纵公司收益。(2)变更公司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以及年限,操纵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而达到影响企业利润的目的。(3)将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更改,影响投资的利益,操控利润。(4)更改存货的计价办法,增加或减少销售成本。

4.操纵现金流量。近年来出现了多起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证券市场的管理也逐渐加强。投资者对传统的会计盈余指标失去了信任。这些因财务报告舞弊而导致破产的事件告诉我们,现金流量状况成为了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现金流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会计盈余形成过程中会计估计以及会计假设使用频率,使公司内部管理者无法通过相应的手段来改变现金流量,但仍然无法杜绝有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现金流量的方式来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有的企业会通过操纵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交易的结算方式等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操纵。有的企业通过增加企业存货的使用量,减少了存货采购量,加大了现金的折扣比例,促进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进而实现增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目的。

三、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防范措施

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亟待进行解决。针对本文提出了几种表现形式,笔者提出了下列几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措施。

1.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条件。不仅是对普通员工加强管理监督,也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职能、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尤其是上市企业应具备资金的企业文化,注重企业员工的道德观、价值观,管理层要起到表率作用。同时,还应设立相应的惩罚制度。

(2)控制活动。授权审批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将上市公司之间的经济交易严格控制在在管理层授权范围内进行。此外,公司对实物的有效控制以及对资产和会计记录的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能有效防止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产生。笔者认为,要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得到有效地控制,首先上市公司自身应完善对公司活动控制,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同时,加强对公司内部实物的控制,对公司内部成员访问相关电子数据和资料进行权限设置,对公司的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实行严格的职责分离制度,如财务中会计、出纳等职位相分离,避免出现统一员工因身兼多职而造成的财务报告舞弊现象。

2.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系统性,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事项评审的证据客观真实,符合相应的标准,最后形成完整的审计报告反映给相关的使用者。笔者认为要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由监管部门决定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特性。当事务所失去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将出现问题,审计结果也失去了客观性。所以上市公司的会计事务所应由监管部门决定,避免出现企业和事务所共同造假的情况。

(2)加强对事务所的惩罚力度。财政部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会计监督管理两大重要的组织,应加强合作,加强对事务所的监督。当会计事务所出现严重的问题时,应加大惩罚力度,促使事务所提高独立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积极引导相关执业人员诚信执业,明确其参与或因工作失误而形成的舞弊行为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其应承担的责任,促进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3.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舞弊的惩罚力度。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损失,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误导其作出错误的投资决定。所以企业应重视财务舞弊行为,加大防范舞弊措施的成本。有专家建议应引进民事赔偿机制,当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因其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而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可以提前诉讼要求上市公司给予损失赔偿。这种方式既可以惩罚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也可以通过法律对上市公司进行约束,避免舞弊事件的出现。同时,还要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进行处罚,承担相应的责任。

4.改善管理者激励机制。大多数上市公司以盈利指标作为考核管理者的重要指标。但盈利指标只能对过去的业绩水平加以反映,而对公司当前或未来的业绩状况无法有效反映。许多管理者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对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粉饰,隐藏企业的亏损情况,造成财会报告舞弊。因此笔者认为以盈利指标作为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不但不符合会计的性质,也容易被相关管理者加以利用。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将管理者的薪资与公司利润相结合形成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长期与短期的相关考核指标相结合,改进现有的激励机制,避免管理者对财务报告进行更改、粉饰。

5.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基石。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导致企业出现诚信问题,

不仅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要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公开企业的信用评价,加强企业的信用意识。同时还可以制定信用惩罚机制,对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进行处罚,促使企业加强信用管理,使企业建立起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进而有效避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产生。

四、结语

作为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要学会判断和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出现舞弊行为,掌握和了解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及时发现财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对于上市公司上市、配股和停牌等方面要实行严格的规定,完善多个参数共同控制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行,在新旧会计准则衔接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利用这一过渡期操控企业利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严格执行非经常性损益标准; 二是财务指标更改时要说明更改的原因、理由;三是上市公司应选用合理的会计政策,并作出详细的说明。

参考文献:

[1]熊艺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李兰香.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现状及手段分析[J].财会研究,2011(7).

