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

第1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能够结合新生入学时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校规校纪教育、荣校爱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这些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生认识了大学生活。但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

在教育理念上,高校统一规划,从宏观上介绍大学生活的特点,空泛而且不具体;在教育内容上,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侧重于向新生宣传学校、学院的优势,而对于新生将要面临的大学学习、人际沟通、生活技巧、就业形势等实际问题涉及较少,教育内容与新生思想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未能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解决新生面临的问题。

·教育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在教育方法上,一般采取灌输式教育,简单地告诉新生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不能做什么;在形式上主要以会议、讲座、报告或集体参观等形式进行,较为深入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学生没有完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调动和发挥,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教育师资单薄,缺乏系统性

入学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工作,在教育师资上,应该由学工部、团委、学院等多部门协调统一进行。但现实中入学教育常常被看作单纯的学生工作,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辅导员,很多学校的领导、专业教师和其他部门的管理者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只是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就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造成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全员性,与新生需要适应的形势极不相称,导致入学教育的效果差。

·教育时间短暂,缺乏连续性

在教育时间上,许多学校将入学教育安排在入学后较为集中的一段时间,或者穿插到军训过程中,军训结束后学校进入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入学教育也就走向尾声,没有后续衔接教育。这样的时间安排不符合“90后”大学新生实际需求的多样性与新颖性及基本素质培养过程的渐进性特征,这样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创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途径

针对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新入学教育模式,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转变入学教育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入学教育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要从新生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入学教育工作。包括:

(1)拓展入学教育的内涵。面对“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教育内容。要将一些传统教育没有涉及但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比如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恋爱观教育等。

(2)个别指导,因材施教。改变传统入学教育偏重统一规划的旧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对于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解决,而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贴心的疏导和沟通,解决学生内心的压力或困惑,从每一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对症下药。

(3)切实为新生提供事务服务。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而经常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对90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特点,为新生提供事务服务就是把学生和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和帮助服务,为大学新生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宏观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学生微观个体的心理层次。

·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实行“交互式”入学教育模式

入学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交互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在实施入学教育活动中,采取教育者和学生双向互动,充分发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使入学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包括:

(1)以新生为教育主体,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采用活动、游戏及情境创设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转变以教育者为主的单一灌输教育模式,注重受教育者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与新生平等地互动交流。

(2)以校园文化为抓手,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在新生入校之初,积极开展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集体、锻炼自我,学会独立判断、主动思考,自觉调整和实践自己的行为,才能符合“90后”大学新生的观念接受方式的自主性的特征。

(3)以网络教育为辅翼,加强新生的互动交流。“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使网络教育成为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要充分利用网上交流平台,如博客、QQ、飞信、BBS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相互沟通交流互动中成长进步;同时建设优秀的网络教育阵地,用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模式

第2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生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95后大学新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都给新生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学生管理制度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情感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目的是帮助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教育内容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于每一个刚步入象牙塔的学子都是不可或缺的。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学生管理制度教育

大学是快乐和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和快乐是有限度的,大学更意味着努力和奋斗!在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概况、校情校史、发展状况等基础上,详细讲解《学生手册》相关规定,重点针对学籍管理规定、纪律处分规定、课堂纪律规定、宿舍管理规定、奖助学金评比制度和请假制度做讲解,使新生明晰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树立对校纪校规的敬畏心。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在新生报到时,积极建立家长联系表,方便与家长沟通。实践表明,发挥家庭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对新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利用中秋节的时机,引导新生参加“写一封家书”、“与父母分享新收获”等活动,让家长分享新生的成长。也建议家长经常主动与孩子联系,表达关心和鼓励,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积极构建家校互动的教育模式。

