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新媒体运营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运营的含义

第1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3g技术;通信;技术标准;功率;速率

面向未来,人们对3g技术充满了美好的期待。目前3g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随着通信网络和技术的不断发展,3g技术环境下电信增值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业务范围持续扩大,经营主体趋向多元,经营模式日益创新的新阶段。 

一、3g的含义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的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秒)、384kbps(千字节/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二、3g技术基本特点 

从目前已确立的3g标准分析,其网络特征主要体现在无线接口技术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技术包括小区复用、多址/双工方式、应用频段、调制技术、射频信道参数、信道编码及技术、帧结构、物理信道结构和复用模式等诸多方面。纵观3g无线技术演变,一方面它并非完全抛弃了2g,而是充分借鉴了2g网络运营经验,在技术上兼顾了2g的成熟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根据imt-2000确立的目标,未来3g系统所采用无线技术应具有高频谱利用率、高业务质量、适应多业务环境,并具有较好的网络灵活性和全覆盖能力。3g在无线技术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高频段频谱资源 

为实现全球漫游目标,按itu规划imt-2000将统一采用2g频段,可用带宽高达230mhz,分配给陆地网络170mhz,卫星网络60mhz,这网络为3g容量发展,实现全球多业务环境提供了广阔的频谱空间,同时可更好地满足宽带业务。 

(二)采用宽带射频信道,支持高速率业务 

充分考虑承载多媒体业务的需要,3g网络射频载波信道根据业务要求,可选用5/10/20m等信道带宽,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码片速率,系统抗多径衰落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实现多业务、多速率传送 

在宽带信道中,可以灵活应用时间复用、码复用技术,单独控制每种业务的功率和质量,通过选取不同的扩频因子,将具有不同qos要求的各种速率业务映射到宽带信道上,实现多业务、多速率传送。 

(四)快速功率控制 

3g主流技术均在下行信道中采用了快速闭环功率控制技术,用以改善下行传输信道性能,这一方面提高了系统抗多径衰落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多径信道影响导致扩频码分多址用户间的正交性不理想,增加了系统自干扰的偏差,但总体上快速功率控制的应用对改善系统性能是有好处的。 

(五)采用自适应天线及软件无线电技术 

3g基站采用带有可编程电子相位关系的自适应天线阵列,可以进行发信波束赋形,自适应地调整功率,减小系统自干扰,提高接收灵敏度,增大系统容量,另外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基站及终端产品中的应用,对提高系统灵活性、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三、3g的技术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w-cdma即wide-bandcdma,也称为cdma direct 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日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获得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在收购了中国联通cdma网络之后,启动了44个重点城市的网络优化工程,并于去年年底前完成了340多个城市的cdma网络建设工作,满足了82个无线城市的无线上网需求。中国电信还了“天翼”品牌并启动了189号段放号。由于之前所采购的设备都支持cdma2000制式,中国电信不需要重新建设网络,在3g牌照发放后,只需进行软件升级,中国电信就会在第一时间里建设起一个全国覆盖的3g网络。 

td-scdma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 

四、3g技术的应用 

当前,一些移动流媒体业务已经能够在2.5g网络上实现,3g网络将为移动业务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由于3g网络拥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业务支撑能力,3g运营商不仅可以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业务,而且还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流媒体业务。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加快,日本和韩国以及欧美地区的一些移动运营商已相继推出了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的视频业务,移动流媒体业务已成为3g网络的核心业务和热点业务。从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移动流媒体可提供点播、直播、下载播放三种业务形式。其中,点播应用主要包括电影片花、精彩片断、mtv等;直播包括电视节目、视频监控、重大赛事、音乐现场会等;下载播放比较适合于那些非在线、对音视频质量要求较高的多媒体节目。 

目前国人对手机、电脑等移动高速上网的需求都在增长,相对于其它业务,移动宽带很可能短时间内成为3g的主流应用。中国电信日前推出的“天翼”品牌,主打“互联网手机”概念,就是充分利用目前cdma网络峰值传输速率能达到153.6kbps的优势,为用户打造高速率、全域覆盖、使用便捷的手机互联网体验,满足用户互联网商务、娱乐、生活、信息咨询等需求。作为回应,中国移动大幅降低了手机gprs上网费。很显然,在3g时代,三大运营商在围绕移动宽带展开竞争的同时,也必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实惠的差异化应用。 

第2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品牌;营销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46

1强化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为集团对于品牌认知及品牌构建的根本宗旨是集团的品牌价值观、资料感、效益观、角逐力、成长性、策略化及构建力的全面体现。提升品牌营销的关键条件是人,人的品牌意识为提升品牌营销之重点。倘若公司一直力图用本身的商品做出效应,让自身的商品变成高档商品,让商品和品牌彼此实现积极联系的品牌效果,就是一旦大家想到品牌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联系到集团及商品;以及一旦大家想到集团和商品之际就可以自然而然联想到品牌,这样,集团品牌度可以得到提升。

本国专业人员的品牌认知感及构建形式怎样的?对于品牌认知来说,不少专业人士表示,高端既为品牌,它即为市场数量等;对于品牌构建来说,也是一样存在。很多专业人士表示,打造品牌既为做宣传,打造品牌就应该保证充裕的资金及其他条件。因此可知,本国专业人员的品牌意识还亟待增加。有效的品牌意识及正确的品牌定位为公司长存不息的关键根源。将正确的品牌意识当作指引,就可以打造高品质地品牌定位,达到给公司做出品牌策略及做好高端品牌给予稳固的根基。

什么样的品牌意识能叫作高端的呢?根据林思・阿普的说法:一旦某个公司特别真切地了解到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商品及供给的服务于市场中与买家里面的吸引度。还有此类吸引度而引发的认识性、归属性及联结性。还可以使用合适的计划把品牌联系到买家及隐性买家的日常之中。这同样可以用于某种层次中产品本身品牌意识。近期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持续成长及诚信构建的持续加深,本国政府及众多集团的品牌意识逐渐提升。

很多集团早就把Logo看作加入市场角逐的关键手段,大部分地区也提供了比如“诚信建设,品牌振兴,实干强市”等经济成长宗旨。但是,对我本国众多的集团来说,该切实打造品牌,争取市场,应该增强品牌意识的时候,增加于集团品牌的管理,指导公司品牌的策略性成长。打造品牌并不是做宣传。宣传仅为品牌管理的一部分,将过度宣传看作品牌管理的理念是不对的。品牌同样无法看作市场数量,不可以因为市场数量抛掉品牌。索尼集团于此层次之行为应该给大家一些经验。

2重视商标设计

商标为产品识别途径,同样为接受商品的通道。处于品牌营销策划里,一定应该注重商标策划。原因是,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像商标这般能把睿智、联想于感情联系在一体。商标是某种品牌的感官与文字抒发,让品牌实现扶持、抒发、传递、统一和感官体现,让商品拥有品牌效果,进一步提高售卖。

优秀的商标常常表达这种特殊含义,像某项出奇的创新,某个不可替代的位置,某种特殊的价值模式,还有某种不同凡想的感召。因此,商标策划应该适合集团自己的理念及价值宗旨,还有其导向市场及其置身于内地商业氛围,应该呈现和良好品牌发出的深刻共识。

