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安全性检测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性检测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性检测报告

第1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陶瓷与石材检测部高级工程师胡云林指出,任何来自地层中的材料都具有放射性,天然石材也一样。某些建材商宣传的“零辐射纯天然超薄洞石”、“无辐射进口花岗岩”纯属子虚乌有。天然石材中释放出的氡可对人体进行“内照射”,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常见的致癌物之一。氡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气体,无色无味,不易被人们察觉。它来源于土壤和岩石中,能散发到空气中,易被人体吸入。在城市中,氡主要存在于墙体、大理石、地砖和卫生洁具内。全国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科学顾问、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教授吴慧山指出,在全世界因患肺癌而死亡的人中,有8%~25%的人是因曾吸入氡而诱发肺癌的。在我国,约有5万人因吸入氡而诱发肺癌。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国家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氡还可诱发白血病。在英国,有12%的白血病患者是因吸入氡而发病的。此外,氡还可诱发肾癌、皮肤病、黑色素瘤,并可对骨髓造成损伤。因此,人们应尽量不使用石材进行家装。在使用石材进行家装时,人们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查验石材的检测报告,选用A类石材

在选购装修石材时,应要求商家出示相关的检测报告。如果商家称检测报告不在店里,可要求其出示检测报告的复印件。如果商家拒绝出示相关的检测报告,则要警惕石材的安全性,不要听信“签了合同或送货上门时再出示报告”的承诺。我国颁布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规定:装修石材可根据其放射性水平的高低,将其划分为A、B、C三类:A类装修石材的使用范围不受限制,可用于室内装修。B类装修石材不可用于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建筑物的内、外饰面。C类装修石材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的建筑上。可见,人们在装修房屋时必须选用A类石材。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检测建筑物内氡含量的强制性规定。人们若要了解自己的居住环境内是否含有氡,可将居室内的装修石材(面积为手掌大小)带到相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第2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1.1内部管理制度混乱

检测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检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建立有关管理制度,规范内部工作流程,细化检测审核程序,防止因审核把关不严产生错误的检测结果。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同时对于关键的检测环节进行视频保存,便于随时查阅。有的检测企业材料堆放混乱,混凝土试块混淆,导致检测结果错误;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强度检测结果不具有代表性;检测报告审核把关不严格,签发出来的检测报告存在明显错误;人员培训不到位,检测经验不足,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1.2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有的检测企业面对委托单位不合理要求时,不坚持原则,更改检测参数、检测结论等实质性内容,有的甚至未经检测即出具检测报告,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1.3检测方法错误

质量检测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当方法不当时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在检测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时对检测设备操作有误;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时混凝土回弹布点数量、强度取值不满足要求,混凝土碳化深度判定错误;检测试件不满足检测标准要求,如玻璃幕墙“四性”检测试件面积、跨度不满足标准要求等。

1.4委托单位行为不规范

1)委托检测参数不符合要求。施工质量验收等规范对需复验的项目、参数均有明确规定,但有的委托单位因为种种原因委托检测参数偏少,不满足规范要求。比如:抗震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未计算出超强比、强屈比及最大力下的伸长率等;结构胶复验时,未检测正拉粘结强度值;预应力标定时未检测规范规定的参数等。

2)委托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委托单位片面地为了减少检测费用,降低检测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比如: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时,梁、板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扫描数量不足;室内环境检测房间数量不足;门窗“四性”检测数量不足,未覆盖平开、推拉等不同类型门窗;建筑保温浆料同条件养护试块检测数量不足,未满足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关于每一个检验批不少于3组的规定等。

1.5检测结论依据不充分检测结论是检测报告的核心内容,应建立在检测标准、检测数据等依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之上。当依据不充分时,检测结论也站不住脚。比如: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时,未对混凝土强度、钢筋规格数量及强度等进行全面实测实量,仅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检测报告就下鉴定结论;采用声波透射法测量桩身完整性时,当测量桩长与实际桩长不一致时,未查明原因,即对全部桩身质量下结论;有的检测依据为无效依据,选用了已作废的或不是有关国家强制性规范指定的标准,如成品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门窗四性检测等。

2常见问题的形成原因

1)未形成公平竞争、合理有序的检测市场。检测企业恶性竞争,低价中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检测企业“入不敷出”,难以维持正常的检测工作,无法保证检测质量。受低价中标影响,管理正规的检测企业成本相对较高,在恶性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位置,反而无法将企业做大做强。

2)检测企业诚信缺失。质量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及社会责任,随意更改检测原始数据,降低了质量检测的客观公正性。

3)检测企业自身质量控制能力有待提高。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战略实施不到位,忽略人才的培养将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应用于建设工程,相应对检测设备、检测条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检测设备、检测条件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必然会降低;管理手段落后,质量体系不健全,制约检测企业质量水平提高。

4)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违法成本低。我国现行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仅对来样负责,当因检测原因导致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或事故时,检测企业往往以仅对来样负责为借口推脱责任,逃避处罚,客观上导致少数不良企业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

