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审计制度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制度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计制度的作用

第1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一、高度重视 全力配合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带全局性的改革措施,它不是某个单位的事,而是各实际操作单位、财政、国库、收付核算中心以及银行等多方面共同协作的一条龙操作系统。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将着眼全局,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改革工作。把支持配合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将它作为今后审计监督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并作为规范政资金管理,打造“阳光政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一项专项工作来抓。审计机关将充分认识推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按照《修水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主动推进这项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成立必要的工作机构,配备精干审计人员,明确职责,全力配合此项工作。针对国库管理工作的性质和业务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对整个业务流程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要求。同时加强与财政、国库、收付核算中心以及银行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互相学习,协调配合,搞好服务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认真履职 加强监督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部门和单位的财会人员以及分管领导,对这项新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暂时不是很熟悉。因此,面对新情况,加强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的跟踪审计。针对诸如涉及教育、卫生、交通、扶贫、社保等重点领域的重点资金,审计部门将作为重点审计监督对象,尤其是涉及“三农”的专项资金,将着重关注其资金流向,进行跟踪问效,实施全程监督,确保每笔资金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发挥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益。

2.坚持查防并举,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作用。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责任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机制,财政、银行、审计、等单位将按各自的职责对办理财政资金支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审计机关将把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加大对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督促改革顺利推进。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理财。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同时加强与纪检监察、财政、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形成改革合力。既注重问题的查处,又有效防止问题的发生,避免资金损失浪费,使国家的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第2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合理引入监管机制,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物资采购工作走向市场化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物资采购监督管理适应市场化的必然要求。搞好物资采购审价管理是维护企业利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制定科学、有效的物资采购审价程序,是强化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合理的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方法,有利于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场经济规律也要求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应实行动态的监督管理运行机制。

就拿装备制造公司来说,由于部分产品结构的特殊性,多数物资采购项目均不具备招标条件,其市场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或为指定、或首次研发、或升级改造、或合同追加、等等、等等,这就决定了多数物资采购项目只能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或直接采购方式来确定。然而此类的采购方式往往在采购过程中不仅会出现单一供应商供货时的价格垄断行为,同时也会出现采购行为的不正当发生,这就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利的隐患。

通过“三级审价”制度,即由单纯的逐级审批方式,改变为相关部门联合监督下的程序化审核式的采购方式,在监管机制下按照相应的审批权限及程序进行集体审核、集体确认、集体决定,就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隐患,使物资采购价格趋于公平、合理、公开、透明。运用“三级审价”手段,不仅可以有效的监督物资采购的整个流程,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的疏漏和问题,同时还能保证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完成,以达到预期的、较好的经济目的。为了使“三级审价”机制能得以实施,我们首先在装备制造公司进行了试点。对于装备制造公司不具备招标条件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严格按照审批备案制度,抑制单一供应商价格垄断行为,杜绝采购过程的不正当行为发生。依据市场价格行情,与供应商进行价格沟通、磋商和谈判,在确保采购质量、采购进度的前提下,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采购风险控制。不具备招标条件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所实行的“三级审价”制度,其具体工作管理流程为:

“一级审价”装备制造公司项目单位根据排产备料计划组织相关物资采购时,首先向单一供应商发出询价函,对单一供应商所提出的报价,组织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质检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评议,报装备制造公司审价办;

“二级审价”装备制造公司审价办定期组织装备制造公司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各自的经验及所掌握的市场行情,经科学、客观的分析,对审核、评议后的价格进行核准,报集团公司招标办;

“三级审价”集团公司招标办根据现已有的市场信息与历史信息进行比照,综合、系统地考虑影响价格之因素,并与供应商反复沟通和谈判,确定合理可行并与己有利的价格,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采购。

对于经审核认定的采购价格,如在采购实施过程中不能执行时,及时分析原因,再按照规定的相应程序重新进行审核认定后方可实施采购。上述在整个物资采购“三级审价”审批程序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监督管理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加强了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与管理,突出成本控制、立足开源节流、优化管理措施,寻找挖潜增效的途经,努力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建立“三级审价”机制,健全了装备制造公司物资采购制约机制,体现了集体采购,民主决策的优势,使采购决策的权力公开化、流程化、分散化,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权限不交叉、工作不重叠,管理不相容,监管上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避免了工作失误,消除暗箱操作嫌疑。

通过建立“三级审价”机制,对单一供应商进行了有效地控制,真正体现了“阳光采购”,在公开、公平、公正、择优与规范的原则下,实现了时间的节约、资金的节约、劳动的节约、从而最终实现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满足公司各项生产需要。减少物资采购中间环节,缩短采购流程,堵塞了不规范采购漏洞,提高物资采购质量与效率,同时又降低了采购成本。