第4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要从制度建设、监管执行、公司治理环境改善等多层面综合治理。分析了证券市场发行制度、再融资制度与退市制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动机的影响,指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利益驱动有其特殊的规律.其动机是为获得上市资格条件、再融资资格.提高股票发行价格,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等。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融资制度;上市公司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不可脱离证券市场特殊的融资制度背景。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制度,就可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如下特殊的动机。在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十的发展,但目前还不尽成熟、不尽规范。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就是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问题的突出反映。财务报告舞弊,是相关当事人在对利弊得失权衡后作出的选择,是人的趋利行为和特定制度背景下的产物。

一、为获得上市资格条件

根据我国《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上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发行股票前必须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因此,一些业绩并不是十分好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资格条件,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必然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使之符合上市所需的财务上的要求。还有许多公司在上市前进行了大规模的上市改组,将一些劣质资产剥离出去,上市前三年的业绩就有可能并不是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表现,而只是人为操纵的业绩。

二、为提高股票发行价格

新股发行公司除了千方百计获得上市资格达到“圈钱”的目的外.还存在着多“圈钱”的强烈动机。一家公司能够募集资金的多少是由股票发额度和股票发行价格决定的。在中国,新股发行是稀缺资源.股票发行额度受公司的影响较少.新股发行价格就自然成为公司操纵的对象。在利润指标为基础的定价模式下.公司必然会以种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期达到抬高发行价,使公司筹集到更多资金的目的。

在1996年之前,股票发行价格是根据发行年预测的每股净收益和发行市盈率计算的。市盈率是由证券主管部门确定的,许多公司就高估利预测,以达到提高发行价格的目的.造成一些司上市当年的实际利润远远低于当初的预测数1996年.中国证监会调整了股票发行价格的计公式: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前三年每股净收益平值×发行市盈率。许多公司又开始对发行前三年会计报表进行操纵。1997年,中国证监会针对多公司操纵发行前会计报表的情况,又将新股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调整为:发行价格=每股税利润×市盈率。其中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前一年股税后利润~70%+发行当年摊薄后的预测每股后利润x30%。这种政策的改变,并没有消除新发行公司操纵利润的动机,一些公司又开始在年会计报表与当年盈利预测报表上同时操纵1999年中国证监会再次调整股票发行价格的价方法,即按照股票市场上行业相同或相近、规相近、盈利水平相近的10家左右已上市公司股的平均价格来定价,与前面的几种定价方法相比这次的定价方法比较客观,但是同样有公司为取得较高的发行价格,虚报发行前一年的盈利能力。2001年至2005年又重新采用控制市盈率的办法对发行价格进行控制。由此可见.只要盈利能力还是决定股票发行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就存在虚报盈利能力的动机。2006年结束了新股固定价格的方式,提出新股询价制度.是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化的一大进步。

三、为获得再融资资格条件

配股或增发新股对于上市公司是十分重要的再融资工具。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有严格的要求。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认定主要是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限制条件,并在近年来进行了多次调整:1994年中国证监会了《上市公司配股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配股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公司ROE三年平均在10%以上”。1996年中国证监会将原来申请配股的条件修改为“最近三年内ROE每年都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9%”。1999年中国证监会又对ROE进行新的规定:三年平均ROE不低于10%,每年ROE不得低于6%。2001年,证监会要求拟配股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为了满足中国证监会有关配股条件的要求.以达到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配股资格线。一些达不到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但有着强烈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就通过操纵利润来达到目的。在证监会1993年至2007年处罚公告中披露的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处罚的78家上市公司中,有22家上市公司的46份舞弊年报所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符合当年证监会关于配股的要求(见表1)。

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配股行为的行政干预,倘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配股资格线,在配股压力的驱使下,自然会设法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I2]。另外。由于许多上市公司是经过“包装”获得的上市资格.在上市时就先天不足,上市后面临着盈利能力下降、亏损或公司正常经营资金短缺的困境。这些上市公司都迫切希望通过实现配股和增发新股等再融资方式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以期能够使公司摆脱困境。

四、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

公司上市后可能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处罚其中最严厉的处罚是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这意味着公司将丧失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公司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这显然是上市公司及相关利益者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出于逃避惩罚,不愿意因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一些处于盈亏临界点附近的公司。具有巨大的利益驱动粉饰财务报告,隐瞒亏损,避免被ST或PT处理。

《公司法》第157条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交易。第158条又进一步规定,上市公司若有上述情形,且“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除此之外,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股票上市规则》对“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特别处理”作了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资者对该公司前景难以判断,可能损害投资者权益的情形”,交易所将对其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这里的“财务状况异常”指的是以下两种情况:①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也就是说,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是由于出现巨额亏损导致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都被视为财务异常,将受到特别处理。如果一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特别处理后,第三年仍然亏损,交易所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建议。从《公司法》和《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有可能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三种处理,即特别处理、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而这些处理将对上市公司及有关的利益关系人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初,政府有关部门、母公司千辛万苦争取到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资格这个壳资源,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希望利用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以扩大公司的规模、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发展地方经济而公司一旦因亏损原因而被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

