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宏观调控的局限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的局限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调控的局限性

第1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为什么央行会实施这样偏紧的货币政策呢?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目前社会整体流动资金偏高,即M2/GDP比例高,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

第二个是近几年货币调控操作中存在着非精确性,投资反弹压力大。2000年人民币贷款增长6%,2001年是13%,2002年是16.9%,2003年是21.1%,2004年是13.8%~14.5%,2005年预计是14%左右。但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实际受影响的对象并不完全吻合。据统计,宏观调控中停止建设、取消项目及限期整改项目总共只占清理项目总规模的4.9%,真正停建、取消立项的项目只占1%。此外,2005年还有一大批新项目排着队要上,所以投资反弹压力很大,央行不敢掉以轻心。

第三个是政府对物价传递持有强烈的预期。央行就是根据原材料价格指数比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快的状况,考虑到前者对后者的传导性,而作出前瞻性的决策。

伴随适度偏紧货币政策,2005年会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用总量政策解决结构问题必然存在局限性。无论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提高利率,央行实施的政策目前都是总量控制,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可以说,目前大企业并没有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银行还是追着大企业贷款。而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紧缺的程度远远高于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施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2005年的融资成本将更高,日子更难过。

其次,宏观调控是希望把固定资产项目贷款降下来,而实际上却是把流动资金贷款压下来了。原因很简单,银行以前给企业发放的长期贷款,如果还没有发放完,就只能继续发放下去,一停就会变成不良贷款,收不回来了。因此,能停的就只有流动资金贷款。而流动资金贷款多数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选择的贷款方式。

第三,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不完全取决于货币政策单项设计的精确程度。2004年以来,央行不断实施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准备金率、加息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市场化等措施,但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的状况,这些政策的作用有多大,不能太乐观。

第2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内容提要: 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是严格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原则,由“法律的客观性”所决定的一种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原则,它普遍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特定性、普适性、抽象性是其确立的形式标准,社会经济关系是其确立的实质标准;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则是其确立的基本方法。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通常分为具体原则和基本原则,前者包括权力有限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后者则是指比例适度原则。

在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要实现对于新型国家经济权力——宏观调控权 [1]的法律控制,关键在于确立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因为,只有确立了这一公理性原则,才能够进一步确立相关的政策性原则,进而通过这些原则“有效地克服法律规则之局限性”,最终将宏观调控权置于“法律的统治”之下——实现宏观调控权的法律控制。

一、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的概述

在现代汉语中,原则的涵义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原”乃“源”的古字,有根本、推求、察究、原来、起初之意。“则”为规则之意。 [2]在法律英语中,原则(principle)的涵义是:(1)法律的诸多规则或学说的根本的真理或学说,是法律的其他规则或学说的基础或来源;(2)确定的行为规则、程序或法律判决、明晰的原理或前提,除非有更明晰的前提,不能对之证明或反驳,它们构成一个整体或整体的构成部份的实质,从属于一门科学的理论部份。 [3]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则指出:“有些学者把原则和规则划分开。原则是高级规则,是制造其他规则的规则,换句话说,是规则模式或模型。有些人以略为不同的意义使用’原则’这词。’原则’起标准作用,即是人们用来衡量比它次要的规则的价值或效力的规则。’原则’还有一个意思是指归纳出的抽象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原则是总结许多更小的具体规则的广泛的和一般的规则。” [4]

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原则,也可以说是一种高级规则,是制造其它规则的规则,亦即贯穿于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规则之中,对这些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指导和补充意义的“基础性法律准则”。一般来说,根据产生的基础不同,这一原则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5]前者是指,由“法律的客观性”所决定的一种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原则,它普遍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并且普遍适用于这些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后者则是指,由“法律的主观性”所决定的一种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原则,其仅仅适用于某一种类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并且仅仅适用于这一类型国家的某一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严格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原则,应当仅指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原则,应当具有稳定性, [6]而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无疑比政策性原则更具有稳定性——它不象后者那样,只要社会经济条件有所变化,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7]更为重要的是,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同时也是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政策性原则的根据,后者是不能与前者相冲突的。

