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经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供需主体的认定。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将会计信息使用者区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管理人员。其中,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股票交易所、政府机构、顾客和其他人士或组织,也包括这些使用者的代表,如证券分析者、同业工会、资信评估机构和工会领导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认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利益关联者(包括顾客、供应商、财务分析与咨询机构、社会公众等)。本文对会计信息需求方的认定是基于投资方出发的,而会计信息供给方则认定为企业经营者。
2.供需环境的特征。广义的外在环境具备如下几点特征:①市场存在专业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可以协助投资者处理投资决策信息,而投资者可以转让部分或全部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给他们;②投资者有机会投资许多证券,从而使单一证券相关的部分风险得以分散;③信息中介在搜集和解释财务信息方面相互竞争;④管理当局为了取得投资者的资金也会相互竞争,他们有动机向投资群体提供财务信息;⑤资本市场往往具有较高的信息不对称特征。
二、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基于“利益相关性”
“利益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法规强制。政府出于宏观管理的需要,会对不同主体的利益作强制性规定。如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报告送交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前二十天置备于本公司,以供股东查阅。
2.契约规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和其他往来通常会导致一定的经济后果。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会计主体向某利益主体提供一些会计信息,如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借款合同中就会有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定期财务报告的条款。
3.自身利益驱动。对某些信息使用者,虽然法规未予以强制,也无契约规定,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向他们提供会计信息。如上市公司存在着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其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竞争性资本,以降低资本成本。
4.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担负着社会义务与责任。企业出于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考虑,往往会向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提供会计信息。
(二)信息需求对信息供给的制约因素
1.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均衡。在现实生活中,力量较强的使用者对信息披露起着关键作用。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股票投资者占主导地位,信息披露偏向于投资者的要求;在债权人占重要地位的日本,信息披露更多地体现债权人要求;在我国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而资本市场还处于初创阶段的情形下,信息反映和披露就应该充分考虑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
2.信息取得的处理成本。从理论上讲,企业提供所有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最有益,但实际上行不通,需求者取得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究竟有多大信息加工量,还得取决于企业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和质量,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供需双方利益均衡的过程。
3.信息谈判成本。如果把企业看成一组契约,信息供需双方实质上是通过谈判来确定信息如何披露,但却受到谈判成本的限制。
4.信息时差。信息需求因时因地变幻莫测,需求影响供给,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需要通过复杂的途径和方式,使供给表现为相对稳定。
(三)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反作用
信息供给不是简单地适用信息需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信息需求。而信息需求反过来又会对信息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就是在供需矛盾的不断发展中得到改进的。凡属影响信息供给的因素就必然对信息需求产生反作用。
1.信息披露成本。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即任何一项活动,只有当其收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因此,信息披露需要在收益和成本之间加以权衡。
2.信息披露的限制性。一方面,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是特定企业的信息,并不涉及所有信息,如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另一方面,财务报告不披露严重损害企业竞争地位的信息。这些也会制约信息需求方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理解。
3.财务报告的外部性。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未公开时,它是私人产品,不存在外部性。一旦作为财务报告公开,私人产品就会转化为公共物品,存在外部性。披露企业信息的股东支付了披露成本,但其他企业的股东,即使受到该信息披露的影响,也不必支付成本。因此,企业由于财务报告的外部性而常常在信息提供方面保持谨慎性。
三、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1.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将转向对技术和人才的开发、利用和争夺,以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市场价值来确保竞争优势。从而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将会日趋提高,社会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必然使企业加强对这些信息的披露。
2.相对值信息的披露。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倾向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仅局限于财富分配时,那么以绝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遇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相对值信息更具有可比性,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
3.时效性信息的披露。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中,使得企业信息的日常披露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进行实时财务报告披露。
4.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财务预测是以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和可能采取的行为为基础进行的预测,包括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新企业会计制度主要从报告期间和分部报告两个方面对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发展和改进。
首先,新制度更加重视报告的及时性,提出了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中期财务报告通常指以短于一年期间(如半年、一季、一月或更短)为基础所编制的财务报告,其优点在于能使使用者了解并评价被投资对象前期的经营成果,并能根据已发生的经营情况对今后的发展作出合理预期,从而降低未来不确定的风险。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年度报告而言,中期财务报告更具有及时性、相关性。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中期会计报告的确立也满足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披露及时性要求。
其次,新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分部报告要求。所谓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告。通过编制分部报告,企业集团管理当局可以及时地了解各行业、各地区分部的具体情况,以制定整个集团和全面发展规划。同时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企业集团和信息,对企业进行未来经营报酬和经营风险的分析。可见分部报告的提出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较之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这可谓一大进步。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下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不足
新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行到了一定的改进,但应当看到新制度还不能解决现阶段财务报告发展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1.缺乏充分提示。所谓充分提示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换言之,若某项信息被忽略或遗漏将引起用户对财务报告的误解或误导决策。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财务报告需要披露的信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表内项目”,许多“表外项目”如衍生金融工具、知识资本、人力资本都应当予以重视。同时财务报告使用者还需要更多的关联方信息,而这恰恰又是当前财务报告还有待改进的方面。
2、财务报告模式受到标准化的禁锢。现行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使用者的是相同的报告,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这样做虽然确保了财务信息可比性的原则,却丧失了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影响了财务报告的普及率,而标准化的模式也很难全面地表达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
3、缺乏超前性。财务报告是反映过去一个年度内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固然可以作为信息使用者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但作为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的财务报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个未来前景的预测。笔者认为“立足过去,放眼未来”是一份优秀财务报告应该具备的要素,而目前的财务报告只是完成了前一半的功能,其后一半的功能还有待我们去发展。
