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0504021206刘鹏
二、市政协机关
文秘科员
0504030404张良
三、市纪委机关
微机网络管理科员
0504043419高磊
文秘科员
0504031830殷婷婷
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办公室科员
0504042306姚广
体制改革科科员
0504022021朱思栋
五、市经贸委
综合调研管理科员
0504030310王辉
六、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文秘科员
0504040726邱艳丽
七、市民政局
计财科员
0504040109刘爱婧
八、市司法局
律师管理处文秘工作科员
0504041013李雪冰
普通管理职位
0504020524蒋磊
九、市人事局
文秘科员
0504011819郑新
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监察管理科员
0504022616樊森
十一、市交通局
办公室文秘信息科员
0504042919张广勇
十二、文化局
0504021007徐苹
十三、市农业局
农业管理科员
0504020918徐枫
0504030709赵鹏
十四、市计生委
科技科科员
0504021603张建军
十五、市外事办
外事管理科员
0504013404孙中会
十六、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水泥生产安监科员
0504030216王斌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科员
0504010624万海峰
十七、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办公室科员
0504032008王加成
执法监督科科员
0504021020张宇
十八、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寄生虫病防治科员
0504031911李萍
十九、市服务业协调办
企业指导科科员
0504021214刘楠
二十、九三学社
办公室文秘科员
0504021615张金鹏
二十一、市红十字会
办公室业务科员
0504011312王新甫
二十二、山亭区
统计局网络管理科员
0504031426张贯峰
司法局办公室文秘科员
0504043802赵芳
财政局预算工作科员
0504043903申晓丽
水利局办公室文秘科员
0504013902唐志清
民政局办公室文秘科员
0504042804王金台
卫生局办公室文秘科员
0504043823赵阳
城市执法局业务股科员
0504030427王冉冉
二十三、市中区
区委办、民政局、农业局科员
0504022025樊晓波
0504043526张永义
0504033401马金慧
宣传部科员
0504022122朱建军
政府办公室科员
0504013812韩波
审计局科员
0504030524胡国政
民营局科员
0504014205宋青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员
0504041917杨杨
卫生局科员
0504012125李杰飞
计生局科员
0504010511任金雷
二十四、峄城区
区委办公室科员
0504042406赵亮
0504040608马竞赛
民政局科员
0504022623张庆峰
计生局科员
0504033017绪宪法
人事局科员
0504031613任海涛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员
0504011704闫嫣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科员
0504030403张磊
司法局科员
0504031415张静
建设局科员
0504021126李娟
农业局科员
0504032212孙其峰
二十五、台儿庄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管理科员
0504031921孙丽君
政府办公室文字与行政秘书科员
0504013804孙守强
发展和改革局财经管理科员
0504040302谢莹
民政局行政管理科员
0504013329孙静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管理科员
0504030823卢金元
法制办公室法制科员
0504011327周媛
二十六、薛城区
农业局农业科员
0504043620张存英
民政局文秘科员
0504022026胡从芳
司法局司法文秘调研科员
0504043713刘国良
纪委纪检监察科员
0504042007孙尚上
财政局行政事业预算管理科员
0504022104孙治国
科技局科技文秘科员
0504042827褚大为
二十七、滕州市
宣传部科员
0504022928李明娟
0504020429鲁大鹏
统战部科员
0504040321姚树佩
发展和改革局科员
0504042924时均浩
0504022114赵强
民政局科员
0504022113杜建伟
司法局科员
0504011714张永勤
0504031205何锡志
财政局科员
0504040405孔强
农业局科员
0504031828王德志
0504022124赵霞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科员
0504043508刘宽玉
建设局
综合财务科科员
0504040410俞长春
基本建设科科员
0504010724赵伟
水务局
工程管理科员
0504043511孙惠雅
财务管理科员
0504011813侯利娟
交通局运输管理科科员
0504020730刘斌
卫生局医政科科员
0504031503黄有为
民营经济发展局产业指导科科员
0504012825陈夫亚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行政执法科科员
0504010309曹冬媛
二十八、枣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专业技术职位085
0504043925孔祥玮
专业技术职位086
0504020419褚娟
专业技术职位087
0504042117孔冉
0504022513满国成
0504040106李媛媛
专业技术职位088
0504031421张凯
二十九、选调生
0504014308马文清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和发展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年”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能为出发点,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安全生产体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落脚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推动作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与科技进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以提高安全监管执法队伍执行力和公信力为主线,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条规;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通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通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恪尽职守、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发展原则,推进依法行政、体制机制创新。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更加有效的事故预防机制。
3、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格局,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坚持“打非、治违、抓责任”,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5、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建设”。
6、坚持当前重点建设与中长期建设相结合,促进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7、坚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各镇(街道)和各部门及企业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一)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1、加强法制建设。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规范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行为,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职责、责任追究范围、主体和程序。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办法和执法文书使用规范,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科学界定行政执法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各级执法监察队伍的考评力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效果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探索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加强对各级安监部门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促进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各镇(街道)、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执法计划、履行执法职能、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能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3、完善安全生产地方标准体系。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标准实施办法,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强化安全标准在市场准入方面的规范作用,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4、完善安全标准化建设规划、制度和规范。总结推广近年来相关行业和领域安全标准化工作经验,分行业、分领域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在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冶金、机械、建材、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选树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镇(街)”、“示范企业”。各级安监部门要结合实际,逐级制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规划(方案),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培训制度。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评办法》、《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办法》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抓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和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创建提升工作。
