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财务审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F23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50-02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农村财务审计跟不上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农民因村级财务问题上访甚至集体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对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1]。
1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
1.1 农经机构
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农经站34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0个,乡镇机构23个。共有农村经营管理干部320人,其中乡镇站工作人员28人。有中专以上学历195人,中级职称195人,高级职称28人。
1.2 财务审计主要模式
近年来,周口市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村级财务清理整顿、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较大规模的清财整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财务管理。但农村财务仍然是“边清边乱”,管理混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周口市各级农经部门作为农村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一直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在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近年来逐步推行了“村账乡(镇)管”、“会计委派”、“会计”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3]。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对乡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计,必要时再进入村进行财务审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审计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机构不健全。乡级基本无专职的审计人员,全市有4 882个村,203个乡镇街道,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只有太康县保留有乡级农经站,农经人员是太康县农业局编制,其他乡镇没有农经机构。有些乡镇虽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在岗人员只有3人左右,肩负着涉农的所有工作,尽管农村财务审计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但因目前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的势头迅猛,涉农工作任务繁重,使农村审计工作仅仅是有重点的对部分村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开展常规性农村财务收支审计。二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有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审计专业知识,以前农经工作人员对村级财务监督偏重于财务检查和清理,现在要进行财务审计,业务知识存在一定差距[4]。
2.2 审计主体职能偏差
周口市、县的农经机构较分散,农经机构分为产业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农经站3套牌子,虽然全市有农经人员320人,分成3个机构以后,各自负责各自的农经业务,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人员则少之又少。审计过程中往往只停留于查清事实,对被审单位特别是对非党员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很难进行有效处理。
2.3 村级财务管理较混乱
周口市村级财务虽然已全面实行乡镇委托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一些村级财务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职责不分,有关会计资料分散在村长、书记、会计手里。有的村无出纳日记账,无村集体资产台账、档案,村干部人人都有现金控制权,村集体收入谁收谁支。有的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有的村受换届选举的影响,使用自己信得过的人管理村级财务,频繁更换村级财务人员,让不懂账的人管账,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
3 农村财务审计的对策
3.1 健全农村审计组织体系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审计机构,强化农村审计的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县、乡镇2级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明确县级农村审计部门的职责,统一规范其部门归属。各乡镇建立相应的农村财务审计小组,对本乡镇的村级财务开展经常性的3年一轮审。二是要提高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审计队伍的专职化程度,通过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5]。
3.2 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是搞好农村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的规章,要以国家和各级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修订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制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重点项目招投标、村级债权债务、农村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
3.3 把握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
一是从村级收入来源入手,审查村级各项经济收入是否纳入中心统一核算,有无截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审查各村是否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和审批制度,各项支出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6]。二是围绕村干部监督,搞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干部离任必审、干部调整必审、任职3年必审、村级换届必审,逐步实现审计的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监督转变,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三是围绕村集体资产出租和转让、征地补偿金发放、村公益事业兴建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项事件的执行情况。
3.4 审计与民主监督相结合
要把检查、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公开,及时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账,梳理问题,健全制度,帮助被审计单位搞好民主理财,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的作用,逐步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 参考文献
[1] 徐岩松,吴绍华,郭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98,400.
[2] 黄清娟.如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0(18):94.
[3] 王艳华.如何搞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86-87.