5)建设、施工及监理等市场责任主体缺乏对质量检测机构有效约束。质量检测专业性强,种类较多,建设、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对检测企业内部管理程序、检测要求及检测报告内容等缺乏深入了解,仅关注检测结论是否合格,难以对报告的准确、真实及有效性作出判断,比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检测仪器设备选用是否正确,是否已检定合格;检测企业确定的检测依据是否正确等。

6)委托单位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目前多数情况下由施工单位直接委托检测单位,个别施工单位在选择检测单位时明示或暗示“要保证检测结果合格”,客观上让虚假检测报告有生存空间。检测机构在工作性质上属于中介机构,受委托单位委托开展检测工作,如果因为检测原因发生质量问题,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委托单位。

3解决问题的办法

1)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虚假检测报告。主管部门加强检测行业日常监督管理,落实差别化管理原则,对质量控制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检测企业加大监督力度,促使其加强管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真实性;重点关注明显低于市场价中标的检测项目,加大抽查频率,强化见证取样、实验室检测行为的监督检查,杜绝虚假检测报告。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罚,与企业资质和个人检测资格审查挂钩,并向社会通报处罚结果。

2)加强检测企业动态管理,完善检测企业的退出机制。强化企业资质动态管理,重点是取得检测资格人员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检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是否已通过计量认证,检测参数是否满足检测资质要求等。对动态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检测企业应督促其整改,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启动退出程序,淘汰一批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企业,同时适当提高检测资质门槛,从而起到提高检测企业质量、减少检测企业数量的效果,改变检测市场“产能过剩”现状,促进检测行业健康发展。

3)完善检测企业行业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检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对检测企业诚信进行量化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有关单位选择检测企业的依据之一;推广检测报告二维码防伪技术,防止伪造检测报告;实行检测过程远程监控,防止不规范检测行为发生,并对检测数据自动采集、适时上传,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根据地区物价水平检测项目指导价格,确定检测最低价,防止低价竞争;探索改变委托检测方式,由原来的施工单位委托改为由建设单位委托,降低委托单位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质量。

4结语

第3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检测监管;虚假检测报告

引言

工程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民经济投资效益、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1]。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按照《建设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1号)的要求,从相关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分离,已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2]。检测市场不规范、诚信体系不健全导致检测机构良莠不齐,部分检测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存在部分未送检样品便出具虚假试验报告现象,部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材料送检,竣工验收时甚至伪造检测报告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依法严厉打击虚假检测报告行为[3],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9月1日,住建部印发了建市[2014]130号《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完善云南省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制度,加强对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云南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依托《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制订了《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配套研发了云南省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提出了虚假检测报告防范与识别方法。系统实施完成后,有效规范了检测机构与检测人员的日常行为,杜绝了伪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现象。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标准体系研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标准体系研究技术路线(见图1)本着严谨性、先进性、可操作性与前瞻性四原则进行,在对各级建设工程质量主管部门充分调研与向企业、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各级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检测监管要求确定信息化标准体系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覆盖的对象范围,监管系统基本功能与运行环境要求,检测数据传输的通讯格式、通讯协议,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的试验参数范围与采集系统软件与硬件参数要求,检测参数编码的标准化要求,检测报告编号编码标准化要求及检测报告编制的规范化要求。

2标准体系系统设计与应用

2.1系统建设四原则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标准化体系建立后,综合考虑系统建设要求、成本等方案,确定了系统建设四个原则。一是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原则,即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质量监管要求,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兼顾建设成本。二是合理性与先进性统一原则,即系统方案的设计严格遵循软件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在系统的合理性与技术的先进性之间取得均衡。努力追求整个系统功能的科学合理性,防止片面追求某一局部的高指标与先进性。在保证整个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三是标准化与开放性的统一原则,系统设计以建立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标准化体系为依据,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并严格遵守相关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以确保系统之间的开放透明性和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与检测机构质保体系管理规范。在设计时,应在对未来业务的增长和扩容进行科学预测基础上进行余量设计,预留扩容和发展的空间。四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统一原则,整个系统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总体设计,系统应用的软件与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并应按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制度体系。

