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委鉴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 权 人 联系电话
产权性质 建筑面积
房屋结构 层 数
座 落
申 请 理 由
申请人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说明:
1、申请人申请鉴定时必须提交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合法证件、施工图以及相关资料,并按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交纳鉴定费用;
2、申请人应配合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做好鉴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在房产交易活动中,凡对原有房屋进行交易(如租赁、抵押、转让、拍卖和房改售房等),交易双方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向鉴定机构申请房屋的安全鉴定;以及成片房屋的完损等级评定;
[关键词]检察院;办公室;职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66-02
1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的职能定位
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直接影响着全院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明确其职能定位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的职能是:协助为院领导决策服务,为检察院各部门和全院工作人员服务;为全院的工作进展和发展作策略谋划;负责各类秘书事务,组织安排各项会议和各项活动;监督、督察全院办文、办事等各项事务,负责管理院内文件的收发和档案的管理与保密工作;负责全院的财政收支、后勤接待工作;负责人民监督员工作。做领导合格的参谋助手、发挥好院内、检察院与对外单位的桥梁纽带、综合协调作用,做好全院管理指导以及全院的后勤保障工作,是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的主要价值体现。下面详细探讨如何做好检察院办公室工作,为全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对于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
2.1做好检察院办公室工作首先应爱岗敬业、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琐碎繁杂,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全院工作的进展,所以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爱岗敬业。①工作认真负责。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不敷衍了事,不马马虎虎,不推卸责任,大事不忘、小事不漏,事事有着落,积极主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完成每项工作。②工作有效率。检察院办公室工作需讲究时效性,以全力有效配合全院其他部门的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需建立高效率工作的观念,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不遗漏、不延误。③工作高标准。检察院办公室的工作质量决定全院其他工作的完成质量,应力争每项工作都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都能做出成效来,事无巨细,每项工作都应做得准确、周全、周密,工作中应严谨、细致,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办事,确保工作质量。④工作有方法。检察院办公室工作事多且无绪,在工作中,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理清头绪,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从容应对。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在工作中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服务为准,凡事多考虑、早筹谋、早准备,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优质服务。
2.2做好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应提高办公室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对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应切实加强办公室工作队伍的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满足全院对办公室工作的新要求。①注重人才选拔。办公室工作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选拔人员时应着重选配知识面广、阅历丰富,热爱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有助于办公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办公室是全院的“神经中枢”,工作人员应具备顾全大局和统筹意识,注重选拔有敬业精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办公室队伍中。②注重培养和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时代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不断改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应注重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工作要求。例如定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技能掌握和运用能力。
2.3做好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应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根本职能,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是检察院领导、检察院各个部门、全院工作人员。①为院领导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是检察院领导的“智囊团”,应当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领导工作到哪里,服务就要延伸至哪里,对领导关注的问题提前了解、提前准备资料、提前筹划,积极、主动工作,充分发挥助手和参谋的作用。②为检察院各部门服务。检察院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办公室机构的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做好上传下达、信息反馈、办文、办事、协调督办等工作,时时关注新动向、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新变化,如各部门遇到问题或困难主动帮助其协调解决,保证全院各部门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开展。③为全院工作人员服务。办公室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全院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都在工作服务范围之内。对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一视同仁、热情服务,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满意,为全体干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大家全身心地投入检察业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服务工作中要求办公人员既要一丝不苟、事事考虑周全,又要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可激发全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增强凝聚力,工作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全院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4做好检察院办公室工作需勤政廉政
办公室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办公室职能的发挥和办公室队伍的建设,影响检察机关的形象,影响全院工作的进行。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坚持勤政廉政的工作原则,牢记服务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①勤政。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做到“五勤”,即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②廉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严于律己、奉公职守,不擅自越权、不、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在工作中自警、自律、自励,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2.5履行好检察院办公室职能,离不开改革创新
办公室工作应当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注重创新,适应时展潮流,为全院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及时学习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运用新思维才能给工作注入新的动力,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工作。①解放思想。办公室工作有一定的固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因循守旧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在工作中应当解放思想,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大胆摒弃,根据社会的新变化、新动向,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设新措施、新思维,善于从经验、材料等素材中历练自己的思想和能力。②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改革创新的前提和保障,目标细化、责任细分、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在办公室内部营造争先创优,争强进取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促进工作的开展。③创新服务方式。办公室工作需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积极主动为全院服务,凡事想在前面,及早准备,思虑周全,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意识。④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完善的工作机制是能够使工作长远规范性的进行的措施,办公室工作的顺利实施也离不开完善的工作机制。如,根据当前的工作质量考核要求,建立提前筹划机制,体现工作的预见性,确保工作成绩的稳定性;根据当前维稳形势,对突况和敏感案件建立健全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从容应对、处置得当;根据当前检察院办公室工作范围日益扩张,工作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建立健全精细运作机制,实现办公室干警处理事务的严密性。
办公室工作应不断改革创新,推陈出新,将各项工作在继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6做好检察院办公室工作需加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是做好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的基础。①内部团结。创造和谐的办公室工作氛围,内部工作人员团结互助、相互配合、精诚合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办公室工作是一个整体,每项工作都需要团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工作中,各人员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关心、相互谅解,做到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只有办公室工作人员内部和谐相处、团结协作才能为全院工作提高优质高效的服务。②全院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办公室工作是全院工作的“黏合剂”、“剂”。协调各个部门,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工作气氛,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需从全局出发、树立全局意识,其次应发扬团队精神,协调各部门同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最后应在工作中作表率作用,工作不挑拣、不推诿、不,吃苦耐劳、克己奉公、乐于奉献。
本文论述了检察院办公室工作的职能定位,从爱岗敬业、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办公室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办公室工作应勤政廉政、注重改革创新、团结协作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做好检察院办公室的工作,只有做好以上几个方面,才能真正做好办公室工作,发挥检察院办公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发挥职能作用提升服务水平――浅谈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内容与方法[J].现代交际,2012(1).