4、财务报告难以与社会融合。我们遵循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完成一定的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应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和整个社会相互融合。笔者认为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一分子,企业理应通过财务报告来反映自己在改善能源利用状况、减少污染等方面的行为,这样财务报告才可以真正做到融社会性和经济性于一体。
三、对完善和发展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思考
笔者认为一份充分而实用的财务报告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它既要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信息使用者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经济环境、时代背景、法律环境以及本国历史传统都应当考虑在内。当然企业信息可否披露也应当重视(某些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秘密,是不能随意披露的,又或者某些信息需求是不合理的,难以为企业所披露或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完善和发展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也应当做到既有创新,又要立足现实。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种构想来加以完善和改进。
1、以一定的形式在财务报告中对“表外项目”加以披露。加强对企业科技含量、文化因素、知识性资产、人力资源等的披露是网络信息经济时代的需求,财务报告应当做到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突破以往以货币对实物资产加以计量的模式,加强对财务信息质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报表附注来对质的信息加以披露,尽可以直接将一些要素归入报表中或者重新构制一张反映企业“软件”资产的报表。总之,对这些“表外项目”尽可能地进行披露,可以满足当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采取多重选择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价值等计量模式具有很高的决策相关性,可以作为我国财务报告计量模式的一种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对财务报告计量模式的多重选择可以丰富财务报告的内容。
3、塑造多样化的财务报告模式。信息技术革命为财务报告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来转输财务报告信息,通过图像表述、文字表述、语言表述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财务报告模式。据悉美国目前开发成功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XBRL),按此语言,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处理网上获得的财务报告信息,而且可将按照国际会计标准编制的财务报告信息转换成按照本国会计标准的财务报告或其他所需要的财务报告,这大大增加了财务报告的实用性。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也是值得我国财务报告模式借鉴和改进的。
4、鼓励企业出具社会经济责任报告。这样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有关人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的监督,加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使财务报告更具有社会性。
5、加强财务报告的预测和分析功能,使报告的历史性与超前性做到统一。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他们很难直接用过去的报告来推测企业的未来。因此,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的报告是信息使用者所急需的,而财务报告加强其预测性也才能真正体现其“立足过去,放眼未来”的功能。
1、充分提示。鉴于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财务报告在考虑有形资产的同时,应该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无形资产的财务信息,突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此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机会与风险对企业的价值影响很大,所以,也需要对其加以充分揭示。这些信息的提供,将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并能使报告使用者洞察企业的整体价值。
由于知识资本、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等项目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确认标准,也不具有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一直被视为表外项目而不予重视。但事实上,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释放,使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集团迫切要求企业提示有关信息,以求早做防范。另一方面,报表体系要对上述事项加以确认与计量,必须要求改变现行的传统会计模式,这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鉴于当前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为解决信息使用者的燃眉之急,可以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金融工具问题上的做法:首先着重解决相关信息的披露问题,暂时绕过确认与计量问题,待相关时机成熟之后,再研究确认与计量的实务操作。在未解决之前,可以遵循充分揭示原则,即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须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使用户易于理解。
2、实时报告。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一般按年、月编制。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甚至以后几年的财务状况。但面临的现实是,知识经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日益显著,因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就大大缩短。可以在保留现行定期报告模式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由于intrnet和intrnet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以实时方式完成,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企业外部人员可以适时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的动态信息。
3、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一般包括:①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②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③前瞻性信息,即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管理部门的计划等;④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⑤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非财务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处加以说明。
4、编制预测财务报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都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同时,由于报表使用者自身在经验、技术和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某些欠缺,无法对企业的未来情况作出合理的预计,因此要求编制预测报告(报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只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中公布盈利预测信息。另外,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伪相关性,应当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预测信息的提供也应当注意成本与效益,并加强规范和监督,提高其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预测信息一般可采用上年、本年和下年三栏结构来编制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损益表和预测现金流量表。
5、编制全面收益报告。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企业报告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间的差额,其确认必须遵循实现原则。传统收益对那些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不予确认,这使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而且将未实现增值据弃在收益计算之外,使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导致以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与相关成本进行了错误的配比。fasb在其1984年的第5辑《财务会计概念说明》(《论财务会计概念——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中将全面收益定义为:某一主体在报告期间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股东投资、股利分配)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动。其认为全面收益应分为两部分:已确认且已实现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末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
全面业绩报告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选择以下处理方法:①扩充收益表,以包括财务业绩的所有项月;②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传统收益表的补充;③同权益变动表合并,共同报告全面收益的各项组成部分。
[关键词] 平安上市经营ac管理
2004年6月24日,平安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43.37亿港元,平安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时至今日,回顾平安上市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可见上市对平安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经营管理举措,这些举措推动着上市后的平安阔步向前,可供其他险企借鉴。
一、公司治理结构更趋完善,决策机制更加健全
应当说,平安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得天独厚,有其他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员工持股基金的建立,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国有股的逐渐淡出,海外上市引入H股,平安的股权结构步步优化,使平安的经营更加理性和富有生机。