2.2功能架构设计

通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标准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并确定系统建设原则后,即可按照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检测机构的业务管理要求进行监管系统的功能架构设计。信息化监管系统共由3部分组成,系统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2.2.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平台功能设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平台为工程建设质量主管部门提供行业管理、检测监管、工程项目质量评估等监管职能服务,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监管平台建立后可有效解决行业共同面临的4个问题。1)超资质出具试验报告。平台对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参数、试验人员上岗资格与检测机构管理软件实行实时同步,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参数、试验人员上岗资格统一由平台下发控制,无计量认证参数的检测机构与上岗资格的试验人员在试验检测管理系统内自动被限制出具超参数、超上岗证的试验报告,有效控制了无证也能做试验、出报告的混乱局面。2)假试件、无试件出具试验报告。平台对施工现场见证取样样品进行二维码唯一性标识,同步将施工现场的见证取样人员、取样时间、地理位置坐标及唯一性标识与照片信息上传至工程质量监管平台并对送检、试验、试验报告各环节进行溯源,保证见证取样、试验环节相关性与试样的真实性[4]。3)随意修改原始数据。通过对力学试验机、桩基检测设备进行物联网改造,实现计算机全自动控制试验过程、自动数据采集,采集系统将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曲线、破型照片、视频监控影像自动记录并上传至监管平台,试验室检测管理系统自动对检测报告的修改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可有效杜绝试验检测机构随意修改原始数据问题,自动对未经授权修改报告行为与信用库关联,形成检测机构、试验人员不良行为记录。4)错误使用标准。检测机构使用的标准由平台统一下发,解决了部分检测机构由于标准更新等原因引发的标准使用错误问题。2.2.2试验室检测管理系统功能设计试验室检测管理系统为检测机构提供检测合同、委托受理、样品管理、试验检测、报告管理、质量管理、数据自动采集等业务管理功能,功能架构如图4所示。检测业务管理严格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监管标准化体系进行功能设计,同时满足检测机构业务处理与工程质量监管要求,标准体系内的监管规则应能同步贯穿到检测机构的日常业务处理过程,做到对检测机构的日常检测行为实时动态监管。2.2.3信息交互系统设计信息交互系统为监管平台与试验室管理系统进行通信的桥梁,主要用于处理监管平台中的行业管理规则、企业与人员的资质信息下发与检测机构日常试验原始数据、试验报告及日常行为信息上传。考虑到保密性与互联网通讯标准的要求,信息交互的内容经DES加密后采用XML格式对数据包封装,通过HTTP协议与SOAP协议进行信息传输。

3虚假试验报告防范与识别方法

3.1试验报告编号的唯一性设计

1)监管平台对取得检测资质证书各检测机构按顺序进行唯一性编号;2)依据58JGJ/T181-2009《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要求对试验参数按工程材料、工程实体、工程环境3个检测领域进行分类编码,保证检测参数编号的唯一性。报告编号按照检测机构编号(3位)+检测参数分类编号(4位)+年份(2位)+报告流水号(6位)组成,保证每份试验报告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唯一性特征。

3.2试验报告加密标签设计

试验检测管理系统在试验完成后自动形成试验检测报告,打印试验报告时自动将当前试验报告的试验报告编号、检测机构名称、工程名称、委托单位、试验参数名称、试验结果、检测结论等关键信息通过特定的加密算法加密生成二维码标签附加在试验检测报告上作为试验报告的唯一标识,加密后试验报告样式与解密识别信息如图5所示,并开发专用的解密识别软件进行防伪识别。施工企业未通过试验检测管理系统无法形成带防伪功能的二维码,任何对试验报告信息的篡改通过解密软件均可及时发现识别,有效杜绝了虚假试验报告现象,保障了检测机构的权益。

4结语

第4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水调自动化系统;水情自动检测系统;水电站;水力发电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6-017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6.087

1 水情的自动检测方面的报告技术

水情的自动检测方面的报告涉及到通信领域、计算机应用、控制以及测量领域,并且水利设施航运方面、防洪方面及水库的调度方面以及发电的基础也是这些。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水情自动检测报告系统开始建设,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水情自动监检测方面的报告系统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探索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的初期中期是我国水情监测报告工作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消化、引进和吸收国际的先进技术是我们的主要内容,这个阶段的时间约为5年;而在中后期,我国开始逐步进行自主的改进和开发。在此工作最初始的阶段,自动检测方面的报告系统所运用的工作体制是查询――应答的体制,在当时情况下,因为有线信号的可靠性低下,所以无线通信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是因为超短波的电台的质量不够高以及电路的设计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所以导致了误码率以及通信的畅通率低下,最终导致野外的远传和采集远远无法达到要求。

到1994年年底,美国的HANDAR公司的产品被贵州的天生桥工程公司引进,这是在多年后的又一次引进国外的先进的产品,这次的产品引进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我国与国外水情自动检测报告技术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多大,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远程的通信,我国的产品仅仅可以接入VHF信息通道;第二,设备的可靠性,国外的产品的平均失效时间是我国产品的10倍;第三,工艺水平,国内的产品设计不够精细化;第四,智能化程度,国外的产品工作模式多样,而国内产品仅有几种工作模式。从这些差距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水情自动检测报告技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1.2 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是我国水情自动检测报告技术的发展阶段。随着对外技术交流渠道的通畅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方面的贸易变得更加的频繁,我国系统方面的开发商们也开始了对各种中心站系统平台的研究创造,并且,水情自动检测方面的报告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及提升,各类通信接口、传感器接口的多样性、数据采集器的可靠性等有了非常大的改良,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的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由于水情自动监测报告系统应用了卫星通信技术,我国一些偏僻的地区在此类系统进行运行时的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逐步开始在国内推广国际移动卫星,国内的开发商因为此类卫星的传输可靠性以及大范围覆盖性,所以对此的重视度异常之高。在经历了两年的研发与改善后,INMARS T2C开始被使用,在经过进一步的调试与改善,INMARSA T开始被用于数据的传输,在恶劣的交通环境和因需要多级中继而造成的维护与安装的困难因为有了它的应用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自此,卫星业务开始飞速发展。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的科研项目――水电站的水情自动检测报告系统的研究这一课题被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院所承担,它们的目标是研制出一种可以接入多种通信设备的可靠性高的数据方面的采集系统,开发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心站处理软件以及大型水情数据库的软件。在3年的不懈实验与研制后,此项目的各个指标以及数据都达到了要求,所有的研发方面的成果都通过了现场认定,经过商讨,此项目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因此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荣获2002年科学进步二等奖。