5、完善安全标准化建设政策措施。要把安全标准化工作与企业市场准入、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等级评定、名优品牌建设、先进评比等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监管,将标准化工作与相关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备案制度、统一公告制度、信息制度等,提高监管工作效果。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实际,分别确定不同类型的企业作为标准化建设的典型,通过树立、推广典型,指导推动本辖区和相关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三)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6、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临发〔2012〕1号文件,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总结、同步考核。认真落实政府、部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承诺书,保证政府安全监管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7、健全“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各镇(街道)要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部署、督促和检查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安全生产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管业务也要管安全”的原则,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要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8、认真履行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安监部门是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是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各级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提高监管效能。
9、认真落实煤矿地方监管职责。按照煤矿安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明确煤矿安全监管职能机构,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并配置与监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装备和经费。
10、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着力推进安全监管机构特别是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各镇(街道)要依照《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配备能够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安全监管人员,确保安监人员到岗到位,增强安全监管机构的履职能力。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力量。
11、加快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组建和充实工作,加强指导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层层抓好落实,实现机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五落实”。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既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又负责应急救援协调工作。
(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效能
12、建立健全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综合协调机制。依照县政府安委会职能,进一步健全安委会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联合督查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安委会及其办公室在信息交流、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综合分析、拟定对策等方面的作用。认真履行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监督检查、综合协调的职责,督促、检查政府安委会会议决定事项落实情况,并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各镇(街道)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向县政府安委会报告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通过政府安委会综合协调职能的发挥和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的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进一步强化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等多个领域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安全监管机构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等制度。
遵循权责一致和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在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方面的安全生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中,要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的整体合力,提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1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制定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安全生产成效显著的镇(街道)和部门以适当形式予以表彰或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安全监管监察干部的积极性。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严格每季度考核制度,促进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积极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对企业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实施监督,严格执法检查,认真履行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和专项整治。督促企业法定代表人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履职尽职情况的考核,严格高危行业各类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质管理,监督检查相关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要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加重对事故企业直接责任者的责任追究,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允许生产,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15、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各镇(街道)和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推行企业安全承诺,总结推广一批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的典型经验,积极倡导、培育企业安全诚信意识。健全完善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重大事件企业“黑名单”公告制度,及时公告存在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职业健康危害严重的企业和事故责任单位及法定代表人。工商、金融、保险以及具有资质管理的政府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对“黑名单”企业进行必要的限制,以有效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自我约束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主体责任。