此番上市,平安在全球发行13.8789亿股H股,约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2.4%,平安的股权进一步分散。2005年,汇丰收购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持有的平安10%的股份,股份总数上升到19.9%的上限,成为平安的第一大股东。2005年8月25日,汇丰派驻平安的董事Anthony Philip HOPE被任命为副董事长。
由于接受了外资股东及海外公众投资者的监督,平安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决策机制更趋完善。目前,平安集团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常委由集团CEO、VCEO、CFO 、CHRO、CIO等核心管理层担任,集团内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稽核及主要业务线执行官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这些高管大多都有海外工作经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平安决策体系的完善和科学。
二、经营目标明确,利润导向更加旗帜鲜明
上市后,来自投资者和股价的压力,迫使平安的管理层更加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在战略决策和KPI考核上更强调盈利性。公司继续强调“品质优先”和“利润导向”,并以利润的达成情况作为后线管理人员奖励的依据。
为确保集团整体利润目标的达成,集团人力资源部会同企划部等相关部门力推“问责制”,将集团的经营目标逐级、层层向下分解,并纳入各级管理干部的考核,跟薪酬及奖金直接挂钩。针对指标的达成情况,上级问责下级,形成自上而下的经营压力和动力。
此外,在每月的经营报告会上,利润指标成为分析的重点,对亏损的产品、机构、渠道,子公司管理层需要向集团管理层解释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由专人负责跟踪落实。
通过这些举措,使得利润和每一个员工的利益都密切相关,追求盈利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动力和执行力。
三、追求长期经营目标,关注价值增长
当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后,业务经营的决策原则从根本上讲还是没变,但公司的管理活动复杂多了,因为公司管理者还得同时应付资本市场,要管理投资者预期,以期实现股价的稳定上涨。
公司上市后,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的交易活动确定了股价。股价是基于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看法决定的。股票的价值等于其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以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期望为基础,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收益能力,期望的变化对股价的决定作用,超过了公司的实际业绩所起的作用。从实质上讲,投资者购买的是公司未来可能取得的业绩,而不是过去的成果。
作为公司管理者,其任务就是要使公司的内在价值最大化。上市后的平安集团就特别注意这一点,其对下属寿险子公司的考核尤其强调内含价值(Embeded Value)和新业务内含价值(New Business Embeded Value)的增长,从而有效管理市场预期。
四、关注法律法规,经营管理更加透明
上市后,公司需接受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机构和公众投资者、中介机构的监督,要定期公布业绩和随时披露重大事项,这些都对公司的法律合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顺应上市的需要,平安集团先后成立了法律合规部和战略拓展部,前者专门负责集团法律事务,后者专门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集团的所有对外信息,都要严格审核,,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与分析师保持密切联系,分析和模拟市场反应,为保证分支机构的合法、合规经营,集团改革了稽核体系,成立东、南、北三个稽核分部,各分部配备大批审计、财务和业务专才,保证对辖区内各分支机构的常规、专项、离任及案件稽核,省级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常规稽核。与此同时,为配合总公司制度化建设,在各级机构开展制度审计,以保证经营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通过对法律事务的集中处理,对信息披露的管理,以及对分支机构高覆盖率的稽核,平安增强了守法经营的观念,提高了经营的透明度,管理更上一个平台。
五、注重发展研究和战略规划,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2004年初,原平安集团财务企划部和总精算师办公室合并,成立平安集团企划精算部,协同集团战略发展中心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同时专司资源配置及价值管理。上市后,凭借企划精算部强大的企划能力,平安完善了滚动三年规划机制,并着手编制集团“十一五”规划。
为追求股东价值的不断提升,上市后的平安开始拓展业务发展领域,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机会,先后涉足信用卡、电话销售、企业年金、专业健康险、资产管理、小额消费信贷、银行收购等业务领域。
2005年11月,来自花旗银行的Richard Jackson出任平安集团首席金融业务执行官。2006年3月,平安人寿董事长梁家驹被任命为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加之负责平安投资业务的平安证券董事长叶黎成,平安集团的保险、金融和投资三大业务线的管理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一个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模型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六、倡导节约,强化成本控制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分析,企业经营中存在两种基本类型的竞争优势: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通俗地讲,成本控制和差异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保险行业来讲,由于产品和渠道的高度同质化,差异化无非体现在服务和管理上。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里,由于服务方式的可复制性,服务方面的差异化不能够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剩下的就只有管理。而管理的差异化最终要通过灵活高效的运营流程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对于保险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通过控制成本建立成本领先优势。
平安一直以来倡导节约,上市之后更是如此。上市后的平安,开展成本节约工程,发动广大员工,广开言路,征集成本节约方案和建议,在进行可行性分析后立即付诸实施,迅速转化为成本优势。
成本控制不仅基于股东回报的要求,更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考虑。上市后的平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战略规划和计划预算,这是平安精打细算、未雨绸缪的战略方针。从长期来看,平安对发展战略的重视和规划,将使成本的投入符合业务发展的节奏,并满足利润目标的实现,从而少走弯路,这是最大的成本节约。而通过严格、制式、高效的费用控制和成本管理,平安将在内生变量上建立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短期内无法超越的竞争优势。
七、不折不扣,深入贯彻“执行”观念
平安上市后,作为公众公司,政令的畅通,行动的统一,对于维护公司品牌,提高运转效率至关重要,这当中最根本的就是企业的执行力。
上市前后,平安内部旋起了“执行热”,从CEO到普通员工,从集团总部到最基层的营业部,都在讲“执行”,管理人员几乎人手一本《没有任何借口》和《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平安的执行讲究不折不扣,决议一旦形成,便要落实为行动,并且一追到底。这种对执行力的要求环环相扣、层层监督,使得平安的决策效率非常高,行动力非常强。
关键词:VBSE 实训教学体系 企业搬进校园
中图分类号:F270;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79-03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对于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技术+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宽专多能”式人才更受企业的青睐。审时度势,高等教育也正逐步向着更加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目前针对某一门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较多,但是对于跨专业综合实训的平台涉及不多。高等院校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能力,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综合性实训平台,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经济管理类综合实训课程应运而生。
一、VBSE经济管理类综合实训平台简介
“VBSE”(Virtual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称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指高校根据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现实岗位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等,结合与教学目标适配的业务规则,搭建包括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在内的现代真实商业社会环境,让学生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工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在协同工作中的综合执行能力、全局意识和职业素养,实现“把企业搬进校园”的教学理念。
VBSE通过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任务以及相互关系,遵循预先设定的业务流程进行仿真模拟经营,体现了三个特征:第一,全方面仿真性。VBSE综合实训做到了环境、机构、业务、流程以及岗位的仿真。学生扮演虚拟商业社会中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角色人员进行团队组建、期初建账、日常业务处理、月末结账等企业运营关键环节活动的全过程模拟。第二,多模块跨专业性。VBSE综合实训构建了一个综合多模块、多学科、跨专业的衔接紧密的开放性实训教学体系,打破现有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各自为政的局面,融合经管类各专业知识体系,可以满足经管类各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教学需求。第三,多元化竞争性。VBSE综合实训通过设置多个同行业的竞争性企业,并开展柔性化的自主经营,营造一个充实市场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斗志”,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VBSE经济管理类综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笔者所在院校经管类2014级各专业在第7W期设置了3个学分的职业能力训练实践课《虚拟商业社会综合实训》,该课程的性质就是一门经管类跨专业的仿真式的综合实训课程,课程目的为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完成虚拟商业社会中的岗位任务,理解和掌握较为全面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业务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决策协调能力、创新岗位能力等。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高仿真的虚拟实训环境,需要一套完善而可操作的实训教学体系,这是一项创新工作,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对此展开了研究设计,提出了VBSE综合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一)实训平台的搭建