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应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安全观念。通过主题班会、团支部活动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组织新生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身财产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网络诈骗安全等安全事项,帮助新生增强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其次,邀请保卫部门来学院对新生进行安全防范方面的技能培训。选取高校中的典型案例,讲解常见的安全隐患特点、危害及对策,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帮助新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技巧。最后,建立健全班级安全“自防与群防”机制。建立从辅导员——生活委员——寝室长的三级联防机制,健全班级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方面,生活委员通过日常巡查寝室,及时掌握各寝室安全动态。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辅导员。另一方面,各班级设立安全信息员制度,在辅导员、班委会的共同指导下,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日常巡查、遇情上报、通报评比等工作,并将此作为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学生骨干的培养,注重发挥他们在寝室中的表率作用,充分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全面开展心理健康课,分专题设置课程。应强化心理辅导教育,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课程。例如: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包容力差、沉迷网络游戏等,都是导致学生在步入新环境、新阶段时心理发生消极变化的因素。其中,大学生中因网络成瘾导致学业荒废、心理迷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设置“网络心理”教育专题,引导新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调节和掌控网络学习,预防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其次,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完善辅导员谈心制度。现在高校在新生入学时都会开展心理普查,辅导员应及早进行摸底调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将普查结果结合新生的家庭情况,做到对所有新生进行初步访谈,并分类关注。在此基础上,遵循“全面了解、重点关注”的思路,加强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关心与疏导,主要包括: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测查出的高困扰学生等,辅导员要积极与其家长和任课老师沟通,并安排心理委员及寝室长特别关注。其中,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例如:要顺应90后网络一代的时代特点,开拓网络教育平台,加强网络教育、监控和引导,利用QQ、微博、微信等各种大学生常用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增进了解,随时掌握这些学生的心理动态,关心鼓励他们,必要时寻求心理健康中心的帮助。再次,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形成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的三级联防机制。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应加强心理委员的培训,让心理委员把握工作重点及技巧,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心理困惑问题,积极向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专业解答。另一方面,心理委员应定期召集寝室长了解寝室同学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向辅导员汇报情况,做好统计工作。

四专业情感教育

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许多新生既兴奋又茫然。因此,及早帮助新生培养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显得十分重要。实践表明,良好的学风要从低年级抓起。首先,学院可组织多种活动介绍各专业特点,让新生对所选专业有个初步了解,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通过师生见面会、专业座谈、学术讲座等教育活动,由专业带头人或者优秀教师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等,帮助新生摆脱“专业迷茫”,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可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一个导师负责指导几名学生,定期为学生进行答疑,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其次,安排本专业在校优秀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课余时间安排、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经验。最后,引导新生初步确立职业生涯规划,让新生思考两个问题,即“毕业后想做什么、在校期间应做哪些准备”。鼓励新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校内外活动和竞赛,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班级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提倡“学以致用”的理念,鼓励新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学习风气。

五人际关系教育

新生入学后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中,室友关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需抓好寝室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首先,辅导员应加强日常教育引导,帮助新生树立与人和谐共处、尊重他人的态度,通过主题班会和团支部活动,告诉学生要摒弃“以自我为中心”意识,懂得“宽容”才是寝室和谐的法宝。其次,订立寝室文明公约,完善矛盾处理机制。实践证明,寝室矛盾主要集中在:作息规律、生活习惯、性格差异等方面。建议寝室同学共同制定公约,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如果与室友发生意见冲突,一定要及时交流,让心结释放出来,但要注意沟通方式,有些矛盾就是交流方式不当而引发的。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如果矛盾解决不了,寝室长应立即报告辅导员进行处理。最后,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各类活动,不仅丰富了新生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助于提升集体向心力和荣誉感。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寝室内务整理比赛、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趣味体育竞赛等具体活动,营造“寝室是我家”的良好氛围。同时,提升班级凝聚力,消除新生的孤独感也非常重要。例如:班级开展趣味体育活动,培养新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迅速建立“班级是我家”的归属感。总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新时期大学新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新生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学生的需求,总结新的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第3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入学教育 必要性 主要内容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新形势下,我国价值趋于多元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次大学新生均是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一起,由于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个人性格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而产生不适应。再次新时期下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超过了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个性张扬、缺少团队合作。近年来,大学新生出现不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环境问题频频出现。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有的学生存在着心理调适不当、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甚至个别新生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根据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最新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满意度不高自动退学率近3%。不少学生因为不适应高校生活而终结自己的大学梦。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切实做好新时期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对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下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使新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适应大学阶段的要求,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趋势,认识自我,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西安翻译学院的工作实践及新时期大学生的主要特点,我认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校史教育

校史是一所学校历史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新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办学经验、教训、智慧等方面的长期积淀。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以及学院的发展史、发展前景、校园环境、功能布局、条件状况、特色和培养目标等内容。发挥学院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等,激发新生对学院的热爱,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去安心学习,思想有提高、学习有动力、生活有规律、前途有希望。

2. 专业教育

新生入校后,由于新生在高考期间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所以对专业大多比较陌生,对专业发展的前景不清楚等,专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分专业介绍专业设置和专业优势,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的发展前景、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要求掌握的专业技能、考证情况安排、社会需求情况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思想,初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专业学习信心。

3.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自营自救,锻炼自护自救能力,能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我保护,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危险。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可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学校所在环境想更多的了解,周末或节假日离开校园,容易发生迷路、不熟悉当地交通路线等发生的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简要介绍高校财产安全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的防范意识,加强对自身财物的保管,避免财产损失。再次是消防安全及安全实用常识,介绍常用消防常识,学习相关消防法知识,常见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及一些简单的安全自救能力等等。

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及目标,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做到有的放矢,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及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各项技能,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全面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

综上所述,认真做好大学新生的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帮助大学新生很好地完成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顺利地完成一个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强文化,树立整洁文明、亲密互助的宿舍风气,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风,促进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新生入学熟悉环境后,辅导员应通过座谈会或报告会等形式向新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入校伊始就确立新的目标,成为均衡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淑华.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2006(3).

