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串讲串问;任务导练;组块式教学
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的依赖,已经到了“顽症”的地步。极致状态的课堂形态是:喋喋不休地讲,千万次地问。深究起来,病根在于,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格局,课堂教学以教懂知识或教懂内容(课文)为目标锁定、行动方向。比如,面对一个知识点或课文(片段)内容,暗含在我们心中的目标设定就是“怎么让学生懂呢”,最顺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直接给他们讲,但我们往往不首先这样,因为“讲授”几乎等于“灌输”,是被批深批透了的。
于是,我们最容易选择第二种,也是非常顺手、便捷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问题。学生能回答问题,似乎表明他们懂了(当然,能回答问题的学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只是听优秀学生的回答,也就是听懂)。如果发言的学生讲得不明不白,教师只好补充讲解,或再往下提问。这样,课堂的运作状态就出来了:师问生答师讲,又问生答……(如图1)
串讲串问就成了几十年来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成了我们操作课堂依赖的方法。语文教师在串讲串问中偶尔加了学生的读,于是成了串讲串问串读的“三串”式语文教法。
这样的方式不革除,是很难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自学自练充分表现的新型课堂状态的。换句话说,如果课堂主要还是串讲串问的样式,就勿妄谈课堂教学改革,或者即使有改,也是改变甚微,无法撼动根本。
“教懂・串讲串问”不仅成为一种教学方式,也成为我们教师的思维方式。随便翻开一个教学设计看: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教学设计]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标出。
2.抓词句,谈体会:小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样子奇特 内部舒适)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名分读2~3自然段,说说这两节各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小艇的样子奇特。
* 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并列关系 (投影显示)。
5.师:在一个结构段里,如果讲了几层意思,并且它们同样重要,在总结段意时,就要把它们合并起来,谁来说说这段的段意?谁还能说得更简单些?(投影显示段意:小艇的样子奇特,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6.总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会发现合并几层意思,并不等于几层意思的相加,需要我们再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多余的词语去掉,这样就比较简练了。
这只是一堂课设计中的一个片段。不难想象,这样的设计,在课堂上演绎出来,就一定是串讲串问的状态。教师问得多,讲得多,学生被动地听和看,疲于应付教师的指令和答问。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根治这种顽疾?
我开出的处方是:就在以下几个点上改变―― 1.教知识、教课文的目标设定要变;2.提问要变;3.回答要变;4.在问与答之间的过程要变。这种变是一种革新,一种升级。
(一)目标升级:由教知(懂)变为练能
在教某点知识或课文内容时,不要满足或止于教知、教懂,而是要通过这个知识点或内容的学习,历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至创新能力。就语文学科来说,直接历练的是读、说、写(及语言积累)技能,及配合读说写的其他综合表现能力;就数学学科来说,直接历练是读、说、算、观察、操作及与之相配合的综合表现能力。
(二)指令升级:变问题为任务
要革除课堂一展开就提问的习惯,特别是改变零碎、随意提问的毛病。学习指令的发出是提出目标任务,这里面包括提出问题,但不仅仅是呈现问题,还包括提示解决问题的路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后的结果呈现样式。指令要精心地设计,清楚明白地发出,一次性布置,不要随意变更。
(三)结果升级:变回答为展示(表现或展练)
学生完成任务不是针对问题的简单回答,而是多方式结合的展示,如果表现为说,绝不是只言片语,而是整段地、条理清楚地、完整地言说,甚至是结构化言说。配合着言说,还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甚至是创造性的表现方式。如果将展示升级为展练,那就是展示者在上台展示时,同时扮演着小老师的角色,组织大家学好、练扎实,实现对研习内容巩固、强化、拓展、延伸。展示时,教师是少言语、少作为的,甚至可以在教学环节中淡出、退隐。
(四)过程升级:拉长学生的准备(历练)
为了实现丰富多彩、完整生动的学习结果呈现,显然不能再是问题一提就马上举手回答,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自练时间,甚至合作学习,合作排练,力求精彩展示和表现。这种准备过程拉长,甚至可以是,布置任务提前,学生的准备不在当堂,而是在课前。如果学习新知和展示准备都放在课前,那课堂就变成学生展示(展练)的天地,那样,课堂就完全升级了,就是所谓的翻转课堂。(如图2)
这样的教学展开,就不会再是串讲串问样式了。
但,这对学习指令(目标任务)的设计,就变得重要,而且不能随意。它的导向、引领和激励作用,都靠教师的精心设计来实现。
例如针对《威尼斯的小艇》2自然段的设计:
自读5分钟,把握住小艇的特点,注意圈点表现小艇特点的关键词和比喻句。
可选择一种方式展示交流:
1.用简笔画画出小艇的样子,并紧扣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描述它的特点。
2.可从网上下载威尼斯小艇的图片和我国小河上一般小船的图片,看图,对比连贯流畅地讲述两种船的差异。
3.将关键词设计成结构化板书,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船的特点。
4.情景模拟:你回家,妈妈问你,你学了《威尼斯的小艇》,请你告诉我,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哟?请你用动作比划和绘声绘色的语言,给妈妈一个最好的回答。
显然这样的设计,就包含着目标任务、学习方式、结果呈现方式等指示或引领。它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完成这样的任务,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而需要一种展示,是一种运用多种方式的展示,如此展示,其过程和结果就是练能,就是能力的显现。
拉长了学生自学、自练的过程,也扩展了学生展示(展练)的时间和空间,每一个“任务――展示”的片断,所需要的时间就自然增多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来了,要完成教师心目中原有的那么多讲点、问点――教的任务,显然就实现不了了。那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就是删繁就简、忍痛割舍。在语文的篇章教学时,精心取舍,选点练能;在数学学习中,也依然如此,精选重难点处进行深入探究和展示。以探究和展示为主的课堂,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能力的历练,一课一得或一课两三得,足矣。当然,更多的细微的知识点或必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可通过导学单设计习题,让学生在自学、自练中解决,小班(小组)内交流订正,不必在课堂上通过串讲串问来一一解决。
于是,课堂就成了一种大组块的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但每一组块的学习,学生的所学、所展,一定要扎实,历练充分,能力生长明显。
如《威尼斯的小艇》篇章教学一课,可设计成四大组块。
组块一:多种方式回顾主要内容;组块二:小艇的样子,练说;组块三:船夫的驾驶技术精湛,练说,练表演;组块四:静夜威尼斯,练读。
每一组块都用足够的时空去完成。不要零碎、杂乱,不贪多求全,只要学得扎实,练得深透。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训练;学困生;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性、基础性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学困生只有通过多读,才能增强记忆,发展思维,思维活跃了,思考得越多,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才会越敏锐,学到的知识就会有所增多,自然就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抓实朗读训练,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尤其对于学困生朗读的训练要有层次性、指向性,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安排一些他们易于把握,易于抒感的段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困生入情入境从文中深受感染,以此调动朗读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对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①、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学困生朗读兴趣。
