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制度建设意义和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制度总体来说,就是企业经营发展和内部管理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员工的行动指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形成良性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健全和提升的过程,也是保证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步过程。目前,企业在制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各有差异,不尽相同:大企业制度构架完备,但往往缺乏实际操作性,部分制度空洞无物,最后成了照本宣科的一纸空文。中小企业则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缺乏有效的规划。造成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显得过于随意、频繁,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不足,难以支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的制度体系不仅可以体现出这个企业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企业独特的风格,更是企业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优良的企业制度对于企业日常管理和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强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企业制度是维系一个企业作为独立组织存在的各种社会行为的总和,是企业规范运行和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制定一整套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规章,能够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潜在效益,提高组织协调性,提升管理有效性。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行为能力差异以及行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指向往往侧重于消解人性弱点、增强行为能力和克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很多企业还是停留在“人治”的阶段,很多事情都是通过“情面”来谋求解决,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的效率,成为企业标准化的致命根结。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将企业运行的流程和规范明确在制度的每一个细节管理中,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度就像一把标准的尺子,它时刻衡量着领导和员工们的行为。所谓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的行,理顺别人的心。企业管理者若能始终把握好企业的制度,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充分考虑具体情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归属感,在执行的过程中又能严格按制度办事,及时纠正和约束各类不当行为或不规范的操作,那企业的成功也就理所当然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规章制度。将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规范自律意识,形成人人学制度、用制度、守制度的良好风气和自觉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既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科学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二、要总体把握好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服从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原则。制度设计应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规模来确定设计制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调研,明确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需求。要避免“头小帽子大”的现象发生。二是系统化原则。基建、生产、营销、财务、行政、法律等各大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制度应可以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全面的相互支撑的管理制度体系,避免各自为政,相互冲突。三是简明化原则。制度中的文字及流程简洁明了,以规范工作流程为切入点来抓管理工作,避免穿靴戴帽,晦涩难懂。四是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原则。制度设计中既要遵循管理的共性原理,也要结合企业特殊的个性,避免脱离实际。五是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制度应对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有效的控制,提升管理效益,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 烟草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制度 措施
当前经济全球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时期。烟草行业作为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行业,近年上缴税利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在7%以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烟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保障烟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及意义
(1)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者为保证会计记录与实物资产相一致,确保企业计划完成与相关财务资料真实而设立一系列会计管理规章制度的总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2)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会计工作秩序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公司治理中,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保证。第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第二,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活动合理化。第三,有利于维护企业资源的安全,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第四,有利于促使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保障会计人员行使职权,提高会计人员严格执法的积极性。
二、烟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行业组织机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烟草工业联合重组后企业的资产越来越多,决策链不断延长;烟草商业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分公司成为经营主体,其责任是守法经营、保持资本的质量、使资本增值。分公司权力集中,担子加重,实施管理创新,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就尤显重要。取消县级公司法人也对地(市)级公司的效率和内控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客观上即要求企业经营者不断提高主体经营管理能力,更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防范内部风险。
最近几年,烟草行业连续开展了财经秩序整顿、同级审计、清产核资、小金库治理等专项检查,在各级企业设置整顿规范办公室,通过行业内部和外部一系列的治理规范工作,烟草行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较为彻底的整改,重点薄弱环节得到了切实加强,会计信息真实性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烟草行业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良好形象逐步树立,大多数企业都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业务管理大都有章可循,但是行业内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仍较薄弱,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烟草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国有垄断企业,实行政企合一的高度计划管理模式。由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清、对企业经营者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误解,甚至概念模糊,认为内部控制是哪一个部门或哪几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还有的走捷径、图省事,违反内控制度中对权限的设定,越位代办。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很多烟草企业名义上是拥有属于自己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但是有很多的制度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没有深入到实际当中去。即使有一部分的企业拥有了很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但是出于公司对成本的控制考虑,很多的企业就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业务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主要表现在:业务决策人员与经办人员没有分离制约,存在业务授权(管理职能)、业务执行(保管职能)、业务记录(会计职能)、业绩检查(监督职能)兼容现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无标准操作现象,只注重制度建设,不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管理。