第3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与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体积分数5%、10%尿毒症毒素血清组(简称尿毒症血清组),体积分数5%、10%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组(简称含药血清组),蒙诺组(浓度为10-6 mmol/L)。采用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5%、10%尿毒症血清组光吸收值(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关键词】 尿毒清胶囊/药理学;肾纤维化/中药疗法;血清药理学;细胞培养

肾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慢性进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病理机制,而以肾间质细胞外基质沉积为主要表现的肾间质纤维化过程是影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1]。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转分化在肾纤维化形成中占重要地位。尿毒症毒素血清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转分化已得到证实[2]。益气升清、通腑泄浊法组方尿毒清胶囊对5/6肾切除所致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胶原沉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具有抑制作用[3],但对人肾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转分化的作用尚未明了。本研究观察正常人的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对尿毒症毒素血清刺激的HK2增殖、转分化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仪器RPMI1640培养基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新生胎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生物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四氮唑蓝(MTT)、二甲基亚砜(DMSO)、25 g/L胰蛋白酶、碘化丙啶(PI)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蒙诺(福辛普利)原药粉为美国施贵宝医药公司产品,鼠抗人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一抗IgG2a、荧光素FITC标记山羊抗鼠IgG二抗均为德国Calbiochem 公司产品。WZEF型净化工作台为苏州净化设备厂产品,HEPA CLASS100 3131型CO2培养箱为美国T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公司产品,ALTRA型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产品,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为上海光学仪器厂产品,TS100型倒置显微镜为日本Nikon公司产品,DG3022A型酶标仪为美国BIOMETRA产品。

12培养条件采用RPMI1640培养基,临用前加体积分数20%新生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链霉素。消化液为25 g/L胰蛋白酶。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由中山大学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余学清教授惠赠。

13血清制备

131尿毒症毒素血清(简称尿毒症血清)收集血清肌酐在707~1 685 μmol/L之间,近期内无明显全身及局部感染,未接受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血清40份,清晨空腹无菌静脉采血5 mL,室温静置2 h,无菌条件下将全部血清混匀、灭活、抽滤分装,-20 ℃保存。同期收集正常人血清,收集方法同上。

132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简称含药血清)3名正常志愿者口服治疗剂量尿毒清胶囊5 d后、最后1次服药后1 h均抽血30 mL,分离血清,并将含药血清置于56℃水浴箱中30 min灭活、抽滤分装,-20 ℃保存。

14实验分组所有血清浓度均是体积分数。为保持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均为20%,及根据预试验和文献[2],设定尿毒症血清和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10%。实验分6组:(1)正常对照组: 10%胎牛血清加10%正常人血清加80 % RPMI1640培养液。(2)5%尿毒症血清组: 10%胎牛血清加5%尿毒症血清加5%正常人血清和80% RPMI1640培养液。(3)10%尿毒症血清组:10%胎牛血清加10%尿毒症血清和80% RPMI1640培养液。(4)5%尿毒清含药血清组:10%胎牛血清加5%尿毒症血清加5%含药血清和80% RPMI1640培养液。(5)蒙诺组:10%胎牛血清加5%尿毒症血清加5%正常人血清加蒙诺(浓度为10-6mmol/L)和80% RPMI1640培养液。(6)10%尿毒清含药血清组:5%胎牛血清加5%尿毒症血清加10%含药血清和80% RPMI1640培养液。

15人近端HK2增殖的检测[2]常规消化、收集HK2细胞,每孔按1×104个/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置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内培养24 h,换成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 h使细胞处于静止期(G0期),分别接种于6组培养液中培养,每种浓度设3个复孔,实验重复2次。继续培养48 h,每孔加20 μL(5 g/L)MTT溶液孵育4 h后弃除培养液,每孔滴加DMSO 100 μL,振荡待紫蓝色结晶完全溶解,在490 nm波长处,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光吸收(D) 值。

