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宏观调控的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的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调控的政策

第1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制度,政策效应

当前,我国虽然由于部分行业投资扩张较猛,但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失业率还在增长;资金不紧张。银行存差很大;生产能力不紧张,大部分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消费品能力宽松甚至过剩,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现在实际增长率仅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限,未到上限。不过碰到的瓶颈制约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影响发展的全局。本文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浅谈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

从宏观开放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或加速放松资本管制)的某种结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或两者之和为顺差),本币汇率将会升值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减少和国际收支平衡的恢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消除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导致的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买入外币卖出本币。流通中本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如果经济处于通货收缩时期,中央银行可以不必对增加的货币供应进行对冲。但是,对于一个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来说,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或出现通货膨胀危险)时期,中央银行维持汇率稳定的目标与中央银行克服通货膨胀的目标往往发生矛盾。

为了防止(或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利息率和(或)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如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中央银行就必须对因干预外汇市场而释放出的货币增量进行对冲。但是,任何国家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都是有限的。事实上,早在中国经济走出通货收缩之前,为了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人民银行就一直在从事对冲操作。经过多年的对冲操作之后,人民银行已面临“无(国债)券可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推出了“央行票据”这一金融工具。但由于商业银行对央行票据的需求是有限的,因而这种方法也无法无限使用。当然,基础货币数量的变化、银行信贷的变化和广义货币数量的关系是复杂的。基础货币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存在大量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随时都可以相应增加信贷发放,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形势恶化。

金融市场制度的局限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实际上更主要是通过信用机制来进行的。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主要有银行借贷和资产负债表两种典型的渠道。信用机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传导作用,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存在于借贷行为过程中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使信用具有可获得性。

市场体制内的微观主体(非国有企业)因金融市场的制度歧视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货币政策相对于它们是一种外生的安排,效应当然无从谈起。市场体制外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反应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

当前的中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不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单一企业。在那里,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微不足道的辅手段,以避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为理由,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禁止的。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货币政策对这类主体的投资引诱也不明显(只是较大地减轻了它们的利息负担)。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并不是(或主要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上述给出的仅仅是制度基础的分析框架,它并不是宏观调控分析的全部内容。

如果到此为止,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只要宏观调控政策是内生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货币主义者认为,长期菲力普斯曲线是一条起自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不存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就长期而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得财政扩张的量不过是对私人部门支出的量的替代,税收的变化也因不能影响持久收入而仅有非常微弱的乘数效应。 货币政策也同样只会在短期内当人们按错误的价格预期决策时对产量和就业量产生影响,而在长期一旦错误的价格预期得到纠正,实际工资、产量和就业量都将复归到各自的自然率水平。因而任何通过政府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试图保持较高的和稳定的产量和就业量水平的努力,最终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速上升和经济的更不稳定。

与重视财政政策作用的凯恩斯主义者不同,货币主义者从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出发,坚持经济在遭遇需求冲击后仍会相当迅速地恢复到自然率的产量和就业水平附近,强调即使是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也不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因为政策制定者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操纵经济导致的政府失灵可能比市场失灵更糟。

二、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是为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对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减少经济周期波动、促进经济总量均衡从而为市场机制有效进行资源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的目标业已获得广泛的认同,并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采纳(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对外)。

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调控政策归属于总需求的范畴,政策的目标被界定在因总需求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后的稳定方面,而且强调的是短期。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所强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中包含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那么这种增长主要也是随积极财政政策稳定投资者预期而来的私人部门的增长,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本身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属于稳定的手段。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货币政策事实上也一直是以稳定通货而不是经济增长为目标。

最近10年来,随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指出:短期的产量波动虽然具有重要的福利后果,但长期经济增长的福利含义远远超出任何短期波动的影响(Romer,1996),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的重点应该从总需求转向总供给方面。

第2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不少学者指出,在“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等三件事中,当前的重点在于“抑通胀”。调控当局接受了这一观点,因而在公布5月份CPI的当天,便由中央银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11月以来的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空前高度;在公布6月CPI的前夕则宣布上调基准利率,这是去年11月以来的第3次上调利率,但是幅度远小于CPI升幅。去年冬天以来的调控操作表明,调控当局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当前通胀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应对措施便是主要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流动性”。9次上调,共冻结了3.22万亿元左右的存款。然而,现实效果并不理想,副作用却不少。物价涨势依旧,各类食品价格实际上涨15%―25%甚至更多,统计数据也显示,6月份猪肉价格上涨57.1%;居住类价格的涨幅也远高于6.4%,不少地方政府的房价调控目标都是涨幅10%。随着物价的快速上涨,利率上调的幅度远远不够,存款负利率依然在急剧扩大。目前,定活期储蓄存款合计,一年下来,储户至少要亏损1万5千亿元左右,这就使广大中、低收入者受到严重“剥夺”。

一、当前的宏观调控存在缺陷

现行的货币政策还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抬高了民间借贷利率,使得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陷入困境;造成金融风险明显上升,金融秩序发生一定混乱。显然,当前的宏观调控存在明显缺陷,综合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食洋不化”。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实践性的科学,其价值主要在于应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似乎调控当局对现代经济学理论并未真正理解,更不能结合实际国情正确地应用。比如,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教科书上说,通胀总是货币现象,这没有错,但是这不等于说通胀仅仅是货币现象,不存在非货币因素。即使在市场经济完备、发达的国家里,都有可能同时存在非货币因素,何况是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框架的我国,造成通胀的非货币因素更多、更重要。比如,目前的货币政策究竟是松的还是紧的,很不清晰。从存款准备金率来看,明显是紧的,甚至是很紧的,而从利率来看,存款利率有很大的负值,并且还在扩大,这又表明货币政策是很宽松的。这里,存在着严重矛盾与“不对称”。实践中,对于银行信贷市场中的“优势者”,货币政策始终是宽松的,而对于银行信贷市场中的“劣势者”,则是很紧很紧的,许多不良后果便由此引发。再如,“三大法宝”的运用。在“紧缩”时,首先应当采用的是利率杠杆,而不是存款准备金率;只有当利率调整已经“到位”,尚不敷解决问题时,才会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我国调控当局“别出心裁”,有悖常理地偏好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一种“创新”,可惜是失败的“创新”、无视客观规律的“创新”。

