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区别 联系
一、管理会计区别于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
作为独立于财务会计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以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观念区别于财务会计,具有更为明显的个性特征。
(一)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
同样作为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体现为服务对象侧重点的不同。一般来说,财务会计被称为对外报告会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界和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其报告的内容及确定方法、提供方式、提供频率等都首先要考虑外部报告使用者的要求;而管理会计作为内部报告会计,琪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其首先考虑的是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需要,因此,诸如提供什么样的报告、如何提供、什么时候提供等问题,都完全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特定决策需求。
正是由于这种服务对象侧重点的不同带来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具体方法的差异。例如,正是由于管理会计以内部管理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所以其程序和方法选择不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方式方法都较为灵活;报告内容更多的涉及关于未来的预测信息;报告的格式依报告内容或不定期报告,等等。这种服务对象的不同是作为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区别于财务会计的关键点。
但必须注意的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种服务对象的不同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将在关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中具体分析这个问题。
(二)管理会计中所应用的观念不同
作为独立学科,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观念的差异。管理会计具有不同于财务会计的决策相关观念和人本观念。
(1)管理会计的决策相关概念。尽管现代会计理论也以决策相关作为财务会计的信息目标,但这里的决策者是所有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而不仅仅是内部管理人员。由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面对不同类型的决策,财务会计的决策相关只能是相对的、笼统的。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为首要服务对象,其决策相关观念贯穿于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始终,使管理会计产生了针对特定分析领域的成本收益概念及相应的分析方法。
例如,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某一种产品而实际发生的资源消耗,这种资源消耗按历史成本计量,是静态的、独立的价值量。而管理会计的成本是围绕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资源消耗,它首先强调围绕作为决策对象的特定生产经营活动来确定和归集相应的资源消耗,而这时的成本归集对象就不一定是产品,而可能是目、顾客、部门等等;其次,它不再局限于已经发生的资源消耗,而更加关注将要发生的支出;第三,管理会计从相对的角度来认识成本,而不是独立、机械的看待,相应的就不仅有某一项目的绝对成本发生额,而且有由于这一项目实施所失去的获得其他收入的机会而需要确认的机会成本,及与其他方案相比较形成的差量成本等等;最后,从决策相关观念出发,管理会计的长期决策分析还要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应用收付实现制,从现金流出、流入的角度来确认成本和收益,等等。
与上述分析同样的道理,管理会计的决策相关观念同样对其收益概念及相应的分析方法产生影响。
(2)管理会计的人本观念。财务会计是一个纯粹的信息系统,尽管其信息最终也要影响具体使用者的决策,但从企业内部来说,其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信息的提供是被动的。而管理会计则不同,琪信息系统是从全面支持企业决策活动出发、以对人的行为影响为立足点而设计的。无论是系统的射界还是具体方法的运用,管理会计都要考虑到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来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这种人本观念使管理会计具有财务会计所不具有的能动的系统控制职能。这种人本观念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应用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上述观念的不同不仅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具体方法产生差异,而且是管理会计能够作为独立学科区别于财务会计的根本原因。
(3)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具有个性特征。由于财务会计系统的设计和运作都要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提供规范的会计报告,所以各个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而特定的企业中,管理会计系统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的产生是由于具有不同规模和管理模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对不同产品市场及具有不同文化氛围的企业,往往有不同侧重的信息需求和方法选择,从而使管理会计在不同企业的应用有着各不相同的系统模式。
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企业规模、所选择的管理模式、所处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市场,甚至所具有的企业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应的,管理会计系统也是一个动态系统。他要从属于特定的企业组织,并且随同企业组织的发展而发展,这正是管理会计系统所具有的个性特征所决定的。因此我们所讨论的管理会计方法的先进和科学都是相对的,一个管理会计系统是否优秀取决于它能否完全适应特定时期企业管理的需要,并且随同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展,而不在于他在理论上或数学模型上是否完美。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服务对象的不同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首先,当我们论及财务会计首先要考虑外部报告使用者的需要时,并不意味着这种报告不为管理人员所需要。事实上,财务会计报告是管理人员,特别是较高级管理人员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财务会计被认为是对外报告会计只是从对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了解来说,外部报告使用者相对处于劣势,因此,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提供首先要考虑有关会计原则的要求,以保证其信息的可靠和可理解。