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

第1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法治交通为目标,以素质形象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形象、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主要目标。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执法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执法站所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执法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执法人员资格准入、培训教育考试、执法考核评议、执法奖惩约束、执法监督等机制进一步健全,执法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

根据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和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积极配合推进交通法规体系建设

市将进行《出租汽车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区域出租汽车管理办法》、《机动车维修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办法》等《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工作。按照上级交通部门的要求和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实际,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等立法征求意见稿合法性、合理性的研究,强化有关交通法律法规草案对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影响研究,积极配合市交通委的立法工作,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深入实施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工程

1.全面完成执法规范化建设“四统一”工作。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要在今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站所、服装、标志标识、证件”四统一工作;并积极配合做好市交通委的考核验收。4月,市交通委将举办全市交通运输统一换装仪式暨队列会操比武,各执法单位要认真抓好任务分配和责任落实,做好方队训练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队列训练有序推进,全面展现交通执法队伍素质优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新形象。

2.推进基层执法站所建设。按照《市交通行政执法基层站所布局规划》确定的基层站所管辖范围、建设规模、配备标准、服务要求等,通过新建、改建、整合调整等方式,对已建成的硬件设施按统一标准改造升级,对使用效率不高的站所设施进行资源整合利用。积极完善站所内部形象的规范以及举报投诉受理、违章处理、行政服务等对外窗口的人性化服务设施,提升站所的便民服务水平,着力打造装备完善、管理规范、外观统一的基层执法站所新形象。

3.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的运政96520、路政96266、数字化公路、智慧交通、电子监察等系统,建设交通行政执法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网上办案、全程监督,信息共享。

4.配合实施两个配套制度。市交通委将出台《行政执法装备使用和管理规定》、《基层执法站所建设资金补助规定》等规范化建设配套制度,我们必须认真配合做好两个配套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明确装备登记使用、维修保养、更新报废等相关制度和基层执法站所的建设标准、补助条件、补助程序和补助标准及相应的监督检查规定,进一步强化交通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5.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开展执法人员轮训。继续组织参加每年四次的行政执法人员封闭式集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文书制作水平、危机处理能力、现代装备使用能力以及法律素养。高度重视日常学习培训,采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实务系列讲座、法制干部培训、法制研讨会等方式,推动学习培训活动的经常性开展。二是严格执行执法证管理制度。严格全市交通行政人员执法证的申领审查、换发证管理,把好执法人员素质准入关。

6.加强执法文化建设。强化交通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健全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综合执法理念;积极开展“群众满意基层执法站所(办事窗口)”、“十佳规范执法示范单位”、“十佳执法标兵”等创建和评选活动,树立交通执法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全系统文明执法。针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积极开展依法行政课题调研。

(三)切实加强交通执法监督力度

1.全面加强交通执法评议考核。按照部、省、市有关部门的执法标准、考评要求,以交通行政执法“双十佳案卷”评比和年度执法考核活动为主要载体,采取自评自查、交叉互查、专项督查等方式,通过查阅法制工作台账、抽查执法案卷、检查执法制度建设等途径,重点加强对局属各行政执法单位办理行政许可、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处理举报投诉以及开展执法监督和执法责任追究等工作的督查,科学评价行政执法工作。

2.切实抓好执法监督指导工作。一是加强交通行政争议化解。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做好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工作,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努力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做好行政争议涉诉案件的应诉工作,加强与法院沟通联系,提前化解诉讼风险。二是加强执法指导。以交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执法统计分析为载体,做好交通执法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事先审查制度的研究制定等工作;组织开展交通执法案例分析会、研讨会等,加强业务指导,提高执法质量。

(四)大力加强交通法制宣传教育

1.突出党的十精神的学习宣传。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十精神落实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运用多种方式在全市交通系统深入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文明执法等理念教育,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等制度,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观念。

2.积极推进交通普法宣传工作。制定2013年度普法实施计划,确定普法内容、工作措施,明确责任、有序推进。抓好《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宣贯工作。进一步拓宽交通法制宣传渠道,强化交通法制宣传手段,大力开展法治文化主题活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国12.4法制宣传月”、“黑车整治”、“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普法宣贯活动,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交通案例宣讲、法治成果展示等,努力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第2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县人大检查团:

按照县人大通知要求,我代表县人民政府,把我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情况,向县人大检查团作以简要汇报:

今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例”)已经正式实施。这“一法一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一法一例”的颁布实施,对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规范、制约和指导作用。

一、贯彻实施“一法一例”的基本情况

县政府十分重视“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加大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行政监督执法工作的力度,把这项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摆上了重要位置,做到了学习、宣传、落实有计划、有步骤、有行动。切实保证了“一法一例”在县域内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

(一)  加强领导,加大“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力度。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对“一法一例”贯彻实施的领导。县政府及道路交通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一法一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都专门成立“一法一例”贯彻实施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挂帅,主管副局长具体组织实施,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详细的安排和部署,都把贯彻实施“一法一例”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

二是组织交通法规的理论学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一法一例”颁布之初,县政府就把“一法一例”的学习工作放在了首位,组织交通、公安、农机部门干部认真进行了学习,使每一位行政执法干部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知法律法规内容,深刻理解法律法规的真正内涵,提高应用法律法规的实际能力。交通、公安、农机等职能部门也都召开了专项会议和培训班,组织工作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一法一例”,做到了全员参与,透彻领会,强化训练、提高应用。

三是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为了使“一法一例”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和服务于社会,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工作。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发宣传单、挂过街横幅、设咨询台、组织秧歌队、电视领导讲话和“一法一例”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面广泛宣传“一法一例”,扩大“一法一例”的宣传覆盖面,使之逐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全县共出动宣传车12台次,印发传单20000多份,悬挂过街横幅20多条,发表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专题电视讲座5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宣传形式,极地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守法自觉性,更加明确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意识。

(二)强化措施,切实抓好“一法一例”的贯彻执行。

半年来,县政府为了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好“一法一例”,主要加强了四项工作:

一是开展了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为了深入落实“一法一例”,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按照“一法一例”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在开展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中,重点注重了“一法一例”在执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执法来提高执法人员对“一法一例”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实际执法来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

二是清理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一法一例”颁布后,我们按“一法一例”的规定,对全县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对执法主体进行了重新登记。把原来由农机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辆移交由公安交通部门管理。为正确贯彻实施“一法一例”,我们对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进行了整顿,要求各部门选调事业心强、素质高的人员从事道路道路交通执法工作,做到持证上岗。对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法一例” 重点培训,对考试合格者发放了吉林省行政执法证,保证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都能按照“一法一例”规定依法行政。并经常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建立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举办各类培训班,加深对“一法一例”的学习理解,剖析典型案例,使执法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注重发挥案审机构作用,杜绝了执法随意性,案件审理做到规范有序,程序合法,从而保证了公开执法、公正执法、公平执法。

三是强化路政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道路交通标志。半年来,共投资20000多元,新增设路牌4个,做到了县内国、省干线、县、乡公路道路标志齐全,设置醒目。拆除公路控制区内围墙2处,木板房两所,马路工厂2个,清除路边柴草垛12处,制止公路打场晒粮5起、擅自开通路口3起,侵路经商18起,确保了道路畅通无阻。半年来,共投资60多万元,对道路进行了养护,补坑糟5071处,9400平方米,处理翻浆路段21处,385平方米,小修路段12处,1500平方米,清理路边垃圾8000立方米,平整平交道口13处,270平方米,基本达到了路路平坦,条条畅通,为交通运输提供了良好的通行环境。

四是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道路运输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按照“一法一例”的要求,我们积极加强道路运输的管理工作,消除各类隐患,制止道路运输违章行为,保证运输安全。对营运车辆实行四不准:车辆达不到技术标准的不准参加营运;没有上岗证的司乘人员不准上车;超员超限车辆不准出站出场;易燃易爆物品不准进站上车;在客运站设立了“三品”检查站,配备了“三品”检查员,进行严格检查,较好地预防了爆炸事件的发生。对运送危险物品的车辆进行了严格管控,对手续不全和违章上路的车辆,坚决进行了查处。半年来,共查处5台次违章运送危险物品的车辆,纠正了违章运送,减少了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半年来,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一法一例”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各职能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宣传方面仍存在死角死面;二是具体贯彻实施时,有个别执法人员对“一法一例”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有时运用法律条文不够准确;三是对重大违法案件打击力度不够;四是部门之间配合不够默契等。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抓好对“一法一例”的学习、贯彻实施工作,充分发挥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使“一法一例”得以正确的贯彻实施。

一是继续加大学习、宣传“一法一例”工作力度。要抓住有利时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方法,重点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作用,经常播放“一法一例”方面的知识讲座、新闻采访、重点案例跟踪调查等节目,努力扩大学习、宣传“一法一例”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交通、公安、农机等执法主体的作用,走部门联合办案的路子,形成合力,严厉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营造更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第3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县人大检查团:

按照县人大通知要求,我代表县人民政府,把我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情况,向县人大检查团作以简要汇报:

今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例”)已经正式实施。这“一法一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的惩戒。“一法一例”的颁布实施,对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规范、制约和指导作用。

一、贯彻实施“一法一例”的基本情况

县政府十分重视“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加大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行政监督执法工作的力度,把这项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摆上了重要位置,做到了学习、宣传、落实有计划、有步骤、有行动。切实保证了“一法一例”在县域内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

(一) 加强领导,加大“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力度。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对“一法一例”贯彻实施的领导。县政府及道路交通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一法一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都专门成立“一法一例”贯彻实施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挂帅,主管副局长具体组织实施,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详细的安排和部署,都把贯彻实施“一法一例”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

二是组织交通法规的理论学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一法一例”颁布之初,县政府就把“一法一例”的学习工作放在了首位,组织交通、公安、农机部门干部认真进行了学习,使每一位行政执法干部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知法律法规内容,深刻理解法律法规的真正内涵,提高应用法律法规的实际能力。交通、公安、农机等职能部门也都召开了专项会议和培训班,组织工作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一法一例”,做到了全员参与,透彻领会,强化训练、提高应用。

(二)强化措施,切实抓好“一法一例”的贯彻执行。

半年来,县政府为了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好“一法一例”,主要加强了四项工作:

一是开展了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为了深入落实“一法一例”,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按照“一法一例”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在开展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中,重点注重了“一法一例”在执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执法来提高执法人员对“一法一例”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实际执法来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

二是清理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一法一例”颁布后,我们按“一法一例”的规定,对全县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对执法主体进行了重新登记。把原来由农机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辆移交由公安交通部门管理。为正确贯彻实施“一法一例”,我们对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进行了整顿,要求各部门选调事业心强、素质高的人员从事道路道路交通执法工作,做到持证上岗。对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法一例” 重点培训,对考试合格者发放了吉林省行政执法证,保证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都能按照“一法一例”规定依法行政。并经常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建立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举办各类培训班,加深对“一法一例”的学习理解,剖析典型案例,使执法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注重发挥案审机构作用,杜绝了执法随意性,案件审理做到规范有序,程序合法,从而保证了公开执法、公正执法、公平执法。

四是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道路运输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按照“一法一例”的要求,我们积极加强道路运输的管理工作,消除各类隐患,制止道路运输违章行为,保证运输安全。对营运车辆实行四不准:车辆达不到技术标准的不准参加营运;没有上岗证的司乘人员不准上车;超员超限车辆不准出站出场;易燃易爆物品不准进站上车;在客运站设立了“三品”检查站,配备了“三品”检查员,进行严格检查,较好地预防了爆炸事件的发生。对运送危险物品的车辆进行了严格管控,对手续不全和违章上路的车辆,坚决进行了查处。半年来,共查处5台次违章运送危险物品的车辆,纠正了违章运送,减少了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半年来,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一法一例”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各职能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宣传方面仍存在死角死面;二是具体贯彻实施时,有个别执法人员对“一法一例”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有时运用法律条文不够准确;三是对重大违法案件打击力度不够;四是部门之间配合不够默契等。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抓好对“一法一例”的学习、贯彻实施工作,充分发挥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使“一法一例”得以正确的贯彻实施。

