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

第1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期间费用 会计核算 控制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项目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房地产企业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而不被淘汰,就需要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期间费用能够反映房地产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成本支出,并且其支出的形式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因此,明确房地产企业的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并做好期间费用的控制工作对企业参与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地产企业期间费用的含义及核算内容

1、期间费用的含义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为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销售商品所引起的成本支出。期间费用根据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划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期间费用对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整作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与费用包括了开发成本与期间费用两大类。房地产企业的期间费用是指在现场以外,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费用、销售部门产生的销售费用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花费的管理费用。

2、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

(1)财务费用核算。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房地产开发及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换汇过程中的汇兑风险损失、所筹资金的利息支出以及筹资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等。

(2)销售费用核算。销售费用是指销售部门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支出的广告费和会展摊位费、企业的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水电费、采暖费、改装修复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等。

(3)管理费用核算。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开发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差旅费、办公费以及整个企业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等。另外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无形资产摊销、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排污费、咨询费、聘请中介机构费、诉讼费、税金、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费、业务招待费、存货盘亏损失等都属于管理费用核算的范畴。

二、房地产企业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

1、财务费用

(1)账户的设置。企业设置“财务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实际发生的财务费用支出。借方记录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支出,贷方记录月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本账户期末无余额。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产品过程中的借款费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予资本化,并在“开发间接费用”科目核算。

(2)主要账务处理。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借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

2、销售费用

(1)账户的设置。企业设置“销售费用”账户,核算房地产企业实际发生的销售商品房、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借方记录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营业费用支出,贷方记录月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

(2)主要账务处理。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为销售本企业商品房而专设的销售机构人员的职工薪酬、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等销售费用,借记销售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3、管理费用

(1)账户的设置。企业设置“管理费用”账户,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际发生的管理费用支出。借方记录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支出,贷方记录月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为便于检查企业各职能部门费用预算执行情况,本账户也可按费用项目核算的同时,再按职能部门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主要账务处理。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发生的办公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三、房地产企业期间费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期间费用管理现状

首先,房地产企业对期间费用管理缺乏重视。企业更多地关注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占总成本比例较小的期间费用的管理,导致了企业期间费用管理能力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提高。其次,筹资成本较重。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目前对其影响较大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融资渠道不理想,筹资成本较重。从房地产企业的成长历程来看,大部分企业对融资渠道的有效运用都十分有限,如把过多精力放在银行的信贷上。一旦贷款费率上调,就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还款压力;另一方面因为渠道较为有限,当投资机会来临时不能保证得到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从而错过投资机会。若企业不能上市,不仅会限制企业的成长能力,而且会加重企业财务费用的支出。再次,期间费用与其他费用的界定与核算模糊不清。期间费用仅仅是限于制造产品以外的那部分费用,与生产产品的费用无关。但在现实中,各地的房地产企业很难在实际操作中落实这一点。如在成本比例的预算中,通常把原材料、运输成本、工人工资甚至广告费用的投入都计入产品的成本中。而在其他支出方面反而又会把不应列支的办公费用、招待费用等列入其他支出中。这种会计录入混乱的现象给企业期间费用的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第2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关于“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存在的异议,即: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会计科目调整建议。

[关键词]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会计信息质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0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07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1- 02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1- 02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总的来看,“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一般的利息收支、外币汇兑损益、售后回购差价摊销、金融机构手续费、或有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银行结售汇、购入外汇买卖价与折合汇率差额、享受的现金折扣、留购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损失等,俨然成为一个最为臃肿的会计科目,其设置可能出自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考虑,但事实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操性来看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总的来看,“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一般的利息收支、外币汇兑损益、售后回购差价摊销、金融机构手续费、或有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银行结售汇、购入外汇买卖价与折合汇率差额、享受的现金折扣、留购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损失等,俨然成为一个最为臃肿的会计科目,其设置可能出自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考虑,但事实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操性来看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1 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

1 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

利息收支、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看似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彼此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差异。例如,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费用主要包括负债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反映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虽然目前在会计核算上不属于投资活动收益,但实质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投放的效果,企业将其闲置资金存于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与一般的委托理财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的结果。同样,现金折扣其实也是一种融资活动的结果,汇兑损益则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应该属于营业外收支活动的范畴。如此众多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汇集于同一科目核算,让人费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容易引起一些混淆。

利息收支、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看似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彼此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差异。例如,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费用主要包括负债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反映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虽然目前在会计核算上不属于投资活动收益,但实质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投放的效果,企业将其闲置资金存于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与一般的委托理财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的结果。同样,现金折扣其实也是一种融资活动的结果,汇兑损益则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应该属于营业外收支活动的范畴。如此众多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汇集于同一科目核算,让人费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容易引起一些混淆。

2 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

2 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

如果剔除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非重要性项目,财务费用核算内容主要是(借方)的利息支出和(贷方)的利息收入,而利润表上反映出来的则是其收支净额。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难以直接获得分析决策所需的准确的相关会计信息。我们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时,其中的息税前收益(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收益率(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等指标都会使用到利息支出的数据,让人纠结的是我们往往无法在企业披露的信息中获知准确的利息支出金额,而只能以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金额来代替,但由于“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是利息收支净额,如果表现为净支出,由于已经抵减了部分利息收入,会低估了息税前收益和资产收益率,加大已获利息倍数,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而一旦出现净收入的情况,也就是说财务费用为负数,则相关财务分析指标都失去其计算的意义。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有691家,较去年同期426家增加62.21%;涉及财务费用总额为-89.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26亿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不差钱”的公司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金额少的几万,多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其中兖州煤业以-8.26亿元居首,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分别以-7.35亿元和-7.3亿元紧随其后。有的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靠利息净收入支撑,当年的利息净收入与利润总额相当。如果再加上汇兑损益的影响,“财务费用为负”的公司数量会更多。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可能获得巨额的汇兑收益,加上利息支出较少,使得汇兑收益大于利息支出,像怡亚通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1.18亿元,同期净利润仅8 547万元,经营业绩完全依靠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支撑。在此情况下,显然现有的“财务费用”核算模式已经异化了会计信息质量。