当然,根据覆盖面的不同,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具体原则和基本原则。前者可谓之为,“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体系的神经分支”,仅贯穿于某一部份而非所有宏观调控权控制法律规则之中,是对该部份法律规则之制定与实施,具有指导和补充意义的“基础性法律准则”。后者则可谓之为,“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体系的神经中枢”,是贯穿于所有宏观调控权控制法律规则之中,对所有法律规则之制定与实施,都具有指导和补充意义的“基础性法律准则”。显而易见,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具体原则与公理性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前者仅仅贯穿于某一部份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规则之中,而后者则既贯穿于前者之中,又贯穿于所有宏观调控权控制法律规则之中。

在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体系之中,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的功能是殊为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对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规则的良性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使这些法律规则保持基本稳定和协调统一;还能够“补充这些法律规则不可能巨细无遗之不足”,直接发挥控制宏观调控权的作用。反之,假使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体系缺乏这些公理性原则的“统领”,那么不仅其中“纷繁复杂”的法律规则必然会出现“杂乱无序”的情况,而且也不能避免由于缺乏相应法律规则而导致的宏观调控权失范——失去法律控制的状态的出现。质言之,只有在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的“统领”之下,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规则体系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整体的控权功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它不设定具体的、确定的事实状态,亦即它不具有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后果归结的逻辑结构,不规定具体的权利和具体的义务,操作性不强。此外,在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规则体系之中,这一公理性原则虽然是一种“统领”各种法律规则的“实践纲领”,但是其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与宏观调控公理性原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一般存在于宏观调控法学领域之中,旨在解决宏观调控中的控权问题,具有法律上的“国家强制性”;而后者一般存在于宏观经济学领域,旨在解决宏观调控中的效率问题,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国家强制性”。虽然在宏观调控法学研究领域,探究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学领域中宏观调控公理性原则,但是二者毕竟不属于同一学科领域,是不能够等同的。其次,在宏观调控法学领域,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与行使宏观调控权的公理性原则也是不能等同的。宏观调控权的法律控制,不仅包括对于宏观调控权行使的法律控制,还包括对于宏观调控权设定的法律控制,以及宏观调控权违法责任的追究等问题。而行使宏观调控权的公理性原则,仅仅是一种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具体原则——贯穿于某一部份而非全部控制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规则之中,对某一部份的法律规则之制定与实施,具有指导和补充意义的“基础性法律准则”。

另外,本人认为,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与宏观调控法的公理性原则 [8]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却存在着共通之处。因为,如果仅对宏观调控法进行没有价值取向的事实说明,那么宏观调控法可谓既是维护宏观调控权(力)之法,同时也是控制宏观调控权(力)之法;但是,如果在法学的语境之中,亦即在法学家看来,宏观调控法并非是维护宏观调控权(力)之法,其仅仅只是一种控制宏观调控权(力)之法。当然,如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那么也可以认为,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公理性原则,大致相当于宏观调控法的公理性原则。

二、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的确立

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是经济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9]一样,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公理性原则的确立,也是宏观调控权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确立这一公理性原则,首先必须正确把握这一公理性原则的确立标准。因为,如果确立标准不明确,那么确立过程就存在“随意性”,并且使最后的结果,亦即所确立的原则,与“科学性”大相疏离。当然,除了要把握确立标准之外,正确地把握确立的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3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关键词]市场失灵 投资风险 国家干预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24-01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市场失灵与投资风险

(一)市场失灵的出现及其原因和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广泛的基础性。然而,市场也并非无所不能,事实上它存在着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这些缺陷很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致使资源配置无效率或低效率。根据市场失灵的原因,分为市场失败和市场缺陷。具体而言体现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外部效应的存在、垄断的形成、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性、分配的不平等和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等方面。

市场失灵的出现,与市场作用的有限性有直接的联系。法国学者罗奈·勒努阿从固有的市场局限性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他认为市场有政治、社会、伦理、生态环境和作用的界限。

(二)以成因的性质划分市场失灵的类型

1.局限性市场失灵;2.缺陷性市场失灵;3.负面性市场失灵。

(三)市场失灵增加国际投资的风险性

国际投资风险是指国际投资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间内,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客观上导致国际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预期值之间的差距或国际投资的经济损失。市场失灵最大的隐患是增加国际投资风险。对外投资是一国主要的经济行为,牵涉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其风险必须加以预防和规避。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只有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才能在对外投资中获利。