(3)执行人员的整体认识及素质较低。日常会计记录系统不规范,部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懂得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素质较低,很难适应新形势对会计岗位的要求。内部审计没有制度,该设的内审机构不设,该配的内审人员不配,把内审、监察部门等同于其他部门,而使其他部门遇到的日常监督缺乏一个超然的地位,往往会造成内部审计、监察工作缺乏应有的力度。使管理力度层层递减,管理效应层层弱化,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降低,经济效益下滑。烟草行业专卖专营,在烟草专卖法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思想观念深处仍滞留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全面预算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全员参与性不够,编制预算往往变成财务部门的职责,预算对企业经营和管理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形成预算年年做,年年都是财务部门做,做出的预算领导签字后,束之高阁。
三、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分析
(1)加快改革烟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烟草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烟草整体竞争实力。近些年,烟草工业企业均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但实际运作与现代企业运行还有差距。在烟草商业企业上还未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烟草公司与专卖局仍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因此,完善烟草工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烟草商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化。
(2)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有效控制程序。没有监督的企业无法让股东、员工和消费者放心。它很可能随时出现大问题,而且出了问题后无法控制,最终走向失败。只有实施合理的监督控制才能使内部控制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烟草行业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烟草行业应经常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企业内部各部门也应对其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把关,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和纠正,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烟草企业还应经常组织有关机构和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调整。烟草行业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四大循环即采购循环、销售循环、付款循环和收款循环等分别设计其控制程序。例如,企业的采购循环就应注意请购单、订购单、采购单等的授权与审批,要注意对采购的单价、质量、数量等的审核等。
(3)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内部审计是烟草行业内部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对规范企业和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保证作用。积极推动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突出内审内向的特点,逐步向以“关口前移”为特点的事前,事中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转变;另外,通过政府、社会等外部力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监督。
(4)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的基本保障。很多烟草企业的人员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取向不是很一致。为了提高烟草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应该从最根本的地方抓起,在人才招聘的时候把好关。企业在招聘时应该严格要求,(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真实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应聘的人员,绝对不能因为面子等任何因素而降低考核标准。招聘入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法律知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员工可以对自己的工作和对公司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企业要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一要把好人才招聘关,二要把好人才培训关。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国家对企业的要求也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每一家烟草企业都应该认真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经济学著名的“木桶理论”指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其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最终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由其自身最差的那些因素决定的。烟草企业失效的内部控制就是其一块致命的“短板”。因此,烟草行业应努力去完善其内部控制,把这块“短板”变成“长板”,实现行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作者单位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 夏德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05):86-90+98.
[2] 姚丽.如何提高我国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商业,2014(02):233-234.
[3] 郑浴锋.浅析烟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才智,2013(08):322+324.
关键词:职业道德,企业制度,统一性
一、职业道德的作用
供电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逐渐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道德在不同的时期人们都给它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内涵,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也一直以来教育和规范着从业人员工作行为,取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1、职业道德的意义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作用在于:一是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二是能调节企业内部和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净化社会空气,四是能推进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步发展,其作用之大,对企业影响的意义之深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已得到凸现,它一直以来指导着人的思想行为,规范着法律、制度、规定所鞭长莫及的范畴,规定不了的行为,对制度的实施具有辅助和补充作用。制度即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其作用在于以强制手段规范人们的行动。
2、职业道德与企业制度的区别
职业道德和制度有着相同性和不同性,相同性在于:二者都是用来规范人言行的手段,不同性在于:职业道德是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来提高人的道德风尚,使其具有较高有思想境界,从而自觉服从于职业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其意在“自觉”、重在规范“行为”;而制度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压服从业人员去遵守、去执行,意在“强制”、重在规范“行动”;职业道德用于控制人的思想,属“软控制”手段,制度用于控制人的行动,属“硬控制”手段。职业道德侧重于疏导、教育、提高人的修养水平和思想品德,属意识形态范畴,其以思想约束人,它是通过公众舆论起作用。制度是维系供电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保障各自利益不受侵犯所制订的各项规定。其以“刑”约束人,具有“强制”特性,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职业道德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规定人应该怎样,缺乏强制力,仅以思想意识教化、感化人,可操作性不强;制度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规定人不准做什么,不能规定人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二、制度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制度建设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后人们才会有针对性地去制订“法”,另外,企业制度的制订只有符合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才能得到职工的拥护,才有生命力。
企业制度的执行都有赖于一定的职业道德环境,否则再好再完备的制度也难免要在执行中受阻、走样。由此职业道德代替不了制度,制度也涵盖不了职业道德。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无道德必生祸乱,充分揭示了二者在管理工作中的共存性、统一性、互补性和不可或缺性的特点。