一是继续加大学习、宣传“一法一例”工作力度。要抓住有利时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方法,重点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作用,经常播放“一法一例”方面的知识讲座、新闻采访、重点案例跟踪调查等节目,努力扩大学习、宣传“一法一例”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交通、公安、农机等执法主体的作用,走部门联合办案的路子,形成合力,严厉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营造更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第4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2002年5月10日,王某驾驶汽车通过一公路收费站时未交通行费,被该收费站的稽查人员将车拦住,王某掏钱给稽查人员要其代为交费(一般情况下,都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主动收费),稽查人员让王某自己下车交费,由此发生口角,继而发生争斗,后稽查人员将王某扭送至收费站值班室,交给公安机关处理。2002年5月25日,当地检察院对王某以涉嫌妨害公务罪批准逮捕。

上述案例中的公路收费站隶属于公路局,而公路局则是事业单位,并非国家机关,因此,收费站的稽查人员显然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对王某以妨害公务罪定罪。那么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0年作出的一个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事业编制人员依法执行行政执法职务是否可对侵害人以妨害公务罪论处的批复。高检发释字[2000]2号”。该批复的主要内容是:对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事业单位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中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事业编制人员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可以对侵害人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将该司法解释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稍加比较,不难发现,其已经超越了刑法规定,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扩大了,这显然是有违立法本意的。尽管该司法解释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和“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国家机关中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事业编制人员”作为妨害公务罪侵害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或在某一时期内极大地保障了行政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较好地保护了执行公务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该条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个重要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实行这个原则需要做到一是不溯及既往,二是不搞类推,三是对各种犯罪及其处罚必须明确、具体,四是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五是司法解释不能超越法律。因此,司法解释不能任意对法律进行扩大解释,或者作出与法律相抵触的解释。而该批复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法律规定,显然不妥。

第5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执法水平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道路运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着实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实现运输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节能减排主导、技术装备先进、市场规范有序、站运协调发展的目标。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作为道路运输业的管理部门,落实《意见》,就是要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构建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经济、优质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充分地满足道路运输服务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近年来,我国道路系统已发生多起重大运输灾害事故,这暴露出道路运输安全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引起有关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道路运输现状加以研究尤为必要,并有针对性地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道路运输的市场监管。

一、提高道路运输管理的执法水平的必要性

从道路运输业的业态,尤其是我国道路运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看,我国道路运输业基本不具备自然垄断的条件,决定其必须要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监管下进行工作。某些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自然垄断企业都是公用事业。当前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监管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包括汽车运输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对公众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政府不能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道路运输失去控制和主导。第二,道路运输业内存在着极其不公平的恶性竞争,严重地影响了行业内众多守法企业和行业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所以尽管道路运输业内的自然垄断并不明显,但作为一类公用事业的道路运输业,政府对其进行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在市场监管中,政府具有以下权:政府保留控制进人的权利,政府保留管制价格的权利,政府保留为公共利益而指定质量标准和某些其他服务条件的权利。总之,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保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条件,必须对该行业的市场进人进行监管,必要时还可对价格进行管制。但是监管并不是对竞争的全然抹杀,恰恰相反,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或者保持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保持竞争的机制。

二、当前道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立法环节步伐缓慢

首先,从道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来看,客观上要求有一部效力相应的全国性法律文件引导、规范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分歧很难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所以长期以来国家依靠部门规章对全国庞大的道路运输行业进行引导、规范。

2、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意见》对道路运输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设置了多个运管机构,各机构均可对外执法。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人员、车辆调动不便。因此,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对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几个运管机构分属多个领导分管,管理层级多、关系复杂、内部协调困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关系不顺。

3、安全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针对道路运输的安全监控与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难以适应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静态管理严谨,动态监管薄弱。道路运输的证书情况、运输状况等进行检查询问仍未跳出静态监管的模式,运输汽车的整个运输、装卸过程监管不够,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的转变。二是全程动态监管体系尚未建立。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全程动态监管的实施,科技设备不能满足动态监管的需要。三是道路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运政等部门对危险品运输的监管行政执法效率不高。四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十分落后,大部分部门和单位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信息系统,就难以为危险货物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应急处理指导,难以对道路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4、从业资格证的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人员资质已成为确保道路运输市场安全重要的一关。但是我们认为,从业资格证不具有安全管理功能,只有驾驶证才具有安全管理职能。

5、农村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很多道路特别是农村道路点多、面广、战线长,很多的道路是农民群众自筹自建。坡陡弯急,路况差,晴通雨阻现象严重。道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运输管理力度较低。近几年,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大量的机动车作为生产和生活工具进入了农村家庭。农用机动车主要是摩托车、农用车、中巴车和货车。其中两轮摩托车用于个人交通或者载客,三轮摩托车和中巴车用于客运,农用车和货车用于货运,少量参与客运。这些机动车种类繁多,质量性能参差不齐,使得安全技术状况相对落后,此外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法规观念十分淡薄。一些村民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辆、非客运车辆载客、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技术安全情况处于失控状态。

农村道路质量差,安全系数不高且环境气候恶劣,长期制约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导致所修的乡村公路质量较差,且大多依山傍水、坡陡路窄、弯多弯急、路险难行,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其他农村道路设施建设条件也不能适应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和现代农村交通的需求,同时,堆物占道、乱设摊点等违章现象比较普遍,对道路交通安全形成严重影响。

三、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措施

1、创新机制,不断推进依法行政

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就必须大力加强执法制度建设。执法制度建设对道路运输管理的执法能力建设具有全局性影响,起着长期整体性的规范作用,是道路运输管理执法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1)坚持制度建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涉及面广,新问题层出不穷,并受现阶段条件限制。为此,执法制度建设要抓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执法任务分工,细化、明确具体的执法程序和裁量标准,逐步推进。