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政府作用

(一)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和适度原则

20世纪30年代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在经济危机中宣告失败,凯恩斯主张用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他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实行国家干预。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也可简单阐述为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要达到经济上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保证经济自由,并辅之以适当的国家干预。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机制为主,国家的宏观调控为辅。在维护经济秩序时,国家间接以法律形式调控,尽量避免直接干预。

三、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与制度完善

(一)重塑我国的政府职能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试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因自身条件的缺陷而产生的失效行为。政府失灵主要由政府决策失误,政府角色错位、越位、缺位,寻租及腐败以及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等原因造成。政府失灵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重塑我国的政府职能。

1.正确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把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结合起来,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引导市场,做到政府为市场服务,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调整二者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效功能组合。

2.实现政府职能的双向重构。转变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坚持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对政府角色的错位、越位、缺位现象的双向调整,使政府真正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3.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用市场力量和企业精神来改造政府,克服政府机构膨胀引起的弊端。

4.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府职能法制化。为避免政府发生违法行为,实现政府管理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应将政府职能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立和规范,使政府职能有法可依。

(二)中国企业实施对外投资的建议

1.充分了解收购和并购对象情况。全面地了解收购对象的详细情况以及其所在国政治、经济及人文地理等情况以及对并购对象的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长期的规划,并将可能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通盘考虑,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强化自身再出手。在企业自身品牌创建的同时要求企业对国外技术、管理能力等有极强的融合和消化能力,达到内外兼修,长足发展。

3.注重文化融合。对国外投资的企业或者产业文化充分了解,国内企业在积淀相当技术实力后用技术、资本和产品的混合输出模式进行国际化运作。

4.利用国家外汇储备,合理布局对外投资。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在对外投资中可以有目的地投向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国外实体经济领域,不仅可以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也可规避持有美国债券带来的贬值风险。

【参考文献】

第4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制由早期的大中型城市独享,逐步向偏远地区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跨区域资源共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突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摆脱了文化教育因地域而分配不均的限制。高等院校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直面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力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壮大,实现了高等教育逐步均衡的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国内高等教育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在实践管理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首先,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权限过大,高校自主管理与权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政府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改革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长期的政府管控,管理权限过大的局面导致高校自主调控的权利受限。科学的高校管理体制模式是高校实施高等教育一系列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须拥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管理与调控的权利,通过结合各院校自身的特色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微观调控,整合出适合高校本身发展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其次,高校内部管理结构缺乏细化,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高校内部管理结构设置不够细化,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各部门权利范围不够明确,责任分配不够细化,造成内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较差,办事效率低,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很好地发挥与执行。

三、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一)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格局、构成与功能都发生着重大的改变[2],国内高校要充分重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注重借鉴国外经验,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努力做到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严抓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结构、科学布局,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合理进行高校学风建设与制度建设,实行多渠道、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管理。

(二)优化高校内部管理结构层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范围

高校内部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进行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创新,细化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撤掉不必要的闲置岗位,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感,细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权限与权利,明确各部分责任落实到个人,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与此同时,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我调控能力,带动高校各部门主动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调整。

(三)适应社会市场动态需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

第5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1.1宏观行政调控手段

宏观行政调控手段是三大调控手段中具有强制性的一种调控手段。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具有行政调解的权利。当期就某一方面相关规定时,其他部门都必须按照其所下的宏观行政调控令进行执行,不可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执行。但是,宏观行政调控对经济调控又不能是长期进行的,它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主义路线的制约。宏观调控手段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局限性和实现性。举一例子说明,某年春运期间我国突降大雪,一些不法商贩就将一些日常必用品的价格抬高,销售对象是已经在春运回家路上的乘客。此时国家出面执行行政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强制镇压,以控制当时某一区域的经济混乱的场面,间接稳定国家经济发展。

1.2宏观法律调控手段

宏观法律调控是由经济司法及经济立法两个法律部门共同执行完成的。它是对公民财产和国家的经济进行合法有效的管理程序。在经济活动状态下,对所有的经济行为实行检查和审理等是由经济司法部门来实施的。同时,制定适宜的系列法律条款,来针对性的解决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避免出现有关方对宏观法律调控框架无视或是蔑视的问题。如果此现象一旦发生,将按照法律法规中的规定对相关方进行相应的制裁管理。

2宏观调控手段

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我国人口众多,要想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依靠系统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宏观调控的应用与作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