[4] 田淑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1(S7):119.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过程中,乡镇担负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对其所管理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监督职能愈显重要。本文从明确审计目标、整合审计资源以及深化审计内容几个方面入手,就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乡镇财政财务审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常态;财政财务审计;审计目标;审计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具有四个显著特征:调增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要遵循引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三大规律。乡镇审计是促进乡镇防范潜在风险、深化乡镇财政管理改革、强化领导干部权力制约、促进乡镇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措施,审计过程也必须充分考虑新常态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一、以新常态特征为指引明确审计目标
新常态是一个平稳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乡镇政府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不能再以经济发展速度为唯一考核指标,在均衡发展的同时要强调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结构优化、防范债务风险,审计目标的制定要以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作为基础依据。
(一)强化乡镇财政决算审计,提升预算的科学性。重点审核预算编制程序的合规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推进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等现代管理体制在乡镇的实施,为提升乡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发挥作用。
(二)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审计,提升收入的完整性。重点审核非税收入收取的合规、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提升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为乡镇财力的集中发挥作用。
(三)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提升管理的全面性。重点审核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能发挥的充分性,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为乡镇从资金管理向资产资产全面管理发挥作用。
(四)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程序管理审计,提升运行的规范性。重点审核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竣工验收等建设程序的合规性,为促进乡镇重大项目建设的良性运行发挥审计作用。
二、以发挥最佳效果为目的整合审计资源
乡镇财政财务审计作为一级政府审计,必须整合审计资源,在创新审计方式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一是注重将将乡镇财政审计与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制度相结合。还要把政府现金收入、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统一规划到审计监督之内,其中,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归政府管理的财政资金、上级拨款也要列入审计监督范围之内,还要提高完善乡镇政府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乡镇财务预算管理、财政拨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产权使用等方面的审计审查力度增加,审计审查力度要有高效性、针对性,对国有固定资产要进行保值管理,保护资产被破坏,确保国有资产受到损失。二是在审计乡镇财务状况时要根据乡镇领导干部管理职责进行审计。制定新的立项时,要积极向县委组织部进行汇报,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查与乡镇财务审查统一进行。审查审计不仅要对乡镇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常规检查,还要对全部乡镇领导干部任期内决策部署权、资产管理权、履行经济职权以及内部管理制和自身的清正廉洁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审计,要根据乡镇财务的审计情况,制定出乡镇财务决预算审计于与乡镇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两个报告,分别执行提高效率。三是要对涉农资金进行审计。要重点审计农民增收开发项目、植树造林、农畜牧业养殖、土地补偿款等相关涉农资金。在审计乡镇财务涉农资金时,审计人员要深入农村进行核实调查,落实农民是否有相关项目的开发,农民是否得到乡镇资金补贴,相关资金是否被截留占用。充分发挥乡镇审计在专项资金审计中的作用。
三、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审计重点
(一)乡镇财政审计。
乡镇多存在预算编制执行不严肃、决算反映不真实、预算外资金记录不符等问题,乡镇财政审计应集中关注这些方面。乡镇财政支出预算审计重点:主要是审计预算收入进展、出库与入库、预算变化和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审计预算支出的合法性与正规性。乡镇财政决算审计重点:审计本年度的税收进展情况,有没有违规的税收优惠情况,相关税务部门是否按要求进行费用提取,相关税收税款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交财政。乡镇财政预算外审计重点:审查预算外的资金收支情况,审查预算外资金是否按照规定管理,审查预算为最近是否按照规定的收入与支出进行下帐。
(二)村级财务审计。
部分乡村会计业务水平较低,一些入账票据达不到规定要求。乡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执行不到位,出现一些不合格发票入账会引起官员的腐败问题发生,丧失了乡镇财务审计工作的真实性。主要通过对村级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内部监控制度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来监督村级财务。如何针对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定期审计:主要是审查财务账本、发票、相关报表,在进行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时,要有针对性的对村级财务状况中出现的不符合规定的财务报表、会计行为是否按照规定来入账,是否具有真实性。
(三)乡镇政府债务审计。
财务审计人员要根据会计账目、相关发票、相关资料来进行审计审查,用事实说话,将查处的违法违纪财务问题进行上报。审计发现,乡镇普遍存在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挂账数额过大、时间过长的问题。村级内部监控制度的完整性和高效性审计:审查村级会计人员的工作安排,并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会计行为的集中审查,审查其职务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违背内控管理制度,是否违规使用会计权利。
(四)涉农专项资金审计。
大多数乡镇财务专项资金都是县级以上多个相关部门拨款而组成的。通过审计发现很多没有按照规定来执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上下级财务部门沟通不协调,资金拨付不到位;一些乡镇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落实到位,存在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专项资金申请费用,造成了国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及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专项资金的审查的审计,主要是审查审计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的问题。一旦出现违法使用、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必须将相关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政府投资审计。
近年来,基层乡镇政府,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镇政府加大了对本辖区范围内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及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这些投资极大地提升了乡镇政府的便民服务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项目投资还存在着诸如招投标流于形式,管理督查不到位,建设程序不严格,成本核算不规范,规划不科学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劳民伤财标新立异,因此加强乡镇政府投资审计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刘和涛.刍议乡镇年度决算审计.金融财会,2012(7):150.