其次是“歪打歪着”。应对措施没有切中“要害”,不良后果严重。这次通胀的根源主要在于投资膨胀,并且“膨胀”主要由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引致。近几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如2006―2010年,增速分别为23.9%、24.8%、25.9%、30.0%和23.8%,均大大超过GDP现价增长率。进而,投资率在高位连续上攀,2006―2010年分别为50.8%、51.5%、55.0%、65.5%和69.9%。在2006年和2007年时,我国的投资率已经明显偏高,投资已经处于膨胀状态。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又进一步扩张投资,并配之以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中央政府的投资计划为4万亿元,而地方政府则乘机扩张,数量还要大得多(据当时媒体报道,各地计划的项目总金额高达20万亿元)。地方政府的猛烈扩张,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的激增中就可见一斑。据银监会的口径,2008年初,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2009年末达到7.38万亿元,是两年前的4.34倍,平均每年翻一番还多。2010年6月末达到7.66万亿元,11月末达到9.09万亿元,占全国各项人民币贷款的19.16%,目前已肯定超过10万亿元。若按人民银行口径,则数量更为巨大,2010年末已达14万亿元。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投资扩张,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填补了由于出口剧减及消费者信心不足而产生的总需求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平稳运行。但是,到了2010年,出口回升、消费者信心恢复,加上底层劳动者工资大幅度上升,再继续扩张固定资产投资,那么,便势必引发通胀。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一波政府扩张中有很大一批项目属于超前的基础设施和非生产设施,经济效益甚差、投资难以及时收回。如中央政府投资的高铁等等。在地方政府项目中,这种项目就更多了。也因此,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很成问题。根据银监会调查,2010年6月末的7.66万亿元贷款中,40%属于“可疑”类贷款,23%存在明显的还款困难。显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综上,当前为治理通胀,重点应当放在抑制投资膨胀上。然而,目前调控当局没有这样做,加上“十二五”的“头年效应”,上半年的投资增速仍处在25.6%的高位上,投资还在继续扩张。目前,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抽紧的银行资金缺口,几乎全部由民营中小企业来承担,以致“贷款难”大大加剧。他们被迫更多地求助于民间借贷,从而造成民间借贷利率急剧上升,目前年利率已达到30%左右,这是一般企业难以长时间承受的。银行借贷市场利率与民间借贷市场利率的巨大差异,又使得相当部分银行信贷资金以各种方式流入民间借贷市场。这既造成一定程度的金融秩序混乱,也增大了金融风险。当前的“电荒”情况也与此有些雷同,基本成因是投资膨胀、经济过热、结构不良;在“电荒”中,“有保有压”政策使得民营中小企业雪上加霜。目前,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据媒体报道,温州市已有三成民营中小企业陷入困境;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民营中小企业都面临融资困境。

再次是前景堪忧。上述格局若不能及时纠正,便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发生“滞胀”的危险在增加。“滞胀”的本质是,在需求过旺的同时,实体经济却增长乏力;二是“调结构”将可能落空。目前投资膨胀还在继续,投资率还难以下降,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难以趋向合理。在现有的宏观调控措施下,实体经济中拥有资源分配“优先权”的那部分企业面临的压力过小。而其他部分企业,尤其民营中小企业则面临的压力过大,甚至不得不为“活命”而挣扎。两者均难以有效实现“升级换代”。同时,通货膨胀、严重的存款负利率、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等等,都会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这样,“调结构”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变成空话;三是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容易理解,“调结构”落空、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都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果形势继续向负面发展,又出现了“滞胀”,那么,社会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稳定势必受到严重威胁。

二、改进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及措施

当前,调控当局应当认真总结、反思,对“宏观调控”作出重大调整、改进。首先,需要确立下述指导原则:一是要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的任务,使得“十二五”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开局。目前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是与“十二五”的“转方式、调结构”要求相悖的,必须扭转。目前,“十二五”头年已经过半,争取“良好开局”不现实了,只能求其次,争取“说得过去的”开局;二是考虑问题时,首先应当想到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我国目前不是“橄榄形”社会,而是“金字塔形”社会,甚至“倒丁字形”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占了全国人民中的绝大多数,离开他们的利益,势必背离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切实考虑并维护他们的利益,使社会结构慢慢地向“橄榄形”转变,正是“十二五”的基本目标,也正是使我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三是基于我国现存体制和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宏观调控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行为主体性质,科学地、合理地、针对性地使用行政、经济、法律、甚至“组织”等等手段,并且辅之以必要、有力的改革措施。

其次,在上述三个原则指导下,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坚决抑制投资膨胀。调控当局必须坚定地认识到,由政府扩张冲动引致的投资膨胀是当前通胀的主要根源,只有针对这一根源“下猛药”,才会有良好效果。进而,须把投资速度和投资率降下来。要争取今年12月份的投资增速降到15%以内,全年合计不超过20%,明年控制在15%以内。要坚决压缩投资,缓建停建一批超前的基础设施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以及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等等。一些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和对生态环境有明显不利的项目必须大力压缩。要把压缩投资项目、投资增速的计划分解落实到各省(市、区)当局,并且,从政治高度,以“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来进行考核。

第二,实行稳健、“对称”的货币政策。这里强调了“对称”,是指要尽可能造就对于各类经济主体都较为“公平”的货币政策环境。要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下来,把利率调上去,并且努力缩小银行借贷市场利率与民间借贷市场利率的差距。关于存款准备金率。1994年,通胀率达到25%左右时,存款准备金率也只有13.5%,因而目前没有必要超过15%,也就是在这次通胀中,其实并无必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应当将存款准备金率逐步降下来,希望今年内降到18%以下,明年再进一步降低到15%左右或者更低一点。与此同时,要切实调高利率,消除存款的负利率。应当定个规则:在通胀率不超过6%时,要确保一年期储蓄存款有不少于1%的正利率:在通胀率为6%―10%时,确保一年期储蓄存款不出现负利率;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与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差距不超过3个百分点。按此规则,当前的储蓄存款利率,一年期应为7%左右,活期应为4%左右。调控当局必须看到,负利率的负面影响严重,不但严重不利于资金流向边际生产率高的领域,而且是在“劫贫济富”(我国目前是“穷人存款、富人贷款”)。与此同时,贷款的基准利率则不需要上调很多,只要不低于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就可以了。因为,一则,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不是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而是活期存款利率加上1%左右;二则,目前贷款利率可以上浮,并且不封顶。在现阶段,中央银行应当把银行借贷市场利率与民间借贷市场利率的差距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之一,后者应当控制在前者(实际利率,不是基准利率)的1.5倍以内。

第3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经历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我国房地产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态势跌宕起伏,目前,正面临极大地挑战。房地产行业如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房地产行业需要通过对其经营战略的调整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保持房地产行业及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993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着,面对房地产行业的跌宕起伏,国家也适时进行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国十六条”、“国八条”、“国六条”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击碎了房地产泡沫,使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房地产市场在迎接美好前景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 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