如果剔除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非重要性项目,财务费用核算内容主要是(借方)的利息支出和(贷方)的利息收入,而利润表上反映出来的则是其收支净额。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难以直接获得分析决策所需的准确的相关会计信息。我们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时,其中的息税前收益(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收益率(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等指标都会使用到利息支出的数据,让人纠结的是我们往往无法在企业披露的信息中获知准确的利息支出金额,而只能以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金额来代替,但由于“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是利息收支净额,如果表现为净支出,由于已经抵减了部分利息收入,会低估了息税前收益和资产收益率,加大已获利息倍数,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而一旦出现净收入的情况,也就是说财务费用为负数,则相关财务分析指标都失去其计算的意义。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有691家,较去年同期426家增加62.21%;涉及财务费用总额为-89.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26亿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不差钱”的公司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金额少的几万,多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其中兖州煤业以-8.26亿元居首,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分别以-7.35亿元和-7.3亿元紧随其后。有的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靠利息净收入支撑,当年的利息净收入与利润总额相当。如果再加上汇兑损益的影响,“财务费用为负”的公司数量会更多。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可能获得巨额的汇兑收益,加上利息支出较少,使得汇兑收益大于利息支出,像怡亚通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1.18亿元,同期净利润仅8 547万元,经营业绩完全依靠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支撑。在此情况下,显然现有的“财务费用”核算模式已经异化了会计信息质量。

3 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

3 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

在西方(包括香港地区)的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分别设置了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科目,利润表上分别列示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和净利润,清晰明了,而且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相吻合。反观我国的会计制度,利息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中被利息收入冲减,尤其在上市公司中,超额募集到的资金限于诸多规定而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趴在银行账上,导致财务费用为负。另外反映在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净额也因为掺杂了其他项目支出(损益)而无法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利息费用,与财务管理(分析)体系相脱节,其做法与国际(会计)惯例不符,也不便于报表使用人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关会计信息,影响相关的财务决策效果。

在西方(包括香港地区)的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分别设置了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科目,利润表上分别列示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和净利润,清晰明了,而且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相吻合。反观我国的会计制度,利息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中被利息收入冲减,尤其在上市公司中,超额募集到的资金限于诸多规定而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趴在银行账上,导致财务费用为负。另外反映在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净额也因为掺杂了其他项目支出(损益)而无法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利息费用,与财务管理(分析)体系相脱节,其做法与国际(会计)惯例不符,也不便于报表使用人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关会计信息,影响相关的财务决策效果。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制度的层面上重新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的“利息收入”科目适用于金融行业扩大到适用与所有行业的企业,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得以从“财务费用”科目中分离,与企业间的资金借贷、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等合并在一个科目,反映短期资金投放(使用)的效果;汇兑损益则作为营业外收支项目分别归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财务费用”科目则用以核算企业为筹措资金而产生的各种手续费和利息支出,这样可以使得相关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更加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制度的层面上重新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的“利息收入”科目适用于金融行业扩大到适用与所有行业的企业,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得以从“财务费用”科目中分离,与企业间的资金借贷、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等合并在一个科目,反映短期资金投放(使用)的效果;汇兑损益则作为营业外收支项目分别归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财务费用”科目则用以核算企业为筹措资金而产生的各种手续费和利息支出,这样可以使得相关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更加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2]王琼.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及其解决[J].财经科学,2003(增).

[2]王琼.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及其解决[J].财经科学,2003(增).

[3]刘秋明.财务费用缘何为负[N].中国证券报,1999-10-21.

第3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以及报表数据等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投融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的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由于财务分析涉及庞大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实际财务分析工作中容易出现过于理论化,各个要素指标分散孤立,体现不出彼此的关联。企业的目标是创造价值,围绕企业利润形成的结构去分析有助于把分析要素紧密结合,发现影响利润的动因及彼此间的联系。因此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能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切利润来源于收入,因此围绕利润结构进行分析必须贯穿“收入———成本———毛利———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净利润”这条主线,财务分析内容的次序为:(1)经营成果介绍;(2)盈利能力分析;(3)收益结构分析;(4)营运能力分析;(5)财务风险分析:(6)经营问题总结及改进建议;分析需要用到的指标有:盈利指标、费用指标、营运指标、偿债指标。以下详述如何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

二、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的具体步骤与内容

(一)经营成果

经营成果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利润情况,财务分析首要介绍经营成果,以此为原点进行梳理,关键分析点包括销量、收入、净利润,可按部门、产品或区域进行经营情况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与预算对比销量、收入、利润的预算完成度,也可与同期数据对比销量、收入、利润的变动额和变动率。通过比较我们能够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没有达标,相比去年同期或其他年度有没有进步。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财务分析经营成果的统计维度与业绩考核的维度保持一致会更有利于管理者进行评价和决策。

(二)盈利能力分析

在了解经营成果之后,我们开始对经营成果的变动成因深进行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获利的源泉是否存在问题,常用的盈利分析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1.销售毛利率毛利是公司利润形成的基础,单位收入毛利越高,抵补各项支出的能力就越强,盈利能力越高,相反盈利能力越差,单位毛利占单位收入的百分比就是毛利率,毛利率的评价可以与预算相比、与不同产品、不同部门或不同年度对比,也可以与行业领先企业相对比,经过对比我们能够了解本期间本企业的根本盈利能力是否存在不足。2.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反映净利润占收入的占比,销售净利率体现了扣除所有成本费用税费后的盈利能力,由于公司净利润并非都由销售收入产生,它还受到投资收益、费用变动、营业外收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销售净利率作为企业最终盈利能力的考量需要与销售毛利率共同去分析,例如某石化企业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5%,而销售净利率却同比增加10%,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投资收益增加或者各项费用减少或营业外收入增加。因此,下一步分析的焦点就可以聚焦在这些因素上。