[2]周桂君,任艳芬.浅议如何加强乡镇政府投资审计.中国集体经济,2011(下)(2):200-201.
[3]钟大生.乡镇审计审什么.审计与理财,2011(11):22.
[关键词] 农村 财务审计 财务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29-01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农村财务管理影响较大,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缺陷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树立审计部门的权威性,是做好农村审计工作的主要思路,基层党委、政府应围绕这一思想,利用好村级财务中心这一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强化其职能监督,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奠定基础。
1 云县忙怀乡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现阶段,拥有编制的农业经济工作人员人数不足,导致人均工作量较大,日常工作繁忙,工作完成的不够细致。而外来的兼职财务管理人员不是全天坐班,工作方面的沟通交流较差,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不便。现时忙怀乡村级财务中心只有专职财务人员1人,负责中心日常工作,并兼任中心的会计和审核,中心出纳工作由外单位人员兼任,而且时常变换、衔接失调。另外,现行的村级报账员由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兼职,随着村民委员会三年一换届,村级报账员的新旧变更、文化知识参差不齐,严重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和统计工作掉链子,工作开展难以为继。
2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意义
2.1 有利于发现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实效性、纠错性。严格按照财务审计制度开展审计工作,不仅能及时查出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纠错,规避损失。同时还能够落实相关的惠农惠民政策[1],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其依法依规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2.2 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推行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普及和落实。在农村基层阶段性的审核、检查财务工作情况,并将审核过的内容向农村人民群众公开,使广大农村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村的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情况。这种透明化财务管理形式调节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奠定基础。
2.3 有利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我国绝大多数乡镇基层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教育培训,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准确,没有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乡镇基层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修养,规范了他们的日常工作,促使他们优化管理会计科目、财务报表以及财务凭证等,使账目清晰明了,保证了会计文本资料的正确性和全面性[2]。
2.4 有利于实现农村集体资金投入高效化
现阶段,农村集体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应用缺少规划性,具体资金支出人不明确,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债权债务较多,各种非生产性资金支出额度大。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促进农村各项工作良性开展,减少乱收乱支现象的发生。
3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健全财务审计体系,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应该明确提高基层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健全财务审计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制度,规范他们的工作流程,阶段性的组织农村基层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审计人员进行考核。纪检监督部门应对其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监督,保证其工作行为的合法性,从而提高农村基层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扩招在编财务工作人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人均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改革现行村级报账员管理使用的方法,严格执行《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报账员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行聘用制管理。
3.2 提高相关法律约束力,树立审计权威性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村级财务事项进行监督和审查,完善财务审计各项工作,理性、客观的发现问题,并对财务问题进行严格处理。正确落实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督查财务审计结果的执行,树立财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3.3 扩展农村审计工作范围,完善村级资金账户管理流程
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就是将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群众举报审计工作和重点财务审计工作纳入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完善工作流程将村集体经济业务分类别建立账户,集中进行财务核算。相关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要有主要经办人的签名,并且在凭证上要明显标出具体用途,然后经由村主任审核并批准,再由村报账员转交给村务监督委主任进行审核并签章。合理的业务可以报销,不合理的业务要驳回。最后将相关会计资料归档进行统一管理,并阶段性的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审核过的财务内容要对群众公开,以便公众监督。
3.4 做精做细农村财务管理各项环节
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应该做到事事尽心,各项到位,对于财产物资、存款现金、各项收支、集体积累、承包上交以及各项往来账目进行严格审计,检查各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相关合同是否兑现等[3]。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乡镇人民政府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奠定基础。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不仅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得以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杨炳照.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5):292-293.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对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起到有利作用。农村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基于农村集体经济模式下,民主管理需要有效的民主监督。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加强审计工作,有助于贯彻、落实农村财务公开制度,村民可以对本村的财政收支情况有更加详细的了解,体现出其监督作用。此外,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集体资金,还可以不断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加强财务审计对农村政务廉洁建设可起到积极作用。农村财产属于全体村民所有,任何人均不得私自占有、挪用。但在利益的趋使下农村政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要通过财务审计加强农村廉政建设,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做出公允、准确的评价,保证财务管理的高度透明化。
2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农村政务管理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其在管理过程中基本上不受上级组织及相关法律的约束,因此存在诸多管理缺陷,未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具体而言,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存在管理缺陷