16、建立完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管理机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逐级规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和行政执法统计报告制度,确保事故统计准确及时。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处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举报信息处理机制,加大举报信息的核查处理力度。完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制度,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17、健全完善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认真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完善和落实事故通报、事故结案和事故责任追究报备、事故案例评析等制度。事故调查要实行事故调查组负责制,查清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建立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机制。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机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查处事故涉及的失职、渎职以及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沟通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监察、安监、公安、工会等部门要定期对事故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公开检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1、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完善相关功能,建立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依托大型企业,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骨干队伍。
2、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科技含量和工艺、技术、装备的安全水平。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实施地下矿山机械通风、防水、防火、防采空区地表塌陷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露天矿山一面坡和伞檐开采专项技术改造,加快数字化矿山建设步伐,制定并落实尾矿库治理方案,推动企业全面治理尾矿库。大力推动化工企业加强安全技术改造。重点对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加快安装安全联锁装置;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城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进行搬迁;对重大危险源装置进行增设远传和连续监测报警装置的改造;对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进行增设紧急切断装置的改造;对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进行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的改造;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安装监控车载终端系统。各行业主管部门都要推动本行业领域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切实提高整体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3、强化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和推广工作。安监等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抓紧安全科技项目的立项、实施与验收,拓宽安全科技投入渠道,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示范工程。要搞好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矿井提升安全保护技术与装备、矿山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与装备、非煤矿山井工矿机械通风技术和露天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危险品和长途客运车辆行驶监控技术、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生产过程高可靠性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企业要发挥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的主体作用,主动自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成熟的安全生产技术应用与示范,改造提升现有生产工艺装置,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4、加强安全监管机构监管执法装备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安全监管机构执法装备的投入力度。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落实安全监管和执法装备投入。同时,要多渠道争取和筹措资金,提高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装备水平,创新监管执法手段,强化科学控管和执法,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和效果。
5、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结合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将安监部门的重要工作、重要执法事项,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台账,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管理人员到岗、培训教育、应急救援演练等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安全监管综合平台,实施远程动态监管,推进“科技兴安”战略的实施。
6、加大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投入。各镇(街道)要设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科研、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推动和引导地方、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加大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投入。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着重加强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应急救援装备建设等,真正使企业成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建设主体和投入主体。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1、以强化机构职能为首要任务,加强机构建设。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安全监管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等职能和机构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培训、宣传教育和科研机构等体系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安监部门和执法队伍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开展各项安全监管和执法工作。要确保安监队伍稳定,进一步加强监管一线优秀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2、以加强业务建设为重点,提高履职能力。要经常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对安全发展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研讨,要及时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开拓创新的思路与决策。要强化业务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办好各类执法资格和专题业务培训班,加强新法律新法规、新知识新技术和现场检查业务知识的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干部履职能力。
3、以提高执法效能为目标,加强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现场,掌握实情,加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要积极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总结借鉴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提高监管水平。各级安监机构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落实安全监管执法责任。要严格规范执法文书制作、违法行为查处、隐患督促整改等行为。要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安全监管系统在执法、事故调查、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五、实施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重要意义,把“三项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三项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要把“三项建设”与贯彻落实县委临发〔2012〕1号文件结合起来,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三项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按照轻重缓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深化、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实施步骤,有效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一、聊城市行政执法机构概况
聊城市本级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共34个,执法队伍60支,执法人员1517人,设多支执法队伍的部门有11个。各县(市区)执法主体共397个,执法队伍169支,执法人员共7481人。执法范围涵盖食药、质监、卫生、安监、文化、环境、国土、农业、水利、城管、卫计、交通等十几个执法领域。行政执法机构庞杂繁多,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职责交叉、边界不清,存在一个领域多头执法、一个层级交叉执法、一个部门重复执法现象,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影响了政府形象。