(三)收益结构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过后,我们了解到盈利水平的变化,但具体变化动因在哪一环节仍未清楚,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收益结构状况,通过最直观的列表看销量、收入、成本和费用的变化,我们可以编制收益结构分析表,比对不同年度的销量、收入、成本、费用、净利,计算各项的变动率,然后针对异常点对各个要素进行逐一分析。1.收入分析对收入按产品品类进行列表,例如某石化公司2010年燃料油收入占比50%,化工品收入占比40%,成品油收入占比10%,因此企业要增加收入,重点应放在燃料油和化工品。在此基础上再将其与企业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构成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哪种产品的比重在上升(下降),原因是什么,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2.成本分析与收入分析一样,对成本按产品品类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数据进行比较,了解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做出决策。3.毛利分析在收入和成本列示后,我们可以看出,哪种产品的毛利空间有上升,而哪一种毛利空间下降。把各产品的毛利除以销量就可以得到单位毛利,与去年同期单位毛利对比,再结合各产品的本期销量,就可以做出判断影响毛利的原因。例如某石化公司本年毛利同比增加7万元,其中燃料油本年销量5万吨(去年4万吨),吨毛利15元(去年22元),化工品本年销量4万吨(去年6万吨),吨毛利80元(去年50元),假设其他产品数据不变,则可以看出燃料油本年销量增加,但吨毛利下降导致燃料油整体毛利同比下降13万元,而化工品本年销量下降,但吨毛利上升导致化工品整体毛利增加20万元,因此在此基础上应分析燃料油和化工品的销量和毛利变动的原因,并作出决策。4.期间费用分析(1)营业费用分析营业费用核算用于开展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各行业的主要营业费用有可能不一样,因此需要把各项营业费用计算占比,了解占比最大是哪几项费用。一般营业费用与销量成正比,在分析时着重与去年同期对比,把各项营业费用除以销量得出单位费用,与去年同期各项营业费用的单位费用对比,分析哪种费用同比上升或减少。如果某种费用的单位费用呈上升状态,并且该费用在整体比重不断增加,则需要警惕并要加以控制。(2)管理费用分析管理费用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于组织和管理成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招待费、差旅费、交通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等。从形态看,管理费用一般都是固定成本,在分析时应着重与预算对比,并分析管理费用与收入的比率及其变动趋势。一般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可能会随收入增长而增长,其他管理费用一般变动不会太大,如果在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上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大幅变动,这说明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必须深入分析哪些费用超预算,哪些费用同比增幅明显,分析具体原因。(3)财务费用分析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损益等。财务费用分析首先要计算企业的平均融资利率,因为企业融资可以通过流动贷款、信用证、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票据贴现等方式,因此需要把不同类型的融资利率加权平均计算企业的整体融资利率,再将其与社会平均资金成本作对比,衡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低。另外,本年度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还应与各年的平均融资成本对比,分析融资成本的变动走势,如有明显偏高,应进一步分析。财务费用的高低除了与融资成本率高低有关,还跟企业的融资额大小有关,因此还需要分析企业分析期内的筹资总额,筹资总额一般与销售收入成正比,如果两者变动率差异太大,则需要进一步分析。例如某石化公司销售收入增长20%,而财务费用增长了40%,明显不对称,则要关注其筹资额大小是否超预算,筹资成本率是否高于平均水平。

(四)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指营运资产的效率,也就是周转速度,主要使用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等。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段期间内收入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比率越大,应收账款周转越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及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其流动资产的属性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同时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影响了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企业的筹资规模,同等收入规模下,应收账款周转越快,企业所需融资规模越小。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一段期间内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比率越大,存货周转越快,反映了企业存货销售效率,存货也属于流动资产,因此同样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存货周转的快慢也影响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同等收入规模下,存货周转越快,企业被存货占用的资金越小,所需融资规模就越小。加快存货周转是每个企业运营的理想目标。3.沉淀资金分析沉淀资金是指企业营运当中闲置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分析沉淀资金可以了解企业运用资金的效率,如果沉淀资金较大,说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低,未来应该通过扩大销售或减少融资规模来降低沉淀资金水平。沉淀资金分析应统计分析期每月的平均沉淀资金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动情况,并结合行业政策、季节因素、企业发展战略等进行分析。例如某石化企业本年平均沉淀资金6000万元,比去年同期5000万元增长20%,经对比发现本年3-6月沉淀资金余额均为8000万元以上,同比增幅明显,后经查明3-6月有2亿应收到期,但这段时间购货支出基本采用6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因此积压了一定银行存款,所以通过沉淀资金分析,企业应强化资金计划的管理,在收款和付款的安排上应统筹分析,尽量降低资金沉淀,减少不必要的融资。

(五)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资金链断裂引致的债务清偿风险,因此应着重分析企业的整体负债比例及短期偿债能力,常用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这三个指标应与去年同期数据对比,同时与行业内标杆企业数据比较。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整体的融资杠杆程度,通常高于70%就要引起警惕,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存在短期偿债风险。

三、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营问题及提出改进建议

(一)经营问题总结

经过盈利能力、收益结构、营运能力、财务风险等分析后,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应作出总结,从毛利水平———费用控制———资金周转——财务风险这样一条主线下来分析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到底是盈利的基本(毛利)出问题,还是销售量萎缩,费用有没有超支,筹资成本合不合理,资产运营的效率是否造成资金周转过慢等。

(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分析完问题后,应根据存在问题作出建议,如某类产品的毛利水平下降了,并且是行业政策的原因,那么未来就要缩减此类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其他盈利能力更好的产品的销售。如因为应收周转过慢,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滑并有可能存在应收坏账风险,则应加强业务部门对应收款的催收力度,结合绩效与应收回款挂钩的制度,对信用较差的客户减少赊销额度。如果库存周转过慢则应降低批次采购量或着调整销售优惠力度,加快其周转,降低其资金占用。对于沉淀资金过高的应严格制订资金收支计划,对于新增贷款严格审核。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数据财务视觉的分析行为,但企业经营受许多不同要素影响,因此还需要与业务部门对财务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以制订未来发展的决策。

(三)其他应注意事项

财务分析是一门涉及经济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理论的应用学科,我们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应避免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遵循重要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努力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赖文彧 单位:广州东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4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医院的会计核算还是延用传统的核算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医疗机构的需要,并且在社会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民办医院,这样很多事业单位性质的医院都被划分为全额、差额以及自收自支等类型,这样若是将各种类型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划分为一个会计制度之下,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相关的改革,能够针对各类型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一个合适的会计核算标准。要能够对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以及区分,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相对应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能够使其与之相对应,以此来促进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的精确性。