至今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专业的、可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机制,农村也未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通常多为个人保管农村集体财务,这种现状不但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的安全性,而且个人保管财务极易造成个人犯罪,影响到农村财务管理的廉洁程度。
2.2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国家政策不够关心,如果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则只是很多农民对相关的政策信息缺乏了解,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村民监督机制多流于形式,村民无法真正参与到农村的基本经济活动中。这种情况不仅导致农村政务管理脱离群众,而且村内财务管理还有可能出现“暗箱操作”。
2.3执行力度不足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不足。比如凭证审核把关不严,审批手续不全;仍有部分不规范的原始凭证和白条入账;部分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分录,不准确、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报账员在领取备用金时,没有出具正规的领用凭证,写个便条就把钱领走,不够规范等情况普遍存在。
3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3.1强化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
首先,记账员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登记账簿,对所代管的村组账簿要按照财政部印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且做到日清月结。其次,要进一步规范会计凭证。在经济业务中所取得的原始凭证和自制凭证应具备名称、日期、填制单位、填制人姓名和签章,且经济业务内容完整。记账凭证还必须经审核无误、连续编号,方可记账。再次,在会计账簿核算、会计科目设置上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和结转。最后,认真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会计年度终了后,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立卷归档,建立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统一印制备用金领用凭证,凭证要素必须齐全。
3.2加强审计监管力度
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是对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因此要加大审计监管力度,将其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农村经济及农村财务管理状况准确、真实地反映出来。要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中的民主监督,即将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结合起来,使农民了解村里的财务状况,通过民主监督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此外,要对审计行为予以规范,完善审计取证、报告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审计行为有法可依。
3.3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问题;建议
一、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与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由于观念、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一直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如何加强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任务了。
二、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法治社会。这就表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对于农村财务审计而言也是如此。目前,在审计方面,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等。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财务审计颁发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而言过于宏观,并不能为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可操作性高、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法律法规支持。同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没有构建或者尚未完善符合本地区的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由于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就使得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财务审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缺少
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财务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并不是很重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这无形中就导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执行,致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缺失,不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影响与作用。具体而言:一是由于认识不足,很多农村村干部认识不到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不重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更不用说严格执行相关审计规定了;二是由于部分村干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对财务审计工作百般阻挠,导致财务审计工作难以执行。
3.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审计的内容日渐复杂多样。要想做好现阶段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要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务审计从业人员。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显然是很难满足农村财务审计要求。 具体而言:一是专业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很多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是从相关部门调过来从事审计工作的;二是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工作环境较差,薪酬待遇不高,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农村从事审计工作,导致农村审计从业人员都存在着年龄偏大的问题;三是专业素质不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审计的内容不仅多,而且更加复杂,这就对农村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审计人员都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三、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建议分析
1.健全与完善财务审计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需求有增无减。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健全与完善财务审计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一是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按照正确方向进行改革;二是由于我国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要想健全与完善农村财务审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各个农村地区应该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身财务审计发展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制定的法律法规可以取得实效。