第5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舞弊;行为原因;治理对策

财务舞弊是指舞弊人通过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故意对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和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报错或忽略,来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到损失的行为。所以,如果不对目前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重的企业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严加打击和治理,将难以有效健康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文章分析了财务舞弊的行为原因和治理对策,对于防范财务舞弊,规范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一、财务舞弊行为原因

(一)利益驱动是财务舞弊产生的本质原因

经济利益是产生财务舞弊的内部动因和根源,利益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财务舞弊所产生的利益远远大于其自身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在财务舞弊规范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仍旧不能完全杜绝这些作法的一种合理解释。1.企业利益。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多种利益中,排在首位的便是企业利益。企业与国家之间,不仅存在着统一的关系,也存在矛盾的关系。企业获得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利润,国家取得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税收,经济利益的分配则是社会资本运动中企业与国家之间存在的最大矛盾。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私营企业财务舞弊会更加明显,一些企业为了逃脱国家税收的目的就隐瞒收入,来变形的增加自己的利益。2.管理者个人利益。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他们可能会因为要通过业绩考核或股票增加来主导财务舞弊。因为目前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依照财务指标来考核公司的财务,只要财务指标完成的好,公司管理者就会受益的更多,社会地位也会逐步上升。相反,若是财务指标下滑,管理者利益就会一同减少,这时,管理层人员就会千方百计的增加业绩,通过财务舞弊来粉饰财务报告。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公司持有者在不干涉公司日常事务处理的同时,又能保证经理层以及股东的正常利益和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但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包括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扭曲,这为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很大机会。1.股权结构不合理。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财务的稳定状况以及公司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上能够筹资到多少的资金,而提升股价有助于上市公司价值的上涨,使公司的大小股东和持有公司股票的相关利益方以及员工获得好处。股票的价格主要是由每股收益率和市场盈率决定的,所以公司大股东为了取得更高的利益就会通过使用不正当的关联交易,从而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2.董事会疏于管理。董事会是公司权利的执行机关,在确保业务和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方面,有效的董事会能够扮演公平公正的角色。相反,一些董事会不重视相关控制,态度不端正,严重丧失职业道和职业操守,缺乏诚信。所以,作为高层控制者,不能有效的行驶自己的监督权力,就形同虚设。3.监事会监督弱化。监事会主要负责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但目前的大部分监事会成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并且公司的监事会大多数有内部人员兼任,其监督权力经常与自身利益冲突,并没有真正的达到独立,因而监事会监事可能不敢甚至不愿意尽全力认认真真的行驶自己监事审查的职权。

(三)外部原因

1.外部监管不力。在我国,主要是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来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他们的作用都是及时发现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并进行适当处罚,从而使公司在接受处罚后吸取教训,以后不再违反相关规定。但是目前,各部门效率低下,处罚力度又轻,对大部分公司的舞弊当事人不足以留下深刻的教训,也起不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1)法律监督薄弱近些年来我国为规范公司经营行为、健全会计核算、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法律仍不够完善,行政处分对于某些公司和个人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约束力,通过财务舞弊的得到的利益已经远远大于法律法规的警告处罚,使得财务舞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2)企业外部监督不健全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往往也过多的考虑自身的利益,当企业的发展与地方正的经济决策目标高度一致的时候,地方政府就会对企业大力支持,往往会放松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即使发现了财务舞弊行为,也会选择包庇和隐瞒,来牟取利益。2.会计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资本市场近些年发展迅速,较改革开放前后有着巨大的进步,但真正公平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依然难以获取,会计制度依旧不够健全,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财务人员是财务舞弊的直接参与者,如果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并且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都不够高,就会很容易的被外界压力和自身利益所诱惑,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企业高层的领导,从而违反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故意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来进行财务舞弊。