其次,管理会计的报告一般是对能报告会计,但这同样不意味着企业外部利益相关的团体或个人不需要这种信息。从有助于决策的角度来说,管理会计的信息对于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是同样重要的,只是受信息技术条件的限制,及考虑信息成本,企业不能同时向兴趣和利益都各不相同的外部有关人员提供这些信息并保证其决策相关性。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呈现越来越多的融合趋势。例如,在十年前,关于分部经营的信息还是只对内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而在当今社会却越来越受到外部投资者的重视,因而成为对外报告的一部分。这种现象说明从所提供信息内容来区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只是一种静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关键词】财务与会计 旅游管理专业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53-02
一 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科学内涵
会计是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统一的计量标准,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技术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记录、计算和分析,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对于“财务管理”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企业获得资金和有效使用资金的管理活动,核心是企业的资金,具体表现为对企业资金供需的预测、组织、协调、分析、控制等方面,通过有效的理财活动,可理顺企业资金流转程序和各项分配关系,以确保生产经营的顺畅进行,使各方面利益需求得到满足。
二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
财务管理与会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从对象上看,两者有共同的对象即资金运动,但具体内容和性质不同;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进行直接管理;而会计是进行资金的间接管理。(2)从目的上看,两者总目的都是为了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但具体目的却不同。(3)从职能上看,两者除都具有控制职能外,还有各自的其他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反映)与监督(控制);而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决策、计划和控制。(4)从使用的方法上看,两者都具有各自专门的技术方法;会计采用核算、监督和分析等专门的技术方法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而财务管理的方法则较灵活多样。(5)从任务上看,两者的任务不同;会计的任务是做好账务处理工作;财务管理的任务是进行资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对利润的合理分配与管理等。(6)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
从上述分析看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是平行而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始终。
三 财务与会计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产业实现的经济效益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因此,旅游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有效利用会计与财务管理这两种工具,而旅游企业财务与会计这门学科很好地概括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原则等内容,阐述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从事财务与会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指导,如果能充分重视、认真学习,将会给学生在众多领域中的发展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通过调查问卷和SWOT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0%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并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决定毕业后可能从事会计工作,30%的学生表示将认真学好此课程,使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多一些选择,有20%的学生不太清楚财务与会计学对于自己职业发展的作用,还有30%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表示比较难,想学好却因没有什么实践活动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专业知识。再看使用SWOT分析法对财务与会计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优劣势对比得到下表。
五 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学生在课堂中感觉书本中理论知识过于抽象无法理解,学校与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联系相关旅游企业,每周让学生能有一两次机会到实际工作岗位中理解和体会书本知识的应用方法,再通过在课堂中对专业术语的详细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信财务与会计学将不会成为学生心中最难学的课程,相反将更加重视此门课程的学习。
2.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
上文详细阐述了财务与会计学的理论知识,此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琐碎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将各章节的细小知识点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学习起来通俗易懂,这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选取典型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视频案例进行讲解,采