[2]李芬芬.浅谈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10).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06-02
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持续扩张的全球化浪潮。社会生产的工业化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又导致了教育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适应形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如何科学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仅事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校结构层次的优化。本文试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定位进行具体分析。
一、办学目标定位
办学目标是高校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而且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定位是指在某个较长的时期或某一阶段内,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和创新性思考。总体上就是确定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它对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结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起着规定性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转型之中,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目标能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对于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地方高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应遵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解和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坚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把办学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努力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体现可行性。既不能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盲目追求高起点、高目标,片面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也要防止因受长期专科办学的影响,定位过低,给学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办学类型定位
办学类型是社会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办学类型定位是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位置的选择,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实际上是对高校自身的“身份”确认。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都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对于高校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标准,从行政隶属的角度,可以分为教育部所属院校、其他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政府所属院校;从办学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从高校职能发挥的不同,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院校;从学科属性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性大学以及单科性大学;从高等教育的内容性质角度,可以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
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划分为应用型院校。因为这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事实上,应用型人才主要是由教学型院校培养的,教学型院校的实质就是应用型院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概念表述上就直接明确了其办学类型。
三、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层次,办学层次的定位是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相对应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主要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反映的是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对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即使是同一办学层次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然定位为本科院校,就应该立足于“本科”层次办学,迅速扩大本科生的比例,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
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相比,不能仅仅表现在名称的更改和规模的扩大等外延扩展上,更应体现在教学与管理上有更深一步的内涵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多为专升本院校,如何从专科教育模式转换到本科教育的特点上来,做到既立足于本科又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相区别,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以本科教学为主,不应排斥其他办学层次的适度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合并组建而成,升本后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有条件的院校完全可以选取一些优势学科通过挂靠、合作等联合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以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内涵建设,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后,举办研究生教育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和主要的职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高校对人才培养规格、方向等方面的定位。高等学校不同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外,还迫切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更强调应用性。与专科和高职教育的技术性或技能型人才相比,理论基础更为系统扎实,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更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更强,发展后劲更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区别于专科学校,又要避免重走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老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顺利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五、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空间范畴,即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从服务面向维度来看,我国高等学校通常被分为全国性高校、区域性高校及地方高校三类。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分布于省会之外的中等城市,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植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作为地方院校,就其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而言,它的生存与发展都与区域(行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为区域(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应该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定位。
当前高等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潮流就是在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地方化日益彰显。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高等教育服务面向走的就是一条“国际―国家―地方”的发展轨迹:中世纪的大学,其服务面向具有国际性;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大学具有国民性;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具有地方性。美国高等教育从19世纪的州立大学到20世纪的社区学院,走的就是地方化的发展道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化潮流,把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主动走出“象牙塔”,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在服务中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不断发展壮大,彰显特色。
六、学科专业定位
学科专业定位是指高校设立的学科、专业门类多少及其在整个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关系。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标志,分别体现了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决定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办学特色、社会地位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反映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由原来的专科或高职院校通过合并升格而建立的,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相对薄弱,有的甚至以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因此,明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不同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好学科与专业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业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相对悠久,经验相对丰富,不能盲目照搬传统本科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引领专业和课程建设,而应依托专业建设去拉动学科建设,走学科与专业建设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为此,应紧扣学校办学和发展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支撑和保障,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为传统优势学科与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又要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优先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不断增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七、办学规模定位
办学规模定位是学校对招生数量及配套设施做出的界定,是数量目标定位。学校的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密切相关。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规模与效益应协调发展,一所学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都有一个最佳办学规模,在这个规模才可以达到最佳办学效益。超出这个规模,意味着人均占有资源的下降,势必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继而降低高校的社会声誉。低于适当规模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办学成本,导致办学效益低下,甚至会引起内部管理和教学系统的紊乱。
高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于教学质量,不在于办学规模。培养和造就一批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的迅速扩张转向为质量的提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办学规模时,应遵循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相统一、办学质量优先的原则,量力而为。事实证明,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最终只能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这对办学声誉和社会知名度不高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无疑是在其后续发展道路上设置了障碍。
八、办学特色定位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色彩、风格等。就高等学校而言,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决定学校的服务面向,决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曾对“特色”作了如下明确说明:“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办学特色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亮点和动力,也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是比规模、比大楼、比论文,更重要的是比内涵、比特色、比贡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长期的专科办学历史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初步的特色,应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学科专业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学校所处的区域优势,如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地域文化、经济基础,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特色建设的重要资源,理应成为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也是大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更应体现在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在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上。这就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力深化教学改革,把实践教学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兆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5).
