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坚持转型引领,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两手抓、两手硬”,以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发展,促进发展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1.1.2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做“绿”农业、创“新”工业、育“优”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依靠人才科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化改造。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腾龙换凤,狠抓节能减排,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传统产品高端化。
1.1.3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该市在2003年率先编制了《循环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现建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家、省级试点单位9家,初步构建起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空间布局。如张家港保税区作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循环化链条为纽带,初步形成精细化工、棕榈油、有机硅等初具规模的产业链条,园区半数以上企业进入循环经济圈。
1.1.4农业产业特色明显全市围绕“一核三区五园十基地”的现代农业布局规划,新建和扩建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市现有耕地保有量54万亩,基本形成优质稻米、高效畜禽、名特水产、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等五类特色优势产业,主要农产品“三品”种植面积比重达90%以上。同时,通过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功能。
1.2狠抓生态环保,着力优化城乡宜居环境围绕“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该市一手抓源头治污、一手抓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屏障明显加强、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1.2.1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全市天然气主管网实现“镇镇通”,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实现市域全覆盖,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22.7万t/d,并因地制宜建立有动力、微动力等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近2万t/d。先后建成总库容25万m3的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处置中心、总库容220万m3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年处理能力6000t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日处理能力6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日处理能力50t的餐厨垃圾处理厂。
1.2.2狠抓落实节能减排重点实施“万企节能低碳行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持续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和落后产能淘汰。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70亿元实施了两轮环保“333”工程和工业园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电力行业实现燃煤机组全脱硫,城区建成全国县级市中第一个“清洁能源使用区”。
1.2.3探索推进生态修复成功把废弃窑洼地建成张家港公园,把高速公路集中取土的低洼地建成暨阳湖生态园区,把市区东郊废弃地建成生物多样性的梁丰生态园,把百里沿江湿地建成天然绿色屏障等。
1.3紧扣城乡一体,着力保障资源均等共享牢牢把握“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环境的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促进城乡环境资源配置均等化保障。
1.3.1服务网络城乡一体率先全面建成“行政办事和服务、医疗保障、文化活动、商贸服务、警务治安”五大中心,形成一套包括“社会福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法律维权、文体娱乐”等8大类72个项目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健康舒适、便利快捷、文化活动、个性发展”的需求。
1.3.2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围绕建设“城乡一体的宜居城市”目标,持续推进以“三清三绿”(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家园)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建成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23个、二星级21个和一星级93个,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美丽镇村”建设;加强城乡绿地系统和水循环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东、中、西部三大水循环体系,初步形成林地、绿地、湿地融合的生态基础空间。
1.3.4绩效考核城乡一体该市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政”理念,对各区镇严格实行经济与环境指标“双重考核”,将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双山岛确定为“不开发区”,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绩效部门对区镇、相关部门实施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定期公布“生态成绩单”,真正使“绿色元素”成为行政决策考量的关键因素。
1.4培育绿色人文,着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政府决策、企业行为、学校教育、群众生活各方面,积极引导生态文明的全社会文化自觉和全民化共建共享。
1.4.1普及推广生态教育把生态环保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全力打造“生态课堂”,发动骨干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关怀”公益活动,培育了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一批有特色的生态教育基地。
1.4.2宣传推介生态文明突出城乡联动的社会化生态文明主题宣传,使绿色人文理念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乡村,让垃圾分类、环保购物、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成为百姓追求的绿色时尚。利用覆盖镇村的网格化文化服务阵地,在镇村、社区巡回展映“生态小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1.4.3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机制,推进机关无纸化办公、智能化管理,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材等节约行动;推行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使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LNG清洁能源公交系统、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等成为“绿色出行”的新亮点。
2对策与建议
2.1加大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必须立足于区域整体来统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与制衡,减少政府在城镇建设中反复拆建带来的资源消耗;采取阶梯电价、阶梯水价模式,抑制企业和居民对水电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提高私家汽车的运行成本,鼓励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与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注重城镇绿地系统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地范围,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更多采用绿色生态建筑,广泛采用节能环保保温隔热材料,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通过建设循环型产业园区,促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量多级利用,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产业政策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以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城镇生活垃圾的回收管理,采取国际先进的处置办法消除垃圾围城现象。
2.2完善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目标和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入到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之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要坚持与完善现有城乡土地公有制,强化城乡规划调控,为有序城镇化铺设轨道。要规避经济全球化之弊,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健康城镇化新动力。要多方位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以及国家竞争力。要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要从合理分配城市空间资源入手,强化交通需求管理,促进城镇化和机动化和谐发展。要积极应对日趋严重的水危机。要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有序城镇化。按照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要切实做好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把“五位一体”的基本要求引入规划。在城镇规划中,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三规融合”的基础和抓手,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实现规划“融合”,确定城镇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2.3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具有较大的作用力,从而具有正、负效应。必须对城镇化的负面效应加以限制,其中关键举措之一是基于生态文明推进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城镇化的速度、规模、强度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演替进程相适应,保证城镇化的发展始终在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内。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整体规划人口、资源与环境,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系统达到各自功能和整体功能最优,使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在时间、功能、发展速度上交互促进和协同完善。要积极研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加强相关模式的探讨、路径的研究、经验的推广,走绿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形成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新模式、生产新模式、发展新模式和管理新模式。要从城市的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市要从高耗能的模式转向低耗能低碳的发展模式;要从传统的大城市扩张转向生态卫星城的建设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从盲目克隆国外建筑和美国式城镇模式转向文脉的传承和城市特色的创造上来;要从高环境冲击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低环境冲击,善待生态环境的本质;要从放任式的机动化转向集约式的机动化,发挥集约型的机动化的空间引导功能,实现集约型的城镇化;要从偏好大型、集中式基础设施转向小型、分散、循环式基础设施,要善于将大型的基础设施与小型、循环式和分散式的基础设施互补共生;要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谋求社会公平的城镇化。