二、摸底先行,确定改革路线图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后,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作出批示,并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要真正解决多头执法问题,减少行政对经济社会的干预,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真正把权力和职责调整到位,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长宋军继任组长,组织、人社、法制、财政等22个部门为小组成员单位,强化改革统筹协调能力,并明确改革的推进路径、时间进度、责任分工。
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各级各部门执法队伍、执法机构情况,是科学决策、顺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聊城市编办制作了调查摸底表格,对部门行政执法权限、行使主体、法律依据、主要内容、执法对象、执法方式、执法范围、处罚频次、上下级权限边界等40多项执法和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了各部门执法机构、权限情况,为执法机构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确定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统筹推进改革。一是纵向推进重心下移。针对多层执法的问题,进一步厘清各级之间的权限边界和责任,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根据不同领域执法的性质、范围、专业技术要求以及执法权限等,确定以市为主或以区为主执法。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就近管理的优势,完善基层执法体系,实行县级综合执法机构派驻执法队伍,建立综合执法平台,由乡镇(街道)统筹辖区内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二是横向实行整合优化。聊城市执法队伍同一层级执法主体较多,导致执法交叉重叠、各自为政、分散执法的矛盾比较突出。对执法力量分散、具有多支执法队伍的11个市直部门,积极探索整合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确保“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实现“多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
三、选定试点,实现试点工作“开门红”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后,聊城市选定阳谷县先行探索。阳谷县组织相关人员到滕州、高密等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学习考察,随即开展行政执法调查摸底,先行推动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部署后,又选择了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市交通运输局作为试点单位。
按照部署要求,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和阳谷县制定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和改革思路。聊城市编委对改革工作方案进行了批复,制定印发了《聊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聊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阳谷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并报省编办备案。
千条万条不落实都是白条,千招万招不落实都是虚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执法队伍整合上。市、县直接面对基层一线,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较为突出,整合任务更加繁重,需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聊城市此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原则上要求机构规格不升、领导职数不增。在市级层面,重点做好部门内部执法资源整合,尤其是在农业、文化、住建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确保一个部门只保留一支执法队伍。
一是狠抓推动作风转变。精心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扣四个环节工作要求,聚焦突出问题,将注重学用结合、开门纳谏、知行合一、求真务实、着眼长远贯穿于活动始终,通过活动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整治的目的,恢复和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确保了党委班子成员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当好表率。坚持每周一次党委工作会议,所有决策民主集中;坚持《局长巡查制度》,每天有一名班子成员在马路办公;坚持《局长联系基层制度》,每一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基层单位。修订出台了14项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了权责利相结合,为持续推动作风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刻领会两个责任的重大意义,落实三转要求,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回归主业,加快构建权责对等、责任清晰、履职到位、刚性追责的全链条、闭环式的责任落实体系。制定并下发《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与下属13个基层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三书两报告制度。开展正风肃纪效能专项督查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回头看,制发通报4期。党委负责人听取了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情况报告,党委班子向组织做了届中述职述廉报告,对班子成员届中述职述廉报告进行了审核。积极依托纪检监察业务重点工作项目建设,加快城管执法人员廉情分析预警机制构建,强化阳光办案系统的应用和重大案件会审制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局系统效能内部督查,严格落实每季度队伍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双轨考核机制。
二、提能增效,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三、克难攻坚,城市管理区域统筹能力不断提升
六是强化措施,推动大城管构建驶入快车道。以推进构建与全域城市化相适应的大城管格局为己任,将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纳入区对街道(乡镇)重点考核范畴,建立适用全区的市政公用养护规程和标准,建立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体制,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两级联系会议机制,建立智慧城管网络协调框架,建立全市仅有的街道(乡镇)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使我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走在全市前列。
2016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推进一项改革任务
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区域城乡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基础上,2016年,区城管局将坚持发展导向,确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向不动摇,巩固综合行政体制改革成果;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区情、围绕中心、以人为本,以实践和实效作为检验改革成果的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突破难点、创新驱动,切实破解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综合化、法治化、扁平化、制度化的改革思路,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组织领导体制和职能机构设置,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明确执法权责边界。理顺监管与执法协调机制,强化执法保障机制,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和电子执法监察,致力于形成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北仑模式。
二、突出抓好两项牵头工作
一是牵头抓好三改一拆工作。2016年是三改一拆三年专项行动收官年,区城管局将继续履行牵头职责,推动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行动成果进一步巩固,在无违建创建日常化、管控体系网格化、建章立制系列化方面形成有效工作经验,确保三改一拆工作转入常态工作格局。
二是牵头抓好五水共治工作。在治污水方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以污水不落地、污水不落河为目标,抓好城镇管网建设及截污工程;切实加强已建污水管网日常养管,实行两级管养,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深化完善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运行机制,将排水设施管养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并出台管养标准,提高全区管养水平。启动实施城区老旧管网检测工作,加强对现有污水管网的检测和修复工作,解决管网破损、渗水、漏水等问题,确保管网的正常使用。在排涝水方面: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应急排涝工程建设,实施下穿立交排水系统设施改造、局部低洼地改造,全面完成排水管网疏通,加快井盖安全全覆盖,提升短时强排能力,建立和落实预警、应急排涝处置预案。在供节水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中高层住宅全部开展二次水改,推动大管网供水农村基本全覆盖,城区节水器具基本普及并向农村延伸普及;按照优水优用的理念,加速推进形成与经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分质供水体系,使我区分质供水体系走在全省前列;大力实施工业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将工业节水工作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区的重要内容,重点行业用水定额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目标。