(2)坚持严格执法工作程序,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必须加强执法程序规范建设,建立标准的执法操作规范,包括客运、货运、站场、驾培、维修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和程序等,确保在各项执法活动、执法环节上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

(3)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细化罚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遵循法定、公正、公开原则,将处罚标准细化、量化,设定和实施处罚要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相当。重点掌握好适用减轻处罚、免予处罚的尺度,便于执法人员实际操作,增强执法统一性和严肃性。

(4)建立严格的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执法人员的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晋级、奖惩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提高素质,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主体素质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进一步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大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保障能力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减少或杜绝行政乱作为和不作为。

(1)强化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效果。一是建立健全执法培训机制。依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法培训机制,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二是把握重点内容进行教育。培训内容应具有超前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加新理论,新知识。要结合思想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应加强法纪法规教育,提高执法人员反腐倡廉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三是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依托多媒体技术,采取座谈会、建立运政执法教育网站、广泛征集疑难案例,聘请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法制教育、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从而突出执法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效果,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求建设高素质队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2)加强作风建设,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行政执法保障能力。一是抓主题教育。要积极探索道路运输管理执法、文化育人的新途径,广泛开展以道路运输管理执法为主题的文化创建活动。提高履行执法职责能力,把执法为民的宗旨融入道路运输管理执法职业道德培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执法者的文化素养建设,形成公正执法、严明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典型示范。大力宣扬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并相互交流和促进,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人人争当执法标兵的浓烈气氛。选树典型,发挥带动作用,注重抓基本理论的学习、抓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使执法人员识大体、顾大局;三是狠抓廉政建设。通过采取组织纪检法规知识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邀请纪检监察领导授课、由分管领导与执法人员进行集体廉政谈话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广大执法人员强化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良好的廉政执法氛围;四是信息技术是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应不断加快运管执法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运输市场准入、监管、退出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安全监控信息平台,加强对客运班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监管等。

3、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道路运输管理的执法人员,都应该明确执法宗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正确理念。目前,正值交通行业进行机构向“大交通”转型的变革时期,公交系统、出租车管理即将全部纳入到交通局统一管理,在这一特殊时期,多种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交通运输业和管理水平已成为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强化“四种意识”,切实端正执法思想。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道路运输管理执法人员应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二是要强化法治意识。作为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执法机关和执法者,要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做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捍卫者;四是要强化大局意识。自觉将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置于经济发展大局之下,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的现状。

(2)处理好“四种关系”,切实转变执法观念。一是要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是执法的核心与灵魂,效率则是保证公正的及时实现。要按照“合理、合法、效能、监督”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办事时间,创新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果;二是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决克服和摒弃那种以创收而执法的错误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发展的意识;三是要处理好技术与效果的关系。不能以执法数量论成绩,硬性规范罚款数量、处理人数,防止执法权力滥用,过度实施强制措施,影响执法的社会效果;四是要处理好处罚与教育的关系。既要依法依规处罚,又要注重教育,不能简单一罚了之。

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执法质量,全面系统地规范执法过程,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制约机制,以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一是强化外部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通过经营者座谈、设立征求意见箱、接待、阅卷审查、举报核查、聘请社会监督员、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办事制度,把执法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定期公布有关道路运输管理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经常性、规范化的监督检查制度,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科学、合理地设置监督机构及职责,使内部机构责任明晰。充分发挥执法督查机构的职能,开展明查暗访,监督、检查执法人员违规行为,做到执法行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紧密结合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实际情况,科学建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突出审查、监督、考核、追究等环节,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并且要求各级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行政执法人员,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认真遵守和严格执行,确保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周岫峻,陈晓峰. 当前运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交通,2001(12):41.

第6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一)在评议对象和范围上,评系统和评行业结合进行

局党组对今年开展政风行评评议工作十分重视,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决定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为契机,全面推进行风建设,提升交通行业形象。我局将评议工作由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延伸扩展到全行业,提出了“统一组织、上下联动、内外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评议系统、覆盖行业、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纠建并举、注重实效”的总要求,作为开展行评的指导方针。

6月2日,我局组织召开交通行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会。参加这次动员会议的不仅有交通系统的干部职工,还有全区道路运输企业、公交及出租车企业、船舶运输企业、港埠企业和重点汽车维修企业的100多经营者。局党组在会上明确要求:局机关和各二级单位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要同正在开展的“双争”活动结合好,主要目的是改进干部的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队伍素质,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整个行业的行风建设,主要是要求各交通企业同区委、区政府正在组织开展的城市文明创建工作结合好,狠抓软件和硬件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我局印发了《交通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设施方案》,明确了系统政风行风评议的目标和要求,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文,在全行业组织开展评选“诚信交通企业、优质文明服务车船、交通文明使者”等评比创建活动。通过这一创建活动,以期达到实现交通运输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的目标,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的服务水平。

动员会后,交通系统13个二级单位层层召开了动员会,做好宣传发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查自纠;同时,分别组织召开了出租车行业、公交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主和港埠企业行风建设动员会,全面部署安排企业行风建设工作。通过深入宣传动员,使交通行评开展真正做到了内外结合,系统和行业整体推进,行风建设拓展到了整个行业。

(二)在征求意见方式上,内外结合进行

我局做到了征求范围广,征求意见全面,认真开展了“八评”。

一是请上级领导评。我们主动向市交通局领导和区分管领导汇报交通系统的行评开展情况,征求区级领导、市交通局及各级主管领导对交通工作提出的意见6条。

二是请代表、委员评。6月29日,我局主动邀请今年提出建议和提案的43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局班子全体成员分别参加了12个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组织对交通工作的评议,共征求到关于公路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23条,并及时整改到位17条。

三是请监督员评。从5月份开始,交通系统各单位召开各个层次的监督员座谈会12次,有89名监督员参加了座谈。共征求意见35件,及时整改到位11条。

四是请服务对象评。局机关、运管所、征稽所、客管处和海事处分别邀请出租车司机、运输企业和水运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4次,121人次参加,还印发征求意见1000份,征求意见36条,及时整改19条。