16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及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各组(每组3瓶,实验重复2次)培养的细胞,继续培养48 h后,消化、收集细胞,每管细胞数为1×105个/mL,冷磷酸盐缓冲液(PBS)洗2次,体积分数75%冰乙醇固定,摇匀、吹打,4℃保存过夜,用于细胞周期检测。检测时离心,弃乙醇,PBS洗1次,加500 μL PI染液(含50 mg/L PI、1 g/L TritonX100、100 mg/L 的Rnase A),4 ℃避光染色30 min,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收集培养的细胞,用20 g/ L多聚甲醛固定20 min,1 000 r/min,离心5 min,去上清,加5 μL一抗αSMA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1∶100, 37 ℃孵育30 min ,PBS冲洗,1 000 r/min,离心5 min,滴加FITC羊抗鼠IgG二抗,浓度1∶100,37℃避光孵育30 min,PBS冲洗后,每管加PBS 05 mL上机。FCM在氢激光光源,激发波长为488 nm,变异系数小于2%条件下测试分析,每管分析105个细胞,联机专用软件处理,计算出各时相细胞的比例、细胞增殖指数[4] 。增殖指数IP=[(pS+pG2/M) /(pG0/G1+pS+pG2/M)]×100%。 注:pS指细胞周期的DNA合成期细胞数,pG2/M指DNA合成后期至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数,pG0/G1指静止期至DNA合成前期的细胞数,从流式细胞仪中直接读出的是各期细胞占总细胞(pG0/G1+pS+pG2/M)的百分比]及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PBS代替一抗或二抗作为阴性对照。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处理,每两个均数间的比较根据方差齐性检验(HomogeneityofVariance),当总体方差齐时选择Bonferroni法,当方差不齐时选择Tamhanes T 2法。

2结果

21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对人HK2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21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1结果显示,5%、10%尿毒症血清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均P

212MTT法检测结果表2结果显示,5%尿毒症血清组、10%尿毒症血清组D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含药血清组D值显著低于10%尿毒症血清组(P

22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对HK2 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表3结果显示,5%、10%尿毒症血清组HK2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含药血清组与5%尿毒症血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10%尿毒症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在纤维化的肾脏中,正常功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一方面是由于在各种损伤因子的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另一方面是因它可能会发生适应性转化。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可提高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促使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从而促进肾间质的纤维化。在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研究中发现,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处于萎缩和再生状态,随着病变的进展,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阳性表达,而αSMA是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性蛋白。透射电镜下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原纤维出现以及突破基底膜游离到肾间质中,并与间质细胞、胶原纤维混合存在,说明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受损并处于再生状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向肌成纤维细胞等间胚叶细胞转化并产生细胞外基质[5]。αSMA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数目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它是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最主要来源,其数量是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6]。增生活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转分化而来的肌成纤维细胞可以产生血管活性肽如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表达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加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加速肾纤维化的进程。由此可见,异常增殖和转分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一方面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直接参与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过程,另一方面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肾间质固有细胞增殖,从而加速肾纤维化进展。已有研究证明,尿毒症毒素不仅对肾小管间质的损伤有加剧作用[7],而且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转分化有促进作用[2]。本研究也证实,尿毒症毒素血清能促进HK2细胞增殖并转分化为αSMA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虽然较低浓度(5%)的尿毒清胶囊人含药血清能部分抑制细胞增殖,对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也不明显,但较高浓度(10%)的含药血清则对这两方面的作用均有抑制作用。结合前期研究[3],说明中药制剂尿毒清胶囊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机理可能有两个方面:(1)通过通腑泄浊,从肠道排泄尿毒症患者的毒素而降低患者血液中的尿毒素,进而减轻尿毒素的促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转分化产生的间接的抗肾纤维化作用[8]。(2)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转分化而达到抗肾纤维化作用,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血管紧张素Ⅱ的促肾纤维化作用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拮抗剂(ARB)的抗肾纤维化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证实和认同[9-11]。本研究也证明了ACEI类药物蒙诺(福辛普利)对尿毒症毒素所致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转分化抑制作用,而中药尿毒清含药血清具有与蒙诺同等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在抑制肾纤维化作用方面,中药尿毒清胶囊同ACEI类药作用相近。由于中药的多方面综合作用,且ACEI类药在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使用受限,故中药尿毒清胶囊具有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Badid C,Vincent M,Fouque D,et alMyofibroblast:a prognostic marker and target cell in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 [J]Renal Fail,2001,23:543

[2]刘海燕,刘华锋,何惠娟,等.尿毒血清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4):651

[3]汤水福尿毒清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理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汇编,2004:6

[4]董力,杨文敏大气颗粒物有机组分对人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05,19(3):221

[5]张海燕,李幼姬,叶任高,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介导转化生长因子促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6):360

[6]Ng Y Y,Huang T P,Yang W C,et alTubular epithelial myofibroblast transdifferentiation in progressive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5/6 nephrectomized rats[J]Kidney Int, 1998,54:864