用小组讨论法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寻找解题方法、解题步骤,教师给予协助辅导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一门课程如果没有科学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将无法真正完成计划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的目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使财务与会计学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长期有效地发展。如制订全面细致的教学大纲,选取适合学生的适应性教材,在技能实践环节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将实验室每台电脑安装财务应用软件,或联系愿合作的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电算化实习的条件进行实践,相信在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下,财务与会计学课程将会越来越受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青睐。
期待财务与会计学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也能成为学生工作与学习的好帮手,为我国旅游企业稳健有序的发展提供专业的后备人才,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刘益平.会计学(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离不开会计。会计与财务都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预算决算,计划控制的依据都来源于会计,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能大大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财务与会计,两者都是为特定对象―财务主体和会计主体所服务的。作用的对象都是价值,即单位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是对各类财产制度实施的监管,以达到帮助企业实现增产节流的细节目标。
二、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财务管理是统筹于相对的宏观目标整体下,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以价值为对象,关于资金的筹集与投放、资金的收回与分配、资金耗费和结转的三方面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实行监督。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通用的要求。
(二)本质不同
会计上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旨在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它以货币作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标准,以提供、加工和利用财务信息为目标。来达到反映经济过程、参与经济管理的作用,从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财务是指企业以资金运动形式反映的经济活动。本质是资本价值的经营,资本流通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运行,是以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资金的收回,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具。
(三)目的不同
会计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也就是说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是为了在繁琐、复杂的指令传达实施后能够记录下真实的“活动映像” ,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由此也决定了行业采用的制度计量具有稳定性,即使是有不同的会计师对同一业务进行核算查实,在关键部分也不能出现较为严重的不统一。
财务则非如此,对其进行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能够让企业的举措更加正确,使企业能够在相同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对其结果的要求就更加宽松,这也就是为什么财务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合乎企业的利益即可。
(四)侧重点不同
相对于会计而言,财务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是在企业分配资本的运作中一种比较综合、全面的工作,而对其的管理也主要通过货币实体的流通走向并表现出的货币关系得以体现。会计则并非如此,会计更加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因其更着眼于整个资金流向链中更具象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通过数字的变化对相关运动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财务与会计独立运行的必要性分析
(一)便于区分财务责任和会计责任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最终所在权、企业法人所有权、企业经营管理权三权分离、相互制衡。由于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企业财务与会计必须分开。因为财务对企业管理当局负责,为满足管理层财务管理的目的而运作,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权。
而会计不仅要对经理班子负责,为管理当局决策的需要提供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情况的信息,还要对董事会负责,便于董事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除此以外,会计还必须编制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对外公开,投资者、企业职工及股东等使用。
(二)有助于致命财务会计问题的改革方向
如今关于会计业尤为突出的还是账目作假问题。我国人大、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机构的一些政策的制定实施,在大方向上掌握了会计工作的一些主要问题及难点,相继颁布了具有针对性、持续性的会计行业约束规定,尤其是我国1999年《会计法》的出台和以后的不断修订,这其中包括了新的准则、新的制度,强化了会计的监管核算职能,更加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趋势。同时加大了对违规违法操作的惩戒力度,将注重实质和谨慎处理的核算原则广泛应用,这些有利于从制度制定层面消除账目作假现象的产生,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当然在此基础上,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特别是财务与会计的独立运行,更要推动相关法律不打折扣的贯彻施行。
关键词:财务;会计;关系;协调
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关系到公司的经济利益问题,是一家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企业必须在发展自身的基础上在财务管理方面做出巨大的改变,才能保证在信息化时代,公司的管理不会落后。所以加强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必做的一个重大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没有后顾之忧。