1.开发商土地购置谨慎,土地出现供过于求现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土地政策对房地产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从2008年到2013年,房地产行业土地供应量同比增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08年到2010年,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稳定经济制定并投入实施了四万亿计划,使得房地产行业土地供应量呈上升趋势;而2010年以后,政府出台了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使得政府在对土地出让的过程中,对房地产行业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限制户型、实行限价房计划、严格建设周期、改挂牌出让为招标为主等,这些措施对开发商的进入造成很大压力。另外,2014年6月国土资源部颁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防止地方政府为谋求经济增长急功近利,加强了对用地规模的整体调控,力图实现“控总量、挤存量、提质量”的目标。国家对土地资源的调控政策,使政府对土地的出让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对土地的购置更加谨慎,2014年1-6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8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部分城市土地出现供过于求现象[1]。

2. 房地产市场主要面向大中城市,对小城及以下关注不够。2014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对大中小城市实行区别分类的户籍政策,即:全面放开城镇及小城市户籍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限制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对户籍政策的调整,为农民“农转非”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促进了城镇及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也一定程度的抑制了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房地产行业的急速扩大,平衡了城市间房地产发展的水平。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房地产开发商依旧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市场开发当中,并且市场向小城市及村镇的扩大正在进行当中,市场的全面建立还需要一段过程。

3.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地产商劳动需求增大。2014年,我国银监会批复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住宅金融事业部,这一部门的建立,有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购房压力,强化了社会保障体系,力图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在2012年11月12日举行的十记者招待会上,十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说 ,“十二五”期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是3600万套,2011年已经开工1000万套,今年开工了700多万套,明年计划开工数量不会低于500万套[2]。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扩大房地产市场有积极的作用,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也刺激了地产商的建设欲望,促使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也使得行业内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

4. 房地产商资金获取压力大,资金来源单一。2003年开始,国家就通过“121号文件”来对房地产行业信贷政策进行调控,文件一出,增加了购买高档房或者第二套住房以上的消费者的压力,有效的抑制了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现象。近些年来,对于消费者买房,乃至房地产商贷款的政策始终处于严格把控状态,使得地产商开发资金短缺。由于地产商本身自有资金短缺,大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以及国家对贷款政策的严格把控,使得地产商面临资金危机,甚至出现垫资建设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及产品的开发。

(二)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1.地产商土地获得资金压力大,土地获得难度增大。一方面,国家改挂牌出让为招标出让,房地产开发商想要用更高的价格获取招标的资格,这无疑使得原本资金储备实力就薄弱的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压力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国家对土地出让的限制,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慎重考虑获得土地后的使用方式以及获得土地后开发的产品类型。这一政策的颁布,虽然有效抑制了房地产行业滥用土地的现象,但是已经从根本上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商获取土地的难度。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开发的产品为住宅,其户型、建筑面积、建设成本等多种因素都要纳入规划范围。

2.目标市场范围小,建设重心过于集中。金融事业部的建立进一步对中低收入者提供了购房保障,但当前房地产行业对中低收入者市场的关注度不够。另外,在小城镇及郊区的产品类型主要是高档别墅,产品类型过于单一。而市场的过于集中导致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绩平平,受限严重,无论是产品的开发还是推广以及销售都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市场规模亟待扩大,市场开发及产品建设重心亟待转移。

3.地产商开发资金储备不足,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目前来看,整个房地产行业并不具备雄厚的自有资金实力来维持产品的开发与建设,过多的依赖外力,是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正是因为行业自有资金储备不足,开发与建设产品的资金都要依靠外力,而主要的方式是银行贷款,除了这种方式,对于其他融资手段的应用还比较少,过度的依赖银行贷款导致的融资结构单一,也成为宏观调控政策下,阻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4.行业发展不够灵活,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成交量影响深远,缺少有效的应对限制政策的战略对策。在众多的限制政策下,房地产市场依旧走老路,未能及时灵活的调整发展战略,对政策变化反应不灵敏,没有制定有效的应对限制的策略,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另外,行

业内没有发掘新的房地产行业利润增长点,过度依靠抬高房价实现利润增长。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主要利润增长点还是建设大户型,实施高房价。但是,就宏观调控政策而言,国家对房价和户型的限制近些年来将不会放松,因此,此类方法对于谋求利润的作用将会逐步消失。 2013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8.6万亿,同比增长19.8%,比2012年增速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开发投资额为5.9万亿,同比增长19.4%;办公楼开发投资额为4652亿元,同比增长值高达38.2%;2013年的行业数据显示, 2010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影响正在消退,行业呈现稳定增长迹象[1]。就2013年房地产行业发展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台式良好,但针对上述分析中得出的行业所面临的威胁,整个行业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战略调整。

二、当前政策下房地产行业战略调整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整个行业应该提高其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反应能力,逐步进行战略调整,灵活市场策略,调整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市场机遇,以便房地产行业在国家大的宏观调控背景下实现良性发展。

(一)调整经营观念

发展初期的房地产行业,经营理念着眼于对土地的开发以及产品的销售,不太注重产品未来发展以及物业的管理等。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以及政府多年的调控之下,商品化的程度也大大加深,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进入行业内,导致行业内竞争越发激烈。因此,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和物业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必须关注的问题。如何商品的价值最大化,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在满足消费者获得产品基本功能的条件下,也要为消费者提供诸如别致的外观、优异的质量、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区环境、到位的售后服务等附加产品。同时,也要具备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而提供相应服务的应变能力。

(二)调整土地开发模式

发展初期的地产商,把对土地的开发作为经营重点。但是就目前的调控状况以及房地产行业的现状来看,过于注重开发新的土地来发展经营,建设产品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应该从单纯开发获取土地调整为对土地的重复利用,对空间的二次利用。重复利用、以及二次利用与开发新建、拆旧建新不同,指得是对旧的建筑物进行重新包装、翻新的过程[3]。这种方式,在其他国家已经初具雏形,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开发方式的转变,不仅能减小国家土地政策从紧给地产商带来的压力,也能为国家环保事业做出一定贡献。这一策略可以缓解国家的土地压力,也从另一个侧面,为国家放宽对房地产行业的土地政策奠定了基础,为房地产行业今后的发展减少障碍。在目前国家土地政策从紧的情况下,成为房地产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调整目标市场

随着户籍政策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农民户籍转变为非农户籍难度减小,中、小城市户籍政策的放开,无疑会打开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因此,房地产行业应该审时度势,将市场眼光扩大,更加重视中小城市的市场。另外,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实行,使得中低收入者也能够有实力购买自己的房屋,拥有自己的房产。这也就打开了中低收入者的市场,房地产企业也应该将中低收入者逐步纳入其主要开拓的市场行列。