近年来,桃源县以“打造现代产业、建设幸福桃源”为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严把入口,认真抓好项目审批
桃源县紧密围绕加快本县的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积极开展环保服务。
一是严格把好项目环保审批关 按照国家环保部关于“五个坚持”和“十个不批”的要求,把好项目审批关口,严禁“三高一低”的建设项目进入我县, 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的产生;
二是增强服务本领,提高服务质量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给予全力支持,如桃源县工业集中区、桃源县文化体育中心等建设项目都在我们协助做了大量的工作后,顺利完成了项目审批工作。全年共审批项目107个,其中报告书4个,报告表21个,登记表82个;
三是认真做好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 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工作制度,依据各企业监测数据,结合我县污染控制总量指标,认真核定许可证数据,使企业认识到排污许可证的重要性。全年共发放排污许可证103本;
四是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 制定了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时限。对常德市科辉墙材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大华机械厂改扩建项目、常德胜利化工有限公司差压余热发电和合成氨系统节能改造等十多个项目的环保验收工作进行了跟踪服务和督查。完成了桃源县恒通纸业有限公司每年12000吨再生纸改扩建工程、桃源县联宏塑电有限公司蓄电池组装生产项目、常德巨龙建材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等30多个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二、强化落实,加强环境监察执法
一是深入整治重金属企业环境污染问题 进一步加强了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红十字会医院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和指导,对创元铝业固废填埋场的建设进度进行了现场督查,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正待验收。开展了危险废物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关闭了桃源县一正科技电源厂和三阳镇劲威电源厂,完成了联宏塑电和欣运蓄电池厂的专项整治工作,并通过验收,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二是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检查,加强水质监测,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饮水安全。通过对沅水断面尧河、新河、水源亭三个断面的定期监测,全年共获得有效数据913个,与2011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三是扎实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成立了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宣传方案,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在全县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健全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防控环境安全隐患和污染事故的发生。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25人(次),对47家企业进行了104余次现场监察,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正常;
四是加强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的规范管理 加强杰新、胜利化工、创元电厂、中材等4家国控企业和县城污水处理厂省控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每月不少于一次。确保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正常,监控数据畅通、完整、有效;
五是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共处理来信、来电、来访投诉35起,调查处理率达100%,办结率达到96%以上,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答复人大、政协议案提案2份。
六是完善机制扎实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 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的筛选与分解,科学拟定年度削减计划,有效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落实污染物减排各项措施,把减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目前,已经完成了中材常德水泥脱硝工程分级燃烧项目的验收;杰新纺织废水深度治理项目已经启动;完成创元发电和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减排督查核查工作。同时,县政府将污染减排工作纳入2012年工作主要目标之一,完善对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县直部门目标责任制“污染减排一票否决”考核内容,推行污染减排工作行政问责制。
三、积极探索,有效推进生态创建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 县委、县政府每年将生态县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及时部署和调度。2012年完成了5个乡镇、4个村的省级生态乡镇、村的创建工作;4个乡镇、4个村的国家级生态乡镇、村的申报工作;5个乡镇、9个村省级生态乡镇、村的申报工作;8个乡镇和所属73个村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编制了《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盘塘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后续支持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了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的验收。桃源县龙潭镇龙潭居委会、龙中居委会和马鬃岭镇刘炎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均已完成建设,通过了县财政评审中心的财政决算评审,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验收申请报告,预计年内可以全部完成项目验收。2012年争取农村环境整治项目4个,专项整治资金370万元;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内容;要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185-01
现代社会,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就需要着手对当前存在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治理与防范,做好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和水平不断增加,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之一,其建设规划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围绕这项工作,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交通运输、城市绿化、环保审批、生态环境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以期生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误区
1.1以生态建设取代经济建设,片面强调城市的生态竞争力
具体体现在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简单通过增加绿地、树木或公园的数量从而实现城市表面的绿色环境。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绿地设计时常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后见缝插针的消极地位,因而无法在经济生产时激发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起不到生态意义上的作用[1]。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哪座城市的生态建设不是建立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谈不上生态建设。
1.2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常割裂地看待城市和乡村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仍然沿袭着城乡二元制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可能出现盲目城市扩张运动,撇开农村孤立地发展城市等片面的做法。随着网络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完善,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必将逐步拉近,乡村田地和城市绿地将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调。
1.3主要以政府管理而忽视全民参与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当前,政府和市民基本都持有城市建设是政府职责的看法,导致很多实践中经常忽视市民的能动性和市场经济自发调控力量,形成政府部门指令管理、效率低下的建设局面。
2.人类素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2.1人类素质的定义