在文本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是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学困生感受到阅读乐趣的有效途径。如:《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我这样启发学生:课文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并不是图画,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精读、细读课文以后,一定能把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在相互交流时,有个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的小孩,坐在喧闹的街头,全神贯注地读着名著《水浒传》,汽车鸣笛,喇叭声响,一点儿没有影响到他。”学生通过想象,在回课文中体会动静皆有的画面,有感情朗读就很容易把握了。有“前人”的引导,我点了2个学困生来分享他们从字里行间中想象到的画面,一生兴致勃勃地回答:“我看到溪水清澈,垂柳倒映在溪水里。溪边一个钓鱼的小孩钓上来一条大鱼,高兴得笑了起来。”一生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小孩在河里嬉戏,全身都湿透了,凉爽又快活。”两人的朗读中都充满了快乐,尤其袁小平把嬉戏孩子们的顽皮展现得活灵活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
这样的朗读教学,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前人”的示范让学困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放飞创造的思维。他们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在想象的过程中,他们感受了朗读的趣味,有了收获,有了成功。
②、感情强烈的句子可以运用回声式和层叠式两种朗读方法,激发学困生的朗读兴趣。
回声式朗读相当与合唱时的二声或三声部唱法,可把课文读出余音袅袅的效果。就一段课文而言,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第一组开始后第二组紧接着读,第三组紧接着第二组读…都是从起句读起,但组与组之间相隔两个字,造成后一组的朗读是前一组的回音,一层一层传播开去。
层叠式朗读是把学生分组,把课文按分句一句一句地读出来,前面的句子读的人少,越到后面参与朗读的学生越多,造成一种气氛磅礴的氛围。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戏院散场,人们乘着小艇散开,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段文字我请了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和三个学困生配合读,指导学困生读后三句,越读声音越轻,越读速度越慢,轻柔的语调把学困生带入威尼斯的夜晚,当小艇一停,整个城市就沉寂,安静入睡了的情境之中。在朗读中真切感悟到艇动城闹,艇停城静的意境。
③运用引导式的朗读,激发学困生的朗读兴趣
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④巧抓文中的数字,也能激发学困生朗读的兴趣。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文中有这么几个数字7、8、12、24、36、38、14、50,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情节,把一串数字连起来,看看你了解到了什么?这样巧妙的设置学困生很感兴趣,立马进入课文的朗读中。开始学困生只能说到数字在文中所代表的含义,渐渐地,在我的引导下,他们的思路拓宽了,由数字既想到了文中的人物,又联想到数字背后的故事情节,有的思维较活跃的学生还展开想象,看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学生的想象力也得以培养。
以上是个人对阅读教学中,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的几种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在课题的研究中,我感受到学困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使朗读训练扎实有效,教师要用心创设情境,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使学生想读。因文而异,精心设计指导方法,使学困生会读。制定长期可行的计划进行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困生朗读能力一定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熊梅,王显才.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
【关键词】朗读教学 新理念 体验
朗读体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力求对学习产生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体验知识、发展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中个性的飞扬。
一、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体验朗读
以读为媒,以读为本。“读”是主旋律,己成为当今小学语文界的共识。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指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朗读,让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徜徉在文本语言之中,“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无字书之人生。”具体落实阅读教学目标。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活脱脱地表达出来。他们在阅读中就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
在设计《月光曲》教学设计时,就充分利用了体验朗读,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情感,了解人物性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朗读
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我们可以把学生通过多读引入课堂,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可以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朗朗书声如春风乍起,即使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可以说,发出声音的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回归,但是不出声的读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出现的频率却不是很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默读有助于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进发思维的火花。学习课文,放声朗读一般来说,应出现在刚接触课文时或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刚接触课文放声读是为了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再放声朗读是为了通过有声语言体现孜孜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要想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读,对高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课堂暂时“冷场”。
三、引导学生全方位广角度细品慢读
(一)自得其乐读。
这是很个性化的品读。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中的情感,感受了文章的美妙之处后,他们会主动地投入,激发起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时需要的就是尽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充分地涵泳与吟诵。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欣赏地读,陶醉地读,美美地读,自由自在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精彩,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语感的培养、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飞跃。
(二)置换角色读。
这是富创造性的品读。即不局限于课文所写的角度,而是从读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角色朗读。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第四自然段,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作为读者,作为游客,应该用赞叹、佩服的语气读。但如作为船夫,则应该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这段话中的“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作为游人,除了赞美、惊叹,还可能有担心甚至害怕的感觉,但作为船夫,则是一种潇洒,非常地轻松自在,操纵自如。因此,从不同的角色来读,就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提高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三)声像同步读。