二、改进会计科目的使用

要想改进会计科目的使用,那么必须要以成本核算为导向,目前在医院的治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医疗纠纷问题,主要是医院中的收费标准不统一,导致很多人对其的意见很大。因此必须要对医院中各项收费标准进行全面的规定,要能够避免出现高收费以及乱收费的现象。这样也能够为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的依据,提升医院的利润。但是在现行的医院管理中无法提交出具有说服力的成本核算报告,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①医院成本核算的方式过于简单,在医院中,很多服务以及药品都属于产品向外销售,但是其成本核算方式却是相对来说十分粗糙。目前来看一些医院的主要项目仅仅是通过医疗支出以及药品支出两个账户完成,并且其中的“管理费用”科目也是对医院的行政管理以及后勤管理中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在月末之后将各项费用都记录到药品支出等费用中,没有一个明确严格的划分,导致了会计核算存在很大的混乱性。在这种会计核算中,存在很大的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其中存在的很多成本核算费用,都要与其他费用相互之间分摊,医院中的一些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工作人员的一些工资等,分配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产品最终的计算结果。因此,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共同支出”的栏目下分出两个栏目,分别是“医疗支出”以及“药品支出”。该账户与企业的成本核算中的制造费用相互一致,主要是为了能够对医院生产的产品以及各项费用进行明确的计算,并且在月末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明确的划分,以此来提升会计核算的合理性。目前自我国新修订的会计制度核算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将各项费用的划分更加的细致,但是其中设置依然是比较简单化。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进行医疗支出以及药品支出的成本核算之前,对各个科室进行明确的核算,从而将各项费用进行明确的划分。但是这样明确的划分会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为了提升效率,医院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做好信息化建设,从而来提升会计成本核算的精确性以及效率。②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不规范,在我国目前相关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医院折旧方法过于单一,会将平均年限法作为医院固定资产的这就方式,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互背离。并且医院中资产的无形损耗也十分严重,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进行明确的改进。③期间费用计提与分配存在问题,目前,很多医院都缺乏对期间费用计提的概念,这导致医院对于各项费用的管理十分的混乱。医院管理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必须要与收入相配比,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利润。另外医院缺少对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的核算规范,对于医院的财务费用来说,主要是向银行进行贷款的利息支出,财务费用的本质就是筹资问题,不同医院的财务费用情况也不同,若仅仅是简单的将财务费用划分到医疗成本中,那么将会扭曲医疗以及药品成本,从而影响了医院的成本比较。并且近年来,医院所耗费的成本项目逐渐增多,一些广告宣传等都属于成本,但是其不能够列入到药品成本中,所以一定要针对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管理费用的完善,做好各项费用的规划。

三、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目前来看,医院对外提供的一些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以及相关的基金变动情况表等,并且我国出台的《新医院财务制度》也明确的规定出了医院的会计报表必须要提供一些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业务收入表以及财政补助收支表等。很多医院的会计报表中的无法很好的将医院的设计情况反映出来,这样导致信息的使用者无法有效的得知医院的现金流量变动的情况,现金流对于医院的生存以及发展十分重要,事业单位性质的医院要想正常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这对医院来说,必须要做好对现金的有效管理。另外,医院要能够增设医疗成本明细表,社会对于医院的成本问题十分的敏感,因此医院要能够对自身的一些成本问题进行披露,一些药品的成本以及医疗的成本等,这样做有效的避免医患之间的矛盾,避免医院出现的现象,能够利用社会来对医院进行监督,从而来促进医疗事业的进步发展。

四、结语

第5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ST东海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09-01

一、 财务问题分析

ST东海A近几年财务业绩不佳,分析其08/09两年年报并通过具体的财务比率分析其存在的财务问题。分析年报财务指标,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一)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ST东海年报,其盈利能力指标(括号内为整体行业相应指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销售收入= -14.78%

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权益平均值= -3.71% (5.20%)

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 -0.01(0.17)

ST东海的每股收益近一年来处于下滑态势,说明效益不好;毛利润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而净利润却为-14.7804%,远低于行业平均的6.78%,很不正常。ST东海毛利润率高而净利润率低说明公司期间费用所占比重过大或其他业务亏损或或有事项导致亏损过大。成长性指标数据有: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11.36%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205.53%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247.23%

从指标来看,ST东海呈现负增长态势,说明完全不具备成长性。这与整个旅游行业总体成长态势相背,可以说公司有着极其严重的内部问题,不能将其作为公司业绩不佳的托词。

(二)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0.4121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0.3972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4.9766

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如果过高,则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ST东海流动比率只有0.4142,与行业普遍的1左右相差较大,尤其是速动比率只有0.3972,故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差。

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对于ST东海来说,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30.0843% (46.16%)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32.2

从这个比率来看,ST东海的负债比率低于行业平均值16个百分点,且ST东海的财务费用在整个期间费用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公司的负债比率,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

(三)经营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ST东海相关指标为: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7.07%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6.33%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值=0.17%

从这些比率来看,ST东海的总资产周转率过低,并可以适当增加应收帐款周转率。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公司盈利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具体体现在毛利润率高而净利润率低,有三个方面:(1)期间费用过高;(2)其他业务经营亏损;(3)或有事项导致现金流出。

据08/09上半年财务报表,期间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92%,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销售和管理费用占期间费用90%以上,财务费用相对较小,这与资产负债率仅有30%有关,略低于同行业的42.69%,故是由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过高导致。

(二)公司偿债能力现状的原因分析

ST东海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致使长期偿债能力较强;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低于行业平均值,致使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负债比例较小导致了资产负债率低,虽然会使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强,但已超过行业平均标准太多,可适当增加负债。

(三)公司经营能力较差的原因分析

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存货和总资产周转率与行业平均值差距较大,这可能是与内部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够好,未与同行业的服务实现差异化提供的。另外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可能是客户信用较差造成的,应对不同客户实行信用记录评级,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三、 改进措施的思考

(一)盈利能力的改进措施

(1)优化公司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成本。

(2)专注于主营业务,避免资金精力分散。ST东海存在一些几乎不相干的产业,无法发挥协同效应,专注酒店住宿行业,可能会更好地扭亏为盈。

(二)偿债能力的改进措施

ST东海的总资产不到行业平均值的5%,说明公司的规模在旅游行业中仍较小,竞争力还很欠缺,适当增加公司资产总额,将资金用于盈利项目,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

(三)经营能力的改进措施

(1)针对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应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应收紧赊销账款尺度,减少坏账。

(2)针对固定资产周转率低,可适当放开酒店内部部分空间向外出租,将其原来本身融合的附带业务外包给优秀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加速固定资产周转率。

(3)针对存货周转率低的现状,可通过降价鼓励客户预定业务,实现订单式对存货进行管理,减少存货库存带来的压力,提高存货周转率。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纳税评估是指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财务资料和日常掌握的征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对纳税人一个纳税期限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错误和异常申报问题,从而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达到对纳税人整体性和实时性控管的目的。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43号)中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作为评估分析的方法之一,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在纳税评估中运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数据的重要性。