商标策划就像艺术设计,一定要存在可欣赏点和可以超出现的潮流并坚持发展。一旦面对成百上千年的艺术设计,你还能体会到某种美妙的感受。大部分全球品牌都给人这种感觉。像强生、可口可乐、奔驰及其他商标,都是在几十年甚至100余年之前创造的,但是以上商标到现在来看还是美轮美奂。

3加强品牌营销

品牌创建看上去可能非常快,实际上为一项漫长时期。在品牌营销这方面来看,品牌的传播策略为“点”,品牌的长期持续为“面”,品牌含义的持续革新为“体”。集团于品牌营销时期,应该努力探寻营销场地来做“点”的传播;应该一直做到根据客户的应允来做到面的一直持续;应该持续革新品牌含义来做到品牌的“体”的营销。

31品牌的宣传策划

即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但是,适合地宣传策划一定辅助品牌地创建及发展。专家的探究所得,总是触碰宣传的人,他的品牌观念高于碰触宣传不多的人;和角逐之人的品牌进行宣传,会左右品牌观念及买家的品牌甄选。专业人士将集团品牌宣传的种种探究报告呈报于大家:集团品牌宣传策划。

32品牌的持续维持

“点”的广告能够让大多数人于短时间内注意并购买集团的商品。但是,只存在“点”的广告为无法构建一项品牌的。集团品牌构建应该在保持方面花时间。从商品售卖的方面看,保持工作能够让众多买家变为企业商品的长期客户。品牌维持,首先依赖商品品质;其次依赖商品外包装;最后为售后。世界零卖百货大亨“沃尔玛”“无条件退换货”的诺言,即为一项品牌维持战术。这使得买家保持对品牌的信赖性。相反,“商品售出,不退不换”的行为,就会让买家觉得担忧。

33品牌的不断创新

集团品牌普遍于广告里创建,于保持里成长,于革新上突出。品牌营销革新涵盖很多含义,不但有宣传策略,还有维持方法;不但有运营体系,还有策划灵感;不但涉及商品自身,还涉及售后体系。

于相同品牌中同样能够实现众多商品的种类革新。品牌种类创新常常从商品销售时抓起,此时品牌和商品常常互为补充。但是,优质品牌始终要摆脱和商品的此种联系。从前看见“雀巢”,常常要联系上雀巢咖啡;现在,雀巢不但售卖咖啡,还很好地售卖牛奶及其他商品。品质及售价为品牌运营之根本,在品质及售价确定的条件下,品牌运营的革新关键呈现于顾客售后革新方面。众多企业让员工尽力把握所有和买家沟通的时机,提升品牌效应及体现品牌之质量。此为极其关键的客户售后革新。

4增加营销模式

41互动营销――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分为服务型、订阅型和企业理型三种,且各有各的功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来促进营销。微信的服务号,顾名思义,是提供服务的,是腾讯提供给企业用户,用于向粉丝提供服务的一种公众号。有项人性化的功能就是多客服,可以添加多个客服来管理平台,这样就可以同时服务更多的粉丝,更好地与客户沟通。

42社交分享式――朋友圈

利用“朋友圈”的这个功能,可以充分了解消费的喜好、生活圈子,为精准推送信息提供基础。若消费者喜欢某条信息想推荐给好友,就可以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扩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徐立民企业品牌营销战略浅析[J].中外企业家,2009(9)

[2]曹垣,廖仁春企业品牌营销中广告传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嘉兴学院学报,2014(1)

[3]王蕾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图书微信营销策略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14)

第3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传媒经济;文化产业;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84-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进一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内容革命的深入,一场波及全球的信息传输手段的大汇流爆发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传媒汇流。由此,数字技术成为一切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传媒产业及其运营则为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并对其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抓住内容革命这一契机,以信息文化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传媒经济运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引导与推进作用,实现和谐的共振互动,最终实现繁荣中华文化的共同目标。

二、传媒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

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对一台旧的榨油机进行改造,发明了西方历史上的第一台活字印刷机。这一发明对文艺复兴出现和中世纪的终结起到了巨大作用。印刷术使书籍数量的剧增,使西方近代教育兴起并迅速繁荣,从而大大改变了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面貌,所以麦克卢汉把现代文明称为“谷登堡的遗产”。500年后,电视机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信息被传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地球开始变成一个越来越小的“村子”。

面对今日互联网技术引发的媒体革命,很难说究竟是印刷术及电视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大,还是互联网革命的贡献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媒体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过了印刷媒体的深度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莉女士(惠普公司CEO)把眼前这场信息媒体革命称为“数字化文艺复兴”(Digital Renascence)。

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决定力量,正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和发展模式。事实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传播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媒介产品亦成为当代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传媒经济的变化规模。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媒介规模连年增长,媒介产业经济收入由150亿元增加到2031亿元,从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0.9%递增到3.1%。传媒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人断言,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超级产业”。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与文化产业更是有着具有完全超出传统含义的关联性。在当今时代,它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媒产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而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标志性产业”,彼此相互定义,相互依存,甚至互为表里。所以,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传媒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传媒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载体”,才具有真实的价值。

(一)传媒与文化

传媒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一言以蔽之,即共栖而存,既冲突又和谐。文化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层面,它提供了了解和引导人类行为的规则。而传播则属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文化能够影响传播。无疑,传播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也经由人类的传播行为得以延续传承。

文化的一个特性便是超稳定性,而实现其超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手段便是传播的持续和不断扩大。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并且相互影响。在现代经济领域,传媒产业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传媒产业所获得的较大发展与其所依存的文化资源日益深厚不无关系。

一般来说,多样性的文化要求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其相对应,这对于传媒产业的市场细分与定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优势,而导致了人文资源在现代产业运营中处于边缘化。因此,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构建一种具有现代性的生活理念,营造一种凝聚和激励人的社会氛围,是现代传媒应该承担起的历史使命。

(二)媒体内容可以形成产业

从国际宏观背景看,向内容产业转型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如前文所述,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发展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标志,划分为传统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产业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文化产业被称为“文化工业”,而在后一时期,则被称为“内容产业”。

所谓“内容产业”,脱胎于通讯、传媒、计算机等诸领域产业融合后的结构转换和升级,是传媒手段革命的必然产物。欧洲人最先认识到,由于传媒汇流导致传媒频道的资源过剩和传媒内容不足,信息社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构造“基础设施”的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一基础设施不是通过建造更大规模的物理网络与硬件设施完成,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强化“内容原创”而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是现代传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这方面,美国人再一次走在最前列。美国没有什么文化遗产,却率先将“内容产业”纳入商业和产业化轨道,通过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颁布,美国已经向世人宣布了他们将信息内容(特别是文化内容)作为信息产业的主体。我们由此看到,文化遗产作为新经济资源的意义已经凸现,各国文化遗产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传媒巨头的掠夺与竞争压力之下。

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正在从纵向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地向横向分布的产业链模式转变,文化产品的制作与流通正在成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关键性环节,文化遗产的整理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在成为新的产业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的一个新特征。传媒内容的制作和流通已经成为目前最具市场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领域。

(三)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今天的新媒体

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以并存、互补、融合、创新为特点的媒体生态环境中,新媒体不断推动着媒介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

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但它的最根本的特点不是消解,而是重建。借用熊彼特的话说,新媒体的根本特点是“破坏性创造”。