2.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要想强化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使财务审计规定可以落实到实处,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当地上级部门与领导的重视,将财务审计工作看成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亲手管、亲手抓,以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二是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的检查工作。上级部门可以在每年末都安排财务审计人员对农村相关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存在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着重大管理漏洞与问题的做法要及时改正,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贯彻于落实。
3.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养
具体而言:一是做好招聘工作。对于农村专业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好招聘工作,保证有足够的审计人员专门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杜绝身兼多职现象的发生;二是改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年龄结构,构建根据竞争力与活力的审计队伍。其主要是要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薪酬待遇,改善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以便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队伍;三是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强化其审计业务知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其可以胜任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田淑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1,S7:119.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审计;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与完善,企业管理水平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财务审计这一理念也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普遍重视。相对于国际大型企业而言,我国企业大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在财务审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企业管理者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并主动探索解决路径。
一、企业财务审计概述
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在国家法律和法规及财务审计准则的制约下,企业审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企业资产、负债与损益等方面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与监督,对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并综合各种审计报告,为企业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的一系列活动。
二、企业财务审计易出现的问题
(一)独立性受限
独立性原则是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区别于财务审计的重要指标,不管是内部审计或外部审计,如果没有了独立性,那么审计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审计部门的地位并不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保证独立性,这就制约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
(二)执行力度不足
很多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运行情况,也不能预测企业的潜在威胁,在企业真的出现问题时只能采取比较简单的补救措施,结果使企业遭受不该有的损失。
(三)执行不够全面
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审计把查找差错作为主要目的,在工作中往往是在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事中审计比较少,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实况与资金的运作水平关注度不足,大多数是为了审计才审计,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苗头所在,令审计不能起到实质的作用。
(四)审计人员素质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文化知识、业务技能与理论水平较低。许多中小型企业对内部审计很不重视,部分审计人员是从财务或者是其他部门转岗过来的,业务知识面很单一且片面。第二个方面是专职的审计岗位人员很少,往往负责审计工作的同时也肩负着财务部门中的其他工作,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企业财务审计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保证审计部门独立性
积极设置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使得各项审计工作独立运行、不受干扰,这是充分发挥审计评价职能、监督职能的重要前提。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运营与市场经济特点,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完善企业产权机制。维护企业审计的权威性,保证审计部门应有的作用与地位,全面提升企业财务审计水平。
(二)完善财务审计体系
财务审计体系,不仅是贯彻财务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强化审计指导作用的重要保障。要想全面提升企业审计的执行力度,新形势下,企业必须积极建立、完善审计体系,优化财务审计制度。企业必须成立内部审计工作小组,通过内部审计、常规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财务偏差,完善财务管理体制,预防企业会计风险与经营风险。积极引入审计监督机制,在审计制度的支持下,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拓宽财务审计范围
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仍然停留在会计审计方面。单一的财务审计工作已然无法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新形势下,财务审计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积极扩大审计范围,在企业运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拓宽企业财务审计范围,有效运用多方面审计,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风险与问题,进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规避突发事件。另外,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多种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手段的科学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从而更好地反映整个企业发展状况。
(四)做好审计队伍建设
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财务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加大审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优化队伍培养机制。企业应该积极吸纳有能力、有素质的财务人员参加到企业审计工作中来,并利用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明确选人标准,将真正热爱财务工作,踏实、努力、职业素养高的人士吸引到企业组织中来。其次,积极调动财务成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通过制度建设保护财务成员权利,明确职责,规范行为,通过激励约束措施,充分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给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新形势下,企业必须设立独立审计部门、完善财务审计体系、拓宽财务审计范围、加强队伍建设,多管齐下,共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陆建群.浅析集团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
[2]莫彦霞.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33).