税务部门作为财务报表主要使用人之一,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纳税情况、遵守税收法规的情况。财务报表分析是认识过程,通过分析通常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只能作出评价而不能改善企业的状况,而纳税评估恰恰就是利用报表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运用约谈举证、实地核查等手段,以确定纳税人纳税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企业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各有关方面。阅读会计报表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只是简单地浏览表面数字,就难以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岐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做好财务报表分析,正确揭示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要报表着手,收集完整资料,对企业各期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对数据的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横向分析就是将企业连续两年或几年的会计数据进行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的分析,以揭示各会计项目在这段时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的其余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做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趋势百分率分析是将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基年的相应数据百分率比较,揭示企业在若干年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财务比率分析是指通过将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而得到各种财务比率来揭示同一张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的一种分析技巧。

三、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在纳税评估中的具体应用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不是孤立的,要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计算出的指标应有的作用。

结合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财务指标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盈利结构分析的具体应用

根据企业的年度损益表,首先分析利润构成情况,弄清企业当年利润总额的形成来源,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四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具体组成及增减变化、结构变化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人员应结合会计制度及税法有关规定及两者存在差异,重点审核税法和会计的差异之处,企业在申报纳税时是否按规定进行调整。

1、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销售毛利率变动率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

销售毛利率变动率=(本期销售毛利率-基期销售毛利率)÷基期销售毛利率

在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经营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这四个指标的变动趋势、幅度应趋于一致,一旦那个指标变动较其他指标变动出现异常,评估人员应结合企业报表其他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小于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幅(主营业务利润率及销售毛利率必定下降),评估人员一方面应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往来款项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如果“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情况,应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少计收入问题,通过分析存货中委托代销商品、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结合企业有关购销合同及应收账款变化情况,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帐务上少计收入问题,根据企业增值税及所得税申报情况,审核企业有无按会计制度不应确认收入而按税法应确认收入企业未作纳税调整的情形;另一方面评估人员应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项的具体构成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对成本中“料”的部分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多计发出成本,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对成本中“工”的部分重点查看应付工资科目年末结余情况、工资计算表、企业员工花名册、工时产量统计表等辅助资料,分析企业工资是否存在多提多列支问题,对“费”的部分应重点结合固定资产变动及累计折旧变动,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折旧计提方法,多计成本的问题。

2、分析三项期间费用增减变动率、三项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三项期间费用增减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之和-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之和〕÷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之和×100)×100%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营业(管理、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具体分析:三项期间费用增减变动率应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结合起来分析,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应与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占基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结合起来分析,前后两个指标变动情况应基本保持一致,如果变动太大,需结合企业“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预提费用”、“应付工资”等往来科目,看企业是否存在通过预提费用形式多列支费用,有没有将应列入长期待摊费用的项目一次性进入管理费用,有没有将应资本化的利息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对营业费用则应分析具体项目构成,如果其中运输费用变动较大,一方面应和企业当期销售的变动结合起来分析,看企业是否存在产品发出应确认销售而未确认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取得运输发票的审核协查,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使用虚假运输发票抵扣增值税、列支费用的情形;此外还应结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看企业超过税法允许列支部分的费用有没有作纳税调整,如工资及计提的“三费”、交际应酬费、开办费、广告费的扣除、业务宣传费的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递延资产的摊销等。

3、营业外收支增减变动分析

营业外支出变动率=(本期营业外支出数-基期营业外支出数)÷基期营业外支出数×100%

营业外收入变动率=(本期营业外收入数-基期营业外收入数)÷基期营业外收入数×100%

分析: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及支出,一般情况下,发生数额不会太大,如变化较大或本期发生额较大,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企业是否将收取的价外费用、包装物押金等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是否按规定纳税。

(2)、企业处置的固定资产是否应当缴纳增值税。

(3)、结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相关资料,判断企业处置资产的损失是否报税务机关审核批准或备案,企业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4)、企业与生产经营无关的罚没支出、捐赠支出等是否按规定进行了纳税调整。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具体应用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数=(年初数+年末数)÷2

分析:这几个指标应和基期数结合起来考虑,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加快,表明企业存货占用水平较低,流动性较强,销售能力增强,存货转变为现金、应收账款速度加快,而如果企业应纳税额减少,应考虑企业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此时应重点审核存货收、发、存记录的真实性及存货计价方法前后的一致性,核实企业是否存在人为调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从而虚增发出存货的成本减少库存存货成本。

(三)、税负指标与财务报表相关指标的综合分析

1、增值税税收负担率

增值税税收负担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收入×100%

将此指标与行业指标对比,如果与行业指标偏离较大,应结合财务报表具体项目和其他指标开展分析。

如果销售收入增幅较大,而税负指标下降,首先根据财务报表查看企业存货与期初比是增加还是减少,结合存货收发记录,查看有无隐瞒销售行为,有无发生视同销售行为不按规定计提销项税的行为;其次,分析存货的主要构成,将存货的销售价格、购进价格与上期相比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进项税金构成情况,查证有无扩大抵扣范围,对四小票抵扣比例较高的应重点开展核查;此外还需查看销售收入的主要构成,查证有无价外费用、混合销售行为等不提销项税金或错用税率问题。

2、所得税税收负担率

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第7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现行利润表的局限性分析

    2007年以来实施的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润表(本文称为“现行利润表”)较之传统利润表具有一些重大突破,主要体现为对会计收益的确定,既通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项目体现了传统的收入费用观,又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项目引入了资产负债观,明确将未实现资产持有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利润表;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利润表的基础计量属性,而按照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1-2]。另外,现行利润表不仅在构成层次上,而且在构成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指标变化更为明显[3-8]。这些变化在近几年的企业会计实践中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积极意义,但现行利润表仍存在着不足。

    (一)利润表要素不完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项目的存在缺乏合理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一章基本准则第五节财务报告明确阐明利润表的定义及编制目的为:“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据此可以看出利润表要素应该包括“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五个方面,而现行利润表中只有反映“收入”、“费用”、“利润”的要素,却没有反映“利得”和“损失”的要素。但现行利润表中却多出了超过基本准则规范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存在缺乏合理性。

    1.“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基本准则既然已明确定义了“利得”、“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要素概念,在利润表中就不应该再出现“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这些模棱两可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否则会让国外同行百思不得其解。在利润表中,仍沿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两个传统项目,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悖。

    2.“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的提法本身欠妥当。“营业外收入”如果是收入,那么“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不也是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不相关的收入即“营业外收入”吗?那利润表中就不应该单独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而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并入“营业外收入”项目中,怎么现行利润表却又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单独列示作为营业利润指标的增项处理?“营业外支出”如果是支出,那么“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等直接计入损益的损失不同样是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不相关的支出即“营业外支出”吗?那利润表中就不应该单独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项目,而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并入“营业外支出”项目中,怎么现行利润表却又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单独列示作为营业利润指标的减项处理?