人类素质是指人类在自然活动中的才干和能力,他是人类在生活中基本品质的形成。它是指在一定生活下,人类生产力自我创造价值的效率和能力。人类群体了解世界、改变社会的条件和能力。素质是先天遗传性与后天习惯性的辩证统一。先天的素养是一种自然的形成,而后天的素质则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有明确生活目的和进行加以控制的教育性环境在素质养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素质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群体素质是由不同类型的个体素质组合构成。个体素质好坏影响到群体素质水平。但群体素质又对个体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个体素质深深地打上了团结、合作、地域等文化色彩。更巨大的影响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当代生态环境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本身的危机,是人类没有发展好自身的行为素质和能力的见证。
2.2生态环境的定义
生态环境的綜合因素影响着生物及生态动物的生存和活动。其中非生物因素有水、无机盐、氧气。在自然界,生态因素与生物生存环境和方式相互作用。生态环境是以地表为底,天空为顶,在一定活动范围内户外空间包含的有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相辅相成。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适应调整能力。其生态环境的结构越复杂,生存物种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良好的环境协调性是指人类活动中各项资源、能源消耗少,生物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3人类素质与城市建设的联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对人类的素质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素质的高低在一方面是取决于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类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人类生活行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环境的后果,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演化不以人的思想意志为转移,盲目的用人的主观意志和想法去改造环境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有人把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俗而形象地喻为“兄弟”关系,人类生态环境的事情应多和环境“兄弟”商量,这个比喻恰到好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我们需要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去改造恢复,甚至永远都无法复原。所以,人类与环境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3.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径
3.1政策引导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政策与制度的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我国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对资源回收利用、生态型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按照零排放原则控制污水排放;结合公共交通政策,制定引导沿线土地管理的配套政策,实现土地使用和公共交通互相促进;建立生态安全及防灾预警机制[2]。建立生态技术推广机制。制定利于生态技术的承接、转化、推广和研发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定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项目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如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
3.2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
第一,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一是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等,并尽快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以支持重大关键项目的研究;二是加快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体系,形成全面完整的生态城市技术体系;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的建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加快科研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应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构建生态城市交通体系。鉴于我国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土地开发状况,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将改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与城市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土地开发利用率;二是调整传统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应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条件,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利用城市市区公共交通;三是应适度控制私人汽车在城市市区的使用,加快完善自行车专业设施,改善当地步行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
4.结语
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统筹兼顾,要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即为长远目标积极筹谋,又兼顾当前生态文明的发展,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明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14(8):144-145.
仙居历史悠久,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钦赐县名为仙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传承着7000多年新石器时期下汤文化的薪火,中国道教第十洞天、江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头禅院、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等古迹,见证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留下的灿烂印迹。仙居之美更在于她难得的蓝天、青山和碧水。对于雾霾蔽日的大城市居民来说,仙居无疑是块难得的心灵净土,“仙人居住的地方”可谓实至名归。虽然目前仙居还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地区之一,但我们始终相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生态为立县之本,创造条件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并以此为抓手,促转型、抓统筹、优环境、惠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过连续几年的生态创建,2012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今年将迎接环保部的考核验收。创建活动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具有仙居特色的创建之路。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
的使命,也是现实的选择
国家顶层设计与县域发展思路叠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了回答。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只有在辩势中蓄势,才能在造势中乘势。早在2001年,仙居县就提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2010年提出“生态立县”战略;2011年在顺利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十几年来,从生态保护到生态创建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绿色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生态立县战略的步伐更加坚定。
县域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仙居县森林覆盖率77?郾9%,出境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三年在96%以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3万个,近三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均达到90以上,名列全省前茅,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连续多年的生态县创建之路,让生态基础更加扎实,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4个、市级生态村355个,10个乡镇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
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差异化发展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由于历史上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前几轮发展中仙居逐渐落后,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2012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556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占浙江的40%,居台州市末位。在浙江新一轮实干促发展的区域竞争浪潮中,仙居不可能走常规的发展道路,必须剑走偏锋,将自身的特色优势最大化,而仙居最大的优势就在不可复制的优良生态,只有抓住这轮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遇,才能乘势而上,实现弯道超车。