[3]陈夏青.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现状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8).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制度 财务审计 重点
2013年月1日起,由财政部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与之前的财务会计制度相比,新的制度对于会计科目的使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制定了相对完善高效的财务报表,同时对事业单位经济业务以及相关事项的确定、计量等进行了规范。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存在着一些问题,财务会计人员应该重视起来,从实际出发,对问题进行解决,对财务审计的重点进行明确,以完善和促进财务审计。
一、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财务审计预算平衡的重视度不够
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需要尽可能实现收支平衡,避免编制赤字预算。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应该围绕预算编制展开,确保其都能够满足财务审计预算,保证预算的收支平衡,这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都是可行的;而实际上,对于一些定向或者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又或者是采取自收自支经营模式的事业单位而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想要真正实现收支平衡是非常困难的,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财务审计的预算平衡。针对这一问题,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财务审计预算平衡。例如,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若存在资金不足现象,会导致财务审计的暂时性失效,只能够依靠外部资金来满足内部需求。而依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外部借入的资金并不能作为事业单位自身的收入,在进行年终财务审计时,外部资金不容易全部转结,很容易导致财政赤字问题。
(二)对期初余额设置不合理
在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针对财务审计工作,要求必须设置合理准确的期初余额。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人员必须从单位自身的实际出发,对单位原本的会计账目余额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调整之后的余额项目,重新对项目余额表进行编制,并将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项目的期初余额。另外,在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应该更新财务审计观念,关注所有的审计项目,以职工薪资为例,不仅包括了原有财务会计制度中的部门补贴、应付薪资、个人收入等,还包括了原有账目中的其他应付款项,如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用的余额等。对于财务审计人员而言,应该及时查明调整项目前后的出处,结合被审计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项目调整中是否存在有不合法行为,如果有,则需要依照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其进行纠正,确保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三)对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核算不合理
在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容易被忽视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通常来讲,从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考虑,财务审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提价工作是从其形成后的第二个月开始的。而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账目处理在流程上基本一致。对此,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从资产的使用年限出发,分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确保财务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二、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采用新理念,改进审计方法
随着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去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财务审计方法,运用新的方法、思路和理念,适应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工作出现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财务审计的特点,利用科学合理的财务审计方法,依照相应的财务审计模式,有效开展相应的财务审计工作。对于那些正在进行的项目,应该将项目审计与效益审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效益审计能够渗透到财务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对于已经建成的项目,应该重视后续评估工作,从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和还贷过程出发,开展财务审计调查,积极探索财务效益审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消除影响财务审计工作的各种因素,对审计范围进行拓展。
(二)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在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果审计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无法实现对审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也会给财务审计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对于财务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需要加强过程管理工作,重视财务审计全过程的质量。同时,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审计部门为了维护部门自身的利益,存在着特别财务审计的现象,对此,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适当提高财务审计考核的相关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和杜绝财务审计特别现象的出现,真正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出了财务审计工作的综合性和高层次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抓好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其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以推动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财务审计人员应该紧跟时展步伐,了解财务审计的发展趋势,熟练掌握财务审计工作的流程,切实保证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效益。
三、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重点
(一)做好审前调查、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环节
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多,人员编制复杂,因此,财务审计工作应该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通过审前调查的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现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然后通过内控测试,确定其可信度,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以把握审计工作的重点。
(二)把握行政性收费、罚没权限、范围划分、资金缴拨环节
在财务审计中,应该从收费票据的领、用、管等环节着手,寻找相应的突破口,对收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应该对各种财务资料等进行查阅,对票款的一致性进行审查;应该仔细抽查资产、负债情况,对财产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及时消除收费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
(三)把握对二级单位、关联单位的延伸审计环节
应该在把握被审计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下属的二级单位、关联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其在资产、资金、收支业务等活动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部分被审计单位为了逃避监督,往往会采取上下联手、横向联合、虚列支出,或者转移截留收入、转款等方式,混淆财务审计人员的视线。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所涉及的项目越来越多,对于财务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重视财务预算平衡,健全财务审计监管机制,强化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工作,促进财务审计效能的提高,确保财务审计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生念,孙军毅.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关注的重点[J].会计师,2013,(15):75-76
[2]宋晓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5,(10):50
[3]禚能斌.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初探[J].财经界,2013,(30):195-196