[2]何万国,孙泽平.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3]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关系;爱;严
有人比喻说:班级是铸造学生灵魂的熔炉,班主任是铸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是否得当和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是由班主任对自己能否正确定位决定的。笔者结合作为班主任的切身工作经验体会,简要谈谈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做学生平等、知心的好友
从管理的角度上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对班上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整。而计划和调整的有效性则决定于班主任对学生的认识了解程度。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这也就是说,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更多的感情投入,放下身段,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在日常的接触中,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话题,与学生打成一片,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在教学管理中,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相处关系。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做学生宽容、慈爱的“后妈”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事业是一项爱的事业。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只做学生的好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慈母一般的关爱和宽容,但又不同于一般母爱的存在。这也就是说,教师对待学生既要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有爱心和耐心,信任并尊重学生,又要摒弃溺爱宠爱的成分,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宽容但却不纵容,挽救但却不迁就,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视老师如
父母。
三、做学生严格、强大的父亲
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严格的要求是必要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班主任对学生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约之以法”。而有时候教师对“严”认知的不全面,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在无形中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严”是要像一位父亲训话,“严而不厉”:既对学生负责,不放任自流,也不强硬偏执,使学生产生畏惧;“严而有格”:有格,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要有范围、有分寸,既能给孩子敲响警钟,又不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和抵触的
情绪。
班主任工作虽有规律可循,但教育对象千差万别,班主任只有多思、多想,不断研究新形势、新问题,准确定位师生关系,才能高效率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半显微性状鉴定 放大镜 扫描仪 体视显微镜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4-0054-03
传统中药作为中国宝贵资源,在临床治病及养生保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药物疗效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密切,因此对药材进行鉴别而保证药物疗效就非常重要。现已被广泛应用的药材鉴定方法有显微鉴定,性状鉴定等。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的细胞、组织、构造特征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性状鉴定是一种传统的鉴别方法,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本文则建立了一种介于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之间的另一类鉴别方法,它是借助放大镜、扫描仪、体式显微镜等仪器观察中药材细微的外观性状,可称它为半显微性状鉴定。“半显微“是指它对中药表面特征的放大是界于肉眼和生物显微镜之间,例如它可以把一个苏子放大到一个乒乓球大小,非常清楚地显示其表面的纹理,但它还不能看清楚植物细胞的形态,所以它还是属于“性状鉴别”范畴。但由于它是借助仪器对药材表面的肉眼看不清的特征进行观察,这也与传统的性状鉴定有较大的区别。半显微性状鉴别法主要用于细小的果实种子类、扁平的中药饮片、叶类及花类药材的观察。对于形体大而厚的药材的整体观察则不适用,但亦可用于观察其表面细微处的特征。按照这种方法所用到的仪器不同,可分为放大镜半显微形状鉴定,扫描仪半显微形状鉴定,体视显微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1 放大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放大镜法就是利用一般的放大镜来观察药材,此种方法简便易行,放大镜又方便携带,所以是鉴别药材形状的一种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但缺点是放大镜的分辨率不是很高,对于一些药材的更为细微的特征,放大镜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且利用放大镜所得的观察结果很难记录下来,除非亲自观察,否则很难从观察者的描述中得到很深的印象。
2 扫描仪半显微性状鉴定
扫描仪法是利用电脑扫描仪来鉴别药材的方法,扫描仪已是常用的办公用具。它除了有文件扫描功能,还有两个强大的功能――实物扫描功能和图像放大功能,后两个功能可被利用对中药材进行半显微性状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2.鉴别用仪器 一台中等以上配置的电脑,像素为1200~2400的扫描仪。
2.软件 在电脑中加装Photoshop6.0以上的图像处理软件。
2.2.软件介绍 Photoshop是一种现被广泛使用的图形处理和浏览软件,其功能之齐全是一般的其它图形处理软件所不能比的。包括了所有图形的基本处理,对图形进行加工。能支持数码相机、扫描仪、体视显微镜直接捕获图象。我们就是利用它的这种功能将它应用于扫描仪半显微性状。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将在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2.3 扫描过程
2.3.打开软件 打开Photoshop,点左上角的[文件]下拉出菜单,指向[导入],就可以看到你的扫描仪的型号了,双击扫描仪的型号,即可在Photoshop的背景下进行扫描。
2.3.普通扫描 选择好药材样品,将需要放大的部分朝下放,上面盖上合适颜色的背板(通常情况下,用白纸即可),在扫描仪上进行预扫;再用取景框框住要扫描的药材,在24bit色彩,像素300~600间(根据景框的大小选择)对药材进行普通扫描,可见药材的图像被直接展示在Photoshop中。
2.3.3 高精扫描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扫描结果,能更好地选择扫描指数来观察药材,选择要放大的区域(区域选择不能太大,否则会占用很大的电脑空间),把像素调至2400,进行扫描,可见药材被放大的图像也被直接展示在Photoshop中。观察这一图像,看看你对光线的强弱,对比度的大小等,满意不满意,如果你感觉不行,可以调整后重新扫描。