一、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一)目的不同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主要包含组织协同、借款报销、账务处理、费用报销、采购付款、纳税申报、BOM清单、工艺流程、成本核算等内。会计工作的重点是确认和计量。重点是准确、快速地整理会计信息,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会计信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从对企业和信息使用者的责任角度确保可靠性、相关性和理解性。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在可比性、实用性、重要性、审慎性和及时性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作目的,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侧重点不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财务工作,侧重点在于货币交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资金关系,主要分析资金需求量、资金的筹集方式,确定最优资本结构、资金投放、预测和决策等资本活动管理。会计工作的侧重点是货币资金的流动变化,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确认和计量,确定资金运作的过程,最终以报告显示。财务与会计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但二者的侧重点上却不尽相同。
(三)职能不同一个公司在进行实际的财务治理过程中,其治理的水准和公司的运营有着紧密联系。提升财务的治理水准,不但能够更好地提升资金的应用程度,公司的收效也能够带来更好地潜力发挥。所以为了确保公司中财务工作质量高效率的实施,在公司财务治理活动开展期间,所有有关的财务工作者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各自尽到自身应尽的职责。财务的工作职责来自公司财务工作与财务关系,主要展现为在进行财务工作期间的职责,包含预估、策略、规划、操控与解析。而会计的重点工作就是治理经济的行为,会计从业者经过解析、明确与核算,为讯息应用者带来实时、精准的讯息,然后传送更好的会计讯息,督察与计算是会计工作中的重点职责。
二、现今企业会计发展的问题
(一)缺乏理论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会计需要积极的施展出自身的作用,经过总结过往、预估未来的方式,并及时发现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账务管理计划。但就当前企业会计管理而已,部分会计从业者缺乏相关的理论认识,具体来讲是欠缺实际的工作经验,因为过去的财务治理方式跟着时代的进步在持续地进行改变,现在的财务治理使得公司会计工作者不知道如何着手,致使公司在面向各种状况时手忙脚乱,使得公司没有得到平衡的运营,员工缺乏凝聚力,以至于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就目前来讲,一些公司的财务会计危机治理系统还不够完备。第一,公司没有创建相应的规范针对风险治理活动进行严格的治理,另外,对于部门职责也没有落实到位,致使风险治理活动的进行毫无头绪,不能顺利开展。第二,公司财务风险评估制度还有待提升,不能精准的映射出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风险治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干扰。第三,另有一些公司的风险治理机制比较书面化,没有根据公司和市场的现实状况加以分析,致使治理活动变得表面化,没有真正的落实。
三、完善财务与会计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一)做好财务与会计基础性工作将公司的财务治理工作做好是各个公司和财务工作人员的共同目的,只是需要提起注意的一点就是怎样运用公司财务与会计间的联系,对于这个问题中的学识和重要影响绝不能小看。其需要相关的治理工作者可以维护好财务和会计的基本工作,这也是最基础的活动之一。需要在进行会计工作过程中创建有关的规章制度与准则,会计从业者增强财务讯息的计算统计技能,实时、精准的搜集与整合会计讯息,再将会计讯息用报表的方式递交给会计讯息应用者,在其制定财务策略时有据可循。在公司财务治理活动过程中,会计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财务后期在进行预估、制定策略上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在有关工作期间,有关部门与工作者需要针对这类原因充分的管控,同时,创建对应的制度与方式来确保财务基本工作可以安全的运行,进而为以后财务工作的快速有效进行奠定基础。
(二)健全财会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治理系统的完备,是保证财务风险治理工作有秩序、高质量、高效率进行的关键因素,公司需要针对其加强关注努力开展有关工作。第一,公司需要优化风险评测体系。综合公司自身和市场的现实状况,自主性的学习各个公司中的现代化知识,针对目前的体系内存有的问题实施深刻的解析与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风险评测系统的合理有效性。第二,优化财务风险治理体系。为了保证财务风险治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公司需要针对有关的治理体系进行优化,通过规范的体系制度做好治理工作。
(三)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了将公司的价值全部发挥出来,公司在进行财务治理工作期间,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标准,从而更好地调节财务和会计间的联系。这需要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公司现实的运营情况、今后的运营方向、稳固性、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状况,为财务与会计工作创建精准目标。这个目标不但可以为财务有关工作带来方向感,还可以推动所有部门间的合作能力,从而变为财务治理活动有效实施的稳定基础。因为创建了精准的财务管理目标,所以使得财务和会计的有效合作最终共同完成统一目标。在创建目标期间规定有关管理部门必须遵守合理性,创建适宜自己状况的目标,不能够盲从、不符合实际或者生搬硬套有关公司的财务治理目标,如此才可以使得财务目标和会计目标完成有效的融合,确保财务治理活动可以更好地实施,进一步为公司的顺利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长期发展,必须协调和权衡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确保杠杆平衡。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相关部门和人员因素不可低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水平,并更加重视这些因素。企业应制定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研究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采取科学的财务控制措施,追求企业的高效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魏媛.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探讨[J].纳税,2019,13(31):105+107.
[2]马兰.浅谈财务会计对企业管理及经济效益提升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115+117.
[3]李轩.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讯,2019(31):58+60.
[4]刘春梅.论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稽核工作的开展探究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8(24):153-154.