第4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

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必要阶段。

大学,对于多数大学新生而言,是陌生而又新鲜的。大学的教学模式、生活环境更加贴近社会,与中学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他们而言,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生活方式等。面对这些从未体验过的新环境,大学新生会萌发出强烈的好奇感,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新生很容易产生心理疾患,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通过系统地,有针对性的引导,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后,一般都比较兴奋,有着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对社会现状、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生前景充满了期待。管理者应该充分抓住新生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开展相关人学教育,激励他们学习的斗志,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和成才,勉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新生跨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大学四年毕业后,大家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这种差距往往在入学之初就表现出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大学新生人学教育在学生成长和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3.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是贯穿在大学四年的每个时段的,其中尤其以入学阶段最为重要。在入学教育中对新生的思想信念、校史校风、行为规范、专业思想、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可为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初探

1.渗透性入学教育模式

渗透性教育模式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受教育者自觉接收并内化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

第一,向专业课教学环节渗透。一般而言,专业课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部分,占学校直接面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全部时间的70%左右。学校的教学活动都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便捷、最基本的途径,都会对学生行为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个人品质、行为规范的形成,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目标的实现。

第二,向校园文化进行渗透。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社团、学生自组织的载体,新生能够很快地融入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去。因此,在新生入校之初,就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影响他们,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2. 高校"交互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交互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在实施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采取学校教育者和学生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形成合力,使入学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第一,前瞻性。在教育的视野上,能帮助高校新生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前沿动态以及这种发展动态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帮助大学生及早了解就业面临的机遇和形势,预测今后社会人才需要的变化;帮助大学生及早设立和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确立自身的成才目标,激发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引导性。在教育的形式上,引导新生了解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新生熟悉并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节奏和规律;引导新生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启发他们的职业发展意识;引导新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三,启迪性。在教育的内容上,能满足学生在人生的新起点、新转折点上所需要的新知识。只有那些启迪人生的新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第四,展示性。在教育活动的安排上,能反映学校的历史风貌、人才培养特色、学科建设成就、杰出校友表现等情况,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校,使学生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领略创业的艰辛,从前人的奋斗历程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和成材的动力,树立起"校盛我兴、校兴我荣"的意识。

第五,交互性。在教育的角色上,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校教育者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求、所惑,在互动中,改进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多地给新生予关爱,更好地体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

3. "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

"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是针对高职高专新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而提出来的,意在构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格发展与生涯成长有着特别引导作用的模式体系。

第一,"多维导向式"意在克服一般大学入学教育中的简单化、形式化的不足,从时间、方式、资源上加强入学教育的力度、深度、强度,提高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质性效果,尤其突出对高职高专新生的引导性作用。从某种角度说,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比起本科生显得更为重要,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更为频繁,他们对前景的憧憬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与迷茫感。如引导不当,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

第二,"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中的"多维"是一个多义的概念。可以说,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教育组织的方式、时间的安排等都是"多维"的应有之义,从院级、系部到辅导员(或班主任)所施行的分层的教育也属于"多维"的基本内涵,从学校、家庭到社会的不同的教育影响也是"多维"的意义所在。本文把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的"多维"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构建入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层次上,把"认知"这个维度又分为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三个方面,并进而从男生与女生、独生与非独生、城镇与农村等向度提出有区别的教育设想与实施策略。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发展

(一)入学教育过程的课程化

入学教育课程化将使新生更加习惯于课程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更有益于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加强学习的目标性、考核严肃性和学习主动性的管理力度;对教师而言,将入学教育课程化会使他们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加强教学的目标性、考核的规范性和带教的责任性。

(二)入学教育内容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入学教育的内容要结合新生实际,特别是要关注新生心理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只有有体系,系统化的入学教育课程,专业化的入学教育指导老师才能更好地实施入学教育。使入学教育内容成为真正反映学生发展规律内容的系统组合,具有一门思想教育课程的专业体系和构架。

(三)入学教育时间的"长期化"

第5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90后”;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67-01

“90后”新生给大学校园带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考验。如何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关系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90后”大学新生思想特点以及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1、“90后”大学新生对生活环境不适应,产生焦虑