VBSE实训平台的搭建属于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主要任务是结合学校实际硬件条件,由经管实训中心联合企业开展教学平台的软硬件搭建工作,具体包括实训场地的设计、虚拟环境的搭建(全景布局、制造企业布局及部门工位图、机构布局、业务洽谈商品交易会布局等)、网络及硬件平台的准备、教学软件与教学用具的采购等。具体搭建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核心应围绕着现代企业的经营,开展经济管理类多专业、交互式、同时间的校内综合实践的教学,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体会仿真的企业环境。
1.场地的布局设计。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布局设计实训场地,确定运行规模。VBSE场地需要容纳上百名学生同时开展实训,分别按区域划分各制造企业的物理场地,将各企业内部按部门分组,并集中设置场地,为制造企业提供业务支持。
2.虚拟环境的建设。
(1)企业内部商务环境。在VBSE平台中,设置若干个相互竞争的同行业制造企业,每个企业设置人力资源部、企业管理部、仓储部、采购部、财务部、生产计划部和市场营销等7个部门,每个部门又设置了关键岗位,共包含18个岗位。
(2)行业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公共服务环境和政务环境。VBSE平台根据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将企业的外部环境分为:工商局、税务局、海关总署、社保局、进出口服务中心、商业银行、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窗口,在具体实训教学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外部环境窗口。
3.软硬件资源的设计与采购。
(1)软件资源的建设。主要指软件平台的搭建,包括软件产品、相关配套教材及实例等资料的采购和准备。软件平台是实训体系建设的主体,出于教学需要考虑,该平台既要包括供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功能,又包括供教师和管理员进行辅助教学的功能。在软件平台中,针对企业设置不同部门和岗位,在业务方面,可以提供企业经营时所需的基础资料和企业经营的主要任务,关于具体经营的数据,则可以由根据实践过程中企业的资金情况、运营情况、竞争情况等做出综合分析后再决定。总之,软件平台通过各种类型的服务机构、企业中各种岗位角色的扮演和经营业务的模拟,可以实现学生“在环境中体验、在对抗中思考、在行动中认知、在组织中协同”的教学目标。
在软件资源建设中,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也非常重要。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实训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做好实践数据记录,做好对实践设备、实践场所的管理记录,有利于实践平台更好的发挥作用。
(2)硬件资源的建设。VBSE跨专业实践要多岗位协同运作,所以对场地的规模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选择一个可以同时容纳至少上百名学生的实践场地,而且能满足以后扩容的要求。
实践设备方面,对于服务器、计算机以及桌、椅等各种办公硬件设备和办公用品都有详细而具体的标准,要做到符合学生的实训要求。此外,在满足基本教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应考虑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软硬件升级的问题。
实训室网络方面,在实训室建设的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网络平台本身的建设以及对外开放的问题,做到有效地利用和管理。
4.教学用具的准备。根据VBSE综合实训的要求,教学用具也应该满足真实企业的需要,达到高仿真,如报表、票据、营业执照、单位公章、实训用钞票等等。
(二)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VBSE实训教学模式是以制造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业务背景,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以“教、学、做一体化”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根据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坚持创新和综合指导原则,结合VBSE中的各个具体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1.实训要求。实训中每个学生根据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实际业务流程,模拟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使学生熟悉平台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从而达到实训教学目的。
2.实训内容。实训内容由企业的建立开始,通过学生团队的决策与协作,完成企业从起步期、发展期、壮大期、衰退期四个阶段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体验经济环境要素关系,通过开展企业运营对抗与内外部协同,实现企业经营的发展壮大。
3.实训方法。VBSE实训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针对不同的任务将专业知识进行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此外,整个实训过程又采用学生自主式学习和研讨式教学方式,在实训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学生自由选择工作岗位,模拟企业的经营活动。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查询资料、小组协作等方式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团队性和探索学习能力。
4.实训流程。VBSE实训过程分为实训准备、岗位体验和实训总结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图2所示。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设计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评时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因此,课程考核需要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除了考核期末经营业绩外,还要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实训结束后的收获与感受。除了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方面进行考核外,还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进行总体的考核。期末经营业绩的考核,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指标。关于团队业绩的考核主要考察:团队意识、沟通交流、经营决策、公司业绩、团队纪律、公司制度、公司经营报告等。个人业绩的考核主要包括:考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团体任务的参与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实践课程的考勤情况、协作能力、理论知识、对团队的贡献、总结报告完成情况及其他情况等。
学生成绩=实践企业的经营业绩*60%+学生个人表现*40%
企业的经营业绩评定包括:企业文化10%、团队意识10%、团队交流10%、团队纪律10%、经营决策20%、公司业绩20%、经营报告20%。学生个人表现评定包括:学风与兴趣10%、自主性与团队合作30%、素质能力30%、实验教学成绩考核30%。
三、VBSE综合实训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建议
(一)做好前期软硬件条件的充分准备
构建VBSE综合实训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获得院校领导的认同和支持,取得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保障。VBSE综合实训突破单专业实训模式,实现全仿真商业环境下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因此,同时参加实训的学生数较多,这就对场地有了比一般专业实训课更高的要求。同釉谌砑平台建设资金投入方面也相对要求较大,所以在软件平台采购确认前要多比较、多选择,因地制宜,选择最符合本校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需求,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
(二)重视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质量监控
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质量监控反映实训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效益,是项目开展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跨专业资源整合,加强专业间的合理和谐匹配,需要打破时空局限,突破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独立、非系统性等特点,从整体上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与管理,在教学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学效果考评等方面做到有序规范。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VBSE实训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训过程的交互性对教师在专业水平、职业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实训教师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具有足够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懂理论、懂技术、会应用”教师联合组成教师团队共同协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仅仅依靠现有的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与时俱进,建立专门的师资队伍。具体操作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利用企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中直接聘请具有较高学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岗位能手担任校内综合实训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第二,学校鼓励、支持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实行顶岗实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外聘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强,可能缺乏教学工作经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综合实训师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鼓励教师向“双师型”转变。第三,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VBSE平台的培训,提升授课教师职业能力、授课技巧,以及对VBSE平台的熟悉掌握程度。