推进“三生融合”,不断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有序,宜业、宜居、宜游融合发展的乐活之城,是仙居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县创建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 生态文明校园,景观设计,景观规划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12FJ303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45-2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扬弃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在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上的深刻变革,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型社会的打造为目标,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建筑、环境、人,是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和校园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三要素,因地制宜的协调建筑与景观的关系、营造人性化的学习及交往空间、创造校园艺术氛围是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和校园景观设计中,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科学构思,精心设计,着力打造现代生态、职业文化、青春活力、平安和谐的魅力校园,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文化与景观的和谐交融。
一、现代生态校园景观规划的构思
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建设一个“信息通达、四季常青、干净整洁、清新雅致”的现代生态校园。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景观设计和建设时,制订了景观规划构思:
(一)在现有局促校园空间中建立有序景观层次。因受建设用地面积的限制,需要合理规划校园景观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建立有序景观层次。例如,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对校园景观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既有绿地花草、水榭亭台,又有乔木成荫、高楼耸立,整个校园显得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在学院各个空地建有适宜师生学习、休息的绿化景点,校园空旷处大量种植草皮,栽种花草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40%,校园充满着自然生态气息。
(二)改造建筑室内外效果,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植物景观与建筑和谐搭配,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坚持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有机结合的理念,通过植物造景、园林小品、石景等景观设计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同进还引入了企业元素,在学院建有齿轮、定子等具有职业符号的人文景观,使校园环境既能体现学院的文化底蕴,又能展现时代特色。
(三)设计及改造可持续性,营造“生长中”的景观。生态文明高校首先应是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校园。要以建设绿色校园为理念,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多样化景观与园艺设计,创造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要充分依托现有的自然条件,科学构思,精心设计,灵活巧妙地展现校园的美丽,营造四季花香、绿树成荫的优美校园环境。
(四)营造低造价、高格调的校园景观空间。坚持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有机结合的理念,通过植物造景、园林小品、石景等景观设计不断改善校园环境,运用园林环境艺术手法,使校园总体环境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同时统筹考虑景观效果与内在功能的统一,做到既美观又实用,满足师生室外阅读、休闲的需要,努力打造布局合理、清新雅致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校园环境既能体现学院的文化底蕴,又能展现时代特色。
(五)人、校园、环境友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高校是能源消耗集中、需求量大的地方,如果不加强管理或者缺乏节约和环保意识,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危害。因此,生态校园对于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都要遵循节约、环保的原则,并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环保资源。
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集体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友好,不仅直接影响这一组织的凝聚力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情绪和工作绩效。学校是人才密集、文化丰富多彩、信息交流广泛、相互交往频繁的特殊群体,只有使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职工之间学生之间以及职工与学生之间等各方面关系融洽、和谐共处,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和素质的协调、全面发展、从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数字校园,信息畅通。生态文明高校的建设必须适应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高层次的文化内涵。要强调信息的流通和交换,密切各学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发挥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体现高校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功能,校园内建筑设施要尽量智能化、人性化、网络化,外部装饰也应简洁明快,富于艺术新意,更贴近自然,符合生态情调。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争取了国家财政250万元,着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力求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六个数字化”(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及生活数字化)。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全过程的信息化。目前,数字化校园的硬件改造已基本完成。
二、文化三进,建设职业文化校园
高等职业院校将职业文化融入教学和生活,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实行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开展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营造环境育人、企业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文化氛围。
(一)产业文化进教育。学院主动对接区域支柱产业,与湘电集团共建了3个二级学院,将产业文化引入校园,建立健全产业文化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把产业文化育人作为重要内容;把产业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师生下企业接受产业文化熏陶;产业文化素养要求引入技能大赛;产业文化素养纳入育人评价指标。
(二)工业文化进校园。学院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校园环境,在实训中心西头绘制了一组机械、电气产品画,在文化广场前坪增设了大齿轮工业小品,在新能源大楼二楼建设了一流的风电陈列馆,在学院主干道两侧安装了风光互补新能源路灯,展现了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用新颖的载体将工业文化元素引入校园育人环境,用实景和产品对学生进行了工业文化的渗透与熏陶。
(三)企业文化进课堂。学院把湘电集团的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融入课程,将湘电集团“力道”文化作为必修课,将湘电集团凝练的“十力”文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衔接,演绎出新的文化内涵。学院校内实训场地和学生宿舍管理中,引入了企业6S管理模式。订单培养班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了教室布置,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提升职业文化素养。
三、文体相长,建设青春活力校园
(一)文体活动设施完备。学院拥有1个近千平米的学生素质拓展中心、1个可容纳35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2个田径运动场、1个室内体育馆、4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和2个乒乓球场,学生文体活动有着充足的场地。
(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院每年开展田径运动会、体育节、健美操比赛、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女子排球比赛、职工气排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举办了学术文化艺术节、主持人大赛、“蓓蕾杯”征文比赛、“畅想青春”辩论赛、“大学生读书月”、“书香养德,文化育人”文化展、“雅韵三湘・艺动校园”专场音乐会、“畅想中国梦”书画笔会等文化娱乐活动。运动场矫健的身姿,图书馆求知的身影,舞台上青春的活力,无不展示着电气学子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2011年学院健美操队在湖南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2011年学院女子排球队获二等奖。
(三)社团活动彰显个性。学院现有大学生记者团、蓓蕾文学社、健美操协会、舞蹈协会、自主创业协会、摄影协会等22个注册社团,每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安排了专门经费和活动场地,各社团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推动着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蓓蕾文学社每月出版一期团报《星火报》、每学期出版1期团刊《急流》;健美操协会、蓓蕾文学社荣获“湖南省优秀社团”称号;“自主创业协会”、“舞蹈协会”荣获“湘潭市优秀社团”称号。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智,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论
“环境育人”,校园环境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依赖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它不仅以物质形态满足着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它还无时无刻不以外在的形态影响着师生的情感和心灵。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从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文化与景观相和谐的视角,努力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打造具有生态化、人文化、职业化的现代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彭秀兰.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杨斌.论建设生态文明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3]孙波,刘龙海,杨向荣.创建文明校园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校园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9,(5).