[7]Kumagai H,Katoh S,Hirosawa K,et al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in weanling rats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J] Kidney ,2002,62(4): 1219

[8] 张秋林 尿毒清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108

[9]乔青,魏翠英,佟光明,等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04,6:405

第4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审计准则;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了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会,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中,新制定的审计准则22项,修订完善的审计准则26项。新的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全部自2007年1月1日起施,标志着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审计准则的变迁,不仅是一个国际趋同的过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有着深层的原因。

一、制度经济学对审计制度的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道德和伦理的,用来约束个人行为的规范。它可以视为一种公共产品,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形成制度的供给。制度变迁是指一种制度框架的创新和被打破,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目标模式)对另一种制度(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产生过程。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它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的各个方面。按照这种界定,审计――约束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机制也是一种制度。既然这样,对审计性质的分析就可以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在审计市场中,一套既定的审计准则不仅使注册会计师能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执业,还可对公司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等方面提供相关建议。审计准则在某种程度可视为注册会计师的抗辩依据,即审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为自身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这一意义上看,审计准则可以降低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费用和风险。因此,审计准则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审计准则在交易中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一)降低审计交易中的信息费用。在审计交易中,有关审计委托人不仅要了解审计主体的声誉评价、业务能力的评价,还要了解他们遵守协议的意愿。获取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可称为信息费用。审计准则可以提供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标准,把不同方面的标准联系起来有助于评价各个审计主体的声誉,进而帮助委托人简化决策程序,根据其潜在伙伴以往的行为方式去推断自己未来最有可能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对未来立场的合理预期。

(二)降低审计交易中的权利界定费用。由于有限理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在达成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后仍然面临着权利的再度界定或进一步界定的问题。审计准则能够有效降低审计交易中的权利界定费用,虽然它并不能够消除这一费用。首先,审计准则确立权利界定的基本原则。其次,审计准则直接确定审计主体权利的行使范围。再次,审计准则为审计交易中的权利争议提供了解决程序。在充斥着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具备有限理性特征的审计行为主体之间不可能签订一个能够预测契约期内所有可能事件的完全契约。审计准则确定了解决争议的程序,从而使各方在不终止合同的情况下寻求争议的合理解决。

(三)降低审计中的监督制裁费用。对于根据理性原则进行损益计算的审计主体而言,违反制度规则的净收益必须超过由于这一行动而产生的净成本。如果他们由于违反制度而受到制裁,那么他们就要把这种制裁带来的损失纳入到成本-收益分析中。由于对声誉的珍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审计主体即使是在自利要求与审计准则要求不相一致时,也会遵守审计准则,履行与之相关的审计协议,从而可大大降低用于监督制裁机会主义行为的费用。

二、审计准则制定和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制度变迁理论深刻揭示了审计准则的变迁是由其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引发的,明确了只有当通过准则创新可能获取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取这种利润而支付的成本时,准则创新才会发生,才导致准则的变迁。从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与条件来说,新制度经济学所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制度变迁总的潜在收益大于变迁成本并不一定会导致制度创新,只有当制度变迁为权力集团带来的潜在制度收益大于新制度的组织操作成本时,才是制度变迁产生的唯一途径。

制度变迁分为诱导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诱导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它具有渐进性、自发性、自主性的特征,可用成本收益比较模型和供求模型去解释,创新者作为制度的供给者或生产者只不过是对制度需求的一种自然反应和回应。对于审计准则的变迁来说,诱导性变迁是指审计准则的各需求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现存审计准则不满意或者对新审计准则产生需求而发生的变迁;或者是指供给主体从其所代表的集团利益出发,当出现新的获利机会时而发生的变迁。由于变迁中的原有制度在面临竞争、威胁其存在和发展时,必须对此有所反应,并能够回应,因而出现了另一种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变迁指现行审计准则的变更或替代不在于个人获利机会的发生,而是通过政府命令或法律强制实行。它可以避免诱导性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变迁成本。在制度制定和变迁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和路径依赖从环境上对审计制度施加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一)审计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意识形态是由互相关联、包罗万象的世界观所构成,包括道德和伦理法则。意识形态本身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市场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们能遵守一定的意识形态。如果对个人的最大化行为缺乏某种制约,产生了过高的遵从规则的成本,需要花费大量的投资去使人们相信这些制度的合法性,那么,制度安排将是无效率的。可见,制度的安排需要和意识形态相结合。审计准则是审计市场上各利益主体间博弈的产物。由于各主体对审计环境、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等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因而,将审计准则的制定与意识形态相结合就非常重要。在制定审计准则时,应考虑各利益方的意识形态。当某些团体认为审计准则有失公平时,必须要付出足够大的代价以使他们相信准则是恰当的。在审计市场上,各利益主体不计较各自利益的差异而采取服从审计准则的行为,正是意识形态在起作用。毫无疑问,意识形态对审计准则的制定有着特殊的影响。