一、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受到的影响
新经济环境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化,所以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创造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现代企业的运营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企业不能够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变化,那么将会使企业风险增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避免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在这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投入巨大的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但这会使企业成本增加。在新经济时代下,由于便利的网络信息掌握及时有效,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度,对各方面资源信息获取更加及时,节约了大量资源,降低了经营成本,风险也随之降低。此外,新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决策和一些生产模式都有影响,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减少了滞留等,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应得到提高,促使企业的运营管理不断完善,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1]。
二、新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与会计变革分析
在新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在对待财务的会计的观念上和概念上也有所提高,对传统的模式进行了改进,形成了适应社会经济模式发展的新观念,与世界经济体质发展符合。
(一)财务与会计在新经济时代下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企业财务和会计的特点,这两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具有主体性、盈利性。在企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再生产管理会变得更加复杂,所以相应的管理成本增加,交易成本是主要限制企?I发展的因素,这一直以来就是一对矛盾体。现在大多数企业和社会经营团体的财务和会计制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的,所以在新经济环境之下受到了挑战。在现如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网络经济交易的发展,这对交易是一种极大地变革改进,是一种创造,方便了交易,极大提高了商务贸易行为的效率。电子商务发展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成本降低,交易率提高,企业的结构和运营也在不断的变化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内部机构发生巨大的改变,管理成本等有所下降[2]。
(二)在新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在供求方面变化
传统经济是现有财务会计的基础。但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供给曲线发生了变化,因为网络的原因,有些经济理论不适用,传统的财务会计难以维系。在新经济时代下,具有共享的特点,这样的背景下,边际效应的成本降低,对于有些产业,能够实现收益最大程度的提高。这样的情况下,财务于会计的重点和目光应该放在新的供求关系和收益变化方面。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所以企业对人才引进和新的技术革新要予以关注,建设企业的技术团队,增加企业人员的福利制度,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对企业的收益具有促进作用。当然,现代股票的划分管理,实行相应的制度之后,财务与会计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同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讲求技术科技的融合创新,区别于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企业的风险随时随处存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在这些方面,需要做好评估和及时处理问题[3]。
(三)新经济环境下财务主题内容的变革
在以往的经济模式下,财务受到限制,在新经济环境影响下,由于科技充当主体,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的的界限也不再明显,所以财务主题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财务的主题可以概括为相关利益的综合,其中包括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这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的主题。同时在财务内容方面也发生者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科技是新经济时代的主体,是生产要素,企业原来的物质资本变为知识资本。第二,技术科技在当前时期的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产业技术投入方向逐渐转向人才市场。第三,知识资产变成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开幕式由重庆三峡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孙芳城主持。学校党委书记许亚非首先致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万州区副区长张嘉强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万州区的基本情况及万州区会计学的发展。重庆市财政局总会计师、重庆会计学会会长祝轻舟在致辞中对重庆会计学的发展做了简要说明,同时,他还表示,一定“认真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学习、请教,继续加强学会建设,充实学会力量,进一步提高重庆市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更好地促进重庆市经济发展”。中国会计学会学术部主任喻灵发表讲话,她希望与会专家能继续开拓,不断创新,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本次论坛围绕会计改革、会计的本质、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
论坛伊始,北京大学吴联生教授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三峡学院经管院教师做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他鼓励与会的会计学会工作者和师生只要沉下心来做研究,勇于探索,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就一定能做出成绩。
一、企业集团及其财务管理现状
企业集团(businessgroup),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许多经济和事业部门的单位所组成的联合经营体,是按照总部经营方针和统一管理进行重大业务活动的经济实体,或者虽无产权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但在经济上有一定联系的企业群体。在以产权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中,核心企业拥有其他成员企业50%以上的股权,处于控制地位;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则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形成了母、子公司关系。母公司的经营决策与子公司的经营成果相互影响。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只是经济上已融为一体。
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法人,亦即不具备法人资格以及相应的民事权,而是由多个法人构成的企业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除分公司外,子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同母公司一样,各具独立的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利。其中,母公司是企业集团的管理总部,可以代表集团整体的名义对内行使管理权,对外行使外交权。子公司与其他成员企业只能以自身的名义行使对内对外法人权。