大学新生都是带着憧憬、期待进入大学校园的,但不同的校园环境条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冲击截然不同。有的校园环境优雅,有的却令新生大跌眼镜。同时,许多新生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连最简单的家务劳动都不让他们做,而离家在外的住校生活又要求他们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从来没有和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活在一起,同学之间存在的地域、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差异,让有些新生手足无措。因此,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使之适应新环境,迅速过度到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消除新生的焦虑情绪和担忧是非常必要的。

2、“90后”大学新生对学习不适应,产生恐惧

学习方法的转变是高中走向大学的重要飞跃。大学的课程设置与学习方法和高中大相径庭,很多新生仍沉浸在高考后的轻松和喜悦状态中,对大学陡变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在短期内无法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一堂课下来,可能不知所云,于是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变主动学习为被动学习,效率比起高中大打折扣,结果往往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也未能取得理想成绩。再加上大学本来就是人才汇聚的地方,导致其心理压力更大,信心丧失,乃至思想颓废,于是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吧和游戏中,甚至沉溺其中,荒废学业。因此,新生入学教育起到中学到大学的衔接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作好“角色转换”,以免出现“卡壳”现象。

3、“90后”大学新生缺乏人生目标,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

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考上自己希望的大学是非常明确的目标也是奋斗的最大动力。而考上大学以后,最容易出现目标迷失,面对着大学期间出国、考研、找对象、找工作等多个目标如何定位,是很大困扰。因此,帮助和引导新生为自己寻找一个与新环境相符合的人生目标,是新生入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同时,大学新生对录取的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大部分新生是按所报专业录取的,但也有一部分新生是通过调剂录取的,因而对所学专业存在疑虑。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让新生熟悉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消除思想上的各种疑虑、增加学习动力、激发其学习热情、是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4、“90后”大学新生情绪情感脆弱不稳定、缺乏独立性、受挫能力差

“90后”大学生在情感上更显早熟和直率,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友谊和爱情,但在友谊和爱情、爱情和学业等纠葛和矛盾面前显得迷茫和脆弱。同时,“90后”对生活的要求更高,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需要其抗挫能力、自制力等也相应提高。在一项对大学生“遇到挫折心态”的问卷调查中,有72.3%的新生表示遭遇挫折后,自己心里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新生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这体现了大多数新生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新生入学教育要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做好角色的转变,正确面对挫折,处理好情感问题,将压力变为动力。

二、结合“90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和需要。在原有的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1、注重军训教育

军训是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堂,通过军训可以使学生熟悉大学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磨练和增强学生的意志、毅力、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为其大学阶段健康成长以及顺利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总之,军训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这一课的完成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调学习方法教育

引导教育新生改进学习方式、合理支配课余时间、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好学习。组织新老生经验交流座谈会,选择部分德才兼备的优秀高年级学生与新生就专业知识、在校勤工助学、参与社会实践等问题进行交流。由于交流双方年龄相仿、身份相同、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互动性强。交流双方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直接解决问题,所以高年级学生的现身说法比学生工作者的说教效果会更好。

3、做好适应性教育

我们要分阶段层层递进地针对新生不适应的状况来开展教育,例如针对新生的各类不适应问题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生在入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一些普遍会产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以案例解读的方式展现在大学新生的面前,以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同时我们建议应当将原本为两周的入学适应教育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将整个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学期看作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和教育期。

4、建立入学教育考评制度

我们要把入学教育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年度工作及考核内容,对各学院加强工作指导和过程监控,把计划、总结、问卷调查、教师反馈、活动竞赛、新生考核结果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改变入学教育工作常常“无果而终”的现状。并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生接受入学教育情况以及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并评定成绩,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总之,大学是风雨人生中的一段宝贵而又美好的经历,蕴含了无限的智慧与潜力。希望我们通过对“90后”大学新生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减少失望、避免失败、安全、愉快、成功地完成大学之旅。

第6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学生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67-0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对于大学新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普遍增加,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更多的引起各高校的重视,都加大力度对如何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展开研究,并得出较成体系而科学的理论经验。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我们从学生工作者的视角研究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与爱校教育、法纪与自律教育、专业与学习教育、生活与人格教育等,而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目的则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自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及方式,处理好各种关系,逐渐培养成高素质、守纪律、讲奉献、适应能力强的合格大学生。[1]

首先谈谈爱校教育,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对即将踏入的大学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了解,但比较肤浅,对自己所在大学的认识还只是局限于一些物理上的信息储备,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升华为一种情感上的认可,甚至找到切身的归属感。现在各高校针对爱校教育都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如让大学新生观看学校历史影音资料,邀请知名校友为大学新生做演讲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直观地向新生讲解学校的校园特色、人文气息等,还可以结合自身在学校里的生活、学习经历向大学新生校教育。