三、积极打造三项精品工程
一是打造靓丽城市精品工程。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市政管理精细程度,力求市政改造专项工程做实做好,巩固示范区、达标区管理成果;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模式,继续实施路灯能源合同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市政设施养护市场化,培育专业养护市场,确保市政设施完好。大力提升园林绿化管养水平,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提升中心城区公园、城市绿化的美化更新能力,充分发挥纪念林公益效能,提高居民爱绿护绿意识,保持城区常绿常新。
二是打造清爽城市精品工程。巩固清爽行动、户外广告整治成果,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推动全区垃圾转运系统的提升,全面提高全区环卫作业能力,落实墙角到墙角一把扫帚清扫模式。深入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达标示范路创建活动,开展建筑渣土、餐厨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保持环卫作业一流水平。
三是打造安居城市 精品工程。积极实施老小区燃气改造,加强民用燃气行业监管,加强供水供气行业企业督导,推动中高层住宅二次水改工作。全面部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对行业管理全流程实行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应急队伍、物资建设,组织排水、市政两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重点针对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隐患、消火栓隐患、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安全隐患,保持对液化气储配站、供应点、管道天然气公司、汽车加气站等重点单位的高密度安全检查。
四、完善构建四大工作格局
一是进一步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切实用足用好城市管理纳入区对街道乡镇重点考核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的平台作用,建立适用全区街道乡镇高标准、差异化、特色化的市政公用设施管养标准,大力推进构建与我区全域城市化战略相适应的大城管格局。
二是进一步构建大协作工作格局。充分用好区、街道乡镇两级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机制、智慧城管协作机制,明确管理与执法边界,明确主体责任,进一步形成城市管理合力,破解和消除管理盲区。推广使用局OA电子平台和阳光办案系统,提高政务效能。
三是进一步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落实权力清单、服务清单,狠抓审批窗口和机关效能建设,建立项目建设、重大决策、工作监督、日常管理的市民沟通渠道,提高智慧中心应急投诉、处置效率,主动关切市民需求和呼声,提高便民、利民的服务质量。
四是进一步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讲究宣传策略,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充分依托宣传部舆情监控平台、政务信息平台,积极提升宣传工作效能,引导上级决策层关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传统媒介,加快适应网络、微博、微信等新传媒,建立资源充分整合,平台多维互动的良性宣传机制。进一步完善城管义工发展机制,提高义工发展要素保障,开展服务购买计划,推动城管义工长效发展。
五、优化形成五项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建立适应城管行业特点、干部队伍特点的党风廉政制度体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制度,整合目标管理考核、队伍管理考核、党风廉政督查力量,特别针对三公经费、机关效能、人事调整、建设工程、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通过实施习惯性养成教育机制、督查整改日常化机制、廉政隐患点实时排查机制,建立覆盖到人、到事、到岗位、从决策到执行的全流程监管。
二是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长效机制。按照行业管理特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高密度、高强度部署全区范围内的综合行政执法专项整治。通过综合整治,倒逼管理,提高前端管理水平,降低行政执法成本,缓解行政执法矛盾。推动勤务机制改革,建立与区域实情相匹配分级、分类别、分区域、分事项的综合行政执法勤务模式,鼓励和允许基层勤务模式创新,提升行政执法公安保障、联合执法的效能。
三是建立智慧城管运行长效机制。完善智慧城管顶层设计,加大智慧城管硬件、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网格拓面,争取智慧城管系统与智慧城市各分系统的有机融合,推动硬件平台与运行体制的无缝匹配,培育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的理念思维,进一步发挥智慧城管在城市日常运行、应急处置、政府效能考核的综合牵头作用,普及推广与智慧城管网格化相适应的行业管理、执法勤务、多部门联动运作模式,实现智慧城管指挥龙头、协调平台、考核杠杆的功能。
积极向上反映我县各个渡口的现状,邀请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对全县7个渡口的码头及引线公路改造进行规划设计,为争取省市渡口改造补助创造条件。积极配合县政府开展河道采砂整
治行动,在县河道采砂(石)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鼎力支持下,对全县11艘采砂船、11艘运砂船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准予迁入在我县辖区内作业的芗城区两艘船舶(一艘运砂船、一艘采砂船),并列入专项整治对象。定期深入全县7个义务渡口进行排查治理隐患,排查出一般隐患5项,已落实整改5项,整改率100%。通过整治非义务渡船的安全隐患,强化义务渡船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继续保持我县内河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零事故的记录。为监管㈧认真抓好驾培机构教练员实操作教学监督管理
㈨扎实推进公交线路开通前期规划新建xx汽车中心站,规划城市公交线路,建设公交站台和的士停靠点,被县政府列入继续打好“五大战役”2011年城市建设战役项目。我们未雨绸缪规划开通公交线路的前期筹备,在县政府尚未出台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之前,已着手调研公交企业的设立和比较成熟的公交线路等各项筹备工作,做到规划在前,推动公共交通优先便民工程的实施。㈩狠抓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化
建设以抓文明执法为切入点,对2009年实施燃油税改革时将原有基层运管站临时改制成四个稽查队的执法人员进行统一合署办公整合,加强对基层稽查人员执法执勤的统一规范管理及考核,做到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整齐规范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件卷宗,顺利通过了5月下旬市局组织开展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检查评议考核。截止5月31日,共组织上路稽查人数156人次,受理行政处罚案累计61件,罚款87300元,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同时以文明礼貌执法行为参与土楼景区及周边交通秩序整顿,积极营造有序良好的景区交通秩序,为土楼景区荣获国家5a级景区创造条件,得到了县主要领导、土楼管委会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二、当前运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困难
半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打非治违专项治理行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依然存在,打击难度较大;二是辖区内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当前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还存在薄弱环节,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还未完全落实,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任重道远;三是由于目前市里尚未出台县级公交运行具体方案及管理措施,导致难以拟出我县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稿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造成实施公共交通优先便民工程进展缓慢;四是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受综合执法改革和参公管理无法解决的影响人员的思想状态还未稳定,队伍管理还需加强。针对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我们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进行逐一探索解决和强化。三、下半年运管工作打算下半年,将按既定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引导运输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提升运输行业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全力奋斗第六届文明行业创建目标,主要工作如下:㈠加强运输行业发展方式的引导。为进一步提升我县运输行业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将继续加强对运输行业企业经营者的正确引导,通过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运输组织结构的优化,做强做大运输企业。㈡强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继续按照“客运线路延伸、区域循环发车、预约包车”