通货膨胀率宏观调控的作用之一是对粮食的价格加以管控。我国经济发展的保障因素之一是粮食。农民是种植粮食的主体,在我国粮食价格不能达到国际市场中粮食价格时,就会影响广大农民种植作物的积极性,无法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农民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助力不容小觑。其一,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劳作,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二,农民有钱后又可以拉动我国经济的内需,可以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国家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实施强制性干预,进行宏观政治调控。可以通过控制农作物的原始资金投入,降低原料等价格或是采用减免农民税的政策来调动农民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投入生产中,使得农民创收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提升。以上例子体现的是一个我国宏观政治调控应用的一个过程。

2.2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

国民就业问题国家在解决国民温饱问题后,需要想办法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让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劳作付出,获得一定的收益,创建自己的事业,进而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降低国家的低保支出,间接减轻国家的经济压力,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国家需要对每一位国民负责,具有保护他们的义务。国家的宏观调控难免带来一些企业单位的倒闭等问题,当属于我们国家内的企业运行出现问题,必须进行裁员或是最终倒闭时,我们国家都要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进行处理。如根据当下市场需求或是未来发展市场需要,对下岗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促进下岗员工再就业。并保证其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降低大量下岗员工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压力。

2.3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和调整

国民收入国家的调控不仅要保障国民的温饱和基本生活需求,还要通过适宜的宏观调控来控制国民工作的收入情况。公民工作回报的直接收入体现是工资,收入是每个公民在经过劳动后必须得到的回报。收入的合理性即工薪适度适宜,要与物价的购买情况以及国家当时的实际经济状况结合考虑。在国民收入较低,而物价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国民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也就是所谓的国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货币交换行动,不能正常的通过货币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以上所述,只有确保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使国民在安定的生活中,继续努力劳动,为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动力。

2.4合理有效地保护企业生存和成长率

企业的存在可以承载国民生存的压力,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国家根据实际经济情况,需要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现阶段尤其要注意对一些小的自主民营企业的调控管理,确保各大小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率,从而降低国家对于维护国民生存的经济负担。国家对三大宏观调控手段的应用,可以保护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3结束语

第6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原题题目是:

阅读漫画《无奈》,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发改委多次宣布降低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这说明( )

A.商品价格由国家和企业共同决定

B.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C.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是使用行政手段的前提

D.国家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

参考答案是C选项,这次的考试结果是98%的学生选择了B选项,老师们也对这两个选项有争议。组里有四位老师,有两位倾向于选B选项,有两位倾向于选C选项。让我们再整理这道题目的思路。

做漫画题目的要求是一定要把漫画的本意分析透彻,如何“看懂”漫画呢?

一、看漫画的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漫画的“心灵”――往往提示了漫画的内容或画旨。这幅漫画的标题是《无奈》,谁“无奈”?是漫画中的老人,病人,为什么“无奈”?因为高额的医疗费。

二、结合漫画的形象思考寓意

漫画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是通过直观形象反映道理的。因此,分析漫画的形象是理解漫画的另一个关键点。《无奈》漫画中,有一位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老人、病人。他正无奈地举着自己的“零钱”,却被“巨额医疗费”挡了回来。

三、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

漫画是夸张的艺术,它故意将生活中的现象变形,达到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中的效果。因此,解读漫画也要分析其夸张的手法。漫画《无奈》中巨大的“手”与病人、老人瘦弱的身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强有力的“手”与老人无奈、可怜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正反映了老百姓常说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四、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理解漫画

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表达,只能借助文字语言。若是带有文字的漫画,则要对漫画中的文字进行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这些文字进行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文字和漫画有怎样的关系。漫画《无奈》中“巨额医疗费”一句话,点名了这幅漫画的主旨,面对高额的医疗费,普通老百姓无力支付,这已经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基本生活,正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的体现。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正是这一漫画题要考的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三大调节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更准确、灵活、灵敏地实现资源有效、合理配置。市场经济的调节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的这些局限性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经济的波动和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这就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五、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漫画的寓意

第7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一、市场经济下为什么需要财政的宏观调控

    以完全的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手段,并不就一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是最完美的市场机制,也不可能靠自身消除其固有局限性,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不健全或不能良好运行的情况,在资源配置上表现为盲目性、自发性和后发性。因此,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组织、调节经济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运用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财政是政府经济的核心,是国家调节社会分配总量的职能部门,是弥补市场资源配置缺陷的重要手段。财政宏观调控在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既是中国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采用的办法,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是当今世界各国财政发展战略的十分重要问题。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