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也即媒体整合的过程,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媒体产业的巨大差异。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新媒体产业已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新媒体产业强大的集聚与扩张功能在于,通过媒介载体的无限魅力,辐射、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环节,呈现一种随处可见的人文景象。

中国传媒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际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知名的管理顾问机构普华永道预估,全球娱乐与传媒产业未来五年内将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而中国未来五年传媒产业的成长速度,约是世界增长率的3倍。根据著名的媒体研究机构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中国内地2001年媒体广告总量达112亿美元,在亚太地区列第一,是澳大利亚总广告量的3.7倍,年成长率为15.8%。因此,作为传播介质的前沿,新媒体的出现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传媒经济运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信息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人们将不论地域和种族,友好地相处在一个数字化的地球村里,平等地面对传播媒介带来的机遇和便利。不断更新与发展的传播媒介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抓住机遇,通过传媒经济运营弘扬中华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树立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形象,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准确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

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准确地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即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把先进文化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都反映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文化作品代表先进文化,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成为障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一般说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和社会经济体制,既决定着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又决定着其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发展水平、运营机制、管理方式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宣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精神时尚,才能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努力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入手:

一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市场化。对非公益性传媒领域,要进一步打破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增加竞争主体,加快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联合、重组、兼并传媒单位,组建传媒产业集团,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运作,切忌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整合,避免一哄而起,大起大落。

二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国际化。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引进传媒资本,引进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引进先进制作技术,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要通过合理划分传媒产业中的竞争性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推动赢利性业务走向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四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社会化。建立开放性的创新发展机制,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尽快形成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五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组织化。鼓励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如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等,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三)加快传媒产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第4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服务提供商日益增多,包括一级运营商和有线多业务运营商(Cable MSO)在内的各种类型服务提供商开始为商界提供运营商级以太网服务,提升竞争优势的新机遇随之出现。这些服务提高了安装速度,带宽也得到显著增加;与此同时,还带来了VoIP、多媒体和其他关键商业应用――所有这一切全都以更低的运营成本交付。这种转变带来了哪些机遇?商业用户又该如何利用这些机遇呢?

利用IT赢得竞争优势的奥秘在于,IT一定要 “有利于商业运作”,而满足这个条件就意味着它必须具有简单、自然、可靠、便利及高性价比等特点。

旧式电话具有利于商业行为的特点:它高高放在你的办公桌上,你拨出一个电话号码,通常就能和在另一张办公桌上工作的人直接通话。

广域网则以另一种形式在发展。20世纪90年代,归功于光纤的巨大带宽潜力,再加上ATM技术对语音和视频会议服务质量的保证,广域网逐渐成为紧密连接全球大型组织的纽带。现在你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召开视频会议,但这些服务复杂、昂贵而且缺乏灵活性,只有那些运营任务是其关键商业应用的大型企业在使用它们。

然而,随着运营商级以太网服务的迅速扩张,广域网逐渐变得真正“利于商业运作”。与ATM和SONET/SDH相比,基本以太网技术简单,人们对此也相对较为熟悉。由于具备简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的特点,运营商级以太网更有成效。它的灵活性提供更大的便利,不仅高度可靠,而且能够服务于大多数任务关键应用。

运营商级以太网进入黄金期

运营商级以太网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它以人们所熟悉的、相对简单而低廉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但是,这也是它的惟一障碍所在。因为用户将“以太网”这个词与低廉、“尽力传输”的局域网技术联系在一起,对于运营商级以太网能够和更加复杂和昂贵的ATM和SONET WAN技术相媲美这个事实,他们还无法欣然接受。

2001年成立的MEF(城域以太网论坛)的使命包括两个方面:为运营商级以太网制定必要的规范;同时,启动一个有针对性的公关计划,消除以太网仅仅能够服务于局部区域这种认知。为满足广域网的条件,需要在前一个使命的基础上给现有以太网增加5个特性。这5个“运营商级”特性为:

1. 可扩张性――涉及带宽、覆盖范围(从访问到全球服务)和所支持的用户和服务数量。

2. 可靠性――支持传统TDM流量和交换电路网络专用数据流的恢复功能。

3. 服务质量选项允许服务等级协议(SLA)达到多媒体标准。

4. 标准化服务――保证通过标准化设备,在不需要改变客户局域网(LAN)设备和网络的前提下,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

5. 使用基于标准、独立于厂商的执行提供运营商级OAM服务管理。

服务提供商认证开始于2006年4月,首批7家接受认证的提供商是:AT&T、Bell South、Cable Vision Lightpath(首家申请认证的有线电视运营商)、Met-Net、NTL(首家申请认证的欧洲服务提供商)、Qwest 和Verizon。到2007年6月,已有11家运营商的37项服务同时通过了功能和性能认证。

这些是真正的世界级测试,在洲与洲之间进行的国家级网络测试,以及使用真正的企业网络横跨全球的国际间测试。在关键的多媒体指标,如延迟和抖动方面,它们的性能符合SONET/SDH标准,这说明运营商级以太网在降低资金和运营费用的同时,也适用于关键应用。而且,这些接受认证的著名世界级服务提供商已经将运营商级以太网投入实践,运营商级以太网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早期采用者――包括教育、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部门――已经开始选用运营商级以太网,并感受到这一技术带来的好处。

实用中的运营商级以太网

新的运营商级以太网服务确实“有利于商业运作”:它简单、自然、可靠、便利,并且成本效益明显。对不同的用户而言,这些特性带来各方面的好处。

在一个主要的重建计划中,纽约法学院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使分散在繁忙市中心区域的几个校园网络一体化。他们与几家公司进行了磋商,这些公司表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繁忙的街道上重建网络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他们找到了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后者建议采用运营商级以太网解决方案――这里的主要优势表现在迅速而灵活的部署方面。

运营商级以太网的成本效益也很明显。除一个受托管的光纤网络环外,以太网LAN/WAN、TWC还提供一个冗余的ISP带宽电路,大大扩张了NYLS的互联网服务管道。ISP带宽的递增成本与以往相比要低得多。以前,每秒每兆比特的成本高达数百美元; 现在,这一成本已降至50美元以下。同时,在TWC的光纤环外建立起一个100兆比特每秒的虚拟电路,将大约2.5公里以外的学生宿舍连接起来。这个虚拟电路允许NYLS宿舍的学生ISP访问主校园,就好像他们在同一个局域网中一样。用户非常喜爱它,“这让我们觉得好像宿舍就在隔壁一样。”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米沙联合学区的指导原则: 从最遥远的小学校区到高中校区,以太网访问技术为他们的校园提供一致性的服务。他们正在寻找一个提供基本连通性的可扩张服务,能够对其进行扩展,以支持多媒体教学应用,如视频会议和课堂虚拟现实。此外,成本并不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是要考虑为更遥远的小学校园提供更加灵活的访问方式。当Qwest公司建议采用运营商级以太网时,它成为当时美国国内最大的此类部署。米沙公立学校最初使用城域光纤以太网连接整个校区的74个场所,并随后在此基础上扩张到100多个场所。Qwest公司的城域光纤以太网能够提供高达每秒1吉比特的传输速度,允许该校进行一些带宽密集型活动,如实时视频会议。

第5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受众减少,发行量萎缩,经济收益下滑,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寻求转型之路。但与此同时,新媒体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虽然有政策指向的扶持,但现实问题不能得以完善,成长道路仍然面临众多障碍。

2014年,以微博、微信、APP客户端为首的新媒体,将信息传播范围无线扩大的同时,也使得行业间的粘合度更加紧密。通过几个行业公众平台,你便可轻松了解业内信息,除此之外,新媒体更让业内人士有了便捷迅速的沟通途径。

以知识产权行业为例,已有的传统媒体包括:《中国知识产权》杂志、《MIP知识产权管理》、《中国知识产权报》等都已或即将推出新媒体。而现有的在业内颇受关注的新媒体包括:智合东方微信公众平台、IPRdaily微信公众平台、优智博微信公众平台都已做到了定时推送业内资讯。

本刊记者就知识产权行业内备受关注的几家新媒体,独家采访了各自的负责人,了解作为新媒体当下所面临的技术、版权、资源等众多热点话题。而作为新媒体发展中最受诟病的版权保护问题,作为本就是知识产权行业的专业人士,在经营新媒体时,将如何破解版权瓶颈?如何发展新媒体?如何与现有传统媒体合作共赢?