古今中外,不少大教育家都对师德做出过精辟的阐述,诸如我国古代的孔子、孟子、朱熹,近代的陶行知、,国外的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维果茨基、杜威等学者,都在不同时期针对师德问题做出过有启发性的探讨。那么,什么才是师德呢?师德是教师道德的简称,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教师职业道德”或是被“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伦理”、“教师专业伦理”等概念所替代。以上这些概念都是从某一个角度对师德做出了解释,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只有明确教师道德的确切涵义,才能全面理解师德的真正含义,也才能更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开展。从本性上讲,教师首先是一个人,出于向善的人本价值追求,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学生的道德典范,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其次,从职业的角度来看,教师是所谓的“授业解惑者”。任何职业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伦理的约束,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师德在此表现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师德:首先,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备的品德,是指教师表现出来的职业行为、稳定的品德特征以及倾向。这种品德可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甚至超越自己,我们通常称之为德性伦理。其次,师德还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外在的,有待于行为主体的内化,我们通常称之为规范伦理。无论是德性伦理还是规范伦理,都必须落实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否则,道德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教师本人不能实践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那么,教师道德也就无从谈起,只能是一句空话或者纯粹的口号而已。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师德:“师德的内涵包括师爱、学高、身正,即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这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博学业精,知识丰富,学高为师,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以自己的示范行为教育学生,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外在表现。”由此来看,从师德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指建立一支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精于教学,勤于教学,教学能力强,又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二、当今社会师德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育人生态系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市场经济的强势冲击之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开始在学校之中蔓延,学校这方“净土”从此不再纯洁,不仅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强烈冲击,而且教师的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也受到了影响与干扰,教师道德失范的情况也就逐渐增多。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关爱学生,治学态度严谨,为人师表,但还是有极少数违背师德的教师,他们不但没能树立“好的榜样”,却成为了“坏的典型”。如果让这些缺乏师德的人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可想而知。综合分析当今师德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爱学生不够,甚至体罚。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沉睡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教育如果没有情爱,就如无水之池。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关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我们的一些教师似乎太“吝啬”,很少给予学生关爱。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授书本知识,至于其他事情,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仅仅把教师工作当作是混饭吃的工具,全然忘记了教师的育人本职。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导向之下,个别教师不仅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关爱,而且往往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在他们眼里,学生与自己永远都是不平等的,与学生成为朋友只是一种理想,根本不会付诸实践。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学生,尚能以礼待之,而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的所谓的“差生”则经常拳脚相加,因为教师体罚学生而使学生受到伤害的事情时常发生,屡见报端。
2.利欲熏心,只想谋私利。在一般人看来,教学才应该是教师的本职任务,这也是师德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一些教师根本不以为然,不仅守不住教师职业的底线,甚至触碰了教师职业的底线。他们不把教学当回事,而是整天想着赚钱或者评职称等,在这种功利心的牵引之下,教师的心思自然不会放到学生的身上。本来应该是教师“主业”的教学工作却被当成了“副业”,而一些校外兼职工作却成为某些教师盈利的工具,并逐渐变成他们真正的“主业”。如此一来,教师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对教学应付了事,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明显触碰了师德的底线。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让学生成为自己赚钱的工具,有的教师在校外大办辅导班,以此来收取高额的辅导费用。对于一些应该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某些教师故意不讲,只有参加教师校外辅导班的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也才更能得到教师的照顾。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会通过给自己过生日的方式向学生暗示有所“表示”,如果没有“表示”,就会被教师冷落。
3.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有些教师知识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只想守着“老本”,缺乏理想和进取精神。他们备课不认真,教学手段单一,上课马马虎虎,经常出错,教学效果不理想。还有的教师,从教学起讲稿就没“换过样”,知识不更新,没有新观点,更谈不上新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这些传统的旧观念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了。还有一些教师参加教研、科研、教改等活动的积极性较差,整天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教师的本职工作敷衍了事,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薄。他们只求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求提高教学质量,不改革教学方法,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与学生缺乏互动,没有启发,更不用说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此外,也有许多教师在办公室里,除了闲聊就是“偷菜”、炒股,而不是批改作业、专研学问。
4.言行不一,没有做到为人师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人师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难。甚至在一些教师看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在他们看来,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言行不一有时候也是不得已的,而将某些裸的谎言却硬说成是“善意的谎言”。比如说,教育学生要互相尊重,自己却对学生极尽挖苦讽刺之词;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己却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要求学生要有社会公德,自己却将公德抛之脑后;要求学生远离赌博,自己却通宵打麻将;要求学生要有爱心,自己却比谁都冷漠;要求学生敬爱老师,自己却未曾想过疼爱学生;要求学生孝敬父母,却对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问。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教师失去了应有的表率作用,失去了学生信任,没有做到为人师表。