    1.经济总量均衡。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供求总量大体均衡,使宏观经济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力求保持物价、币值、财政的基本稳定,力求增加有效供给能力,力求合理调控需求。

    2.产业结构优化。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长期投资形成的。投资结构是形成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财政投资又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一着。调控在于消除产业结构的“瓶颈”,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

    3.资源配置合理。财政配置资源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基本方式,政府配置资源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补充。所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不仅影响资源的方向、效率,而且必须确保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源,同时还要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引导资源,特别是主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现代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资源能否配置合理,直接涉及生产要素配置效益,规模经济效益,科技进步效益的实现,也是资源配置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关键。

    4.收入分配公平。政府、企业、居民是市场经济的三大经济活动主体,各种所有制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国家和个人之间等,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收入分配关系。财政作为政府经济活动的利益主体担当者,协调总体利益分配。以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政府通过财政进行疏导,形成收入分配中的激励与约束相兼容的分配机制。

    5.财政稳定发展。财政稳定内含经济稳定要求,同时也是财政发展的前提。财政稳定主要是财政减少周期波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增强财政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保持财政收支结构协调和合理。

    6.社会全面进步。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全面进步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只有经济发展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消除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全面进步的不少领域,离不开财政的必需投入,社会教科卫等各方面的改革,也需要财政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成为政府和财政的坚定不移的目标。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的调控中并不完美,存在以下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连年赤字,财政政策基本上丧失了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当经济运行中需要抑制需求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时,财政总是力不从心, 这必将使财政陷入困境,削弱甚至丧失调控能力。

    2.目前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成效不大,结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3.在金融业管理方面,财政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央财政本应在银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质量约束机制等方面发挥较大的影响,但现实的财政政策对金融业管理往往不到位,甚至对资产、财务管理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势必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管理者缺位,国有资产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同时也影响金融企业改革成为真正的企业。

    四、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1.整合财政职能,强化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国内外实践证明,国家财政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是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但近年来,我国财政职能被肢解,严重损害了财政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2.净化财政支出内容,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目前财政支出仍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要从有利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适度从紧的政策,切实清理整顿财政支出范围。

    3.加强税收征管,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经济增长成果不能如实体现到财政上来,税收征管存在漏洞,是导致收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税收流失有多种原因,但就目前看,主要不是税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而是征管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纳税户依法意识不强,征管手段不能适应形势变化需要,部分税收征管人员素质差,在征管过程中存在主观随意性等。为此,要在加强财税法规建设的同时,强化税收征管。

    4.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是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增值,也是减轻财政负担,使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利用好财政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5.推进机构改革、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我国行政机构庞大,财政开支人员众多,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虽然近些年来,各级普遍进行了机构改革,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直未走出“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机构和人员反弹现象严重。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已经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迫切需要落实的问题。应结合机构改革,严格核定编制,根据需要,按照定员、定岗、定编、定额的原则,严格核拨经费,超支不补,节余可自主确定用途,同时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鼓励机关人员向事业单位和企业分流。

    参考文献:

    [1]王群,许莹.财政宏观调控与现代市场经济[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第8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一、有必要区分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都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但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两者并不相同。2000年7月,我国国务院颁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企业的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应当注意的是,我国有关会计通常将财务报表称为会计报表。

199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准则——《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与格式准则第2号》。根据准则的精神,可以得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构成如下:

严格意义上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应符合财政部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附注(应遵循中国证监会《财务报表附注指引(试行)》)+审计报告(应由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自愿披露的信息(应该经过注册会计师审阅并发表意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常见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公司的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以及呈报证券交易委员会(SFC)的年度报告等,此外还有新闻稿、管理当局的预测、计划或前景说明以及对社会环境的说明等(SFACNo.1par.7)。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都经过严格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它已形成一套严密的体系和理论体系。因此可以归纳出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和方法等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财务报表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使财务会计标准化成为可能,也为财务会计成为企业与外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创造了前提条件。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相其他概念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其中财务报表只提供已发生交易或事项的信息和货币性信息可以说是其局限性之一。为克服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满足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提出的要求,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由财务报表扩大到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构成。尽管其他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还没有经过像财务报表一样严格的确认,计量程序,也还没有形成像财务报表一样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但其他财务报告对信息使用者而言是有用的,所以作为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已得到会计界的认同。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两者对外传输信息的口径是一致的,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出就是财务会计的目标。因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用以解释会计准则和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而会计准则又是规范财务会计如何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所以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的财务会计目标应限于其外部目标。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外部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应是一致的。那么,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否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致呢?