2.3.4 图像的进一步放大 关掉扫描仪,这时的Photoshop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一般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可以清楚地看见药材的细微特征。就可以看到放得很大的药材图像。如果对图像不够满意,还可以点Photoshop 就可以起用了,用工具栏中的放大镜对图像进行放大,你上的[图像] 下拉出菜单,指向[调整],在下拉菜单中点[亮度/对比度],分别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一般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图象,可以清晰地看见药材的细微特征。
3 体视显微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体视显微镜法与扫描仪法很相似,就是利用体视显微镜对药材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鉴定。它可以直接观察,也可以用一台体视显微镜和电脑相连,通过电脑中的软件观察显微镜中药材的表面特征,并可以拍摄下来的一种药材鉴别方法。这种体视显微镜与普通生物显微镜不同,它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0-40之间,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则多在40倍以上。由于两者光的来源不同,因而观察样品的图象部位也有所区别,体视显微镜的光源为反射光,适合于观察物体的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表面特征,与物体的厚度无关;普通生物显微镜的光源为透射光,适合于观察薄片样品内部的组织构造等,当薄片的厚度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就不容易看清楚了。体视显微镜法与放大镜相比的优点就是比普通放大镜的分辨率高,能将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特征分辨得很清楚。下面将仔细介绍这种方法的使用仪器和具体操作步骤:
3.鉴别用仪器 一台中等以上配置的电脑,体视显微镜一台,电子目镜一个,连接电脑的数据线。
3.软件 电脑中加装Ulead photo explorer软件。
3.2.软件介绍 这也是一个图形处理和浏览软件,包括了所有图形的基本处理,对图形进行加工.也是一个图片浏览器.支持多达几十种图片格式,可以把同类图片合并成一个图片集,加上背景音乐作成屏幕保护或壁纸等等,还支持图形旋转、转换基本图形处理功能(具有photoshop的一些插件功能),也支持数码相机、扫描仪、体视显微镜直接捕获图象.这里利用的就是他能支持体视显微镜直接捕获图象的功能
3.3 操作步骤
3.3.打开软件 将体视显微镜通过电子目镜和数据线接到电脑上。再打开Ulead photo explorer软件,点左上角的[文件]菜单,选择其子菜单[TWAIN获取],会弹出下级子菜单,选择[选取来源]项,会出现一个窗口列举了可供选择的视频来源,点击USB PC Camera选项,就把该软件调到了合适的状态。再点击工具栏中的[TWAIN获取]项,视频窗口就可出现。该窗口有五个单选按扭,分别为Device Format Preference SnapshotExit. 选择Device按扭,单击USB PC Camera项,即可进入可以拍照状态。
3.3.实物拍照 将需鉴别药材放入体视显微镜物镜下进行观察,调整显微镜使得药材的表面特征能被最清楚地显示出来。这时电脑视频窗口也会显示显微镜下可观察的图象。如觉得图象还不够理想,可选择Preference项进行调整。双击Preference按扭会出现图象调整对话框。该对话框可分为Image control In/Outdoor Display等若干区域。Image control区域较常用,可通过调节Brightness(亮度)Contrast(对比度)hue(色度)等来使得图象最清楚。In/Outdoor区仅有Indoor(门内)和Outdoor(门外)两个单选按扭,经我们初步实验摸索可知这两个按扭是用于调节光线强弱的。Display区有LCD和 CRT两个单选按扭,LCD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的缩写,CRT是Cathode Ray Tube(使用阴极射线管)的缩写。一般情况只需调节这几项,其它选项随系统自己而定即可.当图象效果很好时点击确定按扭即完成对图象的调整.这时单击Snapshot即可以拍摄图象。
3.3.3 保存文件 拍摄图象的同时软件本身已将其保存在地址栏显示的文件夹内.,单击工具栏中[打开查看器]工具就可以查看图象文件,这时图象会出现在一个只保存有图象的查看器窗口里面,通过这个窗口可再次对照片进行调整和保存等处理。调整操作和前面相同,对图象另保存的操作如下:单击查看器窗口工具栏中的[另存为]工具,就会弹出一个文件另存为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内的地址栏键入你希望文件保存地址,然后点击保存,图象文件就会复制一份保存入你选择的地址。在这个查看器窗口内你还可以对图象进行剪切、悬转、放大、缩小等一系列的操作。
3.3.4 再次拍照 当你想从查看器窗口返回到视频窗口时,使用窗口工具栏最左端的返回工具就可以完成.然后在视频窗口又可以像第一次拍照一样对同一药材进行再次拍照或对其他的药材进行拍照.后面的调整、保存等操作也相同。
现已被广泛应用的鉴定方法可用于绝大多数药材的鉴定,且能从不同角度鉴别同一药材,但这些鉴别方法也有其难以克服的不足。例如性状鉴别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方面的鉴别。药材的大小是指长短、粗细、厚薄。而对于药材上的一些细微特征的观察,特别是有些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如葶苈子、芥子、车前子、菟丝子等时,肉眼不好区分其形状如何,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又如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的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的具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但很多药材的表面特征通过肉眼也是观察不到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来观察。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组织鉴定是通过观察药材的切片鉴别其组织构造特征,适合于完整的药材或粉末特征相似的同属药材的鉴别;粉末鉴定是通过观察药材的粉末制片鉴别其细胞分子及内含物的特征,适合于破碎、粉末状药材或中成药的鉴别。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由于鉴定材料的不同(完整、破碎、粉末)和药用种类及药用部位的不同,选择显微鉴定的方法也不同。鉴定时,首先要根据观察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材,制备不同的显微制片,然后依法进行鉴别[1]。这些都局限了显微鉴定这种方法的广泛性、普遍性。
基于上面两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就半显微性状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从以上的实验结果看来,这种方法利用了低倍的显微仪器来观察药材以求结果的准确性及区分药物的广泛性,而不用像一般显微鉴定那样对药材进行复杂的解剖,并根据鉴定材料的不同和药用种类及药用部位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制片方法,选择不同的显微鉴定方法,这就使得这种方法保留了一般显微鉴定的准确的特点而不用操作那么复杂。另外它仍是对鉴别材料的表面特征进行鉴别而无法观察到药材组织构造特征、细胞分子及内含物的特征,因此我们仍将这种方法归为性状鉴定的范围内,但这是种特殊的性状鉴定方法,既具有一般性状鉴定的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又比其观察的更为细致:而且可以避免一般显微鉴定操作复杂的弊端。综合这种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的各方面特征,可知它是种介于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中间的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是对现有的四大鉴别方法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压送电线路; 定位板;锚板;地脚螺栓;基础