二、治理对策

(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是财务舞弊能够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优化股权结构。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之中总是存在着大小股东之间股权分化严重的问题,股权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中,造成了“一股独大”的现象。所以要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首先就是要打破这种“一股独大”的持股比重,营造公平的内部环境,真正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构建多元化的控股结构,并将经营权和所有权区分开来,使各个层次的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避免财务舞弊的发生。2.完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是连接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方面的桥梁,但目前我国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真正扮演好这一角色,未能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除大股东之外其它层持股者和管理者的利益。所以,这就需要公司进一步的完善董事会制度,建立董事委员会及独立董事会,提高董事会的专业水平,防止所有者的干预,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抑制大股东的现象,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避免财务舞弊的发生。3.强化监事会职责。为了保证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进行,首先应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加大外部监事的比例,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力。同时采用公开公正的方法,使监事会的所有成员都由真正的股东大会选出,且监事会的经费和薪酬由股东大会决定,对股东大会负责。提高监事会成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监事会的责任感,在实际操作中公平公正的落实监事会的职权,实现监督作用。

(二)完善外部监督

为了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除了要完善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外部监督,强化外部监督体制。各主管部门也应真正担起约束企业行为的责任,加强外部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必究,执法必严。1.强化法律监督。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财务舞弊的基本保证,但我国相关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可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具有更高层次的公正性,既能保证会计准则良好的灵活性,也能有效的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2.健全企业外部监督。社会外部审计是防范舞弊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是要完善政府的监管体制,排除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的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要加强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提高审计质量。三是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因为外部审计在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提高财务报表可信性上起着重要作用。

(三)完善会计制度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企业提供应当遵守的操作和具体的处理方法,细化准则的要求,完善准则的指南,大力约束企业处理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行为。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大披露、监管力度,压缩财务舞弊的空间,尽量减少企业可以进行财务舞弊的地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使之更加严谨。

(四)加强财务人员的道德职业修养

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促使会计人员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使其能自觉抵制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逐渐建立会计界公平、公正、诚信、良好的会计职业形象。导致财务舞弊定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治理的路程是艰巨而漫长的,要彻底治理就不能只根据一种措施,必须注意对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舞弊行为作为国际范围内的一个老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解决企业财务报告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所有会计人和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长期共同努力。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舞弊现象将会越来越少,企业想要进行舞弊也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们要相信在社会诚信逐步提高、法制逐步健全的情况下,财务舞弊必将得到有效的遏制和防范,终有一日会还给会计一片净澈的天空。

作者:秦柯 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尤文利.论我国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及其治理[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徐烈珍.浅谈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J].财会天地,2011.

[3]薛萍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根源及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

[4]黄新建,吴江,付利.治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5).

[5]张小萍.财务舞弊的产生原因及治理[J].财会经济,2005(3).

[6]黄新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6(4).

[7]梁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及其治理——以ZL公司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2015.

第6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 企业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审计策略探究 基于舞弊导向的高风险客户识别及审计策略 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分析其与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的关系 论现金舞弊及审计策略 论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 浅谈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 工程结算舞弊与审计策略 存货舞弊及审计策略 存货舞弊与审计策略 公允价值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审计策略 浅谈会计舞弊行为及其审计策略 舞弊的防范与审计策略研究 财会舞弊手段与审计策略 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审计策略 上市公司财报舞弊及其审计策略 工程结算舞弊现象的审计策略 论针对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与方法 财务报表舞弊的形式及审计策略 企业收入舞弊方法及其审计策略探析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舞弊审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7.8

[2] 刘晓波,王h. 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J]. 会计之友,2013(2).

[3] 江洋. 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讨――基于欣泰电气的案例分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6(10).

[4] 杨智博. 舞弊三角理论视角下财务舞弊识别与检验―以万福生科为例[D]. 内蒙古大学,2014,5.

[5] 于刚、夏林.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紫鑫药业”为例[J]. 财会研究,2015(10).

第7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对策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经济后果,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业已引起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及危害程度尚缺乏充分的认识。

一、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

财务报表舞弊的具体手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核心是不会变的。可以分为资产舞弊、负债舞弊、成本费用舞弊和操纵现金流量。为了识别被粉饰财务报表,必须深入分析各种具体的舞弊手段: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舞弊