1.3 提高

从2002年至今,是我国的提高阶段。在21世纪之后,水情自动检测报告系统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已经拓宽到了水质监测方面的系统、墒情监测方面的系统以及气象站方面的系统等领域,系统的各个指标也慢慢的接近甚至超越了国际上的各类产品。

从2002年开始,水情监测报告系统飞速发展的同时,移动通信也在快速的发展,于是,在水情检测报告系统中便开始应用移动通信系统,二者相结合。同年,我国的首款小型化和模块化的ACS300数据采集器被国电自动化研究院研制成功,此类产品的工作温度范围指标以及微功耗指标已经与世界先进技术产品的水平相当。

2003年左右,我国自主研发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渐开始商业用途,这个系统的传输延时小、控制简单、通信容量大,所以我国水情监测报告系统的市场迅速被该卫星系统所占据,地位无法撼动。

2 水调的自动化方面的平台支撑

水调的自动化平台的支持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层面、通信层面以及水文层面,它通过收集和整理历史方面的资料,依靠先进的传输通信方面的技术和采集方面技术,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到其他的相关系统和流域地区的气象、水库运行的信息和水文。根据水调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所建设的系统现在已被广泛用于流域梯调、电网调度、水利枢纽、水电站和流域集控中心等方面,已经成为了日常的生产管理和调度中不可或缺的系统。我国的水调自动化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迄今为止已经有15年左右的历史,它有两个发展

阶段。

2.1 尝试性探索

1995~2000年的这一阶段被称为尝试性探索阶段。在这个时期内,水调自动化方面的系统是由数个水情自动检测方面的报告系统组合而成的,除了数据库可以进行跨越平台来进行工作之外,其他的水调方面的系统的应用与服务都是在Windows上,数据方面的处理、通信等方面的后台服务都是相对独立的程序并且全部都是定制的。图形报表、水调监视界面虽然有可组态的特征,但是数据的查询方面、业务的报表方面和监视的图形方面都是独立的M行窗口运行,综合能力相对来说比较的薄弱,只存在一种单一的客户端的模式来工作。

受制于数据库存储技术层面、网络技术层面以及计算机的性能等原因,此时期水调方面的系统大部分都是单网,报表查询与水务计算相对来说都比较慢。

2.2 实用化阶段和规范的发展

2000~2005年期间,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飞快,与此同时,水调系统中也根据此类技术引入了Web技术、中间件技术。其中,系统的通信服务以及网络的数据服务通过中间件技术来实现,这使得数据库的存储与访问变得集中化,大大加强了安全性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伴随着相关的验收标准以及规范的颁发,水调自动化系统也随之确定了发展研究的范围与方向。投运的系统不仅达到了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还满足了实际的生产需求。通过综合考虑水调自动化系统的两个阶段可以得出,水{自动化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后发生过几次重要的跨越。从最初的平台只有数据处理功能、图形报表方面的查询功能、报警、水务计算以及采集通信等功能。水调自动化方面的系统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与

优化。

3 结语

由于中国的水电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水库群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补偿,特别是随着特高压输电网以及三峡工程的开展运作和建设,全国范围内将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电网来相互关联。而且随着智能电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如何节能发电调度和怎样适应节能减排成为了水调自动化系统所面临的新的挑战,电力市场运营以及电网安全生产对于水调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和管理也越来越高。加强水情水调方面的建设管理工作以及加快水调方面的自动化系统的步伐对目前系统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提高联网运行的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实现水调平台的模块化、标准化、水调方面业务过程当中的信息化、流程化、管理调度的智能化和精益化、加强对无资料或少资料地区的洪水天气预报、可视化的实用产品研发以及高智能算法,对水情水调业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裴哲义,唐永,何青.第28届中国电网调度运行会水库调度专业综述[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6,30(1).

[2] 张恭素.洪水的预报系统[M].南京:电力水利出版社,2012.

[3] 王尽文,伍勇刚.福建水电站群的短期发电量与最大优化调度模型的算法研究[J].电力系统学报,2014,16(4).

[4] 吴应新,伍勇刚.水电站群调度系统的通用性和易展性的设计[J].华东电力,2012,14(3).