自律教育对大学新生来讲至关重要,而自律教育成效则直接反映到其自身生活、学习状况上。在上大学以前的学校生活相对约束性较强,给予学生的自主性远少于大学,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于大学里相对自由和独立的生活学习状态都没有经验储备。引导大学新生形成较高的自律意识,有效而充分的利用时间,妥善安排好生活,正确走上求知学识之路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我们应尽早将大学“自由”的生活学习模式告诉他们,并以老生中的成功或失败例子佐证说明,让大学新生全面地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印发宣传册、举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告之他们正确而科学的生活学习方法。

再谈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①教育新生加强自强、自立和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确立为社会服务而学习的观念;②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课程结构,就业前景及胜任的工作领域;③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情况、理论前沿和专业前景,并强调学好基础课对专业课的重要性;④请高年级学生介绍自己的专业思想形成过程,交流学习专业的心得与体会。[2]我们除了紧扣以上几点以外还可以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展开更为实际的辅助教育方式,如化学、物理、生物类专业,可以在学院的支持下组织大学新生到实验室参观,而历史、哲学、文学、外文类专业,则可以开展书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大学新生们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了解微乎其微,而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又将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专业教育时绝不能有任何懈怠。我们还可以设立“学长服务平台”、“专业知识咨询频道”等比较灵活、可操作性强而更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渠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还可以为大学新生介绍“转专业”、“辅修”、“双学位”、“交换学习”等相关政策。

学习教育在做好自律教育与专业教育之后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存在明显的差异,突出表现在:①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差异;②考试方法上的差异;③教学课程设置与课任教师安排上的差异;④教学场所与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差异。[3]这些变化对于大学新生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因而学习教育必不可少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时效性。我们应该针对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主要差异,帮助他们提高对这些差异的认识,并对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做深入的解析。让他们从大学强调自主、发散、探究学习的根本机理出发,切实去感知并及时有效地适应大学学习,顺利地进入学习正轨。另外,我们还可以有目的性地启发他们对于新学习环境、方式、节奏的兴趣,从积极的层面上去促进大学新生对于大学学习的认同。并从侧面对他们进行引导,引导他们主动去掌握大学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规律,甚至主动去探索如何做好大学学习。

再看生活教育。在进入大学前,大学新生都处于“监管式”生活状态,进入大学后则是自由的生活模式。恰如厉以宁教授的“自行车理论”所说,自行车车速越快越难控制,越容易发生事故,因而生活越是自由,越是少了约束,大学新生们越易迷失,越易失去自我。而使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克服依赖思想,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精神,使他们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尽快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风格和行为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要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使他们逐步树立顽强拼搏、勇攀高峰、战胜困难,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质量。[4]大学新生自身经验的缺乏,导致在看待问题,辨别是非上有较大的欠缺,因而在入学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进行多方位的引导,还可以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体系,由参与学生工作的老生们亲力亲为,密切地关注大学新生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为大学新生点亮生活的航标灯。当然,一切问题应该从最根本出发,对大学新生生活教育,我们应侧重于对大学新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的提高。

最后再谈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多,但每一项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做到系统科学,循序渐进且宁缺毋滥。我们可以从个人品德、思想素养、道德素质、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等方面入手。个人品德、思想素养及道德素质主要是指大学新生自身精神层面的内涵,强调对正确的道德观念、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规范的个人操行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学习以外,我们还可用“楷模效应”、“名人效应”、“榜样效应”等方式来正确引导大学新生。而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不仅对大学新生的近期进步有很大影响,甚至对其长远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可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对大学新生来说必不可少也极其重要。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青年大学生要有理想,同时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韧不拔的充分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和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5]足见帮助大学新生尽早树立合适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的意义之深远。对于理想教育,我们可以选择简易例证来引导大学新生,也可用本专业杰出校友的经历来加以佐证,如邀请同专业的“翘楚”为大学新生做励志演讲,也可以深入地介绍专业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中的影响等。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学生工作者是大学新生接触最早也是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学生工作者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其工作绩效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成败。学生工作者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明确自身职责,了解新生需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在这项工作中所担当的角色以及对自身职责的知悉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把上文中所提到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了解清楚,把任务与使命理解透彻,对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所承担的职责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必须在开展工作前做足准备,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所涉及的各方各面都有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掌握,不断强化我们的角色意识,加深对这项重要使命的认识。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与大学新生的角色进行交换,从大学新生的视觉出发去了解大学新生的需求,去把握大学新生的动向,切实保证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对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火候”拿捏得当,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具备适宜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与良好的素质。一个好的学生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其次,必须对相应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对学生在校过程中遇到的重要事项比如课程安排、实习安排、毕业设计等清楚明了。第三,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必要的知识,掌握与大学教育相应的教育方法。第四,必须明确自身地位,既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的朋友、学生利益的维护者。[6]