五是请乡镇(街道)和部门评。我局实行党组成员分片联系乡镇,每个成员到各乡镇(街道)征求意见,重点走访征求了区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林业局和建设局等部门,收集意见26条,并及时整改22条。

六是请老干部评。通过每月一次的老干部活动,征求离退休老干部意见3条,对老干部提出的解决子女就业、住房维修等问题,全部及时整改落实。

七是请农民群众评。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到高场、伍厢庙、普溪、背马山、柏家坪等村走访农民群众130户,组织农民代表座谈8次,征求意见25条。

八是请内部干部职工评。通过组织召开民主

生活会、职工座谈、基层支部书记和党员代表座谈会以及交心谈心活动,征求对局党组和各级班子的意见18条。

通过开展“八评”,我局的行评征求意见做到了全面充分,掌握情况准确,为梳理和制定整改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上下联动,深入推进

在第一阶段,我局主要从三方面上下联动。

一是市和区联动。我局不仅是全区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重点部门,也是全市交通系统和全市交通行业行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征求意见时,邀请了市交通局、市运管处、市公路局和市征稽处领导分别参加局机关和二级单位的监督员座谈会。不仅征求了对我局的意见,也全面了解了全市交通系统和其他兄弟县、市、区交通局的好的做法,掌握了全市交通行业普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对我们征求意见起到了启发和促进作用。如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和我局共同针对行评中发现的鸦鹊岭新场村硬化村级公路使用劣质水泥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举一反三,从中查找出了当前全市村级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迅速研究措施整改,有效加强了全市农村公路质量管理。

二是局机关和基层单位联动。局机关是交通系统的行评工作的龙头。在评议中,我们注重发挥局机关在行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到行评组织开展督办到位,方法灵活多样,不走形势,不走过场。局党组主要领导逢会必讲行评,分管领导半月一次会议督办,每周到各单位现场督办一次;局行评督导组坚持每周一督导,每周一通报,宣传先进,促进落后,使基层评议与机关同步跟进。

三是评局长、评班子和干部自评联动。在行评中,我们抓住区人大评议局长李国柏这一契机,认真按照区人大要求,从召开动员会、组织内部评和参加乡镇评到区人大综合评等各个环节,部署周密,程序严密,效果良好。不仅评议了局长个人,也评议了局班子,评议了交通行风,发现了干部群众关注的一些新问题。

同时,我们严格按照区委组织部召开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精心制定方案,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必须撰写书面剖析材料,特别强调只找思想和作风问题,不说个人成绩,并制定整改措施,使每个干部在行评中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和服务方面的不足,将个人问题和行风问题对照,对号入座。交通系统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五型”干部大讨论,对照“双争”和先进找差距,促进了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

三、查改并举,同步推进

我们通过对收集的意见进行初步梳理,归纳了4个方面的问题,并区分难易,边查边改,查改结合,及时解决好一些突出问题。

(一)抓住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农民群众提出的意见梳理分析,发现有的盼望硬化村级公路,有的对农村公路硬化后养护问题担心,有的感到乘车不便。对此,我局自我加压,将今年的农村公路硬化建设目标由区政府初定的200公里调整到400公里,力争完成500公里,并加大组织引导和资金筹措、项目争取力度,今年争取村级公路硬化项目资金计划和通乡油路改造项目总里程居全市第一位;目前,已经组织完成村级公路硬化212公里。我们还积极争取区政府同意,将我区1000公里的村级路养护纳入财政预算,今后将逐年增加里程和补助标准,解决了农村公路长期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们争取政府支持,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小鸦路维修和柏临河大桥建设的问题,及时组织农村水毁路的修复,消除了一些通客车公路的安全隐患。我们推行“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服务理念,降低客运经营门槛,在下堡坪乡开展农村客运试点,总结经验,制定符合夷陵区实际的乡村客运规划,变“堵”为“疏”,实行路、站、运一体化;力求在3到5年内,逐步开通多数通村客运,让农民不仅要走上水泥路,还能坐上安全车。

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借脑扶智”,为分乡高场村聘请一名农业技术员常年驻村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帮助高场村发展柑橘20__亩;请柑橘专家袁昌忠为农民讲课,印制3000本技术手册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化肥种子、贫困学生就学、村级公路建设、种养殖业发展、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和解决水污染等许多具体困难,支持该村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真诚的帮扶赢得了群众的心,300多名农民群众还联名给区委、区政府递交请功信,送来锦旗,要求为交通局记功。

(二)抓住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对市民提出的意见梳理分析,发现他们对提高出租车和公交服务档次和质量十分关注。对此,我们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完成了130台出租车车型的更新,对101路公交也实行无人售票,增加城乡结合部的公交班次,并争取区政府支持,上半年将公交纳入财政补贴,解决了老人、残疾人和军人免费乘车的问题;同时,加强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大市民投诉查处力度。如有市民反映金通客运公司一客车将一武汉籍老年乘客甩掉的事件发生后,我局立即责成运管所调查,对该公司罚款20__元,公开道歉,并停止新增线路审批一年。

(三)抓住服务对象关注的难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梳理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重点针对少数交通执法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姜家湾费收站人情车问题、非法运输突出和油价上涨后出租车及客运运价问题进行深度整改。

我们通过案例教育广大职工,促 进行风建设。一是整改执法存在的问题。我局抓住太平溪交管站个别执法人员在收费过程中行为粗暴的问题及过去交通系统行政执法出现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例,用案例剖析教育全体执法人员,提高了行政执法培训的效果。我们对姜家湾费收站人员进行了大轮换,进一步规范了月票制度。针对黄花交管站代中介组织收费,引起乡镇干部误解的情况,局主要领导及时同乡镇领导沟通,责成黄花交管站整改,确保今后不再代任何组织收费。