第5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钢筋材料;检测报告;检查要点

我国建筑行业钢筋混凝土中所使用钢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主要分为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等,现行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2011修改版,钢筋分项工程第5章内容分5节19条,一般要求15条,强制性条文4条,其中5.1节一般规定,对钢筋变更和钢筋隐蔽验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5.2~5.5节分别对原材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的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掌握钢筋进场时基本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掌握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等有关要求,才能按照要求对进场钢筋原材料做好质量检查验收;而钢筋原材料进场取样的检测报告检查,是作为钢筋原材料能否在工程上使用的判断依据,所以尤为重要。

一、钢筋进场检查

钢筋进场时,按照进场的批次和产品抽验检验方案确定的检查数量,首先对

钢筋每件(捆、盘)外观质量进行全数观察检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随货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在监理见证下对进场钢筋原材料抽取试样,并送试验室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每批随机抽取5根试样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等检验;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 mm和1g;另外,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工艺性能(包含:弯曲性能、反向弯曲性能、疲劳性能、焊接性能)专项检验,并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第6.6条规定的重量及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mm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允许偏差/%

6~12 ±7

14~20 ±5

22~50 ±4

二、抗震钢筋要求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支撑(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结构用钢筋检验所得出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表1规定,钢筋检验报告值应符合表1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表中Rel为钢筋的屈服强度、Rm为抗拉强度、A为断后伸长率、Agt最大力总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特征应符合表1的规定,HRB―代表普通热轧钢筋,HRBF―代表细晶粒热轧钢筋。中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见表2,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

表2 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钢筋牌号 RelMMPa RmMMPa AM% AgtM%

HRB335、RBF335 ≥335 ≥445 ≥17

≥7.5

HRB400、RBF400 ≥400 ≥540 ≥16

HRB500、RBF500 ≥500 ≥630 ≥15

注: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牌号为:在表1中已有牌号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的钢筋。该类钢筋除应满足以(1)、(2)、(3)的要求外,其他要求与相应的已有牌号钢筋相同。

三、检测报告案例

某研发中心A、B楼,1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底板施工阶段的见

证取样结构用钢筋检验报告,代表数量19.6吨,直径14mm的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伸长率、重量偏差检测报告摘要见表3。

表3 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摘要)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力学性能 屈服强度(MPa) ≥400 491 488

抗拉强度(MPa) ≥540 617 611

伸长率(%) ≥16 23 21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9 13.3 12.3

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际屈服强度之比 ≥1.25 1.26 1.25

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 ≤1.30 1.23 1.22

重量允许偏差(%) ±5 -2

主控项目检查验收结论:该验收批直径14mm的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力学

性能、伸长率、重量偏差检验, 依据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标准中HRB400规定,所检项目符合要求。

第6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论文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重要环节

1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基本措施

1.1加强对检验前基本信息的管控

为了有效提升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首先就要对受检标本以及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管控,从而保证受检标本资料的准确性。对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于要求空腹抽血进行检测的项目,必须要严格相关制度,坚持空腹抽血。另外在做血糖、血脂以及肌酐清除率等相关检验时,同样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建议控制,在受检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事前进行询问,确保受检标本符合相关检测需求[1]。

第二,在进行标本采集时,如果患者出现变化那么检测结果也会出现改变,所以要坚持正确的进行采集。

第三,输液前后进行标本采集,其检测结果同样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检查项目选择标本采集时间。

第四,采集标本时,患者应该处于静止运动的状态,而不是刚刚运动完成之后进行标本采集,这样标本的检测结果会出现明显的区别。

第五,标本送测时间要及时,因为标本在采集之后,如果检测不及时,就会影响到标本的属性,导致检测结果存在着差异,所以加强标本送测时间的管理同样非常重要。

1.2注重对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

当前用于临床医疗检测的设备种类众多,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就会影响试验设备的检测精确度,因此加强对设备的质量控制同样非常重要,对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第一,用于临床实验检测设备要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统一管理,将这些设备信息统一录入到系统中,从而方便相应的查询,特别是有关文档的查询,这有助于使用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这些实验设备。

第二,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保养,并且进行功能检测,同时结合使用人员和设备人员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维护,并制定维护监管制度,确保设备能够正确使用和保障其功能[2]。

第三,对于检测试剂的质量管控。试剂和实验设备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够发挥设备仪器的检测功能。因此控制试剂的质量同样关键。对此要保障试剂能够和实验设备相配合,要使用原装试剂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对试剂的保质期和库存量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保障试剂能够正确使用,提升检测仪器的精确度。

1.3加强对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通过对检验过程进行有效质量控制,才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的精确度和及时性。对此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要逐步完善实验室工作一整套制度。包括实验室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质量检验标准,同时制定实验操作考核制度和检验标本送检核对制度和差错事故登记制度以及不同科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医学检验论文并且报保证内部管理能够实现可追溯性,这样就能够有效保障工作过程能够得到全面监管,同时制定激励措施,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够有效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要严格认真地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紧密结合实验不同的过程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对于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重点环节要进行全面监管,并且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整改,并且形成整改制度,从而全面提升医疗的试验检测精确度[3]。