[课题来源: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YB201445),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JG01),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60259)]
参考文献:
[1] 石莹,王华夏.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9)
[2] 卢德湖,赵巧主编.VBSE企业综合运营全景演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关键词:医院 经营助理 专科经营
2015年是医院全面深化医疗改革的关键之年,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新常态下,医疗卫生投入的强劲态势将逐渐走向平稳,医院发展遇到了比以往更多的瓶颈,如“基本药品零差价制度、集中招标制度的推行”;“医保基金支付结算制度改革”;“大型公立医院主要诊疗方向由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转为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临床路径的推行、分级诊疗转诊制度的改革”;“医务人员价值得不到体现”等。面对这些困难,所有临床科室都亟待转型为质量效益型精细化的运营模式,以创新驱动改革和发展。
为提高医疗品质、提升管理水平、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需要培养专职医院管理者,使其不仅理解政策导向,同时还具备经济、市场、财务、人事等综合素质和管理知识。经过实践,使其具有丰富医院管理理论和知识、掌握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具有较强管理实践能力的实务型、创新性、职业化医院管理人才即专科经营助理。
专科经营助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医院生产率,提高科室效率。医院要完成总体目标需要把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科室中,各个科室的目标完成了,医院的目标也就完成了,科室助理就是帮助科室完成其目标,并帮助科室主任处理一些非医疗工作,让一线同志专注精力做好临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
现在卫生系统的同志对专科经营助理还是有印象,但是专科经营助理的具体职能是什么,他们对医院有什么作用,可能还不了解。下面笔者就专科经营助理的职能和对医院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专科经营助理职能
1.1 建立专科经营报表,为绩效考核提供评价依据
专科经营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既是医院的总体目标,也是科主任的岗位责任目标。专科经营助理作为医院各口、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延伸和执行者,需要把医院宏观发展与科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因此,专科经营助理必须从医院及科室管理出发,密切关注科室运营情况,如出入院人次、门诊人次、手术人次、特殊检查治疗人次、平均住院日等,建立动态报表,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查找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及时向院长、科主任提交经营分析报告,以便为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专科经营助理每月向医院和科室提交经营分析报表 ,也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出科室重点关注的关键性指标报表,使医院对科室、科室对医师的绩效考核有了客观评价依据,保证了各科间、各医师间的公平竞争,使医院及科室管理更趋于标准化、制度化。
1.2 科室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科室的发展离不开得力员工,专科经营助理应该了解科室人员的情况,根据科室的现状以及科室的发展做出人员培训计划,让科室员工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为科室的发展提供人才。
现在医院人员的聘用都分几个地方管理,一般情况分为有编制的员工,劳务派遣的员工,劳务公司的员工,科室根据其特点可以进行调配,达到效率最优化。
正式有编制的员工一般学历较高(研究生及以上)或是职称高,资历老,在科室是负责人或是骨干,相对来说薪酬也高。劳务派遣的员工一般是进医院不久的,学历为本科或大专的技术型人才,他们有理想有冲劲,可以发展成科室骨干,他们的薪酬相对正式编制的会少些,但通过工作量可以弥补。劳务公司的员工一般学历较低,人才素质不高,在科室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他们的薪酬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科室要良性循环发展,人员之间的搭配非常关键,科室专科助理可以根据科室情况,提供进人计划,让科室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级别成金字塔形,学历高职称高的人数相对少,中间部分是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的人才,底层是那些低学历低职称的居多,这样人才结构比较稳固。如果高级人才较多,那么要考虑科室的技术发展方向要分亚专科发展;把高级人才分离,让他们各自钻研一个方向,各自带队发展,为科室的新项目发展做出贡献;如果底层人相对较多,那么要考虑引进高级人才来带动科室新项目的开展,让高级人才带动中、底层人员发展技术,分工协作,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
1.2.1 关注病床使用情况,及时合理调配资源
当医院的病床规模扩大,各科床位均扩大后,床位使用率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医院运营管理的专科经营助理,必须站在医院整体利益高度,密切关注所管科室每天出入院人数及在院人数,了解科室床位使用情况,每月都要出床位使用率报表,与去年同期数据对比,若发现异常,必须快速查出原因,供领导做决定。
专科经营助理还可以研究不同病种的床位创收率,全院排序,把床位创收率高的科室重点关注,在医院床位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不同病种的床位数,让医院的有限资源充分利用,提高效率。
1.2.2 实时监测设备动用情况,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医院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重要,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设备多,有些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如何提高设备使用率是科室助理应该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把科室设备清单列出,把科室设备利用率算出来,按高到低排序,所以设备都要关注,每月都要统计。有些设备使用率高是因为病种或季节因素的影响,可能有几个月使用率比较高,其他月份使用率低;还有一些科室设备使用率高,想添加设备,这种情况也要全院考虑,因为很可能需要添加的设备在其他科室正闲置或使用率低,可以把所有科室助理的设备调查数据汇总,发现规律,全院统一调配,让全院的设备使用率提高。所以科室提出设备购买申请,科室助理应该先调研,把真实情况反应给医院,医院再整体规划,看是否购买该设备。
设备的保养可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科室助理应把所在科室的所有设备协助设备科管理起来,让科室人员学习正确使用设备,并要求设备科派工程师定期保养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1.2.3 协助建立科室成本控制标准
现在医院的耗材领用越来越多,成本支出很大,如何控制让科室合理使用是个难题,财务科不能管科室领用耗材,设备科也不能管,这时科室专科助理的出现可以帮助医院管理好科室领用耗材。首先科室专科助理根据科室特点和科室实际情况设置领用耗材的基数,并作为关键指标每月出报表检查,要是领用超出基数很多,查明原因,要是收入与支出不匹配,那么存在漏收费现象或耗材存在浪费、带走现象,应该堵住漏洞。
经过专科经营助理在材料上的控制,科室材料领用会比较合理,同时应与医院财务科多联系,让科室收入与支出配比,每月领用数略有结余,这样科室在收入有保障的同时,支出相对合理,科室绩效达到最大化。
1.2.4 市场开拓
现在医疗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科室新项目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非常重要,科室主任及亚专科项目负责人想推广项目,也有资源,但没有时间和精力,业务上已经忙不过来了,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科室项目宣传和推广;现在专科经营助理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一空缺,助理可以帮助科室建立相关合作医院或科室的通讯录,也可以建立威信平台,让同行之间、患者之间有交流,有互动;同时通过媒体报道,报刊宣传,专题讲座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科室在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进步,这样不仅提高医院科室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有了交流的平台,把关注这件事的人团结在一起,为科室和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1.2.5 完成各类临时性工作
保证医院各种政令及工作的贯彻实施专科经营助理除完成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外,还需完成医院其他临时性工作。如医院组织架构的改造,医院空间、流程再造;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规范化制度的建立等。
所以专科经营助理的素质很高,应该由院长直接管理,医院有新项目开展,购买新的设备都可以要科室助理先做调研,写出分析让领导决策。当然许多工作也需要医院其他科室帮忙,但是科室助理的机动性很强,可以随时调配,放到项目组工作还是很有优势。
2. 专科经营助理面临的挑战
专科经营助理是医院所需要的,但是卫生系统在机构设置的时候没有要求医院一定设置运营管理办公室或科室专科助理办,科室助理应该属于医院院长直接管理,目前许多医院还没有此意识,所以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
2.1 组织层面
岗位设置在国内公立医院没有硬性要求,可设可不设,相对来说科室助理的职责和使命没有统一。岗位职能可能与现有医院的医务处、财务处和科教处等行政管理科室在职能上产生一定的重叠,请示汇报与沟通存在一定问题,权利有重叠之处。临床科室由以前的管理模式转为更加职业化管理,这可能会引起观念上的冲突,科室人员观点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执行力方面,与企业接轨,执行力很强,科室员工也是企业化管理。
2.2 个人层面
专科经营助理需要平衡与协调医院战略目标与科室利益之间关系,甚至科室人员的利益也要涉及,如何让几方共赢,这对专科经营助理的管理知识背景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特别是财务知识和市场开拓能力非常重要,许多人不能胜任。
专科经营助理需具有运营分析、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空间规划,人事管理,绩效管理,医务管理等全面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短时间是达不到的,所以科室助理的培养会相对时间较长,个人要肯学习,肯钻研,不断在实践中锻炼,才能达到一名合格科室助理的要求。
综上所述,专科经营助理对医院的发展非常重要,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岗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职责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特别是在不同级别的医院,科室助理的职能可能有少许不同,但是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专科经营助理会成为医院不可缺少的管理岗位,帮助医院提高效率,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LCC技术实施医疗设备综合管理(DB/OL).cn.