二是规范服务,提高效能。在服务观念上,增强全局观念,倡导交通工作“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促进交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大转变。在服务机制上,修订了《交通系统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方案》,增强对各项工作考核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交通系统凡能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均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完善工作程序、服务标准,实行首问负责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我们还组织到区国税局学习经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在服务手段上。我们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法,做到诚信服务、便民服务、文明服务。今年,我局改版了交通公众网,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机关工作更加便捷公开、规范高效;海事部门简化办事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推行上船签证;如征稽所每月实行短信告知车主缴费,并在全省率先使用“PDA移动征费系统”,上门服务方便边远山区和不方便前来大厅缴费的车主;运管所成立便民小分队,主动上门为300多家维修业主审验办证,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黄花交管站争取下堡坪乡党委、政府支持,将每月8日定为“四小车辆”的“规费缴纳日”,上门到各村村委会集中统一征收规费,让3000多“四小车辆”车主主动在自家门口缴纳各种规费,改变了过去规费入库难和车主缴费难的问题,在方便车主的同时提高了规费的实征率。

在解决具体困难方面。我们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对我区出租车、公交车和客车补贴近70多万元,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今年,我们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加大了对非法运输的打击力度,在执法过程中坚决做到程序、处罚公开,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说情风,积极配合取缔了“残麻”,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抓住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梳理内部职工提出的问题,重点针对二级单位和基层干部职工反映的少数班子战斗力不强等和局机关招待费过高等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一是做到公平、公正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局班子成员每个月轮流到各二级单位办公一次,同基层干部职工交流和沟通,了解基层职工思想动态,解决了待遇不公等实际问题。

二是狠刹大手大脚的不正之风。针对20__年机关招待费过高的情况,我局在倡导节约的同时,修订了接待制度,制定机关招待费下降20%的指标,并分解到月进行考核,费用超支不补,使接待费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严格限制交管站公务用车,凡是有2台车的交管站收回一台车变卖,确定交管站工作经费下降20%的控制目标,使人头经费比去年降低5000元。目前,机关正在推行宿舍水电社会化改革,以堵住多年来机关用水用电方面存在的漏洞。

总之,在行评第一阶段工作中,我局做到了思想到位,宣传到位、组织到位、程序到位,做到了纠、查问题虚心诚恳,严肃认真,整改问题措施有效,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第7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海事管理机构作为交通运输整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负责行使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以及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其性质决定了海事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然而,个别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受利益驱使,在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海事调查、行政处罚等过程中,、以岗谋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给国家、公民和社会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海事管理机构乃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就迫切需要海事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认真反思,寻求违纪违法行为的特点,剖析案件产生的原因,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

当前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05年制定了《直属海事系统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2008年印发了《海事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010年又出台了《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人员处分办法(试行)》。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也积极行动,扎实工作,海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成了整体推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但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和自身利益驱动,个别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不惜以身试法,给国家、社会和行政相对人造成了危害。经过对部海事局纪检组2007年和2010年2次选编的海事系统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出以下3个特点:

多样性。一是从案件发生的领域来看,基本涵盖了行政审批、监督检查、海事调查、行政处罚等海事业务工作,甚至同一案件涉及了多个海事业务环节。有的是在办理船舶签证、查验过程中收受甚至主动索要“好处费”,或是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审批水工和采砂作业,从中非法得利;有的是在实施船舶安检时失去原则,置船舶、船员安全于不顾,收受红包,少写或不写缺陷;有的是在调查船舶碰撞事故中收取船方现金,接受宴请、娱乐,严重影响海事公平、公正执法。其中,涉及行政审批的案件最多,在所有通报的87宗典型案例中占53宗,约61%。个别案件涉及多个海事业务环节,如其中一个受贿案,涵盖了签证办理、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多个环节。二是从案件主体的年龄构成来看,年龄跨度较大,既有多年从事海事工作的老同志,也有刚刚加入海事行业的年轻人。

复杂性。一是小额交易。在所有涉案金额明确的64宗案件中,1万元及以下33宗,占52%;5000元及以下25宗,占39%;1000元及以下13宗,占20%。二是间接交易。随着监督的加强,权钱交易方式逐步从场内交易向场外交易转变,从本人直接出面到由中间人交易转变。如某海事处存在黄牛掮客从事中介,船舶到海事政务中心办理签证、申报的违纪违法行为,而执法人员减少与船方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被查处的风险;又如某海事局船员培训中心主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帮助船员培训中介人组织多期船员培训班并保证通过考试,暗地收受他人贿赂款,这类违纪违法行为难以察觉,给调查和取证带来了很大困难。三是期权交易。即从对眼前利益的追求发展到向对长远利益的追求转变。个别执法人员不与船方发生直接即时的权钱交易,而是通过将现在的权力用来交易未来一定的期望利益,这种“期权交易”方式表面上表现为正常的执法行为,视频监控、录音资料、明察暗访都很难发现不廉洁行为。

群体性。一是同一案件,多人参与。现场执法必须由两名及以上执法人员共同实施,这是加强监督制约,保证海事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有效措施。然而,一旦海事执法人员互相串通,便毫无监督制约可言,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案例选编中,就有6宗执法人员集体违纪违法的案件,比较典型的是“张某、方某、陈某参与违规营利活动案”,6名海事工作人员在未报告上级的情况下,擅自以集资方式入股某照相馆,所得收入由照相馆和海事处一起分红。二是同一单位,集体违纪。这类案件中,最为典型的是某分支海事局多名海事工作人员集体贪污受贿案。原船员科科长、船员培训中心主任张某,利用职务之便,帮助船员培训中介人组织培训班并保证通过考试,先后收受他人贿赂款共计63.49万元。为确保参加培训的船员能够顺利过关取得证书,他将贿赂款分多次向时任局长的刘某、主管副局长黄某、负责发证的船员科副科长黄某及工作人员杨某行贿,张某本人的受贿金额累计达15.7万元。案情暴露后,5人均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当前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产生原因

由于海事系统实行四级管理,基层点多、线长、面广,直接面向社会,与行政相对人接触频繁,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剧烈调整,社会思潮剧烈碰撞,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概言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逐利心理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改革关键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经受着商品经济大潮产生的种种诱惑的考验。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港口航运生产激增,海事监管任务艰巨,大大增加了职工的工作压力。从海事系统内部而言,管理体制机制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一些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实体规范后,职工收入有所调整,高房价、看病难、子女受教育等民生问题又增加了职工的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海事工作人员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蚀,自己稍有松懈,便会走上贪污受贿的歧途。