第三,对于检测技术人员要加强理论和操作技巧培训,并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同时加强理论创新,测试方法创新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构建检测技术人员的交流平台,甚至和兄弟医院的相关检测人员进行技术研讨,总结检测经验,从而不断提升检测技术的水平。

1.4加强对试验报告的管理

由于临床检验报告的种类相对较多,而且复杂,并且检测时间也相差很大,如果这些检测报告不能够有效管理,对于患者的影响将会非常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试验报告的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能够让这些报告形成电子版并存储在服务器中,这样检测报告数据就能够被不同科室的医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调用,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试验报告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让试验报告具有更好的参考性,提升数据报告的利用率[4]。当然采用计算机进行试验报告进行管理,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对此需要通过完善病毒防火墙,并且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数据库的备份工作,这样就算服务器瘫痪,只需要恢复数据库,就能够挽救损坏的数据,从而保障试验报告的持续使用。

2结语

总之,加强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于提升检验数据的精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检测报告的利用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对此医院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检验和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有法.有关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09):89-90.

第7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见证取样;性能检测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也紧跟步伐,飞速前进。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这其中应用符合标着的钢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因为它是建筑的筋骨。市面上钢筋种类复杂,其中存在很多没有到达标准的钢筋,这些钢筋如果应用的建筑中将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危害人民财产安全。因此,如何保证建筑材料钢筋的质量成为行内迫在眉睫的课题。笔者将结合本人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建筑材料钢筋的检测过程进行介绍,并提出来在建筑工程项目钢筋检测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1 见证取样

建筑工程钢筋检测工作的开始是取样工作,它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把好取样关,就无从谈钢筋的检测,检测的结果也是无效的。工程检测用钢筋必须由具备取样资格的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取样。其过程需在建设或监理单位具备见证资格的人员的见证之下,见证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取样的方式、方法、过程以及取样人员资格进行记录,从而保证整个取样过程的真实性。在取样过程中要遵守三条规则:首先,对于同一批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采用组批规则,每一批为60吨,要见证取样,当不满60吨也要作为一个检测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其次,对于拉伸检测取抗拉试件和冷弯试件各取两根,四根样品从不同的钢筋截取,其中冷拉伸试件的长度一般不短于500mm,小于650mm,对于冷弯检测试件的截取其试件长度一般不短于200mm,小于350mm,具体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1.55* (a+d) +140mm,(其中:L是试件的长度,a是钢筋的直径,d为弯曲实验的弯心直径):第三,在钢筋取样时,一般需要先截取500mm到1000mm不稳定的部分,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并且要对每一组式样进行分别标记,不得混淆。

2性能检测

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与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采用的力学性能检测仪器有钢筋弯曲机和万能试验机。应能够实现试验机能够自动恒加荷和卸载,实现试验机的自动化运转.排除人为干扰,确保钢筋实验过程的真实性。

2.1试验前准备

在进行检测前,实验人员接到实验样品后,要检查样品数量和尺寸,以及钢筋表面的锈蚀与裂纹的标识与委托单位是否一致,若以上无误,则对所送的试件的直径进行精确测量,然后对其进行编号,认真填写实验台账。另外,由于温度对检测结果有影响,因此,必须让检测区温度维持在lo-35℃范围内,对特殊要求的试验温度为25士5 0C 0

2. 2重量偏差实验

取样人员在相关见证人员的见证下,取试样3件或5件(试样长度

2.3拉伸试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拉伸实验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按照标准步骤作完有关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2.3.1试件的拉伸过程

实验人员首先调整拉伸试验机的力度盘的指针,使其归零,同时拨动副指针,使之与指针重合,也指向零点。然后将试件固定在实验机夹头内部,然后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实验前的拉伸速度为,每秒钟lOMpa:拉伸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下的拉动速度小于O.SLc/min。在拉伸过程中,测力度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所指即为屈服点荷载,在此过程中应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荷载。通过向试件不断施加荷载,直至将试件拉断,在测力盘中所读出的数据即为试件的最大荷载。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测定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一些人对金属拉伸测定屈服点的规定不够了解,如钢筋拉伸过程中读取屈服最大值,却不知道有初始瞬时效应;其次,过初始瞬时效应之后,应读下屈服点的初始瞬时效应的平均值;第三,对于屈服点的试验力采用要统一在标准规定,才能取得准确值,第四,由于存在污垢,容易使是钢筋在受拉时打滑变形受阻,并伴有表盘指针的反复回转,严重影响屈服力的读数,此时应更换夹具。在测试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之后,将拉断的两个试件放在一起,其两端对齐,并尽量使额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对于拉伸时形成的缝隙,应计入试件拉断后,标距部分长度内。若拉断处到临近端点的距离小于等于三分之一,则可采用移位法来计算标距。若大于三分之一时,可直接用游标卡尺量出己被拉长的标距长度。若试件在标距端点处或者标距处断裂则实验结果无效,须重做试验。对于试件伸长率的测定中,在伸长率的测定中也存在着问题,在钢筋的伸长率要在拉断后在进行测量,而不应在钢筋拉伸到颈缩之后,不能发硬钢筋拉伸后最大塑性变形的相对值,变形后,减少油阀的油量,颈缩现象慢慢进行,到钢筋断裂。