智合东方首席执行官 洪祖运

初次和Luckie(洪祖运)认识是在智合东方(以下简称智合)的VIP群里,当时这个群里已经有近180人,都是与知识产权行业相关的人士,包括学者、法官、律师、企业法务等等。虽然现在已和Luckie相熟,但也未曾见过面,这或许就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色。而智合的初创,也仅仅是靠网络便有了今天的规模。

智合初始的几个发起人,均是出自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业,很多年前他们在校园内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之后大家各自走上工作岗位,也都从事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工作,彼此之间也保持着联系。“平时因为我的学龄稍长,所以会牵头组织一些聚会活动。” Luckie说。

2014年元旦前几天,在一次网络聚会(Luckie在香港,其他人在上海)中聊起,大家毕业都有不少年了,可以考虑一起做些事情。刚好当时微信公众号的浪潮初起,有关“互联网思维”的讨论沸沸扬扬,Luckie就提议大家开一个公众号,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机会沉淀每个人这些年在专业上的积累,二来可以作为一个窗口聚合更多的知识产权同行来分享和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智合东方知识产权”的公众号在2014年2月14日创号首发,那一天是中国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重合的日子。“选在这一天,我们期望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智合东方’四个字,东方的含义很清楚,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在世界的位置就是东方,智合的起源在中国的东部上海,所以东方在地缘上定位了我们是发起于东方中国的一个组织;更重要的是“智合”二字,“智”是指“智慧”,是对世界的理解,“合”讲究的是“道合”――君子合而不同,我们认同对于世界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但我们相信多元的理解依然应当贯穿一个主线――在智合,这条主线就是对于法治的共识。” Luckie说。

从创立之初至今,智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众号订阅数已达数万人,单月用户阅读数超过40万,微信群有28个并且不断在扩大。Luckie也玩笑到,能够引起贵刊《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的关注和采访,就是很大的成绩。

智合微信公众号上线之初,即在运营上做出有别于大多数公众号的创新,即同时建立若干个微信群。通过公众号的信息,与微信群的用户联系和沟通,迅速吸引了很多业内同行的关注。名不见经传的智合,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3000订阅用户的大关,微信群迅速扩大到8个。Luckie说,与其他平台相比,智合的特点应该是更加专注于专业人士的聚合与联系。换句话说,智合提供的是一个法律专业人士的交流平台,并且在这个平台上,期望实现法律行业不同成员的低成本联系和互通。而在管理方面,Luckie说:“智合从建立之初,即采取公司制的管理方式。因为股东和管理层大多是法律专业出身,所以一开始在公司架构、制度建设上我们就比较注意。原则上,我们采用人事上的矩阵式管理,和项目上的扁平化管理。公司内部主要分为业务、行政和技术三个部分,而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经常通过项目组的方式进行人员抽调组合,集中针对具体项目进行资源的调配。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智合的管理模式基本可以匹配目前智合的发展要求。”

当被问及为何几位创始人会有做“微信公众平台”的想法时,Luckie这样说道:“简单的说,智合的事业是基于我们对现今中国时代趋势的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判断,是认为中国的法律市场即将进入高速增长乃至井喷的阶段,原因在于中国的各个阶层已经对于法治产生了强烈的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GDP达到美国一半的国家,法律服务市场的规模却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这种强烈的落差预示着这一块市场的潜力巨大;第二个判断,是互联网经济将朝着同传统经济部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互联网解构和改造商业世界的今天,法律市场同样也会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智合的事业规划中,公众号是个起点,今后也会是智合社区的一个重要‘入口’。通过对公众号、微信群这两个主要产品的运营,我们正在获取相应的经验和能力,从而为我们在不远的将来建设一个‘法律人的云社区’做好准备。”

据了解,目前智合东方的运营模式主要是依托于几个大型的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人人网等。智合的产品包括负责信息输出的“智合东方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智合东方”微博账户、人人网账户,以及负责社交互联的智合微信群――目前智合管理和运营的有10个综合群和18个分类群,在微信群的设置上,已经突破了知识产权专业的限制,开始覆盖更多的商业法律部门,包括私募/风险投资法、房地产法、娱乐法等等。

关于智合公众号的内容来源,Luckie介绍道,智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智合的原创内容,智合有着一支高效的编辑团队,可以保证及时的捕捉社会热点,推出有趣且不乏深度的专业解读;第二个是来自于其它优秀法律作者的授权文章,智合的编辑会广泛的阅读网站、报纸、杂志、其它微信号的文章,如果找到适合的内容,我们会联系文章的作者,取得转发授权,例如何帆法官、游云庭律师、王迁教授、陶鑫良教授、董皓博士等这些大家或者优秀的法律文章提供者,陆续给予智合全部转发授权或部分授权;第三个是来自于向智合社区用户的约稿,例如美国华盛顿美科律师事务所的梅雷律师,他在智合连载的美国司法趣闻专栏有着很高的人气,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舒海、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钱伯斯亚太区负责人李晨,这些人都在认同智合的基础上慷慨分享他们的文章,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专业内容。

智合是一家创业公司,因此所有创业者遇到过的困难,智合都曾遇到,或者正在经历,或者即将面对。在应对这些困难的过程中,Luckie尤其感受到的一点是,每一次挫折和阻碍的克服,都是极为宝贵的经验。“我们也能够明显的看到,智合在每一个困难之后都会成熟一点和强大一点。”Luckie强调,和所有的创业公司一样,智合面临的不仅是发展的压力,更是生存的问题。智合现在不仅仅只是做知识产权的社区,而是拓展到更多的商业法律领域。我们的基本理念就像我们的口号一样,是要建设“法律人的云社区”,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路径上,我们可能会与不同的法律从业群体进行合作,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联系与互动,来实现更大范围法律圈的融合。

智合作为新媒体的一员,同样面临着新媒体发展中的瓶颈,本就是法律专业出身的Luckie,又如何看待新媒体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新媒体的新,我们理解主要是技术上的新,媒体的基本规律例如在管理、运营、传播上的原则是不会变化的。在我们看来,新媒体如果不愿意像历史上诸多新生事物那样昙花一现,反而应该更多的向传统媒体学习。最终,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内容为王,体验为王。新媒体讲究一个快,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关键内容,但快就意味着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方面的风险。如果转载文章和引用观点时并不注意知识产权的问题,这可能会给新媒体的发展埋下隐患,《今日头条》事件值得每一个新媒体从业的思考。就智合而言,我们在公众号的内容上,自始就重视版权的问题。除了原创、约稿和投稿,在文章的转载上我们均会得到原作者的同意,并按照原作者的意愿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甚至会推荐原作者自己的公众号,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作者对于新媒体的转载是乐见其成的,而取得他们的授权,更多的是对作者的尊重,换来的也是作者对平台的好感与信任。”Luckie说。