    (二)利润表结构层次及内容安排不合理

    1.“营业利润”指标构成内容不合理。在利润表中,“营业利润”指标是最重要的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能力的盈利指标,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等非经营活动损益直接计入到体现经营活动损益的“营业利润”指标中,会极大地降低“营业利润”指标的质量。首先,这不符合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降低了“营业利润”指标的可靠性,容易导致营业利润虚增。其次,会怂恿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平滑经营业绩,操纵利润。第三,以含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项目的“营业利润”指标来进行财务分析,极容易使企业各年间的“营业利润”指标数额产生波动,而这种波动显然是企业左右不了的(如由于整体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导致的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这样不便于进行年度间的对比分析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使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也就变得欠科学,缺乏说服力。

    2.“营业收入”项目笼统,容易导致营业收入虚高。利润表中只笼统按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营业收入”项目,不同性质的营业收入不加区分,收现的营业收入与赊销的营业收入均反映在“营业收入”项目中,没有考虑赊销收入的风险,这样很可能导致企业在报告期结束前为虚增报告期利润而盲目赊销,从而使利润表中的&ldquo ;营业收入”数额虚高,违背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同时在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时,在利润表中无法获得单独的赊销营业收入导致根据含有现款收入的“营业收入”计算出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标存在误差,不利于评价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3.“营业成本”项目笼统,难以评价存货的流动性。利润表中只笼统列示“营业成本”项目,营业成本中不仅包括存货销售成本,还包含诸如设备出租、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业务的成本,在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时,在利润表中无法获得单独的存货销售成本导致根据含有非存货销售成本的“营业成本”项目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指标存在误差,不利于评价企业存货的流动性。

    4.“财务费用”项目内容不合理,导致EVA、MVA、FCF等指标的计算缺乏可靠依据。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项目主要包括费用化的利息支出、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等理财费用、存款利息收入三大项,表中未单独列示通常占“财务费用”金额比重较大的“利息支出”,这种做法非常不妥。“财务费用”项目如果不单独列示“利息支出”,会给财务分析评价带来很大不方便,如“经济附加值”(EVA)、“市场附加值”(MVA)、“自由现金流量”(FCF)等指标的计算就需要使用企业的资金成本,而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是费用化的利息支出、理财费用扣除存款利息收入后的数额,缺乏单独的“利息支出”信息,使得资金成本的确定很不准确,从而导致EVA、MVA、FCF等指标的计算缺乏可靠依据。企业将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计入“财务费用”项目之所以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当企业报告期的存款利息收入大于费用化的利息支出与理财费用之和时,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项目变为负数,如上市公司五粮液在2010年年报中显示“财务费用”为-1.924 708 463 7亿元、贵州茅台在2010年年报中显示“财务费用”为-1.765 770 25亿元,这会令很多信息使用者难以理解。

    二、对利润表的改进建议

    2009年9月10日财政部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完成时间确定为2011年。财政部计划2010年启动准则体系的修订工作,力争2011年完成,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修订后的准则体系。根据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工作的进程要求和上述对现行利润表的局限性分析,提出改进现行利润表的建议。

    (一)完善利润表要素,取消“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增加“利得”和“损失”要素

    一直以来我国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利得”和“损失”并没有作为单独的利润表要素。建议对我国利润表要素进行改进,将“利得”和“损失”要素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利润表要素;取消“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将其分别纳入“利得”和“损失”要素中;将基本准则中的“收入”、“费用”要素更名为“营业收入”、“营业费用”要素,以免与广义收入(营业收入和利得之和)、广义费用(营业费用和损失之和)概念混淆。这样“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利得”、“损失”、“利润”五要素共同构成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利润表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利润=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利得-损失,这样就可以使利润表要素更加完善。

    (二)改变利润表结构层次及内容,使其提供的财务业绩信息更加合理

    将利润表层次由现行的四层次变为五层次,各层次的内容及关系如下:

    第一层为计算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第二层为计算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含利息收入)+利得-财务费用-损失

    第三层为计算全面利润:

    全面利润=利润总额+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第四层为计算净利润:

    净利润=全面利润-所得税费用

    第五层为计算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

    三、利润表结构模式新设想及注释

    (一)利润表结构模式新设想

    利润表结构模式新设想的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A企业 20××年度 单位:元

    

    (二)对利润表结构模式新设想的注释

    1)在计算“营业利润”指标时剔除“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更符合可比性、可靠性信息质量要求。无论企业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生产经营,还是利用借入资金进行生产经营,计算“营业利润”指标时都不考虑“利息支出”,这样既便于不同企业间“营业利润”指标的横向比较,也便于同一企业前后各期“营业利润”指标的纵向比较。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等项目本来就与企业的日常活动联系不密切,属于非经营损益,从“营业利润”指标中将这些非经营损益剔除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收入”(即营业收入)、“费用”(即营业费用)要素的定义要求。这样计算出的“营业利润”指标就是“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差,代表经营活动给企业带来的损益,从而使“营业利润”指标更为可靠、便于理解。这种改进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符合现行现金流量表对业务活动的分类。现行现金流量表是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分别披露的,将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指标进行比较,可以考核“营业利润”指 标的质量,若利润表中“营业利润”指标数额大,而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指标数额小,则说明“营业利润”指标的质量不高。二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动向的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增强报表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启动了财务报表列报综合改进项目,计划对财务报表列报格式进行大幅变动,要求财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综合收益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都按业务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列报,同时业务活动再细分为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

    2)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项目下分别单独列示“赊销营业收入”、“存货销售成本”项目可以方便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等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与评价,从利润表上就可以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及其存货的流动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营业收入”下单独列示的“赊销营业收入”了解“营业收入”的质量和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3)对“投资收益”和“财务费用”项目内容进行调整。将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纳入“投资收益”项目中披露,同时将“投资收益”项目中的“存款利息收入”单独列示,以便信息使用者了解真正的投资效果。“财务费用”项目只包括费用化的借款利息支出和理财费用,这样就完全能够避免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出现负数的情况,从而增强“财务费用”的可理解性;同时在利润表中“财务费用”下单独列示“利息支出”,以有利于资金成本的估算及其他财务指标如“经济附加值”(EVA)、“市场附加值”(MVA)、“自由现金流量”(FCF)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第8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航空公司 成本费用核算