2.3.2拉伸实验结果的处理

对于拉伸实验的结果的处理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对拉伸强度的计算;对抗拉强度的计算和对伸长率的计算。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①上下屈服点的计算:QS=FS/ SO(其中QS为屈服点、FS为屈服力)QSU= FSU/ SO(其中QSU为上屈服点、FSU为上屈服力)QSL= FSL/ SO(其中QSL为下屈服点、FSL为下屈服力)②抗拉强度的计算:Qb=Fb/ SO(其中Qb为抗拉强度、Fb为最大力)③伸长率的计算:s = (L1-LO)/LO X 100(其中s为断后伸长率、L1式样拉断后标距、Lo式样原本标距)

3弯曲试验

打开弯心机,将侧弯曲实验用的式样放在承压滚的内侧,然后开动活塞杆,同弯心机一起前进,直到拉伸式样达到180度或者规定的弯曲度,然后退出活塞杆,检查弯曲面是否有断裂或裂纹,若没有裂纹和断裂则为合格品。

4评定

检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也是必须的。在评定的时候,必须把握以下评定标准:如果各项指标都满足该级别钢筋的标准要求,则表明该产品合格。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有必要进行重新检测,重新检测的时候需要取双倍试样进行。双倍式样中如果有一项不合格,那么钢筋仍然不合格。也就是说,只有所有的指标合格,钢筋才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5钢筋接头检测

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要对每批钢筋的机械接头和焊接接头进行工艺检测,首先,要在现场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取3根,若有弯曲也要取三根,取样长度:套筒外每端留230mm,并取钢筋2根母材抗拉试件。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钢筋中钢筋检测的结果都包括抗拉强度检测,对于用在横梁上的闪光对焊街头要增加一项弯曲性能检测。用于城中的电渣压力焊街头只能用与称重柱,不能用于与用于横梁结构中,并且检测所用事件及其母材要来源于同一根钢筋。

6检测报告

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是检测报告真实有效的基础,只有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才能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检钡J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反映检测报告的真实性。那么该如何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呢,当前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原始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技术,它在原始检测数据生成后,自动采集同步上传到机构监管部门及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这样就能确保钢筋式样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防止了数据被人为修改,从而确保报告的有效性,对遏制虚假报告发挥了明显作用,检测试验机构出具的检测试验报告内容应真实、客观,数据应可靠,结论明确,有测试人员、审核人员和批准人员签字并加盖检测试验机构的印章。

7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必须加强对钢筋的检测工作。钢筋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尽管建筑工程的钢筋检测并不困难,但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正确的取样,测试过程的科学合理,以及各种数据的真实有效,那么该钢筋检测过程就形同虚设。检测人员要掌握正确的取样方法,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钢筋检测质量,确保钢筋的质量合格,避免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以上几点。。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便携式钢筋强度检测仪的研制及应用[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

[2]张会霞.对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试验中几个主要环节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1)

[3]郑天军.钢材新标准下建筑用钢筋的抽样与检测[J].科技风,2011(5)

[4]潘思界.浅究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钢筋检测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0)

第8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回弹法;检测;安全性;研究

一、回弹法检测的仪器设备

1.回弹仪:

回弹仪的工作原理是用弹簧驱动重锤,重锤以恒定的动能撞击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触的弹击杆,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重锤的反弹动能,当反弹动能全部转化成势能时,重锤反弹达到最大距离,仪器将重锤的最大反弹距离以回弹值(最大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的名义显示出来。

回弹仪使用前率定值应为80±2,否则不能用于回弹检测。

2.碳化深度仪:主要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龄期不同,碳化深度不同。仪器包括碳化深度仪、校对块、吸耳球、酚酞粉等。

二、回弹法检测的方法

1.回弹值测定: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侧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点应记取16个回弹值,记录16个测点的回弹值。

2.碳化深度测定的方法:在测区表面凿出15mm直径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碳化深度。使用吸耳球去除孔洞中的粉末及碎屑,不得用水冲洗。随后,用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清楚时,交界到混凝土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碳化深度,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平均值。

三、回弹法检测的计算

1.计算平均回弹值:从测量的16个回弹值中去掉3个最大和3个最小值,剩余的10个按下式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

(Rm为测区平均回弹值,Ri为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2.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按相应公式进行修正。

第9篇:安全性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石材幕墙系统 安全性能 保障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石材幕墙因其观感效果好,装饰效果耐久而被广泛应用。但它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且造价昂贵,如果设计或施工不当,往往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保证石材幕墙系统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保证其系统安全性能的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的强度.二是设计、施工工艺。

1.石材幕墙的分类和选材

1.深色系与浅色系:通常情况下,深色系的石材比浅色系的纹理少,颜色少,硬度高,辐射大、价格低。

2.花岗石与大理石:一般来说,花岗岩比大理石的硬度大、颜色深、同时也比大理石开采更容易,因此价格低。

而对石材的选择无论是遵循上述哪种分类方法,都必须对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遵守与执行。