IPRdaily CEO 周鹏

在微博最为火热的时候,本刊记者与周鹏在微博圈里互相加了关注,也曾私信沟通过,但却未曾谋面。而当时,IPRdaily还未创办。

1986年出生的周鹏,军校毕业后,在检察院办公室做过文案工作,2009年进入知识产权行业,2011年创办“北京盛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国内和涉外知识产权托管运营业务,曾服务过诸如河南电商产业园等大型机构,包括集团公司、国家“211”高校在内的中型客户,以及小型创业公司。周鹏现已离开北京盛韬公司,全力经营着IPRdaily,长远目标是与5名创业团队成员通过IPRdaily构建一个知识产权生态圈。

“IPRdaily”2013年12月份正式开通中文版微信账号,在的公开信息中,IPRdaily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关注TMT、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生命健康、环保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事宜,想通过‘媒体平台+产业平台+社区’的形式,将创业者、知识产权从业者、权利人三方进行对接,打破知识产权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具备专利资质的机构大概有1000多家,具备商标资质的机构有将近2万家,这其中包含8000多家具备商标资质的律师事务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近5年来,每年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的95%以上是通过商标机构提交的,不过,各家知识产权机构提供的服务侧重点不同,创业者在获权、维权、用权三方面均有需求,有时在选择知识产权机构时无从入手。”IPRdaily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的。周鹏介绍,IPRdaily媒体平台关注的是国内外知识产权行业的最新动态,平台上的文章包括创业公司知识产权部分的风险分析、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评议、知识产权行业的最新案件及经典案例分析等等。

IPRdaily最早是诞生在腾讯邮件LIST上的,用户订阅量也可以说是比较稳定的,初期在LIST大概有500个订阅用户,大部分都是原来盛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服务过的客户,周鹏说:“也就是有他们,才让我们坚定的走到了今天。”其实IPRdaily最开始的定位是很独特的,它不像任何其他媒体,在最初试着了两次以后,定位是整合每日重点识产权行业新闻,以短平快的形式直达用户邮箱(最开始是邮件列表),主要目标用户是对知识产权新闻没有鉴别能力的人,对知识产权行业不是很了解的人,身在知识产权行业必须看新闻,却没有足够时间的人,以及关注知识产权行业发展的人士。”周鹏说:“正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顺应趋势,IPRdaily2013年12月份正式开通中文版微信账号,也就是在过去邮件版基础上重点推微信版,实现网站、邮件、微信等多管道传播,为业界及关心支持知识产权的朋友提供真实可信的知识产权行业信息服务。”

成立至今,IPRdaily取得了一些成绩,包括:经过半年积累,已经拥有近3万的关注用户和手持设备;IPRdaily针对创业者建立了首批专家导师团,为创业者提供辅导支持服务;IPRdaily《拜访百余知识产权机构活动》已经开展,此外,还将拜访100家做的不错的创业公司,了解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安排,丰富IPRdaily的案例库;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进行初步合作;与英国《MIP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进行新媒体方面的合作;建立了第一个知识产权云社区IPer公社。

据了解,目前IPRdaily的运营模式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媒体+社群,还聚集了一批知识产权智囊团。周鹏介绍说:“我们的素材有一部分是精选高质量的文章,同时和知识产权行业紧密相关的,另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智囊团成员提供的专业性的文章和媒体的推荐稿,目前IPRdaily也有自己的审查员,没有作者没有来源的一律不发。”周鹏觉得,与其他知识产权行业内的公众平台相比,IPRdaily的独特点在于,除了报道国内外最新知识产权动态,更关注最新创业公司知识产权部分情报分析,以及在知识产权领域创新商业模式的机构,并且是市场资本对本行业投融资信息的第一接入口。

对于新媒体面临的版权瓶颈,IPRdaily在运营过程中也深有体会,据了解,目前周鹏也在与传统媒体洽谈版权的合作,以期完善IPRdaily在发展过程中的版权障碍。周鹏表示,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媒体发展,突破了传播的物质壁垒,降低了传播的边际成本,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应该找准自己的特色,勇于突破和创新。而最终,新的媒体方式会与一代人共同成长,并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融入社会结构,成为某种意义的“传统媒体”,随之更新的媒体形式会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诞生。接下来IPRdaily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扩编我们自己的编辑团队,多合作、多拿授权、多自己生产。

据了解,目前IPRdaily还没有盈利,周鹏希望将来IPRdaily打造成为一个媒体+社群+平台的知识产权生态圈,帮助知识产权行业良性的发展,同时,也希望能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紧凑的进行,希望早日盈利。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总裁兼主编 张继哲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是一本面向全球发行的专业性杂志。自创刊以来,《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综合性媒体平台。经过10年的发展,我们的产品已包括中、英、日三语刊、中英双语国际知识产权名录及查询评价系统、报纸、网站、电子杂志、中英日三语电子周刊、官方微博、微信等。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平台“专业性、综合性、实务性以及国际性,是我们整个平台的基本特点与核心优势。”张继哲说。

“近几年来,新媒体异军突起,迅猛发展。虽然我不认为新媒体会取代传统纸媒,但也绝没有忽视新媒体的建设。”张继哲表示,早在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就建立了由专人负责的新媒体部门,把网站、周刊、微博以及后来的微信都纳入了新媒体部门运营。

而与其他行业新媒体相比较,《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官方微信平台的独特优势便在于多年的新闻采写经验,专业的采编团队,以及积累10年的独家行业文章和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供稿资源。因此,《中国知识产权》杂志较其他新媒体在版权上更加具有优势。

“在知识产权领域,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发展必须以合作为基础。单打独斗与同质化竞争是对行业本身最大的伤害。”张继哲强调。

对于如何更加全面的发展新媒体,《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新媒体部主管周炳日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谈到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新媒体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每每被赋予了不同含义,有不同的指向。从门户网站、博客、论坛到手机报、电子周刊,再到微博、微信,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新媒体”。二、目前来看,新兴的微信未能取代之前的微博,就像门户网站没有取代报纸杂志一样。最早出现过的,至今还存在着,新兴的平台不过是在局部改变了其传送方式。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流行微信就把网站、电子周刊舍弃掉,因为它们依然有市场。三、新媒体的衍变和发展,尤其是微信的出现,大有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熟人社会”那一套搬到手机上建立起了“圈子文化”。在微信朋友圈里,我们更容易去打开朋友分享的文章,愿意接受某一特定观点。这就需要我们媒体从业人员、企业营销人员结合传统社会中学习经验,制造出能让粉丝愿意分享的“产品”,从而扩大自身的传播影响力。

针对内容建设方面的问题,周炳日很客观的分享了平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相较于其他几家运营不错的新媒体平台,我们有固有的优势,那就是拥有一支固定的采编队伍,以及通过10来年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从业人员库。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传统媒体都面临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衔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最终打造一个全媒体平台。

作为一个立基于传统媒体的我们,并不乏原创信息。恰恰也因为传统媒体的缘故,我们比较注重文本信息的编排、创作。但对于新媒体这块而言,这些内容远远不够。以后努力的方向就是对原有杂志文章进行二次加工,把优质内容换成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式,同时也要结合时下热点,逐步加大原创的频度,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第6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杨晖:我是一个天生乐天派,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想着下一个会更好。我不会沉浸在过去的困难当中,也不会沉浸在成功里难以自拔。

如果要回溯的话,我觉得很快乐的事情是我确定电视是我想做的事业。

湖南台给了我安身立命的本事,也让我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创业时候虽然艰苦,但是我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电视,是自我超越的实现;而看着公司一天天壮大,员工需要归属感和发展机会,也让我思考更多。

《综艺》:你一直强调电视制作的格局,在节目的idea阶段这种宏观思维怎么把握?