基本模式,形成以农村客运线路延伸为基础,农村客运区域循环发车为骨架,预约包车为补充,布局合理的农村客运线路网络,确保至2011年底通等级公路以及符合通客车安保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的目标。
思考一:准确定位安全生产监管职能。
严格的中央政策对遏制多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效果甚微,法律效力及政府整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决心和力度的层层衰减,表明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是一个松散的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安全监管工作由最初劳动部门统一扎口管理,转变为安监、质监、建设、劳动、卫生等多部门分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实现了分散,但安全生产工作也出现了多头监管,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部门利益面前人人、处处争权力,重大责任、问题面前相互推诿、扯皮甚至互相拆台,安全监管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真空地带”,形成了“都想管而又都不管”的尴尬局面,导致地方政府缺乏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意愿。因此,必须对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准确地进行定位,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综合监管职责的具体内容,并制定一些配套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细化与专业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增强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安全生产主动监管意愿,安全生产工作实行联合监管,有效避免安全难题面前“安委会综合协调职能等同于政府”现象的发生,具体而言,推进安全监管,从本质主上要要实施好3项职能:
1、起草制定和宣传执行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2、监督企业遵法守法情况,对企业从监督角度实施审查、考核、验收等职权;
3、依法处理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法规的行为、查处伤亡事故。
思考二:明确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重点。
要把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安全生产机构建设和强化安全生产执法作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的重点,首先,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合并和撤销的实际,针对职能调整后法律法规执法主体亟待转变的情况,在《安全生产法》作为基本法前提下,尽快出台与之相配套的的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及时调整和更新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规范,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安全监管业务指导上的现实意义;其次,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特点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应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家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模式,学习工商、质检、药监等垂直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立经验,围绕“综合不代替,监督不失控,协调有权威,指导有效果”的综合监管思路,从解决地方保护瓶颈和妥善处置地方经济利益与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入手,尝试安全监管机构实行国家垂直管理或省以下垂直管理,以切实改变安全监管机构“执法没有地位,监管没有力度”的境况,使安全监管真正实现事故上报无隐瞒、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和责任追究不放松,真正实现安全监管的相对独立性;再者,针对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以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的新型安监执法队伍为总体目标,通过补充立法方式,有效保证安全生产监察队伍名称统一、服装统一和标识统一,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职能,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下,通过授权方式,依法行使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职能,具体开展现场执法、立案处罚、听证审议等工作,通过不间断、连续执法和雷霆式的监管执法力度,逐步树立安全生产执法威信,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果,推进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思考三:合理划分安全生产监管权限。
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政府行政职能进行重新归并,过去由劳动行政部门行使行政职权的劳动安全卫生职能,分别由经贸部门或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承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卫生行政部门承担职业病防治职能;部分特种设备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承担;工伤保险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煤炭安全监管实行国家垂直管理。由原来一个部门分解到五个部门,20*年以后,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监管及劳动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也先后划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伴随行政主体的转移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监管权限上的矛盾:
1、特种作业人员、厂长(经理)从业资质培训、考核和管理矛盾,主要涉及到安监、质监和建设部门,常常出现多头行政;
2、工伤事故调查和工伤认定的矛盾,工伤事故调查由安监部门承担,工伤认定和仲裁却由劳动保障部门承担,事故调查结论在工伤认定中存在不认可现象;
3、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结论认定矛盾,国家对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明确了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牵头处理,而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而各部门相关的规章又明确各自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
4、劳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矛盾,目前我国将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分别立法,职业卫生职能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20*年,卫生部、国家安监局联合发文(卫监发[20*]31号),就卫生部门、安监部门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进行了分工,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分工还需要进一步协调,部门间还存在相互推诿现象,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空白区。
因此,除了已经明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直接承担的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烟花爆竹职能外,应合理划分其承担的安全监管权限,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伤认定和仲裁职能划归安监部门承担,所有特殊工种及厂长(经理)从业资质的培训、考核和管理由安监部门统一开展,劳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从技术优势方面而言由卫生部门承担比较适合。
思考四: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理念。
安全生产工作要以新理念为先导,有新的理念才能有新的行动,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停留在点上、面上,安全生产理念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树立本质安全理念,改变“不发生事故不死人”观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倡了几十年,但政府仍然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事故的善后、处理上,安全管理仍是事后处理型,把“不发生事故不死人”当作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和目标,只是半截子工程,是安全生产工作在“低层次循环”的反映。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逐步树立本质安全理念,将安全寓于生产、管理和科技进步之中,不断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注重源头治理,克服体制机制的弊端,实现本质安全。
【关键词】建筑;安全监管;问题;对策