2.石材幕墙材料的质量控制

石材幕墙材料的质量检测是石材幕墙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基于目前上海石材幕墙的现状,现在对石材幕墙的检测对象包括石材、干挂件、密封胶和胶粘剂。

2.1石材检测

(1)物理性能,如压缩强度、弯曲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耐磨性、硬度、放射性、镜面光泽度;

(2)抗化学侵蚀性能,如耐酸性;

(3)岩相性能,如矿物学特性、微观结构、裂缝和细纹的走向风化程度、铁镁矿等可能对石材强度及耐久性发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

2.2干挂件检测包括:

(1)尺寸,如弯板、插板的长度、宽度、高度、厚度;背栓的直径和长度;弯板、插板的角度;

(2)表面质量;

(3)挂件的拉拔强度。

2.3密封胶检测包括:

(1)外观、下垂度、表干时间、挤出性、拉伸模量、定伸粘结性;

(2)污染性。

2.4胶粘剂检测:

(1)拉剪强度(不锈钢——不锈钢)

(2)压剪强度(石材——石材)(石材——不锈钢)。

3.石材幕墙系统安全性能保障的技术措施

对石材幕墙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检测只是质量控制的措施之一,其设计和施工控制尤为重要。

3.1基本要求

(1)承担建筑石材幕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在资质允许范围内承包业务;

(2)石材幕墙设计应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如非原设计单位设计的,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石材幕墙与相连的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同时签署有关确认文件;

(3)石材幕墙施工图必须经该工程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4)石材幕墙施工应有专项施工方案和监理实施细则。

3.2质量控制要求

(1)石材幕墙工程所使用的石材宜选用火成岩(花岗岩),其吸水率应小于0.8%,其弯曲强度不应小于8Mpa,石材的耐冻融性应符合《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JC205中有关标准要求,室内用石材其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限量》GB6566-2001中有关标准要求,用于室外石材幕墙的石板,其厚度不应小于25mm;

(2)立柱等主要受力构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应经计算确定,且钢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5 mm;

(3)干挂石材圆柱的钢横梁型材应用专业机械滚弯成型,禁止采用现场将角钢切口弯曲手工焊接的做法;

(4)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不得使用钢销式石材幕墙;采用通槽式或短槽式安装的石板,其开槽宽度宜为6mm或7mm,石板开槽后不得有损坏或崩裂现象;

(5)石材幕墙所使用的不锈钢挂件厚度不应小于3.0mm,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JC830.2-2005的规定,且不锈钢材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冷轧钢板》GB/T3280或《不锈钢热轧钢板》GB/T4237的规定;不锈钢干挂件受力托板厚度应不小于4mm,并按有关规范进行截面验算;

(6)主体结构与石材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后置埋件(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且螺栓(或化学锚栓)每处不少于2个,直径不小于10mm,长度不小于110mm;

(7)与石材幕墙相连的主体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石材幕墙后置埋件不得固定于砌体结构之上;

(8)石板与不锈钢挂件间应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黏结,其粘结强度必须符合《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树脂胶粘剂》JC887-2001的有关规定,不得将非结构承载用石材胶粘剂(云石胶)代替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进行使用;用于石材幕墙的密封胶应有证明无污染的试验报告;

(9)石材幕墙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石材幕墙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致;各种结构变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3.3性能检测

(1)石材幕墙工程所使用石板应对其弯曲强度、吸水率、耐冻融性进行复检,室内用石材幕墙工程还应对石板放射性进行复检;

(2)石材幕墙工程所使用的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应对其粘结强度进行复检,石板用密封胶应对其污染性进行复检;

(3)对后置埋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检测比例为1‰,且每种后置埋件的抽检数量不少于3根;

3.4质量验收

石材幕墙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石材幕墙工程的施工图纸、施工图审查意见书、结构计算书、设计说明、设计变更及其他设计文件;

(2)原结构设计单位对石材幕墙工程安全性核验的确认文件;

(3)石材幕墙工程所用各种材料、五金配件、构件及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

(4)石材所使用石板弯曲强度、吸水性、耐冻融性复检报告,室内用石板放射性复检报告;

(5)石材用环氧树脂型结构胶粘结强度复试报告、石材用密封胶的耐污染性试验报告;

(6)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检测报告;

(7)防雷装置测试记录;

(8)石材幕墙淋水试验检查记录;

(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石材幕墙构件和组件的加工制作记录;石材幕墙安装施工记录;石材幕墙检验批验收记录。

3.5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以上规定执行,石材幕墙工程如未按本规定进行施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红文.石材幕墙钢立柱及支座伸缩缝设置与防治[J]. 中外建筑. 2006(03)

[2] 骆哲雄.背栓式干挂石材幕墙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组织和工艺技术[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16)

[3] Mikael Salonvaara.Stone system performance of a whole building.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 2001

[4] Vallabhan C V G,Chou G D.Interactivenonlinear analysis of insulating stone unit 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