5.道德败坏,甚至触犯法律。一些教师道德品质低下,脏话连篇,对学生极尽侮辱之词,肆意践踏学生尊严,甚至还有一些教师道德极其败坏,抓住学生胆小怕事的心理,通过各种卑鄙手段猥亵甚至女学生,这种事情近年来也是屡见报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形象。以上行为不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败坏了社会风气,玷污了学生纯洁的心灵,污染了育人环境,使学生无法获得健康的成长,而且严重违反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群众反映极为强烈。从深层上来看,也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三、生态文明社会对师德建设的新诉求
关于什么是生态文明,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比如,前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认为:“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又比如,学者于海波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而且其背后是经济生态的文明,是文化生态的文明,还有政治生态的文明等,要从整体上把握生态文明,不能仅仅谈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以上各位专家对于生态文明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内涵基本一致,都强调要从整体上去理解生态文明,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对生态文明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和谐关系的建立,强调生态伦理的构建,与冰冷的工业文明社会相比,生态文明社会少了几分“冷漠”,多了几分“温情”,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的交往。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社会中,物质文明倡导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的形成,强调经济活动的开展不对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精神文明更加倡导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尊重自然,建立一种自然化的人生价值观,认可自然的价值,达到转移人们对物欲过分强调与关注的目的。与此相比,政治文明则更加强调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维护,以免因为政治权力斗争等对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如此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也更加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决不能再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师德建设问题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也对生态文明的构建产生着影响。如果不能解决好师德建设问题,最终会阻碍生态文明社会的整体建构。那么,生态文明社会对师德建设有哪些新诉求呢?换句话说,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师德?怎样才能通过师德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所谓“生态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和谐关系,进而从根本上影响自然和社会的生态平衡。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生态教育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主张建立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在教育方法上,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自然。
2.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教师做到“学高为师”。所谓“学高为师”,就是要求教师博学多思,做一个专而不器的人。在传统意义上,人们仅仅把博学多思看作是知识渊博的表现,而忽视了博学多思对教师修身养性、涵养全面自由和谐的精神人格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学生生态存在的影响。在博学多思、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实现自我反省,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达到本真意义上的“学高为师”。
3.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培养自身“真善美”的完美人格,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作风。具体来说,“真”就是要求教师具有科学精神,“善”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道德精神,“美”就是要求教师要有审美精神。另外,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特殊示范作用,所以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作风也直接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和完善。
四、生态视野下的师德建设新策略
生态文明概念的引入,能够使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考察师德的现状,从而认识和把握生态视野下的师德建设问题。以生态伦理观为导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德建设。
1.从经济生态的角度看,要为教师提供公平合理的薪酬,营造平衡的物质生态环境。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教师的物质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教师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比如任课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助教与教授之间都有较大的收入差距。根据霍曼斯的公平理论,员工发现自己投入与收益的比例与别人投入收益比例不平等时,便会产生不公平感。作为收入方面的“弱势群体”,教师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就会从事一定的副业。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为教师提供公平合理的薪酬,让教师感觉到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可,才会对教师职业有归属感。通过物质生态环境的改善,解决了教师的生存问题,教师才有更多的精力去专研学问,教书育人。
2.从政治生态的角度看,要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的管理评价,营造人文关怀的制度生态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教师首先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人”,然后才是“教师”,所以对教师的管理决不能忽视对教师自然生命的尊重与关注,应该遵循教师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的本性是崇尚自由的,而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的自由,这就需要我们建立适当的制度,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与激情。此外,还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杜绝统一化的评价制度,尤其要把师德行为纳入评价考核内容之中,并作为教师评优、评职称的重要参照标准。
3.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师德建设而言,文化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师个性的前提下,分层次有所侧重地开展师德教育。学校可以积极地发动起广大学生,在教师之中评选师德标兵,从而激励教师努力工作,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此外,学校在每个学期还可以确定一个德育主题,德育主题要尽量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生活相关,并围绕这个德育的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并让教师亲身参与到德育建设中来,发挥教师主体在德育建设中的积极性。通过这种师德教育,让教师建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其敬业精神。