[2] 刘景峰.专科经营助理――把医生还给病人[N].医药经济报,2007-11-02(A02版).
一、内部效益审计概述
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等时常被用于阐述性质相似的内部审计活动,本文将这些审计活动统称为效益审计。本文认为,这里所说的效益审计,是指内部审计师对组织内部管理和使用组织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独立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该定义明确了效益审计的对象是管理和使用组织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评价组织内部的有关机构管理和使用组织资源业绩的手段,并通过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有关机构的经营绩效,为组织增值服务。效益审计要求检查实际成果与预定标准或预期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并把注意力集中于组织内部有关机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分析评价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内部审计师在实施效益审计时,应独立于受其检查和评价的活动之外,所获得的有关评价效益证据均应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
检查、评价管理和使用组织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内部审计师实施效益审计的目标。经济性(Economy),是指资源使用是否经济、节约;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投入与产出比;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投入的资源是否完成预算或既定的计划或目标。内部审计师在执行效益审计任务过程中,应该严密注意上述三个概念的适应性,同时注意财务审计和法纪审计的有关事项。
二、内部效益审计的程序
从国外开展效益审计的经验来看,完成效益审计要包括一系列周密计划的阶段。每一阶段都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并且均取决于前一阶段的结果。这说明效益审计的过程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这种规律来自效益审计的内在要求。适当的效益审计程序,一般来说应满足下列要求:审计程序应有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应能保证审计质量,审计程序应体现法规要求,审计程序还应体现有效审计的原则。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效益审计程序设置为选择效益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实施现场审计、编审效益审计报告以及后续审计等5个阶段。
(一)选择效益审计项目
选择好效益审计项目是开展效益审计成功的关键。财务审计虽然也存在项目选择的问题,但查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常常是一个不变的审计项目。而效益审计则不然。由于效益审计涉及的范围广,受此限制,内部审计师一般很少开展全面的效益审计。为了使效益审计卓有成效,内部审计师一般选择效益提高潜力大、并具有实施审计的客观条件的项目进行审计,这样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重点地完成审计项目,及时改进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促进效益的提高方面容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对效益审计来说,选择项目是首要的一环。
1.选择效益审计项目的原则
选择效益审计项目就是要在充分考虑内部审计机构有限的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效益审计项目,制定效益审计战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师在选择效益审计项目时应该考虑以下一些原则:
(1)效果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内部审计师在选择效益审计项目时应该选择预计是审计效果最好的项目。这些预计的可能的审计效果包括:是否促进被审计组织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否促进了被审计组织更有效地计划、控制和管理;等等。目前,在经济转轨问题丛生的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效益,必须将审计力量集中关注问题较多的领域。
(2)风险适中原则。内部审计师从事任何审计工作都存在风险,实施效益审计也不例外。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内部审计师在对被审计组织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时,会存在评价不当、建议不切合实际等的可能性。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师应该慎重选择审计项目,要仔细研究分析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切忌盲目求新、求大,防范审计风险。
(3)估算审计成本原则。选择效益审计项目是否恰当,以及何时开展,内部审计师都要合理估算其所需的审计成本,并根据现有的资源状况做出合理安排。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一般而言,合乎审计成本要求的,较容易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
2.选择效益审计项目的步骤
内部审计师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组织的要求,确定审计目标,选择效益审计项目。其主要步骤包括:
(1)明确效益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的角色应该是动态的,能够不断改变以满足组织的需要。但内部审计师应该明白,高层管理人员和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期望是什么?涵盖哪些类型的领域以及获得哪些审计发现是期望内部审计部门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师应对自身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只有明确了所要实现的目标,才能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各种条件,确定可选择的效益审计项目。
(2)收集备选效益审计项目的信息。内部审计师在确定可供选择的效益审计项目后,应该对有关审计环境有透彻的了解,并着手收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被审计组织的经营目标和、生产流程、组织要素和执行的主要控制制度;被审计组织的预算、财务、经营报告和外部审计报告;资本、人力、期货等市场的信息,政府颁布的规章、条令;贸易出版物、学术研究报告、报刊杂志等等。
(3)建立效益审计项目库。内部审计师要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对于每个备选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备选项目排序可采用打分的方法。
所谓打分就是对影响项目选择的若干因素,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量化,并加权计算总分的过程。如根据选择效益审计项目的原则,将打分因素分为效益审计效果、效益审计风险和效益审计成本3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若干细目,每个细目根据重要性程度确定权重和分值。审计权重应以效益审计效果为主,占50%左右,效益审计风险占30%左右,效益审计成本占20%左右,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效益审计的目标和内部审计师的责任。
每个细目的分值范围应该预先确定。既可请内部审计部门有关人员,也可邀请社会人士参与打分,然后计算平均分。内部审计师根据得分高低确定项目审计的先后次序,并将其列入效益审计项目库中,标明审计目标、范围重点、计划工作量和计划实施时间等。该项目库应该在每年的年末修订一次,并从中标明下年度准备实施的审计项目。
(二)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师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做出的事先规划。著名的内部审计专家RobertMoeller(2006)指出,适当提前的计划和准备性工作,将大大节约内部审计的时间和工作。因此一份编制科学、操作性强的效益审计计划,将能有效地指导现场审计师开展工作,这就如领航员使用海图、汽车司机使用高速公路行车地图一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提交审计报告。按照我国内部审计准则规定,审计计划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本文以下所述的主要是后两个层次的审计计划。
1.进行审前调查。开展审前调查,目的在于对被审计组织全面、彻底、充分地了解,以便为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做准备。内部审计师应主要通过审阅、访谈、调查等方法来了解被审计组织的经营活动情况、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情况、财务会计资料、重要的合同及会议记录情况等。
2.确定审计目标。为每次审计确立明确的审计目标,是审计计划最为重要的方面。确定审计目标要根据管理层的要求、适用的各种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能力、前期审计工作的性质、适用的资源和时间、明确的目标以及审计方案的限制,在开始每项审计任务的需要考虑这些因素(RobertMoeller,2006)。据《政府效益审计论》的作者彭华彰等专家的研究表明(2006),我国已经开展的效益审计项目,大多在审计报告中没有明确阐述该次审计的目标是什么,这造成了审计过于宽泛、重点抓不住,而且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离,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都大受影响。因此,一个好的效益审计项目需要确定恰当的审计目标,确定合适的审计范围和重点,从而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实现效益审计成果最大化。
3.确定审计评价标准。效益审计标准是评价被审计组织效益状况的判断尺度,确定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效益审计的关键问题,因为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评价。适当的评价标准应该具备可靠性、客观性、相关性、代表性、明确性等特征。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一是强制性的标准,如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二是一些非强制性的标准。如有关机构研究或制定的专业标准;被审计组织自行制定的标准,包括预算、计划、定额、指标等;以前审计运用的标准;内部审计部门自行制定的标准;等等。