供电企业是一服务型、开放型、高危险型行业,它具有联网运行的统一性,商品经营的特殊性,安全供电的可靠性,面向社会的广泛性等特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环节,是适应供电企业建设“两型、两化”工作方针的需要,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但由于职业道德本身的局限性加之人具有人性的不同性、思想意志的自由性等特点,仅以职业道德来规范从业人员的举止言行,只能是理想化的模式,变成不了现实,只有配有相应的管理、处罚制度,才能产生效果,起到作用。如供电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用户至上,这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它只能规定从业人员“应该”这样而无法规定他们“必须”这样,不这样又该受到怎样的处罚等等,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制度,法规来解决,但制度只能规定从业人员不能损害单位利益,却不能规定其必须热爱企业,必为企业谋利益,有为所从事的职业奋斗、献身的精神,而“热爱”,“精神”又都是一种难以衡量的“软指标”属“软控制”范畴,只能通过职业道德来加以规范和实现。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是电力企业法律制度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对于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加强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的工作,必须要明确工作的原因与目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原因;意义;方法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电力市场的不断进步,电力市场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已成为企业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要想成功保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对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加强对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能够使电力企业合同的签订与完成的过程更加合理、规范、科学,从而有效为企业避免经济法律纠纷,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效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日常运作,提高企业的声誉和核心竞争力。
1 加强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的原因
之所以要积极倡导加强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是由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现状决定的。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与问题。若不能即使解决这些问题,排除隐患,则极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健康正常发展的潜在威胁。
就我国目前电力企业的状况来看,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机构是不够健全的。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设定本身不完善存在缺陷,二是执行效率低下,三是缺乏监管力度。
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因其是新兴产物,发展时间有限,正处于不断摸索的,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期与修正期。在这段时间内领导层上下都可能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更缺乏科学的实践经验与能切实有效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指导,使电力企业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制度设置。现行的管理机制对于合同的管理缺乏有效约束,难以及时解决在合同订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合同订立的程度与过程,严格合同审查体系,以及双方需明确的法律关系,从而对可能出现的危机防患于未然。成熟的合同制度需要做到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及相应规章制度制定,进行正式签约而非简单口头约定,规范合同文本格式,使合约内容严谨化,明确关键字含义,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警惕条款漏洞。签订前双方应对合同内容有清晰认识,避免盲目与草率,提防被不法分子和投机分子利用。明确解除合同及变更合同条约的流程。签订合同前要充分考虑公司经济利益,力求做到公司经济利益最大化。此外,在签订前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录,应对不能如约履行合同所造成的后果具有清醒认识,充分了解到违约的严重性。还应注意的是,合同往往具有时效性,如果电力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则极有可能在实际经济交流的过程中蒙受损失。
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在日常运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流程冗长,运行滞涩,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耗费很多时间和人力资源,也可能造成机会的损失。
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合同管理工作无法落实的现象也在电力企业中极为常见,从而使已订立的一整套合同管理机制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对人力物力资源造成浪费,也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埋下隐患。
之所以要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除了因为当下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也是因为具备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对企业自身发展、对经济市场正常运作、对国家法律制度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其中对企业自身的意义表现得尤为明显。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能够促使企业及时有效对可能出现的合同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为企业提供有效规避经济风险的途径,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强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的方法
2.1完善具体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和根本依据,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果缺乏完善的具体的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约束,则在企业经济运营中实现合理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的运作只能流于空谈。
2.2建设一支高水平有效率的专业队伍。可以通过聘请具备高专业素质的专业法律顾问,以及加强对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或相关专业培训等方法,提高企业内部对于合同风险问题的认识,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完善惩罚与奖励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与警惕意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提供他们的责任意识。设立专门的合同档案管理员,对合同档案进行专业的妥善的管理与保护。如此可减少和避免相互推诿现象及相机怠工的情况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且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将会影响企业活力,创新力,执行力,影响力等各个方面,任用高素质人员不仅仅有利于合同管理制度的建成,从宏观的角度与发展的观点来看更将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电力企业的领导者也可考虑实现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积极引进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实现与时俱进,改善业务作业流程,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3加强对合同管理的行政管理。对于具体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看到切实成效。要将一切工作细则贯彻执行下去,不能浮于表面。
2.4加强监督队伍与制度建设,切实发挥监管的作用,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行效率。积极促进合同制定过程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2.5注意合同的时效,关注形势变化,及时更新信息。电力企业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并将新的认识及时应用到新的实践中去。
2.6企业上下提高对合同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把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切实提上议事日程。重视是第一位的,如果认识不到合同管理制度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则其余所有一切措施无从谈起。所以要想有效加强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企业从领导层到员工都应对此措施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提高风险意识与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并应清晰相应的基本战略方向与手段。