杨晖:对我来讲,作为管理者应该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立足战略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当然,我是从传统电视制作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也会将自己放在“他我”的位置上,思考怎样的节目才能获得观众最大程度的认可。从唯众擅长的角度去制作,比如如何把节目做得更活泼、更生动、更时尚。做电视,就是要时刻保持柔软的身段,同时还要做个“新青年”。(笑)

《综艺》:目前唯众的营收情况怎样?

杨晖:内容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创立初期至今都在良性运转。2008年从《谁来一起午餐》开始我们尝试自己投资和运营节目。我个人很希望唯众的增长不仅来自电视台,也要来自互联网和线下,商业模式要更加多元化。目前的比重上,电视节目还是大头,其次是互联网和活动。这个结构我觉得目前是合理的,但是体量还要扩大。

《综艺》:在创业的过程中,你所倡导的TV2.0理念,是否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杨晖:节目理念一定会有变化,这是因为不单是媒体自身在变化,媒体环境也在发生变化。2.0是一种观念,它本身就是动态的概念。对于TV2.0而言,也在不断加深理解和充实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但就互联网或者说电视而言,目前并没有质的变化,未来一定是TV3.0,甚至TV4.0的不断升级。

《综艺》:电视平台的电商尝试似乎都不很成功,唯众曾经与东方卫视合作过《魔力之城》节目,你怎么评价这个节目?

杨晖:《魔力之城》的价值在于电视节目与电商的合作,这种尝试本身是有意义的,但它只是一个初探,并不是完美的尝试。现在唯众也在继续做这种策划。互联网和电视是两码事,在思考层面和实现层面都是如此,但媒体这个词现在已经很模糊了,因此不应该将其对立起来,融合是大趋势。

《综艺》:今年职场节目受到较大争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晖:今年唯众推出了《2012职场好榜样》的真人秀节目。我们认为在节目中起码的尊重和公平是要的,同时如何去引领整个节目的气质和方向也很重要。

《综艺》:你的同事说你是外表淡定,内心强大的管理者,你自己觉得呢?

杨晖:作为一个媒体人要保持一份感性和敏感。我个人觉得女性管理者在做判断的时候,一般感性会多于理性。女性管理者可能会更敏感、细腻,也更善于观察,也能更好地洞察观众的心理,发现观众的需求。在公司管理中也一样,我希望唯众首先是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其次还要是能打硬仗的军队。

第7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新版财新网有不变,有变;不变的是财新团队一以贯之的新闻专业主义,变的是更好读的财经新闻,更具颠覆性的视觉体验。”新版会上财新网总编辑王烁如是说。

正如财新传媒的自述,新版财新网定位于“原创财经新媒体”,秉承原创传统,引领媒体创新。融通桌面与掌端,延揽图文并视听。

“无论是优化我们的web网站,还是加大我们的视听元素,落脚点都是适应新媒体要求。”财新网副总编辑康伟平表示,作为第一梯队的财经媒体,财新传媒提出“全媒体•公信力”,全媒体是业务发展方向,公信力是生存之本。

在全媒体浪潮之下,不断融合新媒体,并在融合之中实现自身的进化,开辟新市场才是王道。康伟平强调,全媒体的核心是要从传统走向新媒体,但走向新媒体不只是指网站,更包括前景广阔的移动终端市场。无论是新版财新网之变与不变,还是财新传媒的全媒体战略及其未来赢利可能,都可见这种思路。

现实,充满变革;未来,充满变数。内容与技术正不断融合,这种融合将给财新网及其所在的财新传媒带来新的活力。

“我们会秉承自己的定位,在技术不断更新推动之下,热情拥抱各种改变。”对未来的探索与挑战,康伟平充满自信与自省。她表示新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并不简单,但她们已做好准备,并充满信心。

新版财新网:条改块 更立体 全原创

9月22号,新版财新网上线。这是财新网自2009年上线以来第一次大改版。为什么财新网此时有如此大的改版?

财新网副总编辑康伟平认为从自身角度而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大环境而言,终端和技术的不断演进也提示应该改变。具体来讲,一方面,原来的版式已有些局限;另一方面,财新网已运营一年多,财新网的发展壮大提出新的要求。截至2011年8月底,财新网月PV超过3000万,月UV超过700万。财新传媒要适应iPad等终端的发展,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必须不断进行市场扩容。

从“财经新闻进行时”,到“原创财经新媒体”,对于新版财新网定位的改变,康伟平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移动互联,即新媒体,这是最值得重视,又需要投入的方向。二是坚持原创传统,走精品路线,这代表了财新网一贯的理念。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财新网无论在版式上,还是内容架构上都有了比较新的改变。

一、条改快:更适应移动终端

据康伟平介绍,这次改版有个重要调整,即:“条改块”的模式。改版前版式基本属于“条块结合”:既有头条要闻似的更扩展的展现方式,也有标题密集型版块。“用手指去点标题是很困难的,如果是区域肯定更好”,康伟平表示做这样的改变也是适应现今移动终端的阅读习惯,即对用户指端的体验优化。

二、更立体:突出图片和视频

财新网此次改版还加大了图片的比重,这也吻合“更好读的财经新闻”。“图片有自己的语言,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不是文字可以取代的”,康伟平介绍,其内容编辑方针相应做出了调整,基本要求每篇文章都要配图。

改版另外一块是突出视频业务。康伟平认为视频的作用是业界都非常认可的,因其有力地传递信息,也很吸引受众。新版财新网更充分运用视频业务,将此业务做得更突出、更立体。这样调整的重要原因“也是为了更适应新媒体播放展现”。

“你可以一边去看新闻,一边去听视频,杂志不可以做到,但pad端的产品或电子杂志可以。”相比于做“海量东西”的资讯网站,康伟平认为财新网有条件并更适合去做这样的匹配。虽然图片及视频成本相对高一些,但这样的形式吻合财新网定位,对原有内容也是很好的补充和呈现。因此图片和视频是未来发展方向,值得投入。

三、全原创:恪守专业财经新闻

“‘原创’是我们的特色及立足点”,康伟平认为,很多传统媒体做网站有这样的共识:拼量拼不过门户,门户做的是拿来品,其本质是几百家媒体为其中一个媒体服务。财新网此次改版突出原创。“全原创是品质和精读的保证,是我们的特色”,康伟平强调,财新网的内容基本来自于自采。