1、资产舞弊。一是现金舞弊。现金舞弊在现实中是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最为常见。现金舞弊不外乎五种:高现金舞弊、受限现金舞弊、现金流水舞弊、募集资金使用舞弊、账外资金舞弊。二是应收项目舞弊。赊销是企业扩大销售,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和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商业信用的一种体现。然而,不少企业利用经济活动的复杂多样性,虚构商业信用从而夸大收入、虚增经营成果,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另外,应收账款项目还容易在以下方面受到操纵: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调平账款;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人为调节利润,有的企业将本可收回的账款作为坏账予以核销,形成账外资金,有的企业重新收回己经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账款时不入账,而作为企业的“小金库”,还有的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坏账不予核销,长期挂账。三是存货舞弊。在大多数情况下,存货是流动资产的最大组成部分,具有种类多、价值差异大、成本计算复杂、存放分散的特点。企业正是利用存货这些特点为审计带来的不便进行舞弊,主要做法有:随意操纵存货数量。企业通常将合格产品报废,或是通过虚增销售的同时虚转成本造成存货虚减;常将存货无依据预估入账,或是以非法购买的发票来虚增存货等;错误的存货资本化。企业为了调节存货的价值,或是调节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要么将应列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费用开支和应列入制造费用的开支错误归集,错误地将费用资本化,要么多转或少转己消耗的原材料价值,多摊或少摊制造费用;通过操纵存货盘点掩盖存货舞弊。企业为了应付检查,往往通过操纵存货盘点来掩盖账实不符。如临时向同行借入产品以虚增存货价值,转移产品以虚减存货价值,以货到票未到的商品抵作被挪用的商品等等。四是虚拟资产挂账。虚拟资产挂账主要是指一些公司对于不再对企业有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例如己经没有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己经超过受益期限的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项目,常年累月挂账以达到虚增资产和利润。

2、负债舞弊。负债舞弊行为主要出现在对流动负债的计量上,通常会借助于应付账款科目和其他应付款科目。应付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收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利用入账时间做文章,例如材料已入库,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是购货发票尚未收到,这种情况下应确认负债的存在增加应付账款,而舞弊企业则有意漏计或者推迟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有时会为了调节利润达到逃税的目的,将产品顶抵应付账款,在销售产品时不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隐瞒收入。

其他应付款也是企业财务报表舞弊较常用的科目,主要做法有:隐匿成本费用。企业将应计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工资和福利,应计入预提费用的负债都有意地计入其他应付款来隐匿部分成本费用;核算民间借款,掩盖负债性质。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民间融资没有明确的指明应计入的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在处理的时候经常计入其他应付款下。然而这样会使得企业负债的性质、长短期无法划分,影响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被舞弊者加以利用则会成为有意掩盖负债的性质,骗取债务人的信用。

(二)损益表项目的舞弊

1、收入舞弊。种种财务报表舞弊案件证明了中国对收入的操纵主要还是利用虚构销售活动和会计截期来完成。首先,虚构交易事实。虚构交易事实是收入舞弊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构造各种实质上是虚假的业务来实现报表粉饰。具体来说是通过虚构销售对象或关联方,填制虚假发票和出库单和混淆会计科目等,对开增值税销售发票,达到既虚增收入和利润,又规避增值税交纳负担的目的。其次,截期舞弊。为规范公司会计处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会计核算原则,尤其对收入的确认建立了较为严格的条件。《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企业己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己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上述确认条件体现了“经济实质重与交易形式”的原则,一项收入是否真正实现,不是看你采取什么形式把货物“卖”给了对方,而是看货物是不是真正转移给客户,与销售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然而,为粉饰经营业绩,不少公司违背以上准则中的规定,如在会计期末将企业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要到下个会计期间才能完全转移给购货方等只有在下个会计期间才能确定的收入计入当期收入,造成提前确认收入。

2、成本费用舞弊。一是生产费用舞弊。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利用成本的计量和结转的复杂性,延迟确认费用或达到其他目的,主要表现有:首先,将不属于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全部计入本期产品成本项目。如原材料核算以领代耗,将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摊的材料全部列入本期产品成本,或将应由以前各期预提的外购燃料动力费用全部列入本期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中。其次,虚增或虚减生产成本。主要通过多计生产工人人数和生产工时虚增直接人工费用,或是直接提高材料单价,增加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生产成本就被虚增或虚减,从而影响到产成品成本的归集和销售成本的结转,以至于利润纵。再次,利用成本费用账户,隐瞒企业的对外投资。企业将存货用于投资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项目,没有通过长期投资科目,这样虚增了企业成本,又隐瞒了投资收益,从而减少企业的利润,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二是期间费用舞弊。期间费用舞弊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混淆期间费用与生产费用的界限;随意扩大缩小开支范围,提高降低开支标准。企业加大提取折旧额、缩短长期招待费用摊销期、超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提高企业费用水平,或是采用相反的手段降低企业费用水平,总之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三是不恰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停止利息资本化。但现实中,不少企业就人为确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尽量使得财务费用资本化。如在资产先交付使用、后办理竣工决算的情况下,就以某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直至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期间所发生的利息费用均纳为资本化部分。这样的会计处理使得本应计为财务费用的部分转入了固定资产,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也有所推迟,自然也会减少一定的成本费用,最终达到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的目的。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即利用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