我国企业集团从80年代中期起的行政组建到90年代中期以投资关系形成。例如,河北省自1996年开始组建支柱性企业集团以来,企业集团得到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截止到2000年底,河北省的企业集团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呈现出分布范围广、成员企业多、工业占主导地位、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等四大特点,有利地推动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据调查显示,2000年80%的河北省企业集团负责人承认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首要因素。河北企业集团较多采用资金分散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带来许多问题。(1)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低。企业集团内部二级机构都设有财务机构,在外开设银行账户,都占用一定的闲散资金,使得集团资金分散、沉淀和闲置,导致资金周转速度慢,资金使用率低。(2)集团对成员企业监管不力。财务的分散管理,导致集团无法对成员企业的资金质量和运行情况实施有效及时监管,造成下属企业资金帐外循环和财务管理失控的现象。(3)资金费用居高不下。由于集团各个下属企业资金流通规律的不同,导致企业集团内部出现“存”“贷”两高,一些企业资金闲置,另一些企业因资金紧张大量从银行贷款,资金占用费居高不下。(4)集团无法全面掌控成员单位的担保、抵押等经济行为,成员单位的经营风险无法及时规避。为克服上述问题,探索科学的集团财务与会计控制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成为推动企业集团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企业集团财务与会计控制的运行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集团公司财务与会计运行有四种具体模式:
(一)报账中心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财务管理高度集中,一切资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母公司的财务部。集团母公司通过报账中心,解决统一报账、统一收支的问题。报账中心模式又分为统收统支方式和拨付备有金方式。
统收统支方式和拨付备有金方式均属于高度集权的资金管理模式。这两种方式只适用于同城或相距不远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至于独立核算的分、子公司通常不适宜该方式。
(二)设立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进行企业或集团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设立内部结算帐户。每个分公司都在内部银行开设帐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实物转让、劳务协作均视作商品交易,通过内部银行办理往来结算。
2、发行支票和货币。内部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发行其自身的支票和货币,在各分公司之间使用。
3、发放内部贷款。内部银行根据集团公司为各分公司核定的资金和费用定额等观念,结合实际需要,对其发放贷款。在管理上采取:一是全额有偿占用方式。无论是定额内还是超定额的内部贷款都实行有偿占用,计算利息;二是差额有偿占用方式。定额以外贷款部分计息或多收利息。
4、筹措资金。由内部银行统一对外筹措资金,各分公司无权对外筹资。内部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统一运筹,合理调度资金。
5、制定结算制度。内部银行统一制定结算方式、时间、规范结算行为,同时对结算业务中的资金流向的合理合法性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资金使用中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6、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内部银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资金流通状况以报表的形式反馈给各分公司,报送企业或集团公司,以及时掌握资金使用状况。
7、银行化管理。内部银行本身也实行银行化管理,建立贷款责任制,强化资产风险管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三)设立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是随着企业集团管理需求应运而生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结算中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集团通过结算中心这个管理系统达到控制资金流向。它有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合理调节;有利于企业集团集中财力,减少内部的资金积压,盘活沉淀资金,减低银行贷款和贷款利息;有利于减少资金的体外循环,加快资金的周转。主要职能:
1、结算功能。结算中心为所属公司开立结算帐户,将分散在各家银行的帐户统一集中管理,结算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资金枢纽。
2、监督功能。集团通过结算中心的窗口观测所属成员的经济信息;透过资金结算,掌握、控制子公司的经济行为。
3、信息反馈功能。通过结算中心可以随时摸清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营运状况;透过现金流量的变化寻求管理的重点、难点和要害,帮助集团决策层加强微调整合。
结算中心与财务公司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财务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而结算中心仅仅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机构,不具有任何法人效应。
(四)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一种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经营范围除抵押放款以外,还有外汇、联合贷款、包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及投资咨询等业务。我国的财务公司大多是在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由银监会批准,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而设立的,所以,它还担负着集团公司的理财任务。具体功能表现在:
1、融资功能。允许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境外借款。
2、投资功能。财务公司办理集团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融资租赁、买方信贷、有价证券投资、金融机构投资和集团成员单位股权投资等。
3、中介功能。办理成员单位委托投资和委托贷款,承销成员单位企业债券、咨询、、担保、信用签证等。
由此可见,财务公司具备依法融资、投资、中介功能,作为一个非银行金融机构依托于集团,为集团服务,支持企业集团发展。
三、建立新型企业集团财务与会计控制体系
1、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看法、观点的粗浅看法
2、会计的实质,会计控制
3、财务学与会计学的历史不一样
4、业务分工不一样
5、目标不一样
[论文]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虽然人们争论己久,但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对此,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有本质的区别:
会计的实质,是对经济活动能动性的反映与控制。会计能动性反映,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会计反映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真实、及时的记录和计算,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资料,这种感性资料只是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然后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判断,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会计信息,即会计的理性认识,其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会计反映过程中第一次质的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只是完成了会计反映过程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际,指导实践,即通过这咱具有“理性认识”的会计信息来指导企业经济活动,调节企业管理行为。