据悉,目前第一财经、21世纪等专业财经网站纷纷开始吸纳自身体系之外的内容。做财经新闻的专卖店,还是做超市?是个问题。财新网如何看待不同的选择?康伟平形容这就像超市和专卖店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渠道需求。超市做得好的有其道理,有其资源禀赋和先天优势。相比之下,财新传媒一直在做专卖店,其经验和长处确实就是原创。她认为现在要放弃根本去做一个大而全的超市,走非原创的集纳式路线,不是现在想做就做得到,且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

康伟平举例道:“现在财新网日产新闻百余条,哪怕原来日产新闻几十条时,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很有限时间内,提供不用海底捞针、甄别挑选的财经新闻。通过财新网,用户能把一天的财经新闻大事要事尽收眼底,且能看到财新网的新闻解读。”

日产新闻百余条,并不容易。2007年,康伟平尚在财经网任职,财经网实践“刊网互动”,康伟平也带领内容团队经历过编辑记者适应网站运营的艰难期,后来终于逐渐形成顺畅平稳的内容生产输出体系。

现在,对网供稿也已成为财新传媒旗下纸媒编辑和记者日常的工作。“大家有共同的理念是要保证财新网的品质,保证这个团队在内容生产上的始终如一性。而编辑记者有了网站,不断跟踪热点事件,可增进平时积累,很好地保持行业素养。”

4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2011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女士获选。《时代》周刊评语称:“胡舒立于2009年创办财新传媒,现已将其发展成为中国杰出新闻报道的典范。”

“恪守专业财经,精研观点资讯;博取信息素材,重构传播形态。唯质朴形隽,求历久弥新。”有此领路人,有康伟平这样一群扎根纸媒又积极开拓新媒体的高层,财新网乃至财新传媒“恪守专业财经新闻”的理想不是空洞的。

全媒体:网站+移动终端+社交平台

“现今的媒体市场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候”,正如康伟平所感,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领域已成为各大品牌竞相发力的新市场。康伟平在采访中透露,作为最早一批在iPad上推出客户端的传媒集团,财新+的产品一直保持不断创新,年底将推出新iPad版本。该产品将提供专为iPad用户定制的移动财经媒体,融合更多互动,更精彩的内容及体验的创新。

2010年3月,iPhone应用程序在苹果商店上线,同年12月底,iPad应用程序上线;2010年8月,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登陆GOOGLE MARKET;黑莓应用程序于2010年12月登录黑莓World。截至2011年8月底,财新+下载量目前已超过20万。

财新传媒在移动互联应用方面实施“三大三小”战略。据财新网业务发展及市场总监戚娟娟介绍,所谓“三小”,是指手机终端,包括Apple、Android、Blackberry三大平台,是财新网的延伸;“三大”是iPad、联想的乐Pad和三星的平板电脑,是杂志的延伸。财新传媒的网络和杂志内容已部分进入手机、iPad、Kindle电子书等移动通信设备。

从更新频率上来说,最新一期杂志应用于每周一零点定时上架,与纸质杂志保持同步更新,拥有支持内容分享等功能。同时康伟平表示,目前的iPad版本并非财新满意的版本,现在伴随着网站改版,财新+已经开始重新规划iPad应用程序及其它移动终端产品,新版将更加突出交互,更匹配终端,同时提供更多互动方式及富媒体效果。

2009年胡舒立成立财新传媒,并于2010年1月11日正式推出财新《新世纪》“改刊纪念号”及财新网。从纪念号版权页可见,该刊加强了在新媒体方面的力量,成立“网络编辑部”,运营部设置了“新媒体业务发展及市场总监”、“网络产品中心技术总监”、“视频编辑”等职。而今,除纸媒团队(《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比较》《财新英文周刊》)对财新网的支持外,财新网专职的运营团队已有70多人。

该团队运营包括财新网在内的多种新媒体产品,比如SNS社区“思享家”、新媒体平台“财新+”(移动互联网产品)以及其它衍生产品。

“新媒体不仅仅是介质的改变,不是简单从PC端到手机、pad端等。应该意味着非常多的改变,包括跟读者充分互动,提供更多角度和全方位的传播,包括视听、图片等各种产品,带给读者更多元的内容和体验。”康伟平表示,像“思享家”这样把纸媒社区经营好的并不多。她认为传统媒体在内容制造上有先天优势,但在互联网应用上属于后起者。

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财新传媒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思享家”就是此方面的探索代表产品。作为一个以实名制为基础的社交网站,“思享家” 汇聚了大量有真知灼见的专业人士,提供点滴、日志、相册、辩论、活动、分享等功能体验,满足用户对阅读、交流、商务、休闲多方面需求,网友们可以共同在此分享财经、时事的专业看法,建立和维系高价值的人脉关系。

财新英文网站(english.省略)与财新网同期上线。《财新英文周刊》则早自2010年2月开始以电子杂志形式发行,今年开始在香港发行印刷版,主要针对该地区的金融专业人士和引导舆论的领军人物。财新传媒希望两年内将《财新英文周刊》的读者数量增加至3万。

未来赢利点:广告 数据库 视频

那么新媒体如何赢利?财新传媒也在积极进行尝试。众所周知,财经类媒体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通过新媒体实现收费阅读、乃至赢利的一类媒体。国外的《经济学人》等刊的发展情况证明了这一点。

康伟平认为收费之路是可行的:“我相信有一点是不变的,大家永远愿意为了一个好东西去付费,关键是你的东西是否足够好,另外你能不能及时获得大家的认可。”同时她也表示,收费模式也需要市场有一定的成熟度。《新世纪》周刊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收费应用程序,每期收费0.99美元。该应用可免费试读编辑推荐的部分精华文章。

目前阶段,财新传媒新媒体广告收益“令人满意”。在众所期待的数据库营销方面,康伟平认为财新网有条件也应该去做这方面的开发。财新网目前已开拓了“数字新闻”等产品。她认为数据库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记者长达十年对一家公司的跟踪报道,对于梳理一个行业的脉络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很多信息可以挖掘。目前该块业务财新网已经启动。未来能否靠此块业务产生营收,怎么去创新赢利模式,目前还在探索中。

第8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6月19日下午,李先生搭乘地铁来到新加坡高档写字楼新达城的中庭广场,这里近200平米以绿色为主色调的星和(StarHub)展台,正在现场受理促销业务。李先生目前在一家医疗公司供职,这次是准备从M1(第一通)转为星和的用户。星和新推出的一系列配套服务促成了李先生的“跳槽”,他挑选的一套两年期话费套餐,除了能赠送一部诺基亚N95外,还能减免前6个月每月48.15新币的基础话费。

“以前由于不能携号转网,担心号码改变丢失客户,所以一直没有动过心思。现在转网这样方便,又赶上大幅度的优惠促销,所以赶紧过来办理。”李先生以为记者也是过来咨询业务的用户,低声耳语道:“你如果不着急,可以再观望一段,听说SingTel(新加坡电信)要推出3G版iPhone了。这3家运营商折腾,我们倒是赶上实惠了。”“携号转网(True Number Portability)”方案的推行,像是一根导火索,即将引发一场颜色大战。

三色争战

用户得实惠

新加坡政府6月初宣布,手机用户自6月13日起可以在不换号码的情况下更换服务运营商,这样,用户就可以更自由地在SingTel、星和 和M1这3家移动运营商中切换。目前,各运营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SingTel 41%、星和31%,而M1则占27%。