(四)调整产品多样性

目标市场范围的扩大,相对应的产品的多样性也要作出调整。实现产品开发的多样性,需要各房地产企业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房地产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把产品的开发集中在住宅、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旧楼改造上来,依据国家政策、根据目标市场定位,有针对性的开发商品,力图准确预测市场需求,抓住机遇,更好发展。针对住宅用地,合理规划中小户型的设计,实现精细化、标准化;对于商业地产的开发需谨慎,对于繁华商圈,避免重复建设商业地产,造成地区商业虚假繁华,应针对具体需求,在有需要的地方比如城郊别墅区适当开发商业地产;对于工业地产的开发与选址,要在尽量少的破坏当地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尽量与政府合作,实现工业地产开发的有序化与合理化;就目前形势看,我国房交量处于萎缩状态,因此,继续开发新的产品将会出现产品囤积、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对旧楼的改造将会一定程度节省企业成本。但是,对旧楼的选择也要格外慎重,被选择作为重新改造的旧楼必须是结构坚固的,对于年久危楼不建议采取改造措施,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对楼体外观进行重新装潢,对内部格局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成为更有价值的产品。房地产行业对于产品多样性的调整可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缓解交易萎缩的态势。

(五)调整开发融资模式

就当前我国的形式来看,各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多来源于银行贷款,国家信贷政策的缩紧无疑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房地产行业调整开发融资的模式,也成为宏观调控政策下战略调整的重点工作。各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融资模式,诸如外资银行、信托机构、基金公司等渠道,获得产品开发资金,解决当前资金短缺,垫资建设以及无力偿还贷款等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对短期资金需求的合理预测,合理安排、选择合作机构,安排企业开发资金来源,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融资风险。

(六)调整供应商与购买者之间的关系

M/:请记住我站域名/ark J. Garmaise和Tolbias J. Moskowits在研究中发现,市场信息不对称,对房地产行业的供求关系造成很大影响,他们建议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通过政策措施乃至法律手段,要求供应商完全的产品信息,实现供应商与购买者之间的信息平衡,实现行业一级市场的有序发展[4]。因此,房地产行业应该适时调整供应商与购买者之间的关系,全面的产品信息,包括附加产品信息,使得消费者能够全面了解产品,实现交易公平。另外,房地产商应该多站在消费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可以更加准确的预测消费者需求,更好的销售商品,同时打破传统的供需关系,实现经营-服务-售后-关怀的模式,拉近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获取更多消费者的信任,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制定新的应对税制改革的战略

房地产行业税制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房地产行业税制改革的最终结果将导致企业成本提高,因此,企业应该制定相应战略来应对税制改革带来的威胁。首先,企业应该提高技术水平以减少原料的浪费;其次,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前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形成供建一体化,节约成本;另外,房地产行业应该通过关注其产品质量及其附加产品的价值来提高行业公信度,结合国家有力的价格调控,使产品价格到达消费者可接受范围,保障产品成交量,使得行业在税制改革的压力下,也能稳定发展。

结语

第4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摘要面对日本地震和石油出产区政权动荡的影响,世界银行预测中国今年还会继续受到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影响,全年CPI的增幅有望会达到4.7%,通胀问题已成为东亚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投资资本的流入以及食品和服装产品的价格攀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降低通胀水平已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主要政策决定,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依然有较大的从紧空间。

关键词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紧缩政策

一、我国经济现状及未来预期

1.经济增速:全年经济增长可保八,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

巴曙松表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平稳、温和的趋势性增长。与2010年不同季度的环比增速波动过大相比,2011年GDP增速波幅将显得相对温和。但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的经济增长上行风险将大于下行风险。基于2010年四季度强劲的增长态势,2011年经济在特定季度过热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其中一个动力就是因为2011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的衔接之年,从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来看,通常存在很强的政治周期扩张冲动;其次是外部经济,如美国的复苏,可能会超乎当前的预期,这对国内经济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第三则是到目前为止的紧缩措施力度有限,实际上滞后于物价走势,紧缩力度和节奏都稍显滞后,宏观政策在进行紧缩时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2.通货膨胀:短期通胀压力较大,CPI预计高于4%

国家统计局一月份的报告显示我国一月份CPI同比增长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粮食价格上涨15.1%。短期看,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但是在加强政策调控的情况下,物价上升的压力将有所减缓。专家预计2011年CPI全年上升3.8%,其中上半年CPI在4%以上,下半年通胀压力将有转折性的变化,年底回落至3%左右。2011年各季度CPI预测分别为4.5%、4.2%、3.8%和2.9%。

3.货币政策:“三率齐发”

上半年的部分月份CPI很容易会达到5%,甚至会接近6%,这种物价走势会形成较强的政策调整压力。基于今年物价“前高后低”的基本判断,政策出台节奏会呈现一个标准式的动作,即 “三率齐发”,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与汇率。不仅如此,对部分投机性较强的产品的物价行政管制,以及适度的资本管制(特别是在加息和升值时配套使用)也将成为辅工具。

4.汇率调整:人民币或升值5%

为了更好地平衡国际收支,在物价压力增强的上半年,人民币升值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变量,总体升值幅度预计会超出2010年。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使铁矿砂和原油等原材料的进口价格降低,有助于减少输入性通胀,其次可以迫使纺织品等行业进一步提高附加值。总体上,在内部物价压力上升、外部贸易平衡压力也比较大、利率在外部低利率环境约束下难以大幅调整的时期,汇率调整的回旋余地较大,预计调整的力度会比市场预期的要大。

二、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

由上述经济情况可知,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率较高。关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解释,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解释;第三个方面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

针对这次物价上涨,很多主流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货币发行量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这是造成通胀预期的基本原因,甚至认为“中国进入了长期的高通胀时期”。

同时这次物价上涨还呈现了典型的结构性上涨,主要表现在食品和住房。温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曾指出这次物价上涨74%是食品,包括粮油蔬菜水果,18%是住房”。而肉类蛋类水产等的主要原料粮食价格上涨,则是带动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关键因素。这次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在2009-2010年连续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动的。粮食综合价格两年来提高30%以上,其他农幅产品收购价格也有所提高,两年来农产品收购价格总体提高30%左右。可以说,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促进了食品价格的提高。但是,这次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被迫的,但也是合理。有些学者认为农产品上涨的原因是由于近两三年来,国家和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投资加大,城市和基础建设及工业产业投资规模扩大,导致劳动力供需脱节,大幅挤占农业劳动力,造成劳动力供不应求,农业产业在争夺劳动力供应上处于被动地位,造成农田无人种,农产品供应趋于紧张,供不应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专家研究指出,“十二五”期间通胀上升可能涉及的主要因素包括:工资上升带来的成本推动因素,资源环境成本推动的物价上升以及公共产品调价带来的通胀上升。