(二)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自我强化。制度经济学认为,如果人们选择的制度变迁路径是正确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迅速优化;反之,则会顺着错误的路径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而导致停滞。一旦进入锁定状态,除非借助强有力的外力推进,否则选择新制度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如果审计准则变迁的路径选择正确,审计准则的制定就会沿着预定的方向快速推进,并能极大地调动各利益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从事审计准则的修订,促进审计准则的完善。这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准则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力量,双方呈现出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如果路径选择不正确,准则的制定不能给利益相关方带来收益增加,而只是有利于少数利益集团,那么这种审计准则不仅得不到支持,而且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导致审计市场秩序混乱。这种局面一旦出现,就难以扭转。毋庸置疑,路径依赖对审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极强的制约作用,是影响审计准则制定的关键因素。

三、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我国审计制度的变迁过程是一个由制度非均衡到制度均衡再到制度非均衡的交替往复过程。目前我国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正处于原均衡的打破和新均衡的实现阶段,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从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审计职业发展较晚、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和理论水平有限等实际情况看,当前执行由国家制定的普遍性较强、条款较为具体明确的审计准则是比较符合现实需要的。介于上文针对意识形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在准则制定中的主导作用和民间组织的辅助作用。利益分配的差异使得制度的产生成为可能,一套共同遵守的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并予以实施,可以使得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由于一部分利益关系人需求审计准则“潜在利益”的实现,利益诱导因素迫使制度出现变迁,从而要求审计准则被修订,而诱导性变迁无法实现各利益相关方达成统一共识。通过诱导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动态结合,才能实现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在这整个过程中,政府由于其自身的权威地位和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地位而起着主导的作用,使得更符合现实的准则得以顺利产生及应用。在肯定政府在准则制定中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辅助作用对有效审计准则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紧密联系审计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审计准则。针对审计准则中存在的相对于审计实务过于超前和滞后的条款,依据实际执行情况,通过审计实践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重视意识形态在审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审计准则的制定,意识形态亦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审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统一各利益主体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节约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信息费用和减少准则的强制执行成本。为此,开展审计理论研究、统一人们的认识十分重要。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正式准则之前,向公众征求意见稿,既是一定程度上从意识形态领域内展开对审计准则制定的理论宣传,又是使审计准则的供求双方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理性博弈,从而达到制定有效审计准则的目标。

第5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联系

(一)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审计则以促进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督促审计对象有效地履行职责为宗旨,所以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审计的一项审计内容。同时,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责是履行监督职能,检查内部控制应当建立的“控制点”是否齐全、合理、是否发挥作用,评价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存在缺陷或无效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并督促有关部门执行,所以内部审计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过程。

(二)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银行内控建设的重要内涵。建立、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在银行内部建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就是达到上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更是银行内控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内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内部审计职责的履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银行财产完整,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这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基本职责。通过内部审计职责的履行,能够确保银行内控目标的实现。

(四)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的地位可以推进银行内控的科学合理和健全有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够确保公平、公正的对内控系统的健全性、遵循性、科学性,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并发挥其建设性职能作用,能够更好地保证银行内部控制实施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二、内部审计对银行内控制度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对内控制度有维护及监督功能

内部审计从银行内部管理要求出发,对银行整个内控制度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完善和修改的建议。一是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和部门,必须有相应的组织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起到一种健全完善的作用。二是无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否,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检查和监控工作都是必须的,否则内部控制功能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内部控制体系中必须有一种相应的机制来承担这种功能。三是内部审计对银行各级单位和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价,能够及时将审计发现问题向恰当层次的管理人员通报,以便及时采取行动,纠正因控制制度缺陷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管理层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使之符合内部管理需要。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是内审工作的重点

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按照一定的职能,根据一定的目的,由有关的控制点所构成的控制系统。因此,银行内审部门不仅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还要进一步地将内部审计融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把内部审计当作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手段,在重视检查督促其执行的同时,更重视如何改造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三)内部审计为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内部审计在对内部控制制度检查时不可忽视对已建立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主要检查控制点是否严格执行制度要求,因银行各项管理与业务活动的情况不断变化,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也会有调动,所以内部审计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三、内部审计在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又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确认者,它参与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审查与评价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银行的各项控制措施能否执行及执行的效果。如果控制环境不好,一方面很难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另一方面即使建立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照样出问题。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组织各阶层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的合理性;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相称程度及其胜任能力;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