前已指出,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两部分,其中财务报表已形成较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它主要提供反映过去的财务信息,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提供面向未来的信息,并且已不限于财务信息,即使其他财务报告将来形成像财务报表一样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其基本假设也不可能与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相同。

财务报表目标与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信息质量标准、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的披露等概念,是密切联系、逻辑一致的整体。如果以财务报告的目标作为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目标与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等概念必定会脱节,从而造成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内部诸概念之间逻辑的不一致,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区分财务报表目标、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会计目标三个概念,对于构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有必要的。

二、从世界会计模式和中国的杜会经济环境看中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受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各国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各国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即财务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按照财务会计服务对象的不同,各国会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不同的会计(目标)模式:1.面向投资者、债权人的微观会计模式;2.面向国家的宏观会计模式;3.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

面向投资者、债权人的微观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的服务目标基本是投资者、债权人、顾客等微观经济主体。属于这种会计模式的国家,一般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不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会计准则一般是在国家权力机构的授权下由民间会计职业团体主导制定,很少受国家经济政策和税收的影响;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分离;强调会计职业判断和经济实质、重视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属于这一模式。

面向国家的宏观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的服务目标基本是国家计划和税收。属于这一模式的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直接管理企业,企业是国家的行政附属物。在会计制度方面,国家制定高度集中统一的会计制度,并随着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改变而频繁修改;会计制度因满足国家征税的需要,所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统一;强调法律形式与合法性,不重视会计职业判断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前苏联、改革前的中国、前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属于这一模式。

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型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目标既强调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税收服务,又强调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微观经济主体服务。属于这一模式的国家,通常实行非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如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法国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一般较大。由于国家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所以国家通常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因为财务会计同时为国家征税服务,故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统一或适度分离;它们注重合法性,相对不太重视会计职业判断和经济实质;因为是国家主导会计准则,所以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感到不迫切。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中国等,属于这一模式。

中国的经济、法律、等环境因素,影响和决定着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通常对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尤其经济环境的,可以从理论上对中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一般的推论。

1.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调节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第一位的。国家不能任意干预企业独立自主的经营活动,它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政策、产业政策等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公司制企业,通过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进行经营,投资者、债权人,尤其未能进入公司董事会的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必然要借助公司财务会计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从而成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又包括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如果股票市场很发达的话,那么满足现实和潜在股权投资人的信息需求将是财务会计的最重要任务。

2.职工。职工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其作用在知识经济愈加凸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作为具有社会主义成分的市场经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应借鉴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使职工在平衡劳资关系、监督公司运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职工是仅次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

3.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效率与公平,注重社会福利,并且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所以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必然较大,政府宏观调控部门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理所当然的。法国、中国的会计制度都制定有统一的会计账户体系,这一特征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取得综合性的信息。进行宏观调控需要的信息,既可以是与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同的通用财务会计信息,还可以是专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如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增值表信息等。

4.税务部门。税务部门在向征税时需要以企业的财务信息为基础,所以税务部门必然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国家征税的主要依据是税法,而税法与财务会计又有不同的目的,所以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是必要的,但会计准则不应过分迁就政府征税的目的,而是在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需要的前提下,适度照顾政府征税的目的。故将税务部门排在上述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之后。

企业管理当局是不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当然是。但在为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而确定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时,不必将企业管理当局包括在内。

三、不能以决策有用性直接定位财务报表的目标

综观世界各国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的总额、构成、流动性、权益的总额、构成、比率等。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利润额及其构成。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包括现金等价物)的流入额、流出额、流入流出净额以及现金流量的构成,该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权责发生制反映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足。进入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都经过严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程序,具有很高程度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表有自身的逻辑。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企业会计正式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以前就广泛于会计学之中了。它开始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发展而来的。这两张报表均建立在财务报表基本假设之上。可以说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成为可能,但它同时也给两表带来了局限性。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产生以后诞生的一张新表,它同样建立在财务报表基本假设之上,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给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带来的局限。三张财务报表在财务会计产生以后,经过会计的标准化,基本上满足了外界信息使用者通用的信息需求,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需要。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大派别。