我们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新生教育的好坏。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与能力,如自身判断是非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从容应对普遍发生的疑难杂症,能够承受来自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能够在大学新生面前树立起“活榜样”形象。

我们还应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相应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具备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在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避免因为我们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差而影响全局,甚至给大学新生教育的施行增添障碍。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历史、地理知识,对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对少数民族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都应知晓。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感,对于社会上的风气,社会中发生的事情有正确的辨别和合理的判断,对于社会中的悲喜之事给予适宜的反应。

第三,加强自我反思,主动探索创新。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难题。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我们首先必须重视现阶段大学新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从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单一,专业人员不足。②入学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片面注重和追求入学教育的表面形式。③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周期短,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所占权重偏小,缺乏较为完善和合理的考核评定体系和指标,长效机制不健全。[7]

在正确地审视这些问题后我们发现在大学新生教育中能够去主动探索创新是一个极为迫切而切合实际的要求。首先强调的是主动,我们知道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8]

一个人的主动性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主动去摸索规律,主动去探清所遇到的问题,主动去了解所发生的案例,主动去研究、分析、解决在现阶段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主动去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技能,我们还必须秉持探索创新理念。当前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敏锐,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学新生教育意义锐减,收效甚微,而带来的间接后果则是大学新生的抵触,社会的评判与职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地去探索问题存在的根源,并积极探索新方法来消除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坚持在解决存在的旧问题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去创造出更合适宜,更加有效的新方法。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高校开始尝试新的方法,如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成长训练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展的新生入学适应性辅导活动――“同心圆”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等。总之,创新在当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是应大力倡导的,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导向,贯穿整个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创出一片新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黄维秋.大学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87~89

2 李荣光、王发棠.浅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J].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1):147~151

3 王宜勤.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86~88

4 罗 莉.大学新生不适应性及对策浅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6~58.

5 .文选、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侯晓蕙.大学新生问卷调查及教育问题剖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59~61

第7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文化适应;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约翰•贝利认为文化适应是群体和个人在文化交往和变迁中不断定位,不断改变个人的经历和承受压力,以获得最终的适应,是不同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建立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1]。大学新生文化适应是他们人生中文化适应的特殊阶段,是入学后个体高中文化和生活背景文化与大学文化整合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定位和角色转换融入大学文化的适应性转型过程。大学新生文化适应不仅具有适应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包括适应时间的长期性和适应影响的多重性,而且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更是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管理方式及心理这四大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新生大学文化适应的复合整体[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他们适应性转型,促进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环境,融入大学文化。现实中,多数学校入学教育采用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思路,专家、教授的讲座教育形式,以及参观的活动组织方式,内容常为学校理念、集校史校规教育和军事训练等。短暂的入学教育之后,学生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渐渐消退,文化适应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出现不同层次的分离或者边缘化,集中表现为对大学管理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矛盾重重。鉴于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应进一步拓展,方式必须更贴近学生,形式要多样化。

一、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思考

从文化适应视角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常规的学校理念、校史校规和军事训练等教育外,还应拓展到学生学习指导、心理调适、专业思想教育和生活服务等方面。

(一)学习适应指导

大学新生在经过高中历练之后,进入大学一时不知道如何学习,感叹“每天就几节课”,老师讲得太快,也没“考点”,平常也不测试,期末考试不知复习重点。要改变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现状,必须给予他们三大指导:一是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既要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又要指导其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交流,学会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二是学习服务指导,讲清楚学年学分制具体含义,指导学生查询课表、选课,带领学生参与学术讲座和项目,教会学生使用与教学相关的网页,以及指导学生检索和查阅馆藏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源等,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资源;三是参与岗位实践指导,带领学生参与企业认知实习和代岗实践,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用于企业专业岗位实践,并转化为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心理适应教育

发展心理学认为,大学新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而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是独立与依附、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矛盾冲突激烈期,某一时间或时期可能出现过激表现,因此入学教育期间应及时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开展针对性心理知识讲座,帮助他们科学有效地解决入学适应问题。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甚至进行心理治疗。

(三)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在专业上表现为大批的非理性转专业现象,因此专业思想教育应该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一者实事求是地介绍本专业状况,让学生熟悉自己专业及邻近专业的设置,以及发展方向和前景,消除思想上的各种疑虑;二要让学生辩证看待专业与职业及专业的“冷”与“热”关系,明白选择一个专业并不等于选择了一种职业,重要的是怎样去学,学会学习,要摆正心态,夯实专业基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思想的教育除了专家入学时集中宣讲之外,应渗透于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专业学习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四)生活教育与服务