三、如何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来稳物价、防通胀

2011年,对于政府而言,通胀、房价和股价的重要性依次递减。所以,政策的重心在于治理通胀。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稳定物价严防通胀。

目前的通胀在很大程度体现的是一种可能性的风险、尚未形成全面的高通胀的现实。专家表示如果货币政策不出现大的失误,我国不会出现长期通胀。实际上,从2010年年底的宏观政策紧缩节奏看,与实体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较强的物价上升压力相比,实际紧缩力度是偏松的。如今,这种滞后于实体经济的波动以及物价的走势的宏观紧缩力度对抑制通货膨胀毫无作用。在上半年的物价高点接连出现之后,政府必须开始全面启动严厉的政策紧缩。

政策出台节奏一般会呈现一个标准式的动作,我们称之为“三率齐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巴曙松表示整体上外部的低利率水平一直是制约国内政策工具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而且这种因素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在低利率条件尚未改变的情形下,政策组合的备选工具中,优先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最高,央票的运用以及贷款投放的窗口指导等都是常用的数量型工具。而准备金率的使用比央票更多,因为准备金率更直接有效。数量工具的使用将视外汇占款流入的速度和银行的放贷节奏而定。

利率:通胀短期来势凶猛,且中长期中枢将上移。重要的是未来需要通过通胀来理顺相对价格,调整利益分配格局。虽然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益让度,但只有提高名义利率才能与通胀相匹配。加息是恢复资金正常成本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通胀上移的必然要求。而未来持续加息的可能性,与决策者对经济的形势判断密切相关。如果货币当局认为主要矛盾是国内因素引起的货币供应量,持续加息是必然的。如果认为只是当前这种宏观环境下不能让流动性过分宽松,为控制物价创造条件,那加息的次数很有限,不会一直加下去,更不存在所谓的“加息通道”。诸建芳称今年政策组合变化最明显的是货币政策由原来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都将作出调整。首先未来货币增速将有所回落,我们预期广义货币(M2)增长为15-16%,信贷增长15-16%,即新增贷款7万-7.5万亿。其次,预计利率需要继续上调2次。

汇率:二次汇改是整个经济结构面临内外压力的必然调整。二次汇改的提出有试探的意味,对于短期的表现应该说是符合预期效果的。

政策紧缩的工具不仅包括加息、升值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部分投机性较强的产品的物价行政管制,以及适度的资本管制也将成为辅工具。

准备金率的频繁使用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外汇占款的持续增长,已经远远超过准备金率所冻结的范围。2005年6月末以来,外汇占款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差额一直在10%以上,最高达到17.52%。而准备金率本身也持续上升,2008年6月以来一直接近20%的高位。其中超额准备金率自2009年6月到2010年9月末,一直在1.5%以下的低位。高准备金率反映了货币当局的无奈,而低超额准备金率反映了监管者和银行的矛盾。2011年,监管将更加严格,不仅是信贷规模和节奏的控制,也包括其他信贷资金创造和运用渠道的监控和规范。通过行政管制是相对简单地应对冲击的方式,也是我国政府最习惯采用的方式。对房地产购买以及消费品价格的管制也许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政策目标,但它不是常策。2008年物价的管制并不是物价下行的根本原因,而外需陡然消失才是。2011年的管制,则基本不存在外需突然消失的现象,因而其管制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

治理通货膨胀除了采取上述宏观调控措施外,政府还应扼制地方投资冲动。十二五开局之年,政府的投资冲动非常强烈,尽管此时的投资效率已在降低,四万亿投资已经消耗了很多储备项目。对于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调控困境、过量流动性释放等种种廉价货币的后果而言,需要一个紧缩周期进行制度改革和调整后再行扩张。地方的冲动产生了倒逼机制,政策往往更加收紧。财力紧张的地方政府不得不取得中央支持才能保持高增长,但破坏力也使得中央不得不提前防范。参照国外经验,对内紧缩是在升值背景下显示主动。人民币持续的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使得内外价值的差距扩大,这直接体现在房地产、物价上的宏观金融风险令人堪忧。所以政府必须减轻货币对内贬值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价值中国网.2011,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经济.2011.4.2.省略/Blog/734823.aspx.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杨松林.当前发生的通胀与什么因素相关.香港:大风出版社.2011.

[5]胡爱生.我国近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2011.1.19.

第5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政策;现状

一、现阶段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研究现状

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在新建商品住宅中,与前一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1%,最低为下降1.7%。与前一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

根据某数据的报告显示,广州去年房价的上涨速度就相当惊人。2013年1-12月,广州全市普通住宅成交均价为16059元/平方米,比2012年全年成交均价14044元/平方米增长14.4%,已超过定下的楼价调控目标。

广州楼价调控目标是房价涨幅至少不应高于GDP的涨幅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的涨幅。也就是说,广州房价上涨幅度最起码要低于10%。而事实上,作为当前全国房价上涨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广州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着极大的房价调控任务。

二、房地产调控政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房地产商品的持久性上看,政府的调控政策针对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新房或者是期房,从新房或者期房的价格上的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从长期上能够看出房地产市场的市场走向,从近几年的市场调查效果看,商品的持久性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起到作用的长期体现;

(2)从房地产商品的不可移动性上看,这个特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地域性特点,由于地区经济、文化、环境的各方面差异,房地产市场的商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地区房地产的发展程度以及规模大小,因此,一定要根据地域特点合理的实施调控政策,才能够起到预期效果;

(3)从房地产商品的泡沫程度上看,房地产商品房价格的涨幅、供应结构的合理程度以及市场的秩序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的严重程度,需要强调的是,衡量房地产商品泡沫化的各项指标需要政府调控政策的合理调整。

三、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建议-以广州政府调控为例

(一)加强政府的调控政策治理

(1)加快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控制高端商品住房供应。加快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加强对中低价位商品住房项目预售款的监控和划拨使用管理,确保房地产项目顺利完成开发建设。已批准建设的低密度商品住房项目须完成房地产初始登记后方可销售。

(2)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力争2013年住宅用地实际供应量比前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增加20%以上。2013年12月31日前制定并公布2014年全市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确保2014年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不低于2013年计划供应量。

(3)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广州是政府暂定对能提供购房之日前5年内在广州市连续缴纳3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广州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从严查处各类住房骗购行为。对提供虚假购房资料骗购住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对存在规避住房限购措施的商品住房项目,责令房地产开发企业整改;购房人不具备购房资格的,企业要与购房人解除合同;对教唆、协助购房人伪造证明材料、骗取购房资格的中介机构,责令停业整顿,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4)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应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基础上,根据本市房价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

(5)引导开发企业理性定价。根据2013年广州市房价控制目标,继续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价格实行价格指导,对不接受政府价格指导的项目,暂不核发预售许可证。