为此,3家运营商开始了新一轮新的“用户抢夺战”。除了星和,SingTel也实行手机、宽带和付费电视捆绑的促销策略,消费者可享受将各种服务捆绑的折扣,同时获得更多增值服务。而没有固网宽带和付费电视资源的M1,则推出DIY套餐,让客户自行搭配各种服务。此外,M1通话时间按秒付费的方式也让许多在意价格的消费者更加钟情。

在携号转网方案推行的第一周,随手翻开报纸,或在大商场里,都不难看到3家公司的广告和现场促销,红、橙、绿色3种代表色也非常抢眼。但与运营商的热乎劲相比,手机用户则显得有些矜持。

新加坡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因为3家电信公司都各有优缺点。SingTel还没有按秒计算,消费者一般认为它的平均价格比较高;M1没有付费电视和宽带,所以用户更倾向于新电信或星和,以获得更多综合折扣;至于星和,顾客反映它的信号比其他两个电信公司差。

面对运营商这场长期的拉锯战,消费者是最显而易见的受益者。“政府的目的,就是要降低资费,让消费者受益;同时促进市场竞争,让新加坡电信业更加自由、公平。”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副局长兼电信及邮政部主任梁景泰坦言,“这样做并不会引起恶性竞争,电信公司的客户争夺战虽然很激烈,但它们也要守住自己的价格底线,这样就促进了电信公司在服务和内容上的竞争,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和更好的保障。”

IDA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新加坡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130.6%,这意味着已经有很多人拥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IDA早在3年前就开始探讨携号转网方案,此方案的强力推行,正是新加坡电信市场自由开放进程中的必走之棋。

自由竞争

非一日之功

1992年4月,SingTel得到移动通信服务5年的垄断合约和15年基础电信业务垄断权;1996年5月,政府将SingTel拥有的15年基础电信服务缩短了7年,从原来的2007年3月31日提前到2000年的3月31日。1997年4月,第二家移动通信运营商M1进入市场,开始提供服务。1998年5月,星和成为第三家获准经营移动通信服务的公司。2000年4月1日,新加坡政府提前进行了电信市场自由化开放。

“当时,美国和英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自由化,并已经从价格低廉的新服务中获益。新加坡要发展成为领先的资讯信息枢纽,需要依靠电信产业的全球竞争力。”IDA负责推动产业和集群发展的助理局长谭爱勤回忆说。“全面自由化开放是一次大胆的、高成本的举措,为了提前自由化开放,政府共支付给两家运营商12亿美元,以补偿他们提前结束垄断服务的损失。今天的成功证明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市场自由化还意味着没有外商投资限制;没有运营商数量和类型限制,完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发放无线网络许可证,如3G牌照;运营商可以自主决定网络类型、系统、设施,以及偏爱的技术平台。

目前,新加坡电信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市场,从2000年的13家注册设施运营商发展到现在的41家,从2004年的414家注册服务运营商增长为现在的942家,新增了50亿新币的投资。

然而,从垄断到竞争的体制改革也面临种种挑战。例如新加入的企业将面对业内巨头的挤压;新进的企业需要与原有企业合作,实现互连,共享瓶颈设施。为了化解这些困难,新加坡政府于2000年9月推出电信业竞争准则,并每3年评估一次,意在建立明确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规范,提供政策监管框架,以推动竞争。

其中值得借鉴的当属不对称规制(Asymmetric regulation),即加重对原有垄断持照者的监管,避免垄断运营商以超出市场竞争的价格提供服务。“为推动多网络、多运营商环境下的有效的市场竞争,我们推出了互联互通文件(RIO),即列出在与其他企业进行互联互通服务时,垄断企业必须提供的价格、条款。RIO 中的价格是由IDA按成本计算原则决定并且批准的。”谭爱勤解释说。

如今,携号转网政策的推行,虽然在自由化开放进程中仅仅是个小的举措,但也表明新加坡已经从监管业内企业转向促进产业内的有效竞争。

采访手记

我的宝贝手机号

6月中旬,应新加坡IDA之邀参加“2008资讯通信及媒体业商业交流大会”,期间刚好赶上新加坡推行“携号转网”政策的第一周,作为来自中国的媒体,刚经历了电信重组的热潮,所以神经被小小刺激了一下。

第9篇:新媒体运营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公众号;资产评估;大数据时代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3日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得数据者赢先机,依平台者得优势。为了实现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信息数据交流共享,使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更加适应大数据时代变化,促进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接轨,我们将传统的资产评估信息交流方式与当前热点“互联网+资产评估”相结合,选取了广西有代表性的南宁、梧州、桂林、百色作为研究对象,创建新媒体――广财微信公众号方式解决当前广西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对广西资产评估行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普及,全球数据信息交换增长速度飞快,大数据时代已到来。大数据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因此,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既有的资产评估技术架构和路线,已经无法高效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对资产评估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绩效评价工作。而资产评估行业率先脱钩改制后,资产评估机构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机构发展进入快车道。受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冲击,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也急需进一步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兴市场变化。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广西南宁,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推进,广西已成为中国南端对外交流合作重要门户。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优势、中央政策的支持、外商台商的涌入,广西市场经济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评估行业如何抢占先机,改革创新成为一大重要课题。

(二)研究价值。资产评估行业服务模式改革是在综合分析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创新研究,是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怎么做”的具体体现。而资产评估行业自身的服务模式改革根本就在于创新,在大数据时代下,以“互联网+”为抓手,对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大胆创新,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做有益的探索。“广财微评估”项目围绕广西资产评估行业信息需求与行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研究建立广西资产评估行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借鉴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以微评估作为研究创新起点与创业基点,创建广西资产评估微信信息平台,通过采取“互联网+资产评估”技术手段,打通 “校企、校行与校政”三合一资产评估公开信息渠道,从而解决广西资产评估“信息孤岛”和提升在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发达城市均已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创建了服务本地区的微信公众号等相关新媒体技术平台,而在中国南经济窗口――广西,还没有服务广西资产评估新媒体平台出现,资产评估服务仍以传统网站模式为主。笔者创建的广财微评估微信公众号在广西地区的提出,紧跟“互联网+资产评估”时代步伐,发展前景无限。未来几年正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资产评估行业正朝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迈进。同时,第东盟评估师联合会(AVA)大会在“一个东盟,一个评估标准”主题下审议通过了体现东盟区域评估业务及规范特点的东盟评估标准。作为东盟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我国围绕 “一带一路”战略在东盟区域内加大开展评估业务合作与交流,广西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资产评估的发展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互联网+资产评估”的含义

“互联网+资产评估”,顾名思义,即结合“互联网+”的资产评估,是指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云计算技术、云服务平台、结合新媒体平台运营模式创建资产评估新服务模式,以“互联网+”为抓手,顶层设计,人机结合,研究建立资产评估行业信息数据库及服务平台,打破传统“校企、校行与校政”三合一资产评估公开信息渠道,推动资产评估行业转型升级,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迈进,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精准更优化的评估结果的新型资产评估技术手段。“广财微评估”项目以“互联网+资产评估”为出发点,借鉴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突破传统的网站服务模式,以微评估作为研究创新起点与创业基点,寻求解决广西资产评估信息孤岛难题。

三、现状与问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