(二)审查与评价风险管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内部案件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其没有很好地控制住风险。内部审计重点审查被审单位抗风险的能力;是否建立风险应急应对机制;是否定期组织对高风险项目、重要管理岗位和资金流通环节等可能发生灾害性事故的防范和应对演练。

(三)审查与评价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的环境再好,风险意识再强,如果没有严密的控制活动,那么也起不到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控制活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控制活动执行的有效性;控制活动对风险的识别和规避。

(四)审查与评价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银行应对情况改变、保证控制有效的“神经系统”,关键是保证信息真实与沟通及时。内部审计重点审查获取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能力;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适当性;信息传递渠道的便捷与畅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四、如何通过审计工作,具体推动银行内控制度建设

(一)合理定位,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由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有利于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确保高质量高水平的银行内部控制正常运行。

(二)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拓展,审计机构在人员的构成上也应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的审计人才,而且还应配备精通银行各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选择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6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发展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1.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改革可以把审计的监督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有效的预防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内部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企业内部审计,而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也是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运行良好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进而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也实现增值。

2.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改革可以预防在国有企业的改制和经营过程中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国有企业具有企业规模大、人员构成复杂、经营环节繁多等特点,因此在企业经营和改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如:借机谋利、侵占国有资产、挪用公款等。我们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力度,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为企业的经营和改制提供法律和制度的准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法制经营理念。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不适应。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部署提供基础框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部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由与其定位不清晰,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机构之间存在着职能性的重叠,使其行使的权限不够明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与方式也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不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管理上的漏洞,不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因为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营监督活动,因此独立性是其根本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种就是形式上的独立性,第二种就是实质上的独立性。只有保障了审计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才能使审计过程中得到的评估结果更具真实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当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担任主管领导行使内部审计权利的审计人员基本都是有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负责的。由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人员配备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难以做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

国有企业所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影响其内部审计环境的主要因素主要分为主管环境和客观环境。客观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科学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会计环境、历史环境、管理环境等;主管环境影响因素有:内部审计机构的模式、内部审计的方法、内部审计的人际关系、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的行为等。

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审计环境所决定的。良好的审计环境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审计环境;审计环境还同时决定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因此加强和提高审计环境的质量对有效的实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帮助,能够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进而推进企业经营的平稳健康发展。

四、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与现代企业运营制度相适应。

(1)我们要在内部审计的定位过程中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国有企业中国家既是企业的投资者也是经营者,因此内部审计的侧重点应以财务审计方向为主。企业的内部审计定位必须要以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让企业在自主经营的过程中具有规范性的指导制度,实现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增值效益共同最大化。

(2)完善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式,把审计前、审计中和审计后相结合,以管理审计为重点、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在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2.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之一,与社会审计相比其独立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内部审计不像社会审计那样与被审计企业不具有经济利益联系,它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行之有效的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独立性,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主要包括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提高肩负内部审计职能的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我们也可以使内部审计外部化,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3.加强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保障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们要不断的完善与内部审计有关联的法律法规体系,详细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内审人员的行为。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定的内部审计准则及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制度。

五、结束语

在我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这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变迁才能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第7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管理科学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我国目前内部审计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地方。

一、企业内部审计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内部审计的定义表述为: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定义中均包含了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内容、本质等要素,而这几项要素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内部审计可确保经济运行安全。内部审计要坚持原则,迎难而上,秉公执法,站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保障经济安全的高度,当好本系统经济运行“卫士”,做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当好民众监督的眼睛。

2.内部审计可为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从微观上讲,通过审计监督,查错纠弊,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工作,防微杜渐,堵塞漏洞,节约开支,提高效益。从宏观上讲,通过大量的财务收支运营情况的审计、基建及维修工程审计,设备物资采购审计以及收支情况审计等个体审计,找出带有全局性、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从机制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发挥内审的参谋作用。

3.内部审计可以服务发展大局。内审工作以帮助服务为目的,在具体审计事项中。审计服务是通过审计监督的形式实现的。内部审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掌控好内部审计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现代企业搞好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但这个发展必须在对现有内部审计从观念、立场、功能、内容等方面进行彻底革新转换,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走出困境。

(一)转变内部审计观念

随着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单纯的账务层面上的舞弊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必然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内部审计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必然将扩展到单位的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管理审计能够帮助领导更好地履行其受托责任,监督单位内部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提高企业领导以及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增强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内部审计意识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机构改革要“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这里显然包括加强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理所当然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现代审计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广泛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