(二) 加强政府调控政策对于开发商的监督

为保证政府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首先,应该加强开发商的信息披露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房地产信息披露体制,强制性的要求开发商披露房价的成本、房子的销售信息等,遵循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尽可能的减少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防止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价格泡沫等不利现象的发生,做到信息资源的公开化,使得房地产对于开发商的服务真正的透明化;其次,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实现第三方治理的公平现象,目前中央政府还没有单独的设立房地产的监督机构以便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不正当行为,由于房地产的调控涉及的部门众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调控政策的复杂,造成的政府对于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做不到面面俱到,使得调控措施偏离了预期的方向,造成了不必要的冲突;最后,增强开发商违规的处罚机制,使得地产商的违规成本加大,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开发商起到威慑作用,遏制开发商的不正当行为。

(三)加强引导社会大众的住房消费需求,防止投机取巧行为由于当前广州房地产市场上的监督指标的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市场监督数据的不准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严谨的调控政策预测系统,为社会大众的住房消费行为做指引,使得社会大众能够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众多投资现象做出理性的投资判断,预测系统的建立不仅引导社会大众的投资行为,而且也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决策行为提供了依据。首先,社会大众应该追求的并不是当前的投资价值,而是满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不应该盲目追求现代市场所谓的超前住房消费,而是应该做一个理性的投资人,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四、结束语

总之,为加强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找到合理的改善路径,不仅应该完善地方政府的治理体制,针对开发商也要加强监管,同时引导社会大众的住房消费需求,才能够有效的防止政府调控政策的失灵,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以降低利率为例,利率的降低将使投资成本下降,从而增加投资:同时,利率的降低也会使现有资本的使用成本降低,从而增加总供给。此时,利率的这两种效应都促使产出增加,但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供给效应使得价格水平下降,而总需求效应使得价格水平上升。价格水平最终是下降还是上升,就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纵观世界各国经济,从货币政策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看,总需求效应一般大干总供给效应,因为总体来说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一般会带动价格水平上升。

那么,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呢?货币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货币的变动影响利率,然后利率的变化影响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变动再影响总供给。相应地,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的大小便取决于这三个环节。

首先,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多大?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越大,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性又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晌就越小,因而,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越小。

其次,利率变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这取决于经济中的总资本存量,总资本存量越大,利率的变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就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超高储蓄导致快速的资本深化,因而我国经济的资本密集度不断加大,这样就会使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越来越大。

其三,生产成本的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有多大?这取决于总供给对价格水平的敏感程度,总供给对价格水平越敏感,给定的生产成本的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因而,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越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总供给对价格水平较敏感呢?一般而言,一个经济的闲置生产能力越多,总供给对价格水平就越敏感,因此,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较大。

如前所述,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对价格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如果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关注通货膨胀,那么,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设计宏观经济政策时,我们就必须密切注意和严格区分一项政策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的特点就在于能够解决就业问题而又不引起通货膨胀,这是需求管理政策所不具备的。所以,供给管理政策能够同时解决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不过,供给管理政策的问题也在于: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实际上会导致通货紧缩。因此,如果要使用供给管理政策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有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的配合,以避免通货紧缩。而货币政策恰恰同时具有总供给效应和总需求效应。

第7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水务局

(20__年10月8日)

按照__局长在总局机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上的有关要求,水务局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7月26日总理在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关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完善政策,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讲话精神,并及时与省发改委、水利厅、水利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探讨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投资走向,结合垦区水利基本建设实际,认真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对垦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前在建和拟建重点大中型项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垦区水利基本建设进展情况

经过五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垦区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4.8亿元,建成堤防2828.53公里,水库153座,建筑物7.3万座,排灌站173处,机电井54222眼,万亩以上灌区43处,治理涝区99处,拥有喷灌机8943台。实现堤防保护耕地74.7万公顷,水库总库容10.3亿立方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4.3万公顷,涝区除涝面积13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万公顷,喷灌设计面积14.9万公顷。已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和水保四大工程体系,提高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垦区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垦区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有三江平原治理工程,松、嫩、黑干流防洪工程,国境界河防护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其中,松花江、嫩江干流防洪工程已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全线达到20年一遇标准。垦区已完成了太平湖、西江、青石岭、南阳河、双峰5座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清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实施中。目前正在建设的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主要有新建的绥滨、八五九灌区工程,兴凯湖、查哈阳、江川三座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工程和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其中新建的绥滨、八五九两座灌区已分别完成投资13163万元和8999万元,占批复概算总投资的47.7和14.3。兴凯湖、查哈阳两座灌区已分别完成投资15657万元和10503万元,占批复概算总投资的12.4和39.9,江川灌区20__年刚刚列入国家计划。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投资3044万元,解决8.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垦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人口的12.6。垦区当前各项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

垦区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有望近期列项实施的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主要是“三江平原近期防洪除涝工程”和以“三江平原‘两江一湖’沿岸大中型灌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地表水灌区工程。“三江平原”地区全省规划骨干工程总投资36.17亿元,其中梧桐河、嘟噜河、挠力河、七星河、倭肯河、穆棱河以及同抚大堤防洪工程投资6.15亿元,垦区约2亿元;续建大中型涝区22处,投资12.19亿元,垦区约8亿元;灌区工程7处和排蓄灌工程56处,投资10.3亿元,垦区约4.48亿元;试验站网投资0.73亿元,垦区约0.25亿元。垦区地表水灌溉项目共拟新建、续建大型灌区17处,尚需骨干工程概算投资73.64亿元。其中呼声很高的“两江一湖”灌区9处,骨干工程投资57.63亿元。这些工程完成后,可达成设计灌溉面积1204.2万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562.8万亩,旱田喷灌面积44.3万亩;改善水田面积591.6万亩,旱田喷灌面积5.5万亩。灌区建成后,预计年可增产粮食55亿斤,同时还可在非灌溉期为210万亩湿地及保护区进行生态补水,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

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精神

九洪水以后,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依靠国债资金的支持,全国的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增长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垦区也抓住了这个机遇,先后建设完成了松花江、嫩江干流防洪工程,太平湖等5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一大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也取得了快速进展。20__年,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势,将实行多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说,尽管国家对水利作为重点投资领域的地位不会改变,但中央水利年度投资规模已经减少,水利投资的重点更加集中到南水北调等一些国家大型项目上。

这次总理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讲话精神,主要解决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多,[此文若不是在文秘站 站出现,那均为抄袭。欢迎举报]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但预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入不会因此而大规模削减,因为宏观调控政策第一条就是要继续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抓好秋粮生产,力争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要想做到这些是离不开水利基础设施支撑的。但是,目前国家对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要恢复到“十五”时期前三年的水平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利部矫勇副部长今年来垦区检查工作时提到,这几年国家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年年在减,“十五”时期后两年比前三年平均每年减少了83亿元。根据水利“十一五”规划需求和现有的中央投资规模测算,中央水利投资比“十五”期间每年将减少近100亿元。除了人畜饮水项目投入可能有一定增加外,明年其它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入可能还要再减少一点。