2.7依法经营,规范操作。严格遵循我国《合同法》、《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把好审查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完善相关制度,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市场中更占优势。针对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企业应及时做出来相应的战略调整,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实践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与流程建设,力求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法律化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 浅析如何规范电力企业合同管理[J]. 知识经济. 2012(03)
[2] 陈劲鹏. 探析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 2011(24)
[3] 解召辉. 供用电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J].农村电工.2009(09)
[4] 黎梓庆.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电业. 2008(03)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控制缺乏主动性。近年来,企业改制以后,尤其是国企虽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远未达到内部权力相互制衡的效果,很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1人担任,董事担任监事的也屡见不鲜,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许多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工作的作用。监事会也没有独立性,大多数成员的薪水和职位的升迁大都由总经理或董事长决定,使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
2.内部控制制度严重滞后,无法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由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新问题,内部控制即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也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与外部环境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各国的法律法规、监管者代表公共利益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规定和要求,并且要求越来越高。外部环境的市场秩序、竞争情况等,都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总是相对滞后,不确定因素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风险。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缺乏监督机制,没有形成自我约束力。内部控制制度重在执行,没有落实的制度就是一纸空文,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肃性,或执行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职业道德素质不高,造成内部控制制度仅限于挂在墙上,有名无实,造成企业的内部管理依然混乱的局面。如有的企业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入自己的账,损失算企业的;而且习惯于“一言堂”,总想自己说了算,资金管理严重失控,经常出现企业领导携款外逃的现象,给企业资产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
4.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在人力、财力方面投入不够。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老路子,不必考虑先进性,使内部控制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虽然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但只是片面强调改革组织机构的重要性,忽视内部控制方式的跟进和不断强化。思想观念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重视企业生产而忽视管理工作,在内部控制方面投入不足,造成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很多弊病,人员老化、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等,不适应经济形势的要求,使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源动力。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为真正实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应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首先,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为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监督提供基本的保证。其次,应当按照科学、高效、制衡的原则,合理设置企业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2.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源动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也要靠人去落实和逐步完善,人员素质高低是企业内部控制成败的决定因素;在知识经济环境条件下,人才是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经营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贸摩擦不断,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企业急需熟悉国际贸易的管理人才,私营企业用人机制还比较灵活,国有企业就需要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经营管理知识。根据自己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后备人才,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在用人选人方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激励人才流动和引入竞争机制,真正做到择优上岗、有序流动、合理配置,这是完善人才市场和提高员工素质的基础。财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资产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企业有效内部控制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
3.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价,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效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等。企业只有时时监控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定期评价,才能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内部控制伴随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也是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应当结合国情和企业实际,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必须明确相关人员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4、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内部控制。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的最有效载体,其具有主动性、全员性、自觉性的特点。企业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是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把企业文化确定为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伴随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断完善和提高,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也是制度建设的过程。通过制度的硬约束强化文化理念,使其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内部控制是企业当中重要的一项制度,它是通过对每项经济活动都必须经过授权、执行、审核、记录等控制程序来实现的,各项业务控制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企业的内部控制。
结束语
企业设立和经营的目的就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动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规避和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这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直接动力;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完善监督职能,这些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会红.谈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农场经济管理 , 2006.3)