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作为财务会计核心的财务报表,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是通过过去的、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对其投入资源的利用效果的。所以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反映过去的,并且为了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相关性,进入财务报表的信息都经过严格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并须经过审计的审核和鉴证。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资本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的发展,数量众多的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遍布世界各地,委托关系变得不像从前那样清晰、明确。这种经济背景要求财务会计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不但提供给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应提供给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利于他们作出“购买一持有一抛售”企业证券的决策。这些人不仅关注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而且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尤其是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的出现是合乎逻辑的。为了满足会计的决策有用性,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由财务报表扩大到财务报告。

可见,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其产生的经济背景和依据。的财务报表体系是依据受托责任观发展起来的,就是说,它诞生于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之下,而西方的财务报告体系则建立在决策有用观产生的经济背景之上。

如果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尤其是其中“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没有根本改变的话,却以决策有用性去定位财务报表的目标,无疑是人为地拔高了财务报表的目标。

财务报表的目标,决定或着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财务报表的构成和披露。这些概念之间应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如果以决策有用性确立财务报表的目标,而现行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却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话,那么以此目标构造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便会失去逻辑的一致性。FASB的概念结构,由于没有区分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目标,所以其第一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与第三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第五辑《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笔者认为,设定财务报表的目标,应建立在目前财务报表的现状以及有用性的基础之上,而不能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实践证明,目前的财务报表体系,已形成较严密的方法体系和体系,在信息质量上能做到相当程度的反映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所以它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综上所述,可以将财务报表的目标界定为: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信息。

四、可以以决策有用性定位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

第9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关键词:认识误区;职业属性;主体局限性;合理定位

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一个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的全方位复杂的系统问题。宏观定位就是要使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相适应;中观定位是指高等教育要与区域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微观定位则要在学校的发展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机制等方面体现个性与特色。三者的定位应该是统一的。高等教育要做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必须兼顾各个子系统统筹和协调发展。合理的定位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多样化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特殊反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存在的问题是:宏观定位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中观定位脱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微观定位则表现为“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从而导致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缺乏个性和特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功利性的一种表现,是非理性化的定位。其危害性在于: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脱离了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丧失了空间区位优势,与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呈现出不协调性;二是这种无序竞争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剥夺了公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四是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通常归因于政府投资政策导向不当,这虽然很有道理,但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认识根源和现实根源。

一、从认识论上应突破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误区

对高等职业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定位中的狭隘性和庸俗化。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特征,于是,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职业培训或相关的职业证书培训。其实,“双证书”制度是现代职业与教育(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必然趋势,被众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遍认定为自身发展特色的“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教育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利,更不能作为办学特色的典范;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带有形式主义的庸俗化的极端提法,如“专业跟着市场走”、“社会上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在这里,“专业”似乎就是信手拈来的“东西”,想改就改、想变就变。事实上,专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是相对的,专业的设置有严格的限定条件。上述提法,严重地脱离了教育本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徘徊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突破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认识误区。

从本源上讲,催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初动力来自于弱势中的学校“求生存”的愿望。给其提供灵感源的,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即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使得“职业”成为被人们争相占有的稀缺资源;二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三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地位的转变,即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关键是,人们往往被“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称所迷惑,其实“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本身暗含着“重复命题”。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得以完成的,高等教育就是职业化教育。这是由高等教育的H的性规定的,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体现了“全面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专业性”就是指按学科或职业分类培养高级人才,它是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志。

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体化——分离——紧密结合的螺线式上升过程。现代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现代社会实践。如果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将整个高等教育看成一条“带”,高等职业教育则处于“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为密切的一端。

当代社会,科学与技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技术的纯科学或不需要科学的纯技术都是不存在的,二者无高低之分,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人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人可能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之间选择一项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或理想,但理论.和技术的水平往往有高低之分。高等教育的“高等”之处或体现在理论的深度上,或体现在技术实践的复杂程度上,并依据理论深度和实践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成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如果说“沿着知识传播的线性模型,大学承担了大部分的知识创新任务”,那么,“这些新知识随即被传播到了工商企业实体,并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则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之处应该是指较为复杂的技术实践活动,并依据其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显著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之处。