中图分类号:F56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174-02

中国民航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航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然而,受制于航空业本身周期性特点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航空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2008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亏损达到139亿,资不抵债,在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先后助资70亿和20亿之后,通过内部结构重组优化才得以渡过难关。

显然,除外部因素外,东航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是问题的主要原因,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便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这就有助于企业据此进行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工作。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而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实现动态持续改进。

1 航空公司成本核算方法现状分析

1.1 当前航空公司成本核算现状

航空公司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在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在实现利润目标上,航空公司通常有三种办法;一是提高票价或运费,二是增加运输量,三是降低成本。然而,不管进行哪种决策都要以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为基础。

我国航空公司的成本核算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编制航线经营成果表时,基本上是按照统计的航线收入,按标准计算民航基金和税费,再按飞行小时分摊成本费用,相减得出航线利润,这种核算方法的优点是核算程序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可较客观反映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是,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也不准确。由于航空公司提品的特殊性,需要分摊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很大比例,按照飞行小时分摊成本费用不仅分摊因素单一,对成本进行控制时,无法找到资源耗费与其内在影响因素的数量关系;因此核算的结果难以给公司高层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使其用于制定有效的生产决策。下面举一些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1.2 当前航空公司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航空油料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航空运输行业是耗能大户之一,航油消耗是航空运输企业主要的成本构成要素。由于国内各航空公司的航油必须统一向中航油购买,所以当前中国航空用油仍然实行以中航油垄断经营为主的航油供给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公司在航空油料成本核算和管理中存在许多误解和盲区,诸如;对成本影响因素认识单一,核算只反映机型;所有的航空油料消耗都笼统地归结为生产飞行消耗;客机运输只核算旅客运输油料消耗,随机的货运和邮运忽略不记;节油项目工作普遍缺乏理论、技术支持,没有制定统一技术与操作规范;套期保值业务操作不当等等,但由于航油成本支出在航空运输成本中,不仅比重大,而且绝对数额大,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航空油料成本核算方法模型,从机型、型号、航线、航段的深度来研究航空油料的消耗,挖掘降低航油成本的潜力。

(2)维修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般的维修成本在整个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中占12%~15%,有时甚至高达总运营成本的17%以上。一般的维修成本包括直接维修成本和间接维修成本,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定检维修成本、航线维修成本、部件成本、动力装置维修成本、其他维修费用等。一个全面科学维修成本分析模型应该能分析机队级、飞机级、系统级和部件级的维修成本,建立各个层次上的权衡标准,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从而可分析控制各个层次维修成本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但是我国的航空公司目前维修成本无法分解到具体任务,也无法检索到某个具体附件相关的维护成本;附件送修的成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因此,这种汇总的维修成本信息主要只能用于航线经营成果的核算,对维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不了依据。

(3)航线经营成果核算存在的问题。

航线经营成果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用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信息核算航线运输成本的方式,职能费用只能采用按产量进行分摊的方式,比如;按周转量(重量×距离)分摊职能费用。但是,很多具体的业务实际上与飞行距离根本没有关系。比如;旅客过港服务成本就和航程无关,需要按这项业务的成本驱动因素—— 航班过港人数分摊成本。简单地按产量分摊成本的作法,必将影响航线经营成果的真实评价。

综上,现行航空公司成本核算由于没有建立资源的耗费与其内在动因的联系,一方面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只采用单一因素分摊间接费用,扭曲了成本信息,难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正被逐步推广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核算中的问题。

2 航空公司成本构成特点

2.1 航空公司成本结构特点

(1)航空公司成本构成中存货成本可忽略不计。与制造企业不同,航空公司提供的产品是位移,其生产和销售是同一过程的,具有无形性、瞬时性、多样性等特点。

(2)航空公司间接费用、跨期费用比重大。除了直接运营费以外,其他成本费用项目均为间接费用,这些费用涉及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且投入往往与其收益期并不匹配,如飞机的定期维护费用、修理费用等,这些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

(3)固定成本比重大。民航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的产业,航空公司的前期投入成本,如飞机、航材等固定资产的投入,筹措资金的费用,对飞机定期维护保养等都数额巨大,分摊期长。

2.2 航空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航空公司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够合理。

航空公司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基本上是按飞行小时分摊间接费用的。这种方法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无法找到资源耗费与其内在影响因素的数量关系,难以给公司高层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使其用于制定有效的生产决策。而作业成本法能够较合理的分配间接费用,在产品与其所耗资源之间建立较准确的对应关系,为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会计信息。

(2)作业成本能有效解决航空公司定价难的问题。

航空公司的产品是无形且多样的,定价比较困难。作业成本法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将作业分析的观点应用于服务产品的定价决策。它能准确地计算出每一客户的服务成本及客户间的成本差异。

(3)较好地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

目前航空公司大都较好地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这种管理手段将管理深入到作业层面,因此也为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基础。

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空公司成本核算

3.1 旅客作业成本核算

航空公司旅客作业成本包括餐食供应费、旅旅客服务费、旅客安检费以及营业费用中的电脑订座费和BSP手续费等。

旅客作业总成本=Σ餐食供应成本+Σ旅客服务成本+Σ旅客安检成本+Σ电脑订座费+ΣBSP手续费=旅客作业库。

单位旅客作业成本=旅客作业库/Σ航空公司实际载客人数。

则某机型旅客作业成本=单位旅客作业成本×该机型旅客载运人数。

3.2 航班作业成本核算

基于作业成本原理,航空公司航班作业成本包括空勤人员的津贴、航空油料消耗、机场起降和停场服务费用、航路使用费和航材消耗件费用。结合成本动因分析,可得以下结果。

航班作业总成本=Σ航空公司空勤人员的津贴+Σ航空油料消耗+Σ机场起降和停场服务费用+Σ航路使用费+Σ航材消耗件费用=飞行作业库+起降作业库。

单位航班作业成本=飞行作业库/Σ飞行小时+起降作业库/Σ飞行起降架次。

某机型的航班作业成本=飞行作业库/Σ飞行小时×Σ改机型的飞行小时+起降作业库/Σ飞机起降架次×Σ该飞机的起降架次。

3.3 航线作业成本核算

根据航空公司作业成本分析,航空公司航线作业成本包括客舱服务费、经营性租赁租金、飞机及发动机折旧、飞机及发动机修理费、空空勤人员工资、高价周转件摊销费、机务人员费用、其他直接营运费用和间接运营费。结合成本动因分析,可得以下结果。