生活教育既包括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又包括时间管理。生活教育应自新生入学起就要进行规范化、流程化教育和训练,提高自理能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鼓励,指导他们完成“奖、贷、助、勤、减、免”等流程,以便及时获得资助;三是时间管理指导,遵从学校作息时间,将学业、社会实践、处理人际关系及休闲娱乐四个时间板块进行合理调配,实现时间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式的思考

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学校常规的集中式的讲座、座谈、集会、参观等具体内容外,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并予以创新。

(一)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大学新生的文化适应既是高中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又包括个人背景文化的影响,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全员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一方面,作为入学教育的主体,学校教师、学校党政工团、服务部门人员及学长和校友全员参与,形成多维的立体式的入学教育团队,从不同角度为新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的呵护和引导,家长的关爱和教导,学校应该建立与家长、社会沟通的平台。

(二)集中教育与长期渗透相结合

新生入学教育多为入学周或入学月的教育形式,采取短期集中式方式。一方面,学生原有文化和大学文化相互接触不够充分,文化适应并没完成,相反入学教育一结束,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会有所升高。另一方面,大学新生对环境的适应不仅需要个体融入大学生活,而且需要独立性地发展。从心理学角度看,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知到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情感支持和意志努力,短时间内让学生熟悉和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种制度及掌握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采取集中教育和长期渗透的方式,时间可以从寄发录取通知书开始并拓展到整个大一阶段。

(三)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除了课堂教育方式,也应该拓展到课外,采用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满足他们尊重和交往的需求,排解内心孤寂和冲突,促进文化融合和客体主体化。课外活动应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具体形式包括素质拓展、“迎新生”晚会和运动会、专业联谊等,分别由学校及其学长组织,也包括主题班会或者主题团日活动。

(四)专题教育和环境陶冶相结合

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常规的集中式讲座、座谈、集会、参观等主题教育,应创设适宜的校园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学校文化适应能力。新生适应校园文化包括校级层面的新生入学专栏,尤其重视教室文化和寝室及其走廊文化的建设,根据院系及其专业特色装扮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尽情发挥,自我营造,自我维护,自我熏陶,促使客体主体化。文化适应并不是简单取舍,而是不同文化长期影响磨合的过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关乎大学文化适应全过程,我们既要重视学校理念和规章教育,也应遵循其发展需求,对大学新生进行学习、生活、心理教育和引导,家校结合,长期渗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入学适应。

参考文献:

[1]戴晓东.跨文化研究:跨文化适应(一):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2.

第8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众所周知,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新生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学生今后几年的成长与进步;只要新生的教育搞好了,接下来的教育工作就好开展多了!

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但是,现在大学生绝大多数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的“产品”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由任课老师全包全揽,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更谈不上自我发展。而新生一进入大学,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临着各种角色的转变,如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独自学习,自主的安排课外学习时间、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并善于抓住学习的重点,懂得督促和自我检查。由中学时期的教师“领着走”的被动学习方式转换到“自己走”的主动学习方式。而且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家庭环境现在同居一室,不同的生活背景的人集中生活在一起,与同学间的关系、生活上的处理能力,不同的地域的生活习俗等等。这些角色的转变对于那些在家里被宠坏的独生子女尤其困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一次重大地挑战。

许多学生在入校之前,心理都有一幅“大学”美丽的图画,但这副美丽的画多少有些不真,等到学校报到和学习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一种很强的失落和自卑等消极情绪。

作为学生工作者应走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新生刚刚结束高中的生活,怀着对未来、对大学生的美好憧憬来到学校,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因此迫切需要了解学校,需要适应新的生活,需要在新的集体重心定位,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适时开展入学教育,才能及时化解新生所面对的各种困惑,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我们应该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了解专业情况,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学生树立学校意识并很快适应大学生活;二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校纪校规,指导学生学习《大学生守则》,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纪律上融入学校;三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自我定位,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克服消极失落茫然的心理,这一点特别重要,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花大力气去抓。大家都知道,很多同学在上高中时曾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奋斗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已摆在面前,不知道新的目标在哪里;还有一点,大家都是高考中的佼佼者,现在自己不能保持高中时优势地位;而且,在大学里竞争的内容也不再是学习成绩,而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能等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弱点,有些人偏颇只看到自己的弱点而自卑,长时间情绪低落,甚至为了避免挫折感而封闭自己。作为学生工作者应与学生谈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弟妹来引导和帮助学生重建生活的目标,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是什么”等基本问题的回答,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现状,制定适应学生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目标,并将它分解成为一步步实现的小目标;要知道一个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效的使用自己的生命。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还应配合学校搞好军训。因为军训对促使新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和懒散的作风,树立国防观念、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学生工作者可以从学生军训期间的表现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把握其思想脉搏;同时,学生在军训期间也可以互相了解,有利于学生自己选出责任心强、有热心、有能力的学生担当学生干部为学生服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更好的发挥为学生服务的作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之,新生的教育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引导他们逐步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懂得独立生活和处理好个人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新生入学教育;关键环节