4.从心理生态的角度看,要对教师进行心理疏通,排解压力,营造健康的心理生态环境。近些年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每天甚至每年都重复着相似甚至相同的工作,许多教师对工作的热情越来越低。然而,由于缺乏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教师的心理生态环境过于封闭,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开展心理培训,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师文化活动,开通心理热线等方式来排解教师压力,减少他们的职业倦怠,加强沟通交流,排除心理障碍。此外,教师自己也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解压,及时调整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健康的心理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自然观 生态文明
后现代主义(或称后现代思想)发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是当今西方重要的哲学思想。后现代主义自然观反思和质疑了现代主义生态观,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新见解,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社会的生态文化,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依据。
后现代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观念
后现代主义自然观的内容丰富,意义深刻,深入把握后现代自然观的核心观念,对于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第一,后现代自然观反对现代主义“二元论”,提出“整体有机论”。它批评“二元论” 将现代人与自然变为对立物,“认为自然界是毫无知觉的,为现代性肆意统治和掠夺自然的欲望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由。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①后现代“整体有机论”要求改变现代人的统治和占有欲望,强调人类与总体环境有着内在联系,追求“适度的、自我节制的和完善的价值观。……允许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的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②后现代学者十分推崇“生态主义”和“绿色运动”,因为它们实践着后现代“整体有机论”。
第二,后现代自然观批判现代消费文化,要求从过度增长型经济向稳态型经济的转变。后现代自然观认为现代社会倡导“消费主义”错误引导人们过度消费,盲目开采、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生物物种,给自然界带来无穷压力。后现代“稳态经济”理论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的更新与同化的平衡状态下,实现“使人口和人工产品的总量保持恒定的经济”。换个角度理解,人类社会生产属于生态系统内部资源、能量之间转换与交流,生态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定了经济建设不能单纯强调数量增长,必须转向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稳态经济反对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倡导恢复自然界的再生能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三,高度关注中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举足轻重地位。后现代研究学者欣赏、赞扬中国政府有效控制人口,努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容量之间平衡、协调,为世界各国做出了表率。同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同样饱受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困扰。中国生态建设是西方有识之士关注的话题,后现代自然观的代表、美国著名学者大卫・格里芬强调:“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趋向将是我们这个星球的未来的关键”;“我的出发点是: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是‘后现代化’了。”③
后现代自然观赋予的有效启示
将“漠视自然”变为“敬畏自然”。解决生态问题,关键是持有什么样的“生态态度”。现实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漠视自然”态度,指的是冷淡、不关心、不过问、甚至藐视自然存在,其后果是导致生态系统发生紊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社会无法可持续发展;而“敬畏自然”态度,指的是对待自然界持彬彬有礼、恭敬、发自内心的尊敬、感激,不敢逾越界限,它强调深刻认识自然的无穷威力,自然界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与人类休戚与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
将“漠视自然”转变为“敬畏自然”态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条件。彻底克服现代主义自然观的消极影响,培养“平等、善待、尊重、接纳、爱惜、保护”的自然观。从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平等关系,逐步过渡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这应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④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外在客观事物及现象紧密联系,共同构成自然界。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也要像其他生物一样,既要利用自然,也要与之进行合作。只有这样,人类的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才能不断改善。
消解科学与非科学的对立。不可否认的是,解决包括环境治理、垃圾处理等生态问题,需要依赖科学技术,但是,强调科学力量的同时,必须防止走向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简单将“科学”与“非科学”对立起来。现代化思维以为,生态建设属于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行业,生态建设必须依靠专家和科学技术,例如,设计、论证、操作各类环保项目;或者创造、革新科学技术治理环境等。后现论批评现代主义只停留在解决科学和技术难题上,“科学”被特权化了,为克服这一缺陷,除了依靠社会精英运用科学技术治理环境之外,还应该有“非科学”的介入。与“科学”相对应的“非科学”,指的是包括人文学科、宗教、西方科学传统之外的其他文化传统。吸引被现代化理论遗忘的、拥有丰富的“非科学”传统的各类群体,贡献环保传统、创造新鲜的环保经验,进一步说,运用“非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极大激发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例如侗族妇女利用淘米水清洗头发、瑶族妇女使用植物染头发等等,这些经验无法纳入“科学”体系,却是防止化学制品污染水土及伤害人体、保护环境的有效方法。
重视实践不确定性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践标准,强调实践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现代主义思维过分强调了实践的确定性。现代人使用科学技术将主观意志转变为一系列政策、措施,督促实践按照预定方向和目标发展,最终达到预期效果。沿袭科学传统,生态建设习惯于操作既定的方案、计划、规划等,将实践定格在被量化的“操作数字”,例如,要求种多少树、成活率达多少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例等等。客观上,明确实践的目标,采取相应措施,方能保证实践的成效性,便于考核检查,也防止发生唯心主义的随意性。但是,如果将“确定性”作为生态实践的惟一衡量标准,片面强调实践的确定性,忽视实践的不确定性,将会导致思想的绝对化、死板僵化。后现论重视实践“不确定性”,例如“模糊”、“间断”、“异端”、“多元”、“散漫”、“反叛”、“倒错”、“变形”等,都属于“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蕴含有拓展实践的崭新空间,潜伏着生态建设创新的可能性。
人类的实践对象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就具有“变幻多端”特性。既有可预测的实践“确定性”、也存在无法预测的实践“不确定性”, 人们往往是在客观和主观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生态实践,如果片面、机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有可能引发各种失误。关注“不确定性”意义在于:生态实践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孕育、衍生崭新的环保意识、方法及手段,不能因为实践的“不确定性”游离于人们事先安排好的计划、方案、规划等之外,轻易加以否定和排斥。容纳、把握、利用实践的“不确定性”,为生态实践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制定相应的扶持与嘉奖政策,减免税收,增加投入,调动一切因素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实践与现代化、后现代化理论的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急切需要现代化理论指导,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带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现代化理论指导的重要性。但是,谈论现代化建设,又不能忽视后现论的特殊作用,“后现代性概念值得珍惜,是因为它警醒我们注意一系列重大问题。……它迫使我们的眼光从狭隘的技术和争论中放开,在更开阔的视野之下处理历史变迁问题”。⑤