3、现金流量表的舞弊。由于现金流量避开了会计盈余形成过程中的诸多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企业管理当局无法通过改变会计方法、会计政策来改变现金流量,但是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经济业务、结算方式等巧妙安排来调控年度内现金流量状况。如公司管理当局在存货使用政策上,采用较多使用库存、减少采购的方式,购货产生的现金流出就可以大幅减少,从而增加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债务人谈判,通过某些优惠要求暂时提前偿还应收账款,改善现金流量状况;与债权人商谈,允许其拖后几日偿还本年度内需要偿还的大额应付款项;利用应付工资等内部经营性应付项目以及与关联方之间的债权债务,调节则更加便利。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危害

在当今中国证券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前提下,财务报表信息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表舞弊的危害也就会越大。

(一)不利于上市公司本身健康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企业管理当局依靠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来评价企业过去的成绩与不足,以此作为对未来经济活动做出预测、决策和规划的基础。如果企业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舞弊,进而通过财务报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虽然会使其一时受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会计信息很难满足企业管理当局今后的要求,会计应有的职能也难以得到发挥,最终会导致管理当局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的话,必然会弱化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利于企业生存和和长远发展。

(二)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而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受利益驱动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恰恰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可以据此做出公司未来支付股利的能力以及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从而决定是否投资企业;贷款者可以据此考虑是否向企业贷款,以及确定贷款金额、期限和担保条件;企业员工可以据此了解和争取他们应得的权益,以及企业目标是否与自己的目标一致,以决定自己是否继续留在企业效力;而政府部门则可以据以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从而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管理和指导整个经济有序运行。如果财务报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则会掩盖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隐患,如果相关政府部门以此作经济调控的依据,将会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正常运行环境受到破坏,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

(三)使证券市场失去应有的功能

证券市场作为企业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在调节整个社会资金的流向和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作为连接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纽带,对证券市场能否正常、高效的运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虽然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却时有发生,一些重大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严重冲击了中国远未成熟的证券市场,在广大投资者中影响极为恶劣,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将会使整个证券市场失去应有的功能。

(四)不利于社会诚信建设,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会计诚信作为社会诚信的一部分,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因为会计信息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其虚假,将严重削弱市场经济运转效率,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并恶化社会风气,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和价值危机,从而严重阻碍中国的社会发展。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建议

(一)内外结合杜绝舞弊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因利益驱使导致的财务报告舞弊,必须多管齐下,内外结合。一是建立相应的职业道德管理监控机制,对会计人员违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严格把好第一道关。二是提高相关检查、审计、监管机构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三是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四是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发行规则。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往往围绕股票发行上市、新发和增发股票进行,因而证监会应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对公司多项会计指标同时考核,遏制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

(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本,加大法律的惩处力度

一是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民事赔偿既可以使因舞弊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舞弊者形成确实的经济压力,抑制其违法冲动,从另一角度看,民事赔偿还具有调动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积极性,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者的威慑力。二是加大舞弊行为的刑事责任。虽然加大对舞弊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和民事处罚力度有利于对财务报告舞弊形成威慑,但尚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财务报告舞弊,因此,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惩罚应当成为重要选择。

(三)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防范财务报告舞弊,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方面来说应该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使之更加严谨。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一是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加强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上市公司内部,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内部,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公司健康长足的发展需要公司具有长期竞争意识,上市公司要培养核心竞争力,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三是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建设。加快资本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提高证券监管效率,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处罚力度,增加舞弊公司的舞弊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舞弊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一是财政部门应与注册会计师协会明确划分职责,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建立起以财政为主,证监会、审计署为辅的监管体系,加大检查范围和处罚力度,对执业质量有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从严处理。实行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防止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日久生情。二是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在政府监管之外,注册会计师更需要行业自律,进行自我监督。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其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塑造“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总之,充分认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段和危害,及时加以防范,对规范证券市场,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有着非常积极度的作用。为此,我们说,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治理的路程是艰巨而漫长的。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信息披露体系是必经之路,我国可以大胆借鉴先进国家的信息披露体系,结合实际国情,制定适合我国的上公司信息披露体系。

参考文献:

1、白春影.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的识别[D].浙江大学,2006.