引言
目前国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常用的杆塔形式主要有两种:钢管杆和角钢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线路走径的规划越来越严格,特别在城市附近,角钢塔的组立有很大的限制,钢管杆以其占用走廊宽度小,结构设计灵活的特点在架空线路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常规意义上钢管杆的地脚螺栓成圆形分布,根据杆塔基础作用力的不同,分布圆上地脚螺栓的个数和大小也不尽相同,锚固式是比较常见的地脚螺栓的固定形式,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每一片锚固板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切割焊接,工人工作繁重。通过对行业内传统的定位板及锚板的配置分析得出,将定位板适当加强后双面焊接到地脚螺栓主杆上,可以起到锚固作用和地脚螺栓定位作用,理论上是安全可行的,2013年我院在进行滨州某110kV线路设计工作中将这一想法成功的付诸于实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全线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埕口镇境内,全线110kV双回路架设,工程总路径长度约3.8km,线路所经地区地貌类型主要为平地,部分为河网泥沼。在线路附近有通行的公路可利用,多方案对比后决定全线基础采用灌注桩式,根据基础作用力计算全线地脚螺栓均在M30以上,按照目前送电线路中常用的地脚螺栓加工方式,多用锚板锚固式,如图1所示:
图1
二、传统加工方式存在的弊端与改进
行业内常用的地脚螺栓加工方式,为每根主杆上均要焊接锚板,锚板的加工与焊接对工艺要求较高,特别是钢管杆基础底脚螺栓的焊接,一基110kV双回路钢管杆动辄需要二十几根地脚螺栓,对于技术工人来说也是一项较繁杂的工作。
目前线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到一定程度,地脚螺栓基本固定后,施工单位存在将上定位板拆除,挪作他用或做废旧处理的现象。这种情况对于地脚螺栓的固定存在很大隐患,不排除拆除后在接下来的浇筑过程中地脚螺栓相对位置存在偏移的现象,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图2 传统地脚笼子
钢管杆基础下定位板位于锚固板上方,如果在尺寸和厚度上适当加大,再将定位板位置稍向下移动,双面焊接与螺杆固定,即能起到定位作用,也能起到锚固作用,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工人的简单重复劳动,极大的提高劳动效率。上定位板采取单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螺栓主杆上,即保证了下定位板焊接处的牢固性,又有效的杜绝了上述安全隐患的存在。
以M56地脚螺栓为例,图2所示为固定好的传统地脚螺栓笼子,图3所示为下定位板代替锚板的底脚螺栓加工示意图。两图对比分析如下:
图3
1.从两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底脚螺栓的锚板件的切割、焊接都是很繁杂的劳动。且容易产生废品废料。
2.地脚螺栓下定位板与锚板距离很近,可以考虑采取措施,使定位板即起到锚板的锚固作用又起到定位的作用。
3.将上、下定位板焊接在主杆上,有效的杜绝了施工隐患的产生。
三、工艺要求
传统的地脚螺栓加工方式,定位板仅起固定作用,设计时不考虑其承受上拔力和倾覆力,对其强度要求较小,改造后的下定位板即要保持其原有的定位地脚螺栓作用,还要考虑锚固作用,对强度要求较高,前面没有经验可借鉴,设计时偏于保守,特别是下定位板,对焊接质量要求高。
设计过程中,经计算比较,专家会谈,最终确定定位板外圆直径比地脚螺栓分布圆直径大150mm,内圆直径比底脚螺栓分布圆直径小200mm最为经济。下定位板底面距螺杆底部30mm,双面焊接,上定位板上平面与设计地面齐平,单面焊接。不同规格的底脚螺栓所配置定位板的厚度见表1:
表1
序号 地脚螺栓规格 上定位板 下定位板
1 M42及以下 6mm 16mm
2 M42~M48 10mm 16mm
3 M48~M64 12mm 18mm
4 M64~M72 14mm 20mm
四、推广与限制
本文所讲述的地脚螺栓加工方式,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少,我院在滨州无棣某110kV线路工程的设计中付诸实施并顺利通过验收,因无经验可借鉴,对定位板焊接过程我们进行了严格的把关,采取在铁塔厂内部焊接完成的方式保证焊接质量过硬,但这也同时给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施工企业能保证焊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也可采取分件运输,现场焊接的方式。
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在铁塔加工厂内部一次焊接成型再运输至现场直接下螺栓笼子即可。经论证,如果客观实施满足设计要求,定位板代替锚板的地脚螺栓加工方式值得在工程实践中改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关键词:斑点叉尾鯝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结构蛋白;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质谱
中图分类号:S941.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841-05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al Proteins of Channel Catfish Virus (CCV)
BI Peng,WU Zhi-xin,SU Nian,LI Li-juan
(College of Fisheries,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Channel catfish virus (CCV) in channel catfish ovary cells were purified through 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and then analyzed using the ESI-Q-TOF 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 Totally, 13 structural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a novel structural protein ORF22. This study provided a good reference to further study the function of structural proteins and proteomics of the CCV.
Key words: channel catfish virus(CCV); structural proteins; 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ass spectrometry