(四)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目前世界各国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大体有三种类型: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领导负责: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

从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来讲,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应是最佳模式。西方国家一般在董事会内设审计委员会(必设的专业委员会之一),一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对董事会有一定的牵制作用,而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属于审计委员会,独立于管理当局,总经理及公司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都需要接受审计,内部审计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这种模式使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易发挥审计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

(五)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为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应建立起法律约束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一方面应尽快制定有关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准则及规章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这样从法律上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及执业行为做出要求,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只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健全了,内部审计才能顺利发展。

另一方面应建立全国性的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进行考核和培训,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从而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

(六)健全法制

当前,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很不健全,严重影响内审事业的发展。首先,内审法规不健全。《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要求七类部门和单位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可见这些法律、法规规定,只是应当设立,而不是必须设立,把内审设立与否的主动权,留给了部门和企业的领导。使内部审计的地位可上可下、可有可无。其次,我国还没有一部内审规范,对内审的标准、内审的程序、内审的准则等,往往生搬硬套国家审计的作法。国家及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前经济需要,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审经验,来完善我们的法制建设。

第8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审计的职能是监督、服务、评价,内部审计是审计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外部审计的特点,面对新医改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各医疗机构都争先恐后的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上下功夫,而目前医院内部审计职能单一,如何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价值,使其成为医院内在的需要,是内部审计应该注重的问题。

一、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规范

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不够健全,现有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

强,上级审计机关出台新的审计规范、准则后,医院审计没有及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配套制度,导致审计人员遇到新问题时,没有有力的法规、制度作为支持,影响审计质量。

2.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院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较滞后,目前审计职能还停留在监督、控制方面,侧重的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审计的监督职能,而忽视审计的评价职能,基本上没有深入到医院经营和管理领域,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人为缩小了审计工作的范围,弱化了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经营活动和管理服务上的职能作用。

3.内部审计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部分医院领导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医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医院内部环境的稳定,分散员工的工作精力;有的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审计建议和结论不重视,导致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执行;有的被审计的部门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少提供,敷衍应对,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医院内部审计人员中多数来自于财会部门或其他部门,仅具备了会计的知识水平,专业知识面窄,理论知识单一,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经验,采用的多为手工查帐,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贫乏。而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审计以外的专业知识,比如我院基本建设方面的审计则需要建筑预算方面的知识,对合法开支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则需要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等等,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制度制定和执行不到位

现有各项制度、准则等,内审人员没有完全按照执行,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不到位,没有以制度为标尺,审计存在很大随意性,导致审计制度失去应有的作用。

2.内部审计未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由于医院内部控制基础薄弱,没有较完善的授权分权控制,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此外,由于医院的内部审计是领导许可实施的,领导的某些偏见有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医院内部审计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对医院经营及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3.内部审计未能成为医院的真正需要

医院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但审计制度不健全,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可有可无,审计人员未能参与到医院管理当中。目前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权威性不足,其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形同虚设。

4.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审计专业的人员较少,所以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只能是低要求,另一方面,领导不够重视,审计人员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几乎没有,业务素质难以提高。

三、完善和发展内部审计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逐步建立审计制度体系,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责任,将审计准则、制度、质量控制标准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督促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2.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随着现代医院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审计已不能停留在监督的角色上,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从传统的监督控制转变为监督控制与评价相结合,工作要从查错、防弊的过程,逐步向内部控制、价值增值、风险管理、责任分析延伸,为医院经济管理、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合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

内部审计的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内部审计机构要由院长直接负责,这样既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利于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审计项目,采用内、外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审计,这样既可解决内部审计能力不足、人员不够的矛盾,又可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且对于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建设,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促进医院事业规范、高效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合理配备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第9篇:审计制度的作用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最近几年国内外的会计报表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如中国的银广厦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事件发生的诱因都是会计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而会计信息缺乏透明度直接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本文从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着手,分析审计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内部审计的水平,从而保证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信息

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应该通过内部审计的改进并保证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因此,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研究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迫在眉睫。

一、内部审计可以增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水平

首先,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高效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的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财务信息参考和咨询,通过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发挥财务工作中,审计监督作用,同时还可以将审计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结合在一起,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高效配置,提高重大项目决策的准确性,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其次,从管理层面分析,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内控制度具有保障作用。通过科学规范的内部审计能够确保企业内控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能够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计量和评价来提高企业内控制度作用的发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二、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