[4]夏莉.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4,(21):188-189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村级组织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它属于自治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更重要的是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村级组织的状况,特别是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影响了基层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随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现实中不少村庄的财务收支大多是村支书或村长一个人审批,往往一个人说了算,“独揽大权”。由于缺乏对村干部有效约束的机制, 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会计帐务处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a.会计帐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帐无物,有物无帐,有总帐没有明细帐;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年度会计帐目处理不一致;总帐、明细帐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b.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帐,甚至不记帐,未能纳入总帐之中。c.会计、出纳自行记帐,对帐不及时,凭证传递方法不规范,出了问题互相推诿。d.会计档案管理不善。一些村办公条件差,实行村帐制前的会计凭证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难免遗失;有的财务人员调整以后,移交档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帐册凭证,村干部也束手无策。
财务公开欠规范。有关部门对深化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不可谓不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应该说卓有成效。但是在个别地方由于思想认识欠到位,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a.乡镇记帐的审核问题。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村务、业务素质较弱、原则性和责任性欠强等原因,存在着重记帐轻监管,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证得以入帐。b.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电脑打印帐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c.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如干部误工往往同村民误工捏在一起公布。
财务人员尤其是村会计、村出纳人员经常调整,移交手续不规范,钱款未结清。有的村原任干部在办理移交手续时甚至连公章也不交,使新任干部无法开展工作。a.违反规定乱开支。尽管农村税费改革中规定村级不允许有招待费、自行设立的奖金之类的费用报账,但有的村还是我行我素。b.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漏洞多,集体资产流失严重。c.会计核算不规范,影响会计记录真实性。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未达账项”、会计收支无依据、记账不及时、账务记录差错的现象。
二、村级财务问题存的原因分析
管理意识淡泊。有的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的村干部认为行政村一级没有必要搞预、决算,只要自己不贪污,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怎么用都没关系。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无法完整反映村级财务整体面貌。目前各地存在着会计账目不规范,凭证混乱,审批不严,记账方法简单,结账不及时等情况。这就给有不良动机人员借机伪造、变造凭证,甚至纂改帐目,贪污挪用开启了方便之门。
财务公开不到位,管理不民主,监督乏力。许多地方没有透明度,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导致村级财务管理乱上加乱。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而且许多农村基层会计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二)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村(社)会计委托制,是适应村(社)集体资产存量较小、经济业务往来较少的一种新财务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建立村社会计记账中心(办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群众参与监督要充分,业务监督要及时。群众监督关键是要抓好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由群众推选,并要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选举通过,报乡镇政府备案。民主理财小组除参加村集体财务收支预决算会议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村内所有收支凭证进行集体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转项核查处理。
业务监督,就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指导和监督。乡镇政府(农经站或财政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辅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把规范村级账薄、凭证和会计档案作为财务会计检查或审计的一项内容。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专职或兼职农村财务审核人员进行资格培训,以保障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提请乡镇政府或区委、区政府对侵害集体资产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加大惩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击农村干部经济犯罪问题上,也应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前面提到的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实践证明,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严格自律,总会有一些干部经不住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手软,不能失之于宽。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切实解决查处农村经济问题怕难、怕烦等错误认识;此类案件查结后,还应重视查漏补缺工作,针对引发犯罪的财务管理突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由乡镇村落实整改。另一方面纪检、检察、公安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合力,管辖权限内的案件不互相推诿,以避免打击不力现象,从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战树毅.开拓创新,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j].农村经营管理,2005,(3).
[2] 夏旭.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j],新东方,2006,(08):8-10.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二)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村(社)会计委托制,是适应村(社)集体资产存量较小、经济业务往来较少的一种新财务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建立村社会计记账中心(办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群众参与监督要充分,业务监督要及时。群众监督关键是要抓好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由群众推选,并要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选举通过,报乡镇政府备案。民主理财小组除参加村集体财务收支预决算会议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村内所有收支凭证进行集体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转项核查处理。
业务监督,就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指导和监督。乡镇政府(农经站或财政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辅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把规范村级账薄、凭证和会计档案作为财务会计检查或审计的一项内容。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专职或兼职农村财务审核人员进行资格培训,以保障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提请乡镇政府或区委、区政府对侵害集体资产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加大惩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击农村干部经济犯罪问题上,也应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前面提到的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实践证明,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严格自律,总会有一些干部经不住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手软,不能失之于宽。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切实解决查处农村经济问题怕难、怕烦等错误认识;此类案件查结后,还应重视查漏补缺工作,针对引发犯罪的财务管理突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由乡镇村落实整改。另一方面纪检、检察、公安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合力,管辖权限内的案件不互相推诿,以避免打击不力现象,从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经济;审计;问题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F2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8-2