1.我国建筑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目前,在建筑安全生产方面,我国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规定或要求往往比较抽象化,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一些时间较早的建筑安全生产的行政规章已经不适合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例如作为建筑业的根本大法,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虽然规定了施工、建设、监理部门、勘察设计等方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却没有规定劳务承包、工具租赁、建筑咨询等建设参与者的安全生产责任。2011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只修改了第四十八条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没有切合当前的建筑业实际做全面的修订。目前虽然有一套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但是不够健全,并且没有规定相应的违反责任,可行性差。再如,国务院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24日),列举的各参建单位违法行为远少于工程建设实际,比较粗浅,参建单位的很多违法行为找不见相关的处罚依据;条例中违法单位的法律责任处罚金额较大,实际监管行政执法中,违法单位抵触很大,拒绝缴纳罚款,可操作性差。
1.2 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
目前,在我国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致使建筑安全监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在部分地区,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兼管安全监督职能,或建筑工程管理站兼管安全监督职能,因此容易忽视建筑安全监督工作[1]。近年来经过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有些地区设立了独立的建筑安全监督站,但存在人员编制少、监管的建筑工程面积大,执法装备差,缺乏专业的建筑监管人员诸多问题。受相关法律法规制约,建筑安全监督站无法限制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施工单位进入建筑市场,同时无法限制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拒不整改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建筑安全监管部门权利过小,政府对其安全监管资金投入少,监管人员待遇差,政治地位低,致使建筑安全监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1.3 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指对本单位内部施工行为的监管和对分包单位施工行为的监管,而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都流于形式,同一施工现场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又不够。建筑施工企业对自己承包的工程进行的安全方面的监管,依赖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企业进行监理,而不是对自己的施工现场进行直接的监管,以包代管,包工头管工地的现象依然存在。而监理企业所担负的安全生产职责受到自身利益和业主的限制,未能有效地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2.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建筑业的实际,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规范,使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的体系化、法制化及标准化。完善、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施工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为建筑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可靠的法律法规依据,促进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2]。
2.2 完善建筑安全监管部门的运行体制
建筑安全监管部门是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直接执行部门,是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之一。建筑安全监管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监管部门的运行情况,因此加强建筑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不断完善监管部门的运行体制,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建筑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地位。监管部门作为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部门,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威性,因此应鼓励其积极执法,加大对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支持,按照当地建筑工程规模,政府应相应增加安全监管人员编制;根据建筑工程产值,按比例提取安全监督资金;配备完善的安全监督装备,改善安全监督人员的待遇;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安全监管人员,提高安全监督人员政治地位;落实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将安全监督部门由传统的事业单位类型转变为行政执法单位类型,提高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法制性及合理性。
第二,维护建筑安全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切实落实“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将安全监督执法权真正下放到建筑安全监督站,形成“行政处罚权在安监站,发生事故责任在安监站、出了成绩利益在安监站”的新格局,摒弃权利从上到下,责任从下到上的不公平现象;切实落实“安全一票否决制”,赋予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对监理、施工单位进入建筑市场的否决权,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否决权;让不重视安全管理的企业没有市场,存在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工程无法投入使用。使安全监管部门在工作中能够有权、有责、有利[3]。
第三,提高建筑安全监管人员职业素质。建筑安全监管人员代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在工作中的言行影响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效果。工作性质要求其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土木工程知识,而且必须拥有丰富的行政法律、法规素养。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大约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人员来源于建筑质量管理部门和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较多,安全专业知识和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较弱,而其对建筑工程技术知识较熟悉,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安全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建筑安全监管的整体水平。可以通过培训或学习的方式,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4]。
2.3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地整改、提高其安全生产工作,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对此,施工企业可以按照国家颁布的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科学、合理地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责,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头上,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施工企业处于主体的地位,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其应负起施工安全的重大责任,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备经过安全生产知识考核的建筑安全监管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施工企业应派送专业人员对施工项目部进行督促及指导,使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5]。同时应在建筑项目安全监管工作中,明确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职责,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使项目部管理人员自觉地负起安全生产的职责;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实施严格的考核;不断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安全管理,使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或要求,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韦小敏,罗强.我国建筑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10 (21):123-125.
[2]杨晓华,淡寿全.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现状及完善措施[J].科技资讯,2009,9 (20):56-58.
[3]郑广锋,赵岚.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J].建筑安全,2009,8(11):524-525.