应该强调的是,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好经过审计与被审计双方的认可,因为如果被审计组织对于审计的评价标准存在异议,不仅被审计组织不能接受审计得出的结论,而且提出的审计建议更是得不到落实,效益审计就失去了意义。
4.编制审计计划。在完成上述前期准备工作后,内部审计师应认真细致地编制审计计划,并报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批准实施。一般来说,审计计划包括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两个层次。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作的综合安排,它涉及的内容是全局性的,并非直接对某一项具体审计目标或具体审计程序进行规划。而审计方案则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及其时间安排进行详细规划与说明。审计方案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因为审计方案的第二个重要目标是要指导审计新人以及有经验的审计人员(RobertMoeller,2006)。
但是,是否需要有两个层次的审计计划,不是绝对的,如果被审计组织规模非常小、业务非常简单,则可以用项目审计计划代替,只是要编得详细点而已。审计计划的形式一般以表格为主体,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审计计划通常包括以下一些项目:编制依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标准、审计方法、审计程序、时间预算、人员安排等。在编制审计计划过程中,内部审计师还要注意多与被审计组织的协商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友谊,提高审计计划的可行性。
(三)实施现场审计
内部审计师编制的审计计划经批准后,应按审计计划规定的时间实施现场审计。在进点实施审计前,内部审计师应向被审计组织送达审计通知书。内部审计师实施现场审计的关键是收集效益审计证据。内部审计师应该检查和评价所有与计划确定的审计目标相关的证据,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和整理归纳的基本原则界限,取得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圆满完成效益审计工作。
1.收集效益审计证据。内部审计师应该围绕审计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审计证据:
(1)内部审计师通过审阅、访谈、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直接收集的审计证据,如内部审计师编制的分析资料、访谈笔录、调查问卷、观察取得的与被审计组织有关的录音、照片、录像带、光盘等资料等。
(2)由被审计组织提供的审计证据,如有关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反映的经营和收益等数据,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计划、报告、决议、措施、办法、制度、规定、批复等文件,采用某种信息管理系统采集与生成的有关的数据信息等等。
(3)由第三方提供的审计证据,如与审计有关的法规、政策性文件、实施细则、操作手册、行业背景资料、授权书,媒体上公开发表的预算表、财务收支数据,以及经营目标、经济效益数据,以及来自公共文献、图书、调查研究报告和信息等。由第三方提供的上述资料,未经审计人员证实,一般不能直接用来支持审计结论。
2.鉴定效益审计证据。效益审计证据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结论和建议的质量。因此,内部审计师应对每项审计证据从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
3.整理归纳效益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整理归纳就是审计人员把收集的大量的零散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简化、整理归纳,使其转换成审计结论的过程。内部审计师通过审计证据的整理归纳,就可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按照逻辑性将它们组合起来,转换成逻辑严密、客观完整、有说服力的结论,从而增加审计报告的可读性。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总是一边收集证据,一边进行证据的整理和归纳。在整理阶段,内部审计师重点要对审计证据的整体充分性和整体证明力进行归纳分析。
(四)编审效益审计报告
报告效益审计结果,是内部效益审计程序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不管审计工作怎样周密地计划和尽力地完成,不管审计结果多么重要,也不管内部审计师的结论和建议是多么有效,如果审计报告质量不高,不能推动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消除缺陷,那么审计工作就不会达到其全部目的。英国国家审计署指出(罗美富等,2005):“审计工作的成败最终体现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可以通过简洁明快、引人注目和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播丰富的信息”。写得好的效益审计报告,能将一个对当前情况的客观见解引起管理部门的注意,并能为管理部门采取行动提供依据。
1.效益审计报告的框架结构。美国会计学家D·J·开斯勒和J·R·克劳开特指出:“一个符合逻辑的报告,其结构应包括背景信息、审查范围、观点、发现问题和建议,这样就能增加报告和传达过程的效果”[①]。按照国际惯例,效益审计报告一般包括摘要、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摘要是对效益审计报告主要内容的摘编,以方便报告使用者阅读。正文应该包括引言段、范围段(包括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准则的遵循情况、内部审计师和被审计组织责任等)、意见段、问题段、建议段等。附录主要包括被审计组织对效益审计报告的评论或意见等。
2.效益审计报告的编审。为了提高效益审计报告的质量,内部审计师应该强化报告编审过程的质量控制。根据实践经验,一个良好的效益审计报告编审过程应该包括:整理、分析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评价审计结果;与被审计组织管理层沟通;获取被审计组织管理层声明书;审计工作小结;编制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征求被审计组织管理层意见;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审计报告;向被审计组织的适当管理层或上级管理层以及审计委员会呈报效益审计报告;根据规定公布效益审计报告。
3.编写效益审计报告的要求。编写效益审计报告的目的是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信息,而不是为了阅读欣赏,因此内部审计师无需具备创作天才。但审计报告的编制却是一项严格而又细致的工作,编制者不能凭主观意志随意发挥。内部审计师编制的效益审计报告,应符合客观公正、证据充分,准确及时、重点突出,要素齐全、结构合理,表述准确、用词规范等的要求。
(五)后续审计
内部审计师出具效益审计报告后,还要安排后续审计,以确保被审计组织确实根据审计报告采取了有效措施,否则,效益审计程序就不算完结。前已述及,内部审计是为组织增值服务的,其检查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改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只有被审计组织认真按照审计报告的要求进行了整改,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组织的高级管理阶层必须建立起相应制度,要求被审计组织定期对效益审计报告写出书面答复,并且清楚地叙述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内部审计部门也应该为负责后续审计建立制度,在规定期限内或与被审计组织约定期限内执行后续审计,这样可促使审计报告处于未了状态,直到被审计组织采取了纠正不足之处的适当行动,让内部审计师感到满意为止。内部审计师在执行后续审计时,应该编制后续审计方案,并在实施必要的程序后,向被审计组织的适当管理层出具后续审计报告。
三、结束语
通过初步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师进行效益审计,需依次经过选择效益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实施现场审计、编审效益审计报告以及后续审计等五个阶段。至于是否确需经过这些阶段,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的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我国内部效益审计快速发展的曙光将很快来临。
一、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国资委于2006年12月颁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推进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强强联合要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合理的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2.集团化趋势加强
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重组:通过简化企业组织机构,对层级过多的下属企业进行清理、整合,通过关闭、破产、撤销、合并、取消企业法人资格等措施,完善大企业的母子公司体制,强化母公司在战略管理、资本运作、结构调整、财务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对业务和资产的调整或重组,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3.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
国资委2007年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实现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充分运用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战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支撑集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财务造假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了在考核中过关或多拿奖金,一味粉饰经营业绩,做假账,虚报利润,导致资产不实,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质量,不断滋生潜在的财务风险。从管理上看,由于企业集团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衰变程度严重,导致集团公司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2.资本运营问题