随着我国斑点叉尾鯝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其病害也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鯝鱼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斑点叉尾鯝病毒病(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 CCVD)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其病原为斑点叉尾鯝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 CCV),主要感染鱼苗和鱼种。该病的病程比较短,一般为3~7 d,当饲养水温在25~30 ℃时疾病呈流行高峰,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2]。CCV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通过与疫水和患病鱼体接触进行水平传播以及经受精卵垂直传播[3]。1968年Fijan首次对CCV进行分离,随后Wolf和Darlington[4]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为疱疹病毒。尽管CCV在结构上和人类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相似,但是两者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5]。2009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CCV从α-疱疹病毒亚科中分离出来,并且将其分类地位划分为鱼类疱疹病毒科(Alloherpesviridae)鯝鱼疱疹病毒属(Ictalurid herpesvirus)[6]。CC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病毒粒子大小约为175~200 nm,由囊膜、间层和核衣壳组成。核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由162个直径约为100 nm的壳粒组成[7]。CCV的基因组大小约为134 kb,整个基因组预测由76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
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直接阐明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机制[8]。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关于CCV研究的相关报道,以CCVD的防治对策研究为主。同时,也有部分CCV检测方法的研究,如李惠芳等[9]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杜玉东等[10]对CCV核酸探针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相关CCV多克隆抗体的制备[11]以及CCV“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12]等研究也得到开展。尽管如此,国内对CCV结构蛋白的相关研究相当匮乏。Davison等[5]早在1995年就对纯化的CCV病毒粒子进行了SDS-PAGE分析,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质谱法鉴定了11种结构蛋白。随后,Kunec等[1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LC-ESI-MS/MS)对CCV病毒粒子进行了分析,鉴定了37种结构蛋白。其中,囊膜蛋白有ORF10、ORF46和ORF59;核衣壳蛋白有ORF27、ORF28、ORF39和ORF53等;间层蛋白有ORF11、ORF12和ORF65等。也有很多学者对其他疱疹病毒进行了相关研究,如Varnum等[14]通过对巨细胞疱疹病毒(HCMV)粒子的研究鉴定了5种核衣壳蛋白、14种间层蛋白和19种糖蛋白;而Stefania等[15]则鉴定并定位了HSV-1的糖蛋白B促融合基因位点,为病毒入侵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基因疫苗的开发制备奠定了基础。虽然CCV近一半的ORF被报道,但是还有很多ORF未被报道,因此,通过质谱技术不断发现、鉴定新的CCV结构蛋白,不仅从表观上完善了CCV各组分的蛋白质组成,也为下一步确定CCV各组分特别是囊膜蛋白的蛋白质组成以及疫苗的开发提供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病毒入侵机理以及基因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斑点叉尾鯝病毒,利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MS)对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CCV结构蛋白的功能及蛋白质组学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的斑点叉尾鯝卵巢细胞(CCO)和斑点叉尾鯝病毒(CCV)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细胞保藏中心保存。
1.2 病毒的分离与纯化
以CCO为宿主,用于培养CCV。样品收集后冻存于-80 ℃,室温冻融后于4 ℃ 8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并于4 ℃ 28 000 r/min 离心3 h,去上清后将沉淀溶于1~2 mL TNE(0.5 mol/L Tris-HCl, 0.1 mol/L NaCl, 0.01 mol/L EDTA, pH 7.4)缓冲液中,混匀,即为病毒粗提液。将病毒粗提液转移至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管,蔗糖浓度梯度分别为20%、30%、40%、50%、60%(m/m),然后于4 ℃ 40 000 r/min进行密度梯度离心2 h,吸取病毒条带,加入适量TNE,混合均匀后再次于4 ℃ 40 000 r/min离心1.5 h,将得到的沉淀溶于40 μL TNE中,即为纯化的病毒液。
1.3 电镜观察
取纯化的病毒液用2%(m/V)的磷钨酸溶液染色5 min,室温自然干燥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日立H-5760)下观察。
1.4 SDS-PAGE分析
取30 μL纯化病毒液,加6×Buffer 6 μL,沸水变性处理10 min后采用恒流方式进行SDS-PAGE分析,浓缩胶浓度为5%,分离胶浓度为12%。待溴酚蓝指示剂到达凝胶底部时停止电泳,取下凝胶后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染色和脱色,脱色至凝胶背景透明,用凝胶成像系统对凝胶扫描成像。
1.5 质谱分析
将凝胶上的目的条带切下,送往武汉大学蛋白质组学及质谱学共享实验室进行质谱分析。按照Shevchenko等[16]的方法进行胶内酶解。然后利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MS)进行结构蛋白的鉴定。采用飞行时间模式进行串联质谱分析,一级质谱进行母离子检测,二级质谱进行碎片峰检测,二级质谱的质量容忍度为0.4 Da,最多允许2个酶切位点的遗漏。通过与Swissport数据库比对进行蛋白质鉴定。
2 结果
2.1 CCV的分离与纯化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可以清晰地看到1条乳白色的病毒条带(图1),位于50%和60%蔗糖梯度之间。将纯化病毒液进行负染,电镜下显示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00 nm,具囊膜及典型的疱疹病毒特征(图2)。
2.2 CCV的SDS-PAGE分析结果
取适量纯化的病毒液进行SDS-PAGE分析,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染色和脱色,可见约17个蛋白条带(图3)。
2.3 CCV的质谱分析结果
在PAGE凝胶中大多数蛋白条带都与被鉴定结构蛋白一一对应,即一个蛋白条带对应一种结构蛋白。少数蛋白并不呈现这种对应关系,其中第八、九、十这三个蛋白条带对应的是ORF66,可能是蛋白质的降解所致;第15和16两个条带中检测到4种结构蛋白,但是由于电泳的分辨率不够,不能形成清晰的蛋白条带并进行质谱鉴定,还有可能是由其他大分子量的蛋白质降解而产生分子量小的ORF,因此质谱能够检测到4种ORF,但是不能进行一一鉴定。对ESI-Q-TOF MS/MS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共鉴定出CCV的13种结构蛋白(表1)。主要包括:2种膜蛋白(1种囊膜蛋白ORF59,为CCV的主要囊膜蛋白,另外1种为糖蛋白ORF46,Kuctktas等[7]通过对CCV基因序列分析显示,ORF46携带26个N-糖基化位点,为CCV的糖蛋白,可能在病毒入侵宿主时起重要作用)、5种间层蛋白(ORF74、ORF73、ORF72、ORF65和ORF15)以及3种核衣壳蛋白(ORF39、ORF53和ORF27,其中,ORF39为主要的核衣壳蛋白),另外还有2种已报道但是未对其功能描述的蛋白,分别是ORF66和ORF79。此外,质谱还发现了1种从未被报道的蛋白ORF22,其结构和功能都尚未被描述。