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对垦区当前在建和拟建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影响

(一)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解决“三农”问题,为垦区水利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重视粮食安全,增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对于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要任务的垦区水利建设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

(二)国家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减缓了垦区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一是水利基本建设投入难以满足垦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垦区当前处在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职工安居乐业,粮食总产已突破了200亿斤大关,正在向300亿斤迈进。按照垦区现有的土地面积和耕作水平,要实现粮食总产300亿斤的目标,增产的主要措施就要靠大型地表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大型灌区建设的投入大,必须依靠国家的扶持和投入,而按照目前国家的投入水平,要完成垦区大型灌区的建设目标是遥不可及的。

二是自筹资金筹集困难,一定程度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实施。目前国家实行的投资模式是骨干工程中央和地方按照1:1的比例投入,即国家投入1元钱,地方就需要自筹1元钱进行匹配,共同完成骨干工程建设,配套工程则全部由地方自筹资金完成,即基本形成中央和地方1:2的投入比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规模大、投入高,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仅仅依靠收益农场是难以完成如此巨大的资金筹集任务的。目前的状况是上项目要钱时,硬挺着拍胸脯,可是要干活时配套资金却难有着落,影响了工程工期,造成了工程款的拖欠,上级验收难以过关。自筹资金困难已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垦区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垦区在上级机关的信誉。

(三)水利投资体制政出多门,难以完全协调一致。

国家现行的投资体制中,大量的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包含在农业综合开发、标准良田、扶贫、土地整理等项目中,存在政出多门的问题。由于各部门对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等环节的要求不一、标准不一,形成有些项目管理粗放及与水利总体规划不符或重复建设的问题,影响了资金效益的正常发挥。

四、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做好前期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面对国家当前的投资形势和垦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前提下,[此篇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呕心呖血之作()-未经过文秘站网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后果自负]更加重要的是把水利勘测设计的前期工作做好。目前,我们已组织完成了《黑龙江垦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近期实施规划》、《垦区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规划》,协调省水利设计院、农垦设计院开展了《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三江平原近期防洪除涝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江平原“两江一湖”灌区规划》、等前期工作,为垦区有更多的工程在国家立项做了充分的准备。近期要重点做好三江平原“两江一湖”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争取能够早日立项实施,增加国家对垦区的投入力度。

二是抓紧建立政策保障,形成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按照当前的投资模式,三江平原项目和两江一湖项目上马后,按“十五”时期的投入水平,每年投入2亿元,则农垦每年就需要自筹1亿元匹配资金,1亿元配套资金。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树立垦区在上级机关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便于更多的争取项目和资金,建议总局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继续推广建三江分局加大自筹力度,每亩地提取10元钱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经验,研究探讨水利建设分级负担,水利建设基金收取,鼓励民营资本、外资、金融资本和大中型工商业以BOT、TOT等方式或其他方式投资建设经营水利项目,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早日建立起符合垦区实际且不走形式和摆花架子的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渠道。

第8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原则、内容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及对象

“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法就是调整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把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即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称为宏观调控关系。关于宏观调控的调整对象,有的学者认为是宏观调控关系,宏观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与受控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也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主体为一方的经济关系。宏观调控主体一方依法定职权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是宏观调控关系产生的根本动因。宏观调控关系管理与被管理、调控与被调控的行政隶属性质,实际上不全是平等和协商关系。

(二)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学术界有很多论述,有三原则说、四原则说、五原则说等。以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作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宏观调控法本身就是经济法中最重要具有普遍共识的一部分。鉴于理论体现的一致性,以尊重个体权益为基础维护社会整体为己任的社会本位原则是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其次,从宏观调控法的立法目的看,它的出发点也在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再次,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来看,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最终目的也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

(三)宏观调控法的内容构成

现代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形成以“国家计划―经济政策―调节手段”为轴线的系统工程。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内容应该包括计划法、经济政策法和关于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

“计划法是调整在制定和实施国家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计划具有的弥补市场缺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何对计划进行约束,对计划主体进行约束,保证计划的合理、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则需要计划法的规制。

经济政策是连接国家计划和各种调节手段的中介。“经济政策法主要包括产业政策法、投资政策法,财政税收政策法、货币金融政策法等。”这些法律主要体现国家各项基本经济政策的实体性内容。经济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可使其内容更规范,以保障更好的实施。各种调控手段的法制化是保证宏观调控依法进行的必然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调控权力的范围,行使程序及方法,可以防止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做到依法调控。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目标

(一)必要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继而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公有制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二)重要性

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我国的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投资增幅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明显;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增加,贷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电力迎峰度的形势严峻;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粮食库存下降较快。

四、宏观调控实施的具体可行方法

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要处理好进出口、利用外资与扩大境外投资的关系。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结束语

中国市场化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涵之一。应该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不失时机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去决定项目的生死,让行政审批制这只有形之手淡出经济活动。只有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和地位在经济运行中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宏观调控也只有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为经济发展引航指路。

参考文献:

第9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金融宏观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准确定位;着力点选择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2-0041-03中图分类号:F832.31文献标识码:A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金融宏观调控是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它不但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部门在具体贯彻执行过程中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找准宏观调控政策的切入点,实现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贯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和谐。基于此,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末梢神经――基层中央银行,如何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方面进行合理定位,寻找到适合基层央行更好履行职能的着力点,也就是说用什么方法实施调控、如何调控,希望金融宏观调控达到什么效果等,不但是我们基层央行目前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为更好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基层央行宏观调控的准确定位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以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成为人民银行最主要的职能之一,而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央行实施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是保持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在执行中也只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保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的基础上,立足区域实际,灵活运用调控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达到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最佳效果。而目前基层央行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还不够,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能得到更好的贯彻,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在驻马店市的实施效果来看,基层央行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找准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金融和谐发展。

(一)正确把握宏观监测的“深度”,找准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落脚点。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掌握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在基层深入贯彻执行的前提和落脚点。因此,基层央行要充分综合运用工业景气、批发物价、居民收支和问卷调查等制度以及相关统计监测手段,将更多的经济金融现象纳入视野,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调研、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前瞻性判断,及时向上级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为货币政策决策及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使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找到更好的落脚点。