(一)启动法治政府创建活动。按照市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市建设的要求,借鉴全市四个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区县的经验,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推进依法行政公报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情况、行政复议与应诉情况、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应诉、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健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进一步加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力度,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合法与合理的关系,进一步清理并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积极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深入落实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开展行政审批项目评估工作,选择1—2项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按照程序调整审批项目。
(二)切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在公布区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行政权力项目,建立行政权力动态管理机制,加快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构建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大力推进决策公开,深入推进办事公开。进一步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和准确。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做好依法申请公开工作。
(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突发事件监测和信息收集机制,强化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一)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二)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制度。完善重大决策评估机制,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健全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过错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市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促进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四、规范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工作
(一)完善规范性文件评估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工作。规范性文件公布施行后,制定机关、实施机关要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选择1件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估。
(二)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大规范性文件网上查询系统,构建规范性文件查询、监督和有效期预警体系。
五、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一)开展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活动。制定《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推动区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二)深化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明确从轻、从重、加重的行政处罚情形,并予以公布,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三)认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深入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案卷评查等各项制度,量化标准和考评办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档案,完善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六、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及时化解行政争议
(一)依法受理和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严格依法受理和办法行政复议案件,凡是符合受理范围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都要依法受理和办理。
(二)完善行政复议工作。改进行政复议受理方式,完善网上受理行政复议制度,进一步拓宽和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改进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手段办案,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加大行政复议人员学习培训力度,提高行政复议能力水平。
(三)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继续加强法院行政审判机构联系,完善与行政诉讼协调对接机制,继续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高度重视司法监督,严格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和裁定。
七、完善社会自治功能,健全矛盾防范和化解机制
(一)推进基层自治。扩大基层自治范围,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创新基层自我服务体系和矛盾自我化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二)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规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对社会组织和监督机制。
(三)扎实推进行政调解工作。按照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调解规章制度,完善行政调解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各类行政争议和纠纷。加强行政调解人员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培训,提高行政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依法做好工作。
八、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加强法制队伍建设
(一)落实依法行政报告制度。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要向局办公室报告本部门、本单位推进依法行政的进展情况、主要成效、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关键词:石油化工;监督执法;对比;思考;展望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Shaanxi Province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and oil chemical industry Testing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their respective profiles and their respect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work,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inking on the future work of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unit.Key word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contrast; thinking; Outlook
中图分类号:TE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石油化学工业检验测试所(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内蒙站)于2011年9月前往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陕西站)考察学习。考察中,详细了解了陕西站内部管理、工程监督及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从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
一、陕西站工程监督和行政执法的特点
1、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于1997年6月经陕西省编委批准成立,是按行政处级设置的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和罚款没收财物许可证的专业质量和安全监督站,2000年机构改革后隶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全省范围内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实施政府监督。《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颁布后确立其执法职能,工作人员通过考试都取得了《行政执法证》。2009年11月26日修订通过的《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将陕西站的行政执法职能由政府委托变为法规授权。
2、工程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的特点。首先,工程监督从过程监督转为行为监督,使企业由怕到盼,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其次,从监督执法、科学监督、体系建设和监督程序、监督服务四方面完善执法监督体制;三是制定下发了《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参建企业开工备案管理规定》、《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现场焊接操作人员上岗考核管理办法》和《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监理工程师上岗考核评审暂行办法》,在项目开工前对参建单位资质和管理人员资格、焊接操作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资格及能力进行审查、验证考试,做到了“关口前移”,以确保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现场实体质量监督检查的特点。首先是每年进行春季质量和安全执法检查和冬季施工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等专项检查;其次是执法程序上,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在现场先签单,即《监督抽查记录》,对项目经理、监理等口头告知其违法违规;根据违法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次下发《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纠正违法行为通知书》、《陕西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通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需停工整改的现场下发《局部停工(暂停)通知书》;通知书下发后必须有反馈单,做到执法有闭合。
4、面临的情况:陕西省在“十二五”期间石油化工投资规模将要增大,陕西站要把石油化工监督工作做好做强,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内蒙站与陕西站的对比
1、从机构设置上看,陕西站隶属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内蒙站隶属于自治区质监局,与石油化学工业检验测试所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并且正在筹建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三合一”,内蒙站行政执法覆盖面更广、点更多。
2、从执法职能上看,陕西站是全国第一家以省级法规《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权限和工作职能的监督机构,内蒙站是根据《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确定为质监局的委托执法单位。陕西站在开展工程监督和现场行政执法方面都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而内蒙站在开展行政执法方面刚刚起步,需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加以规范。
3、从监督内容上看,陕西站是对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监督内容较多;内蒙站只针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虽然监督内容较之于陕西站少,但更专一更具体,有利于将监督执法工作落到实处。
三、陕西站与内蒙站对比后的思考
通过对比,内蒙站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吸收和借鉴陕西站成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规范监督和执法程序,促进内蒙站监督和执法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加强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特别是对《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宣传等形式,提高企业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企业自觉接受监督,从而减少工作阻力。
2、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定期组织监督执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监督和执法人员综合素养,树立公正执法形象,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杜绝产生负面影响;借鉴陕西站的经验和做法,将工程监理人员纳入到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当中,以便更好的发挥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作用,从而促进和提高各项工程建设质量。
3、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利用单位网站及时公开各类监督执法信息,加大执法透明度;也可建立参建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违法单位进行曝光,促使企业自觉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4、树立执法服务意识,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处罚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自身行为,在提高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5、借鉴陕西站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展参建单位开工备案工作,促进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更加科学化,法制化。
四、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量迅猛增加,尤其以新型煤化工为代表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等工程的兴起,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不例外,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各类石化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这些技术难度较大、设计和施工复杂的大型石油化工工程的投入建设,使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在有利于推动产业进步、满足更多需求的同时,也对工程监督和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