关键词:现代企业;体制创新;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2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54-02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前,企业进行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其中最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就是对企业财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基本规范,同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来对财务行为加以规范。也就是说应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只用这样才能进一步搞好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生产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转变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只有规范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形象,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是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客观需求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的价值形态和资金活动所进行的管理,主要是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核心,透过对价值形态的管理,来实现实物形态管理。企业财务信息也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处于基础位置,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是新经济形势的要求
虽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已经有很多年,但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依然是财务和会计不分,财务在通常情况下只是会计的附庸,其对象也只是企业再生产中的资金运动,而其内容仅为控制成本费用。所以,财务管理体制创新对于企业资金的筹集、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科学依据
分别设立企业的财务、会计机构是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思路,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科学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和条件。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和组织形式,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方式也就不同。只有在对企业的管理要求、生产经营特点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建立财务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依据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主要目标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为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润。利润是企业创造财富的代表,利润越多就代表企业增加的财富越多,也就越能接近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创办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富的扩大,其价值就是为投资者带来报酬。所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为实现企业的最大化价值或者是实现股东的最大化财富。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对利润取得时间加以反映,对获利和资本之间关系加以反映,并对风险影响大小进行科学反映。
三、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是复杂系统的工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循序渐进原则。充分认清当前的会计环境,严格按照国家的法令法规,展现内部控制原则和效益原则,实现与国际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之间的衔接。此外,还应考虑改制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在创新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改制实效放在首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不仅是企业的自身行为,还应争取业务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理解。在对整体方案提出、筛选以及最终确定以后,还应对各种具体业务工作进行设计。从人员配备、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的划分到会计核算、报表设计、程序设计、账簿设计、会计凭证、会计制度和科目以及决策制度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进行全面的考虑。一些传统的财会管理工作流程、制度、做法应该进行继承,并依据改制的新要求,对其进行发展和充实。在方案经过反复论证以后,应对其中有价值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并吸收其中好的部分,在改制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和修正。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改制创新,应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对试点进行选择,成功之后,才能进行逐步推广。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慎之又慎,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企业经营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资金进行投入产出以及不断周转的过程,其与财务管理活动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既要进行体制创新,又不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更不能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给企业造成损失,不然就背离了改制的初衷。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旧体制更替的过渡时期,对此应有充分的考虑并做好新旧体制的过度和平稳交接工作。在财务管理体制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业务相互关联和交叉的地方,更应进行妥善处理,不能草率从事。对于会计账簿、资料、凭证等应进行妥善保管。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育和宣传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措施
前言: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立足于会计,又不限于会计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及其动态改进过程。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本文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区制度作以探讨。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达到预期的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挥以下四个方面作用:
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业,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
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不足
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有些企业的管理层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对财务部门的作用不够明确,把会计的职能理解为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不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没有把财务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尚未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意义所在,常常只是流于形式,并未落到实处,对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不重视,使企业会计的内控机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滞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运行,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的合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会计控制本身是一种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它的检查与监督主要是由内部审计完成,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独立自主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执行其审计监督任务。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部分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诚信度不足,时常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其所披露的相关会计信息并未完整、真实地体现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虚构业务,虚增资产,刻意掩盖可能存在的风险,随意调节利润指标及会计数据,不利于维持良好有序的企业经济秩序。
三、建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原则