第8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中国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数量猛增。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其成为市场投资者、实践工作者和诸多研究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成为上市公司最突出的问题,也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要研究对象。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让利益相关者更及时的掌握公司的真实情况,客观的反映经营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从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生成、监督、鉴证和监督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从而形成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良性循环。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本文从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所有上市公司中选取了自于17个行业的100家公司。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行业抽取15%的比例。变量的数据根据年报资料手工收集并进行了加工整理,排除了特殊数据比如ST等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的公司。其中100个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数值取自2010年12月12日高明华教授公布的信息披露指数。本文在数据允许的条件下选择模型所需要的变量。文中的变量主要包括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三大类。因变量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PLZL:2010年12月12日高明华教授公布的信息披露指数)。因变量包括:内部治理变量有股权集中度(GQJZ:第一大股东股份/总股份)、国有股比例(GYGBL:国有股股份/总股份)、董事会规模(DSHGM: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人数(DLDSRS: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比例(DLDSBL: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人数)、基金持股比例(JJCGBL: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监事会规模(JSHGM:监事会总人数)、职工监事人数(ZGJSRS:职工监事人数)、职工监事比例(ZGJSBL:职工监事人数/监事会总人数)、有无证券公司代表(ZQDB:0/1)、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得分(ZJLDF:0/0.5/1/2)。外部治理变量有审计报告高质量比例(SJBGZLBL:无保留意思审计报告次数/审计报告总数)、选取的事务所的独立性强弱(SWSDLX)、选取的事务所的审计费用(SWSSJFY:近三年平均审计费用)。

三、实证分析

(一)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20.0对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DSHGM)与独立董事人数(DLDSRS)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47,职工监事人数(ZGJSRS)与职工监事比例(ZGJSBL)有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29。职工监事比例(ZGJSBL)与监事会规模(JSHGM)具有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2。所以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人数不能同时使用,监事会规模与职工监事人数不能同时使用,职工监事比例与职工监事人数不能同时使用。

(二)回归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与所提出的假设,本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式:我们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一: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12个解释变量中,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基金持股、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得分、职工监事比例、审计费用、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独立性强弱的系数都是正数,而国有股有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监事会规模、有无证券公司代表的系数是负数。

(三)实证检验结果

通过上面的实证分析过程,我们发现,各种因素对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如下:

1.在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1)国有股比例、有无证券公司代表、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程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越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就越低。原因在于企业的国家股包括各级政府和行业的主管单位,由于其没有剩余索取权,从而缺少驱动力对企业进行应有的关注,也就促成了管理者利用内部信息优势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董事会中有证券公司代表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可能跟目前我国证券事务代表的整体素质与权力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水平。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呈负关系。在股权高度集中时,“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

(2)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得分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按照理论,在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时,会出现总经理的权力过度膨胀,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失增加,难以维护股东及其相关主体的利益。

(3)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职工监事比例、基金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人数较少的董事会高效精干,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越容易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独立董事比例也就是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关系并不显著。职工监事比例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性,关系不显著。基金持股比例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性,但关系并不显著。(4)监事会规模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负向关系。可能由于在现实实践中,监事会的监督权通常流于形式。相反,一些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为了掩盖其舞弊行为,反而设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监事会。

2.在外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事务所的独立性、审计费用、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事务所的独立性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可能是因为用0、0.5、2三个数值代表事务所的独立性,这样表示欠缺科学。审计费用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认为是因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收费不太规律,高低差别比较大,因而出现此结果。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第9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字】上市公司 财务信息披露 信息使用者

作为信息高度集中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对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投资者决策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的制定。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

根据2010年度的统计数据,

深交所共查处信息披露违规26起,占当年违规总数的44%,其中不正当披露23起,占信息披露违规总数的88.5%。2008年以来的最近三年里,信息披露违规是最主要的违规类型,占全部违规行为的45.8%,其中不正当披露占信息披露违规总数的86.7%。

因此,研究目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分析如何规范财务信息的充分披露,对保证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净化证券市场环境、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低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具体来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在于:

1.更改交易事项确定的时点。通过提前(推迟)确认营业收入或推迟(提前)确认本期费用来提高或降低当期利润,即通过改变交易时间来操纵上市公司利润。

2.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由于大部分信息使用者很难针对不同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哪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使用是恰当的,致使公司常常通过变更折旧年限与折旧方法、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以及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来对其盈利情况进行粉饰。

3.虚构资产和交易。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根据自身需要虚构交易或资产(如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以达到美化当期利润的目的。

4.利用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关系虚构交易、粉饰财务报表,误导信息使用者及监管部门,操纵股价,造成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二)财务信息披露的不够及时