资本运营是企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的分配。目前,有些企业集团采取非关联性的多样化经营,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而企业集团自身管理能力又较差,导致企业资金回报率低,甚至出现亏损。一些企业投融资管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或只投不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损失;有的企业不严格执行有关会计核算制度,该提留的不提留,该调整的不调整,该入账的不入账,或私设小金库,违规操作资金。
3.资金管理问题
有些企业集团公司的资金流动与监督控制严重失调,出现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一是部分内部人员利用权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使企业集团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闲置;二是子公司都掌握一定数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由母公司贷款获得,如果母公司对贷款难以及时调回会影响母公司的财源和资信;三是集团公司内部整体资金调剂无序,资本经营意识不强。
4.内部人控制问题
有的企业经营者相互勾结,通过多种渠道向外转移国有资产,或披着合法的外衣,肆意将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出资者职能不到位或者虚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
1.创新理念,提高风险监控意识
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应当将国有企业集团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各项基本制度保障、风险监控工具、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解决措施等。其核心思想是"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风险监控--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监控制度安排和工具应用对各个领域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活动来实现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由此可见,风险监控在集团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提高风险监控的意识。
2.注重财务风险监控制度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对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要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单靠一两项制度、措施是很难达到的,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监控制度体系。国外大型公司都十分重视监控体系的整体性和层次性。譬如一些跨国公司,其内部的财务监控,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委派会计和内部审计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通过多种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监控制度的设计,形成了互相牵制、互相补充的体系,发挥出了较好的整体效率。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监控机制的运作效率
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快速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从而保证监控机制的有效性。
4.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设计
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的重要部分,需要对风险监控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能和流程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
一、知识经济时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创新
管理会计新概念的形成源于单位环境变化,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不断创新的单位管理方法的内在要求促使管理会计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具体来说,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方法与技术发展中的创新主要有:
1.零基预算(ZeroBudget)。零基预算起源于美国,是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增量法”相对应的一种编制方法。美国唐·R·汉森,玛丽安·M·莫文的《管理会计》一书将零基预算描述为“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财政支出均不以上年预算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对原有的和新增加的各项开支,按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重新核定。”而“增量法,又称基线预算法,是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作为起点,并对此作增减以反映下一年度假设的变化。”在增量法下,预算编制单位的负责人常常竭力用完全年的预算指标,一直到了年底毫无剩余(政府机构尤为如此)。基于此,增量法不仅没有认真评价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及效率,而且助长了浪费和低效。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革新不断加速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建立一种能使管理者打破陈规的预算体系,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各项工作。实行零基预算,有利于公平分配,可以有效解决“基数加增长”编制办法中的不合理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此,零基预算成为这项新举措的最好选择。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从近期一系列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可以看出:零基预算是支出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专家们也纷纷提出企业应该借助管理会计中的零基预算实行部门预算,进行科学理财。
2.财务资源规划(ERP)。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涉及资源规划的时尚概念是财务资源规划(ERP)。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是在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RP系统其基本思路是:先估计销售量,再拟定生产计划,通过有效率地运用资源,使最低的成本发挥最高的效率。ERP系统需要将每天的营运资料及时归类整理,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并通过拟定相应的策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ERP系统的特色在于,它能够提供企业经营者所需要的各种即时营运信息,使管理者能适时作出最好的决策,有效地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为公司获取丰厚的利润。从而,管理会计工作者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统筹管理纳入ERP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全球经营的跨国公司来说,经营者要想即时掌握企业信息,ERP系统可以说是最佳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据报道,“巨人”史玉柱在结束喜玛拉雅山之行的痛定思痛之后,以“重整旗鼓”的姿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个动作就是“引进ERP全程管理系统”。足见ERP已被逐渐纳入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轨道。
3.全面质量管理(TQM)。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愈来愈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极其重要的竞争武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便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在许多国家展开,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国家质量管理奖,以激励企业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被引入生产企业,而且被引入服务业,甚至医院、机关和学校。朱?基同志曾指出:“企业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纲”。我们国家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也十分关注全面质量管理,并且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当前,它已经被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也已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得以实施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比如,在我国的“顶级企业”中(如海尔、长虹等)都已建立了一套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它们都是推行TQM的典范。因此,笔者相信TQM会给广大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二、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管理会计新概念的扩展促进了企业实践的发展,也给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当前,企业管理行为敏捷化、管理方法多样化和管理技术系统化等客观现实冲击着管理会计的传统价值观念,大大促进了现代管理会计的价值思维及理论体系的更新。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除了体现于上述新概念体系之中外,还表现在以下的一系列变化与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