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就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内控制度设计要遵循国家统一的规定,以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凡是可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2)约束性原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适用于企业每一位成员,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3)全面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如凭证控制、实物资产控制等。除此之外还应严格贯彻账、钱、物分管,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续办理,多人经手,共同负责,努力克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有关账簿的管理混乱现象,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4)重要性原则。要对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关键点实施重点控制;(5)制约性原则。即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的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卜的岗位或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制;(6)高效益原则。企业内部应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控制点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力争以合理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四、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按照会计法规的规定,合理设置会计工作机构、岗位,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做到财物分管,确立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建立“分权”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业务经办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关系,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层面控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层面不仅要面向经营层面,更要面向治理层面。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范围一般只面向经营层面,而很少关注治理层面上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研究组织、研究人员主要是会计、审计部门,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财务审计时提高审计效率、明确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责任,因而其范围更多的是对企业的一般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各种物资资源的管理控制,很少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纳入控制范围。
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就要注意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素质,这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关键。 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来聘用会计人员,不仅要业务能力强,而且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同时还要进行观念更新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新问题的判断力,在思想上把会计监督从单纯的“检查、督促”观念中纠正过来,克服那种一讲监督就是“管、卡”的陈腐观点,树立起会计监督是为发展生产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更好地实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结语:总之,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问题,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推进企业的经营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内控体系
1.前言
2001年美国安然这个大企业轰然倒塌,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高度重视,美国国会于当年通过了《萨班斯法案》,2008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人们对社会和企业的管理活动一直存在,而伴随着这些管理活动,企业内部控制也贯穿其中,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化大分工更加细致,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使得现代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的环境,加上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管理者与拥有者分离的现象,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漏洞层出不穷,这些都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升级改善提出要求,但是在此之前必须先认识并解决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为系统的升级夯实基础。
2.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其意义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扮演着隐患提示者的身份,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保护企业内部资产安全与完整,确保会计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
2.2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企业更加有效的经营管理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方法,这些制度和方法之间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又互相联系。内部控制包括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计划和策略,以及实现计划策略的各种方法和措施,这些都是指导企业正常运营的关键性因素。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很好的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且确保会计数据记录准确可靠,通过经济核算个方面数据的完善,可以很好地保证内部考核方针和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3]。
由于内部控制室企业管理各环节都有所涉及的概念,可以协调企业内部管理,多层次之间制约、帮助的关系,使得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程序按照既定的章程,而不是以个人意愿为中心,抛开了企业管理中管理层的利己心理,更好的为企业的壮大服务。
3.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不足,发展局限,积极性不高
现代企业在国家大发展的环境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激烈的竞争、逐渐增加的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事实等实际问题让企业劳心费神,使得企业无暇顾及在发展战略中考虑内部控制建设,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上,而这也正使得本就不成熟的内部控制遭遇冷落;还有就是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认识不足[4],仅局限在常见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方面和环节,部分企业并没有将高层管理制度纳入内部控制中。
3.2 建设内部控制成本高,成本与效益面临权衡取舍
现代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时,必定会发生一系列的成本,比如设计实施费、信息系统费用、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等,很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长期利益,而只看到了当前的成本,由此错误的选择了短期效益,而放弃理想的内控制度。而且实施内部控制在某种意义上说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某种经济效益,这也使得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3.3 企业管理者权力大于制度
在现代企业中存在着一些大股东担当经营者的企业,且表现出这些人的权力凌驾于公司的制度之上,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张白纸,毫无价值,这样使得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遵循,[5]如果这时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上存在不足,甚至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经验来经营企业,而不是用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将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面临巨大的阻碍。
3.4 治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必要基础,公司制度、章程内容空洞,对企业毫无指导意义,同时企业文化缺失,整体发展目标不一致。公司内部权力和责任划分不明,使得各部门之间的约束制衡关系并不那么明显,权责分配混乱。在现实中企业制度还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误解指令而失效;制度可能因有关人员的相互勾结、内外串通、合伙舞弊而失效;制度也可能因管理当局越权控制、执行人员或屈从于外部压力等原因而失效。企业在运营时,个别核心人员的存在私心,对起约束作用的内控制度不情愿接受,甚至不愿意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在人事政策方面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和激励机制,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比如在在中国的银行业中屡屡发生的银行行长携款外逃事件,背后都有银行内控系统失效,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4.现代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企业在认识自身内部控制发展不足之后,需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对策以解决问题。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不足面前,我们制定的对策思路如下:
4.1 充分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大对内部控制重要性和实施措施的学习力度,从根本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对企业所能创造的价值做到充分认知。企业负责人要有充分的内控意识,同时教育员工,企业各层人员都清楚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即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劲的内部控制意识,方便下一步工作的展开。通过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结构,做到寓文化于制度,融制度于文化,将软性的企业文化控制与硬性的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公路交通是国家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关系着企业兴衰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高速公路相关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及资金管理的意义
高速公路建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额巨大,线路较长,且每公里造价都在千万元以上;二是建设周期长,一般建设周期都在二年以上;三是程序复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预算、施工设计、预算批复、项目施工、竣工决算、后期评估等等;四是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高速公路项目不仅涉及到项目本身,还涉及到征地拆迁、管线迁移、环境问题、文物保护等诸多方面,各方面都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的以上特点,其资金管理应达到以下目的:一是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所有资金的使用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执行,不得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或者改变资金用途,所有的开支必须遵守一定的审批程序;二是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国家投资流失,必须做到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专户存储,防止浪费和挪用;三是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做到建设资金及时拨付,加快各项资金的运转,减少资金沉淀,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减少因资金缺乏而造成的停工、误工现象,保证工程项目能及时交付使用和投入运营。
二、高速公路建设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速公路作为关系国家建设的重要行业,仍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残存,其建设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一些管理者都是由主管部门任命,导致一些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会计工作基础薄弱
高速公路并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完全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费用支出失控,资产流失严重,内控不严,导致违规违纪使用资金、损失浪费的现象严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专门部门,内部控制只是涉及到少数分散的部门,没有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难以真正贯彻执行,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三)缺乏会计监督制度
在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由于所涉企业的经营者都是归口管理,导致管理条块分割,一些项目资金已经收入或支出,但财务部门并没有及时入账。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存在非自愿性和独立性不够的问题,各种检查活动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审计人员对施工项目的流程并不完全熟悉,专业素质也有待加强。
三、加强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建立开放民主、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制定管理者重视、全员共同参与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从董事长、总经理、项目负责人到每一位员工都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足够的认识,对财务管理及审计管理机构予以足够的支持。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保证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
(二)规范资金使用行为,确保全员积极参与内部控制
第一,规范业主方和承包方的资金使用行为。业主方财务资金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政策,体现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设立专门账户,做到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对承包商来说,应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专款专用,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对于业主方和承包商之前的资金往来,应确保资金拨付的及时性,规范各种保函的格式和内容,保证保函的真实性、有效性,从而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安全性。第二,建立职务分离制度,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明确职责权限,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做好分权授权工作,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对项目经理进行明确授权。项目经理在统领全局的同时,应做好分权与授权,使各部门、各岗位各司其职,做好与岗位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在此基础上,项目经理定期召开内部控制分析大会,对各项内部控制目标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差异原因,建立激励机制,确保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实现。
(三)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资金管理内控制度设计
第一,事前控制即做好招投标阶段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要求投标人具有充足的流动资产和潜力来实施合同工程,在出现违约现象的情况下,仍不至于给业主方造成过大的损失。在进行招标资格预审时,应要求投标人具有所拟定项目所要求的规范的会计机构和合格的会计人员,防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薄弱而出现资金运用不当,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投标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年度财务报表,审查其能否按期履行合同义务。第二,事中控制即做好各项结算资金拨付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固定结算人员,防止因结算会计人员频繁更换而造成业主方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而影响结算工作的进行。规范结算程序,建立工程结算档案和台账,按每期完成的工程总值,每月定期进行资金结算,做好预付款支付、保留金及实际支付额的明细账登记。做好工程结算的授权手续,建立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实施,要求项目经理与承包商之间做好结算授权,将款项直接与项目部进行结算,做到专款专用,缩短资金在途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三,事后控制即做好竣工决策及价款清算,做好事后资金管理,采取单位计价方式,每一次结算就是一个单项工程决策,将日常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策相结合,做好每次结算,保证台账的连续性,所有台账的累计额即合同的实际决策额。
(四)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果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使内部控制更为完善的过程。要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和客观性。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的业绩考核评估和责任人任免。内部审计的结果可以直接向最高管理者反映,从而保证审计结果可以真正被运用于企业管理当中。第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是一项复杂的且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之掌握科学的审计方法,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质量。第三,审计工作应立足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要求审计人员经常下到基础工作的一线,定期检查施工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日益市场化,高速公路建设的各相关方应做好自身治理结构建设,健全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王妍. 公路建设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2,8: 85-87.
[2]周雁. 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提升公司管理水平[J]. 投资与创业,2012,5:136.
[3]李晓萍. 浅析高速公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J].财会研究,2012,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