一、“95后”大学生的特点与表现

(一)心态开放,个性张扬

“95后”大学生同“80后”及“90初”学生相比心态开放,个性张扬,追求、需要多元化,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乐于表现自己,在新生中95%以上的学生均已加入到学生组织(学生会、团委、社团)中,部分学生在学生组织及班级中出现多个兼职的情况,表现积极,期待得到身边人的赞许和认可。个性张扬方面,追求打扮的标新立异,语言交流中善于使用网络用语,QQ个性签名中大部分同学喜欢使用“火星文”,这些个性与特点表明“95后”新生的入学教育需创新。

(二)心理脆弱,约束力差

通过与“95后”新生的接触和交流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成长道路较为平坦,当独自生活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心理素质脆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表象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反差:一方面是学生期待身边人,包括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成成年人,在语言表达及装束打扮中追求成熟;另一方面是当事情发生时,哪怕是小事也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更严重者会引发心理问题。另外“95后”新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大学之前是在父母、班主任的监督、约束下成长,来到大学宽松的环境离开外界约束,自觉性较差一面立刻显现。

(三)缺少沟通,团队合作少

主要表现是:第一,缺少与家长的沟通。大一新生常常以忙或是同学会笑话为借口,减少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第二,缺少与老师及身边同学的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应用,使得“95后”新生“机不离手”现象极为严重,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课上、课下不会主动找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老师交流,空余时间常常是几名同学聚集在寝室利用电话或是电脑上网,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二、“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与重点

(一)注重思想修养,做事先做人

“95后”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关注学生思想修养教育,让刚脱离中学教育的学生分清善恶,懂得美丑,明辨是非,通过实际案例让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增强内心的时代精神和使命感,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其诚信、务实、乐观、向上、豁达、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尽快在入学初找准自己定位。另外“95后”新生在日常交往中突出的是“奇”与“怪”,本身并没有恶意,目的是引起他人的关注。由此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加强学生校园礼仪方面教育,从小事做起。对于新生讲尤其是在课上、课下对专业课教师的礼貌,在图书馆、自习室减少甚至避免不文明行为,培养学生如何实施和践行礼仪,做事先做人。

(二)适应大学生活节奏,传递正能量

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包括很多,如学习节奏、日常生活规划、安全警示等。首先学习节奏。进入大学大部分新生学习上缺少自主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为此在新生学习教育上,以榜样的力量进行激励。通过名人名师、高年级学习优秀学生的实际案例,激励新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经验介绍会等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通过专业介绍会让学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专业方向。其次,日常生活规划。离开父母的照顾,“95后”新生大部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消费上出现很多不合理消费,教育之初需要给予引导。另外“95后”大学生情感丰富,但进入大学后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多方情感及交叉情感时处理较为混乱,甚至一部分同学因为情感问题而引发心理危机。为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需对大学生的情感问题给予重视。最后安全警示方面。如诈骗案例、新生宿舍用电不合理引发火灾案例等需加强引导和专项教育。

(三)把握需求,创新内容与形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手机网络的普及,“95后”大学生的信息储备量较高,为此对“95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除包括传统常规教育外,还需根据“95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首先内容上进行拓展。除包括常规的教育内容: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学习教育、安全教育等,更多的应该倾向于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免在遇到情感波折时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其次形式上进行创新。传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以集体讲授,发放宣传资料为主,其作用和效果在“95后”大学新生身上效用较低。一方面是他们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形式的厌烦,有被迫感。为此在形式上可以转变为学生喜欢并能够参与的访谈形式、互联网互动(人人网、QQ、微信)等形式。

三、结论

长期的高校学生管理经验发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效的好与坏对新生群体日后的学风、寝风、班风建设和大学生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高校工作者,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及替代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以实际案例教育、激励性教育为主,通过访谈互动、互联网互动等方式,提升新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秉承“学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主动关心、帮助学生,让学生离开家后在大学校园并不感觉孤单,从内心开始接受大学生活,主动的来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徐明宇. 浅析“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