2、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从众心理

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当事人必然有主观上的故意。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决定了人的自私性。著名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驱动下,海事执法人员如果放松警惕,缺乏自我约束,更容易暴露出“经济人”的特征。同时,由于海事执法点多、线长、面广,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如收取“好处费”等,在一些地区还比较普遍,加之每次金额也不大,如很多典型案例涉案金额只有一两百元,这就增加了执法人员的从众心理,错误地认为法不责众,收取“好处费”是“应该的”,“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严重惩处”,这更助长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蔓延。

3、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侥幸心理

海事系统一直重视监督机制的建立。但由于海事执法有其特殊性,有时监督机制难以完全发挥作用。仅就现场执法而言,监督检查的抽样特性决定了海事执法人员具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权力是否规范行使往往取决于执法人员自身,这就给留有了空间。同时,由于现场执法地点一般在码头、船舶甚至周边水域,在时间上、地理上不太容易受控,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有一定难度,监督机制的缺失增加了执法人员的侥幸心理,个人私欲的膨胀极易诱发腐败行为。虽然现场执法要求必须有两名及以上执法人员共同参与,但也不排除执法人员相互勾结的可能。

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治理对策

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海事乃至党和国家的形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要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住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这两个工作重点,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不断提高海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

1、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思想教育

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行动。作为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水上安全监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的海事新风尚,使海事工作人员自觉远离腐败行为。及时推出具有海事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引导大家广泛认同,构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防火墙”。持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培树一批遵纪守法、甘于奉献的模范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通过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海事执法人员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提高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2、坚持以源头治理为根本,加强制度执行

近年来,海事系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预防腐败的规章制度,如“纪律,八项措施”,海事政风案件有奖举报制度,《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人员处分办法(试行)》等。要发挥制度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关键是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一方面,要加强海事管理机构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重任,要带头学习执行各项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在标准上高于群众,在要求上严于群众,在行动上先于群众,做严格执行制度的表率,带动整个执法队伍依法行政和廉洁行政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严厉查处违反制度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住一片、管住一段,不搞“区别对待”,不搞“下不为例”,增强制度的威慑力,使海事工作人员“不敢腐败”。

3、坚持以规范制约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推进海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使海事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和落实规章制度情况得到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确保权力规范行使。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监督制约的及时性、科学性、有效性。要进一步深化海事系统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推行海事业务网上受理和办理,接受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对海事执法的监督,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全面推广执法窗口安装视频监控、现场执法全程录音等做法,使执法人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依法行政。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逐步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通过邀请不特定的第三方,如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等,以外部力量对海事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评议。

第8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关键词:民心网;服务交通;诉求;发展;辽宁省交通厅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08

1 前言

民心网创立于2004年5月21日,是公开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和政策咨询平台。汇集了管理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农村道路几乎所有的交通行政单位以及提供交通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对交通行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群众的满意程度与发展服务交通联系密切,如何提升交通行业在民心网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成了相关人员关心的问题。

2 民心网受理的交通行业问题

民心网往上群众反映的交通行业问题主要表现为:

(1)交通服务。此类问题表现在公交车司乘人员服务态度差,公交车到站不停靠、停靠位置不规范、车隔长、收发不守时、不按线路行驶问题,公交车车辆环境差、私自涨价等问题;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差、要高价、拼客、绕行、拒载,出租车无证营运;客运车辆服务态度差、超员、要高价、不按线路行驶,客运站管理不规范、乱收费;货运车辆、三轮车无牌无证非常营运;高速服务区环境和服务质量差等[2]。

(2)出行安全。此类问题表现在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农村道路和桥路等路况差、破损维修维护不及时;城市交通秩序混乱、超员超载;路灯管理、维护不到位;节假日部分高速收费口和路段拥堵,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不完善等。

(3)行政执法。此类问题表现在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散,部分审批事项在办理过程中存在乱审批、乱审查、乱收费行为;审批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在办理民心网诉求过程中,对于有阶段性进展的问题,向群众公开反馈时作出承诺要在某个时间段内予以解决,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在承诺期限内解决,也未向群众作出合理解释等。

3 加强民心网办理工作 发展服务交通

3.1 明确民心网办理体制

明确民心网办理工作的分管领导、承办处室及负责人,层层严抓,逐级把关,指派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必须登录民心网,及时办理答复举报投诉及“网络回应人”留言,对于上级部门的转派件要严格按照时限要求认真办结并及时答复。

3.2 做好民心网办理工作阶段性总结

在季度、半年、年度等重要时间节点前及时对本单位民心网办理案件进行梳理,对于群众不满意、评星较低及一次办理不到位的案件进行总结分析,开展二次办理及跟踪督办工作,及时主动与群众沟通协调,提高办理质量。

3.3 掌握民心网办理工作要点

2016年,省政府将民心网办理成绩纳入对省直部门及各市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民心网对部分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并分半年、年度对各级单位办理情况进行考核。民心网工作人员要及时对考核指标设定标准及办理要点进行学习,积极参与民心网及上级单位举办的民心网办理工作培训,掌握办理时限、答复要求及各项指标计算方法。同时,要根据目前的考核标准,对于诉求件要注重满意率、优秀率、按时反馈率、不满意留言回复率、零星占比、高星加分占比等指标的办理成绩;对于政民互动“网络回应人”留言答复件要注重回复速度、按时分转率、好评率等指标的办理成绩。对于办理快速、措施得当、成效明显的民意诉求,要认真梳理办理材料,积极与民心网承办人联系,主动反馈办理内容与结果,争取获评高星件。坚决避免反馈办理过程不清晰、无明确结果的办理答复,防止获评低星件及零星件。