我国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只有1/3强的国土面积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生态与环保问题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突出矛盾,因此,必须很好借鉴后现代化理论,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 错误,另辟蹊径,大胆探索、创新发展思维、路径、手段及方法。提醒世人将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理念融合进行“新的合作”,⑥在“环境优先”原则下,建设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四位一体”的生态文明,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为人类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作者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社科部教授)
注释
①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F・费雷:“宗教世界的形成与后现代科学”,载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③⑥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6、43页。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关键词:粮食问题;农业资源;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04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人们对农业的探讨与研究从未停歇。农业的发展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以及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生态农业,无不凸显出人们对粮食质量要求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建设生态文明。河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种植大省之一,其效益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目前河南省的农业种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规模上存在的不足;化肥、农药、除草剂大量使用带来的污染;农膜大量使用后处理不当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等。随着生态文明主题的提出,“生态农业”一词也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科技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势必促进未来生态农业在全国大范围地展开。
1 河南省当前面临的农业发展问题
1.1 种植规模与品种单一
目前,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小户经营模式,并且种植作物品种比较单一。据考察,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经济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小部分地区种植有小面积的棉花、水稻、花生、药材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科技的发展,一种大型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势必成为潮流,并且大规模的种植经营模式也将随着3S技术等人为可操纵机器在农业领域的大规模使用。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现今的科学技术,大规模并且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将成为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1.2 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不当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省每年施用的300多万吨化肥中,只有大约1/3被农作物吸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保障作物产量、减少病虫害干扰,农民大都采用农药除草剂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方式来控制害虫和杂草。然而,这种模式却给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化学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等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土壤板结、地下水严重污染等问题,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虽然在短时间内产量有所提高,但造成的生态经济效益的损失巨大,且非长久之计。因此,提出与之相对应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与技术势在必行。
1.3 农膜、畜禽养殖粪便与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农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量大幅增加,但回收率过低,大量农膜留于土壤中,造成白色污染,而且@些农膜属于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对土壤危害极大。由于没有系统的发酵技术,当畜禽粪便存储不当或者用作有机肥而不注意施用方式,其中N、P元素以及残留的添加剂与各种气体经挥发、淋溶、扩散将带来农业面源污染。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农户包括一些养殖厂没有将粪便充分发酵。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较完善的垃圾处理方式,一些危害极大的废电池、难降解的塑料制品等废弃物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给其带来持续性的危害。
2 对生态农业的探讨
生态农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 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随着中国科学院蒋高明教授经营的弘毅生态农场的发展,生态产品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弘毅生态农场所提倡的“六不用”原则,即不用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和转基因,来生产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尊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并且能使自然生态系统变得更好,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热点下,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2009 年底我国耕地总面积1.35 亿公顷,全国人均耕地0.1公顷,仅占世界人均水平(0.225公顷)的45%,而且在以每年20 万~33 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并且1/3 的国土正遭受到风沙威胁。耕地仍以每年几十万公顷的速度被占用,而且大都是优质耕地,保护耕地面临更大的压力。此外,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更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并且使全球性问题更加严重。在十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而生态农业正是集这些优点与一体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特别是农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生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须坚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国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地膜等“六不用”的生态农业,并且仍能达到高产。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