航线作业总成本=发送作业库+支援作业库。

单位航线作业成本=发送作业库/Σ飞行小时+支援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

某机型的航线作业成本=发送作业库/Σ飞行小时×Σ该机型飞行小时+支援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Σ该机型可提供吨公里。

3.4 网络作业成本核算

航空公司网络作业成本包括飞行训练费、飞机及发动机保险费、地面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航空公司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营业费用。

网络作业总成本=Σ飞行训练费+Σ飞机及发动机保险费+Σ地面固定资产折旧+Σ管理费用+Σ财务费用+Σ营业费用=保障作业库+预防作业库。

单位网络作业成本=Σ飞行训练费/Σ飞行训练作业动因量+Σ飞机及发动机保险费/Σ飞机及发动机保险作业动因量+Σ地面固定资产折旧/Σ地面固定资产折旧动因量+Σ管理费用/Σ管理费用动因量+Σ财务费用/Σ财务费用动因量+Σ营业费用/Σ营业费用动因量。

或:单位网络作业成本=保障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预防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

某机型网络作业成本=航空公司各单位网络作业成本×Σ各网络作业动因量。

3.5 机型总成本核算

某机型总成本核算=该机型旅客作业成本+该机型航班作业成本+该机型航线作业成本+该机型网络作业成本。

4 作业成本法在航空公司管理中的应用

航空公司成本库的作业动因是各种运营成本分机型归集各类作业量,将其去除该机型的各类成本总额得出单位作业成本。

计算出某一航班的成本。以各成本动因所对应的单位成本作为分配标准,将各成本库中归集的费用按各航班的作业量进行分配,得出该航班每一作业所耗用的成本,加总后则是该次航班的总成本。

5 结论

本文比较分析了当前航空公司的成本核算现状和核算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航空公司成本构成的特点,提出作业成本法分析思路,从旅客、航班、航线、网络、机型等五方面建立模型,进而围绕作业动因和成本动因建立航班总成本模型,为航空公司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节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周频.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6.

[2] 刘战伟.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空公司产品决策研究[D].中国名航大学,2007.

[3] 刘玉凤,李晓峰.成本核算原则与方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4):24.

[4] 张英婷.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研究[J].物流科技,2010(8):61-63.

第9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 生产成本 人工成本 期间费用

2015年国内钢铁消费量遭遇30年来连续2年衰退;中国粗钢产量首次出现下降,钢铁全行业出现最大亏损。中国钢铁工业步入了“高产量、低价格、高成本、低效益”的市场“寒冬”。一批大中型钢铁企业,包括昔日的明星企业在竞争中关停或倒闭。河南济源钢铁(集团)2015年亏损9000万元。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河南济源钢铁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制定新的措施,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使企业转型升级。经受了钢铁“寒冬”的考验,保持了生产经营的相对稳定。

一、转型升级,降低生产成本

切实降低钢铁企业的成本,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降低吨钢生产成本和吨钢投资费用。济源钢铁通过打造产品优势实现产品品种的战略转移,由普钢市场转移到优钢市场,由中低端优特钢市场转移到中高端市场。

打造产品优势,一加大以现有装备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力度。二建立产品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工艺,如精整等;制定开发目标,用激励政策,调动积极因素,建立销售主管、科技质量主管、生产主管协同合作机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尤其是轴承钢、弹簧钢、齿轮钢、帘线线、易切削钢等中高端产品比例进一步扩大。济源钢铁转型升级成功,特钢市场地位已经被装备制造业普遍认可。

二、 降低采购成本

济源钢铁公司在采购过程中,货比三家,比价采购,择优择廉,择近舍远。紧紧抓住市场,既要招标竞争采购又要对市场反应敏捷,抓住机遇,灵活采购。在采购的内部管理上,潜力挖掘,如改变大库进、小库分的翻倒习惯,最大限度地缩短物流流程,减少运输费用,向外采直供或“零库存”方式转变,从而使主要原材料炉料、原燃料采购成本整体下降。主要原燃料采购价格(不含税)。

(一)喷吹煤

2015年1-12月份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539.89元/吨,同比下降145.02元/吨,降幅为21.17%。比行业平均水平603.78元/吨低63.89元/吨。

(二)冶金焦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717.58元/吨,同比下降244.57元/吨,降幅为25.42%。比行业平均水平855.71元/吨低138.13元/吨。

(三)国产球团矿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713.23元/吨,同比下降255.21元/吨,降幅为23.99%。比行业折算62品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628.54元/吨高84.69元/吨。

(四)国产铁精矿(干基)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581.94元/吨,同比下降287.9元/吨,降幅为33.1%。比行业折算62品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69.81元/吨高112.13元/吨。

(五)进口块矿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559.96元/吨,同比下降288.31元/吨,降幅为33.98%。比行业折算62品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517.12元/吨高42.84元/吨。

(六)进口粉矿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490.27元/吨,同比下降315.46元/吨,降幅为39.2%。比行业折算62品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56.4元/吨高33.87元/吨。

(七)进口铁精矿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494.51元/吨。同比下降318.16元/吨,降幅为39.15%。比行业折算65品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508.77元/吨低14.26元/吨。

(八)进口球团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597.2元/吨,比行业折算62品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599.08元/吨低1.88元/吨。

(九)进口铁矿(所有进口含铁物料)

2015年1-12月累计平均采购价格为504.55元/吨,同比下降279.21元/吨,降幅为35.62%。比行业折算62品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70.38元/吨高44.17元/吨。

2015年济源钢铁公司降低价格增效约15亿元,有力地消化了产品降价损失。

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期间费用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财务管理考核制度,公平、公正、真实地体现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潜在风险。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济源钢铁对管理部门及采购部门进行定额管理,各部门在定额内支付各项费用,控制管理费用。

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集团及子分公司闲置资金,提高资金效益和使用效率,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实现单位内部的资金调剂融通,减少融资成本,降低财务费用。按“预算控制、集中管理、有偿使用、统一调度”的原则,使集团成为投资、决策中心,子分公司成为生产、成本和利润中心。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货币资金支付实行授权审批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控制现金开支,超过开支范围的必须能过银行办理转帐结算,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搞好票据运作,降低财务费用。应收票据占据了公司存量资金的50%以上,日常资金收支也大量使用票据结算,是资金管理的重头戏。问题银行承兑汇票的积压,影响资金的流动性,济源钢铁公司财务处全员处理问题票据,“以少得多”,仅以12924元的电话费差旅费,就使6000多万元的承兑汇票正常流通,减少筹资费用,降低财务费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