关键词:教学 教师 学生 审美情趣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与此同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通过语文课的审美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再现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能力,丰富审美情感,提高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在此我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从教材入手,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教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材料和依据,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可以说能够选入教材中的文章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有字词的美,修辞的美,文章结构布局的美,更有语文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美。教材中的大批人物,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导弹之父”钱学森,“军神”,他们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材中描绘的景物,如神奇美丽的九寨沟,“人间仙境”的西湖,“东方之珠”的香港,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都是自然美,无论是壮美,还是柔美、优美,都给人以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愉悦。教材中记叙的事情,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给予是快乐的》,《乡戏》反映了世俗人情的人文美,其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远的。此外,教材中还有描写古今中外人们发明创造的各种物品,如古老的赵州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具有异国风情的“威尼斯小艇”……他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按照美学来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2、从教师的角度看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在整个审美过程中教师可以说是在起着引导作用,而且从现在的教学来看,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他们的认识还很少,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审美教育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有位老师这样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文文字。身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如枯木,冷漠无情,只知生硬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行正确的审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必须要感动学生,使学生对自己所讲的感兴趣,要千方百计的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其共振反应,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交流,产生共鸣。那么,对教师来说具体应该如何呢?
(1)美读,感受美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一个委婉……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方法,务期其力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所以美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提倡美读,应有效的指导学生读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可以由开始的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量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这样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学生就准确地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2)渗透知识,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例如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为什么“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象征着繁荣和昌盛,郁达夫《故都的秋》却将幽静淡雅藏于冷色之中,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从美学树上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移情说”就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与之融为一体,是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景明则已喜。反之,人们的审美心境,情趣经验的差异,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理感受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了。
(3)创设情境,感知美的形象
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凭借审美对象激发学生的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的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在触景生情的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比如我在教看图学文《秋天》一课时,采用了画图再现美,音乐渲染美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具体形象。当我把多媒体画面《秋天》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声:“多美啊!”“太美了!”图中蔚蓝的天空、棉絮似的白云、金黄的稻子、明镜般的湖水、正在落叶的梧桐,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秋色。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景,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显然,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是,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提高审美情趣。
(4)以情激情,培养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声,莫深乎义。”从这里可以看出,与人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梁启超也曾说:“以情感人,好像磁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感情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文章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语文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不仅仅是靠偶尔为之的教学技能新奇,教学手段间或点缀,更需要教师在远离了急近的应试功利,拥有了一颗平常心之后,进行一以贯之的艺术化情境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里充满“故事”,充满艺术情趣。
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翁,他们才是关键,除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外,学生自己更应该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投入到审美情趣中,自觉主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呢?
1、利用课堂学习,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所讲的知识,根据教师所提示文章的词句、情节、情感、意境、形象和主题等方面去揣摩,用心去感受,这样来获得知识和培养审美情趣。例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的地方,比方在字、词还有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上。文中作者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大自然的美值得我们学习。而且通过学习学生还可以活学活用,把它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对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2、多读古代诗词,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对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元曲、清代的小说,这些我们的学生多看看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培养审美情趣。而我们的审美从古代就已经兴盛,因此,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习古人的审美观念、趣味等,从而培养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