3.4 整治诉求源头重点问题

要以民心网为依托,以根治热点问题为目标,对诉求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梳理出群众反复投诉的热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进行专项整改,力求同类问题投诉数量逐渐减少,从根本上保障群众权益。

3.5 持续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要联合省、市、县级等主流媒体,定期宣传交通行业民心网办件人的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典型,向社会表明发展服务交通的态度和决心。组织广大交通干线职工,充分依靠省、市民心网的培训力量,积极召集本地区、本行业的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办理水平,从会议中学习优秀办件人的经验和风采。

3.6 建立民心网办理工作的监督服务体系

建立暗访工作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暗访形式,定期对反映强烈的交通部门、单位进行实地暗访,及时发现发展服务交通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公开通报力度,对破坏发展服务交通行为的典型案例,经省交通厅同意后,要通过新闻网络媒体进行曝光,形成震慑力。

4 结束语

民心网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是辅助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更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办好民心网上群众的诉求,也是发展服务交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就要求全交通系统要通过民心网倾听民声,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考核,千方百计缩短办件时间,努力提高办件质量,把百姓呼声作榈谝恍藕牛真正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按照百姓的要求安排民生实事,把民心网诉求办好,进一步密切交通行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参考文献:

[1]葛乐夫.民心网办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R].2016.

第9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关键词:岳麓区;电动车;管理

前言: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日新月异,各类新型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其中电动车以其经济实用、便利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并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随着电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动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究其根本是受到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安全教育薄弱等原因所致。因此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区电动车管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相关对策,使得电动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1、长沙市岳麓区电动车管理主要问题

电动车在我国已经具有十多年历史,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电动车总量达到1.5亿辆,且仍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对此,加强对电动车管理成为各省市的主要工作。工作中,通过政策等手段对电动车进行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长沙市岳麓区电动车管理工作来看,主要问题体现在五个方面:

1.1行政执法监督不够

目前,岳麓区电动车销售市场上,大量在售电动车安全性能、技术性能等没有得到保障,且路面上行驶的电动这中,很多技术参数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甚至成为摩托车的另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埋下了安全隐患。然而,相关部门针对电动车的管理存在明显的监督不够等问题,使得该项工作尚未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1.2安全教育环节薄弱

对于电动车驾驶资格来看,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中尚未给予明确的规定,大部分驾驶人员在行驶时,对交通法规缺少必要的认识,存在闯红灯、突然变道、抢道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且受到个体驾驶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双方驾驶人员无法妥善处理紧急状况,常常出现车祸。加之岳麓区电动车驾驶员趋于低龄化,安全教育不足直接导致安全隐患。

1.3交通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

根据我国相关规章制度砜矗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应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但岳麓区一些道路尚未设置非机动车道,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导致电动车出现“无路可走”的现象,仅能够在机动车道行驶,导致电动车常常无序行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道路在设计与建造时,电动车还没有在我国出现使用,非机动车道是在按照自行车的技术参数设计建造的。甚至在城市改造时,因为在错误理念的指导下,直接把城市非机动车道缩小或直接改成机动车道。因此在电动车大量使用时,非机动车道难以容下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的电动车,同时,再加上管理部门不够重视对非机动道的管理,导致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现象无处不在,使得电动车的交通需求及交通环境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客观上也造成了电动自行车违法现象的大量产生。

1.4交通法规制度不健全

一般来说,《道路交通法》中,对电动车是否需要等级由省一级政府决定。但现行地方制度中,并没有对数量庞大的电动车进行针对性规定和指导。岳麓区实施的制度是2004年公布的《通告》,通告内容存在一定滞后性,且由于对电动车的界定较为模糊,不具备可操作性等问题,导致岳麓区电动车管理无法可依。

1.5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119条第四项规定,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这也就是说电动车驾驶人员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与考试就可以上路,再加上一部分电动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上道路行驶的时侯,违反规定的行为时有发生。如闯红灯,随意变道、掉头,随意转弯、并道,逆行等。这些行为给正常行驶的车辆与正常行走的行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扰乱同行秩序。

2、加强长沙市岳麓区电动车管理的对策

2.1采取科学可行管理政策

现阶段,不仅是岳麓区,很多城市的电动车管理都存在很多问题及不足,其中关键原因是没有对电动车概念进行确定。因此针对城区电动车的管理应实施分类、针对性管理。如实施目录管理,依法予以登记上牌,严格按照有关非机动车管理规定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另外,还应对超标的电动车实行通行限制,逐步禁止其上路,营造安全、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相关部门还应在组织内部,对各个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使得各个部门及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抓好本区域的电动车管理工作。

2.2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传的目的在于改变电动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的现状,在全社会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风气,使人人都从思想上树立遵章守法使用电动车的好习惯。为此,宣传教育应当深刻深入,避免流于形式。在宣传中,要对电动车违法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帮助群众认识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密切联系。提炼、总结群众身边的案例,以案说法,增强可感受性。扩大宣传所触及的范围,使宣传深入基层一线和广大群众之中。在执法中增强和谐理念,寓教育于管理之中,在执法的同时向群众传输法律知识和守法思维。

城区内很多电动车驾驶员并不了解交通法规,对此应加大对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将其纳入到城区文明建设及普法教育当中。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宣传媒体,向市民宣传电动车方面的交通规则、法律法规等,将其内化到市民思想当中,以此来指导自身驾驶行为,遵守交通规则,以此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应加强正面、积极的舆论向导,强化机关干部能够自觉自律,做好市民的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交通风气。

2.3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第一,保障电动车的通行权,虽然电动车属于机动车,但由于其相对汽车来说速度仍然较低,与机动车混道行驶可能会迫使机动车减缓行驶速度,降低道路通行效率。第二,重点发展公共交通,调整岳麓区公交网线,使得公交能够服务更多市民,使得市民能够优先选择绿色交通,减少对电动车的依赖感。第三,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以此来对电动车驾驶员形成正确的指导,形成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第四,加强对非机动车道的规划和建设,做好统一调查和研究工作,在道路宽度允许情况下,采取护栏、划线等方式,科学、合理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提高对电动车的管理水平。

2.4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