及时性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日益受到投资者、债权人、相关政府部门、客户等内外部管理者的密切关注。一方面,上市公司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是解决上市公司与信息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其信息质量、及时性自然成为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会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从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披露的时间。

现今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强制性信息披露阶段,公司经营管理者并没有把财务信息披露当作一种应履行的义务,而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又易受到其各种利益的驱动,使得管理层选择不及时披露本公司财务信息,损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三)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误导性陈述

误导性陈述是指上市公司在没有合理根据的情况下,在信息披露中就未来事实所作的、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正确的认识而作出错误判断进而造成重大影响的虚假陈述。即可归结为一是上市公司进行了信息披露;二是上市公司公开信息表述的语言存在误解的可能;三是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可能只是针对部分信息的披露,使得一般信息使用者了解不到信息的全部。

(四)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

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多元化、复杂化造成相同行业不同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使得财务信息数据在上市公司之间缺乏可比性,这也为粉饰利润、披露虚假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

(五)财务信息披露的不对称

一方面,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缺少传递渠道。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主要以公开的信息交流为主,而个人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为互联网、手机、报纸与电视等媒介,两者之间缺乏直接交流,导致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了解过于片面、缺乏深度;另一方面,公司一般都会对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后才呈现在信息使用者面前,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也易造成信息使用者的误解。

二、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化财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一)促进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

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必须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而绝大部分社会公众了解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财务信息的合理披露,真实、客观、及时的披露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更好地促进公司的长久发展。

(二)有利于加速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吸引外资企业的进入

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推进规范财务信息披露的进程,必然会在使国外企业对我国上市公司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合作与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上市公司之间可比性,有利于公平竞争

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化财务信息披露将会增强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可比性,使上市公司更了解同行其他企业的各种情况,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作出更明智的决策,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及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

(四)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对信息使用者负责的表现

中小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途径有限,可能由于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各种问题而造成其作出了错误的决策,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因此,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化信息披露是对信息使用者负责的表现,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体现。

三、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财务信息披露完善的法律体系

从根本上看来,首先监管机构要根据我国国情、以会计准则为基准制定科学的会计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监管机构还应针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出现的相关问题制定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监管机构还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对于有意虚假财务信息的误导投资者的行为,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并明确责任,进行严厉打击。

最后要强调的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不应仅仅包括制定与完善财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包括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根据目前财务信息披露面临的问题,我国应大力推进以证监会为核心的、针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抽查、复核等再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保证证券市场环境的透明与规范。这样以来,才能使得监管机构从形式、时间、内容等各个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规范性的要求和约束,确保信息使用者获取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不仅应该强调政府监管的首要地位,而且还应该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

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证证券市场的公平与效率,理应强调政府监管的首要地位。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进行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也是规范财务信息披露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政府监管与企业内部控制必须紧密结合,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合理披露,从而保障信息使用者的权利、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三)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内部控制制度

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来看,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大体可以概括如下:

1.重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说,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信息可靠和经营效率提高而采用的各种管理程序和方法。通过明确上市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与监督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公司内部的舞弊行为,减少财务信息披露的成本,有利于公司的治理和发展。

2.强化独立董事的地位、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独立性和专业性是独立董事具备的基本特性,即不受公司股东和经营管理层的约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够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公司治理的发表独立意见的董事会特殊成员。可以通过建立独立董事业绩考核制度及奖励基金来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和经营管理层财务信息披露失真、维护信息使用者利益。

3.强化上市公司监事会的作用。首先上市公司应该扩大监事会规模,调整其人员构成。监事会成员不仅应包括中小股东及员工,还应包括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这样才能削弱大股东和经营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的绝对控制地位,减少损害股东利益事项的发生。其次上市公司还应赋予监事会更多的权利。从职能上对独立董事及监事会进行合理的分工,健全公司内部监管体制,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作用。

(四)提高信息使用者的素质

一方面,信息使用者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信息、正确进行决策。另一方面,良好的证券市场环境的形成还要依靠信息使用者的监督行为,因此必须提升信息使用者的权利意识,使其可以及时发现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合理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证券市场环境得到净化。

(五)加大惩罚、自律监管的力度

在监管部门健全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下,还应针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加大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的产生。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强化自律监管意识,兼顾公平,严格执法,杜绝监管不力导致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六)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

要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对违规行为作出的处罚规定要密切监督其实施。其次,监管部门还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道德水平,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冲突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6(12)。

[2]吴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