3 讨论
CCV是一种具囊膜的疱疹病毒,由于囊膜在提取过程中容易脱落,因此在提取时应尽量使用新鲜的病毒培养液,避免反复冻融造成病毒粒子的破损[17]。目前提取病毒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沉淀法、离心法和层析法等。文明等[18]分别采用沉淀法、层析法、差速离心法和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病毒粒子,发现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可分离纯化病毒粒子,电镜下可见少量、大小一致的完整病毒粒子;姜有声等[19]使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得到大量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asi等[20]对WSSV病毒粒子进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负染后电镜观察表明,完整病毒粒子的纯度很高,约为96%,其他的4%为不成熟的病毒粒子形态。因此,本实验采用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得到了大量纯化的完整的CCV病毒粒子,但是电镜图片中显示还有一些无囊膜包被的颗粒,可能是提纯过程中由于囊膜脱落而形成的核衣壳颗粒[19,21]。
Davison等[5]通过MALDI质谱法鉴定了11种结构蛋白,本实验共鉴定了13种结构蛋白,包含1种未被报道的结构蛋白。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中采用了灵敏度更高、范围更广的ESI-Q-TOF MS/MS,还可能和纯化的CCV纯度以及凝胶电泳的条件有关。另外,Davison等[5]的实验结果显示,质谱鉴定的CCV结构蛋白分子量与理论值相差最小约2 kDa,最大约27 kDa,这可能是由于在进行质谱分析前样品中蛋白质修饰作用比较明显所致。本实验中蛋白质分子量与理论值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相差1 kDa左右,真实地反映了CCV的分子特性。Kunec等[13]通过LC-ESI MS/MS质谱法鉴定了37种结构蛋白,本实验采用SDS-PAGE分离病毒蛋白,可能造成一些低丰度和分子量小的蛋白质未被检测到[22],从而导致被鉴定的蛋白质数目减少,因此只鉴定到13种结构蛋白。另外,Kunec等[13]对CCO和被CCV感染的CCO的蛋白质同时进行质谱鉴定,然后进行差减得出CCV的结构蛋白数目,这样避免了因其他实验操作而使一些蛋白质被遗漏。本实验中使用SDS-PAGE联合质谱的方法和目前研究蛋白质组学较常见的双向电泳串联质谱的研究方法相比,灵敏度相对较低,范围也较小,容易造成小分子ORF的丢失。因此,对CCV主要的结构蛋白进行鉴定,对小分子ORF的鉴定需要更多后续研究。
质谱结果显示凝胶中的第六个蛋白条带有两种结构蛋白,分别是ORF46和ORF73。在对其进行鉴定时,虽然ORF46分子量与在凝胶中上下条带的蛋白分子量比对稍微有些出入,但是在质谱分析时发现ORF46有较高的检索分数以及较多相匹配的肽段,因此将ORF46作为候选蛋白。在第八、九、十这三个蛋白条带中,第八个条带丰度最大,其中ORF66检索分数最高且丰度大,其余的蛋白和鉴定过的蛋白重复或者分值很低,出现3个条带可能是由于在SDS-PAGE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发生了降解。因此鉴定这3个条带的结构蛋白为ORF66。在第15和第16两个条蛋白条带中检测到4种结构蛋白,分别为ORF7、ORF10、ORF11和ORF19,其中,ORF7、ORF10和ORF19是与囊膜相关的结构蛋白,但是这4种结构蛋白检索分数都很低,而且匹配的肽段不多,仅仅通过SDS-PAGE分析和现有的质谱结果还不能将其一一鉴定出来,很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的囊膜蛋白被降解从而产生了小分子量的多肽。
CCV基因组预测含有76个ORF,间层蛋白在CCV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传递病毒的基因组、调控某些基因的表达、促进病毒囊膜的形成以及协助病毒入侵等[23],在CCV的76个ORF中,有近一半为间层蛋白,这可能与间层蛋白在CCV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关。本实验共鉴定了5种间层蛋白,包括ORF15、ORF65、ORF72、ORF73和ORF74。鉴于间层蛋白在CCV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各个间层蛋白的研究以及与其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揭示其功能。另外,通过质谱鉴定发现了一种新的结构蛋白ORF22,分子量约为153 kDa,和理论分子量保持了一致性。Davison等[5]和Kunec等[13]均未检测到这种结构蛋白,可能是由于所采用的质谱精确度和灵敏度不一样引起的。关于ORF22是否是一种新的病毒结构蛋白以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相关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CCV基因组的ORF只有部分通过实验被人们所认知,大部分的ORF还未被报道,因此,通过质谱不断发现、鉴定新的结构蛋白,既是对CCV基因组内容上的补充,也是对结构蛋白在CCV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等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参考文献:
[1] 孟 彦,肖汉兵,曾令兵.斑点叉尾鯝病毒病研究概述[J].淡水渔业,2007,37(5):72-75.
[2] 夏 露, 熊冬梅. 斑点叉尾鯝病毒性疾病综述[J].北京水产,2008(4):61-63.
[3] 刘玉林,王 敏,王卫民.斑点叉尾鯝病毒性疾病综述[J].水利渔业,2006,26(6):84-85,96.
[4] WOLF K, DARLINGTON R W. Channel catfish virus:a new herpesvirus of ictalurid fish[J]. Journal of Virology,1971,8(4):525-533.
[5] DAVISON A J, DAVISON M D.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e proteins of channel catfish virus by mass spectrometry[J]. Virology,1995,206(2):1035-1043.
[6] DAVISON A J, EBERLE R,EHLERS B,et al. The order herpesvirales[J]. Arch Virol,2009,154(1):171-177.
[7] KUCTKTAS H,BRADY Y J. Molecular biology of channel catfish virus[J]. Aquaculture,1999,172(1-2):147-161.
[8] 刘国勇.柱状黄杆菌胞外和外膜蛋白及草鱼鳃粘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
[9] 李惠芳,刘 荭,吕建强,等.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斑点叉尾鯝病毒[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42-46.
[10] 杜玉东. 斑点叉尾鯝疱疹病毒核酸探针检测方法的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11] 吴 兵,罗宇良,王 敏,等.斑点叉尾鯝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5):631-634.
[12] 熊海林,尹殿卯,王卫民,等.斑点叉尾鮰病毒“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检测[J]. 水生态学杂志,2011,32(1):84-88.
[13] KUNEC D, NANDURI B, BURGESS S C. Experimental annotation of channel catfish virus by probabilistic proteogenomic mapping[J]. Proteomics,2009,9(10):2634-2647.