1 农村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三个普遍偏低”
审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有较为丰富的审计、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农村经济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职业道德,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及管理滞后,承担农村经济会计、审批、审计工作的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农村经济审计人员的承担者多为新当选人员,没有受过良好的审计业务培训,审计业务处理极不规范。二是各村财务收支的审批工作多由村委会主任负责,村委会主任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多数不熟悉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加之,忙于各项中心工作,从而忽略了对财经管理的学习,工作上侧重于“批”、而忽略于“审”。三是农经站审计工作人员进出较杂,继续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审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发展。
1.2 “两个不规范”
一是单据管理不规范。支出单据不规范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及其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导致村组在经济支出时多数面对没有规范单据的个体户,导致各种单据多为手制收条收据,甚至还出现部分以经济支出主体开列的经手单,管理漏洞较大。收入单据不规范,近年来,收入单据虽由财政部门核发,但在核销时只核对存根联,对入账联监控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不进账的情况发生,审计工作对此类违纪现象的核查难度很大。二是做账不规范。各乡镇,甚至各村在做账过程中所开设的会计科目较为单一,并且会计科目设置各有千秋,这影响了农村经济收支的客观具体反映,同时也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对专项资金的审计。
1.3 “四个不适应”
一是组织机构不适应。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由各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即农经站)承担。市级农经站为股级单位,机构规格低,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独立的农村审计机构。乡镇农经站在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机构改革更进一步减低,致使工作职能削弱,农村经济审计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工作手段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有责无权,有权无责。由于农经站从事审计非专业性,往往在审管结合上难以统一,审计专业职能难以兑现到位,而国家法律没有赋予农村审计经济监督职能,农村审计在开展工作中也难以定位。目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但处罚难,执行难,影响审计执法。其次,通过调查全市的农村经济审计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变相成为做账式的审计,即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账进行重新做帐,审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变为会计职能。三是工作条件不适应。由于市镇财政困难,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加之,办公条件极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经费没有保障,培训工作滞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审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的不够,难以开展审计工作。四是民主监督不适应。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各村应设置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组集体资金进行监督。据调查全市大多数村民委员会设置的村民理财小组多为形式主义,形同虚设,理财小组监督职能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另外,“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的内容普遍不全,实效性不强,公开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被监督的效力。
1.4 “一个不健全”
即农村经济财务审计制度的不健全。全市各乡镇均设立专职的农经员,但农村的财务审计制度存在很多漏洞,部分乡镇甚至没有建立相应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集体资金的管理失效,随意开支的空间较大,外调工作的难度加大,民主公开的内容不全,会计处理的规范性不强。
2 农村审计工作的有效完善
2.1 树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农村审计作为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延伸,是政府职责和行政执法职能,应当有职有责,有职有权,以确保把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落到实处。按着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应向行政管理方向过渡。条件成熟的时候农经部门应争取机构升格,改变以往“小马拉大车”的工作局面。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当地党委、政府在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上应予以保障,确保农经工作职能不仅不被削弱,反而要得到实质性加强,切实树立起农经工作的权威性。同时,市镇农经站应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地向纪检、等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协作的工作格局。
2.2 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经济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素质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一是加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政治及业务培训,使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尤其是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及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支适合当前农村新形势下新要求的审计队伍。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农村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不以原则做交易,要对审计事项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建立内管理、外监督的管理机制,明确依法审计,廉洁公正。三是用动态管理的方法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淘汰业务能力低、责任心不强的经济管理人员,把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才调换到经济管理工作岗位上,并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
2.3 加大审计监管力度,净化农村经济环境
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主管部门、涉农部门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是有效开展乡镇内部审计的关键,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支持农村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帮助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不说情,不加压,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市、镇农经站应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全面推进农村财务“村账乡管”制度,加大审计工作力度,对农村财务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农民负担方面违法乱纪行为进行重点审计,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经济审计单位移交的行政案件也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以打击农村经济犯罪活动,净化农村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把财务审计工作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审计深入开展。
2.4 加快农村审计立法,规范审计行为
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定性问题,逐步理顺农村审计的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助其发展壮大。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听取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农村经济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审计工作政策问题,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审计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