(二)准确把握调控措施的“尺度”,找准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宏观调控政策是对国家整个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而具体到某一地区,则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执行调控政策时有所侧重,引导金融机构正确领会和准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意图,避免因“一刀切”而导致宏观调控给经济生活带来较大震荡,影响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实现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的最佳化。如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调控政策,目的是抑制经济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驻马店作为农业为主的地区,虽然也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范围,但其工业发展现状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应是在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避免因信贷投放减少而对农业生产及能源、设施等基础性行业造成影响,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企业形成冲击。这就要求基层人民银行要通过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金融形势分析会以及银行行长联席会等方式,及时加大对区域金融机构“窗口指导”的力度,按照有保有压、有抑制有发展的原则,加强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调整信贷结构,把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煤、电、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瓶颈行业,力保“三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及高科技含量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组织召开由各商业银行、重点项目单位、民营企业参加的银企项目洽谈会,有效实行银企对接,确保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保持信贷投放的平稳增长,防止因执行政策造成信贷的大起大落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为实现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三)正确把握政策执行的“力度”。找准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结合点。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紧密联系辖区经济金融实际,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实施的结合点。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保持整体国民经济运行的健康有序,具体到一个地区,就是运用调控工具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把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把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结合点,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对深入贯彻国家宏观政策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基层央行在执行调控政策时要着力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驻马店作为农业地区这一实际,基层央行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支持力度,并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正确理解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处理好宏观调控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把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看做是更好地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机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中部掘起”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正确把握信贷优化的“广度”,找准执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撑点。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但要求有完善的实施系统,而且针对某一地区在实施过程中要找到政策实施的支撑点。所谓政策的支撑点,就是基层央行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时能够有一个实施政策的良好环境,能够得到地方政府和实施对象的理解和认同,使政策在贯彻中能够更快、更深入、更彻底。具体地说,就是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得到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政策贯彻的摩擦力和阻力。国家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对经济中出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正常现象及时进行引导、调控,但涉及某一具体地区的某些部门,由于立足点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执行政策的力度和深度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结合驻马店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加大信贷投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企业和地方政府最迫切的愿望,国家实行稳健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贷投放,削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能力,降低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因此,解决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与区域利益的冲突这一矛盾就成了调控政策能否深入贯彻的关键。作为基层人民银行,首先要作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使地方政府能够从全局的高度理解央行调控的目的,支持央行的工作;其次是作好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使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增加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央行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驻马店地区企业发展的层次,在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引导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企业产品的优化升级,达到企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为取得更多的信贷支持提供机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二、科学进行宏观调控着力点选择

(一)以分析监测引导为着力点,当好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者”。一是完善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分析金融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基层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把握宏观调控政策传导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各种外部影响因素,逐步建立全面反映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要跳出就银行论银行、就金融论金融的框框,立足于金融的变化,从宏观经济的高度去认识区域金融的变化,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二是改进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分析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基层央行要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从事后统计分析向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转变,提高经济金融指标预测的前瞻性;从偏重存量分析向存量与流量分析并重转变,揭示经济金融指标的变动趋势;从孤立分析向比较分析转变,找出本地与外地、局部与全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三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信贷结构调整。首先要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其次要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再次要发挥利率工具作用。研究制订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指引,优化利率期限结构,指导金融机构加强贷款风险定价,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二)以完善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着力点,当好区域金融稳定的“维护者”。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就基层央行而言,必须围绕金融稳定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货币政策分析、监测、引导上下工夫,提高区域金融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当前,基层央行要结合辖区金融风险状况,建立辖区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持续地对金融机构实施监测,加强对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及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监测,对金融机构风险特别是跨市场风险进行及时分析和判断,协调监管部门,组织和引导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风险,在对市场进行分析判断时,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树立完整的经济观。就是要求基层央行在区域内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必须通盘考虑全国的经济金融情况,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协调好区域经济和整体经济的关系,确保决策的有效实施。二是树立全面的金融观。要把工作视野从单一的银行体系扩大到整个金融体系,既要关注货币市场,也要关注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金融统计口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三是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基层央行要更多地研究金融市场,发挥市场手段在金融调控中的作用,从而不断树立基层央行在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权威,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为了确保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层央行在宏观调控中还必须统筹考虑以下两种关系。一是要统筹考虑金融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贯彻执行金融宏观调控措施时,既要考虑宏观调控目标顺利实现,也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二是统筹考虑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与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避免个别行业投资增长过快过热,也要防止“一刀切”,全面压缩投资规模,从而影响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导致消费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现象的发生。当好区域金融稳定的“维护者”。

(三)以提升工作效能为着力点,当好区域金融服务的“履行者”。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在金融服务内容上局限性大,服务手段科技含量低,这些都影响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质量,因此,基层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就目前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应该由单一服务型向外向、科技、监督复合型转变。一是改变服务观念。基层央行要站在宏观和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研究和分析,为总行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当好参谋,提升央行在地方政府的地位。二是创新服务方式。遵循市场经济法则,严格依法行政,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办法,逐步朝着服务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操作程序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完善服务手段。大力推进网络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完善支付结算功能,以“电子国库”、“实时支付”和“征信系统”建设为目标,努力提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的层次、水平和效率。

(四)以建立健全征信体系为着力点,当好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建设的“推动者”。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是基层央行适应职能转换、有效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客观需要。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机构的商业主体地位已经确立,金融市场功能日益完善,金融稳定、反洗钱、征信等新职能加强了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这就要求基层央行在树立金融宏观全局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和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近年来驻马店市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来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地方政府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作为基层中央银行更要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基层央行要把建立健全征信体系作为基层中央银行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继续完善人民银行的中小企业基础数据库和征信系统,推动部门沟通协作,实现系统数据的及时更新,使系统真正能够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使基层央行真正能够成为信用建设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者。

(五)以构建良好的金融运行协调机制为着力点,当好区域金融改革的“支持者”。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正处于关键时期,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基层人民银行时刻关注改革动态,向上级行反映改革情况,使上级行能够随时掌握商业银行的改革动态和基本情况,为商业银行的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增强农村信用社活力,使人民银行“花钱买机制”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前,我们要准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准确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异性、全局性与区域性的关系。落实好宏观调控措施,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刻领会国家出台的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执行宏观调控的货币信贷政策,准确把握基层央行的工作方向和重点。通过改革,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判断本地区的经济形势和行业景气,看是否存在过热、哪些行业过热。把握好信贷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区别对待、松紧得当,既要保证宏观调控的政策到位、措施得力,也要兼顾地方的承受能力。二是准确处理好金融业发展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金融改革为了发展,发展是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争抢地盘、掠夺业务,片面追求市场占有量的扩张。三是准确处理好基层中央银行与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行业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金融改革不是各自为战,通过改革要充分发挥基层央行的主导者作用,建立健全“一行三局”之间的紧密协调机制。通过形成金融业合力和提高整体规模效益,共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锡良,戴根有.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