[14] VARNUM S M, STREBLOW D N, MONROE M 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in human cytomegalovirus particles: the HCMV proteome[J]. Journal of Virology,2004,78(20):10960-10966.
[15] STEFANIA G, MARIATERSA V, MARINA D,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sogenic domains in herpes virus glycoprotein B molecules[J]. Chembiochem,2008,9:758-767.
[16] SHEVCHENKO A, WILM M, VORM O, et al. Mass spectrometric sequencing of proteins from silver-stained polyacrylamide gels[J]. Analytical Chemistry,1996,68(5):850-858.
[17] 文 明,程安春,汪铭书,等.鸭病毒性肠炎病毒的提纯及其结构蛋白SDS-PAGE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6,26(3):243-246.
[18] 文 明,程安春,汪铭书,等.鸭瘟病毒提纯方法比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2):115-120.
[19] 姜有声,战文斌,程顺峰,等.一种改进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提纯方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3):372-375.
[20] TASI J M, WANG H C, LEU J 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nucleocapsid, tegument, and envelope proteins of the shrimp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virion[J]. Journal of Virology,2006,80(6):3021-3029.
[21] XIE X X, LI H Y, XU L M, et al.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intact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viral particles[J]. Virus Reasearch,2005,108(1-2):63-67.
[22] KATTENHORN L M,MILLS R, WAGNER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murine cytomegalovirus virions[J]. Journal of Virology,2004,78(20):11187-11197.
[23] PHILLIPS S L, BRESNAHAN W A. Identification of binary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cytomegalovirus virion protein[J]. Journal of Virology,2011,85(1):440-447.
收稿日期:2012-05-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6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ZYTS02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首先,由于我自己的大意,替代XXX打考勤卡,违反了公司的相关规定,在此向大家做出深刻的检讨!
当天,XXX家中有急事,不能及时赶到公司,所以给我打电话,让我帮他打卡,以免迟到扣工资。由于我自己的觉悟太低,将公司的规章制度抛到脑后,就帮XXX把考勤卡打了!事后经领导检查才发现犯了错误,违反了公司制度。
经过领导的批评教育后我发现,发生这件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觉悟不够高,责任心不够强。我感觉到这虽然是一件看似很平常的事情,看似是一件很小的错误,但其实不是,看似很小的错误,很可能就会导致发生重大的事故,很可能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这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作风涣散的结果。以前自己的工作态度就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应付想法。现在,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想法,如果继续放任自己这样混下去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重大失误,给公司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做出检讨的同时,也向大家保证:
1.今后,我一定努力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认真克服粗心大意的缺点,努力将工作做好,用优秀的成绩来弥补我的过错;
2.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3.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质,牢记并且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自己不会再犯类似的低级错误;
4.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和其他的同事和睦相处,积极的配合,不仅要把工作干好,还要干的漂亮。
最后,我再一次的向大家道歉,我真的错了,我会用行动来表示自己的醒悟。请大家相信我!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见解
财政部于今年2月7日第68号部令,对自1997年起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8号部令公布,以下简称《旧规则》)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旧规则》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如一些规定已经与国家推行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改革相脱节。同时,财政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进的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强化了财务监督职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规则》的适时出台和实施,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新规则》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明确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基建投资的财务管理、对外投资控制以及资产处置等方面做了较大修订,笔者认为这些修订是《新规则》的突出亮点。
一、《新规则》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
《新规则》新增设了“财务监督”一章共四条,具体规定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机制和内外部监督制度。其中,第59条规定了财务监督的具体方式,即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第60条规定了建立监督的依据和信息公开等内容,即规定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新规则》增加的财务监督条款既规定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方向和内容,也规定了具体监督的方式和方法,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活动中,赋予财务部门更多的监督职责,同时财务部门也肩负更大的使命。
二、《新规则》对事业单位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明确规定
《新规则》第20条和21条规定,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应全部纳入预算,各项支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可以由单位自行规定,但须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1997年起实施的《旧规则》并未涉及上述内容。事实上,国家一直以来也没有统一的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规定,直到近年来在一些项目(课题)的资金管理办法中散见有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在实际审计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事业单位随意列支一些费用名目,有的大幅度提高开支标准。《新规则》的这一规定从制度层面上规范了随意列支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的行为。
三、明确规定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适用《新规则》,并将在建工程纳入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新规则》第62条指出,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应当执行《新规则》,并且在第36条及42条明确了在建工程的含义和竣工交付手续,即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
对应的《旧规则》第43条明确“国家对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说明《旧规则》并没有把事业单位基建投资的财务管理纳入规则中去。《新规则》把基建投资的财务管理纳入单位的财务管理范畴,一方面是近年来实施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助推了基建投资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受企业基建投资财务管理良好的改革实践(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政策的影响,以及《国有单位基建会计制度》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建投资财务管理的需要,并严重滞后于财务管理实践的现状。因此,这一规定也为今后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基建投资财务管理的规定提供依据。
四、《新规则》要求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
《新规则》第44条规定,事业单位应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同时规定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也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
这一规定是从事业单位存在的本质出发进行规范的,事业单位的本质是发展社会事业,工作重心应放在取得某一方面的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和经营效益上。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许多事业单位目前对外投资企业糟糕的经营和管理状况,《新规则》要求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明确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只能用于自身事业的发展,而不得考虑去投资经营赚钱。这一规定制止了个别事业单位将财政拨款的结余以各种名义或形式对外投资的念头。事实上,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于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按照《新规则》的要求也是不可行的。
五、《新规则》明确了资产处置的程序
《新规则》第45条规定,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首先,《新规则》界定的资产不再局限于固定资产,而是包括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其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需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出租出借资产要求履行审核与报批手续,而相应取得的收入需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另外,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效益,《新规则》第46条明确事业单位可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资产的共享与共用。
除上述突出亮点外,《新规则》在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引入绩效管理和权责发生制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特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