会计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会计本身通过财经法规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直接控制,主要指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业务,通过“不予受理”而实施会计制裁;间接控制,主要指通过设计控制程序,完善会计方法,建立健全会计管制体系,来不断调节企业管理行为,促使企业经济活动泥永不偏离“经济上可行”的轨迫。
财务管理的实质一般涉及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方面。财务活动主要指企业的资金起动,包括:①资金的筹措;②资金的使用;③资金的投资;④资金成果的分配。资金筹措,是指正是通过各种渠迫,包括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业积累、公司债、普通股、优先股等把资金集中起来、这实质上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例如,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是一种社会收入的再分配。资金使用的实质,也是一个资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为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将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投放到各种形态上,如存贷、现金、应收标据、固定资产等,资金的投资的实质就是投资决策权,如果没有投资决策权,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投资决策是财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决策的好坏将影响公司未来多年经营获利的状况;资金的分配,实际上是指劳动成果的分配,即企业当期所实现上总产品价值的初次分配。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与国家、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以及企业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该把企业产权机制引入财务管理内容之中,同时理顺日趋复杂的新的财务关系。
二、财务学与会计学的历史不一样:
以历史上看,财务是由会计工作的附带部分演变发展起来的。理财活动由来已久。但作为一门学科它不象会计学那样古老,而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主要原因是理财活动未能向会计工作那样人所有者的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是使用者分离,对筹资等行为进行研究,才出现了财务管理学科。第一部财务管理学著作是美国人格林著的《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学虽然产生的历史不久,但发展十分迅速,经过三次大的调整和补充,西方的财务管理学已形成较完备的学科体系。
会计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从“零星算之,总合算之”到四柱清算直到西方较严密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从流水式的付记帐法剥到科学的储贷记帐法,己经成为一套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
三、业务分工不一样:
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是资金运动,以企业为主体,包括资金筹措,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四大内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是并列的,财务关系的调节体现在财务活动之中,即体现在筹资、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活动上,它是各财务活动的抽象,而非并列关系。
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控制、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帐凭证的控制的填制、成本费用的核算以及报表的编制等活动,来实现控制和反馈。
从两者不质上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业务分工。西方的股份公司已将财务部与会计列,财务部的职责是负责资金的运筹,由财务经理把关、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投资和利润分配;与税务,银行、租赁公司及其他企业联系,经常就公司的日常现金状况及资本营运状况进行分析。会计部由主计长负责,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包括工资的支付,现金的
四、目标不一样:
西方财务管理的目标,历经了筹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停留在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上,带来的忽视风险,短期行为等弊端己严重阻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是我国国有企业今后的改革方向,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服从这一目标。
关键词: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会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监督形式。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理论先天不足。传统的体制不但窒息了企业,压抑了会计,歪曲了财务,而且使财务与会计混同为一项工作,以至于理论界无法清楚地说明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时至今日,我们的会计实务工作者对其所从事的业务,尚无法确切地划分哪些是财务,哪些是会计。财务、会计改革这些年,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仍没有科学地划分财务与会计,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不足。
2、操作困难重重。由于对会计监督本质含义的认识发生了偏差,实际操作起来必然问题不断。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收支应符合国家的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如果把此项任务落在会计身上,一方面会计受厂长经理、董事长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要在财务收支方面严格地监督他们,这种监督权实际成了一种虚设。中国会计界不厌其烦地探讨会计工作的地位、身份和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试图因此使会计监督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并没有改变会计监督不力的现实,而且会计监督的效果似乎越来越偏离其预期目标。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可算是会计监督实际效果很不理想的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现实: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大都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而会计人员由厂长经理聘用,要求会计人员对有自己“就业权”的厂长经理所决定的财务收支实施监督,既不符合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基本要求,又缺乏应有的可行性。
3、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比如,新《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还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再者,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因此应加强我国法律体系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经济法》、《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主要是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确保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再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会计监督能够有效地得以执行。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