可见,区别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职业性”,也不在于层次的高低,而在于“实践性”、“技术性”或“应用性”的程度。“职业属性”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属性,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具备了职业属性,但其质的规定性应是“高等技术教育”,它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只在于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即职业类型的差异。故而我们不应该从主观上将这种人才的类型分成不同的等级(如“蓝领”、“灰领”、“白领”之说,或“技术员”、“技工”、“工程师”之说)。因为:其一,从微观上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应该是个体个性化选择的结果,是个体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结构是在人才大市场的流动中形成的,是主观选择与客观规律的结合;其三,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是动态发展的,主要是依据其学习和努力的程度而定。

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定位中的主体局限性及政府的角色

认清了上述问题,就应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各个层次,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专科层次。层次的定位,应该是微观理念与宏观调控的结合,关键是宏观调控。从微观上讲,学校要求升格,是对自身发展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学校力求提高发展水平的一种良好愿望,但其自身定位存在着主体的局限性。从客观上讲,学校升格,不应该是行政手段所能控制的,而应依据学校自身发展水平而定。但是,学校升格,又是政府主观控制的结果。政府如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某个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学校,实质上是压制其发展.这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宏观调控的关键应该是在法制前提下的规范问题,而不是由政府主观意志决定让哪个学校升本科、哪个学校不能升本科。

转贴于 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定位。如果说层次的定位主要在于宏观调控的话,类型的定位则主要在于微观的理性化发展。

虽然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高度结合.但这种结合又是教育异化的一种表现。教育发展的规律表明:教育的发展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学校教育是“闲暇”的产物(剩余时间和剩余经济是学校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闲暇”就没有教育的快速发展。独立性是保证教育理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教育的独立性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足够的经费保障。众所周知,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威斯康星”至今还是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典范。但是,如果没有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莫雷尔法案》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由赠地学院发展而来的威斯康星大学恐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辉煌而耀眼。威斯康星大学也并没有因为它过去赠地学院的身份而被挡在大学的门外。美国社区学院也因为《莫雷尔法案》的支持而呈现出理性化发展特有的丰富多彩性。当然,美国“轻学重术”的传统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民众基础。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政府办学始终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模式,缺乏民众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在“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下,政府投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性院校承担,无论是从受益者角度还是从能力支付角度看,地方政府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供给的主体,经费的高低则主要依赖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趋同与攀升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求生存状况下“丧失自我”的无奈处境,并不是其理性价值观的体现。

二是法制前提下的相对“无法律区”,即适度的“自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太完善、法制不太健全的条件下,由于缺少公平竞争的条件,企图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格局是不可能的。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等”、“跑”、“要”等现象,虽然表现出高等职业教育自我价值观的缺失,但深层的原因则是教育行政管理中以“人治”代替“法治”。

“法治”的缺位、经费无保障,成为主体在现实中“以自我为中心”与“丧失自我”矛盾性的根源,也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性”的一种表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表现的主体局限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很多问题并非自身所能解决。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竞争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位要迎合政府的需要,以便获取政府投资这一资源主渠道。可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政府导向的结果。政府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角色转换,以服务者的身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转变“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科学制定质量评价指标,规范质量评价系统,以客观评价引导投资,以投资促进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

三、合理的定位是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高等教育的定位指的是高等教育根据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各级各类子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并由此决定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社会与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一种期盼。这种理想与期盼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是多元化发展。事实证明,高等教育“多元结构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越是多元化,其调和矛盾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合理”的定位,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变化,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定位同时也是一个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的过程。就现实来讲,我国已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为大众化的标志,我国2004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到19%)。目前,担当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除了部属重点大学和省属普通高校外,主要就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社会的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但是,衡量大众化教育的标准——毛入学率是一个数量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受教育的机会,但教育机会的均等与教育的公平性并不是一致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应该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应是多元化的,能体现公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对教育质量评价措施的缺位,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之一。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与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非理性化,是其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只有理性化定位,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解飞厚.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新华文摘 2005,12.

②同上.

③许长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④约翰S布鲁柏克著 吴元训译教育问题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1991,8.

⑤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0.

⑥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