在内控信息披露中,内控审计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因素,内控审计对于内控制度的实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规范的内控审计可以确保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符合真实有效的有关要求。在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中,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来监督,也可以通过聘请第三方审计师的方式来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不论哪种监督方式,都是企业产权结构发展变化的形成的结果,同时也是利益相关人员为了促使企业履约而采取的监督措施。但是,即便是采用第三方审计师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和监督,也难以确保企业得到有效落实。所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企业内控评价制度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问题,从市场监管的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监管。但是,在企业内控制度中,信息披露内部审计的地位就变得十分尴尬,最为企业内部部门,在独立性方面难以保证,尤其是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内部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缺乏管理机制的现状下,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我监督的方式,如何确保审计评价报告合规性和真实性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规范的内部审计能够确保公司披露信息的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参考价值。拥有规范内控制度的公司,会积极地推进内部审计,向市场及利益相关者传达高质量的信息,从而通过正当的方式获得市场及投资方的肯定,实现自身利益。

三、目前内部审计面临的不足

1.审计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当前,我国在内控审计方面,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从具体效果来看,并没有对当前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的覆盖,内容体系尚不完善。我国虽然针对内控披露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制定了规范及标准化的制度流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我国针对内控审计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并不强,震慑力度不足。当前,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监督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行业组织及会计师协会,在企业信息披露方面,只是根据国家法律内容为企业提供建议,而没有形成具体的行业规范管理条例。因此,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指导。

2.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当前,我国虽然针对企业建立了审计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并不健全,特备是在内部审计制度方面,依然存在很多制度漏洞。第一,目前很多公司虽然已经成功上市,但是却依然没有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更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标准。第二,内审制度存在于企业内部,因此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当前,我国内控审计制度是从西方国家复制而来,与我国具体情况存在一定出入,不能够完全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

3.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需要第三方机构来建立规范标准的审计制度,在审计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审计素养和专业技能。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经验,大多是来自日常会计审计工作,在审计方法上不够灵活科学,特别是在审计过程中,一味借鉴国外的做法,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内控审计工作涉及到企业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审计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关法律政策,同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也要有较强的能力。

4.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目前,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很多会计师都是企业股权持有人或者直接是公司的管理人员,或者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就会影响到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客观性。由于内部审计存在与企业内部,所以很容易受到自身利益及企业利益的影响,无法确保完全的独立性,在监督审核方面也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允。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是目前企业内部审计最大的瓶颈之一。

四、增强内部控制审计,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建议措施

1.完善内控审计法律体系我国应该重视针对内控审计的专门性立法,法律不仅要从整体上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同时也要具体明确企业内审制度的具体规范和标准,并针对违规行为出台惩处条例,将内审水平作为衡量企业资质的标准之一。企业在遵守国家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应该积极的配合内审制度的完善,提高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切实发挥内控审计制度的作用。

2.完善内控审计制度完善内控审计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规范的内审制度,企业可以获得的发展资金和空间要远远高于通过违规操作获得的利益。因此,企业在内控审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第三方审计机构资质的考察,选择资质较好的第三方来进行内审工作,提高审计水平。企业应该积极构建规范的内审制度,不仅要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加以关注,同时还要重视审计与内控制度的结合,形成审计找问题,制度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3.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审计人员是审计的主体,所有的审计工作都需要审计人员来完成,所以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内控制度和内审制度的执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选择审计人员时,应该适当的提高标准,选拔诚信、高水平、专业化的从业人员来进行审计工作。在选拔审计人员时,不仅要重视其学历和证书,更要重视审计人员的经验丰富程度,确保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实际审计能力。而审计人员的主体大部分是注册会计师,企业在选择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时,不仅要考察相关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也要关注其不被权力势力所左右业务执行的独立性。只有会计和审计人员执业素质提高到被要求的水平,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顺利运行,从而达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4.保证内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将内控审计提升到战略高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不仅需要其从组织内部建立严格的操作准则,还需要全行业,甚至全社会的外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应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作为资产管理,健全业务档案管理,严格执业操守,提高审计质量。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对会计师事务所从战略管理高度,规范行业推出机制,严肃审计风纪,对造假、容假行为依法打击和取缔。只有将内部控制审计提升到战略高度,才能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适应资本市场的投资趋势,保证企业的长足健康发展,维护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序前行。

五、结语

在我国目前信息披露不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保护薄弱的基础上,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把握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维护资本市场投资者和企业的整体发展利益上是何等的重要。只有经过不同方面的努力,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和审核,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J].冶金财会,2010(7).

[2]周菡丹.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D].苏州:苏州大学,2013(3).